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高中议论文素材古诗

发布时间:

高中议论文素材古诗

【篇一】高考作文古典诗词名句素材

(乡思离情篇)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瑕>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篇二】高考作文古典诗词名句素材

(述志抒怀篇)

1.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战国.楚.屈原>

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战国.屈原.>

3.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战国.屈原>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魏.曹操>

6.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北朝民歌.>

7.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晋.陶渊明>

8.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宋.鲍照>

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李世民>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唐.李白>

1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

13.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唐.岑参>

1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5.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唐.李白>

16.少年心事当拂云------唐.李贺>

17.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

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

1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

2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2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

23.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唐.窦庠>

24.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

25.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张孝祥>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2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

28.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2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清.郑燮>

3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

31.浊酒难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清.秋瑾>

【篇三】高考作文古典诗词名句素材

(爱国忧民篇)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1. 2017关于诗句高考作文(例举一些古诗词可用于高考作文) 2017关于诗句高考作文(例举一些古诗词可用于高考作文) 1.例举一些古诗词可用于高考作文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关于爱国的古代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 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高考满分作文(关于宋词情思) 李清照,心中的美神 每个人都有自己爱恋的美神,我心中的美神,就是你—— 从没人见过你的照片,那个年代的你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但在我心中,你却美于沉鱼落雁的西施与昭君,美于闭月羞花的貂蝉与贵妃。 你的美独一无二,无人替代!你的美,令我陶醉,是我永远的追求! 伴着晨曦,越过千年,我走近了你…… 我走过“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的寂寞,走过“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的青涩,走过“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的风情万种,走过“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的孤独惆怅,走过“不如随分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的清冷无奈……维纳斯因断臂而美丽,贝多芬因失聪而伟大,而你却因才气而孤独。你学富五车、词动京华却情无所托,学无所传,在那个年代,你无疑是枝头的一朵奇花,凛冽的秋风摧残着你,你却不甘落在地上,依然倔强地挺立枝头,尽情绽放,溢出特有的清香,不曾萎靡凋谢。 你的才气、倔强铸就了你的孤独,你那绝世的孤独又成就了你冰冷凝绝的美丽! 你乘一叶扁舟,载着浓浓的愁绪,忧郁的眼神,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向我们走来。千年的风雨淡退了琉璃繁华,沉淀了,你的泪光柔弱中带着忧伤。 家,已不能回;心,已无处归;夜太漫长,凝成霜,惨白的弯月勾住了过往,使得这孤独融入了淡酒,令你最难将息,直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的一生被这漫天的愁绪所包围,闺愁、家愁、情愁、国愁,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面对着物是人非,面对着断香残酒,面对着绿肥红瘦,没有同道,没有相知,只有一杯浊酒洗清愁。 那愁情深深深几许?蚱蜢舟也无能为力。既然载不动,那就和着孤独化作咸咸的泪,滴在对赵明诚的追忆里,滴在对国仇家恨的绵绵思绪里。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心中永远的追求。你站在山顶,吮天地之锐气,吸日月之精华。 你不会孤独。你带着周身的光芒,穿越时空,向我们走来。 我坚信,在新的时代,仍有在你的精神感召下的蕙质兰心的女子。爱玲继承了你的坚定与毅然决然,三毛继承了你的豪放与洒脱,张小娴继承了你的锐利与透彻,舒婷继承了你的甜蜜而独立的爱情…… 李清照,我心中的美神,我永远的追求,你擎起了一盏孤独的灯,照亮了一段孤独的历程,用那绝世的孤独跳了一曲完美的独舞,如一朵摇曳的花,守护着中华史上那一座盛世空城。 〔满分理由〕 这是一篇立意独到、文采飞扬的大气之作。出众之处在于: 1. 立意独到而高远。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表明要追求人格上的高远、书籍上的高远,而是把李清照作为自己“心目中的美神”,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众不同,立意独到而高远。 2. 行云流水的结构。 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巧妙拉近了两者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倾诉。先赞美了李清照在诗词上的卓越成就,接着赞美了她的爱国情怀、对爱情的忠贞即李清照的人格魅力,后赞美了李清照的巨大的影响力,结构如行云流水。 3. 文采斐然的语言。巧妙的引用是文章语言最大的特点,如果说“明引”巧妙地展示了考生的厚实的积累、宽广的阅读面,而“暗引”则巧妙地显示了考生高超的化用语言的能力,而排比更是展示出语言的气势,引用、排比使得文章语言文采斐然,无意中提升了文章的品位。 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起这句,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 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而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已经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朴实,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纳兰的寂寞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国维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孩子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不过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寂寞。 尤是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这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头。他的寂寞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寂寞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记忆之中。 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阳刚之手书下“白头宫女在,闲。 3.高考作文必背诗词 励志: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12、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后汉书•陈蕃传》 13、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传》 1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1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20、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2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反对因循保守,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 2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元明清:公元1271年-公元1840年 2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2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以下是一些可以用作高中作文素材的诗句:

杂诗(曹丕/三国)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 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彷徨忽已久,白露沾我裳。 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 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 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翔。 郁郁多悲思,绵绵思故乡。 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 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

议论文素材古诗词

论文写作指导:善用古诗文材料作论据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多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借用课本材料中平常人们引用得少的但又能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的材料作例证,有时也能够写出考场佳作.课本的材料包括课文实例、课内名言名句和有关写作的知识短文,可以说积累课本材料是医治作文“硬伤”的良方.下面,就赏试给大家分类整理、介绍、提示一些可用的古诗文论据及运用材料的方法: 一、一个材料几个角度 古诗文有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下面我们试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进行分析: 可从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际遇进行思考:如蔺相如的角度(从他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廉颇的角度(从他与蔺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秦王的角度、赵王的角度、宦者令缪贤的角度(从他推荐蔺相如的角度)等. 同一个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立论: (1)从蔺相如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动机来看,提炼观点: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结果来看,可提炼观点:多一点宽容. (2)从廉颇与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从廉颇与相如最终和解的结局可提炼观点:要勇于认错、改过;从廉颇起初负气寻衅可能导致的后果来看:廉颇位居高位,自恃功高,贬损相如.如果他遇到的对手不是相如,或是相如听了门客的劝告而与之闹翻,造成龙虎相斗的局面,难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可见,身居高位者一言一行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国家利益.对他们因计较个人名利地位等原因而犯下的错误,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可得出结论:不能为满足私欲而犯不能姑息的错误. (3)从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角度来立论: 从事件本身来看:在事关赵国国家尊严而君臣又束手无措的情况下,如果推荐的人不能担此重任,那么缪贤难逃罪责;缪贤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可提炼观点:举荐人才要有胆有识.从缪贤举荐过程来看:缪贤不惜公开“隐私”,不顾及自身利益,不惜贬损自身形象.这个心底无私、襟怀坦白的宦者令确实令人击节赞叹.可提炼观点: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从举荐的结果来看:一般说来,高风险应有高回报.可是,缪贤除损失一位足智多谋的门客之外,不曾有廉颇那样的嫉妒之心.应该说,是缪贤玉成了相如,使之脱颖而出.这种成人之美、不思图报的品德及部下出己之右而无嫉妒之心的胸襟,令人感奋,油然而生敬意.可提炼观点:付出不图回报. 二、几个材料一个角度 有些古诗文材料虽然不同,但把它们加以重组、整合,会发现它们还是可以用来说明同一观点的: (一)铺叙美好亲情和友谊 1.亲情友情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2)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陶渊明摆脱官场的束缚,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陈情表》) 2.子女教育 (1)焦母越俎代庖,横加干涉,使得子女变成了父母操纵的机器,导致出现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悲剧.为人父母者,警惕啊!(《孔雀东南飞》) (2)赵太后因不希望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换取齐国救兵,盛怒之下,发出谁再劝说,“老妇必唾其面”的恶毒说话.作为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使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而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3.团结合作 (1)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得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战国时期的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六国论》)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促使自己提高.(《师说》) (二)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热点 1.居安思危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2)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当年孔子就语重心长地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3)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中,可以看到只有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才能保住社稷.欧阳修就曾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2.民心向背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见梁襄王》) (4)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过秦论》) 3.情与理 (1)街亭失守,“孔明挥泪斩马谡”,精彩感人都在“挥泪”二字,“斩”体现法纪;“挥泪”体现人情,不管人情如何深厚,最终还是“斩”.从一千多年前的这个历史故事,我们不是可以悟到一点什么吗?(《失街亭》) (2)李密是前朝遗臣,拒任当朝的官,是会引起皇帝猜疑的,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陈情表》) 4.环境保护 (1)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已意识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寡人之于国也》)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保护文物,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天,象项羽那样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掉的行为应该没有,但是,漠视、蚕食、占据、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则经常发生,这些现象,和项羽的所为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阿房宫赋》) (三)省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1.逆境成材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报任安书》)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报了家仇国恨.(《勾践灭吴》) 2.骨气品格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屈原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与浊世同流合污,“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3.爱国正直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总会受到后世景仰的.就如诸葛亮,杜甫感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美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近体诗八首》) (3)触龙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触龙说赵太后》) (4)象邹忌那样,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邹忌讽齐王纳谏》) (5)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不愧为治乱之贤臣.(《勾践灭吴》) 4.价值取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报任安书》) (2)如果“五人”不是“激于义而死”,以他们“草民”“蚁民”之身,又怎会让张溥写出《五人墓碑记》而流传至今,让我们也记住他们的壮烈行为?(《五人墓碑记》) (四)历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 1.自信自爱 (1)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2)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项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最终让刘邦跑了.(《鸿门宴》) (4)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与朋友游褒禅山,本来可探得奇景,但由于有人打退堂鼓,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胆识谋略 (1)蔺相如只身入强秦,完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没有过人的胆识,怎可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烛之武,一位老头子,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靠的是超人的胆量.(《烛之武退秦师》) 3.说话艺术 (1)邹忌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赵太后盛怒之下,触龙依然敢于去劝说,而又居然劝说成功,何也?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而已.(《触龙说赵太后》) (3)烛之武以退为进,柔中有刚,循循善诱,娓娓说理,移花接木,巧用激将,终于劝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4.自知之明 (1)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河伯一开始看到黄河如此壮阔,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但见到大海后知错能改,慨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5.坚持不懈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3)从王安石游褒禅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悟出: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精神.(《游褒禅山记》) 6.善于应变 (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列传》) (2)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势,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善于应对,逃过一劫;而项羽则是个自大而死板的人,结果放虎归山,气得范增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7.善纳雅言 (1)齐威王是一个开明、有作为的君主,能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使齐国大治.(《邹忌讽齐王纳谏》) (2)越王勾践面对臣下的进谏,虚心接纳,求贤若渴,“执其手与之谋”;吴王夫差却刚愎自用,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勾践灭吴》) 三、运用古诗文材料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借用,故事新解 可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要求,借用古诗文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文中的项羽就借用到《鸿门宴》(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与谋!”的“蠢才”.作者撇开名家的争论,抛弃名家的点评,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塑造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项羽的“果敢”、“豪迈”、“无畏”、“直言不讳”.“于是你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的形象.”“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作者于旧文中创新解——诚信,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二)巧妙化用,故事新编 借助教材原作,重新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故事新编.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根据作文要求“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大胆改造,把刘兰芝比作水,焦仲卿比作山,“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 (三)巧妙采用,移花接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写作材料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但是考试时将教材内容进行移花接木,拿来“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2002年湖南考生的作文《英雄爱国无敌》就选用了屈原、荆轲、文天祥等先哲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壮举来诠释“选择须无愧于天,无愧于心”这一中心论点,论据典型,说服力强.“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 四、避免“堆砌材料”之嫌的几招 在考前备考以及应考构思时,我们的总方针是,尽可能的占有最多的材料.但是,真的要写进文章中,还是必须先进行筛选、协调和组合.通常的做法是: (一)多角度多领域举例 如果选用的材料属于同一领域,材料就显得单一,或给人以堆砌之感,如能从不同角度举例,例子的代表性、典型性就强得多了.2003年高考作文《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诠释了同是H2O的“水”,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所呈现出的异样的特色、寄寓的不同情怀.“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而四个分论点,又都能紧紧抓住“感情影响着事物的认知”这一写作重点进行. (二)明引暗引相结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帮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立足课本,对课本的内容随手拈来,或明引,或暗引.其化用、移用课本知识的功夫,显然得益于对课本的认真学习和博闻强记,以及临场的机智运用. (三)例前例后有分析 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留意论据与论点的粘合作用,千万不能“以例代证”.2004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注意到在例前例后作分析,从而有力地说明了“语言是沟通的钥匙”这一道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使文章内容充实的重要途径.熟读,熟记,熟用是积累的有效方法.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一向忽视的语文教材中,挖掘、储备30-50个事例,并按不同话题的需要,重新组合现有的论据材料,或者将现有的比较典型的论据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使之满足不同话题的论证需要,从而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

【篇一】中考作文优秀古诗词素材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苏轼:《水龙吟》)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花自飘零水自流。(李清照:《一剪梅》)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晏几道:《蝶恋花》)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李之仪:《卜算子》)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陆游:《渔家傲》)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

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韩缜:《凤箫吟》)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张先:《一丛花令》)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王沂孙:《长亭怨》)

【篇二】中考作文优秀古诗词素材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李清照:《念奴娇》)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群行。(陆游:《浣溪沙》)

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张先:《醉垂鞭》)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陈克:《菩萨蛮》)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陈克:《菩萨蛮》)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范成大:《眼儿媚》)

西园日日扫林,依旧赏新晴。(吴文英:《风入松》)

满汀芳草不成归,日幕,更移舟、向甚处。(姜夔:《杏花天影》)

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卢祖皋:《江城子》)

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刘辰翁:《兰陵王》)

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刘辰翁:《兰陵王》)

【篇三】中考作文优秀古诗词素材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人有悲欢离合,约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江城子》)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云和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

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朱嗣发:《摸鱼儿》)

高中议论文古代素材

一、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杜甫

1、从你的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我读出了你的心胸之开阔,襟怀之豁达,志向之高远,我读懂了站在山顶上的身姿才是潇洒,把众山饱览于眼底的感觉才是快乐。于是从此我便有了凌云的志向,于是在我自己的心中,便有了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豪爽。

2、当一句“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一次又一次地浮现在眼底,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身着用怨恨织成的衣衫,用愁苦覆盖脸面的你、你的脚步里透着沉重,你的举止中饱含压抑,你的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世道的无奈与不满、令你愁苦的不是自己的窘迫,而是百姓生活的艰难;令你担忧的不是自家的一日三餐,而是整个国家的危难、于是,在我心目中,“无私”与“伟大”两词已悄悄的跟定了你。我为你的才高八斗却不得重用感到惋惜,我因你的凌云壮志得不到施展而感叹;既然上帝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你,又为什么让你在悲哀无奈中死去?既然你带着不凡的气质来到世间,却又为什么只因贫困就匆匆离开人世?皆大悲哀!

3、他的一生都被流亡,被生活放逐,又被苦难追赶。他甚至还不曾抓住盛唐的最后一缕余光,就被离乱的秋风,吹往落木萧萧的江畔。

皇帝和宫城已在侧身时渐次远去。十年客居,连同迟开的牡丹,一起被经年的雨水冲淡。当百姓的血泪最终融汇于战火,天地间只剩下踉跄的步履,辗转于破碎的山河。辗转于饥饿和病痛,展转于旅途的满目疮痍的忧愁。异乡的屋顶洒满月光和露水,露从今夜白,白发连着秋草。而秋草,秋草瑟缩于一个人的消瘦。

只有草堂在蜀中等他,这世间的栖息地,将在宿命中迎来一个漂泊者的孤独灵魂。他不再是一个诗人,他只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在妻子无助的泪眼里,承受着稚子新亡的巨大哀伤。

并承受着命运,或被命运摆弄的结局。一个用身躯支撑着王朝的人,却被堂上坠落的瓦片击伤,一个一生热爱祖国的人,始终被祖国遗弃。

没有什么再能够拯救,包括笔端的千万间广厦,也将注定坍倒。所有的泪水朝向一个褴褛者滂沱

但他已无法看见一个时代的辉煌。最终依赖于歌吟,也最终于湮没于歌吟。

二、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屈原

1、泱泱诗海平平仄仄的源头是离骚,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播进土壤就会长出一棵橘树,一茎绿荷一兜灵芝一朵兰花,带着他襟袖间两千年前遥远的芬芳。

他的诗是淋漓的血液/和着泪水的苦涩,一滴沾唇便让人永远保持清醒/而不是美酒/让浊世在惨笑中,醉倒……

他的诗是烈火/却烧不透黎明前的夜,是荆棘林里一行漫长的跋涉,弯弯曲曲寻找一个光明的出口,他将自己的肝胆燃成灯油,又磨成墨汁,写下旧时代浓黑的咒语。

他的诗歌在那个时代遭到嘲笑,甚至围攻而今却成了一面旗帜,在人类精神的上空飞扬、生动,龙的传人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3、楚国的天空太小,盛不下你驰骋的思想,汨罗的江水多情,拥抱了你浪漫的失魂。诗人的忧愤太多,忧国忧民,忧楚国的江山社稷,忧黎民百姓的苛苛命运。于是愤怒的忧愁,如火山般爆发,化作《离骚》,化作<天问>,化作《九歌》,化作一首首滴血的诗篇。天地有情,有情的天地倾听你泣血的呼唤;黎民有爱;仁厚的黎民发出一声声叹息,汨罗有幸,有幸的汨罗收留了你无所栖息的灵魂。端午的米粽呦,千年万年呼唤着你的精魂,遥祭着你的英灵。

三、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陶渊明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国的文人里,又有谁能将心澄净到如此境界,以至于只剩下南山之菊?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之路。这一路走得潇洒,走得清明。然而,陶潜除了饮酒采菊之外,还做了些什么?这或许连他自己都无法回答。归隐之路为中国无数文人选择,但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言:“自我完善式的道德导致了整体上的不道德。”或许是历史的机缘,促成了一座文学的丰碑。但历史的路若要向前延伸,凭千万个陶渊明能够走出吗?

2、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也曾热衷于官场,想在仕途上一展自己的抱负。但当他做了彭泽县令,了解到官场的黑暗以后,便毅然辞官归隐,“羁鸟倦旧林,池鱼思故渊”,他还是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此躬耕农田,不问世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3、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的雅人,是那个“戴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仕途的不达,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四、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项羽

1、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2、“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3、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

五、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荆轲

1、荆柯却不明智,他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他在卫、在榆次、在邯郸之时,人们对他的期待很低,卫元君不用他,盖聂“怒而目之”,鲁勾践“怒而比之”,这些人都看不起他,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平凡之人,整日与高渐离饮于市,歌于市,旁若无人,最后还真被太子丹看中,担负起刺秦的重任。结果,秦王没死,自己这方先死了田光、樊於期,最后自己死了不算,还加速了燕的灭亡。太子丹开始说他能刺秦时,荆柯还说“恐不足任便”,没想到,经不住太子的“固请”,荆柯竟不顾此“国之大事”而接了这个活,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他荆柯就被别人的期待弄昏了头。结果,在他死后,鲁勾践笑话他说:“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囊者吾叱之,彼以为我非人也。”

2、感情,似乎是一种十分缥缈的东西,但它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时时刻刻都围绕着我们。亲情、友情、爱情……而我们正是有了感情,生活才更加精彩,我们正是有感情,才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人。3、我常常怀念远古,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一个用诚实、信用、执著的信念支撑的人的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国君的忠诚和满怀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在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个人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3.人在做事时总会受到感情影响。感情是促进人正确认知事物的催化剂,正是有了感情,人对事物的认知欲更强,更能加深对事物的认知。易水河边那位高唱着“风萧萧今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柯,正是因为对燕国的感情,使他认知了为国牺牲的意义和人的价值。在抗击“非典”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我们多少可爱的白衣天使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其中一个就是邓练贤。他说过“选择当医生就选择了奉献”,从中我们看到了他对人民、对病人的那一份真挚的感情。正是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促使他勇敢地战斗在“抗非”第一线;在病房里,正是这一份真挚的感情,使他不畏被感染的危险,坚守一线抢救照顾病人,最终不幸因感染病毒而去世。

历史人物类作文素材●魏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因不与贵族合作死于屠刀之下,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天动地的绝响。(江苏考生《暗夜的绝响》)●“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近体诗的先驱者——以其杰出的贡献掀开了中国古代诗歌崭新的一页,引发了盛大辉煌的盛唐气象。(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斯宾诺莎在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被孤独、寂寞笼罩的情况下,潜心研究哲学,探索真理,创作了神学著作《宗教论》。他让后人感叹道:“最孤独最寂寞的是过程,最厚重最丰富的也是过程。”(江苏考生《人生三部曲》)●在长江的上游,有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眼泪,也有李白扬帆荡桨的身影。或许,刘备与李白完全是两类人,一位是争逐天下的君王,一位则是周游天下的诗人。帝王将相自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诗人自成其千古文章,然而,长江以它的广博容纳了这一切。在清晨迎接李白嘹亮的吟唱,在傍晚又迎接刘备疲惫的马蹄。(浙江考生《山水文人看华夏》)●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开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在人生路上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湖南考生《轻松起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到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乎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不愿做供奉于高高庙堂之上的乌龟;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孤独地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湖北考生《出乎其外,入乎其内》)●越王勾践承受了亡国之痛,扛住了数十载非人的屈辱。他坚守复国信念,是因为他在圈外遥望到了生命之光,他看到了胜利复仇的希望,最终他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历史奇迹。(湖北考生《近观与遥望》)●大艺术家罗丹在工作时差点把他的客人茨威格锁在工作室里。正是这种“入”,才有了王羲之写完的18缸墨水;正是这种“入”,才有玄奘取经跋涉几万里的路程;正是这种“入”,才有陈景润演算的几十麻袋的稿纸。(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入”》)●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三十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八百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三百多位时就出现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多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的。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湖北考生《人生的“出”与“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是太“入”了,忧国忧民、感时伤世,少陵的叹息绵长悠邈、一刻不散。“花近高楼”,他的心悲伤了;登高远望,他的忧思又在心头回旋。(湖北考生《钓罢归来不系船》)●霍金能够创造出令人炫目的成就,那是他夜以继日研究的结晶;牛顿能够发现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那是对他苦思冥想、呕心沥血的回报;马克思能够发现剩余价值规律,那是与他废寝忘食、勤勤恳恳的研究分不开的。(河南考生《小议“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28岁的欧拉仅用两天时间就将几位数学家几个月得出的结论进行了完善的论证。斯坦梅茨仅用三天时间就使数名工程师几个月也不能维修好的机器重新启动。(河南考生《偶然?必然!》)●女词人李清照有“寻寻觅觅”的哀婉凄切,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儿女情长,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诗句。(河北考生《意外花开在情理枝头》)●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原是公子小白的仇人,然而却幸运地为老友鲍叔牙所举,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叔牙帮管仲赢,也为自己赢得了后人的钦敬。(山东考生《成人者天成之,与人者天与之》)●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他带着天朝上谕,所到之处,送陶瓷,送丝绸,送茶叶。他送去的是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文化,同时也收获了异域文化,更有礼赞和膜拜。(山东考生《双赢,一种人伦的智慧之美》)●西汉前朝帝王休养生息,以安其民,成就“文景之治”;唐太宗体恤民情,轻徭薄赋,使社会安定,成就“贞观之治”;唐玄宗初年继往开来,安置百姓,重用贤臣,安稳统治天下,成就“开元盛世”;康乾励精图治,平定叛乱,维护统一,社会安定和谐而成就“康乾胜景”。(北京考生《说“安”》)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一见到作文题,一铺开稿纸,不知从哪里下笔,抓耳挠腮觉得没有啥素材可写。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古代人物的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陆羽弃佛从文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个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把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万斯同闭门苦读

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万斯同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开始用心读书。转眼一年多过去了,万斯同在书屋中读了很多书,父亲原谅了儿子,而万斯同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叶天士拜师谦学

清代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作文素材:海明威

海明威写作态度极其严肃,十分重视作品的修改。他每天开始写作时,先把前一天写的读一遍,写到哪里就改到哪里。全书写完后又从头到尾改一遍;草稿请人家打字誊清后又改一遍;最后清样出来再改一遍。他认为这样三次大修改是写好一本书的必要条件。他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初稿写了6个月,修改又花了5个月,清样出来后还在改,最后一页一共改了39次才满意。

素材运用角度:追求完美、态度、严谨、细节

人物素材:巴金

巴金老人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留给我们的是一笔丰厚的财富。他讲真话,洋洋150篇真言随笔,凝聚成46万字的《随想录》。

他在《没有神》中说:“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但是我不要再做梦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他在《随想录》总序的最后说:“讲出了真话,我可以心安理得地离开人世了。可以说,这五卷书就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吧。”

素材运用角度:忏悔、真实、良心、讲真话、责任

议论文素材:三毛

三毛的好,一半在文字,一半在她独特壮阔的生活方式。她满足了我们对自身生活的幻想——从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到和荷西的爱情。后来,我自己去过沙漠,我才发现在沙漠生活很大的组成部分是寂寥和恐惧。我看《温柔的夜》里三毛的日记,发现她和荷西的爱情也充满了关于金钱物质琐碎的争吵。

看肖全给三毛拍的照片——她直面镜头,苍白惨淡,不带一丝笑容。也许那才是她真实的样子。后来三毛自杀,我非常冒昧诛心地猜测,大概也是因为太多读者把对生活的美好幻想投射到她身上,她被我们绑架,太沉,太重了。

素材运用角度:平常心对待别人,对待自己;没有人是完美的

高中语文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语文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关于古诗的议论文素材

一种周遭,两处闲愁——白居易的邂逅 月影沉浸在茫茫的江水之中,月轻巧的钩在夜空,像一盏再也无法燃烧起来的残烛;这一盏残烛,它的光芒仍旧,美在,赏它的人去。 微弱的月光照着孤寂的船舱,凄凄惨惨的琵琶语,不禁撩动失意人心中的那丝悲弦。于是失意的人千呼万唤,弹琵琶的人半遮美颜。 弦弦掩抑,声声思;瑟瑟撩动,情情连。他上书言事,不幸触犯权贵,被圣上遗忘于这悲凉断肠之地;她年华已逝,可怜容颜不再,备受侮辱、玩弄,被世俗摧残于这一无所有之处。流离的日子不好过,每一处都是冰冷的人心。虽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今日听君歌一曲,再绝望的心情也有寄托。一样的周遭,同一种心情,随着琵琶声消散在茫茫水面中....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这是南朝梁吴均《咏雪》中的诗句。诗以“雾转”喻漫天飞舞的雪花,以“似花积”喻石阶上的积雪。两个比喻,前者着眼于描绘飞雪的动态美,后者则致力于展现积雪的静态美,动静结合,贴切生动,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

“晚霞飞银砾,浮云暗未开。”这是南朝梁简文帝《同刘谘咏春雪诗》中的诗句。以晚霞为背景,描绘雪花纷飞的态势,画面层次丰富,呈现出一种动态美。诗人又不拘于白色比喻,而用绯红的晚霞将白色的雪映衬得更加醒目,而且呈现出一种动态美。

“盐飞乱蝶舞,花落飘粉奁。”简文帝在《咏雪》中以“盐飞”喻细屑雪霰如盐似粉簌簌下落的形态,以“蝶舞”喻片状雪花上扬飘飞之情状,以“花落”喻雪落,更以“粉奁(盛粉的盒子)”喻白雪飘落之所。可谓设喻精妙,意象丰富。一个“乱”字,写出了大雪弥漫天际的粗狂;一个“飘”字,写出了片状雪花飘落的轻盈;一个“舞”字更是精妙,把鹅毛般的雪花随风轻飏、款款而下的婀娜神韵尽展眼前。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南朝梁裴子野在《咏雪诗》中将飞雪比作草尖翩翩飞舞的群蝶和从树上纷纷飘谢的春花,景色奇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透出了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这是唐朝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中的诗句。诗人写他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院中树上开了花,比喻生动形象。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的《春雪》诗虽然也像前人那样用花比喻雪,却写出了新意,写出了特色。前人的诗往往侧重于形似,而韩愈的诗则注意形神兼备,既描绘了落雪如落花之形,又传出了落雪之神——将白雪人格化,“作飞花”旨在为人间展示春色。诗人眼中的雪已不是严冬的化身,俨然是春天的使者。

“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是宋代张元《残句》中的诗句。诗写漫天飞雪铺天盖地,犹如被天兵天将杀败的无数条白龙身上脱落的鳞甲,纷纷扬扬地在空中飘落。这两句诗,用三百万败阵“玉龙”的“败鳞残甲”比喻漫天降落中的雪,真是神驰天外,妙思出奇,气魄宏伟,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和超人的才气。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在《夜大雪歌》中把雪比喻成乐善好施的仙女麻姑向人间布施白米,于奇幻的想像中,可见爱国诗人忧民思想之一斑。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代黄庚在《雪》中写雪光反照,犹如明月,江山夜而不夜;天地无私,不分贵贱,家家被雪分玉。诗以“玉万家”喻大雪纷飞,家家户户的屋顶都盖上厚厚的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这里,诗人以春景写冬景,以梨花写边庭的雪花,使人忘却了荒蛮雪封之地奇寒的冬天,只感受到春意融融、生机盎然的温暖与喜悦。诗人以新颖贴切的比喻写出了奇丽的雪景,意境壮美,极富浪漫色彩,成为咏雪的千古名句。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请参考这篇/link?url=-beBBSNhPIDcbeiXaedwHdyH1bhylFMwQzvenNj1qIjWqbmVmR2RLfGcjGKnmfZOOYsq8AJlYGncbEfdTVh58Hc6arTXfyBLufLtc5I6Vba 或者下面这篇: 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吗?所谓诗意,是不是一种一相情愿的自欺?或者说竟是对生活的残酷视而不见?生活是单调重复琐碎平庸的,这样的生活能跟诗意扯上关系吗?这是一个功利的实用的时代,一个一切都要用金钱来衡量的时代,谈论诗意,丝毫无助于GDP的增长,是不是太不合时宜了?每次当我有这样的怀疑,我一次次地翻开书本,沉浸在那些古诗词营造的美好意境中,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我总能找到希望与安慰。

正如博尔赫斯说,“一场下在庭院里的雨,从前也落在迦太基”,毕竟,我们和那些生活得诗情画意的古人在同一块大地上栖居,被同样的一个月亮和太阳照耀,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他们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包括弥漫于他们生活、洋溢于他们笔端的那种诗意呢?这些千年不朽的文字,它们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感人,我不相信这些美好的东西将会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不相信一个时代会堕落到不需要诗歌的地步,我不相信人心会麻木到对这些诗意和美无动于衷。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我们穿衣,古人也穿,酒旗落日下,夕阳染春衫,平平常常的衣服,在那些古典诗词里,暗香浮动,散发出异乎寻常的韵味,甚至是动人心魄的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袭单衣,唤起如许柔情,记忆中的青色依然鲜艳,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人魂牵梦绕,“作个归期无计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春衫无言,但它忠实地记录了一切,那些下在逝去的时间和遥远的空间中的雨,那些岁月中的沧桑,那些穿透岁月的细针密线中的默默柔情。读着这样的诗词,你会发现,生活留给我们的遗憾总是那样的触目惊心,我们总是忽视了、错过了那些原本不应忽视、错过的东西,我们在回忆中悔不当初,黯然神伤:“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鬓香雾成遥隔。

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天冷了别忘了加衣服,于是纳兰容若这样体贴地问他的爱人:“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也许只是伞下递过来的一句轻声的问候,但却是那样的温存,那样的深情款款。

另外我们也不应忘记《西洲曲》中着单衫的女子,“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这是怎样明媚亮丽的一抹杏子红!千年之下,历史早已老态龙钟,然而这一抹杏子红,却穿透岁月的尘埃,依然青春逼人。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于是由衣服想到了酒。

我们喝酒,古人也喝,他们是怎样喝的呢?“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皆是豪英”,青梅煮酒,对酒当歌,或曲水流觞,临溪赋诗,多么让人神往的场面!他们会边喝边惋惜时光的流逝:“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即便是醉后归去,也诗意盎然:“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更不用说还有“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寂寞,以及“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凄凉。

另一种境界便是在雪意甚浓的冬日黄昏,闻到清冽的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看到屋中明灭的温暖的火光,于是乃有一句轻声低语的问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平淡的一句话,却有无边的诗意,足以千古流韵。

请参考这篇/link?url=-beBBSNhPIDcbeiXaedwHdyH1bhylFMwQzvenNj1qIjWqbmVmR2RLfGcjGKnmfZOOYsq8AJlYGncbEfdTVh58Hc6arTXfyBLufLtc5I6Vba

或者下面这篇:

生活是充满诗意的吗?所谓诗意,是不是一种一相情愿的自欺?或者说竟是对生活的残酷视而不见?生活是单调重复琐碎平庸的,这样的生活能跟诗意扯上关系吗?这是一个功利的实用的时代,一个一切都要用金钱来衡量的时代,谈论诗意,丝毫无助于GDP的增长,是不是太不合时宜了?每次当我有这样的怀疑,我一次次地翻开书本,沉浸在那些古诗词营造的美好意境中,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审视我的生活,我总能找到希望与安慰。正如博尔赫斯说,“一场下在庭院里的雨,从前也落在迦太基”,毕竟,我们和那些生活得诗情画意的古人在同一块大地上栖居,被同样的一个月亮和太阳照耀,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他们曾经拥有过的东西,包括弥漫于他们生活、洋溢于他们笔端的那种诗意呢?这些千年不朽的文字,它们是那样的美,那样的感人,我不相信这些美好的东西将会远离我们的生活,我不相信一个时代会堕落到不需要诗歌的地步,我不相信人心会麻木到对这些诗意和美无动于衷。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我们穿衣,古人也穿,酒旗落日下,夕阳染春衫,平平常常的衣服,在那些古典诗词里,暗香浮动,散发出异乎寻常的韵味,甚至是动人心魄的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一袭单衣,唤起如许柔情,记忆中的青色依然鲜艳,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让人魂牵梦绕,“作个归期无计许,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春衫无言,但它忠实地记录了一切,那些下在逝去的时间和遥远的空间中的雨,那些岁月中的沧桑,那些穿透岁月的细针密线中的默默柔情。读着这样的诗词,你会发现,生活留给我们的遗憾总是那样的触目惊心,我们总是忽视了、错过了那些原本不应忽视、错过的东西,我们在回忆中悔不当初,黯然神伤:“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鬓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天冷了别忘了加衣服,于是纳兰容若这样体贴地问他的爱人:“香尽雨阑珊,薄衾寒不寒?”也许只是伞下递过来的一句轻声的问候,但却是那样的温存,那样的深情款款。另外我们也不应忘记《西洲曲》中着单衫的女子,“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这是怎样明媚亮丽的一抹杏子红!千年之下,历史早已老态龙钟,然而这一抹杏子红,却穿透岁月的尘埃,依然青春逼人。

“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于是由衣服想到了酒。我们喝酒,古人也喝,他们是怎样喝的呢?“忆昔午桥桥上饮,座中皆是豪英”,青梅煮酒,对酒当歌,或曲水流觞,临溪赋诗,多么让人神往的场面!他们会边喝边惋惜时光的流逝:“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即便是醉后归去,也诗意盎然:“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更不用说还有“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寂寞,以及“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的凄凉。另一种境界便是在雪意甚浓的冬日黄昏,闻到清冽的空气中若有若无的酒香,看到屋中明灭的温暖的火光,于是乃有一句轻声低语的问询:“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如此平淡的一句话,却有无边的诗意,足以千古流韵。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以高度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强烈的节奏感、韵律美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而古诗词中的名句更是广为流传的,出类拔萃的文学精华部分.从古至今能够广为流传的古诗词名句,是经过历史长河磨练的,经得起考验的,为人们所接受的文化的典范.它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精练的语言,协调得押韵美,还因为它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值得借鉴的地方.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首诗歌就是一篇文章的大概.因此系统地进行古诗词名句训练,就是接触积累各种写作素材,学习掌握多样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见一斑.一、诵读古诗词名句,积累素材文章缺乏营养,干瘪无物是现代大部分学生的通病.分析原因是学生缺乏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子里没有墨水,怎么能写出优美的文章来呢?作为古代文学的精华——古诗词名句.不仅语言经过了千锤百炼,而且也有华丽的辞藻和丰富的内容,有写景的、有记事的、有说理的等等.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最好素材.有了丰富的积累才会有言可发,有情可抒.正所谓厚积才能博发.因此我利用学生的采蜜本这个阵地,每天让学生抄写十句古诗词名句,让学生进行吟读和背诵.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积累了不少名句,出口成章了,这为习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诗文互换,进行练笔学生有了积累,如果不会表达和运用,那么就等于白纸一张,没有任何意义.如何让学生学会表达?首先得让学。

静夜思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绎,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

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

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

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

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

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

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我们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贺知章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苏轼——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大江上下,寻她千里,蓦然回首,正在幽然处。

汨罗江畔

汨罗江畔,望江水滔滔,是你发出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千古一词。屈原,你独踏桥头,内心苦闷之情压抑于心。为何那昏君不可听我屈原一词,却听那奸臣千万语?内心愁苦化成一股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你苦苦所寻的真理在哪里?

纵然一跃,你的身姿化作最美的一道弧线。既然今世无你所寻,来世你我共期!

屈原,既然现实无你所寻真理,何不回头一步?也许正在幽山之处。屈原,若你回头一步,真是你所寻。

深秀闺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悲悲惨惨戚戚……'深秀闺中,你执孤灯盏酒,发出一声声愁思。忆当年,夫君一句“负箧远游”将你遗落在闺中深处,苦等多年,却只等到了夫君已亡的悲惨消息,愁字笼罩在你易安的眉头。

噢,易安,难忘你那“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天真烂漫;难忘你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情真意切;难忘那溪亭日暮之时“惊起一滩欧鹭”的悠闲惬意;难忘你……

清照,你随南宋而下,只为望尽一切能痛苦伤心事,又怎恐双溪舟儿载不动你能纤纤情思,你能苦苦寻觅的幸福又在何方?

清照,何不回首一步,你会发现能苦苦所寻的幸福就在不远处。清照,若你回头一步,正是你所寻。

观园溪桥

观园溪桥之上,你望能花瓣漫天,感到它正如自己的身世一般,寄人篱下,随风而落。你啜泣着将它们掩埋,思忆着,追求寻觅着你能向往的新生与自由,遇风而舞。

病床前头,紫鹃的哭泣声中,你闻窗外锣鼓喧天,可红盖头下却不是自己.黛玉,你毅然将那写满平仄之词的手帕丢入了火炉之中,那星星之火随着你远逝的目光渐渐熄灭。

“堪怜咏柳才”,“玉带枕中挂”。林妹妹,或许你恨,恨父亲林如海将自己送到这勾心斗角的荣国府,让自己所追求的自由迟迟不能到来。望观园姐妹嬉戏,自己的愁苦又有谁知?林妹妹,若你少一丝倔强与孤傲,多一丝乖巧,也许那所寻觅的自由与幸福重回你身边。

黛玉,何不回退一步,给自己留下一条幸福与自由之路?黛玉,若你回头一步,正是你所寻。

苦苦追寻她千里,殊不知蓦然回首,在山间幽境处,在坦然心态之上,在桥头溪边处。

朋友,寻路无门时,何不回首一步,也许在你的双眸之中,她在隐约对你笑。

人生若只如初见作文

何梦成殇,不过笑谈红尘;闻想成痴,无奈事如浮云,苦笑,终是寻不到我的天堂。

梦近在咫尺,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若水的三月,我打开尘封的记忆。忆流年,为你挥墨一笔流觞。残缺的记忆在指尖缓缓地流淌,泣血的眼泪划破夕阳,滴落曾经眷念着的年华。一丝模糊的缠念,依稀着人生若只如初见!

逝去的岁月,在尘土里埋藏。物是人非,我依然看不透风起云涌的飘然,昨日花开,是我无法触摸的难忘。已忘记了多少来去匆忙,只记得当年你挥散的漫天落花,留下了永恒牵连的几许期盼。印象中,是我永远的执着,追寻过你的足迹,那是我的绝望。

一切的一切都已不再。我的追逐,不过是虚幻的勾画。黯然神伤的故事,在时间的沉淀中悄然落幕。三月的世界很绮丽,不禁离别。微拂的柳枝,犹如被春风删减的摇荡词句,徒然留下一汪思念的清泪。

漂泊的心,陌上嫣然,竟随风而去。望穿秋水,一逸沉浮,不过是镜中月,水中花。一缕残阳,半池牵挂,染指流连,关于你,仿若一缕残香后没落的芬芳。只是,这一刻,突然想起你。

夜凉如水,晚风流霜,似江南的丝竹,化成了淡淡的回忆。遥望着缀满繁星的夜空,我轻轻打开那扇尘封已久的心窗,在浓浓的夜色中思念着浪迹天涯的你。清凉的晚风,将我的万缕发丝轻轻拂起。沉默的心事,渐渐散作沉静的相思。

人生若只如初见,那幸福的时光终归只是一种奢望。岁月如歌,你已如一缕清风,在我身边缠绵过后悄然离去。既然一切都如童话般飞往了虚无缥缈的夜空,我只能叹息一声,把这悲凉的故事永远珍藏在心底。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漫步在曲折的长廊,风中弥漫着淡淡的桃花香,在这个舞低杨柳楼心月的夜里,沁人心脾的桃花香牵引着我漫漫无聊的心迹,任风儿把思绪扯散在苍白的夜色中。

人生若只初如见,让我在醉人的三月为你再次吟唱一曲《人面桃花》,让我在清瘦的宋词里为你画一扇精致优雅的文心雕龙,让我在欢乐聚离别苦的阳光三叠里再为你折一枝依依不舍的杨柳,期待明年落花时节又逢君,期待缠绵的风儿能为我捎去天南地北的思念,期待漂泊的心在厌倦了流浪时能够再度返回,让我们那悲凉的故事变得温暖。

议论文写作指导:善用古诗文材料作论据 中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博闻多识,自然可以提高一定的写作水平.但限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不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考作文时,常找不到写作的切入点,无从下笔;苦于“囊中羞涩”,没有素材,无话可说.这时,我们不妨思维多变一点,头脑灵活一点,借用课本材料中平常人们引用得少的但又能确切有力地说明观点的材料作例证,有时也能够写出考场佳作.课本的材料包括课文实例、课内名言名句和有关写作的知识短文,可以说积累课本材料是医治作文“硬伤”的良方.下面,就赏试给大家分类整理、介绍、提示一些可用的古诗文论据及运用材料的方法: 一、一个材料几个角度 古诗文有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立意.下面我们试以《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进行分析: 可从不同人物的不同身份、不同际遇进行思考:如蔺相如的角度(从他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廉颇的角度(从他与蔺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秦王的角度、赵王的角度、宦者令缪贤的角度(从他推荐蔺相如的角度)等. 同一个人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立论: (1)从蔺相如处理与廉颇的关系角度立论: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动机来看,提炼观点:凡事要以大局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从蔺相如处理关系的结果来看,可提炼观点:多一点宽容. (2)从廉颇与相如的关系角度立论:从廉颇与相如最终和解的结局可提炼观点:要勇于认错、改过;从廉颇起初负气寻衅可能导致的后果来看:廉颇位居高位,自恃功高,贬损相如.如果他遇到的对手不是相如,或是相如听了门客的劝告而与之闹翻,造成龙虎相斗的局面,难免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可见,身居高位者一言一行干系重大,稍有不慎就会危及国家利益.对他们因计较个人名利地位等原因而犯下的错误,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可得出结论:不能为满足私欲而犯不能姑息的错误. (3)从缪贤推荐蔺相如的角度来立论: 从事件本身来看:在事关赵国国家尊严而君臣又束手无措的情况下,如果推荐的人不能担此重任,那么缪贤难逃罪责;缪贤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为国分忧.可提炼观点:举荐人才要有胆有识.从缪贤举荐过程来看:缪贤不惜公开“隐私”,不顾及自身利益,不惜贬损自身形象.这个心底无私、襟怀坦白的宦者令确实令人击节赞叹.可提炼观点: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从举荐的结果来看:一般说来,高风险应有高回报.可是,缪贤除损失一位足智多谋的门客之外,不曾有廉颇那样的嫉妒之心.应该说,是缪贤玉成了相如,使之脱颖而出.这种成人之美、不思图报的品德及部下出己之右而无嫉妒之心的胸襟,令人感奋,油然而生敬意.可提炼观点:付出不图回报. 二、几个材料一个角度 有些古诗文材料虽然不同,但把它们加以重组、整合,会发现它们还是可以用来说明同一观点的: (一)铺叙美好亲情和友谊 1.亲情友情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 (2)家,是安乐窝,是避风港,那里有天伦之乐,有浓浓亲情.陶渊明摆脱官场的束缚,急往家里奔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到了家中,他可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可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 (3)“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李密以鸟喻人,回溯至动物的本性,鸟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诚挚恳切之情溢于言表,岂能不打动人?(《陈情表》) 2.子女教育 (1)焦母越俎代庖,横加干涉,使得子女变成了父母操纵的机器,导致出现焦仲卿、刘兰芝“自挂东南枝”“举身赴清池”的悲剧.为人父母者,警惕啊!(《孔雀东南飞》) (2)赵太后因不希望儿子长安君为人质,换取齐国救兵,盛怒之下,发出谁再劝说,“老妇必唾其面”的恶毒说话.作为父母不能只考虑子女眼前的安乐,使他们养尊处优无功食禄,而应为子女作长远打算,这才是对子女真正的爱护.(《触龙说赵太后》) 3.团结合作 (1)蔺相如后来“位在廉颇之右”,不一定斗不过廉颇,但是,他深知“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的道理,于己于国都不利,因而处处忍让,最后得到“将相和”的可喜结局.(《廉颇蔺相如列传》) (2)战国时期的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六国论》) (3)韩愈批评“耻学于师”的风气,提倡“不耻相师”.你虚心求教,必有进步;你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促使自己提高.(《师说》) (二)关注社会现实和生活热点 1.居安思危 (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谏太宗十思疏》) (2)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自己立场不稳,就会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坏人拖下水,当年孔子就语重心长地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3)从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中,可以看到只有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才能保住社稷.欧阳修就曾感叹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伶官传序》) 2.民心向背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民归之,由水之就下.(《孟子见梁襄王》) (4)秦可以灭六国,统一天下,却二世而亡.贾谊分析道:“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秦的教训,似老生常谈,但对于今天,仍有借鉴作用,如果我们的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不为人民谋幸福,也一样会遭到人民反对的.(《过秦论》) 3.情与理 (1)街亭失守,“孔明挥泪斩马谡”,精彩感人都在“挥泪”二字,“斩”体现法纪;“挥泪”体现人情,不管人情如何深厚,最终还是“斩”.从一千多年前的这个历史故事,我们不是可以悟到一点什么吗?(《失街亭》) (2)李密是前朝遗臣,拒任当朝的官,是会引起皇帝猜疑的,幸而他的一篇《陈情表》,写得入理入情,如“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使皇帝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孝心.(《陈情表》) 4.环境保护 (1)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二千多年前的孟子已意识到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寡人之于国也》) (2)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财富,保护文物,是我们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职责.今天,象项羽那样一把火将阿房宫烧掉的行为应该没有,但是,漠视、蚕食、占据、破坏文物古迹的现象则经常发生,这些现象,和项羽的所为其实是没有多大区别的.(《阿房宫赋》) (三)省察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 1.逆境成材 (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也.(《报任安书》)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3)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报了家仇国恨.(《勾践灭吴》) 2.骨气品格 (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屈原始终保持高洁的品格,不与浊世同流合污,“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3.爱国正直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2)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人,总会受到后世景仰的.就如诸葛亮,杜甫感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赞美他“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近体诗八首》) (3)触龙以满腔的热情和主人翁的态度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国家排忧解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触龙说赵太后》) (4)象邹忌那样,即使是普通公民,也应当积极向有关部门和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邹忌讽齐王纳谏》) (5)国家有难,文种挺身而出,于责备君王之中隐见其忠贞,不愧为治乱之贤臣.(《勾践灭吴》) 4.价值取向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报任安书》) (2)如果“五人”不是“激于义而死”,以他们“草民”“蚁民”之身,又怎会让张溥写出《五人墓碑记》而流传至今,让我们也记住他们的壮烈行为?(《五人墓碑记》) (四)历练人生观念和思想方法 1.自信自爱 (1)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 (2)不要看轻自己,不必自怨自艾,只要你有一技之长,你就可能在这方面胜过别人.“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项羽坦率粗豪,自大轻敌,寡谋轻信,优柔寡断,有勇少谋,最终让刘邦跑了.(《鸿门宴》) (4)要想不盲从,就得有自信.宋代的王安石与朋友游褒禅山,本来可探得奇景,但由于有人打退堂鼓,结果大家退出.退出之后,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但已“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2.胆识谋略 (1)蔺相如只身入强秦,完成了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没有过人的胆识,怎可成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烛之武,一位老头子,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靠的是超人的胆量.(《烛之武退秦师》) 3.说话艺术 (1)邹忌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小事来讲道理,现身说法,明白具体,说理深刻,委婉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讽齐王纳谏》) (2)在赵太后盛怒之下,触龙依然敢于去劝说,而又居然劝说成功,何也?无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比心而已.(《触龙说赵太后》) (3)烛之武以退为进,柔中有刚,循循善诱,娓娓说理,移花接木,巧用激将,终于劝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 4.自知之明 (1)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邹忌讽齐王纳谏》) (2)河伯一开始看到黄河如此壮阔,暗暗高兴,“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但见到大海后知错能改,慨叹“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5.坚持不懈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3)从王安石游褒禅山的经历中,我们可以悟出: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精神.(《游褒禅山记》) 6.善于应变 (1)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屈原列传》) (2)面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情势,刘邦在张良的帮助下,善于应对,逃过一劫;而项羽则是个自大而死板的人,结果放虎归山,气得范增大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7.善纳雅言 (1)齐威王是一个开明、有作为的君主,能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使齐国大治.(《邹忌讽齐王纳谏》) (2)越王勾践面对臣下的进谏,虚心接纳,求贤若渴,“执其手与之谋”;吴王夫差却刚愎自用,倨傲纵敌,身死国亡.(《勾践灭吴》) 三、运用古诗文材料的几种方法 (一)巧妙借用,故事新解 可根据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旨要求,借用古诗文教材里的人物和故事,进行创新思维,深入挖掘其中合情合理的意义,推陈出新.例如2001年河北考生的《题乌江亭》文中的项羽就借用到《鸿门宴》(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的一些内容,但项羽不再是一个“有勇无谋”“偏听偏信”“刚愎自用”的“莽汉”,不再是被范曾骂为“竖子不足与谋!”的“蠢才”.作者撇开名家的争论,抛弃名家的点评,独以“诚信”论英雄,独抒己见,塑造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悲剧英雄形象,作者热情地赞颂了项羽的“果敢”、“豪迈”、“无畏”、“直言不讳”.“于是你在乌江,你完成了一个没有舍弃诚信的男人的形象.”“你不朽,你最终战胜了刘邦,以你的诚信,刺刘邦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作者于旧文中创新解——诚信,既尊重原作,又独辟蹊径,使人感到既熟悉又新奇. (二)巧妙化用,故事新编 借助教材原作,重新创设故事情境,进行故事新编.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空间,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 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孔雀东南飞〉新传》根据作文要求“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对《孔雀东南飞》进行了大胆改造,把刘兰芝比作水,焦仲卿比作山,“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 (三)巧妙采用,移花接木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的写作材料有赖于平时的积累,但是考试时将教材内容进行移花接木,拿来“为我所用”,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2002年湖南考生的作文《英雄爱国无敌》就选用了屈原、荆轲、文天祥等先哲面临人生选择时的壮举来诠释“选择须无愧于天,无愧于心”这一中心论点,论据典型,说服力强.“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一声悲叹‘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后便投身汨罗.那‘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的无奈,‘燕雀乌鹊,巢堂坛兮’的愤懑,令他只有选择以死亡来树立良知的威严与人性的雍容气度.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变徵悲歌,同样唱出了另一位绝命英雄荆轲的深沉选择;‘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文天祥更是‘永留丹心照古今 ’. 四、避免“堆砌材料”之嫌的几招 在考前备考以及应考构思时,我们的总方针是,尽可能的占有最多的材料.但是,真的要写进文章中,还是必须先进行筛选、协调和组合.通常的做法是: (一)多角度多领域举例 如果选用的材料属于同一领域,材料就显得单一,或给人以堆砌之感,如能从不同角度举例,例子的代表性、典型性就强得多了.2003年高考作文《眼前同一水,笔下情各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诠释了同是H2O的“水”,在不同的人的笔下所呈现出的异样的特色、寄寓的不同情怀.“水——李后主的不尽哀愁”“水——辛弃疾忠愤的希冀”“水——闻一多痛恶的丑恶”“水——朱自清心仪的美神”,而四个分论点,又都能紧紧抓住“感情影响着事物的认知”这一写作重点进行. (二)明引暗引相结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语文从那古人口中娓娓道出;语文被当阳桥头的张飞一声吼出;语文从忧国忧民的范仲淹的笔端流出;语文在浔阳江头的琵琶女琴弦上回荡.语文帮我们到天姥山的仙人洞里体验神奇,到景阳冈的青石上感受惊险;它让我们深味‘逝者如斯’的感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愁,‘对洒当歌,人生几何’的无奈,‘秋阳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2000年高考作文《冷香飞上语文》立足课本,对课本的内容随手拈来,或明引,或暗引.其化用、移用课本知识的功夫,显然得益于对课本的认真学习和博闻强记,以及临场的机智运用. (三)例前例后有分析 简单地罗列堆砌材料,很有可能与论点脱节,从而难以起到“据”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留意论据与论点的粘合作用,千万不能“以例代证”.2004年广东省高考满分作文《语言是沟通的钥匙》就注意到在例前例后作分析,从而有力地说明了“语言是沟通的钥匙”这一道理:“恰如其分的语言表达,利于友情的沟通.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都用优美的语言送走了友人,达到了友情的沟通.李白《蜀道难》一文中劝说友人归来的语言精辟,达到了友情的沟通.从李白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可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友人便从言语中感受到友人的关怀,沟通也便到了心坎.沟通并不像白居易说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它需要语言为它传达彼此的关切.友情的沟通,需要语言的钥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使文章内容充实的重要途径.熟读,熟记,熟用是积累的有效方法.作为老师,我们应引导学生从一向忽视的语文教材中,挖掘、储备30-50个事例,并按不同话题的需要,重新组合现有的论据材料,或者将现有的比较典型的论据材料进行多角度的深入分析,使之满足不同话题的论证需要,从而写出有声有色的好文章

提供一个不太正面的角度。白居易是写实派,尤其是他的乐府诗方面,但现实中,他做到了哪些?他笔下的爱情诗歌又是怎样的历史现实,他(他与元稹关系不错,元稹在对待女性方面很失风度,元白可以对比)的女性观等等。要是比较正面的方面,就一个敢于写实,通俗易懂,有比较有深度,最好是以《琵琶行》为例

高中议论文素材100字左古

议论文素材之———典型事例1、 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曹操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将士尊敬。2、 张广厚小时因算术没考好,升不了初中,华罗庚读初中时,数学考试曾经不及格,可他们都成了杰出的数学家。3、 达尔文小时候的学习成绩远不如他的妹妹,他在老师和父亲的心目中,是一个十分平庸的孩子,甚至还在一般智慧的水准之下。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野外观察活动和室内研究,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物学家。4、 扁鹊是我国2400年前的大医学家,他没有进过学校,青年时期,为了糊口,在一家客馆里当杂役。后来他结识了一位民间良医,就拜良医为师,决心将来当个名医,于是他刻苦学习,反复钻研,经过10多年的勤奋攻读,实践,他不仅掌握了老师积累的全部知识,而且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因此,他成为战国时驰名各国的良医。5、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为了揭开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他每天坚持到大英博物馆读书,查阅资料,长时间的大量读书,致使他常做的地方水泥面上磨下了两行沟壕。6、 恩格斯只上过中学,但由于长期勤奋学习,他在19岁的时候,就能用几种语言说话和写文章,能阅读几种文字。这对于他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准确的传播共产主义理论有很大的帮助。7、 郭沫若从1929年开始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当时他觉得仅仅依靠已有的文献资料远远不够,于是开始下功夫研究古文字学,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他阅读和研究了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掌握了古文字后,他还觉得不满足,又研究了考古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写出了巨著《中国史稿》8、 江郎有才尽之时,牛顿在他奠定了力学基石后,科学生涯也走到了终极。9、 一只蜜蜂酿造一公斤蜂蜜,需要来回飞30万公里,吸吮1200万朵花的汁液。10、 南北朝时期的大诗人江淹,少年家境贫寒,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刻苦攻读。由于他才智过人,很受当时人赞赏。到了晚年,他进了仕途,作了高官,功成名就,生活富贵,再也不为生计而奔波。生活上没有了压力之后,文思也随之枯竭,再也没有明篇传世了。这就是“江郎才尽”的出处。江淹的悲剧同那棵树苗的夭折是何等相似啊!11、 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12、 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纪》时,因李陵事件,遭到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极大的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圣先贤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他含垢忍辱,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发愤写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写出了《史纪》。13、 上海同济大学校长、力学、桥梁专家李国豪教授,住在“隔离室”时,没有纸张,没有料,报纸的边角、中缝,就是他演算的“广阔”天地。放他回家后,实验室是不敢去的。于是,妻子的发夹,孩子的乒乓网架,缝纫机的梭心就成了他的实验工具。他终于写成了10多万字的专著桥梁扭转理论――《桥梁的扭转,稳定的振动》,填补了世界桥梁理论的空白。14、 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纶。凯勒一岁半时因病丧失了视觉和听力,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不可忍受的痛苦。然而海纶并没有向命运屈服。在老师的教育帮助下,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残,学会了讲话,用“手指”听话,并掌握了5种文字,24岁时,他以优等成绩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后她把毕生的精力投入到为世界盲人、聋人谋利益的事业中,曾受到许多国家政府、人民的赞扬和嘉奖。15、 贝多芬是德国著名作曲家,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却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面对着命运的挑战,他呼喊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确,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在有限的生命中,从不放弃任何作曲的机会,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产生在这个时期,直到完全聋了,他还不愿停下他手中的笔,继续作曲。他以顽强的精神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16、 “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再提炼纯镭的过程中,不知经历了多少挫折。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有一次实验,连租的试验室也爆炸了。然而,居里夫人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更加奋力拼搏。除了少量时间睡眠外,他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她的事业上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公斤一公斤地冶炼矿渣,一只炼完了好几十吨,终于在1902年1月的一个深夜,世界上第一粒纯镭在居里夫人的玻璃器皿中结晶了。

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尤其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议论文万能素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挫折挡不住强者

张海迪自幼就严重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身体可算弱的了。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炙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勇把挫折当动力

19世纪法国著名的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作品《气球上的五星期》一连投了15家出版社,均不被赏识,第16次投稿才被接受。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最初投稿,也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发表,以致他不得不去干苦力。后来他的《北方故事》才由一家有眼力的《西洋月刊》看中,一举成名。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处女作问世,有人知道他是一个鞋匠的儿子,即攻击他的作品“别字连篇”、“不懂文法”、“不懂修辞”。但他毫不气馁,笔耕不辍,终于成名。英国诗人拜伦19岁时写作的《闲散的时光》出版后,即有人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把感情抒发在一片死气沉沉的`沼泽上”。然而拜伦并未退却,而是以更为优秀的诗作来回敬那个诽谤者

逆境奋争,苦中寻乐

高士其是我国科普作家。在外国留学时,有一次做实验,一个装有培养脑炎过滤性病毒的玻璃瓶子破裂了,病毒侵入了他的小脑。从此留下了身体致残的祸根。他忍受着病毒的折磨,学完了芝加哥大学细菌学的全部博士课程。回国以后,他拖着半瘫的身子,到达延安工作。解放后病情恶化,说话和行动都十分困难,连睁、合眼都需要别人帮助。但他仍以惊人的吃苦精神进行创作,先后写成100多万字的作品。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不苦!因为我每天都在斗争,斗争是有无穷乐趣的。”

苦难也是一笔财富

王洛宾,这位被誉为中国“西部民歌之父”的音乐大师,一生历经饮坷,身陷囹圄,妻离子散,长期处于心理压力极大的逆境中。然而他却以“胜似闲庭信步”的态度,投身于大西北的沙漠孤烟之中,创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等多首西部民歌

经历挫折,更能发愤

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你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我坚强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面对挫折决不气馁

一场大火,把实验室烧成一片瓦砾。爱迪生研究有声电影的所有资料和样板被烧成灰烬。他的老伴难过得哭了出来“多少年的心血,叫一场火烧了个精光。而今你已年迈力衰,这可怎么办啊!”爱迪生也很伤心,但他决不会由此趴下。发明电灯时,他就先后试验了7600多种材料,失败了8000多次,仍不气馁,终于获得成功。眼下这场火灾也同样不能使他后退。爱迪生对老伴说“不要紧,别看我67岁了,可是我并不老。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

能屈能伸是俊杰

越国兵败吴国于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只好“审辞厚礼”向吴求和,等待东山再起。勾践先用美女、金银珠宝贿赂吴王和众臣,还用妻子作人质,自己为吴王当马夫。勾践还为吴王送茶送饭,端屎端尿,终于赢得了吴王信任,得以被释放。勾践死里逃生回国后,卧薪尝胆,一面继续进贡吴国,一面聚兵训练。最后他率精兵数万,彻底打败了吴国,实现了洗辱复国的志愿。

以乐观打败挫折

古今中外,因为有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胜利的大有人在。牛顿发明地心吸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Harvey)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Bell)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Wrigt)初用苦工于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这许多人都因抱着乐观主义的精神,而为世人所称道。极强烈而有效的乐观主义,能使人们战胜全世界的糊涂、盲从、冷酷、恐怖、怨恨和反抗。而且工作愈伟大,所受的反抗也愈厉害,简直成为一种律令,对付这种厉害的反抗,最重要的武器就是乐观主义。一个人,缺少了乐观主义精神,难免在各种恶魔面前败下阵来。

感恩节的由来

1620年,一些饱受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船去北美新大陆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颠簸折腾了两个月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陆。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人们生活十分艰难,他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为了生存,整个夏天他们都在祈祷上帝保佑并热切地盼望着丰收的到来,因为他们深知秋天的收获决定了他们的生死存亡。后来,庄稼终于获得了丰收。大家非常感激上帝的恩典,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永远纪念。这就是美国感恩节的由来感恩节是美利坚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

1、数学家陈景润

我国青年数学家陈景润为了摘取“皇冠上的明珠”,解决“哥德巴赫猜想”,坚持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同时每天去图书室,沉浸在数学符号的海洋之中。

有天中午,管理员临走时曾大声喊叫,问里面是否还有人,但全神贯注看书的陈景润啥也没有听见,于是他被反锁在里面。后来他望着那紧锁的大门,毫不在意的微笑了一下,不觉饥饿,不知疲倦的重又回到书堆中。

2、钢琴家郎朗

郎朗三岁时开始学习乐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学后,每天早晨6点准时练琴一小时,中午再练一小时,放学后还要练一小时,这样的勤奋练习持续了很多年,最终使郎朗化茧成蝶,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3、运动员刘翔

刘翔在刚从二线队到一线队的时候就是队里最差的一个,举杠铃只能举一个杠铃杠,孙教练对他说:“这些都是基础训练,你必须完成!”于是他只能咬着牙,一次次地坚持,终于从举空杠到可以加5公斤的杠铃片,再到10公斤、20公斤,最终达到50公斤。

4、文学家莫言

莫言嗜好读书,小时候冒着家长惩罚的风险读书,甚至出力推磨换书看,推10圈磨才能获准看1页书。在访谈时,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倩问:“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页书吗?”莫言大声说:“我愿意人家不愿意啊!”

莫言仍然记得读《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准他借书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须还书。怎么办,他跑到一个草垛上躲了起来,放羊这个“本职”工作被放到了一边,羊儿饿的咩咩叫,他读得忘乎一切,气得母亲要打他。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莫言读遍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书籍。一天之内读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记忆清晰,还记得书中的一些段落。

5、科学家屠呦呦

屠呦呦一生以身试药,专心研究医学,心无旁骛,在大约试了200多种中药,提取方式加起来380多种。做了191次试验,自己亲自服药试验,导致肝中毒。才发现了有效部分。在40年后获得了国际认可!获得了诺贝尔奖。值得每个人中国人敬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