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泥河湾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泥河湾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生命的道路作文通红的余晖亲吻着远处黑沉沉的大山,细雨蒙蒙,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一股难以承受的压力。空旷的轨道里淌满泥泞,在雨中倔强地延向远方,远方?我那未知的空虚的道路?树上的叶子随风抖动,摇曳着属于它生命道路的那份陌生的未来。一阵阵热风,吹着我狂躁的思绪。还有最后一个月,中考就要来了,我会有怎样的结果?压力、不安、痛苦无助、迷茫百感交集,心就像一座随时就要喷发的火山。我真的不想中考了,我快要疯了!手中紧攥着一张北上的火车票,强忍着双眼不让泪水流下。背上沉甸甸的行李,没有父母的送别,我选择离家出走。爸,妈对不起,让你们伤透了心。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候车室。与她相遇,就是在这里。她独自一人坐在候车室里,背紧靠椅子,手把一大塑料袋的行李抱到腿上放着,风吹得袋子“嗖嗖”地响个不停。她的头发被雨水打得略微凌乱,一双闪光的眼睛对着对面的白墙放空,满脸的茫然与无助。她望了望人头攒动的候车室,似乎对旁人有所疑虑与恐惧。我走上前去,来到她身边,“我可以坐这里吗?”我用略带着温柔的语气问道。她从上到下打量了我一番,无力地点点头,随后向左挪了挪。五分钟过去了,火车仍未到站。我发现她总是沉默不语,于是我转过头去,想跟她聊聊。“你也是离家出走的.吗?”她立即满脸诧异,然后表情缓和,埋下头去,依然不语。我又问道:“你也快要中考了吗?”“不是,”她理了理头发“我才读初二。”“哦”我轻声应道接着瞬间在脑海里思索她要去什么地方。“你是要回家去吗?”“嗯”隔了片刻,她主动开口说了半句“我妈她……”说着话语变得有些颤抖,她又从兜里拿出一封信件。扭过头去望了望铁轨远处,眼前一片迷茫。原来是她父亲由于工伤残疾,母亲病危了。我自责真不该问她这些,同时一股同情从我心中蔓延,眼前如此瘦小的一个女孩,面对家中的变故还如此坚强。见她不语,忽然觉得气氛有些尴尬,于是我也开始沉默。过了许久,她终于开口说话了:“唉,这已经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火车站了。就在一年前,我满怀希望地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来到这里,登上了这列满载着我希望的火车……”她顿了顿“时间过得真快,但原本没这么早的,我还有最后一年……”我被她的话语感动了,真不知道该对这位充满执着梦想的,朴实善良的女孩说些什么。“我第一次来到这里,什么都不懂,城市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高大美丽的楼房建筑,车水马龙的街道,漂亮现代的公园,都看得我眼花缭乱,呵,城市就是大,就是美丽。”她说着,脸上带着无奈并又苦涩的微笑。

阳   昀        我的家乡是一块古老而蕴厚的土地,是一块神奇而多彩的土地。走进这块黄土地,你会因其厚重的文化沉淀与历史渊源而肃然起敬,你会因其纯朴的民风和朴实厚道的人民而感动,你会因为二百万年前东方人类的故乡而骄傲。这里的凤凰山仿佛和天宇一样古老,但山下平台的一花一木年年岁岁蓬勃着新的生机。这里的桑干河水伴随着古老的歌谣,日复一日地奔涌着,流淌着,就像千百年来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人民。人间真善美在这块古老土地上延续,人类的传奇故事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传诵。            泥河湾,我情有独钟地喜爱着这个名字,以及与她相关联的词语,泥河湾是桑干河畔阳原县一个只有三百多人口的小山村,而以此命名的“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古湖”“泥河湾标准地层”“泥河湾期”却世界弛名。当考古学家将她从岁月的洪荒里搀扶出来,就注定她的永恒和不朽。泥河湾遗址群堪称世界古人类文化研究的宝库和博物馆,她出土了数万件古人类的动物化石和石器,这些古遗存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完整地记录了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演变的全过程。泥河湾地带是地球第四纪冰期时人类诞生和生存的地区,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结束了地球准平原时期,恒山和燕山从地球上突兀而起,山间断陷形成了泥河湾盆地。英国学者巴尔博等科学家把远古时期泥河湾古湖,大田洼古台地的情形以及众多的物证(遗址和遗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时,证实湖水在这里曾停留了几千万年,湖在这里孕育了生命。从此,非洲奥杜韦大峡谷不再是人类唯一起源,卡瓦利.斯福扎从分子生物学,历史语言学,人类遗传学的分析和考证也不再是哪么严谨。泥河湾以其200万年的宏浩年轮穿越时空,以其睿智超凡浑厚的阅历笑然苍穹。泥河湾就是矗立于天地之间一座生命的圣鼎,是人类的灵魂皈依,她以200万年的天地精华铸就了人类的无限憧憬和希冀。泥河湾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重要的是一个文化概念。东方人类发源地非常奇妙地在这片黄土地出现,弥漫着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文化色彩。海内外的华人后裔都将这片圣土视为自己的心灵藉慰的“精神家园”。           阳原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东接宣化,南连蔚县,西与山西大同毗邻,北与怀安县和山西省天镇县交界。距北京市280公里、大同市78公里、张家口市140公里。阳原县全境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约27公里,总面积1849平方公里。阳原县境内南北环山,桑干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地貌有山地、山前丘陵平原、河川,总的特点是西南高、东北低,南山高、北山低,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平均海拔约1100米,最低海拔770米,最高海拔米。阳原县地处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过渡带,阴山余脉与恒山余脉复合处。境内南北环山,桑干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呈两山夹一川的狭长盆地。海拨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是杏类产品的最佳优生区,阳原出产的杏品种多,品质好。供佛杏是阳原特产之一,供佛杏又因个大色艳、味美适口而闻名全国,被誉为“京西第一杏”。民国七年,阳原安庆寺有位高僧,法号门静,从讲经归来途中带来一株杏树苗,亲手栽在寺前的菜园内,经过精心培育,四年后开花结果,结出的杏大得出奇,每个重3两左右,外表红里透黄,鲜美可观,味道扑鼻喷香,甜酸可口,就是杏仁,也既甜又香,杏子成熟,采摘下来供奉诸佛诸祖,故起名“供佛杏”。           1991年春天,县委书记张行政到革命老区大田洼乡(泥河湾遗址所在地)调研后,睿智地提出全乡产业发展主攻大杏扁种植基地建设。同年6月,抗日干部、张家口地区行署副专员韩直飞通过调研认为;大田洼乡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地区,有发展大杏扁非常适合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韩专员带领杏扁栽植、嫁接、剪枝、梳果方面的专家亲临指导,建成杏扁基地1666公顷,品种有一窝蜂、龙王帽、三杆旗、忧一、忧二等,大田洼乡年产大杏扁2000吨,全县种植面积15000公顷,年产大杏扁2万吨,革命老区以及全县部分农民依靠种植杏扁收入脱贫致富。但由于春季气候寒冷,寒流频袭,如何推迟杏树育花期防止杏花被冻而造成杏农减收绝收,仍然是大杏扁种植业发展的瓶颈。2018年夏,郭磊等六名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成立阳原县益农大杏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主产区大田洼乡建设大杏扁深加工特色基地,得到北京朝阳区东西部协作的大力扶持,引进国内先进的生产线,瞄准国内市场,生产开口杏核、杏仁系列等深加工产品。营造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推广企业商标《阳昀》、线上线下和新媒体营销,深度开拓国内市场,并打入国际市场,为全县大杏扁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正如林语堂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它思想的产物。”乡村与城市的尊卑观念,挡住了乡村适应时代的步伐,大学生返乡创业,已经与乡村振兴成为命运共同体。现今之大学生有足够的学识、魄力与信心去应付前行风波。农民“靠天吃饭”的原始生产局面,在大学生返乡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和电商平台进行有益改造之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在乡愁情愫与个人发展中,找到了一个立足点和平衡点。乡情不泯,根在情在,在梦与路的结合上找准抉择契机,抓住关键,实现梦想与乡梓情怀。          杏花的力量打开春天的门,芳香落满春色的大地,泥河湾的春天也因杏花绽放而更加壮丽多彩。人间芳菲四月天,杏红柳绿燕翩然,平台万亩杏花相继开放,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观赏。十四届中国泥河湾杏花节的成功举办,执著的举办者常连永和杨勇等人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狂热的沽名钓誉。而是一种守望,一种坚持,一种精神,一种崇敬,一种勇气和担当,一种责无旁贷的义务,一种神圣崇高的责任,一种感人至深的大爱无疆,一种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坦荡如海,热情似火,不仅有杏花般的亮丽纯洁,更有如山般的脊梁与胸怀。            泥河湾是世界仅有的二百万年人类繁衍易居的乐土,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平台沙质土型,阳光充沛,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远山白雪皑皑,平台的万亩杏林春风送暖,杏花飘香,地域的唯一性和独特性造就当地大杏扁的唯一性和独特性。站在凤凰山放眼望去,大田洼古平台那连片延伸的杏花云将尽收眼底,杏苑已从沉冬的铁锈色渐变为淡淡紫粉色的云雾,走进杏苑一颗颗树看,杏枝上吐满一点点粉红的杏蕾,她们迫不及待想一展英姿,笑孕春光。雨天的杏花开的就是快,那满园杏树虬劲的枝条上星星点点的花芽和密密丛丛的花蕾,经连夜的春雨一浇,竟像在一夜之间长大了,个个展瓣吐蕊,绽成了淡雅素净的花朵。一簇簇、一排排,缀满了还没有来得及长出叶子的枝条。杏花秀成了团团锦簇,仿佛有人用泼墨法点染上了轻淡的红晕和素白的粉团;白色的花儿象一团团的雪儿带着芬芳扑面而来。粉红色的则恰似一条舒缓的红丝带在白色的雪中徜徉流连。伸出手来采摘下一片颤颤的花蕊,闭上眼睛嗅着她的香气,你就会感觉到一阵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那种醉意顷刻间便溢满了整个的胸怀。近几年才新栽的小树上,花又显得稀疏错落,初露芳花。细瞧已开的花朵,被春风轻点后衔露凝玉;待开的,孕香含苞,现蕾的,斑红点透;布了一圈升腾跃动,红白相融的雾……春风滤过的空气吸一口沁人心脾,满园的杏花在雨雾中飞红散香,远远看去,杏园上如罩了一层粉白色的薄纱,飘落了一片清净的云霞。接住粒粒细微的雨滴:湿润、清凉、晶莹。再看枝枝新花,在细雨轻风中摇曳,白不见惨,红而不炽,小花瓣儿已被春雨细洗得不着纤尘,还仍在敞开胸襟承迎这天之浩泽。泥河湾古地杏花红了,我心花怒放地赋诗一首平台万亩锁春深,蝶梦庄生舞氤氲雨浥凡尘俏花蕾,雪晕枝梢笑东君初开情窦素姸醉,顿悟诗心锦句寻仰首成春俯首秋,光因果翠翥薄云          万籁肃静的四月,虬劲的杏树在古老大上地站立许多年,像历经沧桑的汉子挺立在哪里,你的英姿被世人欣赏一生,岁月的明眸读懂你的风骨。太阳、月光、雨水、鸟鸣都因你而存在。杏花承载这大爱和大美的春天使者,当之无愧是泥河湾人们心目中的幸福吉祥,杏花绚丽开放,幸福花鲜艳火红,是人们对美好明天怀抱的大定义的诗画。对于一个隐逸无争的小我,能够兴趣斐然,容身绚丽的泥河湾杏花苑,融身春雨绵绵,穿梭熙攘人群,是一种盎然荡漾的幸福。                                                                                                                         2020年5月1日

泥河湾遗址位于河北阳原县东部,桑干河北岸,化稍营镇境内,是国际标定的第四纪地层代表地点。 泥河湾盆地,东西长60余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在200多万年前,这里是一个较大的湖泊,湖泊的周围,是古动物的世界。后来,湖水干枯,湖底裸露,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干枯的"古湖平原"变成了丘陵、台地、盆地,泥河湾盆地就是其中之一。此时,盆地周围的山地森林密布,气候温暖潮湿,野生动物密集,同时也是远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 中国泥河湾是剖面最多、保存最完好、是国际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泥河湾遗址群没有年代断层,有200万年的马圈沟遗址、136万年小长梁遗址、136万年的葡萄园、广梁遗址、100万年的有山祖庙咀、麻地沟、东谷坨、飞梁、霍家地、许家坡、东梁、照坡、后土山、岑家湾遗址;78万年的有马梁、雀遗址儿沟遗址;12万年的有山兑、细弦子遗址;10万年的侯家窑、漫流堡遗址;万年的板井子遗址,万年的上沙嘴、新庙庄遗址、万年的有虎头梁、油房、西沟、西白马营遗址;4000年的有周家山、九马坊、榆条沟等;3000年的有丁家堡垒泥泉等,总共达130多处,现存战国、汉、辽墓葬124座,因而这里成为"世界天然博物馆"。 1997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泥河湾一带列为全省第一个省级地质遗址保护区。 2000年泥河湾旧石器考古被评为中国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其中小长梁遗址作为人类活动最北端的见证和中华大地古人类早期发祥地之一,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270米长的青铜甬道的第一个台阶上。 2001年,泥河湾遗址群被国家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河北省的考古人员在这里进行了发掘,共发现7个文化层,其中在第三文化层发现了200万年前后古人类进食的生活遗迹。猛犸象骨骼、石制品、动物遗骨和天然石块散落在探方内,在很多动物的骨骼上保存有十分清晰的砍砸和刮削的痕迹,其中一件燧石刮削器恰巧置于一条肋骨上。"这组文化遗物的分布状态,揭示了当时人类、石制品和动物遗骨间的内在联系,因而被大家形象地称为人类最早的盛宴。" 2002年,泥河湾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积极筹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2002年2月4日,河北省政府在阳原主持召开了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场办公会,确定了保护开发泥河湾的十二项具体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建设泥河湾博物馆。据了解,拟建设的泥河湾博物馆位于张家口市阳原县城,建设用地20亩,工程预算总投资3150万元。博物馆建成后,总面积将达到456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2173平方米,库房面积850平方米,其他面积1537平方米,其规模在我国属于中型博物馆。 2012年6月,河北省投资4000万元建设的泥河湾旧石器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进入博物馆首先碰到的就是马圈沟遗址发掘现场。 2019年1月新发现20余个160万年前草原猛犸象脚印及大量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动物化石,为进一步研究泥河湾早期人类行为、生存环境补充了新材料。 草原猛犸象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下的一种古老哺乳动物,根据最新考古研究资料,其生存年代距今170万至10万年。考古人员近期在泥河湾遗址群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发现了草原猛犸象脚印20余个,足迹保存大部分清晰完整,周围散布石制品、动物化石78件。经地层年代对比,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猛犸象脚印的年代距今160万年左右。

泥河湾遗址论文开题报告

这是因为泥河湾是世界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之一,所以泥河湾被称为“东方人类的故乡”。

泥河湾——姜家梁遗址(连载篇) - 文旅张家口2020年8月16日泥河湾盆地内以姜家梁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于1995年和1998年分别进行了两次发掘,共清理七千...文旅张家口走进河北阳原县泥河湾遗址(组图)2017年6月12日泥河湾遗址群分布在河北省阳原县,位于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27公里的桑干河两岸区域内,因国际地质考古界公认的第四纪标准地层、

这个地方是曾经的文明火种,才会有这样的说法,根据历史考证确定的。

写作文主要是你的立意,引出一个好头,,中间丰富一下内容,最后总结,就可以了。比如,有一天突然电视里面了传来野人声音,你既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转头呆呆的看着电视里面的节目。啊,是泥河湾!这是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一个记录了东方人类起源、演变过程的天然博物馆,一个有着百年发掘史却仍是国际学术争论热点的“考古圣地”。这些发现使一些学者相信,东方人类也许从这里走来! 在泥河湾马圈沟遗址,已发掘的一、二、三文化层两面相对,四至七文化层从上而下层层深入,剖面上最高点到最低点的距离达13米之高。2001年发掘时,第三文化层的探方内散落着以象的骨骼为主,间有石制品、动物遗骨的遗物密集分布区域。骨骼分布集中而无序,在它们之间,散落着石核、石片、刮削器等工具。另三件用来制造“餐具”的石锤散落在外围。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多数动物的遗骨上都有十分清晰的被古人类砍砸和刮削的痕迹。     像一封写给未来的书信,语气恳切,信息明确:我们在这里。     “这封信”告诉人们,这里是东方人类的发祥地之一,是东北亚先民漫长演化征途的出发地。相对于被称作人类摇篮的东非奥杜维峡谷,这里的价值和地位,毫不逊色。 由于时间有限,篇幅有限,你自己随便整一整吧。

古蜀文化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成都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一种无价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的蜀文化资源是古蜀先民留给我们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宝,我们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推进成都文化旅游的纵深发展。一、蜀文化及蜀文化旅游资源的涵义“蜀文化”简而言之即蜀人的文明,是蜀地人民在数千年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蜀文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徐中舒、蒙文通等老一辈史学家率先提出的,它是以一个族称命名的考古学文化,它包含了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和战国时期的文化(又称青羊宫文化),是继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宝墩文化之后的考古学文化。蜀文化旅游资源是指以蜀文化为支撑,客观存在于“蜀”这个地域空间并因其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谭继和研究员曾以时间为线索对蜀文化人文旅游资源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江源文明水利工程系列;古蜀文明历史古迹遗址系列;秦汉与三国蜀汉历史文物古迹遗址系列;唐宋至明清四川历史文物古迹、遗址、陵寝系列。二、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城市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有4500年以上的文明发展史。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成都作为蜀汉政权的首都,处于蜀文化的核心地位。成都的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内涵丰富、文化厚重的优势,具体表现在:①以“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成都城市是在灿烂的古蜀文化的基础上孕育而成,众多新石器遗址广泛分布于成都平原及岷山区域,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新都区水观音、羊子山土台、古蜀船棺葬等遗址望帝、丛帝陵等均是古蜀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它们神奇、神秘和神妙,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还有有关古蜀的各种传说、文献和民俗,也是蜀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极具浪漫色彩的诗文及传说,同样是具有极大开发利用价值的文化旅游资源。两者组成了一条完整的古蜀文化链条,充分展示了古蜀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②以武侯祠、南郊公园为代表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蕴涵大量的历史文化典故。三国文化影响深远,遍及欧美等世界各地,成都是蜀汉政权的首都,三国文化积淀在成都地区特别丰厚,在现今的城市中,成都留下了最丰富的三国遗迹。武侯祠是三国文化中最主要的代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是全国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全国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馆内拥有诸葛亮殿、刘备殿、刘备陵园、鼓楼、桂荷楼、琴亭等重要古迹,以及大量具有珍贵价值的牌匾楹联和馆藏文物。三国文化长期以来已经渗透到成都人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在在人们的记忆中、市民的口碑中,都能看到三国文化的影响,除了武侯祠,成都的大街小巷,许多为人熟知的地名皆因三国而来,如九里堤原叫糜枣堰,又称刘公堤、侍郎堤。始建于唐代乾符年间(874~879年),宋代重建,是为了防洪而建。从清代中后期开始,因“蜀人每事好归诸葛亮”,九里堤又称“诸葛堤”。③“诗歌文化”旅游资源展示出成都优雅的人文氛围。灵秀的蜀地山川、古代成都的闲适富庶和神秘的古蜀文化养育和熏陶了中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古代的“三苏”、扬雄、司马相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再到现代的巴金、郭沫若……,虽然有的并没有出生在成都,但曾经在成都获得更多灵感,迎来他们创作的高峰期,如:我国唐代“诗圣”杜甫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先后居住近四年,留下诗作二百四十余首,其中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夜喜雨》、《蜀相》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成都杜甫草堂因诗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被视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还有许多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都到过蜀中,在成都留下了一处处风流胜迹,如: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风流佳话而演绎的琴台、文君井等一系列古迹,还有薛涛望江楼、陆游祠、杨升庵桂湖,等等。诗宗文豪的创作活动为成都留下了魅力无穷的诗歌文化宝库,给成都营造出非常优雅的人文氛围和社会生活情调,使成都成为文化旅游的向往之都。④以青城山、青羊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是本土宗教的重要载体。道教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具有民族思想和信仰的特征。中国道教从创教以来,~直道脉不断,成为中国的本土宗教。成都是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相传东汉末年,道教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设坛布道,晋唐以后宫观林立,极盛时达一百余座,称为“第五洞天”,自古为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炼之地。青城山也成为了道教的祖庭和圣地。青城山列入联合国文化遗产保护区后,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成为了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之地和朝拜、观光的圣地。成都青羊宫则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道观,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宫观。殿内九米多高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等像,堪为全国道观一流。青羊宫原名青羊肆。据《道藏辑要》记载,这里曾是老君为关令尹喜真人演法传道之所,后名青羊观,玄中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年)扩建后改名为青羊宫。⑤以文殊院、昭觉寺、宝光寺为代表的蜀禅文化旅游资源是佛教文化重要载体。佛教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宗教,据考古材料证明,早在东汉时佛教己传入蜀地。成都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镇,历朝历代高僧大德辈出,对蜀文化的影响极为巨大。入唐以后,佛教禅宗在蜀地发展极盛,产生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如唐代禅宗十大家中就有马祖道一、圭峰宗密等五家是蜀中人,隋唐、两宋时期,蜀中佛教文化更一度冠盖于全国,以至于宋代第一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曾赞叹道:“成都,西南大都会也,佛事最胜。”蜀中佛教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仍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成都著名的寺院有文殊院、昭觉寺、石经寺,宝光寺,灵岩寺等。众多的禅林古刹,既是众多佛教徒朝圣拜祖的圣殿,同时也构成了蜀文化的一大景观。⑥以马镇、平乐古镇为代表的古城古镇旅游资源是蜀地乡土文化最典型、最生动、最直观的写照。距成都郫县县城9公里的古城镇古名“马镇”,又称马街,早在三国时代,蜀汉大将魏延曾在此屯兵养马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初改称古城。古城内的蜀汉街古韵犹存,唐街古风遗响,宋街、明清街更是阡陌交通,人来车往。街道两旁的仿古建筑,旌旗猎猎,商贾云集,展现的是一派古文化、古街坊、古建筑的韵律。古城还是成都平原上著名的竹编、棕编、草编的“三编”之乡,其编织工艺源于宋代,产品精巧纤丽,远销东亚、东南亚一带,是颇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古城的武术源远流长,早在三国蜀汉时代就已开展。成都周边有十大著名古镇,各具特色,或历史久远,或文化深厚,或建筑精巧,或依山傍水,或习俗奇异,或地理位置突出。其中,邛崃平乐古镇、大邑安仁古镇、黄龙溪古镇、洛带客家古镇都是成都市古镇代表,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邛崃平乐古镇始建于隋代,史为南方丝绸之路第一驿站;安仁古镇秀美清丽;黄龙溪古镇以浪漫水乡表达浓郁的民俗风情;洛带古镇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客家古镇。⑦以川菜、川酒、川茶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品位独特。成都美食源远流长,川菜、火锅、特色小吃闻名遐迩,享有“中国美食之都”的美誉。川菜在我国八大菜系中名列第二位,仅次于北方菜的代表鲁菜,具有干烧、干煸、鱼香、宫保、麻辣、怪味、椒麻、红油八大特色,拥有4000多个菜肴点心品种,原料有江团、岩鲤、雅鱼等珍品以及银耳、竹荪、香菇等土特产。著名的菜点有:宫保鸡盯麻婆豆腐、回锅肉、夫妻肺片、赖汤圆、龙抄手等。醇香浓郁的川酒最能体现四川天府之国精髓,五谷精华和着四川人性格的火辣、善良、辛勤、勇敢、智慧都尽在川酒那醇、香、辣、回味悠长的酒水里被一一体现得淋漓尽致。四川几千年的文化、风俗都溶进了清洌、酣香的酒水里。另外,自古就有“蜀土茶称圣”的说法,唐宋时期,川茶产量居当时各地首位。⑧以成都灯会、花会为代表的民间节庆旅游资源尽显蜀地遗风。每年的节庆盛会都是传承数千年的民俗和民间风情,无疑也是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蜀地民风纯朴,一向为人所称道。蜀地风范和遗风在我国民俗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至今仍保留在大众的生活中,影响着一代代成都人。成都的民俗文化类资源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如:正月元宵灯会起于唐时。唐玄宗幸蜀曾在元霄上街现灯,有青羊宫的道灯,昭觉寺的佛灯,大葱寺的水灯,从此形成极富特色的成都灯会。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灯会集中到青羊宫举办,一年一次,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游乐的重要去处。除此之外还有流行于郫县一带的望丛歌会,新津龙舟会,都江堰清明会和放水节等。三、成都蜀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议①设立以展示蜀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标志形象。成都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值得作为标志的形象很多,但确立为旅游标志的形象应该具有独特性和易识别性,具有较强的传播功能,并能彰显文化。几年前,与三星堆考古齐名的金沙遗址震惊中国考古界,其间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更是让人兴奋不已,叹为观止。太阳神鸟金箔图案为十二个火焰组成的圆环,内有镂空的四个“三组鸟”。“太阳神鸟”的形象是古代先民“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作为古蜀人崇拜太阳神的象征,表达了追求光明、团结奋进、和谐包容的精神寓意,不仅是古蜀先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风貌的体现。它激情洋溢,轻盈飞扬,极富美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并且,它已被确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这是成都1060万人民的荣耀,同时,太阳神鸟作为古蜀文明的表现,具有作为成都旅游的标志物形象的特点和优势,能较好的突出成都的特色。②整合蜀文化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精品线路。成都文化旅游的发展应遵循“文化——商品——品牌——名牌”的轨迹发展,即通过“利用蜀文化优势——创造特色旅游商品——树立旅游品牌——打造精品名牌”来发展旅游市场。以蜀文化为主线,尽快整合现有蜀文化旅游产品,将分散的景点按一定的主题串连起来,根据其分布状况,推出几条精品线路:第一,古蜀文明遗址游:a.金沙遗址——十二桥商周建筑遗址——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水井街酒坊遗址。(成都市区内小环形旅游圈);b.新都区水观音——郫县杜宇的杜鹃城——温江区柏灌墓、鱼凫墓——双流县瞿上王城。(成都大环形旅游圈)第二,陵寝文化游:望帝丛帝陵——后蜀和陵——前蜀永陵——武侯祠——明蜀僖王陵。第三,诗歌文化游:杜甫草堂——望江楼薛涛纪念园林——郫县扬雄庐墓园。第四,蜀禅文化游:宝光寺——昭觉寺——文殊院——大慈寺——石经寺。第五,道教文化游:青羊宫——青城山——鹤鸣山——纯阳观。第六,古镇文化游:黄龙溪古镇——平乐古镇——西来古镇。第七,民俗文化游:文殊坊——宽窄巷子——民俗公园。第八,美食文化游:成都名小吃——成都茶馆——川菜——火锅。③加大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成都拥有像川剧、皮影戏、四川木偶戏、杨琴、金钱板、清音、花鼓、车灯等大量民间文艺资源,加大对它们的保护和利用对成都发展文化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成都还有大量的民间制作工艺,且都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市场经济价值。如:成都的蜀锦绚丽多彩,美如云霞,是我国织棉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它与云锦、宋锦并誉为中国三大名锦。蜀绣更是驰名世界,它与苏绣、湘绣、和粤绣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绣”。此外,漆器久负盛名,金银丝织品、瓷胎竹编闻名遐迩。成都拥有如此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和制作工艺,因此,探讨如何把文化与经济结合起来,把民间艺术与市场效益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进一步保护民族工艺和民间艺术,提高民间工艺品制作水平,尤其是蜀锦、蜀绣、漆器、瓷胎竹编、竹丝画、树皮画等工艺。其次,政府应在财政税收上给予优惠,鼓励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旅游商品生产。此外,还可建立成都蜀文化工艺美术展览馆,一方面,为国内外旅游者充分展示成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欣赏、购买的场所。④举办形式多样、文化品位高的旅游节庆活动。旅游节庆活动既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而且还是一种有效的旅游促销活动,更是旅游娱乐的重要形式。节庆己成为许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品牌。节庆旅游可以使旅游者获得知识和精神上的享受,各种节庆活动己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各地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地区文化、民俗等差异性,各地所举办的节庆活动也各不相同。因此,各地应举办极具本土特色的节庆活动,以独特的形象吸引区域内外的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节庆活动也为蜀文化的展示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如:都江堰的“放水节”就是一个以水为媒,融乡情、文化、经贸于一体,充分展现都江堰千年水文化风采的一个大型节庆活动。另外,蜀文化精品展、武侯三国文化节等活动展示了古蜀和三国文化的厚重;草堂人日吟诗会、“草堂听琴”中秋赏月等活动则体现了唐代诗歌文化的典雅,反映了四川成都的民俗文化特色。蜀文化中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的资源异常丰富,如果将这些文化资源中的民俗风情和旅游结合起来,可以打造出更多、更具吸引力和高品位的旅游产品。如:以“永陵”为载体,依托王建墓24乐伎石刻,复原制作其乐器,创作一台“蜀国弦”或“蜀宫伎乐”,作为永陵博物馆的经常演奏曲目可以恢弘“古代东方世界的音乐之都”的特色;以“金沙”为载体打造精品文化品牌可以展示古蜀文明,成都已推出了具有轰动效应的《金沙》音乐剧和极具特色的《梦回金沙》的4D电影。并于2009年春节开始打造首届金沙太阳节,推广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

自三星堆考古发现及成都平原一系列古城址的发现以来,学术界对于古蜀文明的讨论已成为热点,其中有不少论及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其形态特征者。我在拜读了大家的文章后,深受启发,但仍感到有一些问题交待的不是那么清楚,尚有待继续深入探讨:到底古蜀文明起源的时间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古蜀先民是如何或在什么环境条件下来到成都平原从事开发并创造出灿烂的古蜀文明的?古蜀文明的性质如何,即它到底是一种原生态的文明,还是一种次生的、由传播而来的文明?这种性质的文明到底可归结为几个根本性的特征?窃以为,这些问题之所以解答欠清,一个重要的原因,殆与学者未尝将以上问题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大问题,并将它纳入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的大背景加以看待有关。本文即打算从整个人类文明起源的角度,将上述问题联系起来,通过同其它地区,特别是同古代中原夏文明的比较,对古蜀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一家之言,谬误难免,请各位学者不吝批评指教。一 古蜀文明是在一个自成单元的特殊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的,它的产生要从古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谈起。 所谓“古蜀地区”,我以为首先应当指今川西的成都平原,因为无论是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核心部分,还是三星堆文化的前驱宝墩文化,其所分布的地区都限制在这一带。这不是否认四川盆地其它地区也有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的分布,而是强调成都平原是古蜀文明,包括三星堆文化及十二桥的发祥地而已。 今天成都平原的面积约为万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约为450-750m,由岷江和沱江两条河流(包括它们的一些支流)的冲积扇组成,地势平坦,河渠纵横,土地肥美,气候湿润,自是人们从事农业生产与定居生活的理想环境〔1〕。但是,这种人地关系,只能说是古蜀文明发生以后的情景。在这之前的远古时期,广袤的成都平原却并不是那么适宜于人类居住的,因为那时的气候较今日更加湿热,成都平原也尚未最终完成向内陆平原的转化(它的前身是远古的内陆湖),到处是池沼湖泽,河网密布,林木茂密,作为平原构成要素的一些河流冲积扇尚未发育成功,河流两岸的阶地亦未最后成型,总之尚是一派莽荒的景象。加之其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开发与战胜自然环境的能力有限,难于抵御那里经常发生的洪涝灾害,未敢涉足平原的腹地中央。其时四川盆地的先民们只能选择在平原周围一些低山地带或丘陵地区栖息繁衍,平原内部是无人居住的。目前考古发现四川盆地稍早一些时候的文化遗址都分布在成都平原以北、以东乃至以西的低山丘陵及其与平原交接的边缘地带,平原上最早的文化遗址只能上推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2〕,此即是远古时代成都平原未尝有人类居住的证明。目前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成都平原上最早的考古文化即宝墩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000-3700年左右〔3〕,大致与中原龙山文化的时代相当。过去人们或称之为“三星堆一期文化”,表明三星堆最下层也是这种文化,三星堆文化是直接继承宝墩文化发展而来的。由于目前成都平原尚未发现比宝墩文化更早或与之同时的其它考古文化,我们有理由认为它是最早居住在成都平原的古代先民们留下来的文化遗存。是否今后有更早于宝墩文化的人类文化遗存在平原地区发现,我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即令今后有这样的发现,其时代也不会比宝墩文化早多少。 这里需要澄清一个问题。据说1950年代,成都市北郊羊子山土台基址下面曾发现过5件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末期之物〔4〕,有学者认为,这或可作为成都平原更早时期有人居住的证据。然而这种推测是不能成立的。一则,在整个平原地区,我们并没有发现依次叠压在宝墩文化之下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前期及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层,仅凭成都市北郊偶然出现的这几件打制石器,就作出如上判断,未免轻率;二则,据原报告称,这几件打制石器出土时所在的地层不早于全新世,与这几件打制石器所应处在的年代并不一致,说明它们并不是本地的产物,或是由其它原因致其迁移至此的。考古学者叶茂林便认为,这几件石器系从外地搬运至此的,因其所在地层属于全新世早期的黄沙土冲积层,“它们之出现在成都平原地区,当是由于搬运作用的结果”〔5〕。也就是说,它们是从其它地区由洪水冲积带到此处的。总之,就目前考古发掘的实际情况而言,古蜀文明的起源最早只能追溯到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只是在这个时期,人们才始从四川盆地周围的山丘或山前较高地势地区走向成都平原腹地,才始对平原内肥沃而低洼的冲积土壤进行开发垦辟,在那里构筑居民点并渐次发展成城邑,才从而有了古蜀地区最初的文明的曙光。 为什么只有到了这个时期人们才始对成都平原内地进行开发和垦植呢?这主要是由以下两个原因决定的。一是此期人们的技术手段,也就是生产力水平已经发展到可以对低地农业进行开发的程度。人们可以在低湿地方构筑房屋,可以通过筑造城墙或堤防防止洪水的威胁,可以开挖沟洫排水抗涝,甚至引水灌溉,等等。众所周知,这些技术在龙山时代其它一些地区已是司空惯见的了,对于四川盆地先民们想亦必然。 另一个古蜀先民能在这个时期进入平原腹地的原因,或者说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期气候环境的变迁。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在古蜀先民进到成都平原以前,那里到处是池沼湖泽,河网密布,林木茂密,自不适宜人类居住。那样一种地理环境,乃是与当时尚处于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背景有关,因为湿热的气候与过多的水分不利于湖泊沼泽的消失及陆地地貌的形成。殆至距今5000年前后,地球上的气候突然起了变化,由暖湿而趋于干凉,从而使得一些平原低洼地区的环境出现了改观的契机:湖泊沼泽大面积萎缩,河床下切,河流阶地与平原冲积扇迅速发育,整个地面变得日渐干爽。如此,就使得人们可以从原来的低山丘陵地区下到这些平原低洼地区的河流阶地上居住了〔6〕。毫无疑问,四川盆地的情况也应是这样,因为这次气候变迁是全球性的,四川盆地地气候变迁不应有所例外。限于资料,我这里只查阅到《四川林业科技》上刊登的刘和林等人对于川西南地区古气候变迁的两篇文章,文章分别选取川西南雷波与布拖两个地方的植物孢粉进行分析,得出这两个地方分别自距今5000(或5300)年和距今4000年气候由暖湿转向干凉的结论〔7〕。我曾经研究过古代中原夏族的起源与夏代国家形成的问题。夏族的发祥地应在古河济之间,也就是古代的兖州〔8〕。那里也是一片平原低洼的地势,有多条河流纵横其间。在早,这片广平低洼的地方也是很少有人烟的,因为那里也是湖泊沼泽遍布,河网密布,时有汗漫的洪水发生,除个别地势较高的岗丘之外,多数地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以是缘故,在仰韶—大汶口文化时代及其以前,这一带考古发现的人们的聚落遗址十分稀少。只是到了龙山时期,随着气候的变干变凉,这里的地貌环境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里离海不远,由海平面的下降,引起河流侵蚀基准面的相应下降,从而导致河流下切。新的河流阶地、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堆积的迅速发育,更促使这里湖泊沼泽大面积地减少。而这一切,都意味着这里提供给人类居住的空间大面积地增加,可耕种土地面积迅速扩大。加上其时其它一些地区出现的资源与能源的紧张,从而使得这些地方的居民,尤其是古河济地区以西和以东两个高地的居民纷纷向这一地区转移,形成古河济地区人口与聚落的空前迅速地增长。结合有关文献记载,我认为这应当便是古代夏族及夏王朝在这一带兴起的历史地理背景。 可以比较得出,古蜀地区文明产生的道路与中原夏文明产生的道路是非常相似的:它们都起源于龙山时期,都发祥于平原低洼的两河之间的地区(古蜀地区的两条重要河流是岷江与沱江),都是由于气候变迁导致本地区出现地理环境的改观,从而促使四周较高地势的人们前往此处从事开发并从而发展出本地最初的文明。只是中原夏族的文明发展得稍快一些,更早一些时候进入文明和国家状态,如此而已。 其实,从整个世界文明史的角度看,像中国的夏文明、古蜀文明这样的文明生成的道路,应是具有十分普遍的意义的。至少我们所知道的古代两河流域、古埃及、古印度等最早的文明,都是生长在平原低洼的地理环境或河谷地区,靠了那里河流冲积而成的肥沃土地迅速发展起来的。学者称这种环境下的农业为低地农业。比较起过去人们在山丘或山前地带所从事的所谓山地农业,低地农业一般出现较晚,但却效率更高,积累粮食与剩余财富的时间来得也快,因此,这些地方都能够较早地进入文明社会。另外,由于低地农业出现的时间较晚,到这里从事开发的居民多来自其它地区,伴随着他们的到来,这里无异成了多种文化汇萃的地区。我想,这也是这些平原低地能够快速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二 古蜀文明从根本上说,应属于原生性质的文明。它是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殊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出来的,是一种自然生长的文明。在它之前,这里没有其他人类涉足,没有比它更早的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或文明遗址。 古蜀文明也不是由传播而产生的文明,它不是个别外来文明迁移至此而产生的。尽管它包含有许多外来的文明或文化因素,但从总体上看,古蜀文明属于古蜀居民自己的创造,它是古蜀居民立足于自己本土的基础上,将各种外来文化熔铸于一炉,从而形成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明。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在这里都只构成古蜀文明的一些个别的因素,都未曾占据古蜀文明的主流。 根据古蜀文明的这种性质,联系到它的起源,可以归纳出古蜀文明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是它的亚热带低地农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作为亚热带低地地区的居民,古蜀先民所从事的是稻作农业,并且早在宝墩文化时期就已如此。这已为都江堰芒城遗址的灰坑中所发现的水稻硅酸体的遗存所证实〔9〕。应当说,古蜀地区这种平原低湿气地理环境,总体上是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适应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的。由岷江和沱江两条河流与其支流造成的多个冲积扇上的土壤肥美而且疏松,人们在这样的土地上仅仅使用竹木工具就可以有效地进行耕作。据称,宝墩至三星堆时期成都平原一带很少发现大型的石制农具,便与古蜀先民使用竹木工具为主的耕作方式有关。加上这里充沛的降水量及丰富水系带来的灌溉之利,获取农业生产的较好收成是不成问题的。可以认为,古蜀地区的富庶并不是待李冰之后,而是自有人群在此从事垦植就已开始了的。 然而凡事都有两面性,湿热气候条件下的平原低地既有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一面,也有给人们的安居乐业带来严重威胁的不利的一面,那就是这里时常发生的水涝灾害。于是,防御和治理水害亦成了古蜀先民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考古发掘亦提供给了我们不少信息。首先是人们的居处。那时人们多选择在两河之间的较高阶地或台地上居住,以避免洪水的冲击。建筑形式则多采取在地面上构筑木(或竹)骨泥墙的住屋,或干栏式建筑,以对付低湿而又多雨的自然环境。特别是人们发明了筑城,并将城址选择在上述较高的台地上,以防止平原上汗漫的洪水的淹没。目前仅宝墩文化时期,考古工作者就已发现了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温江鱼凫、崇州双河、崇州紫竹、郫县三道堰、大邑盐店、大邑高山、广汉三星堆(月亮湾地点)等9座古城。这些古城当然也可以作为防止敌对人群侵袭的堡垒,但从其建筑特点看,防御水害显然是它们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10〕。我曾经指出同样处于平原低地环境的古河济之间龙山时代居民筑造的众多古城具有防御洪水的功能,并指出这与文献记载的“鲧作城郭”、“鲧禹治水”传说可以相互印证。现在看来,古蜀地区大批古城址的涌现实与之具有相同的性质。就目前考古发掘的情况而言,这两个地方发现的古城址的密度与国内其它地方相比要高出一大截,这显然不是偶然的。 为了维护低地农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古蜀先民很早就懂得了开挖沟洫、引导水流的重要性。传说中有大禹导江为沱的故事,虽未必证明大禹一定在这里治理过洪水,但反映了蜀地治水传统的悠远。进入历史时代,则又有“鳖灵治水”的传说,其事载于《华阳国志》,称杜宇末世,“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以除水害”。杜宇之世当西周至春秋中叶,学者多以为可信以为实。就考古情况而言,属于成都十二桥文化的金沙遗址据称就曾发现有密布的农田灌溉沟洫遗迹〔11〕。属于春秋晚期的成都方池街考古发掘中,亦发现有数条用卵石修筑的石埂,考古工作者亦认为与治水有关〔12〕。到了战国,蜀守李冰在这里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学者咸以为其是在总结此前蜀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得以完成的。凡以上史实,均可说明古蜀地区低地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性质。 第二,是它吸纳众多外来文化因素,并将它们熔铸为一炉的文化气质。前言古蜀文明是在一个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其产生的时间并不十分久远,因为这里太古时期的气候、环境并不适合人类居住,只是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随着气候环境的变迁,人们才始从四周较高地势的地区陆续来到这片平原低地从事开发,从而给古蜀地区带来文明的曙光。这种文明产生的方式,决定了古蜀先民来源地的复杂性与其文化构成的多样性。如今日学者屡屡提到的,早在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时期,这里通过岷江上游及嘉陵江上游的通道,就接纳了许多来自黄河上游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寺洼文化的因素;通过长江三峡走廊,又吸纳了来自江汉地区的石家河文化的因素。以上这些文化因素,是人们比较说得清楚的,还有一些文化因素,由于来自更远的地方甚至域外,人们对之还说不太清楚,只是从某些出土文物所具有的一些文化特征,来大致推测它们出自某个地域。如根据三星堆出土大量象牙和海贝,推测它们大致来自南方,包括南海与南亚地区;根据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像、青铜神树及金杖等物,推测其与古代西域、甚至西亚地区的古代文明具有一定关联。由于这类出土物占了三星堆出土文物的不小部分,人们对三星堆文化有着某种神秘的感觉。要之,古蜀文明所具有的多种文化因素的物质,是同时期其它地区的文明所不曾具有的。当然,这所有不同的文化在古蜀先民那里已被熔铸为一炉,我们看那些具有不同文化因素的文物都出自同一个祭祀坑,即表现了这些不同文化都被古蜀国家的统治者所接纳,它们在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眼中是已融为一体的。第三,是它多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及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多神崇拜是与多元文化相联系的。既然古蜀地区的居民非来自同一个地方,那么他们将各自保有的不同宗教信仰带进新的生活环境中来,就是可以理解的了。学者根据三星堆出土的各种器物,包括上面的各种图案、符号、雕塑,指出器物主人各自具有的对于天神、日神、山神、神树、鱼凫、纵目神等各类神祗的崇拜,尽管这些说法有的还有待进一步落实,但均显示了三星堆人多灵崇拜的事实。只是这众多神祗中应当还是有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神祗,我认为它就是当时占据统治地位的族群所奉祀的祖先神,或者就是人们所说的鱼凫,它是鱼凫族的象征。 作为三星堆神权政体或政教合一政体的证据,也有不少学者指出了,就是三星堆祭祀坑所出青铜立人塑像及那枚金质的权杖。一般认为,这尊大型的青铜立人像,乃是一位王者兼大巫师的形象,既握有世俗王权,更是最高神权的代表。而所谓权杖,更是王权与神权合二为一的象征。这枚绘有某种宗教意义的图案的细长、金质的权杖,与古代西亚、埃及神权政体最高统治者所使用的权杖性质相同,充分显示了古蜀国家政教合一的性质。这种政治体制,显然是古蜀地区不同于古代中原或其它地区国家形式的又一个特征。 还有一些学者总结出来一些古蜀文明的特征,但我以为,以上三点,应是古蜀文明最基本的特征,是可以与古蜀文明的产生相互联系起来加以说明的最重要的特征。 【参考文献】〔1〕宋豫秦等.中国文明起源的人地关系简论〔M〕.科学出版社,.〔2〕〔3〕赵殿增,李明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4〕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清理报告〔R〕.考古学报,1657,(4).〔5〕叶茂林.羊子山土台遗址打制石器的性质与年代浅析〔J〕.四川文物,1988,(5).〔6〕曹兵武.从仰韶到龙山:史前中国文化演变的社会生态学考察〔A〕.环境与考古研究:第二辑〔C〕.科学出版社,.〔7〕刘和林等.川西南布拖县火烈湖孢粉组合特征与距今4000年以来古气候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3,(2);川西南雷波县小海子孢粉组合特征与距今万年以来古气候分析〔J〕.四川林业科技,2004,(2).〔8〕沈长云.夏后氏居于古河济之间考〔J〕.中国史研究,1994,(3);夏族兴起于古河济之间的考古学考察〔J〕.历史研究,2007,(6).〔9〕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都江堰芒城遗址1998年度发掘工作简报〔R〕.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成都考古发现(1999)〔C〕.科学出版社,2001;中日联合考古调查队.都江堰芒城遗址1999年度发掘简报〔R〕.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成都考古发现(1999)〔C〕.科学出版社,2001.〔10〕赵殿增,李明斌.长江上游的巴蜀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11〕张耀辉.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略论〔J〕.中华文化论坛,2006,(1).〔12〕宋治民.蜀文化与巴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沈长云,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北石家庄050091。

考古工作者们在对金沙遗址的第六次发掘。当天就出土了130多件珍贵文物,在这些出土的文物中,考古工作者意外地发现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商代石磬。 此次共发掘了两个商代石磬。其中最长的一个长达米,堪称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商代石磬;在它的旁边还躺着一个约四五十厘米的稍小的石磬,两个石磬都可以找到一个小孔。在清理中,工作人员还发现其中的一个石磬上还刻划着清晰的弦纹。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介绍,这个石磬的发现非常意外,他当时就在现场,还是他第一个喊出了石磬的名字,这个发现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激动。 磬是当时的庙堂之音,也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它是古蜀王在祭祀时用来演奏的乐器,据专家介绍,这种乐器在四川地区属首次发现。它的发现真实地反映了古蜀王祭祀时的场景。同时也证明了金沙时期的祭祀活动中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礼乐制度。 不论金沙遗址出土的石磬、太阳神鸟、玉璋还是玉琮无不彰显出当时社会的高度文明。可是人们仍然不明白,为什么在3000年前的古蜀王国会有如此高的文明,是什么造就了它的发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孙华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四川成都平原属盆地地区,周边较高的地区当时很可能有着很高的文化。成都平原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而且有很多的河流。当时茂密的丛林很适宜人类生存繁衍。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四周的居民开始慢慢向这里聚集,来自不同的地域的人,也带来了不同的技术和艺术,各方文化在这里汇集,这里成了中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谜团二:成都平原的良渚、三星堆、金沙遗址究竟如何传承? 在金沙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对发掘出来的器物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出土的这些器物的形制上看很多都与据金沙村大约60公里的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器物非常的相似。尤其是金面具、金冠带和青铜小立人,都惊人的相似。 孙华介绍,金沙出土的青铜小立人仅有厘米,这是金沙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青铜器。它与三星堆出土的2米高的青铜大立人在造型方面极其相似,身上都穿着同样的长衣,摆出同样的姿态,一只手空空地攥着拳头。不同的仅仅是身高上的悬殊,但从金沙青铜小立人下面的一个小插件可以看出,它此前应该是插在一个大件上的一个物品。除身高的不同,形制上看,两个青铜立人所差无几。 金沙遗址中出土了金冠带上面刻有鱼、鸟、箭、人头图案,其做工也很精致。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图案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杖上面的图案完全一致。孙华认为,金冠带与金杖都是至高王权与族权的体现和代表,二者表面上基本相同的纹饰具有相同的象征意义,反映出了金沙遗址与三星堆遗址之间内在的紧密联系。 三星堆遗址的突然消失,给人们留下了很多待解的谜团。有猜测说:“三星堆的消失可能是外族的入侵。”还有猜测认为是受到洪水的侵袭,族人全部外迁所致。所有这些都是人们的猜测。金沙遗址的发现似乎可以解开一些三星堆突然消失之谜。 此外,金沙出土的22厘米的青玉琮在众多的玉琮中显得尤为突出,它的颜色为翡翠绿,雕工极其精细,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上面的微雕图案令人叫绝,堪称国宝。 整个玉琮分为十节,玉琮上雕刻有40个人面纹和一人形图案,人体肥胖,头上戴有一个冠饰,双臂平举,两臂上都有一个上卷的羽毛形装饰,双脚叉开,长袖飘逸。整个玉器为青色,玉质非常温润,呈半透明状。从造型风格看与良渚文化完全一致。 成都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谢辉在谈到对金沙遗址出土部分玉器的几点认识的时候曾表示,金沙遗址青玉琮与良渚文化的玉琮仔细研究发现二者之间仍存在一些差异:首先质地不同,良渚文化的玉材多为鸡骨白,金沙遗址的是青玉;其次造像风格不同,目前在良渚文物中还没有发现青玉琮的造像风格的图案。 谜团三:如此高的文明为何没有文字? 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金器、玉器都显示出了当时精湛的工艺,可是这种高度的文明到目前为止仍没能找到任何的文字,难道当时没有文字? 王仁湘说:“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并非没有文字,殷墟甲骨文是最好的证明。”在殷墟甲骨文没有被发现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商周有文字存在。在殷墟出土的龟甲、兽骨上可以发现,商代晚期商王室及其他商人贵族在龟甲、兽骨等占卜材料上记录了大量的与占卜有关事项的文字,也包括少数刻在甲骨上的记事文字。这个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商周不仅有文字,而且相当的成熟。 虽然目前金沙遗址中发现的卜甲上并没有发现任何的文字,但不代表这里没有文字存在,我们现在挖掘的仅是金沙遗址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有价值的金沙文化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文字并不一定都刻在卜甲上,它很有可能在其他的可以刻字的材质上。没有发现并不代表没有,将来的情形还不好说,现在还不能下定论。还有可能是因为保存的关系,流失了很多。比如有可能把文字刻在树叶或者是树木上,虽然现在看到的大多都是刻在卜甲、铜器上的,但不能认为只有卜甲或者铜器上才会有这样的文字。 孙华认为,有没有文字有不同的说法。按照文献的说法,确实没有文字记载。此前有一种说法,一个名叫尸子的人曾在蜀国著书立说,如果当时没有文字的话就不可能会有这样的说法。但是,这种说法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 在四川也没有发现像楚国那样的帛书、竹简这些文物,但在四川商代晚期,还是可能有文字的,那时流传着一种“巴蜀符号”,但这种符号究竟是不是文字,目前还没有定论[编辑本段]历史介绍 据文献记载, 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 ( 伯灌)、鱼凫, 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 或说是蒲泽, 其后是开明。① 这些帝王名号怪异, 史料匮乏, 正如诗人李白喟叹道:“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长久以来, 其历史一直是云遮雾罩, 成为困扰着人们的难解之谜。 可资留意的是,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一段看似荒诞的文字, 对揭示蜀国开国之秘有重要帮助: 有鱼偏枯, 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 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为鱼, 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这里的关键词“鱼妇”, 学界向无确诂。有人以为指上身为妇人、下身为鱼的“鱼美人”, 其实不然。按,“鱼妇”即蜀先王鱼凫的别写;“蛇乃化为鱼”, 则隐含了民族融合、图腾易帜的剧烈变故。其理由可先从文中的颛顼说起。 颛顼是五帝之一。在神话系统中, 他是水神, 是大名鼎鼎的治水英雄鲧的父亲、禹的祖父。古籍各版帝系都说黄帝生昌意, 昌意生颛顼, 颛顼生鲧, 鲧生禹, 禹生启。②作为他的子裔, 鲧、禹同样具有水族的特征。他们都有鱼的化身。③《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西北海外, 流沙之东, 有国曰中车扁, 颛顼之子。” 这里“中车扁”, 和上面《大荒西经》讲的有鱼“偏枯”, 是一个意思。这个颛顼之子, 显然指鲧。鲧,又作鮌, 即玄鱼。④《庄子·盗跖》说:“禹, 偏枯。”《列子·杨朱》说:“大禹,一体偏枯。”禹也是鱼, 而且禹、鱼是同音通假字。鱼的形象其实就是该族团的图腾, 它可以上溯到中原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大量出土的鱼图腾徽志。 如上所说,《山海经》“有鱼偏枯, 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这段话的内在联系已清楚了, 但作为沿袭鱼图腾的颛顼一脉与蜀先王鱼凫之间的关系, 还值得进步讨论。 巴蜀在中国古代地砉勰钪? 是西部的大本营之一( 另一个是以西王母为神性代表的昆仑山, 确切地点不明, 有的说法含巴蜀地境)。而不少材料证明颛顼族团所处的西方具体位置恰恰就在巴蜀。 有叔歜国, 颛顼之子。 ——《山海经·大荒北经》 有国名淑士, 颛顼之子。 ——《山海经·大荒西经》 颛顼母, 浊山氏之子, 名昌仆。 ——《世本》 歜、浊、淑、叔, 皆为蜀字的异写。浊山氏, 《十三州志》径写作蜀山氏:“蜀之先, 肇于人皇之际, 至黄帝昌意(昌仆)娶蜀山氏女, 生帝喾, 后封其支庶于蜀。历夏、商、周, 始称王者。”只是所生者为帝喾, 因此有学者认为, 帝喾就是颛顼。再看下面: 帝颛顼生自若水, 实处空桑, 乃登为帝, 惟天之合。 ——《竹书纪年》. 若水, 古水名, 在今四川省。 那么, 颛顼竟是巴蜀人, 或至少颛顼的母家是巴蜀土著了。《山海经·海内经》曾列出一个著名的巴蜀帝系, 说是“西南有巴国, 大嗥生咸鸟, 咸鸟生乘厘, 乘厘生后照, 后照是始为人。” 颛顼又号高阳, 高阳与太昊(大嗥)族关系密切。因此, 和这个谱系也对得拢。不同的是, 太昊风姓, 属东夷集团, 以凤鸟为图腾。但这正说明颛顼这一集团族氏成分的复杂性。 鲧也生于西方。《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鲧……家于西羌。”关于禹,证据更多。《新语·术事》:“大禹出于西羌。”《史记·六国年表》:“故禹兴于西羌。”集解引孟子语:“禹生石纽, 西夷人也。”《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帝王世纪》:“伯禹……长于西羌, 夷人。”而《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蜀王本纪》:“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也。”更指明禹为今四川汶山县人。 罗列这些资料, 并不意味要否定黄帝、颛顼、鲧、禹、启这一大系发祥于中原腹地并构成了华夏文明的历史主脉。上面的引证与其他史料相对照, 存在不少矛盾冲突的说法, 例如, 有关颛顼的活动区, 《左传》等书就有陈、卫等地( 今属河南一带) 的记载。这一现象表明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黄帝族裔的发展是复杂的, 它经历了各民族血缘和文化的大融合。 近年来广汉三星堆遗址的发掘, 表明巴蜀自有其迥异于中原的文化渊源, 这可证实巴蜀原住民的土著性质。其文明( 距今5000~3000年) 的匆匆消失, 不排除是中原文明楔入的结果。 我以为《山海经·大荒西经》那段话, 曲折地透露了巴蜀被纳入华夏文化圈的信息。 大荒西部, “有鱼偏枯, 名曰鱼妇”。鱼妇, 即鱼凫, 妇、凫同音通假。“有鱼偏枯”, 这是表征颛顼、鲧、禹族团特有的用语, 说明鱼凫与颛顼族团有非同寻常的关联。这两句开宗明义, 鱼凫是以鱼为图腾的族团或朝代。 “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 天乃大水泉, 蛇乃化为鱼, 是为鱼妇”, 则展现了民族融合的的残酷和激烈。在中原有过漫长发展阶段的颛顼族团, 在巴蜀早有落脚之点, 其势力在扩张中与巴蜀土著发生了尖锐的冲突, 终于, 在洪水( 大水泉) 爆发的岁月里, 双方出现了正面交锋。在后来的兼并战争中, 鱼图腾取代了虫图腾( 蜀蚕、巴蛇等), 但颛顼也在这场消耗战中元气大伤, 于是“颛顼死即复苏”, 进入了鲧的时代。这个鲧, 号鱼妇, 史称“鱼凫”。 这便是古蜀国由“蛇乃化为鱼”的历史真相。从此揭开了鱼族世家在巴蜀治国理水的英雄篇章。 犹如鱼凫可与鲧对应一样, 蜀先王鳖灵、开明也可与禹、启一一对应。 .鲧死为鳖灵, 复活后即是禹。《国语·晋语》、《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都说鲧死化为黄 ( 能) 即三足鳖, ⑤也即是鳖灵。《水经注·江水》卷三十三引《本蜀论》:“荆人鳖令( 灵) 死, 其尸随水上, 荆人求之不得也。令( 灵) 至汶山下, 复生, 起见望帝。……望帝立为相。”鳖灵本是鲧尸, 再生, 应即是禹, 其神格、事功与禹契合。“复生”, 又可训读为“腹生”。《山海经·海内经》曰:“鲧复生禹。”《楚辞·天问》曰:“伯鲧腹禹。”皆为“腹中生出”之意。故《初学记》二二引《归藏·启筮》有此神话:“鲧殛死, 三岁不腐, 付之以吴刀, 是用出禹。”注意前述鳖令( 灵) 至汶山下复生的文字, 与禹为四川汶山县人相合, 亦证明鳖灵即禹, 应是同格帝王。 蜀帝开明同夏后开, 即启。启改开, 因汉代人避景帝刘启讳而改。 笔者认为, 自鱼凫(鲧)而下, 巴蜀历史明显地带有了中原文明的投影, 其交叠重复, 反映了巴蜀已经丧失其独立性, 而水乳交融加入到中华文化圈中了。 ———————————————————————— ①《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辑《蜀王本纪》作蚕丛、柏濩、鱼凫、杜宇、鳖灵(开明)、卢保(开明)。《汉唐地理书钞》引《蜀王本纪》作蚕从、伯灌、鱼凫、蒲泽、开明。 ②见《大戴礼·帝系》、《史记·五爷本纪》、《世本·帝系篇》、《竹书纪年》、《随巢子》等。 ③水神有鱼的形象, 又可见《酉阳杂俎·诺皋记上》所说的河伯:“河伯……人面鱼身。” ④《太平御览》卷九三六引《拾遗录》:“夏鲧治水无功, 沉于羽渊, 化为玄鱼。……后世圣人以鱼为神化之物,以玄字合于鱼为鲧字。” ⑤《尔雅·释鱼》:“鳖三足, 能。”束皙《发蒙记》:“鳖三足曰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据《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鱼凫王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之,为立祠於湔。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巴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禅位於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巴亦化其教而力农务。迄今巴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 开明位号曰丛帝。丛帝生卢帝。卢帝攻秦,至雍。生保子帝。保子帝攻青衣,雄张獠、僰。九世有开明帝,始立宗庙。以酒曰醴,乐曰荆。人尚赤。帝称王。时蜀有五丁力士,能移山,举万钧。每王薨,辄立大石,长三丈,重千钧,为墓志。今石笋是也。号曰笋里。未有谥列,但以五色为主。故其庙称青赤黄白黑帝也。开明王自梦廓移,乃徙治成都。 周显王之世,蜀王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与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遗蜀王。王报珍玩之物,物化为土。惠王怒。群臣贺曰:「天承我矣!王将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头,朝泻金其后,曰「牛便金」。有养卒百人。蜀王悦之,使使请石牛,惠王许之。蜀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秦人曰:「东方牧犊儿。」秦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蜀也。」 武都有一丈夫,化为女子,美而艳,盖山精也。蜀王纳为妃。不习水土,欲去。王必留之,乃为《东平》之歌以乐之。无几,物故。蜀王哀之。乃遣五丁之武都担土,为妃作冢,盖地数亩,高七丈。上有石镜。今成都北角武担是也。后,王悲悼,更作《臾邪歌》、《陇归之曲》。其亲埋作冢者,皆立方石以志其墓。成都县内有一方折石,围可六尺,长三丈许。去城北六十里曰毗桥,亦有一折石,如之,长老传言:五丁士担土担也。公孙述时,武担石折。故治中从事任文公叹曰:「噫!西方智士死。吾其应之。」岁中卒。 周显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数以美女进,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曳蛇。山崩,同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直顶上有平石。蜀王痛伤,乃登之。因命曰五妇冢山。川平石上为望妇堠。作思妻台。今其山,或名五丁冢。 周赧王元年,秦惠王封子通国为蜀侯,以陈壮为相。置巴、蜀郡,以张若为蜀守。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三年,分巴、蜀置汉中郡。六年,陈壮反,杀蜀侯通国。秦遣庶长甘茂、张仪、司马错复伐蜀。诛陈壮。七年,封〔公〕子恽为蜀侯。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於之地,为黔中郡。 〔赧王〕五年,仪与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门置观楼,射兰。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徙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闠,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惠王二十七年也。城北又有龙?池,城东有千秋池,城西有柳池,〔西北有天井池,津流径通〕,冬夏不竭。其园囿因之。平阳山亦有池泽,蜀王渔畋之地也。 赧王十四年,蜀侯恽祭山川,献馈於秦昭襄王,恽后母害其宠,加毒以进王。王将尝之。后母曰:「馈从二千里来,当试之。」王与近臣,近臣即毙。王大怒,遣司马错赐恽剑,使自裁。恽惧,夫妇自杀。秦诛其臣郎中令婴等二十七人。蜀人葬恽郭外。十五年,王封其子绾为蜀侯。十七年,闻恽无罪冤枉死,使使迎丧入葬郭内。初则炎旱三月,后又霖雨七月,车溺不得行。丧车至城北门,忽陷入地中。因葬焉。蜀人因名北门曰咸阳门。为蜀侯恽立祠。其神有灵,能兴云致雨。水旱祷之。三十年,疑蜀侯绾反,王复诛之。但置蜀守。张若因取笮及楚江南地焉。[编辑本段]历代君主 古蜀国历代君主: (一)蚕丛王朝 蜀王蚕丛 … … … (二)柏灌王朝 蜀王柏灌 … … … (三)鱼凫王朝 蜀王鱼凫 … … … (四)杜宇王朝(?~约前666) 蜀望帝(杜宇) (五)开明王朝(约前666~前316) 1、开明丛帝鳖灵 2、开明卢帝万通(又称成帝) 3、开明保子帝芦保(又称褒子帝) 4、开明青帝胡 5、开明赤帝(又称别帝) 6、开明黄帝 7、开明白帝 8、开明黑帝 9、开明圣帝 10、开明尚王 11、开明后王 12、开明末王(又称芦子霸王) ?-前316年 (六)蜀侯国(前314~前285) 13、蜀侯嬴通国 公元前314--前311年 14、蜀侯嬴煇(恽) 公元前308--前301年 15、蜀侯嬴绾 公元前300--前285年 (七)安阳国(约前316~前207) 开明制 前316~前257 开明泮 前257~前207 (蜀国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王朝,开明王朝自丛帝鳖灵开始传十二代至末王,为秦国所灭,秦惠王封其子通国为蜀侯,直至公元前285年,秦昭王才废除蜀国。另外,秦灭蜀之后,蜀国王子安阳王带领部分余众迁到今越南北部建立安阳国。)

旅游文化相关的论文算是简单的,如果是专业的论文还是需要专业的合作伙伴,可以搜一下“春泥期刊库”,会给你更多的帮助

泥塑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满足现代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艺美术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使现代设计作品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现代性,满足现代人对高雅艺术的追求。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和特殊价值,然后重点阐述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融合以及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现代设计;融合创新;发展理念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传统工艺美术,可以使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理念下得到不断改进与更新,在现代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从而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很多现代设计师从传统工艺美术中找到创作灵感,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蕴含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浓厚的审美艺术情趣,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一、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和特殊价值

1.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内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运用各种材料和工艺设计制作出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人工造型的统称。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造型艺术的核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传统工艺美术作品能体现创作者的个人情感和情趣爱好,在视觉上能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和独特感受,是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统一体。现代服装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商业招贴广告设计都注重增强设计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2.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特殊价值

其一,文化的标志性。一些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中国传统的青铜工艺,其冶铸技术之先进、装饰雕刻之精美、文化内涵之丰富,是举世无双的,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二,技艺的特殊性。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是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如漆艺,有史料记载的就达数百种,但如今很多已经失传,现存的漆艺水平普遍达不到历史的高度。其三,经济的无价性。无论是彩陶艺术还是佛雕艺术,其精品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难以估算,可以说价值连城。如,中国元代瓷器《鬼谷子下山图》青花罐、南京云锦、成都蜀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与乔家大院、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都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无价之宝。其四,精神的凝结性。我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智慧结晶,其物质实体反映了当时的物质生产和文化水平,其造型、色彩、装饰等视觉形象体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所以,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亟须传承的精神价值。

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现代设计的融合

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是必然趋势,现代设计需要传统工艺美术来充实、丰富,使作品既有民族感又具现代感。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创新发展需要遵循市场规律。现代社会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经济要想在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现代设计必须引领社会时尚潮流,必须更多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设计作品底蕴更深厚、底气更充足,呈现出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如,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应用剪纸艺术、皮影艺术、年画艺术,能使作品更具灵活性、更富有生命力。此外,这些传统艺术元素还直接推动了中国动画的发展。凤翔的泥塑艺术和景德镇的陶瓷艺术都具有较高的审美观赏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运用泥塑和陶瓷器皿上的花纹,可以使现代包装呈现出传统文化特色和民间艺术风格。

三、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1.设计思想的创新

在现代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不是简单地照搬照抄,而是要把儒、释、道的思想融入产品的形态、色彩、功能设计,以现代审美观念改造、提炼和运用中国传统元素,追求天人合一、自然无为的思想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设计富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2.设计形态的创新

中国古人一向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在钟鼎、器皿的形态设计中都运用了方与圆的元素,并赋予其特定的含义。现代产品设计者要结合产品的使用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对传统精神与传统造型进行深度加工提炼,使设计契合现代美学思想,实现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高度融合。

3.设计色彩的创新

中国古人运用的色彩蕴含了阴阳、五行、中庸的精神内涵,贯穿了生动传神的美学理念。现代设计师应该先对传统色彩进行深刻感悟,然后进行再加工、再提炼、再升华,要符合现代社会的时尚潮流,以此表达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使设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艺术活力。

四、结语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现代设计在理念、形态、色彩等方面,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注入民族血液、融入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使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美学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富有东方韵味的现代设计作品,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永葆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赵娜.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现代园艺,2011(5).

[2]王利达.浅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发展和创新.中国电子商务,2012(2).

摘要: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艺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着新的环境。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竞争力。传统工艺美术要想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借用品牌理念,确定一个合理的品牌定位,通过不同媒介和大众进行交流沟通并传递品牌价值,使人们了解该工艺美术品类的故事,进而产生信任感。文中借用科勒模型,对品牌的要素和品牌联想进行阐述,并对工艺美术品牌策略的构建进行讨论。

关键词:工艺美术;品牌;体验;价值;联想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工艺美术是一种凝结人类智慧结晶的创造性活动。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手段打造了一个完整的人类生活方式。毋庸置疑,工艺美术的每一次飞跃都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科技化、批量化不断推动着工艺美术以崭新的面貌适应着新的环境。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对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得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竞争力。传统工艺美术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被大批量的工业化设计产品所取代。这使得工艺美术不再为少数的达官贵族服务,转而服务于人民大众。从事工艺美术创作的工作者,不应该仅仅将注意力放到工艺品制作本身,更应该顺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将其作为一种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的商品,并通过品牌化的运作被市场所认可,从而起到传播工艺美术的目的。

一、科勒模型

科勒把品牌分为品牌感知和品牌联想两方面,他认为品牌联想是消费者同品牌长期互动所形成的,是人们对品牌认知的一种反映。通过对品牌联想的分析能够对品牌战略起到引导作用。品牌联想可以分为三大类:产品属性、产品利益和组织利益。

1.产品属性包括与产品有关的联想和与产品无关的联想。与产品有关的属性是指与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满足消费者需求所必需的产品要素,也就是产品的功能性以及物理属性等。与产品无关的属性主要包括:价格、体验、品牌个性等。

2.产品利益联想是消费大众赋予该产品的价值内涵,利益联想分为三类:功能性利益、体验性利益和象征性利益。功能性利益一般指产品内在的功能性或者服务方面的特性;产品象征性利益是产品的外在特征,一般与产品本身无关;体验性利益则是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候的主观感觉,与产品的功能性和象征性紧密相联。

3.组织利益包括:组织规模、社会形象、组织文化、员工形象、组织历史、组织的营销策略。

二、传统工艺美术所面临的问题

1.工艺美术丧失了同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契合点。有些传统工艺美术简单照搬传统工艺和设计,忽略了对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研究,久而久之使传统工艺美术品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工艺美术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所服务,设计师应该在继承传统工艺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设计活化,以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需求的工艺美术作品。

2.工艺美术传承人待遇较低,传承问题比较突出。工艺美术大师的收入比较微薄很难维持带徒弟、房租、材料等基本开销,徒弟们常常因为生计问题简单学了一些技艺就另谋出路,或者干脆放弃学习该门技艺。个别工艺美术大师开设的工厂规模较小且定位不清晰,小作坊式的运作模式比较保守,使大师们都忙于维持生计很难静下心长期培养接班人。

3.工艺美术产品缺少品牌营销意识。在很多人眼中工艺美术产品离人们日常生活非常遥远,无论从材料还是工艺都不被大众所了解。同类技艺之间缺少雷同性比较强,无论在经营模式还是在产品创新上缺少差异化。工艺美术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的支持,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工艺美术技艺,将品牌意识植入到工艺美术的传播中,赋予工艺美术产品更多的附加价值,才能被更多大众所了解,进而促进传统手工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的的普及。

4.缺乏系统的工艺美术技艺培训。工艺美术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作品基本是靠模仿,严重影响了工艺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缺少对于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或者行业再培训。使得从业人员缺少对工艺美术技艺的创新,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发展后劲。

三、传统工艺美术品牌的构建

1.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在品牌建立的过程中,要注意品牌的传播。品牌应该具有叙事能力,每一个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作为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应该对该品牌的历史和未来进行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大力吸收该工艺美术品牌的优秀文化成果,在深化优秀成果的过程中,让当地的老手艺人和民众参与其中,不仅还原丰富了地域文化,也激发当地民众的保护热情,加快工艺美术品牌的传播与发展。

2.强化工艺美术手艺人的品牌意识。首先工艺美术手艺人需要建立知识产权意识,手艺人应该明确工艺美术是极具内涵的文化品牌。为了避免同一品类不同手艺人的纠纷,可以引入行业协会同手艺人所在企业合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之下,企业必须经过授权才有资格生产和销售某一种产品。

3.传统工艺美术品牌推广要使品牌能够深植于消费大众内心。消费大众因为其生活环境、受教育背景不同,对工艺美术品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尽管工艺美术品牌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品牌若想延续仍然应该往更深层次发展。应该结合工艺美术的品类特征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确定不同的品牌营销模式。在确定品牌定位之后,通过适当的推广对品牌进行持续宣传,以培育和发掘潜在消费群体,保持消费者对该品牌的热情。

4.传统工艺美术品牌的传播应该注意其广度。很多工艺美术品类不被大众所熟知,在品牌宣传和推广的过程中要注意和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利用不同的媒介,例如网络、电视等,使消费者认识并产生信任感,同时满足消费者对工艺美术多样化的需求。

5.传统工艺美术品牌应该有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品牌价值。品牌定位是在消费者或者潜在消费者心理的位置,它与消费者的利益和市场竞争紧密联系。虽然工艺美术品类是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但是将其进行品牌化的打造还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品牌定位和富有感染力的品牌价值的传递。工艺美术品牌必须扎根于本民族的文化,才能寻找到属于该工艺美术品类的独一无二的特色,从而增加品牌竞争力,消费者在购买的过程中会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了解所接触的工艺美术品牌,并且在和该品牌互动的过程中感知品牌的价值。如果该品牌的品牌价值正好能够和消费者产生共鸣,该消费者就会成为这一工艺美术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6.加强工艺美术品牌的消费者体验。消费者大多是通过产品了解工艺美术品牌的,但这不足以建立起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品牌。仅仅通过品牌名称和产品所建立起来的工艺美术品牌并不能够使消费者和品牌产生共鸣,消费者更多的是通过服务、环境等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等感官来感受品牌的价值。一个品牌给予消费者的感受越多就越有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一个多维度的品牌体验能够更有效的架起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作为一个工艺美术类的品牌,同样应该注重多维度消费者体验的建立,通过标志、媒体宣传和服务等各个方面进行。在工艺美术品牌推广之前,要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有针对性的感官体验设计传递独特的品牌价值。

7.为工艺美术品牌注入新的元素。工艺美术虽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也在不断的进步,传统工艺美术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让其新产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审美需求。

四、结语

传统工艺美术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打造具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术品牌,不仅能够实现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凸显地域文化特色、传承地域文化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品牌意识、注入新的设计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体验来传递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进而扩大广大民众对传统工艺美术的了解,激发他们的保护意识,使传统工艺美术能够不断地传承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KELLER,KEVINLANE,StrategicBrandManagement[M]NewJersey:PrenticeHall,1998.

[2]丛玲玲.中国传统工艺美术面临九大问题[J].《美术观察》,2008(7).

[3]江明华,曹鸿星.品牌形象模型的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李静,金永生.基于凯勒模型的电信品牌形象研究[J].《商业研究》,2013(21).

[5]张凌浩.基于品牌体验的设计思考基于凯勒模型的电信品牌形象研究[J].《包装工程》,2006(6).

[6]曹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战略研究——以赫哲族为例[J].《商业经济》,2014(9).

[7]舒三峡.如何打造非遗文化品牌[J].《东方企业文化》,2012(18).

[8]谭宏.传统品牌保护模式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活化路径研究[J].《商业时代》,2010(28).

摘要 :地方文化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指导学生联系地方文化的实际确定综合美术实践活动,在文化实践活动中研究和利用地方美术文化资源,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绘画、剪纸、工艺等研究地方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和美术欣赏能力。

关键词 :地方美术;主题;实践活动

地方美术文化是指特定区域内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体现特定区域内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的,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美术传统文化,如打上了地方“烙印”的建筑、服饰、环境、绘画、剪纸、工艺等。小学的地方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当地的美术教育资源等。

一、小学地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地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学习地方美术资源为内容的探究性活动。地方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组织策划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主要包括以地方美术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以学校所对应的地方美术文化为背景,整合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符合美术课程相应要求的资源(包括各种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感受等因素),指导学生开展建筑、服饰、环境、绘画、剪纸、工艺等主题项目的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以地方特色美术渗入美术教育,关注课程的综合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加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认识,自觉而大胆地运用美术媒材和方法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学会学习,完善人格,培养想象创新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重视学生个性化教育和综合性学习,已成为当代建构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的基本趋势。在这种学习方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从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活动组织者、学习指导者、解决问题帮助者和发展促进者的角色转变。

二、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

美术学习中的个案研究,就是以当地和学校的美术学习资源利用为出发点的个别的学习资源的研究。个案在“生本”教学思想的引领下,构建了许多新型教学模式,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东海实验小学提出的以“版画”为主题的校本课程、无锡惠山的以“泥塑”为主题的探究课程等,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课程的创新改革,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模式作了很好的探索与总结,对我们的教学启发很大。第一,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开展的个案研究的形式很多,如,指导了“剪纸”“墨韵飘香”“刀尖上的版画”等学生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并参加连云港市教研室的学生研究成果展评。在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本着学习和改进的目的,基于校情,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探究与尝试了适合学生的新的学习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定做法,并已获得较优异的成绩。第二,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在教授课程规定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还依据家乡、学校的条件、特点及可开发利用的资源,初步形成学校性的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课程的运行机制,把规定的课程学习和地方美术资源的利用结合起来。第三,在利用地方美术资源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学校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序列化教学体系。开展既凸显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具有美术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的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的结构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

三、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案例分析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在利用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地方美术教学资源的优势。第一,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以课例研究分析、课堂教学观察、专题研究课、主题案例分析等研究为主,通过教研活动、理论学习、教学观摩、沙龙谈话等引领教师将专家课堂、同行课堂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对比、整理反思,围绕建构有效的教学策略,深入分析和提炼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美术综合探究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的操作体系。寻找美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的契合点,总结归纳有研究增长值的地方美术文化主题,组织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不断研究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最终形成完备的小学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模式,和适合学生参与研究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第二,美术的个案研究是学生美术学习的依据。我们根据学习内容和收集的美术资源,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与专家指导相结合,进一步论证课题研究点,寻求研究价值的增长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和使用,了解国内关于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最新进展和实际状况,掌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先进理论和方法,为该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第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观摩、调研和咨询等,制定“以地方美术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究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与评价的有效方案,不断进行总结论证,理论上认为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后,再投入实验验证。团队商定,设计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该课题由校美术教研组长亲自担任课题组负责人,负责课题的筹划与组织管理。学校成立由教导处、教科室、美术教研组组成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由全体美术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定期讨论筹划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并由笔者具体负责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与督促工作。全组上下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为课题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第四,搜集学习相关资料,夯实理论基础。为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我们发动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广泛的文献检索活动,如,搜集国内有关信息进行理论学习,观看光碟,外出观摩学习以汲取优秀做法,等等。同时,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搜集、查阅《灌河史话》《灌南县志》等书籍,了解当地的乡土风貌,寻找、思考适合美术综合实践研究的有利资源,并及时做好笔录。几十篇与该课题相关的资料经过汇总以后,形成了长达100多页的文献资料集。我们组织了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讨论,并将相应的课题研究学习内容打印出来,供教师随时阅读。在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和阅读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教研活动,开展了交流会。课题组教师结合自己所读的教育专著、杂志、文章等交流读书体会和收获,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做好了理论知识和思想认识上的准备。积极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扎实做好课题研究的规划,在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指导下,提高对教育科研和教法探索的重要性的认识,初步构建“以地方美术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研究活动”的研究模式、基本框架及有效的操作流程。严格按课题计划实施,根据研究内容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调查、参观、绘画、制作、策划、设计、劳动、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五,以“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为出发点,加深学生对美术、社会、文化的体验,让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课程在本土化中凸显个性,寻求可作为美术综合实践研究活动主题的乡土资源。关注学生美术自主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和艺术作品敏锐的感受力、较高的欣赏力,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设计、策划等综合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意愿和思想,使美术教学真正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指导学生联系地方文化的实际确定综合美术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研究和利用地方美术文化资源,通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绘画、剪纸、工艺等研究地方美术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美术修养和美术欣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小林.开发广场艺术展资源的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解析.新教育,2014(11).

[2]韩英.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个案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陶泥论文参考文献

中国的民间艺术有以下这些:

1.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我国流传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是我国的艺术瑰宝,至今任然绽放着绚丽的光芒。

中国在西汉以及东汉时期就发明了造纸术,从那以后就有了剪纸艺术。剪纸是我国最普及、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

2.刺绣

刺绣是在织物上刺制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刺绣的主要织物是丝绸和丝线。刺绣是中国民间的传统手工艺术,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最为出名的是中国的四大名绣:江苏省的“苏绣”;湖南省的“湘绣”;广东省的“粤绣”;四川省的“蜀绣”。在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中,常常把这四个省的刺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3.戏曲

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中华戏曲的种类繁多,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其中大家最为孰知应该是为中国五大戏曲之首的京剧,其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 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之一。

4.塑作艺术

塑作艺术是指以捏、塑、堆、纳等方法为主制作的民间艺术品,其内容包括了泥塑、面塑、陶塑、糖塑、米粉捏制品、纸浆拍塑、琉璃和玻璃等造型艺术。其中的泥塑艺术,面塑艺术,木偶艺术等都有很大的造诣,在塑作艺术发展道路上熠熠生辉。

5.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即中国功夫,英文名:Kungfu。中国的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功夫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民间艺术

1\原始彩陶识真 王健华 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距今六七千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就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灿烂的原始物质文化之一。它是1921年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据碳14的测定,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8000年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陕西、青海等地,细分又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若干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半坡彩陶的造型有钵、盆、壶、罐等,纹饰有丰富的几何纹和动物纹。从1955到1957年,半坡遗址一共出土7件类似的人面鱼纹盆,对盆内人面图案的寓意,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原始巫师在乞求渔猎丰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某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虽无法断定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但这无疑是当时人们原始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彩陶盆上除了夸张的人面纹以外就是鲜活的鱼和用于织网的鱼梭。这些图形揭示了人与鱼的关系,它以早期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黄河岸边的先民已经能够依靠渔猎生存,并且会使用简练抽象的线条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 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我国原始时期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对彩陶艺术内涵丰厚的纯朴抽象之美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也开始收藏彩陶,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品。尤其有动物或人面图案的器物被作为仿品的首仿,此外还有不少绘植物、花卉、水纹、圈点纹的。一般说来,目前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全是假的,摊贩的彩陶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出售的。彩陶的鉴定有相当的难度,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不行。这种积累包括看真和看假,光看真的,不深入市场看假的,也不行,鉴定本身就是对比。目前交易市场上彩陶虽然比比皆是,但是真东西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也并不漂亮,大多彩绘剥落,器身修补。假货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的新烧,二是粘补过的老胎后加彩绘。多数情况下,凡是泥色鲜亮,黑彩厚而漆黑,画法精致光滑完美者,多值得怀疑,因为五六千年是十分漫长的,泥土、空气中酸碱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痕迹与人工的作旧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年陈列有重要遗址出土的彩陶器,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器。收藏彩陶丰富的还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北京有一家私人专题收藏的古陶瓷文明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的彩陶都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必须把真的彩陶完全掌握好,有了“感觉”以后,再到市场上“捡漏儿”,不然捡来的很可能不是“漏儿”,而是一堆现代垃圾。 彩陶的鉴定实际上已经没有秘诀,现代信息社会一切都是公开的,专业工作者的所有的经验都通过文章、媒体广泛传播,作假的人钻研的劲头要比业余爱好者强几倍,甚至比专家还要“专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仿品的流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沿着黄河中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源地一路考察下去,浏览所有收藏单位的出土物,数万件早期艺术真品过眼后,还有什么秘决需要去请教别人吗? 舞蹈纹饰陶盆 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到4000年,是中国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分布范围广。花纹瑰丽富于动感变化是马家窑彩陶主要装饰特征。胎泥为橙红色,以粗线条的黑彩绘出弧形的长短几何状线条,多见水波纹、旋涡纹、圈点纹,也有鸟纹、蛙纹、鱼纹、蝌蚪纹等,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人物舞蹈纹彩陶盆,此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早描绘舞蹈图的古代陶器。盆大口微敛,卷唇翻沿,下腹微收,小平底。深红色陶胎,以黑彩于口沿画弧线圈足纹,内壁绘3组舞蹈人纹,每组5人,手拉手跳集体跨步舞,舞姿优美,场面热烈。 舞蹈纹彩陶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上说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近些年来出现不少仿品,器物大小和纹饰都十分相似。彩陶的销售与仿制多年以来自成体系,有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商贩长驻北京负责联系客户,有专门负责挖盗、负责仿制以及长途贩运的。彩陶长期以来真假掺半,鱼目混珠,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由于彩陶的发展持续了几千年,分布的地区遍及北方数省,广袤的中原大地有数不清的原始部落遗存,出土物相当多。除了木头和树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容器可以使用的年代,水需要贮藏,食物需要盛装,全部依赖于陶质容器,数量极多是十分正常的。连绵不断的挖掘至今没有穷尽,与瓷器相比,真的彩陶在民间流通市场上还是可以见到的,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少。10年前,在民间的交易市场上马家窑彩陶罐比比皆是,而现在大多是很一般的东西,精美的器物明显地少了,绝大多数是新烧。一件仿品,与原物大小一致,是完全照实物制作的,没有见过国家博物馆实物的人很容易上当。仔细观察会发现:首先在造型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真品饱满丰硕,由口至底的外弧线自然顺畅,仿品的腹部线条很拙笨,其次是陶泥的颜色,真品陶泥细腻红中泛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亮。仿品陶泥颜色发暗,呈黄褐色,泥质粗,泥料中有尚未溶解的杂质,胎土有浅黑色的斑点。马家窑彩陶的粘土淘洗得相当细腻,属黄河地区的沉积土,由于水的自然冲刷,泥质十分匀细,很适于制陶。现代仿品由于使用一般黏土,土质粗糙,器表胎泥发涩,不滑爽,不光亮,器壁也厚而沉重,器表不见真品那种经过反复地打磨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亮面。所画的舞蹈纹样与真品对比,真品飞扬灵动的笔触是原始先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的做作;仿品虽然技艺不差,但终究是临摹,图案有重描断笔的现象,且分量较重。 资料来源: 2\ 一、艺术起源与文化生态 《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认为是一个宏观生态命题。是对存在世界消长、生灭运动的综判定。 大千世界中,无论是众生界、普法界、虚空界,都充满着无形迹的气化、有形体的生灭,呈现出形形式式的生发态、消长态、健行态、变衍态、泯灭态。我们认为,这一切,皆可统称之为生态。上穷碧落下黄泉,日月星辰、山海江湖、走兽飞禽、花草树木、人生社会、文化艺术,无一不是生态的过程与形式。它给予人们无限的思辨之空间、幻想之领域、议论之天地。 “文化生态学”之成为今天的新学科,便是这样一个生气勃勃的复杂的认识世界的产物。其包含之广浩,揽古而度今,起自生物适存、进而至一切物质运动、直至成为讨论人类一切精神思辨状态的学说。 我们的“六法生态法”便是探索“六法”在中国绘画(也可以说是中国艺术)范畴系列的长河中的各时间空间段的状态,探索其所以像一颗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表现出无比强大的、充满活力的生机的状态之本源、过程及其规律。 中国绘画产生“六法”学说,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在中国艺术范畴发展史上,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中华民族,特重视觉思悟。视觉形象,不仅在文化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哲理思辨和表达方面也都十分显突。所谓“重视”一词,其本源也便是推重、注重这视觉的思辨之义。 所以,画史所谓“图载”,即图所表达的涵义,实与外民族不同。古人认为图载之作用,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古代之卦象也系之于“图理”,此为世界上任何民族之哲学独特。文字符号,古称“图识”,即用图形赋义,象形地表达思维,这也是世界上任何民族之独一无二。绘画古称为“图形”或“图像”,要求由“意象”而达“意境”,用之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乃至畅神乐道,并认为发之于天然,非由述作,或谓本天地圣人之意,穷玄妙于意表,合神变之天机,实在不是现在一些肤浅机械的艺术理论之艺术功能观所能够参透的万象森罗的境界。 在魏晋,谢赫等理论家站在民族审美的历史高度,站在民族绘画艺术发展史的高度,综绘画即图载之各种实践经验,禀艺术发展之由其外部规律认识逐渐转向内部规律认识的历史转折的大趋向,发审美范畴的丰富,扬哲学思辨的清微,乘文学思想的活跃,兼收并蓄、精思殚虑,演绘画内部客观规律,之此“六法”,评品图画,为理法之科律,不仅表现了民族艺术认识的深邃与不同凡响,而且更可以讨论发微的是一个文化生态产生的巨大历史意义和未来性、世界性价值。它所表现的不仅是六朝以前审美范畴的生机和六朝各种艺术氛围中的绘画艺术的生态,而且,这一生命体直至唐宋元明清,代有所叙,朝有所述,阐发弘扬,甚而虽“谬释曲解”,而更显千姿百态,形成与六朝“六法”之原生态有密切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带着畸形变态的而又美丽的散枝蔓叶。更重要的是“六法”的生命力,表现了对未来绘画的奇异的制控作用。因此,它所表现的世情的演化,时序的生机,显示了我们民族审美认识的高度的成熟和恢宏。直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来研究,还是感到其泱泱生机,起而洋洋扑面,继而直透肺腑,终而令人如入化境。它丝毫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活力;相反,却正乘着时代的火箭,启动着青春,驶向未来。 一部“六法”的生态史,实在既是一部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又是中国画乃至人类艺术的未来学透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六法”的生态是中国绘画形象系列与范畴系列发展的共生态与栖生点,且无时无刻不折射着人类艺术与文化精神的灼灼辉光。 理法与画本体,事实上应该是同步运动,因此,“六法”的萌生态,应当前伸至很远很远。即“六法”之根,应当认为是十分深远地扎向远古的绘画实践。而此而论,“六法”的研究,当始自史前艺术的析出,甚而至于从更早的生态现象着手,追本溯源,即从艺术的起源及人类发生学中寻求最早的因子。而又必须明了我们民族的宇宙本根论,方可较全面地进行把握和讨论。 “六法”的第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即“气韵”之“气”,原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本根的一个最基础的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明而发展成为完整的“元气”本体论,可以说,元气论是中国哲学对宇宙万物数千年思辨的卓绝成就,它体现了中国哲学思辨对于客体的深邃的把握能力,其内涵几乎囊括了现代科学中关于粒子、力;声、光、电、磁;波、扬、以太;生命运动等等在内在一切要素(参见程宜山《中国古代哲学元气学说》)。故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道家学说的“道”也便是建立在这个“天下一气”基础上的哲学的最高范畴。儒家“吾道一以贯之”的“道”与道家之道互根互补,互损互增,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气”便是我国哲学关于存在和运动的全部物质的有形和无形的、恒定的消长的规律性的通概念。元气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象征周天万物,是我国古典哲学演衍元气的逻辑形式,不仅为儒道所共认,且诸子百家多从儒道所根植的元气论中不同程度地吸取营养,滋生本体。中国绘画包含了儒道两家的哲学社会学基础,所以,元气论的“气”被谢赫所取以立法是十分自然的结果,同时也反证了谢赫总结艺术规律时的思想高度与把握力的精确程度。 明代王廷相在《慎言》中说:“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气至而滋息,伸乎合一之妙也。气返而游散,归乎太虚之体也。是故气有聚降,无灭息。”吕坤在在《呻吟语》中亦阐述得十分清楚:气在天地的周散性混沌——开辟——混沌的过程中循环往复,无始无终,“乾坤是毁底,故开辟后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毁度,故混沌还成开辟。主宰者何?元气是已。元气亘古万亿岁终不磨灭,是形化、气化之祖。”这一源于先秦两汉的古老的中国哲学命题竟与现代西方天文学关于宇宙起源的最新最高成果的“大爆炸”理论完全吻合。元气,实在是构成一切、主宰一切的基础,也是弥漫在宇宙虚空之中、充实于实在形体之内的连续无穷而使宇宙万物成为互相感应、互相联系之整体的广恒无形的特殊机质。元气生生不息,宇宙健运不绝。 其实,何止于天文学的宇宙起源论?一切科学理论,如生物学的生命起源学说和社会学的文化与艺术的起源学说,无一不可以用元气理论进行解释。 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交泰、阴阳XX而生万物,万物之灵为人。就是说,万物都是天的创造。《易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绕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至哉神元,万物资始,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这里,乾元,即天之气,是万物资始的根据;坤元,即地之气,是万物之生的依托。古人认为:云行雨施、闪电雷鸣等自然现象都是天地交泰的行为运动。天地交泰后,天上洒下了种子,地上长出万物。坤厚载万物,故《易》以坤为阴性,人类以大地象征“母亲”。那么,天上的万物种子是什么?这一点,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尚无法论证。但正如大量的曾被人们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代结论已一一为科学原理所证实的那样,我们决不可在未得到科学论证之前就轻易地否定它,而应当认真地研究它。 七十年代,天上曾有陨冰分点落在无锡境内,轰然巨响,闻所未闻。上海某生化研安所追踪到无锡,取走了当地人保存的陨冰,经化验,发现了许多稀有元素,其中有标志着最低生命状态的核苷酸。该气及时作了报导。由此,我们认为,关于生命的起源,至少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假说:宇宙的虚空中弥着“气”,气聚气散,自由结合,产生了无机质和有机生命物质。它们经由陨冰或云行雨施这样的道路隆临到地面。由于地球环境上演衍了它们进化的全程。由于生命种子本来的差异,加上地球表面环境的差异(即气聚的形质差异),加上这种形质所禀受的天地之气的差异,繁衍出了形形式式、千差万别的生命体。其中,最佳的生命种子在最佳的地表环境中便进化为人。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维和我国科研机构所报导的天体核苷酸的资料出发,我们有理由怀疑:进化论,即“生命树”理论这样一种单一起源的纵向进化的理论是否靠得住,我们认为,地球生物的进化应当是多元的和横向的。即便所有的核苷酸都是同甘共苦时以同一形质降落到地面,也可能因地球表面各地区的时空条件之差异而产生出全部歧义与矛盾来,何况谁也没有任何论据可以证明天体生命种子是没有特异性质而是同时以同一形质飘落大地的呢? 因而,人与动物的差异完全有可能存在于原质之中,或者固定在最早的外因差异所构成的生化过程中。而从无生物到有生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最后从猿到人,这样的单线纵向发展的假说显然是外相形的推理。人猿本非一物。天地XX而生万物,万物之灵为人,人由人的生命种子在地球提供的最佳条件中进化而成,矛盾的同一性和特异性贯穿于进化过程的开头与结尾。不同的生命形体必有不同的原质差异,这是中国古典辨证法为我们提示的卓越认识。 这一特殊的生命起源程式不得不促使我们对聚讼纷纷的艺术起源认作新的思考。 在扬州市博物馆,陈列着一条古代独木舟,形如蛟龙,色如古瓦,发人无穷遐想。 中国文字中的“想”字,造得很有认识意义。段注《说文》:“想,觊思也。从心,相声。”《注》:“觊思者,觊望之思也。”又,《说文》云:“相,省视也。从目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注》:“省视,谓察视也。”“《易》说从目木之意也,目所视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观者莫如木也。”可见,“想”,包含了主体思维的“心”;包含着主体的受纳器“目”;更有哲学意义地将五行之一的“木”作为触发思想的象征性客体。“木”之于“想”,并非偶然。它正记录了远古时代森林之木在民族认识上的作用与地位。 如上述独木舟之原材料的大森林,在远古时代的江南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必铺天盖地,赫赫苍苍。天然的瓜果供人们采集,天然的种籽启发人们种植。天地的交互作用:阳光、雨露、风霜、雷电,作为强烈的因素,参与了人类的生存奋斗,给人带来阻力、动力、灾变与喜庆。譬如森林的燃烧,或因阳光与水交互而自燃,或因阴阳冲撞的雷电袭击而天燃。“木生火”这一观念正反映远古自然的本貌。作为人类文明之源的火,一旦在远古的森林冲天燃烧,其情景将是如何呢?无疑,将是人兽呼号奔逃,死的死,伤的伤,草木化为灰烬,泥土烧成原始的陶质。 可以想见,动物烧死后的香味是如何开发了人的嗅觉与味觉,从而产生了烹饪;同伴被烧死的惨状是如何使人恐吓惧与悲怆;旁观者和得利者又半如何观欣甚或手舞足蹈;第二年,灰烬上的新生植物更加郁郁葱葱,又如何启发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好奇生产了幻想神话,产生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善思者产生了思维与哲学,产生了天地、水火、阴阳、五行……。第一只陶器很可能就是大火烧毁了树桩,使树桩周围的泥土变成了陶质,我们常见的原始三足陶器很可能就是人们对这种天燃原始的模仿与再造(如图)。中国绘画树料中的墨,为黑与土的合成。烧焦的木在远古的人们看来无非是黑土,烧黑的土也无非是墨。碳素黑色与土的混合,很可能就是墨的原始。无怪乎,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真知灼见”,真知乃是大火燃烧甚至自己被烧伤以后的痛苦而且强烈的记忆所构成的认识。一切文化与艺术都是这土生土长、金劈火断的自然产物。客观辨证法在于尊重这天道的行与气化,而主观辨证法则在感悟与创造的领域中达到了神化非凡。气聚气散是宇宙万物的生灭形式,也是宇宙万物的生态形式。“六法”以气居首,首先植根于最远古的自然生态以及东方民族对这种生态自然的非凡的感悟与辨证把握。 以上从中国哲学元气论出发所建立的宇宙起源论、生物起源和人类起源论、文化起源和艺术起源论,是中国绘画及其“六法”所赖以产生的自然生态以及由这种自然生态所形成的东方思维方式的最远古而深邃的渊源。其认识方法又可以而且必须用作武器,以进一步剖析中国绘画及其“六法”本体的生态环境,并进而进入本体自身生态的研究。 地球表面一方面有着高山、平原、江河、湖海等自身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环境差异,另一方面,因受太阳日照量的多少形成为热带、温带、寒带三大不同的气候带,综观人类艺术史的大流派,与三大气候水文区密切相关。 热带非洲接受日照量最大,这里的生物接受着阳光的直线投射,进行着迅速的反馈,植物叶大荫浓,蛇兽出没无常,生命高速代谢,产生了与之相应的以采集与捕食为主的黑色民族,他们的性格也近于太阳的热烈,文化特征充满激适存性,即兴式地直线表达,质朴、热烈、夸张、稍纵即逝,传递感情采取最强烈的形式进行直感述释。历来的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事实上将此类文化置于被遗忘的角落。而这类文化最具有人类文化的原型特征,对于研究古文化最有借鉴作用。同时,由于其即兴性的特色,具有无陈规所拘限的开拓性。近现代始受到文化研究者、尤其是人类学家的重视。但至今尚未被列入人类文化大流派的比较行列,这是很遗憾的。我们称这类文化为“黑色文化”。 黑色文化,生态聚而随散,无体无系,但很多天朴的即兴绝非其他民族所可复现。其浓厚的生机、炽烈的情感、奇特的构思、绝妙的想象,付诸他们的舞蹈、音乐、雕刻、脸谱、纹身图案,充满强烈的艺术刺激性。这些特点,完全根植于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人类特征的固定质性。其即兴性、非传承性,当然也包含着重复、自发、单调等原始艺术所不可避免的弱点。 以欧洲为主体的寒带地区,禀受着与热带非洲截然相反的天地之气,日照量之小,冰封雪盖,狂风呼号,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具有极高的适存智慧的白色人种,他们的性格与冰雪一样坚定执着,生命的代谢比较缓慢,文化的传承性很强,文明程度较高。加之他们的文化群落最早发达于爱琴海沿岸,形成了有别于大陆民族的海洋民族,我们称这一文化体系为“白色文化”。梁启超曾指出:“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怀土之故,而种种系累生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尤其是中欧、北欧一带,很早就有了发达的渔猎、航海、商业文化,并最早地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文化分科精密,系列性强,富于思辨性、分析性、逻辑性、科学性,与这一文化体系有着同一性的艺术,也同样具有着科学的学科系列,例如基于几何学的绘画透视、基于解剖学的人体绘画与雕刻,基于光学的油画色彩学、声学性的音乐等等皆然。 温带,在寒、热两带之间,以亚洲为主,以中国文化代表。这里日照量适中,一年四季,温凉相侪、风雨调顺,河道东西横贯于一个气候带中,居民肤色也在黑白之间,以黄肤黑发为特征,其思维方式亦位于即兴与思辨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灵性体悟性的“辨证形象思维”(参见我们合作的《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即比黑色文化富于思辨性,比白色文化富于形象感悟性,我们京不妨称之为“黄色文化”。对这一文化特征的研究,尤其是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近百年来,成果累累,有的失之偏颇;有的泥于表象;也有不少真知灼见。最近出版的《中国古文化的奥秘》(冯天瑜、周积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总结了近百年的成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可供参供。例如,书中对中国文化特征作了这样的描述: 总之,在一个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上繁衍起来,以农业经济为生存基本手段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便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滋生和发展的土壤。正是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养育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如勤谨质朴、热爱和平、自足自得、崇尚中庸、习惯稳定、尊重传统等等,而以这种社会心理为中介,铸成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如天人相与,王民相维,上下相依的世界观、政治观、伦理观三者合一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无不渗透着这种思想体系的影响。 因此,我们也可以称黄色文化为中庸文化。它既不偏于热带黑色文化的即性感悟,又不偏于寒带白色文化的纯理性逻辑思辨,此之谓中;又因其积淀深厚可谓之庸。 西方十九世纪末叶产生的文化地理学派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民族文化的三大因素,其中尤其强调种族因素。实际上,种族因素也完全取决于由日照量等条件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要追溯到文化的真正本源,则必须追索到禀受天地之气、日月之精及与此同生同成的自然生态的同根互依性。 无疑,在自然生态的形成中,太阳起了极重大的作用。从一定范围内看,太阳像万物的中心,运化出无穷新鲜,凝集了无尽奇瑰;伏蛰因其生动,沉潜因其亢扬,万物因其转运,风雨因其瞑明,星月因其生辉,潮汐因其涨落,山崩海倾,一切无穷无极,毕同毕异,无不为其光明罗网,微者见其玄奥,宏者澈其浩茫。文化之化育,不过是这万象森罗的大千世界之中的一种生态现象,岂能出其机杼?是故中国哲学才有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之命题。 因而可以说,由太阳所创造的黑色文化、白色文化、黄色文化(中庸文化)三大体系和流派,基本上可以概定人类文化的主体结构之全貌。文化生态的研究首先必须抓住这一基本点,然后方可进入各派各类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即特殊生态的探索。而这些各自的特殊生态又常常与自然环境的大生态互为表里,互生互根。譬如,印度文化曾因雅利安人入侵而被摧毁;埃及文化曾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罗马文化曾因日耳曼帝国南侵而中绝;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于中世纪曾因基督教盛行而惨遭厄运,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苏醒,不久又被现代工业的冲击而产生各种异变。这些急剧变更的文化生态现象无疑与这里自然生态所造就的刚强、进取、奋争性格的文化主体的人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与此相反,中国文化相对呈现一种正常生态。中国虽然也有过东西交流、少数民族入主,直至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总的来说,仍是稳定发展,始终未出现如西方和印度那样的文化断层,也未有西方与印度那样跳跃式的剧变。这一特色,无疑也与自给自足的中国生态环境以及由这种环境所滋生的中庸性文化主体的中华民族素质有着内在的关联。也正是从这一角度看,李泽厚用“积淀”说来概定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特色,是十分形象、准确而简要的。也正因为此,西方文化则显得常变突新,富于破坏性和开拓性,中国文化则显得雍容、浑阔,表现出自守与融受的庄严气度。 当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比之于印度和西方,我们的文化显示出直线型的稳定正常生态,而在我们自身的文化生态圈内进行自我反思时,也会看到其如古柏扭转般的九曲回环。以树木打个比方,西方文化的大树经过无数次雷劈火烧,伤疤累累,但每次负伤之后,伤疤的周围便暴发蓬勃的新枝,其势汹汹,仿佛要把所遭受的损失补回来。而中国文化的参天大树未遭受过毁灭性的灾难,稳健成长,表面上看来未有过剧变,而内部的新陈代谢却一刻也未停止过。其高大丰茂,显示出外民族难以企及的健壮丰采;其老态龙钟,也显示出外民族难以想象的莫大容量。同时,由于自身的新陈代谢的不平衡,使其如古柏一般的扭转之势呈现出平衡中的不平衡,常形中有畸形,常态中有变态,因而显出意中之意外的奇异风采。 中国绘画“六法”为一生态界,包孕着魏晋以前全部艺术史的经验,可以说是万年之流程,百代之积智,与六朝文论同为时代艺术精神之总结。正因为如此,才有其广远的生态时空。在中国这个学术空气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它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营养,同时也显示了无与伦比的伸展余地。可以说,从“六法

1\原始彩陶识真王健华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在距今六七千七年以前的母系氏族社会,先民就生活繁衍在黄河流域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母系氏族社会最灿烂的原始物质文化之一。它是1921年最早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的,据碳14的测定,仰韶文化的彩陶距今8000年到5000年,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陕西、青海等地,细分又有北首岭、半坡、庙底沟、秦王寨等若干类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半坡彩陶的造型有钵、盆、壶、罐等,纹饰有丰富的几何纹和动物纹。从1955到1957年,半坡遗址一共出土7件类似的人面鱼纹盆,对盆内人面图案的寓意,有不同的理解,多数人认为是原始巫师在乞求渔猎丰收,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是某个原始部落的图腾崇拜。虽无法断定哪一种说法更贴近事实,但这无疑是当时人们原始渔猎生活的真实写照,彩陶盆上除了夸张的人面纹以外就是鲜活的鱼和用于织网的鱼梭。这些图形揭示了人与鱼的关系,它以早期绘画的形式告诉我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黄河岸边的先民已经能够依靠渔猎生存,并且会使用简练抽象的线条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仰韶文化的彩陶是我国原始时期的艺术珍品,现代人对彩陶艺术内涵丰厚的纯朴抽象之美有了初步认识以后,也开始收藏彩陶,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仿品。尤其有动物或人面图案的器物被作为仿品的首仿,此外还有不少绘植物、花卉、水纹、圈点纹的。一般说来,目前流通市场上所见到的比较完整的人面鱼纹盆全是假的,摊贩的彩陶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出售的。彩陶的鉴定有相当的难度,没有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不行。这种积累包括看真和看假,光看真的,不深入市场看假的,也不行,鉴定本身就是对比。目前交易市场上彩陶虽然比比皆是,但是真东西的比例越来越小,即使有也并不漂亮,大多彩绘剥落,器身修补。假货有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的新烧,二是粘补过的老胎后加彩绘。多数情况下,凡是泥色鲜亮,黑彩厚而漆黑,画法精致光滑完美者,多值得怀疑,因为五六千年是十分漫长的,泥土、空气中酸碱物质和微生物的侵袭不可能不留下一点痕迹,这些痕迹与人工的作旧是不一样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常年陈列有重要遗址出土的彩陶器,是具有代表性的标准器。收藏彩陶丰富的还有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北京有一家私人专题收藏的古陶瓷文明博物馆,这些博物馆陈列的彩陶都是很好的正面教材。必须把真的彩陶完全掌握好,有了“感觉”以后,再到市场上“捡漏儿”,不然捡来的很可能不是“漏儿”,而是一堆现代垃圾。彩陶的鉴定实际上已经没有秘诀,现代信息社会一切都是公开的,专业工作者的所有的经验都通过文章、媒体广泛传播,作假的人钻研的劲头要比业余爱好者强几倍,甚至比专家还要“专家”,没有什么人能阻止仿品的流通。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沿着黄河中上游地区仰韶文化彩陶的发源地一路考察下去,浏览所有收藏单位的出土物,数万件早期艺术真品过眼后,还有什么秘决需要去请教别人吗?舞蹈纹饰陶盆新石器时期晚期的马家窑文化因首先发现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马家窑文化距今5300年到4000年,是中国地区仰韶文化的地方分支。它东起陇东山地,西到河西走廊及青海北部,北达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分布范围广。花纹瑰丽富于动感变化是马家窑彩陶主要装饰特征。胎泥为橙红色,以粗线条的黑彩绘出弧形的长短几何状线条,多见水波纹、旋涡纹、圈点纹,也有鸟纹、蛙纹、鱼纹、蝌蚪纹等,最著名的一件作品是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人物舞蹈纹彩陶盆,此盆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目前最早描绘舞蹈图的古代陶器。盆大口微敛,卷唇翻沿,下腹微收,小平底。深红色陶胎,以黑彩于口沿画弧线圈足纹,内壁绘3组舞蹈人纹,每组5人,手拉手跳集体跨步舞,舞姿优美,场面热烈。舞蹈纹彩陶盆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上说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近些年来出现不少仿品,器物大小和纹饰都十分相似。彩陶的销售与仿制多年以来自成体系,有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商贩长驻北京负责联系客户,有专门负责挖盗、负责仿制以及长途贩运的。彩陶长期以来真假掺半,鱼目混珠,已经持续了二三十年的时间。由于彩陶的发展持续了几千年,分布的地区遍及北方数省,广袤的中原大地有数不清的原始部落遗存,出土物相当多。除了木头和树叶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容器可以使用的年代,水需要贮藏,食物需要盛装,全部依赖于陶质容器,数量极多是十分正常的。连绵不断的挖掘至今没有穷尽,与瓷器相比,真的彩陶在民间流通市场上还是可以见到的,但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少。10年前,在民间的交易市场上马家窑彩陶罐比比皆是,而现在大多是很一般的东西,精美的器物明显地少了,绝大多数是新烧。一件仿品,与原物大小一致,是完全照实物制作的,没有见过国家博物馆实物的人很容易上当。仔细观察会发现:首先在造型上两者是有区别的,真品饱满丰硕,由口至底的外弧线自然顺畅,仿品的腹部线条很拙笨,其次是陶泥的颜色,真品陶泥细腻红中泛黄,表面打磨得十分光亮。仿品陶泥颜色发暗,呈黄褐色,泥质粗,泥料中有尚未溶解的杂质,胎土有浅黑色的斑点。马家窑彩陶的粘土淘洗得相当细腻,属黄河地区的沉积土,由于水的自然冲刷,泥质十分匀细,很适于制陶。现代仿品由于使用一般黏土,土质粗糙,器表胎泥发涩,不滑爽,不光亮,器壁也厚而沉重,器表不见真品那种经过反复地打磨形成的一层薄薄的亮面。所画的舞蹈纹样与真品对比,真品飞扬灵动的笔触是原始先民自然情感的真实流露,没有一丝的做作;仿品虽然技艺不差,但终究是临摹,图案有重描断笔的现象,且分量较重。资料来源:\一、艺术起源与文化生态《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认为是一个宏观生态命题。是对存在世界消长、生灭运动的综判定。大千世界中,无论是众生界、普法界、虚空界,都充满着无形迹的气化、有形体的生灭,呈现出形形式式的生发态、消长态、健行态、变衍态、泯灭态。我们认为,这一切,皆可统称之为生态。上穷碧落下黄泉,日月星辰、山海江湖、走兽飞禽、花草树木、人生社会、文化艺术,无一不是生态的过程与形式。它给予人们无限的思辨之空间、幻想之领域、议论之天地。“文化生态学”之成为今天的新学科,便是这样一个生气勃勃的复杂的认识世界的产物。其包含之广浩,揽古而度今,起自生物适存、进而至一切物质运动、直至成为讨论人类一切精神思辨状态的学说。我们的“六法生态法”便是探索“六法”在中国绘画(也可以说是中国艺术)范畴系列的长河中的各时间空间段的状态,探索其所以像一颗最有生命力的种子在中国文化的土壤中表现出无比强大的、充满活力的生机的状态之本源、过程及其规律。中国绘画产生“六法”学说,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在中国艺术范畴发展史上,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中华民族,特重视觉思悟。视觉形象,不仅在文化艺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在哲理思辨和表达方面也都十分显突。所谓“重视”一词,其本源也便是推重、注重这视觉的思辨之义。所以,画史所谓“图载”,即图所表达的涵义,实与外民族不同。古人认为图载之作用,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古代之卦象也系之于“图理”,此为世界上任何民族之哲学独特。文字符号,古称“图识”,即用图形赋义,象形地表达思维,这也是世界上任何民族之独一无二。绘画古称为“图形”或“图像”,要求由“意象”而达“意境”,用之于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乃至畅神乐道,并认为发之于天然,非由述作,或谓本天地圣人之意,穷玄妙于意表,合神变之天机,实在不是现在一些肤浅机械的艺术理论之艺术功能观所能够参透的万象森罗的境界。在魏晋,谢赫等理论家站在民族审美的历史高度,站在民族绘画艺术发展史的高度,综绘画即图载之各种实践经验,禀艺术发展之由其外部规律认识逐渐转向内部规律认识的历史转折的大趋向,发审美范畴的丰富,扬哲学思辨的清微,乘文学思想的活跃,兼收并蓄、精思殚虑,演绘画内部客观规律,之此“六法”,评品图画,为理法之科律,不仅表现了民族艺术认识的深邃与不同凡响,而且更可以讨论发微的是一个文化生态产生的巨大历史意义和未来性、世界性价值。它所表现的不仅是六朝以前审美范畴的生机和六朝各种艺术氛围中的绘画艺术的生态,而且,这一生命体直至唐宋元明清,代有所叙,朝有所述,阐发弘扬,甚而虽“谬释曲解”,而更显千姿百态,形成与六朝“六法”之原生态有密切联系而又各不相同的、带着畸形变态的而又美丽的散枝蔓叶。更重要的是“六法”的生命力,表现了对未来绘画的奇异的制控作用。因此,它所表现的世情的演化,时序的生机,显示了我们民族审美认识的高度的成熟和恢宏。直到一千年后的今天来研究,还是感到其泱泱生机,起而洋洋扑面,继而直透肺腑,终而令人如入化境。它丝毫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活力;相反,却正乘着时代的火箭,启动着青春,驶向未来。一部“六法”的生态史,实在既是一部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又是中国画乃至人类艺术的未来学透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六法”的生态是中国绘画形象系列与范畴系列发展的共生态与栖生点,且无时无刻不折射着人类艺术与文化精神的灼灼辉光。理法与画本体,事实上应该是同步运动,因此,“六法”的萌生态,应当前伸至很远很远。即“六法”之根,应当认为是十分深远地扎向远古的绘画实践。而此而论,“六法”的研究,当始自史前艺术的析出,甚而至于从更早的生态现象着手,追本溯源,即从艺术的起源及人类发生学中寻求最早的因子。而又必须明了我们民族的宇宙本根论,方可较全面地进行把握和讨论。“六法”的第一个字,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即“气韵”之“气”,原是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本根的一个最基础的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明而发展成为完整的“元气”本体论,可以说,元气论是中国哲学对宇宙万物数千年思辨的卓绝成就,它体现了中国哲学思辨对于客体的深邃的把握能力,其内涵几乎囊括了现代科学中关于粒子、力;声、光、电、磁;波、扬、以太;生命运动等等在内在一切要素(参见程宜山《中国古代哲学元气学说》)。故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道家学说的“道”也便是建立在这个“天下一气”基础上的哲学的最高范畴。儒家“吾道一以贯之”的“道”与道家之道互根互补,互损互增,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气”便是我国哲学关于存在和运动的全部物质的有形和无形的、恒定的消长的规律性的通概念。元气分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象征周天万物,是我国古典哲学演衍元气的逻辑形式,不仅为儒道所共认,且诸子百家多从儒道所根植的元气论中不同程度地吸取营养,滋生本体。中国绘画包含了儒道两家的哲学社会学基础,所以,元气论的“气”被谢赫所取以立法是十分自然的结果,同时也反证了谢赫总结艺术规律时的思想高度与把握力的精确程度。明代王廷相在《慎言》中说:“天地万物不越乎气机聚散而已。”“气至而滋息,伸乎合一之妙也。气返而游散,归乎太虚之体也。是故气有聚降,无灭息。”吕坤在在《呻吟语》中亦阐述得十分清楚:气在天地的周散性混沌——开辟——混沌的过程中循环往复,无始无终,“乾坤是毁底,故开辟后必有混沌;所以主宰乾坤是不毁度,故混沌还成开辟。主宰者何?元气是已。元气亘古万亿岁终不磨灭,是形化、气化之祖。”这一源于先秦两汉的古老的中国哲学命题竟与现代西方天文学关于宇宙起源的最新最高成果的“大爆炸”理论完全吻合。元气,实在是构成一切、主宰一切的基础,也是弥漫在宇宙虚空之中、充实于实在形体之内的连续无穷而使宇宙万物成为互相感应、互相联系之整体的广恒无形的特殊机质。元气生生不息,宇宙健运不绝。其实,何止于天文学的宇宙起源论?一切科学理论,如生物学的生命起源学说和社会学的文化与艺术的起源学说,无一不可以用元气理论进行解释。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交泰、阴阳XX而生万物,万物之灵为人。就是说,万物都是天的创造。《易传》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绕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至哉神元,万物资始,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这里,乾元,即天之气,是万物资始的根据;坤元,即地之气,是万物之生的依托。古人认为:云行雨施、闪电雷鸣等自然现象都是天地交泰的行为运动。天地交泰后,天上洒下了种子,地上长出万物。坤厚载万物,故《易》以坤为阴性,人类以大地象征“母亲”。那么,天上的万物种子是什么?这一点,迄今为止的自然科学尚无法论证。但正如大量的曾被人们认为是封建迷信的古代结论已一一为科学原理所证实的那样,我们决不可在未得到科学论证之前就轻易地否定它,而应当认真地研究它。七十年代,天上曾有陨冰分点落在无锡境内,轰然巨响,闻所未闻。上海某生化研安所追踪到无锡,取走了当地人保存的陨冰,经化验,发现了许多稀有元素,其中有标志着最低生命状态的核苷酸。该气及时作了报导。由此,我们认为,关于生命的起源,至少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假说:宇宙的虚空中弥着“气”,气聚气散,自由结合,产生了无机质和有机生命物质。它们经由陨冰或云行雨施这样的道路隆临到地面。由于地球环境上演衍了它们进化的全程。由于生命种子本来的差异,加上地球表面环境的差异(即气聚的形质差异),加上这种形质所禀受的天地之气的差异,繁衍出了形形式式、千差万别的生命体。其中,最佳的生命种子在最佳的地表环境中便进化为人。从我国古代的哲学思维和我国科研机构所报导的天体核苷酸的资料出发,我们有理由怀疑:进化论,即“生命树”理论这样一种单一起源的纵向进化的理论是否靠得住,我们认为,地球生物的进化应当是多元的和横向的。即便所有的核苷酸都是同甘共苦时以同一形质降落到地面,也可能因地球表面各地区的时空条件之差异而产生出全部歧义与矛盾来,何况谁也没有任何论据可以证明天体生命种子是没有特异性质而是同时以同一形质飘落大地的呢?因而,人与动物的差异完全有可能存在于原质之中,或者固定在最早的外因差异所构成的生化过程中。而从无生物到有生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最后从猿到人,这样的单线纵向发展的假说显然是外相形的推理。人猿本非一物。天地XX而生万物,万物之灵为人,人由人的生命种子在地球提供的最佳条件中进化而成,矛盾的同一性和特异性贯穿于进化过程的开头与结尾。不同的生命形体必有不同的原质差异,这是中国古典辨证法为我们提示的卓越认识。这一特殊的生命起源程式不得不促使我们对聚讼纷纷的艺术起源认作新的思考。在扬州市博物馆,陈列着一条古代独木舟,形如蛟龙,色如古瓦,发人无穷遐想。中国文字中的“想”字,造得很有认识意义。段注《说文》:“想,觊思也。从心,相声。”《注》:“觊思者,觊望之思也。”又,《说文》云:“相,省视也。从目木。”《易》曰:“地可观者,莫可观于木。”《注》:“省视,谓察视也。”“《易》说从目木之意也,目所视多矣,而从木者,地上可观者莫如木也。”可见,“想”,包含了主体思维的“心”;包含着主体的受纳器“目”;更有哲学意义地将五行之一的“木”作为触发思想的象征性客体。“木”之于“想”,并非偶然。它正记录了远古时代森林之木在民族认识上的作用与地位。如上述独木舟之原材料的大森林,在远古时代的江南地区、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必铺天盖地,赫赫苍苍。天然的瓜果供人们采集,天然的种籽启发人们种植。天地的交互作用:阳光、雨露、风霜、雷电,作为强烈的因素,参与了人类的生存奋斗,给人带来阻力、动力、灾变与喜庆。譬如森林的燃烧,或因阳光与水交互而自燃,或因阴阳冲撞的雷电袭击而天燃。“木生火”这一观念正反映远古自然的本貌。作为人类文明之源的火,一旦在远古的森林冲天燃烧,其情景将是如何呢?无疑,将是人兽呼号奔逃,死的死,伤的伤,草木化为灰烬,泥土烧成原始的陶质。可以想见,动物烧死后的香味是如何开发了人的嗅觉与味觉,从而产生了烹饪;同伴被烧死的惨状是如何使人恐吓惧与悲怆;旁观者和得利者又半如何观欣甚或手舞足蹈;第二年,灰烬上的新生植物更加郁郁葱葱,又如何启发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好奇生产了幻想神话,产生了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善思者产生了思维与哲学,产生了天地、水火、阴阳、五行……。第一只陶器很可能就是大火烧毁了树桩,使树桩周围的泥土变成了陶质,我们常见的原始三足陶器很可能就是人们对这种天燃原始的模仿与再造(如图)。中国绘画树料中的墨,为黑与土的合成。烧焦的木在远古的人们看来无非是黑土,烧黑的土也无非是墨。碳素黑色与土的混合,很可能就是墨的原始。无怪乎,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真知灼见”,真知乃是大火燃烧甚至自己被烧伤以后的痛苦而且强烈的记忆所构成的认识。一切文化与艺术都是这土生土长、金劈火断的自然产物。客观辨证法在于尊重这天道的行与气化,而主观辨证法则在感悟与创造的领域中达到了神化非凡。气聚气散是宇宙万物的生灭形式,也是宇宙万物的生态形式。“六法”以气居首,首先植根于最远古的自然生态以及东方民族对这种生态自然的非凡的感悟与辨证把握。以上从中国哲学元气论出发所建立的宇宙起源论、生物起源和人类起源论、文化起源和艺术起源论,是中国绘画及其“六法”所赖以产生的自然生态以及由这种自然生态所形成的东方思维方式的最远古而深邃的渊源。其认识方法又可以而且必须用作武器,以进一步剖析中国绘画及其“六法”本体的生态环境,并进而进入本体自身生态的研究。地球表面一方面有着高山、平原、江河、湖海等自身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环境差异,另一方面,因受太阳日照量的多少形成为热带、温带、寒带三大不同的气候带,综观人类艺术史的大流派,与三大气候水文区密切相关。热带非洲接受日照量最大,这里的生物接受着阳光的直线投射,进行着迅速的反馈,植物叶大荫浓,蛇兽出没无常,生命高速代谢,产生了与之相应的以采集与捕食为主的黑色民族,他们的性格也近于太阳的热烈,文化特征充满激适存性,即兴式地直线表达,质朴、热烈、夸张、稍纵即逝,传递感情采取最强烈的形式进行直感述释。历来的东西方文化比较研究,事实上将此类文化置于被遗忘的角落。而这类文化最具有人类文化的原型特征,对于研究古文化最有借鉴作用。同时,由于其即兴性的特色,具有无陈规所拘限的开拓性。近现代始受到文化研究者、尤其是人类学家的重视。但至今尚未被列入人类文化大流派的比较行列,这是很遗憾的。我们称这类文化为“黑色文化”。黑色文化,生态聚而随散,无体无系,但很多天朴的即兴绝非其他民族所可复现。其浓厚的生机、炽烈的情感、奇特的构思、绝妙的想象,付诸他们的舞蹈、音乐、雕刻、脸谱、纹身图案,充满强烈的艺术刺激性。这些特点,完全根植于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人类特征的固定质性。其即兴性、非传承性,当然也包含着重复、自发、单调等原始艺术所不可避免的弱点。以欧洲为主体的寒带地区,禀受着与热带非洲截然相反的天地之气,日照量之小,冰封雪盖,狂风呼号,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孕育了具有极高的适存智慧的白色人种,他们的性格与冰雪一样坚定执着,生命的代谢比较缓慢,文化的传承性很强,文明程度较高。加之他们的文化群落最早发达于爱琴海沿岸,形成了有别于大陆民族的海洋民族,我们称这一文化体系为“白色文化”。梁启超曾指出:“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者也。陆居怀土之故,而种种系累生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地理与文明之关系》)。尤其是中欧、北欧一带,很早就有了发达的渔猎、航海、商业文化,并最早地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文化分科精密,系列性强,富于思辨性、分析性、逻辑性、科学性,与这一文化体系有着同一性的艺术,也同样具有着科学的学科系列,例如基于几何学的绘画透视、基于解剖学的人体绘画与雕刻,基于光学的油画色彩学、声学性的音乐等等皆然。温带,在寒、热两带之间,以亚洲为主,以中国文化代表。这里日照量适中,一年四季,温凉相侪、风雨调顺,河道东西横贯于一个气候带中,居民肤色也在黑白之间,以黄肤黑发为特征,其思维方式亦位于即兴与思辨之间,形成一种独特的灵性体悟性的“辨证形象思维”(参见我们合作的《中国绘画对偶范畴论》),即比黑色文化富于思辨性,比白色文化富于形象感悟性,我们京不妨称之为“黄色文化”。对这一文化特征的研究,尤其是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近百年来,成果累累,有的失之偏颇;有的泥于表象;也有不少真知灼见。最近出版的《中国古文化的奥秘》(冯天瑜、周积明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总结了近百年的成果,提出了一些中肯的看法,可供参供。例如,书中对中国文化特征作了这样的描述:总之,在一个半封闭的暖温带大陆上繁衍起来,以农业经济为生存基本手段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便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滋生和发展的土壤。正是这些社会存在的综合作用,养育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如勤谨质朴、热爱和平、自足自得、崇尚中庸、习惯稳定、尊重传统等等,而以这种社会心理为中介,铸成了富于中国风格的社会意识形态,如天人相与,王民相维,上下相依的世界观、政治观、伦理观三者合一的思想体系,在政治、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无不渗透着这种思想体系的影响。因此,我们也可以称黄色文化为中庸文化。它既不偏于热带黑色文化的即性感悟,又不偏于寒带白色文化的纯理性逻辑思辨,此之谓中;又因其积淀深厚可谓之庸。西方十九世纪末叶产生的文化地理学派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决定民族文化的三大因素,其中尤其强调种族因素。实际上,种族因素也完全取决于由日照量等条件所构成的自然生态环境。因此要追溯到文化的真正本源,则必须追索到禀受天地之气、日月之精及与此同生同成的自然生态的同根互依性。无疑,在自然生态的形成中,太阳起了极重大的作用。从一定范围内看,太阳像万物的中心,运化出无穷新鲜,凝集了无尽奇瑰;伏蛰因其生动,沉潜因其亢扬,万物因其转运,风雨因其瞑明,星月因其生辉,潮汐因其涨落,山崩海倾,一切无穷无极,毕同毕异,无不为其光明罗网,微者见其玄奥,宏者澈其浩茫。文化之化育,不过是这万象森罗的大千世界之中的一种生态现象,岂能出其机杼?是故中国哲学才有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之命题。因而可以说,由太阳所创造的黑色文化、白色文化、黄色文化(中庸文化)三大体系和流派,基本上可以概定人类文化的主体结构之全貌。文化生态的研究首先必须抓住这一基本点,然后方可进入各派各类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即特殊生态的探索。而这些各自的特殊生态又常常与自然环境的大生态互为表里,互生互根。譬如,印度文化曾因雅利安人入侵而被摧毁;埃及文化曾因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而希腊化;罗马文化曾因日耳曼帝国南侵而中绝;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于中世纪曾因基督教盛行而惨遭厄运,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苏醒,不久又被现代工业的冲击而产生各种异变。这些急剧变更的文化生态现象无疑与这里自然生态所造就的刚强、进取、奋争性格的文化主体的人有着内在的联系性。与此相反,中国文化相对呈现一种正常生态。中国虽然也有过东西交流、少数民族入主,直至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总的来说,仍是稳定发展,始终未出现如西方和印度那样的文化断层,也未有西方与印度那样跳跃式的剧变。这一特色,无疑也与自给自足的中国生态环境以及由这种环境所滋生的中庸性文化主体的中华民族素质有着内在的关联。也正是从这一角度看,李泽厚用“积淀”说来概定中国文化的发展规律及其特色,是十分形象、准确而简要的。也正因为此,西方文化则显得常变突新,富于破坏性和开拓性,中国文化则显得雍容、浑阔,表现出自守与融受的庄严气度。当然,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比之于印度和西方,我们的文化显示出直线型的稳定正常生态,而在我们自身的文化生态圈内进行自我反思时,也会看到其如古柏扭转般的九曲回环。以树木打个比方,西方文化的大树经过无数次雷劈火烧,伤疤累累,但每次负伤之后,伤疤的周围便暴发蓬勃的新枝,其势汹汹,仿佛要把所遭受的损失补回来。而中国文化的参天大树未遭受过毁灭性的灾难,稳健成长,表面上看来未有过剧变,而内部的新陈代谢却一刻也未停止过。其高大丰茂,显示出外民族难以企及的健壮丰采;其老态龙钟,也显示出外民族难以想象的莫大容量。同时,由于自身的新陈代谢的不平衡,使其如古柏一般的扭转之势呈现出平衡中的不平衡,常形中有畸形,常态中有变态,因而显出意中之意外的奇异风采。中国绘画“六法”为一生态界,包孕着魏晋以前全部艺术史的经验,可以说是万年之流程,百代之积智,与六朝文论同为时代艺术精神之总结。正因为如此,才有其广远的生态时空。在中国这个学术空气特殊的生态环境中,它充分吸收了各方面的营养,同时也显示了无与伦比的伸展余地。可以说,从“六法”

陶瓷是用泥(陶泥或瓷泥)沟水成泥浆,制成器皿的形状,待干燥后再放入炉烧成一件件器皿的工艺。制成品会叫做陶器或瓷器。陶器一般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瓷器则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需经过高温(约1200℃_1400℃)的窑内烧制。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

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扩展资料

陶质材料:与瓷相比,陶的质地相对松散,颗粒也较粗,烧制温度一般在900℃—1500℃之间,温度较低,烧成后色泽自然成趣,古朴大方,成为许多艺术家所喜爱的造型表现材料之一。陶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黑陶、白陶、红陶、灰陶和黄陶等,红陶、灰陶和黑陶等采用含铁量较高的陶土为原料,铁质陶土在氧化气氛下呈红色,还原气氛下呈灰色或黑色。

瓷质材料:与陶相比,瓷的质地坚硬、细密、严禁、耐高温、釉色丰富等特点,烧制温度一般在1300℃左右,常有人形容瓷器“声如磬、明如镜、颜如玉、薄如纸”,瓷多给人感觉是高贵华丽,和陶的那种朴实正好相反。所以在很多艺术家创作陶瓷艺术品时会着重突出陶或瓷的质感所带给欣赏者截然不同的感官享受,因此,创作前对两种不同材料的特征的分析与比较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