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写作注意事项:
一、结构
二、基调
三、措辞
四、语言
学术论文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方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论文的标题。大多数作者都试图在标题中充分地反映其论文内容的信息。有些论文标题非常醒目,真正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而有些论文标题则空洞无物,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虽然有些人通过标题夸大了其论文内容,但在快速评价中,你仍应先淘汰后者,因为空洞的标题反映空洞的内容,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阅读。 摘要是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缩影,原始论文的摘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他人做出选择和评价。但要得出某种结论,仅凭摘要提供的信息量是不够的。摘要应该是论文的精华的总结,根据摘要内容可初步淘汰那些表面化的或无关紧要的论文。但要注意的是,摘要可认为是初步表达了文章主题。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 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 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关于人物的学术论文 鲁迅小说人物浅析 【摘要】鲁迅一生大多时间生活在动乱年代,对旧中国的社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小说人物的形象入木三分,人的景况和社会环境层层紧扣,恰如其分塑造人物形象来针贬时弊,唤醒国民,引起疗救。通过其小说里人物(主要是新旧知识分子、农民)形象的浅析,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格弱点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鲁迅 小说 人物 形象 分析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从现实中走来,生动跳跃,充满时代特征和社会印痕,能给读者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时代主题的认识,善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陈士诚的“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游丝似的西关门前的黎明中”震荡;魏连殳的突然长嚎“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临死之前却提出有没有地狱的疑问。这些描写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人物命运许多都很暗淡,但读者读了并不郁闷颓废,一幅幅真实反映某个时期某些不同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画面凸显出来,作家的文风和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表现。 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深刻剖析了一个时代,而在这个封建势力日趋崩溃的时代里,旧的东西在作垂死挣扎,但谁也挡不住滚滚的历史车轮,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民众灾难重重而尚未觉醒,知识分子在追求中充满怀疑与希望,在摆脱“空虚”和“动摇”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对农民寄予殷切的希望。小说里的农民形象虽然落后仍保持坚韧的性格,深厚的蕴藏着一种终将爆发的革命的潜力,几种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漩涡和时代的风云中淋漓尽致显现出来。 一、旧知识分子 鲁迅小说里的知识分子有新旧知识分子之分,“狂人”则在旧知识分子之列。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一开始,就跟“我”有关,“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简单说明“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神仙鬼怪,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熟人、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于是“我”便进入了“狂人”的自述。 小说一开始写出“狂人”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步引起主题。狂人看到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到当前的安排。他把医生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如果肥了,便可以“吃”了。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的深刻道理。而且普遍的国人却不知道。愚昧、麻木、甚至有意无意帮助着“吃人”而不知道。日记里写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而认识到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犀利的批判,这是以前从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特征,“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和“狂人”一样类型的是《长明灯》里的试图吹熄“不灭之灯”的疯子“灯和塔”,在旧社会是宗法统治的象征。鲁迅曾经在杂感里欢呼过“塔”的倒掉,又在小说里期待着“灯‘的熄灭,他再一次选中疯子作为启发人们向封建势力宣战的形象,不断地传出”熄掉它吧“的呼声;虽然疯子最后还是被禁闭起来,然而他的”我放火“的叫喊已经广泛传播,加上孩子们的歌唱,由后一代把这个任务接受过来了。《长明灯》里的歌声和《药》里夏瑜坟上的花环都是作者希望的寄与。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写了《孔乙己》。封建社会一方面是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思想铸就了孔乙己“读书人”的自尊的性格。而另一方面又使他受到最残酷的打击和冷淡的待遇。他的性格、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践踏、蹂躏、摧残。咸亨酒店的环境,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缩影。里边是穿长衫的人要酒要菜,座着慢慢的吃喝;柜台外面则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劳动者。而孔乙己的特殊就在于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已经失去踱进房子里去的资格,仍然没有忘记“读书人”的身份,又不肯脱下又脏又破的长衫,又不愿与穿短衣的人为伍,最终流为窃贼,却还在声辩“窃书不算偷”。这些细节典型、鲜明、揭示了孔乙己悲剧的性格。作者通过人物的行动抨击了封建制度,鞭策了孔乙己的这种性格,反衬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他的精神的戕害,启发人们对那个社会合理性的深刻质疑。作者把孔乙己置身于社会的背景中去考察,既批判又同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开拓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孔乙己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廉耻的读书人和“偷”窃者;更不是一个无道德品行的人。是一个讲诚信、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他的行为并不是严重的缺陷。他的优点恰恰是那个病态社会不需要的。而这正是鲁迅作品中深刻批判的国民性弱点的主题。 二、新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虽然多次辗转流离,青年时代的梦一件也没有实现。于是,随波逐流自我放任,无力自拔于那样的生活和思想,于是便又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无所事事。不过,他毕竟奋斗过,毕竟是新知识分子,比孔乙己要进步得多。但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他们注定命运将充满悲剧色彩。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则表现得更加阴郁、冷漠。虽不愤世嫉俗,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和社会隔绝。对他的流言不绝于耳,失业折磨着他,最终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而求于“现实”到军伐里去当一个顾问,想完成“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周围人都趋奉他、颂扬他。他是胜利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嬉笑中独自啃嚼“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 吕纬甫和魏连殳都是理想和现实的牺牲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魏连殳性格的弱点。这种性格在小说写作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中仍然具有典型意义。 《伤逝》里子君和涓生比较年轻,是“五四”时代的人物比较叛逆,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坚决的。但是个性解放却又怎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他们沉湎在日常琐事里,未能继续向前跨开步去,不久也便让生命随着希望一起一同幻灭。 在描绘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中,作者对知识分子不光是同情,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清醒的剖析和揭示: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三、农民 如果说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或是受封建残害,或是“空虚”和“动摇”中碌碌无为而毁掉自己。那么,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则是受苦受难、愚昧无知、命运凄苦、逆来顺受,而不想到怎样去改变。这也是读者通常熟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身上可以说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贱”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当时的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就是在今天,我们也不否认,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阿Q的成分”。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塑造了阿Q的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贡献。 阿Q是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无赖雇农,他去偷静修庵的萝卜,是因为自从他调戏吴妈以后,没有人再找他打短工,出现了“生计问题”,所以便去偷萝卜,而进了城一开始是给丁举人打短工,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跟着别人一起做起小偷,他偷萝卜时,表现出了极度的无赖,“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你……”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对赵太爷之流来说,生萝卜那里用得着偷,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对一般穷人来说,萝卜可能也不是充饥的好东西,而于阿Q,他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想如此“下策”干此“勾当”。平心而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是一个稍微有一点人情冷暖的地方,与其说他是一个无赖,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世态的冷酷,探究阿Q出现“生计问题”的社会根源,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是封建统治把这个“真能做”的阿Q逼上了末路。他的“违法犯罪”应归咎于社会,他的小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不是十恶不赦。真正该枪毙的是赵太爷、假洋鬼子和长衫人物等,而不是阿Q、王胡、小D,但恰恰是前者又成了新政权的投机者和把持者。如果广大农民不觉醒起来,不进行一场全面深入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阿Q们的命运永远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可悲轮回中,阿Q们遭遇的悲惨后果,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主题。通过阿Q来探掘中国国民的灵魂,“揭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希望”。 《祝福》把人物放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农民的命运提出更为强烈的控诉。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为主角,逐层展示揭露其革命的必然性,以此痛诉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探究其社会根源。祥林嫂十分勤劳,只希望以自己不断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但她的遭遇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此外,《药》里的茶馆主人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样去改变它。祥林嫂的方式是捐门槛,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受压迫剥削而不去抗争,是作者同情而批判的一类人物。写到这些人物的时候,鲁迅的笔墨变得沉重起来,而以祥林嫂最为典型,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险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桎梏中,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作者细致描写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闰土则是天真烂漫、黄活圆实的少年形象。不过,成年后的闰土迟钝的样子,手象松树皮一样的形象与少年的形象抵消了不少。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闰土的形象在过去农村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他质朴、勤劳,象大地一样的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痛苦,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得麻木,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迫,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已经注入闰土的头脑,使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二十余年来的变化的确太大了,通过前后两个闰土的变化,真实地批判地表现出来了中国农民自卑、私心、甚至麻木。第一人称“我”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本来清楚地留在记忆里的“神奇的图画”因而也忽地模糊,写来一波三折,使简单的情节表现得跌宕有致,“我”希望下一代“新的生活”——“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说明作品的着重点不是对往昔的缅怀,而是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引导人们去确信前途:“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这些知识分子、农民的生活和经历,我们看到了当时腐朽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弱点所作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富人著:《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箭鸣著:《激动人心的优美诗章——〈故乡〉——兼评〈故乡〉分析中的若干错误论点》,《长江文艺》,. 4.《中国现代文学史》 5. 徐中玉著:《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上海自由出版社,1954. 6.鲁迅著:《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7. 鲁迅著:《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9.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10.《华盖集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1.《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作者单位:551700贵州省毕节市工业学校) 看了“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论文如何评价 2. 对学术论文的评语 3. 博士学术论文评语 4. 导师对学术论文评语 5. 关于医学学术论文评价意义与方法的探讨论文
好的学术论文应当是格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格式上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生动,通俗易懂,符号规范,公式简洁。
内容上要具备以下几点:
(1)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2)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3)理论性。
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首先平常多看文献,多做积累,多看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关注前沿动态。
最近为读博做准备,看文献时有这样一段话印象很深刻:“Remember, the PhD is just a qualification, a ticket to a job. Do a good job but nothing too grand. Leave the grand projects till later.”“You know Mark, you’re allowed to do research after the PhD.”“Good but not grand”,我很喜欢这种理念。无论是资深学者,还是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学术论文都要按部就班地撰写并逐步完善,当然也可能突然将成稿全盘否定,鸿篇巨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个人认为,学术论文和课程论文有很大差别。本科阶段的论文撰写虽然会受到授课教师的引导,但也会有特定的课程要求。以前也曾因为“学术垃圾”陷入懊恼的情绪里,但现在很确定自己不太喜欢把课程论文写得over-qualified,会努力但是不强求,并且目前来看也没有影响我选择学术道路的决定。最后,在我看来,学术论文的写作可以是很有张力的一件事,在description和discovery之间随时转换、互相影响,继而创作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作品。当然,我也很希望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想法,在知识和认知方面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学术成果是指系统的专门的学问研究,也指对学科及其规律的论证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包括:
学术论文、著作、科研项目等。
历史来源:
学术界被取名为“学院”因它是在古老雅典之城市墙壁之外的一个圣所。它是以传说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当中有几个橄榄树树丛、健身房和适合于亲密聚集的地方。在这几个花园中,种有大量植物,矗立着前园主的雕像,柏拉图在这里高谈阔论并启发他的追随者。
这些不拘形式的聚会成为人所共知的学院。后来,柏拉图把他的聚会不断发展成为教育哲学方法。公元前387年,他建立了“旧学院”。
柏拉图的同事及学生建立了他的衍生方法。柏拉图的其中一位希腊学生阿凯西劳斯建立了“中世纪学院”。另一位学生卡涅阿德斯就建立“新学院”。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以他自己的理论来改进方法和在其它健身房建立了学苑。
问题一:简历上的主要学术成果是什么意思? 一般是指研究成果,一般都是要得到市级,省级甚至更大级别的奖励吧,比如获什么奖,在什么期刊上发表论文之类的吧。 很多简历中有这项好像不是必填的,如果必须填,想想你有没有学攻上的获奖,或者在什么期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有就填上去。 没有的话没,干脆写上否。 问题二:学术成就怎么填 参与了什么项目,,什么级别的(如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什么身份参与的(负责人?第几完成人等)。 发表了什么级别的杂志(如SCI)?分别是哪些?第几作者? 申请了哪些专利? 写了哪些著作,第几作者。 有过哪些重要性学术奖励?(比如国家级,省部级几等奖之类的) 问题三:请教下简历里面的“学术科研成果”怎么填? 自己发表的论文,或者和导师一起做课题、实验等都可以填上去 问题四:主要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或著(译)作一览表怎么写? 是把论文打印出来,还是把参与过的项目以及写过的论文罗列一下就可以? 查看原帖>> 问题五:技术成果简介怎么写 所谓科技成果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活动中通过复杂的智力劳动所得出的具有某种被公认的学术或经济价值的知识产品。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把科技成果的含义界定为:对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质分为基础研究成果、应用研究成果和发展工作成果; 向左转|向右转 凋零哥の睇359 | 发布于2016-05-27 01:23 评论 1 0 2011-2012世界重大科技成就生命科学与医学1.抗疟抗癌疫苗研发获突破全球每年约有78万人被疟疾夺去性命。经过24年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抗疟疫苗,在非洲7个国家进行的第三阶段功效试验今年终于被证实非常成功,对5―17个月婴儿的有效率约为56%。预计该疫苗最早于2015年进入市场。12月,科学家研制出一种能够对抗70%致命癌症的疫苗,能使乳腺癌肿块缩小80%。2.人体器官组织再生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3月,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制造出人的尿道。医生将其植入病人体内后,这根体外培育的尿道真的开始正常工作了。4月初,日本研究人员利用实验鼠的胚胎干细胞人工培育出视网膜的雏形结构,这是迄今人工培育出的最为复杂的生理组织。4月中旬,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利用人的羊水和动物的胚胎细胞培育出人体肾脏。这一突破有望让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病人按需培育出自己的器官,在移植手术中规避排斥反应风险。月上旬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人类的智商存在上限,但最新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可以通过传递信号改变一些人的大脑活跃模式,“诱使”知识经过视觉皮质。未来在学习一项新技能时,人只需坐在电脑显示器前等待把该技术“下载”到大脑里即可。天体物理4.发现太... 问题六:学术简历怎么写 学术简历,顾名思义就是偏重介绍你的学术成果这一类,首先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和个人资料,然后你的学习经历,然后重点写跟的导师,所在的学习团队,研究的课题,以及获得的奖项等等 问题七:什么是“学术贡献” 常听人抱怨或自责,说管理学院居然管理混乱,社会学系居然一盘散沙,搞哲学的却斤斤计较,搞心理咨询的却心理压抑。话虽这样说,人们衡量一个管理学院好坏,往往并不看它自身是否管理得井井有条;衡量一个社会学系优劣,往往也不 看这个系是否和谐团结。罗素把莱布尼茨的人品描述得非常俗气,但这并不妨碍他同时又说“莱布尼茨是一位千古绝伦的大智者”。弗洛伊德也向别人承认,他是无法诊断自己的心理疾病的。毕竟,人们通常认为,衡量学者之价值的标准是他或他们的学术贡献,也就是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成果――论文、专著、研究报告、设计方案,等等,而不是其个人品质、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当然,这种观点并非没有异议。学者的“作品”和“人品”的关系如何,对此人们一直有各种说法。相对来说,像哲学这样一种比较依赖于作者的直觉和信念的学科,“作品”对“人品”的依赖性会强一些。但正像莱布尼茨以及叔本华、海德格尔等例子所表明的,即使在哲学中,也可能出现“伟大作品”和“渺小人品”的并存,尤其如果我们对“人品”作道德主义理解的话。同样,我们确实可以找到一些例子,表明管理混乱的管理学院也可以是很好的,一盘散沙的社会学系也可以是不错的。就此,我们不妨说,学者的学术贡献在于他们的工作成果,而不在于他们的工作方式。 但设想一下,假如我们所说的“工作方式”不仅仅指机构的行政管理和同事的人际交往,而也包括学者们怎么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讨论问题,怎么撰写论文、发表论文和评价论文,我们就会发现,“工作方式”与“工作成果”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关系,学者能作的“学术贡献”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术成果。一个管理学院,哪怕管理再混乱,只要不忙于作应景文章,不鼓励低水平重复,不姑息抄袭剽窃,不贩卖文凭学位,就坏不到哪里去。 知识形成过程包括各个环节,它们各自的意义离不开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样一个观点,是否经过合理的研究和论证过程而得到,不仅决定了这个成果能否得到人们的信任,从而在知识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作用,而且决定了它能否凝结和体现知识进步的必要条件,因而能否通过对它的保存和传递来保存和传递这些条件。中国明代中叶以前的科学技术成果领先世界,但达到这些成果的过程和条件并没有相应地领先世界,因而终于难以为继,落在了人家后面。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成果的关系,是严复所谓“西学有西学之体用”的重要内容。 学者的工作方式或知识的形成过程之重要,还因为科研活动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一种在现代社会、知识社会中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活动。科研过程包括各个方面,包括学者个人的研究、学者与同行的关系,以及学术界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学者个人的研究过程是否有合理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者个人的素质和状态,而学者个人不仅是社会的成员,而且是社会的重要成员。同样道理,学者与其同行的学术关系,不仅是整个社会成员之间合作关系的一部分,而且是这种合作关系的重要部分;学术界对学术评价的评价水平不仅是整个社会正义水平的一个侧面,而且是这种水平的一个重要侧面。当学者们也对马虎、粗糙,甚至倾轧、蒙熟视无睹、同流合污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少希望来改进社会呢? 因此,就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在强调它们与自然科学的几个“同等重要”的时候,还应该加上一句:它们的知识之产生的过程、程序和方式,也“同等重要”。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它们所研究的对象的组成部分,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大多使用公众较能理解的自然语言,也考虑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常常是面对公众的知识分子,我们不妨说,与自然科学的知识产生过程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产生过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问题八:彭建兵学术及科研成果的介绍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973等大型科研项目,已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7本,其中第一作者4本,在《科学通报》、《工程地质学报》、《地震地质》第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30余篇。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12)和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四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两项。 在地震工程与区域稳定、岩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等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 在重大工程区域稳定性、岩体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城市工程地质等方向招收博士生。 问题九:学术总结怎么写 1. 研究论文写作 这部分讨论的原理可应用于所有的研究课题、报告、论文和学位论文类型,他们的写作过程也是相似的。一般的准备一篇研究论文的步骤是(1)选题,(2)准备参考文献,(3)收集信息,(4)列提纲,(5)写草稿,和(6)准备终稿。当然,研究论文的写作不一定要严格按顺序进行,你可以时前时后,或者同时进行两个步骤。 选题 选题涉及到课题领域概述、限定论题和缩小之、把论题作为一个问题或假设进行陈述。在作研究的过程中,你将要完善所有的决定和构思一个或多个初稿的语句。 课题领域概述 导师有时指定一个很宽的领域去研究,导师也许指定一个特殊的论题,列出一些可能的论题,或者让作者在一个宽泛的领域中自由选题。一旦这任务宣布,你应该开始考虑这篇论文可能的题目。如研究生能够在学业早期就开始收集可能的系列论文论题,将能选择一些对这些课题需要的知识有益的研究生课程,并在研究小组报告或论文中尝试自己的想法。 即使有些被其他学者研究成熟的领域,也能经常发现可以进一步研究的可能。学者有时会暗示在他们工作中没有讨论的领域或没有解决的争论,这些信息通常出现在注释中。有时,通常列出但未经证实的结论,或者提出测试基础假设的新方法将能提供课题的研究。对你的课题中的专业术语进行思考能产生创新方法来阐释它或甚至给它进行全新的定义。在一个课题中不同书之间观点的矛盾或分离也能产生可能的论题。当前出版的书或当前方向的发展状况能提供对存在的理论一个新的领悟,从而产生深入研究的机会。 论题限定 一旦你确定一个论题,你应该考虑以下一些因素,对课题的兴趣、你的能力(特别如果这个题目具有争议性),完成任务的时间等。根据以下标准来估计可能性:重要性和兴趣,可操作性和可用资源。你一定不想开展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论题,这也是毫无意义的,也不实际,而且在不可能在分配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重要性和兴趣 自然地,你想要把你的时间投入到一个很重要而且感兴趣的题目。在某种程度上说,重要性和兴趣是一个主观判断,它依赖于任务的性质和导师的需要。当然,一个在一个研究领域似乎对人类来说用处不大的题目,可能在另一领域对专家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你的导师确信你的论题的重要性,你的论文应该说服读者它的确很重要。 有时,一个很明显重要的课题,比如枪支控制,可能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论题,如果大量公众争论束缚你原创性的能力,或者你的强烈的感受会阻碍你研究对立的观点,以至得不到公平的结论。 可操作性 小心地限制一个题目将引导你的研究走向成功。如果一个题目太模糊、太宽、太窄或太专,你会发现很难找到足够合适的资料。一个过宽的题目不能给予充足的研究方向,可能会使对这个课题进行肤浅的处理成为必要。如果一个课题过于狭窄,将会得到不充足的信息,限制了你得到一个充分有效的结论的能力。如果一个课题过于专业,它需要你在项目分配时间内达不到的知识。例如,你可能不会选择一个需要大量统计的课题,除非你有一些数据背景或能向一位统计专业人员请教。当然,最终读者将会通过你给的处理方法来判断你的题目的操作性,因为一篇好论文不仅取决于他的内容,还要看他的范围。 可用资源 即使一个课题值得研究并具有可操作性,如果没有需要的可用研究资源的话,也是不合适的。你工作的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或电子材料等可用的资源,将会影响你选择课题。如果你的研究论文需要一个测量或一个实验,你必须确定在任务有限的时间内是否能收集到需要的数据。 论题的中心思想 ......>> 问题十:创作实践类成果的学术价值怎么写 创作实践成果如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创作实践成果的应用价值
1、发表的论文。 发表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可以是长文,也可以是短文,综述或者demo。可以列出预期发表论文的数量,大致研究点,拟发表在哪类期刊和会议上等。2、申请的专利。 申请中的专利和申请已得到保护的专利都可以作为预期的成果。可以列出拟申请的专利数量和大致的方向。因为专利审核的时间比较长,项目结束的时候不一定可以得到申请的最终结果,所以已经经过初审的也可以作为预期成果。3、完成的项目,提升的指标。 在某领域内预计做一个或者几个什么类型的项目,项目的研究内容是什么。预期想的到的结果是什么,对现有的指标有什么提升,对现有的技术有什么改进,对研究领域有什么贡献等。4、参赛和参评的奖项。 有些技术类的研究有很多国内国外的公开评测和比赛,可以列出拟利用研究成果参与哪些比赛,期望能够得到什么样的结果等。5、公开的数据集合。 在研究的过程中,会逐步采集和整理实验数据集合。如果方便的话,可以作为开源数据集合供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人员使用,这将让整个领域的人们受益。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其中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以及音像资料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
论文成果形式怎么填? 1、时间问题 您所写的业绩证明时间必须和这个项目的施工时间相吻合,如果说时间有问题,评审专家有权认为您的业绩证明材料和您所提供的业绩是假的,或者说和您本人并没有实际关系!这项中级职称申报条件是必须满足的。 2、姓名: 这里所说的姓名指的是需要申报中级职称的学员的姓名,并不单纯是这个合同中的负责人的姓名,一直有学员问职称评审顾问中级职称业绩怎么写的时候说:我提供的业绩合同中是不是需要有我的名字,如果没有怎么办,这种情况不用担心,您只要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其实就可以,或者说您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更好。 3、项目名称 如果说您所提供的业绩都是同-家公司的,那么业绩证明材料写的时候需要把这个项目的名称写到里面,还有就是您写的这些项目名称必须和所提供合同中的项目名称一致,最好是-字不差的写上,还有就是要写全,但是不要多些,你写了就必须提供,如果说不能提供就不要写,否则会认为材料缺失。 4、公司盖章 公司的章是公司最具备法律效益的东西,很多时候你能够提供您在这个公司的项目各种合同,但是公司有的并不愿意提供盖章,这个情况您可以咨询一下职称评审顾问怎么办理,不过能提供公司盖章的最好,没有公司盖章不认为有公司为您证明您是否参加了这个项目。毕业论文的成果说明如何写文章的成果描写了必要习性的代笔毕业论文的成果形式要填什么?在某些毕业设计(论文)中,例如工程设计型和工程技术研究型毕业论文,如果有实际的作品必须附加,如XXXX图纸、XXX产品。 毕业论文是专科以上学历教育为集中科研训练本专业学生而请学生在毕业前写的论文。 一般计划在修业的最后一年(学期)
汉字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汉字的文化学价值
摘要: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华夏文明因子,一直未能受到合理的关注。在汉语日益受到世界文化价值认同的背景下,汉字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科学合理的阐释。没有英雄的民众是盲目愚蠢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毫无生机的。将现代科学知识与古老思维艺术合璧研究,才能是汉字研究继往开来推陈出新。
关键词:社会文化 价值认同 合而不同 文字文化 语言崇拜
地球是太阳系迄今为止已知最为美丽的一颗星球,语言则是人类在这个璀璨星球上最值得称道的神奇发明。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伴随世界各民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认知度的提高,汉语热以汉语水平等级测试、汉字能力检定,第二语言习得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国家相继展开。世界各地学习汉语汉字的热潮方兴未艾,形成了当今千载难逢的人文社会氛围。置身于文化开放、科学昌明、学术自由的镀金时代,对中华文化占据着得天独厚话语优势的中国学者,义不容辞地必须利用无可置辩的话语权,去阐释这样一笔丰富厚重的人类文化财富。要利用饱蘸文化资源的言说方式去浸润濡养世人,既不能淡忘自己是拥有数千年文化遗产的炎黄子孙,更不必对文化碰撞表现得焦虑不安。我们亟需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并通过汉语汉字将民族文化古老真谛昭白天下。它不应该是研究字里行间的政治理论,也不能采用政治学方法研究语言文字。它是利用文化学理论方法研究文字,在古代语境之下复原古人当初构形造字的原始意图,并由此探究蕴含在中国文字当中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意义。它应该是一种社会文化背景当中的语言文字学。
一直以来人们判断一种语言文字发达进步抑或原始落后,往往着眼于这种语言文字是否被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常用载体,而不是关注研究它是否具有丰富深沉的文化内涵。英文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常用载体,就是因此幸运地被中国视为现代文明的价值符号。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扭曲了中国至少四代人的学术风气。造成这种奇特状况有两种原因,一是中国古代帝王夜郎自大固步自封,二是现代学人虚无自卑崇洋媚外。人们羡慕全世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科技文献都采用英文写就,却漠视人类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化典籍采用汉字记录。身处人类多元文化交汇的激流中,误以为五千年文明不能跟三百年的科学技术相融合。惊咤科技大国险行在“财政悬崖”,忽略自己同样正濒临文化深渊。一个民族如果全面地接受了其他民族的外来文化,它的原生民族语言势必会很快融汇到其他民族语言中,或者准确地说是随之失去交际作用而逐渐消失。长此以往曾经灿烂辉煌的瑰丽文化,就可能葬送在博士大国自轻自贱的狂欢盛宴中。世界上有数千种语言,大多数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使用范围有限的地域性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现代社会中消失。对于这种文化融入现象所带来的社会文明进步,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进行人为干预。曾经有社会组织对那些范围有限而快速消弭的语言进行毫无意义的抢救,历史发展已经证明,那样是一种徒劳无益的无效劳动。在日益频繁的人类社会文化交流活动中,需要借助汉字六书理论并以系统的眼光和联系的方法,构建传统汉字的现代言说体系。
回顾人类历史反观社会现实不难发现,文化是可供全社会共同品鉴欣赏分享的价值存在,而不是社会特定阶层自娱自乐的特供奢侈品。曾经辉煌的中美洲玛雅文明,其消失的症结正是失之繁难。更早从人们视野中消失的亚述文化则是疏于简陋。中华文化凭着深厚博大的文化蕴藉,巧妙地回避了上述两种文化的致命弱点,在后现代技术实力的狂涛巨浪冲击下不见式微反而日臻完善。使用汉字的人口迄今已超过全人类五分之一,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不能漠视这一客观事实。不幸的是近代以来我们耗费百年时光,拼命追寻一种无根无柢的浮萍文化。近年来更有浅薄晦涩莫名其妙的“脑残体、火星文、凡客体、元芳体、甄嬛体”居然得以风行。人们盲目吹捧追随“方鸿渐”而肆意贬低践踏“孔乙己”,飘忽不定诘屈聱牙的欧化语句大行其道,背得些许外文单词就声称代表人类先进文化。某些意识不仅具备踏亵古老文化的愿望和力量,还富含摧毁灿烂文明的潜能与危机。
汉字源远流长数量浩繁,语言崇拜是先民的原始宗教之一。先民生活在浓郁的自然力崇拜氛围中,华夏先民出类拔萃的造字专家仓颉,发明文字的初衷并非出于社会交流之需,更不是为了满足“劳动需要”。商代敬神,对神鬼顶礼膜拜,周朝崇礼,对先人崇敬有加。商周先民要向鬼神祖宗表达某些诉求,语言内容多与祭祀祈祷等原始宗教有关。对文字讲求神奇玄妙,就连使用文字的场合也笼罩在庄重诡秘的宗教氤氲当中。从远古童谣的敬惜字纸,到至今尤甚的许愿诅咒宣誓,都足以让人闻到到这种古老文化遗风,感受到弥漫在先民生活中的语言崇拜情结。秦代尊法,追求立法治世,汉世重人,关注人生价值。秦汉对文字转而追求实用平适,汉字转而用于记录事件而不仅仅“记录语言”表达观念。不过直到现今绝大多数中国人仍然虔诚相信,神灵无所不知无处不在。为了让自身的灵魂皈依时不至于在奈何桥畔被牛头马面打入油锅炼狱,人们尽量自觉检点约束言行以保终生清白,宁肯忍欲弃智而不敢昧己欺神,甘愿自守箪食瓢饮不惜清贫一生。汉字不是一时一地一蹴而就的,数千年封建帝国绵延不绝的文化淫威,在读书人心中的文化阴影根深蒂固。这种源于宗教信仰的群体意识,不仅是中华民族自律行为的精神依据,也成了几千年来至关重要的社会稳定剂。
封建君主政权的残忍严酷,造就了中国文化隐曲晦涩的特定风格。全社会各阶层包括君主帝王,都流露出来一种英雄崇拜情结。人们将实质相同的心理英雄幻化为形式各异的不同模式,使得英雄情结中的“英雄”范式呈现出各别不同,社会各阶层于是产生了神灵崇拜、圣贤崇拜、清官崇拜、帝王崇拜、侠客崇拜等各自的话语形式。这种集体无意识被蕴涵于古往今来的文化叙述模式当中,使汉字文化显示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文化—文字特征,自然却又隐晦地在汉字构形造字中折射出来。文化—文字特征充斥于封建历史当中,在遭遇一些惊咤文人的过度夸张之后,中国文字学成了一座科学孤岛。置身其间的鲁滨逊们成天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探宝,身边的文化遗产被人们不当地看作是过时的古代货币而不是足以立身问世的宝藏。以探索古代文化宝藏为己任的寻宝客们,则抓住所得一鳞半爪进行文物式的考古研究,其结果是将汉字从古代文化锦囊中抽取出来,割裂成了看似独立却交叉混同的文字、音韵、训诂三种不同学科。意蕴深厚的古老文字体系被玩习成了可以随意拆拼组合的智力魔方。偶尔有人试图融合文字音韵训诂三者进行穿插观察,但往往未及深入就不幸过早夭折于质疑声中。汉字研究的历史长河就是这样,始终充满了以今绳古或以古泥今的研究成果。 甲骨文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文化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本身所呈现的只是社会族群中某个特定阶层精神生活的一隅,而不是社会现实生活的全貌。甲骨文字既不是由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也不是以劳动人民为服务对象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残存的数种少数民族文字,仍然也只是特定人群的专有特殊技能,流传于原土司首领或神婆巫师当中。彝文、苗文、水书莫不皆然。正是由于甲骨文字作为贵族文化而传播运用,才造成了它迄今难以被劳动者后裔完全释读的遗憾境况。云南纳西族地区尚存一种世界极少的象形活文字——东巴文的余绪,被外国语言学家称为摩梭文。那是东巴教传写经文、巫术的书面语。称为摩梭文虽然淡化了它的特殊功用,但同时也使名称显得客观了些。凭借当代社会的文字价值观,去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阐释,同样会感到力不从心。意欲采用形成不过百年的所谓现代理论,去解读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一种文化体系,本身就有些勉为其难。要以古人独特的思维模式去观察体悟汉字六书理论,将古代的各种社会文化知识融汇贯通,才有可能建构一个系统、完整、真实的汉字构形理论系统。
值得提出的是,大量甲骨文字至今无人识读并不是人们对文字本身的生疏导致不解其意,而是我们对文字所记录的当时社会生活场景陌生所致。其实这类汉字的语言意义跟当初毫无二致,其语音今人读来跟几千年前的古人也相差无几,以至其间的差异不会大于当今汉语南北方言的差别。令人遗憾的是,碍于对所记述的情境、意义不了解,最终还是导致了难以消除的语言隔阂。还有一种更为重要的因素往往被学界所忽略。那就是甲骨文字即使是在刻写它们的当时,它们就不是人人共识相反是秘而不宣的。碍于对所记述的情境、意义不了解,今人对甲骨文字不能完全理解就不神秘奇怪了。情景一如今天常人采用梵文阅读宗教经文,照本宣科读出来势必也多是莫名其妙不知所云。更毋庸说甲骨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字的使用具有明显的社会阶层局限性。甲骨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者,主要是专司卜筮的巫女觋师以及一些具有特殊爱好和天赋的人。自发明伊始,它的目的功用主要是就用于记录祭祀活动而不是直接表达语言。只是因为祭祀活动本身也须借助语言进行表达,甲骨文字才无可奈何地跟语言联系在一起了。甲骨文字无论其形式还是内容,都主要是用于与神灵交流的符咒而不是用来记录民众语言,它是一种显示着贵族的尊严感和宗教的神秘性的自源性文字。用语焉不详的方式去表达实现语言文字的神圣感。使用语言文字被当成一种“精神消遣”或“文化消费”,属于贵族官绅的专利。
所有出土甲骨文字资料中,迄今还未发现账簿书信之类应用性内容,足以说明它本身跟民众的普通生活相去甚远而且也与贵族们的口头语言脱节。内容跟庶民的日常生活无关,这就注定了甲骨文字在民众当中只有极低的认知度。这种充满宗教色彩的文字记录了贵族生活中特殊事件,在特殊的文化仪式中被巫师们故弄玄虚和贵族们借以自炫。由于不能被大众所认识、理解和接受,所以随着盘庚迁殷导致的经济萧条,甲骨文化也就紧随着殷商宫廷文化的式微而迅速衰落了。各民族都曾拥有某种特殊文字,用于各种具有宗教色彩的仪式上书写,比如古埃及圣书文字、中美洲玛雅文字、中国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秦代的秦书八体、欧洲的罗马花体、以及我国至今流传的桃符、民间的所谓吉祥字等等。那种文字色彩庄重神秘,书写也会不厌其烦。而用于日常交流的文字则必然要以简便快捷为原则。具有宗教色彩的美术字有规则但无风格,琥珀体、彩云体、幼圆体。简明使用的书体则因为无规则也才能写出风格,颜、柳、欧、苏、当代的舒体、姚体。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说明汉字是甲骨文字的直接继承。作为殷人后裔的赵国从未发现过甲骨文字传人,倒可以当成甲骨文作为语言符号系统业已“休眠”的无言佐证。当年的贵族余孽苟延残喘尚且无暇,焉能虑及民族文化这种千秋大事。这种令人心酸的事实造成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巨大罅裂,形成了难以弥合的历史文化大裂谷。我们这些站在裂谷彼岸的后来者,亟需构建一道文化津梁藉以达到古代文化的秘境,以文化方式实现对甲骨文字那种封闭式语言符号系统的确切阐释,从而真正实现跟古圣先贤的交流对话。比如周人信梦,因而言梦之字颇多。由于字多同义现象就突出。如梦,寐觉也。既寐而有觉,当然就是做梦。寤,寐觉而有言也。也就是糊里糊涂说梦话。但是这两个字在文献中多年来被曲解误读,引发了不少笔墨官司。小篆并非甲骨文字的直接继承,小篆与甲骨文之间,本来就少有联系,更有众多区别。部分小篆与甲骨文写法相同但意义却毫无关联,后世出土的盂鼎中有一个“招”字,构形理据跟小篆相去甚远,字意也根本毫无瓜葛,实际上是两个同义词而不是同一个文字。
为了使虔诚膜拜求得的神示、谶语或历经争讼确定下来的契约得以长期保存以便流传,先民们商定将这些内容郑重其事地刻记在易于久存的硬物上,他们首先想到了刻石。把生活经验或谈判结果刻绘到崖壁上,绝不是先民有多少浪漫情调,他们的刻写仅仅是严酷现实生活的一部分而并非艺术追求。先民还没有浪漫到有事一定要书写甚至刻划到崖壁上去的地步。摩崖刻画不能用木棍竹枝而须使用刀,而最早的“刀”又不过是锥形的石针、锋利的石片或尖硬的竹木而已。可是古人很快发现刻石对刀具的磨损相当严重,要找到刻石所需的大量尖硬工具绝非易事。刻石既非常艰难且而且刻石作品还容易圮毁又不能随意携带,书写载体的珍贵难求加上镌刻敲击的易崩易损,使记录的内容和传播的范围受到极大限制。现实迫使先民不得不放弃了漫漶难读的摩崖刻石,最终选择龟甲兽骨这些相对难以寻得的材料作为书写载体。当然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原因,就是龟甲兽骨为先民的崇拜物,本身被认为具有灵性。一如许慎《说文解字》描述的“古者货贝而宝龟……”,龟为龟龙鳞凤四灵之首。于是刻写甲骨就成了人们的最佳选择。在巫师故弄玄虚的宗教场合以及工匠艰难繁复的镌刻工地,造成了文字跟语言的脱节。文白脱节使汉字产生了特殊的“超方言”现象,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生活中很多口若悬河而竟然目不识丁的文盲。上古曾经流行货贝宝龟的世风民俗,却未及形成体制完善的汉字系统。至于其后究竟是龟甲牛骨帮汉字出了头,还是汉字使牛骨龟甲长了脸,这是一个饶有兴味的研究课题。要对汉字历史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深入研究,才能最终揭开笼罩其上的神秘面纱。 不妨合理推测,先民早期的“笔”不过是信手拈来临时凑合的竹枝木棍。找些粗细不一的棍子蘸点靛蓝朱砂等颜料,一次至多只能写下一个字。而一旦使用这支笔连续写下一篇文稿,人们看见的就是一篇所谓的“蝌蚪文”。将汉字刻成方块并非圣人的决定或智者的选择,而是诸多自然因素综合使然。用竹木在沙地或树皮上写画非常适宜却不便保存流传,为了将生活中发生的大事告诉大家、警示或教导后人,古人选择了以刻写为主要记事方式。但刻写难以使笔画圆转丰润,他们需要书写更为便利,传递更为快捷以及更加容易收藏的语言和思维载体。从春秋五伯到战国七雄,诸侯各国及各民族之间存在一种“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那时的语言文化交流大多是一种功利性碰撞,一如当年革命家们学习英语是为了师夷之长以制夷最终推翻帝修反,时下全民学英语的目的应该也在于学习人类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取长补短。只有这样理解,才不会背离社会基本常识不至于有违科学道德。汉字是一种“意符文字”,只要能够传情达意,字形书写往往并不特别重要,至于读音,更是各行其是无关宏旨。基于自身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不同,社会各阶层可以根据自身的是非好恶去创制汉字。不同社会境遇的人对于相同社会事像会表现出迥然不同的态度,文化价值观通过汉字表达出来也会大相径庭。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含有高低贵贱的社会等级之别,日常器用也能够显示身份地位。在使得汉字书写形式大大增加的同时,社会各阶层最终差不多将汉字调制成了五味杂陈不知其可的古玩堆。然而活生生的汉字是我们生活中须臾不离不可或缺的思维工具,决不是用来装点门面可有可无的古董。古老汉字显得驳杂陆离,其中的文化意蕴并未被今人确切理解和恰当接受,时常看到听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研究成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西周金文时期开始逐渐成熟定型的汉字,已经具有社会普遍性特征,既能记事更注重表达感情、思想、观念。贵族在铜器上刻铸文字,不仅是记录一种事件,更是要表达和宣示一些观点。这些观点不仅需要天喻神知,尤其要令后人明白遵从。就像后来我们追求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不仅规定时人熟记,更欲令后代普识遍知。这种具有强烈表达意识和功能的符号系统,才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文字。意欲凭借当代社会的文字价值观,对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的现代阐释,利用形成不过百年的所谓“现代言说方式”,去解读历时数千年之久的一种文化体系,是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的。我们时常为以往甲骨字片的大量流落海外而痛心疾首,但对于尚存手中的数万甲骨,除了早年难以企及的“甲骨四堂”,人们并不能理解和利用多少。现代科技跟传统文化根本不具可比性,岂能将司母戊鼎跟航空母舰相埓。甲骨文字作为一种文化衍生物,对它的语言学价值研究早已成果斐然,但进行文化学考察却是方兴未艾。学术殿堂不应被改造成琳琅满目一应俱全的“文化超市”,它的历史文化学或社会学价值亟待确认。
汉字构形理据研究发轫于春秋时期,仓颉是值得我们纪念和称道的圣人。战国时代为了利用六国文字,逐渐形成了汉字构形理论。完整的六书理论至秦代逐步成熟到后汉臻于完善。不理解古代辩证思维方法,难以接受具有数千年传统的汉字六书理论。所以越往后世六书理论越令学者感慨和迷惑。甚至今天批评周易蕴涵“封建迷信”,明天义批判中医言精义奥不够科学。其实汉字不像欧美文字主要是记录“音素”,蕴藉在汉字里的主要元素是“意素”,也就是社会文化元素。解读这种文化元素需要具备相当的历史文化知识。汉字中的那些文化元素近百年来,不幸被误判为封建糟粕而备受贬斥。汉字活在日常生活当中让人“稍近益狎”,人们对流行了几千年的汉字产生了道是说非的勇气。未采用整体的系统方法去看待六书,在汉字研究中不谙古代思维艺术,就难免出现见仁见智、各执一端,产生类似盲人摸象的研究态势。清末以来有人埋怨六书理论不能解释个别甲金文字,殊不知六书理论自始至终是跟甲骨文金文无涉的。凭借后起的六书去蠡测先世的甲金文字,就像妄评爷爷怎么长得不像孙子一样。法国哲学家德里达深情说道:“对人类语言文字见解独到的人,必将如日中天。”要避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脱离抱残守缺的尴尬境地。研究六书可上溯甲金之源,下寻隶楷之流,参互考察,比较研究,而且必须以篆书为据。只能以六书探求文字,却不可据文字批评六书。既要采用共时性方法进行断代观察,也要借助历时性方法进行历史比较研究,这是汉字研究需要把握的基本方向。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汉字学学术论文范文
科研的目的是用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科研成果。我为大家整理的标准学术论文的格式范文,希望你们喜欢。
装饰工程预算编制探讨
摘要:本文作者介绍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 ,指出了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装饰工程;预算编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确定室内装饰工程造价预算,必须在装修建设程序的各个阶段即从装饰方案的提出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最佳施工方案到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均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切合实际的计价依据,才能对设计方案的优秀程度、投资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1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编制的现状及要求
建筑装饰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优秀的建筑装饰能够体现人的艺术性,具有良好的实用性。随着我国装饰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做好室内装饰工程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现行装饰工程预算定额的管理体制按其管理分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和地区统一定额。这种状况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设计、招标和施工的诸多不便,弱化了国家对定额标准的宏观调控能力,不利于促进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的开拓发展。
在我国装饰施工的目前情况下,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首先应该不断的提高装饰施工的水平,并在提高装饰质量的同时做好装饰工程的预算工作。其中,施工人员是施工质量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就必须极强施工队伍的建设,适当的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这些施工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不断的在提高施工质量的同时改进施工方法,达到节约造价的目的。从事经济工作的专业人员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具体的操作中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保证装饰工程预算的相对准确性和严密性,对工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费用控制,从预算、施工到决算层层把关,以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2 室内装饰工程预算需注意的问题
提高装饰管理人员的素质
目前建筑装饰行业的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致使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在装饰工程中得不到应用。因此,必须加强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通过学习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不断的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将现代成本管理理论和成本控制技术与装饰工程特点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
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目前我国建筑装饰企业由于大部分延续了建筑业的管理模式,在成本控制方面出现了许多经营思想与组织管理上的缺隐,产生了诸如成本控制责任不明,成本控制流于形式,成本开支的范围未能全面考虑成本的补偿,许多规定不尽合理等问题。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成本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其难点不在于物,而在于人,在于人的管理思想,在于人的成本意识。
现代成本控制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经营观念和成本经营模式,它要求对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进行改革。
在经营思想上破除单纯依靠提高工程造价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思想,对立“低成本,高效益”的观念,着眼于企业内部挖潜改造,降低成本。
在成本经营上变成本的事后核算为事前的成本控制;变成本开支的实报实销为先算后用,限制使用;变财物部门的单兵作战为全员参加的成本控制;实现“哪里有费用,哪里有成本控制点”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在分配上,建立和完善谁节余谁受益,谁超支谁受罚的管理制度。
在考核上,变过去单纯考核人员消耗指标为不仅考核人员而且考核与成本密切相关的管理工作,解决成本控制过程中职责不明,归属不清的问题。从而把项目成本与全体员工的经济责任和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员参加成本管理的氛围和格局。让参与施工项目管理与实施的每个人都意识到加强项目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对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及个人收入所产生的重大影响,那么,各项成本管理工作才能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得到贯彻和实施。
运用好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装饰单位工程造价计价的核心环节。室内装饰工程造价按工程项目核算具有单件性,需要就各个具体工程,按程序计算其造价。装饰工程是一个周期生产过程,历经方案的提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等程序,并建立相应的经济关系。因此,造价计算也应分阶段进行,形成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标价与合同价的确定、施工结算、竣工决算等环节,最后得出工程的实际造价。作为单位工程,装饰工程也或多或少地由各类分部分项工程组合而成。其造价只能是各个不同分部造价的汇总。由于装饰工程构成的复杂性,我们更应注意选择装饰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
工程量计算
工程量是审核工程预算的依据,是工程结算的基础。由于设计单位设计深度不够,或施工单位不按图纸施工,这就显示出审核人员在审核中必须以工程竣工图及现场实现情况为依据的重要性。或者以施工图设计和现场经济签证为依据,或者以现场实测取得数据为依据,严格按装饰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有关说明逐项进行核对。为防止超规模施工,应严格按审定设计方案进行控制,凡任意扩大工程量部分,不能进入结算。在建安工程和装饰工程单独承揽时,应注意工程内容和范围的划分,避免重复计算,例如室内地面、墙面、天棚的找平层或整体面层,门窗口和扇,给排水管线和洁具,照明中的灯具,吊顶的预埋件等工程量易重复计算;测量数据当场核对、分析、确定,审核人员根据现场测量结果,结合有关施工过程记录、签证,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量;隐藏工程应及时通知甲方代表和监理检查签字,否则按最合理最经济的状态推测计量。
加强工程直接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
工程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在装饰工程项目成本中,材料费约占工程成本的75%-80%,因而,应将控制材料费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控制的措施有以最佳方式采购材料,努力降低采购成本,与材料供应商之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按工程进度计划采购供应材料,避免因材料大量积压而增加了材料的损耗和保管费用;对于常年使用的大宗材料,如膨胀螺栓、自攻螺钉、电焊条、绑丝、水泥、黄砂等可根据经济订购批量订货。
人工费的控制
从定额的编制时间和执行时间来分析,定额的人工费具有滞后性。在施工过程中,人工费的控制具有较大的难度。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控制支出和按实签证两个方面来着手解决。首先是按定额人工费控制施工生产中的人工费;二是考虑用其他直接费、间接费适当补充一些;三是如产生预算定额以外的用工项目应按实签证。
机械费的控制
机械费的控制要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施工组织、机械调配,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支出,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台班价格。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突进,特别是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要想增加市场份额、实现经济效益,必须做好装饰工程项目的工程项目管理,因此做好装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斌.工程预算定额在招投标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8).
[3] 韩一彬.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讨[J].企业导报,2010,(11).
浅谈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一、引言
1、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把国家建设成富裕的小康社会战略计划正在实施,小康社会不仅体现人民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它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一座座现代化的城市拔地而起。市政工程是我国发展的前哨,靓丽的城市夜景,弯沿曲折的道路、水渠,都是我们市政业的产物。当然对于我们市政业来说,每建设一个工程,首先要对工程进行策划,这里策划,就是我们讲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的编制。因此下面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法进行浅说。
二、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及必要性
1、基本宗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宗旨是,按照市政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施工工艺规律和经营管理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方案、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有效利用施工场地,优化配置和节约使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协调各方面的工作,使竞争取胜,经营科学有效,施工有计划、有节奏、能够保证质量、进度、安全、文明,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2、作用: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指导市政工程投标、签订承包合同、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全局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首先,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市政工程承包组织的需要编制的技术经济文件。其内容既包括技术的,也包括经济的;更确切地说是技术和经济相结合的文件,既解决技术问题,又考虑经济效果。所以,它是一种管理文件,具有组织、规划(计划)和据以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其次,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全局性的文件。“全局性”是指,工程对象是整体的,文件内容是全面的,发挥作用是全方位的(指管理职能的全面性)。
第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承包全过程的,从投标开始,到竣工结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应当发挥施工组织设计在投标和签订承包合同中的作用,使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管理中发挥作用,更要在经营中发挥作用。
3、必要性
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必要性首先是由市政产品的技术经济特点,市政施工的技术经济特点,以及市政工程交易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建筑产品的特点主要有3点,即固定性、多样性和庞大性。与市政产品的特点相对应,市政施工的特点也有3点,即流动性、单件性和露天性。市政市场交易活动的特点主要也有3点,即市政产品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同时进行(统一性),市政产品活动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交易活动结算方式的特殊性(预付款、按月或按阶段结算和竣工后结算)。这些特点使得市政施工、管理和经营活动非常复杂,必须事前认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成功。例如市政施工的单件性(即一次性),决定了市政工程项目生产活动的不重复性,不可能有现成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可供使用,必须在施工之前根据工程施工的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以保证成功地进行施工。再如,市政产品的庞大性,不仅使露天生产不可避免,而且使生产所需的资源耗量庞大,施工时间长,操作条件差,环境多乃恶劣,只有通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才能确保资源优化配置,施工进度合理,施工工艺适当,排除各种干扰。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承包者要取得施工任务,必须在市政市场上参加竞争。承包企业要竞争取胜,就必须进行充分筹划,确定对策,并满足招标方标书中有关组织方面的要求,这就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另外,市政工程施工的复杂的施工工艺,对施工技术的特殊和高难要求,需要处理好的众多协作配合关系,施工准备工作的复杂性、大量性和长时间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强相关性等等,都要求具有科学、严密、有效的施工组织设计。
三、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
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设计阶段和编制对象的不同,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标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前设计),另一类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后设计),后者又可分为三种: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标前设计是为了满足编制投标书和签订工程承包合同的需要而编制的;标后设计是为了满足施工准备和施工的需要而编制的。市政施工单位为了使投标书具有竞争力以实现中标,必须编制标前设计,对标书的内容进行规划和决策,作为投标文件的内容之一。标前设计的水平既是能否中标的关键因素,又是总包单位招标和分包单位编制投标书的重要依据。它还是承包单位进行合同谈判、提出要约和进行承诺的根据和理由,是拟定合同文件中相关条款的基础资料。这两类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见下表。
种类 服务范围 编制时间 编制者 主要特性 追求主要目标
标前设计 投标与签约 投标书编制前 经营管理层 规划性 中标和经济效益
标后设计 施工准备至工程验收 签约后开工前 项目管理层 作业性 施工效率和效益
对于施工难度大、施工技术复杂的公共改造工程,在编制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之后,还应编制主要分部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如基础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钢筋结构安装工程、大量土石方工程等等。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突出作业性,主要是进行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和技术措施设计。
四、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代号、地址、总规模、生产能力、总投资(或总造价)等;
2)工程组成、面积、结构、造价等(可列表说明);
3)工程特点、地区特点、场地特点、地质水文特点、施工条件、技术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地震裂度等;
4) 设计单位、设计进度,市政概况、结构概况、设备安装概况等;
5)工程承包合同目标:工期及进度、质量、造价、安全、环境主要材料用量、承包合同中乙方的义务描述。
(2) 施工管理组织
1)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织机构图;
2)各职能部门(或职能人员)的职责分工;
3)拟建立的主要规章制度;
4)内部承包规划和合同管理规划。
(3)施工部署及主要施工方案
1)分包计划;
2)劳动力筹集计划;
3)材料与预制构件供应、采购、订货规划;
4)市政机械设备选用(自备、购买及租赁)计划;
5)项目经理部内部的工作任务安排;
6)主要单体工程施工方案初步设计;
7)分期分批施工规划。
(4)施工准备规划
(5)施工总进度计划
(6)各种资源需用计划
(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施工项目质量体系的设计
(9)成本目标控制规划
(10)安全环境控制目标及风险管理规划
(11)指标计算与分析
2、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内容
不论是哪一类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都相当广泛,编制任务量很大。为了使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得及时、适用,必须抓住重点,突出“组织”二字,对施工中的人力、物力和方法,时间与空间,需要与可能,局部与整体,阶段与全过程,前方和后方等给予周密的安排。
从突出“组织”的角度出发,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重点编好以下三项内容:
第一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前者的关键是“安排”,后者的关键是“选择”。这一部分是解决施工中的组织指导思想和技术方法问题。在编制中,要努力在“安排”和“选择”上做到优化。
第二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进度计划,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工期计划。这部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顺序和时间。“组织”工作的得力,主要看时间是否利用合理,顺序是否安排得当。巨大的经济效益寓于时间和顺序的组织之中,绝不能稍有忽视。
第三个重点,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总平面图,在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是施工平面图。这一部分是解决空间问题和施工“投资”问题。它的技术性、经济性都很强,还涉及许多政策和法规问题,如占地、环保、安全、消防、用电、交通等。
总之,三个重点突出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技术、时间和空间三大要素,这三者又是密切相关的,设计的顺序也不能颠倒。抓住这三个重点,其他方面的设计内容也就好办了。否则其他内容既无法设计,设计出来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五、市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
1、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
技术经济分析的目的是,论证施工组织设计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在经济上是否合算,通过科学的计算和分析比较,选择技术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为不断改进与提高施工组织设计水平提供依据,为寻求增产节约的途径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技术经济分析既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之一,也是必要的设计手段。
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求
(1)全面分析。要对施工的技术方法、组织方法效果进行分析;对需要与可能进行分析,对施工的具体环节及全过程进行分析。
(2)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抓住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平面图三大重点,并据此建立技术经济分析指标体系。
(3)在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要灵活运用定性方法并有针对性地应用定量方法。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应对主要指标、辅助指标和综合指标区别对待。
(4)技术经济分析应以设计方案的要求、有关的国家规定及工程的实际需要为依据。
3、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
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施工周期、劳动生产率、工
程质量、降低成本、安全指标、机械化施工程序、施工机械完好率、工厂化施工程度、临时工程投资比例、临时工程费用比例以及节约三大材料百分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工期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质量指标、安全指标、降低成本率、主要工程工种机械化程度以及三大材料节约指标。这些指标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完成后进行计算,并反映在施工组织设计的文件中,作为考核的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指标可在图表所列的指标体系中选用。其中,主要的指标应是:总工期、单方用工、质量优良率、主要材料节约和节约率,大型机械耗用台班数以及单方大型机械费、降低成本额和降低成本率。
4、技术经济分析的重点
技术经济分析应围绕质量、工期、成本、安全、环境、五个主要方面。选用某一方案的原则是,在质量能达到合格(或优良)的前提下,工期合理,成本较低。例如:
(1)基础工程应以土方工程、现浇混凝土、打桩、排水和防水、运输进度与工期为重点。
(2)结构工程应以垂直运输机械选择、流水段划分、劳动组织、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模、浇灌及运输、脚手架选择、特殊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3)装修阶段应以施工顺序、质量保证措施、劳动组织、分工协作配合、节约材料、技术组织措施为重点。
单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劳动力使用,场地占用和利用,临时设施,协作配合,材料节约,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环境保护。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重点是:施工周期,大流水作业,施工准备,临时设施,劳动力均衡使用与均衡施工,总分包协作,成本,质量,安全,节约,占地和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开拓性措施。
六、总结
上述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概述,通过实践本人认为,要编制出切实可行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应具备很多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实践中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编制出更具有指导性的工程文件,用来指导施工,为企业发展作出贡献。
第一,既然要精读,那么,就要精选文章。
怎么选?选择你所在专业、研究领域和想回答问题的文章中,大家最认可的文章。为什么名师出高徒,因为名师往往直接给你精选好了文章,你直接读就可以了。但是没有名师指点的学生,就那么幸运了,只能慢慢摸索,这个摸索过程会比较痛苦,而且还可能无效。
选择文章的同时,也是在选作者。你可以去找这个领域最牛的学者,然后找他最具代表的作品,然后作为阅读对象。选择文章一定要记得:读文章不是为了单纯阅读,而是为了吸收、学习和模仿,乃至最后是为了发表。所以,如果你想发《经济研究》,那么,你必须从几年前就开始精心阅读《经济研究》上的文章。
第二,在精选文章之后,一定要采用和配备多种手段进行精读。
要多次读、反复读,最好与同学一起读。精读这个“精”,不仅意味着刚才的多次、反复,而且意味着你要对这篇文章的来龙去脉考察清楚,甚至知道作者是怎么提问的。当你理解了作者的用意、提问方式以及材料运用等诸多方面时,你对文章的理解就会立体,就会很有深度,然后你才能看清这篇文章的“来龙”和“去脉”,当然你如果身边就有这样的高水平作者,大家一起合作写文章,那就更好了。
第三,精读时一定要配合阅读笔记。
写下来,一方面可以锻炼你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写下来会促使你再想一遍,甚至校正自己的看法。而且,写出来的内容,将来就是你的独一无二的文献综述。其实大部分高手的文献综述,都是作者平时写成的,不是临时写文章赶出来的。所以,精读其实是学术生活的一部分,当你看到一篇需要精读的文章时,就应该自动地把它放进精读流程。
以上就是关于学术论文阅读步骤的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
10、绝句 杜甫
这个问题我觉得我还是很有话语权的,我现在是本科在读,平时在学校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阅读好多的学术论文,这个时候有针对性的,高效的阅读一篇学术论文就很重要的了。我们一起来探讨下。
首先,既然是有针对性的,我觉得那行论文的前言啊,背景资料的什么的都是虚的。我觉得对于学术性的论文,着重要看的就是人家的研究方法,还有研究过程,得到的数据看情况,有时候比较重要,有时候不是很重要,也没有什么参考性。读一篇学术论文,针对你的所需要的部分,你要直接找到他的章节,重点的阅读你需要的部分。
然后高效就要求我们的速度了。上面说了,前言呀,研究背景什么的都是虚的,没有什么用处,可以直接越过去。重点的阅读他的研究方法,学习人家的研究方法,对比你的。然后就是阅读人家的研究过程,找出人家的细节所在,注意事项之类的东西。着重抓住这两个地方进行阅读,那么这篇学术论文的价值你就体会到了。
其次,就是你在阅读的时候,你要带着你自己的联想,跟着人家作者的思路,去思考人家的研究过程,去跟着人家走一边流程,这样一来可以加深你的理解,二来可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一举两得。
以上就是我高效阅读学术论文的一个心得,希望小伙伴们分享你们的心得体会,也希望题主采纳。
每次读论文都一定要带着问题去读,每次读的时候都只是图回答你要回答的问题。 因此,一定是选择性地阅读,一定要逐渐由粗而细地一层一层去了解。上面所规划 的读论文的次序,就是由粗而细,每读完一轮,你对这问题的知识就增加一层。根 据这一层知识就可以问出下一层更细致的问题,再根据这些更细致的问题去重读, 就可以理解到更多的内容。因此,一定是一整批一起读懂到某个层次,而不是逐篇 逐篇地整篇一次读懂。
好的学术论文应当是格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格式上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生动,通俗易懂,符号规范,公式简洁。
内容上要具备以下几点:
(1)科学性:学术论文的科学性,要求作者在立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切实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在论据上,应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最充分的、确凿有力的论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在论证时,必须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谨的论证。
(2)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
(3)理论性。
如何写好一篇学术论文,首先平常多看文献,多做积累,多看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关注前沿动态。
学术论文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方法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论文的标题。大多数作者都试图在标题中充分地反映其论文内容的信息。有些论文标题非常醒目,真正能抓住读者的眼球,而有些论文标题则空洞无物,不能让人产生阅读的欲望。虽然有些人通过标题夸大了其论文内容,但在快速评价中,你仍应先淘汰后者,因为空洞的标题反映空洞的内容,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阅读。 摘要是一篇文章核心内容的缩影,原始论文的摘要提供足够的信息以便他人做出选择和评价。但要得出某种结论,仅凭摘要提供的信息量是不够的。摘要应该是论文的精华的总结,根据摘要内容可初步淘汰那些表面化的或无关紧要的论文。但要注意的是,摘要可认为是初步表达了文章主题。关于摘要,首先要求是对文章时主题及其所属的领域和研究对象给予简短的叙述,更重要、更严格的要求是对文章的理论或实验结果、结论以及其他一些有意义的观点给出情晰,明确、较具体的简要的叙述。可见这三者对一篇论文是能产生画龙点睛的效果的. 作者要对论文进行完整的构思,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一项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而得到结果时,就应当像艺术家构思一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精雕细刻,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内容的取材,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的,以期作到论文的结论严谨,内容充实。论述完整。逻辑性强。如果作不到这一点,那么论文就很难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了。在论述方式上,要作到深入浅出,表达清楚。简练。专业术语准确,前后一致,语言要规范。生动。 文字与插图恰当的配合。国内相当多的论文在利用图、表来生动地阐述学术内容方向还显不足,随着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方法的普及,论文中采用彩图、立体图的趋势将会增加,这可以避免过多的文字说明,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论文的体例格式。虽然每一期刊都制定了能反映他们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的体例要求,但大体上,学术期刊有一个共同的体例要求,读者对此并不陌生,不过真正认真照着去作的却不多,作者可能很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学术期刊为什么要提出体例要求?须知这不是可以随意对待的事。体例不仅保证了论文形式上的规范,也保证了内容上的可读性,恰恰就是这一点被许多作者所忽视了,其中,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这三者基本上决定了论文能否被期刊所采纳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 论文好比一棵树,内容是它的主杆和分支,本文所述的标题、引言、实验、文字等等,或许可以算是一部分叶片,这棵树植根于真才实学的沃土上。要想写好论文,刻苦钻研,增长学识才是关键,论文是用心血浇灌出来的。 关于人物的学术论文 鲁迅小说人物浅析 【摘要】鲁迅一生大多时间生活在动乱年代,对旧中国的社会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小说人物的形象入木三分,人的景况和社会环境层层紧扣,恰如其分塑造人物形象来针贬时弊,唤醒国民,引起疗救。通过其小说里人物(主要是新旧知识分子、农民)形象的浅析,可以看出鲁迅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格弱点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鲁迅 小说 人物 形象 分析 鲁迅小说数量虽然不算多,但涉及到的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个个活生生的从现实中走来,生动跳跃,充满时代特征和社会印痕,能给读者刻骨铭心的印象和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时代主题的认识,善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陈士诚的“含着大希望的恐怖的悲声,游丝似的西关门前的黎明中”震荡;魏连殳的突然长嚎“象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野中嗥叫”;祥林嫂临死之前“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临死之前却提出有没有地狱的疑问。这些描写深入到了人物的内心深处。尽管鲁迅笔下的人物命运许多都很暗淡,但读者读了并不郁闷颓废,一幅幅真实反映某个时期某些不同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画面凸显出来,作家的文风和气质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表现。 通过具体人物和事件,深刻剖析了一个时代,而在这个封建势力日趋崩溃的时代里,旧的东西在作垂死挣扎,但谁也挡不住滚滚的历史车轮,这是黎明前的黑暗,虽然民众灾难重重而尚未觉醒,知识分子在追求中充满怀疑与希望,在摆脱“空虚”和“动摇”中改造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对农民寄予殷切的希望。小说里的农民形象虽然落后仍保持坚韧的性格,深厚的蕴藏着一种终将爆发的革命的潜力,几种人的命运在历史的漩涡和时代的风云中淋漓尽致显现出来。 一、旧知识分子 鲁迅小说里的知识分子有新旧知识分子之分,“狂人”则在旧知识分子之列。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一开始,就跟“我”有关,“我”是小说开头的余,“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简单说明“狂人”不是天外来客,不是神仙鬼怪,是生活在我们中间的熟人、朋友,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于是“我”便进入了“狂人”的自述。 小说一开始写出“狂人”自己内心的恐惧,逐步引起主题。狂人看到赵贵翁奇怪的眼色,小孩子们铁青的脸,人们交头接耳的议论,街上女人说的“咬你几口”的话,联想到狼子村佃户告荒时讲过人吃人的故事。从他大哥平常的言论开始怀疑到当前的安排。他把医生把脉理解为“揣一揣肥瘠”,如果肥了,便可以“吃”了。嘱咐吃药的“赶紧吃吧”,理解为赶紧吃他,然后归结到这个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的深刻道理。而且普遍的国人却不知道。愚昧、麻木、甚至有意无意帮助着“吃人”而不知道。日记里写着:“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没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从而认识到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表现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忧愤、深广、犀利的批判,这是以前从未有的彻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进入新的阶段的历史特征,“让人再清楚不过地看到中国旧知识分子命运的悲剧性和荒谬性”。 和“狂人”一样类型的是《长明灯》里的试图吹熄“不灭之灯”的疯子“灯和塔”,在旧社会是宗法统治的象征。鲁迅曾经在杂感里欢呼过“塔”的倒掉,又在小说里期待着“灯‘的熄灭,他再一次选中疯子作为启发人们向封建势力宣战的形象,不断地传出”熄掉它吧“的呼声;虽然疯子最后还是被禁闭起来,然而他的”我放火“的叫喊已经广泛传播,加上孩子们的歌唱,由后一代把这个任务接受过来了。《长明灯》里的歌声和《药》里夏瑜坟上的花环都是作者希望的寄与。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写了《孔乙己》。封建社会一方面是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教育思想铸就了孔乙己“读书人”的自尊的性格。而另一方面又使他受到最残酷的打击和冷淡的待遇。他的性格、人格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践踏、蹂躏、摧残。咸亨酒店的环境,是当时社会环境的缩影。里边是穿长衫的人要酒要菜,座着慢慢的吃喝;柜台外面则是站着喝酒的“短衣帮”劳动者。而孔乙己的特殊就在于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已经失去踱进房子里去的资格,仍然没有忘记“读书人”的身份,又不肯脱下又脏又破的长衫,又不愿与穿短衣的人为伍,最终流为窃贼,却还在声辩“窃书不算偷”。这些细节典型、鲜明、揭示了孔乙己悲剧的性格。作者通过人物的行动抨击了封建制度,鞭策了孔乙己的这种性格,反衬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他的精神的戕害,启发人们对那个社会合理性的深刻质疑。作者把孔乙己置身于社会的背景中去考察,既批判又同情,展现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开拓了作品的思想深度。 孔乙己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廉耻的读书人和“偷”窃者;更不是一个无道德品行的人。是一个讲诚信、有爱心、热心肠的人。他的行为并不是严重的缺陷。他的优点恰恰是那个病态社会不需要的。而这正是鲁迅作品中深刻批判的国民性弱点的主题。 二、新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的吕纬甫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虽然多次辗转流离,青年时代的梦一件也没有实现。于是,随波逐流自我放任,无力自拔于那样的生活和思想,于是便又回到原来的起点而无所事事。不过,他毕竟奋斗过,毕竟是新知识分子,比孔乙己要进步得多。但在那个时代和环境里,他们注定命运将充满悲剧色彩。 《孤独者》里的魏连殳则表现得更加阴郁、冷漠。虽不愤世嫉俗,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现实又不允许他完全和社会隔绝。对他的流言不绝于耳,失业折磨着他,最终不得不向环境低头,抛弃理想而求于“现实”到军伐里去当一个顾问,想完成“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周围人都趋奉他、颂扬他。他是胜利了,然而实际上他是失败了。他在“胜利”的嬉笑中独自啃嚼“失败”的悲哀,终于背负内心的创伤寂寞地死去。 吕纬甫和魏连殳都是理想和现实的牺牲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革新力量和习惯势力之间的冲突,笼罩着辛亥革命后令人窒息的历史气氛。同时也批判了吕纬甫、魏连殳性格的弱点。这种性格在小说写作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中仍然具有典型意义。 《伤逝》里子君和涓生比较年轻,是“五四”时代的人物比较叛逆,要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是坚决的。但是个性解放却又怎能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他们沉湎在日常琐事里,未能继续向前跨开步去,不久也便让生命随着希望一起一同幻灭。 在描绘个人和社会的冲突中,作者对知识分子不光是同情,而是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清醒的剖析和揭示:知识分子需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三、农民 如果说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或是受封建残害,或是“空虚”和“动摇”中碌碌无为而毁掉自己。那么,他笔下的农民形象则是受苦受难、愚昧无知、命运凄苦、逆来顺受,而不想到怎样去改变。这也是读者通常熟知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农村生活和农民形象在鲁迅小说中占有显著的地位,《阿Q正传》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农民的典型形象。在鲁迅略带嘲讽的语调中,阿Q身上可以说没有一点可亲的特质,他的“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贱”都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当时的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阿Q的特点。就是在今天,我们也不否认,社会人身上或多或少有“阿Q的成分”。作为改造“国民性”的理想中的一个最大的成果。鲁迅成功塑造了阿Q的人物形象,把中国人的深层人物性格揭示得淋漓尽致,这是他的一个巨大贡献。 阿Q是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无赖雇农,他去偷静修庵的萝卜,是因为自从他调戏吴妈以后,没有人再找他打短工,出现了“生计问题”,所以便去偷萝卜,而进了城一开始是给丁举人打短工,后来由于好吃懒做,跟着别人一起做起小偷,他偷萝卜时,表现出了极度的无赖,“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它答应你么?你……”让人感到无尽的辛酸。对赵太爷之流来说,生萝卜那里用得着偷,根本不是人吃的东西。对一般穷人来说,萝卜可能也不是充饥的好东西,而于阿Q,他实在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才想如此“下策”干此“勾当”。平心而论,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或是一个稍微有一点人情冷暖的地方,与其说他是一个无赖,倒不如说是在揭示世态的冷酷,探究阿Q出现“生计问题”的社会根源,引起人们的同情和深思。是封建统治把这个“真能做”的阿Q逼上了末路。他的“违法犯罪”应归咎于社会,他的小缺点是可以原谅的,不是十恶不赦。真正该枪毙的是赵太爷、假洋鬼子和长衫人物等,而不是阿Q、王胡、小D,但恰恰是前者又成了新政权的投机者和把持者。如果广大农民不觉醒起来,不进行一场全面深入的反封建思想革命,推翻封建政权,阿Q们的命运永远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可悲轮回中,阿Q们遭遇的悲惨后果,表现了深刻的反封建思想革命主题。通过阿Q来探掘中国国民的灵魂,“揭出病痛,以引起疗救的希望”。 《祝福》把人物放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农民的命运提出更为强烈的控诉。它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为主角,逐层展示揭露其革命的必然性,以此痛诉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探究其社会根源。祥林嫂十分勤劳,只希望以自己不断的劳动换取最起码的生活权利,但她的遭遇却充满了辛酸和血泪。此外,《药》里的茶馆主人华老栓,《明天》里的单四嫂子,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样去改变它。祥林嫂的方式是捐门槛,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受压迫剥削而不去抗争,是作者同情而批判的一类人物。写到这些人物的时候,鲁迅的笔墨变得沉重起来,而以祥林嫂最为典型,祥林嫂深受女子从一而终的封建思想的毒害,险进封建礼教给妇女规定的桎梏中,尽管她勤劳、质朴、善良、热爱生活,仍为社会所不容,最后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作者细致描写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环境,这个环境的构成有鲁四老爷、“我”祥林嫂自己、柳妈、还有鲁镇的人们,或许还有所有的中国人,特别是以“我”为代表的以启蒙者自居的知识分子,更应反省自己在造成祥林嫂悲剧中的历史、社会责任。 闰土则是天真烂漫、黄活圆实的少年形象。不过,成年后的闰土迟钝的样子,手象松树皮一样的形象与少年的形象抵消了不少。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写出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闰土的形象在过去农村里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他质朴、勤劳,象大地一样的厚实,承受了一切艰辛和痛苦,过多的艰辛和痛苦使闰土变得麻木,精神的摧残在这里超过了生活的胁迫,一种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已经注入闰土的头脑,使他默认了那条横亘在自己和童年伙伴之间的不可逾越的界线,并且向主宰命运的“神”低头。二十余年来的变化的确太大了,通过前后两个闰土的变化,真实地批判地表现出来了中国农民自卑、私心、甚至麻木。第一人称“我”的想象在现实面前碰得粉碎,本来清楚地留在记忆里的“神奇的图画”因而也忽地模糊,写来一波三折,使简单的情节表现得跌宕有致,“我”希望下一代“新的生活”——“未经生活过”的生活。说明作品的着重点不是对往昔的缅怀,而是对现实的挑战,并且引导人们去确信前途:“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通过以上这些知识分子、农民的生活和经历,我们看到了当时腐朽社会中人吃人的本质,也看到了作为一个思想家革命家的鲁迅为唤醒和改造国民性弱点所作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富人著:《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2. 钱理群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箭鸣著:《激动人心的优美诗章——〈故乡〉——兼评〈故乡〉分析中的若干错误论点》,《长江文艺》,. 4.《中国现代文学史》 5. 徐中玉著:《鲁迅生平思想及其代表作研究》,上海自由出版社,1954. 6.鲁迅著:《呐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7. 鲁迅著:《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9.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 10.《华盖集续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11.《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作者单位:551700贵州省毕节市工业学校) 看了“如何评析一篇学术论文”的人还看: 1. 论文如何评价 2. 对学术论文的评语 3. 博士学术论文评语 4. 导师对学术论文评语 5. 关于医学学术论文评价意义与方法的探讨论文
1、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术要有贡献。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否则就是观点“综述”或者“学习笔记”。
2、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题目涉及的范围不要太大,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和有相关的研究手段。自己对所选的课题感兴趣也很重要。
3、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它不仅可以拓展视野,提高你的学术水平,也可以让你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状况有广泛的了解,避免重复研究。
4、资料来源的要求是数据应来自权威的统计机构,而不是普通的媒体;引用的观点必须出自学术论文,而不是一般的讲话或报道。
5、一定遵守知识产权的法律准则。对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一定要做明确的标注。标注的方式和格式要根据不同出版物的要求来做。
6、语言的表达标准是客观、准确、简练是学术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论文中应当使用正规的专业用语,避免俗语、政治宣传、情感表述和普通媒体语言,比如,加大力度、政策倾斜、矛盾冲突、一脉相承、强烈要求,等。
7、正确地使用语法。一句完整的话应当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包含宾语、状语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