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大学生学术英语论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大学生学术英语论文怎么写

正式的英文学术文章格式设置如下:

1、字体为 Times New Roma,大小为12 font(也就是小四);

2、行距 为1.5 或 2倍 行距,段与段之间需要空一行;

3、对齐方式为左对齐 或者 两侧对齐(总之,左起必须顶格);

4、Reference(参考文献)必须另起一页,且不计入文章字数。

英语注释具体要求如下:

①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

②如果重复出现同一作者的同一作品时,只注明作者的姓和引文所在页码(姓和页码之间加逗号);格式要求如下:

[1](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书名(用斜体,后加英文句号),出版地(后加冒号),出版社或出版商(后加逗号),出版日期(后加逗号),页码(后加英文句号)。

[2](空两格)作者名(名在前,姓在后,后加英文句号),文章题目(文章题目用“”引起来)(空一格)紧接杂志名(用斜体,后加逗号),卷号(期号),出版年,起止页码,英文句号。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文格式

上这个网,翻译器

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英语专业学术论文的格式是什么样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格式要求,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内容请浏览(www.oh100.com/bylw)。

一、英语论文的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0.6cm(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2.5cm,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2.5cm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语论文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2.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

三、英语论文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1.5cm。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

四、英语论文的文中引述

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目前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现针对文中引述的不同情况,将部分规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则可将引文有机地融合在论文中。如:

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这里,圆括弧中的Roper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数字为引文出处的页码(不要写成p.9);作者姓与页码之间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标点符号;句号应置于第二个圆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过三行,则应将引文与论文文字分开,如下例所示:

Whitman has proved himself an eminent democratic representative and precursor, and his “Democratic Vistas”

is an admirable and characteristic

diatribe. And if one is sorry that in it

Whitman is unable to conceive the

extreme crises of society, one is certain

that no society would be tolerable whoses

citizens could not find refreshment in its

buoyant democratic idealism.(Chase 165)

这里的格式有两点要加以注意。一是引文各行距英语论文的左边第一个字母十个空格,即应从第十一格打起;二是引文不需加引号,末尾的句号应标在最后一个词后。

3.如需在引文中插注,对某些词语加以解释,则要使用方括号(不可用圆括弧)。如:

Dr.Beaman points out that“he [Charles Darw in] has been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bate between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biblical creationism”(9).

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引文作者的姓已出现在引导句中,故圆括弧中只需注明引文出处的页码即可。

五、英语论文的文献目录

论文作者在正文之后必须提供论文中全部引文的详细出版情况,即文献目录页。美国高校一般称此页为 Works Cited, 其格式须注意下列几点:

1.目录页应与正文分开,另页打印,置于正文之后。

2.目录页应视为英语论文的一页,按论文页码的顺序在其右上角标明论文作者的姓和页码;如果条目较多,不止一页,则第一页不必标出作者姓和页码(但必须计算页数),其余各页仍按顺序标明作者姓和页码。标题Works Cited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2.5cm,与第一条目中第一行的距离仍为0.6cm;各条目之间及各行之间的距离亦为0.6cm,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3.各条目内容顺序分别为作者姓、名、作品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地、出版年份及起止页码等;各条目应严格按各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但不要给各条目编码,也不必将书条与杂志、期刊等条目分列。

4.各条目第一行需顶格打印,回行时均需缩进五格,以将该条目与其他条目区分开来。

现将部分较为特殊的条目分列如下,并略加说明,供读者参考。

Two or More Books by the Same Author

Brooks, Cleanth. Fundamentals of Good Writing: A

Handbook of Modern Rhetoric. NewYork: Harcourt, 1950.

---The Hidden God: Studies in Hemingway, Faulkner, Yeats,

Eliot, and Warren. New Haven: Yale UP,1963.

引用同一作者的多部著作,只需在第一条目中注明该作者姓名,余下各条目则以三条连字符及一句点代替该作者姓名;各条目须按书名的第一个词(冠词除外)的字母顺序排列。

An Author with an Editor

Shake speare, William. The Tragedy of Macbeth. Ed. Louis B.

Wright.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1959.

本条目将作者 Shakespeare 的姓名排在前面,而将编者姓名(不颠倒)放在后面,表明引文出自 The Tragedy of Macbeth;如果引文出自编者写的序言、导言等,则需将编者姓名置前,如:

Blackmur, Richard P.Introduction. The Art of the Novel:

Critical Prefaces. By Henry James. New York: Scribner's,

1962.vii-xxxix.

如果引言与著作为同一人所写,则其格式如下例所示(By后只需注明作者姓即可):

大学生学术英语论文

一个好的英语专业论文题目既是指定一个研究的方向,也是一个新的学习领域。你会像一叶小舟,尽情游弋在知识的海洋中。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2英语专业各方向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点击获取更多"论文"相关内容↓↓↓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 英语教学法论文题目 ★

★ 毕业论文答辩发言稿 ★

★ 大学毕业论文评语 ★

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参考

1、中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研究

2、论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目标的设置

3、浅谈中学英语词汇教学

4、中学英语教学中“跨 文化 意识”的缺失及对策

5、浅谈中学英语课堂中的母语文化教学

6、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能力调查研究--以福建漳州某农村中学为例

7、论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8、中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9、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原则探析

10、角色换位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11、能力导向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及策略探究

12、中学英语教学与交互式电子白板整合应用研究

13、农村初中学困生英语厌学心理初探

14、浅谈中学英语 教育 学科目标

15、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策略的训练

16、中学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分析

17、中学英语教师必备素质研究

18、口语能力提升与中学英语教学

19、优化中学 英语阅读 教学的实践研究

20、从传播学角度看中学英语教育对实用 英语学习 的影响

21、中学 英语口语 教学 方法 探索

22、浅谈如何提高中学英语阅读水平

23、浅议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困生”英语学习兴趣

24、浅谈中学英语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

25、论高效中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

26、中学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探索

27、中学 英语写作 教学的动态评估体系建构

28、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体现人文关怀

29、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学习者写作句法复杂性变化研究

30、中学英语课堂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与应用

31、文化生态视域下英语教师学历与能力应和谐统一--基于海南民族地区中学英语师资结构的调查 报告

32、探究中学英语有效阅读的教法

33、关于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维度的思考

34、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评价策略

35、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作用

36、朝鲜族中学英语教学情境创设探究

37、生态教学环境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38、浅谈中学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39、河南省中学英语教师职前阶段专业知识的建构

40、提高中学 英语单词 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

41、小说素材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教学途径探究

42、基于交互模式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

43、谈中学英语教学中的“生态课堂”

44、浅谈多媒体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45、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中学英语中介语整合模式研究

46、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具的恰当选择

47、浅谈中学英语翻译的技巧

48、走出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

49、中学英语兴趣教学的新途径分析

50、试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构建

前沿学术英语论文题目参考

1、浅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英语专业学术论文摘要的翻译

2、“教学学术”视角下开放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3、课程生态需求分析模式下的“学术英语”课程定位

4、CBI理论视域下学术英语读写教学研究

5、基于微课的通用学术英语写作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6、基于课堂读写任务的学术英语写作引用特征研究

7、基于语类的英语学术论文写作教学路径研究--以“文献综述”写作教学为例

8、基于需求分析学术英语教学模式

9、学术英语阅读能力的界定与培养

10、学术英语的词块教学法研究

11、英语专业本科 毕业 论文学术失范现象的成因与对策

12、浅析批判性思维下大学学术英语课程模块的构建

13、关于中文学术期刊使用英语的规范性问题

14、医学学术英语口语课程构建的探索

15、学术英语写作中词汇衔接探究

16、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引用行为研究

17、浅探理工院校学术英语改革实践

18、学术论文写作中的英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19、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学术英语口头报告对批判性思维的影响探究

21、“学术读写素养”范式与学术英语写作课程设计

22、中国高校学术英语存在理论依据探索

23、学术英语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24、学术道德教育和学术英语能力一体化培养

25、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学术英语交际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

26、关于研究生学术英语教学定位研究

27、理工科学术英语视野下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植

28、面向学术英语的实验平台建构与探索

29、学术英语有效教学

30、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环境下的写前计划效应探究

31、元话语视角下英语学术论文中的转述动词与语类结构研究

32、基于自建语料库的学术英语中语块结构的研究

33、以学术英语为新定位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问题的对策研究

34、跨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英语学术论文写作差异

35、学术英语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36、农学 专业英语 学术词汇概念的区别及释义

37、专门用途英语学术词表创建研究--以航海英语为例

38、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39、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实现路径

40、谈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型的必要性

41、面向学术英语教改的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研究

42、以学术英语为新定位的大学英语教学转型--问题和对策研究

43、学术英语写作的语言风格探究

44、学术英语写作的专属性

45、大学英语转型背景下“学术英语”课程模块的构建

46、从中外合作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以西交利物浦大学为例

47、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术写作困难研究

48、医学本科生英语学习中学术阅读的质性调查研究

49、学术论文中英语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元话语比较分析

50、整合研究生英语能力和学术能力的项目式教学模式

金融英语 论文题目

1、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金融英语词汇的语义变迁探析

3、浅析微课在金融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4、金融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策略

5、高职院校金融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6、刍议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7、转型期高职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8、金融英语与金融全球化竞争

9、高职专科类金融专业英语教学研究

10、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金融英语词汇学习-以金融术语为例

11、基于语料库的英语经济语篇中隐喻的研究--以金融危机报道为例

12、高职高专金融英语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13、 商务英语 专业学生的词块学习与教学策略研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14、基于福建绿色经济的发展研发金融英语校本课程探究

15、金融英语词汇的特点及其翻译

16、金融转型背景下从业人员岗位英语能力强化路径探索

17、金融英语的词性转换研究

18、浅析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的金融英语教学

19、金融英语教学策略创新与金融双语教学共生性研究

20、翻译生态环境视角下金融英语新闻的汉译研究

21、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探究--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2、高职 英语文化 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策略探究--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为例

23、金融英语术语汉英翻译研究

24、专业人才培养视阈下的金融英语教学探究

25、国际化就业环境下的金融英语应用模式研究

26、对等理论观照下金融英语隐喻翻译的喻体形象取舍策略

27、基于ESP理论的金融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28、浅谈金融英语翻译基本特点

29、基于平行双语语料库金融英语翻译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30、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金融英语教学模式探析

31、语境在金融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32、形成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中的应用初探--以金融英语视听说为例

33、金融学专业金融英语教学实践的探索

34、金融英语词汇特征浅析

35、金融英语汉译技巧探究

36、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与策略探究--以某大学商学院为例

37、 财经 英语新闻语料库的建设构想与教学应用

38、大数据时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39、互联网金融环境下高职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40、目的论视角下的金融术语翻译研究

4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及学习策略相关性研究

42、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43、释意理论下提高商务英语口译质量的应对策略研究

44、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研究

45、金融专业英语听说课程3S行动导向教学探索

46、基于自贸区需求的国际贸易双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47、提升商务英语实践教学质量研究

48、商务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技巧

49、学业用途英语中MOOC的效能研究

50、大数据时代金融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51、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CBI课程实证研究

52、全球化背景下财经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环境研究--以上海金融学院为例

53、国家战略视域下的法律英语人才培养

54、培养高校综合型金融人才

55、基于航海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56、金融学专业双语教学探析

57、金融翻译的英汉对比研究

58、试论如何把握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59、从财经新闻英译汉看财经英语长句的翻译策略

60、改写理论视角下英语硬新闻编译研究

2022英语专业各方向论文题目相关 文章 :

2022毕业论文题目来源

★ 2022法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2022最新数学方向毕业论文题目

★ 2022英语教研组计划最新大全10篇

★ 2022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 2022年终总结(50篇)

★ 2022教学年终总结50篇

★ 2022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报告(通用10篇)

★ 2022教学科研工作总结

★ 2022教师学期教学总结模板五篇

近年来,世界各国在 教育 、军事、经济、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极大地促进了这些领域的进步和快速发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文学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理论学派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派之间都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从多维的角度去进行主客观的文学批评,正是因为文学批评有着其自身科学性、审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包容多种批评学派的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相应的文学教育理论课程,而在关于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文学批评与文学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学批评可以从其独特的视角关注和解读英美文学作品,得到与众不同的观点,从而充分了解了整部英美文学作品的历史意义和内涵。文学批评也为英美文学教学提供了一把打开其大门的钥匙,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思想关注英美文学,更好地促进了英美文学的发展。以文学批评基本理论为依据,应用到英美文学教学中,将有助于在学习作品过程中,避免传统的、印象式的解读,使学生通过对原著的充分解读,仔细品味原著中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写作的手法,培养学生踏实阅读的学风,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二、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的多方位表现形式

1.英美文学中新批评理论。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出现以兰色姆(J.C.Ransom,1888-1974)、威姆塞特(W.K.Wimsatt,1907-1975)等为代表,形成了英美文学中的“新批评”理论。他们认为一切从作者的原始写作动机与作者的阅读感受为出发点所进行的文学批评都是“错误的谬论”,脱离了文学批评的初衷,将文学批评的对象进行了根本的转移,即转移到了文学作品对阅读者心理影响方面上,脱离了被批评对象的本身,从而沦为了单一的印象论。英美文学中的新批评理论认为单纯依靠阅读者的感觉,会使阅读者产生相对的“阅读错觉”——即带入阅读者已有的自我认知来干扰对作品进行正确的、客观的文学批评。新批评理论强调的是以尊重和细读原著为基础,对原著进行客观、公正的、不带有固有主观意识的文学批评,形成踏实阅读的风气。在高校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新批评理论,也就是说教师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钻研原著,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进行课上探讨,这样才能赋予学生机会去利用新批评理论认识英美文学、了解英美文学、发现英美文学的精髓所在,主动地去学习英美文学。

2.英美文学中读者反应批评理论。

在整个英美文学历史发展过程中,从来不缺少批评的新声音和新形式的产生于与发展,斯坦利.费希(StanleyFish)就对新批评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单纯的从作品本身进行分析而忽略了读者的作用,是对整个阅读过程的误解。“读者反应批评”强调原著作品对于读者的影响,读者在阅读原著后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能够从中得到的感受为重点。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以读者为重,从读者的角度来诠释“文学批评”的过程。作品需要“留白”,这些留白的地方正是读者阅读完作品之后进行的“自我想象”,是对作品新的解读和延展,得到一种“作者——作品——读者”三者之间的交流。但是这种理论由于强调的是读者的作用,而每位读者都是不同的个体,即便对同一文学作品,也有着不同的解读方式和看法。这是“读者反应批评理论”所面对的最大的难题。

三、英美文学作品中文学批评的特点

1.文学批评与多种学科紧密相连。

在英美文学中文学批评几乎是文学研究的 同义词 ,文学批评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文学理论为指导,对作家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和评价,这一整个过程不单单是一种文学行为,更是与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的文学批评都运用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多种学科。尤其是文学批评中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充分运用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和阅读感受,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文学批评,得到了相关作品的反馈。

2.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具有审美性。

不论是以新批评理论为基础,还是以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为基础,大部分的文学批评都具有审美性。这里的审美性指的是它以文学作品为基础,关注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性和美学性,批评者需要按照美的规律,从文学作品的美学方向出发对原著进行审美性分析,作出审美判断和评价,使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到作品,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和阅读能力。

3.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具有科学性。

任何形式的文学批评都不应该脱离科学发展的实际,正确的文学批评在批评者进行美学、艺术学批评的同时也要利用理性的 逻辑思维 方式,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的批评。批评者需要具备科学的创造性,用科学的研究 方法 、研究思维、研究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并且能够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查阅大量丰富的文学资料来对原著进行周密的、系统的分析和判断,不可参杂大量的个人主观思想、狭隘偏见,以对原著进行科学的文学批评。

四、结束语

英美文学中的文学批评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不同理论学派所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每个学派之间都有其丰富的理论基础,从多维的角度去进行主客观的文学批评,正是因为文学批评有着其自身科学性、审美性、公信力等方面的特点,能够包容多种批评学派的存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客观、科学的批评。文学又有着其特殊的地方,不同于其他客观事物,不能用一般规律去对它进行解读和分析,正是因为有了文学批评的存在,才能够在不同读者角度,不同理论支持下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解读,探究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了解原著作者的真实意图, 总结 归纳英美文学发展特点,以便更好地学习。

参考文献

1、英美文学课的困境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刘仪华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0-3025

2、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学现状调查鲁吉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2-0124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只拥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教学

英美文学导入作为一种新的导入模式,可以拓宽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符合《要求》中集多种教学模式的需要.另外,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生,在高中阶段把注意力集中在数理化和生物的学习上,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综合 文化 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融入英美文学导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学知识和西方文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文化素养.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期间都学习过英美文学,其中一些教师在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就是英美文学.教师掌握丰富的英美文学知识,有能力在导入中融入该方面的知识.所以,从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学生的求知欲和教师能力几方面来看,英美文学导入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受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厌学感、疲惫感和焦虑感,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而文学导入“可以减轻学习者的焦虑感,以利于语言习得”[2].英美文学导入可帮助学生摆脱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的负面影响,对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学科感兴趣时,即使没有家长、教师的督促,学生也会对这一学科不断地探索和学习,从中获得学习这一学科的乐趣.目前,我国大多数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学习英语 ,到大学一年级基本学习了十年英语,多数学生已经对英语产生厌倦感.所以,让学生继续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兴趣.英美文学方面的知识在高中阶段接触得较少或只接触一些浅显的内容,在导入中加入英美文学内容会使学生们觉得很新颖,从而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老师讲解并提高学习兴趣.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七单元“FacetoFacewithGuns”中有一个 句子 :Turingthosepa-gesandstudyingtheirphotographsislikeflowingonthesadcurrentthat,likeBlake’sThames,seemsto“markineveryface,marksofweakness,marksofwoe[3]”.这句话实际上引用了美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布莱克的著作《伦敦》中的诗句,教师可以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特点对《伦敦》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对课文中句子的准确理解.《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六单元中,SectionA部分的 文章 标题是“AsHisNameIs,SoIsHe!”,有的教师会根据文章标题从人名的角度进行导入,但如果从文学角度进行导入会更加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这个标题实际上出自《圣经》箴言第七章,原句是“Asamanthinkethinhisheart,soheis.”教师可以从《圣经》这个角度进行导入,学生基本都听说过《圣经》,但了解得不是很多,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圣经》中伊甸园、诺亚方舟、出埃及记等著名的 故事 .另外,《圣经》不仅是__的经典,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许多英美文学中的著名作品都与《圣经》有关.综合考察这些受《圣经》影响的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文学作品对圣经 典故 的运用非常灵活多样.就圣经典故的类型而言,就有语典、人典、事典、意象、结构模式、观念等诸多种类[4].霍桑的《红字》、梅尔维尔的《白鲸》、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许多英美文学经典作品中的对白、典故和意象都源自《圣经》.通过从《圣经》角度进行导入,学生们可以了解《圣经》与文学作品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增加对英美文学和英语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在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时,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出现了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约翰•弥尔顿和美国作家大卫•梭罗,教师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作为切入点进行导入,用这些作品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教师也可从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进行导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中出现了colony这个单词,学生们看注释都知道它是“殖民地”的意思,教师可以从文学角度进行导入,欧洲的清教徒移民在北美先后建立十三块殖民地,美国文学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就如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一样深远,历史学家巴斯认为,没有对美国清教思想的了解,就不可能理解美国社会[6].清教徒提倡的谦卑、诚实、勤奋、节俭以及在艰难环境下的乐观精神也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清教主义奠定了美国民主并塑造了美国人民的性格,美国人的勤奋、节俭和乐观与清教主义是分不开的.同时,很多美国作家在创作中深受清教主义的影响,这些作家的作品文风简朴,语言清新、直接.所以,通过对清教主义的讲解,有助于学生从根源上了解美国人的性格,有助于对西方文化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相结合的人才,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学生只注重科学知识而忽视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将会成为一个只拥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人文素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精神方面的修养.《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七单元“LightenYourLoadandSaveYourLife”中出现了本•富兰克林,教师可以把富兰克林作为导入的对象.富兰克林不仅是政治家、科学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在他的《自传》中,富兰克林为自己规定了十三条需要培养的美德,包括节制、沉默寡言、生活秩序、决心、简朴、勤勉、诚恳、公正、适度、清洁、贞洁和谦虚等.这十三条美德对当今的大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富兰克林为典范,在日常生活中以十三条美德要求自己.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们对这些美德进行自由讨论,相互交流,并对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现象进行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所以,英美文学导入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

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的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了解得相对匮乏,同时大学英语教学的导入方法也比较单一.所以,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利用英美文学知识进行导入,既可以解决课堂导入的单一问题,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英美文学知识的了解,有助于他们了解西方文化并提高其人文素质,这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全面人才的发展需要,满足21世纪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英美电影文学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周震,丁文英外语电化教学2002-02-2026

2、独白与交往,何去何从?——浅论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吕洪灵;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8-0126

英文学术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 英语学术论文范文

2.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论文

3. 学术论文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的写作

4. 关于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思考论文

5. 研究生中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的构建论文

大二学术英语写作论文

摘要:规范英语论文的格式,使之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对我们从事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写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言和内容是评判一篇英语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但是,写作格式规范与否亦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衡量标准。因此,规范英语论文的格式,使之与国际学术惯例接轨,对我们从事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写作,促进国际学术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英语论文写作规范随学科不同而各有所异,本文拟就人文类学科英语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概述美国教育界、学术界通行的人文类英语论文写作规范,以供读者参考、仿效。 一、英语论文的标题 一篇较长的英语论文(如英语毕业论文)一般都需要标题页,其书写格式如下:第一行标题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打印纸全长的三分之一,与下行(通常为by,居中)的距离则为5cm,第三、第四行分别为作者姓名及日期(均居中)。如果该篇英语论文是学生针对某门课程而写,则在作者姓名与日期之间还需分别打上教师学衔及其姓名(如:Dr./Prof.C.Prager)及本门课程的编号或名称(如:English 734或British Novel)。打印时,如无特殊要求,每一行均需double space,即隔行打印,行距约为0.6cm(论文其他部分行距同此)。 就学生而言,如果英语论文篇幅较短,亦可不做标题页(及提纲页),而将标题页的内容打在正文第一页的左上方。第一行为作者姓名,与打印纸顶端距离约为2.5cm,以下各行依次为教师学衔和姓、课程编号(或名称)及日期;各行左边上下对齐,并留出2.5cm左右的页边空白(下同)。接下来便是论文标题及正文(日期与标题之间及标题与正文第一行之间只需隔行打印,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二、英语论文提纲 英语论文提纲页包括论题句及提纲本身,其规范格式如下:先在第一行(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仍为2.5cm左右)的始端打上 Thesis 一词及冒号,空一格后再打论题句,回行时左边须与论题句的第一个字母上下对齐。主要纲目以大写罗马数字标出,次要纲目则依次用大写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标出。各数字或字母后均为一句点,空出一格后再打该项内容的第一个字母;处于同一等级的纲目,其上下行左边必须对齐。需要注意的是,同等重要的纲目必须是两个以上,即:有Ⅰ应有Ⅱ,有A应有B,以此类推。如果英文论文提纲较长,需两页纸,则第二页须在右上角用小写罗马数字标出页码,即ii(第一页无需标页码)。三、英语论文正文 有标题页和提纲页的英语论文,其正文第一页的规范格式为:论文标题居中,其位置距打印纸顶端约5cm,距正文第一行约1.5cm。段首字母须缩进五格,即从第六格打起。正文第一页不必标页码(但应计算其页数),自第二页起,必须在每页的右上角(即空出第一行,在其后部)打上论文作者的姓,空一格后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页码;阿拉伯数字(或其最后一位)应为该行的最后一个空格。在打印正文时尚需注意标点符号的打印格式,即:句末号(句号、问号及感叹号)后应空两格,其他标点符号后则空一格。四、英语论文的文中引述 正确引用作品原文或专家、学者的论述是写好英语论文的重要环节;既要注意引述与论文的有机统一,即其逻辑性,又要注意引述格式 (即英语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引述别人的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也可以间接引用。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论文作者必须注明所引文字的作者和出处。目前美国学术界通行的做法是在引文后以圆括弧形式注明引文作者及出处。现针对文中引述的不同情况,将部分规范格式分述如下。 1、若引文不足三行,则可将引文有机地融合在论文中。如:The divorce of Arnold's personal desire from his inheritance results in “the familiar picture of Victorian man alone in an alien universe”(Roper9). 这里,圆括弧中的Roper为引文作者的姓(不必注出全名);阿拉伯数字为引文出处的页码(不要写成p.9);作者姓与页码之间需空一格,但不需任何标点符号;句号应置于第二个圆括弧后。 2、被引述的文字如果超过三行,则应将引文与论文文字分开。 需要加以注意。一是引文各行距英语论文的左边第一个字母十个空格,即应从第十一格打起;二是引文不需加引号,末尾的句号应标在最后一个词后。 3、如需在引文中插注,对某些词语加以解释,则要使用方括号(不可用圆括弧)。 值得注意的是,本例中引文作者的姓已出现在引导句中,故圆括弧中只需注明引文出处的页码即可。 4、如果拟引用的文字中有与论文无关的词语需要删除,则需用省略号。如果省略号出现在引文中则用三个点,如出现在引文末,则用四个点,最后一点表示句号,置于第二个圆括弧后(一般说来,应避免在引文开头使用省略号);点与字母之间,或点与点之间都需空一格。 5、若引文出自一部多卷书,除注明作者姓和页码外,还需注明卷号。 圆括弧里的1为卷号,小写罗马数字i为页码,说明引文出自第1卷序言(引言、序言、导言等多使用小写的罗马数字标明页码)。此外,书名 A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下划了线;规范的格式是:书名,包括以成书形式出版的作品名(如《失乐园》)均需划线,或用斜体字;其他作品,如诗歌、散文、短篇小说等的标题则以双引号标出,如“To Autumn”及前面出现的“Democratic Vistas”等。 6、如果英语论文中引用了同一作者的两篇或两篇以上的作品,除注明引文作者及页码外,还要注明作品名。 7、评析诗歌常需引用原诗句,其引用格式如下例所示。 When Beowulf dives upwards through the water and reaches the surface,“The surging waves, great tracts of water, / were all cleansed...”(1.1620-21). 这里,被引用的诗句以斜线号隔开,斜线号与前后字母及标点符号间均需空一格;圆括弧中小写的1是line的缩写;21不必写成1621。如果引用的诗句超过三行,仍需将引用的诗句与论文文字分开(参见第四项第2点内容)。五、英语论文的文献目录 论文作者在正文之后必须提供论文中全部引文的详细出版情况,即文献目录页。美国高校一般称此页为 Works Cited, 其格式须注意下列几点: 1、目录页应与正文分开,另页打印,置于正文之后。 2、目录页应视为英语论文的一页,按论文页码的顺序在其右上角标明论文作者的姓和页码;如果条目较多,不止一页,则第一页不必标出作者姓和页码(但必须计算页数),其余各页仍按顺序标明作者姓和页码。标题Works Cited与打印纸顶端的距离约为2.5cm,与第一条目中第一行的距离仍为0.6cm;各条目之间及各行之间的距离亦为0.6cm,不必留出更多空白。 3、各条目内容顺序分别为作者姓、名、作品名、出版社名称、出版地、出版年份及起止页码等;各条目应严格按各作者姓的首字母顺序排列,但不要给各条目编码,也不必将书条与杂志、期刊等条目分列。 4、各条目第一行需顶格打印,回行时均需缩进五格,以将该条目与其他条目区分开来。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术要有贡献。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否则就是观点“综述”或者“学习笔记”。2、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题目涉及的范围不要太大,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和有相关的研究手段。自己对所选的课题感兴趣也很重要。3、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它不仅可以拓展视野,提高你的学术水平,也可以让你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状况有广泛的了解,避免重复研究。4、资料来源的要求是数据应来自权威的统计机构,而不是普通的媒体;引用的观点必须出自学术论文,而不是一般的讲话或报道。5、一定遵守知识产权的法律准则。对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一定要做明确的标注。标注的方式和格式要根据不同出版物的要求来做。Words 在“插入”栏中给出了做“脚注”和“尾注”的十分方便的工具。6、语言的表达标准是客观、准确、简练是学术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论文中应当使用正规的专业用语,避免俗语、政治宣传、情感表述和普通媒体语言,比如,加大力度、政策倾斜、矛盾冲突、一脉相承、强烈要求,等。7、正确地使用语法。一句完整的话应当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包含宾语、状语等结构。8、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让文章内容清晰,也可以让写作变得更轻松自如。句号的使用标准的根据语法而不是根据语意。比如,句号是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语法结构的结束,而不是像一些小学语文课所讲的,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一个语法完整的陈述句的末尾应当使用句号。在防止句子中词语混淆时插入逗号或顿号。需要做进一步解释时使用冒号或破折号。在关系密切的排比句之间用分号。对引用的原文要加上引号。

英语文学论文怎么写

当代英美文学之中的存在主义隶属于当代西方国家的哲学体系,也属于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的流派之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美文学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在中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语言学习中,只要不断地进行阅读,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了解其中的含义。在英语学习中这个方法其实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通过不断诵读,确实能够有效地稳固学生对于单词、句子结构、整体语感的掌握,但是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并不是中国学生的母语,就是阅读再多遍,也不可能达到“其义自见”的程度。这种情况下,英美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语言文字的集大成者,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但是涵盖面极广的语言的精炼和巧妙的运用。文学作品对于语言文字的驾驭和使用只会高出一般语言文字的使用要求而不会比这个要求更低,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是不是可以引入英美文学这一元素,以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教学目标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呢?答案是肯定的,经过教学实践,教师们发现,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活动的确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且学生的英语驾驭能力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达到了兼具考试和实用两个层次的价值,对学生的全面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加深刻了解西方文化

文化是语言的基础,文化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决定着语言的所有要素。任何一种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文明的精炼。同时语言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于一种语言的学习,其实就是对于该国家或者地区文化的学习。对于母语的学习和本国文化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为即便是再小的国家,也最少有数百年的历史,这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是极为深厚的,想要在短短十数年中精通是绝不可能的。这也就是中国学生每个人的语文成绩都不会太差,但是未必每个人的成绩都会很好的原因所在。本国语言的学习尚且如此,更遑论拒自己国家千里万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特别巨大的国家的语言的学习。而每一个国家都有具备极强文字驾驭能力的人,他们的文学作品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语言的精炼与巧妙组合,不仅对语言文字的解析十分有帮助,还直接体现了本国的文化和社会背景。文化这种元素是无法进行教育的,只能自己去感悟,通过对大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就能够提升学生对于英美文化的敏感程度。

2、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英语能力

中国当前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要点就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其实我们从这几点就可以看出这个层次是非常低的。举例来说,对于非文学专业的语文教学来说,听和说不必考核,因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进行交流的前提,但是对于语文的考察却不会仅仅停留在能读懂和能写出两个层次,语文的考核会考核学生对于古文、现代文深刻的理解,要体会隐藏在纸面上的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元素。但是对于英语的考核就没有这么深入。当然,对母语的考核和对外语的考核肯定是要有所区别的,但是当前的英语教学是为了培养更多能够适应国际化的优秀人才,是要让这些学生将来能够在国际上与英语母语的人流畅沟通的,所以要求必须要提高。但是又因为英语不是中国人的母语,所以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提升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大量阅读英美文学作品并且体会其中的感情和文化就是不错的方法。

3、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有关于“兼听”和“偏听”的讨论。在语言的学习中亦是如此。尽管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坚定不移地信仰马克思主义才是正确的道路,但是如果能够对全世界范围内各种意识形态都有一种较为深刻的认识,会让学生的这种信仰更加坚定。并且刨除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碰撞这些直接的元素来考虑的话,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会讴歌真善美、批判假恶丑的,在情感的表达上,这种人文的思潮是任何国家都一致的。并且当前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学生如果全面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对其审美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文学作品在提升审美和价值观念方面起到的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其中的人文性也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望尘莫及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现实路径解析

1、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亟待解决的问题探讨

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绝不仅仅是多看基本英美文学名著就能达到目的的,还需要进行全面的准备和改革。第一,要进行教育体制上的必要革新。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但是似乎整个教育体制变动较大的只是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改革力度似乎并不大。这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高等教育承担着直接为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任务,其改革的成效将直接关乎整个教育改革的成败。那么具体到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这一目标上,自然不可以免地要谈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天平倾斜。想要提升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必然要做的是加大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阅读量。并且为了由于英语这门学科并不会吸引大多数的学生,所以有必要用相对的考核对敦促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努力。当然,本身这种模式都是要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考核自然也不能够仅仅是考试。可以适当举办一些活动和比赛,既增加趣味性,又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于英美文学素养的理解,一举多得。第二,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有必要了。既然要求学生的英美文学素养有一定的提升,那么相应的,教师的英美文学素养必须也有所保障,并且教师在教学思想和观念上也应当有相应的提升。也就是说,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应当转变思想,正确认识到英美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将英美文学在高等教育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深刻的领会,并且主动地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必要的创新。教师在这种情况下的要求比传统的英语教师要高得多。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牢固的英语基础知识、对西方文化较为深刻的了解、对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较好的整体把握、对世界各国的一些文化知识都有涉猎。这样能力全面的教师才能够真正担负起培养学生优秀的英美文学素养。第三,当前的英语教材亟需改编。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仅凭课上的部分讲解和课下的学生自觉是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的,要做到将英美文学素养作为评价高校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重要要素之一,就需要对现有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当前的英语教材是中国的相关专家和一些国外的相关专家联合编写的,这些教材的确更适合中国学生学习,但是却在文学性上有些许的不足之处。未来英语教材应当在保有现有的模式下,加入大篇幅的英美文学作品,使学生学习的不再是专门为他们设置的英语教材,而是原汁原味的英语作品,这样对培养他们真正的语感和适应未来的国际化社会是更加有利的。当然,英美文学作品加入教材中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是产生了一些困难的,因为文学作品中往往存在大量俚语、修辞和非常规的英语用法,不过对于适应了这些困难以后的英美文学作品赏析就会变得更加简单。

2、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现实路径

在解决了基本的教育体制、教材、教师三方面的前提条件以后,就完全可以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了。第一,要设置多元化的师生互动活动,改变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学生读写和教师讲解就能够完全实现的,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首先指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师讲解之前自己先通读设定的篇章,找出自己完全无法理解的地方,用师生交流或者同学间的交流形式来解决这些问题;在课堂上多采取一些活动,例如文学作品的演绎、文学作品读后感的诵读等等,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和敏感,也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外要进行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活动,组织相关的社团组织,定期举办活动等等。第二,多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当前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和网络的时代,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从网络中获取英美文学作品的相关资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作者的背景、文学作品的整体逻辑和脉络等等,并且借助于多媒体的设备,用各种声光影结合的形式改变以往仅仅给学生视觉刺激的教师模式。其实这种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文学作品的信息,还能够真正地将传统英语教学中的被动地“教”为主体向现在的主动地“学”而转变,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就变得更有成效。第三,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鼓励学生说和写。每一个人阅读文学作品以后,或多或少地心中一定会有感悟,教师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将这种感受说出来或者写出来,让学生将自己心中模糊的感受在说和写的过程中不断清晰和深化,将这些在不断阅读中积攒的一点一滴逐渐融合成为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和成果比传统的模式更上一层楼。

四、结语

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这对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来说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点是学生一旦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那么对于英美文学素养的提升来说是非常明显的,不利的地方则是学生需要认知的事情太多、太繁琐了。但是其实能够正视和有效利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学生,才是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教育问题永远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视的问题之一,因为它直接关乎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又承担着直接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中,英语是各个专业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但是教学和学习实效是非常差的。近些年来,相关的专家和学者不断地研究大学英语的创新出路,整个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都需要进行较大的变动。而在当前形势下,引入英美文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成为了一项理论和实践都取得不小成果的手段。当然,这种模式还处在初级阶段,各项工作还不够完善,但是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必将成为全面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手段,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适应国际化趋势的人才。

普通高校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主干课程之一,该课设置的目的不仅在于加强学生语言基本功训练,更是提高学生素质和培育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学课在外语专业曾经备受青睐。然而,在“重技能,轻人文”的大潮冲击下,功利主义泛滥,实用型的课程如口语、听力、翻译课等成了重要的专业课程。英美文学课则显得可有可无,逐渐被边缘化。目前,很多高等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大压缩英美文学课程。根据调查,河南省大部分本科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时仅为72个学时,其中,英国文学36个学时,美国文学36个学时。每周两个课时的文学课,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普通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概念不准确,内容不完整

英美文学史和文学作品选读是作为两门课程还是一门课的界定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外语学院都是把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作品选读两门本应分开的课程合为一体,称为英美文学。还有些学校没有开设“英美文学史”这门课,只在学生进入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分别开设一学期的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学生对整个英美文学史没有系统和宏观的把握,就直接研读作品,使学生只掌握少数具体的作家作品,对各个文学流派、文学传承以及与时代的联系缺乏整体掌握。

(二)课时安排偏少,边缘化趋势突出

为迎合重商主义的社会风气,全国外语院系刮起了一股砍削文学课的飓风。更改教学大纲,削减文学课程,并不顾自己的实际,硬性增设经贸、金融等课程。英美文学课从一二十人小班的、讨论式的教学变成了一两百人的大班讲授式,从两个学年的课程“浓缩”到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期的课程。有的外语院系干脆把英美文学课定为选修课,英美文学课遭遇严重的“边缘化”。

(三)开设时间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很多学生尽管是英语专业,但在大学一二年级很少接触英美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作品。文学功底差,到了大三突然接触深奥的文学作品,如经典剧作《浮士德》、《麦克白》等,感到艰涩难懂,因而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很差。实际上,文学课程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我们除了要重视专业教育外,也要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加强学生在文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而学习外国文学是提高综合素质有效而重要的一环。

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与教学的现状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大大降低了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变,大学英语专业培养的将只是翻译工具,而不是全面发展的英语专业人才。作为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教师,应该以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为己任,探索教学改革的途径,走出英美文学课程困境,充分发挥英美文学的人文价值。

二、英美文学课程改革措施

(一)调整英美文学课的教学内容

许多年来,英美文学的教材一直沿用“文学史+选读”的固定而陈旧的模式,教材按照历史顺序,分别列出各种各样的文学史知识,如所有作家的时代背景、生卒年月、作品概况介绍等,这些内容占了大部分的篇幅。其实,将宝贵的教材篇幅用来介绍背景知识是不科学的,这可能会让学生忽略文学作品本身。文学作品应以文学鉴赏为基础,并提升文学批评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的建议是在作品之前设置一些预习作业与问题,让学生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和多媒体设备查找和总结作家介绍和作品背景,将宝贵的篇幅留给文学作品本身。作家和文学作品的遴选也是教材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往往是厚古薄今,尤其是早期的经典著作对古英语涉猎过多,如学生在文学课的开始就遭遇内容晦涩难懂的古英语诗歌《贝奥武夫》,难以把握作品的精髓与内涵,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英美文学时间跨度大、内容非常广泛,名家名作不胜枚举,教材的设置和作家的取舍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宏观把握下的重点筛选,比如在讲美国文学中的当代戏剧时,应将重点集中于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三大戏剧家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和田纳西•威廉斯,并将他们的写作风格、历史传承进行对比研究,对其代表作如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田纳西•威廉斯的《玻璃动物园》进行对比阅读分析,找出现代人的孤独、欲望和工业社会对人性的摧残等剧作家想要揭示的共同主题。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文学时期的科学把握,也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降低学习难度。

(二)改革英美文学课的教学模式

由传统的英美文学教材衍生出教师一言堂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英美文学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学生则疲于对这些知识死记硬背,根本谈不上自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见解和思考,更不用说对文学经典的鉴赏与文学情趣的提升。由于教材死板,授课方式墨守成规,英美文学课变成了精读课+历史课,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语言知识点,而没有提升对文学文本的整体分析能力和感悟能力。英美文学教师可以尝试设计研究性课堂和实践教学模式。在英美文学课开始时,由教师推荐一些有关英美文学与文化的研究课题给学生进行研究,如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研究、美国梦文学研究、美国现代戏剧研究等。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承担不同的课题,并在课堂上用幻灯片等方式陈述研究结果。另外,为了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多渠道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举办英文诗歌朗诵比赛、英语戏剧表演、适时组织收看英文原版电影等。

(三)采用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手段

英美文学远离我们熟悉的母语环境和语言习惯,且跨越时代久远,陈旧、落后的“书+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情景,难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辅助课堂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改革英美文学教学效果。目前多数高校普遍存在多媒体设施不足和设施陈旧等问题,高校应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为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辅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推广铺平道路。

首先,借助多媒体和网络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让抽象、晦涩的文学作品通过视频、音频等材料更生动、直接和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耳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改善英美文学课堂上沉闷、单调、枯燥的教师一言堂的顽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能更大限度地克服授课时间与授课场所的限制,有助于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向课外有效延伸,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衔接。

多媒体和网络辅助教学形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材料,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制定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出为之服务的方案,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使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授课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懂得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由原来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并通过培训等方式快速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有效配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语言综合技能的提高。

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对学术要有贡献。论文一定要有自己的创新,否则就是观点“综述”或者“学习笔记”。2、选题的基本原则是题目涉及的范围不要太大,可以搜集到相关的资料和有相关的研究手段。自己对所选的课题感兴趣也很重要。3、大量的阅读是必须的。它不仅可以拓展视野,提高你的学术水平,也可以让你对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状况有广泛的了解,避免重复研究。4、资料来源的要求是数据应来自权威的统计机构,而不是普通的媒体;引用的观点必须出自学术论文,而不是一般的讲话或报道。5、一定遵守知识产权的法律准则。对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数据一定要做明确的标注。标注的方式和格式要根据不同出版物的要求来做。Words 在“插入”栏中给出了做“脚注”和“尾注”的十分方便的工具。6、语言的表达标准是客观、准确、简练是学术论文语言的基本要求。论文中应当使用正规的专业用语,避免俗语、政治宣传、情感表述和普通媒体语言,比如,加大力度、政策倾斜、矛盾冲突、一脉相承、强烈要求,等。7、正确地使用语法。一句完整的话应当有主语和谓语,也可以包含宾语、状语等结构。8、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不仅可以让文章内容清晰,也可以让写作变得更轻松自如。句号的使用标准的根据语法而不是根据语意。比如,句号是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语法结构的结束,而不是像一些小学语文课所讲的,用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在一个语法完整的陈述句的末尾应当使用句号。在防止句子中词语混淆时插入逗号或顿号。需要做进一步解释时使用冒号或破折号。在关系密切的排比句之间用分号。对引用的原文要加上引号。

英语论文大致的写作结构如下:

中学英语论文怎么写

对于中考生来说,英语作文想要得高分,就要在平时多积累一些素材。下面整理了英语议论文作文模板,供大家参考。

Recently we’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we should... (导入话题) Our opinions are divided on this topic.(观点有分歧)

Most of the students are in favour of it.(正方观点) Here are the reasons. First... Second... Finally...(列出2-3个赞成的理由)

However, the others are strongly against it. (反方观点) Their reasons ar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place... What’s more... In addition...(列出2-3个反对的理由)

Personally speaking, the advantages overweigh the disadvantages, for it will do us more harm than good, so I support it.(个人观点)

There is no doubt that enough concern must be paid to the problem of ...毫无疑问,对……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Obviously,.... 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 it is essential that...显然,如果我们想做某事,很重要的是……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1.It is well-known to us that……(我们都知道……)==As far as my knowledge is concerned, …( 就我所知…)

2.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re and more people believe that……(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3.A lot of people seem to think that……(很多人似乎认为……)

4.Recently the problem of……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Nowadays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over ……(最近……问题引起了关注)

5.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人们对……可能会持有不同见解)

初中阶段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打牢英语根基,学生今后才有可能学好英语;如果这一时期学不好英语,学生今后更学不好英语;同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篇1 试探初中英语渗透 文化 摘 要: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关键词:初中;英语;渗透;文化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在生活中交流,运用。而交际能力的核心就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在不同场合中对不同对象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不同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交际失败往往因文化误解而引起的,而忽视社会文化差异的言辞不当就更让人接受不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正确地理解中西语言差异,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 一、语言与文化相互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 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 思维方式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 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 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而且还要知道择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习惯、行为;要懂得他们的“心灵之语言”,即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因此,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人们的语言表现形式更受语言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只是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二、语言于文化相互渗透 (1)语言教学有助于避免文化交际中出现 “文化错误”。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在东方,更强调集体表现和集体主义精神,在西方,则强调个人表现和个性张扬,他们认为, 不愿显露自己才华的人,是不可思议的和奇怪的。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文化错误主要表现在称呼方面、 问候语 方面、对赞扬的反应方面、谈论的话题、词语以及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等。 (2)文化教学有助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美国 教育 家斯宾赛提倡“快乐教育”,要尽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快乐的情绪去学习知识变求知为一件快乐的事。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师生情感的融合,就能激励起学生对 英语学习 的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获得情感的满足,从而更好的完成学习目标。因此,适时适量渗透文化知识教育, 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注意的知识 ,恰是调动气氛的良好工具。 (3)文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有关西方的文化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异国的文化,还可以在进行文化对比的同时,对本国文化有更深刻地理解,从而形成正确得体的交际,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并能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交际能力。 三、语言中如何渗透文化 1.课堂教学渗透文化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是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教师要通过课堂讲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 (1)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材授课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出精美的课件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异国文化。通过制作一些相关的 PPt /flash,或是观看一些英语原声电影,动画片或是科普短片,不但能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对异国文化的认知与欣赏。 (2)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中西比较。在教授校本教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就同一主题进行比较,如食品、习俗、节日等,从而加深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大的主题如节日 ―― 春节 和 圣诞节 ,将这两个重大的节日进行比较, 师生间的活动可以通过问答进行When's Christmas Day/Spring Festival?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on Christmas Day/ at Spring Festival? Which do you like better? Why? 把西方的传统节日和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另一方面能是他们体会不同的文化差异。 2.课外活动渗透文化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具体 方法 为: (1)指导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 传统文化 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如《百万英镑》《双城记》《项链》等。 (2)编写系统地介绍文化知识的阅读材料。尽可能搜集一些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艺术、习俗、历史、地理等各方面的材料,力求通过大量的阅读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己的文化含量。如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让学生正确理解 big brother( 地面塔台的跟踪雷达), brain drain(人才流失), rain check(雨票, 即球赛因雨中断, 留给下次继续使用的原票票根)等这些跨文化背景知识。 总之,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一个引导他们理解目的语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 因此在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贯彻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步的原则,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文化教学,使我国的英语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篇2 浅析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摘 要: 教学方法 新颖又富有启发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景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方法新颖又富有启发性,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英语教学中,巧用情景教学法不失为一条锦囊妙计。创设情景的方法很多,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方面着手, 总结 如下: 一、初中情景教学法的提出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人类语言学家都强调语言和它的社会环境的联系性和不可分离性。人脑对客观情景的反映用语言记载下来,所以语言是客观环境的反映。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活动时,离不开社会语言情景。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情景或模拟的情景中才能更好地组织思维,理解具体情景中所传递的信息和语言材料,触景生情,激发表达思想的欲望,从而促进培养运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情景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成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从而从整体上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 二、初中情景教学法的概述和意义。 情景,即:(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所谓的情景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和谐的语言环境,并通过教师本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及姿态传递给学生,从而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育人,实现知与情的统一、优化,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情景教学法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获取知识或技能,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 情景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教学使语言更直观,贴近学生生活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在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情景教学设计的内容一般可选用课外相关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根 据不同个体的 爱好 兴趣,自主选择不同内容; 3、情景教学对英语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的语言交流的舞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问题的提出没有唯一的答案,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能力发挥的机会,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初中情景教学法的策略 1、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和研究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学生求知的富有生气的内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提高他们 学习英语 的自信心。 据调查发现,一个学校有一半多的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特别是乡村中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些学生是觉得单词量太多,背了又忘,忘了又背,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对付单词,可是考出的成绩又不理想,后来干脆不去背单词。 还有些学生觉得上英语课特别枯燥乏味,教师只知道满堂灌,根本不管学生接受与否,而学生只是带着耳朵来,充当一名速记员,不能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课堂气氛相当沉闷,导致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因此如何让学生积极地、踊跃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呢?这时情景教学便适应这种趋势,它能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学习英语变为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2、创设真实情景 英语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真实的情景。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直到课堂教学结束,离开教室为止,就是一个自然的、真实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语言交际情景。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英语教学的真实情景,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把单纯传授知识的课堂转换为使学生自然习得语言的场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教师进教室时,亲切地与同学们进行如下交谈,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语言实践的机会。T:“Hello, boys and girls.”Ss:“Hello, Miss Cai.”T:“How are you, ×××.”S1:“Fine, thank you, and you?”T:“I’m OK. What about you, ×××.”S2:“I’m not very well.”T:“Oh, I’m sorry to hear that. What’s the matter?”S2:“I have a cold.”T:“Oh, I think you’d better go to see the doctor after school.”S2:“OK. Thank you.”在这亲切的交谈中,教师纯正的母语式的教学和亲切的师生间的互动活动,使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交际。 把英语课堂变成一个师生间,生生间进行交际的语言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了解这种语言的欲望和用这种语言与他人交际的意识,且日积月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也愈来愈深。又如: 八年级 上M5 Unit 1 You lik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don’t you ?先播放了一首著名的歌曲 “The Blue Danuble ”,这时学生被轻松优雅的乐曲所吸引,会唱的学生还跟着节奏轻轻的哼了起来,之后我说:We all enjoyed this music. It’s so nice and some of us can even sing,but do you know who sang this song?有些知道的学生就说Strauss. 接着教师问:Where did he come from?知道的同学争先恐后的回答,然后再播放几首曲子,问他们是属于那种类型的音乐,西方的还是传统的,各种类型音乐的特点是什么?自然而然的将学生进入了新的课程的学习。 3、进行直观情景 以图画、 简笔画 图画、简笔画与动作,进行直观情景教学,使学生眼看实物,耳听声音,这样不仅使教学具体生动,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七年级上Unit2 Topic2 Section C,上课之前,让每个同学准备好三样物品:最喜欢的体育明星的照片、国旗(图片)以及他们国家著名建筑或自然风光的图片。上完课后,让学生用这些物品两个一组进行问答,介绍中要包括句型: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Where is he/she from? He/She is from ---.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知识,而且了解了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对英语越来越感兴趣。 采用简笔画教学,同样能让学生对英语不厌烦。例如七年级上Unit1 Topic3 Section B,我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在教学课程中,我边画边问,T: What’s this in English? Ss: It’s a car.或是让学生到黑板前画简笔画,并且边画边让他问。这样,不仅学生学习了日常用语,而且学到了一些简笔画的知识,培养了他们动口和动手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篇3 浅谈初中 英语阅读 课七步教学 初中英语新教材、新大纲中规定,初中英语教学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2013年中考明显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题量,初一、初二教材增加了阅读课课量。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如何渗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综合听、说、读、写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英语教师努力追求的方向。 近几年来许多英语教学书籍,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作为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学法指导,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出英语阅读课七步教学法,即:预学、导学、听读、设疑、复述、解难、查测。 一、预学 在教学课文前,要求学生做好 课前预习 ,借助词典、单词表或有关资料,能对 文章 内容有大概的了解,初步完成Workbook中所给出的问题,能整体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结构,不懂的字词句让学生在预习时划出来,留到课堂上或课后解决。把这一课前预习,作为提高阅读课教学效率的第一步,不无原因,新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预习能力,且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坚持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不但可以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的听课效率。并且每篇新学课文就是一篇典型的阅读训练题,坚持预习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导学 在教学整篇文章前,教师把整篇文章浓缩成一段精彩的片段,把重点的词组、 句子 ,溶入其中,通过现有的教学工具,如挂图、幻灯等媒体,展现出文章的基本 故事 形象。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把整个故事梗概及重点的语言点呈现出来,并作适当的板书,把握课文重点,为下面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导学是一堂课的开始,“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学部分,教师不能忽视,教师应精心设计,引人入胜,要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听课质量。 三、听读 学生在初步感知整篇文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听的练习,在听之前可以提一、二个问题,问题要有代表性,要让学生听完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整体理解力。如果文章比较长,可以选择部分重点段落,给学生听。听完后,核对答案,朗读课文。朗读课文可视学生理解情况作不同的要求,可以是模仿性跟读,也可以是学生集体朗读或分组阅读,或个体练读。在读的过程中要做到口、眼、耳、脑同时并用,提高记忆能力。另外,还应注意语气、神态,要通过朗读做到心领神会。 四、设疑 学生听读后,已经对文章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时要求学生默读文章,解决教师精心设计或练习册中设计的T/F判断题或问答题。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这几点:①先易后难;②先理解后拓展;③先浅后深,兼顾两头。通过设疑检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了解学生是否把握文章的中心、重点。 五、复述 复述课文是阅读课课堂教学的升华,是培养学生组织语言连贯表达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通过复述对所学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变文章中的语言为自己的语言。会说才会写,坚持复述,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视图复述法、列表复述法、问题连结复述法、课文概要复述法、缩扩复述法、变更复述法等,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不断交换复述方式;多种形式混合交替使用,不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增强课堂教学兴趣。 六、解难 所谓解难,就是指英语课堂教学中排忧解难的过程,是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必经之路。解难的形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由教师提出文章中较难理解的语言点,由学生思考、讨论,然后解答;另一种是学生将预习时或经过课堂教学后还有疑惑的问题提出来,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讨论解答。这一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便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精讲精练,点拨到位,启发学生思维,节省课堂时间,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七、查测 这一步骤主要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查测内容一般是课文教学中的重要语言点,也可以是拓展性问题。查测形式可以是口答、也可以是笔试。用不同的方式检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哪些知识没有完善需要补充或提高,进而尽量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使用阅读课文七步教学法进行阅读学习有以下几个优点: 1.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整体理解文章,保证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 2.能把听、说、读、写综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各个器官协调活动,使之更好地学习语言。 3.把一个课时分为几个阶段教,让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阅读、理解文章,使之用脑更科学,记忆最有效。 4.各个环节,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使学生感到从语言输入到语言输出,既自然又顺理成章,从而克服畏惧心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充分体现英语实践课的特点,更好地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指导作用,改变以教代学的满堂灌局面,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6.重视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在阅读中获得无穷乐趣。 总之,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无定法,只要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都是值得提倡的,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完善自己的教法,把创新观念运用于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1. 初中英语教师论文 2. 初中英语教师教育论文 3. 初中英语教师工作总结及反思 4. 优秀英语教师自我总结 5. 英语教师个人发展总结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