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国内的富翁,相信大家可以想到很多人,如马化腾、马云,郭台铭,其中之一就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根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有关王健林的新消息来看,2019年4月份以来,王健林大概有5天在西部地区。 比如,4月11日,王健林董事长出席甘肃省暨陇商大会并发表演讲;4月12日,王健林董事长会见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这样看来,王健林在经过4000亿负债和为了还债“卖卖卖”的之后,对于万达集团转型之路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万达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1988年,王健林在大连创建了万达的前身“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而他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而王健林也是幸运的,在设定目标的第二年,他就迎来了让他赚了接近1000万元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而正是这个项目,王健林也找到自己的经营模式,就是改造旧城区。此后,长达十年王健林都是这么做的。 2000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满于现状的他觉得让员工和企业活得更好,必须改变现状,最后万达的雏形诞生,他也研究出了新的模式。此后经过王健林大力的扩展,万达走向康庄大道,2016年,王健林家族凭借1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此前万达集团官微宣布2019年万达将不再发展房地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万达决定不做房地产,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有资料显示,2017年8月份前王健林的财富超过2169.16亿的人民币,而万达的总资产也高达8000亿元,甚至更高。这样大好的局面只延续到2017年下半年,因为马拉西亚大马城项目的失势,王健林不得不低价抛售旗下产业,也造成了万达账面上的亏损,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其万达负责4000亿。在万达“卖,卖,卖”的情况之后,万达集团外债至少还有2000多亿。所以变卖万达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以此来降低负债率,偿还欠款。 此后,万达集团就开始了对未来重新布局。企业开始逐步向文化、 体育 等产业投资,并把内向型的经营思路逐步过渡到内外兼修。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集中“去房地产”化的一年,不少企业的公司业务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转型,而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甚至直接停止房地产开发,转向其他领域。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像万科这样的企业,都要高喊“活下去”,万达转型一切似乎都已经很明朗了。万达告别房地产老亮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到目前为止事实也已经证明了万达的选择是正确的。 告别房地产,让万达轻装上阵 1993年以来,万达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转型是从大连走到广州,由地方性企业转为全国性企业;第二次转型,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万达由住宅地产转为商业地产;第三次转型,万达从单一的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文化 旅游 综合性企业,这时已经来到了2006年;第四次转型就是2015年开始的轻资产战略转型,这次转型与以往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次的转型是要彻底的离开房地产行业。2017年和2018年很多人都知道万达一直在卖卖卖,于是万达高达4000多亿的负债也被大家所关注。如果看了上面万达的4次转型时间点,相信大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而且还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前瞻。我们在2017年开始看到的卖卖卖应该是老王在2015就已经开始筹划的,虽然有些项目比如文化 旅游 类的确实是割爱了,但是大船掉头难免有些损失,最重要的是能够成功。 卖卖卖的同时,万达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核心资产,2017年以来每年都交付30个万达广场。时间来到2019年5月,万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又宣布了2000多亿的投资,说明万达已经轻装再出发! 万达投资沈阳800亿,其中5个万达广场,但本质已不同 5月初,万达投资沈阳800亿曾经一度被刷屏,特别是房地产的圈子里,很多人都觉得房价也要随之再来一波。我们以万达广场为例,其实这次的投资和以前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万达拿地、万达设计、万达建设、万达运营。而这次,一定是万达运作,第三方出资,万达设计、万达运营,这才符合万达的轻资产战略,现在万达已经完全可以靠着这个品牌去扩张了,不需要在单打独斗。万达告别房地产是为因为万达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个靠品牌吃饭的时代,在这个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谁还会一个人去搞大把的投资? 万达的王健林抛弃房地产有多重原因: 1.时代大背景:中国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城镇化人口红利,让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块香饽饽,但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程度便会有扩张转为产能过剩,继而工作者劳动收入不再大幅增加,房地产行业同样的经济环中的商品,只是这个商品被赋予金融属性,加上中国土地和户籍的制度,导致这个效应被放大,但现在,很显然,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不再,这是很明显的共识,所以大佬们转行也是很合理的。 2.融资难度大。万达是怎么玩的?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套路,像银行贷款开发的,加上大企业的信用背书,有点名气的都这么玩,万达自然有过之而不及,但是这个 游戏 想要一直继续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房价还会继续涨;国家还允许房地产这么玩下去;房企信用背书能力还在;居民还买的起房;当然,这多个方面都出现问题,万达靠山倒了,这么大房企,政商关系处理不好,银行融资就难了,而且最重要国家风向变了,整个行业融资都收紧了,一旦资金受限,这个 游戏 就玩不转,那么卖项目,卖公司都是常见的,能撑下去就不错了,今年上半年有超过270家房企破产。 3.公司战略转型。万达步伐有点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业务范围涵盖投资,影视, 体育 ,文旅,酒店,房地产,物管,商业中心,还有一些零碎的投资,在海外也布局了很多大型项目甚至高溢价收购,王健林作为聪明人,也会看风使舵,转型是必须的,不然资金链要断了。 4.王健林个人原因,这个喊着先赚一个亿再说的企业家,看看他那个豪放的儿子,马云爸爸人家情商这么高都要辞职阿里巴巴集团,回家当老师,王健林有自知之明的话,赶紧求生吧,这时候还谈首富? 万达集团告别房地产,就本人认为是企业的转型策略。 从事了30多年房地产的万达,在全国各地打造了其地产王国,如今瘦身退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地产大佬的万达对于房地产未来若干年的判断和预期。第一,释放资产的流动性。 众所周知,地产行业是重资产,然而资产流动性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此次的改革可以说让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得以释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运营风险。从实际操作看,至少释放出千亿资产。第二,未来的盈利点不再是地产行业。 虽然不能明确肯定未来的地产行业是否继续繁荣还是逐渐衰退。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地产行业的风险性加大,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可以看到中央和各地在近两年频繁发出政策信号,限购、限贷、限售,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纷纷回落,交易量更是持续走低;二是地产行业确实走完了一个生命周期,未来的赢利点在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 科技 等高核心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资产轻、附加值高、门槛高、 科技 含量高、政策扶植力度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说花同样的价钱,不如摆脱老旧沉,集中起来办大事。第三,地产不在但管理还在。 万达卖掉了酒店资产,但是酒店的管理权还在,万达酒店仍然负责酒店的设计、经营和管理。万达文旅也同样负责主题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所以整体来说,对其影响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大。万达通过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迅速回笼资金,而不再靠买地卖房的模式,其称之为"去地产化"。 正如同一个人脱去了厚棉袄,换上了短袖短裤,就是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更远。(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作为一个 财经 工作者,我认为王健林宣布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这应该是句真心话,也标志万达经营战略的真正转向。 这么做,说明王健林还是把握透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脉搏,在王健林看来中国房地产业爆发时期就高利润时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微利时代了;而且现在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继续留在这个领域找拼,有点物不所值了。 而且,随着城镇化进入尾声,以及人口城市化的放缓,未来房产需求量和价格上涨幅度都会比前二十年有较大的下滑。 所以,在房地产处于这样拐点时期,王健林先生宣告万达告别房地产,其实是聪明之举,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目前房地产的整体趋势其实大家都看得比较明白了。前几年的疯狂抢购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巨大泡沫,目前的价格已达到波峰,后续很难有再多的接盘侠愿意接手,即便不是最高值也已非常接近,5-10后将迎来不可逆的下跌,15-20年后可能会有大幅下跌。 资本的炒作向来是有大的利益空间就一踊而上,到达巅峰就会及时离场,这在股市上看得更为真切。同样的,做企业的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要考虑5-10年后的市场情况。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大势已去,王健林的彻底告别房地产规划可谓大刀阔斧,干净利索,不愧为一名退役军人,有着军人的果敢和勇气。虽说是丢卒保车,损失不少,可看看现在捡了便宜的富力地产的尴尬你就知道,爱占小便宜的吃大亏,能吃得小亏的才叫看得长远。 万达以前的重资产造成负债过多,体量过大,运作投入过大,就像一艘行在浅湾的豪华游轮,看着气派,可随时会搁浅。可如今,王健林甩掉了累赘,轻松出海,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新领域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强劲。这几年万达也屡经战败,元气大伤,这段时间会是万达短暂的休 养生 息期,所以无论是王健林还是王思聪都显得低调很多,3-5年后相信万达会再次引人瞩目。 看好王健林的未来,也看好王思聪。这两位父子都是正儿八经做实业的,王健林不炒作不来虚的,虽说有时王思聪有些大嘴巴有些不着调,但是三观正,又正义感强,还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看好他们在商场上的眼光和能力。 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不能将房地产当作经济增长的“兴奋剂”,政府政策上已经不支持了。 房地产的贷款越来越紧张,资金链收紧,很多房地产公司会很难受。 等房产税开征,许多空置房会出来,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会下跌 大势所趋,提早转型,是稳妥的的决定。 而且根据万达发布的情况,转型还是挺成功的。老王还是挺厉害的。房地产下跌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下跌幅度很大,地产规划在那里摆着,政府法规在那亮着。个人觉得,告别房地产是后30年正确的方式。 中国的房产观念太严重,甚至影响到了99年的小生们。王健林集团去除地产化或许会走的更快,更轻些。中国2028年房子应该是不稀缺的,因为拆迁会让家庭有更多的房产或是启动资金。那时候应该就不会因为房子而犯愁。 特朗普都去当总统从政了…这个就是房地产的顶端,在中国没有可能……所以转行是对滴……顺带把房地产降降温…还有一点…制造业不崛起,那就是要科学研究崛起,两条路放在这里,都需要新生代好好打拼,换句话说到底还是教育系统,不单单是学校,家长也要上点心… 各个都从商,商业本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故事,所以商业服务也严格监管…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生产东西的,做假的成本一定要很高,代价一定要很大,不然,违法成本低,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回到 社会 ,反馈的就是综合问题…映射的就是国际问题…就是国际竞争力… 所以…定论就是练好内功,脚踏实地,人人都有工匠精神,才是 社会 正能量… 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企华安)入股的杭州富谦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票票喵”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投资理财,目前该平台圈钱跑路,已被杭州警方以“涉嫌集资”罪立案侦查。 2018年8月5日该平台累计涉嫌出借人达3000余人,累计总用户数达36万余人次;涉嫌金额49.4亿,目前亏空出借人资金8亿元左右
作 者:邵轩岚
来 源:财视传媒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毁英雄;但真正的英雄都会卷土重来。 “识大势、知进退”,如今用来形容万达创始人王健林,或许恰如其分。
4年前,王健林面临的时代“大势”是在一轮又一轮海外扩后,外部形势的突变: 融资收紧,资金链几近断裂,万达要面临艰难的“去杠杆”过程,属于万达的时代迅速变“小”了。
随后几年,王健林被迫开始了“瘦身计划”,果断变卖核心资产。比如2017年7月,以637.5亿元的代价,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城市酒店的股权分别卖给融创的孙宏斌与富力的李思廉。中国首富要靠卖家产求存?这一度让外界颇为震惊: 靠资金杠杆撬动的企业,如此没有韧性?
大势变了。王健林这个出身军旅的四川人,关键时刻的决策自然是杀伐决断:虽然无奈,也必须要坚决退出,虽然不舍,也不能有太多留恋。 这就是“知进退”。尤其是“退”,这是需要自我否定的,特别是否定之前很成功的商业模式。
一次性出清了重资产,万达如今成了“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有消息称,曾经的万达物业,现在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下称“万达商管”)或在年内上市。万达正在变轻,转型较为彻底,已悄然间走在了房企转型的前列。
01、王健林的“大时代”与“小时代”
王健林可谓是一代“网红企业家”。 他言辞犀利,思维敏捷。 广为人知的是他赚1个亿的“小目标”论,让普通人印象深刻,不时拿这个论调调侃。
在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眼中,王健林是个 “不做家门口的汉子” ,他带领万达从大连走到全国;又从全国走向全球。在王健林全部用手稿写就的《万达哲学》一书中,柳传志作序称赞王健林, “极具前瞻性而且决策果敢”;“没一句空话套话,从不藏着掖着”;“虽只是一本演讲集,但细读下来却是一部企业创业史”。
让柳传志印象深刻的是王健林的“三次转型”:
第一次 是2000年万达开始做商业地产,反对声音很多,住宅地产发展那么好,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第二次 是在2010年,商业地产做得正红火,王健林又一头扎向文化 旅游 ,而且投资之大、动作之快,让人叹为观止,刚开始大家也看不明白,但是王健林趟出了一条新路。
第三次 是万达“又是电商,又是金融,健步如飞,与时俱进”,柳传志如此描述。
而这正是王健林的“大时代”, 它契合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时代进程,王健林敏锐地抓住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 历史 机遇。 2017年之前,王健林一直是《财富》富豪榜的常客,巅峰时曾以净资产313亿美元问鼎亚洲首富,超过李嘉诚。
新的变化很快来了。2017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世界500强,万达也上榜了,位列第380位。细看万达营业收入为284.8亿美元,利润为1.103亿美元,净利润率不到0.4%,而此前一年万达的利润率还有8.88%。这让观察者非常诧异。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万达物业曾在香港上市,以313亿港元的募资成为当年港股最大IPO。不到两年,也就是在2016年3月,王健林以“估值不及预期”进行私有化退市,期望在A股上市。很显然,私有化导致了赢利能力下降。
据一篇题为《王健林“清仓甩卖”真相首富如何对待政策?》的文章解读, 表面上是万达在“买买买”,但背后是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 这部分资金通过“内保外贷”进入了境外,万达和王健林在中国国内背负人民币负债,持有的是海外的美元资产。
而王健买的大都是酒店、游艇公司、 娱乐 、 体育 公司等泛 娱乐 公司。而这些资产,并不是国家需要的。
2017年7月,“看清大势”的王健林果断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与76家酒店卖掉。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出转让决策的半年前,王健林还公开表示,要打败迪士尼。半年后,他要把打败迪士尼的武器卖了。 “这无疑挖心” ,一位 财经 评论员直言。
随后几年,万达一直在接受外界放大镜下的审视,甚至是冷嘲热讽,收缩战线的万达无疑面临了一个艰难的“小时代”。 比较有意思的是,相较于苏宁与恒大等企业近来面临的债务窘境,万达的“卖卖卖”目前赫然成了一个成功转型的“模式”。
02、卖卖卖:舍弃了部分利益,保存了整体
“很早以前,1998年吧,成都某现场活动采访,见过一次,聊天谈到买大连万达足球队,搞到甲A第一,后来又高价卖给实德。那种高位套现的得意感,印象深刻!”一位媒体人谈及20多年前与王健林的一次交集时如是说。
王健林在最近一次的“高位套现”是在2021年5月23日。当日大连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公司已全部退出了AMC(NYSE:AMC)董事会,仅保留少数股权, 累计回笼资金14.76亿美元。投资收益超过1倍。
2012年,王健林斥资26亿美元购买了全球最大连锁影院AMC100%的股权,这也是万达当年出海的第一笔收购。据报道,在这笔投资中,包括7亿美元现金、19亿美元债务和5亿美元的设备改造费用。
但按照万达方面的说法,万达在AMC的实际现金投资仅有7亿美元,债务仍归属AMC,5亿美元的设备改造费通过AMC上市募资之后已解决。根据此次回笼的14.76亿美元来计算,万达在AMC方面的投资收益超过了1倍。
此外,王健林还加速收缩海外投资: 卖掉世界铁人公司,清空海外5个地产项目。 据媒体统计,万达目前已经清空了其在海外全部的地产项目,累计回笼资金约65.04亿元。有分析人士认为, 王健林当年在海外买的资产其实还不错,所以他出手的时候还能有点溢价,基本也没做亏本买卖。
在国内方面,万达同样是卖卖卖,王健林还喊出了 “商管集团剥离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足见其决心。
除了卖掉文旅项目与酒店这个“震惊世界的大动作”外,王健林还引进了腾讯、苏宁、京东与融创4家战投,340亿元入股万达商管;引进阿里、北京文投70亿元入股万达电影;60亿元向融创转让文旅管理公司。这些运作,在外界看来, 万达俨然经历了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场“混改”粘合了中国南北各方势力入局,为其日后进行商管、文化与投资布局轻资产奠定了基础。
在2019年初万达内部的总结大会上,王健林称2018年资本运作合同收入827亿元人民币,已收回现金627亿元人民币。这些收入中,绝大部分是股权资本运作,少部分是资产转让。万达通过卖卖卖,为转型获得了喘息之机。在分析看来, 具有很高“政治智慧”的王健林,舍弃了万达的部分利益,保存了整体利益。
万达第四次转型,在王健林看来是很成功的,房地产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最终完成目标定在了2020年。据报道,尽管在开始剥离地产业务之初,万达商管曾有过短暂的“阵痛期”,但在2018年和2019年,万达商管净利润率实现连续两年提升,2019年的利润率更是达到了近五年的新高31.91%。
03、如何布局轻资产,万达凭的是什么?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万达活得怎么样? 据万达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万达广场出租率高达99.4%,租金收缴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9.9%。如果扣除减免的43.3亿元租金的影响,即便是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万达广场租金同比2019年仍然增长8.1%,实现逆势增长。
万达不但没有倒下,还活得非常不错。 在疫情期间,万达让利43.3亿,租金收入比2019年还要多。在外界看来,这堪称是一大商业奇迹。如今万达旗下各业务板块正在全面开始寻求品牌、管理输出。其中,万达商管的轻资产化最为彻底。
据报道,2020年,万达商管对外宣布,自2021年开始不再发展重资产,即不再投资持有万达广场物业,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每年签约“轻资产”的万达广场将不低于60个。据万达官网显示,目前开业的万达广场有385个。
王健林曾在一次年会中详细阐述了万达商业的“轻资产模型”,将万达轻资产分为投资及合作两类: 投资类就是别人出钱,万达帮别人找地、设计、建设、招商、竣工运营后移交给别人,其中还有一个资本化程序。合作类就是万达既不出钱,也不出地,觉得项目合适,跟别人签合同,帮别人建设,建成后租金三七分成。
新华社对于“万达模式”也给予了很高的褒扬与溢美,原文如下: 放眼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史,能够做到输出品牌管理价值的优秀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且通常需要历时百年之久。而万达用了30年,就让“万达广场”跻身其中,拥有比肩可口可乐、迪斯尼、耐克等全球品牌的价值,殊为难得。
万达凭什么?凭借的是自身的管理经验与品牌, “我作为一些大银行的顾问,被请去为一些不良资产的购物中心做诊断,银行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经验,帮它们做起来,可是有的项目看完后,我只有一个意见——炸掉重来,没有任何提升办法。” 王健林在《万达哲学》一书这样讲述,而这个讲话是在2010年9月27日。
王健林在书中举了上海松江的一家购物中心的例子。它在大学城附近、地铁站的终点,地段很好,但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只做了7层,每层6万多平方米,统一层高4.5米、荷载500公斤。
“6万多平方米一层,人进去根本找不着北;统一层高、荷载,完全没有考虑商家的需要。当时还在基坑阶段,我诚恳地对几个股东建议,一定要推倒重来,但他们舍不得已经投入基础施工的几千万元,最后这个项目成了烂尾楼,损失几个亿。”王健林无不遗憾地表示。
此外,万达文化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2017年上半年收入达到308亿元;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是实业+互联网大型开放型平台公司;万达金融集团重点发力传统金融,未来将实现金融多牌照运营。作为世界级的中国领军企业,近期,万达大幅抛售和重组的动作却让人有些看不懂:2017年7月19日,万达以637.5亿元的总价将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权以及13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分别转让给富力和融创。到8月9日,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万达集团旗下万达酒店发展(0169.HK)公布重大资产重组计划,万达两大轻资产公司——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和万达文旅集团注入香港上市公司。这个动作是将重资产出售给富力、融创后,又将剩余的轻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决策。在短短20多天时间内,王健林将万达旗下资产做了深度调整和重新组合。多位业内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这些大动作背后,是万达轻资产品牌化运营模式的转型逻辑。早在2015年初,王健林曾宣布万达集团开始进行第四次转型,将从一家房地产公司,转向一家以服务业为主的企业,走“轻资产”之路。在2016年集团年会上,王健林又明确提出:“万达商业是集团转型的重点公司,力争在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转型目标,成为商业服务型企业。一要逐步减少地产投资、二要实现轻资产运营、三要提升租金利润占比。”
在互联网时代,所有行业都不能置身世外,都必须转型。对于传统行业来说,转型是需要勇气的。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行业转型成功的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15年1月17日,王健林在2014年 工作 报告 中即宣布万达开始第四次转型计划,转型主要内容是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包括万达集团的转型和万达商业地产的转型。
转型以后的万达要实行新的发展模式,同时加快发展 文化 旅游、金融、电子商务3个产业,到2020年形成商业、文化旅游、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
作为当前最传统的重资产行业里的龙头,万达四次转型,每次都踏准节奏。这次,万达做出来的转变极有可能影响整个地产界的进程:房子未来可能会免费,收费的环节在服务。房子可能只是一个流量的入口,这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地方!
诚品书店颠覆的是传统的书店卖书模式。在诚品书店,除了买书外,每一层还有无数的创意礼品店、特产店,甚至还有一些自由品牌和私人定制的服装店、时尚用品店,顶楼有画廊、互动空间,楼下有餐厅、咖啡馆、超市、鲜花店,但在布局上让人感觉以书店为主。
这种 商业模式 需要庞大的客户流量为依托,初期为培养流量,只做最有黏性但利润空间单薄的商品——图书。而当读书人都把诚品作为买书和读书的圣殿时,再恰如其分地引入符合读书人品味和诉求的其他创意服务和餐饮等增值服务,让这一客户群体感受到更好的一站式体验。
国内类似诚品书店的书店转型不少。但是品途网认为,大部分都得其形而未得其神。请注意一点:诚品书店更注重场景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在书店卖咖啡、卖衣服等附加消费品。他们重视了“场景”的概念。
洛贝是集研发、生产、营销推广为一体的传统小家电企业,主营业务包括:各类家用、商用中高端净水器、电压力锅、米糊机等厨房小家电。其中电压力锅品类定位于中高端市场,整体在该行业排名第四。
洛贝坐落于东莞市松山湖国家高科技园区,工厂占地面积50多亩,拥有办公大楼、研发中心、生产中心等。近两年来传统 渠道 受市场大环境及渠道碎片化的影响有所下滑,而电子商务与礼品渠道有所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行业特点:产品开发周期比较长,成本比较高。
2003年委托商标事务所注册“乐邦”商标,但由于企业重视度不够,三年后发现商标被抢注,损失了一部分客户和市场,前期投入了两亿多的市场推广费付之东流。后来重新注册新品牌“洛贝”。期间引入经理人团队,但是企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2009年企业重新定位,认为企业还处在创业成长期,随着渠道碎片化趋势的发展,公司王总成立新渠道部,开发礼品渠道,电视购物,电子商务等渠道。由于团队不熟悉电子商务如何操作,几年运营进行了多方位尝试,也入驻了天猫、京东、国美在线、苏宁易购平台,虽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2015年公司规划要在电子商务方面进行大的突破。
2015年5月加多宝推出金罐凉茶扫一扫,形成互联网生活圈子。
该生活圈逻辑就是“因罐子而生”,消费者因口渴买加多宝,通过扫一扫进入互联网生活圈,然后链接其他朋友,或完成其更便利的生活,从而改变消费者消费快消品时的孤立状态,而让每个罐子成了生活圈中的便利入口。
根据加多宝官方的解释,金罐加多宝将围绕美食、娱乐、运动、音乐四大主线,整合现有资源优势,计划每月围绕一个主题为消费者提供心动福利,这样,在未来即可以为用户串联起数以万计的生活方式。
加多宝向来以营销策略见长,这次表面上看还是为了促销,但是却为零售业的未来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零售业未来竞争的可能不仅仅是短期的销量,而是一个生活圈子的黏性。
今年1月12日,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在苏宁春季部署会上宣布,首次成立苏宁物流集团和苏宁金融集团,加速两大业务板块产业化发展、独立化运营的能力,全面提升行业竞争力。
张近东将苏宁的转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苏宁易购。
第二个阶段线下的互联网化,加强移动端布局和O2O融合。
第三个阶段供应链互联网变革、互联网金融、物流社会化和公有云,从而实现全面的互联网化。
苏宁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门店,建立线下云店,改善用户体验,这才是O2O的真正诠释。难怪都为其点赞背书!
1. 传统行业转型“互联网+”的三大案例分析
2. 80后成功人士创业案例
3. 家族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4. 90后年轻人创业成功案例故事
5. 创新成功的案例究竟有哪些
提到国内的富翁,相信大家可以想到很多人,如马化腾、马云,郭台铭,其中之一就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根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有关王健林的新消息来看,2019年4月份以来,王健林大概有5天在西部地区。 比如,4月11日,王健林董事长出席甘肃省暨陇商大会并发表演讲;4月12日,王健林董事长会见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这样看来,王健林在经过4000亿负债和为了还债“卖卖卖”的之后,对于万达集团转型之路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万达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1988年,王健林在大连创建了万达的前身“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而他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而王健林也是幸运的,在设定目标的第二年,他就迎来了让他赚了接近1000万元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而正是这个项目,王健林也找到自己的经营模式,就是改造旧城区。此后,长达十年王健林都是这么做的。 2000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满于现状的他觉得让员工和企业活得更好,必须改变现状,最后万达的雏形诞生,他也研究出了新的模式。此后经过王健林大力的扩展,万达走向康庄大道,2016年,王健林家族凭借1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此前万达集团官微宣布2019年万达将不再发展房地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万达决定不做房地产,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有资料显示,2017年8月份前王健林的财富超过2169.16亿的人民币,而万达的总资产也高达8000亿元,甚至更高。这样大好的局面只延续到2017年下半年,因为马拉西亚大马城项目的失势,王健林不得不低价抛售旗下产业,也造成了万达账面上的亏损,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其万达负责4000亿。在万达“卖,卖,卖”的情况之后,万达集团外债至少还有2000多亿。所以变卖万达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以此来降低负债率,偿还欠款。 此后,万达集团就开始了对未来重新布局。企业开始逐步向文化、 体育 等产业投资,并把内向型的经营思路逐步过渡到内外兼修。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集中“去房地产”化的一年,不少企业的公司业务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转型,而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甚至直接停止房地产开发,转向其他领域。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像万科这样的企业,都要高喊“活下去”,万达转型一切似乎都已经很明朗了。万达告别房地产老亮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到目前为止事实也已经证明了万达的选择是正确的。 告别房地产,让万达轻装上阵 1993年以来,万达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转型是从大连走到广州,由地方性企业转为全国性企业;第二次转型,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万达由住宅地产转为商业地产;第三次转型,万达从单一的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文化 旅游 综合性企业,这时已经来到了2006年;第四次转型就是2015年开始的轻资产战略转型,这次转型与以往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次的转型是要彻底的离开房地产行业。2017年和2018年很多人都知道万达一直在卖卖卖,于是万达高达4000多亿的负债也被大家所关注。如果看了上面万达的4次转型时间点,相信大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而且还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前瞻。我们在2017年开始看到的卖卖卖应该是老王在2015就已经开始筹划的,虽然有些项目比如文化 旅游 类的确实是割爱了,但是大船掉头难免有些损失,最重要的是能够成功。 卖卖卖的同时,万达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核心资产,2017年以来每年都交付30个万达广场。时间来到2019年5月,万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又宣布了2000多亿的投资,说明万达已经轻装再出发! 万达投资沈阳800亿,其中5个万达广场,但本质已不同 5月初,万达投资沈阳800亿曾经一度被刷屏,特别是房地产的圈子里,很多人都觉得房价也要随之再来一波。我们以万达广场为例,其实这次的投资和以前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万达拿地、万达设计、万达建设、万达运营。而这次,一定是万达运作,第三方出资,万达设计、万达运营,这才符合万达的轻资产战略,现在万达已经完全可以靠着这个品牌去扩张了,不需要在单打独斗。万达告别房地产是为因为万达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个靠品牌吃饭的时代,在这个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谁还会一个人去搞大把的投资? 万达的王健林抛弃房地产有多重原因: 1.时代大背景:中国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城镇化人口红利,让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块香饽饽,但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程度便会有扩张转为产能过剩,继而工作者劳动收入不再大幅增加,房地产行业同样的经济环中的商品,只是这个商品被赋予金融属性,加上中国土地和户籍的制度,导致这个效应被放大,但现在,很显然,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不再,这是很明显的共识,所以大佬们转行也是很合理的。 2.融资难度大。万达是怎么玩的?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套路,像银行贷款开发的,加上大企业的信用背书,有点名气的都这么玩,万达自然有过之而不及,但是这个 游戏 想要一直继续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房价还会继续涨;国家还允许房地产这么玩下去;房企信用背书能力还在;居民还买的起房;当然,这多个方面都出现问题,万达靠山倒了,这么大房企,政商关系处理不好,银行融资就难了,而且最重要国家风向变了,整个行业融资都收紧了,一旦资金受限,这个 游戏 就玩不转,那么卖项目,卖公司都是常见的,能撑下去就不错了,今年上半年有超过270家房企破产。 3.公司战略转型。万达步伐有点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业务范围涵盖投资,影视, 体育 ,文旅,酒店,房地产,物管,商业中心,还有一些零碎的投资,在海外也布局了很多大型项目甚至高溢价收购,王健林作为聪明人,也会看风使舵,转型是必须的,不然资金链要断了。 4.王健林个人原因,这个喊着先赚一个亿再说的企业家,看看他那个豪放的儿子,马云爸爸人家情商这么高都要辞职阿里巴巴集团,回家当老师,王健林有自知之明的话,赶紧求生吧,这时候还谈首富? 万达集团告别房地产,就本人认为是企业的转型策略。 从事了30多年房地产的万达,在全国各地打造了其地产王国,如今瘦身退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地产大佬的万达对于房地产未来若干年的判断和预期。第一,释放资产的流动性。 众所周知,地产行业是重资产,然而资产流动性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此次的改革可以说让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得以释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运营风险。从实际操作看,至少释放出千亿资产。第二,未来的盈利点不再是地产行业。 虽然不能明确肯定未来的地产行业是否继续繁荣还是逐渐衰退。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地产行业的风险性加大,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可以看到中央和各地在近两年频繁发出政策信号,限购、限贷、限售,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纷纷回落,交易量更是持续走低;二是地产行业确实走完了一个生命周期,未来的赢利点在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 科技 等高核心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资产轻、附加值高、门槛高、 科技 含量高、政策扶植力度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说花同样的价钱,不如摆脱老旧沉,集中起来办大事。第三,地产不在但管理还在。 万达卖掉了酒店资产,但是酒店的管理权还在,万达酒店仍然负责酒店的设计、经营和管理。万达文旅也同样负责主题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所以整体来说,对其影响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大。万达通过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迅速回笼资金,而不再靠买地卖房的模式,其称之为"去地产化"。 正如同一个人脱去了厚棉袄,换上了短袖短裤,就是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更远。(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作为一个 财经 工作者,我认为王健林宣布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这应该是句真心话,也标志万达经营战略的真正转向。 这么做,说明王健林还是把握透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脉搏,在王健林看来中国房地产业爆发时期就高利润时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微利时代了;而且现在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继续留在这个领域找拼,有点物不所值了。 而且,随着城镇化进入尾声,以及人口城市化的放缓,未来房产需求量和价格上涨幅度都会比前二十年有较大的下滑。 所以,在房地产处于这样拐点时期,王健林先生宣告万达告别房地产,其实是聪明之举,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目前房地产的整体趋势其实大家都看得比较明白了。前几年的疯狂抢购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巨大泡沫,目前的价格已达到波峰,后续很难有再多的接盘侠愿意接手,即便不是最高值也已非常接近,5-10后将迎来不可逆的下跌,15-20年后可能会有大幅下跌。 资本的炒作向来是有大的利益空间就一踊而上,到达巅峰就会及时离场,这在股市上看得更为真切。同样的,做企业的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要考虑5-10年后的市场情况。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大势已去,王健林的彻底告别房地产规划可谓大刀阔斧,干净利索,不愧为一名退役军人,有着军人的果敢和勇气。虽说是丢卒保车,损失不少,可看看现在捡了便宜的富力地产的尴尬你就知道,爱占小便宜的吃大亏,能吃得小亏的才叫看得长远。 万达以前的重资产造成负债过多,体量过大,运作投入过大,就像一艘行在浅湾的豪华游轮,看着气派,可随时会搁浅。可如今,王健林甩掉了累赘,轻松出海,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新领域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强劲。这几年万达也屡经战败,元气大伤,这段时间会是万达短暂的休 养生 息期,所以无论是王健林还是王思聪都显得低调很多,3-5年后相信万达会再次引人瞩目。 看好王健林的未来,也看好王思聪。这两位父子都是正儿八经做实业的,王健林不炒作不来虚的,虽说有时王思聪有些大嘴巴有些不着调,但是三观正,又正义感强,还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看好他们在商场上的眼光和能力。 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不能将房地产当作经济增长的“兴奋剂”,政府政策上已经不支持了。 房地产的贷款越来越紧张,资金链收紧,很多房地产公司会很难受。 等房产税开征,许多空置房会出来,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会下跌 大势所趋,提早转型,是稳妥的的决定。 而且根据万达发布的情况,转型还是挺成功的。老王还是挺厉害的。房地产下跌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下跌幅度很大,地产规划在那里摆着,政府法规在那亮着。个人觉得,告别房地产是后30年正确的方式。 中国的房产观念太严重,甚至影响到了99年的小生们。王健林集团去除地产化或许会走的更快,更轻些。中国2028年房子应该是不稀缺的,因为拆迁会让家庭有更多的房产或是启动资金。那时候应该就不会因为房子而犯愁。 特朗普都去当总统从政了…这个就是房地产的顶端,在中国没有可能……所以转行是对滴……顺带把房地产降降温…还有一点…制造业不崛起,那就是要科学研究崛起,两条路放在这里,都需要新生代好好打拼,换句话说到底还是教育系统,不单单是学校,家长也要上点心… 各个都从商,商业本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故事,所以商业服务也严格监管…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生产东西的,做假的成本一定要很高,代价一定要很大,不然,违法成本低,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回到 社会 ,反馈的就是综合问题…映射的就是国际问题…就是国际竞争力… 所以…定论就是练好内功,脚踏实地,人人都有工匠精神,才是 社会 正能量… 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企华安)入股的杭州富谦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票票喵”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投资理财,目前该平台圈钱跑路,已被杭州警方以“涉嫌集资”罪立案侦查。 2018年8月5日该平台累计涉嫌出借人达3000余人,累计总用户数达36万余人次;涉嫌金额49.4亿,目前亏空出借人资金8亿元左右
如今提起万达,应该无人不知。可以说,万达是一家自带聚光灯的企业。轻资产转型,不管是行业下行压力下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出击,这位“老大哥”却实实在在的引领着行业的未来走向。万达集团有四大业务,分别是商管、地产、文化和投资,大家所熟知的万达商业地产就是曾经覆盖了商管和地产两大业务的公司。 为什么说“曾经”呢?这要从他的发展历程来解释了。 2002年9月16日,大连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和大连一方地产有限公司各持股50%成立了大连万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从万达集团收购了27家地方公司,更名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成为万达旗下唯一的地产发展平台;2009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1月29日,万达商业地产引入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的战略投资,用来赎回港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手中的股份,并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万达集团下的商管集团,之前的地产业务被剥离出去,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了解了万达商业地产的基本信息后,我们再来看分享的主题:万达的轻资产模式。 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先熟悉一下,什么是轻资产?以及国内的其他房地产企业是否也在进行轻资产转型探索呢? 以万达为例,轻资产模式就是建设一个万达广场,全部资金由投资方承担,万达负责项目前期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同时负责商场内的招商和运营管理,万达还会将自己的品牌注入其中,在商场运营过程中使用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简而言之,除了钱是别人掏,其他还是万达全权负责。万达广场正式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租金收益由万达和投资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重资产模式也就是万达的城市综合体产品,建设万达广场的资金由万达自己出,周边再配套建设写字楼、商铺和住宅等,万达将这些物业对外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再投入到万达广场中,形成“以售养租”的运营模式。 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来看,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分离,是行业洗牌的开始,也是行业走向专业化、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许多标杆房地产企业相继提出轻资产战略转型,像万科、绿城、保利、龙湖地产等等。万达可以说是走在轻资产转型最前列的“三好学生”,早在2015年就正式启动了轻资产模式,当时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川信托和快钱公司联手,共建了20座万达广场,这标志着万达走向了轻重并举的道路;2017年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2018年将轻重资产分离,地产与商管集团各司其职。前面也提到过,正是在这一年,万达完成了商业地产公司的拆分。伴随着万达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的业务分离,万达的组织结构调整也在逐步实施。 首先,分拆出来的地产开发业务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负责,业务覆盖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其中地产开发又分为商业项目和住宅项目两大板块。其次,完善商管集团各业务条线,建设业务四大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招商中心、营销策划中心和运营中心,以及九大运营中心: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中南、西南、华南九大区域,各区域成立相应的运营管理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下则成立各地城市公司。除了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在人事任命方面,万达也是下了很大功夫。 2019年,距离万达牵手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四大战略伙伴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此时,腾讯、苏宁开始更深地介入万达商管。来自腾讯的李朝晖、来自苏宁易购的蒋勇成为万达商管新任董事。这两个战略伙伴介入之后,万达商管的董事构成包括董事长丁本锡,董事齐界、曲德君、王志彬、李朝晖、蒋勇,还有独立董事陈汉文、薛云奎、刘纪鹏。 进入2020年之后,万达商管经历了四次高层“换血”。原董事长丁本锡请辞,由万达商管原董事兼副总裁齐界接任董事长和总裁一职。之后,万达商管的副总裁梁飞建、高级总裁助理兼规划中心总经理黄驾宙、首席总裁助理兼招商中心总经理王锐相继离职,由曾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万达商业地产城市公司总经理的韩扬、华西运营中心总经理陈洪涛、万达商管高级总裁助理章培玉分别接任。2月,万达商管副总裁沈嘉颖离职,由商管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华北运营中心总经理孙亚洲接替。4月21日,原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肖广瑞接任齐界,转任万达商管执行总裁。了解了万达的轻资产转型之路,以及万达为此进行的组织再造手术之后,我们再来看万达的轻重资产两种模式,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 前面我们也简单介绍了一下,那具体来看,“以售养租”的重资产模式就是万达将自有资金和募集到的资金用来购买土地,自己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作为商业部分只租不售,所有权仍然在万达手中,所获得的租金收益和资产溢价一部分用来归还银行的贷款利息,另一部分归自己所有,万达广场的租约和资产可以拿来抵押,贷款金额又投入到购买土地中,由于物业升值所产生的资产溢价部分还可以拿来进行私募融资、或者整体出售、或者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周边配套的住宅、写字楼和商业街对外销售,所获得的销售收入用来归还银行贷款。 我们再来看万达的轻资产模式,万达与银行、证券、基金等投资机构合作,开发万达广场的资金由投资机构承担,万达负责广场的设计、建设、招商和运营,同时输出万达的品牌、管理、技术和资源等等,建成后,万达广场的所有权和增值收益归投资机构所有,租金收益一分为二,大部分归投资机构,万达每年从中获取30%左右。轻资产转型以来,万达商管的经营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2018年底,万达广场已开业“轻资产”项目23个,2019年开业的43个万达广场中,有29个是轻资产项目,2020年计划开业的50个万达广场中,37个是轻资产项目,在建的133个万达广场中,107个是轻资产项目。截至目前,万达商管旗下开业的万达广场已经达到324个。 2019年万达商管实现收入434.8亿元,租金收入384.8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轻资产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3.9%,万达广场出租率99.9%,租金收缴率100%。前面我们说到万达进行轻资产转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万达为什么要转型呢?以前的重资产模式难道不赚钱了吗? 从整个行业来说,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以前看好的物业升值前景已经不复存在,并且,重资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形势,靠单打独斗、统包统揽的粗放型运作模式来盈利更加困难,所以轻资产模式应运而生。 单从万达自身来说,除了行业共有的各种压力,上市融资也像一座大山,时刻压在万达身上。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万达从2009年底就启动A股上市之路,但2010年遇到房地产严格调控,先后出台的“国十一条”、“新国四条”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收紧,包括首付比率、贷款利率、房地产开发用地、融资IPO等等。随后几年,虽有相对宽松的房地产政策相继出台,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政策紧缩周期之内,实际上是叫停了房地产企业的股权融资,转型轻资产后,就可以不被划入“房地产”板块,从而避开政策风险。4年后,万达因未按照上市规则报送预先披露材料而终止上市,随后在香港上市,但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之后股价一直下跌,也是因为境外投资者并不看好万达的重资产模式,在香港上市18个月后,万达从香港退市,重回A股。 但从2015年受理申请后,直至今日仍未成功上市,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6日,万达中止审查,之后是恢复审查还是终止,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写:谦启咨询团队 编辑、排版、校对:小谦 主编:陈勇 出处:谦启管理评论
作 者:邵轩岚
来 源:财视传媒
时势造英雄,时势也毁英雄;但真正的英雄都会卷土重来。 “识大势、知进退”,如今用来形容万达创始人王健林,或许恰如其分。
4年前,王健林面临的时代“大势”是在一轮又一轮海外扩后,外部形势的突变: 融资收紧,资金链几近断裂,万达要面临艰难的“去杠杆”过程,属于万达的时代迅速变“小”了。
随后几年,王健林被迫开始了“瘦身计划”,果断变卖核心资产。比如2017年7月,以637.5亿元的代价,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城市酒店的股权分别卖给融创的孙宏斌与富力的李思廉。中国首富要靠卖家产求存?这一度让外界颇为震惊: 靠资金杠杆撬动的企业,如此没有韧性?
大势变了。王健林这个出身军旅的四川人,关键时刻的决策自然是杀伐决断:虽然无奈,也必须要坚决退出,虽然不舍,也不能有太多留恋。 这就是“知进退”。尤其是“退”,这是需要自我否定的,特别是否定之前很成功的商业模式。
一次性出清了重资产,万达如今成了“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有消息称,曾经的万达物业,现在的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下称“万达商管”)或在年内上市。万达正在变轻,转型较为彻底,已悄然间走在了房企转型的前列。
01、王健林的“大时代”与“小时代”
王健林可谓是一代“网红企业家”。 他言辞犀利,思维敏捷。 广为人知的是他赚1个亿的“小目标”论,让普通人印象深刻,不时拿这个论调调侃。
在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眼中,王健林是个 “不做家门口的汉子” ,他带领万达从大连走到全国;又从全国走向全球。在王健林全部用手稿写就的《万达哲学》一书中,柳传志作序称赞王健林, “极具前瞻性而且决策果敢”;“没一句空话套话,从不藏着掖着”;“虽只是一本演讲集,但细读下来却是一部企业创业史”。
让柳传志印象深刻的是王健林的“三次转型”:
第一次 是2000年万达开始做商业地产,反对声音很多,住宅地产发展那么好,为什么要自讨苦吃?
第二次 是在2010年,商业地产做得正红火,王健林又一头扎向文化 旅游 ,而且投资之大、动作之快,让人叹为观止,刚开始大家也看不明白,但是王健林趟出了一条新路。
第三次 是万达“又是电商,又是金融,健步如飞,与时俱进”,柳传志如此描述。
而这正是王健林的“大时代”, 它契合了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时代进程,王健林敏锐地抓住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 历史 机遇。 2017年之前,王健林一直是《财富》富豪榜的常客,巅峰时曾以净资产313亿美元问鼎亚洲首富,超过李嘉诚。
新的变化很快来了。2017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世界500强,万达也上榜了,位列第380位。细看万达营业收入为284.8亿美元,利润为1.103亿美元,净利润率不到0.4%,而此前一年万达的利润率还有8.88%。这让观察者非常诧异。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2月万达物业曾在香港上市,以313亿港元的募资成为当年港股最大IPO。不到两年,也就是在2016年3月,王健林以“估值不及预期”进行私有化退市,期望在A股上市。很显然,私有化导致了赢利能力下降。
据一篇题为《王健林“清仓甩卖”真相首富如何对待政策?》的文章解读, 表面上是万达在“买买买”,但背后是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 这部分资金通过“内保外贷”进入了境外,万达和王健林在中国国内背负人民币负债,持有的是海外的美元资产。
而王健买的大都是酒店、游艇公司、 娱乐 、 体育 公司等泛 娱乐 公司。而这些资产,并不是国家需要的。
2017年7月,“看清大势”的王健林果断将旗下13个文旅项目与76家酒店卖掉。值得一提的是,在做出转让决策的半年前,王健林还公开表示,要打败迪士尼。半年后,他要把打败迪士尼的武器卖了。 “这无疑挖心” ,一位 财经 评论员直言。
随后几年,万达一直在接受外界放大镜下的审视,甚至是冷嘲热讽,收缩战线的万达无疑面临了一个艰难的“小时代”。 比较有意思的是,相较于苏宁与恒大等企业近来面临的债务窘境,万达的“卖卖卖”目前赫然成了一个成功转型的“模式”。
02、卖卖卖:舍弃了部分利益,保存了整体
“很早以前,1998年吧,成都某现场活动采访,见过一次,聊天谈到买大连万达足球队,搞到甲A第一,后来又高价卖给实德。那种高位套现的得意感,印象深刻!”一位媒体人谈及20多年前与王健林的一次交集时如是说。
王健林在最近一次的“高位套现”是在2021年5月23日。当日大连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布消息,公司已全部退出了AMC(NYSE:AMC)董事会,仅保留少数股权, 累计回笼资金14.76亿美元。投资收益超过1倍。
2012年,王健林斥资26亿美元购买了全球最大连锁影院AMC100%的股权,这也是万达当年出海的第一笔收购。据报道,在这笔投资中,包括7亿美元现金、19亿美元债务和5亿美元的设备改造费用。
但按照万达方面的说法,万达在AMC的实际现金投资仅有7亿美元,债务仍归属AMC,5亿美元的设备改造费通过AMC上市募资之后已解决。根据此次回笼的14.76亿美元来计算,万达在AMC方面的投资收益超过了1倍。
此外,王健林还加速收缩海外投资: 卖掉世界铁人公司,清空海外5个地产项目。 据媒体统计,万达目前已经清空了其在海外全部的地产项目,累计回笼资金约65.04亿元。有分析人士认为, 王健林当年在海外买的资产其实还不错,所以他出手的时候还能有点溢价,基本也没做亏本买卖。
在国内方面,万达同样是卖卖卖,王健林还喊出了 “商管集团剥离房地产业务,一平方米房地产开发也不能有,成为彻底的商业管理运营企业”,足见其决心。
除了卖掉文旅项目与酒店这个“震惊世界的大动作”外,王健林还引进了腾讯、苏宁、京东与融创4家战投,340亿元入股万达商管;引进阿里、北京文投70亿元入股万达电影;60亿元向融创转让文旅管理公司。这些运作,在外界看来, 万达俨然经历了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场“混改”粘合了中国南北各方势力入局,为其日后进行商管、文化与投资布局轻资产奠定了基础。
在2019年初万达内部的总结大会上,王健林称2018年资本运作合同收入827亿元人民币,已收回现金627亿元人民币。这些收入中,绝大部分是股权资本运作,少部分是资产转让。万达通过卖卖卖,为转型获得了喘息之机。在分析看来, 具有很高“政治智慧”的王健林,舍弃了万达的部分利益,保存了整体利益。
万达第四次转型,在王健林看来是很成功的,房地产不再是主要收入来源,最终完成目标定在了2020年。据报道,尽管在开始剥离地产业务之初,万达商管曾有过短暂的“阵痛期”,但在2018年和2019年,万达商管净利润率实现连续两年提升,2019年的利润率更是达到了近五年的新高31.91%。
03、如何布局轻资产,万达凭的是什么?
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万达活得怎么样? 据万达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万达广场出租率高达99.4%,租金收缴率更是达到惊人的99.9%。如果扣除减免的43.3亿元租金的影响,即便是受到疫情冲击,2020年万达广场租金同比2019年仍然增长8.1%,实现逆势增长。
万达不但没有倒下,还活得非常不错。 在疫情期间,万达让利43.3亿,租金收入比2019年还要多。在外界看来,这堪称是一大商业奇迹。如今万达旗下各业务板块正在全面开始寻求品牌、管理输出。其中,万达商管的轻资产化最为彻底。
据报道,2020年,万达商管对外宣布,自2021年开始不再发展重资产,即不再投资持有万达广场物业,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每年签约“轻资产”的万达广场将不低于60个。据万达官网显示,目前开业的万达广场有385个。
王健林曾在一次年会中详细阐述了万达商业的“轻资产模型”,将万达轻资产分为投资及合作两类: 投资类就是别人出钱,万达帮别人找地、设计、建设、招商、竣工运营后移交给别人,其中还有一个资本化程序。合作类就是万达既不出钱,也不出地,觉得项目合适,跟别人签合同,帮别人建设,建成后租金三七分成。
新华社对于“万达模式”也给予了很高的褒扬与溢美,原文如下: 放眼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史,能够做到输出品牌管理价值的优秀企业可谓凤毛麟角,且通常需要历时百年之久。而万达用了30年,就让“万达广场”跻身其中,拥有比肩可口可乐、迪斯尼、耐克等全球品牌的价值,殊为难得。
万达凭什么?凭借的是自身的管理经验与品牌, “我作为一些大银行的顾问,被请去为一些不良资产的购物中心做诊断,银行希望我能提供一些经验,帮它们做起来,可是有的项目看完后,我只有一个意见——炸掉重来,没有任何提升办法。” 王健林在《万达哲学》一书这样讲述,而这个讲话是在2010年9月27日。
王健林在书中举了上海松江的一家购物中心的例子。它在大学城附近、地铁站的终点,地段很好,但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综合体,只做了7层,每层6万多平方米,统一层高4.5米、荷载500公斤。
“6万多平方米一层,人进去根本找不着北;统一层高、荷载,完全没有考虑商家的需要。当时还在基坑阶段,我诚恳地对几个股东建议,一定要推倒重来,但他们舍不得已经投入基础施工的几千万元,最后这个项目成了烂尾楼,损失几个亿。”王健林无不遗憾地表示。
万达集团资产规模够养老了吗:不是。世界500强的资产标准是300亿美元。2011年7月15日,万达集团现在的资产总额是1400亿元,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估计2013年万达集团就将跻身世界500强。提到国内的富翁,相信大家可以想到很多人,如马化腾、马云,郭台铭,其中之一就是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根据万达集团官网发布的有关王健林的新消息来看,2019年4月份以来,王健林大概有5天在西部地区。比如,4月11日,王健林董事长出席甘肃省暨陇商大会并发表演讲;4月12日,王健林董事长会见天水市委书记王锐;这样看来,王健林在经过4000亿负债和为了还债“卖卖卖”的之后,对于万达集团转型之路的决心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万达的未来还是可以期待的。1988年,王健林在大连创建了万达的前身“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而他为自己设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先赚一个亿,而王健林也是幸运的,在设定目标的第二年,他就迎来了让他赚了接近1000万元的项目——大连市北京街旧城区改造。而正是这个项目,王健林也找到自己的经营模式,就是改造旧城区。此后,长达十年王健林都是这么做的。2000年,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不满于现状的他觉得让员工和企业活得更好,必须改变现状,最后万达的雏形诞生,他也研究出了新的模式。此后经过王健林大力的扩展,万达走向康庄大道,2016年,王健林家族凭借1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富。此前万达集团官微宣布2019年万达将不再发展房地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万达决定不做房地产,已经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有资料显示,2017年8月份前王健林的财富超过2169.16亿的人民币,而万达的总资产也高达8000亿元,甚至更高。这样大好的局面只延续到2017年下半年,因为马拉西亚大马城项目的失势,王健林不得不低价抛售旗下产业,也造成了万达账面上的亏损,王健林也曾公开表示,其万达负责4000亿。在万达“卖,卖,卖”的情况之后,万达集团外债至少还有2000多亿。所以变卖万达旗下的房地产项目,以此来降低负债率,偿还欠款。此后,万达集团就开始了对未来重新布局。企业开始逐步向文化、 体育 等产业投资,并把内向型的经营思路逐步过渡到内外兼修。2018年是中国房地产企业开始集中“去房地产”化的一年,不少企业的公司业务也开始了实质性的转型,而许多中小房地产企业,甚至直接停止房地产开发,转向其他领域。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过程。像万科这样的企业,都要高喊“活下去”,万达转型一切似乎都已经很明朗了。万达告别房地产老亮认为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而且到目前为止事实也已经证明了万达的选择是正确的。告别房地产,让万达轻装上阵1993年以来,万达经历了4次转型,第一转型是从大连走到广州,由地方性企业转为全国性企业;第二次转型,也就是2000年的时候,万达由住宅地产转为商业地产;第三次转型,万达从单一的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文化 旅游 综合性企业,这时已经来到了2006年;第四次转型就是2015年开始的轻资产战略转型,这次转型与以往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次的转型是要彻底的离开房地产行业。2017年和2018年很多人都知道万达一直在卖卖卖,于是万达高达4000多亿的负债也被大家所关注。如果看了上面万达的4次转型时间点,相信大家就不会那么惊讶了,而且还不得不佩服老王的前瞻。我们在2017年开始看到的卖卖卖应该是老王在2015就已经开始筹划的,虽然有些项目比如文化 旅游 类的确实是割爱了,但是大船掉头难免有些损失,最重要的是能够成功。卖卖卖的同时,万达也一直在发展自己的核心资产,2017年以来每年都交付30个万达广场。时间来到2019年5月,万达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已经又宣布了2000多亿的投资,说明万达已经轻装再出发!万达投资沈阳800亿,其中5个万达广场,但本质已不同5月初,万达投资沈阳800亿曾经一度被刷屏,特别是房地产的圈子里,很多人都觉得房价也要随之再来一波。我们以万达广场为例,其实这次的投资和以前肯定是不一样的,以前都是万达拿地、万达设计、万达建设、万达运营。而这次,一定是万达运作,第三方出资,万达设计、万达运营,这才符合万达的轻资产战略,现在万达已经完全可以靠着这个品牌去扩张了,不需要在单打独斗。万达告别房地产是为因为万达已经树立起了自己的品牌,在这个靠品牌吃饭的时代,在这个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谁还会一个人去搞大把的投资?万达的王健林抛弃房地产有多重原因:1.时代大背景:中国经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巨大的城镇化人口红利,让几十年来房地产行业成为一块香饽饽,但是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有其必然的规律,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程度便会有扩张转为产能过剩,继而工作者劳动收入不再大幅增加,房地产行业同样的经济环中的商品,只是这个商品被赋予金融属性,加上中国土地和户籍的制度,导致这个效应被放大,但现在,很显然,中国房地产黄金时期不再,这是很明显的共识,所以大佬们转行也是很合理的。2.融资难度大。万达是怎么玩的?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套路,像银行贷款开发的,加上大企业的信用背书,有点名气的都这么玩,万达自然有过之而不及,但是这个 游戏 想要一直继续需要满足多个条件,房价还会继续涨;国家还允许房地产这么玩下去;房企信用背书能力还在;居民还买的起房;当然,这多个方面都出现问题,万达靠山倒了,这么大房企,政商关系处理不好,银行融资就难了,而且最重要国家风向变了,整个行业融资都收紧了,一旦资金受限,这个 游戏 就玩不转,那么卖项目,卖公司都是常见的,能撑下去就不错了,今年上半年有超过270家房企破产。3.公司战略转型。万达步伐有点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业务范围涵盖投资,影视, 体育 ,文旅,酒店,房地产,物管,商业中心,还有一些零碎的投资,在海外也布局了很多大型项目甚至高溢价收购,王健林作为聪明人,也会看风使舵,转型是必须的,不然资金链要断了。4.王健林个人原因,这个喊着先赚一个亿再说的企业家,看看他那个豪放的儿子,马云爸爸人家情商这么高都要辞职阿里巴巴集团,回家当老师,王健林有自知之明的话,赶紧求生吧,这时候还谈首富?万达集团告别房地产,就本人认为是企业的转型策略。从事了30多年房地产的万达,在全国各地打造了其地产王国,如今瘦身退出,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地产大佬的万达对于房地产未来若干年的判断和预期。第一,释放资产的流动性。众所周知,地产行业是重资产,然而资产流动性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此次的改革可以说让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得以释放,增强了企业的活力、灵活性,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企业未来的运营风险。从实际操作看,至少释放出千亿资产。第二,未来的盈利点不再是地产行业。虽然不能明确肯定未来的地产行业是否继续繁荣还是逐渐衰退。但有两点是肯定的:一是地产行业的风险性加大,这种风险主要来源于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可以看到中央和各地在近两年频繁发出政策信号,限购、限贷、限售,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纷纷回落,交易量更是持续走低;二是地产行业确实走完了一个生命周期,未来的赢利点在通信、人工智能、互联网、生物 科技 等高核心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的资产轻、附加值高、门槛高、 科技 含量高、政策扶植力度大,具有核心竞争力。如果说花同样的价钱,不如摆脱老旧沉,集中起来办大事。第三,地产不在但管理还在。万达卖掉了酒店资产,但是酒店的管理权还在,万达酒店仍然负责酒店的设计、经营和管理。万达文旅也同样负责主题公园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所以整体来说,对其影响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大。万达通过养老服务、物业管理等迅速回笼资金,而不再靠买地卖房的模式,其称之为"去地产化"。正如同一个人脱去了厚棉袄,换上了短袖短裤,就是想让自己跑得更快更远。(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作为一个 财经 工作者,我认为王健林宣布万达彻底告别房地产,这应该是句真心话,也标志万达经营战略的真正转向。这么做,说明王健林还是把握透了中国的房地产业发展的脉搏,在王健林看来中国房地产业爆发时期就高利润时期已经结束,现在进入了微利时代了;而且现在和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继续留在这个领域找拼,有点物不所值了。而且,随着城镇化进入尾声,以及人口城市化的放缓,未来房产需求量和价格上涨幅度都会比前二十年有较大的下滑。所以,在房地产处于这样拐点时期,王健林先生宣告万达告别房地产,其实是聪明之举,也是万达未来发展的新起点。目前房地产的整体趋势其实大家都看得比较明白了。前几年的疯狂抢购带来了整个行业的巨大泡沫,目前的价格已达到波峰,后续很难有再多的接盘侠愿意接手,即便不是最高值也已非常接近,5-10后将迎来不可逆的下跌,15-20年后可能会有大幅下跌。资本的炒作向来是有大的利益空间就一踊而上,到达巅峰就会及时离场,这在股市上看得更为真切。同样的,做企业的也要考虑这个问题,尤其要考虑5-10年后的市场情况。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大势已去,王健林的彻底告别房地产规划可谓大刀阔斧,干净利索,不愧为一名退役军人,有着军人的果敢和勇气。虽说是丢卒保车,损失不少,可看看现在捡了便宜的富力地产的尴尬你就知道,爱占小便宜的吃大亏,能吃得小亏的才叫看得长远。万达以前的重资产造成负债过多,体量过大,运作投入过大,就像一艘行在浅湾的豪华游轮,看着气派,可随时会搁浅。可如今,王健林甩掉了累赘,轻松出海,无论是抗风险能力还是新领域的市场前景,都比较强劲。这几年万达也屡经战败,元气大伤,这段时间会是万达短暂的休 养生 息期,所以无论是王健林还是王思聪都显得低调很多,3-5年后相信万达会再次引人瞩目。看好王健林的未来,也看好王思聪。这两位父子都是正儿八经做实业的,王健林不炒作不来虚的,虽说有时王思聪有些大嘴巴有些不着调,但是三观正,又正义感强,还是希望他们能有更好的发展。也看好他们在商场上的眼光和能力。政府一再强调,房住不炒!地方政府不能将房地产当作经济增长的“兴奋剂”,政府政策上已经不支持了。房地产的贷款越来越紧张,资金链收紧,很多房地产公司会很难受。等房产税开征,许多空置房会出来,市场供给增加,价格会下跌大势所趋,提早转型,是稳妥的的决定。而且根据万达发布的情况,转型还是挺成功的。老王还是挺厉害的。房地产下跌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下跌幅度很大,地产规划在那里摆着,政府法规在那亮着。个人觉得,告别房地产是后30年正确的方式。中国的房产观念太严重,甚至影响到了99年的小生们。王健林集团去除地产化或许会走的更快,更轻些。中国2028年房子应该是不稀缺的,因为拆迁会让家庭有更多的房产或是启动资金。那时候应该就不会因为房子而犯愁。特朗普都去当总统从政了…这个就是房地产的顶端,在中国没有可能……所以转行是对滴……顺带把房地产降降温…还有一点…制造业不崛起,那就是要科学研究崛起,两条路放在这里,都需要新生代好好打拼,换句话说到底还是教育系统,不单单是学校,家长也要上点心…各个都从商,商业本来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故事,所以商业服务也严格监管…不管是买东西的还是生产东西的,做假的成本一定要很高,代价一定要很大,不然,违法成本低,大家都抱着侥幸心理,回到 社会 ,反馈的就是综合问题…映射的就是国际问题…就是国际竞争力…所以…定论就是练好内功,脚踏实地,人人都有工匠精神,才是 社会 正能量…华安未来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企华安)入股的杭州富谦网络 科技 有限公司“票票喵”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投资理财,目前该平台圈钱跑路,已被杭州警方以“涉嫌集资”罪立案侦查。2018年8月5日该平台累计涉嫌出借人达3000余人,累计总用户数达36万余人次;涉嫌金额49.4亿,目前亏空出借人资金8亿元左右
如今提起万达,应该无人不知。可以说,万达是一家自带聚光灯的企业。轻资产转型,不管是行业下行压力下的被迫之举,还是主动出击,这位“老大哥”却实实在在的引领着行业的未来走向。万达集团有四大业务,分别是商管、地产、文化和投资,大家所熟知的万达商业地产就是曾经覆盖了商管和地产两大业务的公司。 为什么说“曾经”呢?这要从他的发展历程来解释了。 2002年9月16日,大连万达房地产有限公司和大连一方地产有限公司各持股50%成立了大连万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从万达集团收购了27家地方公司,更名大连万达商业地产有限公司,成为万达旗下唯一的地产发展平台;2009年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8年1月29日,万达商业地产引入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的战略投资,用来赎回港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手中的股份,并更名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就是万达集团下的商管集团,之前的地产业务被剥离出去,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了解了万达商业地产的基本信息后,我们再来看分享的主题:万达的轻资产模式。 在此之前,我们还要先熟悉一下,什么是轻资产?以及国内的其他房地产企业是否也在进行轻资产转型探索呢? 以万达为例,轻资产模式就是建设一个万达广场,全部资金由投资方承担,万达负责项目前期的选址、设计和建造,同时负责商场内的招商和运营管理,万达还会将自己的品牌注入其中,在商场运营过程中使用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简而言之,除了钱是别人掏,其他还是万达全权负责。万达广场正式投入运营后,所产生的租金收益由万达和投资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 重资产模式也就是万达的城市综合体产品,建设万达广场的资金由万达自己出,周边再配套建设写字楼、商铺和住宅等,万达将这些物业对外销售,所产生的现金流再投入到万达广场中,形成“以售养租”的运营模式。 从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来看,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分离,是行业洗牌的开始,也是行业走向专业化、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许多标杆房地产企业相继提出轻资产战略转型,像万科、绿城、保利、龙湖地产等等。万达可以说是走在轻资产转型最前列的“三好学生”,早在2015年就正式启动了轻资产模式,当时与光大安石、嘉实基金、四川信托和快钱公司联手,共建了20座万达广场,这标志着万达走向了轻重并举的道路;2017年全面实施轻资产战略;2018年将轻重资产分离,地产与商管集团各司其职。前面也提到过,正是在这一年,万达完成了商业地产公司的拆分。伴随着万达地产开发和商业运营的业务分离,万达的组织结构调整也在逐步实施。 首先,分拆出来的地产开发业务由新成立的万达地产负责,业务覆盖地产开发和物业服务,其中地产开发又分为商业项目和住宅项目两大板块。其次,完善商管集团各业务条线,建设业务四大中心:项目管理中心、招商中心、营销策划中心和运营中心,以及九大运营中心: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中南、西南、华南九大区域,各区域成立相应的运营管理公司;项目管理中心下则成立各地城市公司。除了组织结构上的调整,在人事任命方面,万达也是下了很大功夫。 2019年,距离万达牵手腾讯、苏宁、京东和融创四大战略伙伴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此时,腾讯、苏宁开始更深地介入万达商管。来自腾讯的李朝晖、来自苏宁易购的蒋勇成为万达商管新任董事。这两个战略伙伴介入之后,万达商管的董事构成包括董事长丁本锡,董事齐界、曲德君、王志彬、李朝晖、蒋勇,还有独立董事陈汉文、薛云奎、刘纪鹏。 进入2020年之后,万达商管经历了四次高层“换血”。原董事长丁本锡请辞,由万达商管原董事兼副总裁齐界接任董事长和总裁一职。之后,万达商管的副总裁梁飞建、高级总裁助理兼规划中心总经理黄驾宙、首席总裁助理兼招商中心总经理王锐相继离职,由曾任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万达商业地产城市公司总经理的韩扬、华西运营中心总经理陈洪涛、万达商管高级总裁助理章培玉分别接任。2月,万达商管副总裁沈嘉颖离职,由商管集团高级总裁助理兼华北运营中心总经理孙亚洲接替。4月21日,原万达集团高级副总裁兼人力资源管理中心总经理肖广瑞接任齐界,转任万达商管执行总裁。了解了万达的轻资产转型之路,以及万达为此进行的组织再造手术之后,我们再来看万达的轻重资产两种模式,究竟是怎样运作的呢? 前面我们也简单介绍了一下,那具体来看,“以售养租”的重资产模式就是万达将自有资金和募集到的资金用来购买土地,自己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作为商业部分只租不售,所有权仍然在万达手中,所获得的租金收益和资产溢价一部分用来归还银行的贷款利息,另一部分归自己所有,万达广场的租约和资产可以拿来抵押,贷款金额又投入到购买土地中,由于物业升值所产生的资产溢价部分还可以拿来进行私募融资、或者整体出售、或者剥离出来单独上市;周边配套的住宅、写字楼和商业街对外销售,所获得的销售收入用来归还银行贷款。 我们再来看万达的轻资产模式,万达与银行、证券、基金等投资机构合作,开发万达广场的资金由投资机构承担,万达负责广场的设计、建设、招商和运营,同时输出万达的品牌、管理、技术和资源等等,建成后,万达广场的所有权和增值收益归投资机构所有,租金收益一分为二,大部分归投资机构,万达每年从中获取30%左右。轻资产转型以来,万达商管的经营已经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2018年底,万达广场已开业“轻资产”项目23个,2019年开业的43个万达广场中,有29个是轻资产项目,2020年计划开业的50个万达广场中,37个是轻资产项目,在建的133个万达广场中,107个是轻资产项目。截至目前,万达商管旗下开业的万达广场已经达到324个。 2019年万达商管实现收入434.8亿元,租金收入384.8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轻资产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3.9%,万达广场出租率99.9%,租金收缴率100%。前面我们说到万达进行轻资产转型,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万达为什么要转型呢?以前的重资产模式难道不赚钱了吗? 从整个行业来说,房地产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以前看好的物业升值前景已经不复存在,并且,重资产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形势,靠单打独斗、统包统揽的粗放型运作模式来盈利更加困难,所以轻资产模式应运而生。 单从万达自身来说,除了行业共有的各种压力,上市融资也像一座大山,时刻压在万达身上。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万达从2009年底就启动A股上市之路,但2010年遇到房地产严格调控,先后出台的“国十一条”、“新国四条”等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收紧,包括首付比率、贷款利率、房地产开发用地、融资IPO等等。随后几年,虽有相对宽松的房地产政策相继出台,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政策紧缩周期之内,实际上是叫停了房地产企业的股权融资,转型轻资产后,就可以不被划入“房地产”板块,从而避开政策风险。4年后,万达因未按照上市规则报送预先披露材料而终止上市,随后在香港上市,但上市首日就跌破发行价,之后股价一直下跌,也是因为境外投资者并不看好万达的重资产模式,在香港上市18个月后,万达从香港退市,重回A股。 但从2015年受理申请后,直至今日仍未成功上市,最新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6日,万达中止审查,之后是恢复审查还是终止,也让我们拭目以待。 撰写:谦启咨询团队 编辑、排版、校对:小谦 主编:陈勇 出处:谦启管理评论
万达集团
万达集团: 从传统地产行业转型为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万达集团作为传统企业里的龙头,之所以发展的那么迅速,就在于万 达的四次转型都踏准了节奏。
第一次是区域发展,从大连做到全国;
第二次是从住宅房地产转向商业地产;
第三次转型是向文化旅游转型。
而第四次转型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是代表万达未来发展方向的全新转型升级。 这次转型主要内容是转向服务业为主的企业,包括万达集团的转型和 万达商业地产的转型。 万达将加快发展文化旅游、金融产业、电子商务3个产业,到2020年 形成商业、文旅、金融、电商基本相当的四大板块,彻底实现转型升级。
万达的每一次转型带来的都是更高的成就。现如今,万达名下产 业己经遍布中国,万达网络科技集团也 己 在上海宣布成立。 未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场景将会拓展至购物中心、商户、酒 店、电影院,为购物中心等实体商业 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的解决方案。
华为
华为: 战略转型的唯一目的是活下去。
自1987年至今,华为在过去30年里,先后历经多次重大战略转型,形成了从战略制定、战略执行到保障机制的战略管理流程链,使其业务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现持续盈利的发展态势。
在华为的发展历程当中, “活下去”都 是华为始终坚持的最高目标, 因为,只有活下去,企业才有机会寻求更好的发展。 如果企业连活着都成为问题,那么所谓的发展都是空谈。
华为每次的战略转型其实也都面临着外在的环境,包括客户的变化、机会的变化以及竞争格局的瞬息万变等等。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华为能够将全球最顶级专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对其进行研讨、检视和识别,最终,这种集体的智慧可以形成统一的攻势。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 零售转型策略突破传统,核心优势不断筑牢。
“我们零售转型的战略没有变,但我们的上阵武器已经鸟枪换炮,策略打法已经突破传统,核心优势也不断筑牢。”在8月8日平安银行举行的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该行董事长谢永林生动地描述,并用“不容易、守承诺、新变化”三个关键词总结了平安银行过去、现在的经历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2016年10月,平安银行新班子组建,为扭转当时资本压力大、资产质量差的局面,该行做出向零售转型的战略决定。 而零售业务的成绩证明了该行的“守承诺”,短短三年零售成为了该行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柱。
2019年上半年,该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385.96亿元、同比增长31.7%,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6.9%; 零售业务净利润108.10亿元、同比增长19.1%,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70.2%。
蒙牛
蒙牛: 从传统乳业制品企业转型为O2O “互联网+”的奶制品企业。
蒙牛的“互联网+”转型升级是通过跨界战略路线实现。 在毒奶粉事件后,为保证产品的品质, 蒙牛在质量与技术方面直接引进国际标准,整合和运用全球先进的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
而蒙牛的营销手段也非常具有互联网思维,跨界与百度合作,通过二 维码追溯牛奶产地 “精选牧场” ,让客户清晰地了解到蒙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体系。
与滴滴战略合作,从线上扩展到线下,如送蒙牛红包,滴滴专车用户 上车后有机会享受蒙牛牛奶。 蒙牛的转型带来的是更多跨界的合作,互联网思维下的营销使得蒙牛战略合作深入到品牌、渠道、资源甚至供应等方面,这是对蒙牛来说最好的转型方式。
海尔
海尔: 从传统家电企业转型为一个制造创客和企业家的平台。
2014年是海尔全面向互联网时代转型的一年,推出了空气盒子、空气 魔方、智能烤箱等智能终端设备,可谓硕果累累。
在“互联网+”,“工业4.0”的时代,海尔基于互联网企业和客户关系逆转,提出“人人创客”的口号,在企业内部起了管理变革,意欲打造一个平台型组织。
海尔互联网转型4年,海尔已经孵化了1160多个小微创业项目,100个小微企业年收入过亿元,24个小微企业成功引入风投,14个小微企业估值过亿。 过去的海尔是一个制造家电的企业,来来的海尔将是一个制造创客和 企业家的企业。
加多宝
加多宝: 全网联合的营销新思路。
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零售企业带来销售转型的契机,而多 种网络传播模式的发展打开了企业宣传的新思路,“加多宝”的宣传方案在业内享有盛名,不仅广告创意引起不同行业相模仿,投放目光精准更是确保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2015年4月30日,加多宝上线了“金罐加多宝2015淘金行动”,京东 商城、滴滴打车等成为首批合作伙伴。 10天之后的B轮微信发布会,百度外卖、微信电影票、民生银行等都 成为加盟加多宝“金彩生活圈”的第二批战略合作品牌。
海天集团
海天集团: 互联网+整合营销推广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世界前列,但制造业资源消耗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对传播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微视觉通过 “取势、明道、优术” 的战略选择,以市场洞察为基,精准定位,强调持续的行业研究,为客户提供策略清晰的营销解决方案。
秉承着利他主义思维
微视觉通过专业的品牌整合服务
帮助客户 建立和而不同的
整体品牌营销方案及落地执行
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和资源支持
导入最佳战略、模式、策略
路径、资源等创新要素
主要体现在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1、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2、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3、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以把企业的流动性风险从企业的变现力和偿付能力两方面分析与评价。由于企业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发生的问题,称为现金不足及现金不能清偿风险。由于企业资产不能确定性地转移为现金而发生的问题则称为变现力风险。4、收益分配的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程序的加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分析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剧,而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决定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秉承著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企业提出具有创新的发展策略,从而使企业能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重要性
企业要想稳定的发展,使自身的经济得到提升,企业就必须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创设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明确管理目标,制定出相关管理方案。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在发展的过程中培养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为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做出贡献。
一、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显示,目前许多企业管理者都缺乏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度,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关注企业经济的变化,而导致企业存在大量的问题,如不能及时的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将导致企业无法正常经营。与此同时,相关管理者缺乏对经营方法的创新,在经营的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方法,从而使企业无法跟随时代的程序,久而久之,企业则将会时淘汰。由于企业对文化建设缺乏严重的关注,致使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只是一种简单的理念,无法为企业的发展发挥实际的作用。而企业管理者又缺少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使得企业员工缺少职业道德意识,这样员工就不会主动的工作。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以上问题,同时,企业管理者也无法将企业文化的内涵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企业只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培养员工的工作精神。所以,企业不能为自身树立良好的形成,在宣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阻碍,而企业要想让文化发挥实际的作用,只有明确企业文化发展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方案,这样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经营体系,然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却缺乏明确企业文化的经营方案,从而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没有任何意义[1]。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1.企业文化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企业的健康成长需要管理者能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并保证企业精神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企业文化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企业文化中不仅包含着企业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也存在良好的经营理念,如果管理者能有效的将企业文化贯彻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那么将会得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企业文化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稳定的成长。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也会使员工的思想发展改变,让员工具备基础的职业道德理念。
2.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也离不开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过程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企业文化离开了企业是发展,企业文化将无法实际的作用,而企业也很难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经营方法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其中,并利用企业文化与其他企业做竞争,从而使企业能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3.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其构建理念中融入著以人文字的理念,因此,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管理者在经营的过程中会与员工友好的相处,并以身作则,为员工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员工与管理者、员工与员工和谐的相处,并一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努力奋斗。只有这样,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从而促进企业的增长。
三、关于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提出的策略
1.企业应对企业文化有足够的认知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对企业文化有足够的了解,这样企业在能有效的应用企业文化。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企业管理方案时,首先要明确企业文化的目标,并根据企业文化的目标制定管理方案。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要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学习企业文化,从而保证能科学的管理员工,并在管理的过程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这样企业也才会不断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根据可持续发展策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自身的经营方式,并按照企业文化的方案合理对企业员工进行分工,从而使企业形象完整的经营体系,让企业朝着正确的发向发展[2]。
2.遵循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努力奋斗,因而,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尊重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管理者应尊重每一位工作者,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系与重视,这样企业员工就会激发自身对企业的思想情感,在工作的过程中认真对待自身的工作,帮助企业快速的发展。比如:企业管理者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激励和鼓励员工,表扬工作优异的员工,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奖品,从而激发员工参与工作的热情。而企业也要让员工在工作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让员工根据自己的思想工作,为企业构建新颖的经营方案,只有企业管理者重视每一位工作人员,员工才会为企业贡献自身的力量[3]。
3.构建企业的特色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具有独特的经营理念,使其企业在市场中突出重要的位置,只有企业文化的特色别具一格,吸引人的眼球,企业的经营方法才会得到创新。因而,企业的管理者要选择合适的文化内容,构建属于自己企业的特色,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效率。而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深入的了解基层群众,根据群众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经营方案,积极开展企业文化活动,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参与到其中。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到真正的改革,并把企业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结束语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重视文化建设,在构建企业文化的过程中,将新颖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工作意识灌输到企业员工的思想中,让员工拥有良好的工作素养,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负责,从而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只有让企业文化真正的发挥作用,企业才会稳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认可。
参考文献
[1]杨康.企业文化建立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1:12-34.
[2]李丽丽.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和方法[J].现代经济资讯,2015,21:45-56.
[3]于桂红.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中的地位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5,23:78-89.
范文二: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房地产企业的管理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摒弃了依靠数字分析和规章制度来强化管理工作的硬性管理方法,将更多的经历转移到了文化的认同上,通过优化企业的文化,凝聚更多的心理趋向、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来柔性管理企业,从而在提高了企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使得房地产企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和执行,所以本文就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阐述,探究了强化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现阶段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状况,并以万达集团为例提出了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作用;现状;措施
一、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内涵
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是房地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以房地产企业的管理哲学和理念为核心的,凝聚著全体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房地产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以及凝聚力。现阶段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物质层、制度层和观念层三个主要的层面,具有文化导向性,注重整体意识,有一定的精神追求,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具有双向属性,即房地产企业既遵循文化事业的一般规律,同时,房地产企业又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
二、强化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强化房地产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提高房地产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同样也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灵魂。也就是说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和进步,就必须通过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商业信誉、品牌和服务的质量来提高自身的内在竞争力,而这些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其次,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最终目标的,而在房地产界,品牌竞争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强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具体稳定性,是企业发展的土壤,能够给予房地产企业更多的力量,是企业发展的灵魂,由此可见,强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对于房地产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方面,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阶段一些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只是从口号上理解企业文化,没有将企业的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结合起来,缺乏实际的执行力,导致了房地产企业出现“老板文化”、“旗手文化”等企业文化,形式化的房地产企业文化大大降低了房地产企业文化的价值,没有实现房地产企业实施企业文化的初衷。另一方面,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创新性,众所周知,我国大多数房地产企业都是诞生于改革开放后,所以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存在同一化和重复性,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都将“团结求实、质量第一、开拓创新、顾客质量、服务周到”等口号作为自己的企业文化,千篇一律,模仿较多,不能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特色来建设自身的企业文化,这样一来,既不能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也不能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价值。
四、强化我国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措施
1.实际案例
众所周知,万达集团可谓是房地产企业的领头军,之所以万达集团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纵观万达企业集团的企业文化,我们可以看出,在第一阶段,万达集团的强调诚信经营,老实做人,精明做事是其企业文化;第二阶段,万达集团强调社会责任,共赢创富,回馈社会是其企业文化;第三阶段,万达集团强调追求卓越,国际万达,百年万达是其企业文化。由此可见,万达集团在不同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且其制定的企业文化是与其发展水平和战略目标相吻合,是有利于其下一步的发展和进步的,因此,万达才有着今天的成功和成就。
2.强化措施
①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所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也是使企业文化能够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而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对于房地产企业的员工来说,要把一切活动都围绕着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来开展,使员工能够接受企业文化,并且使员工拥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而对外,要树立信贷的营销观念,强调以顾客为中心。
②加强创新和协作的力度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在营运过程中不仅需要和本行业的其他企业进行交流,而且需要和 *** 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以及建筑材料供应商等其他组织进行沟通和联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协作意识成为了房地产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外,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就必须加以创新,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必须真正的体现人性化、个性化以及现代的服务理念。
③优化自身的企业形象
优化房地产企业的企业形象,不仅要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还需要房地产企业以诚信为根本,打造具有房地产企业特色的企业形象,这同时也是优化房地产企业外在企业文化的必然需求,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要充分的考虑自身的品牌设计、规划设计、市场定位、文化品味以及服务水平等,以诚信为根本,做到表里如一,加大宣传的力度,使自身的企业形象得到不断的优化,强化自身的竞争力。
五、结语
虽然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比较重视房地产企业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但是就实施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不断的优化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文化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郝丹江.浅析国有房地产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与途径[J].南方论刊,2015,5:79-80.
设计是设计者个人或设计团体有目的进行有别于艺术的一种基于商业环境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设计类 毕业 论文题目与选题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广告 设计毕业论文题目
1、浅析长沙开福万达广场设计管理
2、基于功能的H5广告研究
3、浅谈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4、户外广告的文明传承与创新研究
5、基于无线传输的LED广告屏设计
6、浅析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观念创新及表现形式
7、浅谈创意广告设计
8、户外广告效果评估的研究综述
9、基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影视广告设计--评《影视广告设计》
10、基于视觉传达设计下的计算机图形图像设计
11、广告设计方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研究
12、从国人传统思维到现代设计研究--字说广告的起源、发展、标准探析
13、广告设计的新理论--评《新形态广告设计》
14、新时期平面设计中视觉审美元素的应用研究
15、工业产业经济中汽车广告设计策划研究
16、公益广告语言的艺术化
17、商务目的引导下的广告转喻机制研究
18、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情感化 思维训练 实践
19、广告牌灯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20、平面广告设计中计算机图形图像软件的运用与实现
21、浅谈电视广告中幽默元素的应用
22、微电影广告的情感表现
23、动画元素在电视广告中的修饰作用解析
24、浅谈商业摄影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25、基于消费心理的茶生态旅游广告设计初探
26、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隐性美”探析
27、情感共鸣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表现和影响研究
28、数字生活空间公益广告有效传播策略
29、浅析图像处理软件入门案例
30、数码影像在平面广告设计表现中的整合应用
31、探究数字媒体艺术中运用 逆向思维 的探究
32、浅析插画在现代商业招贴广告设计中的应用
33、无语声设计在动画广告中的优势运用
34、影视广告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之探析
35、app广告的互动设计与探究
36、消费者对原生广告态度的实证研究--从认知、情感、行为角度探析
37、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品牌互动广告传播的策略研究
38、简述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展示
39、多重感官体验--动画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融合
40、非物质设计与广告话语形态研究
41、基于TCB定位模式和IDU效益分析的青少年戒酒广告设计
42、 传统 文化 元素在茶叶广告设计中的应用与创新
43、视觉语言在广告中的应用及创意策略
44、关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隐性”之美的讨论
45、浅谈广告设计中的色彩
46、“新丝路”下户外平面广告的立体化视觉语言分析
47、公益海报设计作品《节约用水》
48、美国商业广告设计中的文化价值观
49、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扎染技术应用分析
50、网络广告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探究
包装设计论文题目
1、交互式包装设计中情感体验的融合与设计优化探讨
2、论人性化包装设计在商业环境下的体现
3、绿色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基于芒编与纸盒相结合的包装设计研究
5、彝族 刺绣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探究包装设计中视觉思维模式的创新
7、浅析地域文化在秦皇岛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8、国潮文化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9、植物纤维制可分解包装袋的营销策略
10、艺术品包装设计理念分析——以书画类艺术品为例
11、折叠结构在快餐包装设计中应用所思
12、浅析插画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13、文化旅游创意视角下的信阳毛尖包装设计
14、蔚县土特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及对策探究
15、情感化设计在食品包装中的运用
16、基于淘宝SEO的度尾文旦柚包装设计
17、基于情感化设计的 儿童 产品包装研究
18、情感视角下插画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19、贺岁生肖纪念瓷包装策略研究
20、网红思维角度下的包装设计营销策略研究
21、中老年降压药品的交互式包装设计
22、中国风视觉语言在国产化妆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23、基于Ansys Workbench的电炖锅包装设计与仿真分析
24、塑壳式低压断路器纸质运输包装设计
25、民国时期“三星”牌膏类化妆品包装设计解读
26、洛阳地域文化在葡萄酒包装设计研究中的应用——以洛阳宝石酒庄包装设计为例
27、木版 年画 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28、电饭煲运输包装设计及跌落仿真分析
29、糕点包装设计中的视觉元素研究——以四喜岷县点心系列包装设计为例
30、蜂蜜包装中的视觉元素研究——以Miel(蜜尒)蜂蜜系列包装设计为例
31、东阳竹编文化元素在高职院校包装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32、浅谈视觉阅览顺序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宋玉洁
33、以茶产业为例谈中小型食品企业包装设计的推广研析
34、论茶包装的设计维度
35、湖北省博物馆文创产品包装设计
36、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包装设计研究——以吉林人参为例
37、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8、民族手工艺在包装设计中的转型应用研究
39、网购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40、浅析趣味性包装设计与受众消费心理
41、探究物联网发展视角下的包装设计
42、电子商务模式下山西农特产品包装创新性设计研究
43、插画艺术在中国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44、包装的色彩运用与广告效果探究
45、动漫元素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ui设计生毕业论文题目
1、浅谈UI设计中的视觉设计风格发展
2、浅谈UI设计中的视觉表现
3、UI交互智能迷你净化器设计--创意思维设计
4、回合制手游新增UI设计规范研究
5、基于用户体验的移动终端UI设计
6、基于HTML5和jQueryMobile的移动学习APP设计与实现
7、UI设计中图形创意 方法
8、UI设计的交互性与界面视觉设计研究
9、浅谈艺术设计中UI界面设计及应用
10、手机 操作系统 ui设计浅析
11、浅析用户交互设计中的视觉性设计
12、UI设计中用户体验研究
13、一种嵌入式UI界面的设计原理浅谈
14、基于Android的大学生“学习伴侣”系统
15、中国传统元素在UI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16、基于Android的自定义通用可视化控件
17、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传统媒体客户端用户使用行为研究
18、基于特定主题的手机UI界面设计
19、儿童数字读物UI设计原则与风格探析
20、从街头 篮球 游戏分析游戏UI设计
21、浅谈交互设计流程中的视觉因素
22、基于jQueryMobile技术的移动网站开发研究
23、纬编立体提花织物的计算机仿真
24、纪检监察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5、移动医疗类产品的UI设计研究
26、网页UI设计中“中国风”元素的应用研究
27、基于移动终端微信平台的UI界面优化设计研究
28、UI设计中用户交互体验的视觉思维分析及探讨
29、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农村科普 教育 的UI视觉表现形式研究
30、动态插画在视觉传达中的创新与应用
31、断舍离在UI设计中的思考及应用
32、古代装饰器物在中国风手游UI设计中的拟物与抽象
33、UI设计与用户体验在产品中的重要性
34、物联网猪场三维建模与视景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5、如何培养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高技能人才
36、浅谈UI设计中“扁平化设计”的运用和发展趋势--以IOSUI为例
37、论手机游戏UI设计中视觉艺术元素的构成
38、基于UI设计原则的网页界面评价
39、浅谈适应老年用户的手机社交应用UI设计
40、基于IOS平台的服装品牌APP开发设计
41、数字媒体时代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42、智能手机教务学工系统APPUI设计的色彩研究
43、谈立体主义对手机UI设计发展的影响
44、移动学习APP软件生成平台的对比研究
45、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46、研析电子设备界面设计的方法及准则
47、基于Cocos2d-x的电视UI架构设计
48、一种基于AndroidUI分析与设计方法
49、智能手机UI界面设计分析
50、基于WPF的UI设计模式研究
设计类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艺术毕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
★ 艺术毕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大全(2)
★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选题
★ 艺术类毕业论文题目参考大全
★ 艺术毕业论文题目
★ 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设计类专业的开题报告范文(2)
★ 设计类专业的开题报告范文
★ 计算机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 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公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公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可以选择那些,大家是否考虑好了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公司管理毕业论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1. 李宁公司培训管理问题实证研究
2. 房地产经纪公司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3. 论跨国公司在华贸易公司的物流管理
4.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规范化的研究
5.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的盈余管理研究
6. 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管理研究
7. 中化工程公司绩效管理研究
8. 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及一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9. 李尔中国有限公司的项目管理流程研究
10. 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11. 完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行机制的探讨
12.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与市场操纵问题研究
13. G电力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14. 建立与公司治理结构相适应的全面预算管理
15. A公司财务一体化管理研究
16.关于发展中国百货零售业的新思考
17.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管理中的.应用
18. 融资融券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
19. 公司控制权转移与盈余管理研究
20. 风险投资“逐名”动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21. 集团管理控制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基于10家企业集团的多案例分析
22. 中国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调查
23. 投资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探究
24. 上市公司风险管理审计研究
25. 基于地区差异视角的外部治理环境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兼论公司治理的替代保护作用
26. 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准则变更与ST公司盈余管理
27. 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
28. 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
29. 万达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研究
30. 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与控制研究
31. 多行业集团公司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研究
32. 机构投资者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33.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企业价值
34.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
35. XX汽车公司全面存货管理探索
36. 基于风险管理的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内部控制研究
37. 我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创新研究
38. 外部治理环境、终极控制人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39. 基于制度设计与措施选择论保险公司全面风险管理
40. 跨国公司执行力管理中国本土化模型的研究
41. 我国创业板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
42. 公司管理人员的劳动法适用问题研究
43. 小额贷款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44. IPO公司盈余管理动因与治理研究
45. 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
46. 治理与管理融合视角下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研究
47. 基于权变理论的中国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48. 我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49. DHM公司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
50.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供应链管理体系及其实施方案设计
51. 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52. 一汽解放公司质量管理模式研究
53.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54. 我国国有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激励机制研究
55. 企业集团母子公司管理与控制研究
56. 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资本运营若干问题研究
57.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研究
58.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研究
59. 四川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60. 跨国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控制与管理战略研究
61. 腾龙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62. AZ房地产公司管理诊断及建议
63. 资产减值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64. 公司治理下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65. 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66.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67.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8. 中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竞争力及发展策略研究
69. 金和公司研发管理体系设计
70.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的研究
71. 上市公司营运资本管理与公司绩效分析
72. 银行不良资产与金融资产的管理
73. 公司治理中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及职责
74. 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
75. 中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76. 我国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分析
77. 我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渠道营销研究
78.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方式与审计意见
79. 供电公司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研究
80. 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激励制度研究
81. 我国小额贷款公司风险管理研究
82. 产品市场竞争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研究
83.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研究
84. 公司并购、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变动
85. 公司战略影响盈余管理吗?
86. 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研究
87. 四川长虹公司营运资金管理绩效问题研究
88. 家电销售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89. 完善小额贷款公司信用管理机制研究
90.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重构
91.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92. SYDT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93. 公司治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实证研究
94. 我国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问题探讨
95. 基于公司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96. 公司现金流管理的实证研究
97. 公司快速成长期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
98. 上市公司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探讨
99.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转型法律问题研究
100.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准备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101. 基于公司战略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