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关于高中戏剧课题研究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高中戏剧课题研究的论文题目

挣扎与禁锢——论曹禺笔下女性人物心理冲突的悲剧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 《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维吾尔戏剧研究 民营剧社的品牌化运营研究——以民营剧社“开心麻花”为例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 《桃花扇》接受史研究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以校园戏剧实践为例 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 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 开心麻花喜剧创作中台词的二度创作应用研究 市场化经营下我国剧场的设计思路更新研究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 舞蹈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以《洒满月光的荒原》为例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研究 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高校话剧社团调查研究 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 中国话剧(2000-2015)舞台多媒体运用研究 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 天津民营小剧场话剧运营研究——以美域话剧团为例 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 延安戏剧运动研究(1937-1947) 兰州市小剧场——大河剧场调查报告 从苏区到延安:李伯钊与根据地戏剧发展研究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与诗化精神 论林兆华话剧对戏曲假定性的借鉴和发展 王延松关于曹禺经典剧作的诗意解读与美学建构 《分手大师》从话剧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市场细分背景下小型舞台演艺产业化运营研究——以我国二线城市小型歌舞剧、话剧等表演艺术为典型 声有情,词有味—台词二度创作探析 长沙小剧场话剧传播研究 “破”与“立”视域中的五四话剧新论 异态时空中的展演与观看—伪满洲国女作家杨絮的生存与写作 “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 以舞剧《原野》为例谈话剧元素在舞剧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艺术研究 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 “开心麻花”话剧改编电影的策略研究 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研究——以上海为例 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田沁鑫话剧艺术探析 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 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 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 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 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 伪满洲国戏剧研究 双生与互动的美学历程——中国戏剧与电影的关系研究 赖声川即兴创作研究 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兼及戏剧教育汲取戏曲养分的问题 论朱琳的话剧表演艺术 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当代国内电影改编话剧作品的艺术方法及美学特征研究——以“表演工作坊”和“开心麻花”为例 韩国学生中文话剧表演教学设计与指导实践 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以江西某高中英语教学为例 基于话剧表演式教学法的韩国小学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以《务安五味》的教学为例 演员话剧表演创作中的节奏研究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 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以《赵氏孤儿》为中心 新时期以来中国话剧观众期待视野问题研究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 从先锋到大众——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 论我国经典话剧中的性格化表演——以《雷雨》人物周萍的角色塑造为例 投影艺术介入舞台戏剧的应用研究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 “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 表演艺术的肢体语言再探索 当代台湾戏剧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 近年来中国IP话剧电影改编的研究 《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 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导向研究 论“赖声川模式”对内地话剧产业的启示意义 浅谈话剧与戏曲在角色塑造上的差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 建国后老舍的多重身份“表演”与话剧实践 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 话剧舞台表演节奏之总体观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 中等艺术学校戏剧(话剧)表演专业发展研究——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为例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话剧舞台表演声音呈现中的若干应用——以话剧《白露为霜》为例 戏逍堂商业戏剧运作模式研究 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

如果楼主觉得多,可以自己删。戏剧起源关于戏剧起源,有九种说法。在此,我们只详细讨论各种关于戏剧起源的歌舞说的观点。歌舞说,此说又可析为三种:(1)宫廷乐舞说,清代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云:“梁时大云之乐,作一老翁演述西域神仙变化之事,优伶实始于此。”刘始培在《原戏》中根据古代乐舞多有妆扮人物之事实,认为“戏曲者,导源于古代乐舞者也……则固与后世戏曲相近者也。”常任侠在《在国原始的音乐舞蹈与戏剧》中,较为系统的考察了原始音乐舞蹈的戏剧因素后认为“原始社会中的简单的音乐舞蹈,便是后来做成完美戏剧的前躯”。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将中国戏剧的最早源头溯至“周秦的乐舞”。(2)上古歌舞说,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开篇首句云:“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我们知道一切艺术起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书经.舜典》上说:“予击石附石,百兽率舞。”所谓百兽率舞,并不是像后来的儒家所神秘化的那样,说是在圣人当世连百兽都来朝拜舞蹈了,这种舞是用石相击或用手击石来打出节秦的,那时连鼓也没有,可见是很原始的。到后来才有了鼓,所谓“鼓之舞之,”这就进一步了。这种舞可能是出去打猎以前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也可能是打猎回来之后的一种庆祝仪式,《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说:“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鏖革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像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这是战国时代关于古代乐舞的一种传说。可以透过这段歌舞的描写看出一幅原始猎人在山林中打猎的景象:“一面呼啸,一面打着、各种陶器、石器发响去恐吓野兽,于是野兽们就狼奔豸突地逃走而终于落网了,这位原始时代的艺术家“质”(其实并不是一个人,而是当时全体人民)就是按生活中的实际来创造了狩猎舞,这时所谓的“百兽”实际是人披兽皮而“舞”的场景,不过是对于狩猎生活的愉快和兴奋的回忆罢了。当然,这时的场景都是已经艺术化了,音乐、舞蹈都是已经节奏化了的,这种舞蹈带着浓厚的仪式性,它是响氏族的保护神或始祖祈祷,以求这次出去打猎获得丰收,或者是打猎回来为了酬谢神祗而举行的。但不管它是什么仪式,也不管它披着多厚的原始宗教的外衣,其实际意义,乃是一种对于劳动的演习、锻炼,这不光是锻炼了猎人们的熟练程度,而且也培养了年轻的猎人,《书经.舜典》中有命夔“典乐教胄子”的记载。“胄子”的注解是贵族子弟,但原始社会没有贵族,恐怕就是年轻武士了,用乐舞去教年轻武士,不是锻炼他们又是什么呢?因为它的内容就是原始人狩猎动作的模仿。既然是模仿劳动的动作,这也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表演了。原始的舞蹈总是和歌相伴的,他们决不是闷声不响地跳,而是一面跳一面欢呼歌唱。《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而歌八阕。”略可想见当时的情形。 在原始社会,歌舞不止狩猎舞一种,还有战争舞,它的性质和狩猎舞是差不多的,到了进入农耕时代,又产生了一系列有关农事的祭典,如“蜡”如“雩”。蜡是在年终时,为了酬谢与农事有关的八位神灵而举行的。在这一天,公社的成员是尽情欢乐、开怀畅饮、唱歌跳舞的。这种风气一直遗留到春秋时代。《孔子家语.观乡》说:“子贡观于蜡。孔子曰:赐也,乐乎?对曰: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为乐也。孔子曰:百日之劳,一日之乐,一日之泽,非尔所知也。”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劳动农民一年辛苦后的欢乐。相传“蜡”是伊耆氏所首创,一说伊耆氏就是神农氏足见这是与农业发达时期密切相连的风俗。“雩”是天旱求雨的祭祀。《周礼.春官》“宗伯”下记载:“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周记》的记载虽然是奴隶社会的事,但显然是原始时代的遗留下来的风俗,除此之外,在原始公社的许多节日也举行舞蹈。例如男女相爱,也有一个节日,大家会合在一起来唱歌跳舞。这个节日在汉民族就是祭祀氏族女始祖的日子,所跳的舞据说就叫做“万舞”现在西南少数民族的所谓“跳月”“摇马郎”“歌墟”等可能就是这种节日遗留下来的形态。原始歌舞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全民性。到了奴隶社会,有了阶级,在艺术上的情况也就起了变化,这时祭祀仪式已经不复是全民性的节日歌舞,它成了只是奴隶主贵族所专有的了,第一个把天下传给自己儿子的禹,当他治水成功,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之后,立刻“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见《吕氏春秋.古乐》这里的乐舞已经开始失去全民的意义,而成为夸耀个人功绩的手段了,禹的儿子启也学习他这一手,用歌舞来夸耀,并装点自己的威严。据传说他三次上天,从天上偷来了《九招》(即《九韶》)歌舞,在“大穆之野”举行表演。从此以后,奴隶主贵族们便把本是属于全民的歌舞拿来歌颂自己的功德,《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还说:“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而《大武》之舞却又是歌颂周武王和周公灭商及平定奴隶叛乱的武功的,这是所谓“武舞”它是手执盾牌和武器而舞蹈的,还有歌颂周朝统治者治国如何有秩序、如何天下太平的《韶舞》,这就是称为“文舞”。现从《史记.乐书》中引一段关于《大武》之舞的记载如下:宾牟贾侍坐于孔子,孔子与之言,及乐……子曰:“……夫乐者,象成者也,总干而山立,武王之事也,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武乱皆坐,周召之治也,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狭。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天子,夹振之而四伐,盛威于中国也,分夹 而进,事蚤济也,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志也。”从这段对于《大武》之舞的解释来看,他包涵着一段故事的内容,舞虽不足以表现它的内容,但演故事的倾向却也存在了。(3)西域歌舞说,陈村、霍旭初《论西域歌舞戏》中指出:汉唐间,随东西方交通之开拓、经济文化交流之频繁,西域文化艺术的一支——歌舞戏,逐步传入中原,成为我国戏剧的重要源流之一。无论汉代的百戏,唐代的乐舞,西域成分都占相当比重,尤其在唐代,戏剧的因素渗入乐舞之中,西域歌舞戏与中原传统戏剧的融合,不仅出现了唐代兴盛的歌舞戏品种,并对后世的戏剧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我国学者任半塘先生指出:唐代歌舞戏“纵面承接汉晋南北朝之渊源,横面彩纳西域歌舞戏之情调 ”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许地山先生就阐述了六朝时候西域诸如龟兹,康国等及伊斯兰或印度乐舞的东来,有“杂戏”也进入中土的见解。关于唐代歌舞戏,《旧唐书.音乐志》载: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垒子等戏。任半塘先生认为凡唐人“俳优歌舞杂奏”皆为歌舞戏。他在《唐戏弄》第二章《歌舞戏总》中还指出:“一旦内容有故,或技艺涉说白,虽记载简略,表现模糊。亦非认为歌舞戏不可。”属西域歌舞戏者,《旧唐书》中仅举“拨、头”一戏,曰“拨头出西域,胡人为猛兽所噬,其子求兽杀之,为此舞以象之也。”任半塘考歌舞戏,涉受西域影响的戏剧很多,明确指出为西域歌舞戏“剧录”者有“西凉伎”、“苏莫遮”、“舍利弗”等,属“戏体”者有“钵头”、“弄婆罗门”等。“苏莫遮”是西域歌舞戏中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目,对苏莫遮的记载,以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四十一为详细:苏莫遮,西戎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或作兽面或像鬼神,假作种种面具形状,以泥水沾沥行人,或持索搭钩,捉人为戏,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戏,七日乃停。土俗相传云:常以此法禳厌,驱趁罗刹恶鬼食啖人民之灾也。”苏莫遮,又称泼寒胡戏,从文献上看,苏莫遮在中原,大都是供统治者娱乐的,自北‘周宣帝大象元年到唐玄宗开元元看130多年,常列为宫廷内玩赏的节目,这自然要经过无数次的改造,并随政治风云而变易。在这里叙述了歌舞说的观点,希望关于戏剧起源有更多的人关注和研究。

关于课题研究的论文题目

在我看来,这和为了哄孩童入睡而编撰睡前故事无异,只不过科研写作并非随意编撰,而是多了独特而严谨的科学内涵,经得起逻辑和历史的层层推敲。创造性是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此看来,科学写作似乎很适合科学研究者,因为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科学家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许多科学家并不认为自己是合格的作家,他们发现写作这一任务既令人生畏又费时费力。科学家尚且如此,对于刚刚入门的本科或者硕士同学来说,写作更是一项「无法逾越的鸿沟」。

因此,许多同学纷纷发问:一个好的论文标题到底多重要?如何通过拟一个好的标题来提高自己文章发表的成功率?我的建议是:「四要素标准」可以作为指导标准:

1. 尽量缩短标题长度。如果标题太长,通常表明有太多不必要的词汇。避免使用诸如「一项针对 xx 的研究」或「对xx 研究的结果讨论」之类的语言。这些词语即是显而易见的,又是多余的,除非它们必须出现在标题中以点明你的研究内容,否则尽量不要使用。

2. 标题太短通常意味着使用了太宽范的词汇,这不能告诉读者你正在研究什么。例如,标题为「人工智能」「中国经济」「生命科学」等的论文就显得太不具体。好的标题不能模棱两可,应该提供有关你的研究重点和/或范国的有效信息。

3. 好的标题应该限制在 5-15个词。

4. 避免使用不会帮助读者/审稿人理解论文目的词汇。

5. 学术写作是一项认真且须深思熟虑思考的工作。因此应避免使用搞笑、夸大或抖机灵般的措辞。在标题中避免使用「独一无二的研究」「超级新颖的研究」「世界首次研究」等词句,这样的标题只会降低你研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6. 论文写作不同于常规的文章创作,正如我前面所述,在过去的 350年里,科学期刊已经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结构和组织,因此,在撰写科学论文标题时,也不必严格遵循语法结构或文体标准。

7. 除非众所周知,否则应很少使用缩写词或首字母缩写词。

上述介绍的这些科学论文标题的撰写方法,这其中有需要遵循的规则,也有应该避免的操作。希望你在阅读时能根据自身学科和所期望投稿期刊进行综合考虑,取本文精华反哺己身。

毕业论文的题目技巧

1、各类论文的标题,样式虽多,但不管何种形式,主旨都是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2、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常见的写法分为揭示课题的实质式:“经济中心论”; 提问式:“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

3、交代内容范围式:“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判断句式: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形象化语句式:“科技史上的曙光” 等标题。

4、副标题和分标题是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的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性的论文。

5、设置分标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层次。

选题大没问题,但要避免大而全,那么既然要避免大而全的话,到底如何选题呢?为了让大家方便理解,我们着重给大家找两篇关于财经类、会计类、刊物类的做一个样板,我们来分析一下,因为我们都知道学术刊物有很多,北大核心期刊来说对于我们大众化写论文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素材,让我们来看看几本学术刊物的选题。首先我看一下会计类最顶级的刊物《会计研究》,相关专业的可能都知道,在这个里呢我们随意的从查重软件里找到其中某一期它的这个文章,我们来看一下它文章的题目有什么样的特点,通过这个题目来看一下,这一期的刊物呢一共是有十三篇文章,当然了对于我们来说呢正儿八经能够看到的也就是前12篇,但是从这些刊物中来看的话,哪一些题目比较适合我们将来发表或适合于我们大学生写毕业论文作出一个合理的选题呢?其实你多观察一些题目就会发现,有些题目有很明显的题目特征,比如:XX(控制)研究-基于XX的视角,一般来说前面就是我们的主标题,基于这个视角呢往往是什么样的理论,那么第二类题目同样也带二级标题的基于,它是XXX与XXX(对比分析)-同样呢也是基于XX(数据)研究,第三类没有二级标题,直接就是基于XX的XX管理研究,就是后面的中心语,我们要着重写这一篇文章的管理方面的内容,那么通过这三个题目我们发现了一个共性,首先来说前两个题目,它们的标题显得非常的大,但是为了避免大而全所以它后面加了基于两个字,这样就把题目巧妙的缩小话了,而第三类题目是直接将内容缩小了,因为后面的中心语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而前面的基于相对来说就给整个内容缩小话了。

提供一些设计专业毕业论文的题目,供参考。1、数码相机的设计报告2、产品设计中的人机交互探讨3、绿色设计与世纪未来4、浅谈各种塑料管道的特点及应用5、居住小区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趋势6、论平衡式燃气热水器与密封燃烧室新设计7、浅谈地铁车站的装修概念设计8、节能建筑设计与高新技术应用9、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10、市场经济下建筑设计业的发展方向及对策11、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论文12、国内外室内设计的发展13、浅谈建筑造型设计14、建设设计中的虚拟现实15、21世纪未来住宅的设计16、浅谈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原则17、文革视觉文化与文革风格视觉设计18、论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19、浅析CI设计中的企业文化冲击力20、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独立性21、图形创意的表现22、平面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23、传统美学观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24、平面设计从混沌中走出25、浅析现代标志设计教学与传统图形艺术的结合26、设计当随时代---浅谈技术的发展对插图设计的影响27、包装设计的定位28、平面图形设计中的符号学原理29、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30、品牌包装设计31、中国古代图徽与现代标志设计32、医药商标标志设计之我见33、中国平面设计-现实与展望34、浅议汉字标志的存在价值与竞争优势35、论计算机图形艺术设计36、西方现代美术教育理论中的工具论和本质论37、社会转型期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态势38、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39、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反思——制造大国的设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0、城市空间艺术与可持续发展41、论东西方舞蹈文化的冲突与融合42、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43、设计史的状况44、设计艺术中的界面设计探讨45、“似花还似非花”——浅析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46、试论概念设计的思维程序及方法

戏剧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 《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维吾尔戏剧研究 民营剧社的品牌化运营研究——以民营剧社“开心麻花”为例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 《桃花扇》接受史研究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以校园戏剧实践为例 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 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 开心麻花喜剧创作中台词的二度创作应用研究 市场化经营下我国剧场的设计思路更新研究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 舞蹈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以《洒满月光的荒原》为例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研究 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高校话剧社团调查研究 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 中国话剧(2000-2015)舞台多媒体运用研究 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 天津民营小剧场话剧运营研究——以美域话剧团为例 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 延安戏剧运动研究(1937-1947) 兰州市小剧场——大河剧场调查报告 从苏区到延安:李伯钊与根据地戏剧发展研究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与诗化精神 论林兆华话剧对戏曲假定性的借鉴和发展 王延松关于曹禺经典剧作的诗意解读与美学建构 《分手大师》从话剧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市场细分背景下小型舞台演艺产业化运营研究——以我国二线城市小型歌舞剧、话剧等表演艺术为典型 声有情,词有味—台词二度创作探析 长沙小剧场话剧传播研究 “破”与“立”视域中的五四话剧新论 异态时空中的展演与观看—伪满洲国女作家杨絮的生存与写作 “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 以舞剧《原野》为例谈话剧元素在舞剧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艺术研究 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 “开心麻花”话剧改编电影的策略研究 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研究——以上海为例 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田沁鑫话剧艺术探析 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 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 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 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 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 伪满洲国戏剧研究 双生与互动的美学历程——中国戏剧与电影的关系研究 赖声川即兴创作研究 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兼及戏剧教育汲取戏曲养分的问题 论朱琳的话剧表演艺术 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当代国内电影改编话剧作品的艺术方法及美学特征研究——以“表演工作坊”和“开心麻花”为例 韩国学生中文话剧表演教学设计与指导实践 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以江西某高中英语教学为例 基于话剧表演式教学法的韩国小学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以《务安五味》的教学为例 演员话剧表演创作中的节奏研究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 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以《赵氏孤儿》为中心 新时期以来中国话剧观众期待视野问题研究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 从先锋到大众——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 论我国经典话剧中的性格化表演——以《雷雨》人物周萍的角色塑造为例 投影艺术介入舞台戏剧的应用研究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 “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 表演艺术的肢体语言再探索 当代台湾戏剧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 近年来中国IP话剧电影改编的研究 《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 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导向研究 论“赖声川模式”对内地话剧产业的启示意义 浅谈话剧与戏曲在角色塑造上的差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 建国后老舍的多重身份“表演”与话剧实践 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 话剧舞台表演节奏之总体观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 中等艺术学校戏剧(话剧)表演专业发展研究——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为例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话剧舞台表演声音呈现中的若干应用——以话剧《白露为霜》为例 戏逍堂商业戏剧运作模式研究 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

注意累到你哈,自己选择:外国文学方向 1 、 论古希腊神话的特质及其对西方文化精神的影响。 2、 试论荷马史诗的时代主题及其艺术成就。 3 、 论古希腊悲剧的命运观和艺术风格。 4 、 从《俄狄浦斯王》看索福克勒斯的悲剧艺术成就。 5 、 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悲剧艺术比较。 6、 东西方悲剧精神的比较研究。 7 、 论但丁《神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8、 《巨人传》与法国文艺复兴精神。 9 、 堂吉诃德与桑丘 �6�1 潘沙形象研究。 10 、论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1 、试论莎士比亚喜剧的主题思想及其艺术特征。 12 、论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成就(四大悲剧或《哈姆莱特》)。 13 、试论莎士比亚悲剧中的男性(女性)形象。 14 、从《伪君子》看莫里哀古典主义喜剧的艺术成就。 15 、试论《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思想意义。 16 、论《浮士德》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17 、论《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及其辨证思想。 18 、论浮士德人生追求的主题意义。 19 、从《恰尔德 �6�1 哈洛尔德游记》看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特色。 20 、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美丑对照艺术原则。 21 、从《悲惨世界》看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22 、试论《红与黑》的艺术成就。 23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对贵族的态度。 24 、论《高老头》的典型人物及其主题意义。 25 、从《高老头》看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26 、论《人间喜剧》的思想主题与“巴尔扎克式”小说的艺术特征。 27 、从《包法利夫人》看福楼拜的小说艺术成就。 28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简 �6�1 奥斯汀的妇女观。 29 、论《简 �6�1 爱》的艺术成就。 30 、论《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和人物形象。 31 、试论狄更斯前期小说创作中的“流浪汉小说”特征。 32 、论狄更斯笔下的“小人物”形象。 33 、从《双城记》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 34 、论普希金《叶甫盖尼 �6�1 奥涅金》的艺术成就。 35 、论果戈理的幽默讽刺艺术(“含泪的笑”)。 36 、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形象研究(罗亭等)。 37 、诗意的现实主义?D?D屠格涅夫小说艺术研究。 38 、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艺术特点。 39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及其艺术特征。 40 、莫泊桑短篇小说研究。 41 、从《玩偶之家》看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的艺术成就。 42 、偶然性与必然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命运主题。 43 、传统性与现代性?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悲剧意识。 44 、性格与环境?D?D论哈代“威塞克斯小说”的人物形象。 45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46 、试论《战争与和平》的艺术成就。 47 、论《安娜 �6�1 卡列尼娜》的艺术构思及其主题意义。 48 、论安娜 �6�1 卡列尼娜的悲剧及其“心灵辩证法”。 49 、从《复活》的人物“复活”看“托尔斯泰主义”。 50 、论契诃夫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 51 、论马克 �6�1 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52 、论《哈克 �6�1 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小说成就。 53 、论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创作的艺术特色。 54 、论《母亲》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成就。 55 、论萧洛霍夫《静静的顿河》的艺术成就。 56 、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及其文化价值观。 57 、论《儿子与情人》的思想主题与艺术特色。 58 、论《虹》的三代人情爱观及其思想意义。 59 、试论海明威长篇小说中的反战主题和“迷惘的一代”人物形象。 60 、论海明威笔下的硬汉形象及其“硬汉性格”。 61 、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62 、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和艺术特征。 63 、论《荒原》的后期象征主义艺术特色。 64 、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主题。 65 、试论卡夫卡短篇小说的艺术成就。 66 、从《追忆逝水年华》看普鲁斯特的“回忆的诗学”。 67 、论《尤利西斯》的意识流小说艺术成就。 68 、试论存在主义小说、戏剧的现代哲理。 69 、试论东方文学的文明特质及其文化价值观。 70 、东方神话研究。 71 、论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72 、论印度两大史诗的文化影响。 73 、《圣经》文学研究。 74 、试论《源氏物语》的小说成就。 75 、论《源氏物语》的女性形象及其意义。 76 、阿拉伯民间文学杰作《一千零一夜》研究。 77 、试论泰戈尔散文诗《吉檀伽利》的艺术成就。 78 、川端康成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成就

关于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论文题目

1.《审美解放与艺术变迁——兼谈中国艺术史的分期问题》,《艺术学刊》第1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2.《元代艺术与中国艺术》,《艺术百家》2009年第5期。(以上2009年) 1.《艺术定义与艺术史新论》,载《文艺研究》2008年第7期;2.《艺术史三段论:原始、古典和现代》,载《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3.《中西高校专业艺术教育之比较》,载《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4.《淮海戏简论》,载《文化遗产》2008年第2期;5.《剑溪堂刻本〈书经〉考述》,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6.《20世纪以来明杂剧研究的回顾与点评》,载《扬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7. 《道德和命运的博弈——关汉卿杂剧〈裴度还带〉剖析》,《戏曲艺术》2008年第4期;8.《传奇杂剧化与杂剧昆曲化——再论昆曲杂剧》,载《艺术百家》2008年第3期;9.《妙词通戏语,艳曲警芳心——论古代悲怨文学中两种生命的契合》,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六辑(徐中玉、郭豫适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0.《从中西艺术教育比较角度看国内二级学科艺术学的学科建设问题》,载《中华艺术论丛》第7辑,第146-15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以上2008年) 1.《论昆曲杂剧》,载《戏曲研究》第7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2.《明杂剧研究文献三题》,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7年第5期;3.《元代文化转型与古典文学》,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4.《艺术定义与艺术史断想》,载《艺术学》第3卷第3集,学林出版社2007年;5.《关于艺术史模式与艺术史分期的若干问题》,12000字,载《艺术学前沿》(张伟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6.《答新华书目报记者问》,载《东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从剧诗到单折戏——论明杂剧对文学体裁的两个贡献》,载《江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以上2007年) 1.《悲怨:中国古代文学之内驱——一个文学史母题的发展历程描述》,载《徐州师大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4期;2.《〈长生殿〉的主题及其他》,载《艺术百家》2006年第5期;3.《程士廉和他的〈小雅四纪〉》,载《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南戏传奇化与传奇昆曲化》,载《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以上2006年) 1. 《关于当前戏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载《戏曲研究》第6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2.《两部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世态喜剧——关汉卿杂剧〈救风尘〉、〈望江亭〉剖析》,载《艺术百家》2005年第2期;3.《李开先及其院本创作》,载《文史知识》,2005年第3期;4.《沦落与辉煌:一种艺术的反比效应》,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5.《悲怨:一个文学史母题》,载《学海》2005年第1期;6.《从宋濂、刘基的早期诗文看其由元入明前后的心态》,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以上2005年) 1.《一部以事件为中心的英雄悲剧——关汉卿〈哭存孝〉杂剧剖析》,载《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2.《苍劲雄壮,“豹尾”响亮——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第四折〉赏析》,载《文史知识》,2004年第1期;3.《浪子心性,市井之曲——关汉卿散曲论之三》,载《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4.《关汉卿研究的百年点评和未来展望》,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新华文摘》2004年第10期转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7期转载;5.《生命层级与艺术表现》,载《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以上2004年) 1.《元曲家生平及心态三题》,载《中州学刊》2003年第2期;2.《徘徊在传统和现实之间——元后期两类曲家生平遭际及其心态描述》,载《词曲研究的新拓展》(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3.《“登楼意,恨无上天梯”——元曲家马致远心态剖析》,载《中华艺术论丛》第1辑,第146-15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4.《明初剧场及其演变》,载《艺术百家》2003年第2期;5.《明代北曲剧场兴衰论》,载《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6期;6.《文人剧与南杂剧》,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7.《明初社会变革及其后果》,载《盐城师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8.《汪道昆及其杂剧创作》,载《学术界》2003年第6期;9.《也评〈中国昆剧大辞典〉的编纂出版》,载《剧影月报》2003年第4期;10.《童子戏简论》,载《中华戏曲》第2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版;11.《说“穷苦之言易好”》,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徐中玉、郭豫适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艺术魅力:真实生命之内充》,载《文艺理论研究》2003年第 1期;13.《辽金元文学与文人境遇》,载《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 1期;14.《从另一角度看文人境遇与辽金元文学》,载《光明日报》2003年7月30日“文学遗产”栏;15.《人格自尊与文化尊道——刘因心态剖析》,载《徐州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以上2003年) 1.《试析〈谢天香〉、〈金线池〉的幽默喜剧本质》,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2.《“家乐”——明代戏曲特有的演出场所》,载《戏剧》2002年第2期;3.《沈璟及其昆曲杂剧》,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4.《孟称舜的编剧理论及美学思想之我见》,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辑(徐中玉、郭豫适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生命:悲怨文学的活力之源》,载《文史哲》2002年第4期;6.《儒学伦理道德与中国悲怨文学》,载《徐州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6期转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伦理学》2002年第11期转载;(以上2002年) 1.《〈西厢记〉“王作关续”说辨析》,载《艺术百家》2001年第4期;2.《白朴心态历程剖析》,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3.《杂剧史上所谓“明初十六子”辨析》,《剧影月报》2001年第3期;4.《试论杂剧史上的所谓“明初十六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4期;5.《与道共进退——许衡及其心态》,载《南通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6.《丛知恩图报到自悔自责——试析赵孟頫的心态历程》,载《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以上2001年) 1.《本色鲜明,剧家之曲——关汉卿散曲论之二》,载《漳州师院学报》2000年第1期;2.《万种离愁,无限情思——〈西厢记·长亭送别〉赏析》,载《剧影月报》2000年第1期;3.《从情系人生到兴亡空幻——白朴心态历程剖析》,载《霍松林先生80寿辰纪念文集》第1145-1163页,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4.《明代文人剧及其表现特色》,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5.《试论明代文人剧的内容特点和表现手法》,载《艺术百家》2000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戏剧、戏曲研究》2000年第8期转载;6.《明杂剧〈月下老定世间配偶〉考述》,载《中国文化报》2000年9月14日《古典戏曲论坛》;7.《世纪之交江苏省古典戏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8.《江苏省古典戏曲研究管窥》,载《剧影月报》2000年第5期;9.《再论元诗分期标准及有关问题——兼答门岿先生》,载《淮阴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0年第8期转载;10.《李汝珍年谱》,载《文献》2000年第1期;(以上2000年) 1.《关汉卿生卒年辩正》,载《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杨讷〈西游记〉杂剧简说》,载《古典文学知识》1999年第4期;3.《明杂剧社会背景探源》,载《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4.《略论明杂剧的历史价值》,载《艺术百家》1999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戏剧、戏曲研究》1999年第8期转载;5.《晚明稀见杂剧钩沉(1-5)》,载《江海学刊》1998年第4期至1999年第2期;6.《晚明杂剧六题》,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第2期;7.《叶小纨和她的〈鸳鸯梦〉杂剧》,载《中国文化报》1999年12月26日《古典戏曲论坛》;8.《思想解放与文学变迁——兼论中国文学史的分期问题》,载《江海学刊》1999年第9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7期转载;9.《评〈李师师外传〉兼及宋人传奇》(与孙巧琳合作),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10.《元代诗歌的分期及其评价问题》,载《淮阴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9年第8期转载;11.《〈西游记〉艺术层次论》,载《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1期;(以上1999年) 1.《“关、白、马、郑”与元曲四大家》,载《漳州师院学报》1998年第1期;2.《关汉卿身份续考》,载《戏曲研究》第54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3.《〈李逵负荆〉简说》,载《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4期;4.《明代文人剧在戏剧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载《艺术百家》199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7期转载;5.《一曲以情反礼的青春颂歌——〈牡丹亭·闺塾〉赏析》,载《剧影月报》1998年第5期;6.《从先驱者到孤独者:耶律楚材心态剖析》,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10期转载;(以上1998年) 1.《谈元曲兼及“一代之文学”问题》,载《江海学刊》1997年第1期;2.《本色与当行——兼谈元曲本色派问题》,载《剧影月报》1997年第2期;3.《关汉卿身份考述》,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8期转载;4.《关汉卿北方时期作品考论》,载《文献》1997年第1期;5.《关汉卿行迹推考》,载《晋阳学刊》199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转载;6.《关汉卿籍贯考述》,载《晋阳学刊》1997年第4期;7.《双赴梦:一部复仇型抒情悲剧》,载《艺术百家》1997年第1期;8.《西厢记:一部悲喜剧》,载《美学艺术学研究》(汝信、张道一主编)第2辑,江苏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9.《元代社会变革与中国古典文学》,载《东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刘道镛主编,徐子方副主编)第2集,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0.《悲剧之生命,生命之悲剧:〈三国〉、〈水浒〉作家作品比较论》,载《明情小说研究》1997年第2期;(以上1997年) 1.《两部令人心酸的感伤喜剧——试析关汉卿杂剧〈调风月〉、〈拜月亭〉》,载《艺术百家》1996年第2期;2.《情韵深深,诗家之曲:析关汉卿散曲的传统风格》,载《漳州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3.《错落有致,简而传神——说〈长生殿·惊变〉》,载《剧影月报》1996年第5期;4.《〈西游记〉艺术手法综论》,载《东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刘道镛主编,徐子方副主编)1996年第1集;(以上1996年)1.《戏曲学——中国戏剧学论纲》,载《艺术学研究》(张道一主编)第1集,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2.《关汉卿研究》,载《文献》199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戏剧、戏曲研究》1995年第2期转载;3.《从关汉卿现存作品看〈西厢记〉杂剧作者问题》,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5期,《新华文摘》同年第11期转摘;(以上1995年)1995-19871.《关汉卿考异》,载《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10期转载;2.《明前期宫廷北杂剧略论》,载《河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同年第4期转摘;3.《关于洪升生平思想的两大问题》,载《东南文化》1994年第4期;(以上1994年)1.《戏曲小说与中外文化》,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同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2.《重写文学史的大胆尝试——评〈文化建构文学史纲〉》,载《中国图书评论》1993年第5期;3.《新编全唐五代文整理札记》,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第3期;(以上1993年)1.《作家的经历体验与作品的悲剧意蕴:〈三国〉、〈水浒〉比较研究初探》,载《淮海工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以上1991年)1.《关汉卿在世界戏剧和文学史上的地位》,载《河北学刊》1990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同年第9期转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同年第10期,《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同年第5期转摘;2.《“初为杂剧之始”符合历史真实——关汉卿行年史料辨析》,载《江海学刊》1990年第5期,《高校社科情报》1991年第3期转摘;(以上1990年)1.《明代南杂剧略论》,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89年第12期转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0年第1期转摘;(以上1989年)1.《试论杂剧入明后的两次重大转变》,载《江海学刊》,1988年第5期;(以上1988年)1.《中国戏曲晚熟之非经济因素剖析》,载《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同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同年第7期《文史知识》“文史信息”均予转摘;(以上1987年)

之前也是为论文苦恼了半天,网上的范文和能搜到的资料,大都不全面,一般能有个正文就不错了,而且抄袭的东西肯定不行的,关键是没有数据和分析部分,我好不容易搞出来一篇,结果还过不了审。 还好后来找到文方网,直接让专业人士帮忙,效率很高,核心的部分帮我搞定了,也给了很多参考文献资料。哎,专业的事还是要找专业的人来做啊,建议有问题参考下文方网吧 下面是之前文方网王老师发给我的题目,分享给大家: 中国当代小剧场话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 空间表演:全球化时代舞台图形转换和空间剧场化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1977年-2014年) 《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 戏曲舞台现代叙述方式的导演探索与建构 维吾尔戏剧研究 民营剧社的品牌化运营研究——以民营剧社“开心麻花”为例 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 产业融合背景下话剧IP影视化开发研究 《桃花扇》接受史研究 肢体语言在话剧表演中的运用——以校园戏剧实践为例 样板戏的发生与改编研究 新编历史剧生产体制研究 开心麻花喜剧创作中台词的二度创作应用研究 市场化经营下我国剧场的设计思路更新研究 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研究 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 舞蹈元素在话剧表演中的应用——以《洒满月光的荒原》为例 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策略研究 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高校话剧社团调查研究 林兆华戏剧舞台叙事观念与方法研究 古代学人戏曲观的生成与演进 舞台艺术中武术表演形式研究 中国话剧(2000-2015)舞台多媒体运用研究 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 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 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演变 天津民营小剧场话剧运营研究——以美域话剧团为例 中国现代话剧:民族表演体系的探索和建构 延安戏剧运动研究(1937-1947) 兰州市小剧场——大河剧场调查报告 从苏区到延安:李伯钊与根据地戏剧发展研究 中国话剧的民族特色与诗化精神 论林兆华话剧对戏曲假定性的借鉴和发展 王延松关于曹禺经典剧作的诗意解读与美学建构 《分手大师》从话剧到电影的叙事转换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市场细分背景下小型舞台演艺产业化运营研究——以我国二线城市小型歌舞剧、话剧等表演艺术为典型 声有情,词有味—台词二度创作探析 长沙小剧场话剧传播研究 “破”与“立”视域中的五四话剧新论 异态时空中的展演与观看—伪满洲国女作家杨絮的生存与写作 “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 以舞剧《原野》为例谈话剧元素在舞剧中的运用 中国当代小剧场校园话剧艺术研究 中国儿童戏剧发展史(1919-2010) “开心麻花”话剧改编电影的策略研究 黄河流域道情戏研究 戏曲表演程式研究 异化和归化策略在音乐文献翻译中的初步实践——以《文革文化史》的翻译为例 中国剧院管理经营研究——以上海为例 用戏曲搭建跨文化沟通的桥梁 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融合——田沁鑫话剧艺术探析 1872-1919年近代报刊剧评研究 话剧表演与声乐的融合 十七年“戏改”过程中的民间与国家——以福建地方戏为考察中心 二十世纪前期(1904-1949)戏曲期刊与戏曲理论批评 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生态研究(1949-1966) 中国戏曲剧本语言研究 新中国舞台美术研究 伪满洲国戏剧研究 双生与互动的美学历程——中国戏剧与电影的关系研究 赖声川即兴创作研究 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兼及戏剧教育汲取戏曲养分的问题 论朱琳的话剧表演艺术 基于戏改背景的样板戏版本考察与美学分析——以《智取威虎山》为例 当代国内电影改编话剧作品的艺术方法及美学特征研究——以“表演工作坊”和“开心麻花”为例 韩国学生中文话剧表演教学设计与指导实践 英语表演式教学研究——以江西某高中英语教学为例 基于话剧表演式教学法的韩国小学汉语口语课教学设计——以《务安五味》的教学为例 演员话剧表演创作中的节奏研究 高中语文戏剧类文本教学研究 传统戏曲的经典化与再生产——以《赵氏孤儿》为中心 新时期以来中国话剧观众期待视野问题研究 直面戏剧在中国的接受 复合性观演空间设计研究 从先锋到大众——论中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 论我国经典话剧中的性格化表演——以《雷雨》人物周萍的角色塑造为例 投影艺术介入舞台戏剧的应用研究 新中国初期民族歌剧表演艺术研究 “十七年”戏剧与电影的互动研究——以戏剧对电影的影响为中心 表演艺术的肢体语言再探索 当代台湾戏剧在中国大陆的接受研究 近年来中国IP话剧电影改编的研究 《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 非营利艺术表演团体社会导向研究 论“赖声川模式”对内地话剧产业的启示意义 浅谈话剧与戏曲在角色塑造上的差异 山西戏剧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发展研究 建国后老舍的多重身份“表演”与话剧实践 斯坦尼体系与中国话剧演剧 话剧舞台表演节奏之总体观 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 中等艺术学校戏剧(话剧)表演专业发展研究——以石家庄市艺术学校为例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在话剧舞台表演声音呈现中的若干应用——以话剧《白露为霜》为例 戏逍堂商业戏剧运作模式研究 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的新时期话剧发展与艺术特点研究

提要:戏曲成熟的突出标志是脚色的形成,戏曲的发展也和戏曲脚色的发展密不可分,探讨脚色的演化,对戏曲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早期出现的巫傩演出和俳优表演,虽然标志了中国戏剧较早的起源与发生,巫灵、俳优却并非脚色。在唐代部色影响下,宋金时期出现的杂剧色才是脚色的源头,五杂剧色变伎艺性的歌舞、说唱等演出方式为搬演故事的形态时,脚色就出现了。而脚色又在搬演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发生分化。所以古典戏曲脚色的演化明显分为两个阶段:从杂剧色到生旦净末丑等脚色的出现,是由伎艺表演定型为脚色的演进阶段;定型化的脚色分蘖出自身的老、小、副等脚色则是脚色的分化阶段。 我国戏剧的起源甚早,而戏曲的成熟则甚晚。在戏曲成熟之前,包括参军戏在内的各类戏剧演出中都还没有脚色的出现,而脚色体制的完备则是戏曲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戏曲脚色经历了由唐至宋的漫长的孕育时期,为戏曲的成熟做好了伎艺经验的积累,演员分类的雏形,演出内容的准备等。伎艺表演之“戏”与叙事内容之“曲”的结合,最终要通过脚色的演出来完成。通过对于戏曲脚色的形成的探讨,我们可以获得探讨戏剧起源与戏曲形成关系的具体视角。原始戏剧和古剧的演出中是没有脚色的,作为一种便于安排调度的制度化的人员分类,脚色的形成受到了宫廷部色制度的深刻影响,尽管脚色名称有其令人难解之处,其所具有的深刻的人文烙印还是无可置疑的。而脚色制度一旦确立,便开始具有了独立的品格,开始和戏曲形态的演进相结合,发生着变化。对脚色演化的梳理和探讨有助于我们通过具体的考证研究获得对戏曲演进的理论认识。一戏曲脚色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却是中国戏剧发展的分水岭。横而言之,脚色制标志了中国传统戏曲与西方戏剧的差异。纵而言之,从我国的原始戏剧到诸种泛戏剧形态,最后到戏曲,脚色标志了戏曲的成熟,为诸种戏剧形态走向成熟的戏曲提供了足资效法的路径和方式。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戏曲是不是戏剧?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反过来问个问题:是不是所有戏剧样式都可以和戏曲划等号呢?却没有办法得到肯定答复。由此,我们可一言以概之:戏曲是戏剧的一种类型,就像戏剧可包括话剧、歌剧和舞剧,也可包括歌、舞、说白合而为一的戏曲,而戏曲和诸种戏剧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通过脚色制进行演出。所以说有无脚色制是戏曲和一般意义而言的戏剧的分水岭。对此问题,可以通过对戏剧发展史的探讨而获得深入理解。关于戏剧的发生与起源,王廷信先生说:……就历史事实而言,在中国早期历史上,戏剧之形式本体——扮演又曾长期依附于宗教仪式。原始部族宗教对戏剧的孕育说明了这一点。这种现象同原始部族宗教仪式的混沌性有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化,宗教和戏剧都分别会形成其质的规定性,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①宗教在戏剧发生与起源上所起的作用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共同现象,虽然这样说有些笼统,但又确实是为现存原始部族的宗教仪式和文物、文献材料所印证的历史事实。故王国维指出:“灵之为职,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乐神,盖后世戏剧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②” 通过《宋元戏曲史》第一章“上古至五代之戏剧”的探讨,王国维在注意到巫(灵)对戏剧起源的作用的同时,还注意到随着文明进步,国家的出现使宫廷中的俳优从另外一个方面对于戏剧的产生发挥了较大的影响,概言之即:巫以乐神,而优以乐人;巫以歌舞为主,而优以调谑为主,巫以女为之,而优以男为之。至若优孟之为孙叔敖衣冠,而楚王欲以为相;优施一舞,而孔子谓其笑君,则于言语之外,其调戏亦以动作行之,与后世之优,颇复相类。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①而无论巫灵还是俳优,戏剧性的装扮表演只是他们各自职司的一部分内容。此外,戏曲脚色的装扮表演还和这些巫灵、俳优的表演有着很大不同。从功能上说,巫灵扮演的目的是沟通神人,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祈福禳灾的,装扮表演自身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达致其诉求的愿望,这样的扮演注重的不是戏剧效果,而是愿望的实现。巫灵扮演中,今人看到的戏剧化的形式在当事人的意念中却没有丝毫的存在,而戏剧化的形式也仅是巫灵演出的手段而已。这样,巫灵自身甚至算不得演员,他的表演不是给他人作愉悦身心的观赏,而是通过全身心的投入所形成的情感体验感染他的族人,共同进入一种虔诚的宗教氛围中。此外,巫灵装扮也不同于戏曲脚色的装扮。戏曲脚色装扮的效果首先是愉悦美,要使观众赏心悦目,巫灵扮演则希望营造一种意想中的逼真的氛围,以使其所诉求的愿望更好的完成。原始巫灵在周代制礼作乐的制度化改造后,依然顽强的存在,甚至到今天,比如在先秦的民间广泛盛行“乡人傩”,汉代则有每年的宫廷大傩逐除仪式,而时至今日的民间也不绝如缕地残存着原始巫灵的种种痕迹。只是随着文明进步,笼罩在原始巫灵表演中的那种能够感染观演者作共同的情感体验的宗教氛围已消退淡化,于是逐渐具有了某些戏剧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由于制度化的礼乐文化的强制力,巫灵、傩除等具有原始宗教特点的活动也被改造为祭礼的形式。于是我们看到,最初带有令人紧张的气氛的巫灵、傩除表演渐渐被戏拟化的礼敬仪式所笼罩,这一过程中的参与者基本具有了某种仪式戏剧表演者的特点,但也毕竟不可能被看作是戏曲脚色,甚至也还不是戏剧演员。同样,对于俳优来讲,他们的某些戏谏活动虽被我们按照戏剧要素的分解而获得了戏剧演出的结论,其实也是似是而非的认识。对要素的分解和对整体认识的结论往往会有脱节,比如每一种植物都可以分解出蛋白质、叶绿素,但不等于含有蛋白质、叶绿素的生物都是植物。所以这样的研究不能改变俳优戏谏的本质:《宋元戏曲史》对于滑稽戏与歌舞戏曾作如下区分:“一以歌舞为主,一以言语为主;一则演故事,一则讽时事;一为应节之舞蹈,一为随意之动作;一可永久演之,一则除一时一地外,不容施于他处。②”就能很好地说明俳优戏谏的本质,何况,早期俳优还只是滑稽戏的萌芽阶段。即以《优孟衣冠》而论,其所装扮之行为与效果和戏剧舞台上演出“优孟衣冠”故事的区别是什么呢?周贻白先生说: 其实,这段故实,说它已具戏剧的形式,显然过早,因为戏剧的基本条件,是要表演故事。优孟之“为孙叔敖衣冠”,固已作人物的模仿,而其目的,却不过借这种形式来实行其谲谏。形貌和举止之像孙叔敖,充其量,不过接近戏剧中一个脚色,而所表演的,仅为“庄王置酒,前为寿”,并无情节可言,岂得谓为戏剧?③周氏之“脚色”实为扮人物的“角色”之意,故“优孟衣冠”中的优孟只是专扮某一人而已,和戏曲脚色可以扮不同角色人物远不可同日而语。就俳优的职责而言,固然可以被看作是御用演员,但他们主要是通过歌舞、伎艺的展示为王公贵族提供愉悦身心的表演,即使有戏谏扮演也仅偶然为之,不可能成为重要职司,所以根本就算不得是戏剧演员,“俳优杂戏”固其宜也。当然,这种情况自唐代开始发生了变化。唐代对于中国戏剧史的重要价值体现在如下四点:一是规模空前的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为戏剧形态的演变增添了大量的养分;二是空前繁盛的乐舞为戏剧的舞蹈化扮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散乐表演中出现了初步伎艺化的经验手段的积累,为其他伎艺化表演手段走上程式化发展和经验积累的道路开辟了道路;四是宫廷中的乐部制度确立了宫廷演员的部色分类,从人文制度的层面完善了导致戏曲脚色经由杂剧色出现并成熟的机制。首先看前三点。《宋元戏曲史》在分析唐代歌舞戏“大面”与“踏摇娘”的歌舞表演之特色与性质时认为:前此虽有歌舞,未用之以演故事;虽演故事,未尝合以歌舞,不可谓非优戏之创例也。盖魏齐周三朝,皆以外族入主中国,其与西域诸国,交通频繁,龟兹、天竺、康国、安国等乐,皆于此时入中国。而龟兹乐则自隋唐以来,相承用之,以迄于今。此时外国戏剧,当与之俱入中国。①可以作为隋唐以来中外戏剧交流的一个例证。大量敦煌乐舞的壁画、雕塑更可以为此说法作一个有力的注解,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舞蹈史研究组编写的《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则可以与敦煌文物一起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持。而这些材料和说法则可以让我们看到煌煌大唐当年的舞蹈风尚:隋唐时代,特别是唐代,舞蹈活动极为普遍。社会各阶层,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各种方式,频繁地进行丰富多彩的舞蹈活动。舞蹈是人们乐于欣赏的表演艺术,又是人们用以自娱的极好方式。因此,王室贵族祭祀天地祖先、朝会大典、宴百寮及域外来宾,或欣赏,或自娱,都有舞蹈活动;佛寺神庙宣传宗教、招揽信徒、礼佛敬神,有舞蹈活动;民间巫觋通神娱神,也要借助舞蹈;酒肆、广场、街头,有乐舞艺人献艺谋生;传统节日举行大酺,有大规模的群众舞蹈活动遍及城市乡村,几天几夜歌舞不停,舞蹈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②从戏曲表演中的脚色都可以载歌载舞看,与这一时期的舞蹈风尚实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实,戏曲表演舞蹈化的伎艺手段也就是自唐代开始的。“歌舞演出是一个形态丰富的载体,这其中自然孕育着戏剧扮演的要素,而在走向叙事扮演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些具体的伎艺手段把这些已经呼之欲出的戏剧要素表现出来,提炼为纯粹的戏剧手段。③”这些手段主要就是“弄”伎和“打”伎,其中“弄”伎就是自唐代散乐中各类“戏弄”表演发展而来。④且这些伎艺手段是造成一般角色和戏曲脚色本质差异的重要依据。再看第四点。在第一章中,通过对脚色来源与演化为戏曲术语过程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在戏曲脚色形成之前,首先是伎艺化的演员群体“杂剧色”,而这些杂剧色的存在和产生就是杂剧“传学教坊十三部”后,借鉴了宫廷教坊的“部色”制才逐步形成的。而教坊中分部管理始自隋代“七部乐”到“九部乐”的变化,唐代则出现了“九部乐”到“十部乐”,继而有唐玄宗“梨园”的创立,自此进一步根据伎艺水平的高下与所演种类分为“坐部伎”与“立部伎”等。这种管理办法在宋代体现为“色有色长,部有部头”的“筚篥部、大鼓部、拍板部”与“歌板色、琵琶色、筝色、方响色、笙色、龙笛色、头管色、舞旋色、杂剧色、参军色”等。在此基础上,杂剧的“杂”又使得其诸“杂”演员按照自身的职司与演出形态等分为“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和“装孤”等“杂剧色”。俱《武林旧事》的“官本杂剧段数”和《辍耕录》“金院本名目”又可知,杂剧色所演虽有故事,却还没有成为代言体的演出,而是歌舞的形式。虽然歌舞也可以发展出歌剧和舞剧,宋杂剧演出中的歌舞却是舞蹈者与歌唱者同演一事,“表”(歌唱内容)与“演”(舞蹈表现)是各自分离的。王国维《戏曲考原》在列举了曾布的《水调歌头》和董颖的《道宫·薄媚》两段大曲后曾有如下一段话:“今以曾、董大曲与真戏曲相比较,则舞大曲时之动作,皆有定制,未必与所演之人物所要之动作相适合。其词亦系旁观者之言,而非所演之人物之言,故其去真戏曲尚远也。”③这就是说,在歌舞演故事时,倘言语、动作、歌唱非与塑造人物的情节、内容要求相适合,这样的戏曲就是一种表演形式,还算不上是真戏曲。真戏曲须将定制化的动作“与所演之人物所要之动作相适合”,即变抒情歌舞为叙事歌舞;此外还要合旁观者之言与演者动作为一身。总之,王国维所认为的戏曲,是具有强烈抒情特征的歌舞化故事表演,当这种抒情“歌舞演故事”走向叙事化扮演时,就成为“真戏曲”。而通过叙事歌舞的形式表现故事的内容就构成后世所谓的“真戏剧”。②既然“真戏剧”都还没有形成,杂剧色就更不能看作是戏曲脚色了。二古典戏曲脚色的研究中,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不重视脚色制在戏曲发展形成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忽视戏曲艺术“戏”的成分主要是以“伎艺化”的扮演手段,在叙事演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从这一角度看,唐戏弄是古典戏曲的准备阶段,但戏曲的成熟,应是在“官本杂剧段数”和“院本名目”的伎艺手段程式化积累完成并孕育出具有不同演出形态、职司的脚色后体现出来的。这一点通过对脚色演化的分析可以看得更清楚。杂剧色出现后,大致的分工如文献所载:“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③”也就是说五杂剧色中“末泥”为“戏头”,在“色有色长,部有部头”制度中就是杂剧色色长。但他并不侧身演出活动之外,“主张”就说他的演出职司,即以歌唱或韵说念白来参与演出,突出的演唱伎艺是末尼色发展为金元杂剧主唱之正末的基础,在女性所扮末泥则为主唱之正旦。此外,“分付”成为了引戏色的演出职司,那就是通过舞蹈身段动作,当然也要有言语念白的辅助,来参与到演出中“分付演出”,所谓“引戏”之“引”与末尼色的“戏头”比较,不同之处在本书第二章“末色考”中可以看出,是:末尼为戏头且“为长”的职司表明了其最早出场,很多情况下,最早出场也有“引”戏的含义;但在具体演出形态上,末尼色主张系以唱为主,而引戏色吩咐还要负责开场后演出人物的持续进行,以说白为“分付”。又因二者可以互通兼任,南戏中“引戏”接续“末尼”最早开场则为“末”。……末的“始事”之“引”是最早出场,随后可以中止交由其他脚色演出,“引戏”之“引”则是进行性可持续的表演形态。南戏中,因为引戏取代了末尼的开场始事,又在开场之通过“冲场”交由生脚演出,也就自然可命名为“末”。五杂剧色中,最为人熟知的是“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的表演,根据其“发乔”与“打诨”的特点与后世戏曲脚色的比较可以看出,能够和这一演出的方式类同的只有南戏传奇中的净丑打诨戏谑,由于南戏传奇中的末和副末都极少参与科诨式演出,就和杂剧色中的副末有了很大不同。通过戏曲文物资料形象化的直观展示,结合杂剧色副末的“打诨”,我们考证了它其实就是我们久寻不得的“净”色,这一事实已为本书第三章的“净色考”所论证。杂剧色“副净”则如本书第五章和黄天骥先生所论述的那样,是戏曲脚色“丑”前身。此外,“添一人名曰装孤”的做法则发展成了后世戏曲演出中常见的,在次要演员人手不够时增加“外”、“贴”等脚色的做法,不过已不仅是“添一人”了。至此,我们得出了杂剧色和南戏传奇戏曲脚色之间发展的关系为:杂剧色 末泥 引戏 副末 副净 或添一人 脚色 生(女为旦) 末(女为旦) 净 丑 外、贴这一列表中的杂剧色脚色对应关系打破了以往认为戏曲脚色末净来自于杂剧色之副末、副净的结论,恢复了引戏色在戏曲脚色演化过程中应有的位置。此外,对于杂剧色演进到戏曲脚色过程的考证,也有力地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生、旦两个脚色晚于杂剧色末、净而出现,且它们的出现背景是戏曲演出活动适应散段式的伎艺性表演走向叙事故事的扮演,也就是说戏曲表演走向以塑造人物形象和铺叙故事情节为中心的变化,是生、旦作为戏曲脚色出现的前提条件。首先按照剧本所反映的事实,是“生”一律指的是男主角,“旦”一无例外地是女主角;其次结合生、旦名称后出的现象,我们的结论就是:生、旦的本质就是表明男女主人公的一个符号,是作为叙事文学中的男、女主角的演出者。一句话,旦者,戏曲中表明女性身份的符号而已;生者,戏曲中表明男性演员身份的符号而已。无论扮演者是男是女,其在剧中往往可由“生”、“旦”的名称决定其在剧中必为相应的男或女主人公,除此之外,别无深意。

高中研究性课题关于消费观的论文

青年人没钱也打的,中年人有钱才打的,老年人有钱也不打的节俭消费思想在中国古代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诸如“成由勤俭败由奢”之类的古训为此做了清晰的脚注。即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乃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对青年消费中的政治性引导依然是强势,并且成为青年中的主流型消费观——体现在衣食上以俭为主——当然这也是当时中国经济大背景所决定的,社会整体消费水平不高。而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工资收入受工作年限和资历的影响又比较明显,因而青年人的工资收人水平在整个社会中相对较低。与此相对应,青年的消费水平也在低层次徘徊多年,青年人群当中得以倡导的仍是节俭型消费观。在选购商品时,更关注商品的物美价廉,尤其是实用性考虑较多,而美观、个性则考虑较少。在穿的方面,基本上遵循“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习惯;日常用品比如家用电器方面,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市中电视(主要是黑白的)才开始进入家庭;行的方面,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整体上,青年人和当时的其他社会群体相似,食品类的生活消费占居了59%左右,是他们整个消费支出的半壁江山;衣着方面的消费占总体的15%左右(董福荣.中国家庭消费结构透视[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并且由于该类商品相对比较单一,青年群体的消费差异较小。不过在消费的文化观念上,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展现了自己的独到特色。其审美价值以“象牙塔文化”的高雅为主。80年代初,对众多大学生最有吸引力、耗费大量闲暇时间的是诗歌创作、电影欣赏和严肃音乐赏析。从对朦胧诗的摹仿、到学院诗的崛起,精神满足上学院文化为主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和接受群体。

这是我们以前写过的,你可以看看我们的研究主题是中学生的消费情况。这次研究的目的、意义是想通过对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市高中学生的个人消费情况,弄清学生个人消费的来源和消费开支情况,克服铺张浪费的现象,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美德。 研究参加人员有: 组长:葛鑫琰 副组长:黄丽婷 沈怡琳 郭俊逸 成员:王佳 傅佳飞 潘锦晶 严雨希 指导教师:孙丽佳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安排一共分为5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确定课题和指导老师消费无处不在,我们中学生每天也都要消费。消费离我们很近,因此在大家的共同商讨下,我们确定了我们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中学生的消费情况。并且获得了我们政治老师孙丽佳的同意,做我们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第二阶段:设计、分发调查问卷确立课题后,我们进行了有序地分工:设计调查问卷:黄丽婷 王佳拍照片:葛鑫琰 潘锦晶收集资料:严雨希 沈怡琳制作、播放ppt:郭俊逸后勤:傅佳飞为了我们的课题能够更具说服力,几个月的时间,我们都在为各自的所分陪到的任务东奔西走。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资料,我们又分工发调查问卷往不同的中学,有海高、海宁一中、南苑、紫薇、海中等,付出了很多,也用了很多方法。最终,我们得到了所需要的所有数据和资料。在关于中学生消费的问题上,我们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从各所学校中,获得了一些数据小组中有人专门负责问卷调查的问题和复印,而在别的学校中有认识的同学的人,则是负责将问卷调查表分发到各所学校中,请她的同学帮忙分发调查表并收集。调查问卷虽然麻烦,但却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中学生消费的问题和情况。所以虽然过程很辛劳,但我们也为了课题坚持着。第三阶段: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问卷结果我们派出了两名成员专门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她们一个去图书馆寻找有关消费上的法律资料,一个上网寻找有关中学生消费情况的资料,并在网上与网友讨论中学生消费上的问题,从中了解到解决一些不利因素的方法和对中学生消费的看法,以及一些好的建议第四阶段:拍摄照片、录像而光只有这些,还不能很让人信服,所以我们还特地去拍摄了照片,并且做了采访。因为学校不允许带相机,所以我们便向指导老师借了数码相机,在学校内外拍了照片。我们在学校内的小卖部拍到了中午吃饭时的热闹场面。另外,我们也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在学校外面的超市、饰品店拍到了同样十分热闹的照片。后来,我们又请了几个校内的同学接受我们的采访。之后,我们找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也请她接受我们的采访,并请她谈了谈她对现在的中学生消费问题上的看法。第五阶段:综合素材,制作ppt我们组提出这个课题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能轻易地看到一些中学生大手大脚地花钱,同学之间也总是攀比,从来没有想过爸爸妈妈赚钱是多么不易。但有些同学就很朴素、踏实。再加上我们政治课上学习了有关消费的知识,这立刻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也想通过这次活动端正中学生的消费。我们通过回收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A.一月的花费(包括伙食费)在300以下的占,300—600占,600以上占。B. 花费主要集中在零食上的占,服装上的占,学习用品上的占,日用必需品上的占,其他有。C. 消费理念是做好计划消费的有,肆意挥霍的有,能省则省的有。D. 在花钱时什么都不想的有,首先想到不花白不花的有,首先想到该花就花的有。E. 在购买衣服是抱着喜欢就买的有, 抱着必要才买的有, 抱着合适才买的有。F.商店搞促销时看中就买的有,便宜就买的有,实用才买的有,不买的有。 G. 同学过生日选择自己动手制作礼物的有,买便宜实惠的礼物的有,选较贵的礼物的有,都有的有。H. 购买物品时会更加注重价格的有,注重质量的有,注重包装的有,注重服务态度的有,注重其他的有。I. 买东西时经常会讨价还价的占,买东西时偶尔会讨价还价的占,买东西时从不会讨价还价的占。J. 经常光顾路边摊的占,偶尔光顾路边摊的占,从不光顾路边摊的占。K. 经常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占,一般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占,偶尔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占,从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的占。L. 对消费者的权益非常了解的占,对消费者的权益一般的占,对消费者的权益不知道的占。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消费普遍收大于支,缺少正确的开支计划。人情消费几乎每个中学生都经历过,而且所支付的费用日益高涨,造成了中学生一种经济负担。同时,不正确的消费观念导致中学生花钱如流水一般,家庭经济好的同学花钱大手大脚,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同学也因为正处在观念形成期,而把持不住自己,也过度消费。家长对于学生的开支并不过多了解,造成中学生形成了“及时行乐,不计后果,没钱就要”的不良思想。这必定对中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这是一种社会的危机,必须深思解决这个具有“高传染”、“高危害”的问题!从消费开支情况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社会上称民办学校为“贵族学校”,我们这些在贵族学校上学的学生当然也就成了贵族子弟,但调查研究中发现: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这种优越感,因为认为家庭经济状况“中等”和“一般”的占了88.09%,只有6.55%的同学认为家庭经济状况“非常富有”,只有5.36%的同学认为“富有”。 (2).所有的同学每个月都有自由支配的零花钱,数额50元以下的47.02%,50—100元之间的占44.05%。零花钱主要来源于父母或其他长辈主动给予。这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一种关爱,也可以说是父母对远离自己在外就读的子女关爱之情的一种寄托。 (3).零花钱主要有两大去向:一是买零食,占52.38%,充分体现了少年嘴馋的天性;二是买学习用品,占26.79%,说明大家在解决嘴馋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添置些学习资料和用品。 (4).零花钱的使用全都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计划性、节制性不强。有计划的只有26.79%,其他都无计划或者无节制。通过对消费观念方面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具有以下特点: (1).追求贷真价实,害怕购买假贷和上当,因为他们购买商品的首选地点为超市,占50%,其次为专卖店,占17.86%。 (2).懂得享受生活,购买物品既满足自己的需要,又讲求实用和舒适。有近一半的同学以“舒适”作为购买商品的第一选择标准;“自己的爱好”、“适用”是影响他们购买商品的两大因素,比例分别为40.48%和30.95%;“自己的需要”是影响消费观念的主要因素,占55.95%。 (3).不追求名牌,但注重时尚。42.86%的同学对名牌服饰的态度是“有当然好,没有也不强求”,31.55%的同学则抱“无所谓”的态度;41.67%的同学服饰档次为“中档”,30.95%的档次为“一般”;但衣服更换频率在半年至一年之内的为69.64%,占2/3还多,衣服穿2年左右的只有29.17%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们这些在“贵族学校”就读的“贵族”子弟们虽然每月都有一定量的零花钱,但并不是象常人想像的那样:手中拥有大把大把的钞票,丝毫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毫无节制。购买零食是学生零花钱的第一大去向。众所周知:吃零食导致饮食无规律,有损青少年的健康发育,所以学校也三令五申禁止吃零食。既然学校严禁吃零食,为什么购买零食又成了学生的第一大消费呢?据询问和观察,得知:零食来源于两条渠道,一是借故购买学习用品等偷偷摸摸把零食带进来,二是托老师购买。因此,我们建议:一方面,学校要切实执行好制订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老师也不要以此和学生交换“人情”。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零花钱, 数额50元以下的占47.02%,50—100元之间的占44.05%。我们觉得这个数目还太多,因为寄宿制学校包吃包住,除购买学习用品以外,几乎不需要其他开支。给的零花钱太多,大部分用于购买零食,既有损于身体的健康发育,也不利于青少年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和作风。人情交往也是学生的一笔不少的开支。人情交往太多、太频,既耗费钱财,也影响学习。我们建议:作为中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不要过早和过多地涉及人情世故方面的问题。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我们希望:即使家庭条件再好,父母也要养成节俭的习惯,给子女树立起好的榜样,起到表率作用。通过对周围同学的调查,我们认为目前高中生的消费观有理性的一方面也有感性的一方面,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健康的,有自己的主见。这是值得可喜的现象。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可支配金钱的增加我们能更理性的进行消费。 1、从初中生自身方面看。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初中生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年龄,生理上和心理上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这就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各种不良的消费现象,据调查,初中生的消费存在盲目性,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在同学面前摆阔,消费出手阔绰,甚至出现攀比风,这无非是为了标榜家庭的富裕或是为了得到异性的关注等。而一些生活各方面比较朴素的学生反倒被戴上“穷酸鬼”之类的帽子。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学生个人虚荣心在作怪,因此,初中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矫正不良消费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2、从家庭教育方面看。 家长对孩子的消费应作出正确指导。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对他们影响重大的启蒙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包括消费观念对孩子消费观的形成有关键的作用。由于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儿女的过分溺爱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据调查可知,这些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不管孩子的消费要求是否正当都予以满足,这就会在无形中激起他们更高的消费欲望,等于纵容他们步入消费误区,出现了种种畸形消费。父母教给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比给孩子金钱更为重要。4、从社会方面看。 应加强完善社会秩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目前,社会上消费的多元化和社会活动日趋商品化。许多媒体在经济效益的驱动下迎合了商家的意愿,大力鼓吹各种商品。商家的“诱饵”误导了消费者。这其中包括的许多不合法商品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无疑是一种威胁。许多商家为了谋求利润,置消费者的利益于不顾。这种种不良现象在社会上泛滥成灾。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为初中生提供健康文明的精神食粮,加强对各种娱乐场所像网吧,营业性舞厅等的管理,引导初中生科学合理的消费,同时,应相应增设适宜初中生消费的项目,使初中生的消费适得其所。 总之,初中生正确消费观的确立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心态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提高初中生理财能力应得到我们的高度重视,让我们成为金钱的主人。通过这一次的研究性学习,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这方面的许多知识。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人们的行为中慢慢改变,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消费正是这样的,它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来事物的影响,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活动培养我们组员的实践和协作精神,借此提高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中学生肩负着国家的希望,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因此,中学生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不容忽视。人们常说我们这一代是“垮掉的一代”,这种说法不仅仅来自于对现在的学生思想上的评价,也是对现在的学生对于物质享受的追求超过精神的评价。中学生的消费已经逐渐成为市场消费中的中坚群体,但这种趋势存在着很多问题,因为绝大多数的消费是不合理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乏因为中学生的消费有思想上的误区。通过调查,我们概括得出中学生之所以消费的几种心理:1、求新性。衣着追求新潮、个性,认为这样才不落伍,跟潮流走。2、从众性。看到多人穿某种风格,或是很多人用某种东西也想买。3、盲目性。没有用的东西也要买。多数因兴趣,或一时冲动。而正是因为这些心理让商家们看到了契机,于是为了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利润,商家们利用明星效应标榜商品,发出所谓的时尚、潮流的口号来吸引中学生的目光。在这缤纷缭乱的商品中,中学生们就陷在消费漩涡中了,其不良的消费心理进一步升级,使得消费趋向了炫耀型(攀比心理)、时髦型、人情型、恶习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学生手中的钱越来越多不是用在关于学习上的了,反而是关于物质享受上,这如何使自己的心放在学习上呢?时尚的变化是迅速的,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可能会专心学习吗?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一项是关于中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多少,我们得出的数据是惊人的,住校的学生一个月要花350元以上的占相当大的比例,更有甚者竟要花到1000元左右!这不仅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笔极大的开支,对已经有工作的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究竟中学生把钱都用到了哪里呢?经过我们的访问,得出了以下几个消费方面:1、零食消费。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在零食上的花费是很普遍的,也是一种“细”水长流的消费。男生经常把一大瓶一大瓶的运动饮料在一次次的运动中消耗掉,可以说是每天“瓶”不离口。女生的零食消费则不同,是以“吃”为主,一个礼拜或几个礼拜来一次大采购,例如:薯片、饼干、方便面、小辣鱼、辣味萝卜干等食品,有时竟把这些小吃当成饭一样来吃。2、人情消费。它在消费领域占的地位不容小觑。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同龄人的“人情消费”正在快速上升。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曾用过自己的零花钱在同学过生日时或在什么特殊的节日里购买礼物来赠送对方。花费的范围通常在20~50元居多,因为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礼物太便宜送不出手,别人送给你了,价格不便宜,总不好不回送,而且礼物不能显得“寒酸”了。所以,这方面的花费日益升高。3、在校的消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住校的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在300~500元之间,有些家长也会一次性给孩子千元的生活费,而一天的在校生活所需的费用多在10~17元左右,所以这个消费比例不是很高。通过多方调查,我们知道了中学生消费的方向,但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问题:中学生仅靠父母一个月正常给于的生活费是不够花的,那么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呢?于是我们进一步深入调查,得出了中学生得到钱的几种方法:1、得压岁钱攒出来的。每逢过年、过节,父母及家里的亲戚们都会给孩子一些压岁钱,图个吉祥的兆头,这笔钱可以用“大丰收”来形容,在这时候能得个1000块钱是很普遍的。2、向父母要。当孩子开口需要买什么东西时,或者说没钱吃饭时,父母都会给孩子相应的钱。3、从爷爷那辈得到钱。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都会很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孩子想要,基本会全力支持,较少会问钱要用在什么方面。4、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挤出来。为了自己的消费,可以把生活费割出近一半来用。现今的学校和家长尚未把“理财”列入教育项目之中,使学生们无法有序地接受良好的消费观念。在调查中发现,中学生也有冲动消费,家长给的生活费根本不够花。中学生正处于形成消费观不成熟阶段,在形成期的正确引导对将来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在中学生时期就形成了“花钱如流水”,肆意挥霍,成人后就不仅仅是自己受苦,很可能发展为自己犯错,而对别人、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因此,树立中学生消费观是刻不容缓!对于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提出以下几点:1、要树立让中学生消费做到有目的、合理的消费,对每一笔开支做好记录,看看有没有买了不该买的东西,写一写消费心得。2、让中学生明白,不一定“便宜没好货”,要做到物美价廉,不要做明星效应的俘虏,学会有主见的消费,不要盲从时尚。3、学校和家长要做中学生的榜样,通过各种形式对中学生的消费观念起指导作用,形成一种风气,教导中学生勿有攀比心理等不良的心理。4、社会上应加强那些促进消费的广告的管理,积极宣传“量力而买”、“实用价更高”等有利于良好消费观念形成的口号和思想。以上就是我们通过调查和访问得出的结论,这其中必定有跟大家意见相左的地方。希望能与大家进行交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报告,共同探讨出解决中学生消费误区的方法。一个挥霍无度,只想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是不可能为这个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推动祖国未来的。所以,我们应该时刻紧记要做一个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中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纪律、有道德的新一代青年,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奋斗!心得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处于改革开放以来造就的良好经济环境中,同时在不断出现的外界新事物的影响下,现今中学生的观念、想法与以前的同龄人已经大不一样了。在消费观上的变化就尤为显著。现在,中学生的消费结构已不是单一型的了,而是向享受型、高档型,以至于向多元化的消费方向发展。尽管由于年龄、思维能力、社会经历的原因,其表现出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免不了有不合理的成分,所以我们要合理消费.由于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对儿女的过分溺爱对孩子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消费应作出正确指导。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本身要保持俭朴的美德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要教育孩子爱惜劳动成果,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挑穿,爱惜学习用具,节约用水。家长多给孩子讲挣钱的不易和柴米油盐的艰辛,让孩子懂得自己的消费需要限制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内,学会有节制地花钱,以减少商业社会物欲对孩子的冲击,培养孩子的俭朴品质。当然,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人们的为中慢慢改变,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消费正是这样的,它既受思想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来事物的影响,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观念也渐趋不同,这种变化在高中生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中学生的消费市场成为商家的必争之地。高中生作为中学生的主流,他们的消费观念是什么?消费方向又如何?影响的因素又是什么?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展开了对本校高一年级同学消费情况的调查活动。通过对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我们的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1.高中学生的消费自主程度高 据统计:74.1%的学生对自己的零用钱有绝对的支配权2.消费结构不合理,但消费趋向多元化目前,一中有近30%的学生拥有手机,话费超过60元的占了61%。而且将15%以上的零用钱用于上网的学生也近3成。学生主要的消费内容为饮食,服饰和娱乐。对书籍的消费相对较少。由此可见在学生的消费结构中物质消费占了绝对的优势。精神消费却反而更少。文具和书刊的消费每年只在80元左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