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论文发表的全国性期刊

发布时间:

论文发表的全国性期刊

一般只要是国家认可的正规国家级期刊,知网都是有检索收录的,例如:

1、《上海国土资源》

围绕国土资源诸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时反映相关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工作成果,促进科技交流与成果展示,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2、《西北水电》

系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主办的技术性期刊。1982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西北水电》杂志为陕西省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3、《船电技术》(月刊)

创刊于1981年,由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主办。是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轮机学术委员会的会刊,我国船电界唯一公开发行的刊物。刊载有关各类船舶、港口、石油平台的电站、电机、电子控制、化学电源、微机应用及自动化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扩展资料:

普通的本科毕业论文并不会被知网所收录,但知网通常会在每一年度交全国优秀的本科毕业论文纳入大学生论文比对库当中,在次年的PMLC查重系统的数据库当中予以更新。

硕博论文在知网对于收录是相当多的,不过这些论文收录的过程在要在1-2年,也就是说这些硕博毕业论文当年是不会在知网上查到的。

国家级期刊发表周期要看具体刊物,一般公开的审稿周期是1-3个月,所以发表大概需要3-6个月,不同刊物情况是不同的。

中文期刊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尽管学术论文期刊数量相对比较小,但是因为基数大,所以整体数量还是非常可观的,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作者,因为什么目的发表论文,什么专业和方向,都是可以找到很多相对应的期刊。至于能发表学术论文的期刊,大体上分可以有以下几种:

一  普刊

普刊就是除了核心期刊以外的刊物。普刊里面有国家级期刊,也有省级期刊,大家可能会觉得国家级期刊一定比省级期刊好,这其实是不一定的,这里的级别只是杂志社的主办单位,并不一定代表国家级就一定高于省级,很多省级期刊也是很优秀的,还不一定好发。

1 国家级期刊

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但是,以上仅是说一般情况,还有许多地方上的、有较高学术价值、影响较大的刊物也是属于国家级刊物。

1、省级期刊省级期刊: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2、国家级期刊国家级:一般来说"国家级"期刊,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期刊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发表论文的期刊有省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核心期刊!

全国期刊论文发表

谈到学术期刊的发表,就需要先看先期刊的分类了。

一般来说,我们将期刊分四大类:

一、A类学术期刊

1、《国外科学技术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2、《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总览》(按对应版本)所列国外学术刊物;

3、《中国科学》和《中国社会科学》。

二、B类学术期刊

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一);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库刊物(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二);

3、国外一般性学术期刊。

三、C类学术期刊

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国内学术期刊(按对应版本,见附件三);

2、国际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四、D类学术期刊

1、省级以上(含省级)一般性学术期刊;

2、全国性学术会议论文集(具有正式出版号)。

说完了期刊分类,就不得不说,目前国内的期刊市场了。

不管是国内刊还是国外刊,总的来说级别就是普刊和核心的区别,一般普通期刊的费用比较低,大概在几百到几千左右,就是在800-3000之间。省级刊物的版面费一般为一个版面800元。一个版面也就能刊登2000字符左右,还不算图片、表格之类的。国家级的刊物和这个相差不大,普刊方面的话需要注意收录的问题,版面越多价格越高,以这个问题和字数、等级、收录都有关系。

核心期刊的版面费自己投稿一般也就在2000-4000之间,当然也有很多核心不收取版面费,如果通过中介,基本上就是妥妥的上万了。

根据网络信息,整理出来很多不收审稿费和版面费的期刊,这里汇总给大家:

电子技术应用、《高教探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广东教育》月刊综合版、《电子信息对抗技术》、《电子对抗》、《航天电子对抗》、《电声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电力自动化设备、高压电气:核心、《燃气轮机》、《河北农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核心刊物、鞍山师范学院学报、北京联合大学学报、石河子大学学报、中国铁路、综合运输、探索、天府新论、江苏省盐业信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 英文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计算机科学、现代通信、《系统工程学报》、《现代通信》《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还有一些计算机学科上非核心,比较好中的期刊推荐给大家:《计算机安全》  、《计算机与现代化》 、《现代通信》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中国雷达》、《西安通信学院学报》、《重庆通信学院学报》

EI检索:《软件学报》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

高职院校教师发表论文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不收版面费的期刊,对文章质量要求更高一些。

很多职业院校(高职、中职)教师抱怨,发论文特别是核心期刊论文太难了。

以北大核心期刊为例,职业教育方向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等几本专业的北大核心期刊。同时,还有《现代教育管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等一些大教育类核心期刊也会发表职业教育类论文。

还是按照值得尊敬的期刊来说,现在这些期刊大多都是有稿费的:

中国高教研究(有稿酬,千字50元)、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劳动(有稿酬,千字40元)、中国人才(有稿酬,千字40元)、职教论坛(有稿酬,千字30元)、班主任(有稿酬,千字50元)、人力资源(有稿酬,千字40元左右)、浙江统计、经营与管理(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改革(有稿酬,数额不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有稿酬,数额不祥)、企业管理(有稿酬,千字50元)、石油教育(可能有稿酬)、演讲与口才(稿酬很高,不同栏目有差别)、包装世界(可能有稿酬)、中外管理(可能有稿酬)、人力资本(不收费,可能有稿酬)

省级期刊省级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国家级期刊国家级期刊指由国家部委、全国性团体、组织、机关、学术机构主办的刊物。核心期刊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凡是这些来源期刊目录里有的刊物均可认为核心期刊,包括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我认为这些刊物有企业活力,江海纵横,当代经济管理,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学生学院学报等等,这些都是不收版面费的,而且里面的知识内容对于我们后续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可以多看一些这些学术杂志。

期刊论文在哪里可以发表?职称评定在很多单位都非常常见,评定时需要依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考核,目前而言,期刊论文发表主要是针对:教师、建筑专业、电力专业、等职位晋升或是事业单位职位评定的重要依据。职称论文发表还分为:普刊类论文、核心类论文、英语类论文等等层次等级。对于这些来说大家要掌握的是相关专业中论文篇数等级上的要求制度模式等等。 教师类人员的职称论文发表主要与评审的等级有关,教师行业中有高等教学、中小学教学、学前教学等等,将这几个方面还分为正高级教授、副高级教授、讲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等等不同类别的职称,在这些人员中论文发表、科教专的撰写发表都是作为晋升评审的主要方面。下面就教学类人员职称晋升论文发表信息为大家做了以下总结。 高等学校教授职称晋升论文要求:被SCI、EI、SSCI收录本专业论文3篇以上(其中2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者是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或为SCI、EI、SSCI收录论文)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高等学校副教授职称评审论文需求:公开发表被SCI、EI、SSCI收录的本专业论文2篇以上(其中1篇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或者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3篇以上(本人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2篇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或为SCI、EI、SSCI收录论文)。 高等学校讲师晋升横职称论文要求:公开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篇以上(至少1篇为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其中至少1篇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或为SCI、EI、SSCI收录论文)。

全国核心期刊发表

国内七大核心期刊:

(1)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

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中文核心期刊好发吗,回答如下:相比普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核心期刊对论文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撰写。其次,核心期刊对于全国少说有近百万人是"刚需"、"急需",还有几百万人是先发表了预备着,为以后评职称提前积累竞争的资本。而中文核心期刊数量不足,要求高,便很容易形成"发表难"。

去找一篇自己相关专业的方向一区的,不要找冷门的方向,偏热的,然后去找引用它的其他文章四区三区都行,让国内的审稿人知道你在说啥。

然后读懂以后,就开始找不同,拼接,做两个实验,一般有提高就发,表达能力强会画图的就发水的sci,实验结果一般或者不行,就发中文,描述清楚,说一下为啥不行,结束。

重点还是,公式要专业,图好看,讲清楚,公式就按照你看的那几篇文献,人家怎么推导,你就跟着写,稍微把表示的方式改改就行了。

做深度学习有关,感觉好像很容易吧。但是一般都是往更高看。收费来看,核心比EI SCI贵一点,除开源sci,而且核心主要是中文的,审稿人很挑,我觉得发一个好的核心还不如翻译成英文投EI。

从审稿周期来看,加急1个月,一般两个月就有回复。多检索一下相关方向的文献,在一个点上做一丢丢进展性工作,再画个好点的图体现工作量,应该问题不大。

国际性期刊发表论文

1.导师篇可能在看到上段的文字以后,一些会产生这样一个感觉: 你和你师兄师姐的文章会发表的原因是因为你的导师好吧。事实上笔者很认同这一点,可以说如果我没有遇到两位恩师我的博士经历可能会完全不同。但是请诸位不要误解,我说导师好会使文章发表的几率大一些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你把导师的名字放在你论文上来震慑审稿人(事实上编辑们的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而作者和审稿人也是双盲),而是由于好的导师会教给你很多有用的东西。我不知道广大经济博士同袍们多久见导师一次面,我三年里是平均一周见一次的。当然见导师不是为了讨论哪家馆子的水煮鱼味道正宗(这个可以留到课后讨论),勤见导师的一大好处是你总会有压力,这种压力会不断推动你在下次见导师前准备好向导师提新的问题,问题解决了你的进步就会快一些。导师关键在一个“导”字上面,导不是说帮你研究,而是解决你不懂的问题,当你走偏的时候导师要帮你扶正方向。举个例子,做实证的时候用哪一种计量模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比如如果观测值不独立就需要用Cluster来校正OLS的标准误,如果是面板数据就要考虑是用random effect 还是fixed effect, 如果因变量有上下限就要考虑用Tobit模型,如果因变量离散且大于三个值就不能用logit 和probit而可以考虑用multinomial,如果观测值很少很少可以试一下非参检验等等。这时候导师的几句话就能使刚入门的博士生避免走很多的弯路。当然这里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导师必须明白你提出问题的答案,或者至少能告诉你在哪里可以找到答案。我建议各位博士生一定要最大程度的争取与导师见面的机会。当然,你可能会问假如你的导师对你的研究漠不关心或者非常的忙根本没空理你怎么办呢?没关系,你还有另外一个导师——文献。2.立题篇研究的课题应该怎么找呢?首先说两种错误的方式: 首先一个错误的方式是抱着头自己想,头发都想掉了最后发现自己想出的问题爷爷辈儿的人都研究过了。说句实话,任何一个领域发展到今天,凡是你抱着头能想出来的经济问题基本上都能被前人研究了。第二个错误就是总想找一个很大的课题研究,整天琢磨着我要是能把股价预测出来就好了,这样我买股票就发了财了,问他怎么研究,除了甩别人听不懂的名词以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博士生要找研究课题最主要的方式是读文献。前人的研究是你的基础,你必须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的更远一些。前人的研究是A,你的研究是B,B是从A得来的,没有A你不可能一下子蹦到B。文献怎么读?这其实是我刚读博士的时候问得最多的问题。问导师,导师反问我: 你读文献的目的是什么?一开始我觉得这是一句废话,读文献不就是看看前人研究什么了么?后来才慢慢的理解了导师的深意。目的是一个很需要明确的东西,比如在最开始找研究课题的时候,读文献的目的一是看看前人的研究究竟包含哪些方面有没有什么漏洞,这时候就不用精读所有的文章,只要把一个领域的经典文章细读一下,其它的扩展了解个大概就可以了。导师让我最初的做法是用文字写下每一篇文章的研究课题是什么,创新的地方在哪里,结论是什么,漏洞在哪。其实这里面前三部分都还好说,最令我为难的是找出漏洞在哪。我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有一门课叫做"批判性思维",练的就是这个,最开始应用起来也不是很容易,不过后来越来越顺利了,后来才知道导师其实是在训练我把自己摆在审稿人的角度来看文章。几周下来,脑子中对自己要研究的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差不多了解了,对这个领域中很热但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也了解个大概,这时候再找研究的课题就会简单很多。当然,找课题并不是读文献的唯一目的,有时候你不知道写作的框架,有时候你不知道数据应该用哪种计量模型分析,有时你不知道理论模型的假设,甚至有时候你不知道表格的格式,这些你都可以从文献中找到,而这些时候由于你的目的不同,读文献侧重的方面也不同。3.论文篇众所周知,发表SSCI一定要用英文写作。一些人说自己发表不了好的SSCI是由于英语不好的缘故,如果英语是母语的话我肯定能发SSCI。如果有人问我对这番言论的意见,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英语是不是你发不出SSCI的主要原因。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拿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哪怕花钱)找人翻译一下,然后投一下好的SSCI就一目了然了,如果投中了的话说明英语是你的问题,如果投不中的话说明你的问题就不仅仅在英语上。有人问我英语不好怎么办?练啊!要么你就找个英语好的翻译当你的第二作者吧。我在这里要说的写论文主要不是英语方面,而是你论文的角度,换句话说,就是你论文的卖点在哪里。就好比一个商人兜售自己的商品,角度对一篇论文来说至关重要。比如实证研究中很有可能你搜集的数据给你带来的结果五花八门,甚至与你期望的相反。这个时候你文章中下结论的时候就要分外小心,找到一个有意思的角度然后看看数据是否符合。举个例子,我师弟的一篇文章的原假设是: 人们对不确定风险下的乐透的期望值与上一轮乐透彩票的结果正相关,说白了就是你看到了别人中奖了以后就会觉得自己买彩票的中奖几率会大一些。结果他的数据结果却正好和他的假设相反,人们对不确定风险下的乐透的期望值与上一轮乐透彩票的结果负相关!师弟一开始就慌了,头发都开叉了。不过几次见导师以后,他最终在导师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角度,用"赌徒谬误"解释了他所发现的现象。所以说,没有烂数据,只要你选对了一个角度,小心地得出结论,你的论文就很有可能增色不少,当然,你的数据一定要符合你选的角度,你不能明明数据不支持,你非要牵强的编一个故事,这样做唬外行可以,内行一眼就看穿了。4.润色篇终于在无数次撞墙打滚儿揪头发以后,论文完成了!那么是不是可以递交了呢?当然还不可以,首先找一个机构把你的论文变成工作论文(working paper),这样做的一个目的是为了防止学术不端的人剽窃你的成果,或者很巧有人研究的与你撞车了,还有一个目的是让别人能读到或者引用你的文章。在变成工作论文以后,你要把你的论文发给你认为是这个领域的专家,资深的学者。发的目的不是让别人赞扬你的论文如何如何的好,而是让他们给你的论文挑毛病。同时,你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各种相关会议去演讲(present)你的论文,学术演讲(presentation)的目的一个是为了让大家记住你,再一个是为了让你的听众挑你论文的毛病。有的人做学术演讲的时候生怕别人挑毛病,觉得很没面子,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你把论文递交给SSCI的期刊以后期刊编辑会找一到三个审稿人,这些审稿人会给你的文章大挑特挑毛病。如果毛病太多的话,编辑拒稿是一定的。与其如此,不如在审稿人看你文章之前就尽量把你论文中存在的问题,能修改的修改,不能修改的至少要用语言防御一下,而修改和防御的过程就是你文章润色的过程。当润色接近了尾声,准备投稿吧。5.投稿篇向SSCI期刊投稿大多是在网上就可以完成的,投稿的时候一般要写一封covering letter,wrod文档一页就行,简单的说一下你希望贵期刊发表你的文章。投稿结果的可能性从好到坏分几个等级:第一个等级期刊直接邀你写稿,写完后发表。不过这种情形是可遇不可求的,Junior拥有这样的机会不大;第二个等级是你向SSCI期刊投稿,期刊回复不需要修改就直接发表。这一般发生在letter类期刊,要么接受,要么拒绝。第三个等级是你向SSCI期刊投稿,期刊回复需要修改重新递交,这个叫做R&R (revise and resubmit),修改重新递交以后期刊发表。这个是发表成功可能性最大的结果。第四个等级同样是R&R,但是重新递交以后被拒。第五个等级是递稿后发给审稿人,经审稿后被拒。最后一个等级是不发给审稿人,编辑直接拒。你千万不要以为最后一个等级发生的概率很低,事实上如果你给一些非常好的期刊投稿,编辑是很有可能直接把你的文章否掉的,否掉的原因五花八门,可能是该期刊类似的文章太多了,可能是你写的文章的结论不是非常有趣等等等等。如果非要说直接拒绝有什么好处的话,唯一的好处就是处理的时间快,不会耽误你很长的时间。假如你通过了编辑这一关,那么无论发表与否,至少你能有机会获得审稿人的意见了。当然,获得的审稿意见可能是2个"差评",在这种情况下编辑会礼貌的通知你另投别家吧(其实就是拒绝的意思),对于审稿人的意见你要认真读的,因为SSCI期刊的审稿人一般都是你论文领域的行家,给出的意见多少会有些建设性意义。如果两个审稿人都是"好评",或者两个审稿人意见一好一坏,但是编辑这个时候认为可以再给你一次机会的话,那么恭喜你,你获得了修改重新递交的机会了!R&R(也就是修改重新递交)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在该期刊发表的概率大大的上升了。但是请诸君注意不要庆祝的太早,香槟什么的就不要准备了,概率大大上升并不代表着一定会最终发表,获得R&R最终被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审稿人和编辑提出的问题可能是非常难改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认真的读审稿意见的每一个字,推敲如何在重新递交了以后能使审稿人和编辑满意。修改之后要附上一个文字说明,罗列清楚针对审稿人和编辑的每一条意见你是如何做相应修改的。有人可能问,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要修改吗?答案应该肯定的,笔者只见过两位恩师中的一位有一次说审稿人的几条意见不好,因此他决定不改,我当时觉得老头子太狠了,后来那篇文章后来也发表了。而笔者和笔者的师兄姐们均未敢做出这种大胆的行为(当然,有胆儿大的同事这样做不过后来被拒了)。因此笔者认为做为Junior还是按照意见改动的好。修改完成以后就重新递交吧,这时候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听天由命,假如几周后你收到一封通知你你的文章被该期刊发表的邮件,恭喜你!大功告成了!此时你的pose应该是头微仰呈45度角,眼角湿润,如果嘴里能叨念出一句座右铭什么的就完美了......6.尾声写的很长,情节也不够跌宕起伏,相信能看到这里的人不会很多,不过假如有一个搞学术的新人在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有一些启示的话,也算是笔者没有白写。笔者曾见过很多学术上的牛人,有的太牛了甚至可以被称之为犇人。与之聊天,发现牛人最大的特点一是基本功特别扎实,二是思维特别活跃。说实话搞好学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正成为大牛天分的确是需要一些的,但是就在SSCI发表这一个小的方面来看,即使是一个悟性不是很高的人,假如他专心学术坚持不懈,除非永远不尝试,否则发表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只是很可惜,专心学术坚持不懈这八个字说来简单,做到却并不容易。尤其对像与我一样的junior们来说,整天捧着文献读,坐在电脑前面踏踏实实写论文着实是需要一些毅力。无论如何,年轻是劣势,同样也是资本,正如我的恩师对我说的那样:你还年轻,假如你从现在开始一直专注一个领域,总有一天,你会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

想要在国际期刊发表文章,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文章的专业性,其次是文章的可读性,文字流畅度等,想要在国际期刊上发表文章,首先需要注意的便是英文部分是否地道,报告部分学术引用是否严谨,周详。不说文字叙述完美无缺,起码没有语病,拥有基础行文流畅度。然而,有些大型国际期刊对于刊载论文要求偏高,仅仅拥有基础行文流畅度并不能满足其基础刊载要求,而有些研究者行文水平又恰巧无法到达一个完美的标准,这时,可以选择与以爱思唯尔(Elsevier)为代表的第三方合作,进行合理润色,以达到要求。

军工单位发论文可以发国际期刊。国际性期刊,西方一些著名的科学出版公司创办的期刊因采用跨越国界组稿、编辑的方式愈来愈具有国际性,人们称之为国际性期刊,其特点是:它们是用英文出版的科学技术类学术期刊。通常由跨国编辑人员编辑,交科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收录的文章来自世界,较好地反映出各个国家在某一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

自然科学类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社会科学类核心:北大中文核心期刊;CSSCI核心期刊

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新闻出版管理部门也未参加过此类评选活动。新闻出版总署从未就学术水平的高低为这些期刊划分过级别。

扩展资料

作为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 CSSCI提供多种信息查询、检索途径,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信息和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

为社会科学管理者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

委托查询(用户委托南京大学代为查询CSSCI数据库,出具查询报告)、手机查询(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形式查询CSSCI数据库),详情可登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查询。

一般常见的核心期刊有:《科学引文索引》、北大核心、南大核心、统计源期刊。等这样的一些核心期刊,也是比较有名的。

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

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

核心期刊是某学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是指所含专业情报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本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

核心期刊的确定方法有多种,中国一般根据以下几条原则来综合测定:载文量(即刊载本学科的文献量)多的期刊、被二次文献摘录量大的期刊、被读者引用次数多的期刊。

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5.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7.以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社会科学战线  4.学术月刊  5.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6.天津社会科学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江汉论坛  10.江苏社会科学

中文核心期刊好发吗,回答如下:相比普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首先,核心期刊对论文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撰写。其次,核心期刊对于全国少说有近百万人是"刚需"、"急需",还有几百万人是先发表了预备着,为以后评职称提前积累竞争的资本。而中文核心期刊数量不足,要求高,便很容易形成"发表难"。

去找一篇自己相关专业的方向一区的,不要找冷门的方向,偏热的,然后去找引用它的其他文章四区三区都行,让国内的审稿人知道你在说啥。

然后读懂以后,就开始找不同,拼接,做两个实验,一般有提高就发,表达能力强会画图的就发水的sci,实验结果一般或者不行,就发中文,描述清楚,说一下为啥不行,结束。

重点还是,公式要专业,图好看,讲清楚,公式就按照你看的那几篇文献,人家怎么推导,你就跟着写,稍微把表示的方式改改就行了。

做深度学习有关,感觉好像很容易吧。但是一般都是往更高看。收费来看,核心比EI SCI贵一点,除开源sci,而且核心主要是中文的,审稿人很挑,我觉得发一个好的核心还不如翻译成英文投EI。

从审稿周期来看,加急1个月,一般两个月就有回复。多检索一下相关方向的文献,在一个点上做一丢丢进展性工作,再画个好点的图体现工作量,应该问题不大。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