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关于创设情境论文范文资料

发布时间:

关于创设情境论文范文资料

幼儿教育环境创设思考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提高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儿教育环境创设思考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幼儿阶段是人生中较为重要的阶段,思维意识以及独立人格在逐渐养成,任何外来环境的干预,对人的性格取向都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幼儿园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幼儿教育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环境是其中最具影响的因素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性格发展,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素质全面成长。由此看来,环境因素在幼儿教育中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求进一步推动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提升我国幼儿教育水平。

关键词:

环境创设;幼儿教育;行为方式

幼儿园是我国开展幼儿教育的场所,主要是为幼儿提供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环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同样也是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在全面开发幼儿智力、心智以及个性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随着教育事业改革脚步的推进,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幼儿接受教育的班级环境,是教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创设环境,首先需要明晰环境的教育性,以及有效性,环境创设应该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一致,服务于教育目标。所以说,班级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影响着幼儿自身健康成长,另一方面通过环境创设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互动效应。环境创设充分体现了当代幼儿培养的教育性、实用性以及全方位性,从多种角度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1、加强幼儿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

1.1创设环境作为幼儿学习的过程

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在环境创设中主动学习和发展,首先应对幼儿进行充分了解,明晰幼儿自身兴趣和需求,全面为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材料和设置环境。在调动幼儿整体积极性后,共同讨论如何设计布置班级墙饰,为幼儿提供相应的布置材料,做出设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能够提升幼儿的动手实践性,加强思维的开拓,并且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勇敢地去表达自身的看法,敢于将想法应用于实际,来获得想要的东西。

①幼儿园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其他途径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和资源,从而去解决未知的问题。

1.2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

在幼儿园的教育环境中,对于初入学的幼儿而言,周围的环境是陌生的,部分性格较为乖僻的幼儿会产生恐惧和逃避的心理,而大多数幼儿会对幼儿园这个环境产生好奇心,觉得一切事物格外新鲜。给予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一方面能够提升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且给予幼儿一种强烈的信任,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从以往的幼儿教育经验来看,幼儿能否拥有自主选择以及材料使用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对环境墙饰布置和设计等的积极性,以及思维的开拓,加强幼儿同环境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环境因素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1.3引导幼儿改正错误

幼儿由于自身年龄较小,思维意识仍处在开拓过程中,对待外来事物往往缺乏足够的认知,容易出现错误行为。当发生这样的现象时,教师应明确自身职责,通过环境材料、环境与幼儿相互作用的学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明晰自身的错误,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明晰正确的观点。

②幼儿犯错后,教师不应盲目地进行指责,应选择合理的方法探索幼儿的真正意图,了解幼儿群体的认知水平,避免在教学过程中伤害到幼儿的心灵。

1.4加强幼儿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教师所准备的相应创设的环境材料,或是根据教学目标提供的环境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去积极地参与其中,鼓励幼儿去深入探究和实际操作,并对幼儿的实际操作进行指导。幼儿教师应学会转变自身角色定位,摒弃以往严肃的检查形象,将关注点从幼儿玩具是否弄坏等问题转移到如何引导幼儿的学习兴趣上来,客观判断幼儿自身的兴趣和个性化需求,促进幼儿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③国家的兴旺、富强,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幼儿教育阶段是人才成长最基础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些行为习惯以及心性品格养成的阶段,应充分认识到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利用环境教育资源来达到教学目的。

2、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具体作用

2.1智慧的启迪

幼儿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同环境互动中发展的。环境创设之所以对幼儿成长和发展有着较为突出的影响,一方面是由于对幼儿思维方式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幼儿通过在环境中的积极探索,获得了实际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并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改造。幼儿园在幼儿初入学时,会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格、认知水平以及行为能力进行充分的了解,为后续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④多数幼儿园会根据幼儿自身的一般特征以及兴趣习惯,创设周边环境,在墙面上布置主题栏,主要内容有各种节日主体,四季特征主体以及动物主体等,诸如:《水》、《我和鸟儿做朋友》以及一系列的礼仪主题墙饰等,内容较为丰富。通过一系列缤纷多彩、内容丰富的主体来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不仅帮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增长见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幼儿在环境和教学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进行探索学习,极大地激励了幼儿学习兴趣,拓宽了思维空间。

2.2情感的渲染

幼儿的教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以及欣赏美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应保持充分尊重,不进行人为干预,保证幼儿最真实的美感欣赏,以此为依据,开展教育任务。对于幼儿园周围的教育环境主题,除了采用更加丰富多彩的主题以外,应注重营造具有艺术美感以及童趣美的环境,促使幼儿时刻受到熏陶,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艺术美的感知能力。班级内,教师通过和幼儿之间的沟通,对班级墙面进行精心设计和装饰,使每一面墙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富有意义,每一面墙上的主题设计,均体现着孩子们对美感的表现,在合作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班级环境创设能够加强幼儿对周边环境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丰富保护环境的情感。诸如在班级的窗台上,可以根据幼儿对大自然的喜爱,开设自然角以及动物饲养区,丰富幼儿情感之间的交流。此外,在班级角落中设立活动区域,可以放置一些植物,由幼儿轮流照顾,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学习到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养成良好的心性和品格。

⑤在班级中制定值日生制度,从小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强化幼儿动手能力,在教师的带领下对班级内的植物和动物进行照顾,打扫卫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材料,诸如橘子皮、开心果等,带领幼儿共同动手创造,粘贴各种各样的动物形象,或一个人物形象。班级内有幼儿生日,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为其过生日,送贺卡或代表心意的小礼物,分享欢乐的时光。班级环境创设,不仅对于幼儿园内部环境创设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更能够加强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培养爱心情感,促使班级内的幼儿之间主动相互关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

2.3行为的激励

班级内部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保持上进的学习态度及积极的心态,对于幼儿行为的激励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带领幼儿做游戏,幼儿绘画以及唱歌等,幼儿的绘画作品中充满了童年的天真无邪,从画中的内容能够感觉到幼儿心中所悟所感,是一种丰富的情感交流。激发幼儿想象力的发挥,诸如利用周边常见的材料,来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主题内容,诸如将废旧的纸盒、木棍以及水果皮,做成粘贴画、剪纸以及小发明,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开拓思维。幼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通过设计主题和收集材料,能够从一系列教育体验活动中收获更好的教育体会,完善自身生活经验和阅历,完成自己的作品。幼儿的作品完成后,教师可以将幼儿的众多作品进行展示,并对每一个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激发幼儿继续创作的信心和兴趣,表达对幼儿自身的尊重。由于幼儿自身的生长环境和认知能力存在差异,通过环境创设能够使每一个幼儿在努力过后有所收获,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和品性。此外,在班级外面的走廊上,可以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为幼儿带来更大的喜悦。

2.4活动的创造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脚步的推进,人们更加注重教育环境的好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幼儿良好涵养和性格的养成。为了进一步提升幼儿教育成效,可以设计一系列活动纳入到日常教学内容中,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开设区域活动环境。区域活动环境是一种隐形教育资源,对于幼儿的智慧开发,个性养成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部分幼儿园加强了内部硬件设施建设力度,铺设塑胶跑道,建造种植园以及饲养园等,为幼儿的成长和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甚至部分幼儿园配备了相应的电子音乐器材和运动器械,来丰富幼儿的日常学习内容,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音乐美感和健康的体魄。

3、结论

幼儿教育是人才成长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阶段,环境教育作为一种隐形教育资源,是幼儿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幼儿的行为习惯以及思维方式,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发生改变。总而言之,环境创设要根据幼儿自身的兴趣变化而进行,同时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幼儿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以幼儿为主体,全面提升幼儿教育水平,为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注释

①张瑞生.浅谈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2(29):243.

②刘琦.充分发挥环境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6):13.

③吉田蓉子.活动室创设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科技视界,2013(7):119.

④陈军霞.环境创设在幼儿交往礼仪中的'作用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134.

⑤唐海艳.环境创设在幼儿活动中的作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3):181.

拓展相关: 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性的几点思考教育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为了使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教学应沿着“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步骤进行。可见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好数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大量的数学课堂由于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更加主动了。但是,不得不承认,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存在一些偏颇的现象,需引起教师的注意和思考。笔者结合有关教学片段,对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做几点思考。

一、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不要具有针对性

片段1:某教师讲授“年、月、日”新知识时,一开始就创设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小华今年12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纷纷动脑思考。但多数学生紧皱眉头,抓耳挠腮,不能找到合理的原因。于是教师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大家七嘴八舌,你指我看,你说我听,你讲我评,似乎研究氛围异常浓厚。学生虽然知道了小强的生日是2月29日,但还是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

教师创设情境往往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提出某个数学问题,或为解决某个知识的重难点作认知上的铺垫。然而有些问题情境创设往往会脱离学生实际,不自觉地拔高要求,片段1的问题情境虽然富有挑战性,但是新课伊始,学生没有对年历的观察作为基础,没有大月、小月、平年、闰年概念的积累,怎么能一下子就回答为什么呢?学生个个紧缩眉头,苦苦思考,挖空心思的想出一些问题来配合教师的教学。而这些问题并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产生的问题,学生没有经历过程的体验,哪来值得讨论的问题?在进行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首先应让学生说出自己是在哪月哪日出生的,并在年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然后观察年历说说发现了什么。这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小华今年12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这样的问题放到“生日快乐”的实践活动中教学,既让学生回忆已掌握的年、月、日知识,又启发他们思考判断,显然这样安排是合理的、有效的。

二、创设的问题情境要不要讲究实效性

片段2:某教师讲授“10的分与合”时,设计了一个找朋友的数学情境。教师请了10名学生戴上标有不同数(1~10)的动物头像帽,然后部分学生发了一些数字卡片,要求卡片上的数与动物头像帽上的数合起来是10。

教师应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片段2创设的数学情境只是少数人参与,问题的教学容量小,虽调动了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总的作用不大。各种不同类型的情境,应该考虑对象和效果。

第一,游戏性情境适合低年级学生特点,它的活动性、趣味性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建构知识,但不能只为了新奇。 第二,故事情境是学生喜欢的,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绎成生动的故事情境,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寓教于趣,寓学于乐,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但是,教师应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不能只注意故事情节,淡化了其中的“数学味”。

第三,活动化情境要有体验性。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把问题情境活动化,就是让学生投身到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手做、耳听、眼看、脑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要不要注重科学性

片段3:某教师讲授“倒数”时,创设了某人进行体育锻炼时倒立的情境。教师指出:生活中人可以倒立,杯子可以倒立,你也能举一些这样的例子吗?于是学生说出了生活中很多物体可以倒立的现象(受教师例子的暗示直接迁移)。随后教师又问:倒数是什么?猜猜看。学生齐答:将数倒过来。怎么倒过来?学生说:1倒过来还是1,8倒过来还是8,9倒过来是6,6倒过来是9。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有些教师却把“生活原型”的引入当作是一种时髦,如此引入新课,可以说与数学内容格格不入,教师只在“倒”字上下工夫,情境运用只是解决了“倒”,而忽略了“倒数”的本质含义,这样的生活原型只能对学生起到误导作用,干扰了正确知识的建立。

生活化的情境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具有典型性,讲究科学性。情境创设一定要优选素材,进行数学加工,为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服务。

教材总是滞后于时代的,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弥补教材的不足,但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更紧密,才能引起学生学习上的共鸣。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同时,还应让学生更多地关注情境中的数学问题。

关于表情论文范文资料

给楼主参考范文:面部表情对音乐的影响一、 内容提要: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面部表情和生活联系起来,认为音乐能表现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互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音乐中表现的面部表情不仅是类型化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喜怒哀乐,它们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并于特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相联系。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应该是音乐消闲面部表情的基本特点。二、 关键词:喜怒哀乐 谐趣 特殊性 同构关系 特殊具体化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论《乐记》就已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看法,并描述了音乐是以怎样不同的声音来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就把音乐与人的面部表情生活联系起来,认为音乐能表现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相互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面部表情的表现,认为只有面部表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并且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面部表情,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艘表现的特殊领域。”(黑格尔:《美学》)在现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比较多。博览音乐家卓菲亚•丽莎认为:“在音乐中,由于缺少具体的、实在的、单个的客体,面部表情反映的因素便能比较强烈地发挥作用,占据了首要地位——这便是音乐在反映显示的方式上的特殊性。”她还认为:“音乐的内容是面部表情,而很少是唤起这些面部表情的那些现象本身。”(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在欧美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有人坚持主张音乐是表情的艺术,影响较大的是英国音乐学家柯克。他在《音乐语言》一书中指出:“事实上,音乐是包含着音乐以外的,正如诗歌是包含着文学以外的,因为,音符和文学一样,有面部表情的含义。让我们再说一遍,音乐,在伟大作曲家的笔下,用纯属他个人的表现方法最完美地表达了人类的普通面部表情。”(柯克《音乐语言》)在我国当代的音乐美学研究中,也普遍认为音乐能够表达面部表情,而且认为音乐内容主要是面部表情内容。当然,也有人认为把音乐看作是表达面部表情的艺术的说法是不全面的,音乐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的全部精神生活,它应包括人的思想、面部表情、心地、灵魂、意志、梦境、幻境以及潜意识等等全部精神活动的内容世界。我认为,主张音乐能表达人类全部内心世界的观点和主张音乐善于表现面部表情的观点并不矛盾,因为它们所针对的是听一个范畴中的内容。只不过,后者力图把音乐的表现内容涵盖得更全面一些。因此,我们认为提出“音乐是表现面部表情的艺术”或“音乐主要是表现面部表情的艺术”,应该说是抓住了音乐表现内容的最主要、最核心的东西。问题在于我们不要把这种提法作狭隘的理解,把面部表情仅仅看作是某中描象的形式;而应该把面部表情表现理解为显示生活的反映,它有丰富的内涵并和人们的其它心理活动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知道面部表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过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在心理学里关于面部表情和情绪的研究中,特别引起人们兴趣的是关于“表情动作”这一学说。从艺术的角度来看,面部表情与身段表情,更多地表现在戏剧、舞蹈以及造型艺术中。和音乐关系最密切的无意是语言表情,语言的语言、声调、节奏、速度等都是表情手段。人由于情绪的激动,发出各种不同的富有表情性的声音,这是人的由体内变化所引起的一种必然性的外部表现,而不是一种简单的外在的比附。正因为如此,音乐学家们极为重视语言表情在形成音乐的表情上的重要作用。卓菲亚•丽莎曾经指出:“音调结构可以反映现实中的两种现象,即听觉和视觉可以把握的,也即感官可以体察到的实际运动过程和感官不能直接体察到的人类面部表情,这一种现象可以用间接方式,通过对伴随这种面部表情的表情运动中最重要的一个总类就是具有音调特征的人类口语。因此,这种音语在音乐中起到的巨大的作用。”另外,丽莎还提出将这种语言音调向音乐音调移植或翻译理论,她认为“翻译的过程,就是将现实存在的现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表情运动的结构形式加以概括和抽象的过程,就是讲这个结构转移到声音这一物质材料上去。”(卓菲亚•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以上的论述可以使我们看到,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面部表情,一方面是由于人的面部表情的情绪变化引起人的机体内部的各种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呈现为一定的运动形态;另一方面又由于人的面部表情具有一种宣泄释放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外部表现正是人的表情动作,其中语言表情与音乐的关系最密切,它通过表情动作向音乐音调的移植和翻译,构成了音乐具有表情性的基本根据。此外,格式塔心理学也为音乐之所以能表现面部表情提供了理论依据。音乐运动与面部表情活动之间存在着“运动”这个共同的因素,它们同时在时间中伸展变化,都表现为一种时间的运动过程。它们在运动形态上都存在着高低的起伏、节奏的张驰、力度的强弱、色彩的浓淡等,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共同性叫做“同构关系”,或者叫“同形”或“同态”的关系。正是这种“同构关系”为音乐以类比或比拟的方式摹拟或刻画人的面部表情活动提供了各种可能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柯勒认为:“任何实在的意识,在各个场合,不仅盲目地联系于相当于它的心理的物质过程,而且在基本结构的特性上是于它相似的。”格式塔心理学特别着重于视觉艺术的分析,另一创始人韦太默认为,对舞蹈动作的形式因素与它们表现的情绪因素之间,在结构形式上是等同的。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思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悲哀这种心理情绪,其本身的结构式样在性质上与上述舞蹈动作的结构式样是相似的。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起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而且很少能超出与它的直接经验和眼前的喜好知觉联系在一起的状态,他的一切思想和追求都是软弱物理的。既缺乏能量,有缺乏决心,他的一切活动看上去也都是好想是由外力控制着。”美学家苏珊•朗格也曾运用这一心理学原理论述了音乐与它所表现的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她说:“我们叫做‘音乐’的音调结构,与人类的面部表情形式——增强与减弱,流动与休止、冲突与解决,以及加速,抑制,极度兴奋,平缓和微妙的激发,梦的消失等等形式——在逻辑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这种一直恐怕不是单纯的喜悦和悲哀,而是与二者和其中一者在深刻程度上,在生命感受到的一切事物的强度,简洁和永恒流动中的一致。这是一种感觉的样式或是逻辑形式。音乐的样式是用纯粹的,精确的声音和寂静组成的相同形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的音乐美学研究总,也有一些学者运用这一原理论述了音乐与人类面部表情之间的关系。钱仁康认为:“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驰、和声和音响的色调变化,在运动中表现面部表情的变化和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钱仁康《音乐研究》)于润洋曾指出在:“在声音和人类面部表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形式上的差别性,前者是一种物理现象,而后者则是一中心理现象,但是,音乐结构时间之所以能够表达特定的面部表情,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二这之间存在着一个极重要的相似点。那就是这二者是在时间中展示和发展,在速度、力度、色调上具有丰富变化的极富于动力性的过程。这个极其重要的相似点正是这二者之间能以沟通的桥梁。”(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下面我们将举例说明面部表情运动与音乐运动的同构关系。比如:“‘乐’是人的高兴、快乐的面部表情表现。一般来说,这种面部表情运动呈现出一种跳跃,向上的运动形态,其色调比较明朗,与动速度与频率比较快。表现‘乐’的面部表情的音乐,一般也采取类似的动态结构。比如:钢琴曲《牧童短笛》的中段,表现的是牧童在田野里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喜悦情绪,音乐采用了跳跃向上的音调,快速活泼的节奏和明亮的音色。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的主部主题,所表现的基本情绪也是欢快明朗和乐观,用采取的也是与这种面部表情的运动形态相类似的活泼、跳动的旋律进行,以及快速的节奏和小提琴高音区的明亮色。“怒”的情绪,一般是一找能够突然迸发,向上和四周扩展的运动,这种情绪运动的特点在于它爆发的突发性的方式和较强的力度,往往用于协和的和声和富有棱角的大跳进行,比如:柴科夫斯基的交响幻想曲《罗密欧与茱丽叶》中,表现家族之间格斗的愤怒和情绪,就是运用富有突发性的节奏、较强的力度、不协和的和声和不规则的大跳等手法。“哀”是一种悲痛、低沉的情绪状态,它的运动趋势基本上是下沉的,而且伴随着比较缓慢的速度,表现被的情绪的音乐也大体上具有这些特点,比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乐末乐章所表现的悲的情绪,就是通过级进下行的音调,几个不同的七和弦极不稳定的和声进行,配器上弦乐的交织重叠以及缓慢的速度表现出来的。我国的民间乐曲《江河水》是一首悲和愤交织在一起的乐曲。开始部分起承转合的四个乐句非常生动地表现出这首乐曲的情绪的呈示;第二句以十度向上的跳进,表现出悲愤情绪中所具有的极强的冲击力;第三句节奏顿挫,音调从高音区逐渐向下移动表现出泣不成声的悲痛情绪;第四句是起句的变化重复。当然,上面只就情绪类型的最一般的运动形态与音乐的音响关系来说的,目的在于说明音乐之间能表现面部表情,是由于在面部表情的运动形态与音乐的运动形态之间存在的同构、同态与同形的关系。这正式音乐使所以能够表现情感的基本原因。另外,柯克所说的“特殊具体化”实际上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在说明音乐所表现的面部表情不仅在基本性质上有彼此详尽的类型化的特点而且还同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及个性化的面部表情。比如:欢乐和痛苦这良种情绪,《牧童短笛》的欢乐和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中的欢乐完全不同;柴科夫斯基悲怆交响乐中的痛苦也同样有别于我国民间乐曲《江河水》中的痛苦。如果一定要把这种欢乐和痛苦之间不同处问得水落石出,即它们的音乐不同;也可以用语言加以说明,即它的根源在于这些欢乐和痛苦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发生的不同人物的欢乐和痛苦,他们在音乐中的表现是必然要带有同的个性。如果把作曲家主观的因素,即他对作品的感受,他的创造个性以及消闲面部表情的具体的个性花的特点就更明显了。因此,我们认为,音乐中表现的面部表情不仅是类型化的喜怒哀乐,而且也是具有个性化的喜怒哀乐,它们渗透着作曲家的个性并于特定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情景相联系。类型化和个性化的统一,应该是音乐消闲面部表情的基本特点。在这一点上,它和其他艺术的典型化原则是一致的。

相信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以表情包为话题的议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黑色悄悄漫上了天际,那一抹橘红逐渐消失——那唯一一抹照在我身上的温暖也逐渐散去,一股寒意透过单薄的衣服,使满身疲惫的我打了个颤,拖着笨重的行李在昏暗的灯光下缓缓移动。生活为什么这么累呢?

回到家,在网上与好友闲聊,几年前的美好时光变成了一个个方正舒展的宋体字,那彩色的屏幕就像是一潭池水,映出了往昔的缤纷年华。这时好友发了一条信息:可惜我们以前并不懂得珍惜,到了现在才懂得什么是痛苦,以前的日子和现在比简直就是天堂!那句话的后面,是一个叹息的表情,低垂的眼角,无力落下的嘴巴,整个脸黯淡无光。

看着那张脸,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状态吗?

好友说的没错,往日的回忆确实是十分美丽的,而当时的我们却不懂得珍惜,让美好的年华从指缝中溜走,留下的是无尽的遗憾。可现在呢?生活是否真的那么痛苦?诚然,与过去相比,现在我们身上的压力大了很多,可这是否就说明现在的生活就痛苦不堪?有谁知道将来的我们会不会像现在一样感慨着过去呢?我们无法提前知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错过的幸福便不会再来。那,此时此刻,我们是否正在错过某些幸福呢?

幼时读辛稼轩的《丑奴儿》,一直疑惑“少年不知秋滋味”却“为赋新词强说愁”,“等闲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每次重温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如今倒也能对词人的心境感知一二。也许现在我们是那还未真正识得愁甜味的.少年,失去了青年本该拥有的朝气,也错过了身边的幸福。

想着想着,手指在键盘上打出这么一句话:“过去的我们只能缅怀,未来的我们无法预言,把握好现在吧,珍惜这富贵的青春!”在后面,我从表情包挑了一个开心微笑的表情。在点击“发送”的刹那,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也许,生活没有那么累。

表情包,是一个人情感表达的载体,希望我的表情包中,永远没有叹气。

如今网络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提高。网络交流除了网络热词,还带了一种“新产品”——表情包。

表情包。顾名思义就是网络表情。表情包的出现,迅速漫延了各个网络,让枯燥的网络聊天不再仅限于文字。我们最初看到的表情包是来自20xx年出现在社交软件QQ里的表情,这些表情从美国“进口”到中国,深受中国的网民的喜爱。越扩越大,到了现在的emjoy通用表情包。

我认为,表情包的诞生有利有弊。利便是可以很好的表达出当时的心情,对方也能及时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因为再生动的文字也仅仅是文字罢了,更重要的'是还能升温感情。比如在爸爸妈妈生日的时候出了献上祝福,一颗爱心,也能表达出对父母的爱与感恩。再有,听了朋友讲的笑话,“笑抽”这个表情立刻表现出自己开心的心情。

当然,如果表情包使用不当,还会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影响。例如有些人把一些知名人士或者身边的人的照片做成表情包,不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而且还会泄露他人的肖像权,甚至被一些追星族招黑;还有一些表情包配的文字不太文明,发出去容易被人误会……

所以,我们要学会正确利用表情包,把弊变成利!

现在的社会,无论是微信还是QQ,越来越多的通讯软件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而这些通信软件的背后,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表情包,他们代表着各种各样不同的表情——有生气的,有愤怒的,还有欢喜的,这些表情可以活灵活现的展现我们当时的心情状态,也可以使我们的沟通氛围更加的美好,今天我就来谈一谈,我对表情包的看法。

首先我是极力支持这个表情包的使用的,还记得有一回,我和一个朋友约定好了,要去公园玩耍。但是后来因为家里的一点事情,我可能得爽约,我在微信上给他发消息的时候,总感觉哪里不对劲,显得比较冷漠。但是我发现,在点开微信的表情包后,选了一个笑脸的表情,便使整个语句显得更加的温润,然后我也很快得到了朋友的原谅,最后我们仍然没有损伤自己的友谊,这就是表情包给我带来最大的好处。

但是有些表情包我也是不太支持的,有些动态的表情包,不仅表情内容较大,而且还占手机的内存,这些不仅仅伤害了我们的手机,更让我们的真正目的得不到更好的展现。所以这些表情包我是不太推使用的。

一个个表情包更是一种种不同的心情的展现,我们使用它,更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相信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优秀议论文范文:表情包的流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当下,社交软件发展和流行文化的衍生品——“表情包”的兴起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人们对这种“符号文化”究竟会消解文化的价值,开历史的倒车,抑或成为多元化的表达方式看法偏颇。于我而言,我视其为社交互动,快节奏生活的必然趋势,是对表达媒介的拓宽,更是种“绝不简单”的符号文化。

“表情包”的流行有其潜在的必然性。一方面,是在如今生活节奏迅速加快,“快餐文化”盛行的社会中,相同的时间我们却要面对过度负载,过度生产的信息,于是借用蕴含特定情意的表情,形象以阐明原本需要三言两语表意的广泛事件背后的普遍化情感,何乐而不为?方便、快速、直观,不得不说,这足以使它成为人际交流的第二途径,成为日常生活的形象映射,交流传递速度被提升,文字将有效的用于阐释更微妙,矛盾的复杂心理活动。

另一方面,它是社交互动日间推广的必要“衍生物”,这取决于“表情包”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借助动物拟人、夸张化的神情,逼真而动态的的形象,使得其在愈发常见的“浅层交际”,“广泛交往”,和较陌生之人的对话中彰显出超越文字的平等感,几张图片的背后,践行着等级地位的淡化,隔阂的消除,多少年前卡夫卡笔下“巴别塔的深渊”或许可以借由“表情”而更快的“打通”。

更重要的,“表情包”本身绝非“简单”而肤浅的稚嫩符号,相反,它应是嵌合当下语境和大时代背景的符号文化。哪怕是在看似消遣的“斗图”中,也随处可见表情中竟融合了当下大事件人物抑或各类名人政要的形象,何以见得它体现出强大的流行文化的力量?我想,便在于它以独特的方式记述如今社会迅速的发展与变迁,与日新月异的世间百态,而这种方式,贴合现今人们的生活态度与叙述方式的——轻松,似乎“浮躁”的娱乐化阐述中彰显人对时世的认真态度,以看似略“戏谑、调侃”的方式描绘生活的状貌。它反映了如今人们对于新闻与文化的重新审视,表达与看法未必与“严肃”绑定在一起,形象化,生动化的背后,另有深意。思考和思辨仍在,只是借由另一种即直观又更加“隐晦”的方式。

至于有人认为这是“符号—文化—符号”的循环,我仍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忧焦虑,与其惶恐“它必然代表文字的式微”不如说它是契合当下流行文化发展的表达方式,是对原本单一的文字表情达意的拓宽,丰富,而绝非取缔,更非消解文字的价值,如果说“文字”是人们思考严肃命题,表达深刻、复杂思考的唯一选择,那么“表情包”也是一种语言,一种亲切的平等,直观生动的映照生活,以小见大的映射社会更迭,大众情境的语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艺术作品向网络电影的转变,书信到社交软件的更替,同样我们也要接受或包容这样多元化的表达途径——文字与“表情包”背后符号文化共存的双重语言。

“文字”是对世界严肃、细腻而诗意化的丈量,而“表情包”却也是流行文化的必然产物,它丰富表法情致的空间,它贴合生活节奏的“亲切”,它对于当下语境、时代背景风趣而不失深意的记载,这样的“符号文化”重要,有其存在的价值。

滋味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淡是平淡却不平庸,面对人生中太多的诱惑与欲望能够始终前行而不迷失方向;面对着喧嚣的世界和未知的明天能够给心灵留一方净土,能够常常静心感悟,能够用最淡的水浇灌出最纯洁的心灵的水仙。乐观最淡的第一层境界,淡然看苦难,微笑迎明天,人生便会多出几分快乐的滋味。阿列克谢·梅烈西耶夫是一名飞行员,在苏联卫国战争中他驾驶的.战斗机不幸被敌军的炸弹击中,飞机坠毁而他也身负重伤,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支撑他爬回阵地,虽然双脚被截肢,但他始终不曾放弃飞翔的梦想。在灰暗的人生天幕上,他用乐观拨开层层乌云,他用微笑迎接美丽的曙光,最终他以惊人的意志重新驾驶战斗机,成为苏联著名的“无腿飞行将军”。

面对人生的山重水复,乐观是最好的指南针,它不能帮你摆脱困境,却能给你最正确的方向,就像梅烈西耶夫那样,始终保持最灿烂的微笑,生命才有了战斗不去的勇气!平淡是淡的第二层境界,平淡看欲望,杂念不复见,人生便会多出几分轻松的滋味。季羡林是当代著名的国学大师,如今已千逾九旬的他每天仍旧读书看报,精心照料他的小花园和那群被他视为“家人”的流浪猫狗,面对早年求学的艰辛和人生道路上的磨难,面对着牛棚的艰辛回忆和老祖与夫人德华的相继离去,这位智慧老人以一颗平淡的心接受生活中接二连三的考验。欲望也好,磨难也罢,他都波澜不惊,宠辱偕忘,智慧的淡然让他的生命多了几分明亮的暖色,也让这位世纪老人活出了人生的旷达!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这便是季老教会我们的淡然看人生,收获大智慧。超然是人生的第三层境界,超然看世界,必境自澄明,人生便会多出几分永恒的滋味。

古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话语还常常回响在我们耳边,但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不以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或悲呢?我们嘲笑阿巴公丧失人性的吝啬,看不起和坤阿谀奉承,巴结逢迎的丑陋姿态,唾弃希特勒灭绝人性的丑恶和罪行。但我们不是仍有人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准则,仍有不少人为名利为地位为数不尽的身外之物而烦恼?因此我们不能感悟到佛祖的境界,不能体味到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而心能不随外物而动的人,便是超脱了外欲,回归了本心,活出了人生最深滋味的人。乐观,人人都能做到;平淡,部分人能做到;而超然,则极少有人能做到。此三者皆为淡,都是对生命的一种虔诚,一份崇敬。都是用最最纯洁的灵魂守望一颗最真的心,能做到这三重境界的人,生命少了烦恼,生活多出几分清香。聪明的你,是否已体味到了人生最深的滋味?

关于友情论文范文资料

友谊,是生命里的阳光,它让人生走过的每一个历程都充满温暖和光明。友谊,是淡淡的花香,它让我们度过的每一天都能闻到它所散发的芬芳。友谊,值得每一个人好好珍藏。让我们珍惜幸福,学习感恩。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友谊 议论文 800字,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三友谊议论文1

带着些北国风光的风,轻轻飘过,旋落下的枯叶,在提醒我秋天到了。书里掺夹的枯叶香,不禁让我回想到那年初秋。

知了依旧叫个不停,眼光扬扬洒洒却依旧刺眼,我独自坐在那棵枫树下,耳机里荡出的音乐,手里翻书声,让我沁然一笑。时光宛如白马过隙,消失无踪。许久,一阵微凉的风打破了此时的宁静,轻轻合上手中那本《他的国》。蓦然抬眸,一身雪色袭来,你如嫡仙般让我痴迷,走到我面前俏皮一笑,摘掉我的白色耳机,调皮的说:“这位女同学,你好!我叫 小雪 ,可以认识一下吗?”我浅笑道:“suer,我叫寻城”

那一天,我们聊了很多,连自己也很诧异,在别人眼里如外星人般存在的自己,居然可以聊这么久。临了,你试探着说:“可以将这本书借给我吗?”我的目光这才从她纯真的笑靥移开,我有些为难,因为这本书是一好朋友借给我的,可是看着你有些失望而消失了的笑容,我同意了。却没发现你眼里瞬间滑落的狡黠。

那一天以后你暗暗总向我打听书的主人—我的好朋友的事,而我总傻傻的以为你不过是随口问问,并没想到原来表面单纯的你也可以有心机。

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全然不顾那场倾城大雨跑到你面前,捏紧了泛着冷意的指尖,平静得瘆人的说:“小雪,你说你是不是因为他才到我身边来的,是不是因为他?”我期待着你说不是,只要你说我就相信你,可你愣了愣才露出那坚定的眼神大喊:“是啊,都是因为他,如果不是因为喜欢他,我又怎么会和你做朋友呢?谁叫你和他是这么好的朋友?”我气急了,给了你一耳光“他在你的心里比我重要对吗?”‘是啊,他在我心里比你重要,比任何人都重要,只是寻城,我也爱你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和那些只懂心计的女孩不同,你是个好女孩,给我一个机会好不好?“你似乎有些悔恨的拉住我的手臂,我冷冷的甩开你的手冷笑着说:”你以为我会让同一个人伤害我两次?“说完转身

一个决绝的背影晕开在这烟雨之中,脸颊滑落的水,也不知是泪还是雨,我只知道,你伤了那颗只肯为你打开的心,我却没能真正走进你的彼岸。

高三友谊议论文2

世间因为关爱而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因为关爱而可亲;人与动物之间因为关爱而相处;同学之间因为有关爱而互相帮助;家里因为有关爱而相处融洽······因为有关爱,世间变得更加可爱!在我们班里,就有一个人,她用实际行动向我证明,关爱带给我们的感动的确是震撼人心的。

记得是一次数学月考,考试前,我仔细地检查了一下笔袋,看看东西是不是带齐了,“铅笔,尺子……”我喃喃自语着。突然,我觉得好像少些什么似的,我仔细一扒拉,对呀,我的橡皮哪去了,我记得昨天还有呢,可是我翻啊翻,橡皮就像是跟我玩捉迷藏似的,始终不肯出来,我越翻越着急,头上紧张的居然都冒了汗,我想:要是有人帮我该多好。可是,周围的人都在认真地准备东西,只有我还在那里“翻箱倒柜”。我又想:数学考试拿铅笔写,没有橡皮可怎么写啊,我又不可能一个字都写不错。我越想越心急,这时,我的好朋友林平在座位上看到我焦急的样子,跑过来问我,怎么啦?我告诉她,我的橡皮找不着了,她说:“这样吧,咱们两个用一块橡皮吧!”“一块?”我有些疑惑不解,“你坐在最前面,我坐在倒数第二排,你难不成考试时要把橡皮扔过来吗?”“当然不是啦,看!”不知什么时候,她已经把她的橡皮掰成了两半,“一块给你,一块给我,这样不就行了吗。”林平笑着说。我有些呆了,傻傻地看着她。“喂!喂!喂!”林平挥了挥手,“咋了,快点收好,祝你考试考个好成绩哦!”说着,就把我的手摊开,把那一半的橡皮放到我的手心上。然后就走着回到了座位上。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握着手里的橡皮,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动。

这就是友情,一份真挚的友情,朋友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那些关怀就像一阵芬芳的花香,沁入我们的心脾,那些关怀又像是冬日里的阳光,使我们感到温暖和煦,那些关怀更像是夏日里的凉风,使我们感受到凉爽惬意。其实,那些关怀一直围绕着我们,带给我们幸福的感觉!

高三友谊议论文3

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并不容易,友谊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高尔基

人的一生中应该有几个值得交心的朋友,他们可以鞭策我们使我们不懒惰;他们能随时提醒我们想起被遗忘的重要事情;他们还时常和我们一起为梦想拼搏,让我们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会感到孤单无助。在我看来:朋友至上,友情无价!

友情是人生路途上开得最灿烂的花朵,只有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浇灌,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友情的花朵才会鲜艳持久。

从小学开始,我就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虽然我们很少见面,但是每次相见都感觉十分亲切,没有一点点陌生的感觉。

小学的时候我们俩不在同一个班级,只有偶尔在课间的时候一起跳绳或者是讨论一下作业问题,放学一起回家,在路上追逐打闹,这些小小的事情也就是我和朋友最美好的童年记忆了。即使如此,每次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都会完全袒露自己的内心,毫无保留地在用心交流。每次遇到数学难题的时候我们都会很执着地探索,从不会轻易放弃每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是好朋友,但是有时候我们在讨论问题时,遇到讨论的意见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也绝对不会轻易向对方妥协,总是坚持要求让对方给出说服自己的理由,还要清楚地写出每个解题思路和步骤。正因为在学习上有这位“严格”又不轻易退步的好朋友和凭借刻苦的 学习态度 ,我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也绝对不会轻易向“权威”妥协,在老师面前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我的学习成绩节节攀升,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

即使,后来她转学去了父母工作的地方,我们也经常保持联系,偶尔的一句:“你还好吗?”思念也会像是泛滥的湖水一样在心中蔓延开来,让我时常想起我小时候亦师亦友的伙伴。

都说时间会改变一切,可是我们的友情却至始至终没有变过,即使相隔遥远的距离不便于交流,但是在电话里面我们却经常嘘寒问暖,询问对方的变化和学习情况,每次打完电话心里总是洋溢着友情幸福的味道!

感谢上天赐给我这一份珍贵的友谊,感谢有你——朋友!

高三友谊议论文4

在我的印象中的小时侯,似乎从广播里听过:友情如玻璃。当时我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知一个劲地纳闷:友情怎么会和玻璃扯上关系呢?现在初中生的我终于明白——明白了,友情玻璃。没错,友情如易碎的玻璃,是我所惹不起的,也是我不想惹的。

纯真的友情没有钱那样的污秽,没有利用那样的想法,没有抵御那样的伪装。可事实告诉我,那样的友情根本不存在,起码是至今为止还不存在我的世界里。就算有,也只是一闪而过,快得让我无法捕捉,裂得让我无法琢磨,痛得让我无法呼吸。撕——撕碎了我们的幸福画面;撕——扯断了我们的友情链条;撕——伤透了我的脆弱心灵。痛——苦——涩——悲——犹如魂飞魄散,只在那一瞬间。我们是知道的,它经不起裂痕,因为裂痕会逐渐壮大;它经不起叛逆,因为它会吞噬美好的灵魂;它经不起磨练,因为它薄如纸一磨便会破。

友情=玻璃,会破,会碎,却始终难以彻底恢复如初。外观美,很纯洁,可内心一直压抑着某种情感,无法表达,担心的是玻璃会碎,会四分五裂,会撕扯,会撕扯我的心。如一片玻璃狠狠地划过我的心间,很痛,但外表依然可以伪装。有谁知道,外表与心唱反调是一种怎样的滋味?无声无息,除了自己没人知道。人生之路如果是坎坷的,那么友情就是这条坎坷路上的一双玻璃水晶鞋,绚丽却不实用,给贪婪的人带来变本加厉,给高傲的人带来自吹自擂,给心存逮念的人带来牺牲品。轻轻拿起,轻轻摔下,“啪”——清脆,悦耳,之中又混杂着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感觉。深深吸一口气,吐出不悦的瘴气,是利,是弊,始终得靠自己。

有时,我很羡慕白云妹妹们,无忧无虑地嬉戏,它们之间散发着一股纯真的清香,无法忽视,无法逃避。它们手拉手,低头看着我们的一举一动,笑话着我们那污秽的友谊,那友情似玻璃的荒.唐观点。

友情站在我左边,亲情站在我右边,共同迈步,时刻相伴,脆弱而又坚强。

高三友谊议论文5

每次回老家时,我都会带一个红箱子,它肚子里可塞满了我最喜欢的书。可当村里的朋友问我这里装的是什么的时候,我总会回答:“没什么,只是一些生活用品而已”我不是因为小气不让朋友看书,而是我留下了后怕。

记得在二年级时,我带回了我最心爱的粉红公主文具盒,是我过生日时大姑特地到北京买回来的,我喜欢得不得了,回到老家,我带朋友来家里玩,他们都说文具盒好漂亮,我高兴极了。可当第二天我翻开暑假作业时,却找不到了文具盒,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朋友偷走的,可我又不敢说。害的妈妈骂了我一顿。从此我对我的朋友产生了防范。但自从那件事过后,我对朋友消除了防范。

那又是在一个四年级暑假,我带着朋友李巧来家玩。我再玩电脑,她则在家里乱转。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红箱子上,边上前问我这里装的是什,那时不知是没反应过来还是怎么回事。我竟然回答她:“书”我一说出口就反悔了,再看李巧她两眼放光的盯着红箱子,期待地问:“我可以打开看看吗?”我不好意思拒绝就答应了。她小心翼翼的打开了箱子后又问:“我可你接你本书吗?”我答应了、刚开始她还拿着《海底两万里》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犹豫不决,最后她选择了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心中暗暗痛惜。

一眨眼暑假生活过去了,李巧还没有还我书,我坐上车,车发动了,我绝望了。车走的很慢,刚走没多远就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我定睛一看原来李巧在追车!我连忙让爸爸停车。等她走到我跟前,她那纤瘦的脸庞早已是大汗淋漓,边喘气边说:“来,给你。”她把书递到了我的跟前。我感动极了。我又把书递了回去说:“送给你”她仍诧异的看着我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掏出笔在书的扉页上的‘党晨曦’三个字后面添上了赠李巧三个字。这时我看到她的眼里有种晶莹的东西再闪动,李巧走了,望着她的背影,我的眼里也湿湿的。

以后回老家时我也带着红箱子,只不过朋友在问我箱子里装的是什么的时候,我会回答他:“有好多好看的书呢。”

高三友谊议论文800字相关 文章 :

★ 高三友谊的议论文800字

★ 友情高三作文800字5篇

★ 高三关于友谊的议论文800字

★ 高中800字议论文友谊优秀范文

★ 友情高三作文800字五篇

★ 以友情为话题的作文高三800字

★ 友情高三作文800字2021

★ 高三800字友谊作文

★ 高三议论文800字5篇范文

★ 高三的作文800字议论文五篇

“友谊”这个字眼在我心中是很纯洁的,它的上面不能染上一丝的污垢,因为真正的友谊毕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妙不可言的感觉。下面一起随我欣赏一下关于谈友谊 议论文 作文 范文 吧! 关于谈友谊议论文范文1:谈友谊 有一种默契叫心有灵犀,有一种感觉叫妙不可言,有一种幸福叫与你相伴。这说的大概便是友谊吧! 我感谢这"默契"。当你在生活、学习中迷失了方向,迷茫中向着任意一点前进时,她却在前方等着你,这心灵的默契促使你与她相遇,重新找回了失去的自信。所以,我感谢这“默契”。 我享受这“感觉”。人生岂能一帆风顺?正如汪国真所说的,“人生从来不是只有辉煌。”当你碰钉子时,有她陪在你身边,不住地安慰你,一句句贴心的话语修复着你受伤的心灵。你一遍又一遍地向她诉说着委屈,她却是一次又一次地聆听。当你被荣誉、赞扬冲晕头脑,她却时时提醒你,千万不可自满得意,让你一回又一回地认识到了错误,从而躲过了自负后的惨痛教训。当她因一次小失误而被老师批评后,你是否忍不住上前安慰?看着她红红的眼眶,是否心中无限失落?这种感觉有酸也有甜,我享受这酸甜的感觉。 我向往这“幸福”。我希望能与她永远相随相伴,在与她嬉笑玩乐间,我感受到了友情,知道了除亲情之外的情感,我的生活因有了她而变得丰富充实,多姿多彩。 友谊像一朵带刺的玫瑰,而每一朵玫瑰却都会有刺,正因为它并不完美,与她相处才有滋有味,淌若剔掉这刺,便失去了对它应有的尊重。 关于谈友谊议论文范文2:品味友谊 朋友是茶,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在茶中放牛奶,就像朋友之间加上了功名利禄,友谊变了质。自私者在友谊面前不肯付出,迟迟体味不到友谊的意义;庸懒者在友谊面前退退缩缩,尝不到友谊的味道;无私者在友谊面前无私奉献,他的一生都是甜的,友谊是纯洁的,朋友之间更应以诚相待。有人把友情淡化的原因归于沟通少,我认为这样的人不懂珍惜,真正的朋友,不沟通也有感情。朋友是人生的调味精,也是人生的止痛药,人的一生不可缺少友谊呀! 还记得,我和灵10岁那年分开,我们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分别时特别伤心,可是有谁想到,几年不见,我们又一次联系上了呢?我们还像以前一样是好朋友。我相信,这才是真正的友谊。人生路漫漫,多少坎坷,多少社会之间的尔虞我诈,多少痛苦与欢乐,都要有朋友分享。把快乐分给朋友,成了幸福,朋友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缕阳光。朋友,真好!友谊需要原则去培养,谅解去护理,多少美好与快乐源于友谊。友谊,真好!品味友谊,深深感受友谊的魅力。十几岁的少年,以后的路上千万别忘记品味友谊哦! 关于谈友谊议论文范文3:品读友谊 回眸身后脚印里的每一个细节,才发现我的生活中处处都布满友谊的波纹,荡漾着友谊的涟漪……——题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初中三年的时光转眼即逝,一眼万年。在这寒暖相随,悲喜相伴的峥嵘岁月里,我在不经意间品味着友谊。读它的真挚,读它的深厚,读它的永恒。 真诚的友谊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友谊的心总是越来越平;友谊的手总是越来越紧;友谊之花总是越开越旺;友谊之树总是越长越壮。友谊仿佛一杯香茗,气色清香,清醇鲜凉;友谊恰似一坛陈酿,辛辣沁脾,快曲飘香;友谊像大海明珠,光辉灿烂,;友谊如深山宝矿,光彩夺目。友谊价值永恒。 深厚的友谊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当你被人误解时,友谊会给你带来安慰;当你受到委屈时,友谊会使你心境安宁;当你感到孤单时,友谊会在第一时间送出关怀;当你取得成功时;友谊会在第一时间捎递祝福。是友谊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真诚;是友谊令我们明白什么是感动;是友谊让我们感悟什么是快乐。友谊乐趣无穷。 因为友谊,我们不再伤心难过;因为友谊,我们不再失落迷茫。 因为友谊,我们的慢慢走向成熟的殿堂;因为友谊,我们渐渐迈向成功的境界。 因为友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因为友谊,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纷呈。 品读友谊,品出的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辛酸共勉;读到的是“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难舍难分。 品读友谊,品出的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留恋不忘;读到的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寂寞惆怅。 品读友谊,品出的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无限感慨;读到的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深深思念。 千里难寻是知音。我们品读友谊,感悟人生。 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惟有友谊永藏我心中。 关于谈友谊议论文范文4:论友谊 人生在世,多么美丽的青春年华都会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唯有友谊不会枯萎,可以长存。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的人才能成为知心的朋友。 友谊就像放风筝,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你牵着我,我拉着你。彼此紧紧的连在一起,彼此深深的仰望。那是一种美,一种既朴实又华丽的美。 一个没有友谊的人是孤独的,是痛苦的,是寂寞的;拥有友谊的人,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是满足的。纪伯伦说过:“友谊永远是一种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相信友谊,友谊无价。 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友谊不需要天天粘在一起,有时只是一声回应,便能赶走所有的苦闷;有时只是一个眼神,便能激起感动一瞬。一个微笑,一声问候,都是那么值得怀念,值得留恋。 真正的朋友什么也不能给予你,只是原谅你的一切。当然,除了背叛,除了出卖是不可原谅的。友谊是两颗心的真诚相待,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敲打。友谊是两个人的事,需要两个人共同完成。 真正的友谊好比健康,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可贵。失去朋友的人就如同一个身患绝症得人。和你一同笑过的人,你可以把她(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过的人,你永远不忘。 请记住友谊,珍惜友谊,呵护友谊吧! 我还是那句话:我们可以让出整个世界,但却不可以让出一寸至真只纯的友谊的原野!!

关于语境论文范文资料

英汉翻译过程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词义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表达原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论文导读: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与翻译进行探讨。语境,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

关键词:翻译,语境,语境分析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语境与翻译有着密切的关系。

语境context,就是指语言文字一经使用后所处的言语环境。英国社会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1884-1942最早提出语境的概念,并指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舍此别无意义可言。

英国语言学家、伦敦学派的创始人弗斯John Rupert Firth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意义就是语言成分在语境中的功能。弗斯把马林诺斯基的语言环境概念加以扩充套件,指出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以外,除了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加者的身份和历史、参加者的关系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

英汉翻译时,语言语境是首先要考虑的语境因素。本文就英汉翻译过程中的语境分析与翻译进行探讨。

1.词义语境

在我们英语学习当中一词多义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果脱离了语句及语境就很难确定这些词的词义。在具体的句子中,经常发生对词语本意理解不透彻,造成翻译失误。这时,就需要跟据上下文选定多义词的具体意义,排除同形异义词的干扰,挖掘该词在特定的上下文中的真正意义。

context一词最早用来指某一特定词、前后的词句,即词、短语、语段的前后关系。左右邻词对词义的影响是最常见的一种现象,它决定词的意义及翻译选词。如英语中“head”一词有好几个词义:

From head tofoot从头到脚

A head ofstate国家元首

One hundredhead of sheep一百头羊

王海芸1979—,女,汉族,河南新乡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

Two headsare better than one两人智慧胜一人

从语用学角度来看,语用用意分两类:暗含的和明说的。前者指言下之意语用意义,后者指字面意义符号意义。语义核的“头”就是“head”的符号意义字面意义,但这一符号意义并不等于语用意义语境意义。如果翻译时不考虑该词与左右邻词的关联,即句子,所译出的句子就会生硬、呆板。只能说是形似,而不能达到神似的完美境界。

2.句子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译者须经常从句子语境来推出词语的含义。人人都知道like是“喜欢”的意思。请看下面的一组句子:

1He likes maths more thanphysics.

他喜欢数学甚于喜欢物理学。

2 Like charges repel, unlikecharges attract.

相同的电荷相斥,不同的电荷相吸.

3 In the sun beam passing through the window there are finegrains of dust shining like gold.

在射入窗内的阳光里,细微的尘埃像金子一般在闪闪发光。免费论文,语境。

4 Like knows like.

英雄识英雄。

这四个句子中的同一符号like由于它所处的语境不同,因而它的意义也各不一样。根据其所处的语境应分别译为: “喜欢”、““相同的”、“像”、“英雄”。可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语境,死死记住like就是“喜欢”,“喜欢”即是like,是很难理解翻译上述各句的。

3语篇语境

在实际翻译中,有时从一个句子中很难确定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往往需要从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中获取其含义。篇章段落通常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连贯语句关联,实际上就是一个语境,翻译的时候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把握全文。免费论文,语境。

Last week I went to thetheatre, I had a very good seat. The play was very interesting I didn’t enjoyit. A young man and a young woman were sitting behind me. They were talking loudly.上星期我去剧院看戏。我的座位很好。这台戏也很有趣。可我没有得到乐趣。一对青年男女坐我的后面,他们高声交谈。

上例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中的一个故事,内容与文字都非常简炼。但是,翻译时如果不著眼于整个篇章,不考虑作者的意向和语篇情境,则完全可以将“I didn’t enjoy it”。译成“我并不欣赏此剧”。但这样翻译就完全背离了原作的本意,因为作者并非不喜欢该剧,而是被身后的两个年轻人搅得无法去欣赏。

4. 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语言、言语事件的时间地点。免费论文,语境。世界上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语言这个社会活动也不例外,每一话语行为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的。

一个词的词义和话语意义常常不仅仅是由其语言因素来确定,而是由词汇和话语所出现的情景来确定的。在“we looked for a long time before we found a spring”.句子中。“spring”在不同的情景中就有不同的意思:在安装弹簧床时,指的是弹簧。在修表时,指的是发条。免费论文,语境。如果几位旅行者在沙漠中终于找到点水喝时说了这句话,指的则是泉水。其“spring”所指的意思与前两种情况又大不一样。

任何语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语言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交际活动的主题内容,参与者的相互关系等情景语境因素决定话语的真正意义。例如:美国前总统里根Ronald Reagan获悉撒切尔夫人下野后,回忆两人间融洽关系时说了一句话:“It was clear to me that we were soul- mates when it came toreducing government and expanding economic opportunity ”.此句中,“soa1-mates”有“性情相投的人”、“挚友”;“情人”、“情侣”两个含义。里根在此表示对老朋友下野的慰藉,结合当时情景,毫无疑问,前者为本句意义,全句可译为:“显而易见,涉及到减少 *** 干预和扩大经济机会这一问题上,我俩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

5.文化语境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翻译涉及两种文化的交流沟通和移植。文化语境指的是源语和译入语所依附的文化、历史、社会背景。也就是指某一言语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免费论文,语境。由于各民族区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及行为模式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特性,在跨文化的翻译中时常会遇到诸如误解原文、译文词汇空缺等情况。由于复杂的文化难以用翻译技巧加以弥补,处理此类翻译必须要对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有全面、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将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必须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语境。如红楼梦中:

原文: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第五回。

译文:For hu *** andshe will have a mountain wolf. His object gained he ruthlessly beratesher。

此处语境在寓言中。“中山狼”出自明朝马中锡的《山狼传》讲的是中山上的一只狼中箭后,欲食救命恩人东郭先生的故事,它的语用隐含是:孙绍组恩将仇报,虐待相濡以沫的妻子。英国汉学家霍克斯Hawkes先生,借用了汉语拼音将“中山狼”译为“the Zhongshan wolf”。在无脚注的情况下,西方读者很可能不得要领,感到满腹疑惑:“Zhongshan”是狼的品种还是产地,这种狼有什么特别的吗?而我国翻译家杨宪益先生采用了增译手法,作了些变通,将“中山狼”译为“mountain wolf”。明示夫妻关系,突出“忘恩负义”的特别意义,基本上实现了原作的语用意图。如不十分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其翻译的译文语义偏离了原文的背景是不正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中一定要考虑译文的文化语境,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

再看下面容易误译的句子:

He has no mercury in him.他没有精神或毫无活力。

如果按照“mercury”最基本的意思,这句话就会译成“他体内没有水银”实际上,西方古代哲学家将“mercury”水银视为大地万物的元气,故“mercury”一词今仍可用来指活力或精神。免费论文,语境。只有正确了解了“mercury”这层意思之后,我们才会翻译出正确的句子来。

6.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对语境进行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语境制约翻译,而翻译又依赖于语境。我们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清楚语言中字句的组合是临时的,它们产生的意义具有相对临时性,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是不确定的,是潜在的。因此,在翻译时,不能只是局限于对孤立的词语或句子本身来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应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进行。所以翻译的过程中只有对语境进行分析,把握好特定的语言语境,对文章既做巨集观的掌握又做微观的分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翻译才能做到准确无误、优美得体。

参考文献:

[1]Firth, J. R .Papers in Linguistics [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7.

[2]裴文现代英语语境学[[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

[3]王建华语境层级与语义阐释[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6.2

[4]曾绪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J] 上海科技翻译 2004. 2

[5]杨宪益,戴乃迭.A Dream of Red Mansion [ M ].北京:外文出版社,1994.

[6]方祝根浅谈语境与翻译[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

论文摘要: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语言都体现一定的文化特征,故文化因素对不同语言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中西文化的相似形和差异性,包括不同的生活方式、认知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指出两种语言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问题。

论文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因素,中西文化异同

1.引言

提高英汉翻译的水平涉及很多因素,但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密切关系,文化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语言的交流,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我们能正确处理其中涉及到的这些文化因素,对准确、标准地翻译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2.文化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各种自然科学的成果,集中反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王鸽平,2001:15从狭义上讲,文化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涵盖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工具,由于地域、职业、性别、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的不同,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不同国家习俗各异,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因而表现在语言上也有差异。[2]冯庆华,2002:122例如,在翻译汉语中的“四面楚歌”、“项庄舞剑”、“指鹿为马”、“鸿门宴”等成语和习语时,若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译出的文章就会令西方人士莫名其妙,不能确切理解。同样,在翻译以下习语:"tocarrycoalstoNewCastle"运煤到纽卡索,指多此一举,不必要的事,"theTrojanhorse"特洛伊木马,比喻暗藏敌人或危险,"towerofirony"象牙塔,比喻世外桃源[3]张培基等,1991:P161-163时,如不能熟悉这些习语中具有的浓厚民族、地方色彩的文化知识,很难找到让读者准确理解的汉语表达方式。

中西文化有其共同点。同时,中西文化因其产生的条件的不同,又必然存在差异。可见,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翻译者,除精通相应的语言形式外,还要扎实地学习该语言对应的文化知识。

3.中西文化的共同性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3.1人类生活经历的共同性决定了两种语言不仅在表达形式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说法,而且它们在意义和修辞上也有相似之处。

例如在下列英汉翻译中,就利用英汉语言的这种相似性直截了当地套用两种语言对应的同义习语,即采用翻译中的直译法。例如:"topraisetotheskies"捧上天去,"tofishintroubledwaters"浑水摸鱼,"toaddfueltothefire"火上浇油等,还有一些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如"tolaughoffone'shead"笑掉牙齿,"toshedcrocodiletears"猫哭老鼠,"tospendmoneylikewater"挥金如土,"atsixesandsevens"七颠八倒[2]P162等等。然而中西文化的相似只是相对的、个别的,而歧义则是绝对的、普遍的。汉英两种语言反映各自的民族或地方特色,在某些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互译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文化因素的影响,保持其独特的文化特征,不宜生搬硬套对应语言中具有鲜明民族或地方色彩的表达方式去强译。例如,"Twoheadsarebetterthanone",虽和汉语习语“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有相同意义,但在翻译时不可简单地套用后者。因为诸葛亮是我国的一个历史人物,与原作上下文会形成矛盾。如果把它译为“一人不及两人智”,就比较合适,意思既接近,又可避免因历史文化因素引起的矛盾[3]张培基等,1991:P167。

3.2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交流和传播导致两种语言中各自出现大量的外来词。

这些外来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或改造了引进国的语言。在以形意为词汇主干的汉语中,虽不排斥音译的办法,但尽可能地倾向于意译的做法,而英语对待外来词则以音译为主。例如英语词汇中的"Kang炕","litch荔枝","jiaozi饺子"等。在英汉翻译中有的干脆是原文照搬,如“VCD,DVD,DNA,CT,SARS”等,这种直译法一开始令读者感到陌生,但一旦熟悉并掌握后,就等于把原词汇中的资讯以近乎保持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外一种语言,丰富了它的词汇,也推进了民族间的文化融合,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它对语言、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潘绍中,2004:P9。

4.中西文化的相异性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中西两种语言在诸多方面的不同,既对语言学习造成一定障碍,也对英汉翻译产生很大的影响。

4.1生活方式的差异对英汉互译的影响

由于英语国家的地理位置特征,无论是历史传统还是现实生活中,英语民族的生活多和海洋打交道,因而英语中有大量有关航海的词语;而在以大陆为主的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对应的形式,因而对中国人来讲,理解这些表达方式就较为困难。例如:"ableseaman"一级水平,"belefthighanddry"陷于困境,"give *** .orsth.awideberth"远远地躲开等[4]P194-195。

可见这些谚语多和航海有关,代表岛屿文化;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以陆地为主,“树”、“蝼蚁之穴”、“路”、“前车之覆”等都体现着陆地文化[5]王振亚,2000:p138。

反之,汉语有许多关于江湖、山川、四季、农耕等方面的习语,在英语中也难找到现成的对应表达形式,译为英语时一般用意译的办法。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英语中虽有"Asyousow,soyoumustreap"的说法,但不如汉语具体形象。又如,青黄不接的季节Whencropwaseatenandthenextstillgreen,无孔不入totakeadvantageofeveryweakness,眉飞色舞tobeamwithjoy,运涛好久不来信了,一家子盼星星盼月亮tillhiswholefamilyworriedoverhimdayandnight。[6]吕瑞昌等,1985:P139

由于中国长期的农耕生活的影响,汉语中产生了大量与“食”有关的表达形式,而这些在英语中比较罕见,必须按实际含义和上下文去翻译。许多源自饮食的比喻,英语中没有对应形式,只有意译。例如,他抢了我的饭碗He'stakenthebreadoutofmymouth或He'stakenmyjobfromme,吃醋bejealous。[4]潘绍中,2004:P10

4.2中西民族情感心理、认知方式的差异对语言翻译的影响

由于中西方在风俗习惯、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许多词语在中西两种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缺乏对这些词语表达的文化含义的理解,会造成交际和翻译中的失误。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而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表现在语言上,英语偏好用词具体细腻,而汉语用词概括模糊。例如“说”一词,英语有“say,speak,tell”等,这些词使语言简洁准确,又富于变化,形象生动。而汉语往往趋向于泛指,在“说”前加副词修饰语,如,语无伦次地说,低声地说,嘟嘟囔囔地说[5]王振亚,2000:P217。

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个人为中心,因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中英两种语言的行文方式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区域性;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4.3中西文化中价值观的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对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英语民族来说,这种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表现在两种语言中,英语一般只用uncle和aunt表示对非直系长一辈的称呼,对小一辈只用nephew和niece,而对同辈不分长幼用brother和sister,甚至不分男女概称cousin,这在汉语中是不容许的,因为汉语中对此类关系分得十分详细。所以在英译汉中,要找准汉语对应的词语,必须先弄清辈分和亲属、社会关系。而在汉译英中,这些复杂的亲属关系词语就要适当简化。

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体现在语言中,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5]王振亚,2000:P128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中国文化中以谦虚为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you!”。

中西方文化中由于长期不同的宗教信仰,决定了两种语言中许多表达方式的差异。英美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督教传统,而中国人长期信仰佛教、儒家学说。因而在翻译时要顾及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特别是有关宗教意义的词语。例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MillsofGodgrindslowbutsure天网恢恢,疏而不漏,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之[3]张培基等,1991:P188等。

5.结语

应该说,在从事英汉翻译时,我们必须要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密切联络,掌握中西文化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正确处理翻译中所涉及到的文化因素,从而更标准、更准确地促进翻译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鸽平.关于《中国文化概况》中名词的翻译问题[A].语言文学与文化 [C]. 北京:智慧财产权出版社,2001.

2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 张培基等. 英汉翻译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

4 潘绍中.谈谈汉英对译中的文化因素[J]. 中国翻译,2004 3.

5 王振亚. 语言与文化[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吕瑞昌等. 汉英翻译教程[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5.

语言既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语语言文化方面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解读酒店英语中的语言文化

摘 要: 酒店服务人员应从与饭店英语相关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出发,领会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以矫正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带来的语言偏差,从而达到学习语言、吸收文化和服务客人的目的。

关键词: 酒店英语 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文化习惯的语言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而跨文化语言沟通存在于涉外高星酒店服务的各个环节。因此,酒店英语不仅是语言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语言文化和交际技能的培训。语言的本质属性不是语言知识而是思维。当一个人不了解该语言所蕴涵的文化时,那必然会发生语用错误。

二、具有本质特性的酒店英语

酒店英语属旅游专业英语范畴,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pertinence)和服务英语的得体性(decency)。语言标准应为:明晰、通畅、表意得当。如:

Waiter:How would you like with your steak?Rare,medium or well-done?(请问您牛排要几成熟?三成,五成还是七成?)

Guest:Rare,please.(三成。)

通常,rare是“稀少”的意思;medium是“中间”的意思;well-done是“干得好”的意思。而出现在服务员为客人点菜的流程中,它的意思就非常具有专业英语的针对性了。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对言语得体有这样的描述:“此时此地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应使用另一种说法。”请看下面这组酒店客人和服务员之间的对话:

Guest:Hi,waiter,you speak beautiful English.

Waiter: Thank you,sir. Welcome to Holiday Inn.

Waiter顺应英语习惯欣然接受,而非按中文习惯去拒绝,说“No,no,My English is not good.”以示谦虚,否则只会使顾客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由此看出,服务语言的得体性在酒店英语的情境应用中显现得淋漓尽致。

三、文化差异(Cultural Difference)在酒店英语中的体现

文化影响着语言学习的思维方式,因此中英两种语言文化交汇时,必然会发生冲突。语言学家M.Wolfson曾指出:“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错误较宽容。与此相反,违反说话规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大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这种情况又被称之为“社交语用失误”,它主要是指由于文化背景差异,交际时出现语用习惯错误。在酒店服务岗位的英语使用时,中英文化的差异将会给酒店服务中的语言交流带来不便。

(一)招呼(Greeting)用语

按照中国的文化习惯,问候和打招呼时,常爱涉及对方本身,询问的内容显得十分具体。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最喜欢用的口头语如:

“吃饭了吗?”(Have you finished your dinner?)

“上哪儿去?”(Where have you been?)

如果将上面的招呼用语拿来用在老外身上,定会令他们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例如:在酒店,初次见面对一位英美女客人说:“Did you have your lunch?”她会感到非常诧异。因为在他们的文化里,这样打招呼是暗示邀请的意思。这也是酒店英语服务中服务人员要引以为戒的。

与之不同,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weather)、健康状况(health)、体育(sports)或兴趣爱好(interest/hobby)作为话题。如:

What a lovely day!(今天天气真好呀!)

I like hiking,and you?(我喜欢徒步旅行,你呢?)

(二)介绍(Introduction)用语

中国人小学第一节英语课便学了“What’s your name?”这句话。而这句话伴随许多人长大,考过了四、六级,TOEFL,IELTS,但对于它在何种情况下使用却鲜有解释。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第一次见面时一般先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对方,如“I am ...”,对方会自然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因此“I’m ...”这里可以直接译成“请问贵姓?”。即使在填写表格、面谈等场合需要问及姓名时,一般也只说“Your name,please?”或“May I have your name?”如果使用“What’s your name?”会有一种被审问的感觉。一般只有海关人员、警察采用这种问讯句式。因此酒店员工在客人check-in(入住登记)或check-out(办理退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礼貌而得体的问询,以免冒犯客人。

(三)称赞(compliment)和接受赞扬

在人际交往中,谦虚和低调是中国人崇尚的表达方式,常会用“哪里哪里”、“不行,差远了”来回应别人的夸奖。而西方人则认为实话实说才能友好往来,而会欣然接受来自他人的赞扬。也常用赞美作为交谈的话题,如赞美对方出色的工作等。面对客人的赞美,员工的回答应是:“Thank you.”如:

Guest:You did a good job!

Waitress:Ah,thank you.

(四)关于隐私(privacy)

在中国,初次见面询问对方年龄、婚姻、收入是很自然随意的事情。而倾向自我、独立和自由的英语国家的人,会认为这些内容涉及个人隐私。如:

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What’s your salary?(你的薪水是多少?)

以上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服务员切忌问及客人此类问题。因此,当酒店员工对入住客人的基本情况不甚了解时,“Is your husband/wife with you?”或“How many children do you have?”这样的问话是不得体的。

(五)搭配词语(phrase)表达

搭配词语指词与词的横向组合关系。搭配是民族文化中约定俗成的,不能用中文的搭配思维去套用到英语里面。在酒店用语中经常用到的如:“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black coffee”用汉语表示为“不加糖的咖啡”;“红酒”在英语中是“wine”(不是red wine);而white wine中文也不译成“白酒”。因此在搭配词语运用时,同样要注意词汇表达中的文化内涵。

四、尊重语言文化、提高饭店英语应用能力

世界各民族由于历史渊源、思想方式、生活习性、审美观念、价值理念、宗教信仰等不同,从而产生了文化上的差异。语用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因素,因此要增强文化意识、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他人文化环境中。

在培养文化意识(culture consciousness),理解语言内涵的同时,还应注重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语用原则,注重词汇文化差异、句法文化差异及日常习俗文化差异来强化文化意识,为提高正确语用能力奠定基础。不能视酒店英语为简单的口语交流,必须增强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要树立英汉语言差异意识,懂得英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即掌握一些文化语用知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酒店服务人员应改掉以往只重视语言本身而忽视语言文化的不合理做法,把文化因素纳入语言之中,用英语进行有效得体的交际。努力培养文化习得意识并使文化的规范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要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既要有母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对比语言学修养,又要有两国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这才是成为国际化酒店具有跨文化意识人才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

[1]Denney G.Rutherfordaf著.梁晓波,王才美,刘亚琴译.现代美国饭店经营与管理[M].湖南科技出版社,2001.

[2]鲍伯・里宾斯基著.李正喜译.专业酒水[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许元娜.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

[4]刘燕婷.旅游英语情景体验式教学初探[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浅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分析

摘要:美国文化是崇尚自由、平等和自我的文化,其包容性十分强,具有多元化的民族融合性。其核心文化特征是追求人人平等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些文化特征在美式英语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文章结合美国文化的产生背景对其语言分析特点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特点

引言

美国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族文化。从世界文化的区域和类型来说,美国文化属于西方文化范畴。但与其他西方文化相比,美国文化有着许多迥然不同的地方,它不但有别于与其有着亲缘关系的英国文化。而且有别于它的邻国加拿大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水乳交融、不可分割的。

首先,语言体现了文化。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化的狭义定义,文化是从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对客观事实的认识和感受的反应,属于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类形成思想的中介。本文试图从美国英语所反映的移民文化、价值观念、新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美式英语语言文化的形成特点。

一、美式英语的形成背景

美国英语的形成与发展与美国的移民历史所带来的文化大融合有着密切关系。17世纪初,英国开始在北美进行殖民活动,在北美建立多个殖民地,而在殖民地的通用语言就是英语。之后不断有欧洲人移民到这片大陆上。自殖民地时期,美国英语就在多民族的接触与融合中从异族的语言文化中吸取营养,充实内涵,加快语言的多元化发展,形成美国英语的独特的融合特征。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荷兰语和印第安语、黑人语言等移民群体的语言词汇不断渗透到美国人使用的英语里。

另一方面,美国政治、经济、人口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特殊性,推动了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语言美国英语的独立与发展。在词汇、语音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有别于英国英语的民族语言,美国英语的形成关键在于这个民族在新的社会和生活环境中不拘一格地创造和使用新词。而美国英语中丰富的新词都是出现在普通大众的言谈之中。

由于美国新社会特有的力量和群众性语言占据优势,因此,在美国,语言影响的流程是由下而上发展的。在美国英语中,最贴近生活和最能反映平民要求与社会生活特征的是俚语,俚语是美国英语词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方言和俚语一样分布广泛,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是美国民族语言的生命源泉,既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又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多样性,大量的方言和俚语使得美国英语在较短的时间内区别于英国英语而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民族语言。

二、美式英语的语言文化特点

1、个体主义价值观及其在美国英语中的表现

美国文化以个体为本位,个人主义在美国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美国价值观的核心。它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自力更生达到自我实现。与它联系最紧密的是自由平等竞争。机会均等和个人自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保障,而竞争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根本途径。美国人在创造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表现个人主义的词汇。最有代表性的如: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limitation(自我制约)、self-cultivate(自我修养)、self-conquest(自我战胜)、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control(自我控制)、self-dependence(自立)、self-reliance(自我依靠)、self-responsibility(自我负责)、self-advancement(自我发展)、self-salesmanship(自我宣传)、self-fulfilling(自我实现)、self-protection(自我保护)等。个体主义价值观特别重视对个人空间和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privacy"(隐私)一词在美国人的意识中占有异常重要的位置。无论是在生活空间还是在情感处理上,哪怕是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会尊重对方的选择和隐私。

2、美国英语与印第安文化

土著印第安人是美洲大陆最早的定居者,他们的祖先是具有亚洲蒙古人血统的游牧狩猎者,他们于后冰川时代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大陆。从美国英语中可以找出许多反映印第安文化的词语。如山川、河流、湖泊等。美国英语吸收了约有2000个左右的印第安词语。

印第安人善于狩猎并拥有种植的技艺,因此很多动物和植物的名称都来自印第安语。如mose(麋)、pecan(美洲核桃)等。美国各州的名称,有一半是来自印第安语。如密苏里州(Missouri)、俄勒冈州(Oregon)、密西根州(Michigan)、马萨诸塞州(Massachusetts)、犹他州(Utah)等。另外,许多与印第安人的部落关系、生活方式、宗教习俗、农作物以及社会机构有关的词也来自印第安语。

3、美国英语使用的通俗化和标新立异的意识

美国人在词语的使用上有通俗化的特点,他们不喜欢咬文嚼字,说话力求形象、易懂。最能体现美国人用词通俗化的是美国俚语。美国俚语是平民百姓的语言,虽通俗形象不矫揉造作,但有些也难免流于粗俗,这些粗俗的俚语不宜登大雅之堂。但有时为了避免语言单调和落入俗套,上流人物甚至总统也敢离径叛道。贵为总统,出言粗俗,无非是想表明自己敢于向常规与正统挑战,在语言表达上突出自己的粗犷个性和创新意识。

汽车文化是美国社会的显著特点,美国人经常借用汽车的商标来比喻其他产品的质量和等级。如,美国Ford汽车公司曾生产一种滞销的Edsel牌汽车,于是,Edlse就常被用来比喻为"彻底失败的产品或人"。

结语

美国英语丰富多彩,反映了美国文化的千姿百态。而且,美国英语的每一个演变都有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是与美国社会的发展齐头并进的。它们真实地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美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和文化思潮的折射。在美国英语中,不仅蕴藏着美利坚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而且也突出地体现了语言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李正国.从美国地名浅析美式英语来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7(03)

[2]陈凌.美国文化在英语中的投影[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2)

[3]张莉娟.美国英语所反映出的美国文化[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关于文化创意设计论文范文资料

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研究

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介绍商品的基本信息,保证人们通过阅读文字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商品的相关信息。以下是我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艺术之论文范文。

摘要: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许多的传统文化艺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平面广告的设计中,设计者经常将传统文化艺术应用在自己的广告设计中,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广告的文化品位,而且能够将传统文化艺术以更加新颖的形式展现出来。本文将分析平面广告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的内容与特点,探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

关键词:平面广告;广告设计;传统文化艺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今的企业在宣传中更多的出现了平面广告的宣传形式,这种形式能够将自己的产品以艺术化的形态展示在人们眼前,提高了产品宣传的效率。中国作为拥有丰富艺术资源的国家,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艺术基础。将传统文化艺术应用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不但能够提高广告艺术价值,而且能够同时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现代平面广告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相容是平面广告最为完美的表现形式,它能够对平面广告艺术设计直接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现代平面广告与传统文化的内容与特点

任何一个优秀的广告设计都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灵魂。广告作品是一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广告艺术表达形式的赖以存在的根本基础,对广告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内容

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广告行业的迅速崛起,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已经全面的超越了传统行业,成为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广告行业中,平面广告以其独有的视觉传达能力成为了广告的主要形式之一,设计中具有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其主要特点。图像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快速的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将需要传达的信息准确的表现出来。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最常用的表达工具就是图像,为了使图像能够更加准确的表现出想要传递的信息,设计者必须在设计时对图像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更加视觉化,这样才能够实现自身的作用,表现出蕴含的信息。如果图像的视觉化做的不到位,就会影响信息的传递与思想的表达。

2、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就是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并能够集统一性、独创性以及包容性为一身。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实现传承的重要财富,传统文化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传统文化与人类属于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既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又可以对传统文化产生各种影响,是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作用下改变传统的状态,使其更加具有时代特色。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都会根据每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创造出不同的文化艺术。

二、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1、能够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艺术

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们在生活中享受着先进科技为我们带来的便利,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淡薄,甚至不再重视他们,导致一些文化艺术濒临消失,因此,我们需要保护这些传统文化艺术。平面广告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能够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提高了平面广告设计的艺术水准,同时也使传统文化艺术得以传承。与此同时,在设计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互相融合,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其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2、促进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商品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形式,各项事物的商业化也逐渐开始被人们所接受。在完成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一般会通过设计向人们传播商品信息,如果这种信息量过度的呈现在人们眼前,就会引发人们产生一种反感的情绪,甚至是厌恶。而将传统文化艺术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就会丰富设计的表现形式,使商品信息变得更加容易让人接受,不会引发人们的反感,进而提高宣传效果。这种设计方式要求设计者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了解并能够熟练的使用传统文化艺术,选择适当的素材及表现形式,保证设计在完成宣传功能的同时又具有一点的艺术价值。

3、促进现代广告设计的发展

在当前的广告行业中,竞争十分激烈,一个广告设计师或设计团队想要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依靠自已设计的创意和质量来夺取人们的关注。想要完成这种设计,不但要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艺术,而且需要改变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保证设计符合现代审美标准。所以,平面广告设计者必须明确传统文化的意义,使二者的结合更加和谐。此外,利用这种方式进行平面广告设计,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现代平面广告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风格多变、种类繁多、底蕴深厚等特点,大部分能够用于进行平面广告设计,应用这些文化艺术能够提高设计的艺术价值,增强宣传效果。在现代平面广告中,设计的主体是由文字、图形以及色彩三个环节构成的,在这三个环节的设计中,传统文化都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的素材,提高设计的艺术价值,增强广告的宣传效果。

1、平面广告文字设计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

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文字的主要作用是介绍商品的基本信息,保证人们通过阅读文字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商品的相关信息。与此同时,产品的外包装也是平面广告的一种,其不仅能够发挥保护商品的作用,同时也能发挥广告的'作用。在一些具有一定历史传统的商品,例如历史悠久的白酒、知名的传统食品的包装上,可以运用传统书法的文字书写商品名称,以体现出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与此同时,平面广告中的企业标志代表着整个企业的形象,这些标志中,文字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象征着企业的文化与精神。在企业标志中使用篆刻字体,既能表现出企业的精神面貌,又可以展示出企业的特点。

2、平面广告图形设计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

图案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在现代平面广告的图形部分使用传统文化图案,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在设计中应用传统图案,必须要掌握图案中蕴含的意义,通过新颖的创意设计出优秀的作品,这种设计能够体现出传统文化艺术的内涵,需要设计者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能够体会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在设计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例如,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图案就是龙的图案,而龙的形状可以有多种变化的方式,设计者可以使用龙的图案形成多个字母或汉子的偏旁,将这种图案运用在平面广告的设计中,能够使广告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体现出产品的品质与情怀。此外,在我国的传统图案中,还有许多适合应用在现代的平面广告中,例如祥云、鱼纹、如意、中国结等,将这些图案应用在平面广告中,同样能够提高广告设计的艺术水平。

3、平面广告色彩设计中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不同的意义,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可以利用色彩的这一特性对其进行合理的组合,在展现出不同视觉效果的同时也增加了设计的不同含义。红色是最能代表中国的颜色,因此在宣传具有中国特色的产品时,平面广告的主色调通常为红色,这种设计方式将民族的代表色用于广告中,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辨识度,而且能够快速吸引人们的目光。再适当的配以明快的颜色,能够提高广告的宣传效果。

四、结束语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广告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城市广场,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广告设计充实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现代平面广告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现代平面广告的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艺术,不仅能够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广告设计的艺术价值,增强宣传效果。

参考文献

[1]任小敏.怎样将文化融入平面广告设计之中[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0)

[2]王巧星.传统文化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4(18)

[3]吴芳菲.浅谈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03)

[4]苏毅.中国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J].韶关学院学报.2010(08)

[5]李佳晨.中国传统书法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5(05)

谈谈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论文

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接受。因此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对于弘扬企业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具有很好的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的广告学毕业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摘要: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民接受。“中国元素”概念提出以后,广告业掀起了一股运用“中国元素”的风潮。本论文采用了归纳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广告创意与中国元素联合使用的展现形式,,明确了“中国元素”的定义,然后指出了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中运用时出现的问题,最后说明应该怎样正确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广告创意。

关键词:中国元素;广告创意;消费者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度,随着中国文化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认识,中国元素这一概念也被更多的人接受。广告创意要求独特性与新鲜性,而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中国元素,不仅能提高广告创意的水平,广告作品的质量,而且对树立企业形象,弘扬企业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提升中国形象具有很好的作用。

自从“中国元素”这一概念被提出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和接受这一概念。尤其是在广告行业,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受到了广告业内人士的注意和重视,由中国广告协会举办的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就是对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结合在一起的一次鼓励性比赛。2005年9月17日,在成都举行的以“中国元素”为主题的巅峰对话提出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使用将是国际广告商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但对它的讨论课题并不是很多。从这一系列的活动和表现来看,中国广告人越来越重视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中国广告的创意越来越需要中国元素的介入来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而为中国企业和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打上文化的烙印。

关于中国元素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从《辞海》上看,“元素”是一个现代用语,历史上并没有这个词语。

从新华字典上查询“元素”犹言本质、要素的意思。

灵智精实整合行销传播集团(EURO RSCG WORLDWIDE)大中国区执行创意总监(EDDIE WONG)黄国雄认为中国元素是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挖掘、提炼出来,发现并加以运用。

智威汤逊(JWT)上海部的创意总监朱海(Thomas Zhu)也提出了对中国元素的观点,他说:“我们现在说的中国元素有点狭窄。除了具象的之外,更应该包括那些抽象的。比如图像化或者符号化的东西,还有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习俗习惯等。”总之中国元素应该是能反映中国,中国独有的并得到大家认知的中国的东西。

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提出的定义是:凡是被大多数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

许多专家学者都对中国元素的定义进行了阐释,他们仅从物质或精神方面对其进行了定义,我认为都不够全面。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认为中国元素应该是物质符号和精神内容的集合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

虽然近几年来从多个方面”中国元素”得到频繁的提出,但是各行业早已运用中国元素定义为时尚的代言。例如中国结、中国刺绣、丝绸、山水画等,成为国际知名的服装设计师的宠儿,并且这些作品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中国元素被运用到中国广告创意中,既符合世界潮流的发展,又能够树立起中国广告创意的独特风格。

上海梅高创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峻在2005年的一次广告业内的聚会当中首次提出“中国元素”的概念。并于20xx年在中国广告协会的鼎力支持下,“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的想法得以付诸于行动。同年10月底,昆明第13届中国广告节召开。高峻等九位广告公司的老板每人出资2006举办的首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圆满落幕。这一赛事收到了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份作品。反响之热烈,多少有些超乎高峻的意料之外,并迅速刮起了“中国元素”风潮。“中国元素”已经不仅仅是个别广告人的事情,“中国元素”现象已经上升到了如何挖掘民族文化与提升中国品牌自信心的高度。特别是在2008年的奥运会中,中国元素在会徽的设计理念、广告宣传片、奥运公益广告中都运用的十分出色。当前运用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已是大趋势,是不可逆挡的潮流。

“继意识形态广告之后,近年来广告创意的本土情结日盛,中国元素在广告创意实践中的影响力日益凸显。运用本土话语,将中国的审美元素和伦理价值元素融入广告的创意潮流,是中国广告创意对世界范围内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和意识形态广告的背反,它运用本土化语言,采用本土的思考逻辑和自己习惯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对本土消费者的洞察中,强调广告创意的民族文化审美,因而逐渐获得受众的心理认同和消费者的市场认同。他不是一种“复古”的思潮,不是一种狭隘的、片面化的对传统的膜拜和崇尚,而是我们重新找回自己创意语言的重要依据,是本土广告创意人的自信源泉。如今中国元素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广告人的作品中,给当代的广告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运用中国元素进行广告创意确实能提高广告作品的质量,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心理情感上的沟通,但是在进行广告创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性的问题。如果运用的好,就是神来一笔,锦上添花,如果运用的不好,不仅会损害企业形象,也会伤害消费者的感情。

我们说在广告作品中将中国元素和广告创意结合起来,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产品和企业都适合用中国元素,盲目的堆砌元素只会导致创意的失败。

20xx年立邦漆“龙篇”广告作品画面:在一个中国古典式的亭子的两根立柱上各盘着一条巨龙,左立柱色彩黯淡,龙紧紧的盘在柱子上;而右立柱色彩鲜艳,龙却滑落了下来,广告要表达的是产品润滑的高品质,从表达的产品品质来说,此广告创意是精妙的。但是此广告却忘记了目标受众的民族文化。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此广告又有日资企业背景,这样的广告一经播出,怎能不让人联系到那段沉痛的历史。因此,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都感觉到此则广告不但亵渎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也伤害了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要记住广告创意是为了更好的表现广告主题,更好的与消费者进行沟通,所以我们要用批判性的态度来继承传统,引导完美的社会价值观念。在广告中运用腐朽中国元素,最明显的就是“男尊女卑、皇权奴性”的腐朽思想。如海王金樽一则广告,画面是“皇帝”喝酒喝得一塌糊涂,“太监”忙里忙外找解药,好不容易找到,扶“皇上”喝下。第二天一早上朝,“皇上”大笑,抖擞着精神说:“喝海王金樽,第二天舒服一点”,这则广告毫无创意可言,倒是把君权、奴性演绎的淋漓尽致。诸如此类的广告不胜枚举。此类广告表现出了封建传统文化中不健康的内容,即使产品获得了利润,也是短暂的利润,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激烈竞争、文化多样化、资讯过剩等市场变化因素冲击下,广告创意似乎已经到了错位时代。广告大腕们认可的好创意越来越不能摸准消费者的“脉门”,广告创意市场陷入消费者淡漠或者“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境地,甚至遭遇文化陷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广告如何能吸引消费者已经麻木的感知力,已成为广告创意实现时代性转换、实现与受众审美想象衔接的紧迫要求。

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促进了广告业的繁荣与发展,给中国的广告业带来了生机,我们提倡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加入中国元素,以此来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更好的体现产品形象,但是在广告中运用中国元素时切不可盲目的堆积,也不能用消极腐朽的元素,在进行广告创意时运用中国元素时要以消费者为本,符合受众的心理接受范围,在塑造品牌的精神文化内核的同时要将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进行旧元素新组合。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涵盖着丰富的设计元素,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东方文化的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现代广告文化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从创意元素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得精髓,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传统文化;广告;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广义的东西,比如说,语言、心理、文学、哲学、生活习惯还涉及到服装、风俗等一些边沿化甚至是图腾符号化的东西。美国学者泰勒把文化的定义为:“文化和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德、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

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包括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

在现代,广告业是一个文化产业,而文化是广告业发展的基础。

现代广告不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文化社会、乃至政治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广告文化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广告的传播过程就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理当珍视的东西。在漫长的5000年中华民族文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独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信仰模式和审美趣味已渐渐深入国人的头脑。成功的广告往往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同时也是时代进步文化的一面镜子。因此现代广告创意与传统文化相互促进:

1.传统文化为广告创意带来个性特色;

2.传统文化使广告创意更接近消费者心理;

3.广告创意与传统民族文化相互制约,广告创意必须适应受众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比如,丰田汽车的广告刚好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引起国人抗议与抵制。卢沟桥狮子敬礼和文案极大的刺激了中国民众对那段国仇家恨的记忆。广告创意如果跳出了民族文化这个圈子就有可能不被人们所接受,更严重的是一旦一种广告中的创意元素违背了民族文化,伤害了消费者的民族感情,就会引起消费者的群起而攻之,大大影响了广告的信息传播, 削弱广告创意的力度,甚至起到相反的广告效果;因此,广告创意不能忽略民族文化的规约,绝对不可以侵犯一个民族的文化,损害民族的尊严。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

广告创意从商品世界深入到传统文化深厚的土壤中,既为广告灌注积极的文化内涵,又构建了新的价值取向,实施合理的广告策略,这是十分重要的。

广告创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文化。文化同时也会提升广告创意的内涵,为广告产品带来文化附加值。而一个民族的文化因其独特性必然会给广告创意带来独特的个性,从而提升创意的吸引力与认可度。在当今的消费时代,广告产品如何取得竞争力,关键在于其传达的文化价值,塑造的品牌形象是否具有个性,是否区别于同类且被消费者认可的特点,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因而,独具特色的、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广告创意的力,为广告主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某系列的地产报纸广告为例,用传统建筑形式作为广告的切入点;结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对国画艺术高度,在设计领域创新运用,突出了东方意识形态和完美家居生活品质理念。设计者通过对水墨、书法等中华艺术精粹的准确把握,形成自己那种带有很强东方文化的表现风格,完美地把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糅和到现代设计观念里面。

借鉴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构图技巧,“留白”、“藏境”、“造势”、“造险”,使作品意境深远,回味无穷。“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中国画家常借用这两句话强调疏密、虚实的对比,以反对平均对待和现象罗列。好的平面广告招贴要做到既让人“一目了然”,还要让人“一见倾心”,为它所吸引,顾盼之余,留下较深的印象。设计者常用“以少用多”和“由此及彼”的艺术技巧来从生活的某一侧面再现现实。在我国的平面广告设计中,动与静,疏与密,多样统一,宾主呼应,虚实相生,纵横曲直,黑白对比,重叠交错等传统构图法屡见不鲜。此外,远古的铜器纹样、画像石、金石篆刻,特别是中国画,巧妙运用白底的匠心,民间剪纸和蓝花布粗犷豪放的黑白关系,明代木刻插图的疏密聚散都在平面广告设计的构图中得到运用。

中国传统设计元素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是没有出路的。这种发挥是在对传统艺术表现方式的理解基础上,对传统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更富有时代的特色。

总之,广告文化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所以现代的广告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碰撞、冲突或交流,常常带来不同文化的相互借取,并导致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任何一种民族文化,它都具有继承性、稳定性和流变性,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将会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只有更具有开放兼容的胸怀才能在世界文明中占有一席之地,广告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求异,追求现代气息和时代精神的广告宣传必然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一些传统文化,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现代广告要不断培育、提炼并发展具有时代特色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切实建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具有活力与独特民族精神的广告文化,把中国的广告带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将中国元素运用于广告创意是一种文化自觉, 是读图时代中国式创意营销的崭新亮相。倡导创意营销是一种文化自主, 中国元素成为广告创意的主要表达符号和信息载体, 极大地提高了广告表现的精神文化内涵及广告营销的'独特张力。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运动是一种文化潮流, 为中国广告业沿着自主创新的文化产业道路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中国元素; 广告创意营销; 精神符号; 创意张力;

2007年, 文化部和人文中国系列活动组委会联合举办了“人文中国”大型系列活动, 组委会明确提出了中国元素的概念, 即被10多亿海内外华人华侨广泛认同的, 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智慧, 代表了中华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符号、形象及风俗习惯, 都可被称为“中国元素”。中国元素概念的提出及广告创意营销的实践, 与中国近些年不断变化的广告环境及广告人随之采取的新创意观、营销艺术表达观密切相关, 由此决定着广告创意人使用中国元素的视野、范畴和价值方向。

一、文化自觉意识下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营销的结合

中国元素概念的提出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其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如果把广告创意产业定位为中国文化产业核心构成的话, 那么, 在广告创意艺术领域被广泛提及和倡导的中国元素创意和营销活动, 也是中国元素运动中最具活力和张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中国元素在广告中运用的发展历程来看, 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的结合则是一种文化自觉。

以可口可乐的贺岁广告为例, 其广告大量使用了中国元素进行创意, 旨在提高广告传播效果, 使广告传播的诉求巧妙打动消费者的心弦。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礼仪, 礼仪风俗、礼仪文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一年一度的春节是中国人及海内外华人华侨最为看重的传统节日, 是家人团聚、吉祥欢庆的日子。人们通常会在春节贴春联、挂年画、放爆竹、包饺子等, 通过这些春节习俗, 祈福新的一年财源广进、家人平安、事业顺利。可口可乐公司充分利用这些习俗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贺岁广告, 自2001年春节起开始相继推出了小阿福、小阿娇拜年的《春联篇》《剪纸篇》《滑雪篇》《金鸡舞新春篇》和《带我回家篇》等。这些广告高频次投放在中国80多个重点城市, 受到了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和喜爱, 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及口碑传播, 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不难看出, 中国元素运动的兴起, 既有宏观的政治背景, 也有经济利益的现实需求。在中国元素的传播中, 艺术与商业运作的结盟, 为中国元素的多元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 也为中国元素运用于广告创意艺术领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中国元素与广告营销的结合, 是中国文化精英对传统文化反思的表现, 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国人对传统文化高度认同的一种必然结果。

二、文化自主倡导下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创新

多年来, 中国广告人的创意大多来源于西方广告大师和西方广告公司的思想宝库。广告六大创意策略理论流派的创意和营销经典论述被广告人奉为圭臬, 模仿、学习、借鉴是中国广告人首先要做好的一门功课。国际化和本土化的争论虽然有助于广告人树立主体意识, 但其边界的模糊也更令人困惑。

在中国改革开放, 走市场经济发展道路时, 中国广告人一直在思考广告创意营销的借鉴、模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梅高 (中国) 公司董事长高峻在2004年率先在广告界提出“中国元素”概念问题, 他推崇中国传统文化, 认为“中国元素”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练演生出来的, 是用来进行心灵沟通的素材和载体, 可以体现出强烈鲜明的中国人文精神。这些观点, 代表着一批广告人的共同认知, 被视为中国广告人把中国元素作为自主性广告文化创意思想体系研究的开端。

2006年10月, 在第13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 中国广告协会、广告创意人及相关单位共同倡导, 将“中国元素”确立为大会的研讨主题, 与此相配合, 还专门组织了“中国元素”创意大赛。为了调动更多广告人参与的积极性, 高峻发动同行自筹资金180万元, 为在本次创意大赛的优胜者颁奖。这一举措激起了许多广告人的热情, 并迅速引发了广告行业“中国元素”的创意风潮。2008年, 以“盛世中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作为“第1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主体板块之一, 收到来自海内外的参评作品10900件, 最终评出入围作品100件, 其中, 金奖作品3件, 银奖作品5件, 铜奖作品13件, 至此, “中国元素”创意活动达到高潮。与此同时, 中国元素的创意作品迅速在国际大赛中产生影响。2006年, 运用中国元素创意的广告作品在美国纽约国际广告节上有29件作品获奖, 在全球广告创意界掀起了一股清新的中国风, 运用中国元素创意广告成为一种国际时尚, 中国元素开始在国际平台上显现出文化自主的价值。

从广告人自觉把中国元素作为广告创意营销艺术的历程分析, 其文化自觉背后凸显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自主思想的全面复苏。

1. 中国元素的创意营销艺术设想契合了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时期广告产业升级的需要。

2006年, 既是中国广告人把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运动推向高潮之年, 也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 还是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全面启动的新元年。各省市及部分中等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规划纷纷出台, 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城市相继制定出符合本城市发展的创意政策, 同时开始建立具有开创意义的创意产业基地。广告人抓住这一契机, 敏锐地把中国元素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了对接, 创意界刮起了浓郁的中华民族风, 不断激发着广告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使中国广告创意界迸发出更强的中国力量, 生产出更多鲜活生动的广告作品, 持续不断地把“中国元素”广告创意推向世界舞台。这种理想既是顺应时代而动, 也是顺应潮流而行。

2. 把中国元素自主地运用到广告创意活动中, 也契合了广告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组成部分的命题。

早在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 就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紧接着在国家部委出台的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的相关文件中, 广告产业也被纳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快车道。值得一提的是, 2009年9月,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等。在规划的重点任务部分, 明确把广告和文化创意等作为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

广告人无论是对中国元素概念的阐述, 还是通过创意大赛对中国元素运动的推动, 都是希望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精神, 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智慧, 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广告创意文化, 积极把中国元素广告推向世界各地。这种在把握了创意产业、经济运行与本国文化之间的内在规律之后, 把中国元素作为广告文化产业发展重要推动力的顺势之举, 意义非凡。广告创意人对中国元素的倡导和运用是在社会文化主体意识全面复苏的背景下, 对于文化创意及广告文化营销自主创新思想的全面觉醒。

三、文化潮流引领下中国元素广告创意营销艺术升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中国社会逐步进入消费社会。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下, 代表着新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商业文化, 肩负着弘扬时代精神、奏响时代旋律的重任。同样, 从模仿、借鉴到自觉、自主创新, 中国广告业在商业文化的统领下, 也逐步完成了从依附性产业到自主创新性文化产业的过渡。中国元素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中真正起到的是文化产业发展引擎的推动作用, 中国元素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广告创意营销艺术的新文化潮流。

1. 广告创意营销艺术新文化运动, 关注到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的契合。

中国元素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中国元素是具有中国特质的载体, 在实际运用中, 一定要把中国元素新内涵同历史传统中过于泛化和过于模糊的符号表达, 以及改革开放初期反映特定时代背景、特定区域文化特征, 具有封建、愚昧、落后符号表象的描述做一个明显的区分, 自觉抛弃中国历史传统中的文化糟粕, 提炼、总结和运用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睿智思想、璀璨文化、民俗风情和人格尊严的元素符号。

2. 中国元素的运用是中国特色广告创意营销理念的全面升华。

广告学者对中国元素的关注应限于社会文化、商业文化和创意艺术产业领域。对中国元素的广告创意艺术功能和市场营销功能的文化学解读, 是广告学界研究中国元素的落脚点。对此, 许多学者做了较为精辟的阐述, 中国元素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 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和价值观的符码。另有学者认为, 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 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而在广告创意表现中, 则需要把中国元素的创新内涵、商业价值、美学取向和国际视野的和谐统一作为广告创意营销活动的新文化发展方向来引领。

3. 中国元素的运用沿着国际路线和自主创新两个路径来展开。

中国文明是全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元素也可以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中国元素应该走向全球, 其运用应该沿着国际路线和自主创新路径展开。中国元素概念和相关知识内容运用到广告创意和营销的实践中去, 既丰富了世界广告创意理论知识宝库的内容, 为世界广告创意理论体系注入了新鲜血液, 又凸显了中国式营销的声音。更为重要的是, 中国元素创意观念和营销观念的弘扬, 契合了广告创意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脚步, 并为广告创意艺术产业在新时期文化产业核心力量上的定位做了强有力的注脚。同时, 也为中国广告业沿着国际路线和自主创新的文化艺术产业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时代座标。

参考文献

[1]郭有献, 东恒.中国元素与广告创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李淑敏, 高峻.广告中国元素[J].华人世界, 2008 (09) .

[3]蒋海瑛.2008年第三届中国元素国际广告创意大赛隆重揭晓[J].广告大观, 2008 (11) .

[4]沈赞臣.用中国元素引擎创意产业[J].广告人, 2006 (09) .

[5]吉汉, 刘蒙之.三十年来的中国元素运动[J].新闻知识, 2009 (05) .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