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发表知识库

首页 论文发表知识库 问题

柳开论文研究

发布时间:

柳开论文研究

难以忍受。 心里苦

及研究方向辽金史、宋史、中国民族史 1、《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2、《二十世纪辽金史论著目录》,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10月。3、《松漠之间:契丹辽金女真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7月。 1、旧序新说,《书林》1984年第4期。2、从《春秋左传》看春秋时代的城市,《齐鲁学刊》1985年第1期。3、柳开生卒年辨正,《中国史研究》1986年第4期。4、《青箱杂记》衍文发覆,《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8年第4期,55~56页。5、“春秋五霸”辨,《齐鲁学刊》1988年第5期,36~41、11页。6、《次柳氏旧闻》无《桯史》之名,《中华文史论丛》1989年第1辑。7、辛稼轩《美芹十论》作年确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0年第2期,10~16页。8、再论《大金国志》的真伪——兼评《大金国志校证》,《文献》1990年第3期,96~108页。9、《建康实录》校点本訾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年第4期,14~17页。10、关于《契丹国志》的若干问题,《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2期,59~65页。11、汉冲帝永嘉年号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年第4期,6~9页。12、书《金史·施宜生传》后,《文史》第35辑,1992年,270页。13、范成大《揽辔录》佚文真伪辨析,《北方论丛》1993年第5期,91~96页。14、《契丹国志》与《大金国志》关系试探,《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辑,中华书局,1993年,242~254页。15、金代户口研究,《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86~96页。16、金代猛安谋克人口状况研究,《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81~89页。17、邓广铭先生与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4年第11期,14~19页。18、论金代的物力与物力钱,《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1期,95~103页。19、“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邓广铭教授的宋史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105~107页。20、金代户籍制度刍论,《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69~78页。21、渤海世家与女真皇室的联姻——兼论金代渤海人的政治地位,《大陆杂志》(台北)90卷第1期,1995年1月15日,40~48页。22、金代“通检推排”探微,《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27~35页。23、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54~69页。24、金代杂税论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16~26页。25、金代土地问题的一个侧面——女真人与汉人的土地争端,《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127~138页。26、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佛学研究》第5辑,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6年,231~238页。27、唐突历史,《读书》1996年第12期,32~39页。28、金代的一桩文字狱——宇文虚中案发覆,《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273~279页;收入《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70~775页。29、独断之学 考索之功——关于邓广铭先生,《中华读书报》1998年1月21日第6版。30、《三朝北盟会编》研究(邓广铭、刘浦江),《文献》1998年第1期,93~117页。31、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北方人口的南迁,《原学》第6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267~292页。32、关于契丹、党项与女真遗裔问题,《大陆杂志》(台北)96卷第6期,1998年6月15日,19~34页。33、最后的时光,《北京日报》1998年6月4日第7版。34、说“汉人”──辽金时代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民族研究》1998年第6期,57~65页。35、关于金朝开国史的真实性质疑,《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59~72页。36、大师的风姿──邓广铭先生与他的宋史研究,《文史知识》1998年第12期,53~54页。37、不仅是为了纪念,《读书》1999年第3期,126~131页;收入《仰止集──纪念邓广铭先生》,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不仅为了纪念——〈读书〉精选》,《读书》杂志编,三联书店,2007年。38、试论辽朝的民族政策,载《辽金史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35~57页。39、内蒙古敖汉旗出土的金代契丹小字墓志残石考释,《考古》1999年第5期,85~89页;收入《契丹小字研究论文选编》,陈乃雄、包联群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40、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114~129页。41、金代捺钵研究(上、下),《文史》第49辑,1999年12月,169~179页;《文史》第50辑,2000年7月,159~174页。42、一代宗师——邓广铭先生的学术风范与学术品格,《学林往事》下册,朝华出版社,2000年3月,1232~1247页。43、女真的汉化道路与大金帝国的覆亡,《国学研究》第7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171~208页。44、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宋辽金时代的战事,《大陆杂志》(台北)101卷第1期,2000年7月15日,27~42页。45、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86~101页。46、《金朝军制》平议──兼评王曾瑜先生的辽金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6期,166~172页。47、辽朝亡国之后的契丹遗民,《燕京学报》新10期,2001年5月,135~172页。48、辽朝国号考释,《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30~44页。49、辽朝“横帐”考——兼论契丹部族制度,《北大史学》第8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29~49页。50、二十世纪契丹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目录》,《汉学研究通讯》(台北)21卷第2期,2002年5月,27~40页。51、《二十世纪女真语言文字研究论著目录》,《汉学研究通讯》(台北)21卷第3期,2002年8月,17~26页。52、女真语言文字资料总目提要,《文献》2002年第3期,180~199页。53、李锡厚《临潢集》评介,《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7期,27~28页。54、契丹族的历史记忆——以“青牛白马”说为中心,《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157~171页。55、文化的边界——两宋与辽金之间的书禁及书籍流通,《中国史学》(东京)第12卷,2002年10月;收入《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56、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历史──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第19、20期合刊,2002年12月,338~344页。57、书生本色,《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11日第5版;收入《载物集——周一良先生的学术与人生》,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211~213页。58、辽代的渤海遗民——以东丹国和定安国为中心,《文史》2003年第1辑(总第62辑),179~192页。59、宋代宗教的世俗化与平民化,《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2期,117~128页。60、近20年出土契丹大小字石刻综录,《文献》2003年第3期,231~244页。61、德运之争与辽金王朝的正统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189~203页。62、正视陈寅恪,《读书》2004年第2期,91~99页。63、从《辽史·国语解》到《钦定辽史语解》——契丹语言资料的源流》,《欧亚学刊》第4辑,中华书局,2004年1月。64、再论阻卜与鞑靼,《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65、金代“使司”银铤考释,《中国历史文物》2005年第2期。66、契丹名、字初释——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父子连名制,《文史》2005年第3辑。67、正统论下的五代史观,《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68、邓广铭——宋代史学的一代宗师,郭建荣、杨慕学主编《北大的学子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月。69、辽《耶律元宁墓志铭》考释,《考古》2006年第1期。70、『辽史』国语解から『钦定辽史语解』まで——契丹言语资料の源流,井上德子译,《研究论集》第2集《アジアの歴史と近代》,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6年6月。71、“五德终始”说之终结——兼论宋代以降传统政治文化的嬗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72、“糺邻王”与“阿保谨”——契丹小字《耶律仁先墓志》二题,《文史》2006年第4辑。73、宋代使臣语录考,《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74、百年邓恭三,《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16日第4版。75、怀念恩师邓广铭先生,《中华读书报》2007年4月11日第20版。77、“The end of the Five Virtues theory:Change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since the Song Dynasty”,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October 2007).78、金中都“永安”考,《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79、再谈“东丹国”国号问题,《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80、金中都“永安”考,《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81、《契丹地理之图》考略,《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11月。82、「五徳终始」说の终结――兼ねて宋代以降における伝统的政治文化の変迁を论じる》(小林隆道译),『宋代史研究会研究报告第9集:「宋代中国」の相対化』,东京:汲古书院,2009年7月,147—181页。83、穷尽·旁通·预流:辽金史研究的困厄与出路,《历史研究》2009年第6期。84、契丹开国年代问题 ——立足于史源学的考察,《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4辑。85、关于契丹小字《耶律糺里墓志铭》的若干问题,《北大史学》第14辑,2009年12月。86、祖宗之法:再论宋太祖誓约及誓碑,《文史》2010年第3辑。87、再论契丹人的父子连名制——以近年出土的契丹大小字石刻为中心,《清华元史》第1辑,商务印书馆,2011年9月。88、邓广铭先生学术简述,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国学新视野》2011年冬季号,2011年12月。89、“The Forenames and Courtesy Names of the Khitans:The Father-Son Name Linkage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Chinese Scholars on Inner Asia, Indiana University,2012,、邓广铭先生与辽金史研究,《想念邓广铭》,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4月。91、宋、金治河文献钩沉——《河防通议》初探,《舆地、考古与史学新说——李孝聪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6月。92、契丹人殉制研究——兼论辽金元“烧饭”之俗,《文史》2012年第2辑。93、在历史的夹缝中:五代北宋时期的“契丹直”,《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4辑。94、南北朝的历史遗产与隋唐时代的正统论,《文史》2013年第2辑。95、金朝初叶的国都问题——从部族体制向帝制王朝转型中的特殊政治生态,《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沉寂 chén jì ①安静:万籁沉寂,沉寂的午夜。 ②没有任何消息:音讯沉寂。 ③性情深沉:他神色沉寂。 词语:音信沉寂。 例句:沉寂的山林没有一个人。 反义词:喧嚣 喧哗 近义词:孤寂 寂寥 比喻十分寂静。 安静:万籁沉寂,沉寂的午夜。 ②没有任何消息:音讯沉寂。 ③性情深沉:他神色沉寂。例句:沉寂的山林没有一个人。 苦涩 苦涩 kǔ sè 义项一:又苦又涩的味道 宋·苏轼《后杞菊赋》序:“ 天随生自言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犹食不已。” 张天翼《速写三篇·“新生”》:“而茶叶--他亲自去买来的,据说是顶好的‘祁门’,泡出来只是一味的苦涩,没一点香味儿。” 义项二:形容诗文崇尚雕琢,语言不流畅,文意晦涩难懂。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元和已后,为文笔,则学奇诡于韩愈 ,学苦涩于樊宗师 。”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周朴》:“性喜吟诗,尤尚苦涩,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还。”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柳开论文》:“予读开《河东集》,但觉苦涩,初无好处。” 陈衍《重刻<晚翠轩诗>序》:“[ 暾谷 ]游淮北年馀,所作数十首,则渊雅有味,迥非往日苦涩之境。” 义项三:形容心情愁苦而声音沉滞。 『近义词』苦楚;『反义词』甜蜜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三:“‘ 林 ’,他忽然用苦涩的声音叫我。” 沙汀《困兽记》二:“ 田畴摇一摇头,用一种深沉苦涩的语调打断了他,于是章桐也就住了口了。”拜祭 祭奠已故亲人,祖先

柳体论文研究

柳体 1、方笔圆笔并用。方笔指在起笔收笔和转折之处有棱角,而呈方的形状。用笔方法是以折为主。圆笔则是指那些圆浑丰润的笔画。柳字用笔往往方圆并用。比如横画起笔方,棱角分明。收笔圆,含蓄圆润。垂露竖也是如此。捺画则起笔圆,捺脚外方。要注意柳字竖画、撇画起笔之处的方与一般楷书不同的地方,柳字往往二次转锋折笔,因此在起笔之处比一般楷书多一个棱角。2、柳字的横画有长短区别,短画粗而上昂,长横细而下覆。横与竖并不象颜体《勤礼碑》那样横轻直重有明确的定式,柳字的横与竖轻重悬殊不太大,有的短横甚至常常比竖画粗重。3、柳字的撇和捺进行比较,一般撇轻捺重,这一点跟颜字一样。柳字的结构特点:1、两竖相向。即一个字中左右两边并列的两面三刀竖,在左的向右弯,在右的向左弯,形成一种相向之势,这种写法也出自颜字,不过柳字的竖画比颜字瘦劲,虽然写法一样,但结构的趣味也就有所不同。2、收放有对致,参差变化。在一字之内,有的笔画写得比较收敛,有的则很舒展。比如“言”、“其”、“者”等字中的横画长短是很悬殊的。如果一个字是由几个部分构成的,那么柳字非常注重这几个部分在宽窄、长短方面的对比,使字有的地方留白多,空间疏朗;有的地方留少,显得格外紧凑。这一点柳字跟颜字不同,颜字是力求匀整,两面三刀肩齐平,而柳字追参差变化,如“街”、“孰”、“智”、“辫”等字就是典型例子。3、与上述一点相联系,柳字因为有向外格外舍展的笔画,字内往往注意紧凑,是内紧外疏的字,这是跟颜字的又一大区别。

有关柳宗元的学术论文(2011-2012)

从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检索结果来看,光2011年至2012年10月这一段时间里,以柳宗元为主题的期刊论文就有400来篇。这些论文内容广泛,涉及了柳宗元的生平交游、著作系年、思想影响、版本考订、诗歌艺术、地方文化、教学教改及文学推广等诸多方面。下文从接受与嬗变、思想与政治、考释与比勘、教育与传播四个方面略述其要。

一、接受与嬗变

尚永亮、洪迎华:从辨体思想看明清诗学对韦、柳五古之接受

尚永亮、洪迎华在《从辨体思想看明清诗学对韦、柳五古之接受》(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一文中论述了明清诗学对韦应物、柳宗元的接受。

明清时期,受尊古思想和辨体意识的影响,韦应物、柳宗元五古的体裁意义和艺术价值在读者接受视野中得以凸显。因诗学主张及价值观的不同,此期诗家对韦、柳在五古发展史上的“正”与“变”及历史地位存在多样化的解读:或谓其变而不失正,可作为追陶及尚古的门径;或谓其乃六朝余韵,虽不足尽法,然实有妙诣。视角不一的批评和接受,一方面深入阐释了“韦柳体”的丰富内涵,另一方面也确立了韦应物、柳宗元在五言古诗及整个诗歌史上的意义和地位。

明清时期,虽然各位诗家在思想倾向上有复和求变的差异,理论建树上有主格调、重性情尚神韵等不同,诗歌批评上也有唐、宋诗的轩和争议,但在接受古诗时,基本都认同汉魏及陶诗的高格和雅正。对于唐代得古诗正音的诗人,各家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有人于古诗独尚陶之清澹和技艺,以至在唐代惟推韦、柳二人。进一步看,韦、柳在这一五言正脉的传续上又有特殊的地位。元好问有“古诗十九首,建安六七子。中间陶与谢,下逮韦柳止”的说法,承接元氏观点,明清诗家在古诗流变中赞许唐代五古作者,也通常将韦、柳视作殿后的两位,由此形成此一时期较为一致的接受态度。究其缘由,恐怕在于韦应物、柳宗元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当诗史新变和转关的特殊时段。

杨再喜论宋代接受视野中的韩柳并称论

杨再喜在《宋代接受视野中的“韩柳”并称论及其文化成因》(原载《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3期)中认为:由于儒学复兴和文学复古的需要,唐代古文家韩愈和柳宗元在宋代同时迎来了接受史的第一个春天,其中的“韩柳”并称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接受方式。对于“韩柳”并称论的接受主要有“文章之士”和“道学之儒”两大群体。“文章之士”们常常坚持“韩柳”并称并且使之广为盛行;“道学之儒”们在北宋时往往“扬韩抑柳”,甚至反对“韩柳”并称,到南宋时,由于理学官方地位的确立,“韩柳”并称论也得到了理学家的认同。“韩柳”并称论的境遇在于:韩、柳两人文学地位虽然相当而在对待儒、释、道的态度上却不一样。

杨再喜论唐宋古文体系中“文道观”的传承与转关

杨再喜在《论唐宋古文体系中“文道观”的传承与转关》(原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5期)中认为:在唐宋古文理论中,“文道观”居于核心地位,对于道之含义的理解,一方面以儒家的圣人之道为基础,另一方面对儒、释、道各家的态度明显不同。两宋时,唐代“文道观”的基本思想显现出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回归,使唐宋古文运动成为一个整体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由于接受语境的变化,历经演进,原有的“文道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和转折。

具体到柳宗元,韩、柳二人对于“道”的含义的理解也有着共同的基础,即坚守儒家的圣人之道。对于儒家之道的强调,是韩、柳二人在文学史上得以相提并论的重要原因。,柳宗元“统合儒释”的思想也发展为王安石的“通融儒释”观。

肖扬碚论柳宗元在明代的接受与批评

洪迎华论刘禹锡柳宗元在明清时期的接受境遇

洪迎华在《政治家刘柳在明清时期的接受境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中认为:因为永贞革新及王叔文等的关系,历史上对政治家刘禹锡、柳宗元的接受表现出诸多争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文学家身份的刘柳。唐宋时期,刘柳的政治作为及人格处于被贬斥的地位,降及明清,其接受境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一方面,接受者对永贞革新的认识走向公正和深刻,王世贞、王夫之、王鸣盛等人皆在对事件背景、过程的客观探讨中,重新审视和大力肯定了革新的历史意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革新人物的不实罪名翻了案。另一方面,明清读者对革新中的人物角色表现出了较为复杂的接受心理。诸多史家大力肯定二王的革新作为,但在道德品行上却加以贬低,并对其用事作风示以不满。而对刘柳,则出现了由否定其人而否定其文,和尽管对刘柳与王叔文结交并在行事中的激切、浮躁不无微辞,但对其人其文均予以肯定的两种不同接受态度。

李栋辉论宋代柳诗的接受

李栋辉在《宋代柳宗元诗歌接受新论》(原载《柳州师专学报》2011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柳诗在宋代的接受与宋代的诗学思想有着紧密关联,诗学思想与人格境界之“平淡”追求,深深的影响了柳宗元诗歌在宋代的传播过程。宋代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主要从“陶柳”诗风异同论、“韩柳”诗风不同论、柳诗深得“骚学”论等三条路径展开的。

景遐东、曾羽霞论柳宗元山水游记的影响

景遐东、曾羽霞在《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体特征》(《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创造性的吸收了前人成果,开拓了新题材,扩大了山水的关注范围,在对山水的描写时凸显山水的特色,写“意”中的山水,“人化”的山水;通过独特意象的选择,注重情景交融、物我冥合意境的开拓和语言的诗意化,形成了山水游记文体的诗化状态。无论是其娴熟的诗化手法、独特的题材选择、高洁幽远的创作风格与精美隽永语言,对唐以后历代散文家都有深刻影响。晚唐的皮日休、罗隐、陆龟蒙等的散文,随处可见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痕迹。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明代的袁宏道、徐宏祖,清代的姚鼐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他的山水游记的影响。

吕海龙论刘知几对韩柳的影响

何哲群论柳宗元对屈原的接受与继承

何哲群在《试论柳宗元对屈原的接受与继承》(原载《云梦学刊》2011年第4期)一文中认为:屈原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中国人文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相似的时代环境和人生经历,使柳宗元对屈原有千年一遇之感。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就极力追慕屈原,他的政治追求是对屈原“美政”理想的继承和发扬;他的文学创作师法屈原,是对屈骚的继承和发展。首先,柳宗元继承了屈原深刻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而且更有发展,批判力度更强,方法也更多样。其次,柳宗元继承了屈原《离骚》“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的传统。再次,柳宗元还继承了屈原骚学的抒情模式。

殷学国论《江雪》的影响

殷学国在《唐诗经典影响史的三个层次——柳宗元﹤江雪﹥影响研究》(原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认为:《江雪》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与后人对其诗典和意象之借鉴和接受属于一体两面的关系,均表现于语典引用、意境重绘和意蕴转换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代表了唐诗经典影响史研究的三个层次,具有方法启示的意义。《江雪》语典的使用频度和语典形式的变化见其在后世的接受程度。对《江雪》意境的重写和再绘则能见出接受过程中一些丰富而细致的变化。寒江独钓意蕴在后世诗作中的接受变化,既丰富了意象内涵,又为探求《江雪》意旨提供了路径和线索。

杨榕论《封建论》的接受与再接受

杨榕在《经典论断的评析与认同——柳宗元﹤封建论﹥的接受与再接受》(原载《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中认为:《封建论》是唐代著名的古文家柳宗元的经典名篇,文章立论有据,驳斥有力,凸显了严谨的文法及见识。《封建论》被宋代古文家苏轼接受及被选文学家高步瀛再接受的过程中,体现了高步瀛对苏轼评析柳文经典论断的认同。

于清惠论宋诗对柳宗元的接受

于清惠在《从﹤石林诗话﹥中看宋诗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原载《船山学刊》2011年第1期)认为:从诗话角度,以《石林诗话》为例,浅析宋诗对柳宗元诗歌的接受的表现。柳宗元诗歌对宋诗有影响,而作为宋代诗话中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又是对宋诗研究的重要著作,《石林诗话》中对宋诗人的评价,符合柳宗元诗歌的一些特点,体现出柳诗对宋诗的影响。

陈如毅论杜牧对柳宗元的接受

陈如毅在《以共鸣理论看杜牧对柳宗元的接受》(原载《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中认为:杜牧在晚唐柳宗元的接受处于低谷的时候,唱出了“李杜泛浩浩,韩柳摩苍苍”的诗句。共鸣理论认为,当接受主体与接受对象的审美契合度越高时,共鸣效应越大,文学接受越易发生。由于杜牧在自身气质、政治热情、文学创作及情感经历上与柳宗元存在高度的契合,所以也对柳宗元诗文的共鸣要多于他人。这是杜牧欣赏接受柳宗元不可忽视的内在原因。

莫军苗论柳文在金元时期的接受

邓怡舟论老子思想对柳宗元寓言的影响

邓怡舟在《论老子思想对柳宗元寓言创作的影响》(原载《沧桑》2012年第1期)中认为:柳宗元在寓言方面能取得如此卓越的成就,主要是他发奋钻研、师承广泛、博采众长,而又大胆创新的结果。本文阐述老子的思想对柳宗元寓言创作内在精神等方面的影响,以此论证柳宗元寓言与老子思想的师承关系。

田恩铭论《新唐书》采摭柳文入传与唐宋思想转型的关系

田恩铭在《论﹤新唐书﹥采摭柳文入传与唐宋思想转型的关系》(原载《西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中认为:唐宋思想的转型,落实在史传书写上,则从史家的实录写法转向本时代理念的参与,这样所形成的传记文本必然存在着对当下思想意义的张扬,即以他人之观念表达自我之思想。《新唐书》一改《旧唐书》的格局,通过全面采摭柳文入传展现了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侧面。柳文被广泛采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议论”和“史才”的价值上。而采摭柳文引起的化学反应则是实质性的,从文学、思想层面到政治层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柳宗元形象因之形成了重构的效果。宋祁采摭柳文入本传分别展示了柳宗元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形象;而采摭柳文入其他传记则更使韩、柳合流,完成了唐宋思想转型的一个寻求资源的阶段。通过采摭柳文入传,既建立了本时代的思想资源,也无形中有意地让柳宗元与韩愈走到一起。

曾明论胡宿的活法诗学不乏柳宗元的影响

林阳华论柳宗元、元结对沈辽的影响

沈辽对柳宗元深为理解,当他来到愚溪时,作有《愚溪》,诗云:“夫子幽栖十二年,至今使人长叹息。” 柳宗元往日歌咏的永州山水,一方面是他哀叹柳宗元不遇的催化剂,另一方面也构成了他寻幽探险的去处,以此同他产生共鸣。

二、思想与政治

翟满桂论柳宗元的重民思想

翟满桂在《论柳宗元“吏为民役”的重民思想及利民活动》(原载《文史博览》2011年第12期)中详论了柳宗元的重民思想。柳宗元主要活动在唐永贞、元和年间,谪居湖南十年。他提出了“吏为民役”的主张,强调保护人民的利益。本文在阐述柳宗元重民思想内涵的同时,展示其“利民”和“民自利”活动实践。重民主张有:均税薄赋、抑制豪强、厚德简刑。利民举措有:一是采取措施,解放奴婢。二是身体力行,重视生产的发展。他亲自组织游民,在柳江南岸的大云寺开荒种地、种菜、种竹、种稻、种树。三是致力于以文化民。他于元和十年六月到达柳州,十月修复孔庙。四是尊重少数民族。柳州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之一。柳宗元很注意了解和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较少一般人的华夷偏见。他是最早描绘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生活和当时风俗的一位重要作者。

王洪臣论《非国语》的明道意识

王洪臣在《论柳宗元﹤非国语﹥的明道意识》(原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中认为:柳宗元在《非国语》中对《国语》所记载的不合于“道”的某些内容,从“其言本儒术,则迂回茫洋而不知其适;其或切于事,则苛峭刻核,不能从容,卒泥乎大道;甚者好怪而妄言,推天引神,以为灵奇,恍惚若化,而终不可逐”几个方面进行了批驳,充分表现出了他的“明道”意识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郑建钟论柳宗元的大中之道

郑建钟在《论柳宗元天人观的政治逻辑——以“大中之道”为线索》(原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中论述了柳宗元的大中之道。柳宗元的天人观突出了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天人之际”转化为现实政治努力的总概括“大中之道”,并将这一理论范畴贯穿于现世的政治原则与政治目标,这种观点在宋明理学后备受诟病。然而,历史最终证明,对天人观的神秘性的解蔽,是现实政治走向现代的一条必由之路,现代政治的合法性证明不源于“上帝”,也不源于神秘的“天志”,而源于人自身。

朱璐论柳宗元对儒家天论思想的完善与创新

朱璐在《论柳宗元对儒家天论思想的完善与创新》(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一文中论述了柳宗元对儒家天论思想的完善与创新。借言天道以明人事,是历代儒家所取法的言说方式。秦汉诸儒论“天”带有很强的道德主体性,且偏于伦理而疏于哲理。柳宗元提出元气本原论、反天人感应论及新“天爵”论,从本原、天人关系、以及本体论角度,完善了先秦至中唐儒家天论思想的不足,思辨化的“元气自动”论也为宋明时期的气本论哲学体系开启了端绪。

高会霞论柳宗元统合儒佛思想

高会霞在《柳宗元的“统合儒佛”思想及其复性路向》(原载于《天津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中唐时期,面对佛教压力,为了复兴儒学,柳宗元提出了援佛入儒,统合儒释的思路。柳宗元认为儒佛相合于“性”,因此要想复兴儒学就必须吸取佛教心性论思想精髓,从“复性”入手,而复性思路的提出为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陈洪、赵纪彬论柳宗元的诗歌佛学渊源

陈洪、赵纪彬在《柳宗元的诗歌佛学渊源探析》(原载《北方论丛》2011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柳宗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文人,其特殊之处在于他从小由于家庭的原因就受到佛教的熏陶和对佛教进行长期研究,尤其是在其政治上受到挫折、遭受排挤时,其更加关注和研习佛理以此能从佛理中找到精神慰藉,因此,佛教对其精神世界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在这种精神的引导下所从事的诗歌创作活动也必然带上佛教的烙印,其诗歌无论在思想内容,还是在艺术技巧上都与佛学有着深厚的渊源、在众多方面呈现佛学的特征。

宋来惠论《永州八记》中的佛心禅意

宋来惠在《从﹤永州八记﹥看柳宗元的佛心禅意》(原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一文中认为:《永州八记》字里行间都明显流露着作者的佛心禅意,留下了作者佛学思想的深刻印迹。清幽凄美、寂寥空澄的静境画面,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佛化人格。永州山水在他笔下所呈现出来的清幽凄美、寂寥空澄的优美的静境画面,字里行间展示出柳宗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佛化人格,这种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僻静的山水中发掘清寂幽邃的意趣之用心,这种佛心禅意地对美丽山水的独特解读和深刻感悟,对他来说是对凡世尘嚣名利挣扎的一种超然,是对身处逆境诸多痛苦的一种解脱;也是一种佛化自然寻求寄托的精神安慰,更是一种宁静心灵与世无争的自我满足。

张爱梅论《江雪》中的文学意蕴

张爱梅在《柳宗元﹤江雪﹥文化意蕴探析》(原载《江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中论述了柳宗元永州时期孤独、忧伤与绝望的心情。《江雪》为柳宗元谪居永州所作,短短二十言,写景状物,空灵虚荡,绝非一般的感兴排遣,极尽孤寒与悲怆,是他政治上压抑悲愤、生活上孤独悲凉而至绝望的心情的凝结与沉淀。

闵祥鹏论柳宗元与中唐的灾害新思维

闵祥鹏在《柳宗元与中唐的灾害新思维》(原载《中州学刊》2011年第4期)一文中论述了柳宗元于中唐的灾害新思维。:柳宗元在继承荀子“明于天人之分”观点的基础上,对天人感应的灾害天谴说、阴阳失调说、时令失序说、鬼神为祟说等灾害思想提出了质疑批判、重新阐释或者辩证分析,并由此提出了中唐灾害的新思维:一是灾害的发生并非天谴,也不能预示人类社会的治乱兴衰;二以灾害为主的环境压力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推动力之一;三灾害发生有其自然因素,人类社会与自然灾害之间不能相互感应,消弭灾害不能通过人类社会调和阴阳、顺应时令、敬奉鬼神的方式实现。

赵建军论柳宗元的贬谪心态

赵建军在《从种植诗看柳宗元的贬谪心态——兼与白居易的种植诗相比较》(原载《阴山学刊》2011年第2期)一文中论述了柳宗元的贬谪心态。种植诗创自杜甫,是传统的咏物诗与诗歌题材日常化相结合的产物。在柳宗元的种植诗中,反映了他被贬之后的复杂心态,即忧生与救治,自负与自怜,绝望与理想。而白居易的种植诗主要反映了他的闲适心态。

李建华论河东柳氏与古文运动

李建华在《唐代河东柳氏与古文运动》(原载《北方论丛》2012年第2期)中认为:唐代河东柳氏古文家辈出,其古文理论与创作十分丰富。河东柳氏有重视史学的家学传统,以及重礼法、尚质实的家风,学风家风与古文运动的实质颇相契合。唐代河东柳氏与唐代的礼法高门山东士族有密切关系,与古文家过从甚密。河东柳氏参与并影响了古文运动,柳宗元正是在家族文化土壤中成长并成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

谢水顺论柳宗元的民法学思想

谢水顺在《柳宗元民法学思想探微》(原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中认为:中国古代刑法体系非常发达完善,自古就形成了“重刑轻民”的法律传统。柳宗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其刑法学思想相当丰富,而民法学思想相对分散,难成一家之言,但其精微细致处也比较精彩。

曹章庆探析柳宗元谪居永州前期的精神

三、考释与比勘

卢燕新考论柳宗直《西汉文类》

卢燕新在《柳宗直﹤西汉文类﹥考论》(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哲社版)中认为:柳宗直《西汉文类》是今可考唐代为数不多的由唐人编纂且未选唐人诗文的总集,虽然该集已佚,但编纂者柳宗直兄柳宗元所为序文尚存,其他典籍亦保留有是集的相关资料,据此可以考知该集的编纂动因、选录内容及标准、编纂体例及批评特点。尤其重要的是,《西汉文类》纂于唐古文运动盛兴之际,该集所体现的文学观、选学观等与唐古文运动有着密切联系。

吴在庆考补柳文系年

吴在庆在《柳宗元文系年补考》(原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中认为:柳宗元《道州文宣王庙碑》等文章的系年,诸家有所不同。其中或有均误系者,今据有关典籍资料重加考订,如《道州文宣王庙碑》乃改系于元和十一年。亦有考其准确作年者,如认为《大鉴禅师碑》应作于元和十年十一月至元和十一年正月之间。又有考定何者为是者,如以为《陆文通墓表》之作年,最早应是元和元年初。

5很难拿到论文,100也许会有人花点功夫。

明朝体也就是宋体。 宋体其实是由秦桧创建,但因其是奸臣,人们不愿意给予他名誉。秦桧虽然博学多才,在书法上很有造诣。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像柳宗元的“柳体”,颜真卿的“颜体”等。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所以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可是却把字体命名为宋体。 宋体起源于宋代,但确立于明代。宋代的文化非常繁荣呢,尤其是有了雕版印刷,在元代和明代大量翻刻宋本,导致宋体字在明代确立。

垂柳研究论文

柳树是我们江南水乡常常可以看见的一种树木。柳树高高的个子,长长的树枝弯下了身子,倒垂下来,有的甚至靠近了水面。柳树的叶子,细细的、长长的,密密地长在枝条上,好像用绿色的碧玉打扮柳树一样,让柳树显得好可爱。 春天到了,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叶和柔软的枝条,给自己美美的打扮了一番。夏天,柳树枝叶长得十分繁茂,好像一把撑开的大凉伞,为过往的行人遮住风雨,挡住阳光,送去阴凉。在风儿的吹拂下,柳树的枝条好像小姑娘头上的发辫一样左右前后地摇摆起来,显得那么美丽多姿。秋天,柳叶变成了黄色了,在秋风的吹拂下,它像一只只蝴蝶一样在天空中飞舞,使得整个大地变得更加具有生趣,好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 我家后门河边上就种著一排柳树。那柳树生命力非常强大。种下去不久就成活了,以后就逐渐长大。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了。 爷爷最喜欢坐在柳树底下乘凉喝茶。我也常常喜欢在那里做游戏,讲故事…… 柳树

我家楼下的院子里长著几棵小柳树,春天到了,小树发芽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柳树真像小武士一样站在那里。小柳树弯弯的枝条好像它的小辫子,它那满头绿绿的长发像是在告诉我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咏柳 春天的早晨,我和爸爸漫步在林间小道.微微的春风伴随着绵绵细雨,吹到脸上,我感到遐意舒服极了. 道路两边一棵棵柳树映入了我的眼帘,它们被春天打扮的像绿色的玉石一样高高的挺立著,那千万条垂下的柳枝就像丝线织成的丝带,随风荡漾,阿娜多姿.翠绿的枝头挂著一棵棵珍珠般的小水珠. 爸爸问我:"柳树的好处是什么?" 我说:"柳树可以供人们做家俱,并且能让人们乘凉,柳树很容易活,栽到哪里都可以成长.这就是它的好处." 爸爸说:"柳树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柳树的枝条是向下垂的吗?它总是低着头,象征着它的谦虚.柳树不像其他树那样,总是争着往上长,争着接受阳光,而柳树则总是向地下看,它没有忘记生养自己的土地……" 我点了点头,爸爸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人各有所爱,有人爱松树,因为它四季常青;也有人爱梅花,因为它傲雪独秀;有很多人爱奇花异草,因为它世间少有。 而我却爱柳树,尽管人们总说它弱不禁风,但它表现出了春的柔美。 早春二月,背阴处的冰雪还未化尽,冬的寒意还未全消,柳树却早已抽出一条条青翠的枝条,吐露出一簇簇嫩绿的新芽,迎接着春姑娘的到来。瞧,它那长长的、软软的枝条在那平静的湖面上款款摇摆,动作是那样轻快,那样温柔。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用优美的舞姿在欢迎春姑娘的到来呢!“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著这首诗。 盛夏,柳树的枝条显得更长了,更绿了,更加柔软了。这个季节,它就像一位已经长成的少女,披着满头绿油油的长发,低头含笑,静静地站着。仿佛在等待,仿佛在沉思。可淘气的孩子们往往要折下柳树那柔软的枝条,圈在头上,做那英勇的“解放军”,那股神气劲儿,甭提有多精神了。 我常听大人们说这样一句话:“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我想了想:是啊,牡丹虽美、茉莉虽香,可都离不开园丁们的辛苦培育。而柳树却沐浴著阳光,吮吸著雨露,在堤岸边茁壮成长,装点着祖国的美好河山。 柳树 人们都爱那色彩鲜艳的百花,可我却偏爱柳树。我欣赏柳树那柔美的姿容体态:她的树干回旋曲折,枝条千丝万缕,与苍松翠柏刚劲、挺拔的的身影相比,别具异趣。这一天,我来到了公园,看到:池边,柳丝低垂,婀娜多姿;池中,树影摇曳,妩媚动人。一阵清风吹过,柳丝就像翩翩起舞的仙女,又似姑娘披肩抖动的发丝。看到这诗意绵绵、美意浓浓的景象,谁会不动心呢?万紫千红的花朵纵然吸引人,我却更喜爱柳树朴素的绿色。这样的绿,象征了生命的朝气蓬勃,赋予了柳树强大的生命力。你看,只要把青绿色的柳树枝条插入土壤中,便能落地生根,默默地向上生长,用不了多长时间,便是绿油油的一片,正像诗人所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初春,柳树是报春的使者,当其它树木还是秃枝枯干时,她早已是枝柔叶绿了;而到了深秋之季,寒风袭来,草木皆枯,又是一向被人们视为纤细软弱的柳树枝条在瑟瑟寒风中奋力支撑著。她虽比不上四季长青的松柏,也比不上香自寒来的梅花,但她却能以惊人的韧劲与耐力,百折不挠地与西北风顽强搏斗著,吹不倒、刮不断。柳树默默无闻地生长著,她拥有着自己执著的理想:让自己生长得结实些、粗壮些、茂密些,好为人们阻挡风沙,遮盖烈日……我也愿意成为一棵柳树,在辽阔的大地上健康地成长。 从前的我对柳树不太喜欢,因为它太平凡,完全没有引人注目的地方. 在某年春天的时候,我和家人一同去到一个小湖旁边,正准备划船的时候,看见一棵柳树,它身上有很多小小的白雪,近看之下,原来是一朵朵小小的白花,这些白花随风飘落,被人称作"柳絮",我感到很有诗意,便爱上了柳树. 风,一种自然界中最常见,但也是最有用的东西.柳树和风简直是天生一对.在风的吹动下,柳枝徐徐飘荡,为风拌舞;平淡的湖面,在柳枝的倒影的映衬下,增加了无限风致. 晴天的柳树,散发著阳光的气息,给人一种朝气勃勃的感觉;阴天的柳树,笼罩着团团烟雾,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雨天的柳树,伤心地哭泣著,但也不忘为风作伴舞. 我真希望能变成一棵柳树,因为它的任劳任怨的精神令我佩服,不论何时,只要有风来找它,它便会履行它的义务,为风起舞,从无怨言. 柳树的工作,只是随风飘扬,但这是很高尚的工作,虽然多数时间都是别人的陪衬品,但它并不嫌弃,好一棵无私的柳树呀! 一生不停地工作,为的是甚么 为的只是做别人的陪衬

你好,因为没有树枝的树就不叫树..是木头

柳树是我们江南水乡常常可以看见的一种树木。柳树高高的个子,长长的树枝弯下了身子,倒垂下来,有的甚至靠近了水面。柳树的叶子,细细的、长长的,密密地长在枝条上,好像用绿色的碧玉打扮柳树一样,让柳树显得好可爱。 春天到了,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叶和柔软的枝条,给自己美美的打扮了一番。夏天,柳树枝叶长得十分繁茂,好像一把撑开的大凉伞,为过往的行人遮住风雨,挡住阳光,送去阴凉。在风儿的吹拂下,柳树的枝条好像小姑娘头上的发辫一样左右前后地摇摆起来,显得那么美丽多姿。秋天,柳叶变成了黄色了,在秋风的吹拂下,它像一只只蝴蝶一样在天空中飞舞,使得整个大地变得更加具有生趣,好像一幅美丽动人的画。 我家后门河边上就种著一排柳树。那柳树生命力非常强大。种下去不久就成活了,以后就逐渐长大。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棵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了。

柳絮是柳树的种子,到一,即它必须通过风散播它的种子,而柳絮就是它的种子,风媒花的种子一般较轻,所以会随风飘散,总之,这是柳树的一种繁殖方式定的季节柳树就会通过散撒柳絮来传播种子。

狗和人一样,也有外分泌汗腺和顶泌汗腺两种汗腺。但是,狗和狼等犬科动物,身体里的汗腺并不是非常发达。它们汗腺的分布也和人类有所不同。用于调节体温的外分泌汗腺,只分布在四个爪子的肉垫上,而且非常少。所以,狗从表面上看起来就像是不出汗一样。人类通过出汗来散发热量,调整体温。人的外分泌汗腺分布在全身的面板上,在炎热的时候或者运动之后,起到降低体温的作用。而顶泌汗腺位于腋下和 *** ,和体温调节没有什么关系。顶泌汗腺所分泌的液体本身是没有气味的,但是和皮脂混合之后就会繁殖出细菌,散发出很强烈的气味。 而狗则有很大的不同。引起它们体臭的顶泌汗腺,是分布在它们全身的。而外分泌汗腺,只分布在爪子下面的肉垫上。所以,狗不能像人一样,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因为它们的身体一旦热起来就很难降低体温,所以狗非常怕热。但是,仅靠爪子出一点汗,是无法降低体温的。只要觉得有一点热,它们就会张开嘴,伸出舌头,大口大口地喘气。这样做可以分泌大量的唾液来代替汗水。也就是说,狗通过使唾液蒸发来散发热量,降低体温。它们大量地流口水,通过口水蒸发吸热来降低体温。 如果试着把手举到狗的嘴旁边,就会发现它们拨出的都是热气。狗拨出的气体要比吸进的气体温度更高。它们通过大口大口地快速呼吸,可以散发出体内的很多热量,从而降低体温。在炎热的时候,狗会伸著舌头,呼吸也会很急促,而这并不是因为它们处在特别兴奋的状态,只是为了散热。但是,在非常热的时候,光靠这种方法,是无法顺利降温的。所以,狗很难降低自己的体温。特别是哈巴狗、喇叭狗、狮子狗和吉娃娃犬等头很小的狗,因为呼吸器官较短,所以不善于调节体温,特别怕热,所以主人应该多加注意。约翰尼不怎么喜欢空调之类的人工冷气。它会经常喝水,用爪子刨门口凉凉的水泥或者院子里的土,趴在通风凉快的地方,让自己感觉不那么热。狗比人对于炎热更加敏感,而且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环境。 所以,这就是狗为什么不出汗的原因。

桂花又名木犀,为我国特产的珍贵芳香植物。近年来,桂花的病虫害有上升的趋势,常见的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腐烂病,吉丁虫、木蝨、粉蝨、介壳虫、刺蛾、卷叶蛾、蓑蛾和尺径等,你可参考下面网址了解其桂花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EC2BC645-ED41-460D-A705-3F11EEBC9393}.s

仿句: 小枣树结出了果子(又大又红)。

树胶是树木受伤后分泌的一种保护性的物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分泌毒素或者其它 *** 性物质、味道,来赶跑侵略者!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柳树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人喜欢美丽的梧桐树,后人喜欢高大的柿树,有人喜欢挺拔的银杏树……而我却喜欢默默无闻的柳树。

柳树的身躯笔直笔直的,像一群站岗的卫兵,在路两边一动不动的站着。它那长长的“秀发”随风飘舞,披在肩上,像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甩着大辫子似的尾巴,风伯伯来时它跳起舞蹈婀娜多姿美丽动人。它的“秀发”上又长的了许多小叶儿,密密的,真好看。

春天,柳叶发出嫩绿的小芽儿,娇滴滴的,一幅神气的模样,风一吹,柳树的枝条就随风飘舞,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在荡秋千,发出了银铃般的笑声。路边密密麻麻的柳树,好像亲朋好友,手拉着手,站在一起,永不分离。

夏天,柳叶长大了,长成翠绿色的,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纳粹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个绿叶上都有一个生命在颤动。对啊,柳树还美化了环境呢!绿是生命的颜色,柳树不但能为我们遮阳,还为我们美化环境,让新鲜的空气流进体内,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呢!

秋天,树叶发黄了,但是柳树像一个魔术师,把叶子变成金黄色、淡黄色、橘黄色,甚至有的叶子还是焕然一新。风一吹,这些叶子便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像一个个美丽的蝴蝶在飞舞,又像天女散花,为我们增添了欢乐。

冬天,树叶落光了,但是,它把叶子留给我们,我们把树叶堆积在一起,点燃,这样可以供我们取暖了。

柳树啊柳树,你曾经晒着自己,为我们遮阳;你曾经委屈自己,保护环境;你还曾经烧着自己,为我们送来了温暖。我们不是要向那样的人类做榜样,向他们学习吗?我喜欢你默默无闻的柳树。

柳属的形态特征如下:乔木或匍匐状、垫状、直立灌木。枝圆柱形,髓心近圆形。无顶芽,侧芽通常紧贴枝上,芽鳞单一。

我家的小区里有几棵美丽的柳树,我每天都会去和它谈谈心事。

春天的时候,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看上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姐一样。有时,柳树还会在小河边照着镜子,看着自己那随风飘摆的头发,还有时候,柳树把自己的头发轻轻地放入小河里,仿佛再梳洗着自己美丽的头发呢!

夏天的时候,它那长长的柳枝在为我们挡住强烈的光。我有时候在柳树下看看书,还和它谈谈心里的小秘密,我和它好像一对好朋友。

秋天的时候,它的叶子慢慢枯黄了,它不像菊花那样,在秋天的时候竞相开放。可是在我心目中它仍然是很美的,满天飘舞的叶子仿佛下雨一样,那黄色的叶子好像一只只黄蝴蝶,在半空中飞舞,美丽极了!

冬天的时候,柳树变得光秃秃的,可它还是那么美,特别是大雪飘落在枝头,它就像一位白雪公主,在雪天中放声歌唱,同时又像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

柳树春天是一位美丽的小姐,夏天是我的朋友,秋天是一只黄蝴蝶,冬天是白雪公主。我爱美丽的柳树!

在我的校园里,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它高高的矗立在校园中,就像一名忠实的士兵守卫着我们。

每个人的一生,都经历着不同的成长,就好比有的人的成长中激励着艰苦的从前。

一棵柳树种子伴随着阵阵烈风来到了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他原本可以选择去水资源、养料充足的地方,但他却拒绝了,来到了这片土地。

他选择了一片颜色略深的土地,一阵狂风吹过,泥土便掩盖了他,天竟黑了起来,阵阵雨水伴着闪电声呼啸流下,柳树种子赶上了这场雨,为他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他贪婪地吮吸着这的养分,努力成长着。几天后,这片土地出现了一点绿色,是柳芽。他发了疯地成长着,树根不断向下生长,树干越发粗壮,柳叶越发茂绿。一连几个月未见到水,有时走在死亡的边缘,却挺了过来,就像有种信念不断激励他。

十几年后,一棵柳树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但一次的雷击,打在了这棵树上,瞬间树木一片漆黑。时间渐渐地过去,柳树的叶子不断变黄,当地人纷纷为他感到怜惜,因为人们都见证了他的一生,在这片土地上能见到动物都很困难,但他却在这焕发生机,但如今可能被雷击中,树叶泛黄,即将死去。人们为他悲伤着、感叹着、回想着,几天过后,原本树枝上无一片叶子的一处长出了一片新叶,再后来,新叶越来越多,最后,一棵柳树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激动万分,纷纷为他庆祝。

这棵柳树就像一个人,有目的地挑战别人不敢去做的事,即使在死亡的边缘,也要坚持下去,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也要勇于面对人生。

灞河边,杨柳青青,微风拂过,杨柳长长的枝条微荡着,十里长堤风景如画。

此时正值初春,长堤两岸,一排排柳树吐出新芽。一阵风吹来,水面颤动起来,波光粼粼的。水中,映出了柳树那嫩黄的颜色。水面上,有一条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拂动着水面,水嬉笑着,荡起涟漪层层。那一条条翠绿细长的柳枝就像女生柔顺的头发一样,美丽优雅;走近看,你会发现,小枝条上还藏着许多小松塔似的花蕾,乍一看,就像一条条小辫子上缀着发卡。

此时的灞河,一片青碧色。难怪白居易曾写过灞桥边的灞城门——青门呢!他在《青门柳》一诗中写道: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柳,谐音留,因此常被古人用来表达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希望对方留下的美好心愿。

过不了几天,柳树的花苞就绽放了,一树树金黄金黄的,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小蜜蜂禁不住这香气的诱惑,便成群涌上枝头,贪婪地吸吮着花蜜。河堤上,一阵嗡嗡的喧闹声。

等柳花谢了,就结出了种子。种子是藏在柳絮里的。柳絮一多,灞河长堤上就像是被风吹起了团团雪花,有的雪花落在水面上,让种子随着水流去远方旅行。

柳絮落光后,柳叶就慢慢长大了,枝叶越来越茂密,好似一把把浓密的胡须。远远望去,整棵树就像碧绿的瀑布。

灞城的柳树,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眼中的一处盛景,心中的一缕牵挂与思念。

我的家乡在北京,我爱家乡的柳树。

说到柳树,我不禁想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一首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多美的诗句呀!它不仅细腻地勾画出了柳树的美,还生动地体现出了春的气息。

家乡的柳树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柳树脱去一身灰白的衣裳,嫩嫩的柳芽展现了无限的生机。它穿上了绿色的外套,柔柔弱弱,却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有心栽花花不香,无心栽柳柳成阴。”柳树仅凭一根柳条便能存活下来,可见柳树的生命力之强。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长长的,千丝万缕,轻盈委婉,像一位少女的长发。柳姑娘正细心地梳理着自己的头发。她那闪亮的秀发招来了风伯伯。风伯伯邀请柳姑娘与它跳舞,柳姑娘婉转地接受了邀请。他们在风中跳舞,多美呀!又像是一位王子与一位公主翩翩起舞,公主婀娜多姿,亭亭玉立,王子英俊潇洒,仿佛一个美丽的童话。

夏天,柳树的枝条变硬了,叶子也绿油油的,长得非常茂盛,像一把巨伞,为人们遮风挡雨,他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秋天,柳树的叶子变黄了,轻轻地飘落在地上,落叶犹如金色的地毯。我不禁想到一句古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冬天,雪花漫天飞舞,叶子落光了的柳树,依然那样神采奕奕的,挺直了身体立在那里,迎接冬天的佳宾,给冬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爱家乡的柳树,我不仅爱它的美,更爱它那顽强坚韧的性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有人爱四季常青的松柏;有人爱富贵艳丽的牡丹;有人爱清香扑鼻的茉莉;可我最爱的还是那普普通通的柳树。

初春二月,柳树的枝条变得又长又软,枝条上抽出了叶芽,叶子嫩绿嫩绿的,又细又长。远远望去,像无数绿色的蜻蜓停在柳枝上展翅欲飞。这真是“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呀!一阵微风吹过来,柳条随风飘动像春姑娘绿色的头发。几只燕子飞过来,从柳条间穿梭,给柳树增添了许多生机。

春末夏初,柳叶间结了许多花穗,毛茸茸的像一条条毛毛虫,不久就会开出许多极小极小,肉眼也不易看到的花。

五月份,柳树就会吐出许多雪白的柳絮,风一吹,漂浮在空中,像是正在下一场鹅毛大雪,有时,许多柳絮在墙角团成一个大团,好像一个大棉花糖。夏天到了,柳叶变得更长,更绿了,压的枝条垂得更低了,有的都伸进了湖水里,好像是一位悠闲的钓鱼人。一条调皮的小鱼游过来,咬咬柳条,柳条颤动了一下,水面就泛起了层层涟漪。早上,老爷爷们在柳树下打太极拳;中午,叔叔阿姨上班都从树荫下走,傍晚,孩子们在树荫下玩耍,一些调皮的孩子会折下柳条编成柳帽当“解放军”。瞧!他们那神气的样子,甭提多高兴啦!

秋天,柳树的叶子换上金黄金黄的秋装,一阵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来,飞快得旋转着,像一朵朵金色的蝴蝶,落在湖面上,就像一艘艘小船。

冬天,寒气逼人,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柳树的枝条冻得僵硬起来,雪给它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冬装,真是“柳花银花”呀!

四季的柳树都是美丽的,我喜欢这四季的柳树。

我的校园很美,每个角落看起来都非常美丽,但是我觉得校园里最美的还是那些优雅的柳树。

春季,柳树先长出了芽儿。在远处你可能看不清楚,但走近了一瞧,这些嫩绿色的芽儿长得很小巧。尖尖的、嫩嫩的,很可爱。慢慢地,芽儿变成了叶儿,那些叶子就像用剪刀剪出来似的,非常美。从远处看,一条条柳枝就好像一条条绿色的丝带,随风飘舞。

夏季,柳树的叶子长得又细又长,而且非常茂盛,就连柳枝也变长了。它好像就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她那长长的辫子就好像是染发师给她染上了绿色,多么美丽。我真想折断一根柳枝,编成一个美丽的绿头圈,套在头上,可是那是会伤害她的,我舍不得。

秋季,柳树的头发被染发师染成了黄色,一样显得那么美丽。柳树的叶子像金色的蝴蝶一般从树上“飞”下来,轻轻地落在地上,铺成了一张金黄色的地毯。我真想在上面打几个滚,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有的叶子像小扇子一样,好像在为我们驱赶夏季的炎热,带来秋季的凉爽。

冬季,柳树穿上了洁白美丽的“棉袄”,慢慢地睡着了……你走过她身边时,千万别吵醒她,要轻轻的、慢慢的走开,别惊动了她的美丽。

校园里的柳树很美,一年四季都很美,我喜欢校园里的柳树,她就像我亲密的小伙伴。

“柳树姑娘,辫子长长。”这首歌,8,9岁的孩子们都在唱,而真正这首歌的含义呢?对,是在------赞美柳树那顽强的生命力,不屈不饶的精神。我敬佩它这精神;我喜欢它那性格;我崇拜它那美貌。

我们学校操场边的柳树,因为前几个月的冰雹,使得这些柳树那柔软的枝干上砸折了柳枝,那该多疼啊!看着一根根嫩绿的柳枝被折断,我心里也有着一丝丝忧伤。可那时,我还不知道柳树仅有如此强大的魄力。

几天后,柔软长垂的柳条又长了出来。而真正让人感到兴奋的是,柳枝上长出了绿豆似的嫩芽,远远望去,一片鹅黄嫩绿。

又过了两个月,我看到了这景象,使我惊讶不已。柳树披散地垂下柔软的柳条,像瀑布似的直泻而下,睡到地上;像刚洗过头没有梳辫子的姑娘;像一把把茂盛的,巨大的“大自然的太阳伞”,遮去了夏天的炎热。

啊!柳树,我敬佩你。你在被冰雹砸伤,剧烈疼痛中失去了柳枝。而在短短的两个多月内重新长出枝条,发出嫩芽,直到现在千条万条的枝条,垂在地上。你那顽强不屈的精神,可真棒!

柳树的精神,就像我们一样;在遇到挫折时,而不是退缩,是在痛苦中不断地去寻找解救的方法。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柳树,你真牛!我敬佩。你不管在河边,土地上生长,你都为人们服务着,遮阴凉,挡风沙…….直到生死关头,还宁死不屈地活着。

让我们来学习-----柳树精神。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我爱家乡的每一个角落,其中我最爱家乡的柳树。

我的家乡有很多既高大,又茂盛的柳树。柳树生长在小溪的两旁,柳树约高五六米,柳树的四周有山、有水、有田。春天一到,柳树展开了枝条,枝头也吐出了绿苞,下垂的柳丝在春风中摆来摆去,摆动着粗粗的身子,跳着优美的舞姿。每棵柳树都挂满了小辫儿,在微风细雨中,就像在沐浴,站在高处看下去,就像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夏天,树上站满了小鸟,排成错落的音符,把柳树爷爷打扮成一座音乐厅,走到柳树下,就能听到小鸟在枝头唱出婉转优扬的歌,有时老人会在柳树下拿着扇子乘凉。在炎热的太阳下,枝头上的柳絮还在慢慢的生长,茂盛极了,宛如一个少女的长发,可漂亮了。

秋天,大地都开始换上了秋装,柳树叶也开始变黄了,树叶也飘落了,好像一群群蝴蝶正在空中飞来飞去,地上落满了黄叶,遍地的黄叶犹如一块金黄色的地毯,柳树的四周一片金黄,构成了一幅“丰收喜庆图”。

冬天来了,冬哥哥悄悄地把世界万物都变白了,冬哥哥真是一个魔术大师呀!树枝压满了白雪,枝条也慢慢地腐烂了,整片柳树林宛如一片梨花纯净洁白。

我非常喜欢山,也非常喜欢水,但是最令我着迷的还是柳树,我喜欢她的坚韧不拔,喜欢她的婀娜多姿,更喜欢她那满身的绿。

我家楼房下面有着许许多多的柳树。它不仅可以保护人类的眼睛,还能抵挡风沙,还能为我们输送氧气……它们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我喜欢它。

春天的柳树是可爱的,它在和煦的春风中,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着,你看,它那娇嫩的小芽,真是可爱极了,小小的一个紧挨着一个,还想在互相拥挤,互相打架,互不相让。温暖的春风轻轻吹了一口气,娇嫩的小芽连同树枝微微摇摆,好像陶醉在其中,情不自禁地就跟着音乐而摇摆起来了。

夏天的柳树是强健的,你看,它多么的茂盛啊,满枝的绿叶,绿油油的,像绿色瀑布从天儿降,又像一朵绿色的大云朵,远看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近看像绿色的小仙女在数枝中飞来飞去。一场倾盆大雨过后,树枝上盛满了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丽极了,而且,把树叶都冲洗的一尘不染,干净极了,好像被认真刷洗过一样。

秋天的柳树是可怜的,树叶渐渐地由绿变黄,变得非常的干燥,但却仍然坚持站立着,而那无情的秋风把一片片发黄的树叶吹到了地上,人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好像踩在了海面上一样,舒服极了,而柳树却好像感觉不到痛,居然在迎着风跳着优美的舞蹈。

冬天的柳树是悲惨的,那寒冷刺骨的冬风,毫不留情地猛烈地吹着它,它树枝变得坚硬,没有一丝绿色,虽然它被冬风折磨的非常糟糕,却依然没有失去往日的风采。一场大雨过后,片片雪花落在树枝上,越聚越多,仿佛每棵柳树均换上银白色的冬装。

我爱柳树,你真美,你不仅美,还有着一颗会坚持的心,我爱你哦。

柳树,像小精灵。看过的人无疑会增加信心;无疑会使人心旷神怡;无疑会抚平记忆中的创伤……而在我的家乡:壶关,有许多小精灵。

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冰雪汇成小溪,哗啦啦的流淌,“小精灵“:(删除冒号)柳树,也开始苏醒了。他(它)伸拉个长长的懒腰,甩啦(了)甩他那绿油油的辫子,每根辫子上都扎着十几根发卡,这样,小精灵就显的更美了!

夏天,烈日当空,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的炙烤着大地。每当这时可爱的小精灵又要闪亮登场了。他(它)挺开魁梧的身体,让人们在她(它)的怀抱下乘凉,是(使)人们不再疲劳。

秋天,大雁南飞,瓜果飘香,小精灵要去参加晚宴了。他从夜柜里取出那套金黄色的晚礼服穿在身上。哇噻,真美丽动人!迷人的小精灵去参加晚宴啦。瞧!他(它)扭动着诱人的身材,伴随着欢乐的音符,翩翩起舞,引起了全场精灵的注意。

冬天,雪花飞舞,寒风刺骨,寒风凛咧,(删除一个,语义重复)小精灵不要风度要温度,披上了他那厚厚的雪绒大衣。伴随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新年即将来临,小精灵闭上了他的双眼,但到了明年春天,小精灵会和我们再见面的。

我爱家乡美丽的小精灵,爱无私奉献的小精灵,更爱我们家乡人民像柳树一样纯洁的心!

我们校园种着一排排柳树。

明媚的来到了。春姑娘给垂柳脱去灰白的衣裳,又换上淡绿的外套,让绿色的翡翠飞上枝头,让轻柔的枝条婆婆起舞。那柔嫩的枝条像许多纤细的小手,愉快地接受春姑娘的爱抚,它时而随春姑娘跳起婀娜多姿的舞蹈,时而直垂向地面表演着精彩的杂技,每个动作似乎都在向给它生机的春姑娘表示感激之情。的柳枝这么美丽,让我想起一首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柳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炎热的来到了。一棵棵茂密的柳树远远望去像一朵朵“绿云”,一阵微风吹过,“绿云”在风中起舞,知了在枝头没完没了地叫着,好像在说:“好热,好热!”可是,小们却不怕热,你瞧,在阴凉柳树树荫下,嬉戏、唱歌、跳舞和乘凉。

金色的来到了,柳树上的叶子由深绿变成了黄绿,再是浅绿,最后成为深黄。风一吹,叶子翻了一个筋斗,像一只只蝴蝶飘然飞了下来,落在了小,给小路铺了一层黄地毯。

柳树不仅仅这么美丽,还有许多作用呢!如果你上了火了,那就得请柳树专家了!你把它的柳叶洗干净,然后,把它泡成茶喝了,你的火就会慢慢地去掉。如果你觉得你以前编的竹筐不好,也得请柳树伯伯了!你把叶子都摘掉,回去泡茶,把柳枝编成柳筐。你还可以用柳枝编一个花篮,把花篮挂在墙上当装饰品,一定会很漂亮的。

我爱柳树,更爱一年四季的柳树。

这路两旁的柳树,已经在此立了很久了。

记得,这条路建成的时候,人行道两旁便种上了这些柳树。起初,这些小树苗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但是,它们倔强地生长着,生长着,曾经经不住风吹雨打的树苗们,现在已经长成了一棵棵碗口粗的大树了。

这些树,是这条道路两侧最亮丽的风景线。尤其在夏天,一道树影筑起的“长城”,矗立在这条道路上,成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享受清凉的最后一道防线。空调屋虽然舒服,但哪有站在绿荫下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舒服?于是在早上,在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下午的余晖中,一家几口人,牵着宠物,在绿影的“长城”里遨游,真是无比的惬意啊!

但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柳树带给人们的诸多问题,柳树在城市绿化中显得没以前那么重要了,人们对柳树的厌恶之情与日俱增。然而,柳树们仍然像以前那样,直立着,目视前方,仿佛正在预计自己的死期。

终于,人们已经忍无可忍了。柳树给他们生活打来的损失太重,太重了,重得人们动了杀机。一天晚上,由环卫处的工作人员组成的“军队”带着柳树的“接班人”——梧桐树。向柳树构成的绿色长城发起了最后的“偷袭”。这支军队来得太突然,让柳树大军猝不及防。梧桐树的树叶被凛冽的北风吹的沙沙响,仿佛仰天大笑道:“这就是你们最后的归宿!”

这场惨烈的争夺战,以人类“伟大”胜利而告终。军队的“屠杀”很彻底,连一片树叶都没有落在地上。这一仗,干得太漂亮了!

第二天,人们惊讶的发现,那曾经与他们相处了不知多少日夜的柳树,悄悄地消失了。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些柳树,早已不知到了哪里。

住在这里的人们,每天都会下楼,寻找那些逝去的回忆,那些逝去的树影……

有人喜欢含苞待放的花朵,有人喜欢危峰兀立的山,有人喜欢微波粼粼的水,而我却独独喜欢郁郁葱葱的树。正巧,我家门前就有一棵这样的柳树。

说到这棵柳树,它还有一段来历呢。记得一年级的植树节,老师让们都去植树,可我起来晚了,我急忙穿上衣服,抓了一大把柳树种子跑到学校去参加植树活动。跑到大门口的时候,无意间掉了一棵柳树种子,当时我并没有在意。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门口有一棵小苗苗,仔细一看,这不是柳树苗吗?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行。小小树苗渐渐长高了。

春天,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枝芽,嫩嫩的叶子,好像一双双小眼睛,好奇的看着外面的大千世界。几场子春雨过后,细小的叶子拼命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伸展着柔嫩的枝条。

夏天,柳树枝繁叶茂,太阳透过柳树的密密层层的叶子,把阳光的圆影照射在地上,柳树成了一把巨伞,也成了咱们小朋友的游乐天地,不管有多么炎热,伞下都凉风习习。咱们都在巨伞下玩儿。有时,咱们也会拿几个凉席铺在地上,躺在上面,透过枝叶的缝隙看着那一丝一点的阳光,感觉惬意极了。

秋天,果实成熟了,而我家的柳树却干枯了,碧绿的叶子也变得枯黄,几阵秋风吹过,树叶在空中盘旋着,飘落下来。就像一群舍不得又不得不离开家的孩子。

冬天,柳树的枝条光秃秃的,一场大雪过后,柳树枝条上落满了洁白的雪,好像穿上厚厚的冬衣,一阵寒风吹过,树上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像纸飞机、像羽毛、像一个个伞兵,又像开谢的梨花。

我爱我家的柳树。

初夏,有一株又粗又壮的柳树生了一群名叫柳絮的“孩子”。

柳絮好奇的问她说:“妈妈,妈妈我可以飞吗?”妈妈说:“可以的孩子,只要有……”突然一阵风吹了过来,妈妈说:“嘿,我刚想说'风'这个字,没想到竟然说曹操,曹操就到啊。”

风越吹越大,小柳絮“啊”的一声喊,他发现自己飞了起来。他说:“我一定要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不让我的妈妈失望。”

小柳絮飞呀飞,飞到植物园里,它看到许许多多的植物,有青榨槭、苍耳、葡萄藤、葫芦藤等等。当他看到一棵梨树时,梨树叔叔竟然是很痛苦的表情。小柳絮问他:“梨树叔叔,你怎么啦?”梨树回答说:“我的身上有虫子,如果有杀虫剂就好啦。”突然小柳絮发现梨树底下真的有一瓶杀虫剂。它二话不说,直接就往梨树身上喷,没想到还真管用,梨树身上的虫子没有了。为了感谢小柳絮,梨树让他拿一些小青梨作为礼物。小柳絮感谢了梨树叔叔之后又飞出了植物园。

离开植物园之后,小柳絮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于是他又飞回植物园对梨树说:“我可以留在这里吗?”“当然可以!”梨树说道。“太好了,谢谢你,梨树叔叔。”小柳絮开心极了。

梨树每天都给小柳絮讲故事,小柳絮记得最清楚的故事是“使人兴奋的咖啡豆”。

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位牧羊人,偶然发现羊吃了咖啡竟然兴奋地跳来跳去,好奇的牧羊人也尝了几口中,结果他也很兴奋。他把这个奇怪的发现告诉了一位阿拉伯商人,这位阿拉伯商人从中受到启发,并制造出“咖啡豆肉汤”,结果销路大开。后来人们又把咖啡做好喝的饮品,这就是我们现在喝的咖啡了。

从此,一棵小柳树就生长在梨树旁边了,并且小柳树还跟梨树叫爸爸呢。

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不错,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种柳,并亲自栽植,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之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美称。柳树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各种地方都适合。垂柳主要分布在江南水乡,北方也有栽培,是一个广布种,适应性非常强,引种成功的杂交柳适应性也很强。耐水湿,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喜光,不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杂交柳在含盐量的海涂上也能生长。主要害虫:金龟子、刺蛾、天牛。防治:金龟子,敌敌畏或甲胺膦800~1000倍稀释液喷治;刺蛾,氧化乐果和久效磷800倍液喷治;天牛采用40%氧化乐果打孔注射。“旱柳”,属于杨柳科柳属(SalixmatsudanaKoidz.)。它耐寒性较强,在年平均温度摄氏2度,绝对最低温度摄氏零下39度条件下,无冻害。喜欢湿润、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河滩、沟谷、低湿地能成林、成材,在干旱梁地、沙丘地造林成活率低,植株容易干梢死亡或长成小老树。在粘土及积水低湿地易烂根、枯梢死亡。在含盐量的轻盐碱地上可生长。 望采纳

关于柳永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特色与人生境界的探索 摘要: 陶诗的内容大都表现隐逸的思想和生活。平淡与醇美的统一,情、景、理的统一是陶诗的艺术特色。田园诗所歌咏的是个人悠闲的生活,没有充分揭示农村的矛盾,这是其不足之处,但以田园的美好对比官场的丑恶,是有积极意义的。咏怀诗、咏史诗表现出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地暴露了社会政治的黑暗。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但也包含了不少明哲保身、安分守己、人生如梦、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关键词:陶渊明 平淡醇美 艺术特色 人生境界 一、陶渊明的生活背景与诗歌的艺术特色 (一)生活背景: 陶渊明(公元356--427)又名陶潜、字元亭,是东晋末年的田园大诗人。据史书记载,东至县东流镇东晋时期属浔阳柴桑(今属九江彭泽县),陶渊明在彭泽做县令,经常到东流种菊。留下千古佳话,后人敬羡先生,建祠以祀。出身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的陶渊明,本来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有所作为。但同时,东晋士族文人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气,在他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是抱着两种彼此矛盾的愿望走上人生道路的。开始时前一种愿望占据了主导地位。但那时一个动乱的年代: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动乱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让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最终“爱丘山”的夙愿就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开始身在仕途,心在田园了。所以说,他的归隐,实际是自己的思想与当时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二)诗歌的艺术特色:陶渊明在诗歌、散文、辞赋诸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但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诗歌。在诗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田园诗。这种田园诗的艺术魅力,与其说在于它是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不如说在于其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田园被其用诗的构造手段高度纯化、美化了,变成了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难所。 1.平淡与醇美的统一:前人常用平淡概括陶诗的风格,这是不错的。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形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辞藻,甚至连形容词都很少用。一切如实说来,平平淡淡。然而,如果仅仅是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陶诗的好处是在平淡的外表下,含蓄着炽热的思想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正和陶渊明的为人一样。因此读来韵味隽永,越读越觉的它美。试看《劝农》诗中的一节: 熙熙令音,猗猗原陆。卉木繁荣,和风清穆。纷纷士女,趋时竞逐。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这里呈现出一幅和平的农作图,实际是把中国农村封闭式的、自给自足的特点加以美化的结果。《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久享盛名,也有类似的特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 想和人生观念。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作为自然的生活的一部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写到了农业劳动;在他归隐时期,自己也曾参加耕作。他的体力劳动在其经济生活中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大约是很有限,甚至,也许是可有可无。这种农业劳作的实际意义,在于它体现了陶渊明的一种信念。《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开头就是:“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具端。孰是都不营, 而以求自安!”自耕自食,是理想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尽管诗人实际做不 到这一点,但他尝试了,这就是很了不起的。同时又说:“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这里写到了体力劳动的艰苦和 由此带来的心理上的宁静乃至安乐。同类诗中意境最美的,当数《归园田居》之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结尾两句再一次说明,陶渊明之写田园生活,写体力劳动,实际都是在咏歌自己的理想,显示出理想获得实现的愉快。 以上主要分析了陶渊明的田园诗所反映的社会理想,以及他对个人在社会中的生活 方式的思考。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牵涉东汉末以来文学所集中关注的问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何在?生命怎样才能获得解脱?在这方面,我们首先看到,陶渊明对生命短促的事实,表现得比同时代任何人都焦灼不安。他的诗现存不过一百多首,竟有几十 处提及“老”和“死”。但在哲学上,他却有一种豁达的解释,这在组诗《形、影、神》 中表达得最明白。诗人借用辞赋的对话体,让“形”提出饮酒自乐、忘怀一切的人生态度(这近于《古诗十九首》),又让“影”强调应追求事功,建立身后之名(这近于建 安文学)。这两者其实都是陶渊明所难以舍弃的,但作为最终的哲学归结,他在第三首 《神释》中把前二者都否定了,认为每日醉酒伤害生命,立善求名也只是外在的追求,毫无意义,应该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也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即归化于自然,不必有意识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这就是不求解脱的解脱。 “自然”哲学的这一种内涵,在田园诗中以美好的形象表现出来,如陶诗中最著名的《饮酒》之五就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开头四句,说只要心境旷远,就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下面说采菊东篱,不经意中 目遇南山(即庐山),在暮岚紫霭、归鸟返飞之中,感受到造物的奥秘,参透了人生的真谛。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本诗 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 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 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所以说,这首诗仍然是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的寄托,只是偏重有所不同。 当然,诗中的这种人生观说到底只是一种诗意的、哲理的 向往。因为人从根本上不可能摆脱在一定的对象中实现自我的追求,也不可能摆脱现实利害的矛盾。但作为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它是有价值的;作为诗歌的理蕴,它更带 来独特的效果。 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 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 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平淡醇美、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 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换言之,“静穆”是在“自然”哲学支配下构造出的美学境界, 而激起这种追求的内驱力恰恰是高度的焦灼不安。陶诗中最集中的就是写田园生活的作品。其代表作除了前面提及的以外,还有《移 居》、《和郭主簿》、《咏贫士》、《杂诗》、《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等。 2.情、景、理的统一: 陶渊明并不是只有这种以平淡醇美为主要特征的作品,他也写过一些直接涉及现实政治, 或直接表现出内心的强烈情绪的诗篇。如《述酒》诗,虽然辞义隐晦,不易读懂,但其内容关系到晋、宋更代的一些政治大事,当无疑问。又如《赠羊长史》,对刘裕于义熙 十三年北伐破长安之役,显得十分高兴。“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关 河不可逾。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感情。此外,《咏荆轲》和《读山海经》中的几篇,对历史上和神话传说中一些虽然失败而始终不屈的英雄形象, 表示同情、仰慕和赞美,具有慷慨悲壮的风格。《咏荆轲》结末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殁,千载有余情!”分明流露出诗人心中的激昂之情。 又如《读山海经》中的一篇: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精卫微禽,而有填海之志,刑天断首,犹反抗不止,都表现出不为命运屈服的伟大精神。最后二句,既是说精卫、刑天,也是说自己:虽有昔日的壮志雄心,却没有偿愿的时机!这些诗的事实背景已无法加以确凿的证明,但至少可以说明,陶渊明在隐居中仍然渴望强烈的、有所作为的人生。鲁迅先生指出,陶诗不但有“静穆”、“悠然”的 一面,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主要是指这些作品而言。不过,应当看到两者也并不 是截然对立的。 从诗歌渊源关系来说,陶渊明有继承阮籍的一面。这主要表现在其诗多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感,表现对人生的探索,使用哲学观照的方式,并多用组诗的形式。另一方面, 陶诗也显然受到玄言诗的重大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中有许多玄学的语汇,其平淡的语言风格也同玄言诗一致,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对人与自然之关系的理解上。在阮籍诗中,大量地以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短暂相对照,人在自然面前感受到强大的压迫;而在东晋的玄言诗中,则转变为人对自然的体悟和追求;到陶渊明,又更明确地提出归 化自然的观念,人与自然统一和谐的意识成为构成陶诗独特意境的决定性因素。当然, 陶诗重视通过艺术形象而不是抽象语言来表现哲理,这同玄言诗的枯燥无味是根本不同的。 陶渊明在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是他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虽然一般的玄言诗人都注意到从审察自然来体会哲理,并由此产生了山水诗的萌芽,但没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凡无奇的乡村。只是在陶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才第一次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包含着美的意趣,这同样是深刻的发现。对陶诗的艺术 特点,前人早有定评,谓之朴素、自然、真淳。但这并不是民歌或受民歌影响的风格, 而是诗人有意识的美学追求。从根本上说,这也是由陶渊明的“自然”哲学决定的。在他看来,人为的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那么,诗歌在外现形式上的过度追求,也必然破坏感情的自然性。所以,他绝少使用浓艳的色彩,夸张的语调,深奥的语汇、生僻的典故。他的诗中也常用对仗句式,但多数是比较古朴而不那么精巧的,以至在感觉上并不明显。他的诗歌充满感情,但真正表现得很强烈、显得激荡起伏的时候很少,而是和冷静的哲理思维结合在一起,呈现为清明淡远的意境。这一种美学境界是前所未有而且很不容易达到的。进一步说,陶诗语言的朴素,又并不是随口而道,毫无加工,而是高度精炼,洗净了一切芜杂粘滞的成分,才呈现出明净的单纯。他对自然的美,无疑有十分敏锐的感受, 因而能够用准确而朴素的语言将其再造为诗的形象。像“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乡村的恬静,“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写雪的轻虚,“有风自南,翼彼新苗”写风的踪迹,都是有名的例子。 西晋诗歌追求华美、注重修辞的倾向,一方面提高了诗歌语言的表现技巧,但有时过于用力于此,而忽视了诗意的完整,造成繁冗、割裂的毛病。陶诗以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哲理为底蕴,绝不炫耀外在的美饰,所以大多通篇简洁,少作铺排,钟嵘《诗品》称为“殆无长语”。诗的意境,也总是比较完整,从总体上感染读者,而不以一字一句,某个片断吸引人。做到了情、景、理的统一。 二、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与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从小就是博学能文的材料,对知识的追求,一向是认真的。少年时期,是“猛志逸四海”,对国家社会胸怀大志。生于华夷混战的时代,深受离乱的刺激和痛苦,他从小就立下“澄清中原”的大志。但身处乱世,有志不得伸,陶渊明只做过几个小官,且时间皆不长。最为人所知的是担任彭泽令。在这期间,有一督邮到当地视察,属下请陶渊明戴冠束带前往城外迎接,陶渊明很不乐意,尤其那督邮是把自己的妹妹嫁给郡守做小妾而得了这官职,行为令人不齿,陶渊明视之为小人。督邮至,县吏应束带见之,陶渊明慨叹:“无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后来,灵魂不卖的陶渊明挂冠解印而归回田园,写了《归去来辞》一文以见其志。“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陶渊明为官的结果,获得的是苦痛与烦恼,因他“质性自然”,人事的束缚当然不适合他。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对率性真淳的陶渊明真是痛苦无比。在“饥冻”和“违己”的矛盾下,他做了不容易的抉择。辞去官职,意味著妻儿将和他一起挨饿受冻,意味著没钱买他最爱的酒;但是继续留任,便是违背自己的真性情,出卖自己的灵魂。为了“钱”而如此,在陶渊明看来,真是大大不值得。与其在浑浊的溪流中随之浮沈,心中时时呜咽悲鸣,不如跳出这浑水,给自己的灵魂自由。他因为透彻了解自己,才能毅然决然舍弃安适的生活及世俗的虚名。对陶渊明而言,“违己”甚于“饥冻”。于是,陶渊明选择隐居务农,回到山林的怀抱,唯有归回田园,才能活得像自己。 然而,辞官归隐后,生活并不顺利。不谙农事的陶渊明种田常是“草盛豆苗稀”,这使得他不得不“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但辛苦的生活并没有改变陶渊明的初衷,他说:“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当时挂冠拂袖而去,固然是快人快事,但现实的生活才足以考验一个人的勇气与心志。陶渊明深深了解精神的自由远胜于物质环境的安适,因此,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都会坚持下去,只求“愿无违”。 虽然陶渊明最后仍死在他所厌恶的时代中,以他小小的力量,是不足以扭转时代的巨流,但至少,他对得起自己的生命自己的灵魂,死在山林的怀抱中,拥抱所爱的自然,这样,也是死而无憾了。 我很佩服陶渊明的勇气。若非真正了解自己,若非热切地想寻求生命的价值与自由,我们很难在“饥冻”和“违己”间做一抉择。 陶渊明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他蔑视富贵,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给后代有进步理想的作家作出了榜样。他们在反抗权贵和腐朽政治的斗争中从陶诗中汲取了力量。另一方面,陶渊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的思想和逃避现实斗争的态度,也给后代诗人以消极的思想。

我赞成原创的开题报告.

一 题目正名:左联 论语派 东北作家群 好一鞭子 海派 新写实小说二 论述:1 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状态分析 20 2 以《再别康桥》为例谈谈徐志摩诗歌艺术特征203 80年代寻根文学与20年代乡土文学的异同比较184 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发展概述18综合卷4*6 一 题目正名 :性灵说 南社 多余人 迷惘的一代二 简答: 7*41 诗经的艺术特色2 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形象3《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形象4 新小说派的主要艺术主张三 分析 :1 分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北》102《百年孤独》如何体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10四 论述:1苏轼‘以诗为词'表现在哪些方面?应该如何评价?2 《尤利西斯》在艺术上进行了哪些探索文概一 简答3*101 决定文学风格得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 什么是形象的间接性?它有什么长处和短处?3 题材的价值与作品的价值的关系.二 论述1审美判断的标准有无客观性?其特点是什么?202现实主义创作的历史地位及在我国当前文学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502000年试题现当代一 名词正名:《人的文学》 "文学革命" "文协" 先锋小说 "三突出"创作原则二 论述题:1 从鲁迅小说对卫道者形象虚伪人格的批判,看其文化价值取向。2 比较京派小说的异同3 从戴望舒的诗歌创作看现代派诗歌的艺术特征及文学史价值。4 如何评价9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的"通俗文学热"。文概一 简答题(共40分) 1 语言在文学中起什么作用?(10分) 2 文学作品题材的价值与作品价值有何关系?(10分) 3 文学风格为什么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10分) 4 文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10 分)二 论述题(共60分) 1 简论识文学作品与鉴赏主体的关系。(30分) 2 文学审美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是作品内容还是作品形式?(30分)中外文学基础一 名词解释(共12分) 1 四大谴责小说(3分) 2 临川四梦(3分) 3 《诗学》(3分) 4 玄学派诗歌(3分)二 简答题(共48分) 1 《诗经》、《离骚》在比兴手法运用上有何不同。(6分) 2 杜甫叙事诗的现实主义特色。(10分) 3 《红楼梦》人物塑造的表现手法。(8分) 4 《神曲》的艺术特色。(6分) 5 莎士比亚戏剧创作分期及特点。(9分) 6 《巴黎圣姆院》的对照原则。(9分)三 论述题:(共40分) 1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20分) 2 《堂吉诃德》的意义。(20分)2001年试题现当代:一 名词 《摩罗诗力说》 爱美剧 新感觉派与抗战无关论 新生代诗歌 5*5二 论述 1 论鲁迅的文化思想在当代的意义 2 分析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形象的演变 3日本白桦派运动同周作人"人的文学"思想的关系 4评述90年代文学文概 一 简答:2*15 1试述诗歌的特点2试分析文学风格多样性的特点二论述 2*351论文学的真实性2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文学价值对文学的意义综合名词5*6四家诗 赋 古文运动 江西诗派 狂飙突进 黑色幽默简答 人文主义思想内涵 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赋比兴的正确含义论述 20*2《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堂吉诃德形象的典型意义2002年试题现当代文学名词 现代"乡土文学"寻根文学简答1 胡适语言革新的形式2 沈从文的乡村小说同都市题材小说的思想联系3 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歌对于当代文学的意义论述1 如何理解近一、二年来鲁迅地位与价值的论争。2 曹禺的《雷雨》对西方戏剧艺术的借鉴3 90年代通俗文学热的原因文概一 简答1 再现说2 素材与题材的关系3 文学鉴赏是怎样得以产生的二 论述1 典型形象的丰富性和特征性2 创作原则同创作方法的联系与区别中外文学基础一 名词(4*5)流浪汉小说 永明体 后七子四家诗 《恶之花》二 简答(8*5)1 法国古典主义的基本特征2 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的意义和影响3《史记》的叙述艺术特色4 柳永词在词史上的意义5《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三 论述1《叶甫盖尼·奥涅金》同名小说人物形象及意义(16)2 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地位和影响(14)四 分析(10)(考卷上会给出古诗)虞世南的《蝉》- 作者: unzip 2005年03月1日, 星期二 00:38 回复(5) | 引用(0) 加入博采 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研究方法试题 一、选择:全面利用数据信息的统计量:百分位差、标准差、反映不同处理水平的变异:SSb、SSw、SSt、SSr看图:成熟效应主效应和交互作用符号检验法的特点二、简答:1、举例说明效标缺陷和标效??2、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和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联系三、论述:1、说明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四、实验:1、用信号检测论设计一个实验,......说明报准率、虚报率、判断标准对结果的影响2、设计一个多因素实验,要求有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有关,一个自变量与语言无关,分别说明(有7个小问)(1)你研究的问题(2)自变量和因变量(3)变量控制(4)实验材料的处理(5)实验过程(6)数据的统计处理- 作者: unzip 2005年03月1日, 星期二 00:35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复旦大学1999硕士入学企业经营管理试题 一. 名词解释(20%)1)直线参谋制 2)管理幅度 3)目标市场 4)促销组合 5)股本结构二. 简答题(24%)1)简述市场细分化含义及过程 2)市场撇脂定价法及实施的条件3) 试比较x理论与y理论的异同四. 算题(24%)1) 请画出盈亏平衡分析的曲线图,并说明其内在的决策与管理的原理2) 某公司年赊销额为4800万元,现为促销欲打算放宽信贷标准多争取客户,此举将增加年赊销额预计可达720万元。新客户平均收帐期为75天,老客户维持原状。可变成本为销售额的80%。企业资本成本为20%。假定一年为360天。请问该公司放宽信贷标准的促销政策是否可取?为什么?(不考虑坏帐)五. 分析论述题(32%)1) 公司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可由下式计算:WACC=Ru(1—D/V*T)其中:Ru——无负债公司的股东权益成本V—— 公司市场价值D—— 公司所得税率T——公司所得税率(1) 试论证上述计算公式的正确性(1) 说明上述计算公式的实用价值2) 去年以来我国的家用电器市场疲软,为了促进销售,谋求高的市场占有率,一些大的家电公司如长虹、康佳、TCL等纷纷降价促销,一时间彩电价格大幅度下降,消费者甚为高兴。然而海尔新近推出的海尔彩电价格却比其他企业同类产品价格高出20%,且坚持不降价。论述:(1)海尔采用的是何种市场策略?与其他公司相比有何优势?(2)这一策略运用下去将对海尔的彩电产品的市场状况产生什么样的后果?(2) 你认为是否有更好的策略?是什么?-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51 回复(2) | 引用(0) 加入博采 同济大学1999硕士入学企业管理试题 2003-07-16 11:05:20 考研人 考研人 1、什么是组织结构?常见的企业组织结构主要有哪些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2、什么是管理?企业管理的发展主要呈现哪几个方面的趋势? 3、试分析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企业应采取的基本策略。 4、JIT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试讨论JIT方式的目标。 5、什么是抽样检验?试述二次抽样方式的抽样操作程序。 6、试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主要形式,并对精神激励的主要内容展开讨论。 7、试讨论企业资金运动中的各方面财务关系。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目标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9、什么是生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10、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中,哪几条是强调人际关系的?哪几条是强调生产效率的?其余的几条又是强调什么呢?-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49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人大1998硕士入学土地资源管理试题 科目代码:456科目名称:土地管理学(含土地经济、地籍管理、土地规划)招生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土地整治2.土地产权3.土地适应性4.鱼鳞图册5.土地区位6.城镇国有土地二、简述题(每题2分,共36分)1.试比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三种出让方式的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2.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划分为哪几类基本用地区?3.土地管理部门对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农地保护工作?2.论述土地报酬递减律的发展及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3.试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确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49 回复(3) | 引用(0) 加入博采 人大1998硕士入学政治经济学与管理学试题 科目代码:456科目名称:土地管理学(含土地经济、地籍管理、土地规划)招生专业:土地资源管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土地整治2.土地产权3.土地适应性4.鱼鳞图册5.土地区位6.城镇国有土地二、简述题(每题2分,共36分)1.试比较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三种出让方式的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2.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区,划分为哪几类基本用地区?3.土地管理部门对地籍调查结果进行审核的主要内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论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农地保护工作?2.论述土地报酬递减律的发展及在当今社会中的作用?3.试述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1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确实保护耕地的通知》的主要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19:48 回复(0) | 引用(0) 加入博采 数量经济学试题 数量经济学试题 自己整理一下(2004-09-21 07:34:37) 玉婉清风四分析题1,一位出租车司机在经过仔细的核算经营和劳动成本帐目后发现,他的确得到了正的利润,这是否与竞争理论均衡相抵触2拦路抢劫者喜欢通货膨胀31997年以来我国以较大的力度实施了财政扩张并且配合以货币政策,但是GDP的增长率却没有明显的增加而且个别年份还有下降,这是否说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五计算题1,一垄断成本函数是C=5+3Q,他的两个市场是被分割的,市场需求分别是:Pa=15-Qa,Pb=23-2Qb,Q=Qa+Qb,为使利润最大企业在各市场应销售多少?价格定为多少?垄断者的利润是多少?2,下述方程式对一个经济的描述,消费方程c=(1-t)Y, 投资方程I=900-50i,货币需求方程L=,税率t=,政府购买G=800,货币余额M=500a 求IS曲线的方程和LM曲线的方程b求均衡的收入和利率c政府支出增加200将 (2004-09-21 07:34:51) 玉婉清风六,论述题在经济学中,许多场合强调所进行的分析是短期还是长期,因此这两个概念很重要1通过比较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论述这两个概念的区别2从这个概念出发论述凯恩斯消费函数和弗里德曼函数都具有合理性3短期上经济的总供给曲线有正的斜率,政策干预有效,而长期上总供给曲线垂直,政策干预无效,就此论述经济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分歧c(2004-09-21 07:33:56) 玉婉清风三简答1,何谓外部性?并例举一个正的消费外部负效应和生产外部性的例子2,根据消费需求理论说明为什么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加?3,对垄断性厂商来说,根据利润最大原则证明其产品的价格P与边际成本MC 需求弹性E=-(dQ ?*(P/Q) 关系是:(P-MC)/P=1/E4宏观经济理论是为了制定经济政策服务,指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并说明政策操作的具体方式5税收对于经济的波动具有稳定器的作用,请解释- 作者: unzip 2004年11月29日, 星期一 01:42 回复(1) | 引用(0) 加入博采 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考研试题答案(98-2002) 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考研试题答案(98-2002):[原创][连载]吉林大学计算机系考研试题答案,全部上传完毕(98-2002)到家里两天了,东西也收拾的差不多了。现在才开始有工夫静下心来将资料整理出来,希望大家不要觉得等得太久,更不要874我呀~~嘻嘻。去年的招生简章好像是7月末左右出的吧,希望今年不要有太多的变化才好。希望大家努力复习基础课,耐心等待吧。由于我打字比较慢,因此,争取以一天一套的速度更新,希望大家不要嫌我慢哈......复习要点:尽量多理解解题的思路,不要就题论题,尽量多举一反三。答题方式:在答题之前能够尽量用简捷明了的语言写清楚你的思路以及你变量的用法。然后写出程序,少写程序注释以避免程序看起来比较乱。注意,思路是最重要的!!!!

柳永雨霖铃赏析论文

现如今,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我整理的柳永雨霖铃赏析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雨霖铃》不仅是宋词婉约派作家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其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关键词:

离情、清秋节、伤离别

一、关于词牌名的来历

“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原为唐敦坊曲名。相传唐玄宗入蜀,至叙口时,栈道中闻铃声,为悼念杨贵妃,遂制此曲。白居易《长恨歌》云“夜雨闻铃肠断声”即指此事。

二、作者简介

柳永,原名三变,少年时去汴京应试,经常跟歌伎们一道生活,狂放不羁。由于擅长词曲,他还常常替歌伎们填词作曲。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听了他的名字,批了四个字:“且去填词”。以后,他就在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流浪了一个时期,到五十多岁才改名柳永,并考取进士。他曾在浙江等地做过几任小官。柳永晚年穷困潦倒,死后由歌伎们集资才得以安葬。

柳永的词比较缠绵婉约,《雨霖铃》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是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词人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无可奈何地离开京都,但想到从此不能再和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更加痛苦。《雨霖铃》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为衬托,抒发了词人因仕途失意和情场伤神以至飘零四海的感伤,基调格外低沉。

三、内容赏析

“寒蝉凄切”,这是送别的大环境,不仅渲染了气氛,也暗示了送别的'地点。宋代的汴京河两岸栽有很多柳树,柳永在另一首词《少年游》中曾写过“高柳乱蝉嘶”。“寒蝉凄切”正是写柳树上寒蝉凄切的长鸣,而柳树又有“拂水飘绵送行色”的作用,因此自然会触动离情。这就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下面接着说“对长亭晚”,意思就更明确了。在唐宋时期,“长亭”已经当作了离别地点的通称。康与之曾说过:“今古短长亭,送往迎来处。”词人此刻到了长亭,正值“骤雨初歇”,眼前的景物变得更加清晰,他听着凄切的蝉声,看到河两岸的柳树和河边的小舟,离情自然更浓。这里是一种融情入景的写法。

雨停了,这时,无论如何也该启程了,必得离别,自然逼出下句“兰舟催发”。

“都门帐饮无绪”,词人因仕途失意,穷困潦倒,只能在一个很简陋的帐蓬里告别恋人,当时的心情正如李煜所说:“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白天就登程了,因不忍离别,延挨到了“对长亭晚”,自然唤起下句“方留恋处”。正在依恋难舍的时候,船家又一阵一阵地催他出发,船家越是这样催促,他愈觉得留恋,愈值得珍惜,内心更觉得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在催促声中,词人已不得不离别。离别之际,纵有千言万语,也被噎住,说不出话来,两人只有紧紧地握住手,如苏轼所说:“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此时,雨已停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此刻消停,怎比得上离人“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样持久呢?

这样写景与写情用的是反衬手法。

尽管寒蝉声凄欲断,总还能发出嘶鸣。而人在离别的时候,反成了“无语凝噎”。悲痛之极,连寒蝉那种凄切之声也难以发出。

这里又运用了一种递进手法。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一个“念”字,就表明了以下所写的景物是词人所想象的。这一句将上片别前的实写巧妙过渡到下片别后的虚写。

行舟去处,是那千里烟波。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曾写过:“昔人已乘黄鹤去,烟波江上使人愁。”那千里烟波之上是沉沉暮霭,那沉沉暮霭之上又是空阔的楚天。而在这无边的广漠之中,漂泊无所止的却是一叶小舟,行舟里是孤独的旅人,以及旅人那无比寂寥怅惘的内心。想到这里,作者更加感到离愁的痛苦和前途的渺茫。

词人由离别之事触动离别之情,由离别之情又推及到离别之理,就自然有了下面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秋天就很容易使人悲伤,杜甫《登高》中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马致远《天净沙99秋思》也说过:“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

而离别又总是令人非常伤心。李白《送友人》诗中曾说:“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挥手告别,连马也因不忍离别而禁不住萧萧长鸣,更何况是在“冷落清秋节”这样特别的环境中离别。这种痛苦就更加使人难以忍受。难怪宋代词人吴人英说:“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对于“伤离别”。苏轼在《水调歌头》中也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但是他能由“月有阴晴圆缺”的自然规律得到领悟,心胸旷达,最后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的美好祝愿。而柳永却没能从“伤离别”中解脱出来,在一叶孤舟上推想“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千古名句。这里的杨柳、晓风、残月都是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温庭筠在一首送别词里就说过:“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作者把这三件事集中成一幅凄清的画面:飘拂的杨柳,凄凉的晓风,破碎的残月,这样更加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独。

更何况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但李白说过:“举杯消愁愁更愁。”李清照也曾说:“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这“闲滋味”正是指的“愁滋味”。

试想,柳永此时不过是离开心爱的人的第二天早晨,“执手相看泪眼”的图像依然鲜明地留在心上,面对着眼前的凄清景象,而前路又是“千里烟波”,他还得继续前行,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正如欧阳修所说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想到离别后凄凉寂寞的心情,纵然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因为没有心上人陪我共赏。即使有许许多多的风情韵事,又能对谁倾诉呢?这一反问,与李清照《声声慢》的结尾“怎一个愁字了得”有异曲同工之妙,使感情显得更加强烈,这种离愁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增。

读完了下片,再回过头来看看上片“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我们自然会更加理解这些话的内涵――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的感情竟如此深厚,怎能不难分难舍。这是一种虚实相济的写法。

总结

纵观全文,整首词的内容,无论虚写、实写,总离不开写景、抒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作者即景抒情,融情入景,以至情景交融。

然而,柳永这首词的情景交融不仅仅只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而是由情景之交融到达于《文心雕龙》中所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物我一境”。“物”也就是景物、环境,而这个“我”不仅仅包括“我的感情”,还兼有“我”的离别之事和因这事而悟出的道理。词人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为一炉,由眼中景包罗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淋漓尽致而又层次井然。

参考文献: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

〔3〕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4〕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语文教学指导书.湖南人民出版社.

永州柳文化研究论文

来永州工作已多年,对永州之风景名盛,基本亦曾游历,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浯溪碑林、周敦颐故居等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然与所居地近在咫尺的“柳子庙”却是一直不曾去过的。  “柳子庙”与工作单位同在永州零陵区的潇水之西,相隔不到2公里,而她所在的柳子街,是本地唯一的一条仿古街,整条街曲折悠长,古朴雅致,街面整齐地铺着青石板和鹅卵石。街道两旁多是些古老陈旧的木屋,还有不少古色古香的吊脚楼,斑迹剥落,倾斜歪倒,但那些雕龙画凤、镌梅刻李的窗楹和门脸上,仍保留着一种唐宋的遗韵,飘着明清的木香。我曾数次在这条古朴的街道上留连徘徊,却也一直未敢踏进街中的这座儒雅肃穆的柳子庙。  对于柳宗元,读书时代我已对他顶礼膜拜,作为唐代最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之一,他的诗文忧国忧民,彰显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与高超的文学造诣。他所生活的唐朝,永州是个极其荒蛮之地,《捕跎者说》《江雪》,勾勒出的就是当时永州的凄寒景象。但他人生最好的十年就蜗居在这里,而他一生的大部分华文诗赋也在这里完成。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永州的这一片地域,仍旧不怎么繁华。对于柳宗元那流传千古的《永州八记》,其所记的景点我曾一一探访,而在探访中,我也解开了这样一个迷。在现代城市建设争打历史名人牌的今天,《永州八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为何永州没抓住这一笔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让世人也感受一翻柳公笔下那唯美的永州风情?实是柳公笔下八记中的八景,不过是几座的小山丘,几个水潭,而柳公也不过是在这些游历的地方醉倒过几回。或许,以他当时的心境,醉酒已是他人生最大的快慰了。在官宦沉浮中,想寄情于山水,却也只能在这穷山瘦水中找两处隐密的水潭寄情抒怀。由此,对于他人生的际遇,多少让人感到悲悯。 大年初二,我终于带上女儿踏进了这座著名的古屋,在青砖黛瓦、飞檐翘壁间感受历史的陈迹。虽然这座古屋不过是后来的永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而筑建的,她始建于北宋年间,现为清代古建筑,但屋内保存下来的历代碑碣,客观而真实的表述了柳宗元坎坷而伟大的一生。其中的《荔子碑》是最为著名的,荔子碑亦称三绝碑,碑文为韩愈所撰,由苏轼书写,内容却是颂扬柳宗元的事迹。因此碑首句为“荔枝丹兮焦黄”,故也叫荔枝碑。虽然这块碑是从柳州柳侯祠的摹刻的,却也是柳子庙中的镇庙之宝。  漫步在这座肃穆的古屋中,我的思绪穿越着时空,感受到的是一代文豪在人生的失意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凡脱俗的人生境界。

永州,古称零陵,风景优美,素以“锦绣潇湘”驰名中外,是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它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山脉起伏,气候宜人,常留有文人墨客的足迹,为永州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之时,如何挖掘旅游文化的潜在价值,将其转化为旅游产品,进而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是开发永州市旅游文化的关键所在。永州市文化遗产能从一些方面反映当时永州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风貌,当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重视它,就是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意识可以能动地作用于物质,即可以帮助我们能动的改造永州社会,创造更大的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永州市的发展无碍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累,所以开发和保护永州市文化遗产能帮助我们发展永州。了解永州的历史文化可以增强我们市民的自豪感,大力提高永州的文化文明,同时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有极大意义的。(一)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状况分析和调查A旅游文化资源丰富(1)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众多。永州历史名人众多,如舜帝、柳宗元、怀素、周敦颐、黄庭坚等;地方文化丰富,如舜文化、柳文化、碑文化、女书文化、草书文化等。此外,永州有历代形成的古陵、庙、塔、阁、桥两千多处,已被国家、省县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38处。(2)风景优美,自然景观独特。永州是以山多水秀闻名的。潇水南北纵切,湘江西东纵横;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金洞林场4大国家森林公园分布境内,全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水相间,风景独特。下面本组成员亲自调查了永州市的旅游资源现状,如下图阳明山土质肥沃,资源丰富,列为省自然保护区。山中盛产竹木,有竹乡林海之称。国内名贵稀有的华东黄杉,这里有成片的次生林;频临绝种的白鹇,亦时在山里行走翻飞。其他稀有药材,珍禽走兽,种类繁多,难以胜记。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动植物宝库。绕而巍峨的阳明山,是令人流连忘返的胜地。登上高桥峰,俯瞰四围,永州古城,蜿蜒潇湘,尽收眼底。阳和山一云封,静若太古的幽境;舜皇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分为三大景区:桫椤江、紫花坪和舜皇峰,100多个风景点。 地貌景观多样,森林景观独特,有原始次森林3万亩,是我省最丰富的动植物基因库.(3)少数民族众多,民俗风情古朴。永州境内居民共有29个民族成分,以汉族、瑶族、壮族为主,这使得永州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地方气息浓郁,对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永州市少数民族文化分析如下:女书文化村位于湖南省江永县上江圩镇境内,上江圩地处江永县北大门,距县城13公里。女书,这种被专家称为“南楚奇字”的女性文字,自20世纪80年代公之于世以来,已逐步被人认识到这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据称它对于文字学、语言学、妇女学乃至历史、考古、人类及民族等学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特色:是目前人类所发现的唯一一种女性文字的所在地。据称它对于文字学、语言学、妇女学乃至历史、考古及民族等学科,具有特殊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游玩线路:有普美村、荆田村和桐口村三处参观景点浯溪碑林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各碑所处历史时期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中国书法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浯溪碑林各个时代的书法碑刻作品,以及历代书学家、书法家对浯溪碑林的评价、赞誉,印证了浯溪碑刻在书法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B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日趋完善1.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1)永州市道路系统日趋完善,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境内有洛湛铁路、衡枣高速、永连公路三大交通动脉,区位优势逐步显现。(2)相关配套设施明显改善。永州市供水、电、气系统完备,环境卫生良好,为永 市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旅游服务设施发展很快。全市现有各类旅行社1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2家;拥有星级饭店20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3家;省旅游餐饮示范点1处。C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永州已经初步形成了芝山柳文化、九疑山舜文化、阳明山佛教文化、浯溪古书法碑林、江华江永瑶文化、道州濂溪故里、中心城区百里平湖和舜皇山生态旅游区等九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基本上形成了较完善的旅游经营管理网络。(二)关于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状况调查的相关问题及措施第一,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合理开发的前提,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手段,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尊重热爱传统文化、积极参与保护抢救的良好氛围。第二, 对于可以符合“世遗”标准的文化遗产,应积极参与申请纳入,以世界性的眼光和规范为国内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供行为准绳。第三, 合理规范地方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上的职责和行为。对于那些任意破坏或者过度开发的行为予以坚决禁止。针对辖域内重大文化遗产破坏事件,必须实行领导问责制。第四, 合理有效地利用市场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开发,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宣传和增加收入,也是进一步保护文化遗产的基础;坚决杜绝用低俗化的市场手段经营传统文化。第五, 在扩大财政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资金支持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的并流进入,形成多元主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格局;第六, 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破坏和过度开发文化遗产行为的惩罚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第七, 积极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的经验总结,对于国内外的积极经验应根据各地实际优化推广,对于挫折教训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三)关于永州市道县的文化遗产专题调查1、调查背景8月17日,湖南永州市举行的“湘赣粤桂考古高峰论坛”获悉,在位于永州市道县的南岭大山深处,发现了规模超过秦始皇兵马俑的巨大古代石像群。这处石像群所在的鬼崽岭祭祀遗址,位于湖南省道县祥霖铺镇田广洞村南一公里处的鬼崽岭,属于南岭山脉。其中心位置距九疑山舜帝陵35公里。鬼崽岭得名于地上地下近万尊石像,当地人俗称这些石像为“鬼崽崽”。据湖南省文物部门调查,鬼崽岭石像还是迄今为止考古调查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的人像石雕群体。该遗址中史前期石像制作年代在5000年前,秦汉魏晋时期石像制作年代距今2000年至5000年,特别是史前期石像占了地表全部石像的30%左右,数量庞大,其制作年代在国内堪称最早。2、鬼崽岭石像内容的具体介绍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在国内考古调查发现的数量最大的人像石雕群体。唐忠勇说,鬼崽岭遗址为古代大型祭祀遗址,有文官像、武官像、孕妇像及各种普通士兵像,石像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不等。鬼崽岭上的武士像虽矮小,但却威猛鬼崽岭上散落的千奇百怪的“鬼崽崽”。这尊“鬼崽崽”看上去比较肥头大耳记者电话采访了长期研究这一古代石像群的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唐忠勇。据他介绍,这一处石像群数量之大、工艺之独特、时代之久远、内涵之丰富,“其规模超过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又一大奇迹。经初步研究,这处石像群所在的鬼崽岭为古代祭祀遗址,位于南岭山脉深处。其中心位置距九嶷山舜帝陵35公里。鬼崽岭得名于地上地下近万尊石像,当地人俗称这些石像为“鬼崽崽”。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在国内考古调查发现的数量最大的人像石雕群体。经中国石刻博物馆和湖南省考古研究专家调查统计,在万平方米的地表上散落着5000多尊雕刻粗犷传神的各种石像,地下2米左右亦埋藏数量巨大的石像,如此数量庞大的石雕人像比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数量还要多。年代 最早制作年代在5000年前据湖南省文物部门调查,鬼崽岭石像还是迄今为止考古调查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的人像石雕群体。该遗址中史前期石像制作年代在5000年前,秦汉魏晋时期石像制作年代距今2000年至5000年,特别是史前期石像占了地表全部石像的30%左右,数量庞大,其制作年代在国内堪称最早。另外,石像制作在唐宋元时期亦有延续。唐忠勇说,鬼崽岭遗址为古代大型祭祀遗址,有文官像、武官像、孕妇像及各种普通士兵像,石像高度在30厘米至100厘米之间不等。推断 具有原始祭祀或纪念性质考古专家就现有资料及实地调查推断,鬼崽岭及石像最初只是一座大型的祭祀“坛场”(祭坛),该地是史前人堆积或选择的祭坛,“石像”布满坛场,具有原始祭祀或纪念性质,历经数千年历史。鬼崽岭石像仍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所不能破解的“谜”之一。唐忠勇认为,研究鬼崽岭石像的意义十分深刻,随着“谜团”的破解必将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加实物证据,对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也有一定的“修正”作用。价值分析A、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在国内考古调查发现的数量最大的人像石雕群体。经中国石刻博物馆和湖南省考古研究专家调查统计,地表散落石像在5000尊以上,地下2米以左右亦埋藏数量巨大的石像,如此数量庞大的石雕人像比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数量还要多,堪称世界又一大奇迹。B、鬼崽岭石像是迄今为止考古调查发现的时代最久远的人像石雕群体。该遗址中史前期石像制作年代在5000年前,秦汉魏晋时期石像制作年代距今2000年至5000年,特别是史前期石像占了地表全部石像的30%左右,数量庞大,其制作年代在国内堪称最早。C、鬼崽岭石像制作工艺及造型独特,是迄今为止国内仅见。石像因材施艺制作粗犷并不讲究细部处理,粗犷的线条常与自然扭曲团块结合,其整体感和节奏感非常强烈,能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撼。石像虽种类繁多,但大部分石像为座像“曲腿”呈“交趾”状,造形夸张,寓意奇特,。“孕妇”石像体现了古人的生殖崇拜观念,“骑象”将军像又与远古关于南方楚粤战争传说相符。文官像、武官像、将军像及普通士兵像等共同构成了神秘世界中的现实生活场景。D、鬼崽岭遗址是长期形成的大型祭祀场所。鬼崽岭文化是汉瑶祖先共同创立的,反映了南楚文化的许多特征,对研究南楚文化、研究莫南瑶族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遗址周边大量庙宇,古民居中大量“舜德”文化遗存及陈氏家谱对田广洞五姓村民为舜后代的明确记载,这些都反映了鬼崽岭祭祀与舜有关,为研究舜德文化和当地祭舜历史和方式提供了实物证据。结语:鬼崽岭石像的存在和发现仍为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所不能破解的“谜”之一。其产生原因大致与宗庙祭祀有关,亦可能有原始宗教、民族及民俗的成分,但由于历史太久远,年代跨度大,各时期石像存因不能“一概而论”。就现在的资料及调查推断,鬼崽岭及石像最初是一座大型的祭祀“坛场”(祭坛),“鬼崽岭”是史前人类堆积或选择的祭坛。石像布满坛场,具有原始祭祀或纪念性质,历经数千年乃至上万年的历史,后人不无“肓目”地“续雕”,形成了石像多期雕琢现象。对鬼崽岭石像的研究意义深刻,随着该“迷”的破解必将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增加了实物证据,对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有一定的“修正”作用,而且它必将写进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中。(四)关于加强永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具体措施一、管理机构沿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鬼崽岭石像保护工作。成立专业委员会,负责文物、山林保护;成立文物保护区管理局,为加快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文物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依法保护世界遗产为了加强鬼崽岭石像管理的法制化,按照《中国文化遗产法则》和《世界遗产公约》和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编制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鬼崽岭研究院2010—2020年战略发展规划纲要》,对鬼崽岭石像的保护、研究、信息、安全、管理、利用及保障等诸多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划,使龙门石窟的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及管理工作、社会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稳步推进,全面发展。三、加强基础性保护研究投入,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加系统化、科学化地开展鬼崽岭石像的保护工作,是摆在鬼崽岭石像保护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1、加强日常维护,做好基础工作2、健全监测体系、加强石窟监测,为石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3、积极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石窟保护科技含量4、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提升石窟保护水平开展国际合作,是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的重要途径。四、加强石窟基础研究工作 提高专题研究水平1、编写鬼崽岭石像报告,推动研究工作上台阶2、整理龙门石窟基础资料,促进研究工作深入开展此外,还完成了鬼崽岭石像研究成果汇编整理、鬼崽岭石像历代文献记录及方志记录的收集工作及历史测图和照相资料的整理等基础工作。3、开展鬼崽岭石像遗址发掘,筹建擂鼓台遗址博物馆4、整理奉先寺遗址发掘资料,开展遗址区域考古钻探工作5、出版学术研究刊物,展示鬼崽岭石像文化内涵五、实施三维数字技术工程 建立行业技术标准三维数字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以三维数据储存和保存鬼崽岭石像信息,在档案建设、考古测绘、文物保护、宣传展示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更好地解决文物保护与展示的矛盾,促进文化、旅游、教育与娱乐产业的发展。六、成立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鬼崽岭石像专业委员会七、遵循规划、整治环境,打造青山绿水龙门石窟,实现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和谐统一通过这一系列的整治和改造,使鬼崽岭石像的环境面貌和质量发生了巨大改变,山清水秀,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环境整治对于改善区域小环境、延缓鬼崽岭石像风化,有效地保护石窟有重要的意义。八、加强交流 扩大影响1、召开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2、积极作好流失海外文物回归工作3、积极举办国内外展览九、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鬼崽岭石像保护、研究事业可持续发展,关键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研究院成立以来,先后引进鬼崽岭石像文物保护、研究和信息资料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学历均为本科以上,涵盖了文物保护、地质、考古、历史、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六、附属材料附属材料目录:(如摄影照片、实物原件等,粘贴时注意整洁)序号材料名称数量类型1道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1照片2江永文化遗产审评会1照片3我们的纪念册----实地拍摄4照片材料粘贴处:图片一图片二图片三七、项目组调查报告评语(教师从选题论证、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成果等方面给予评价和意见)

柳宗元的祖籍是河东郡(河东柳氏与河东薛氏、河东裴氏并称“河东三著姓”),祖上世代为官(七世祖柳庆为北魏侍中,封济阴公。柳宗元的堂高伯祖柳奭曾为宰相,曾祖父柳从裕、祖父柳察躬都做过县令)。其父柳镇曾任侍御史等职。

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属范阳卢氏,祖上世代为官。柳宗元只有两个妹妹。 773年,柳宗元生出生于京城长安。四岁时,母亲卢氏和他住在京西庄园里,母亲的启蒙教育使柳宗元对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柳宗元的幼年在长安度过,因此对朝廷的腐败无能、社会的危机与动荡有所见闻和感受。(九岁时遭遇建中之乱,建中四年,柳宗元为避战乱来到父亲的任所夏口。

年仅12岁的柳宗元在这时也亲历了藩镇割据的战火)公元785年(贞元元年),柳镇到江西做官。柳宗元随父亲宦游,直接接触到社会,增长了见识。他参与社交,结友纳朋,并受到人们的重视。

不久,他回到了长安。 父亲柳镇长期任职于府、县,对现实社会情况有所了解,并养成了积极用世的态度和刚直不阿的品德。能诗善文的父亲和信佛的母亲为他后来“统合儒佛”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