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参考文献在原文对应

发布时间:

论文参考文献在原文对应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杜轻版)检索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中文社会科学格式规范(修订版)》,很多出版物为了便于参考和评注而区分,注释为“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或添加”,列在文本末尾随附参考文献(或当页脚)。

参考文献按照它们在文本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放在方括号中。一种被反复引用并在文本中标记有相同序列号的文档。

在文章末尾的引用中列出了所引用的文档的页码(或页码范围)。以“出版年份”或“出版年份、卷(期)”等形式加上“: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个引用,每个地方的页面数量或范围(有些杂志还把信息指示的位置引用文档页码)应列在每个地方的顺序标记,其次是方括号(只列出数据,没有“P”或“页面”,等等。页号范围中间的行是半字符行)和上标。

如果在参考编号作为文本后还需要页码或页码范围,则页码或页码范围还应重叠。在顺序编码系统下,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参考文献的序号,使序号和指示的参考文献与正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一致。此外,参考页码或页码范围应准确。

扩展资料:

文献指出: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术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中的拆文[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互联网[OL],CD[CD],磁带[MT],磁盘[DK]。

专著、论文汇编、学位论文和报告。

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文件类型识别]。出版地点:出版商,出版年份。页码(可选)。

刘国军,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期刊文章。

主要负责人。标题[J]。标题,年份,卷(发行):开始和结束页码。

何灵秀。读南明史[J]。中国历史研究,1998,(3):167-173。

引用本文:[1]王建平,宋涛,等。无源耗能系统的研究进展[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97年EarthquackEng,38(3):358-36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别人论文中参考文献对应不到原文

论文中有引用的部分,可以与原文完全相同。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可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明引指直接引用原文,并加上引号,或者是只引用原文大意,不加引号,但是都注明原文的出处。暗引指不说明引文出处,而将其编织在自已的话语中,或是引用原句,或是只引大意。运用引用辞格,既可使文章言简意赅,有助于说理抒情;又可增加文采,增强表现力。

在书写论文时使用:

直接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二、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三、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C].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四、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N].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五、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六、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 专利号,出版日期.

七、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八、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扩展资料

意义

科学论文最后所引用的文献,在论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都知道,一个课题在开始进行研究前,必须对前人做过的工作进行系统的调研和追索,应该对整个课题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有一个全面和深刻的了解。

调研结果应当表明自己所选的课题一定是前人没有做过的,或者是没有做完的,而且是有意义的课题。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孤陋寡闻而重复人家做过的工作。

同时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必须不断追踪和课题相关的同行的进展,以修改或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切入点,一句话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明白阅读是深入研究的基础“这一十分浅显的道理”。

当自己的研究工作完成一个阶段,或课题结题撰写论文时,在论文中引用别人的数据或观点,以示区别作者自己的观点,并在论文最后把参考文献引上,这既是一位科研工作者科学道德的体现,也是科学研究工作本身继承性的需要,完全符合国际学术规范,实际上引文是科学论文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引用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引用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杜轻版)检索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高等学校中文社会科学格式规范(修订版)》,很多出版物为了便于参考和评注而区分,注释为“对文本内容进行进一步解释或添加”,列在文本末尾随附参考文献(或当页脚)。

参考文献按照它们在文本中出现的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放在方括号中。一种被反复引用并在文本中标记有相同序列号的文档。

在文章末尾的引用中列出了所引用的文档的页码(或页码范围)。以“出版年份”或“出版年份、卷(期)”等形式加上“: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个引用,每个地方的页面数量或范围(有些杂志还把信息指示的位置引用文档页码)应列在每个地方的顺序标记,其次是方括号(只列出数据,没有“P”或“页面”,等等。页号范围中间的行是半字符行)和上标。

如果在参考编号作为文本后还需要页码或页码范围,则页码或页码范围还应重叠。在顺序编码系统下,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参考文献的序号,使序号和指示的参考文献与正文后的参考文献列表一致。此外,参考页码或页码范围应准确。

扩展资料:

文献指出: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术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中的拆文[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报[EB]。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互联网[OL],CD[CD],磁带[MT],磁盘[DK]。

专著、论文汇编、学位论文和报告。

主要负责人。文件标题[文件类型识别]。出版地点:出版商,出版年份。页码(可选)。

刘国军,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期刊文章。

主要负责人。标题[J]。标题,年份,卷(发行):开始和结束页码。

何灵秀。读南明史[J]。中国历史研究,1998,(3):167-173。

引用本文:[1]王建平,宋涛,等。无源耗能系统的研究进展[J].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997年EarthquackEng,38(3):358-361。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一、论文中有引用的部分 即使标注了引用 是可以和原文完全相同。

二、引用是指在说话或写作中引用现成的话,如诗句、格言、成语等,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引用的作用是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三、论文中原文完全相同部的引用分类: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扩展资料:

论文中有引用文献时注意事项:

1、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几年主要文献为据。

2、参考文献论著类文稿一般不超过15条、综述不超过20条为宜。

3、所引用文献必须为公开发表过的原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引用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引用

论文中有引用的部分,若是名人语句可以与原文完全相同;若是其他的引用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转述一下。

引用文献的内容应该做些改动,但意思不变,变化的是语句的组织顺序用词之类的,在引入自己文中,最后在标出引用语句的出处。

论文引用参考文献要标出参考文献出处,一段的引用就是引用了参考文献,不引用原文的话,可以概括的写,如果是原文的话,要加引导。

引用部分被标注为抄袭的主要原因有:

1、在引用别人的文章时,连续的抄袭300字以上,内容相似度80%,并且在文本里不加注释,这种行为做两次后,就会被视为抄袭。

2、注释只能够在引用引文、其他毕业论文和实用的材料里独特观点时候使用,不能全部的引用其他人的论点,这样会被视为抄袭而被标红的。

3、出版和未出版的论文、版面、结构、内容和论据的一致性超过60%,就会被视为是抄袭的。与出版的论文重要论文和内容相似,包括引用超过70%,也是会被视为抄袭的。

论文参考文献怎么和原文一一对应

需要一一对应。

关于文后参考文献表的编写,若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完整,内容应准确,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的序号与正文中要一一对应。

不过参考文献引用的话不一定要一样。

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有参考文献这一个必填的栏目,而这个都是我们整篇文章的来源和借鉴之处,所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这个参考的文献只要是和原来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就可以,不一定要一样,不脱离参考文献的主题就是可以的了。

参考文献的作用

参考文献虽然是出现在一小块,但是它的作用可能不仅仅是这一些,这些资料可能为学生提供了思路,可能为学生提供了素材,总而言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参考文献在论文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果这个文献被引用的次数很多,就恰恰说明了这个文献越好。

不可以的。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

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

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扩展资料:

文献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 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都要原文对应吗

当然不可以。引用的文献资料需要和参考文献对应上,这既是对原文作者的尊重,同时也是严谨学术态度的体现,毕竟学术本身就是需要严谨求实的。

这样对读者的误导很大。平时,我们自己看文献时,往往会根据参考文献去追溯。其次,这样的论文投出去,也很容易被审稿人发现。因为审稿人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

这样乱标参考文献很可能毁了一篇论文。即使论文内容很好,都极有可能毁于一旦。因此不建议这么干,风险太大。

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不能乱标。因为毕业论文体现了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素养,不是一纸空文。毕业论文学术性强,代表了大学生的研究水平和专业能力。倘若出现参考文献对应不上或乱标出处的现象,不仅失去了学术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导致你的毕业论文通不过,影响毕业。所以,本科毕业论文要论点正确,论据准确,论证严密,不可胡弄,草草了事。

应该是不一定吧,我们写毕业论文的时候,跟文章内容不相关的文献名称(相关的书籍)最后也写进了最后的参考文献,也是为了凑字数和凑文献数量。但是如果你是引用了文献中的内容,营地昂要记得标注,不然就是抄袭了。我们毕业的时候,这点要求很高哦,最后弄得基本上都是自己写的了。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对不上不可以乱标的。发生这种情况,可以更改一下内容。千万不要胡编乱造,蒙混过关。

论文的参考文献应对写在哪里

参考文献有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同学们需要根据自己选择的参考类型来设置安全检查文档的格式。正常情况下,参考文献一般默认为中文宋体,所有标点符号必须使用新闻标点符号。不同类型的引用会有不同的格式,人们在引用时往往会在这一部分出错。1.专著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份: 起止页码.2.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份: 起始页码.3.报纸类:[序号]作者. 篇名[N]. 报纸名, 出版日期(版次).4.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在正文书写完毕后,空两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居中),“参考文献”使用宋体四号加粗,前后两个字之间不空格。“参考文献”书写完毕后空一行(宋体小四号)再书写参考文献的具体内容。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书写,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已直接阅读,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主要参考过的文献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论文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参考文献一律书写在论文正文结束后,不得放在各章(节)之后。

参考文献引用的技巧

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有引用了他人的学术观点、数据、材料、结构等,就一定要记得详细的标注出来的。我们引用参考文献也应该要规范,如果我们在论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不规范,也从侧面反映出论文写作者的水平和态度。

参考文献不宜过多,文献的多少能体现出论文占有资料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中文论文的参考文献偏少,但也不能简单以文献引用量达到多少简单划分,不同性质的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的多少页相差很大。

紧跟文章,中间可以留两行。论文中的参考文献标注在文档结尾。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例:

1、张筑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2、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分期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策略问题[J]. 霍步刚,傅才武.  中国软科学. 2007(08)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专著M ; 报纸N ;期刊J ;专利文献P;汇编G ;古籍O;技术标准S ;

学位论文D ;科技报告R;参考工具K ;检索工具W;档案B ;录音带A ;

图表Q;唱片L;产品样本X;录相带V;会议录C;中译文T;

乐谱I; 电影片Y;手稿H;微缩胶卷U ;幻灯片Z;微缩平片F;其他E。

将注释规定为“对正文中某一内容作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的文字”,列于文末并与参考文献分列或置于当页脚地。

按照字面的意思,参考文献是文章或著作等写作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定义,文后参考文献是指:“为撰写或编辑论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关文献信息资源。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试行)》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修订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对参考文献和注释作出区分。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并作上标。作为正文出现的参考文献序号后需加页码或页码范围的,该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作上标。

作者和编辑需要仔细核对顺序编码制下的参考文献序号,做到序号与其所指示的文献同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一致。另外,参考文献页码或页码范围也要准确无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