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电子版论文通过图书馆学位论文系统进行提交,具体提交方法为: 在山西大学IP范围内登录图书馆主页——“服务”下的“学位论文提交”栏目, 用户名为学生自己的学号,默认密码为:Sxdxtsg123 或者111111, 登录学位论文提交系统之后,选择相应模板进行提交。 纸质版论文由各学院(系、所、中心)统一收取(每位毕业生1份纸质论文),并附名单1份,以年级为单位统一交到图书馆;经过审核之后,图书馆才会办理毕业手续。博士后毕业论文(出站报告)提交步骤,点击“学位论文提交系统”——“注册”后,自己进行用户名的注册,待账号通过审核即可进行提交。
本帖讨论的情况:完全是博士期间的结果,不讨论到了新单位,继续工作,难以界定的情况。个人觉得若是后者,应该署双单位,贡献比较大的为第一单位。看了刚刚的一个帖子,觉得现在怎么都是非不分了呢,特发此投票。
广东工业大学论文一般每年7月12日之前交。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得知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研究生提交学位论文,毕业研究生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须在7月12日前在图书馆网站提交学位论文(最终稿),由研究生导师和图书馆审核。
目前对于全国各大研究生招商简章,想必大家都非常关注,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国各省市院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年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年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应届本科结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成绩425分或以上,英语专业结业生应取得专业英语4级证书),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工程管理硕士中的工程管理[代码为125601]和项目管理[代码为125602]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本条(一)中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本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各项要求:
1、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本条(一)中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除符合本条(一)中各项要求外,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四)推免生报名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本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五)报名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
报名参加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本条(一)中报考条件者,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学、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学校一般按照相应学科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即复试线)的三分之二划设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复试线。
未列学科专业报考条件以教育部文件规定为准。
二、报名
硕士研究生报名分为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两个阶段,具体要求和安排见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三、报名注意事项
1、按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规定,考生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对于不符合报名条件或在报考时采取弄虚作假手段,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不论进入招生工作的哪一阶段,我校均有权取消其复试和录取资格;
2、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主要用于通知复试、寄发录取通知书等工作,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区、门牌号或信箱号、邮编、姓名等)及联系电话,此信息必须在2020年7月底前有效。考生所填信息必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或电话无法联系等原因而无法投递或通知不到考生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3、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专业报考,复试时需按规定加试(笔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所选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和复试科目相同。
4、报考定向就业的考生需与定向就业单位及我校签订三方协议,协议可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招生信息栏下载。
5、网报时,请在备用信息栏填写拟报硕士指导教师,每人只能报一名导师,导师信息可到学院网站查询。
四、考试
(一)初试
1、初试日期及地点
(1)初试日期:初试具体日期以教育部规定时间为准。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除501建筑设计为6小时外,其余科目均为3小时。
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2)地点:考试地点均由考生现场报名时报考点统一安排考场。
2、 初试科目
除工商管理硕士(MBA)和会计硕士外,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一般设置四个单元考试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和业务课二,满分分别为100分、100分、150分、150分。其中政治理论、外语(英语一、英语二)、数学(一)、数学(二)或数学(三)、管理类全国联考、法硕联考等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其他业务课由我校命题。各科考试均为笔试,请考生根据报考的专业选定考试科目。
(二)复试
1、复试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或4月份,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复试地点:河南工业大学;
3、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见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
4、各硕士点具体复试时间、地点、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另行通知。
五、录取
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折合成综合成绩,再结合考生政审和体检情况,择优录取,具体规定见当年复试办法。
六、学习方式、地点和学制
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全脱产在校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非脱产学习,非全日制MBA研究生一般安排周末或节假日学习。
所有研究生均在河南工业大学莲花街校区学习。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4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部分领域为3年。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非全日制MBA学习年限为2年,学习安排请咨询相关学院。
七、学费
2020年录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为每生每年8000元,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MBA除外)学费每生每年为7000元;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MBA)学费为每生每年21000元,学制2年。
八、奖助体系
1、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学校根据研究生规模、培养质量以及上一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执行情况,学校制定国家奖学金年度分配名额, 奖励在校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2、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按全日制研究生新生和全日制二、三年级研究生在校生分别评定:
(1)研究生新生:分推免生、一志愿研究生新生和调剂研究生新生:
推免生:所有录取推免生可享受推免生新生奖学金,每生10000元;
一志愿研究生新生:所有线上录取一志愿硕士研究生新生报到入学的均可享受该项奖学金,奖金标准为8000元/生,相当于免除第一学年学费;
调剂录取研究生新生:所有调剂录取硕士研究生新生均可享受该项奖学金,奖金标准为4000元/生。
(2)二、三年级研究生在校生:每年评选一次,分省级学业奖学金和校级学业奖学金两类,每年评定一次。
省级学业奖学金:按照参评学生人数的40%评选,奖金标准为8000元/年/生。
校级学业奖学金:按参评学生人数的40%评选,奖金标准为4000元/年/生。
3、研究生优秀成果奖学金
所有研究生均可申请,每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研究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竞赛、考博和优秀学位论文等。该项奖励不受名额限制,只要符合条件均可申请、授奖。单项最高奖励金额达8000元。
4、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覆盖面100%)
资助对象为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在学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6000元,按月发放。
5、研究生助研(覆盖面100%)、助教、助管岗位津贴
学校提供全日制研究生助研津贴,覆盖面100%,每生每年最少2000元,按月发放,另外提供助教、助管岗位可供申请。
6、助学贷款和特困补助
学校按照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全日制研究生均可申请并及时获得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办理一次,年度助学贷款最高限额不超过年度学费和住宿标准总和。
特困补助经费来源于学校专项经费,用于研究生个人发生重大疾病等造成的临时特殊困难补助。
说明:硕士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等事宜以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为准。
九、毕业就业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年限内,按培养计划完成课程学习及必需的实践环节,成绩合格,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非定向毕业硕士研究生实行自主择业,学校办理派遣手续。
十、住宿情况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校统一安排住宿,住宿地点为莲花街校区学生公寓,住宿标准为四人间,学校按物价部门批准标准收取住宿费。
十一、其他要说明的事项
1、除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等环节外,所有参加复试的应届本科毕业考生在第八学期重修(补修)课程总门数不得超过4门(含)或者重修(补修)学分不得超过6学分(含)。
2、学校一般按照相应学科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即复试线)的三分之二划设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复试线。
3、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或领域以研究生报名系统为准。
4、我校执行一区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5、 我校不提供往年自命题专业课试题,请考生切勿相信他人宣传;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也从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进行招生或培训。
6、自命题科目考试范围以考试大纲为准(考试大纲预计9月份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http://yjszs.haut.edu.cn/)公布)。
7、初试、复试及加试科目参考书由考生自备,我办不负责代购。
8、初试成绩、复试办法及名单、复试合格名单、拟录取名单等信息,将在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公布。
9、凡在学信网(http://www.chsi.com.cn/)(应届本科毕业生)无注册学籍或(往届毕业生)学历信息的,报考前请咨询我校研招办。
10、 持有军队院校自学考试或成人教育毕业证书的考生,应提供是在服役期间取得学历的证明。
11、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报考的,考生须同时提供自学考试本科和专科毕业证书认证报告。
12、上述说明如与教育部2020年招生文件精神有不符之处,以教育部文件为准。
13、本简章未说明或要求的事项请参见教育部《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
注:以上说明如有变更将在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及时通知,请考生随时关注。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大学,河南工业大学(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学校入选2011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学校规模:
学校有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93.8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藏书270.4万余册,设有22个学院,开设74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河南工业大学
一、河南工业大学王牌专业介绍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商务 省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生物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机械设计制造以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动物科学、应用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土木工程、粮食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子商务、建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 河南重点建设学科 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畜牧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二、河南工业大学简介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有63年的办学历史,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学生34000余人。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最具行业特色的地方强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粮食局重点依托并与河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博士授权单位高校,是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主持修订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河南省第一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 ★河南工业大学是首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是大部分专业在多个省市按本科一批招生录取的高校。 河南工业大学占地总面积2855亩,建筑总面积106.2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和中原路校区。嵩山路和中原路老校区历史久远,校园内梧桐苍翠、树木繁盛;莲花街新校区的公共教学区建有庄重典雅、风格独特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大楼;中央区广场宏大,莲湖波光荡漾,图书馆倒影旖旎;理工、文科、艺术组团区基本实现一院一楼;学生生活区建有样式新颖、居住舒适的高、低层学生公寓,食堂干净整洁,饭菜品种多样,价格适中;体育运动区场地宽阔、设施齐全;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工程训练中心、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亿元。 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网络接入总带宽达42.1G,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 学校图书馆早在1992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5.06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308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04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2401种,SCI、EI、IEL、Elsevier、SpringerLink、EBSCO、CNKI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102个,其中中文数据库69个,外文数据库30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河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系统3个自建数据库。图书馆拥有与教育科研网、中国联通相连接的校园网络及配套的软硬件设施,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0多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者1500多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900多人。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中原学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2人。汇聚了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等省级及以上学术带头人65人,河南省教育厅学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厅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151人,博士生导师53人。还聘请了100多名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定期来校讲学和开展科学研究。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奥运会田径裁判,以及在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任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的一大批专家教授,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学校具有教师(实验)系列职称自主评审权。 学校现有21个学院,67个本科专业,6个双学位专业,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拥有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拥有1个“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省级特色学科群,17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 学科专业分布在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法学、文学、医学等8个学科门类。建有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在我国食品领域具有很强的特色和优势;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23名。学校在超硬材料、磨料磨具等专业领域也具有较强的办学特色并逐渐形成优势。基本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结构,为办好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强理论基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行业精英。 学校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育理念。本科教学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考试方式、教学管理机制等改革与创新,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上,坚持适应性、标准化、特色化、先进性、重素质、强实践等原则。具体操作上,鼓励学生跨学科门类、跨专业、跨学院选课,落实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工大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施专业和课程建设“优培工程”,积极开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培育和建设工作。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 改革教学范式,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继续推进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课程的分级教学。 河南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 河南工业大学邮编 附地址和介绍 河南工业大学在哪里 河南工业大学教务处电话 河南工业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河南工业大学有几个校区 河南工业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招生办电话 河南工业大学有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名单 ;
师弟,我可以确定的告诉你,工大的硕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全部录入的,图书馆那边提交的,有些年代早的和涉密的另说 一个要看涉密情况,也有没有授权的,另外知网的更新也不一定有多及时,可能在将来某一个增刊里才把论文放全,也就是说明年可能才查得到
只有优秀硕士论文才能进入知网优秀硕士论文库,前提还是学校往知网上传这些论文了。公开发表的论文,也被录入知网,不过是中国期刊网的内容,和优秀硕士论文库不能相提并论。
只有优秀的才录吧,另外要看你硕士论文投稿了,你要投一家单位,人家发表了你的论文你才能硕士毕业,如果不能发表论文就不能毕业。
采编部采编部负责图书馆中外文图书的采访、加工和分编工作,根据工作性质分为采访组、编目组。采访组根据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和每年经费情况制定采购计划,采购中外文图书,并适当采购光盘、标准、产品样本等资料,完成每年全馆图书的采购任务,并负责到馆图书的验收。编目组对验收后的图书进行加工、分类和编目,将图书信息输入书目数据库,经审校后送入馆藏。图书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图书收藏、阅览和流通工作的基础和保障。技术部技术部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中枢,主要负责全馆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建设工作、各部门应用子系统及各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以保证全馆各个部门业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技术部还负责图书馆相关软件的开发工作,以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信息咨询部(一二区)信息咨询部在为领导决策、科研立项、成果鉴定、课题查新、网上信息查询提供信息检索咨询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科技查新、代查代检、SCI/EI检索咨询及认证、数据库开发引进及使用、网络信息导航、国内外文献传递、科技信息检索教学与培训、信息咨询服务、自建数据库建设、电子阅览、参考工具书阅览等服务。 另外,二校区信息咨询部还负责接收纸质本与电子版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接收、审核、网上发布及提交指导。读者服务部(一二区、土木楼)图书借阅部负责图书馆图书的借阅和归还工作,实行藏、借、阅一体化管理,即各室既是该类图书的藏书库,又是该类图书的阅览室同时又承担着该类书的借还工作,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藏借阅分离现象,是一种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方式。图书借阅部实行全部开架,便于读者自由选书,书架旁设有阅览桌椅供读者利用,各室出口直接办理借书手续。图书借阅部还负责办理读者借书证、预约借书、馆际互借等业务。国防工程文献阅览室CALIS中心:“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是“211工程”的公共服务体系项目,其目标是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本着“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联合保障”的建设方针,建立中国高校学术信息的共建、共知、共享体系,推进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化配置,深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为高等教育的科学研究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1998年底,随着国家立项审批的完成和经费到位,CALIS正式起动,各项建设全面铺开。1999年10月,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批准CALIS管理中心上报的 “关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东北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请示,11月25日国家计委社会发展司下发关于同意增设“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的函。该中心即具有学科中心的特点,又是东北地区文献信息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发挥其国防工程文献优势,为国防工程学科服务,为东北地区“211工程”院校服务。“九五”期间该中心主要建设任务是:购置必要的网络服务设备,完成与重要国防研究机构信息服务系统的联网,按照CALIS项目的统一要求进行高校书刊联合编目、引进和建设国防工程特色数据库。为实现“211工程”总体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全馆日常接待、安全、防火、人事、会计、总务管理工作,并负责补、办图书证的收费工作。办公室是图书馆后勤工作的保障。
2005 级学位论文电子档提交方案
我校《学位论文提交系统》提供基于 Web 的远程论文提交功能,实现向我校图书馆本地的学位论文库中提交作者姓名、学号、密码、作者所在系、专业、论文题名(中外文)、导师姓名、论文关键词(中外文)、论文文摘(中外文)及其它元数据和论文全文等内容。对学位论文库中的资源进行分类、标引、编目等后期加工后可提供学位论文的发布与检索等服务。
一、提交流程
二、方案实施细则
1. 提交方案须在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版权已归属学校的前提下进行正式实施,版权是否归属学校取决于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及其导师是否已在《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等文档相应位置签字。
2. 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提交由各班的 2 名学生代表 具体执行,学生代表名单由各院相关负责人确定,并在汇总后通知图书馆。毕业设计(论文)成果中,实物、挂图、样品等无需提交至图书馆。以下电子文件均须提交至《学位论文提交系统》:
(1) 与纸本内容完全一致的文书文件( .pdf 格式文档);
(2) 不含在( 1 )之内,但作为毕业设计(论文)成果组成部分的源程序、图片文件、网页等非文本文件。
3. 每班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电子文件由该班 2 名学生代表负责收集。 文书文件要求为 .pdf 格式,若为其它格式,请作者自行将其转换为 .pdf 格式,然后交给学生代表 ( 转换软件可到图书馆网页上下载 ) 。要求每位学生的文书文件只有一个(封面、目录、正文等必须在一个文档中),不得将其不同部分(如封面、目录、正文等)以不同文件分别提交;对于非文本文件,要求每位学生将其用 WinRAR 打包后形成一个压缩文件,交给学生代表提交。
4. 学生代表要严肃、认真、负责地对待学位论文电子文档的提交,服从图书馆“学位论文提交系统”项目组老师的指导和要求。
5. 所有已成功提交并通过审核的学位论文,其作者将由图书馆及时报送校教学管理部门;对于尚未提交或未通过审核的学位论文作者,教学管理部门将暂缓为其办理毕业相关手续,直至完成提交并通过审核。
6. 图书馆为了后期数字化加工、网络发布的需要,可以向各学院暂借毕业设计(论文)纸本及挂图、实物等其它设计材料,并尽快归还。
三、在本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将随时进行沟通和联系,请所有涉及到的部门、人员积极配合。
咨询电话: (内线: 5355 )
图书馆
二○○九年五月七日
登录学校官网上传即可。登录学校网站,进入个人注册单元登录,点开论文上传模块,点击要上传的论文,系统自动上传。论文上传学校系统是毕业的必要步骤。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学位论文系统,收录了本校学生的学位论文。一般这个系统可以在学校图书馆网站找到,然后需要登陆,上传自己的论文。每个学生都会有一个账号和密码,只要登陆自己的账号和密码即可。
答:电子版论文通过图书馆学位论文系统进行提交,具体提交方法为: 在山西大学IP范围内登录图书馆主页——“服务”下的“学位论文提交”栏目, 用户名为学生自己的学号,默认密码为:Sxdxtsg123 或者111111, 登录学位论文提交系统之后,选择相应模板进行提交。 纸质版论文由各学院(系、所、中心)统一收取(每位毕业生1份纸质论文),并附名单1份,以年级为单位统一交到图书馆;经过审核之后,图书馆才会办理毕业手续。博士后毕业论文(出站报告)提交步骤,点击“学位论文提交系统”——“注册”后,自己进行用户名的注册,待账号通过审核即可进行提交。
一、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 广东海洋大学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学生可以复制该网址到浏览器地址进入登录页面。 二、广东海洋大学简介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2万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4万余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地区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同志和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同志还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海运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77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4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052人,其中专任教师1488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706人、博士学位者517人;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278人;双聘院士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8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7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3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9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达80.9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52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4.77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9.35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4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茂名市世和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济,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4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6项;科研经费达7.4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获得授权专利590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该品种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使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广东海洋大学展馆展示了学校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得到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等领导的点赞。
广东海洋大学正方教务管理系统: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省属重点建设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学位授权体系的大学,是入选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范围的高校。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35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她是广东现代海洋水产教育的发端,几经迁徙之后升格发展成农业部直属的湛江水产学院。1997年1月,由具有62年办学历史的湛江水产学院和39年办学历史的湛江农业专科学校实质性合并组建湛江海洋大学。2001年12月,湛江气象学校并入湛江海洋大学。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学更名为广东海洋大学。 学校坐落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美丽的海滨城市——湛江市,校园总面积4892亩。现有的湖光校区(校本部)、霞山校区、海滨校区分别位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湖光岩世界地质公园东侧、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湛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滨大道中5号。学校交通便利,湛江作为北部湾中心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拥有发达的海运、铁路、公路和航空等立体式交通体系,湖光校区距离高铁站仅12公里。学校濒临大海,绿树长青,鸟语花香,环境优美,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之地。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近3.2万人,独立学院2万余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4万余人。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扬校”的办学理念,实施“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战略,立足广东,面向南海,辐射全国,以建设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为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富有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行业精英,服务国家海洋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华南海洋高等教育重镇,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1997年1月原******杨尚昆在为海洋大学校牌揭幕时高兴地说:我们国家很需要这样一所大学。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广东省委书记谢非、李长春、张德江和汪洋均对海大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寄予厚望。2014年1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莅校视察时指出,广东海洋大学要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办一流学科、一本院校,努力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2018年5月,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在湛江调研时指出,湛江还有广东海洋大学等科技研发力量,在海洋资源创新开发方面独具优势,要用好这些重要创新平台,把它们作为创新发展的主阵地,打造成为创新发展主引擎,为湛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新动力。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欧广源、李容根、刘昆同志和现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邓海光同志还先后担任学校董事会主席。 学校设有水产学院、海洋与气象学院、食品科技学院、农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海洋工程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学院、航海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法政学院、外国语学院、中歌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休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 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现有“水产”“食品科学与工程”和“海洋科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共14个领域);77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其中水产一级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二级学科被列为“攀峰重点学科”,海洋科学一级学科被列为“优势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3个二级学科被列为“特色重点学科”。“水产”“海洋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分别进入“B-”“C+”和“B-”档次,全国排名分别为第6、9、24名,广东排名分别为第1、2、3名。拥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10个广东省特色专业、2个广东省名牌专业、1个广东省重点专业、9个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广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广东省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983人,其中专任教师1235人、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91人、博士学位者442人;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278人;双聘院士5人;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先后有123人次入选近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现有15人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4人入选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培养对象。现有10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5名省级教学名师、8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9名广东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教学科研平台优良。学校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珍珠养殖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水产经济动物病原生物学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灾害预警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开发研究中心、广东省雷州文化研究基地、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与国家海洋局共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等3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水产经济动物病害控制重点实验室等21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5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办学条件设施完备。学校拥有教学楼、科技楼、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校史馆、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以及海洋广场、文化广场、运动场和标准游泳池等完善的教学生活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达77.9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17.5万册(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设备值3.9亿元,固定资产值约18.4亿元。建有规模可观、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校园网。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建校83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近2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茂名市世和城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学济,首届深圳新生代创业风云人物、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董事长柯颖锋,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共242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6项;科研经费达7.4亿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9项;获得授权专利590项。“大宗低值蛋白资源生产富含呈味肽的呈味基料及调味品共性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附壳造型珍珠和优质海水珍珠养殖及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河蚌有核珍珠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均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海水多环芳烃分析检测方法”项目获得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服务社会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创立了空中无人机和海洋卫星遥感、海面船舶调查、海洋潜标、海底原位监测“三维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并已成功应用,为广东海洋环境变化监测、海洋生态安全、防灾减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主持首次制定海水中PAHS测定国家标准,提升了海洋环境监测水平,提高了海洋有机污染的预防与治理能力。研发了人工生态珊瑚礁修复、红树林生态保育与滨海湿地修复以及南方沿海大型海藻生态系统恢复等海洋生态修复综合技术;该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得到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充分肯定,并在央视、凤凰卫视、深圳卫视、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研发了基于北斗星通导航定位技术的南海渔业信息采集系统,实现了南海渔业资源数据化和金枪鱼探捕国产化。攻克沙锥鱼全人工繁育的国际难题,实现了国内外沙锥鱼全人工养殖的产业化。培育出的第一个国家级农业新品种——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该品种已在广东和广西等地示范养殖与推广应用,为振兴我国南珠产业,促进南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攻克了“插核育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使优质珍珠产出率提高20%以上,珍珠附加值提高50%以上,产生经济效益40余亿元。“华南地区对虾产业高效技术”等相关成果在南方各省的推广面积达2.2万公顷,实现产值116亿元,解决了近50万人就业,使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量等七个方面均为全国第一。香蕉、红江橙、海大菠萝蜜、茂海辣椒系列、火龙果等一大批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海大走出湛江,服务粤西,辐射华南,走向全国。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主持编制了《广东海洋文化强省建设规划》《广东省现代水产种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积极参与支持湛江市政府成功获批“湛江特色水海产业国家农业科技园”。向农业部、外交部提供30多份“南海渔业问题”内参报告,为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管理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在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广东海洋大学展馆展示了学校服务国家海洋事业的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得到时任广东省省长朱小丹等领导的点赞。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5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层次、多领域合作关系。 海洋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我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开发海洋,科教领航。目前,学校正全面贯彻落实“建设海洋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更加有力的举措强化办学特色,以更加先进的理念培育社会英才,以更加执着的努力提升科研水平,以更加广阔的视野延揽高端人才,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进国际化进程,锐意进取、奋力拼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海洋和水产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海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