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土地财政转型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土地财政转型研究论文

解析土地财政土地财政”是 “寅吃卯粮”,其制度弊端已越来越明显、突出,理应退隐历史舞台。出路在于组建“土地国资委”,分离政府经营土地职能;同时,放开“农地入市”土地财政,从收入来源看,主要包含两大类: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有些地方这两项税收甚至占地方总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

2012年10月8日,以“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创新”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暨中国土地科学论坛在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土地资源管理学科组、全国高等院校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席会和《中国土地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具体承办。来自国土资源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中国土地规划勘测院、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南京市国土资源局等全国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论坛共收到论文130余篇,其中38篇论文参加了会议交流。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夏鸣厅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林坚教授、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冯淑怡教授应邀分别做了《有效集聚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城乡统筹中的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以广东三旧改造为例》的主题报告。围绕“土地资源配置与收益分配”、“新农村建设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土地利用冲突与治理”、“土地利用与农民权益保护”等专题,参会专家、学者从各自专业角度和研究领域探讨了当前社会管理创新以及转变土地资源管理方式面临的主要障碍,分析了社会管理创新以及转变土地资源管理方式的主要途径,提出应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中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治理的良性互动机制,有效化解土地社会与经济矛盾纠纷,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融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1土地资源配置与收益分配 土地资源配置与收益分配专题主要围绕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耕地资源配置以及农地城市流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收益分配等问题展开,系统动力学、期权理论、协调发展理论、DEA模型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得到应用。 冯应斌基于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目标及其途径,探讨了重庆市农村居民点复垦潜力及地票供给来源,通过构建地票及挂钩指标供需平衡分析框架,估算了重庆市2011-2015年和2011-2020年农村居民点复垦现实潜力范围值以及同期全市地票指标需求量。李效顺将传统研究焦点(耕地非农化)与当前热点(低碳经济)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重点仿真量化1996-2020年间耕地非农化带来的碳收支盈亏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耕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碳收支平衡和低碳发展的建议。雍新琴认为耕地保护县(市)域财政补偿是耕地保护补偿的关键,并以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属于耕地赤字和盈余的县(市)域,提出应将耕地保护补偿纳入到省与县(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决策中,耕地赤字的县(市)将补偿资金上缴省财政,由省财政将补偿金下解到耕地盈余的县(市)财政。刘子铭则借鉴环境经济学方法,构建耕地面积变化综合分析框架,总结、比较了中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耕地面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和日本的耕地损失均呈现倒“U”曲线形状,但与日本相比,中国的土地利用更为粗放,其原因不在于中国经济规模扩张的速度,而在于不尽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较低的科技进步水平,同时提出应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完善相关耕地保护的政策体系,实现保护耕地红线目标。於忠祥提出通过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可以稳步提高粮食产量,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在收益分配方面,诸培新以“万顷良田建设工程”项目为依托,揭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及其分配机制,构建了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机制;王湃基于实物期权理论对农地城市流转的选择价值进行理论分析并做实证研究,分别测算了湖北武汉市城乡结合部农地城市流转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选择价值。此外,刘琼依据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定量测算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并以扬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黄朝明研究了房地产业对海南经济拉动作用,认为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结合近年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对海南县域旅游房地产发展存在的规划、管理问题结合市场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提出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的县域旅游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新农村建设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的基础制度。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直接关系农民利益。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管理事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符合国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土地管理制度基本框架,同时中国土地管理仍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继续切实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制度障碍,本专题主要探讨了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财政制度、土地储备制度、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村镇建设规划管理等问题。 朱道林研究了过度依赖财产性土地财政所引发的问题,指出依靠财产性土地财政满足地方财政支出会造成地方财政的不稳定性,故不能依靠其解决地方财务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在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上依靠财产税体系来合理分配土地收益,走长期可持续的税收财政道路。梅昀借助于土地产权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土地征收制度沿革和现行土地征收制度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土地征收中土地权利和农民福利的变化,结果表明现行的土地征收补偿与土地权利转移以及价格缺乏对应关系,难以减少对被征地农民的福利影响。朱新华揭示了农村宅基地制度创新中各利益主体的策略行动及其影响因素,提出要通过支持农民弱势利益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抑制强势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过度渗透,改变政府角色等方面协调各方策略行动,确保宅基地制度创新中合理利益均衡点的形成。曹春艳通过利用1994-2009年长三角地区时间序列数据的统计描述和计量检验方法,考察地方政府在财政收支上的偏好,并研究这些偏好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的影响。徐建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住房问题,通过结构特征、邻里特征、区位特征三个角度共37个指标,建立了住房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和其他统计资料进行数据挖掘,评估中国农村居民的住房状况。 另外,姜海分析了土地利用计划的合理性、缺陷与实效,认为土地利用计划的初衷是减少地方政府土地非农化行为引发的效率损失;土地利用计划管理面临信息不完全、预算软约束、棘轮效益和管制俘获等内生难题,未能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扩张速度,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水平下降滞后。刘沛以长沙地区新农村示范点“光明村”和“关山村”为例,提出村镇规划与建设涉及的土地利用、农村社区建设、道路交通、生态环境等问题,认为村镇的规划与建设是“两型”长沙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不能因为其“小”而忽略,应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体制前提下科学合理规划。赵亚莉以全国22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以建设用地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开发强度的表征指标,运用泰尔指数和经济计量模型,探讨了1997-2009年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同时提出只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严格执行土地规划政策,合理推动城镇化和城市产业布局,才能使城市土地开发强度保持在合理水平。张舟以深圳土地整备为例,认为深圳土地整备在“补偿协商”和“实施方案审批”两个环节存在突出问题;法定图则的更新与执行制度、土地整备的年度计划和补偿标准等不完善是导致实践困境具体制度安排层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相应制度安排的改进,能够提高土地二次开发中的政府治理效率,使其走出实践困境。 3土地利用冲突与治理 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城乡土地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是土地管理科学研究和土地管理实践的重大问题,其中一个明显特征是转型期土地利用的社会冲突与经济纠纷日益增多。本专题交流了土地利用冲突的类型与诊断、征地冲突博弈的复杂性、基层政府侵害农民宅基地权利行为以及土地财政和土地违法等方面的论文,提出了土地利用冲突治理的具体对策。 针对征地过程中的冲突,邹秀清构建了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户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均衡概率分析引起征地冲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地方政府采取违法征地的概率与中央政府的监督检查成本、农户的维权成本呈正向关系;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农户维权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法征地时的收益呈正向关系,并与农户维权成本、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标准的提高和对其政绩的损害呈反向关系。鲍海君探讨了征地冲突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及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机制,并建立征地冲突中的主体“刺激—反应”模型刻画复杂的征地冲突系统,从而理清征地冲突各利益主体的行为逻辑及其与宏观环境的交互作用机理,为征地冲突治理提供参考。 在农民土地利用冲突方面,黄忠华认为当前城乡统筹发展实践中农民地权诉求常被忽略;孙永军指出基层政府利用种种名义侵害农民的宅基地现象的发生,除了现行法律制度对基层政府宅基地征收权的规制存在缺失的原因外,政府垄断宅基地发展权、基层民主运行不畅等也是重要因素,对基层政府侵害农民宅基地的行为应予以综合治理。韩璐对农村居民点整治中的农户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认为农户现居住条件满足度与农户搬迁条件心理期望呈正相关关系;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治问题较多受到关系型心理契约影响。吴冠岑利用风险矩阵法对乡村土地旅游化流转风险的评价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乡村土地的旅游化流转会对乡村土地生态系统的粮食安全、收益分配、土地利用结构、乡村生态和乡村特色产生一些威胁,但这些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不同。 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冲突方面,郭杰以兰州市为例分析认为土地利用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不同利益群体对有限土地资源的竞争,根本原因是土地价值核算中社会、生态价值的缺失引起的土地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双重失灵”,并提出从多宜性这一土地利用冲突根源出发,通过空间叠置分析识别土地利用冲突区域,在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可为预防和破解土地利用冲突提供技术支撑。代合治认为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之间不是简单的从属关系,各自具有自身的规划理念和任务,在规划内容和空间布局方面存在内涵上的交叉、“用地”上的“碰撞”,因此“三规”的协调关键在于“用地”类型、“用地”规模、“用地”布局以及规划年期等方面协调。 此外,龙开胜分析了土地财政改革与土地违法治理的关系,指出土地出让金和土地税性质不同,两者对土地违法的影响也不相同,以土地税代替土地出让金的土地财政制度改革,是土地违法治理的有效手段,同时也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差别化策略,不能在全国范围内搞一刀切。唐鹏则分析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价格的偏离行为,阐述了集权体制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土地财政制度的相关治理对策。 4土地利用与农民权益保护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是农村土地利用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确保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农民意愿作为出发点,郭爱请认为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农村居民点用地,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并以县域为单元,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分类,在基于农户意愿调查的基础上,测算各类农村居民点集约用地标准,从而提出相应的集约用地模式。王乐通过建立“土地银行”农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以陕西省杨凌区“土地银行”为例,对其实施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杨凌“土地银行”实施绩效的农民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需从政策指导、监督考核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全面提高杨凌“土地银行”的绩效水平。许恒周利用CVM法和Tobit计量模型研究了农民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受偿水平,并检验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其指出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平均受偿意愿704.22元/m2,并提出应增强农户退出宅基地转向城镇非农就业的能力与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高农民退出宅基地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平。赵光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情况与其土地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与多种方式的养老保障,弱化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针对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问题,陈美球认为目前“增减挂钩”中,拆迁补偿标准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集中安置是大多数农民的安置意愿,方便耕作是安置选址的关注点,生活成本的提高是农民集中安置到城镇最担心的问题,并提出了确保“增减挂钩”中的农民利益的政策机制。刘洪彬通过对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内涵的界定,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社会经济及政策变化对其影响机理分析框架和计量经济结构模型,分析了相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并提出政府应该从规范政府征地行为、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增加对农村的投入等方面合理引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持续利用。陈前利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中不同利益主体合理共享土地收益、耕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运用博弈论对新疆伊宁市英也尔乡土地征收做实证分析,探讨征收耕地补偿量的计算方法,认为当地土地征收中,农户实际可得到的征收耕地补偿量基本满足近期的生存需求,但是远远小于理论补偿量。苑韶峰选择经济发达和征地行为较活跃的慈溪市的四个乡镇(街道)为调查样本点,构建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体系,定量测度征地前后农户福利水平的变化,发现征地后四个乡镇(街道)的农户福利水平均呈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他指出,为进一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福利水平,政府可以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提供工作机会、社会保险、变一次补偿为终生补偿等复合补偿方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创建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在农村全面推广养老保险,逐步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纳入被征地农民保障体系中。成程运用福利经济学相关理论构建农民福利变化理论模型,从理论上比较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下的农民福利。结果显示,从短期来看,在无法改变城乡土地市场二元分割现实的情况下,集体推动宅基地流转模式最有利于增加农民福利;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福利的有效途径在于实现政府主导、集体推动和农民自发三种模式向宅基地市场自由流转的转变。 学者们在论坛交流中对社会管理创新与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转变的关系和途径作了深刻的阐述。通过本次交流研讨形成了一些共识,即中国经济与社会转型正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三十余年的经济快速增长的资源环境成本与社会代价过大,农地大量、快速地非农化,征地拆迁等领域社会冲突也日渐增多,农民土地权益受损。转变土地资源管理方式,化解土地社会经济矛盾与冲突,调整城乡土地利益关系,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创新社会管理,改革传统土地管理模式,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至关重要。本次会议的主题非常切合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工作,抓住了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土地财政问题研究论文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可谓利弊互见。在中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形成,大体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这十几年,中国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其奥秘就在城市政府通过经营土地,积聚了大量建设资金。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市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地农民进城务工。其正面效应不容否定。但是,问题也由此而生。第一,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第二,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基本处于低端,过度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第三,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 。土地出让收入由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规范与监督机制。近些年来,各地搞了不少“楼、堂、馆、所”和“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第四,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同时,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的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开发商。而在中国现实中,由于集体土地不能开发房地产,现有的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总的来看,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土地财政曾经发挥过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其制度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突出,已经成为今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今后,应该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让土地财政逐步退隐历史舞台。中国主要是借鉴香港的土地批租制。但是,香港的土地管理与土地批租(即经营),分属不同的部门,并且把政府的土地收益纳入基金管理,杜绝了支出使用的随意性。而恰恰这一点,我们没有学。之所以如此,也是由当时复杂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负责统管全国城乡地政,逐步推行有偿使用土地制度改革。然而,当时许多地方政府和一些中央政府部门,不愿实行有偿用地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在这种情况下,土地管理部门顺理成章地承担起国有土地的经营职能,可以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但历史不会有终点。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随之产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大约在20世纪末期,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全面建立起来,土地财政也逐步形成,政府经营土地的弊端才越来越显现出来。如果说,当年学香港只学了一半甚至不到一半,是个历史的欠账,那么,这个欠账总归要还,恐怕到了该还账的时候了。

财政,政策你觉得

1.“土地财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5.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对策 6.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7.财政支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8.公共财政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9.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0.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投入保障机制研究 1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2.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13.关于优化纳税服务的思考 14.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思考 15.我国现行房产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6.关于交通运输业纳入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思考 17.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8.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对策 19.推动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探讨 20.促进收入公平分配的税收对策研究

1、土地财政恶化了国民收入分配,抑制了民间投资。本世纪初,就有财政专家研究提出,当时中国政府的各种收入加起来,已占GDP的30%以上,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收入占GDP比重过高,一方面导致居民特别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抑制了社会投资。虽然中央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但迄今并未根本改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土地收入大多集中用于城市,城乡差距和和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更加扩大了。2、政府投资影响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产能过剩。政府掌握的大量资金投向哪里,对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多年来,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收入主要投向城市建设,刺激了建筑业、房地产业的大繁荣,带动了建材、民用电器、民用五金、民用化工等产业的发展,生产能力严重过剩。这条产业链基本处于低端,过度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社会资源,与中央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方针背道而驰。3、更不能忽视的是资源、资金的严重浪费。土地出让收入由本级政府“自收自支”,长期缺乏收支规范与监督机制。近些年来,各地搞了不少“楼、堂、馆、所”和“政绩工程”,攀比之风愈演愈烈,老百姓深恶痛绝。在此过程中,少数党政干部财大气粗,挥金如土,为所欲为;同时“土地寻租”活动愈演愈烈,公款化为个人“灰色收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公众反应强烈。4、土地财政机制不改变,保护耕地、保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只能流于空谈。同时,土地财政使地方政府的收入过分依赖房地产开发商。而在中国现实中,由于集体土地不能开发房地产,现有的开发商其实处于天然垄断地位,这使其有可能大肆抬高房价,广大中低收入市民的住房问题,很难得到解决。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应答时间:2020-12-2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土地财政研究生论文题目

对“诚信经济”的新型研究注:诚信经济,论题新颖别致,吸引力强,主旨在于说明诚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巨大作用,小到个人工作,大到国家乃至世界(信贷),只要你能想到,极有充足的发挥余地,一定会使你的毕业论文大放异彩!祝你好运!

关于财政学毕业论文题目有很多,学术堂整理了一部分供大家进行参考:1、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改革与完善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标体系设计4、现阶段财政支农制度缺陷及其改进5、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6、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7、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转移支付结构的调整8、地方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研究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深化改革研究10、财政支出绩效问题研究11、论财政支出效益12、农村综合改革与财政关系问题研究13、政府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研究14、我国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及其治理15、招标采购与政府采购的关系16、我国与发达国家政府采购制度比较研究17、我国政府采购模式研究18、政府采购支出绩效评价分析19、论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改革与完善20、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21、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2、我国教育财政体制问题研究2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研究24、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机制研究25、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26、财政支持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7、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的财政支持方式探讨28、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29、解决“三农”问题的财政对策探讨30、财政投融资问题研究3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32、社会救助问题研究33、公共教育支出研究34、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35、社会救助问题研究36、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运营37、农村公共产品问题研究38、我国农村医疗保险的财政思考39、公共卫生支出的绩效及其改进40、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41、农村医疗保障问题研究42、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构想研究43、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财政对策分析

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很广,其实还要看你具体偏重哪方面研究,以及你容易取得哪些数据资料。以下提供几个论题,仅供参考:1、基于福利经济学的人口发展模式研究(根据第六次人普人口数据,针对中国的人口发展问题探讨能增加福利和幸福指数的人口发展模式)2、中国东西部地区工业梯度转移对策研究3、人口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4、西部地区省管县财政转移支付实证研究5、城市垃圾收费问题及对策研究6、4万亿拉动内需投资效用评价7、社会主义市场价格调控与经济稳健发展关系研究8、基于经济学角度的土地市场交易机制研究(eg.如何改变目前以价高者得的出让方式?)9、供地方式与房地产市场走向关系分析(可理论可实证)10、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矿难频发原因及对策分析11、当前中国“硬指标”现象透析(比如每年定任务,要求务必打掉*个黑帮或者完成*元税收,这个硬指标管理模式对政府管理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12、救灾资金的分配模式研究13、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关系问题研究14、转移支付的配套模式研究15、产地型消费税与终点型消费税对地方经济的影响16、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人才问题研究17、人均可支配财力问题研究18、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19、生态环保转移支付考核研究20、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商品房开发格局研究我的QQ:41199493可以交流。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那么经济学专业的论文选题怎么选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_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题目,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经济学博士论文题目

1、基于绿色GDP投入产出模型架构研究

2、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理论与 方法 研究

3、成长型企业无形资产统计问题研究

4、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与模型研究

5、政府统计数据质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GDP及其构成的影响

7、环境价值核算方法及应用研究

8、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9、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10、我国GDP中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

11、经济福利核算的理论及其指标研究

12、宏观金融运行异常的统计监测研究

13、国民经济核算及其总体模式研究

14、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

15、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构及其应用研究

16、供应链违约风险的研究

17、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

18、Markov算子的渐近行为与经济系统的几个问题

19、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

20、效用、风险与纳什均衡选择

21、粮食、农业制度供给中的博弈与实证

22、理解经济变迁的过程

23、海洋经济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研究

24、区域环境价值核算的方法与应用研究

25、基于环境因素的全要素生产率和国民收入核算研究

26、浙江省城乡收入差距统计研究

27、现代企业统计理论体系创新研究

28、ICT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

29、资本存量与资本服务核算研究

30、地区GDP核算及数据衔接问题研究

31、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与绿色GDP的建立

3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

33、消费型中间消耗的概念及测算

34、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研究及其在陕西省GDP预测中的应用

35、物流配送选址优化模型的研究

36、供应计划问题的遗传算法求解

37、基于景气指数的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38、 企业管理 创新数量分析中的线性优化逆问题

39、技术能力成长决策中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40、资产定价标准的讨论和模拟

41、投资者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及系统设计

42、基于水环境的杭州市绿色GDP核算的GIS表征

43、人力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

44、湖南省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45、森林资源核算及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

46、疏浚企业挖泥船生产统计系统优化分析

47、过程神经网络在GDP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48、四川调查总队系统职工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49、基于线性回归和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在国民经济数据中的应用

50、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环保指标设计研究

微观经济学论文题目

1、我国绿化工程监理微观环境分析

2、知识产权对微观经济的作用机理研究

3、外生驱动互联网消费增长的微观空间计量研究

4、房地产市场反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绩效的微观探析

5、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现代服务业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基于微观企业财务层面以信息技术产业为例

6、宏微观因素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7、经济责任审计促进经济增长的微观途径--基于“中国之谜”中政府官员的作用

8、中级微观经济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9、基于半鞅过程的中国股市随机波动、跳跃和微观结构噪声统计特征研究

10、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宏观表象和微观基础

11、货币政策、所有制差异与商业信用再配置--兼论新常态背景下供给侧治理的微观路径

12、微观权力、自我技术与组织公民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 的后现代分析

13、增值税转型对我国微观经济的影响

14、商业性小额信贷机构市场定位微观制度因素分析--以某村镇银行和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例

15、城乡关系重构下乡村人口城镇化微观进程研究--基于家庭流动人口的视角

16、微观商业视角下的微信经济

17、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独立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18、微观开放性视角下创造力的多层次影响机制探究

19、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微观决策

20、微观经济与企业管理探讨

21、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内就业的影响--基于温州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22、房产税、房价与住房供给结构--基于上海、重庆微观数据的分析

23、基于微观经济学方法的网格资源分配管理模型研究

24、森林转型的微观机制--以重庆市山区为例

25、我国纺织业企业创新与生产率关系的微观测度

26、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资源配置的微观机制

27、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产业空间集聚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

28、从微观管理视角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

29、“双创”背景下非正规就业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的微观分析--基于马克思劳动力价值理论视角

30、我国众筹融资的微观机理及宏观效应

31、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综述

32、利率调控对房地产营销市场波动的微观作用机制探究

33、中国对外并购的绩效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企业的微观分析

34、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微观企业层面的证据

35、市场微观结构下高频交易流动性--基于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研究

36、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中的职能与作用

37、典型平原农区土地非农化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微观机理

38、贫困地区特色农业规模经营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微观农户视角的分析

39、中国政策性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与微观解构

40、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新视角--微观产品质量角度

41、新疆农民专业合作社微观运行障碍调研与政府责任分析--以吉木萨尔县为例

42、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经济分析--基于价格机制与制度结构的视角

43、微观视角下煤炭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4、优化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微观运行机制的策略研究

45、低碳经济政策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应对 措施 --基于微观经济个体的视角

46、税制改革推动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基于增值税转型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

47、论宏观调控与微观自主的辩证平衡

48、基于微观动力视角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

49、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

50、以“供给管理”激发微观活力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型

宏观经济学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

1、“互联网+”重塑中国宏观经济

2、20_年宏观经济形势讨究和政策的观点综述

3、20_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讨究与展望

4、20_年玩具市场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论议与挑战

5、20_年中国成品油市场讨究

6、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

7、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

8、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9、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建议

10、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的困难与措施研究

11、当前社会人文效应与经济效应的互相影响

12、当前收入分配存在问题的思考

13、地方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14、电信业漫谈之供给与需求

15、对欧洲宏观经济体制的批评

16、房地产的宏观经济学说

17、房地产动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8、房地产行业走势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19、复合式通胀压力下浅探宏观经济政策选择

20、高校扩招的经济影响

21、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

22、供给学派的起源与美国实践

23、关于金融稳定与货币政策的一点思考

24、关于凯恩斯主义与货币主义对大萧条成因解释的分析

25、贵州省城镇失业问题研究

26、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27、哈耶克对经济周期的研究及其方法论特点

28、宏观行为经济学的新发展及其应用

29、宏观经济剖析和政策前瞻

30、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数据解说

31、宏观经济学的创新与调控方向的转变探讨

32、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

33、宏观经济学中的管理理念与措施应用分析

34、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理论研究

35、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与短期分析

36、宏观经济学中金融市场影响经济的分析

37、宏观经济政策应稳步微调

38、后危机阶段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趋向

39、后危机时代安徽省财政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40、互联网改变就业的宏观经济学机理

41、汇率理论的演变评述与人民币国际化借鉴

42、货币国际化 经验 与人民币国际化研究

43、技术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率探究

44、减税的思考与超越--简评蒙代尔税收思想

45、金融冲击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

46、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的联系

47、金融危机下的浙江制造业面临的困境研究

48、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

49、经济韧性问题研究进展

2021经济学论文题目有哪些相关 文章 :

★ 优秀论文题目大全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参考2021

★ 大学生论文题目大全2021

★ 优秀论文题目2021

2021毕业论文题目怎么定

★ 2021政治小论文范文5篇

★ 国际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最全题目(2)

★ 国际经济论文题目大全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经济学论文

财务职能转型研究论文

CFO透视——从“账房先生”到“财务总监” 【编者按】 CFO是英文Chief Financial Officer的缩写,直译为首席财务官,对我国来说,它是舶来品。CFO在国外意义非常清楚,是指公司高层主管财务的领导。有趣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对公司高管人员国外流行称“P”(President),中文译为“总”。有GP(General President,总经理或总裁),有VP(Vice President,副总经理),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称为“VP in charge of finance”。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知何故,对公司高管人员国外又流行称“O”(Officer),中文译为“官”。有所谓CEO(首席执行官)、CIO(首席信息官)、COO(首席运营官)、CFO(首席财务官)、CPO(首席人事官)等。在我国,财务副总、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自然属于CFO,但有些公司的财务负责人、财务部长或财务经理也应该属于CFO,因为这些公司不设财务副总、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 现在,CFO似乎一改往日“账房先生”的守财者形象,摇身一变成为投资人的守护神、经营者的参谋长和资本运作的神秘执行者。CFO大有以“管账”为辱、以“万能”理财能手为荣的新趋势。然而,正当越来越多的专家在讨论着财务总监的各种现代素质的时候,在美国,发生了安然、世通、安达信等系列造假事件,在中国,也爆发了以银广夏、蓝田股份为典型的会计造假欺诈广大投资者的多起恶性事件,使社会公众对这一职业的基本道德水准产生了怀疑,对财会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人们不禁要重新审视财务总监的职能定位和社会价值,重新研究财务总监(Chief Financial Officer)与总会计师(Controller)的差异及CFO的核心功能。 然而另一方面,正如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原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冯淑萍女士在首届中国CFO高峰论坛上所说的一样,当公司的经营业绩很好的时候,CFO们都被藏在了光环的背后,而当公司的经营出了问题的时候,受到指责的却是CFO。那么CFO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呢?我们将从CFO的职能与责任、CFO的能力和CFO的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带着大家走近CFO。 【编者简介】 吴玲,冯兴涛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04级研究生. CFO的职能和责任 CFO对谁负责? 1.对经营层负责 股东把其财产托付给了经营者,有关财产的全部受托责任都由经营者承担,这种财产受托责任包括:按股东意愿,最大善意地使用财产、保护财产安全,如实报告财产经营成果。 经营者则认为履行其受托财产责任,需要各方面的专家作为其助手。CFO是其理财方面的助手,通过其专业才能协助经营者完成受托财产责任。 2.对董事会负责 CFO对董事会负责,不受企业经营者的直接制约,增加了CFO的独立性,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致的经营者的“内部人”行为,使股东的利益得到较有效维护。 CFO区别于CEO的职责 在美国,CFO与董事长、CEO和董事会秘书一样都是公司成立时必须配备的公司要员,他(她)将从财务切入整个公司,协助CEO从财务角度管理整个公司。在我国,CFO在公司高层领导中始终排名末尾,有些公司的CFO贡献突出,公司不是直接提高排名,而是先提拔为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然后再将排名提前。 CFO的作用就在于他(她)是公司创造价值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这里,价值首先是客户价值,即满足客户需要;其次是股东价值或公司相关利益者(股东、债权人、客户、供应商、雇员、社区等)价值。股东或相关利益者的价值最大化越来越以客户最满意为前提。 20世纪初,工厂制逐渐被公司制取代,一家公司包括几家甚至几十家工厂。这不仅需要提高每一家工厂的效率,而且要使各家工厂协调一致,围绕着一个总体目标而运作,实现整合(Integration)。 80年代中期开始,高新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公司规模和操控的经济权力越来越大,财务控制乃至整个公司管理一方面受到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也受到足够的创新刺激。其结果,通过新创造的“战略地图”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新创造的平衡计分卡将战略与包括财务和非财务在内的短期业绩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新创造的作业成本法、标杆法、整个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等将战略思想嵌入到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之中;加之流程理念和行为科学导入财务与会计领域等,使财务控制脱胎换骨,焕发出勃勃生机,CFO也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和更深刻的层次上为公司创造了更多价值,做出了应有贡献。 CFO的出发点——股东价值最大化 机构投资者本身需要持续地向其投资者提供高额回报(如私募基金)或者满足现金支出的需求(如退休金),因而他们希望其持股公司的经营者关注他们的利益,使股利和股票增值最大化。如Oppenheimer Capital(美国的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主要投资于那些在年报中明确承诺能提高股东价值的公司,该基金还坚持,如果公司管理层无法找到能获得目标回报率的投资机会,公司应该支付现金股利。当管理团队无法满足投资者对超额报酬率的要求时,机构投资者便会涌入公司会议室,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措施更换管理层。在机构投资者的盛压之下,公司经营者必须迎合他们的需求,CFO便成为公司与股东沟通的使者。 CFO与股东有一种先天的近亲关系:他们都很喜欢财务数据并乐于讨论财务目标。这样也便于CFO在公司内部导入股东利益观念,并帮助CEO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理解财务目标在公司战略中的位置。从而,CFO在公司内部担负起股东价值管理的重任。The Conference Board(1997)受普华永道的委托,对全球300名CFO进行调查,74.8%的受访

财务的本质职能 财务过程,是指资金的筹措、运用与增殖的过程。财务职能集中表现为资金筹措职能;资金运用职能;增殖价值分配职能以及经营分析职能。企业经营的战略职能、决策职能、开发职能,都必须以财务职能为基础,并通过财务职能做出最终的评价。 一、加强财务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财务部门从核算型职能向管理型职能转变 1.全面实行财务预决算的计划管理职能。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经济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预算管理在明确经营目标,协调各职能部门和各环节之间的生产经营活动,控制日常经济和评价工作业绩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 2.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的财务管理职能。作为财务部门,为有效防范、化解资产损失的风险,就必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结合《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的财务法规制度,确定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加强经营全过程的控制、监督、约束。通过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各级子公司资产运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全部资产都纳入财务部门管理之中。尤其对大额资金调度、对外投资、提供担保,固定资产的出借、租赁等,实行有效控制,从管理上堵塞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的漏洞。 3.切实加强监管职能。为保证各项财务制度和财务预决算计划等得以贯彻执行,经营责任考核指标完成是否真实,有否违反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等,必须履行严格的财务监督职能。财务部门要定期对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跟踪,建立主要经济指标偏离预警报告制度,并加强审计监督。对于公司法人代表的调离,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到少数人手里。为了保证财务监督的有效性。 4.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职能。财务部门应根据财政部颁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制定会计核算管理规定,正确理解和掌握统一会计制度的内容,准确地编制财务报表,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向经营者或管理者提出建议,并全面执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提高会计质量,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更新观念。参与企业资本运作,发挥财务部门的职能作用 1.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增强转轨意识,提高理财工作积极性。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与财务工作休戚相关的企业环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财务人员要为各级领导提供会计信息,协调内部关系,这不仅要经常关注新的政策法规,拓展知识面,钻研业务,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技能,增强转轨意识。 在市场经济中,财务部门制订的各项财务指标都与集团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与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变核算型为管理型,帮助企业分析解决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财务指标。变被动为主动,提高理财工作的积极性。 2.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活动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各级子公司的财务监管,防止经营者不通过投资主体的同意,擅自以国有资产进行抵押、担保、拆借资金,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或承担连带责任,增加伦业财务风险,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经过合理的分析和预测,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使企业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期,并将对外投资效益纳入经营者业绩考核;对没有达到预期效益,出现亏损局面,主要经营者必须向董事会作出书面汇报。在收益分配中,由于完善的管理机制,能够保证利润分配合理,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 3.准确及时的会计信息,为集团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企业经营决策依据。财务部门对各级于公司的会计信息数据的归类、分析,可随时准确及时地编制集团企业的合并会计报表。通过对各种会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可以预测资金运动变化趋势,并作为会计决策的基础,以实现成本最低化、利润最大化和资金最小化的目标。企业领导可利用信息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财务状况,据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挖掘潜力,主动地适应市场要求。在对外投资活动中,财务部门根据掌握了解到的有关会计信息,进行项目经济效益论证,提供决策依据,避免投资失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策略意思是计策、谋略。该词语一般是指可以实现目标的方案集合以及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也用来表示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 ,欢迎阅读。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与企业财务能力相关的问题。文章首先简要阐述了企业财务能力的概念及内涵,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了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和提升企业财务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企业财务能力是来源于企业能力理论的,其作为企业能力的组成部分,取决于企业能力并服务于企业能力。在竞争日益激励的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财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但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也是企业形成良好的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在开展企业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只有明确企业财务能力的概念及内涵,了解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企业财务能力提升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本文就以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及提升策略为切入点,对企业财务能力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探索与分析。

一、企业财务能力概念及内涵

企业的财务能力,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能够迅速的适应变化的财务环境、利用变化的财务环境,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综合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财务资源和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财务学识有机组合体。企业的财务能力是贯穿于企业整个动态经营的始终的,同时,也是构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概括来说,企业的财务能力主要是由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活动能力、财务关系能力以及财务表现能力四个部分来构成的。其中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指的是企业组织、计划以及控制和协调企业的财务活动所需要具备的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其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的决策能力、企业财务的控制能力、企业财务的规划能力以及企业财务的创新能力等内容;而企业的财务活动能力指的则是,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时,所需要具备的独特的知识与经验有机结合的学识,其通常包括企业的筹资能力、投资能力以及资金运用能力和分配能力等内容;企业的财务关系能力,指的是企业在平衡相关利益者财务关系方面的能力以及企业的财务网络;企业的财务表现能力指的则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所反映出来的企业的财务发展能力,其一般包括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和社会认可能力等内容。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具备了优势的、强有力的财务能力,其往往就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并会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和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由此可见,企业财务能力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开展企业财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关注企业财务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二、企业财务能力的特征分析

(一)资源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财务综合能力,其直接的.体现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财务资源,并呈现出了资源性的特征。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广泛运用,企业财务能力的资源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并越来越被企业管理人员和企业财务人员所重视和关注。

(二)系统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之所以具有系统性的特征,是因为,企业财务能力是企业能力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一方面,企业能力能够决定企业的财务能力。但是反过来,企业的财务能力又会反作用于企业能力。也就是说,企业财务能力作为企业能力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性的特征始终是其本质特征之一。

(三)动态性的特征

企业财务能力的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例如:企业的财务能力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也会因为地区的不同、国家的不同、行业的不同以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说,企业的财务能力始终是与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管理模式、财务资源等变量高度相关的,这些变量的变化会对企业的财务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内外环境以及不同的条件下均有着不同的财务能力,而这一点也很好的反映了企业财务能力动态性的特征。

三、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策略

要提升企业财务能力,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应有计划的实施战略财务管理,培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能力。战略财务管理,简单来说,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的财务决策者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所制定的财务整体战略,是用来指导企业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战略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挥在那的基石,是立足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所做出的判断,对于企业财务能力的最大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提升企业的财务能力时,一定要注意有计划的实施战略财务管理。

二是,要重视财务创新,通过财务创新来促进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财务创新,指的既是管理创新,也是制度创新,财务创新能够通过新的财务元素为企业财务工作诸如新的活力,并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因此,企业在开展财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财务创新的方式来促进企业财务能力的提升。

三是,要注意构建一个财务学习型组织。通过财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来让企业拥有更好的财务学习能力,并通过持续的学习活动,使企业的财务能力不断提升,保持持久的财务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旭.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重新定位:财务能力最大化[J].财会通讯,2010.26.

[2] 蔡维灿.企业财务创新、动态财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系研究[J].东南学术,2012.05.

[3] 黄国兵.企业财务能力分析――基于宁波波导2009-2011年的年度报告[J].财会通讯,2014.11.

土地供应地方财政毕业论文

发挥地方换个地方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内容 1 第2章 房地产开发概述及相关土地政策分析 2 2.1 房地产开发概述 2 2.1.1 房地产开发的含义 2 2.1.2 房地产的特性 2 2.1.3房地产开发的特性 3 2.2与房地产开发相关土地政策 5 2.2.12007年1月,国税总局发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5 2.2.2 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 使用权的通知》 5 2.2.3 2007年11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6 第3章 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8 3.1 概述.8 3.2 压缩房地产开发行业利润空间 9 3.3 加速房地产开发行业整合速度 9 3.4囤积土地现象将得到抑制 10 3.5改变房地产开发供应结构10 3.6影响房价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10 3.7 本章小结 11 第4章 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12 4.1 我国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现状 12 4.2实行“招拍挂”对房地产开发地价的影响 12 4.3实行“招拍挂”对房地产开供应量的影响 13 4.4实行“招拍挂”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3 4.5本章小结 13 第5章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15 5.1 土地储备制度概述 15 5.2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的正面影响 15 5.3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的负面影响 17 5.4 本章小结 18 第6章 对房地产开发有影响的其他土地政策——土地供应政策 20 6.1 土地供应总量的影响 20 6.2 土地供应结构的影响 20 6.3 土地供应方式的影响 21 6.4 管理政策的影响 21 6.5 本章小结 22 第7章 土地政策效果评价及建议 23 7.1 土地政策的效果评价 23 7.1.1 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效果评价 23 7.1.2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的效果评价 24 7.1.3 土地储备制度效果评价 25 7.1.4 土地供应政策的效果评价 26 7.2 针对土地政策存在问题的建议 27 7.2.1完善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建议 27 7.2.2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的建议 28 7.2.3 发展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议 29 7.2.4 完善土地供应政策的建议 30 第8章 总结 32 致谢 34 参考文献 35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目的 1 1.2 研究意义 1 1.3 研究内容 1 第2章 房地产开发概述及相关土地政策分析 2 2.1 房地产开发概述 2 2.1.1 房地产开发的含义 2 2.1.2 房地产的特性 2 2.1.3房地产开发的特性 3 2.2与房地产开发相关土地政策 5 2.2.12007年1月,国税总局发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 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5 2.2.2 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 使用权的通知》 5 2.2.3 2007年11月,《土地储备管理办法》 6 第3章 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8 3.1 概述.8 3.2 压缩房地产开发行业利润空间 9 3.3 加速房地产开发行业整合速度 9 3.4囤积土地现象将得到抑制 10 3.5改变房地产开发供应结构10 3.6影响房价走势有待进一步观察10 3.7 本章小结 11 第4章 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12 4.1 我国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制度现状 12 4.2实行“招拍挂”对房地产开发地价的影响 12 4.3实行“招拍挂”对房地产开供应量的影响 13 4.4实行“招拍挂”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3 4.5本章小结 13 第5章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的影响 15 5.1 土地储备制度概述 15 5.2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的正面影响 15 5.3 土地储备制度对房地产开发的负面影响 17 5.4 本章小结 18 第6章 对房地产开发有影响的其他土地政策——土地供应政策 20 6.1 土地供应总量的影响 20 6.2 土地供应结构的影响 20 6.3 土地供应方式的影响 21 6.4 管理政策的影响 21 6.5 本章小结 22 第7章 土地政策效果评价及建议 23 7.1 土地政策的效果评价 23 7.1.1 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效果评价 23 7.1.2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的效果评价 24 7.1.3 土地储备制度效果评价 25 7.1.4 土地供应政策的效果评价 26 7.2 针对土地政策存在问题的建议 27 7.2.1完善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建议 27 7.2.2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政策的建议 28 7.2.3 发展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建议 29 7.2.4 完善土地供应政策的建议 30 第8章 总结 希望可以帮到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