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我国农业劳动力主体的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村受过较高教育、年富力强的农村“精英”大多流出就业,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素质较为低下的妇女和老人,由于缺乏文化知识,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能力,“谷贱伤农”现象频频发生。也由于缺乏科技知识,也使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和运用,难以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低素质、低技能农业劳动力过剩,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短缺,农业向高端升级遭遇劳动力技能障碍。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欠佳,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产业化进程缓慢,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生产方式,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细碎化的土地小规模经营和兼业化的养殖方式,造成专业化和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产量低、质量次,无法满足规模化农产品加工业对成片规划化种植和养殖基地的需求,许多加工企业要从众多分散种植的小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大大增加了收购成本。
三、农产品质量不高,难以保障现代农业发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该阶段正是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强度较大的时期,扭曲的市场机制拉动工业畸形增长。工业、城市用水急剧增加,与农业用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由于缺乏严格的保护和治理措施,水质性污染导致水资源质量进一步下降。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下,我国可用水资源的供给更加匮乏。工业污染导致不少农产品原料质量偏低,达不到加工业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还有一些农业生产者受利益驱使,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安全问题,加工品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受影响,进而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四、综合服务体系不够健全,难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服务的专业组织,服务内容涉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经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服务等诸多方面。我国很多地区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平衡,整体规模小、服务形式单一,如何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布局规划、项目可研、决策咨询及相关的农业担保、保险等系列服务还较欠缺。
浅谈我国现代化养猪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网 2005-06-09 信息来源: [打印] [关闭] [查看评论] [进行讨论] [专家答疑] [加入收藏夹] [推荐给朋友] [发布类似信息] [繁体中文] 畜牧业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猪业现代化又在畜牧业现代化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是养猪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猪肉产量的40%以上,而发展现代化养猪生产在于为国家节省土地,减少猪舍建筑面积。利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地生产工艺和饲养技术,提高饲料转化率,最大限度的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以提供更多地断奶仔猪,缩短肉猪出栏天数,提高出栏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母猪单产效益的基础上获取总体效益,为我国养猪企业和专业户达到生产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目的,并利用现代化养猪技术使农民致富,提高畜牧业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化养猪业已经取得可喜的成就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出现了集约化、现代(工厂)化养猪场,并很快传入我国。1965年北京市长阳农场就采用了育肥猪自动采食箱。70年代,国家领导人相继提出:在大城市周围应建立机械化养鸡、养猪厂的指示,这对发展现代化养猪业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因此,我国现代化养猪是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开始的,由于大,中城市具有知识密集,对外交流多、信息多、资金充裕等优越条件,因而发展较快。1976年天津大港式集约化养猪场对北京影响很大,在考察东欧国家现代化养猪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机械化养猪场--北京红星实验猪场,同时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在70年代末从美国引进了第一套现代化养猪设备。1979年农机部在上海金山召开了机械化养鸡、养猪学术研讨会,时任农机部领导的项南部长出席会议并主持成立了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由于饲料营养,畜牧机械,家禽遗传育种和环境生理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并通过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较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养猪模式和管理方法。为普及此项技术,中国养猪行业协会曾与美国大豆协会等国外驻京单位合作,举办过多次学术研讨会和组织部分企业家和科技人员出国考察。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协会成立20年来,会员单位遍及全国26个省市,每年召开年会,交流现代化养猪经验,曾编辑正式出版《工厂化养猪》,《中国工厂化养猪二十年论文集》等专著。隶属中国养猪行业协会由作者组建“北京牧三高养猪技术咨询服务部”,近年来与“北京养猪育种中心”、“中国农科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并有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畜牧所部分专家参与,先后在北京、河北、山西等地举办“现代化养猪应用技术研讨班”多期,相继有京、津、沪、穗、湘、桂、赣、鄂、闽、黑、辽、晋、冀、蒙、宁、新等省市数百人参加。不少人员在“北京养猪育种中心”进行了现场参观和技术培训。由作者与中国农影合作录制的“现代化养猪综合技术”现场录象技术讲座传播到20多个省市有关企业、教学、科研单位。这些工作都大大普及了有关应用技术,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据统计,规模养猪(含大、中型现代化猪场和年出栏50头以上的专业户)数字不足全国出栏猪总头数的15%,但却说明了我国养猪业已经迈向现代化养猪之路。在各部门专家指导下,各省市已建成了一批大中型规模的现代化养猪场,如北京华都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湖南正虹种猪场、天津宁河原种猪场、江西红星牧业公司、辽宁辽阳原种猪场等都已成为我国良种猪繁育基地、商猪生产基地、优质猪出口基地和现代化养猪示范基地,其生产和管理水平已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养猪水平。不少猪场每头母猪平均年产胎。仔猪断奶成活率达95%以上,4周龄断奶仔猪平均头重7~8千克,肉猪全程24周体重达90~100千克,全群耗料增重比:1。上海跃进农场1990年每头母猪由原来平均年提供断奶仔猪23头,提高到28头(母猪有50%太湖猪血统)。河北省芦台农场饲养的迪卡配套系祖代母猪平均每头年提供断奶仔猪23头。河北省明慧养猪集团有限公司是一所民营养猪企业,经过8年的艰苦创业,已有原来的24头猪发展到目前拥有220hm2土地,2800头母猪,集农、牧、果、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联合经营企业,该公司新引入的900头pic配套系祖代猪已初产448窝,产活仔5286头,平均窝产活仔头,哺乳四周断奶214窝,2399头,平均断奶窝成活头,平均头中千克,断奶成活率。不少农民养猪户因地制宜地采用了饲养优良品种和优秀杂交组合,全价配合饲料和仔猪早起断奶,改善养猪环境等技术,已经把家庭养猪副业型逐渐转变为经济经营型。综上所述,我国现代化养猪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二、从五省十场看现代化养猪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现代化养猪生产在我国养猪业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作者今年应邀对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地区五省十个猪场进行参观考察,发现的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 1.不了解现代化养猪的生产工艺,仍然停留在集约化养猪的水平上 。 集约化养猪和工厂化养猪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集约化养猪只是高密度的饲养方法,是现代化养猪的初级阶段,而现代化养猪的内涵主要是在集约化的基础上程序化,其生产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现代化养猪生产工艺最好以“周”为单位(母猪发情周期为3周),常年均衡有节律的进行生产,必须按计划组织同步配种、同步产仔、同步断奶、同步转群、同步上市,要求按计划按批次做到“全进全出”,其中同步配种和“全进全出”是实现整个生产工艺的核心。而这些养猪场生产工艺和建筑设计的不规范都不可能按预定的生产流水线进行周转,上百个产床集中在1~2个大棚内,无法做到“全进全出”,按计划周转的目的,生产程序混乱。 2.养猪设备不规范,对生产不利 养猪设备应便于仔猪哺乳,提高仔猪成活率,不伤种猪肢蹄,延长种猪使用年限,节约能源,不浪费饲料,有利环境控制和污物排放。而多数猪场的母猪产床仍采用钢筋焊接和金属编制网式床面,对母猪肢蹄伤害很大,缩短母猪使用年限,增加了淘汰率,有的场还在床面上铺设木版和利用木版制作仔猪保温箱,既不利于清洗消毒,又由于舍内温度较大,木版容易霉变腐朽,而这些设备的使用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年即需更新,既不利于生产又造成资金浪费。 3.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 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现代(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和内涵缺乏深刻认识,对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设计参数、设备要求、管理措施等缺乏全面的了解。不少单位以本来设计不规范的猪场当成样板,致使“谬种流传,贻害万千”。只有在有实践经验的养猪专家进行工艺设计和提供养猪技术参数的基础上再进行建筑设计才是可行的。 三、建设现代化猪场必须遵循的几项原则 1.以现有的土地面积为基础确定饲养规模。 一般饲养500~600头母猪,年产10000~11000头出栏猪的猪舍建筑面积为7000~7600㎡(不含附属建筑和道路),约需占地2~㎡。尽量不占耕地,选址应远离村庄、畜牧场、兽医站、屠宰场和主要交通要道,用电方便,水源充足并合乎饮用标准,地势高燥,利于排污和防疫。 2.根据生产规模以及现代化的生产程序科学的对猪舍进行设计。 特别是分娩舍,仔猪培育舍是整个猪舍设计和投资的重点,要求提供最佳的环境和饲养条件,这是一个现代化猪场成败的关键。以“周”为单位“全进全出”,全年均衡生产的生产工艺却是整个设计思想的核心。 3.采用优质耐用的专用养猪设备 专用养猪设备应包括亩猪分娩床、仔猪培育床、哺乳仔猪保温箱、不同猪群专用的采食槽(箱)、不同规格的自动饮水机,不同猪舍的供暖和通风换气设施以及整个猪场的污水处理设施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母猪的分娩床,多年实践证明,用钢筋焊接和以金属编织网做床面对母猪肢蹄的伤害大,母猪和设备均使用年限短。而目前由燕东畜牧设备厂用镀锌板冲压成漏缝床面前制作的产床和育仔床(原由匈牙利引进的样品),不仅漏粪效果好,不伤害猪肢蹄,且使用年限长。而水泥砖式或木版式仔猪保温箱不仅保温效果差,不易挪动,缩小了仔猪活动范围,更不利清洁消毒,木制箱易腐朽,滋生霉菌,对猪健康不利。用玻璃钢制的保温箱较为理想。 4.在较大规模的生产场应采用“SEW”设计方案 随着现代化猪场规模的日益扩大,有的生产规模在年产3万至10万头。新的养猪技术和生产工艺已在欧美各国不断出现,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SEW”的英文全称是Segregated Early Weaning 即离玻式早期断奶。此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母猪初乳中的母源抗体逐渐消失时,对仔猪实行更早断奶(10~12天),并把断奶仔猪转移到远离分娩舍的育仔区进行培育,以避免哺乳母猪对仔猪传染疾病。生产规模在1500头母猪以上,最好不采用“一条龙”流水线生产模式的设计方案,建议因地制宜地采用繁殖区--育仔区--大猪区三点隔离式,即“SEW”设计方案。在大城市周围,由于人口密集,蓄产品流通量大,且来源复杂,最好不要建规模过大的猪场。 5.建议有关行业协会、有关主管部门继续组织现代化养猪应用技术研讨会,以便更广泛、更深入地普及、传播有关知识和应用技术。同时建议新建场的企业和单位在建场时聘请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生产工艺设计,以免出现以上问题和损失。 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养猪户逐渐减少,饲养规模不断扩大,这是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引导我国养猪业向现代化养猪道路健康发展,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也是每个畜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30年来,我国农村的改革经历了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三个阶段,从形式上完成了哲学意义上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毫无疑问,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驱动农村改革的两大轮子即体制变革和技术进步又构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两个关键。一、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一轮承包,是我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改革开放后的重大决策。这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改变了人民公社僵化的官僚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得到空前发展,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农村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从实践来看,15年的农村第一轮承包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劳动人口和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跨入新世纪后,为期30年的第二轮承包又开始了。而这时的农业面临的内外环境与以前有所不同,有的甚至表现得尤为严峻。一方面,国内农业要面临“入世”后剧烈的国际竞争,要迎接发达国家的挑战;另一方面,还要面临国内二、三产业的强力竞争,尤其是人才和劳动力资源的竞争。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工作,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五个“一号文件”。陆续把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作为突出工作来抓。尤其是2007年,中央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但是据我们调查,目前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制约问题。(一)发展现代农业主体缺位现代农业,是一种“大农业”。它不仅包括传统农业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水产业等,还包括产前的农业机械、农药、化肥、水利和地膜,产后的加工、储藏、运输、营销以及进出口贸易等,实际上贯穿了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庞大产业群体。现代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的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可谓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但现在很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不仅素质不合要求,而且数量严重不够。清溪场镇百花村四社,地属浅丘,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农民的社会意识、文化程度以及水源等自然条件都具有一般性。这里的农民很勤奋,热爱农业,经商意识淡薄,近年通过大力发展黄花产业,人均收入高于其它一般村社,这里的劳动力分布情况见下表表一:百花村四社人口分布结构状况可以看出农村主要劳动力占总人口的已外出。留在农村的主要是老人和儿童,占总人口的,在18岁——54岁的16人中,占,智力、视力残疾各1人,担任支书1人,厨师2人,其余11人,均因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不得已,只好留在农村务农,没有一个人出于自愿留在农村务农。百花村四社的人口状况具有代表性,以下是我们随机选择的巨光乡、望江乡、定远乡的三个社的人口结构状况。表二:农村人口分布结构状况(三个社,总人口551人)从表中可看出,外出人口,主要是劳动力,占人口总数的一半,留下人口虽然也近一半,但主要是老人和孩子,年龄段在18岁——54岁的占,其中还包括残疾人,劳动力所占比例更低。农村劳动力状况堪忧,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人口占70%,城市人口占30%;农村人口多,劳动力也多。现在农村的主要劳动力是五、六十岁的老人,他们勤劳,大多是生命不息,劳作不止,晚年生活过得充实而不温馨,更多是凄凉。他们是当前农业的基本劳动力,他们中大多数人文化低,思想保守,不善于学习,缺少市场经济意识,不懂经营,生产方面能不投入尽量不投入,其产出不计多少,收一点是一点;耕作方式很难更新,多凭习惯生产;很难掌握新技术,劳动技能原始,劳动的体力也逐年递减。探究农村劳动力缺失的主要原因,除了乡镇企业就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外,最主要的就是沿海城市工业引发的“民工潮”。在人民公社体制下,留于形式的集体劳动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村出现了剩余农产品,也出现了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沿海城市工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劳动力。从农民意愿来看,进城当工人是许多年轻人的理想追求,且在城市就业的收入远远高于农村。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了体制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成高潮。截止现在,按我们调研的数据算,全国有不少于3亿农民工活跃在工矿企业、商贸服务的各个领域。“民工潮”的出现被称为中国农民的第二次伟大创举。农民工的形成,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顺应潮流、符合民心的好事。问题在于传统农业尽管产出低,但也需要大量劳动力。在传统的耕作和经营方式下,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但仍然难以扭转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人才缺乏劳动力缺乏的局面。因此,现代农业在与第二、三产业争夺人才和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中落败。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即使农村缺乏劳动力,农村长大的孩子,接受完义务教育后,若不能继续升学,仍选择进城当农民工,没有年轻人自愿选择务农,农业生产已是后继无人,随着现在农村五、六十岁的老人劳动能力逐年下降,传统农业想维持下去也没有可能,所以,发展现代农业面对的首要课题是如何建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二)农业的科技服务不到位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农业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依靠程度越来越高。现在农民对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已普遍认识,他们自觉运用已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在采用良种,使用化肥、农药方面,已明显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在防病虫害,更新种植技术,改变耕作方式,发展新的产品时,他们渴望获得具体的指导,具体服务农业生产是很不够,总的来看是有组织、有经费、缺服务。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与农民的要求相差太远。涉农的科技人员并不少,农业、农机、林业、水利、畜牧在县有局机构,在乡镇有相关专业站所,有部门,有人员。农业局下设14个部门:农能办、土肥站、植保站、经作站、 蚕种站、蚕桑站、农技中心,种子站、良种站、茶果站、农技站、农业执法大队等部门,在编财政供养人员479人。农机局下设2个部门:管理站、推广站;在编168人,水利局下设10个部门:水政大队、防洪办、水保办、设计大队、水产站、鱼种站、冷水河管理所、柏林水库管理所、龙潭管理所、乡政供水公司,在编270人。林业局下设 5个部门:森林公安分局、农乐林场、龙潭林场、林业工作站、林业技术推广站 ;在编363人。畜牧局下设6个部门:动物防疫监督站、动物疫病监测中心、畜牧技术推广站、饲料监测站、畜禽良种站;在编财政供养人员312人。从数量看,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远远高于西欧发达国家,可是开展的科技服务与其庞大的机构和队伍极不相称,不少人员不干本行,分片乡管人员主要在乡政府当听用,这部份人在岗工作,只是使用方式不对,是管理不当造成。业务部门主管,派驻乡镇这部份人,一年之中能开展几次培训,下乡指导几个地方农村工作就是最称职的了,许多人,许多时候并不在岗,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就不难理解了。农业科技服务不到位的形成,其主要原因有:从组织结构看,机构设置不科学,分工过细,又分头管理缺乏统一领导,很难发挥统筹协调、综合服务的功能。表三:巨光乡农业服务中心在编干部情况一览表从在职人员结构看,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少,不少人员是为了就业,找饭碗,通过各个途经进入这些部门,这些人不论用什么办法,最大限度只能让他们工作时在岗,但他们不具备从事本职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很难开展业务工作。如表三所示:该乡农业服务中心共有7人,虽然全部具有农学中专学历,但只有最年轻的2人才是正规中专学校毕业的,并且都在乡政府办公室听用;其它年纪较大的5人都属农村招聘干部,通过在职短期培训获得文凭的,所以实际的专业人员只占%。并且这支队伍也不稳定,由于文笔较好,有1人已有跳槽意向。7人当中,只有1人在就读党校函授本科,但与农学无关,其他6人均无进一步“充电”打算。从管理方式看,这些部门是财政供养单位,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不与农业收成发生直接联系。改革的春风不渡“玉门关”,不能从事专业工作者理所当然不工作,能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者又何苦要工作,没有激励机制,其工作效能也就可想而知了。从社会发展看,农业在这之前,在家庭承包体制下,年老的农业劳动者重复昨天的故事,对科技要求并不主动,为这部份人的休闲提供了可能。(三)政府的财政投资不到位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从近几年的连续五个“中央1号”文件可以看出,在加大投入解决“三农”问题上,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总的体现了“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当代农民从财政获益是前所未有。我县2007年,就农口发给的各种补助、补贴就是十分惊人的一大笔资金:种粮直补6300多万,玉米种植补贴1200多万,油菜种植补贴185万,小麦种植补贴300多万,生态林建设补贴1000多万,建设标准粮田和相关项目1200多万,建设村级公路投资3100万元。其支出总额已相当我县全年的财政收入。农业方面的支出主要体现为政策性支出,已不是哪一个或几个部门能改变。从社会的角度看,这种方式的财政支出在全国是普遍存在,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可探讨:一是补贴分散激励作用消减。在农业方面大量发放各种补贴、补助,出于粮食供给的安全保障,各国如此。从量上看,由于我们的经济实力不如发达国家,我们所发补助金额数量也少些,因此,加大补助的呼吁不少。就我们在农村调查的情况,农民获取的补助,田地较多的地方补助也多一些,最多也只有不到300元,田地少些的地方补助更少。就一般家庭来说,一年多几百元,少几百元,对生活无实质性影响,发补助款既不能让农民富裕,不发补助费农民也不因此就贫穷,即农业补助费发放对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我们把相当全县全年的财政收入投向了农业,分散到千家万户,只是非常有限地改善了农民眼前的生活,而无法集中资金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只是促使农民年复一年地重复着低效农业的生产。二是补贴错位积极性下降。发种粮补贴,免征农业税,十分明显,是出于粮食安全的需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发放补贴的操作中,出于防范腐败,机械地按1984年前后承包地发放到人头,现在农村实际耕作田地与当初承包关系已有很大变化。这就意味着,有承包地的农村人就有补贴,现在种地的人可能并无补贴,即所发放的种植补助并没有起到调动劳动生产者积极性的作用,这样发放的补贴,起的只是社会福利的作用。三是投入太少基础改善乏力。国家下拨的资金有限,投入种植补贴后,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就必然少了,根据我县2007年的财政投资分析,在1亿元的投入中,用于基础建设的只有3000万元,只占30%。农业基础设施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以后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它不但决定现在农民的生活,也决定未来农业的发展。就一个农业大县来讲,一年3000万元的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并不多,更何况很多时候这种投入和使用并不科学。从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财政投资的评价看,财政投资管理混乱,人情项目、关系项目随处可见,确立项目不论证、审批项目不公开、投资运用不监督、结项之后不评估的现象依然存在,整个财政投资还缺乏管理程序。(四)发展需要的体制不到位现在农村,统一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即土地承包到家庭,生产自主,收益自己得。这是农村改革最先建立起来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经过了第一轮承包十五年期限后,现在进入第二轮为期30年的承包期限中,在我县农村考察承包责任制执行情况,有以下问题值得深思和重视:一是安于现状的思想惰性。这种体制深受当前务农的农民喜欢,在200多村民中问卷调查,100%认为现在的承包责任制好,在30多个乡村干部中调查,绝大多数也赞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这是因为:第一,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对社会管理水平要求最低。与我们现在的管理现状相适宜,农民自己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乡村干部多管少管、不管均可以,农民自由,乡村干部自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不认为这种制度有何不妥。第二、家庭自主种植、养殖,调整方便灵活,容易适应市场变化,经过近30年的运作,农民已基本适应了这种经营模式。第三、生产分散,品种多样,有利于充实市场,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的要求,全社会对承包责任制认同者居多。新一轮深化农村改革还缺乏广泛社会基础。要建立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宜的体制还要做大量的社会宣传。尤其是要教育广大农民和乡村基层干部,为建立现代农业做思想准备。二是应对市场的被动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农业参与国际竞争是不可避免。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到2006年,已经渡过了五年的保护期,农业将要面对来自发达国家先进的农业挑战,当前的农村,全国是同一种体制,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没有规模效应,缺乏竞争力。从我县县城菜市场的变化,足以说明现在的农业经营是多么不能与规模经营竞争。供给我县居民生活所需蔬菜原来主要由本地菜农提供,近年来全部靠外地输入供应,本地菜农业迫于成本压力,不得不放弃蔬菜生产。现代农业要建立有规模的经济实体,降低生产成本,发展有竞争能力的农业企业,分散经营的小农生产制度是不能承载现代农业的。三是生产方式的落后性。当前的农村,社会管理是乡政府的事,农业的生产劳动则是管理的盲区。考察现在农村的劳动手段,基本停滞在30年前,手工工具,一个农业劳动力最多的种了10亩田地,一般种几亩田地。少则种几分地的蔬菜,劳动效率低下,农民的收入怎么能不低?现代农业要求运用新的农业技术,要求扩大经营规模,要求科学严格的管理,要求提高生产效率。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分散生产,既不利于科技的推广,也不利于规模化的经营。因此这种旧的生产方式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生产手段和方法。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近30年。在这种分散的生产经营模式下,30年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停滞不前,没有新修一口塘堰。在农村随处可见淤塞的水塘,病险的水库。在我们走访中,不论是农民,还是乡村干部,都认为:农业的基础设施在这30年中没变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适应农民小生产者心理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私有观念,乡村干部都说现在农村公益事业很难开展,现在要希望农民出钱出力修农田水利基本不现实,没有基础设施做保障,现代农业不可能建立。农民已习惯和接受了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不相适应,低下的劳动生产率,简陋的农业设施都决定了改革这种体制的必然性。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现代农业要用现代社会已建立的市场经济理念经营农业,用当代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大力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当前在我国农村普遍还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经营体制,这种体制在建立之初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但30年过去了,到今天,它已面对难以逾越的障碍。建立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体制,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创新经营体制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占有、劳动产品的分配、在劳动生产中人的地位,农村30年的改革开放,建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仅仅改革了劳动产品的分配一个方面,所以,农村的改革滞后于城市,农业的改革滞后于工业。建立现代农业的过程,也是深化农村的改革过程,建立新的生产资料占有方式,重新确立在生产劳动中人的地位,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必然涉及的领域。1、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我国关于农村土地的政策始终坚持集体所有,“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责任制不变。”(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长期以来,谁代表集体行使权力,是模糊的,土地都承包到户了,谁是发包主体,县、乡、村、社各说不一,有说是乡政府,也有说是村委会,还有说是社长,实际上在改革之初,农民自发地把当时的生产队的地按当时的人口平分承包了,后来有些做了调整。土地所有权长期模糊,没有法人行使保护权,但也没有人能够轻易处置农业用地,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农用地的作用。我们认为,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要明确由哪一级组织代表集体行使用权力。为发展现代农业集中使用生产资料提供操作上的方便。2、农民没有土地的所有权,仅靠承包土地获取了经营权和收益处置权。发展现代农业,投资主体,只有通过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取得经营的权利,才能建立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农业特产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组织。土地产权不确定不明晰,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作为农民唯一把持的实际权利,无法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转化为实际资本,无法转化为农民的巨大收益。因此,土地在发展新型农业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远没挖掘和发挥出来。3、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过程,实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业经营权的过程,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最为复杂的环节。如果让没有文化、没有技术,甚至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的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拥入城市,形成贫民窟,那这样的改革是失败的,反之,如果为了保证农民利益,无视开发农业者的收益,也没有法人去经营农业。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的实际情况为解决经营权顺利流转提供了可能性,根据农民的生活来源,分为四类,第一类,对土地高度依靠,即全家的生活来源主要靠农业收入,没有其它收入;第二类,对土地中度依靠,即农业收入养活了部分家庭成员;第三类,对土地低度依靠,即从农业生产获取一定的收入,但已不是生活的主要来源,失去农业不会影响基本生活,第四类,对土地不依靠,即全家从户口说是农村人,但早已脱离了农村,举家外迁,农村有空房子,有承包地。四类人情况不同,在收购经营权时也应分别对待。表四:农村人对土地的依靠程度统计表(抽样127户)对高度、中度依靠农业生存的家庭,要考虑以土地入股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要吸收他们成为农业工人,保证有可靠的生活来源;对低度和不依靠农业生存的家庭,要考虑以城市户口和最低社会保障换出家中土地承包权,特别是那些在农村空户(在农村有房,有承包地,有农村户口,多年已无人在农村居住)只要在城市改革中,把农民工一同拿入,不再坚持城市、农村界线,就解决了28%的农村人转移,如果进一步做好低度依靠农业的24%的这部分人的工作,就解决了多数人的问题,其实,完全以农为生,只有20%左右的人。通过经营权流转,实现土地集中经营是完全有条件。(二)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农村的改革,在30年前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适应市场经济方面没有实质性的改革,现代农业是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的农业,建立现代农业,必然要求对农村进行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组织管理方式。1、政府管理农业的机构设置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政府管理农业、农村的机构太多,有农业局、农机局、林业局、畜牧局、水利局和相关的一些机构,共有十来个部门。在工作上分工不十分明确,又经常出台一些这样那样的规定,常有这样那样的检查,给乡村工作带来许多麻烦。从这些部门的工作可分为三类,一是服务农业;二是管理,包括执法;三是经营。从服务农业的政府部门看,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部门,把农业、农机、畜牧、水利合并为一个大农业局,下辖所有服务农业的机构;从部分管理职能看,可以交县乡政府,把部门执法归到统一的司法机构执行;从工作内容看,有经营性质的,回归市场如种子站、蚕种站、蚕桑站等。2、成立农业行会组织,可以根据品种、特色产业,成立农民自己的行业协会。发挥中介组织作用,从事市场营销,宣传产品,采购生产的原材料,接纳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成为农民联系市场的桥梁。政府要帮助组建,但不参与运作,当好监督人,若行业协会违背服务“三农”的宗旨,政府要依法处罚,甚至解散该协会。我县望江乡成立的富民黄花合作社,其成功运作,帮助了黄花产业发展。是发挥中介组织服务三农的成功范例。3、成立各级农民协会,农民协会对农民、农业就相当工会对工人和工厂,主要代表农民,处理好社会、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三)创新财政投入的方式进入新世纪,中央确立“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免征农业税,废除各种不合理的费用,还发放一些补助,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很大,但对发展农业起到的作用又很小,这主要是财政投入的方式不科学造成。在发展现代农业时,必须创新财政投入的方式,实现发展农业的真实目的。1、在清理农村承包地的基础上,保证财政发放的各种补贴落实到种地、造林、养殖禽畜的农民或经营农业的组织,取消那些虽有农民身份,但已脱离农业生产的人获取补助。按照袁隆平院士的建议,就是取消现有以耕地面积为准的补贴方式,改为以卖给国家商品粮为准的补贴办法。这种新办法,既可改变以前种地得不到补贴、得到补贴不种地的弊病,又可鼓励农民自觉运用科技,提高粮食产量。2、鼓励多渠道投资发展现代农业组织,现在投资主体单一,要收购农民的经营权,建立农场、农业园区,仅有财政投入不够,要发挥社会团体,有实力的企业投入农业的积极性,从政策、税收、服务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3、发展农业的项目投资要建立投资的程序和制度,减少随意性。现在农村基层对财政随意投资意见大,该投入的拿不到钱,一些地方钱又多得用不完,更有盲目投资,一些投资很大,收益又很小,花了国家冤枉钱,目前的财政投资混乱,项目缺少科学论证,实施过程无监督,验收不公开,事后无效益分析,发展现代农业不能离开资金的投入,这种投入不改变,现代农业难以建立。(四)、创新农业科技服务的方式现代农业要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没有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现代农业就很难形成。在现代农业的初创阶段,转变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是为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1、在传统农业大量存在,现代农业实体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农业市场对农业科技的催化力量不够,政府要做好过渡时期的工作:广泛发动高校、农科所、实验场站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大力鼓励转化为实用技术,政府直截了当购买专利技术,服务农业。2、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调动众多涉农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变农民要我服务为我要为农业服务,主动工作。对不称职人员,要限时学习达到一定水平。对农科人员也要实行资格认证,不具备服务农业的科学知识者要及时淘汰。3、拓展农业科技服务的范畴,不仅传导新技术,还要传导新的耕作方式,推广农业机械,宣传先进的管理理念。在农村劳动力缺少,既不可能出一道政策让农民工回到农村,也不可能要第二、三产业主动让出劳动力,现代农业要走出传统农业的困境,就必须依靠大量使用科学技术,广泛使用机械,改精耕细作为粗耕的新的耕作方式,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用较少的劳动力实现农业的发展。
1、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问题有待突破
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小、散、乱”现象较为普遍,综合能力不强,生产主体的组织化、规模化程度偏低。由于分散生产经营,产品相对单一、总量较小,生产主体与市场衔接不足等,阻碍着品牌化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
各类主体间没有形成强有力的联合与合作,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导致农业综合效益较低。
2、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缺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开展的需求
我国农业劳动力主体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乡村受过较高教育、年富力强的乡村“精英”大多流出就业,留下从事农业消费的多为素质较为低下的妇女和老人,由于缺乏文化学问,障碍了承受新事物、学习新技术的才能,“谷贱伤农”现象频频发作。
也由于缺乏科技学问,也使一些高新技术成果难以推行和运用,难以完成消费过程机械化、消费技术科学化。低素质、低技艺农业劳动力过剩,高素质、高技艺劳动力短缺,农业向高端晋级遭遇劳动力技艺障碍。
3、农业产业化程度欠佳,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开展的根底
我国总体上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产业化进程迟缓,依然没有跳出小范围、低程度、传统粗放消费方式,农业机械化作业程度低,消费效率低下。细碎化的土地小范围运营和兼业化的养殖方式,形成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低,农产品产量低、质量次。
无法满足范围化农产品加工业对成片规划化种植和养殖基地的需求,许多加工企业要从众多分散种植的小农户手中收买农产品,大大增加了收买本钱。
4、农产质量不高,难以保证现代农业开展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阶段,该阶段正是能源资源耗费、污染排放强度较大的时期,扭曲的市场机制拉开工业畸形增长。工业、城市用水急剧增加,与农业用水的矛盾越来越难以调和,由于缺乏严厉的维护和管理措施,水质性污染招致水资源质量进一步降落。
在这些要素共同影响下,我国可用水资源的供应愈加匮乏。工业污染招致不少农产品原料质量偏低,达不到加工业对农产质量量请求,还有一些农业消费者受利益差遣,滥用化肥农药,招致农产品平安问题,加工品出口和国内市场销售受影响,进而影响现代农业开展进程。
5、综合效劳体系不够健全,难以推进现代农业开展
农业社会效劳体系是为农业消费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综合配套效劳的专业组织,效劳内容触及销售、信息、科技、物资、加工、劳务、金融、运营决策、政策和法律效劳等诸多方面。我国很多地域各类行业协会与专业协作组织开展不均衡,整体范围小、效劳方式单一。
文献综述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许多问题, 就文献综述的写作而言, 主要是:1.缺乏应有的文献综述。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位论文没有文献综述。作者却说, 他写的题目找不到相关文献或没有相关文献。如果真是这样,其解释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作者所选择的题目确实是“空前绝后” 的;二是作者所选择的题目确实没有任何人研究。前一种可能几乎不存在, 后一种可能反证了作者的选题缺乏研究意义。2.简单罗列文献。有些研究生学位论文有文献综述, 但写作上存在简单罗列的毛病。比如, 有的文献综述中仅列示出A 说, B 说, C 说, D 说等等, 而后却无下文了。从这种文献综述当中读者看不出作者所依据文献演进的内在逻辑, 作者也没有能够依据文献综述清晰地推导出研究问题。简单地说, 这种文献综述写作严重违犯文献综述的“文献树” 写作原则。3.文献综述缺乏权威性。有些研究生学位论文虽有文献综述, 但只是简单地罗列出一些缺乏权威性和经典性的算不上学术文献的所谓文献。比如研究货币政策问题, 若不综述凯恩斯、汉森、托宾、萨缪尔森、弗迪利亚尼、弗里德曼等人的论著, 而开出另一系列人物的论著清单, 给人的感觉就是作者根本就不熟悉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背景, 也没有认真研读过真正有价值的货币政策文献, 其成果价值当然就要大打折扣了。当然, 我们列示权威人物的权威论著, 并不是不尊重非权威人物。在学术研究中理所当然必须坚持学术标准, 也只能坚持学术标准, 而不能有学术标准以外的其他因素参与其中。4.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不匹配。此问题常见于当今比较时髦的“基于A 的B 研究” 或“A 时期的B 研究” 这种题目。本来, “基于A 的B 研究” 和“A 时期的B 研究” 这样的题目研究的研究重心是“B” 而不是“A” , 但作者的文献综述却是“A” 。显然, 此种文献综述脱题了。比如, “通货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研究”这一题目, 作者的研究中心应当是“货币政策” , “通货紧缩时期” 或“通货紧缩” 只是“货币政策” 发挥作用的背景与环境, 而作者的文献综述却是“通货紧缩”, 此种文献综述和研究问题当然是不匹配的。
文献综述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地位一般而言,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综述水平的高低制约着学位论文写作的水平。极端些说, 没有高质量的文献综述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研究生学位论文。1.文献综述的写作是由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决定的。文献综述的写作是由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决定的,因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文献综述部分要澄清所研究问题“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这部分主要是继承, 是梳理前人的成果并找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演进的规律。文献综述是复述前人的成果, 是尊重前人, 实质上也是显示作者自己的读书量。一篇论文若没有必要的文献综述部分很难发表;一篇学位论文没有相应的文献综述部分一般质量较低,也难逃肤浅的命运。2.文献综述的写作是由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决定的。道理很简单, 主要是:学术研究是天下公器,需要一代一代的学人前赴后继的开拓和努力才能薪火相济;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任何一篇论文或研究过程都是该领域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不可能是终结, 也不可能覆盖全领域” 。正是因为学术研究是天下公器, 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永远没有完结和任何一篇论文或研究过程都是该领域知识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不可能是终结, 决定了真正有价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放性和文献综述写作的必要性。
⒈ 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⒉ 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⒊ 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⒋ 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5.综述篇幅不可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一般不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费解,材料与评述协调。
文献综述的撰写原则撰写文献综述应遵循以下写作原则:1. “5W” 写作原则。“5W” 原则就是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原汁原味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原则, 也就是可检索性原则。具体地说即按照什么人(Who )、什么时候(When )、在什么地方(Where)、为什么(Why )、提出了什么学术观点(What)的写作方式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则。易言之,文献综述的写作应采用实引方式, 对所引述的观点要严格采用被引述作者的原文, 不可断章取义、任意发挥。真正的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应该让读者能够查阅并迅速找到文献的源头, 作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遵循“5W” 文献写作原则有利于尊重知识产权, 维护学术研究的尊严;有利于学术研究的良性开展;有利于学术积累。现今流行于我国经济学界的许多所谓的文献综述是不规范的, 比如“弗里德曼(1968)提出了……” 、“诺斯(1963)构建了……” 等等。这种转述性的文献综述毫无价值可言。因为读者阅读文献综述后仍然很难把握作者所依据的文献是什么。严格地说, 这样的文献综述既没有继承性, 也没有开放性, 于学术研究无补。2.经典性原则。文献综述应坚持经典性写作原则。所谓经典性写作原则是指文献综述的内容应该是所研究领域的经典人物的经典著作, 而不是学术“圈外人” 的某些片言只语。一般来说, 每个研究课题都有其所在领域独有的经典文献。作者必须熟悉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
1、搜索相关文献
2、评价来源
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4、概述结构
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不仅只是对一系列无联系内部实质意义的归纳综合,而且是对以前的相关研究的思绪的综合。基本步调为:1.第一步:归纳综合归纳。收集文献的要领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各种检索工具,如文献引得、文摘杂志检索,也可利用光碟或收集进行检索;二是从综述性文章、专著、教科书等的参考文献中摘录出有关的文献目录。起首要阅读文献资料的摘要和总结,以确定它与要做的研究有无关系,决议是否需要将它包孕在文献综述中。其次根据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研究的需要,对已经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做进一步的用筛子选,详细、系统地记下所评论的各个文献中研究的问题、目标、要领、成果和结论及其存在的问题、概念的不足与尚未提出的问题。将相关的、类似的内部实质意义分别归类,对结论不一致的文献要相比较分析,按一定的评价原则做出是非的判断。同时,对每项资料的来源要注明完整的出处。2.第二步:摘要。差别的学科对援用摘要的要求与期望差别,虽然文献综述其实不仅只是摘要,但研究成果的概念化与有组织的整合是必要的。其作法包孕将资料组织起来,并连到论文或研究的问题上;整合回顾的成果,摘出已知与未知的部分;理清文献中的正反争论;提出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3.第三步:批判。文献综述是否有价值,不仅要看其中的新信息与知识的多少,还要看本身对文献作者及编辑者的概念与看法如何。阅读文献时要制止外界的影响甚至干扰,客观地叙述和比力海内外各相关学术门户的概念、要领、特点和取得的成效,评价其优点与不足。一个具备批判性的评论,必需要有精确性、自我解释性和奉告性。批判的程度主要在是否能分析出文章的中心概念与所提出的论据、做出摘要,并提出简要评估。第三步是在情势上批判其是否符合一些基本写作的标准,即判定其是否为一篇好文章还要看文献中援用的文章与评论的标准。有的台湾学者将其归纳为代表性、显著性、相关性、当令性和简捷性。4.第四步:提议。通常文献综述是以比力性评论的体式格局为主,分析两个以上差别的思想学派、议题或者差别人所持的差别立场。喷鼻港大学提议的标准样式有三个选项:导论、主文与结论。文献综述的最后步调是在回顾和分析的根蒂根基上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提议,根据发展汗青和海内外的近况和其他专业范畴有可能赐与本专业范畴的影响,根据在纵横相比较中发现的主流和规律,指出几种发展的有可能性和对其有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和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等趋势进行预先推测,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案等,并申明成果的有可能性等。
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的目标不仅仅是报告信息,而是建立联系和综合想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
1、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
2、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我国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学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现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学生担心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所以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放弃自己批判的权利。由于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的论文有重要贡献。
3、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4、选择性地探讨文献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因此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全面的文献综述,以严谨的科学设计来寻找、评估以及整合科学研究的证据,确保文献综述完整不偏。要端正学风,勇于探索和不回避冲突。分析冲突的原因、方法与结论,可以为未来的研究及论文奠定成功的基础,使论文的研究结果对后续研究有应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扩展资料:其他问题
1.文献搜集不全,遗漏重要观点
有些研究生由于资料搜集范围或方法不当,未能将有代表性的资料完全纳入研究的范围,或仅仅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其结果便是不能系统全面地把握研究现状,或片面理解他人研究结果,从而盲目地认为某问题或领域尚未被研究,使得自己的研究变成一种重复性的劳动。因此,在撰写综述前一定要全面搜集资料,学位论文研究更要“必能精通专门之学,读尽专门之书,真有所见出乎其外方可下笔”。
2.文献阅读不深入,简单罗列,“综”而不“述”
撰写综述必须充分理解已有的研究观点,并用合理的逻辑(或是时间顺序、或是观点的内存逻辑、相似程度等)将它们准确地表述出来。如果综述仅仅是将前人的观点罗列出来而未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那么内容就会十分杂乱,缺乏内在的逻辑。这样不利于厘清已有研究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认清某问题研究的发展脉络、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等,更不必说走到问题研究的前沿了。
如果是“综”而不“述”,那么,即便是内容有一定的系统性,充其量也只是陈述了他人的观点,达不到通过分析、评说而发现和确立论文选题的目的。
3.个人观点在综述中占主体
有些研究生在综述中对研究现状的梳理和介绍只是一笔带过,用大量的篇幅进行评述,进而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结果将文献综述写成了评论或研究计划。
文献综述主要是梳理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动态,厘清研究现状进展与困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因此,综述的重点在于“综”,即其主要部分应是对前人观点的客观阐释和分析;个人观点,即适当“述”,,可以起到点睛式的评论或启示的作用,但不应是主体。另外,综述提炼的观点必须以原始文献为依据,不能把观点强加给原作者;如果有不同的观点,可对原作者的观点进行评议,但论据必须充分,并能使读者分清哪些是原作者的观点,哪些是综述者本人的观点,不能混杂在一起。
4.避重就轻,故意突出自己研究的重要性
如前文所述,研究生写综述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学位论文研究的切入点和突破点。有些研究生在做完综述之后,还是难以发现问题,便认为该领域已经无问题可以研究,为了完成论文便故意在综述中漏掉或弱化某些研究成果,或者放大已有研究的不足,以便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重复研究,其创新性是可想而知的。其实,未能发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自身的学术积累不够或思考不深入;可能是选题不当,过大或过小;也可能是学科发展处于“高原阶段”。但未能发现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更不能随便拿一个研究过的问题敷衍了事。如果是自身原因,研究生应该在导师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静下来认真深入思考,完成选题;如果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则可以尝试通过开辟新领域、使用新方法、提供新材料等方式完成选题。
文献综述论文范文如图所示:
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
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文献综述是对论文选题研究现状的梳理,但并不仅仅是把文献进行简单的堆砌与罗列,而是需要在总结梳理别人研究的同时,对已有的研究做出评价,也就是说有述有评,这也是为什么文献综述也叫做文献述评的原因。
论文综述范文写法如下:
1、标题
文献综述的标题一般多是在设计(论文)选题的标题后加“文献综述”字样。
2、提要或前言
此部分一般不用专设标题,而是直接作为整个文献综述的开篇部分。内容是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果本课题涉及到较前沿的理论,还应对该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最后要介绍研究者搜集的资料范围及资料来源。
3、正文
这是论文文献综述的核心部分。应在归类整理的基础上,对自己搜集到的有用资料进行系统介绍。
撰写此部分时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其一、对已有成果要分类介绍,各类之间用小标题区分。
其二、既要有概括的介绍,又要有重点介绍。根据自己的分类,对各类研究先做概括介绍,然后对此类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进行重点介绍。
4、总结
对上述研究成果的主要特点、研究趋势及价值进行概括与评价。此部分应着重点明本课题已有的研究基础(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或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与尚存的研究空间(本课题已有研究中存在的空白或薄弱环节)。
5、参考文献
要求列出的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且外文文献不少于3篇,并按论文中的参考文献的格式将作者名、文献名、文献出处、时间等信息全面标示出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要从社会、家庭、学校、留守儿童自身等方面探讨当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因素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特别是近几年留守儿童的数量逐年增长,而他们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对他们的教育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我们要深入研究。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城市打工,而孩子自己留在农村生活,他们或者是与父亲、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长辈亲人、朋友一起生活而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黄金时期,正因为留守,所以他们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引导与帮助,成长的过程中情感上缺少了父母的呵护,使其在思想认识、价值观和心理发展上极易产生偏离和异常。[1]
在就学情况上,据统计当前在农村辍学的所有学生中留守儿童占73%,其中76%为女生,这些留守儿童辍学后大多随父母进城打工。
在学习情况上,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相比有一定差距。在“学习成绩”问题中,大多数留守儿童感到有困难,在“学习遇到困难谁帮助”问题上,留守儿童主要依靠老师同学,非留守儿童还可以依靠父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年龄稍大的孩子还要帮家里做家务,所以学习时间相对得不到保证,对学习成绩造成一定影响。
在监护问题上,由于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管理制度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只是负责留守孩子在上课时间进行监管,课余时间监管只能由其临时监护人负责,而多数留守儿童的监管人都是(外)祖父母,他们多数文化水平很低且年事已高,只能在吃饱穿暖等生活上给予关怀,而对学习辅导上基本是空白,致使留守儿童缺少正常的监护。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因素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由其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引起的,而是由社会、家庭、学校环境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因素共同导致的。
(一)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我国长期存在着,正是这种户籍制度的存在,使农民尽管离开了农村到城市打工,但户口依旧是农村的,各种的福利待遇不能与城市居民建立平等,尤其是与这种二元结构及户籍制度相对应的义务教育制度也存在着严重的城乡不平等现象。[2]进城打工的农民要想其子女在打工城市上学,需要缴纳昂贵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尽管在有些城市设有农民工子弟学校,但他们的升学问题由于不同地区中高考制度的限制也难以解决。其次,地方基层政府方面未给予留守儿童足够重视以及政策措施不力。农民外出打工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所以当地基层政府支持农民外出打工,而对留守儿童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育问题上几乎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对贫困的留守儿童家庭缺乏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再次,社会广大农民外出打工成风,读书不重要观念盛行。孩子从小在这种环境中成长,错误的认为读书不重要。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也认为,如今的大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昂贵的教育投入,毕业还没有稳定的工作,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外出打工挣钱。可见外出打工成风的环境以及读书不重要观念对孩子学习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二)家庭环境因素
第一,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方式与监管不当。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一般都是单亲、亲戚、祖父母,我国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也决定了单亲监护人一般都是母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父亲不在家,所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由母亲一人承担,根本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孩子,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学习也帮不上忙,还有监护人是(外)祖父母,对孩子都存在溺爱倾向,在充分满足物质需求同时缺少在精神道德层面的引导和管束,这及其容易使孩子滋生不良习惯。同时,祖辈监护人与留守儿童的代沟较深,很难进行情感和语言上的沟通。
第二,农村父母文化水平低,家庭教育相对欠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父母认为自身的文化水平低从而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完全交给了学校,孩子放学后的作业问题对部分父母来说都是有困难的,所以无形中给孩子的学习造成影响。
第三,农村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由于农村传宗接代封建思想的影响,农村家庭子女普遍偏多,家庭经济负担重,为此,大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挣钱,但孩子与父母长期分离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学习情况受到影响。
(三)学校环境因素
一方面是农村教育系统对留守儿童重视程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上存在缺陷,性格多孤僻,学习成绩不佳,而学校为了升学率,成绩较好的学生成为他们主要培养对象,对于成绩欠佳的农村留守儿童则放弃教育管理,从而导致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甚至逃学、辍学。另一方面则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较弱,办学条件较差。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在学习方法上缺少研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积极性,失学、辍学现象严重。[3]此外,农村学校图书馆、体育馆等不齐全,学生放学后自由散漫活动,多去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由此会产生诸多留守儿童问题。
(四)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因素
儿童阶段是人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留守儿童正处于这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可塑性很强,加之留守儿童尚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观,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极其容易受外界干扰和侵害,被坏人引入歧途,从而造成学习上散漫,在学校里出现打架斗殴、迟到早退、违纪等一系列问题。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首先,社会环境方面,面对户籍制度的限制以及农村外出打工成风等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政府应从和谐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大农村教育资本的投入力度,优化政策环境,建立适时的社会化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兴建务工子女学校、加大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务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
其次,家庭环境方面,父母的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所以父母外出打工时尽量将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或父母其中一人留在家里,以保证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如果是(外)祖父母监管,一定要对留守儿童严格要求,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父母也应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以及时掌握孩子的一切状况。
最后,要优化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基层政府要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如网吧、游戏厅等的规范管理,为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要努力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同时应该有意识的关注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积极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沟通以更好的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马瑞娟,王秀丽.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J].警官文苑,2010(3)
[2]谷龙飞.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3]周华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D].江西.南昌大学.2011
[4]丁静.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及其应对之策[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
[5]何智明,杜学元.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成因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制定了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系列政策,确立了不同阶段政策目标,有效促进了农村教育改革,实现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篇1 浅析农村教师继续教育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社会越来越关注农村教育,而农村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水平,而农村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继续接受教育,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关键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策略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本文中的继续教育是指对农村教师进行的,以提高政治素质、教育教学及教育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包括职务培训、新教师见习期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和提高学历层次的教育等。 目前,国内外教师继续教育都存在着一些共同问题,例如,经费不足,以及教师素质欠缺等导致了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越来越没有实效性等问题,下面我就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缺少经费 绝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本身出自农村,自身家境原本就比较薄弱,再加之工作后,大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组建家庭后,大部分是单职工家庭,工资是其家庭主要生活来源,经济负担比较重,虽然学校会给一些补贴,但经济的紧迫,很多老师就不愿意参加。而教师不参加继续教育,既违背教育要求,也会影响个人前途,所以继续教育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两难问题。 2.国家没有很完善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1)没有严格的考勤制度 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请假严重,迟到和早退的现象也时而可见,却没有严格地做记录。他们在上课期间,如果觉得有意义的内容就听下去,但若所讲内容枯燥、无味,便会偷偷溜走。 (2)考试制度不健全 尽管有关继续教育课程都有考试说明及规定,比如平时分、考试成绩,但在考评平时成绩时,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参评教师不能科学全面地给参训人员评定分数,很多流于形式,无法落实。 (3)评价制度欠完备 对被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业务能力的提高缺乏计划性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培训院校对教育质量的监控采取反馈和到学校听课考查的形式,往往会提前告知学校,教师也就会提前精心准备一番,评价不出真实的水平,而且也会出现“裁判”和“队员”一体化的问题。 3.教师继续教育观念滞后 (1)观念上太实用 评上高级职称的老师认为反正职称已到顶了,继续教育的实际价值不大,故不愿参训。条件相差较远的认为反正近几年晋级无望,参加继续教育对自己也没有很快的效果,所以也就不参训。相当一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是:要能确保发证,而且是所发证件在今后管用才愿参加,而较少从促进教学的角度去考虑是否参加培训。 (2)认识上太肤浅 继续教育是教师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渠道,是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知识面、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具有前瞻性特点,但农村教学条件相对滞后,加上农村信息环境和教师获取教育新动态的主动性不够,因此,对继续教育意义的认识停留在“远水解不了近渴”的层面上。 三、提高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建议 1.加大对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 农村经济落后,培训经费缺乏最终导致继续教育工作没有动力和后劲,从我国的农村现实情况出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保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 (1)设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基金制度 制约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经费问题,特别是在贫困落后地区,学校和教师个人都不堪负荷。为此国家应该设立教师教育基金,由指定专门机构负责运营,把教师继续教育变成一项社会性的教育活动,以保证每个需要学习而又想学习的农村教师都有学习的机会,使教师继续教育成为一种大众的教育,防止把继续教育变成一种贵族教育、“关系”教育。 (2)减免一定比率的进修学费 政府应出台向农村教师倾斜的继续教育优惠政策,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分别减免一定比率的进修学费,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经济负担问题,只有在经济政策优惠的基础上才能严格农村教师继续教育权利和义务保障。 2.完善继续教育的考核和评价机制 (1)严肃考风考纪 每步培训任务完成后,市教委都组织进行考试考核工作。各乡镇之间实行全交叉监考,教委派干部到点上监督和巡视,保证考试工作的顺利完成。每步考试工作结束后,由各乡镇组织考核领导小组,按市教委统一制订考核内容和要求对每个教师进行各个项目考核,市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还派人到各个乡镇进行监督指导。 (2)考试的内容应多元化 考试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一是专业知识和运用技能的考核。二是实践所学,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没有,是否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具体教育问题。三是师德和个人修养的考核。 (3)采用多种评价的手段,保证评价的有效性 现行的继续教育,评价手段过于单一,存在着为评价而评价,评价与现行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育管理脱节的问题。为了全面反映继续教育的质量,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4)形成科学的评价主体 要全面衡量继续教育的质量,应该把教育主管部门、教师进修校、教研室、学员任职学校联合起来,使之形成多方组合的评价主体。各部门要紧密配合、相互协作,共同编织一个协调、一致的评价网络,将教育质量评价置于日常管理中,全面反映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 3.更新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观念 (1)转变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观念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要自觉主动地学习有关教师继续教育的文件、方针、政策,使自己进一步明确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也可以建立一些鼓励措施。例如,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如果取得很好的效果,就发一定的奖金等等的激励措施。 (2)转变农村教师的观念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元化,接受知识的内容也复杂化,所以作为农村教师要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提高个人的教育价值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和职业观,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而这些又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接受继续教育才能完成,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师要认识到自身素质提高的紧迫性和必然性,任何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所以农村教师就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理论和应用知识,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李大键.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继续教育研究.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4. <<<下页带来更多的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 农村教育方面的论文篇2 试谈农村家庭教育投入 摘要:本研究是一项描述性调查研究,以农村家庭作为分析单位,主要探讨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遵循实证研究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思想,在分析借鉴已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进行系统探讨,编制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调查问卷,再经过问卷调查及对结果的因素分析,探析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一般规律、差异性、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差异性 一,研究背景 研究对象 本研究重点选取陕西省农户进西安市长安区农村行抽样调查,条件是有子女且子女达到人学年龄的家庭。全区共25 个街道办事处,671 个行政村、21 个居委会,2013年长安区户籍总人口为10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非农业人口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2013年长安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9460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12695元。 调查取样 调查取样坚持以经济水平为标准,力争具有代表性。选取经济水平较高的乡镇1个:郭杜街办。中等的1个:王曲街办;低等的1个魏寨街办。每个街办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个行政村进行调查。郭杜街办选定小居安村,地处大学城开发地段,收入来源主要是小本生意和房租。王曲街办选定枣园村,南街村,曙光村,收入主要是靠进城务工。魏寨街办选定彭村,侯坪村,此地离市区较远,收入方式还是主要靠在家务农。此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345份,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86%。 问卷设计与填答方式 问卷共设计20道选择题,3道多选,其余均为单选,1-5题为家庭基本情况,其余题目涉及家庭教育态度、教育目的、教育投入(财力、情感、人力)、失学问题(子女原因、家庭原因)、投资选择问题(选择子女、选择出路)。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实证法,问卷调查法 和访谈法等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法。 二.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差异性研究 .家庭结构对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 在家庭有困难,仅能维持少数或一个孩子的教育时,不同的家庭类型所做出的选择存在差异性。每个家庭的选择标准基本上都是首先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其次是选择年纪小的和男孩,选择男孩这一点突出的表现在一子一女和多子多女身上。出现一定的性别偏向是与传统农村思想观念的形响分不开的,几千年的重男轻女思想对人们的选择会又有一定的影响。产生年龄偏向是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关,年龄大的孩子在体力上胜过年龄小的孩子。因此,年龄大的孩子往往会过早地成为父辈的家庭劳动的接班人,年龄小的孩子自然获得继续接受学校教育的机会,再者,在人们的观念中,处处迁让着小的,宠小的观念,促使家庭在特殊情况下产生偏小的行为。 家庭结构对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 在毕业后未升上高一级学校的的选择上,的多子多女家庭,的一子多女家庭选择让孩子回家务农和务工,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孩子多的家庭可能由于经济压力,愿意让孩子回家务农务工,而且也能看出在农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重男轻女思想。在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到学校继续读书这一选择模式上,选择比率最高的依次为多女,一子一女,独生子结构的家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认为,在农村虽然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但在家庭子女确定以后,人们也乐意接受事实,反而抛开缺子的遗憾,而更加珍惜现存的人力资源,力图孩子在学习上可以出人头地。 家庭收入对教育选择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1类的,有20%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务工或务农,而经济状况为2类,3类,4类,5类.6类的分别有, 68%,,0%,0%的家庭选择让孩子直接回家务农或务工。相比之下,家长更愿意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其学校继续读书,而不是想办法找路子,若办不成只好回家。在各类所选择的项目中,按比例排在最高位的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学手艺技术学校,不甘心直接将孩子变为劳动力,而是想其经过职业培训后再谋出路。 总之,我们认为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对家庭教育投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面对被教育制度淘汰下来的学生,家庭是否继续对其进行教育投资,并不是经济所能解决的问题,大多数家庭的首选模式是送到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培训后再谋职业,其次是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找高一级的学校继续读书。由此可见,农村家庭并不会就因为经济状况而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父母性别差异对教育期望的影响 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期望在高中以下,高中或中专,大学本科三个方面的比例高于母亲,而母亲在研究生和出国以及能上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的这两方面所占的比例扼要高于父亲。这说明,在农村,母亲往往对孩子的教育期望更高些,而且母亲对子女读书的选择民主性比较强,留有空间让子女自己选择。 父母性别对教育投资选择的影响 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大部分的父母都会选择成绩好的孩子继续接受教育,而且在这一项上母亲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父亲,说明面教育投资选择的时候,母亲能够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判断。在不分成绩选择女孩和选择年龄小的孩子上,父亲所站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母亲。这说明,在感情上,父亲更加喜欢女孩,关照年纪小的孩子。这也与我们的猜测相吻合。 父母性别对未升上高一级学校的影响 未能升上高级学校的时候,父母的首选都是将孩子送到职业技术学校或者培训班学习手艺。但在想办法找路子方面,父亲所占的比例要明显的高于母亲,而在不惜一切代价为其找学校继续读书方面,母亲所占的比例又远远高于父亲。这说明母亲更希望孩子学文化,将来找个好工作。而很多父亲则认为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剩下的就顺其自然。 三,结论 经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思想上,农村家庭普遍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期望子女起码能读到大学本科,跃出农门,学到日后生活所需文化;行动上,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入也投入了大量人力,情感和力所能及的财力。但少数家庭仍存在重男轻女现象。 同时,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因家庭结构、家庭收入而异,且父母间投资行为存在差异性。 再次,经过笔者讨论分析,认为本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本研究属微观性的实证分析与研究,数据分析过程中,运用统计百分比多,计量经济学模型综合评价少;描述多,深层次推理少;现象和因素剖析多,而措施和对策少。因此,结论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调查取样因对一个县进行,因此,研究结论适合同类地区,在典型性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黄荣生. 初一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管教态度的关系研究.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7) [2]李百珍,关颖.家长教育观念研究.天津师大学报,1995,(4) [3]刘华山.社会变革中的中国人育子观念初析.华中师范大学报,1997,(2) [4]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自我概念与父母评价的特点及关系.心理科学,1997,(4) 猜你喜欢: 1. 小学农村教育论文 2. 浅谈农村教育发展的论文 3. 关于农村儿童教育论文 4. 浅析农村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