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植物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

植物保护杂志

1环境保护 杂志2环境保护杂志社3环境保护科学 杂志4环境保护杂志 投稿5环境保护电子报刊47环境与健康杂志8环境杂志49环境科学杂志50环境工程杂志51生态环境杂志52中国环境科学杂志53环境经济杂志54世界环境杂志55材料保护 杂志56环境化学 杂志57应用环境微生物杂志58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59劳动保护杂志社60四川环境杂志社61植物保护 杂志62环境科学 杂志社63环境杂志 目录64环境教育杂志65劳动保护杂志66北方环境杂志67环境经济杂志社68人口资源环境杂志69上海环境科学杂志社70电子杂志营销环境

网页是一级期刊的目录5 农学1 土壤学报 12 植物生理学报 23 园艺学报 2 土壤圈(英文) 13 棉花学报 24 蚕业科学3 水土保持学报 14 中国水稻科学 25 茶叶科学4 农业机械学报 15 植物病理学报 26 中国畜牧杂志5 农业工程学报 16 植物保护学报 27 中国兽医学报6 中国粮油学报 17 植物生态学报 28 畜牧兽医学报7 核农学报 18 菌物系统(真菌学报) 29 水产学报8 中国农业科学 19 应用生态学报 30 生物数学学报9 作物学报 20 自然资源学报 31 林业科学1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1 昆虫学报(中、英文版)11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2 昆虫分类学报

这个是一本关于植物保护之内的科学杂志,名称就是”植物保护报刊“。希望能帮助到你,

植物保护投稿

有些时候审理人不确定就可能拿到上方去审理,可能会多花点时间。或者是投的人太多了,但肯定是要回的。但你确实急了,可以到那里去询问一下

植物保护3s论文

浅议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摘要:草原野生植物是草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物种资源,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具体体现,对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保护草原野生植物,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保护草原野生植物重要性及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现状,并对如何保护草原野生植物从几方面进行了探讨,初步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关键词:草原 野生植物 保护我国是草原资源大国,草原资源极其丰富。草原植物是草原的基本构成成分。经调查,我国共有草原饲用植物6704种,分属5个植物门、246科、1545属。我国特有的草原植物种类也很丰富,共有13个科、45个种是我国特有的植物种。我国草原是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种质资源库。保护草原野生植物重要性草原野生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对于维持草原生物多样性和保持草原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获得了适应当地环境的优良特性,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草原野生植物一是具有重要的药用、工业用等经济价值,如虫草、从蓉、甘草、麻黄草;二是许多草原饲用野生植物是栽培植物的野生祖先和亲缘种,新植物品种选育的基础素材,如禾本科的大看麦娘、豆科的细齿草木犀、野大豆等。我国草原饲用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概括体来有"三多",即当今世界栽培牧草的野生祖先在我国的多、近缘野生种多及珍贵牧草种类多;草原野生植物还是非常重要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如发菜、固沙草等。因此保护和利用草原野生植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现状由于长期以来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我国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景观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草原植物种质资源日益减少,许多草原野生植物己面临濒危。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第一批公布的《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389种植物中,我国草原植物有29科、51种及3个变种,占全部的。我国草原野生植物种类受威胁高出10%-15%的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特别是自然条件严酷的长江、黄河源头及上游高寒草地,其植被及野生植物资源更是遭到严重破坏。虽然我国在80年代曾经组织有关单位开展了全国性的草原资源调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国草原野生植物家底,但近二十多年来,我国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滥采滥挖对草原野生植物种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急需组织开展草原野生植物调查研究工作。3草原野生植物保护探讨在开发利用草原饲用植物资源时有必要十分珍视它们的存在与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措施,保护我国草原野生植物,特别是珍稀濒危植物,是当前急需要开展的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性任务。草原野生植物普查组织开展草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主要按照《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同时结合《中国草地资源》所收集的草原野生植物种类进行普查,重点调查内容有种类、分布、数量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指出每一种类现状和发展趋势,最终提出保护方案。通过普查,建立为建立我国草原野生植物的数据库。技术路线可以以80年代草地资源调查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普查方案,以地面调查为主,充分利用遥感技术。提高效率,节约资金,保证数据科学性。草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组织开展草原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保存工作。采取异地保护措施,组织有关单位将植物种质资源的繁殖材料(主要是种子)采回,放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进行长期保存,主要是采用低温冷库进行异地保存。目前急需针对普查结果,将那些濒临灭绝的草原野生植物进行保存。利用草原自然保护区开展保护建立草原自然保护区是国内外公认的保护草原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措施。因此,急需对现有的13个草原类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个)进行摸底调查。重点对保护区法规、规程制定、勘测划界(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标本收集、制作、维护、更新以及科研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这项工作基本摸清和掌握目前我国草原类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和物种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草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同时提高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并为保护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明。开展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情况调研通过实地调研和发放有关调研问卷,对全国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情况进行调研,对目前各地在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主要措施调查,进一步总结分析我国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提出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思路,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进行实施,提高草原野生植物保护与利用工作水平,加大保护力度,保护资源,保持生物多样性。加强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管理长期以来,我国对草原野生植物缺乏有效的机构进行管理,同时采取的措施难以保证这项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2003年农业部成立了农业部草原监理中心,对草原野生植物进行监督管理是中心的主要职能之一。各级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管理工作。当前急需在明确管理机构后,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草原野生植物管理,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如甘草、麻黄草等,更要加强采集、收购等管理工作,切实保护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写:第一个是从植物保护这一学科的作本身的作用重要性上入手第二可以分析当前植物保护的情况第三个稍微难一点,就是从植物保护这一专业学科中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山葡萄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研究 我国葡萄卷叶病病原分子检测技术研究 不同干扰下荒漠啮齿动物群落与植物群落、土壤相关性分析 绣线菊属植物茶品质成分测定及其资源利用 生物碱(+)-preussin和药物分子(-)nemonapride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北京十渡自然保护区迁徙与越冬期黑鹳生态学研究 千屈菜对铅的形态响应及分配规律的研究 神经生长因子及受体在野生黄鼠卵巢中的表达 “3S”技术在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选择及动态迁徙中的应用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研究 普氏野马粪便类固醇激素水平保存时效性研究 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演替研究 虫害挥发物对邻近枣树直接防御反应的作用 普氏野马行为节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濒危物种朱鹮的保护研究 秦岭湑水河流域大熊猫生境特征研究 女贞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红枣的射频热风联合干制技术研究 枣树不同发育期挥发物研究 核桃青皮次生物质的抑菌活性研究 核桃壳木醋液的生物活性与化学成分研究 蒙古莸的胚胎学研究 秦岭华山松单萜类化合物扩散动态研究 冷蒿种子生物学及生殖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虫害诱导油松球果及新梢萜类化合物研究 鄂尔多斯半日花景观动态及其濒危原因分析 浑善达克沙地榆自然更新和种子萌发适应性研究 栾树花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苦苣苔科植物牛耳朵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弄岗自然保护区重要森林物种资源监测样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壤及典型植物碳酸酐酶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广西岩溶地区烟草黑胫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柑桔粉虱防治药剂研究 中药植物金果榄抗菌活性及活性物质研究 一个嘎拉系苹果营养变异系的特性研究 罗汉果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研究 莫能菌素对蚯蚓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 神农架川金丝猴社会单元组成变化及育幼行为研究 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猞猁种群生态研究 山东藨草族植物形态解剖学研究兼论其系统进化 基于核基因的山雀科鸟类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 内蒙古东部达赉湖地区狼(Canis lupus)的生境适宜性评价 黄河三角洲湿地鸟类群落研究 圈养狼发声的特征分析 石蜡油乳油防治棉花主要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设计、合成新颖的4-取代-2苯乙烯基1,3,4-恶二嗪-5-酮微生物及其生物活性 湘潭市小白菜常见农药残留监测及其控制对策研究 替代高毒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的研究 贮藏期片烟霉变菌的分子鉴定及新型防霉剂的筛选 一株采自三江源地区放线菌株的分离、鉴定及抗细菌活性初步研究

植物保护学期刊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植物保护属于农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可授农学、理学学位)。目录专业介绍主干课程相近专业开设院校期刊简介基本信息栏目设置收录情况编委会专业介绍主干课程相近专业开设院校期刊简介基本信息栏目设置收录情况编委会展开 编辑本段专业介绍 植物保护(plant protection) 专业介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它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植物保护工作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生物科学、农业生态科学、农业病虫草鼠生物学及其致害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各类病虫草鼠鉴定、识别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植物病虫草鼠监测和防治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生物科学和农业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有害生物鉴定、识别、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 4.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基本知识,了解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学科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5.熟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科技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编辑本段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植物生理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学 主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 其他课程:植物检疫、农业螨学、杂草识别、农业病原细菌、病毒学、生物统计学、作物学、普通遗传学、农业气象学、微生物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无机分析化学、大学物理、统计学、计算机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植物学、动物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普通植物病理学实习、普通昆虫学实习、农业植物病理学实习、农业昆虫学实习、植物化学保护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科研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一般安排不少于3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编辑本段相近专业 农学 园艺 茶学 草业科学 烟草 植物科学与技术 种子科学与工程 应用生物科学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编辑本段开设院校 华南农业大学 长江大学(原湖北农学院) 天津农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 吉林大学 西南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广西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海南大学儋州校区(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新疆塔里木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河南科技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海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扬州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西南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贵州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宁夏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石河子大学 塔里木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莱阳农学院 聊城大学 西南林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 山西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编辑本段期刊简介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植保专业科技期刊。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本刊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已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刊名。本刊宗旨是促进我国植保科技发展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坚持面向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基础理论和业务水平。 1980年本刊开始兼营广告,以提供科技信息、指导消费为己任,各层次读者很多是产品的直接用户,刊出效果极佳,许多农药及农业器械在本刊登广告后使产品很快打开销路。本刊热忱欢迎贵公司在《植物保护》刊登广告,宣传您的新产品,提升和拓展您的企业形象。(广告价格和版位可具体商议,本刊将全力提供优惠)。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主 编:吴孔明 地 址: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09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9-1542 国内统一刊号:CN 11-1982/S 邮发代号:2-483 单 价: 定 价:编辑本段栏目设置 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技术与应用;不定期栏目:实验技术、国外植保、基础知识、有害生物动态、专家视角、争鸣;另外还有科技信息、产品介绍、企业动态、学会活动、书讯、会讯小栏目。 读者对象: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农林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各级植检工作者、农药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园林、园艺工作者。 获奖情况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科技类)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 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 全国农业科技优秀期刊奖 北京市全优期刊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编辑本段收录情况 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库收录。目前已纳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500名精品数据库。 本刊主要刊登有关植物病理、农林业昆虫、杂草及鼠害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植物检疫、农药等植物保护学科各领域原始研究性论文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成果文章,优先发表创新性突出的文章。 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 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编辑本段编委会 主 编 吴孔明副主编 陈万权 高希武 陈剑平 王音 编 委 (按姓氏笔画为序) 丁克坚 万方浩 马 祁 牛永春 王进军 王春林 王源超 田 喆 任顺祥 朱恩林 刘二明 杜予州 陈红印 陈宏(美) 陈 明 李正西 李保华 李健强 吴新平 张友军 张 杰 张国珍 张青文 张跃进 张朝贤 范在丰 金道超 郑永权 封洪强 郭予元 施宗伟 祝增荣 曹克强 康振生 赵建周(美国) 彭于发 喻大昭 虞国跃 廖金铃 荣誉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明勇 李明远 成卓敏 肖启明 沈佐锐 吴钜文 肖悦岩 邵振润 杨崇良 高洪荣 黄大昉 曾士迈

求疑问。。。植物保护是对植物不正常状态寻找原因以及拿出具体解决方案 比如植物发生病害 确定是什么病害 然后采用什么方法防治 再比如植物发生虫害 确定是什么虫引起的 然后采用什么方法防治 植物保护主修科目有植物病理学 昆虫学 植物化学保护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1版》正式发布。最新年报数据显示,《生物灾害科学》的影响因子(JIF)首创新高,为,较2020年上升了111%。数据显示《生物灾害科学》在植物保护学期刊领域进步明显,期刊再次被收录为统计源期刊。图1 《生物灾害科学》影响因子趋势 感谢编委、作者、读者长期以来对期刊的支持,期刊将继续沿着“刊载生物灾害科学研究成果,普及生物灾害预防知识,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我国生物灾害科学的发展”办刊宗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吸引高水平稿源,努力提高刊物的科学性与学术性,不断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同时,将诚恳地接受广大读者的批评、建议,不断创新,以期在期刊特色与风格、期刊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继承和超越。《生物灾害科学》创刊于1978年(原刊名:《江西植保》),经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2年更名为《生物灾害科学》,江西农业大学主管,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昆虫学会、江西省植物保护学会、江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共同主办,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44-139,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6-1320/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3704。期刊系《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万方数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华艺线上图书馆(Airiti Library)、超星学术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本刊主要刊载有关农业、林业、畜牧和水产等学科生物灾害研究(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害虫、害草及其它有害植物、害鼠等有害生物及其防治研究)以及与农林牧渔相关专业的未曾发表过的文献综述、研究论文和研究简报等,刊物设有研究综述、昆虫行为学、农药田间药效评价与室内毒力测定、农业病虫害及防治、植保技术、生物技术与农林教改等栏目。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谈“阳”杂记(3) DrHuan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辟谣的文章还在路上,蒙脱石散已经卖断货 牛角说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仁慈”的奥密克戎 清涓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是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植保专业科技期刊。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道农作物、果树、园林、蔬菜、花卉、中草药和牧草的病、虫、草、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新农药、械应用技术及现代植保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新动向等内容。本刊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已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全文收录。1980年本刊开始兼营广告,以提供科技信息、指导消费为己任,各层次读者很多是产品的直接用户,刊出效果极佳,许多农药及农业器械在本刊登广告后使产品很快打开销路。本刊热忱欢迎贵公司在《植物保护》刊登广告,宣传您的新产品,提升和拓展您的企业形象。(广告价格和版位可具体商议,本刊将全力提供优惠)。 主管单位:中国科协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编:吴孔明地址:北京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邮政编码:100094国际标准刊号:ISSN 0529-1542国内统一刊号:CN 11-1982/S邮发代号:2-483单价:定价: 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技术与应用;不定期栏目:实验技术、国外植保、基础知识、有害生物动态、专家视角、争鸣;另外还有科技信息、产品介绍、企业动态、学会活动、书讯、会讯小栏目。获奖情况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科技类)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全国农业科技优秀期刊奖北京市全优期刊奖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植物保护》创刊于1963年,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主办,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笔题写刊名。本刊宗旨是促进我国植保科技发展和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坚持面向生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基础理论和业务水平。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曾多次荣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奖,2003年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本刊已被《CAB (英国)》、《Agrindex (FAO)》、美国《化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生物学文摘》、《中国农业文摘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外多家重要的数据库和科技文摘期刊库收录。已纳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国科技期刊500名精品数据库。本刊主要刊登有关植物病理、农林业昆虫、杂草及鼠害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植物检疫、农药等植物保护学科各领域原始研究性论文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成果文章,优先发表创新性突出的文章。读者对象: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农林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各级植保科技人员、各级植检工作者、农药企业研究与开发人员、植物医生、各级农技干部、农技推广人员、园林、园艺工作者。国外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网络版 主 编 吴孔明副主编 陈万权 高希武 陈剑平 王音编 委 (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克坚 万方浩 马 祁 牛永春 王进军 王春林 王源超 田 喆 任顺祥 朱恩林刘二明 杜予州 陈红印 陈宏(美) 陈 明 李正西 李保华 李健强 吴新平张友军 张 杰 张国珍 张青文 张跃进 张朝贤 范在丰 金道超 郑永权 封洪强郭予元 施宗伟 祝增荣 曹克强 康振生 赵建周(美国) 彭于发 喻大昭 虞国跃廖金铃荣誉编委(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明勇 李明远 成卓敏 肖启明 沈佐锐 吴钜文 肖悦岩 邵振润 杨崇良 高洪荣 黄大昉 曾士迈 1.仿生胶对枸杞瘿螨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的影响 何嘉;孙海霞;王少东2.南瓜花叶病毒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的研制 梁新苗;边勇;邓丛良;李桂芬3.小麦植株和麦田土壤莠去津残留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李广领;田雪亮4.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农田沟渠水中草甘膦残留 王聪;刘颖超5.瓜类果斑病菌致病基因及靶标基因的预测 严婉荣;王铁霖;戴良英;杨玉文6.番茄白粉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郑坤;姜景彬7.甲氰菊酯和螺螨酯对二斑叶螨实验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张寿芳;沈修婧;蔡瑜如8.常用杀螨剂与顶孢霉Ahy1菌株的相容性及协同作用 姜立波;赵亚冬9.葡萄溃疡病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条件的优化 张玮;燕继晔;郭霞10.抗黑星病芽变鸭梨组织结构、生理生化与抗病性关系研究 刘艳涛

植物保护学报简报

刘彩峰,董双林. 不同地区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对几种杀虫剂相对抗药性测定.2008. 中国棉花,35(3):9-10 (通讯作者)Xiu,WM and Dong, SL. 2007.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wo 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Beet Armyworm, 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 J. Chemical Ecology, 33(5):947-61(通讯作者)修伟明,董双林. 2007. 斜纹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007.南京农业大学学报.30(3):53-57(通讯作者)董双林 李飞 陈茂华 韩召军. 2007. 棉蚜乙酰胆碱酯酶对杀虫剂不敏感的分子机制,棉花学报. 19(3):233-238(通讯作者)杨明伟,董双林. 2006. 蛾类昆虫雄性信息素及其功能. 华东昆虫学报,15(3):179-186(通讯作者)董双林,韩召军,Williamson MS. 2006. 利用Bac-to-Bac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棉蚜的乙酰胆碱酯酶. 动物学研究,27(1):75-80Dong SL, Andrews MC, Li F, Moores GD, Han ZJ, Williamson MS. 2005. Acetylcholinesterase genes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aphids.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157:373-374.修伟明,董双林#,王荫长. 2005. 昆虫信息素结合蛋白及其分子运输机制和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昆虫学报, 48(5):778-784 (通讯作者)张龙娃. 柏立新. 韩召军. 束春娥. 董双林. 2005.转Bt基因棉田害虫和天敌组成及优势类群时序动态. 棉花学报, 17(4):222-256修伟明, 董双林,苗慧,穆兰芳. 2005. 2个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中国农业科学,38(7):1501-1504 (通讯作者)穆兰芳, 董双林#. 2005. Bt毒素对棉铃虫雄蛾感受雌蛾性信息素EAG反应的影响. 昆虫学报,48(3):450-454 (通讯作者)穆兰芳, 董双林#, 杨智化. 2005. 亚致死剂量杀虫剂对昆虫性信息素通讯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植物保护学报,32(2):201-206 (通讯作者)穆兰芳, 董双林#, 刘慕兰等. 2005. 铃夜蛾属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及内分泌调控. 昆虫知识, 42(2):128-131 (通讯作者)张玲春. 李国清. 杨明敏. 郑修文. 董双林. 2004.艾蒿柱层析馏分成分分析 分析科学学报,20(5):510-512穆兰芳, 董双林#, 修伟明. 2004. 无脊椎动物是怎样感受外界化学信号的.自然杂志,26(5):305-309 (通讯作者)张铃春,刘泽文,李国清,董双林. 艾蒿提取物及其不同柱层析馏分对甜菜夜蛾产卵行为的影响.农药学学报,2003,5(2):59-63董双林,杜家纬.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鉴定及应用研究进展.昆虫知识,2002,39(6):421-425董双林,杜家纬. 甜菜夜蛾雄蛾味刷化合物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昆虫学创新与发展.2002:158-162董双林,杜家纬. 甜菜夜蛾性信息素组分的鉴定及其田间试验. 植物保护学报,2002,29(1):19-24董双林,杜家纬. 交配和温度对甜菜夜蛾雌蛾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633-1636崔学芬,董双林,夏敬源,王春义,刘辉. 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抗性品系的选育.棉花学报,2001,13(4):213-215 (通讯作者)董双林,杜家纬.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雄蛾触角对雌蛾性信息素的EAG反应.棉花学报,(4):216-219Dong . and Du . Diel rhythms of calling behavior and sex pheromone production of beet armyworm, Spodoptera exigua (Lepidoptera:Noctuidae). Entomologia Sinica,2001,8(1):89-96Dong ., Xu ., Du ., and Shen .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the males to components and blends found in the female sex pheromone gland of beet armyworm, Spodoptera exigua (Lepidoptera: Noctuidae), in China. Entomologia Sinica, 2001,8(s):93-100崔学芬,夏敬源,董双林. Bt不同菌系对棉铃虫的毒力测定. 中国棉花, 2001,28(4):22-23崔学芬,董双林,夏敬源.棉铃虫对BT毒素的敏感性测定,中国棉花,2000,27(3):27夏敬源,崔金杰,马丽华,董双林,崔学芬.转BT基因抗虫棉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1999,棉花学报, 11(2):57-64董双林. 转BT基因棉抗虫性研究及应用进展. 棉花学报,1998,10(2):157-164戴小枫,王武刚,董双林,宋晓轩. 我国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控制效果.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8,6(2):109-115董双林,文绍贵,王月恒. 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存活生长及其危害的影响.棉花学报,1997,9(4):176-182董双林,马丽华,夏敬源,钟昌珍. 棉铃虫幼虫对转BT基因棉行为学反应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97,24(4):334-335董双林,马丽华,李春花.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玉米螟及小地老虎的抗生性测定.中国棉花. 1996(12)董双林,汪若海,钟昌珍.转BT基因棉的抗虫性研究简报,棉花学报,1996(4)

QU Mingjing, HAN Zhaojun*, XU Xinjun and YUE Lina, 2003, Triazophos Resistance Mechanisms in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77:99-105Liu Zewen, Han Zhaojun, Wang Yinchang, Zhang Lingchun, Zhang Hongwei and Liu Chengjun, 2003, Selection for imidacloprid resistance in Nilaparvata lugens: cross-resistance pattern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Pest Management Science。周亦红,韩召军, 2003, 褐飞虱对抗性水稻品种Mudgo个体致害性指标。昆虫学报,46(3):305-310周亦红,韩召军,张小敏,庞超,2003,水稻品种对褐飞虱代谢酶的影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6(2):24-28刘泽文,韩召军,张玲春,王荫长,2003,解毒酶系在褐飞虱对马拉硫磷的抗性发展中的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6(1):24-28韩招久1, 韩召军2,李凤良,李忠英,陈之浩,2003,小菜蛾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6(1):29-32刘泽文,韩召军,张玲春,董钊,2003,甲胺磷对不同抗性水平褐飞虱品系种群增长的影响。农药学学报,5(1):51-55Han Zhaojiu, Han Zhaojun, Wang Yinchang, Chen Changkun, 2003, Biochemical features of a resistant population of the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昆虫学报,46(2):161-170Liu Zewen, Han Zhaojun, 2003, The roles of carboxylesterase and AChE insensitivity in malathion resistance development in brown planthopper. 昆虫学报,46(2):250-253(简报)刘泽文,张玲春,韩召军,董钊,2002,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监测方法的研究。昆虫知识,39(6):424-427李飞,韩召军,王荫长,2002,棉蚜羧酸酯酶同功酶cDNA片段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棉花学报,14(6):336-339Fei Li & Zhaojun Han, 2002, Two different genes encoding acetylcholinesterase existing in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Genome,45(6):1134-1141Xiaoxia Ren, Zhaojun Han, & Yinchang Wang, 2002, Mechanisms of monocrotophos resistance in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51:103-110Fei Li & Zhaojun Han, 2002,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cetylcholinesterase from Cotton Aphid. Archives of Insect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51(1):37-45T Nagata, T Kamimuro, Y C Wang, S G Han & Nik Mohd Noor, 2002, Recent Status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Long-Distance Migrating Rice Planthoppers Monitored in Japan, China and Malaysia. Journal of Asia-Pacific Entomology,5(1): 113-116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2,小菜蛾乙酰胆碱酯酶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昆虫学报,45(4):544-547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2,击倒抗性与钠离子通道。昆虫学报,45(3):391-396李 飞,韩召军,吴智锋,2002,取食不同寄主棉蚜的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特性比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5(2):57-60任晓霞,韩召军,王荫长,2002,棉铃虫乙酰胆碱酯酶cDNA片段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动物学报,48(1):121-124韩招久, 韩召军,2002,二化螟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动物学研究,23(1):7-13Li Guoqing, Han Zhaojun, Mu Lili, Qin Xiaoran, Chen Changkun, Wang Yinchang,2001,Natural Oviposition-deterring Chemicals in Female Cotton Bollworm, 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47: 951-956韩招久,韩召军,陈长琨,王荫长,2001,杀虫单对二化螟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的抑制作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3): 27-30李 飞,韩召军,王荫长,2001,棉蚜饲养新方法—笼罩法。昆虫知识,38 (3): 225-227李 飞,韩召军,王荫长,2001,我国棉蚜抗药性研究进展。棉花学报,13 (2): 121-124李 飞,韩召军,王荫长,2001,植保工作者如何利用英特网。农药科学与管理,22 (1): 37-40任晓霞,韩召军,王荫长,2001,棉铃虫对久效磷的抗性和敏感性品系的生物适合度。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2):41-44任晓霞,韩召军,王荫长,2001,对久效磷抗性棉铃虫品系的选育及其乙酰胆碱酯酶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1):47-50孙洪武,韩召军,王荫长,2001,棉铃虫对丙溴磷的抗性风险初探。植物保护学报,28(1):91-93李秀峰,韩召军,陈长琨,李国清,王荫长,2001,二化螟对杀虫单等4种杀虫剂的抗药性。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1):43-46刘泽文,韩召军等,2001,褐飞虱抗有机磷品系的交互抗性和适合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4(4):37-40彭 宇,王荫长,韩召军,2001,蜘蛛对农药敏感性的测定方法。动物学杂志,(3)彭 宇,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田子华,2001,江苏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及对甲胺磷的抗性机理。植物保护学报,28(2):173-177彭 宇,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李国清,2001,二化螟对3种杀虫剂的抗性测定及增效作用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3(3): 265-268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1,新烟碱类杀虫剂毒理学研究进展。植物保护学报,28(2):178-182董 健,刘贤进,韩召军,2001,氟虫晴半抗原设计及抗体制备。江苏农业学报,17(3):172-175王心如,陈海燕,肖杭,何冬宁,韩召军,陈长琨,王荫长,何凤生,2001,有机磷与拟除虫菊酯农药联合作用的研究。中华卫生劳动职业病杂志,2001,4:王建军,韩召军,王荫长,2000,南京郊区小菜蛾抗性测定和几种杀虫剂毒力比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4): 21-24孙洪武,韩召军,王荫长,2000,棉铃虫对久效磷抗性的毒理学机制。植物保护学报,27(4):343-348陈长琨,李秀峰,韩召军,李国清,王荫长,2000,二化螟抗药性监测方法及相对敏感基线。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4):25-28彭 宇,韩召军,王荫长,2000,四种杀虫剂对草间钻头蛛和三突花蛛的毒力测定。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4):116-118刘 瑾,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2000,不同龄期棉铃虫用氰戊菊酯汰选对其抗性发展的影响。昆虫学报,43(4):337-345李秀峰,陈长琨,韩召军,王荫长,2000,二化螟对杀虫单和甲胺磷的抗性及其机理初探。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3(1):35-40陈长琨,李国清,卢 丹,郭慧芳,韩召军,2000,新疆棉铃虫自然敏感种群对常用杀虫剂浸叶法的毒力基线。植物保护学报,27(2):168-172Han Zhaojun,Wang Yinchang,Zhang Qiansong,Li Xianchun,Li Guoqing, 1999, Dynamics of pyrethroid resistance in field opulation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in China. Pesticide Science,55(4):462-466许雄山,韩召军,王荫长,1999,羧酸酯酶与棉铃虫对有机磷杀虫剂抗性的关系。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2(4):41-44许雄山,韩召军,王荫长,1999,增效醚对棉铃虫的毒理学研究。农药学学报,1(2):42-46Han Zhaojun,Graham Moores,Alan Devonshire,Ian Denholm, 1998, Association between Biochemical Marks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in the Cotton Aphid,Aphis gossypii. 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62(1):164-171

1Cheo Ming Tsang.Supplements to the Catalogue of Chinese Gyrinidae.Peking Nat.Hist.Bull.1932(7):315—321.2Cheo Ming Tsang.The Gyrinidae of China.Peking Nat.Hist.Bull.,1933,8(3):205—237.3Cheo Ming Tsang.A Preliminary List of the Insects and Arachnids injurious to Economic Plants in China.1935—1937,Vol.10,11.4周明牂,柳支英,马同伦.油桐尺蠖之研究.浙江大学农学季刊,1937,1(2):137—205.5周明牂.水稻螟虫越冬调查及冬期治螟方法的商榷.新农季刊,1942,2(2):404—408.6周明牂,张蕴华.米象防治法之研究.新农季刊,1943,3(3—4):178—216.7周明牂.鸡脚棉对棉大卷叶虫抗性试验.新农季刊,1943,3(1—2):62—69.8周明牂,郑炳宗.桔潜生活习性观察及防治试验初报.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汇刊,1946(2):37—60.9Cheo Ming Tsang,Chang,Y H.Effectiveness of Sun Exposure in the Control of Stored Grain Insects.Chinese Joural of Agriculture,1949,1(1):105—120.10周明牂,张蕴华.盖沙贮藏对仓库害虫防治效力的研究.昆虫学报,1951,1(1):60—67.11周明牂,钟启谦,魏鸿钧.华北农业害虫记录.北京:中华书局,1953:274.12黄可训,吴维均,周明牂等.桃小食心虫研究报告.应用昆虫学报,1958,1(1):31—66.13周明牂,谢以铨.麦秆蝇研究概况.昆虫学集刊,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22—223.14周明牂,郑炳宗,杨奇华.内蒙麦秆蝇研究工作简报及防治建议.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59,5(1):20—26.15周明牂主编.农业昆虫学(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北京:农业出版社,1961.16周明牂.我国害虫农业防治研究现状和展望.植物保护学报,1962,1(4):365—374.17周明牂,杨奇华,李绍石.农作制及农业技术与螟害程度的关系及稻螟农业防治的初步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62,1(2):1—16.18周明牂,谢以铨.麦秆蝇的研究(一)发生规律.植物保护学报,1962,1(3):273—284.19周明牂.结合耕作防治害虫(人民日报农业科学论文选,第一辑).1963:99—112.20周明牂,杨奇华,李绍石.稻区种植物制与三化螟种群数量变动和为害程度的关系及稻螟防治策略的探讨.植物保护学报,1964,3(3):287—298.21周明牂,林郁,蔡邦华等.中国水稻三化螟研究的进展.植物保护学报,1964,3(4):325—332.22周明牂,谢以铨,余振球.抗麦秆蝇春小麦品种的选育及其抗性的研究.昆虫学报,1976,19(3):253—262.23周明牂,谢以铨.春小麦品种对麦秆蝇抗性筛选调查.植物保护学报,1979,6(2):1—10.24周明牂,谢以铨.春小麦对麦秆蝇抗性机制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79,6(3):25—32.25周明牂.农业防治·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22—40.26周明牂,谢以铨.麦秆蝇的综合防治·中国主要害虫综合防治.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37—348.27周明牂.麦秆蝇·中国农作物病虫害,(上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375—378.28周明牂,杨奇华.农业昆虫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华南农学院主编).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29Cheo Ming Tsang.Report on the Present Status of Research on Plant Resistance to Insects in China.Annual plant Resistance to Insects Newsletter,Purdue Univ.U.S.A.,1982,vol.8:64—69.30周明牂(副主编).英汉农业昆虫学词汇.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31周明牂.植物抗虫性研究利用的动向和展望.世界农业,1985(6):31—34.32周明牂,杨奇华,谢以铨等.冀南棉麦混作区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植物保护学报,1986,13(4):251—258.33Cheo Ming Tsang.Integrated Control of the Major Cotton Insects in North China.Annual Plant Resistance to Insects Newsletter,Purdue Univ.,U.S.A.,1986,vol.12:41—43.34周明牂,谢永寿,杨奇华等.棉花品种对棉蚜抗性筛选及鉴定技术研究.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7,13(3):277—284.35周明牂,谢以铨,张青文等.棉花对棉铃虫为害的补偿能力及防治策略的探讨.植物保护学报,1988,15(1):7—13.36周明牂,张青文,杨奇华等.棉铃虫经济危害水平和经济阈值.植物保护学报,1988,15(4):247—254.37周明牂,张青文,杨奇华等.关于害虫的经济阈值与经济为害水平.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8,14(4):408—413.38赵建周,杨奇华,周明牂.棉田综合种植油菜与高粱诱集带控制棉花害虫的效果.植物保护,1989,15(6):13—14.39毕成鹏,杨奇华,周明牂.模拟二代棉铃虫为害及密度·果枝数对棉花产量影响的综合模型.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6(2):209—213.40张青文,杨奇华,周明牂等.细格孢氮杂酸防治蚜虫、红蜘蛛研究初报.植物保护,1990,16(2):34—35.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