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关于赤壁之战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赤壁之战的论文题目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的史实原来散见于晋人陈寿所著记传体史书《三国志》的《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蜀先主传》、《诸葛亮传》 等篇。《赤壁之战》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是司马光根据《三国志》有关篇章记载的史料着意剪裁,组织 润色而综合写成的。作者匠心独运,设计精巧。 一、结构――安排井然有序,思路――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 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 赤壁会战。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 的外交活动;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 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南北对峙、战略反攻――火烧赤壁、乘胜追击― ―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说”音shuì,劝意)。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 事上写了“三说”: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 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 ,说孙权联刘抗曹。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 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紧接着写鲁肃趁“权起更衣”之机,“追于宇下”,“ 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 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 呵成;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文章以事件 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在一系列事 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 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信 服的逻辑力量。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 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若无肃、亮、瑜 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 战例?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 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此字上半部的“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 的态势;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我们说这一“甲”字,恰好是《赤 壁之战》的结构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各求理正、据足,言辞――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 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定天下”和保一方平 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这 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结果真的如 此,“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 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的一段对话。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 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 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

今天,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又一次品读了《赤壁之战》这篇课文,有了更多的感伤.这篇课文选自罗贯中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话说曹操豪情满怀,挥师南下,想要夺取江南,吞并东吴,消灭孙权、刘备统一中原.孙权与刘备联合,率军在赤壁与其相抗.黄盖献上火攻之计,周瑜、黄盖又连施苦肉计,再使阚泽去送诈降书.后来火烧赤壁,曹军损伤无数,只得丢盔弃甲,狼狈而逃.曹操呀,你为什么会输得如此惨烈呢?是兵力不够吗?难道你八十万大军还胜不过孙权的三万人马,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吗?是军队士气不振吗?想你曾破袁绍、斩吕布,一路高歌,势如破竹.也许是你轻易信人,先是中了庞统的连环计,再是信了阚泽的诈降书.曹操啊,曹操,任你生性多疑,也逃不过庞统的连环计;也许因为你们是远来之师,一路跋涉,筋疲力尽,周瑜完全是以逸待劳;也许是你们人生地不熟,而周瑜拥有长江天险,才会牵着你们的鼻子走;也许是你太轻敌,仗着自己人多,周瑜人少,就一定会获胜;也许是你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识水性,别看在陆地是精锐之师,所向披靡,无战不胜,可一到像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之上,就成了一群乌合之众了;也许是诸葛亮太聪明,东风有意周郎便呀;也许…… 曹操呀,你的败给现代人留下了不少疑问,至今仍有许多人在争论,你的败到底是必然的,还是天意呢?

摘要:《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是历史上一部著名的文学作品。以战争描写为主,表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如果从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算起,至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道 关云长义释曹操”为止,总共用了八回约四万余字来描写赤壁之战,不可谓不是浓墨重彩。但是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呢?赤壁战败后的曹操为什么又会从此无缘一统全国了呢?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解读,本文试图从三个部分来论述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决策失败。 关键词: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曹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1-02 一、赤壁战前曹操的军事行动和对内措施 (一)赤壁之战前曹操的军事行动。 1.官渡之战。 之所以将官渡之战放在本文开头进行论述,是因为此战乃是中国北方由分裂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至许昌,至此“挟天子已征四方”,先后击败了吕布、袁术。而袁绍也在这一时期击败对手,这样,华北两大最重要的军事集团,决战在所难免。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曹操奇袭袁军囤于乌巢的粮仓,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乃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2.平定乌桓。 乌桓,也称乌丸,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一支,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联盟之一。春秋时,生活在燕国北部。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1]两汉时期,乌桓与内地往来日益密切,且与袁氏集团关系亲密。后官渡惨败,袁绍忧愤而死,其子袁熙、袁尚“奔辽西乌丸。”[2]此处的乌丸就是乌桓。官渡战后奔入乌桓的十万余“幽、冀吏民”有相当一部分袁氏集团的“忠臣死士”。这两股势力一旦结合,对曹操统一大业的进程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所以曹操甘冒许昌空虚的危险,也要亲率大军,消灭袁氏残余和乌桓的势力,迁部分乌桓居于内地。至此,曹操解除了来自自己后方的威胁,河北之地基本统一。 (二) 对内政策。 在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消灭诸多豪强军阀的同时,鉴于当时经济凋敝的惨状,曹操也采取了诸多措施来巩固既得利益。 1.屯田制的推出。 曹操诗歌《蒿里行》有云:“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见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确实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曹操夺取政权工作的进行,所以他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用枣祇、韩浩等议,始兴屯田”[3]。曹操治下的屯田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屯田,总的来说都带有强制性。但即使是如此,在社会经济濒临崩溃的汉末三国时期,屯田制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也有利于区域性的统一,而且对安置流民,缓和社会矛盾,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重要作用。三国时期,曹魏的实力是最为强劲,这也与它从最初开始就大规模推行屯田制有莫大的关系。 2.任人唯贤,唯才是举。 汉末大乱,除了安置流民,维持社会正常生产秩序以外,还需要做的就是广纳人才。赵翼谓:“人才莫盛于三国,亦惟三国之主各能用人……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2]而三雄之中,又以曹操帐下人才最多。他广泛吸纳各方人才,对于己方势力的形成、壮大以及最终统一北方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误 历经官渡之战、平定乌桓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随即挥师南下。可以说,他选取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时间。南征荆州之时,恰逢荆州之主刘表病重。公元208年7月曹操大军出征,8月刘表病逝,9月其幼子刘琮便投降。之后,当阳轻骑败刘备。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都无愧于曹操作为一个伟大军事家杰出的军事才能。但是赤壁惨败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 (一)主观方面。 占领江陵之后的曹操,错估了当时的局势,同时也小看了孙、刘两家的实力,即没有认真对比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也没有听取谋士的意见,攻占江陵之后匆忙奔袭,最终导致了赤壁惨败。 (二)客观方面。 1、蒋干出使江东。 在率军南征的情况下,军中众将领应该如何调遣,对于一军统帅的曹操来说也是至关重要。但是,曹操在这场战役中人事任命上的失误是赤壁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次南征中,除去上阵杀敌的武将,还有形形色色的说客周旋各方。通过阅读《三国演义》,相信对一个不成功的说客——蒋干都有了深刻的印象。相比于诸葛亮、邓芝、李肃这些成功的说客,那在蒋干身上又缺少点什么呢?曹操派蒋干出使江东的失误又在哪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比之诸葛亮,少“援”。 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一节中,同样是孤身至江东的诸葛亮,在面对江东“主降派”的轮番攻击时,可谓是从容应付。当然,这不乏作者为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塑造了诸葛亮这一人物技高一筹的原因,更重要的就是诸葛亮有“援”。东吴集团中以鲁肃为首的文臣,和以黄盖为首的武将,都劝说孙权连刘抗曹。鲁肃更是在诸葛亮至江东之初,关怀备至;又有张昭等人在东吴君臣议事之时力劝孙权投降,这时坚定的与诸葛亮站在同一立场上的又是鲁肃,二人共同劝谏孙权,坚定其抗曹决心;紧接着周瑜欲杀诸葛亮,邀鲁肃相商,鲁肃同样直言曰:“不可,今曹贼未破,先杀贤士,是自去其助也。”[4]可以说诸葛亮虽是单身前来,但是却争取到了对方阵营中举足轻重人物的鼎力援助,可谓是第一大助力。 但是我们反观出使江东的蒋干,企图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劝动决战之心已定的周瑜,这完全就是绝无可能之事。假设一下,蒋干能在出使之前暗中结交张昭,使其能联合“主降派”于孙权面前进言,然后在群英会上不惧生死,抓住机会挑拨东吴主战和主降两派之争,自己坐收渔翁之利,那么不费一兵一卒使孙氏来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所以说,蒋干之败,除了智不如周瑜以外,还有少“援”之故。 (2)比之邓芝,少“勇”。 中国古代虽有“交战双方,不斩来使”之说,但是毁书斩使的情况也是有所发生的。作为一名说客,就应该如蔺相如之出使秦国一般,能用自身的蔚然气度震慑对方,使之屈服。 除蒋干之外,在《三国演义》第八十六回中,还有作者所塑造的另一位成功的说客形象——邓芝。邓芝出使,正值吴、蜀两国敌对之际,先主刘备更因此战而命陨白帝城。邓芝初到东吴,“立油鼎,命武士立于左右,各执军器”,此时的邓芝完全可以说是用自身的逼人气势打消了对方的锐气,为己方的谋划积蓄气势。 而蒋干于赤壁战前来到江东,甫一见面,便被周瑜一语道破来意,其时表情相当愕然,却也违心地说“特来叙旧”,这在第一时间与周瑜的斗法中就落入了下风。之后群英会上,周瑜更有“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之事者,即斩之!”之言,使得蒋干完全陷于被动,使他不敢也不能多言;当周瑜表明决心:“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时蒋干已吓得面如土色。说客如他,即不能把握时机,也没有出色胆识,又如何能在敌营中挥洒自如,完成出使任务呢?此蒋干必败之第二大原因。 (3)比之李肃,少“谋”。 谋,有谋划、谋略的意思。身为蒋干“同事”的李肃就比他更加高明,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三国演义》第三回《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一节中,就向我们展示了这位谋略高明的说客形象。彼时,董卓正因对手丁原手下大将吕布之勇而大伤脑筋,李肃出列,说了这样一番话:“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吕布拱手来降。”“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故而后续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一样,赤兔马和金珠玉带使得吕布杀主投敌。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李肃游说成功的根本就在于其对吕布为人的充分认识,对症下药,效果立显。 反观蒋干,在出使之前即没有好好分析游说对象为人品行,更没有做足功夫琢磨怎么样使自己的劝说有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且,作为曹操身边的谋士之一,尚且不论其在曹营地位如何,但对东吴在孙策之后“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4]”的说法不可能没有耳闻,然而他却听而不闻;更何况,在他之前,远有诸葛亮智激周瑜,周瑜与曹操决战之心已定。近有三江门水战前,曹操遣使送书至周瑜,周瑜毁书斩使。这些情况,作为曹营一员的蒋干就不可能不知道,然而此君竟是如此的盲目自信,想赢,岂不笑话? 从以上三点来看,如此的少“援、勇、谋”,既不自知,也不知人,岂有不败之理。 2、曹军可用水军兵力不足。 就双方总兵力来讲,自然是曹军要远大于孙、刘联军,但就经过严格训练及实战操练的水军来说,曹军则少于孙、刘联军。在赤壁战前,其实曹操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据《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说明他在南征刘表前,就有意开始着手操练自己的水军了。而且他为了能利用刘表的水军,也必然会遣知晓水军的亲信前去驾驭降卒。在“玄武池”中训练了几个月,勉强知晓水军和久经长江风浪的孙、刘辖下水军相比谁优谁劣?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那么刘表的水军呢?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曹操得刘表“船步兵数十万”,据此可以推断,刘表的水军应该在十万左右。然而,这十万荆州水军新附曹操,战斗意志散漫,兵将不可能齐心。战争中,兵将不齐心,这是作战时最大的一个忌讳,但不幸的是,在收编荆州水军之后的曹军,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状态下而不自知。 三、赤壁之战对当时局势的影响 在说到赤壁之战对于当时全国局势的影响,都会认为是:因赤壁之战,导致了天下三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赤壁之战前,正是“天下大乱,雄豪并起”的时代,正是由于割据势力的激烈争夺,才酿成了赤壁之战,应该说,分裂割据是赤壁之战的前提而不是结果。战前的曹操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有了立国的条件。通过赤壁之战,吴、蜀两家也有了立国基础。三国分立,实际上就是从东汉末期以来的大破坏大分裂逐渐统一全国的一个过渡过程。 赤壁战前,诸葛亮见孙权,曾以“操军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势矣”[5]说服孙权连刘抗曹。于是,以赤壁之战为契机,江南较少战乱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后盾,孙刘联盟正式形成,在抗衡曹魏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是这一联盟也并非是稳固的,荆州就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敏感而重要的角色。赤壁战后,刘琦死,刘备领荆州牧。战后五、六年间,刘备取得益州,复领益州牧,三国分立的态势已经形成,同时孙、刘两家对于荆州的争夺也进入了激烈化过程。到孙权擒杀关羽、夺占荆州之后,就宣告孙、刘联盟已经完全破裂,之后虽然恢复往来,但已远不如赤壁之战前后的那般稳固。所以,赤壁之战最大的历史意义,就是在于它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局势,是从局部统一走向全国统一的一个重要过程。

赤壁之战研究前沿论文

公元207年,曹操北伐乌桓与袁绍残部。第二年,荆州牧刘表因病突然去世,被其所庇护的刘备失去依靠,且荆州陷入刘琦与刘琮的争权中,荆州顿时大乱。汉中张鲁痴迷道术,西蜀刘璋正不断打压反对政治势力。这一年,曹操受献帝刘协拜相封侯,是汉朝最后一位丞相。荆州由于蔡氏的搅局,刘琮击败刘琦,正式担任荆州牧。曹操经过上半年的厉兵秣马,率军南征,到达新野地界时刘琮望风而降。刘备也在曹操的猛攻之下仓惶逃走,后经过诸葛亮与鲁肃的努力,孙刘两家正式结盟。曹操利用荆州蔡氏的势力,在江北大力兴练水军。孙权将兵权全权托付于周瑜,经过多次挑选后,周瑜选择在夏口屯兵。在《赤壁之战考辨》中:曹操号称“八十万”,是虚张声势,他南下率三十万众,并荆州兵约十万,总计四十万。但曹操驻防新得荆州,分散了兵势,用在赤壁之战的第一线兵力只有一半。刘备有二万人驻夏口,孙权有十万之众屯柴桑。联军用于第一线的兵力,刘、关、张率二千人助阵,共三万二千。曹操自挥师南征以来,士兵俱劳,而孙刘方面恰好是以逸待劳,且曹操“以疲病之卒(自身所携军队)御狐疑之众(收编的荆州军)”,虽说有数十万战力,却存在着士气的大问题,所以周瑜才发出“众数虽多,甚未足畏”的感叹,以前曾对赤壁之战这场战争特别入迷,就找了很多资料想要一睹这场被称为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之一的战斗,也好奇孙刘临时组成的军队是如何打败曹军来史这场战争青史留名,成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役。但是除了《三国演义》外,都没有对这件事情太多的描述,没有对战争场面惊心动魄的描写,没有孔明和公瑾斗智斗勇的经历。那么说到底,赤壁之战并无太多亮点,其战役能出名全靠罗贯中衬托,而以少胜多这四个字也是非常玄妙的。为何?因为此战曹操必败,孙刘必胜。《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13年,208年)秋七月,(曹)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刘)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当年的12月,大战爆发,曹操南征时,荆州方面不战而降更多的是荆州高层统治集团的决定,而荆襄士族却并未统一态度,且刘备一直在反抗,所以曹操只得到了荆州高层的认可,在人心方面却未有足够的时间去笼络。在我们的印象中,孙权以少年而御江东,把周瑜、张昭等一班叔伯辈的文臣武将整的服服帖帖,而刘备以其仁义和武力而立足于世,实际这一点相反。后世的裴松之就当时情况得出结论: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为日既久,诚非曹氏诸将所能抗御。当然以现在来看,裴松之离赤壁之战有两百多年,说出这番话不免带着一种“事后诸葛亮”的味道,但是在曹操南征以前,谋士贾诩就曾向曹操进言:“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 服矣。”曹操不听,结果“军遂无利”。这一幕与十年前田丰进谏袁绍屯兵养民以败曹操,而袁绍不听,毅然攻打曹操,乃至在官渡之战被打掉基本盘的那一幕十分相似。而曹操也是在一统北方的成就下,其内心变得膨胀起来。被赞“有谋略”的程昱就曾经提醒过曹操:“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於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在曹操的计划里,是打算先伐刘备,再伐孙权,他自己也清楚关张二人的武力,所以选择更稳定的计策,但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在自己的威逼下,刘备竟与孙权结盟,从而形成一股抗拒自己一统天下的力量。那么在这里先说下结果,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大败而告终,其具体战斗过程,书中记载不详。在《后汉书·孝献帝纪》中,对赤壁之战描写言简意赅: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在《三国志》里,从魏蜀吴三方角度来看,此次战役也都是一笔带过,《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曰:“(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曰:“(刘备)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曰:“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在这里有两点很奇怪:曹操的水军真是传说中的铁锁连舟?当天诸葛亮真的借到了东风来烧掉曹军的战船?在《三国志·吴书·吴主传》里记载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后“(曹)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疲,死者大半”。要知道在曹操南征孙权以前,他是没有水军的,在北方更多是在平原和山地作战,所需要的是能征善战的步兵和骑兵。直到刘琮投降,曹操才利用之前的水军将领蔡瑁训练了一支水军。水军的武器是什么?是船。曹操究竟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导致他要烧掉所有战船来阻挡联军的攻击?要知道他只需要上岸,孙刘联军是绝对不敢追杀的。战争爆发地点位于江汉平原一地,只要周瑜敢派人上岸,曹操从青州带来的骑兵绝对会教孙、刘做人。但是曹操似乎不是诱敌深入,而是真的打不过联军,居然自己烧掉了自己的船只,从而挡住联军进攻的步伐,为自己创造逃生的时间。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里提到过:时曹公军众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也就是说曹军在与联军开战前就已有传染病肆虐,所以导致曹军战斗力下降,在赤壁之战败退后不得不烧掉战船来阻挡联军进攻步伐。这一点在现代学者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论文中也有提到,我就不节选了,这个名字说明一切。但是疑问点还有,如果说爆发吸血虫病,那么联军方面应该也躲不过,又怎么会出现以少胜多的这个情况。退一步来讲,联军方面因为长期在江边,所以对此疾有所免疫,可曹军的水军大部分是由荆州水军改编的,战争爆发地点处于荆州与扬州接壤的地方,不可能联军能免疫而曹军无法免疫。所以其疾病应为曹军自北方所带来,或是北方士兵无法习惯长江地区冬季的水土不服症状。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虽然是不符合史实的,但也有具体的来源,在《三国志·吴书·黄盖传》中就有记载: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在这里,黄盖确实是诈降,也说了要烧掉曹操的战船,但结果是烧掉了岸上的军营……那么让我们来采访下当事人曹操,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注引《江表传》里,曹操给孙权的信中写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虽然曹操可能会带着不服的心态来写这封信,但他却不会在写给敌人的信里还说谎,而这一点也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的记载相符合。在《乐府诗集》里恰好有一篇对于此战的描写:言魏武既破荆州,顺流东下,欲来争锋。孙权命将周瑜逆击之於乌林而破走也。曰:“曹操北伐,拔柳城。乘胜席卷,遂南征。刘氏不睦,八郡震惊。众既降,操屠荆。舟车十万,扬风声。议者狐疑,虑无成。赖我大皇,发圣明。虎臣雄烈,周与程。破操乌林,显章功名。”东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机在《辩亡论》里写到: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谋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夡远遁。这两份后世的随笔资料里丝毫未提此战的经过,也不曾提“东风”的经过,更是对这把大火毫无记录。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因为自己是晋朝官员,而晋朝以曹魏为正统,所以必须把立场坚定在曹魏上,但自己的故乡又是西蜀,因此对蜀国也抱有思念,所以他写的史书里使用春秋笔法的地方不少。何为春秋笔法?他曾夸奖魏文帝曹丕的书法和文章写的极好,看似在夸奖曹丕的文学修养,实际在贬低曹丕作为一个帝王除了文学外什么都拿不出来。但是这些春秋笔法是有人能看懂的,这一千多年来,只有裴松之能读出这本书里的春秋笔法,所以“裴注”的史料价值极高。对于这场战争的失败,裴松之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然则魏武之东下,非失算也。”读到现在,赤壁之战的这把大火到底是谁放的我们不得而知。如果非得说个一二三四出来,不如各打五十大板:曹操放了一把火,周瑜放了一把火。还有所谓的东风,遍览资料除了裴松之的一句“凯风自南”,都未记载这场大风,但是这东风又不是风刮来的,可能真是诸葛亮借的东风。而对于这场大败,在各方面的史料中也未记载这场战役的影响。绝大多数资料中对于这场战役都是一笔带过,如(以下内容节选自陈寿《三国志》中从个人角度描写在这场战争中的经过):(曹)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魏书·武帝纪》 太祖(曹操,谥号武帝,庙号太祖)不从,军遂无利。《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 ①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②曹公败於赤壁,引军归邺。《蜀书·诸葛亮传》 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於江陵,使乐进守襄阳。《吴书·先主传》 ①是岁,又与周瑜、程普等西破曹公於乌林,围曹仁於南郡。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昬,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②《吴书·程黄韩蒋周陈董甘凌徐潘丁传》 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吴书·朱治朱然吕范朱桓传》这场战役在《三国演义》中被神话过渡,当深探其竟,的确是一场无太多亮点的一次战斗。同样,在演义中为了突出关羽报恩、义薄云天的性格,出现了“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的故事,可真相不可能真的有这么简单。事实上,真相比这个还要简单,对于曹操败走华容道一事,只有一则资料,《山阳公载记》曰:(曹)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赢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赢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赢:老弱。赢兵:战斗力低下或无战斗力的士兵。)关羽压根没来过华容道,而这个地方是直到元朝才得到开发,而当时诸葛亮想破脑袋也想不到曹操会从这走。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的史实原来散见于晋人陈寿所著记传体史书《三国志》的《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蜀先主传》、《诸葛亮传》 等篇。《赤壁之战》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是司马光根据《三国志》有关篇章记载的史料着意剪裁,组织 润色而综合写成的。作者匠心独运,设计精巧。 一、结构――安排井然有序,思路――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 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 赤壁会战。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 的外交活动;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 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南北对峙、战略反攻――火烧赤壁、乘胜追击― ―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说”音shuì,劝意)。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 事上写了“三说”: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 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 ,说孙权联刘抗曹。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 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紧接着写鲁肃趁“权起更衣”之机,“追于宇下”,“ 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 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 呵成;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文章以事件 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在一系列事 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 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信 服的逻辑力量。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 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若无肃、亮、瑜 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 战例?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 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此字上半部的“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 的态势;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我们说这一“甲”字,恰好是《赤 壁之战》的结构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各求理正、据足,言辞――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 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定天下”和保一方平 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这 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结果真的如 此,“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 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的一段对话。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 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 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

关于赤壁赋论文范文资料

前 赤 壁 赋 、后 赤 壁 赋 译文及赏析 前赤壁赋 2006-2-8 13:58:27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 赤 壁 赋 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白蒙蒙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这时候,喝着酒儿,心里十分快乐,便敲着船舷唱起歌来。唱道:"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拍击着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动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瞻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客人中有会吹洞箫的,随着歌声吹箫伴奏,箫声呜咽,象含怨,象怀恋,象抽泣,象低诉。吹完后,余音悠长,象细长的丝缕延绵不断。这声音,能使深渊里潜藏的蛟龙起舞,使孤独小船上的寡妇悲泣。 我有些忧伤,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问那客人说:"为什么奏出这样悲凉的声音呢?"客人回答说:"'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乌鸦向南飞翔',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这儿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当他占取荆州,攻下江陵,顺江东下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握着长矛吟诗,本是一时的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况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只小船,举杯互相劝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在天地之间,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愿与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长存。知道这种愿望是不能突然实现的,只好把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调之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 我对客人说:"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吗?水象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时圆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容不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我们又羡慕什么呢?再说那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应有的东西,虽说是一丝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与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它,听到的便是声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没有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寻。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棠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而不答。“呜呼!嘻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寐。开户视之,不见其处。后 赤 壁 赋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忧伤悲哀,感到恐惧,觉得这里使人害怕,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quot;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这是此文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的一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

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的历史古迹。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

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江上的清风有声,山间的明月有色,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娱人,作者恰恰可以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

扩展资料:

“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此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念。

“情、景、理”融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形成了情、景、理的融合。通篇以景来贯串,风和月是主景,山和水辅之。作者抓住风和月展开描写与议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赋

《赤壁赋》原文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冯 通:凭)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白话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

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扩展资料:

作品简介

《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全赋在布局与结构安排中映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情韵深致、理意透辟,在中国文学上有着很高的文学地位,并对之后的赋、散文、诗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作背景

《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祐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赤壁赋》

赤壁赋书法鉴赏的论文题目

政治上的失意.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看出他豁达淡然的人生态度.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这一面至关重要).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有人曾认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作孙曹交兵之处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准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发生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重心也不在周瑜破曹之壮举,他无非是借事写文,抒发他的心怀以求解脱罢了.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称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使文辞更富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挚,情感与文字的密合无间.我们不得不佩服苏轼驾驭文字能力的潇洒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赋在文学上有两大贡献: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来源于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第二,对“赋”体的巧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是散文与韵文的巧妙结合,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散骈结合,文辞生动,情韵潇洒,不啻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换,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如注,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还有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说理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是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的融合.

宋代大文豪苏轼以旷达豪放的胸襟、忘怀一已得失,寓景感怀,写前后两篇《赤壁赋》名作。他以瑰丽的文字描绘了大自然的美景,抒发了人生逆境中豁达的胸怀。其文境高远,令后人邈不可攀。这篇作品为文人墨客推崇备至,历来为众书法大家所青睐,以它为题材进行书法创作,而其中笔法最为狂放不羁,最能够与该篇文字情境相应和的,当属祝允明的这篇狂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东坡先生的文章与祝允明的书法,因作者品性的相近而相得益彰。祝允明到了晚年 “万事遗来剩得狂” ,他的狂草与晚年的狂放性格相通,任意恣情,但又不失「刚健婀娜」的神韵,他将狂草书体推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境地,成就为一代书法大家。

《赤壁赋》帖是他在元丰六年被贬到黄州时所写的。跋文中说:“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可见苏东坡此时有一种畏惧的心情。书法也写得谨严,他的书法在明代时已经缺少三行,由文征明补充写完。董其昌跋说:“东坡先生此赋,楚骚之一变;此书,兰亭之一变也。宋人文字,俱以此为极则。”

关于壁画的论文题目

壁画,是绘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装饰性图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气派与风格,它在中国美术史上占领有重要的地位,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古代墓室壁画: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壁画是汉代作品,其分布较广,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画。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仪卫出行》这组骑卫绘于墓道西壁中栏,画面有八人三马。八人皆戴黑弁帽,蹬长靴,执旌旗仪仗。其中年长者二人,一著红衫,一著白衫,分别骑乘橘红色及大戏色牡马,处在队伍前列;备用红马一匹。居中之马神态自若,悠然前行;两旁之马,侧首注视观众。六名青年步随其后。此乃北齐贵戚外出时从行部众的写照。画面构图紧凑,人物顾盼传神,艺术水平卓越,从中不难窥见北齐画圣杨子华鞍马人物的风貌。《狞猎》画面中央横贯山峦,右上角山后一骑士策马回首,张弓欲射一对奔鹿。下部山前有二骑士,左侧骑士,腰际佩箭囊驰马张弓射一猛虎。马前有一猎狗追赶猎物。右下另有一骑士也在驰猎。画面笔法雄健;人物动态强劲有力,是高句丽壁画杰出的代表作品。2.中国古代石窟寺壁画:自佛教传入我国,除墓室壁画外,还大量出现宣传佛教内容的壁画。在甘肃、河南等地的石窟寺中,就存留着许多美丽的佛教壁画。莫高窟壁画总面积达万平方米,题材主要是佛像画、神怪画、故事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画像(肖像画)、装饰图案等。其中多数是依据佛经绘制的佛教宣传画,但在通过造型艺术表现时,古代艺术匠师们是根据现实和当时社会生活塑造神灵和人物形象、生活场景以表现故事情节内容,因而它直接、间接地反映着社会历史。莫高窟壁画内容之丰富,堪称“墙壁上的图书馆”。一副副壁画讲解这一个个神奇动人的故事《九色鹿》此故事绘于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画式本生故事画。画面从两头开始,中间结束。敦煌彩塑中有大量释迦牟尼“说法像”,壁画中有大量“说法图”和“佛传图”,佛传图详细描绘了释迦牟尼生平事迹,是一个长篇传记故事。中国古代把以音乐、歌舞为业的艺人统称为会,其从事演奏乐为主的艺人称乐会,从事歌唱舞蹈为主的艺人称舞伎。敦煌石窟壁画中有极其丰富的古代乐伎形象和乐器图象。据敦煌研究院音乐舞蹈研究室近年来的调查统计,仅莫高窟绘有乐伎形象的洞窟就有200多个,乐伎3400多身,大小不同的乐队490多个,共有乐器44种,4300余件(大型经变画中有一批不鼓自鸣的乐器飘浮在空中,没有伎人演奏,所以乐器比乐伎多)这样多的乐伎形象和乐器图象,可以称得上世界上保留音乐资料最丰富的博物馆。3.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中国古代寺观壁画以山西永乐宫壁画最为精彩。《朝元图》(奉宝玉女.部份)此幅为奉宝玉女的半身像。玉女头戴花冠,上身著广袖衫,双手端装有龙旃的圆盘,宽衣博带,仪态端庄。玉女面相俊俏,双目前视,嘴唇微闭,极具温柔娴雅的神韵。玉女面部和衣纹的线描疏密有致。土黄色的衣裙,绿色的飘带,沥粉贴金的发饰和龙旃,给人高贵富丽之感。

室内设计创新之路室内设计如何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热门话题,它主要针对当前建筑室内设计创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室内环境特点和要求,忽视建筑形式与内部空间的整体性,盲目照抄照搬、盲目追赶潮流、盲目进行材料堆砌、盲目听命于甲方老板、盲目追求效益的倾向而提出来的。 一切艺术创作的创新问题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因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标新立异、推陈出新,都是指在继承过去设计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开拓新思路、发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寻找新题材。在建筑创作范畴,还要探索新结构、新技术领域、开拓新的材料来源。我国现阶段的室内设计,由于受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阶段的制约,还没有形成既结合国情,又具有鲜明时代感的设计风格趋向,普遍出现照抄照搬西洋或中国古代建筑样式或装饰部件的情况,这就是社会上公认的以拼凑代替设计的现象。说明我们缺乏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建筑文化素养。 其具体原因是: 1) 对建筑室内环境的意义缺乏理解,缺乏正确的建筑环境意识和念。2) 社会整体建筑文化发展的落后(或称繁荣中的危机)。 3) 建筑设计、施工管理机制不完善。从社会观察中发现一些问题十多年来,我国室内设计从无到有,出现空前活跃之发展势头,对于开创广大人民与过去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在设计创作中也出现不少好作用。但由于室内设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和专业,刚刚建立,人才培养还没有跟上形势,行业的兴起更是基础薄弱。出现上述情况是基于根本的设计观念模糊: 1. 对环境认识的模糊认为室内设计是在已有建筑空间中进行表面装修和布置家具、悬挂装饰灯具和布置其他装饰品。把室内设计看成单纯的视觉条件的改善。即是从简单的装饰要领出发去认识室内设计,把建筑室内空间内涵与建筑设计割裂开来。实际上,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种延续,它们都是属于建筑设计范畴的。 室内环境的设计究竟包含哪些东西,这是值得进一步弄清的问题。室内设计主要指在现代建筑条件下,创造合理完善的建筑室内环境,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当今室内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是由于它具有很强的社会基础和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 室内设计是现代科技和文化艺术的综合产物,对于室内设计的研究,受到若干新兴科学发展的影响,如行为科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物理学、环境艺术和现代室内设计工程管理等。这门学科最广泛地包罗人的各种生活和生产活动内容,反映了人们相互交往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室内设计应充分体现人的价值特征,必须以人为主体确立设计依据,研究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寻找和它们相适应的环境形态结构。研究室内环境问题,要研究人的多种生活体验,研究人的感觉、知觉、习惯、智能和各种生活活动规律以及人对于室内环境的各种反映等。 室内设计又是一种文化活动过程,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建筑室内空间往往以自身形象(包括空间形式、节奏和秩序)和相关的装饰手段来反映时代和社会特征,不同的室内空间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具有不同的艺术感染力。(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弱觉等来完成) 如果不从以上室内环境意识的观念出发,社会造成设计思想的混乱。 2. 在社会文化变革,建筑文化变革中出现的模糊观念。改革开放,使中国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这 种冲击表现为大量西方科技、文化被引进,在文化艺术领域里,典雅的、通俗的、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潮在无选择的传播。总的说来,对于我们拓展视野、更新文化观念、繁荣艺术创作,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建筑(包括室内设计)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在外来建筑思潮影响下,使我们在追求时尚的社会心理之下,普遍表现为求新、求异,或追求多样化。这种倾和和我们比较熟悉的后现代主义恰好不谋而合。我们讲的拼凑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这种倾向的有意无意的表现。这是当前典型的室内设计的社会模式。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建筑思潮,由于其形式和内涵的多样性和通俗性,而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时尚建筑形式。后现代主要针对现代建筑存在的某些问题提出的另一种颇具哲理性的创作方法,它对于当代建筑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社会上对多种建筑形式的生搬硬套,或者照抄一些后现代建筑师作品的某些细部,实际上它的建筑内涵十分浅薄,有的甚至与后现代的基本思想的混乱表现之一种,其直接原因是建筑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脱节。 3. 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某些社会扭曲现象,严重影响了设计创作的正常发展。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带 来的不公平竞争,使室内设计创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其中主要是设计成果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冲突。有的人为了单纯追求效益而盲目顺应甲骨文方要求。某些暴发的老板没有文化素养,在他的设计下出现华而不实,谈不上什么文化品味的东西,一些奇而不美的低劣设计普遍出现,严重损害了建筑的功能和价值。严格说,这是丧失设计者的社会责任,甚至是出卖职业道德,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4. 室内设计材料使用的模糊观念在不少室内设计工程项目中出现盲目使用高档材料的倾向。有的人自 知设计没有什么内容,便用大量高级材料去掩盖设计上的缺陷,这也是当前设计创作中有代表性的倾向。 建筑空间是由一定实质材料的界面所组成,选用不同材料的结构和围护构件,按照材料,基本性能和力学规律围合成的室内空间,具有满足使用功能和人的审美要求双重特征。运用不同材料,在室内出现不同形式的空间界面(如蓬波杜中心的金属结构天棚、居室中的木屋架等)在室内产生各种形式的线、面、体等空间构成要素,这是材料与结构对室内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某些新材料构件的应用,如大型玻璃隔断,使室内空间出现通透感,大大丰富了室内空间层次变化,这些都改变了传统建筑形式和它的设计方法。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室内空间的整体形象是材料,结构和空间共同体现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象。 另一方面,材料因为体现了本性才获得价值,材料的质地和肌理可以加强空间环境效果,并使它的基本形象更具有意义,所以任何材料的运用都应体现其本质,如建筑材料中的木材料的运用都应体现其本质,如建筑材料中的木材被认为是最具有人性特征的材料,人们都愿意接近并喜爱它生动的纹理和天然光泽,在使用时有意去表现它。砖是一种普通材料,但在当代建筑师心目中仍然把它看做一种富于自然品格和表现力很强的材料,国外不少低层住宅、办公室和一些文化类建筑室内,普遍采用清水砖墙,在现代环境中不断更新其材质和表现特性,砌筑方法,开发其新的肌理,使它发挥更大潜力。 对于室内装饰材料的研究,除了掌握其功能特点外,主要应研究材料本身的素质和艺术表现力,以及人的视觉、心理反应等。 室内设计的各种意图,必须通过材料的合理运用来完成,可以用在室内环境中的材料很多,但要达到合理运用则比较困难,我们应当学会主动驾驭材料,最大限度发挥材料各自的优势,而不能盲目乱用,甚至无原则的高级材料堆砌。对于高级装饰、装修材料的使用,应重点突出,体现高材精用的原则。目前,很多工程中,不分重点地将一类高级材料,如花岗石、不锈钢、高级硬木、镭射玻璃等到处乱用,以为这才能体现他的所谓装修档次,这实际上是把使用高贵材料和提高环境质量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混为一谈。 这种指导思想,离开室内设计基本方向和原则,不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且使室内环境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暴发户的印象,或者说是把室内设计简单化、庸俗化。

这里有"环境艺术设计"范文及标准格式,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