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管理学研究论文摘要

发布时间:

管理学研究论文摘要

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两篇

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一

摘要 4-5

ABSTRACT 5-6

1 导论 10-24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2

1.2.1 研究目的 11

1.2.2 研究意义 11-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9

1.3.1 对产业投资基金基本理论的研究 13-15

1.3.2 对产业投资基金运营作业层面的研究 15-17

1.3.3 对产业投资基金外部环境的研究 17-19

1.3.4 研究现状述评 19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9-20

1.4.1 研究思路 19

1.4.2 主要内容 19-20

1.5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20-24

1.5.1 研究方法 20-21

1.5.2 技术路线 21-22

1.5.3 数据来源 22-24

2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4-38

2.1 相关概念界定 24-26

2.1.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定义 24

2.1.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特征 24-25

2.1.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25-26

2.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理论基础 26-36

2.2.1 投资组合理论 26-29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9-31

2.2.3 金融创新理论 31-32

2.2.4 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32-36

2.3 本章小结 36-38

3 我国林业投融资现状与问题分析 38-72

3.1 我国林业投资分析 38-61

3.1.1 我国林业投资总量分析 38-45

3.1.2 我国林业投资结构分析 45-47

3.1.3 我国林业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47-50

3.1.4 我国林业投资效率分析 50-61

3.2 我国林业融资分析 61-69

3.2.1 数据收集的说明 61

3.2.2 样本企业的基本情况 61-65

3.2.3 样本企业融资情况 65-69

3.3 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 69-70

3.3.1 投融资总量不足 69

3.3.2 投融资效率不高 69-70

3.3.3 投融资渠道单一 70

3.4 本章小结 70-72

4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72-97

4.1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必要性分析 72-78

4.1.1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提高林业资源配置效率 72-73

4.1.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符合林业投资特征 73-76

4.1.3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促进林业产业成长 76-78

4.2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可行性分析 78-96

4.2.1 资金来源可行性分析 79-81

4.2.2 投资收益可行性分析 81-86

4.2.3 经验支持可行性分析 86-87

4.2.4 林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87-95

4.2.5 政策支持可行性分析 95-96

4.3 本章小结 96-97

5 国内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97-108

5.1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97-100

5.1.1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97-99

5.1.2 国外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启示 99-100

5.2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经验借鉴 100-107

5.2.1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历程 100-106

5.2.2 国内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启示 106-107

5.3 本章小结 107-108

6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模式设计 108-123

6.1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设立 108-113

6.1.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发起人 108-110

6.1.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募集方式 110-111

6.1.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方式 111-112

6.1.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规模 112-113

6.2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运营 113-116

6.2.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 113-115

6.2.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程序 115-116

6.2.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管理人 116

6.2.4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托管人 116

6.3 我国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方式 116-121

6.3.1 产业投资基金的一般退出方式 116-118

6.3.2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特有退出方式 118-121

6.3.3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退出方式的选择 121

6.4 本章小结 121-123

7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 123-130

7.1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障碍分析 123-125

7.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123

7.1.2 资本市场不完善 123

7.1.3 制度环境不完善 123-125

7.1.4 专业人才较缺乏 125

7.2 发展林业产业投资基金的对策建议 125-128

7.2.1 健全法律法规 125-126

7.2.2 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126

7.2.3 完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制度环境 126-128

7.2.4 加强人才培养 128

7.3 本章小结 128-130

8 主要结论、创新与不足 130-132

8.1 主要结论 130

8.2 创新之处 130-131

8.3 不足 131-132

参考文献 132-138

附录 138-143

个人简介 143-144

导师简介 144-145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145-146

致谢 146

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模板二

摘要 4-6

Abstract 6-7

1 绪论 10-14

1.1 选题背景 10-12

1.2 写作目的和意义 12-13

1.3 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13-14

1.3.1 基本框架 13

1.3.2 研究方法 13-14

2 相关概念与理论 14-22

2.1 激励与激励机制的概念 14-18

2.1.1 激励的概念 14

2.1.2 激励机制的概念 14-15

2.1.3 激励机制的特征 15-17

2.1.4 激励的过程模式 17-18

2.2 相关激励理论 18-22

3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简介 22-27

3.1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基本概况 22-24

3.1.1 中国成达工程有限公司简介 22-23

3.1.2 北京BPDI工程公司企业简介 23

3.1.3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的建立背景及基本概况 23-24

3.2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的人力资源概况 24-26

3.3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26-27

4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员工激励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7-34

4.1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员工激励现状概述 27

4.2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27-34

4.2.1 对员工激励重要性认识不足 28-29

4.2.2 缺乏科学系统的绩效考核体系 29-30

4.2.3 激励措施缺乏系统性与合理性 30-32

4.2.4 缺乏对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 32

4.2.5 缺乏企业文化凝聚力的设计 32-34

5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员工激励机制设计方案 34-54

5.1 基本原则 34-38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34-35

5.1.2 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35

5.1.3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统一原则 35-36

5.1.4 体现员工个体差异的原则 36

5.1.5 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36-37

5.1.6 及时激励与长效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7

5.1.7 基本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37-38

5.2.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员工激励机制设计方案 38-51

5.2.1 绩效考核及评价激励 38-41

5.2.2 薪酬与福利激励 41-44

5.2.3 职业成长激励 44-48

5.2.4 荣誉与地位激励 48

5.2.5 情感激励 48-50

5.2.6 企业文化激励建设 50-51

5.3. 成达公司上海执行中心员工激励机制的运行 51-54

5.3.1 激励机制的内在联系 51-52

5.3.2 激励机制运行的保障 52

5.3.3 激励机制设计的评价 52-54

结语 54-55

参考文献 55-56

致谢 56

管理类的理论型文章不需要有很多的文献综述,最主要是影响和建议部分。那里才是原创和真正展现实力的地方。一定要保证影响和建议部分的观点清晰,逻辑完整,自圆其说。影响部分注意,要讲清楚是什么影响了什么,如何影响,怎样解决(简单概括);建议部分注意写一些新的观点,可以加一些别人的观点,但更多的要突出自己的想法,这是你一篇论文中唯一要认真用脑子思考的地方。其他一般问题不大,摘要注意少些和背景相关的,多写和题目以及文章观点、结论有关的。

药事管理研究论文摘要

药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流程与写作技巧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论文写作的要求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你是大几的啊?如果是本科生的话应该算比较简单,你可以先从数据库中查一些文献,搞清楚自己是要是做综述性的还是实证性的。不过做不良反应的话,实证性的论文你获得数据不是很容易的。有一些做不良反应监测、不良反应法规等方面,你可以先确定下来方向。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40.4%,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16.5%和26.3%。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45.8%,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6.3%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7.5%。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15.2%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存货管理研究的论文的摘要

超市存货量对超市经营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是因为超市存货价值比较大,在流动资产中的占比相对而言也比较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超市存货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随着零售市场的 发展 ,中小型超市的急剧扩张,各个连锁超市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为了寻求发展,增加利润率,提升 企业 竞争力,越来越关注其库存 管理。存货管理促进了超市管理,最佳的存货水平可以降低企业存货资金的占用,加速存货资金的周转,增强盘点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 经济 效益。 文章 剖析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中的弊端,探讨加强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 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资金周转经济效益

超市企业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等。超市应加强存货的管理与核算,一方面避免存货过多而积压资金,另一方面又要避免缺货的威胁, 影响 企业的资金周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超市存货管理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商品、时机、场合、价格和数量等互相配合的情况下,真正达到流通的目的。

一、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超市企业的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比重非常大,存货价值直接影响着流动资产价值,正确反映存货价值,对于客观、公允的反映流动资产价值、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存货的管理水平,促进超市提升竞争能力。存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超市产品的质量、产品定价、加班时间、剩余生产能力、交付周期以及超市的整体的获利能力等方面因素,甚至影响到对顾客的需求能否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超市能否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主体的关键。

2.较好的库存管理,促使超市加速存货周转。所谓存货周转就是对暂时未卖出的货架上的产品依据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循环。存货管理主要是为了加速存货周转,存货周转又促进存货管理水平的提高。存货周转分为前线存货和后备存货的周转。前线存货是指陈列在货架或者零售商购物 环境处的散装商品;后备存货指的是存放在仓库内的用于补货的货物。存货周转要求销售人员、理货人员及时向客户的货架上补充货物,保证货架里面的产品陈列符合标准、保证客户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永远是最新生产日期的产品、永远是新鲜的。存货周转直接刺激销售,较好的库存管理,促使超市加速存货周转。

二、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 问题 与原因

通过对北京市中小型超市调研与 分析 归纳中小型超市存货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经常性的实地盘存制,存货的盘盈、盘亏、积压、毁损等 会计 信息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影响了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由于企业销售或耗用成本是倒算出来的,这样就容易把在计量、收发、保管中产生的差错,甚至任意挥霍浪费、非法盗用等,全部计入销售成本或耗用成本,同时不便于对存货进行随时控制。

2.存货的收入、发出、结存的会计记录不完整。

3.存货数量的虚假不实。小规模超市经常是租赁一间单元房来办公,存货要放到数个与办公地点不同的“仓库”。在注册会计师预先通知小规模企业将要前往的监盘地点的情况下,小规模企业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将存货做调整转移。小规模企业之所以可以隐瞒存货短缺是因为已得知注册会计师将要检查哪些地点的存货,小规模企业有充足的时间把该地点放满存货,造成存货数量的虚假不实。

4.存货的监盘者缺乏 经验 ,不能识别出残次冷背的存货。存货监盘有其局限性,存货监盘只能对实物资产是否确实存在提供有力的证据,但不能保证被监盘(或被 审计)单位对监盘的存货资产拥有所有权,并且也不能对该资产的价值提供审计证据。

5.存货储存的弊端:超市持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是必要的,但是过量的库存将造成不必要的费用,超市的商品一旦入库,便面临着如何尽快销售出去的问题。存货储存会给企业造成较多的资金占用费(如利息成本或机会成本)和仓储管理费。因此,尽量缩短存货储存时间,加速存货周转,是节约资金占用,降低成本费用,提高企业获利水平的重要 方法 和保证。

三、探讨加强中小企业超市存货管理的途径

1.加速存货周转提高库存管理水平。存货周转是销售人员、理货人员重要职责,是提供给消费者永远是最新生产日期的产品的重要保证。

(1)销售人员根据超市的规定和标准及时更换不良品,对客户的存货进行管理,努力做客户的专业顾问,主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存货管理服务,而不仅仅只是“接订单”。要做到这一点,销售人员必须做到:对超市的产品知识掌握全面,例如保质期、代码的意义、产品存放的条件等。再比如,将产品放在太阳直照的地方会退色,进而影响品质,不易卖出。

(2)销售人员必须了解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多少。也就是通过了解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了解各种品牌、包装的知识、向客户推荐正确的包装和品牌的产品组合,这是保证客户正在销售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进行客户管理的前提条件。

(3)要深刻理解存货周转的三项原则,即动手周转货架上的陈列产品、落实先进先出的原则、把存货数记入客户卡。

(4)讲究存货周转方法与技巧。销售人员应具备商品学知识,了解经营和空间上的限制条件,抓住一切合作和促进业绩提升的机会;设定产品保质期、储存条件、消费者购买的最佳时机;各种包装的适用范围和库存量的熟悉可以帮助销售人员判断不同零售商执行的分销标准以及根据该零售商的出货情况设定合适的库存数量;预测机会可以帮助销售人员更加理性地思考问题并提前考虑到一些影响生意的因素提高销售量。

2.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超市企业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被盗、毁损和流失。对存货等重要资产的控制以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如对有关重要资产或记录的存放地安装和使用防盗、防火的报警设施等以防被盗或遭受损失等,以确保其安全与完整,对重要的文件和会计记录还应进行合理的档案管理以保护实物安全。

3.实施盘点控制。盘点控制是指通过对企业的资产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盘点清查,并将盘点结果与会计记录进行比较以确定其是否相符,进而发挥控制作用的一种控制方法。超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资产盘点制度:

(1)定期盘点。

(2)盘点人员组成。针对不同的资产,确定盘点人员。由资产保管人员、记录人员、内部查账人员、单位或得到授权部门的负责人员共同组成盘点小组,以确保盘点结果的客观、准确。

(3)盘点手续。盘点前,应做好各项准备 工作,包括盘点表、盘点器具的准备,盘点具体时间的安排等;盘点过程中,应合理分工,确定操作人员、监视人员、复查人员职责。

(4)盘点结果的处理。通过对盘点结果的抽查,确保盘点结果的相对准确,并对盘点所查明的问题应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进行调整处理。

4.发挥审计人员作用,对存货进行键盘。期末存货的结存数量直接影响到会计报表上的存货金额。对期末存货数量的确定,是存货审计中的重要 内容 。审计人员对存货进行键盘是存货审计中重要审计工作。

(1)参与存货实地盘点的规划。审计人员应该会同企业制定盘点 计划,一方面可以使企业更加了解审计对存货盘点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审计人员掌握企业存货管理的情况和企业对存货盘点的初步安排。

(2)盘点问卷调查。 审计人员在实地观察存货盘点前,应对 企业 存货盘点的 组织与准备 工作进行调查,以确定企业是否按照盘点 计划的要求进行盘点的准备工作。

(3)实地观察与抽点。盘点开始时,审计人员应该亲临盘点现场,密切关注企业的盘点现场以及盘点人员的操作程序和盘点过程。审计人员应注意观察盘点现场的存货是否摆放有序并停止流动,盘点人员的盘点程序是否符合盘点计划和指令的基本要求,计量器具是否准确,有无重计或漏计错误,盘点标签或盘点清单是否安要求填制。如果发现 问题 ,审计人员应及时指出并监督企业更正。

(4)撰写盘点备忘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盘点工作结束后,审计人员应根据存货的盘点情况,撰写盘点备忘录,对盘点程序,盘点中的重大问题及处理、盘点结果等予以记载,并连同企业的盘点计划或指令、盘点表,问卷调查资料以及所取得的其他资料一起整理成工作底稿。

5.零库存 管理政策,是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在企业生产中,库存是由于无法预测未来需要变化,而又要保持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配置的资源。但是,过量的库存会诱发 企业管理 中诸多问题,例如资金周转慢、产品积压等。因此很多企业往往认为,如果在采购、生产、 物流、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能够实现零库存,企业管理中的大部分问题都会随之解决。零库存便成了生产企业管理中一个不懈追求的目标。所谓零库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均是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库存,一方面使成品和原材料降价迅速的风险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实现了成本降低,企业效益最大化,促进企业提升竞争能力。由迈克尔·戴尔创立的戴尔 计算 机超市 目前 已成为全球领先的 计算机系统直销商,跻身业内主要制造商之首。2004年年度财务 报告 可知,该超市产品销售量、销售额、净收入和每股收益等方面均创世界新高,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计算机超市。在美国,戴尔是商业用户、政府部门、 教育 机构和个人消费者市场名列第一的计算机供应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计算机制造行业,戴尔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可以说是零库存管理模式立下了汗马功劳。

综上所述,存货管理促进了超市管理,最佳的存货水平降低企业存货资金的占用,加速存货资金的周转,增强盘点的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 经济 效益。

[摘要]煤矿生产项目的开展,需要一系列配套的基础设施,以保证煤矿各个生产环节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煤矿井口建立物资超市的必要性,对于当前物资超市的效能和工作流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模式,突出介绍了该模式存在的优势,希望可以将其推广到更加广泛的地区进行运用。

[关键词]物资超市;超市管理模式;供存货管理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是以服务生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建立的,不仅能够给予日常生产工作各种材料资源,成为各项资源的集散区域,而且是实现物资超市供存货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地方,由此实现对于物资供存货管理工作的调整和改善。因此,探究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1 煤矿井口建立物资超市的必要性

对于多数煤矿企业而言都成立了专门的供应科,建立了大型的物料存放仓库,甚至形成了对应的用料二级库,但是在实际生产物料服务的过程中,上述部门并没有发挥其效能,出现了各个方位各尽其职,缺乏监督,使得物料出现大量浪费的情况,由此使得单位的物资成本处于较高的状态。显然,在当前煤矿生产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样传统的物资管理模式是不符合当前生产发展需求的,因此就有必要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去进行管理和控制。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就是在生产区域附近建立起来的,专门服务于生产,为其提供材料,保证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是能够满足需求的,避免因为物资供应不上造成生产环节停滞。具体来讲,这种物资超市的工作流程为:首先,派遣物资管理人员对于物资进行调拨,货物到达超市的时候,超市管理人员需要对物资的数量进行清点,并且做好收货签字。其次,生产队组负责人凭借领料单去领取物资,井口超市管理人员实现领料单的收集和整理,并且将其递交给物资管理人员,物资管理人员凭借这些信息实现出库手续的办理。另外超市管理人员实现对于库存的盘点,结合施工工序环节,明确所需的物资,对于物资管理部门提出补充物资的要求,并且在每月的月底对于超市物资进行清点,以书面和电子信息的方式进行录入。

显然这种井口物资超市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其一,有利于改变原来古老低效率的物资管理组织格局,实现了各项管理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金储备率的降低;其二,符合当前统一化管理的基本原则,遵循了市场化运作的规律,并且推动物资管理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其三,极大程度地便利了生产基层单位,使得生产的过程得以精简,生产服务的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其四,废除二级库物资管理的模式,以创新的物资管理模式来进行,符合煤炭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对于提升煤炭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2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的策略

煤矿井口物资超市的建立,在改变煤矿生产的物资管理模式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实际上煤矿井口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效能的发挥,还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 注重对于煤矿物资管理现状的调查和研究

煤矿物资超市的构建,需要对煤矿物资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只有充分了解煤矿物资管理工作的缺陷和不足,才能知道如何更加高效地构建煤矿物资超市,切实地发挥物资超市在供存货管理方面的最大价值。为此,笔者建议应该积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邀请同行煤炭企业的物资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集合企业内部在此方面经验丰富的职员,矿长,生产队队长,供应科成员,财务部成员,企业管理部门成员,形成煤矿物资管理调研团队,从经济性和可行性多个角度对煤矿物资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归纳 总结 ;其二,要求从数据方面对于当前煤矿物资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建立物资超市可能实现的物资成本降低数据进行预测,由此给予决策者更加直观的物资超市构建效益,为制定物资超市的构建方案打下信息基础。

2.2 制定科学合理的井口物资超市的筹建方案

物资超市的筹建方案,不仅奠定了物资超市效能实现的基本格局,还是影响其供存货管理效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保证井口物资超市筹建方案是科学的、合理的,是很值得去探究的问题。一般来讲,在确定方案合理性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几个方面工作的开展:其一,做好煤矿井口地质情况的调查,根据后期实际生产环节规划方案,一般会在井口和副井口之间的距离建立对应的物资超市,保证后期物资超市能够服务于整个生产环节;其二,从形成的角度对物资超市的便捷性进行分析,保证最大限度的便捷生产,使得其物料供应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其三,物资超市构建方案除了要考量其后期效能的发挥,还需要将超市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考虑进去,保证其能够在理想的环境下进行各项物资管理工作,也是我们需要积极思考的。比如,给予其设置专门的工作台,保证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效益和质量。

2.3 注重对于井口物资超市各种物资设备的投入

物资超市的建立需要投入对应的硬件设备,这是保证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效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此方面也应该注重管控,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几个环节的工作:其一,制定煤矿物资超市构建的基本物资设备标准和规范,将其作为奖励物资超市的依据,使得井口物资超市物资设备的投入是符合各项要求的;其二,注重对于超市构建的硬件投入,建立健全完善的超市货架设备,从稳固性和安全性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质量检查,保证其后期效能的实现;其三,保证物资超市面积的合理性,实现对应配套设施的完善,并且制定明确的物资超市设备管理规范和制度,实现对于超市管理人员行为的监督和管理。

2.4 实现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的标准管理

前面提及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要朝着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这是最大化发挥物资超市在供存货管理方面效能的关键所在。对此,应该着手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实现与同行企业之间的合作,考察已经纳入物资超市的企业,对于其已经成文的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进行学习和研究,结合自身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实现对应管理规范的调整和改善;其二,在日常的物资超市管理效能发挥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其中的管理缺陷和不足,积极实现对于现有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调整和改善,以保证其与实际供存货管理的需求是一致的;其三,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定期对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流程进行价值分析,以找到其中的管理漏洞,以便采取对应 措施 来改善调整。相信随着上述几个步骤的开展,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的制度将会不断完善和调整,由此发挥更大的效能。

3 结 论

综上所述,以物资超市建立的方式,实现煤矿供存货管理模式的创新,的确能够在实现生产成本降低,促进物资管理工作效益和质量提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在当前煤矿生产企业之间竞争趋势加强的背景下,积极引入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新模式,的确可以形成全新的煤矿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此引导煤矿生产朝着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和进步。相信随着煤炭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物资超市的价值,就会积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由此切实发挥其在物资超市供存货管理方面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张伟娜.供应链环境下发电企业的物资超市管理研究[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7.

[2]王小滨,卢建军,卫晨.基于物联网的煤炭企业物资超市管理系统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3(6):94-97.

[3]周建平.基于ERP平台物资超市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9(10):50-54.

[4]张玉建,陈新永,朱心亮,等.井口物资超市管理系统在煤矿企业的应用[C].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2010:6.

[5]刘涛.对某企业物资超市管理构建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2(30):21.

摘要:存货作为企业的重要流动资产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效率。存货管理的好坏会影响到整个企业及企业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必须重视存货管理。本文就存货管理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存货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内部控制

一、存货管理的内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其区别于非流动资产最基本的特征是,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出售。

存货管理就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存货的信息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决策分析,最后进行有效控制,达到存货管理的最终目的――提高经济效益。

二、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一)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过程的持续,会有计划地购入、耗费和销售存货,它是供产销环节中必不可缺少的资产,也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企业应当通过正确的存货管理方式,分析并查明企业存货占用不合理及形成积压的原因,以便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存货储备,降低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最终达到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效果。

三、目前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货管理理念不健全。缺乏全面供应链成本理念。企业往往只重视运输、仓储、采购成本等显性成本,而对于机会成本损失、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等隐性成本重视不够。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间协调困难,扯皮、推诿现象严重。另外,企业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或者已建立但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使之不能良好地运行,造成内部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中营私舞弊的可能性,使存货的监管效率低下。

(二)存货内部控制薄弱。有的企业将存货采购、保管、验收都兼于一人,由同一个人完成采购销售、付款收款、入库出库等全过程,势必会造成管理人员的徇私舞弊。部分家族式企业,还会出现管理职位形同虚设且缺乏对相关制度的认可,在雇佣员工时,常会选择亲戚朋友,对其专业知识没有过多要求,进而不能对存货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必定存在不如同行业产品质量的问题,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三)存货账实不符。在采购环节,企业购入的材料已经领用消耗,但购货发票未到,期末没有暂估入库,甚至出现红字余额;在领用环节,材料已经领用消耗,而实际上并未相应结转成本或者材料并未领用消耗;在入库环节,完工产品已入库,但并没有相应的账簿登记;在销售环节,实现销售时,由于保管人员没有及时记录,导致相关会计人员不能够对销售收入作及时的处理,没有按实际销售收入结转库存产成品,形成大量的账外资金,导致存货账面与库存数额不一致,造成账实不符。

四、提升企业存货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全面的供应链成本理念。企业经营管理者层必须重视存货的管理,对于物流管理成本、库存持有成本、机会成本损失等隐性成本应该足够重视。在日常工作中,要主动加强对会计准则中关于存货管理制度的学习,要积极参加 财务管理 知识的培训,努力提高存货管理的意识和水平。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存货管理环境,从而为存货管理提供保障。

优化存货管理除了需要企业管理层改变经营理念、重视存货管理外,还应该让企业的采购、仓库、财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均参与到存货管理中,共享存货管理的相关信息,通过内部资源的整合来提高存货管理的效率。在整合的过程中,企业应当将存货管理的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员工,强调企业全员参与存货管理,为存货的管理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必须要重视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在采购、验收、仓储、领用、销售、付款的各个环节,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合理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管理。首先,企业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稽核制度。通过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应承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存货管理的各个环节,确保相关部门和 岗位职责 分明,并保证存货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杜绝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存货盘点制度,实施盘点控制。企业应对存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为企业的存货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第三,建立并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企业应建立完整的供应商档案,根据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资质等级、信誉及价格等情况,建立完整的供应商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制止不良存货的发生。

(三)加强存货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企业应结合自身业务流程特点,采用与之相配套的存货管理软件,建立企业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存货资源信息化统一管理、数据共享,有效阻止与存货相关部门的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随意性强等现象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存货管理效率。

充分利用ERP等先进的管理模式,使人、财、物、供、产、销全方位科学高效集中管理,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降低库存,使存货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存货资金信息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冯林梅.完善企业存货管理的几个重要措施[J].时代金融,2013.6.

[2]贾伟.浅谈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2.6.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存货管理是当前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高度关注的内容,库存会涉及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并且贯穿着整个生产的流程,具有占用资金大的特点,而且品种繁多,特别是业务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针对存货的管理至关重要。提高库存的工作效率,强化库存的管理,是当前企业面临的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通过实践中企业管理过程库存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积极探索库存管理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制定出合理化的库存管理战略,强化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地位,提高市场竞争的软实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库存管理

一、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流动资产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期间存货会占据较高的比重,因存货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从长远的经济利益来看,存货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长期经济发展的战略将会因此受到影响。企业如果想在竞争中保持一定的持续经营的水平,关键还在于内部的存货管理,存货占据企业的关键性位置,合理的规划好企业的存货,才能有效地整合企业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防止可能出现的存货问题。现阶段,中小企业处于创业发展的初步阶段,内部管理各个方面的制度较为落后,将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存货的最大价值将会难以实现,所以企业更应该密切的关注于此问题的研究。

当前,存货管理问题是中小企业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的存货管理能够实现管理的目标。流动资产是否安全和完整,是财务管理的关键,还是企业财务收支保证的关键。针对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研究,可以确保企业实现内部自我的调整,存货管理部门彼此间形成制约和监督,对现实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和壮大中,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具有生命力旺盛的特点,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着无法衡量的价值,但是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上仍然会暴露出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其中存货管理的意识淡薄,只有更好的完善存货管理,才能降低存货管理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库存积压现象较为明显,存储量设置较为不合理。很多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往往都是被库存所占用,很多中小企业的仓储管理较差,导致存货积压严重,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导致企业流动资金额度逐年呈上升的趋势,这样会大量的占用资金,阻碍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周转,尤其是存货储备资金占用的明显,占流动资金总额的比重较大,资金管理就会产生困难,甚至有时会出现资金周转的问题。据相关数据统计,大部分中小企业存货资金的管理占用资产总额的40%左右,虽然各个行业的标准不一致,但是其所占的比重来看,仍然是属于较高的比重,其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企业还是疏于对其的管理,导致流动资金管理出现问题,不严加的管理将会导致资金周转的速度逐渐成下降的趋势,长期来看影响是巨大的,达到一定的影响后将会严重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库存管理人员岗位职权划分不清,内部控制制度职能落实不到位。追求利益最大化虽然是企业的目标,但是盲目的追求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弊端,例如内控管理上制度设置不合理,部门的人事管理较为落后,一个人身兼多职的现象仍然普遍,在加上很多岗位在设置岗位时就没有明确岗位的职责,往往没有特别专注于库存的管理,对最初存货的购买等如果稍加注意,就会避免可能存在的存货滞留,有时很多工作人员忽视对存货的保管,在相关数据的记录上缺乏认真的态度,记录数据往往是应付差事,结果就是丧失了大量的库存浪费。

3.第三方物流没有真正的应用,合理优化内部和外部物流资源是关键。传统上只是简单的对内部物流进行管理,长期形成一定的惯性,因此,整合物流资源上却忽视了对外部物流资源的利用,仍然坚持原有的内部自营物流为主,长期还会忽视很多内部资源的浪费,特别是人力、财力和物力。纵观存货管理的全过程,从采购、入库、领用、出库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积极有效的整合,真正的整合好内部资源,才能真正的利用好物流资源。对外物流管理上,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利用率较低,往往观念上较为传统,没有形成开放性的思维模式。由于内部物流的长期使用,导致成本较高,虽然好似节省了一定的外部费用,但是根本上还是影响到了企业的利润,增加了部分的成本费用,影响到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4.存货内部管理制度中仍然存在弊端。传统物流没有将供应链很好地管理和整合,给企业的竞争策略带来阻碍。传统观念上只是简单的分散物流管理,缺乏供应链的整合认识,忽视整合带来的价值。对建立全面的供应链系统管理的认识不足,片面的认为只是成本运输管理,以及仅仅是采购成本的管理模式,忽视机会成本的损失。很多部门忽视对物流管理,特别是对其的成本管理,物流管理的各个部门间如果出现了问题,就只是进行相互的'推诿、相互扯皮,难以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

三、强化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应对策略

1.提高企业员工的专业技能,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力度。仓储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关乎企业长远的发展,这样特殊岗位的培训工作,是企业进行仓储管理的关键,尤其是选好优秀的仓储管理人员是库存管理的关键。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置重重关卡,加强对专业用具的管理,强化考核力度,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对专业用具的管理,良好的培训学习管理,会调动工作的热情,加强岗位的归属感,使之通过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学习,快速的增加工作经验,选择学习成绩较好的人员担任重要的岗位,例如实行周期性的岗位轮换,定期进行盘点库存的工作,加强对财务核算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业务水平。

2.仓储管理上选定适合的存储结构,例如在订货管理上选择合适的订购方式,明确合理的方式方法后,在确定最佳的库存存储量。还可以采用经济批量法进行合理的计算,计算出最佳的采购数,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采购基数,以此确保量的提高,才能真正的保证内部存储环境。良好的库存管理能够降低成本,及时订购相关数量的库存产品,防止不必要的产品积压是关键,目的就是改变原有模式的弊端,真正实现降低总成本的目标。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

我国的证券市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二十年发展,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经济制度越发完善,监管部门权责更加分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存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元素,是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对它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以及资产运作,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存货的管理一方面在于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防止存货的不足;另一方面加速存货参与周转,缩短存货周转时间,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的资金。

目前,由于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所以表现出基础薄弱、起点较低,其管理停留在单打独的家族传统粗放型的管理层次上,无健全的、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更没有认识或重视到企业存货控制和管理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国内许多企业甚至是上市公司,他们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生产和销售上,忽视了存货的限额和数量控制,从而造成存货积压,导致公司现金流出现断裂,产品生产不畅、资金积压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在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应加强存货管理力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中小企业普遍机构设置不完整,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批准采购与验收材料的权限经常由仓库主管一人所拥有,同时该部门负责对所采购的原材料与产成品的保管,这就缺乏权限的相互制约,容易使内部人员,特别是仓库主管利用存货获取个人利益,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二)存货管理的模式不合理

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偏重与内部物流系统的利用,而忽视了企业外部物流资源的整合。一般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都包括计划、采购、储存、领用、出库等过程,这便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显然没有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物流管理资源。而且,在存货管理中,它注重了存货的收、发、存的管理和实物保全,但对存货的价值管理不够重视。在管理手段上,中小企业更多注重运用数学模型,确定最佳经济批量和最佳进货时间,却没有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来优化存货管理。

(三)存货计量的方法不恰当

中小企业在存货的计价方法的选择上不够合理,不仅在材料的领用记录、生产成本及费用的归集、结转的记录方面人为的因素比较多,且对发出的存货,采用了不同的计价方法对中小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而且中小企业的存货计价存在随意性的特点,一方面对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产生影响,使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法真正了解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总额及构成情况;另一方面影响损益表的真实性,使其无法真正了解企业实现的利润与发生的亏损情况,无法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再一方面就是影响各项比率指标的分析,从而使会计资料的使用者造成错误的分析与决策。

三、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的一些的建议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严格规定存货的购进计价方法、发出方法、盘存方法,并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应设置明确的请购、付款、销售、收款、保管等岗位职责,对于人员较少的小单位来说,有的岗位职责可能会交叉,对于交叉的这些岗位,管理当局更应该关注职员的尽责情况以及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存货管理是由管理人员执行的,所以要加强存货管理必须从加强存货管理人员的培训入手。

(二)制定适应企业自身情况的存货采购流程

首先,是为了保证企业不间断的生产对原材料的需求,应有一定的存储量;其次,为了满足产品销售批量化、经常化的需要,更应该有足够的半成品、产成品存储量;再次,为了保证企业均衡生产并降低生产成本,应有一定的存储量;最后,为了避免或减少经营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和意外事故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也应有一定的存储量。因此,作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对存货科学的采购和控制库存量的水平起到重要作用。

(三)改善企业存货存储过程缺陷

入库过程是材料物资经验收合格后入库并录入入库单的过程;出库过程是物资需求部门按照原需求计划提出领料申请,经物资部门审核批准后发料并录入出库单的过程。对出入库工作的管理,关键问题是监督机制的建立。企业财务部门应当每月对所有入库单、出库单进行核查,并形成财务凭证,实现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的结合,至此完成物资在库存过程的管理。

(四)加强企业存货核算管理

存货核算管理系统是企业通过应用物资管理系统实现效益目标。对存货进行管理与核算,就是要通过对各项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及时准确地将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对象和成本项目上,并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存货的耗用状况,实现物资在价值形态上的管理,动态地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提供存货资金周转和占用情况的分析,为实现最佳储备提供依据。在管理上,企业应特别建立应用机制,定期对企业存货成本构成情况、存货资金占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效果情况进行控制与监督,同时,在特定条件下,不定期地对物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项的或全面的控制与分析。

参考文献:

[1]吉文丽。企业存货管理的问题和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05)

[2]王利敏。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斯雯。企业存货核算与库存管理技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7)

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

摘要: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小企业的存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行有效的存货管理已成为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头等要务。文章从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存货管理;对策

存货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企业供需平衡的根本保障,没有存货,企业就无法正常运行,然而,他也是企业的“坟墓”,一旦管理不善,存货造成积压、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由产品技术更新过快造成的存货淘汰,就会给企业经营活动造成极大的障碍,同时由于存货资金沉淀过多,增加企业资金使用成本和存货风险成本,可能把企业拖入深渊,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直以来存货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存货管理,改善存货管理,对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有重要的影响。

一、加强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存货属于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准备出售的产成品、仍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生产所要耗用的原材料和物料等。企业存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能调节生产负荷、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获得规模效益、降低物流成本等,过量存货或存货不足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过量存货会增加存货保管费用、占用过多资金,导致资金周转不灵、降低了材料或产品的质量、存货不足时则会影响企业服务质量或是造成企业停工待料等问题。因此,我国中小企业加强存货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为:首先加强存货管理是维持企业生产和销售均衡的需要,充足的存货一方面可以节约采购费用,另一方面又有利于生产正常进行,实际上即使市场供应充足的时候,存货也会出现问题,如供应距离、运输过程出现的种种故障等,因此企业需要通过一定的存货来维持生产或销售的均衡需要;其次,加强存货管理是考虑采购成本的需要,批量采购相对于零星采购能节约更多的采购费用,但过多的存货也会占用较多的资金,增加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等,因此企业应通过加强存货管理在二者之间取得一定的平衡。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第一,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视不够,存货管理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大多会受到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制约,对存货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仅是停留在保证正常生产和销售的这一层面上,对企业的销售数据和存货历史数据分析力度不够,使得企业存货成本长期处于失控状态中。同时,大多数中小企业尚欠缺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或是即使有相关制度也缺乏严格的考核和监督,存货管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实际操作中,中小企业验收人和采购人往往为同一人,增加了存货流转过程徇私舞弊的风险,且企业对于单价小、规格多的存货没有形成统一的分类管理办法,不利于企业做到全方面的控制。

第二,存货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很多中小企业对存货的管理还处于初级模式,尚未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多采用手工操作或计算机管理并行的方式来管理存货,这种情况下容易导致企业存货核算不准确,账实不符,无法对存货进行及时监控,偷盗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虽然也有部分中小企业建立了健全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但这样的系统稳定性、准确性较差,除记载存货的收、发、存的数量外,其他方面数据很不健全,与供应商也不能联网,存货信息无法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常会误导企业采购行为,存货实物管理混乱、存货信息不准,造成存货脱销或积压,无法实现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第三,缺乏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科学的存货采购计划是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薄弱环节。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把存货管理的重点放在原材料采购和成品的销售上,过于忽视存货成本和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缺乏科学的采购计划和销售预测,仅凭感觉进行采购,不能按物资实际需求量提出采购申请,无法对存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控制,没有形成采购存货的限额责任管理,容易导致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等不合理状况,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由于没有科学的采购计划,中小企业采购中常出现频繁采购现象,大大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第四,存货管理内部控制问题突出。一是中小企业在职能分工上不尽合理,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人材料采购、验收和产品销售等可能均由同一人来完成,容易出现质次价高、缺斤短两、企业资产流失等现象;二是中小企业人员监管制度不规范,例如一些中小企业仅凭采购人员提供的发票入账、报销,容易滋生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之间相勾结的行为;三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均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或是相关职能被弱化了,企业既无规范的存货管理规则,也没有相应的存货盘点制度,忽视对存货的仓储、保管、领用、报废等方面的控制。

三、加强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第一, 完善企业存货管理制度。首先,加强存货采购控制,。由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经审批后再进行采购,加强与供应商的谈判力度,确保采购合同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在验收方面,相关部门应就运单、发票、合同进行严格验收,建立保管责任制,保证存货安全,在资金支付结算上财会部门应就合同、验收单、入库单、付款通知等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付款。其次,完善领用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出库制度,做到只要存货发出,就要严格填制存货出库凭证,建立存货定期盘点清查制度,严格按照存货盘点单要求记录当前存货情况,确保账实相符。再次,完善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销售发出存货提取程序,要求见单发货,并要求财务人员通过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率等指标加强存货管理。

第二,加强存货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经济信息化的推进,中小企业应充分重视存货的信息化管理,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健全实物流转信息与账务处理信息及时化通道,便于相关人员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存货信息,以实现企业存货资金的有效管理,保持企业强大的竞争力。例如,中小企业可以使用ERP信息管理系统,它能够将企业物资资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有效整合在一起,同时通过ERP系统企业可以实现存货信息资源在各部门或是部门与供应商之间的共享,有利于企业对资金、货物、人员和信息的全方位监控,有效阻止企业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阻塞、账实不符等问题的发生。

第三,加强存货采购管理,完善采购计划。一是规范采购行为,对采购货物的品质、价格、数量等进行动态监控,增加采购透明度,要求做到“货比三家”,选择信誉好、价格低、质量优的供货企业;二是运用科学方法计算存货成本,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作为存货计价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工作繁琐且工作量大,需要有专人负责,随着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的推广,建议使用个别计价法进行存货计价,这种方法确定的存货成本最为准确;三是提高采购计划人员综合素质,采购计划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对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运行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掌握设备维修、备件消耗情况及生产耗用材料情况,进而做出科学合理的存货采购计划。

第四,采用科学的存货管理模式,控制最佳库存量。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包括:ABC分类法,依据存货成本价值和用量大小、重要程度对存货进行管理;定量订货模型,指当库存量下降到预定最佳库存数量(订货点)时便按规定数量进行订货补充;定期订货模型则是按预先确定的订货间隔期间进行订货补充库存,每次订货数量不同,其需要连续盘点库存以便达到订货点就发出订单。另外,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来实现最佳库存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将传统供应模式产生订单进行补货改变成以实际或预测的消费需求进行补货,是在企业与供应商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基于双方成本最优原则,由供应商管理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的策略,控制最佳库存量,其主要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建立与供应商及时的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进行JIT操作。

第五,加强存货内部控制。中小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建立与供应、销售方的信息共享机制,严格采购和销售制度,有效发挥存货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存货业务岗位责任制,要求相容职能相分离,如存货请购与审批、采购的验收与付款等,确保各岗位之间能够相互制约和监督;三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授权审批制度,规范存货管理的授权审批方式、程序和权限,严禁未经授权人员办理存货业务;四是完善存货业务流程控制,包括存货的取得、验收、入库、仓储、保管、领用、处置等环节的工作控制,确保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在企业存货管理的全方位严格执行,并进行合理的奖惩。

总之,一直以来存货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影响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因此重视存货管理,改善存货管理,对于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果,保障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培行.探析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1(9).

2.王娟.也谈中小企业存货管理策略问题[J].经济师,2012(6).

3.徐文静.浅析中小企业存货管理问题[J].企业导报,2011(1).

财务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摘要

财务分析论文摘要

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指标多、涉及面广,赏不太容易把握。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从各类指标本质部分来讲解,学员更容易理解。下面是财务分析论文摘要,欢迎参考阅读!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这两项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实施,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对财务分析在预算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层次剖析,并探寻有效发挥这一作用的策略,以期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财务分析;预算会计;作用;有效发挥策略

一、财务分析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现状

(一)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在企业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中,财务管理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会计工作中主要包含思四项内容:核算、检查、财务分析、综合平衡。可见,财务分析是会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任何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都是通过货币资金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而这些数据都是通过财务人员的日常工作:单据的审核、登记凭证、记账、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进行分类核算与归纳总结的。这些基础的数据核算与整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更是为企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可见任何企事业单位的货币资金的运动所体现出的是全部业务活动的成果,都必须经过财务分析这一过程才能全部反应。通过财务分析能够找到、研究产生预算偏离的真正原因,并对经济活动、财务收支所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观察,以便能够帮助企业及时总结经验,提出相应的措施,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改进财务管理工作。

(二)财务分析是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一直以来,我国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努力已经使我国的财务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并同国际接轨。随着人们管理意识、监督意识的提升,很多财务检查与监督工作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工作还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财务分析工作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例如: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不会做财务分析,这主要是出自那些财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或者是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手。由于未经过系统的财务分析的相关培训和学习,再加之他们工作经验严重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根本就不会做财务分析,大部分工作都是被动完成的,有的财务人员即使勉强做了一些财务分析工作也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要求,其提供的财务数据根本就不具备研究价值。再例如:有的单位的财务人员用进度表代替了财务分析工作,有的财务人员翻看账本,查查账户的余额,根据自己看到的数据简单地进行分析,这种财务分析的工作方式根本就无法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无法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资料和经验来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推动。这些财务分析工作根本不能发挥其主要的职能作用。再如:有的企业的财务人员严重不足,他们平时都忙于日常的核算工作、账簿登记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综上所述,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多财务分析工作停滞不前。之所以造成上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这些单位的领导者、财务工作者缺乏对财务分析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的单位的财务人员只看到货币资金运动的情况,忽视了非货币资金的运动。

二、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积极作用,促进预算会计的顺利实施

目前,财务分析工作已经在企业预算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财务分析与预算管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连带、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看,财务分析的效果将直接对预算管理产生影响。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必须将财务分析工作始终贯穿于预算管理中,为促进企业预算会计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一)财务分析对预算的编制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一定要严格遵循企业发展的'规律、发展方向等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行科学地编制。例如:企业可以将各项指标进行细分,使企业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为促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在其预算编制中进行财务分析与评价将为预算编制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迎来了新经济常态的发展新时期。预算会计制度的完善已经成为新经济常态时期的关键问题。对于现代企事业单位而言,构建完善的预算会计体系必须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本单位的资金支出情况、运作模式等,并以此为契机构建出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财务报告制度,并通过长效机制构建完善的预算会计制度。这样将实现对企事业单位收入与支出有效控制,实现预算的准确性,保证预算不脱离实际。

(三)改革并优化预算会计的设计体系

关于预算会计设计体系的改革,笔者认为:首先应该从预算科目的分类着手,使预算会计科目能够适应预算制度的相关要求。例如:可以根据各部门的不同将一级科目按照部门进行设置,以此来充分体现出部门日常维持性收入与支出的核算性质,另外,在此基础上再设计二级和三级科目。通过二级和三级科目的设置准确地反映出预算会计核算的本质内容。另外,在编制预算会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循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准确性、客观性,再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未来的战略发展目标,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与核算逐步进行改革与完善。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尽量做到灵活变通。

(四)财务分析将促进预算的执行

任何企业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就是要求将预算编制的内容完成好,将弹性预算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实现预算工作的柔性特征。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在不同的发展环节、不同功能阶段的预算执行情况,分别进行奖惩,并将需要实现的目标与需要遵循的要求进行说明。同时,企业还必须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变化等情况充分考虑在内,对预算及时进行调整,切忌出现实际目标与预算目标相脱离的现象。综上所述,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反映的财务指标的主要依据,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进行剖析与评价,以此来充分反应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趋势等。财务分析作为进行预测的基本前提,将对过去的经营活动进行总结。因此,在预算会计中将财务分析充分应用于其中,能够准确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能够为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提供真实的、可靠的决策数据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杰国.企业预算和实际的对比因素财务分析[J].时代金融,2014

[2]李燕萍.搞好半年财务分析确保预算有效执行[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

[3]郭春花.分析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J].中外企业家,2014.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有其自身独特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目前为止,我国中小企业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但由于受到大量内外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与其发展相背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导致其经济发展受阻。由此,引起了人们日益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视。本文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浅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1如今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中国经济中的位置与作用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世界性的发展现象。我国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统计,1998年我国工业企业生产总值增长18%,其中大型企业增长率位5%-8%,中小企业增长率则超过30%。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大型企业。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就会激发市场竞争,从而全面促进经济增长。此外,中小企业较大型企业而言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中小企业在缓解就业压力方面做出了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中坚力量。

2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困难,资金短缺

首先,资金有效周转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技术水平不足,就需要更多资金来协调企业运作,因此便需要通过融资手段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困境。然而,在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很大阻力。一方面是中小企业本身条件不足以达到投资方的条件;另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不足,导致其信用等级不高,很难轻易达到贷款水平。最终,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小企业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继续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从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有效发展。

(二)经营规模较小,实力差

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因此,企业各个部门分工不是十分明确。企业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设置财务部门。对于未设置财务部门的企业而言,其财务管理状况会产生难以预计的问题。比如:企业对现金等资产管理不善,就会造成资金周转困难,从而使得企业发展受阻,甚至造成企业的信誉问题。

(三)财务管理观念陈旧,财务控制力薄弱

中小企业管理者的财务观念陈旧,在财务人员上多任用有亲缘关系的或血缘关系的人员。或是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略成本管理,资金流通等问题。从而缺乏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上缺乏约束力与相互制约力。往往会造成财务信息失真、账目混乱、虚增收入、企业资金转移、偷税漏税等财务管理漏洞。

(四)两权未分离,管理水平不足

由于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中小企业多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因此便产生了许多的负面影响。尤其在一些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中,家族化管理现象严重,使得企业财务核算不健全。同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不完整,很难保证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这便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漏洞提供了条件。

(五)信息化程度不高,制约发展水平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资金短缺、管理水平薄弱等缺点,会更加制约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如今,会计信息化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因而,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程度不高也成为制约发展的因素之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甚至起步阶段,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升,不仅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也增加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利润。

3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改善管理模式

正确且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观念是一个企业有效获取经济效益的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要求中小企业从陈旧的观念转变为创新适宜的财务观念。首先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部门,有效管理企业筹资、投资、营运、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其次,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不断创新财务管理的目标,使得目标多元化,再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最后,要实现财务分配的公平性。在激励企业成员效力企业的同时,分担的成员的工作负担,成为加快经济效益回收的一大助力。

(二)完善信息化建设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创新能力,是应对财务管理危机的良策之一。选择市场上适合中小企业自身的财务软件,规范合理的使用信息化管理,加快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进程。在完善的信息化结构下,企业有了发展的动力与目标,使得经济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三)强化专业财务人员的培养

在改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要从企业自身出发,及时建立符合各个企业本身的财务人员团队。在健全的管理模式下,制定财务人员的奖惩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以规范团队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提供充足的建设成本以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有了专业财务人员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将显著提高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四)设立融资机构,扩大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首先,有关部门应积极提供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措施,加速建立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机构,为融资提供有效的条件,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中小企业应从完善自身的角度计划多方位的融资渠道,以减少融资不足带来的资金风险。

参考文献:

[1]贾晓娟.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2]蒋晓宁.完善中小型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探析[J].民营科技,2010(6).

摘要: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建设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

根据以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其主要问题的分析,结合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整体性、弹性、比例、优化等原则,在此基础上有效发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

1.整体性原则

对于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往往从筹集资金到收回货币资金要经历较多的环节。而且以上环节相互作用和联系,具有整体性。同时,中小企业具有资金流动较快的特点,因此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上,应当从财务管理的内外部的联系出发,重视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协调。比如,财务管理在实行分权管理中,需要协调各个责任部门的利益,促使整体效益的最优化。

2.弹性原则

弹性原则强调收治平衡,最好是略有结余的实现。由于任何决策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也即存在风险性。对此,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确保合理的弹性。当然,该弹性范围受到企业环境、决策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也要求中小企业科学评估面对的财务风险,从而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确定性。

3.比例原则

财务管理不仅规划和控制着绝对量的资金,还必须利用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从而找到管理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促使比例合理化。比如,财务管理中经常碰到的负债比率、流动比率等内容。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进行比率分析,保持各种比例关系的合理,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结构的稳定、合理。

4.优化原则

一般来说,最优原则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就是多方案中的最优选择,也即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选择最优的问题解决方案;其次就是确定最优总量,比如理想现金金额,企业筹资总额等总量的确定;最后就是确认最优比例关系,包括利润分配比例、资本结构比例等。

二、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

1.优化财务管理环境

对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必须构建良好的财务管理环境,从而为确保财务管理的质量。为此,首先是掌握企业外部财务管理环境。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清醒认识到影响财务管理的因素,比如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市场状况等,对搜集的相关资料全面分析研究。其次,中小企业应当增强企业管理层对财务管理的认识程度,提升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另外,企业应当保证财务管理的独立性,确保审计工作和财务监督工作得到切实执行,从而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促使企业决策科学性、合理性。

2.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只要充分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财务人员责任意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不断提高。对此,企业需要增强财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力度,尤其是重视在岗培训,促使财务人员了解企业自身的特点,并掌握企业财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根据各自的岗位需求,开展做很对性的培训工作。同时,中小企业还需要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严把财务人员的用人关。另外,通过科学的激励约束体制的建设,增强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培养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通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上的不足,进而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3.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管理职责与权限

结合某国有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该公司财务管理基本任务包括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监督机制,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提高财务运行效率,明确母子公司财务管理职责,有效利用资源,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为目的,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在财务管理体制建设上,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制。各级单位须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独立从事经营活动,独立纳税,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独立承担民事及经济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出资人、投资者、债权人权益不受侵犯,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另外,财务部分的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计核算的职责。遵循会计核算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对企业日常经营收支状况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资金、成本、费用、利润预算,编报月、年度财务报告,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二是财务监督的职责。规范企业的日常财务收支行为,对本企业的日常财务收支活动进行监督,杜绝和纠正企业经营中违规和违纪财务事项。如发现企业经营中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的,应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三是参与经营管理的职责。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重大经营决策。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降低和控制成本费用增长。四是财务信息管理的职责。利用会计信息,分析、预测、控制、评价和考核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增收节支的措施和建议。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了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应当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的措施。总而言之,中小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不断健全财务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王革;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25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论文摘要

战略管理会计研究论文

战略管理会计在世纪年代引入我国,但到目前为此,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管理拓展到战略层面的新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其理论必须服务于丰富而又生动的管理实践,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研究之上。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战略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是利用会计资料和其它资料,采用会计的、统计的、数学的方法,对未来的经营管理进行预测决策,确定目标,以编制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加以控制和考核,旨在调动各种内、外部积极因素,获得企业长足发展。其特点和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战略管理会计超越了一个会计主体范围,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加注重长远目标和全局利益;

(三)战略管理会计体现了动态性、应变性及灵活性;

(四)战略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多地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

战略管理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长期持续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在概念和性质上它与会计基本目标有着一致性,在内容上又有别于会计基本目标,它从自身体系的角度提出了更具体、更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基本目标。众所周知,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是两对矛盾的统一体,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应与整体利益、长期利益保持一致,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局部利益、短期利益应该服从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战略管理会计基本目标的确定,决定了战略管理会计的行为准则。根据这个基本目标,战略管理会计的宗旨是要为企业获得长期、持续的整体经济效益服务。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战略管理会计的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战略规划、战略决策、战略成本管理、全面预算、综合业绩评价。

(一)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阶段通过对企业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及其所在行业的特点对经济因素、社会文化、人口因素、政治法律因素、技术因素等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做出迅速反应,充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且能准确判断竞争对手的竞争战略,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价值链、核心潜力、增值能力、迅速反应能力及持久耐力,确定竞争对手的实力,根据竞争对手的战略差异做出战略规划,确定未来一定时期的发展战略。

(二)战略决策

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高度提供有关企业全局性和长远性决策所需要的信息。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战略管理会计运用不确定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和非线性的本量利分析,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相关成本,使决策方案更科学合理,最大限度地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三)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在考虑企业竞争地位的同时进行成本管理。它强调进行成本管理时要关注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即考虑产品生产阶段发生的成本。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事前成本决策、事中成本控制以及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管理。

(四)以作业为基础的全面预算

预算的编制必须以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根据战略目标所确定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制定当期计划。内容包括项目预算、业务预算、分级归口的责任预算和行动预算。

(五)战略性业绩评价体系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业绩评价是连接战略目标和日常经营活动的桥梁。良好的业绩评价体系可以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具体化,并能有效地引导管理者的行为。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尽管我国已经具备推行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条件,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我国目前实行战略管理还会必须面临以下要解决的问题。

(一)战略管理的运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绝大多数国内企业学习和掌握战略管理知识并在实践中应用的意识仍然比较薄弱,经营目光短浅,资源的重复配置和浪费在市场经济建设初期比比皆是。在缺乏战略意识、战略思维的企业里要开展战略管理会计是比较困难的。

(二)企业会计的工作重点仍然在财务会计上。在实际工作中,管理会计只是作为财务会计的一个附属品。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缺少管理会计实践的环境,会计工作人员得不到锻炼,不能积累工作经验,使得战略管理会计开展起来很困难。

(三)缺乏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对其认识不够,缺少超前的意识。不能促使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进行学习,广泛开展研究。而且,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会计人员和其他管理人员的素质还不能适应战略管理会计的需要。

五、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对策

虽然我国已经具体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一些条件,也有些企业在实际运用,但其应用的水平不高,同时又面临一些推行的困境,因而在我国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协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企业要摆脱传统会计思维定势的束缚,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思想、方法,整合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功能,在保留传统会计管理的核算内容、方法和技术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建立起与供应商、客户和银行等联系、交易与结算并行的大型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并提供相应的经营、财务状况报告及预测决策模型,及时提供企业外部市场及竞争者信息,以利于随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

(二)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及创新

1。进一步加强对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2。以战略管理、市场导向的动态观念发展管理会计内容。

(三)更新实务界观念

1。培养外向型、整体观念。战略管理成功的企业是要创造和保持持久的相对竞争优势;

2。培养战略优势、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以人为本、不断改进的观念。

(四)强化实际操作

1。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实行战略管理,进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

3。采取先试点、后推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施方案;

4。加快管理电子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步伐;

5。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

(五)培植永久性的企业文化

1。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企业实行战略管理,进而应用战略管理会计;

2。采取先试点、后推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实施方案;

3。加快管理电子计算机开发与应用的步伐;

4。提高管理会计人员素质,造就一支专业的管理会计队伍。

六、结论

战略管理会计从战略的高度,提供超越企业本身的更为广泛的和有价值与战略管理相关的信息,并从更高的起点重新界定了管理会计的内涵,它克服传统管理会计的缺点及局限性,使传统管理会计迈向更高的层次。战略管理会计对现代管理会计的突破,是管理会计的重大变革,这种变革不仅改变了管理会计本身,而且对现代财务会计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有利于降低各行业的管理成本加强各行业的管理水平,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自己的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邓厚平。浅探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J]。财会月刊,2012

[2]夏宽云。战略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J]。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

[3]刘阳。战略管理会计的战略性[J]。中国财经报,2009

[4]李劲彪。战略管理会计及其挑战[J]。财务与会计,2014

你把下面的那段话翻译过来吧,这是"战略管理会计在提升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中的作用"这篇文章的摘要,如果需要整个文章可以到我给你的参考资料的连接下看,更多文章请到中国管理会计网的战略管理会计专栏下看.竞争优势是企业经营绩效之核心。战略管理会计体系的内容适应了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及竞争优势的培养。本文就企业竞争的层次及其与战略管理会计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

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论文

摘要: 在如今的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行。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对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管理会计自身专业水平的高低能够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影响。本文将对现代企业管理中对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企业管理;管理会计;运用

如今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层出不穷。在企业管理中,一些理念能够很好的改进当前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提高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一、管理会计概述

目前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及其职能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目前还没有对其形成统一的定义。在对管理会计进行研究时,主要是将管理会计分为现金流量论和价值差量论来进行研究的。现金流量论主要就是指管理会计对企业的资金、成本和利率等方面进行管理评估,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价值差量在很多企业中都存在,主要就是在企业的资金和所创造的价值之间进行数据信息收集分析,其最终目的也是实现效益最大化。还有些专家认为管理会计也应当要对企业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为企业未来资金流动提供依据。目前管理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管理会计自身的工作范围规定了企业在做出经营决策时管理会计也要参与其中,提供其工作时的一些资金流动信息,相关利率收益等,然后为企业建立科学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很容易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依据。管理会计可以充分分析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收支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此来预测企业的发展走向。在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工作态度以及效率等因素,因为这套体系能够对员工工作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要通过管理会计所提供的真实数据建立考核制度。

二、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国使用的都还是国外的管理理论。后来我国自己按照我国国情制定了相关管理理论,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很多理论中的内容都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很多管理会计的工作方式和理论知识都比较陈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管理模式。根据一些资料显示在一些大企业中对管理会计的职责划分比较明确,相关管理制度也比较合理,但是在一些中小企业中,管理会计还在使用以前的工作模式,极大的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在一些企业中,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没有足够的了解,无法发挥其职能。特别是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很多公司管理部门都采用了外包的形式,并没有设置管理会计的职位。这样就会导致管理会计的职能不能有效发挥,理论与实践之间反差太大,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并且有些企业管理会计的工作业务能力较低,无法胜任新形势下对管理会计自身素质的要求。

三、企业管理中有效运用管理会计的对策

(一)明确企业发展思路与目标

企业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只有所有员工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才会促进企业发展。管理会计应该充分发挥在制定企业战略目标时的工作职能,为企业提供真实详细的相关数据,确保企业可以指定适合自身的发展计划。管理会计要避免工作过于盲目,清晰明确的整理资金数据和企业走向趋势等信息,帮助企业减小可能面临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二)优化企业管理程序

在选任管理会计时,要对候选人的每个方面都进行详细考察,首先就是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拥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其次还要考察候选人精神文明风貌以及个人素质,只有这些条件达标才能够胜任这项工作。企业也要制定严格透明的选拔程序,防止招聘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权钱勾结的.现象,要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制度。在管理会计的日常工作中,也要对其进行定期考核,建立起公平竞争的机制,对于各方面都做的好的管理会计可以考虑提拔。要划分清楚管理会计的职责范围,发挥企业管理制度对管理会计的激励作用,使他们时刻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态度,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三)创建可持续的管理会计平台

在当今的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今社会不断朝着和谐意识和可持续意识的方向在发展,对管理会计的工作要求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就要建立可持续的管理会计工作平台,这也是促使企业对管理会计进行有效运用的基础。企业要不断的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对管理会计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学习一些关于职业道德和经济学方面相关的知识,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出色,这也能够增强管理会计对就职企业的职业认同感。

四、结语

要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管理工作,而管理会计作为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职能。企业要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提高管理会计运用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冠雄.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6(03).

[2]李瑞敏.试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5).

[3]吴光亚.企业选择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选择及运用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10).

[4]吕德冲.企业管理中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18).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