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论文篇1 试谈网络经济在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且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网络已经从最开始的为人们提供各种信息资源逐渐演变成为人们通过购物平台,人们使用网络在家即可完成物品购买,此种情况的出现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方面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且还对国际贸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对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经济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以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经济;国际经济贸易;影响 近些年来,网络经济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其重要性也逐渐地突显出来,当前网络经济已经对国际贸易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鉴于此种情况,应该对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重要影响进行了解,对其积极的影响进行推广,不利的影响则给予改进。 一、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的影响。 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有积极的一方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本文对两方面影响都进行了分析,首先是积极方面的影响,具体影响如下: 第一,可以减少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对物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人会从国外购买物品,这就是国际经济贸易。在传统的国际经济贸易中,从国外购买商品不仅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还需要办理很多的手续,这样不仅延长了贸易时间,而且还增加了贸易成本,但是网络经济不同,人们可以直接从网络上下订单,当国外企业收到订单之后就可以发货,货物会直接送到买家手中,这样的交易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而且还节省了时间,所以说网络经济的出现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国际经济贸易的效率,而且还降低了成本[1]。 第二,加快了全球市场形成的步伐。网络经济优势在于不受地域因素的限制,无论是你身在哪里,只要有网络,就可以从世界各地购买你想要的物品,这种新型的交易模式很受人们的欢迎,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地区等融入到了这个大市场中,全球性市场的形成步伐逐渐加快。另外,网络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催生了一些新贸易方式的出现,比如说,在国际贸易交易中,物品订单、提货单以及发货单等都需要交给相关部门审核,在这一过程中,电子商务可以将纸质信息转换为电子数据信息,然后通过网络传输给相关部门,此种新型的贸易方式就是网络经济对全球经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的体现之一。 第三,提高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在我国贸易中,服务贸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经济的出现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快,而电子商务的应用则提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2]。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服务贸易交易的成本降低,其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而电子商务又和商业贸易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说,在此种情况下,我国的旅游业、工业以及移动电子商务等贸易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服务贸易的竞争力,使我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消极方面的影响。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也有着消极的影响,本文对这些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使国际贸易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在 网络技术 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有很多网络黑客会侵扰,而且网络交易所采用的网络资金支付方式也会存在着安全隐患,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国际贸易面临更大的安全风险。另外,在网络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犯罪的现象与日俱增,此种情况的出现也使得国际经济贸易面临着严重的安全风险。 第二,暴露了我国物流发展水平落后的弊病。在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网络来开展的国际经济贸易离不开物流行业的支持,要知道,国外的货物若是想要运送到买家手中,就必须要通过物流来进行配送,而当前我国的物流发展水平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的:首先,物流信息系统较为落后,对物流信息的更新不够及时;其次,物流一体化发展还存在漏洞; 再次,物流专业方面的人才比较匮乏,当前人才紧缺成为了制约物流行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后,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和电子商务等类型公司的战略性合作不够全面[3]。第三,导致人才紧缺局势更加紧张。电子商务是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因为其发展时间比较短,所以国家对此方面人才的培养体系还不是很健全。也就是说,高校虽然已经建立了与之相关的课程,但是因为此课程是新开展的,所以教师的教学经验等多方面都还存在问题,这样就使得此方面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难度,专业人才比较缺乏。另外,高校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率比较低,此种情况使得就业现状和人才需求不平衡,两者处于矛盾状态,这一情况的在加剧了人才紧缺局势的同时,也使得 毕业 生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 二、推动网络经济更好地影响国际经济贸易的 措施 (一)对 网络知识 进行宣传。若是想要促使网络经济进一步的影响国际经济贸易,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网络知识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电子商务是新兴产业,有很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此产业的重要性,针对此种情况,应加强网络知识的宣传,提高企业对此重视程度,然后促使企业能够从电子商务中发现新的商机,并将电子商务带 出国 门,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开展的新 渠道 。 (二)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还是制造业大国,有很多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中下层,所能开展的工作都是较为简单的,并且没有技术含量,还会对环境等造成破坏的工作,而产品中的核心技术则掌握在 其它 国家中,这样的产业结构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4]。针对此种情况,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大力扶持本土企业,尤其是一些生产高科技、无污染以及多功能产品的企业,只有这部分企业提高了竞争力,我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才能提高自身地位。 (三)为网络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在网络为主的时代中,国际经济贸易竞争中是否可以处于优势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此种情况,国家应该为网络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解决网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安全风险等,然后应该将国内的骨干网络集中起来,以此来拓宽我国网络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比例,增加网络的覆盖率,以此来促使我国的网络经济发展能够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网络应用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会参与网络购物,而且网络购物人数以及购买商品数量正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网络经济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比重,同时还对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针对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若是其影响是积极的,那么就应该进一步的发挥其作用,若是其影响是消极的,则应地消极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从而促使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所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能够加快国际经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如男,袁玮顺.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的研究[J].金融经济(理论版),2014,(11):33-35. [2]贾春阳,孙硕,吴天鸣等.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的研究[J].商,2015,(20):107-107. [3]张远圣.关于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的研究[J].科学导报,2015,(1):173-173. [4]张俊.网络经济对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的研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5,(7):182-182. 国际经济论文篇2 试谈国际经济冲突及对策 摘要:现如今,我国经济呈良好发展态势,在全球经济共同发展的同时,为了能够减缓日益矛盾的国际冲突,能够让国际间各个国家的经济冲突减小,让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可以正常健康发展。这就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出一个安稳和平的国际经济市场。培养和谐的国际经济市场营造出各个国家间合理的经济利益,需要制定能够让贸易交往的国家共赢的国际经济策略,从而慢慢缩短国际间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的落差,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最终把全球化经济下的国际冲突减小,进而合理规避。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经济战略 随着一体化经济逐渐走入国际市场,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发展规则,在不同的规则下,国家之间产生国际经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为了能够营造出安稳的世界经济环境,就需要实施一些策略对各个国家间的经济冲突进行合理的规避,把各个国家的国际经济损失降低。因此,制定出能够实现双赢的策略和经济战略是非常重要的。 一、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国际经济冲突的含义 现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上各个国家间产生经济的冲突是一定会发生的情况,但这种情况不能够完全消除。对于国际中的一些“经济潜规则”问题、缩短南北间的经济差距问题等等都需要对其进行安全平稳的宏观调控。国际间曾经存在不平等的国际秩序和规则,权力的独断性在整个大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冲击逐渐失去了原本所具有的价值,从专制性的地位变成了大众性的规则。全球化经济在逐渐迅猛的发展中,各个国家都在捍卫本国的主权,对本国的经济也有着一定的主导权力和控制能力,但是在一体化经济的背景下,需要国家对经济自主权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这样的国际矛盾慢慢成为了各国关注的 热点 话题,从一个角度来说,各个国家认为,在国际间形成众多的国际性跨国公司是对本国经济的一种掠夺策略,跨国会对本国经济的自主性控制方面有干扰性。 二、目前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影响下的今天,全球一体化为很多国家带来了不少便利的条件,也为不少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全球经济中迅猛发展的自由经济,商品和服务等资本的流通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它们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多的商品流通量,这样就会导致经济全球化成为了经济发展必经的道路。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由于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不同,背景不同,所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冲突,每个国家的经济在表面看似安稳的,但经常会有不安定的因素存在。 在国际秩序形式逐渐转换的前提下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全球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世界经济旨在规定一个安全平稳的经济秩序和规则。在这种秩序和规则下,将削弱国家自身对经济的控制力和约束力,但是会因为各个国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种 方法 会加强政府对本国家的经济干预,通过了政府的干预,各个国家的经济会优先并大部分考虑本国的经济现状,这也使各个国家间在进行经济往来时冲突发生的几率会不断加大,政府对国际经济自由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干预,也因此产生了国际上的经济冲突。 三、国际经济冲突的造就点 政府的强烈干预是导致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府旨在保护本国经济不受烦扰所以会采取相对保守的经济态度致使国内的经济开放程度逐渐减小,因此,会对自由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干扰,使得本国经济在大的经济环境面前丧失一定的竞争力,最严重时,可能会脱缓本国的经济发展进展。 所谓经济一体化发展,是以整个国际全球化大背景为前提的,既想享受自由发展的经济模式带来的便利,又要以保护国家利益为重,以本国的经济发展策略为旗帜,再加上政府对本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上发展的干预,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引发了国际间的经济冲突。在政府的参与下,对本国的经济控制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和相应的经济法律规定,这种政策的制定不仅是对本国的经济保护,同时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体也产生了一定的干扰性,在某些利益上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对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障碍。 一方面,政府对自由经济进行干扰,它的目的就是使国外的经济发展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干预并且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实施一定程度的保护意义。另一方面,政府在面对国际经济对本国经济造成影响时会采用相应的法律措施和手段来遏制这种现象,如各国间针对国际经济的冲击一般都会设立贸易壁垒等,政策和法律的双管齐下,使经济自由化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全球化经济是一种自由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国际经济大背景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每个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政府的管制存在于整个全球化经济发展中,又影响着整个国际经济的发展,所以,本着“国家经济上进行合理的放宽,在主权上进行必要的控制”这个原则和规定,政府的控制程度是国际经济冲突产生的根源。有些错误的理解在于全球化是想要对每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控制从而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经济体,但实际上,真的全球化是求同存异,为整个世界的经济构建出和谐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下大家友好竞争各自发展。 四、针对国际冲突的相关国际经济法 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经济法在发生经济冲突时起到的约束和控制的程度上,以及它的适用性和能力的广泛性上,从目前的国际经济状况来看,国际经济法对国际经济冲突的解决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经济的发展作为整个国家的基础,是一个国家的地位和实力的象征,因此经济冲突必然引起法律上的冲突。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它需要合理的经济市场规则,它要使每个国家能够愿意接受这个规则,并且按照这个规则合理合法地发展本国的经济,但是现在的国际经济规则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 五、减少国际经济冲突的对策 (一)构建国际经济体制。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法抵挡经济球化的趋势,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的前提下,在国际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构建合理的经济体制才是减少国际经济冲突最好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构建国际经济法案,从而让每个国家都能够合理有效地参与到经济法案当中来,这是保证全球化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必然方法,这样能够保证每个地区的经济有序发展。要想制定健全并强大的法律体系,就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做好国与国,国家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议,对其法律的适应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然后,制定符合国内和国际的法律权限,通过各国间的相互协商最后进行具体的安排。 (二)正确面对冲突。 国际经济冲突是无可避免的,每个国家都应该正确面对自身以及其他国家所管辖的冲突,冲突发生后,要立足于国际经济冲突的减小或解决的视角,正确面对冲突不盲目不冲动这样才可以想出较完美的解决对策。未雨绸缪才能应对自如,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要对本国的经济体系做到全面的了解,了解自身经济体制的性质,通过合理的协商和适当的退步和对管辖权的合理分配从而把各国的国际间的经济冲突得以解决。这是有效规避国际经济冲突的良好解决办法,每个国家在解决国际经济冲突的时候,都应该予以一定程度的认识。 (三)采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办法。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实则是一种逐渐进行的经济发展态势,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各个国家间的合作,以及区域性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国家间采用的如贸易壁垒式的潜规则,以及全球化并没有真正全球而只是发生在几个国家间的这种现象。因此,为了规避国际经济的冲突时,要在小范围内进行合理的磋商和探讨,在 文化 经济等各个方面进行多元化的合作,谨记合作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作出适时的让步,这种方式在解决政府对经济全球化干预上面也有一定的成效。在经济合作中要制定出合理合法有效的合作模式,使得各方面的风险降到最低,使国际经济冲突出现的概率慢慢减小,最终使得国际冲突的办法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构建合理的经济摩擦相对应的体系。 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各个领域,各个企业应该怎么样有效避免国际经济冲突?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必须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经济体系,要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使企业的财务数据和账目清晰便于分析,同时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从行业的层面来说,为了避免各种冲突的发生,就要号召行业权威组织一个有威望的机构,在这个机构中每个行业或企业的组织有一定的话语权,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平等的经济经验,及时调整相应的应对体系。 六、结语 根据本文的分析和探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展一定会是蜿蜒曲折的,每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情况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就大不相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竞争和压力都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在关于经济的利益冲突一定会存在的前提下,要做好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就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良好稳定和谐公平高校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是必要的,也是每个国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许多,肖冰.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问题及其应对[J].江苏社会科学,2010,2 [2]邓云赟.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及其措施[J].中国商贸,2014,28 [3]王宵晴.经济全球化下的国际经济冲突及其应对研究[J].北方经贸,2014,3 猜你喜欢: 1.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免费下载 2. 国际经济论文 3. 关于国际经济的论文范文 4. 国际经济论文题目大全 5. 有关国际经济形势论文
21世纪初世界经济贸易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的特征。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将深刻地影响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加深和知识经济的推进对新世纪的影响最大。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的变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晴雨表。反过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又在质与量两方面影响着国际贸易、投资与生产。 21世纪前5年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21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基本特征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形成的,它同20世纪的国际政治、经济现实紧密相关。20世纪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建立在两次世界大战和持续近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世界之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反映在经济上,实质是两种经济体制的竞争。90年代初,冷战格局随着苏联和东欧剧变而宣告结束。90年代前期,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从衰退到缓慢回升的阶段。发生在90年代后半期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起的世界经济陷入低谷,也说明现在的世界经济体系并不完全适应变化中的国际经济的需要。 (一)世界经济仍处于调整期,呈现低速稳定增长态势 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激烈动荡的阶段,出现了两次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的局面,最终导致90年代的全球平均经济增长率低于80年代与70年代。由此世界经济进入调整期,一方面,在世界不同区域,经济状况的差异比较大;另一方面,这个调整在对世纪的前5年还将继续。 (1)东亚地区的经济调整将基本完成 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最近20年,东亚经济年平均增长8%,远远高于全部发展中国家年平均4.3%、发达国家年平均3%的经济增长率。东亚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同时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与投资市场之一。1997年的金融危机不仅打断了东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不同程度蔓延到了其他地区,对90年代末世界经济的影响很大。 因此,我们的一个基本观点是,21世纪的前5年中,东亚经济将进入一个低速、稳定增长的阶段。东亚区域各国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以求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点。东亚区域经济复苏,对我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在贸易与投资方面。我国同东亚其他国家的竞争将会加剧。 (2)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欧洲经济将逐步走出低谷 欧洲经济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欧洲的不同区域其影响力又有较大的差别。欧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块,俄罗斯、独联体和欧洲其他国家以及波罗的海三国为一块,这一块除俄罗斯外,其余国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甚显著。第二块是前东欧国家(现在一般称为中东欧国家),包括10个国家。它们在政治、经济方面都积极向欧洲联盟靠拢,但自身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较小。中东欧国家同我国的经贸合作规模较小,对我国的影响也不大。第三块是以欧洲联盟为代表的西欧国家。这一块是欧洲经济的主要部分,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极大,同我国的联系也很密切。 进入21世纪时,欧盟在经济调整方面将可能加快步伐,其经济增长速度仍将维持低速稳定增长的态势。21世纪前5年,欧盟对世界经济将会产生影响的事件有:欧元完成过渡阶段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和欧盟的东扩(第五次扩大)。 欧元能否顺利完成过渡正式进入流通,对世界经济将产生很大的影响。1999年1月1日欧元在领定同区内各成员货币汇率的同时,正式亮相。原本各国寄予厚望,预测欧元将是一种强势货币,但欧元一登台很快就开始持续走低。欧元走低是有利于欧盟经济发展与调整的,它可以推动欧盟出口增加,但欧元走低却不利于欧盟形象,也不利于欧元区下一步的扩大。如何提高人们对欧元的信心,是 欧盟进入新世纪时的一项重要任务。欧元的发展必定会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欧盟已经开始了东扩的行动,准备将中东欧10个转轨国家和1个地中海国家分批吸纳到欧盟。东扩如果成功,欧盟将由现在的15国扩大到26国,从长远来说将使欧盟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尽管欧盟在一体化进程方面进展较大,但它在经济调整方面也存在一些难题。例如,目前的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1998年为10.6 %)。降低失业率成为欧盟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还有如欧元区成员同其它欧盟成员之间的经济协调问题。经济一体化的任何措施、行动,都必须首先确保整个欧盟一体化不受到损害。 (3)美国仍将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地位 美国在21世纪的前5年中,将进一步调整其以全球为目标的政治、安全和经济战略。依据在经济、科技领域的绝对优势,以加强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继续发挥对整个世界绎经济的领导作用。1996年7月,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利国的技术》报告,得出的 一项结论是,“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最重要商品。美国创造知识 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一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在信息产业发展的强有力带动下,美国经济已连续增长约107个月。从美国经济目前调整的情况看,只要没有重大偶然因素,未来5年中美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由于受到90年代后半期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因此进入到了一个调整阶段。这一调整在下一世纪初的5年里可望完成。整个世界经济将呈现低速、稳定增长态势。发达国家以及受90年代末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国家,调整速度可能会快一些,调整的效益更容易体现。 从经济调整的内容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将处于工业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水平。有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仅仅处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的时期,但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进入“先进经济体”的行列。在21世纪的前5年里,这部分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的走向将趋于明确,它们努力在科技、信息、服务和管理等领域推进和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将真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们的经济调整是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知识与智力资源,借助所拥有的强大经济基础,在世界范围内获取高额利润。 这次世界经济调整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持续时间长,可能到2005年方能结束;二是涉及范围广,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将被卷入这一调整的潮流;三是调整内容发生质的改变,不仅要解决产业结构失衡问题,而且要通过科技和信息来推动这一调整进程 (二)贸易的增长速度将继续超过生产的增长速度 进入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的增长率连续超过世界生产的增长率。世界贸易增长与生产发展的相关程度不断提高。据一份研究报告称,1960年一1969年间,世界生产每增长1%,世界贸易量增加1.42%;1970年—1979年间,世界生产每增长1%,世界贸易量增加1.25%;1990年—1994年间,世界生产每增长1%,贸易量增长2%。贸易增长与生产发展的相关度达到空前的水平,并且还在不断提高。 世界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将使世界各国(地区)的比较利益更加明显,促使各国进行进出口结构调整。如果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得以更好地推进,将使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获得一定改善。国家间的贸易活动将更加频繁,贸易仍将是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21世纪的前5年里,国际贸易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原材料等初级产品贸易数量将大幅增加,但价格则相对较低且变化无常。同它相对应的是,制成品贸易将大幅增长,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较大比重。出现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第一,人口增加的压力将推动初级产品贸易的发展。 第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那些最不发达国家只能依靠初级产品出口量的增加,缓慢推动经济增长。 第三,世界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展示知识化经济时代的特征。以微电子、生物工程、新材料、光导纤维、航天工程海洋工程、计算机软件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工业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而推动出口商品结构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深加工、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将成为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内容。 (三)国际贸易格局分布不平衡加大经济差距 21世纪初的前5年,国际贸易格局分布的不平衡将进一步拉开不同类型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下述几个方面的状况可能在未来5年里继续存在。 (1)发达国家仍将占据国际贸易的主导地位。 (2)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有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参加到国际贸易中来,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在增加;另一方面,发达国家所占份额下降,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主导地位的丧失。 (3)发展中国家内部将进一步拉开差距。一些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重要的贸易国,在经济发展上更接近于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水平。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基本上仍处于原料提供国和制成品销售市场的地位。 这些国家由于处在国际生产与分工体系的最底层,受到种种国际、国内因素的限制,因此,从国际贸易的发展中获得的利益将是有限的,经济可能继续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跨国公司、区域经济合作对国际贸易的推动 国际贸易发展中,服务贸易将会有很大发展,在整个贸易中的比重将显著加强,可望由90年代中期的约1/5强,上升到21世纪初的1/3以上。服务贸易、技术贸易与商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力,在下世纪初的国际贸易中,必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对贸易的推动也将是十分明显的。无论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还是亚欧经济合作,或者是跨大西洋的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其目标都是推动区内相互贸易的自由化。北美、西欧、日本、东亚和拉丁美洲部分国家将保持世界主要市场或重要市场的地位。这是同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 (五)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变化 (1)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银行贷款、证券投资和直接投资。21世纪初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变化,是证券投资将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这是信息革命推动下,金融全球化发展的结果。另外,国际直接投资在下世纪初,仍将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但投资的方式将有很大变化,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十分显著。 (2)未来几年国际资本的流向仍然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也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输出国。一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吸收国。原因是这部分国家在下世纪初,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自由化和私营化将进一步发展。 (3)伴随国际直接投资在21世纪的扩张,投资部门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即从初级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转而投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将进一步趋向于采用兼并与收购。 (4)跨国共购继续成为外国直接投资(下文简称FDI)的重要方式。东道国吸引投资的目的是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目的则是为了在国际间增强竞争力,两者之间必须进行协调。从国际间的情况来看,能否更多更好地吸引FDI,关键在于能否采取适应跨国公司的政策。据联合国贸发会议《1999年世界投资报告》,1998年全世界有60个国家对145项涉及外国直接投资的法规进行了修改,其中136项(占总数的94%)的修改是为了给FDI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 21世纪前15年世界经济的基本状况 (-)世界经济的调整完成,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强有力推动下,世界经济调整的完成,将使各国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在更大范围内追求要素的最佳组合。整个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时期。 (1)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全球性经济调整将推动各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特别是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推动者的发达国家以及经济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因利用了这次经济调整的契机,不同程度地将高科技、信息和知识作为下一个世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所以其发展将是很迅速的。因此,下一个世纪前15年内,世界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源于高科技,信息和知识在投资、贸易和生产等领域的高度应用。 (2)下一轮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会继续加剧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对于“边缘化”国家来说,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1971年制订了最初的最不发达国家标准,到1994年进行了5次修订。伴随着每一次修订,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也在增加。按照1994年的标准,到1994年底全世界共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1971年时有25个),分布在非洲(33国)、亚洲(9国)、美洲(1国)和大洋洲(5国)。 上述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是未来15年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不稳定因素。消除贫困,缓和不平衡是国际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贸易自由化成为基本潮流,但仍有变数存在 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在未来15年里将形成机制化。不仅区域经济合作圈内部,贸易壁垒将极大地降低甚至基本消除,而且区域经济合作圈相互之间的贸易自由化也将得到极大发展。贸易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基本潮流。 在贸易自由化潮流下,发达国家是主要获利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贸易自由化不啻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本国市场与本国工业将受到发达国家资本强有力的冲击。 从总体趋势上说,贸易自由化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贸易因此将得到迅速发展。但应当指出,一些国家为了本国的国家利益,将会制造出一些新的贸易壁垒,从而对贸易自由化形成障碍。当发展中国家和一些努力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还未来得及处理如何将其国内经济政策适应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规则这类严肃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已把更多的新议题,列入世贸组织新的议事日程中去了,使这些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例如,贸易与环境保护,贸易与劳工标准以及贸易与竞争政策等等类似的“新贸易问题”,都已列入了世贸组织的谈判议程。这些问题以抵制“生态倾销”、“社会倾销”及“不公平竞争”为借口,必然会给21世纪的国际贸易带来新的障碍,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改善带来阻力,从而也给未来的多边贸易体制带来几多变数。 (三)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将占很大比重 未来世界经济的增长主要是建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科技产业日益成为产业结构的中坚,高新技术产品将不断涌现并成为未来15年内重要的贸易内容。世界银行《1998/99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几乎所有的经合组织成员,高科技产业在制造业总增加值中的比重增加,在出口中的增加相当显著。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3来源于美国发展最快的信息技术产业。美国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已占出口的总额的40%,下一世纪这个比例还将有更大的增加。这种变化在其他国家亦是如此。以中国为例,高新技术产业今后几年内也将保持高速增长,据估计全社会电子信息产品市场规模在2000年将达到1万亿人民币,2010年可能达到6万亿人民币。中国将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业的强国和全球最大的电子市场之一。 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增加,不仅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而且,其产品生产的扩大会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急剧地降低生产成本,并带动相关产品的出口。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形成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机遇。 (四)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 (1)绿色贸易成为主流。将在未来获得长足发展的知识经济,可以说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这与传统工业不同,传统工业是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的,因而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未来15年里,生产、贸易和消费的观念将发生很大变化。高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将遵循一种新的指导思想,即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裕自然资源,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因此知识经济下的生产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配合。在此基础上,绿色消费将成为潮流,绿色贸易将顺应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而得到极大发展。 (2)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推动力量。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的奋斗,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在迈向工业化的目标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其经济结构正在迅速与发达国家趋同,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非常突出。中国、韩国和东南亚国家将发挥重要作用。1995年7月的第28届东盟外长会议表示,与会各国将全力支持在2003年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届时将出现一个约4.7亿人口的大市场。尽管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东盟受到沉重打击,但从目前情况看,东盟已从打击中复苏,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同时也必定是贸易大国争夺的重要市场。 虽然上述发展中国家(地区)不可能与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同等地位,但新的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大大促进其国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逐步发展,一部分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必定会成为未来国际贸易重要的推动力量。 (五)资本将在全球各地加速流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经过对90年代两次重大金融危机(墨西哥危机与亚洲危机)的反思,各国的金融改革将逐步完成,从而有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促进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以高科技、信息、知识为内容的国际分工,也将促进资本在国际间的快速流动。资本在全球各地的快速流动,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能远远超出20世纪。未来15年里,欧元可望确立其国际货币的地位,并同美元、日元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完)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际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世贸经济组织的加入和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网络化的新发展,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融合,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势态。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现代的国际经济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市场在经济上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现如今各国间的经济组织、金融活动互相合作、互相影响,联系紧密,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全球统一化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相应的全球经济管理机制和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战略方针,使全球经济的经济行为得到规范,并且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建立了经济全球开放化的大市场,使得各种有效资源和新型技术及财力资金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
(二)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各国的经济已经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最大限度的解除贸易阻碍,使各种有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全球效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有效地实质推进。
(三)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涌现出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组织,使现代区域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新的网络贸易,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和贸易交易,从贸易的洽谈到签约再到交货直至付款的整个交易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得以实现。
二、我国要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寻求经济贸易发展新突破
(一)开拓创新,提高科技产业技术
1.加大我国的科研投资力度。同发达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相比,我国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加大科研事业的投资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2.进而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新机制,从而解决好我国的经济发展通科技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高技术人才,强化科研与实践结合,开创支持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快我国企业的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
4.改善单一的科技投资渠道,优化科技投资结构。强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国家科技投资基金,构建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以便更好的促进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贸易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级计算机和高端的网络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基础的网络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于网络贸易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国的网络贸易环境和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网络贸易的发展,鼓励对外贸易的往来。
网络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贸易领域,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弊端,例如在贸易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时效性、知识产权的防护性及贸易纠纷的处理等方面还有待于更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贸易的平稳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对现代国际市场的发展保有高度的警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和良好的规范我国网络贸易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参与和协调
我国在加快顺应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发展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贸易关系要积极的进行参与和协调,才能够更好的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在国际关系重要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另外,我国还要搞好同周边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金融投资关系,发挥我国政治大国的作用,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经济问题的协调,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结束语
因此,我国要紧抓机遇,紧紧跟随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试论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 管理 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我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 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的经济安全。
这具体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
(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
(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资金是贸易的源泉,我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从我国贸易引资情况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第二,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投资 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第三,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第四,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三、我国外贸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作出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1)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3)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1)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2)扩大外贸出口,改善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3)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4)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5)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四、总结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国际大市场,我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来,利用自己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 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要不说说,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和退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形势简析 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由于美国的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造成的,其原因如下: 1、 美联储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固定资产投资的泡沫及经济的虚假繁荣; 2、 美国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不力,致使类似网络泡沫的经济重现,使世界各国深受其累; 3、 美国对次贷危机的危害性估计不足,没能在早期及时纠正和提供必要的***支持,造成现在难以收拾的局面; ⑵美国金融危机的后果: 1、 造成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衰退,很多貌似强大的国家一夜之间就达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 2、 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度和广度都较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要大,因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放大了危机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⑶美国及全球经济趋势预测: 1、 虽然全球各国都已经信誓旦旦的联合起来救市,为此出台了天文数字的救市方案,但是否有效有待今后几个月的观察。而且救市产生的金融国有化问题、救市所需资金的来源问题及其后续影响、救市单单只针对金融的流动性手段是否合适问题、今后实体经济也面临“救市”问题(如汽车行业)等等,一切都是都是未知的。 2、 即使此次全球联合救市取得了成功,但需要的时间也很漫长,经济的中长期衰退已经不可避免。 二、2008年中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分析 1、 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 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 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 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 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三、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这部分损失目前还无法完全预计,最终的损失数字也将是个天文数字。并且,出口型企业倒闭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也将在此次合骏集团的倒下后展开,更多的外向型企业死掉将是必然的; 2、 银行业虽然直接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但由于我国金融管制较严,致使损失相对较小,涉水不深。中长期看中国有持续降息的预期,但是由于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变更,将在短期内有更多的资金暂时回流到银行,后续就看各家银行如何应对了。 3、 房地产业的冬天现在还是刚刚开始,房地产业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待泡沫破灭后,一些不利因素纷纷显现,比如体制上的土地分配制度不公(高峰期大量的地王纷纷出现,地面价值迅猛拉高)、房价的上涨速度远远超过消费者工资的上涨速度、股市的持续下跌使大量资金套牢(消费者财产性收入严重缩水)等。但可喜的是房地产业的资产证券化改革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此避免了类似美国的次贷危机。 4、 钢铁行业受危机的影响开始显现,表现在钢铁价格持续下跌,产能缩减。但是,就中国钢铁业来说,由于中国拉动内需的预期,势必将提供更多公共品,即时冒着再次陷入通胀的危险,***也将放松固定资产投资。对于钢铁及机械制造业来说中期看好,至少不会严重下跌; 5、 石油、煤炭等能源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表现在能源价格将持续走低(由于需求降低),未来风险处于中等水平。也可能由于中国内需的快速启动致使能源价格不致下降过快,而且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冬季取暖期,对能源的需求将在未来半年内是稳定和持续的。 6、 黄金等贵金属、奢侈品行业中期不看好。原因是黄金价格已经在过去持续升高中透支了其保值性,对于黄金及其奢侈品行业来说冬天即将到来。更多的资金将撤出这个市场,消费者对实物的购买也将直线下降; 四、关于救市 1、 房地产业:现在针对房地产业的救市论甚嚣尘下,本人认为此时救市是可笑的、是浪费纳税人钱的变相利益输送。 ⑴ 从此次房地产冬天的形成因素来看,是上文提到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通货膨胀、中国货币升值的影响产生了大量泡沫。在此次泡沫形成过程中房地产业的暴利是众所周知的,这部分利润必须在市场的调节下回吐; ⑵ 现在房价相对消费者的工资来说还是太高,特别是中小城市后期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还未明显下降,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房地产业的未来; ⑶ 房地产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主要体现在需求的不足,但这正是房价过高造成的。中国百姓有严重的“买房情节”,潜在购买力是巨大的,只是因为房价过高,一旦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大量的购买力将使房地产业自然复苏,所以无需救市。 2、 汽车业 相对于房地产业,汽车业的危机即将体现,表现在汽车购买力的持续下降,也许这才是关注的重点。
·《日本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亚洲债券市场发展研究》 ·《国际区域金融合作的制度分析》 ·《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研究》 ·《战后日本政策金融研究》 ·《战后日本汽车产业的发展及政策研究》 ·《韩国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源开发研究》 ·《2001-2007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案例的研究》 ·《上海写字楼市场投资价值与人民币汇率的关联性及实证研究》 ·《中国企业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跨国并购研究》 ·《商业银行现金管理业务研究》 ·《中国股指期货市场交易者结构合理化问题研究》 ·《汽车贷款证券化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的模式和时序选择研究》 ·《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一共将近1000篇世界经济专业硕博论文选题,具体请到)
以下是世界经济概论的课后习题答案:4.何谓跨国公司?其基本特征有哪些?其理论有哪些发展?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于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跨国公司在结构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在:(1)营业规模大。(2)地理分布广。(3)股权结构分散。 由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活动,其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也与国内企业迥然不同。在经济环境方面,跨国公司不仅受母国的经济状况、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取向的影响,而且更要受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结构、市场运作情况、经济波动和政策变化的影响;在政治环境方面,东道国的政治变动是影响跨国公司经营的重要环境因素;在文化环境方面,跨国公司要在具有不同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教育水平等的不同文化环境下从事生产经营;在法律环境方面,跨国公司不仅受到国内法律的约束,而且其各个子公司和附属机构还要受到各自东道国的法律约束,因而它所面对的法律环境远比国内企业复杂得多。由于跨国公司的性质及其在业务活动、结构、经营环境等方面与国内企业的差异,使得它在经营管理上也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战略目标的全球化。(2)营运过程的国际化。(3)组织管理的内部一体化。(4)经营方式的多样化。(5)生产要素转移的内部化。对于促使企业对外投资,建立跨国公司的微观因素,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理论:(1)垄断优势论。(2)寡占反应论。(3)内部化理论。(4)投资的有机构成论。(5)边际产业扩张论。(6)产品生命周期论。(7)国际生产折衷论。促成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不仅是某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而是上述多方面具体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5.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体现出哪些新特点?总体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如下一些新的特点:(1)企业跨国并购日益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手段。跨国并购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跨国经营行为。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以兼并与收购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在国外建立起自己的生产设施,以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与此同时,巨型跨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日益增加。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跨国并购活动之中。跨国并购的盛行,标志着一种新的投资类型的产生。跨国并购是以寻求战略性资产为目标导向的全球扩张式的国际直接投资。(2)除了股权式并购外,属于非股权参与方式的国际战略联盟越来越扩展,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在国际化生产和经营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国际战略联盟方式,以拓展其对外扩张能力。联盟的各方不拘地理限制、不受市场地位约束的跨国战略性协作,使许多国家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各国资源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新配置。国际战略联盟的兴起,既是多种因素交叉作用而产生的新经济现象,也是跨国公司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实现战略调整的必然结果。(3)跨国公司间技术合作与研究开发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最近几十年来,跨国公司技术合作的加强和研究与开发(R&D)国际化是国际生产和竞争格局变化的客观反映。为了分担由于在更为广泛的地理空间和新市场的开拓中因竞争而带来的R&D的高额成本,跨国公司间在相互兼并和联合的同时,加强了技术合作和R&D的国际化。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有利于利用科技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适应和开辟当地市场需求、提高国际竞争力。6.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地位:跨国公司是生产国际化和世界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跨国公司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跨国公司通过建立独资、合资企业、战略联盟以及其他合作形式,几乎渗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所有产业领域和部门,其影响已遍及全球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作用:(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国际经济学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引言:随着我国世贸经济组织的加入和国际经济贸易全球化、自由化、网络化的新发展,我国必须抓住机遇,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快速融合,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势态。
(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现代的国际经济正在向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整个国际市场在经济上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现如今各国间的经济组织、金融活动互相合作、互相影响,联系紧密,最终融合成为一个全球统一化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相应的全球经济管理机制和经济全球化运行的战略方针,使全球经济的经济行为得到规范,并且明确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建立了经济全球开放化的大市场,使得各种有效资源和新型技术及财力资金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自由选择和优化配置。
(二)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新发展,各国的经济已经同国际市场紧密相连。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各国要最大限度的解除贸易阻碍,使各种有效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增加全球效益。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为国际贸易的自由化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有效地实质推进。
(三)现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涌现出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组织,使现代区域经济向着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四)现代贸易交易网络化的新发展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新的网络贸易,即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借助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商务活动和贸易交易,从贸易的洽谈到签约再到交货直至付款的整个交易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得以实现。
二、我国要结合目前发展现状,寻求经济贸易发展新突破
(一)开拓创新,提高科技产业技术
1.加大我国的科研投资力度。同发达国家对于科研方面的投资相比,我国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制约了我国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经济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阻碍。因此,必须加大科研事业的投资力度,大力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
2.进而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建立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新机制,从而解决好我国的经济发展通科技发展相互脱节的问题。
3.树立创新意识,培养高技术人才,强化科研与实践结合,开创支持科研院所走进企业,从而更好的提高企业的产业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快我国企业的科技产业的技术发展。
4.改善单一的科技投资渠道,优化科技投资结构。强力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建立国家科技投资基金,构建多渠道的投资体系,以便更好的促进科技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
随着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现代贸易交易方式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网络贸易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主要贸易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高级计算机和高端的网络技术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基础的网络设施相对比较落后,对于网络贸易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很多企业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我国的网络贸易环境和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因此,我国必须加快网络贸易的发展,鼓励对外贸易的往来。
网络贸易作为一个全新的贸易领域,虽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弊端,例如在贸易交易的安全性、电子合同的时效性、知识产权的防护性及贸易纠纷的处理等方面还有待于更好的解决,以上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网络贸易的平稳发展。因此,我国必须要对现代国际市场的发展保有高度的警觉,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贸易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和良好的规范我国网络贸易的有序、健康发展。
(三)对国际贸易关系进行参与和协调
我国在加快顺应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新发展的同时,务必要注意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对于国际贸易关系要积极的进行参与和协调,才能够更好的维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在国际关系重要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维护大家的共同利益。另外,我国还要搞好同周边亚太地区国家的贸易往来和金融投资关系,发挥我国政治大国的作用,积极地参与亚太地区经济问题的协调,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结束语
因此,我国要紧抓机遇,紧紧跟随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新发展,规范网络贸易交易,鼓励对外贸易来往,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新形势下,用开拓创新的方式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试论国际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加快国内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使之更适应全球市场规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树立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培育跨国公司,进一步促进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关键词:国际经济;中国经济;影响
一、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具体表现为:(1)国际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 管理 经验。(2)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利益。(4)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在外贸领域引资带来的机遇。
国际经济一体化为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外贸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它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引资面临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在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
第二,由于我国经济目前增势良好,有望保持一个稳定快速的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
第三,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我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机遇。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我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我国的对外贸易。我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 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近年来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每年增长速度大约为7%-8%,其中靠对外贸易拉动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的百分比大约是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国每年1/4左右的经济增长是靠对外贸易来实现的。在此情况下,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增长,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我国资本流动加快,并呈多元化趋势。由于可以便利的进行国际间资金的划拨和结算,从而为我国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是我国的资金余缺能在世界范围内调配,闲置的资金可以转变为盈利的资本,使我国的贸易可以不完全受制于国内储蓄和资金的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发展对外贸易。
二、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带来的冲击
对于中国而言,经济一体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为我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带来诸多问题。从而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经济全球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连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第三,经济全球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的经济安全。
这具体表现在:
(1)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
(2)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
(3)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
(4)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资金是贸易的源泉,我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之后,从我国贸易引资情况看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第一,东南亚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第二,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第三,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使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投资 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国际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第一,从货物贸易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二,从服务贸易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第三,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其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第四,从贸易政策看:贸易和金融自由化与全球化结伴而行,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转轨,若不加快改革,贸易政策将难以适应自由化的过程。
三、我国外贸应对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们应该积极作出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1)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2)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3)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国际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面对国际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1)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2)扩大外贸出口,改善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3)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4)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5)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四、总结
国际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由于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国际大市场,我国参与到了激烈的竞争中来,利用自己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的重大变化,或迟或早必然会反映到当代世界政治的斗争(包括它在特殊手段上的继续——军事斗争)和国际关系中去,而这些斗争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必然会反作用于世界经济。我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经济的现状和近期走势
去年,世界 经济 受美国衰退的影响 ,增长大大放慢。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前景并不十分明朗,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有阴有晴,差异性十分突出,且都在变化之中。这里且就今年到现在为止的经济形势做一些说明,对影响世界经济的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分析 。
一、美国经济复苏起落不定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 局于去年11月26日宣布,美国经济从当年3月份起陷入衰退。但实际上,美国GDP只在当年第三季度是负增长。9·11恐怖袭击使美国受到意料不到的打击,但其影响并未像人们当初估计的那么严重。去年全年,美国GDP仍增长了。今年1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GDP以年率计算 ,增长5%。特别是生产率竟跃升8%,这种情况也是异乎寻常的,人们对美经济前景普遍表示乐观。但到第二季度,形势又发生新变化,回升转趋疲弱,GDP只增长。其间,安然公司、世界 通信 公司等大公司假帐丑闻接踵而至,全国为之震惊, 投资 者对股市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受到极大挫伤,成为影响美国经济稳定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如此,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7月16日在国会作证时,仍确认美经济在走向全面复苏。他预计今年全年美GDP的增幅为一,高于2月份的预测(—3%)。但他也不无保留地说:“目前 困境的影响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随着不良影响的消除,如果不出现进一步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将重新呈现可持续增长的态势”。与美联储的预测不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对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先前的预测数字分别为和,现在下调到和。
但无论如何,这次美国经济衰退时间短暂,经济下降轻微,是前所未有的。美 经济学 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美国的衰退“非常非常轻微”,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这次不是标准的衰退,还有人认为这是“新式衰退”。
美经济衰退轻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在此期间,消费者开支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不见减少。消费开支占美GDP近2/3,它的稳定增长,支撑了美国经济不会大幅下滑。为什么美消费开支不减,这是因为自1996年以来美国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构成其收入的三大部分一一工资,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都大幅增长。首先,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职工工资和薪金收入有所增长,直到2002年头两个月,仍增长近4%(年率)美国约60%的家庭拥有股票。几年来股市持续攀升,家庭收入也相应增长,美2/3的家庭拥有住房,一年来房价上涨9%,家庭的资产也随之增长。总之,美国居民“家底”厚了,他们有可能放手花钱,是美经济衰退格外缓慢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联储于去年11次降低利率,把利率降到的低水平上,布什政府上台后,又实行减税和增加 公共 开支政策,这些也都对减轻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复苏,起了一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起相反作用的因素,影响着美国经济难以快速回升。
首先,这次衰退是信息技术投资过度,信息技术股市形成的泡沫破裂,信息技术部门公司大批破产,并波及其他部门,美企业 投资大幅下降。2001年第4季,美固定资本投资猛跌,2002年第1季又下降。与此同时,民用资本货物订单不断减少。格林斯潘曾多次强调,资本货物的 统计 数据是重要的投资晴雨表,而固定资本投资又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当前企业投资疲软无力,今年下半年能否恢复尚难下定论,不能不影响经济复苏。
其次,正因为消费开支没有大减,住房 建筑 业保持繁荣,在经济复苏中,也不可能再有新的增长。
再次,美国外资大量回流,也将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在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外国投资者热衷于购买美元资产。2001年外国投资流入美国总额高达4550亿美元。但现在已大为减少,其中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已从2000年的3080亿美元骤降到2001年的1310亿美元,预计2002年还将进一步下降到1030亿美元。
最后,美国大公司丑闻使美国投资者对资本 市场 的信任发生动摇,其深远影响远未消除;美国人对可能再次遭到恐怖袭击惴惴不安;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特别是打伊拉克如何进行,心中无数。凡此种种,都增加了美国人对经济前景的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对美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将出现“双谷底”;有人认为美国经济有可能步日本后尘,进入“失去的十年”,还有人认为如果美股市继续下跌, 银行 可能无法收回贷款,导致银行危机,从而使美经济陷入严重危机之中。尽管诸如此类的看法是少数人提出的,但也足以令人警醒。
二、世界经济 参差错落
美国经济衰退和复苏中的波折,通过“扩散效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经济大大放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18日一份 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000年4%,2001年为),明年可能恢复到4%。而到6月份,联合国的一份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不高于2%,2003年有望超过3%。
全球经济放慢与各国经济不同。从70年代以来,还从未有过一次世界GDP负增长,即使是在主要发达国家发生衰退年份,世界经济仍是正增长,只不过是“放慢”或“下滑”,如1975年,世界GDP增长,1982年增长,“放慢”或“下滑”幅度也不大。据IMF的报告说,这反映了近年来,一些 发展 中国 家,特别是 中国经济 的迅速增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数加重。此外,全球经济虽受美国衰退的影响,但应变能力比过去增强,这是因为,首先,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低,有更大可能采取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和 财政 政策 ;其次,各国为稳定 金融 所作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一些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政策。但是,各国具体情况大有差异,因此,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参差不齐,颇不平衡。
欧洲。当美国经济高度繁荣时,欧洲明显落后。美国发生衰退,欧洲又受到牵连,2001年其GDP仅增长1%。美经济开始回升后,欧洲经济仍低迷不振,今年1季度只增长。多数人认为欧洲经济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才能真正恢复。据IMF报告预测,欧盟2002年的增长率在左右,2003年可达,另一预测称,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仅约。欧盟各成员国也有很大差别,其中英国最好,德国最差。据德六大经济研究 所春季报告预测,德今年仅增长,明年可达。德国改革进展迟滞,企业 大批破产,失业增加。尤其是德国东部,更处于停滞状态,今年只能增长。
日本。多年来,日本经济在困境中挣扎。2000年仅增长,2001年降至负1%,据IMF的报告预测,日本今年和明年的增长率分别为负和。日本失业率不断上升,今年4月份已达。
日本的严重问题 之一是政府 债务 不断积累,到2002年末,将达693万亿日元,占GDP的140%。如继续增长下去,就可能导致市场对政府偿债能力产生怀疑, 国债 价格急剧下跌,长期利率上升,不排除会出现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另一严重问题是银行坏帐太多,估计多达万亿美元,约占亚洲坏帐2/3。日本银行机能严重削弱,这一老大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日本政府在美欧等国压力下,承诺深化改革,为此制订一个又一个振兴经济的 计划,但说的多,做的少。最近日本内阁人士说,日本经济已经“触底”,即将回升,但实际情况仍相当严峻。
日本和德国是世界第二、三号经济大国,它们过去都曾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起着火车头作用。但现在时过境迁,风光不再。究其根源,在于它们 历史 包袱重,隋性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放不开手脚,进展迟缓。当然,它们的经济实力仍然强大,科技 水平和生产率水平高,未可小觑。
东亚和东南亚。亚洲经过金融风暴的洗礼,认识到必须加强和改善金融监控和企业结构治理,为此采取了相应改革措施,解决呆账问题,加速银行重组,加强金融立法和企业 管理 法规等等,呆帐有所减少,银行对企业放款回升,尽管这一改革尚未完成,但过去一度泛滥的官商勾结如今已大为收敛,传统的家族集团式企业衰败,物价下跌,经济活力增强。这次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放慢,东亚和东南亚虽也受到重大冲击,但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长率。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这一地区2002年平均增长率将达,2003年为。世界银行的预测与此相近。与此同时,这一地区通货膨胀率却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上。但这一地区各经济体GDP的增长各有不同,东亚的韩国改革成效显著,经济增长率最为强劲:今年第一季度其GDP比去年同期增长,预计全年可望增长6—7%;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有较快增长,而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则增长率较低。
南亚地区(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增长也较快,据IMF预测,2002年,这一地区平均增长率为,2003年更将高达,这主要是由于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缘故。
拉美地区。这里一些主要国家接连发生 金融危机 。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甫告缓和,阿根廷就发生金融危机,且愈演愈烈,今年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第一季度经济下降,失业率超过18%,据预测,今年阿根廷将有10—15%的负增长。接着委内瑞拉和乌拉圭也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将分别下降和。与此同时,巴西再度发生金融动荡,经济前景暗淡。墨西哥今年第一季度经济下滑2%,全年即使会有增长,也只在上下。这种状况,与亚洲成为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多数人认为这些国家奉行“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过快,失去控制,受强大邻国美国的影响,经济不稳。
三、 国际经济 活动缩减
美国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放慢,导致世界贸易、国际投资大幅度下降,美元汇率走低,与此同时,石油价格涨落不定,这一切反过来,又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制约因素。
世界贸易。过去长期以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生产增长,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 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利。但2001年,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当年世界贸易仅增长1%(2000年为12%),低于世界GDP的增长。预计今年世界贸易有可能增长3%,但如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这一预期将落空。布什政府在自由贸易方面出现倒退,保护主义抬头,给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包括欧盟、日本和亚洲国家都造成重大压力。如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美出口,其中新加坡经济25%有赖于对美出口,马来西亚这一比例为18%,泰国和菲律宾也在10%以上。美国经济状况对这些国家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力。
国际投资,近些年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2000年达到万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国虽然高度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韩国、印度等十多个发展中国家,但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然而,2001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骤减至7600亿美元,对美国投资的外国资本大量逃离,但欧盟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从2000年的1250亿美元减少到970亿美元。只有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仍为外资所青睐。
美元汇率下跌。由于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美国,加上美国公司丑闻不仅使美国人对美资本市场信心动摇,也大大挫伤外国投资者的信心,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这一切导致一直坚挺的美元趋弱。今年年初以来,美元与欧元的比价一路下滑。7月15日曾一度突破1:1。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也已下降约8%,到6月初,对韩元汇率下降6%,对泰铢下降4%,对新加坡元下降,对菲律宾比索下降。这些货币对美元的升值,有助于抑制有关各国的通货膨胀,刺激内需增长,但也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各国对美出口。对美国来说,美元走弱,有利于增加美对外出口,但也会促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其通货膨胀的压力。
石油价格波动不定。由于世界经济放慢,中东地区形势动荡,今年以来,世界市场原油价格波动不已。近来,美国原油库存迅速减少,致使原油价格上涨。据报道,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原油价格已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并于20日突破30美元大关,达到15个月来的最高点。虽然,由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迅速增长,中东地区在世界原油供应中地位有所削弱,但如中东紧张局势加剧,石油价格难免上涨,如超过每桶30美元,势将加大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影响美经济的复苏进程,也会对欧盟和其他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思考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成为世界 经济 发展 的主流,但与此同时,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之势,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 。近几年,世界经济失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谈论的一个 热点话题。2005年l0月中旬在 中国 河北香河召开的20国集团 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全球经济失衡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失衡 经济失衡 经济 失衡
2005年以来,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 金融 最令人迷惑难解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过去的四年里(2003年~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中 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 问题 展开热议。当下,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南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并导致南北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从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落后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仍没有迅速得到扭转,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缓慢。1990年~1993年,非洲经济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和,拉美经济增长率分别仅有 、、和3% ,再加上这些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导致人均国内产值明显下降,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还在拉大。据联合国《1992年的人类发展》 报告说,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的收入,而占世界人口6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拥有世界总收入的。有关资料 统计,196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贫困国家的30倍,而1993年的这一差距扩大到62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的经济贫穷问题最为严重。20世纪80年代是非洲经济发展“失去的十年”,每年人均国内产值为负增长。1992年非洲人均国内产值比10年前下降15%,其中一些贫穷国家下降幅度达30%。近几年,由于非洲的人口1∶3增长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3%以上,加上多年的战乱和灾荒,非洲难民人数增至1180万,约占世界难民总数的二分之一,这就加重了非洲的贫穷。
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二元结构:国际直接投资与金融证券投资的二元分裂。但是,当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天平向发展中国家这边倾斜的时候,全球的资本流动却仍然偏爱高收入国家,尽管中低收入国家资本总流量(双向)对GDP之比从1990年的提高到了2003年的13% ,增长了一倍左右,可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仍然只有高收入国家的一半。而且,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量从总体上讲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国际资本特别是直接投资在流向发展中国家时也是高度不平衡的,2003年中国得到的外国直接投资要占到该投资流量(以流入量计)总额的9%,占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5%。这种失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处在低端加工制造的地位、发达国家处在资本运作与 科技 创新的地位之国际分工模式凝固化的主要根源。
全球发展失衡加剧,但调整机会降临,失衡真相被全球化混淆。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显改变对全球失衡的看法,由忧虑转向客观,认为在全球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资本自由跨境流动,为国家间储蓄和投资结构优化创造条件。资本从储蓄丰富的地区流向投资机会较多的地区,创造出更高的资本回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对世界经济有积极作用。然而,全球失衡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就会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剧相关国家经济关系紧张,恶化国际贸易和投资 环境。调整无序会导致美元贬值失控,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危机。
综上所述,世界 经济 发展 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 时期,国际经济 环境和条件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其中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重大特征。
参考 文献 :
[1]王 宇:世界经济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J].国际经济评论,2006,(03)
[2]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02)
[3]张幼文: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 影响 [J].国际经济评论,2006,(02)
简要提一下事件,探讨原因,加上国人与世界的态度,评论对世界格局的思考,时局的动荡与发展,今后人类经济社会的何去何从,未来的发展道路和对我们的启示
当代世界经济领域中的重大变化,或迟或早必然会反映到当代世界政治的斗争(包括它在特殊手段上的继续——军事斗争)和国际关系中去,而这些斗争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必然会反作用于世界经济。我为大家整理的当代世界经济政治论文2000字,希望你们喜欢。
世界经济的现状和近期走势
去年,世界 经济 受美国衰退的影响 ,增长大大放慢。今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但前景并不十分明朗,不确定因素也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世界经济有阴有晴,差异性十分突出,且都在变化之中。这里且就今年到现在为止的经济形势做一些说明,对影响世界经济的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分析 。
一、美国经济复苏起落不定
美国全国经济研究 局于去年11月26日宣布,美国经济从当年3月份起陷入衰退。但实际上,美国GDP只在当年第三季度是负增长。9·11恐怖袭击使美国受到意料不到的打击,但其影响并未像人们当初估计的那么严重。去年全年,美国GDP仍增长了。今年1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GDP以年率计算 ,增长5%。特别是生产率竟跃升8%,这种情况也是异乎寻常的,人们对美经济前景普遍表示乐观。但到第二季度,形势又发生新变化,回升转趋疲弱,GDP只增长。其间,安然公司、世界 通信 公司等大公司假帐丑闻接踵而至,全国为之震惊, 投资 者对股市乃至整个经济的信心受到极大挫伤,成为影响美国经济稳定回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尽管如此,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于7月16日在国会作证时,仍确认美经济在走向全面复苏。他预计今年全年美GDP的增幅为一,高于2月份的预测(—3%)。但他也不无保留地说:“目前 困境的影响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随着不良影响的消除,如果不出现进一步重大影响,美国经济将重新呈现可持续增长的态势”。与美联储的预测不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对今明两年美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先前的预测数字分别为和,现在下调到和。
但无论如何,这次美国经济衰退时间短暂,经济下降轻微,是前所未有的。美 经济学 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说,美国的衰退“非常非常轻微”,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这次不是标准的衰退,还有人认为这是“新式衰退”。
美经济衰退轻微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是在此期间,消费者开支始终保持在高水平上,不见减少。消费开支占美GDP近2/3,它的稳定增长,支撑了美国经济不会大幅下滑。为什么美消费开支不减,这是因为自1996年以来美国家庭收入不断增加,构成其收入的三大部分一一工资,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都大幅增长。首先,随着劳动生产率提高,职工工资和薪金收入有所增长,直到2002年头两个月,仍增长近4%(年率)美国约60%的家庭拥有股票。几年来股市持续攀升,家庭收入也相应增长,美2/3的家庭拥有住房,一年来房价上涨9%,家庭的资产也随之增长。总之,美国居民“家底”厚了,他们有可能放手花钱,是美经济衰退格外缓慢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美联储于去年11次降低利率,把利率降到的低水平上,布什政府上台后,又实行减税和增加 公共 开支政策,这些也都对减轻经济衰退,促进经济复苏,起了一定作用。
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起相反作用的因素,影响着美国经济难以快速回升。
首先,这次衰退是信息技术投资过度,信息技术股市形成的泡沫破裂,信息技术部门公司大批破产,并波及其他部门,美企业 投资大幅下降。2001年第4季,美固定资本投资猛跌,2002年第1季又下降。与此同时,民用资本货物订单不断减少。格林斯潘曾多次强调,资本货物的 统计 数据是重要的投资晴雨表,而固定资本投资又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当前企业投资疲软无力,今年下半年能否恢复尚难下定论,不能不影响经济复苏。
其次,正因为消费开支没有大减,住房 建筑 业保持繁荣,在经济复苏中,也不可能再有新的增长。
再次,美国外资大量回流,也将给美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在美国经济繁荣时期,外国投资者热衷于购买美元资产。2001年外国投资流入美国总额高达4550亿美元。但现在已大为减少,其中美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已从2000年的3080亿美元骤降到2001年的1310亿美元,预计2002年还将进一步下降到1030亿美元。
最后,美国大公司丑闻使美国投资者对资本 市场 的信任发生动摇,其深远影响远未消除;美国人对可能再次遭到恐怖袭击惴惴不安;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特别是打伊拉克如何进行,心中无数。凡此种种,都增加了美国人对经济前景的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对美经济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了种种猜测,有人认为美国经济将出现“双谷底”;有人认为美国经济有可能步日本后尘,进入“失去的十年”,还有人认为如果美股市继续下跌, 银行 可能无法收回贷款,导致银行危机,从而使美经济陷入严重危机之中。尽管诸如此类的看法是少数人提出的,但也足以令人警醒。
二、世界经济 参差错落
美国经济衰退和复苏中的波折,通过“扩散效应”,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经济大大放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4月18日一份 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000年4%,2001年为),明年可能恢复到4%。而到6月份,联合国的一份报告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不高于2%,2003年有望超过3%。
全球经济放慢与各国经济不同。从70年代以来,还从未有过一次世界GDP负增长,即使是在主要发达国家发生衰退年份,世界经济仍是正增长,只不过是“放慢”或“下滑”,如1975年,世界GDP增长,1982年增长,“放慢”或“下滑”幅度也不大。据IMF的报告说,这反映了近年来,一些 发展 中国 家,特别是 中国经济 的迅速增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权数加重。此外,全球经济虽受美国衰退的影响,但应变能力比过去增强,这是因为,首先,近些年来,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通货膨胀率低,有更大可能采取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和 财政 政策 ;其次,各国为稳定 金融 所作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一些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政策。但是,各国具体情况大有差异,因此,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参差不齐,颇不平衡。
欧洲。当美国经济高度繁荣时,欧洲明显落后。美国发生衰退,欧洲又受到牵连,2001年其GDP仅增长1%。美经济开始回升后,欧洲经济仍低迷不振,今年1季度只增长。多数人认为欧洲经济到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初才能真正恢复。据IMF报告预测,欧盟2002年的增长率在左右,2003年可达,另一预测称,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仅约。欧盟各成员国也有很大差别,其中英国最好,德国最差。据德六大经济研究 所春季报告预测,德今年仅增长,明年可达。德国改革进展迟滞,企业 大批破产,失业增加。尤其是德国东部,更处于停滞状态,今年只能增长。
日本。多年来,日本经济在困境中挣扎。2000年仅增长,2001年降至负1%,据IMF的报告预测,日本今年和明年的增长率分别为负和。日本失业率不断上升,今年4月份已达。
日本的严重问题 之一是政府 债务 不断积累,到2002年末,将达693万亿日元,占GDP的140%。如继续增长下去,就可能导致市场对政府偿债能力产生怀疑, 国债 价格急剧下跌,长期利率上升,不排除会出现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另一严重问题是银行坏帐太多,估计多达万亿美元,约占亚洲坏帐2/3。日本银行机能严重削弱,这一老大难问题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日本政府在美欧等国压力下,承诺深化改革,为此制订一个又一个振兴经济的 计划,但说的多,做的少。最近日本内阁人士说,日本经济已经“触底”,即将回升,但实际情况仍相当严峻。
日本和德国是世界第二、三号经济大国,它们过去都曾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和地区经济起着火车头作用。但现在时过境迁,风光不再。究其根源,在于它们 历史 包袱重,隋性大,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体制的改革放不开手脚,进展迟缓。当然,它们的经济实力仍然强大,科技 水平和生产率水平高,未可小觑。
东亚和东南亚。亚洲经过金融风暴的洗礼,认识到必须加强和改善金融监控和企业结构治理,为此采取了相应改革措施,解决呆账问题,加速银行重组,加强金融立法和企业 管理 法规等等,呆帐有所减少,银行对企业放款回升,尽管这一改革尚未完成,但过去一度泛滥的官商勾结如今已大为收敛,传统的家族集团式企业衰败,物价下跌,经济活力增强。这次美国经济衰退和全球经济放慢,东亚和东南亚虽也受到重大冲击,但经济仍保持较高增长率。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这一地区2002年平均增长率将达,2003年为。世界银行的预测与此相近。与此同时,这一地区通货膨胀率却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上。但这一地区各经济体GDP的增长各有不同,东亚的韩国改革成效显著,经济增长率最为强劲:今年第一季度其GDP比去年同期增长,预计全年可望增长6—7%;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也有较快增长,而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则增长率较低。
南亚地区(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增长也较快,据IMF预测,2002年,这一地区平均增长率为,2003年更将高达,这主要是由于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缘故。
拉美地区。这里一些主要国家接连发生 金融危机 。1999年巴西金融动荡甫告缓和,阿根廷就发生金融危机,且愈演愈烈,今年经济走到崩溃边缘,第一季度经济下降,失业率超过18%,据预测,今年阿根廷将有10—15%的负增长。接着委内瑞拉和乌拉圭也发生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全年经济将分别下降和。与此同时,巴西再度发生金融动荡,经济前景暗淡。墨西哥今年第一季度经济下滑2%,全年即使会有增长,也只在上下。这种状况,与亚洲成为鲜明对比。究其原因,多数人认为这些国家奉行“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过快,失去控制,受强大邻国美国的影响,经济不稳。
三、 国际经济 活动缩减
美国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放慢,导致世界贸易、国际投资大幅度下降,美元汇率走低,与此同时,石油价格涨落不定,这一切反过来,又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制约因素。
世界贸易。过去长期以来,世界贸易增长速度高于生产增长,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 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利。但2001年,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当年世界贸易仅增长1%(2000年为12%),低于世界GDP的增长。预计今年世界贸易有可能增长3%,但如美国经济复苏乏力,这一预期将落空。布什政府在自由贸易方面出现倒退,保护主义抬头,给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包括欧盟、日本和亚洲国家都造成重大压力。如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美出口,其中新加坡经济25%有赖于对美出口,马来西亚这一比例为18%,泰国和菲律宾也在10%以上。美国经济状况对这些国家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力。
国际投资,近些年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度增长。2000年达到万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国虽然高度集中在美国、欧洲和中国、韩国、印度等十多个发展中国家,但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从而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然而,2001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骤减至7600亿美元,对美国投资的外国资本大量逃离,但欧盟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从2000年的1250亿美元减少到970亿美元。只有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仍为外资所青睐。
美元汇率下跌。由于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美国,加上美国公司丑闻不仅使美国人对美资本市场信心动摇,也大大挫伤外国投资者的信心,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这一切导致一直坚挺的美元趋弱。今年年初以来,美元与欧元的比价一路下滑。7月15日曾一度突破1:1。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也已下降约8%,到6月初,对韩元汇率下降6%,对泰铢下降4%,对新加坡元下降,对菲律宾比索下降。这些货币对美元的升值,有助于抑制有关各国的通货膨胀,刺激内需增长,但也会不同程度地阻碍各国对美出口。对美国来说,美元走弱,有利于增加美对外出口,但也会促使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从而增加其通货膨胀的压力。
石油价格波动不定。由于世界经济放慢,中东地区形势动荡,今年以来,世界市场原油价格波动不已。近来,美国原油库存迅速减少,致使原油价格上涨。据报道,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份交货的原油价格已连续9个交易日上涨,并于20日突破30美元大关,达到15个月来的最高点。虽然,由于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产量迅速增长,中东地区在世界原油供应中地位有所削弱,但如中东紧张局势加剧,石油价格难免上涨,如超过每桶30美元,势将加大美国通货膨胀压力,影响美经济的复苏进程,也会对欧盟和其他石油进口国的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对世界经济失衡的思考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已成为世界 经济 发展 的主流,但与此同时,反全球化运动也应运而生并呈蓬勃发展之势,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 。近几年,世界经济失衡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与谈论的一个 热点话题。2005年l0月中旬在 中国 河北香河召开的20国集团 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全球经济失衡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对世界经济失衡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世界经济 世界经济失衡 经济失衡 经济 失衡
2005年以来,全球经济学家谈论最多的话题莫过于日益加剧的世界经济失衡,“失衡并增长着”成为世界经济 金融 最令人迷惑难解的现象。虽然不断有学者提醒,持续失衡的世界经济将面临崩盘的危险,但是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过去的四年里(2003年~2006年),全球GDP的平均增幅接近5%。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拉古拉姆·拉詹也表示,世界经济形势“从未这么好过”。那么,为什么主流经济学界还不停地在“盛世”中 发表“危言”呢?是居安思危,还是别有所图。
事实上,世界经济失衡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美国巨额贸易和财政“双赤字”为主要特征的世界经济失衡就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以“经济失衡”来对这种以贸易失衡为显著特征的经济现象进行概念上的诠释。直至2005年2月23日,IMF总裁拉托在对外政策协会主办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纠正全球经济失衡——避免相互指责》的主题演讲,才正式提出了世界经济失衡(Global imbalance)的概念,随后国际经济学界即对这一 问题 展开热议。当下,主流国际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世界经济失衡正在持续加剧,主要表现在中国持续猛增的贸易顺差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财政“双赤字”。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南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并导致南北矛盾日益突出。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从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开始落后于世界平均发展速度。进入9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仍没有迅速得到扭转,尤其是非洲和拉美地区的经济增长仍然缓慢。1990年~1993年,非洲经济的增长率分别只有1%、、和,拉美经济增长率分别仅有 、、和3% ,再加上这些地区人口增长速度较快,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最后导致人均国内产值明显下降,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首先反映在南北贫富差距还在拉大。据联合国《1992年的人类发展》 报告说,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却拥有世界的收入,而占世界人口60%的发展中国家,却只拥有世界总收入的。有关资料 统计,1960年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贫困国家的30倍,而1993年的这一差距扩大到62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非洲的经济贫穷问题最为严重。20世纪80年代是非洲经济发展“失去的十年”,每年人均国内产值为负增长。1992年非洲人均国内产值比10年前下降15%,其中一些贫穷国家下降幅度达30%。近几年,由于非洲的人口1∶3增长率居高不下,一直保持在3%以上,加上多年的战乱和灾荒,非洲难民人数增至1180万,约占世界难民总数的二分之一,这就加重了非洲的贫穷。
国际资本流动中的二元结构:国际直接投资与金融证券投资的二元分裂。但是,当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天平向发展中国家这边倾斜的时候,全球的资本流动却仍然偏爱高收入国家,尽管中低收入国家资本总流量(双向)对GDP之比从1990年的提高到了2003年的13% ,增长了一倍左右,可是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数仍然只有高收入国家的一半。而且,有必要指出的是,虽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流量从总体上讲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国际资本特别是直接投资在流向发展中国家时也是高度不平衡的,2003年中国得到的外国直接投资要占到该投资流量(以流入量计)总额的9%,占发展中国家流入总量的35%。这种失衡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处在低端加工制造的地位、发达国家处在资本运作与 科技 创新的地位之国际分工模式凝固化的主要根源。
全球发展失衡加剧,但调整机会降临,失衡真相被全球化混淆。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明显改变对全球失衡的看法,由忧虑转向客观,认为在全球化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资本自由跨境流动,为国家间储蓄和投资结构优化创造条件。资本从储蓄丰富的地区流向投资机会较多的地区,创造出更高的资本回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对世界经济有积极作用。然而,全球失衡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就会引发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加剧相关国家经济关系紧张,恶化国际贸易和投资 环境。调整无序会导致美元贬值失控,金融市场动荡乃至危机。
综上所述,世界 经济 发展 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 历史 时期,国际经济 环境和条件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很多新特点。其中战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断加剧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一个重大特征。
参考 文献 :
[1]王 宇:世界经济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J].国际经济评论,2006,(03)
[2]张燕生:全球经济失衡条件下的政策选择[J].国际经济评论,2006,(02)
[3]张幼文:要素流动与全球经济失衡的历史 影响 [J].国际经济评论,2006,(02)
就日本大地震来说。从经济方面,由于日本地震影响到了福岛核电站,可以写日本的核能源危机和世界性的核恐慌;还有就是日本地震之后同样受到重创的就是汽车工业,也可从这方面讨论;最后就是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日本的经济关系。而政治方面,可以讨论日本在地震之后政府的动作,比如救灾和重建;还有就是世界各地对日本的态度和救助;还有一点就是就地震之后政府的采取的新政策对日本经济、民生和环境的影响。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