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毕业论文

毕业时分数达到,论文过,4级过,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的。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毕业论文好过吗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挺不错的。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依托常州大学优质办学资源,由常州大学和靖江市合作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校园占地748亩,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学生宿舍、食堂等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备,主要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均能满足办学需要。

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校生人数超1万,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现有24个招生专业,涵盖工、文、经、管、艺等五大学科门类,其中电子信息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会计学专业为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生成绩:

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竞赛江苏省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多项比赛中屡创佳绩,特别是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国赛铜奖一枚,取得历史性突破。

以上内容参考: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毕业时分数达到,论文过,4级过,没有什么重大的错误就可以拿到毕业证和学士学位的。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招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三种类型:高中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专科、专科起点升本科。高中起点升本科学制为5年、高中起点升专科学制为2.5年、专科起点升本科学制为2.5年。对于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成人高考本科学历学位证的获取,一般需要达到以下要求:1.英语成绩达标(本科在读期间通过学位英语考试),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学位英语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是统一考试,个别省份取消学位英语,由报考院校单独组织考试。2.课程达标,学位课程一般每个专业都是三门课程,学位课程的成绩一般要求是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平均分达到80分,不过学位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简单的。3.论文(普通本科院校其实对论文要求不是很严格,只要字数达标、格式正确即可)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学位证书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而言,学位的申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努力还是可以拿到的,拿到之后对你的职业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另外,2023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成人高考预报名已经开启,有意向的朋友们也可以来点击底部官网报名咨询。我们在线做出专业的解答,为你保驾护航,让你在提升学历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自考成考社会报名入口: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毕业论文

明德学院是2001年6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泰豪集团举办,与贵州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的本科综合性文理学院。明德学院位于贵阳市,占地面积155.32亩,教学行政建筑面积90532平方米,图书馆建筑面积7050平方米,藏书高达24万余册,教学仪器总值1000余万元。校内教学大楼、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中心、语音室、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场、游泳池、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与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除了收费比较贵之外其他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是合并贵州工业大学以后才有的,地址在贵阳市茶店,其前身是煤炭学校。贵州大学科技学院位于贵阳市小关,是以前的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是一所很好的民办本科教育高等院校,学校环境优美,现代化设施齐全,师资力量强大,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角度了解该学校:

1、基础建设。学院坐落于美丽的花溪大学城,占地面积955亩,建筑面积达到56万余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2、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师68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52人,博士学位53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74人,“双师型”教师201人。

3、学科设置。学院通过合理设置并适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扩展资料: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有信息工程系、数字传媒系、健康管理系、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和经济管理系6个教学单位,在教育部备案招生的专业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与新媒体、公共事业管理、机器人工程、市场营销、土木工程等41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20个。

十九年来,学院共培养了2万余名毕业生,学院将就业工作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毕业生就业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学院年终就业率均超过95%,部分工科专业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8%。

参考资料来源:贵州大学明德学院——学院简介

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必须自己去体验才有意义,不过我关心的是你现在觉得好不好?

严格的,我可以辅导你。

常州工学院学报

首先,前台会计严格意义上说不能是会计,只能说是收款人,收了钱有些酒店只开收据不开发票,晚上把发票(收据)的存根联交会计就是了,前台只对发票(收据)的存根联和所收的钱数负责。 具体的讲:前台负责直接面对客人结算消费,并填制和列印结算单,并编制当天或一时间段的结算报表,以借财务核定并收取当天营业款。财务人员稽核客户结算单据并核实当天营业报表。(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的结算表和营业报表,要求当班收银员填例。

前台负责直接面对客人结算消费,并填制和列印结算单,并编制当天或一时间段的结算报表,以借财务核定并收取当天营业款。财务人员稽核客户结算单据并核实当天营业报表。(财务部门要根据管理的需要设计一定格式的结算表和营业报表,要求当班收银员填例。

会计重在记录,财务重在分析。。会计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财务的工作则是根据会计所记录的资料,分析出其中的关系,并将这些资料有效地应用起来,为企业制定出有利且可行的方案、策略,从而创造价值。 会计是基础,财务偏管理。会计在财会领域中算是基础,这也和该学科所侧重的内容有关。会计与财务相比较而言,前者更侧重于打基础,而后者则是偏重于管理。

财务这个专业是最近才几年才新开的专业,在早年的时候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管理这个专业才分离出来。会计主要是对组织中与现金有关的账务进行记载、处理做成财务报表。而财务管理则是根据财务报表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更好的把财务作精细,砍掉多余支出 。

如果你酒店没有午餐和晚餐,那就将免费早餐作为你客房附加的一部分,单独核算抵减客房收入。

注会六门,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相关就是沾边的意思,学习完全和本科的那点水平差开,想考过的话,就摒弃相关的观点,认真学,如会计你会大学学的是记账和分录,但是注会的会计你要会对资产、成本、费用、收入、利润及权益等细致的核算,再如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方式等等,财管必须做题,而且记住上现金流量公式及改进财务体系公式等等,一般学会计的都考不过财管。我不一样,我是工科的,学财管比较容易点。还有就是审计下苦工学习,经济法背诵,税法要记牢,公司战略不难。

[1]石水平,陈佳.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下的财务报告与会计准则的关系[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02:99-102.[2]刘桂珍. 试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01:138-139.[3]常秀清. 论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01:42-44.[4]罗晓文,李彦敏. 财务制度与财务治理结构、财务管理体系及会计制度的关系——基于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编写财务制度的实践[J]. 财会通讯,2006,08:26-27.[5]葛家澍. 再论制度、市场、企业与会计(财务会计)的关系[J]. 会计师,2006,10:24-29.[6]刘姣. 我国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0:112-113.[7]李世新,郑家勤. 会计公共关系与财务公共关系探悉[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02:52-54.[8]孙佳勇.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交叉关系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11:79-80.[9]王宗树,赵洪利. 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J]. 商业经济,2007,05:25+48.[10]舒畅. 法务会计与独立审计的关系研究——基于财务舞弊控制的视角[J]. 中国总会计师,2007,07:76-78.[11]曹钢. 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 科技资讯(学术研究),2007,27:395-396.[12]陈洁. 浅谈会计和财务管理的关系[J]. 科技广场,2008,02:115-116.[13]高松枝. 浅谈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科技资讯(科学教研),2008,21:303+325.[14]修丽英. 浅析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系[J]. 现代商业,2008,32:235-236.[15]李明. 论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关系[J]. 商情(财经研究),2008,06:48.[16]陈毓圭. 论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税法诸关系[J]. 会计研究,1999,02:13-19.[17]郭道扬. 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五) 二十世纪财务会计的发展──兼评财务与会计关系[J]. 财会通讯,1999,05:3-6.[18]王厉鸿. 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与发展趋势[J]. 现代经济资讯,2010,23:279.[19]颜维华,苏琦,赵刘伟,刘杰,张云,郑万会.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多资金来源与成本核算之间的关系[J]. 中国医院,2011,06:36-37.[20]许坦. 新《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与会计支出的勾稽关系[J]. 中国卫生经济,2011,08:90-92.[21]长青,丛海红,边恩敬. 内部会计控制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关系探讨[J]. 会计之友,2011,29:29-31.[22]任存梅,张婧怡. 论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01:28-29.[23]宫景玉,鞠红兵. 对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关系的探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03:198-199.[24]曹伟. 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思路——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财务报告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展开[J]. 财政研究,2009,03:69-72.[25]董成. 公允价值计量目标及其与财务和会计目标的关系[J].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9,02:122-126.[26]刘翠,廖上林. 财务会计目标、会计资讯与公司治理相关关系研究[J]. 才智,2009,10:2-3.[27]丘雪燕. 论财务与会计关系[J]. 商业经济,2009,12:19-21.[28]李继雷. 浅谈财务与会计关系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及其原因[J]. 改革与开放,2009,06:88-89.[29]谭丽芬. 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的现实选择[J]. 财会月刊,2009,11:10-11.[30]初春虹. 基于价值链的会计与财务关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09,22:39-40.[31]郭少东,周萍.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探讨[J]. 生产力研究,2009,12:178-180.[32]丁小群. 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理论研究[J]. 知识经济,2009,13:18+29.[33]高戈,金宇璇. 试论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8:56-57.[34]陈昊. 运用会计勾稽关系对虚假上市公司财务资讯的识别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09,30:157-159.[35]余晓丹. 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课程关系探讨[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6:74-76+94.[36]王敏芳. 试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2:117-118.[37]孙玉庆. 浅析财务与会计的关系[J]. 焦作大学学报,2005,02:33-35.[38]张惠忠. 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嘉兴学院学报,2005,04:53-57+61.[39]杜兴强. 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十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探讨[J]. 财会通讯,2005,12:9-12.[40]冯雪莲. 财务会计资讯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关系[J]. 商业研究,2005,24:86-88.[41]陈共荣,胡振国. 企业目标、财务目标与会计目标的关系及其现实选择[J]. 时代财会,2003,07:19-21.[42]牛彦秀. 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探索[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07:3-4.[43]刘建民. 谈财务管理与会计的关系[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03:37-39.[44]李心合.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新论[J]. 财经科学,1995,01:61-66.[45]董华. 浅析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J]. 现代商业,2010,06:253-254.[46]张林,柯剑. 商业银行会计政策与财务政策关系辨析[J]. 金融会计,2010,03:4-6.[47]孙青. 构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模式的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0,07:179-180.[48]姜永环,姜永成. 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关系[J]. 中国集体经济,2010,16:143-144.[49]张学祥. 浅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J]. 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02.[50]丁欣,杨蔚妮. 浅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6:89-91.

1、 借:应收帐款-乙公司120,000(100,000+税款17,000+代垫运费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 贷:银行存款3,000 2、 借:应收帐款-丙公司58,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800 3、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应收帐款-乙公司 120,000 4、丙公司在第10天转来货款,可享受2%的折扣,实收货款=58,500-(58,500*2%)=57,300 借:银行存款57,330 借:财务费用1,170 贷:应收帐款-丙公司 58,500 特此回答!

酒店会计的工作主要内容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财政法规和酒店的有关规定。 2.建立健全酒店财务管理与核算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期修订和完善。 3.接受财政、税务、内部审计等部门的检查、审计,如实提供所需资料。 4.设定和登记总账、各种明细分类账,对酒店的全部经营活动,财产物资如实进行全面的记录、反映和监督。 5.按酒店《财务报销管理制度》设定会计科目、处理各项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并做到内容齐全、完整、准确。 6.对酒店的财产物资进行核算,至少每年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一次清查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发现盘盈、盘亏、损毁要及时上报主管领导,经有权人批准后进行账务处理。 7.对酒店的成本、费用进行正确核算,负责编制成本费用计划,每月进行对比分析,每月反映、监督、分析酒店下达的《费用计划执行情况》,按时报送有关部门。 8.对酒店流动资金进行核算和管理,反映监督经营收支的全部情况,按规定及时纳入财务核算。 9.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凡在三个月以上未清理的债权债务,每季列出明细与经办人核对,写明未收、付的原因,报总经理审批,进行有关处理。 10.依据国家税法规定,按期足额交纳各种税金,不得因个人工作失误造成酒店经济损失。 11.按报表名称、内容、时间、报送部门、编制要求,及时准确编制财务各类报表。 12.对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按月进行整理,装订:做到齐全、完整、美观、易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摘 要: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文中针对课程的特点及现存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 教学 方法 改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9-0118(2012)05-0132-02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检测系统中的信息提取、信息转换及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应用技术课程。传感技术是自动检测系统,更是控制系统的前哨,它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在在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不仅能为后续课程打下好的基础,也对学生综合运用所专业学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自从2005年课程教学大纲调整以后,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

自2005年起我校重新制定了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其中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由考试课调整为考查课,并将课时由64学时更改为32课时,通过几年的 教学 总结 出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一)教学内容多而散

课程内容多且散,涉及知识面广,有物理学,化学,电子学,力学等等,属于多学科渗透的一门课程,学生学习有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更是有困难。

(二)典型应用性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属于典型的应用课程,要学习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在此基础上掌握搭建检测系统的方法,单靠理论的学习必定是有差距的。而实验课时不充裕,实验条件也有限。

(三)学时越来越少

学校目前对学生的定位是“培养优秀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了加大实践环节的因此对课程设置与课时作了调整,本课程课时被缩减至32课时。

(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由于本课程被定为考查课,所以有相当一部份同学从 学习态度 上不太重视,没有投入必要的精力和时间,学习主动性差,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教学内容的调整

目前大部分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教材多侧重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线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而对具体应用涉及较少,针对课程的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教学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教学内容必须做适当调整。根据学校对工科本科生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教学内容的调整遵循以下原则:

1、避免繁琐的理论推导过程,以避繁就简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例如:用幻灯片演示使用酒精灯分别燃烧热电偶的两端,在两端存在温差的时候两电极间即出现电势差,无温差时电势差消失,通过这个实例讲解电势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可以配以大家能够理解的简单的公式推导,而不把重心放在构成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和接触电动势形成的公式推导上。

2、重点讲述传感器的实物应用。增加实际案例是学生能够对传感器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3、适当补充传感器与系统互联的方法。在先期几种传感器的应用中加入传感器接入控制器的方式介绍,使其思考所学课程之间的关联,对所学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建立起系统的概念。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克服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力求将教学内容讲解得更加生动、具体。

1、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一方面可以省去教师用于黑板板书的大量时间,克服课时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以动画的形式生动形象的演示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展示所学传感器的各种照片、复杂检测系统的原理图或线路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更容易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例如,学习光栅传感器时,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使同学们理解莫尔条文的形成及其移动过程,使用对媒体课件就可以以动画的形式使同学们直观的明暗相间的莫尔条纹是什么样子,还可以以不同的速度使指示光栅在标尺光栅上进行移动,清晰的看出条纹移动的方向与光栅夹角及指示光栅移动方向的关系。学习增量式光电编码器时,很多同学很难理解编码器的辨向问题,通过使用幻灯片展示编码器的内部结构,直接了解光栏板上刻缝、码盘及光电元件的位置关系后,同学们就能更容易的理解辨向码道、增量码道与零位码道形成脉冲的相位关系,佐以简单的辨向电路就可以使同学们更高效的学习该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方法。

总而言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重视绪论,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很多教材的绪论写的比较简略,但我个人认为这不代表它不重要,特别是面对学生主观上不重视课程的情况下,更要下大力气上好绪论这第一次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实用价值。通过幻灯片演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同学们了解到小到日常生活,大到航空航天、海洋预测等方面都有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更根据各种行业背景中需要检测的物理量,自动控制理论在实现过程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关键作用,使学生认识该课程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我校长年开展本科生科研实训项目,在开设本课程时已有部分同学成功申请实训课题,一般本专业的同学还是围绕专业应用领域申请课题,其中大部分会涉及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内容,所以也就他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使用传感器解决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更加直接的体会到本课程的关键作用,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克服考查课为本课程教学带来的部分阴影。

3、加大案例教学比重、侧重应用

根据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教学的首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传感器,对传感器技术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处理能力,知晓传感器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注意分析各类传感器的区别与联系,利用大量的具体案例分析传感器的应用特点。

例如,教材中在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主要是从传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测量电路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介绍的,缺乏实际应用案例。在教学中用幻灯片展示不同应用的实物图,譬如轮辐式的地中衡的称重传感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悬臂梁式的电子秤、人体称、扭力扳手等。用生动的动画显示不同应用下的传感器的反应,例如,进行常用传感器热电偶的学习时,展示各种类型热电偶的实物照片,补充热电偶安装的方式,以换热站控制系统为案例,分析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上的应用,重点讲解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及与控制系统互连问题。在介绍光电池传感器时补充用于控制的干手器、用于检测的光电式数字转速表及照度表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是同学们对传感器应用的认识更加深入。

4、利用学校的科研实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校学生自二年级起可以开始申请科研实训项目,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本课程在学生三年级第一学期开设,在此之前已有部分同学参加了科研实训项目,在这些项目中,譬如智能车项目、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等实训项目中都包含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的应用,上课前教师了解这些项目,就可以就实际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提升学习的兴趣。另外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启发同学们集思广益,与实验中心老师联系,联合二年级同学进行传感器的设计制作,或者进入专业实验室进行传感器应用方面的实训实验,鼓励同学申报的科研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总结,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作了适当的改革。调整的教学内容重点更突出,侧重应用,补充了丰富的案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性,与科研实训的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拓展,加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实践能力。从近几年的网上评教结果来看,所做的教学调整与改革受学生的欢迎和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向荣.“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 教育 ,2010,(21):85-86.

[2]陈静.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4-95.

[3]周祥才,孟飞.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0,(12):91-92.

[4]张齐,华亮,吴晓.“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7):42-4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检测与传感技术论文

常州工学院还不错,学校是一所普通本科学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不算强大,但是专业性还是挺强的,教学质量整体还不错,学生就业方也比较广,是一所综合性实力还不错的高校。

常州工学院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扩展资料:

办学条件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有纸质图书131万余册、电子图书320万余册(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50余种。

《常州工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常州工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主要刊登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建筑学、经济管理等学术论文。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

其实还好啦,可是你想想,行政管理专业本应该是经济类的吧,现在是历史系的,总不会学的太专业。

历史系考上研的还算不少,可是没大有特别好的学校,这个全靠自己努力了,考上好的研究生一定会有好的就业前景的,加油!

任课老师:

公维章,男,山东沂源人,历史系副教授,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佛教文化研究。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夏元明清时期的敦煌佛教》项目,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项,其研究成果《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研究》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并获得2005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宗教学研究》、《敦煌研究》、《敦煌学辑刊》、《考古与文物》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史、美术考古学、中国佛教史等课程,另开设全院公选课《中国佛教艺术专题十五讲》。

主持

郭华,女,山东东平人,历史系副教授,天津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世界中世纪史研究。

主要讲授英国史、西方史学史等课程,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校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

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等教材,在《齐鲁学刊》、《山东社会科学》、《东方论坛》等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获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孙月华,女,山东青州人,历史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国际关系史的研究。

198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近年来先后讲述过世界通史、世界现代史、中学历史教学法等专业课程,开设了外国法制史、中东史等选修课程,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校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二等奖,校首届十佳师德标兵称号。

参加编写省统编教材《世界通史教程》,在《山东社会科学》、《烟台师范学院学报》、《临沂师范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历史》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获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倪翠兰,女,山东莱芜人,历史系副教授,教学副主任。

主要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的研究。

1987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近年来主要讲授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当代史、西方政治制度史、世界现代化进程、宗教与国际政治等课程,曾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校“十佳”青年园丁称号。

参加编写《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近现代殖民史》等教材,在《史学集刊》、《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青少年研究》、《中国教育界》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曾获校科研成果奖。

张淑华,女,山东莱芜人,历史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美国史的研究。

199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

主要讲授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美国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曾获校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

在《历史教学问题》、《山东农业大学学报》、《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全文转载,多篇论文获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孙明杰,男,山东莱芜人,助理研究员,历史系副书记。

1991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青年思想教育专业,1997—1999年,在山东省委党校党政干部研究生班脱产学习。

先后在英语系、党委宣传部、外事办公室等部门工作。

在《青年工作论坛》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省级思想政治教育成果一等奖1项。

曾被评为“保持 *** 员先进性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崔缨,女,山东泰安人,历史系副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晚清改革史等课程。

在《职业技术教育》、《岱宗学刊》、《泰山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论文《抗日战争时期 *** 的成人教育政策分析》在泰安市社联、市委宣传部、市党史办组织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获得三等奖。

聂立申,男,山东新泰人,历史系副教授,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开设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中国文化史等课程,曾获泰山学院教学成果三等奖,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被评为“泰山学院最受欢迎”教师。

主持泰安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项目一项,出版《简明中国历史地理学》著作1部,在《史学月刊》、《求实》、《泰山学报学报》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曾获泰安市、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张春慧,女,山东宁阳人,历史系讲师,山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讲授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等课程。

近年来在《岱宗学刊》、《泰山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戚焕丽,女,山东泰安人,历史系副教授,山东大学法律硕士,主要从事中国文化、 *** 发展的研究。

近年来主要开设世界近代史、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法律基础等课程。

出版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著《神童山》,近年来在《岱宗学刊》、《泰山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周晓冀,男,江苏宜兴人,助理研究员,山东大学历史学硕士,历史系办公室主任。

多次获市 *** 嘉奖,记三等功2次,学院优秀 *** 员、先进工作者。

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优秀科研论文三等奖等。

主要讲授外国教育史、美术考古学等课程,在省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篇。

周绍华,男,山东泗水人,历史系讲师,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

主要讲授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等课程。

发表了《董仲舒君主观念的思想来源》、《董仲舒的君臣观》等文章。

张日元,男,山东高密人,历史系讲师,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史的研究。

主要讲授世界古代史、历史专业英语等课程。

论文《十七世纪的英国民众宗教》,载于《经济——社会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历史科学有性别吗?》,载于《妇女史译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赵京国,男,山东新泰人,历史系讲师,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理论研究与教学。

主要讲授《管理学》、《公共行政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等课程。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李耀奎,男,山东郓城人,历史系助教,西南民族大学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研究。

讲授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课程。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其中《构建行政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的封闭运行机制》一文被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收录。

李慧,女,山东济宁人,历史系辅导员,2007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史学硕士学位,在《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泰山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王伟,男,山东临沂人,历史系助教,200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获管理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市政学和社会保障学的教学和研究。

主要讲授《西方行政学理论概要》、《管理心理学》、《市政学》、《社会保障学》等课程。

曾在《国际城市规划》、《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山东科技信息》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篇文章。

安其心,男,山东宁阳人,历史系辅导员。

200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

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学报》、《大连干部学刊》、《怀化学院学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篇。

刘霞,女,山东泰安人,历史系资料员。

曲阜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1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泰山区粮食市学校任教,曾获全国尝试教学说课稿一等奖、山东省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泰安市优质课一等奖等各一项,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部级课题子课题一项,另有多篇论文、教案获市(区)一、二等奖。

多次荣获优秀辅导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李晓筠,女,山东泰安人,历史系助教。

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本科、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考古学、民俗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在汉唐美术考古方面研究有一定影响。

人文景观是指一个地区的景象,不同地貌、时间、人文会构成不同的景观,如城乡景观、自然景观、城市景观、乡村景观,日景、夜景等。

一些有特殊生态、人文、历史价值的景观往往会受到政府保护,如特定建筑群、生态区等。艺术上的景观又称为风景。此外一些地区为了保护景观,会限制建筑物的高度、造型等。

人文景观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性、文化性,一定的实物和精神等表现形式的旅游吸引物。

扩展资料:

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还包括服饰、建筑、音乐等。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为城堡、宫殿,以及各类宗教建筑景观,具有历史性。

人文景观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宽,类型多样。归纳起来,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与艺术、城镇与产业观光等类型。

共性说明:

1、有旅游吸引力

2、历史性,要求要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积累。

3、文化性,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4、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实物载体,像文物古迹,也可以是精神形式,像神话传说,民俗风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文景观

核心学术期刊1、《关注新时期文学与道德,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2、《现代传媒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3、《赛伯空间中的当代文学艺术的命运》(《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4、《王朔现象及其理论意义》(《河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5期)5、《艺术消费与广告的文化意味》(《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6、《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2001第1期)7、《作为文学阵地的文学期刊》(《新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8、《市场语境下艺术的雅俗分化与融合》(《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9、《面向文化:文艺理论的新转变》(《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10、《期刊的危机与突围》(《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12期)11、《意味深长的“沉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12、《消费时代的文艺精神状况》(《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13、《中国稿酬制度的变迁》(《江汉论坛》2001年第4期)14、《大雅大俗的大众之歌》(《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15、《公案文学艺术魅力剪话》(河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4期)16、《惊鸿一瞥:2000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17、《“树上的果子”与“自然的鲜活气息”》(《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18、《把理论还给历史》(《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19、《文学史理论反思:重写论、先验论与更替论》(《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第5期)20、《市场语境下工具理性的审美意义》(《文史哲》2002年第1期)21、《作为艺术的生产》(《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1期)22、《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甘肃社会科学》2002,6)23、《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的研讨与探索》(《西南民族学院》2002,11)25《“中国学者对世界学术的贡献”》(《江西社会科学》2002,12)《2002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3卷)26、《一部值得珍视的著作》(《当代文坛》2003、1)27、《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论的当代意义论略》(《马列文论研究》第13辑)28、《瑞恰兹与〈文学批评原理〉》(《江汉论坛》2002,4)29、《从“客观快乐说”到“直观本质论”》(《江苏社会科学》2003,1)30、《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定位论争的回顾与反思》(《文艺争鸣》2002,6)31、《“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 ——关于“网络文学”的几点不合时宜的想法》(《社会科学战线》2002,4)32、《市场经济下的文艺新观念漫议》(《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33、《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艺术生产》(《广西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34、《对“创造论”的彻底清算》(《广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35、《电脑艺术的兴起和古典艺术的终结》(《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36、《期刊的转向与文学的命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期)37、《论“缺陷”在文艺创作中审美意义》(《南宁师专学报》1999年第2期)38、《论艺术消费》(《宜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39、《郭宏安等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0、《金元浦著〈文学解释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 41、《夏中义著〈新潮学案〉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2、《评周宪〈超越文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7-1998年卷)43、《论科技意识形态及其对艺术生产的意义》(《广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2期)44、《“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回顾与反思》(《求索》2001第4期)45、《作为产业的文学期刊》(《岱宗学刊》2000年第4期)46、《审美意识形态与艺术交往精神》(《河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47、《精神生产者的市场境遇》(《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48、《艺术生产论的发展及其当代意义》(《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年第3期)49、《1996-1997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中国文学年鉴》1998-1998卷)50、《1999-2000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0-2001卷)51、《市场经济与艺术生产》《河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52、《张健著〈清代诗学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3、《包忠文著〈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史〉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4、《钱中文著〈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5、《何西来、杜书瀛主编〈新时期文学与道德〉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6、《陈良运著〈周易与中国文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7、《王立著〈中国文学主题学研究〉丛书三种评介,(《中国文学年鉴》1999-2000年卷)58、《薛永武著〈西方美学论稿〉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59、《黄鸣奋著〈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0、《周宪著〈崎岖的思路〉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1、《张荣冀著〈流行艺术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1年卷)62、《走向艺术生产论》(《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63、《现代传媒与艺术研究论纲》(《许昌师专学报》2000年第5期)64、《走向新世纪的文艺之思》(《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65、《现代传媒带来的审美观念的转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66、《文艺理论: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反思》(《滨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67、《略论意识形态与艺术生产》(《殷都学刊》2001年第1期)68、《对缺陷美的几点思考》(《成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69、《数码时代艺术剪话》(《走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文集,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70、《现代传媒与文学艺术》(《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71、《“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荆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72、《“寄言出意”与“得意忘言”》(《中南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73、《中国期刊百年回顾》(《曲靖师院学报》2001年第4期)74、《“审美之维”与“单向度的人”》(《荆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4期)75、《十七世纪英国的幽默故事书》(《岱宗学刊》2001年第3期)76、《从头细品百年文论,长卷精绘理论风云》(《文学前沿》2001年第3期)77、《数字化生存状况下的艺术生产》(《阴山学刊》2001年第6期)78、《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山东农管干部学院学报》2001第4期)79、《“文学现代性”研究述评》(《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80、《网络时代的文学艺术》(《三峡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81、《简评〈文艺活动的审美维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2、《简评〈艺术的哲学思考〉》,(《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3、《简评〈胡经之文丛〉》,(《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4、《简评〈明永乐至嘉靖初诗文观研究〉》,(《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5、《“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讨论会》,(《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6、《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2年卷)87、《2001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2卷)88、《文艺学术史:一项相当于金字塔的学术工程》(《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89、《论科技意识形态的文化意义》(《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90、《中心的边缘与边缘的中心》(《云梦学刊》2002年第5期)91、《以文本为中心的合理性及其局限》(《宝鸡文理学院》2002年第1期)92、《百年文艺学的“两次转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93、《“请客赴宴”与“开店卖饭”: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的思考》(《吉首大学》2002,2)94、《危机与出路:关于期刊市场命运的思考》(《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5)95 《绽放在悬崖上的花朵:人文社科学报的学术特色之我见》(《三峡大学学报》2002,6)96、《“审美泡沫”:文化消费意识与广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2,3)97、《珠积玉累成学问披沙拣金铸文章》(《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4)98、《对“诗与画”的审美复合的追求》(《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2002,11,29)99《中国当代文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编《文艺美学研究丛刊》第2辑)100《王文宏著〈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1《冯毓云著〈文艺学与方法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2《童庆炳等著〈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3《汪正龙著〈文学意义研究〉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4《刘俐俐著〈隐秘的历史河流〉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5《姚文放著〈美学文艺学本体论〉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6《王杰著〈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评介》,(《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7《文学研究种的跨学科发展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8《“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理论”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09《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0《“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讨论会》,(《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1、《文学批评“情采论”》(《东方丛刊》2003,1)112、《理论自觉的历史意义》(北师大编《文学理论学刊》第2辑)113、《2003年中国文艺理论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2004卷)114、《文艺美学研究的进展》,(《中国美学年鉴》,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115、《全国“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16、《汤学智著〈生命的环链〉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7、《林保全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审美论〉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3年卷)118、《〈比较与超越——世纪之交中西文论比较研究〉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19、《〈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0、《〈中国商贾小说史〉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1、《〈文学理论:文化阐释与学科形态〉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2、《〈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简评》,(《中国文学年鉴》2004年卷)123、《“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124、《克罗齐和直觉美学研究》(译文)《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7期125、《直逼中心的“边缘表达”》,《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126、《人本文学之中西比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127、《身体缺席的精神盛宴?——关于网络文学的反思》,《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128、《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29、《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30、《现代传媒革新与当代文艺命运》,《紫观阁》2006年第5期。131、“杜书瀛美学研究暨《价值美学》座谈会”召开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5-10 期刊 0 0132、从头细品百年文论 长卷精绘学术风云——《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讨论会纪要 陈定家 文学前沿 2001-06-15 133 文艺批评风格论 文学前沿 2002-11-15 期刊 0 5134 公民、数字媒介与全球化 马克·波斯特; 陈定家译 江西社会科学 2008-01-25 期刊 0 54135寻找网络时代的艺术“灵光” 陈定家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10 期刊 0 43136 市场与网络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 陈定家 文学评论 2008-02-15 期刊 0 158137、超文本与互文性 陈定家等 社会科学辑刊 2008-05-15 期刊 0 89138 网络时代的文学“奇迹”——以《姑妄言》的“重现江湖”为例 陈定家 学习与探索 2008-11-15 期刊 0 16139市场与网络语境下的文学祛魅问题——以《浮士德》的改编与戏仿为例 陈定家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2-25 期刊 0140 努力开掘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意义——评邓新华著《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 樊宝英; 陈定家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1-25 期刊 0 18141 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 陈定家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26 期刊 2 72142 书籍的终结 罗伯特·库弗; 陈定家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2-26 期刊 0 15143“超文本”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文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5-10 期刊 5 422144 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9-05-26 报纸 0 0145 加强网络文学研究和引导 陈定家 文艺报 2007-10-30 报纸 0 8146 把网络文学推向学术前沿 陈定家 文艺报 2008-05-06 报纸 0 6147 价值美学的新开拓 陈定家 人民日报 2008-10-16 报纸 0 13148 走向移动阅读的手机小说 陈定家 中国文化报 2009-01-02 报纸 0 3149 审美现象与美学价值 陈定家 人民日报 2009-04-14 报纸 0 12150虚构与人类生存 汪正龙 (南京大学)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图书商报 2003-11-28 报纸 0 6151中国近现代美学研究的可喜收获 陈定家 文艺报 2005-11-10 报纸152热点聚焦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2153 论著评介 《文艺活动的审美维度》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4学术会议 《中国20世纪文学学术史》讨论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5 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文学与人国际学术研讨会 陈定家; 付小悦 中国文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3156 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7157 专题研究 文艺美学研究概况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2/01/01 年鉴 0 0158 探讨与争鸣 关于文艺美学学科定位的争论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2159 美学态势 文艺美学研究概观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1/01/01 年鉴 0 1160 现状考察 关于“全球化与中国人文建设”的调查报告 高建平; 严平; 陈定家; 师亚惠; 张媛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1研究综述 文学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高建平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4162 学术会议 全国报告文学理论研讨会暨全国报告文学理论家联谊会第二届年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3 学术会议 全国“文论何为”学术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4/01/01 年鉴 0 0164 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65 论著评介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6 论著评介 《文学意义研究》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7 论著评介 《美学文艺学本体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8 论著评介 《多维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 钱中文;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68论著评介 《审美幻象与审美人类学》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0 论著评介 《文艺学与方法论》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1 论著评介 《厨川白村文艺思想研究》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172 学术会议 文学研究中的跨学科发展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3 学术会议 “中国古代文体与文学理论”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4 学术会议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5 学术会议 毛泽东文艺思想与中国现当代文艺家学术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6学术会议 全国戏剧期刊与戏剧理论批评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7 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与民族文化、文学的前景”国际学术讨论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78 学术会议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苏比;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79 学术会议 审美与艺术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0学术会议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与创新”学术讨论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3181 学术会议 “人民美学与现代性问题”研讨会 文小平;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2 学术会议 “美学、艺术与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 鲁文美;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1183 概况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5184 新书评介 《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0185 新书评介 《新时期文学与道德》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0/01/01 年鉴 0 0186 研究概况 文艺理论研究综述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1998/01/01 年鉴 0 3187美学态势 文艺美学研究的进展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0188 美学论文摘要 从“客观化快感”说到“直观本质”论——桑塔亚那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一瞥 陈定家 中国美学年鉴 2003/01/01 年鉴 0 1189 论文摘要从形象到拟像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6-01-01 年鉴 0 0190 论文摘要论全球化语境下报告文学的文学性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8-01-01 年鉴 0 0191 学术会议庆祝中国艺术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创立20周年暨《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创刊20周年纪念研讨会 陈定家 中国文学年鉴 2007-01-diansnam 01 年鉴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还包括服饰、建筑、音乐等。建筑方面的特色反映为城堡、宫殿,以及各类宗教建筑景观,具有历史性。

人文景观包括的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宽,类型多样。归纳起来,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文化、民俗风情、文学与艺术、城镇与产业观光等类型。

扩展资料

中国值得一去的人文景观:

嵩山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大昭寺: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

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