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散打文化论文的研究思路

发布时间:

散打文化论文的研究思路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擂台形式,也是中国武协为了使武术能够与现代体育运动相适应所整理而成。1979年散手在我国成为竞技的比赛项目。在80厘米高,8米见方的擂台上进行比赛。散手比赛允许使用踢、打、摔等各种武术流派中的技法,不允许使用擒拿,不许攻击喉、裆等要害部位;运动员分体重、穿护具在相同的条件下平等竞争。在对敌斗争中这些界限就没有了,军警对敌斗争就专寻对手的要害部位击打。使用的招法也比较凶狠,杀伤力较大,散打的出现让中国武林(格斗界)火红起搏击热。散打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深受人民喜爱。散打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原始社会人类为了争取自下而上、猎取食物,长期与野兽搏斗,学会了与野兽搏斗所使用的不同方法。如:拳打、脚踢、抱摔等简单的散打技术,并学会了一些野兽猎取食物的本领,如:猫扑、狗闪、虎跳、鹰翻等。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和防守等方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竞技项目,它是中国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武术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套路演练形式,一种是格斗对抗形式。散打就是格斗对抗形式的一种。1979年,随着中国武术热的再度兴起,中国体委按照竞技体育模式,首先在浙江省体委、北京体育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进行了武术对抗性项目的试点训练,并于同年5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做了首次汇报表演。同年,又进行了几次比赛。1982年制定了《散打比赛规则》,1987年,散打被国家体委批准为正式比赛项目,并设“团体锦标赛”和“个人锦标赛”赛制。现在武术散打对传统技击术进行归纳、整理,舍弃它们的具体形态,找出其中带有共性的规律,即把中国各拳种门派的拳法、腿法通过规整,总结出它们的基本运动形式,经过高度抽象,确立进攻技术具有两种运动形式:一种是直线型方法,另一种是弧线型方法。拳法以冲、掼、抄、鞭,腿法以蹬、踹、扫、摆、勾为内容,摔法则根据“快摔”的要求和“无把”的特点,主要把握“破坏重心”和“抡圈”的要点,创造出“接招摔”和“夹打摔”的方法。同时,防守技术也划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种。散打从比赛形式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打擂台”的方式,一方掉擂出局即为输方。在竞赛方法上采用三局两胜制,先赢两局者即为赢家。2000年首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湖南长沙市举行,湖南卫视对赛事作了全程报道,这是中国武术散打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中国武术散打进入了专业赛制的时期。众多散打高手登台竞技,当年的散打王是来自解放军体院的“劈腿王”柳海龙。2001年3月27日,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散打馆拉开帷幕,比赛的直播工作在2000年湖南卫视现场直播的基础上,采取国内各地方与国外电视台同步直播的形式进行。从2001年2月15日开始,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体育报、北京电视台、北京有线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180多家媒体对赛事的筹备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对2001年散打王争霸赛的广泛关注。通过2000年一年来的比赛,散打王争霸赛已经在体育界、武术界尤其是散打专业队中得到了普遍认同,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参加散打王争霸赛的热情空前高涨。 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报名工作业已于2月10日截止,报名队由2000年的25支增加到40多支,报名人数由117名增加到200多名,其中很多是国内、国际比赛的冠军。由于报名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比赛采用单循环淘汰制。2001年的散打王争霸赛以北京为主赛区,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轮回比赛的形式进行比赛,这场赛事给越来越多的人带去新的惊喜。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整体灯光、音响、舞台包装、武舞表演比2000年更精彩,更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这是竞技体育、时尚文化和影视艺术的完美结合,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的里程碑。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在竞赛组织方面的最大突破是邀请外国选手正式组队参加常规比赛。这标志着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的国际化理念将由设想变成为现实。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将分为资格晋级赛、八强赛、半决赛、决赛(各级别冠军赛)、总决赛(王者争霸赛)、超级散打王争霸赛等六个阶段进行比赛。当年的散打王是来自北体大的“白眉大侠”“鞭腿王”苑玉宝。[编辑本段]【特点】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对矛盾体,在散打中双方总想办法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运动员总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训练的。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掌握了散打技术,遇敌而不慌,与敌方突然袭击的一瞬间能迅速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和防反动作。在激烈的打斗中击中没有经过散打训练的人较为容易,同时也能防守对方的一些进攻,即使被对方击,抗击能力也比一般人强。妇女掌握几种散打技术,对防身更有好处,因为妇女因其固的生理特点,又容易受恶人欺凌、受邪恶威胁,妇女在与歹徒搏斗的关键时刻突然使用擒拿或攻击歹徒要害处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公安人员和武警战士、保卫人员等掌握一些散打技术,对保卫人员生命安全,维护国家财产,打击犯罪分子,对他们使用铁的手腕能起到圈套的作用。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练习散打能培养机智、顽强、勇敢、灵活、果断等意志品质。至于强身健体,凡是参加散打运动的人都能体会到,散打运动员的强健体魄是从散打训练中得到的。武术散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演变发展形成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散手不同于拳击,也不同于跆拳道,更不同于用头顶、肘撞、膝击的泰拳和用摔、拦、擒方法的柔道等搏击(格斗)术;由于散手设擂比试,又不同于西方国家有揽绳的自由搏击,也不同于日本的空手道、相扑、踢拳道、忍术等,以及法国的法国踢打术等等的格斗术。武术散手要求“远踢、近打、贴身摔”,它的民族形式不是凝固的,也不能理解为“过去形式”、“历史形式”或“传统形式”。民族形式有鲜明的时代性,因此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变的、演进的。散手运动形式,突出地反映出武术的特殊本质——技击性,同时又明显地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技击术,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绝招妙计。散手规则严格规定了不准向对方后脑、颈部、裆部进行攻击,也不允许使用反关节动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运用武术各种流派的技法。散手运动的内在特点,决定了它以相互对抗的形式来表现,所以,散手的基本形式就是对抗性。这种对抗,是在双方掌握了散手的基本动作和基本技术,经过一段的训练,在没有固定格式的情况下,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较技、较勇、较智,一分上下。散打具有很大的攻防作用,有攻必有防,攻防是一对矛盾体,在散打中双方总想办法击中对手,而不被对手击中,运动员总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训练的。经过长期训练运动员掌握了散打技术,遇敌而不慌,与敌方突然袭击的一瞬间能迅速地做出相应的防守和防反动作。在激烈的打斗中击中没有经过散打训练的人较为容易,同时也能防守对方的一些进攻,即使被对方击,抗击能力也比一般人强。[编辑本段]【入门知识】1、实战姿势它是指为完成进攻上防守动作所采用的最有利的姿势,因人而异,但应具有身体重心稳固,暴露给对方的面积较小,利于防守和启动的灵便,便于发力,利于进攻等优点。两脚前后分开,前脚跟与后脚尖之间为一脚半距离,前脚与后脚间横向距离稍宽于肩,前脚尖略向内侧转,后脚尖朝斜前脚跟稍离地面,两臂自然弯屈,左、右臂之间夹角约为90度左拳置于体前略低于眼睛,拳面斜朝前,拳眼斜朝上右臂之间夹角应小于90度,右拳置于右左肋前略高于下额部,肘部与身体相距约一拳距离,以左肩左腹部侧向着对方,胸部略含,腹部微收,上体稍前倾,头略低,下额微收,咬紧牙齿,闭合嘴唇,目视前方。2、基本步法散打步法是为保持与对手间的距离,实施进攻与防守动作或破坏对手与进攻与防守意图,而进行专门的脚步移动方法,步法好多,比如滑步、垫步等等。1.滑步包括前、后、左、右。前滑步:实战势,后脚蹬地,前脚向前移动,落地时以前脚掌先落地,随之后脚前移,落地后与原基本姿势相同。后滑步:反之。2.左滑步:实战势,后脚蹬地,前脚向左平移,后脚随之向左移动,作完成后与原实战势相同。右滑步反之。3.垫步:前垫步:实战势,前脚蹬地,后脚前移,在前脚里侧处落地的同时前脚前移,落步后仍成原基本姿势。后垫步:实战势,后脚蹬地,前脚后移,在后脚里侧落地的同时后脚后移,落步后仍成基本姿势,变换要快,两腿不可交,叉垫步时身体重心要求两脚贴近地面滑行。3、基本拳法拳法主要技法有:直拳、勾拳、摆拳,其中还演变出刺拳,鞭拳等技法。1左右直拳左直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左脚蹬地,左脚跟稍外转,重心移至左脚,上体略左转,同时,左臂顺肩伸肘,使拳面向前直线冲击,力达拳面,拳心朝下,右拳至下额处,目视左拳,然后左拳直线回收,成基本姿势。右直拳反之。要点:要使蹬地,拧腰之力顺达拳面,整个动作要协调完整,重心不可过多前倾,击打部位的高低区别于左膝度,击拳前不可出现先收拳再击的预兆,也不可在冲拳时将右臂后拉,结合步法的击法应做到拳到步到。右直拳:要与右脚蹬地拧腰转体的力完整一致,从而获得最大的冲力,身体重心要在冲拳的同时前移,不可提前,左拳不要下垂或外张。2左右摆拳左摆拳:基本实战势,右脚蹬地,身体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离地外转,并辗转脚掌,上体右转同时左臂内旋,抬肘与肩平,使拳由左向右横击高于肩平,然后恢复基本姿势。右摆拳反之。要点: 摆拳时身体不可向右倾斜,要边击拳边抬肘,击打后重心偏左脚,左脚的辗转力不可忽视,要含胸收腹,不可低头。左摆拳击打前右臂不可后拉,重心落左脚,但上体不可过于前倾,边击拳边抬肘。3左右钩拳左钩拳:基本实战势站立,右脚蹬地,重心移向左脚左脚跟略抬外转,脚掌碾地,上体左转略下沉后,左膝及上体瞬间挺伸并向右转体,同时,左臂外旋由下想上击拳,拳面朝上,拳心朝右内,力达拳面,右拳仍置下额前,目视左拳,然后再恢复基本姿势。右钩拳反之。要点:左臂外旋与击打不同时,不可外旋后再击打,上体不可过于前倾,屈臂的角度大小根据对方的远近距离及击打的部位而定,上体向左转下沉在蹬地,挺伸与右转瞬间要协调自然,不可断裂或过程太长。4、基本腿法腿法是散打技术中最重要的技法之一,在比赛中使用率最高,腿较手长,可发挥一寸长,一寸强的作用,腿较粗壮有力,攻之威力大,防之有效,腿的攻击面大容易得手,腿攻击对方下盘比较隐蔽,因此拳家常说: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三分拳七分腿等可见腿在散打中的地位。腿法在散打中占有很重要的益,拳谚道:“练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武术中有四大击法即:踢、打、摔、拿。踢就是腿法,腿法在散打比赛中得分最,据统计占总得分的63.5%。多年来为什么腿法深受广大习武者的偏爱呢?因为腿法有四大特点。第一,腿居身体之下,每天担负着支撑身体的重大任务,再加对腿法作了专项训练,两腿十分有力量,同时大腿有人体最粗大的骨骼,下肌群也是人体最发达的肌群,腿和臂相比力量要大得多,当然戟力量自然要比拳大。日本武术界曾以科学方法测量泰拳手的腿踢力量,如边腿即横扫腿,力量是打拳最大力的五倍,腿踢力度可达500公斤。第二,腿法进攻距离远,因为腿比臂长,拳谚道:“一寸长,一寸强”。第三,腿法进攻隐蔽性好,腿在人体之下,距离对方眼睛较远,故有进攻隐蔽性好之特点。第四,腿法进攻变化多,高可踢面,低可踢腿,可向四面八方戟入,有踢、踹、扫、摆、丁等20多种,有各种连环腿、拳腿组合,低配高、虚配实、左配右等连连出击,势势相承,变化莫测。正蹬左蹬腿:基本实战势站立,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后腿略屈,左腿屈膝上抬,含胸,收腹,下腿贴近胸部脚尖勾起,脚底朝前下,随即左腿由屈而伸向前上方蹬出,力达脚跟,当脚触击目标时伸胯并使脚尖猛向前下方压踩,使力达全脚掌两拳,自然下落置体前目视前脚部,蹬腿后脚落下,还原成基本姿势。右蹬腿反之,要点:支撑腿可微屈保持平衡,上体不可过分后仰,屈膝上抬与左伸蹬要连贯。侧踹左侧踹腿:基本实战势站立,重心移至后腿,膝略屈,脚尖外展,左腿屈膝上,抬膝高于腰,脚尖勾起,脚底朝外侧下,随即小腿外翻脚,底朝向攻击点挺膝踹出,力达脚底,同时后腿挺直,上体向后腿侧倾,目视脚面,然后踹出,腿下落,还原成基本姿势。右侧揣腿反之。要点:提膝时上体略向支撑腿侧转,脚内侧与地面近于平行,踹出时身体向支撑腿侧倾的斜度随攻击点的高度变化,越高倾斜度越大,支撑腿应用脚前掌为轴碾地,使脚跟内收。鞭腿左侧鞭腿:基本实战势,重心移至右腿,膝略屈左腿,屈膝上抬,高过腰,上体后左腿侧转略倾,同时膝略内收,小腿略外翻,踝部放松,随即挺膝,使小腿从外向上,向前向内弧形弹击,并使脚面绷平使力达脚面或胫骨处,目视脚部,然后侧弹腿,下落还原成基本姿势。右鞭腿反之。要点:弹腿的膝部猛挺发力,但要借助拧腰切胯之力加大力度,弹腿时支撑腿膝伸直并以脚掌为轴,碾地,脚跟内收,上体不可过于倾斜。[编辑本段]【竞技比赛】现代散打比赛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2000年的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则以全新的形式亮相,相对于传统的锦标赛和邀请赛,武术散打王比赛给人的感觉是更精彩,更好看,也有其竞赛的一些基本规则。比赛的输赢有两种情况:一是优势胜利,二是分数获胜。优势胜利是比较容易看明白的,主要有几种情况:1、实力相差悬殊时,为保护运动员,场上裁判经裁判长同意后可宣告占优势的一方获胜;2、一方运动员受重击倒地,在十秒钟内不能重新比赛,或十秒内站起后明显丧失比赛能力,另一方运动员即取得优势胜利;3、在一场比赛中如果一方运动员被三次强制读秒,到最后一次读秒完毕,场上裁判员即可宣布另一方获胜。4、在比赛中,一方运动员出现伤病,经现场医务监督诊断为不宜继续进行比赛,场上裁判员可宣布另一方获胜。5 当一方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时,对方运动员获胜;6、因对方弃权获胜。 由于参加散打王比赛的运动员都是国内的一流高手,优势胜利在比赛中是比较少见的,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通过计算双方的得分来判定胜负。散打王争霸赛的计分是五局总分制,每局比赛边裁判员都要对比赛分数进行记录,由场上裁判将分数交给记分员,在全部五局比赛结束时,由记分员统计每位边裁判员的记录分数,在一场比赛结束时,被多数边裁判员判为胜方的运动员应被宣布为获胜方。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裁判员是独立判分的,不能由三个边裁判员的总分相加来判断胜负。 在散打比赛中,只要运动员合理运用各武术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均有可能得分,但在比赛中如果使用犯规动作,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运动员的得分如何计算散打比赛中,两名运动员在场上不断进行进攻与防守。在非优势胜利的情况下,比赛中得分多少将决定运动员的胜负。 运动员得分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技术得分,主要由三名边裁判员进行记录;二是当对方技术犯规或侵人犯规受罚时,自己将获得1分或2分,犯规的判罚由场上裁判执行,记分员进行记录。 运动员要想获得技术得分,就必须使用一定的招法进行进攻,单纯的防守是不能得分的,但防守动作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对方不得分。由于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流派众多,因此规则规定的可用招法包括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比如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由于用肘法攻击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因此规则规定不得使用肘法。规则对可得分的部位也有严格要求,仅指有效攻击对方的头部、躯干、大腿和小腿,其中膝法只能攻击腰带以上躯干部位。 在比赛中,攻击对手的拳套和手臂是不能得分。有些运动员比赛时频频击中对方手臂,这样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上是不得分的。有时运动员虽然接触到或碰到了对方的得分部位,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这样也不得分。裁判法规定只有明显击中才能得分,否则什么分都记,比赛就不好看,不精彩了。一方运动员进攻,另一方运动员使用有效的防守动作时,进攻方也是不得分的,因为进攻既然被瓦解,再记分就不合理了。规则规定了禁击的三个部位:后脑、颈部和裆部。这三个部位是人体的薄弱之处,如果受到攻击,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如何一方运动员有意进攻对方禁击部位,或无意中击中对方禁击部位造成对方受到伤害时,场上裁判要给予警告处分,就要失掉2分。 运动员使用技术进行进攻,一般只能得1分。但使用拳法或腿法击倒对方时得2分,但动作必须干脆利索。如果夹杂推、拉和搂抱动作,就不能得2分了。得1分有以下几种情况:1、除击倒以外的对方倒地。在散打比赛中对倒地规定得非常严格,只要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比赛台面就算倒地,但是如果双方都倒地就不能记分了,摔对方时自己也倒地了只能说功夫没练到家。2、用腿法击中对方得分部分。3、 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4、用膝法击中对方腰带以上躯干部位。5、运动员消极8秒,被指定进攻后8秒内仍不进攻,对方得l分,比赛中运动员消极比赛,这样就对不起观众了,当然应该罚分。6、对方犯规受劝告,犯规就得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何确定犯规散打项目是一项对抗十分激烈的运动,虽然大多数运动员都有很好的武德,但保不准打急了什么招都使。美国著名拳击运动员泰森打急了还当着几亿电视观众咬别人的耳朵,一些无名小卒就更保不准了。对犯规的处罚是对这类武德较差的运动员的一种惩罚性教育。规则规定的犯规有两大类,一类是侵人犯规,侵人犯规极容易给对手造成伤害,因此场上裁判对侵人犯规的处罚极严厉,甚至当有些运动员有侵人犯规的倾向时,场上裁判就会给予提醒,这叫做必要提示。二类是技术犯规,主要指一些不符合规则要求会对比赛造成一定影响的行为。侵人犯规主要有七种:1、在场上裁判员口令“开始”前或“停”后进攻对方。2、击打对方禁击部位。3、用头、肘和反关节动作进攻对方。4、用膝攻击对方头部。5、使用迫使对方头部先着地的摔法或有意砸压对方。6、用腿法攻击倒地一方的头部。7、用牙咬对方。这七类犯规只要故意使用一种,对手就够悬的。观众现场看见每场比赛前场上裁判都要叮嘱运动员几句,这是在开赛前再次提醒运动员不要侵人犯规,否则场上裁判就会不客气,这叫先礼后兵。 技术犯规虽然没有大的危害,但会使比赛不好看,或者会影响散打王争霸赛的形象。技术犯规有八种:1、消极搂抱对方。2、消极逃跑躲避对方攻击。3、用手抓住围绳进攻对方或不正当地利用围绳或立柱。4、处于不利状况时要求暂停。 5、比赛中对裁判员有不礼貌的行为、语言或有其他不服从裁判的行为。6、有意拖延比赛时间。7、上场不戴或吐落护齿,有意松脱护具。8、教练员及助手严重违反规则。对犯规的处罚措施主要有三种:劝告、警告和取消比赛资格。技术犯规一般给予劝告,对手得1分。2、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侵人犯规,一般给予警告,对手得2分。运动员故意伤人或者虽然不是故意的犯规却使对方不能比赛时,就要被取消当场的比赛资格,并视情况给予禁赛处分。这种处分一般是比较谨慎的,场上裁判不能独立执行,只能由裁判长进行确定。有些武德比较差的运动员有时也会诈伤,实际上有时只是对方无意碰了一下,根本没有受伤,却装着巨痛无比的样子,只要场上裁判发现这种情况,不但不到分,而且还要被罚分。观众观看比赛时不妨留意,肯定能发现这种情况。[编辑本段]【发展】通过学习和训练散,能够发展人的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同时散手又是一项以抗性体育运动,可以发展人的心智,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锻炼。坚持散手训练,可强筋骨,壮体魄。散手是以双方互相对抗为运动形式,这就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正确把握进攻的时机,防守要到位,反击要及时,从而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同时还要针对不同的对手和双方临场的变化,提高应变能力,以及提高击打和抗击打的能力,这一切都完全起到了掌握防身自卫和克敌制胜的技能的作用。初学散手,要忍受拉韧带的痛苦;攻防练习,要承受击打和抗击打的皮肉之苦;进行实战,要克服胆怯、犹豫、紧张、鲁莽等不良心理反应。散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通过长期的散手训练,可以培养练习者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灵活等精神,进而形成成熟、稳健、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武术搏击有很强的生命力,延续到现在,除与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运动的本身特点有极大关系外,其搏击形成所具备的较高观赏性,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散于比赛不仅刺激、激烈,而且斗智、斗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中国武术徒手搏击,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传到日本,当时称“唐手”,后来改称“空手”。如今有许多国家的武术爱好者不仅喜爱中国套路技术,而且喜欢散手运动。通过与各国选手较技,不仅可以促进国际武艺交流,将中国散手运动推向世界,而且也可以增进各国运动员之间的了解和发展,促进国际文化交往。面对当今社会的需求,我们除了要立足于养成擒敌捕盗和防身自卫的本领,去继承和发展传统武术的徒搏技术,并把杀敌技要保留到军警技术中外。还要顺应武术徒搏技术已从总体上向体育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到广阔的体育天地中去寻求武术徒搏技术发展的空间,开发和创制不同技击特色、不同竞赛规则的徒搏比赛方式。武坛将因徒搏比赛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而生机勃勃,更加灿烂。武术传习者会因兼习多种徒搏技法,参加多种徒搏竞赛,而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也只有通过这种多样化的发展,才可能全面的展示出武术的全貌,促进武术的全面发展。

摘 要: 武术散打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在精神教育、文化包装和专门的健身训练内容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在推广中应加大力度,重视精神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大众健身的训练大纲,采用合理的宣传包装手段,从而使武术散打运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成为人们终身的体育健身项目,为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关键词: 武术散打运动 精神教育可持续发展 包装 宣传武术散打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伟大结晶,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阴阳学理论,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散打是武术对抗形式的一种,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斗智斗勇,战胜对方的格斗运动项目。如今,散打运动赛事频繁,正大步地走向世界,走向职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散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颇受观众的青睐。因此,推广武术散打运动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武术散打运动的健身功能更是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在推广武术散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问题,这给散打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甚至在有的地区散打运动处于停滞状态。1.武术散打练习者获取散打信息的途径1.1电视大部分的练习者是通过电视了解散打这项运动的,因此加强通过电视媒体推广散打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现在电视是一般家庭的娱乐消遣方式,是大部分人不可缺少的消遣方式之一,因此现在的电视节目日趋增多。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节目的质量,很多国家都有自己专门的体育频道。所以现在很多散打信息都通过电视进行播放,例如CCTV-5和各省市体育频道经常对散打赛事进行报道,特别是“散打王”的报道频率甚高。1.2网络网络在这几年突飞猛进,已经普及全球,特别是在大学里,各个学院和宿舍都装有宽带,这使大学生有了比电视更加快捷的了解信息的渠道。奥运会、世界杯等都已经在网络上直播。现在有很多网民都是从网络上获得散打的信息。1.3报纸不少人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信息。许多人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就是看报纸,报纸是很多没时间看电视和上网的人得知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报纸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国内报纸对散打的报道并不多,连锦标赛有时都没有具体报道,仅仅是一笔带过。1.4朋友许多人在闲暇的时候总会和朋友一起聊聊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最近发生的大事,其中常常包括体育活动。通过朋友这个渠道,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更加了解散打。2.目前在散打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2.1精神教育练武之人历来都非常重视武德修养,但真正做到注重武德修养的只是那些对武术了解深刻、投身武术教育传播的前辈。武术的精神博大精深,刚入门的年轻人对武术道德礼仪认识不足,道德传播只流于表面形式,因而我们所见到的武德体现远远落后于跆拳道的礼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术散打的发展。2.2可持续发展要使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要对散打项目的性质、方法规律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具体地说,散打有以下几种发展可能:一是恢复和保持中国武术的技击特点,改变现在人们印象中的“拳击加抱腿摔”的形象;二是延续目前的状态;三是继续向泰拳等其他项目靠拢,成为国际搏击的一员。我们的意见是,“只有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决不能以牺牲民族特点为代价。只有使散打赛场真正成为展示中国武术精髓的舞台,让人们看到各种精妙的拳法、腿法、摔法,散打才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舞台。2.3讲究包装文化包装最直接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训练馆的氛围,就是整体给人的感觉。大部分健身俱乐部训练房是临时租用的,在开散打课时才会在墙上临时挂上俱乐部的标志,给人很不严肃的感觉;第二,训练服装。很多训练馆的训练服装不统一。训练者有的穿长裤,有的穿短裤,且颜色很杂。个别学员文明礼仪意识较差,在训练中身体出汗了就会脱掉外衣,随处乱扔,一堂训练课下来,训练场地极其杂乱。有的学员极不注重个人形象,经常赤裸上身进行训练,毫不顾忌对女性与儿童学员的影响,造成很坏的影响。现代社会商业竞争讲究的是包装,同样的物品,包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价格高低和利润多少。武术散打内容丰富,练习者需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想使人一看就拿欢上它,首先就要从服装上去改变它。以韩国的跆拳道为例,据考证最早是由中国的武术发展过去的,而其却在四五十年间就风靡世界,拥有众多爱好者,不能不说有它的独到之处。就其服装而言,统一的白色道服,等级鲜明的道带,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跆拳道练习者。道服对练习者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容易激发练习的兴趣。所以,中国武术散打应该也有自己的服装,服装既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能让大众接受,穿着方便、便于训练,同时又要有一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武术练习者的效果。这样就能体现出现代散打的预期效果,使武术内外合一。2.4注重宣传自身的包装无疑是重要的,但在宣传上的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武术不是奥运项目,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往往只是片言只语。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散打具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我们说散打是中国文化审美特征性的意识标准,我们现在还在沿用着传统的师重形授,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武术内涵。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的认识本来就很不全面,因此,他们对武术的学习和掌握只能停滞在形式上。因此中国武术散打要想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有细致的说明。我们应该努力探索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相通之处,研究武术散打与中国文化相通之处,在宣传时,努力地将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武术在外国人心中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3.结论及建议3.1通过武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武术散打。3.2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大众健身的训练大纲。加强散打运动健身作用的宣传,并针对散打俱乐部制定一系列与竞技散打不同的段位或等级制度。3.3加强对武术散打的宣传,要有细致的解释说明,将武术散打与中国文化有机的融合起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形象。3.4散打运动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而简单易学,有很好的健体与防身功能,且能提高练习者的精神气质,很有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徐春毅,卫志强.影响我国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2]曾恒辉.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3]王震.试论武术与当代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3,(8).[4]徐春毅,卫志强.影响我国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5]吉洪林.加快武术散打发展的战略措施——包装与宣传[J].搏击武术科学,2005,(8).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散手运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 散手运动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项目,选手要想在其中获得比赛的胜利,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特别是与运动员技术与战术以及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就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技术与组合技术两大类型。组合技术又可分为上肢组合与下肢组合,但相对散手运动特点而论,上、下肢组合技术是不可分割的,换句话说只有上下肢动作组合技术才是散手运动的主要动作技术。再就现时散手规则的得分及实战打法而论,能熟悉掌握上下配合,"指上打下,指下打上"的实战技术,也就是进入了更深一层的技术领域。古时谚语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这也说明,如全面运用身体各部位参与实战、充分发挥,才能更有效地发展自身能力,战胜对手。 至此,本文试图观察对几种常用组合动作在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对其使用次数、有效次数、成功率及有效比例进行统计、分析与探讨,从而为散手运动的比赛与训练提供一下参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对第8届全运会散手预赛中水平较高的湖南队、河北队、山东队15名队员在比赛中运用拳腿组合进行调研(见表)。 (2)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 2分析与讨论 (1)前侧踹跟后手直拳。使用的次数是64次,有效次数达到51次,成功率占79%。前侧踹腿跟后手直拳这个拳腿组合动作主要体现力量大、速度快,适应于进攻,两个单个动作的运动路线都是直线,攻其对手胸及头部,具有"指下打上"的攻法,对运动员自身来讲运用此动作后自身重心不变,还可随机反应再出各种动作与防守。此动作具有强烈的杀伤力,一般适应于身材高的运动员运用。表1 湖南队、河北队、山东队拳腿组合运用情况统计表动作名称 使用次数 有效次数 成功率(%) 使用比例(%)前侧踹后直拳 64 51 79 22后边腿加后摆腿 60 48 80 20前小边腿后直拳加后大边腿 45 25 55 16后边腿后摆拳加后侧踹 30 18 60 11前手格挡后直拳加后边腿 54 43 79 18前正蹬后直拳加前小边腿 35 18 51 13 (2)后边腿加后摆拳。使用次数是60次,有效次数达到48次,成功率80%。此动作的单个动作运动路线是弧线,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力量大,一般作用于防守反击,击其对手头部及胸腰部位,具有"指上打下"的打法。此打法是成功率最高的,但其缺点是当出此动作后,运动员自身重心大幅度移动,不能作到及时防守及再进攻。一般适合在双方运动员体力大量消耗时使用。 (3)前小边腿后手直拳加后边腿。使用次数是45次,有效率25次,成功率占55%。此动作运用时要求速度一定要特别快,适用于进攻,攻击对手的上中下三大部位。具体进攻路线为先弧线再直线再后弧线,其特点是快速进攻,攻其不备。适用于动作敏捷,速度快的运动员运用。 (4)后小边腿跟后摆拳加后转身侧踹。动作的运用次数为30次,有效次数达到18次,成功率为60%。该动作的特点是在双方拼打时有意拉开距离之用,并乘机得分。进攻路线是弧线,弧线再直线。选手当击打完后需迅速撤离身体重心。此动作适应于灵活性的运动员运用。 (5)前手格挡,后手直拳加后边腿。此组合动作的运用次数为54次,有效率为43次,成功率达到77%。该动作一般运用于防守反击,进攻路线先直后弧线。因为动作的惯性大,相对之下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在与对手紧逼时使用最为理想。一般就力量大、猛的具有进攻性强烈的运动员使用,较为合适。 (6)前腿正蹬跟后手直拳加前小边腿。动作的运用次数是35次,有效率为18次,成功率达到51%。该动作适用于进攻得分,进攻路线为直线、直线及弧线。属于轻巧打法。运动员完成该运动时,还可保持重心不变,随时都可防守反击及出击。 3总结与建议 (1)前侧踹后直拳,其表现速度快、力量大,运动员可运用自身的协调性尽量发挥潜在 力量,在比赛中运用次数多,且成功率高,杀伤力大,随时都能给对方一个很强的威摄力,所以我建议在以后散手的训练及比赛中应大力提倡练习及使用。 (2)后小边腿后摆拳加转身后侧踹,表现动作的灵活性与运动员自身心理良好的素质。该动作属于轻巧灵活类型。进攻完后及时拉开距离出侧踹得分,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而自己又能明显得分。该动作技术性强烈,真正体现了中华武术的技击精髓,所以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大力提倡练习及使用。 (3)对于其它组合动作,作为全面技术的基础,我们也应该适当地加强训练,为以后的散手事业打下坚定的基础。

可以说散打在生活中的作用。

散打研究论文

某人路过,同理需求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知道你是否确定了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另一类是专业学科本身发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问题。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尽快从上述两大类中确定一个方向。二、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论文题目地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摘 要: 武术散打运动在开展过程中,在精神教育、文化包装和专门的健身训练内容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在推广中应加大力度,重视精神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大众健身的训练大纲,采用合理的宣传包装手段,从而使武术散打运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成为人们终身的体育健身项目,为我国武术散打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关键词: 武术散打运动 精神教育可持续发展 包装 宣传武术散打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伟大结晶,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武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阴阳学理论,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一。散打是武术对抗形式的一种,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斗智斗勇,战胜对方的格斗运动项目。如今,散打运动赛事频繁,正大步地走向世界,走向职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散打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颇受观众的青睐。因此,推广武术散打运动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高中国人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方式。武术散打运动的健身功能更是武术界一直关心的问题,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但在推广武术散打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种种问题,这给散打的发展带来了很多困难,甚至在有的地区散打运动处于停滞状态。1.武术散打练习者获取散打信息的途径1.1电视大部分的练习者是通过电视了解散打这项运动的,因此加强通过电视媒体推广散打的可行性是非常高的。现在电视是一般家庭的娱乐消遣方式,是大部分人不可缺少的消遣方式之一,因此现在的电视节目日趋增多。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节目的质量,很多国家都有自己专门的体育频道。所以现在很多散打信息都通过电视进行播放,例如CCTV-5和各省市体育频道经常对散打赛事进行报道,特别是“散打王”的报道频率甚高。1.2网络网络在这几年突飞猛进,已经普及全球,特别是在大学里,各个学院和宿舍都装有宽带,这使大学生有了比电视更加快捷的了解信息的渠道。奥运会、世界杯等都已经在网络上直播。现在有很多网民都是从网络上获得散打的信息。1.3报纸不少人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的重大信息。许多人的主要消遣方式之一就是看报纸,报纸是很多没时间看电视和上网的人得知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报纸的信息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国内报纸对散打的报道并不多,连锦标赛有时都没有具体报道,仅仅是一笔带过。1.4朋友许多人在闲暇的时候总会和朋友一起聊聊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最近发生的大事,其中常常包括体育活动。通过朋友这个渠道,人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从而更加了解散打。2.目前在散打运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2.1精神教育练武之人历来都非常重视武德修养,但真正做到注重武德修养的只是那些对武术了解深刻、投身武术教育传播的前辈。武术的精神博大精深,刚入门的年轻人对武术道德礼仪认识不足,道德传播只流于表面形式,因而我们所见到的武德体现远远落后于跆拳道的礼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武术散打的发展。2.2可持续发展要使武术散打可持续发展,我们首先要对散打项目的性质、方法规律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具体地说,散打有以下几种发展可能:一是恢复和保持中国武术的技击特点,改变现在人们印象中的“拳击加抱腿摔”的形象;二是延续目前的状态;三是继续向泰拳等其他项目靠拢,成为国际搏击的一员。我们的意见是,“只有是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在强调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决不能以牺牲民族特点为代价。只有使散打赛场真正成为展示中国武术精髓的舞台,让人们看到各种精妙的拳法、腿法、摔法,散打才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舞台。2.3讲究包装文化包装最直接地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训练馆的氛围,就是整体给人的感觉。大部分健身俱乐部训练房是临时租用的,在开散打课时才会在墙上临时挂上俱乐部的标志,给人很不严肃的感觉;第二,训练服装。很多训练馆的训练服装不统一。训练者有的穿长裤,有的穿短裤,且颜色很杂。个别学员文明礼仪意识较差,在训练中身体出汗了就会脱掉外衣,随处乱扔,一堂训练课下来,训练场地极其杂乱。有的学员极不注重个人形象,经常赤裸上身进行训练,毫不顾忌对女性与儿童学员的影响,造成很坏的影响。现代社会商业竞争讲究的是包装,同样的物品,包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着价格高低和利润多少。武术散打内容丰富,练习者需要长期练习才能体会到它的内涵。想使人一看就拿欢上它,首先就要从服装上去改变它。以韩国的跆拳道为例,据考证最早是由中国的武术发展过去的,而其却在四五十年间就风靡世界,拥有众多爱好者,不能不说有它的独到之处。就其服装而言,统一的白色道服,等级鲜明的道带,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跆拳道练习者。道服对练习者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容易激发练习的兴趣。所以,中国武术散打应该也有自己的服装,服装既要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能让大众接受,穿着方便、便于训练,同时又要有一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武术练习者的效果。这样就能体现出现代散打的预期效果,使武术内外合一。2.4注重宣传自身的包装无疑是重要的,但在宣传上的包装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武术不是奥运项目,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往往只是片言只语。作为中国武术的重要内容,散打具有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我们说散打是中国文化审美特征性的意识标准,我们现在还在沿用着传统的师重形授,教师的言传身教无法使学生真正理解武术内涵。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的认识本来就很不全面,因此,他们对武术的学习和掌握只能停滞在形式上。因此中国武术散打要想走向世界,就一定要有细致的说明。我们应该努力探索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相通之处,研究武术散打与中国文化相通之处,在宣传时,努力地将它们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武术在外国人心中一定会有一个全新的面貌。 3.结论及建议3.1通过武德教育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武术散打。3.2研究出一套适合于大众健身的训练大纲。加强散打运动健身作用的宣传,并针对散打俱乐部制定一系列与竞技散打不同的段位或等级制度。3.3加强对武术散打的宣传,要有细致的解释说明,将武术散打与中国文化有机的融合起来,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形象。3.4散打运动是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丰富而简单易学,有很好的健体与防身功能,且能提高练习者的精神气质,很有推广意义。参考文献:[1]徐春毅,卫志强.影响我国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2]曾恒辉.武术散打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4).[3]王震.试论武术与当代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03,(8).[4]徐春毅,卫志强.影响我国竞技武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6).[5]吉洪林.加快武术散打发展的战略措施——包装与宣传[J].搏击武术科学,2005,(8).

散打训练研究的论文

散打的前身称为散手,是中华武术的精华;是具有独特中华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多年来在民间流传发展并深受人民喜爱。散打的起源与发展,是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同步。它从先辈的生产劳动,生存斗争缘起,但又服务于此,演化至今成为华夏民族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下面是学术堂整理的20个散打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 武术散打比赛中节奏控制的调查研究2、 太极拳中捋法在散打摔法中的异同分析3、 我国武术散打软实力研究4、 散打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研究5、 我国普通高校武术散打课程教学改革路径探讨6、 不同级别优秀散打运动员鞭腿技术动作特征及其对击打速度的影响7、 我国男子散打运动员运动成绩与年龄特征的研究8、 吉首大学公共体育散打选项课教学研究9、 高校开展大学生武术散打比赛的可行性研究10、 高校散打教学中体育游戏的运用研究11、 散打动作技能自动化的心理训练12、 应用能力培养背景下体育专业散打技术课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以百色学院为例13、 散打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前瞻性发展思考14、 “体育强国梦”视域下武术散打赛事市场化的瓶颈与趋向15、 文化融合视角下武术散打的生成研究16、 竞赛规则牵引下的散打技术发展17、 延安大学散打专修学生运动损伤状况及其成因分析18、 条件性实战在散打训练中的运用探究19、 散打运动肩部损伤类型及预防研究20、 对散打运动中防守反击战术的运用研究

高校体育开展武术散打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提出和武术散打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许多高校体育中已经开展了武术散打教学,这是武术散打发展的结果。但武术散打是一项典型的竞技体育,所以对普通大学生开展散打运动,无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还是教学内容设置都应引起教育者的思考。关键词:高校体育;武术散打;问题 前言散打已经发展成为区别于拳击、泰拳、跆拳道等国外对抗运动的中国特色的竞技对抗体育运动,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中开设散打内容,是散打运动发展的必然,也是基层散打教师的期盼,有着广泛的学生基础。练习散打可以增强体质,防身自卫,传播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尊师爱友、勇于吃苦、奋发向上、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学习散打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文化素养。但对普通大学生的散打教学应区别于专业训练,在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应注意几个问题。一、高校体育开展散打教学需注意的问题1.竞技散打与普通散打之间的差异(以下暂把普通大学生使用的散打书定名健康散打)举国体制下,散打运动更多以竞技散打形式表现出来。注重的是散打的特殊本质(技击性);而针对普通人群的健康散打,突出的应该是散打运动的一般本质(健身与文化性)。竞技散打和健康散打(或大众散打)两者有着共同和不同之处。两种意义上的散打都是以传统武术为母体。虽说是东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产物,但都能突出地反映浓烈的东方民族传统色彩。包含了中国哲学、民俗学、兵学、美学、养生学和中医学,都具有强身健体、陶冶情操、观赏和娱乐、增进交往等功能。两者又表现出不同之处。第一,对象不同。竞技散打拥有稳定的训练群体,在“举国体制”的保障下,竞技散打形成了从业余体校、传统项目学校、运动技术学校到散打优秀运动队的三级人才培养网络。健康散打的对象是学生和一些散打爱好者。第二,竞赛规则不同。竞技散打具有严格的竞赛规则,倡导“费厄泼赖”精神,它不承认除体力、智力之外的任何不平等,昭示了拼搏奋斗的价值。健康散打注重的是健身与娱乐,在安全的条件下,对散打规则的使用某些方面并不做严格要求,如不同级别间的对抗,不同性别问的对抗等。第三,竞争对抗程度不同。竞技散打表现激烈的竞争对抗,竞争是体育活动的固有属性,更是竞技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最高的竞技法则。竞争性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与融合的焦点,竞技散打也是传统武术在吸取西方体育竞技思想的产物,竞争对抗是竞技散打区别于其他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竞技散打与健康散打在竞争对抗上表现程度不同。第四,动机不同。竞技散打追求强烈的功利目的,一切竞技散打比赛,争分夺牌都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共同的价值追求。健康散打注重的是自身的发展,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健身方式,旨在锻炼身体,陶冶情操。2.健康散打在内容设置和规则上应区别于竞技散打健康散打应该结合学生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结合散打一般本质—— 健身本质和民族文化本质。以散打健身功能为主线重新整合,推出散打相应的“套路”,突出武德教育,强化礼仪规范。针对没有武术基础、没有经过系统身体运动训练的普通大学生来说,以基本技术练习为主,更多以手脚技术为主,结合简单组合动作,限制摔法。实战方面,禁打部位除外,还应主张打击时力量化整为零的练习方法,即拳脚接触到对方身体一刹那,力量收回,或点击到对方身体某个部位,裁判员立即叫停,计算得分。打击只能点击而不能连击,或者连击而不能重击,腿不能击打头部;针对学生的耐力差原因,一局胜利制,比赛时间以1分30秒为一局,以点击数量多的为胜。展现出散打的特殊本质——技击本质即可。3.散打课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竞赛激励机制(1)高校体育散打教学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对老师、学生都会有消极作用,不利于调动老师、学生的教与学的积极性。尤其对学生的评价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一次考试上,或者仅仅看几个单个基本技术。应该对学生的散打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给学生留有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2)建立大学生散打竞赛激励机制。竞争是体育的本质属性。体育就是通过刻苦努力来陶冶情操,没有竞争就不是体育,体育失去竞争也就不可能有生命力。散打运动的基本特征就是格斗对抗,就是竞争,这种竞争通过竞赛来体现。所以,建立完善的竞赛制度,可以有助于散打运动的发展生刻苦训练的成绩要通过比赛表现出来,个人价值、个人魅力也同时通过竞赛体现出来。有了比赛,也就有了训练的目标,有了练习的动力。在大学生中开展散打竞赛,学校可以建立“新规则”下的校级散打竞赛制度,通过学校的散打比赛,选拔出优秀散打队员参加省级间大学生的散打比赛。通过学校的散打赛事,对散打造成影响,有利于散打运动的传播,通过省级以上的比赛,树立学校的影响,从而加强领导对散打运动的认识。同时通过散打比赛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学习,提高技术水平。4.散打教材与教学方法市场上散打书籍都是竞技散打用书,它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都总结于竞技训练中,不适应普通大学生使用,对不同兴趣、不同身体素质的大学生进行散打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教材内容趋于过时老化;内容的设置不利于新时代培养人才的需要,也跟不上散打运动的发展,尤其是散打规则的变化,近年来,散打运动在党和政府、广大武术散打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努力下,散打运动发展迅速,散打规则的变化也是与时俱进,教材的使用制约了学生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掌握。不利于理论指导实践。应以健康与娱乐为主线创编一本“健康散打”教材。二、结束语正如刘三元先生所云:“弘扬民族文化的误区,最核心、最根本的在于我们不是缺少优秀传统文化,而是缺少优秀文化的教育。”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对抗性、观赏性,它是一项年青人喜爱的运动。大学是传播武术散打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也是年青人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一站,所以作为文化传播中心的大学进行散打文化传播,有着重要意义。现在的学校体育中,民族传统的东西太少了,缺的就是这方面的教育。武术散打的传播与发展问题,不仅有利于民族文化在具有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弘扬民族精神;而且能通过武术散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1]杨祥全,姚静辉.武术发展分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6,6:89—91.[2]洪浩.竞技武术的概念界定与本质新论[J]_体育学刊,2005,12(5):53-55.[3]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l3(2):76-78希望对您有帮助。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一)选题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本科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长,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但所写论文要与本专业所学课程有关。(二)查阅资料、列出论文提纲题目选定后,要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开展调研和进行实验,搜集、查阅有关资料,进行加工、提炼,然后列出详细的写作提纲。(三)完成初稿根据所列提纲,按指导教师的意见认真完成初稿。(四)定稿初稿须经指导教师审阅,并按其意见和要求进行修改,然后定稿。一般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最好不要太泛,越具体越好,而且老师希望学生能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不知道你是否确定了选题,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你如果需要什么参考资料和范文我可以提供给你。还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直接问我,希望可以帮到你,祝写作过程顺利毕业论文选题的方法:一、尽快确定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 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从毕业论文题目的性质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另一类是专业学科本身发展中存在的基本范畴和基本理论问题。大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爱好,尽快从上述两大类中确定一个方向。二、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定毕业论文的具体题目在选题的方向确定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调查和研究,来进一步确定选题的范围,以至最后选定具体题目。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选题方法。 浏览捕捉法 :这种方法就是通过对占有的文献资料快速地、大量地阅读,在比较中来确定论文题目地方法。浏览,一般是在资料占有达到一定数量时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这样便于对资料作集中的比较和鉴别。浏览的目的是在咀嚼消化已有资料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寻找自己的研究课题。这就需要对收集到的材料作一全面的阅读研究,主要的、次要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观点的都应了解,不能看了一些资料,有了一点看法,就到此为止,急于动笔。也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观点或看了第一篇资料后得到的看法去决定取舍。而应冷静地、客观地对所有资料作认真的分析思考。在浩如烟海,内容丰富的资料中吸取营养,反复思考琢磨许多时候之后,必然会有所发现,这是搞科学研究的人时常会碰到的情形。 浏览捕捉法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广泛地浏览资料。在浏览中要注意勤作笔录,随时记下资料的纲目,记下资料中对自己影响最深刻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记下脑海中涌现的点滴体会。当然,手抄笔录并不等于有言必录,有文必录,而是要做细心的选择,有目的、有重点地摘录,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一些相同的或类似的观点和材料则不必重复摘录,只需记下资料来源及页码就行,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 第二步,是将阅读所得到的方方面面的内容,进行分类、排列、组合,从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材料可按纲目分类,如分成: 系统介绍有关问题研究发展概况的资料; 对某一个问题研究情况的资料; 对同一问题几种不同观点的资料; 对某一问题研究最新的资料和成果等等。 第三步,将自己在研究中的体会与资料分别加以比较,找出哪些体会在资料中没有或部分没有;哪些体会虽然资料已有,但自己对此有不同看法;哪些体会和资料是基本一致的;哪些体会是在资料基础上的深化和发挥等等。经过几番深思熟虑的思考过程,就容易萌生自己的想法。把这种想法及时捕捉住,再作进一步的思考,选题的目标也就会渐渐明确起来。

可以说散打在生活中的作用。

文化产业论文的研究思路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第1章:中国文化产业定义及发展环境分析

1.1 文化产业定义

1.1.1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统计范围

(1)文化产业的定义

(2)文化产业的统计范围

1.1.2 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文化产业的活力和潜能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2)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低碳产业

(3)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维度

1.2 文化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2.1 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1.2.2 文化产业主要政策及规划

(1)中国文化产业主要政策

(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1.2.3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分析

1.3 文化产业经济环境分析

1.3.1 宏观经济发展分析

1.3.2 宏观经济与文化产业相关性

1.4 文化产业社会环境分析

1.4.1 居民收入分析

1.4.2 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分析

1.4.3 居民文化消费理念分析

1.5 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

第2章: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及经验借鉴

2.1 国际文化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2.1.1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美国: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文化产业

(2)欧盟:追求多民族文化的生态平衡

(3)英国: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

(4)德国:卓越的会展业

(5)法国: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部分

(6)日本:三位一体战略

(7)韩国:文化立国战略

2.1.2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美国:市场驱动型

(2)英/法:资源驱动型

1)英国—文化资源

2)法国—资金资源

(3)日/韩:政策驱动型

1)日本

2)韩国

2.1.3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情况

2.1.4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政策

(1)创意产业的相关政策

(2)创意产业政策发展趋势

2.1.5 国际文化创意产业经验

2.1.6 国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1)规模化、集约化和垄断化

(2)不平衡化

(3)融合化

(4)区域化与多元化

(5)高科技化

2.2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2.1 美国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2.2.2 美国文化产业细分市场发展状况

(1)文化艺术业现状

(2)表演艺术

(3)艺术博物馆

1)美国艺术博物馆发展现状

2)美国艺术博物馆运营情况

3)美国优秀艺术博物馆运营案例---古根海姆博物馆

4)美国优秀艺术博物馆运营案例---美国旧金山探索馆

(4)电视电影业

1)电视业

2)电影业

(5)出版业

1)报业

2)出版业

(6)音乐唱片业

2.2.3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

(1)全面立法,保护知识产权

(2)政策扶持,促进产业发展

(3)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运作模式

(4)拓宽产业资金来源渠道

2.3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3.1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广播影视业

1)广播业

2)电影业

(2)出版业

1)报刊业

2)图书业

2.3.2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2.3.3 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

2.4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4.1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1)动画市场现状

1)动画产业市场规模

2)动画产业细分市场

(2)电视市场现状

(3)电影市场现状

(4)文化艺术业现状

1)日本博物馆发展现状

2)日本博物馆运营模式

3)日本优秀博物馆运营案例---日本未来科学馆

2.4.2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创新实施体系

(2)产业合作

2.4.3 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

(1)政府部门支持

(2)完善相关法规

(3)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创新水平

(4)强化金融支持,提供资金保障

2.5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5.1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2.5.2 文化产业规模

2.5.3 文化产业进出口

2.5.4 韩国电影产业

(1)韩国电影总票房情况

(2)韩国观影人数情况

2.5.5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2.5.6 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借鉴

(1)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2)文化与现代工业相结合

(3)创造投融资及技术条件

第3章: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研究

3.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3.1.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文化产业机构及从业人员情况

(2)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

(3)艺术表演团体

(4)文物机构

(5)文化产业资金投入情况

3.1.2 文化产业市场规模

3.1.3 中国文化产业经营状况

(1)文化市场经营状况

(2)艺术表演团体经营状况

3.1.4 中国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1)行业类别分析

(2)产业类型分析

(3)地区营收分析

3.2 中国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3.2.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3.2.2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1)文化产业发展整体思路

(2)主要细分领域发展思路

3.2.3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数字文化产业将成为主流文化产业

(2)活动经济将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增长点

(3)文化内容产业将繁荣发展

(4)文化产业人才进一步得到重视

(5)商业模式竞争将成为文化企业竞争的主流

3.3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3.3.1 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3.3.2 中外文化产业竞争力差异比较

(1)产业概念比较

(2)产业实力比较

1)人力资源比较

2)资金实力比较

3)技术实力比较

4)市场化能力

5)资源转化能力

6)创新能力

3.3.3 产业潜力比较

3.3.4 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分析

(1)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2)中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劣势

3.3.5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3.4 中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3.4.1 中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1)国内法律

(2)国际条约

3.4.2 中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1)著作权保护

1)2020年《著作权法》修改

2)著作权保护现状

(2)文化产品的商标保护

(3)地理标志与文化产品的保护

(4)专利权保护

(5)商业秘密保护

(6)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

3.4.3 中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建议

(1)版权保护制度建设的建议

(2)文化产品的商标保护建议

(3)文化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建议

(4)专利权保护建议

(5)商业秘密保护建议

(6)传统文化资源保护建议

3.4.4 中国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最新动态

(1)《世界知识产权指标》

1)专利

2)商标

3)地理标志

4)《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第4章:中国文化产业细分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

4.1 中国图书出版业发展分析

4.1.1 图书出版行业发展概况

4.1.2 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规模

(1)经济总量规模

(2)图书出版类别

(3)出版物结构

(4)进出口分析

(5)版权引进输出情况

4.1.3 图书出版行业竞争状态

(1)行业内部竞争

(2)上游对图书出版行业的议价能力

(3)下游对图书出版行业的议价能力

(4)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

(5)行业替代品威胁

(6)竞争情况总结

4.1.4 图书出版行业市场规模

4.1.5 图书出版行业发展趋势

(1)传统与数字合作大于竞争

(2)大众图书+数字图书出版

(3)专业图书+数字图书出版

(4)教育图书+数字图书出版

(5)图书成为奢侈品是趋势

4.2 中国电视产业发展分析

4.2.1 电视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1)电视产业基础

1)电视台数量

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2)电视节目制作

1)电视节目套数

2)电视节目制作时间

3)电视节目播出

4.2.2 电视市场收视特征分析

(1)每日户均收视时长

(2)地域用户特征

1)不同地域用户活跃时段

2)不同地域用户频道偏好

4.2.3 电视市场竞争趋势分析

(1)各级频道竞争现状

(2)电视内容市场竞争

4.2.4 电视节目发展趋势分析

(1)电视内容与表演或其他领域深度融合

(2)与新媒体联合增加观众粘性

(3)明确节目定位,抢占受众市场

4.3 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

4.3.1 中国电影产业市场概览

4.3.2 电影产业发展规模分析

(1)电影院线影院规模

(2)电影产量规模

(3)电影观众规模

4.3.3 电影产业竞争格局分析

(1)区域竞争

(2)企业竞争

4.3.4 电影产业市场规模

4.3.5 电影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电影创作与网络文学“联姻”越来越普遍

(2)大数据和云计算减少电影投资的盲目性

(3)互联网拓展了电影行业的营销与播放渠道

(4)互联网还为大部分无法进入院线的中小成本电影开辟了播放渠道

(5)互联网催生出新的电影类型—微电影

4.3.6 电影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4.4 移动媒体产业发展分析

4.4.1 移动媒体分类与概况

4.4.2 移动媒体基础资源发展情况

(1)手机网民规模

(2)网民城乡结构

(3)互联网普及率

4.4.3 互联网络接入设备

4.4.4 移动媒体产品与服务发展情况

(1)移动通信的发展

(2)移动搜索的发展

(3)移动游戏的发展

(4)其他移动媒体的发展

4.4.5 移动媒体发展趋势分析

4.5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

4.5.1 动漫产业供需分析

(1)动漫产业市场供给分析

(2)动漫产业市场需求分析

(3)动漫市场供求变动原因

4.5.2 动漫产业市场竞争分析

(1)动漫产业全球竞争地位

(2)动漫产业国内竞争格局

4.5.3 动漫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打造原创IP,以内容为王

(2)动漫企业探索市场化发展道路

(3)动漫创意企业联合化

(4)校企合作日益频繁

(5)视频网站将推动产业发展

4.5.4 动漫产业市场规模分析

4.6 中国文化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4.6.1 文物地产发展现状分析

(1)文化地产市场发展概况

(2)文化地产市场特点分析

(3)主要文化地产项目汇总

(4)文化地产项目主要类型

4.6.2 文物地产市场需求分析

4.6.3 文物地产项目发展趋势分析

4.6.4 文物地产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分析

(1)旅游文化地产投资机会分析

1)旅游文化地产特点分析

2)旅游文化地产主要类型

3)旅游文化地产开发模式

4)旅游文化地产投资机会分析

5)旅游文化地产项目成功要素

(2)影视地产投资机会分析

1)影视地产运营模式分析

2)影视地产发展方向分析

3)影视地产投资机会分析

(3)文化Mall投资机会分析

1)文化Mall发展现状分析

2)文化Mall投资机会分析

3)文化Mall建设经验与建议

(4)博物馆地产投资机会分析

1)博物馆总体建设情况

2)博物馆运营情况分析

3)博物馆地产投资机会与风险

4)博物馆地产投资策略建议

第5章:中国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及运营分析

5.1 文化产业基地概述

5.1.1 文化产业基地的概念和类型

(1)文化产业基地概念

(2)文化产业基地类型

(3)文化产业园区

5.1.2 文化产业基地的功能

(1)文化产业基地的经济功能

(2)文化产业基地的社会文化功能

5.2 中国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发展分析

5.2.1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概况

(1)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规模

(2)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5.2.2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分析

(1)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规模

1)历届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2)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

(2)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华侨城集团公司发展分析

1)公司简介

2)公司荣誉

3)主营业务

4)管理架构

5)文化产业经营情况

(3)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西安曲江新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荣誉

3)园区架构

4)文化产业经营情况

5)园区运营情况

6)园区规划

(4)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沈阳棋盘山开发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架构

3)文化产业经营情况

4)园区规划

(5)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曲阜新区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产业布局

3)文化产业经营情况

(6)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定位

3)产业布局

4)园区规划

5)园区经营情况

(7)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张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荣誉

3)目标定位

4)园区经营情况

5)园区成功经验总结

(8)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长沙天心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荣耀

3)园区经营情况

4)园区发展现状

5)文化产业布局

(9)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都青羊绿舟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经营情况

3)文化产业布局

(10)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安徽省蚌埠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经营情况

3)文化产业布局

(11)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甘肃省敦煌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文化产业布局

(12)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规划

5.2.3 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发展分析

(1)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现状

(2)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中国曲阳雕塑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规划

(3)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福建省闽台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规划

(4)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江苏省南京秦淮特色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5)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浙江省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6)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湖北省武昌长江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园发展分析

(7)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西藏自治区西藏文化旅游创意园发展分析

5.2.4 国家级动漫基地发展分析

(1)动漫基地发展概况

1)动漫基地建设初期

2)动漫基地发展现状

(2)国家级动漫基地发展规模

(3)国家级动漫基地布局

5.3 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发展分析

5.3.1 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现状分析

(1)文化产业基地类型

1)文化艺术园

2)文化地产园

3)科技创业产业园

4)文化旅游园

(2)文化产业基地形成方式

1)艺术家自发聚集而形成的文化村落

2)文化商人牵头组织下形成的产业园

3)政府主导形成的产业园

4)企业主导形成的产业园

(3)文化产业基地发展规模

(4)文化产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3.2 文化产业基地产业链构建

(1)“钻石模型”与文化产业基地的要素

(2)文化产业基地产业链打造

1)形成多种产业链形态

2)单个产业链打造

3)产业链组合的三种模式

5.3.3 促进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的建议

第6章:中国重点省市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1 北京市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1.1 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1)北京文化产业相关政策一览

2)《北京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3)《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

(2)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经验

(4)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1)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2)促进中小微型文化企业发展

3)推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4)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5)高品质文化消费为未来消费的主要趋势

6.1.2 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情况

(1)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建设情况

(2)北京市文化产业园建设规划

1)北京老城13片文化产业精华区

2)文艺创作实施一个标准

6.1.3 北京市重点文化产业园区运营分析

(1)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发展分析

1)地理位置

2)产业布局

3)基地建设

4)技术服务平台

5)商业设施

6)入驻企业

(2)北京数字娱乐产业示范基地发展分析

1)地理位置

2)发展定位

3)基地建设

4)技术服务平台

5)入驻企业

(3)中国(怀柔)影视基地发展分析

1)地理位置

2)建设目标

3)发展情况

(4)北京798艺术区发展分析

1)基地简介

2)发展现状

3)发展规划

(5)北京潘家园古玩艺术品交易园区发展分析

1)基地简介

2)发展定位

3)入驻商户

6.2 上海市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2.1 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1)上海市文化事业费

2)上海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上海市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4)上海市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特点

1)国家基地引领发展,园区辐射效应增强

2)园区服务功能提升,集聚效应凸现

3)园区特色逐步形成,呈现品牌化新发展

6.2.2 上海市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发展分析

1)基地简介

2)运营情况

(2)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发展分析

1)基地简介

2)三大功能性平台

3)十大业务板块

4)入驻企业

(3)上海动漫衍生产业园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特色

3)动漫衍生产品

4)入驻企业

6.3 广东省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3.1 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1)广东省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2)《广东省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实施方案(2021-2025年)》

3)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4)广东省文化体制改革特点

6.3.2 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6.3.3 广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广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2)广东省文化产业基地运营状况

6.3.4 广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广州番禺园区发展分析

(2)深圳大芬油画村发展分析

1)“大芬油画村”的缘起

2)“大芬油画村”的规模

3)“大芬油画村”经营模式

(3)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1)基地简介

2)基地建设

3)运营情况

(4)深圳国家动漫画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1)基地简介

2)市场运作

3)运营情况

(5)麓湖山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1)园区简介

2)园区五大板块

6.4 山东省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4.1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1)主动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围绕文化强省目标,立足自身优势,突出重点领域,科学核定目标任务

3)实施产业链价值链信用链生态链延链补链强链工程

4)实施重大项目引育突破工程

5)实施“文化+会展”融合发展工程

6)实施对外文化贸易促进工程

6.4.2 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2)山东省文化产业基地运营状况

(3)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蓬莱三仙山风景区发展分析

2)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发展分析

3)青岛文化街发展分析

6.5 浙江省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5.1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浙江省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

6.5.2 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1)浙江省文化产业规模

(2)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6.5.3 浙江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6.5.4 浙江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横店影视城发展分析

(2)杭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3)杭州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园发展分析

6.6 江苏省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6.1 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1)江苏省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2)《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若干措施》

3)《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

(2)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江苏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6.6.2 江苏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江苏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2)江苏省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状况

6.6.3 江苏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江苏省三大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发展分析

1)常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2)无锡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太湖数码动画影视创业园)

3)苏州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2)“南京1912”文化休闲街区发展分析

(3)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发展分析

6.7 湖北省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7.1 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1)湖北省文化产业相关政策

2)《关于支持文化旅游产业恢复发展振兴若干措施实施细则的通知》

(2)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1)湖北省文化产业规模

2)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6.7.2 湖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6.7.3 湖北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湖北省文化产业基地认定条件

(2)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状况

6.7.4 湖北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湖北日报楚天181文化创意园发展分析

(2)湖北出版文化城发展分析

(3)湖北厚东文化创意产业园

6.8 河北省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6.8.1 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分析

(1)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2)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3)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展望

6.8.2 河北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情况

(1)河北省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支持政策

1)《河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评选命名管理办法(试行)》

2)《河北省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

3)河北省文化产业基地运营状况

6.8.3 河北省重点文化产业基地运营分析

(1)平泉辽河源契丹文化产业群发展分析

(2)中华菌文化产业园

(3)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

(4)活性炭文化产业园

(5)中国爱情山——天河山旅游区发展分析

第7章: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示范企业经营分析

7.1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企业总体经营状况

7.2 主要国家文化产业示范企业经营分析

7.2.1 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业务架构及经营情况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业务最新发展动向追踪

(5)企业业务发展优劣势分析

7.2.2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整体业务架构

2)企业整体经营情况

(3)企业业务布局及发展状况

(4)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1)强化底线思维,加快资源周转

2)坚持稳中求进,优化资源储备结构

3)落实创新驱动,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4)落实创新驱动,增强旅游核心竞争力

(5)企业业务发展优劣势分析

(6)企业业务最新发展动向追踪

7.2.3 宋城演艺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4)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5)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7.2.4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文化资源分析

(4)企业业务布局与发展状况

(5)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7.2.5 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文化资源分析

(4)企业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5)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7.2.6 广东省广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3)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4)企业销售网络布局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6)企业经营策略及发展战略分析

7.2.7 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4)企业营销网络布局分析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7.2.8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4)公司营销网络布局分析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7.2.9 深圳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分析

(3)企业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4)企业营销网络布局分析

1)华强方特主题乐园

2)华强方特特种电影

3)华强方特动漫

(5)企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7.2.10 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企业主营业务情况分析

(3)企业文化产业运营分析

(4)公司营销网络布局分析

(5)企业经营状况优劣势分析

第8章: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分析及建议

8.1 文化产业投资特性分析

8.1.1 文化产业进入壁垒分析

8.1.2 文化产业盈利因素分析

(1)决策型人才因素

(2)产业价值链因素

(3)创意因素

8.1.3 文化产业盈利模式分析

(1)专业化盈利模式

(2)大制作产品盈利模式

(3)拳头产品盈利模式

(4)速度创新盈利模式

(5)利润乘数盈利模式

(6)价值网盈利模式

略····完整目录请咨询客服

第一章 导论作为本文研究的开端,本章的目的主要在于阐明选择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所在。在对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进行背景介绍和概念界定之后,将会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最后列明文章的基本结构。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自1978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水平都出现了显著地增长。不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吸引外商投资,沿海地区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特别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某些沿海城市和地区更是获得了政策上的优惠和支持。大量的投资者和制造商选择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投资建厂,许多互相关联的产业慢慢地在东部沿海地区集聚,而中西部地区的某些产业则出现了一定的萎缩,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也随之不断扩大,沿海地区的收入水平和就业程度都显著高出内陆地区。需求方面,持续扩充的集聚产业需要劳动力要素的支撑;供给方面,受到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的吸引,我国的劳动力大规模地向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包括地区之间的流动和地区内部的流动,本文着重研究前者),给沿海地区的集聚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从而促进了产业的进一步集聚。供需两方面的作用使得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日益扩大,从1982年的657万上升至2009年的2.11亿人。这一时期,劳动力流动的流向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力流动的宏观流向发生逆转,中西部人口密集的省份全部成为主要的净迁出省份,如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而沿海省份则成为主要的净迁入省份,如广东、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延续数百年的向北方迁移转换为向东南沿海迁移;劳动力向稀疏地区进行开发性流动转变为向人口稠密地区集聚性流动;劳动力流动的类型和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市场导向的劳动力流动成为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力流动规模和特征的不断变化给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中国经济开放背景下,东、中西部的经济开放条件和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大量集聚,东部优越的地理区位、丰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在技术、资金上的优势,使化工、电子通信、机械等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发展相当快,在东部地区形成制造业集聚。东部沿海地区发生的产业集聚又使得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加大、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加大,而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则是中国东部产业集聚过程的一个关键因素。那么,中国的经济开放、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这三者之间是如何互相作用,形成了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本文旨在研究这三者互相影响的理论机制,特别关注经济开放因素在东部产业集聚过程中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处于封闭经济状态,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工业化程度也不高,但全国范围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均衡,各个区域也具备相对平衡的一定的工业化基础。改革开放之后,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我国整体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工业化程度也逐步提高,然而经济开放在促进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沿海和内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等等。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如何在保持全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工业化稳步提高的同时,实现全国范围不同区域经济相对平衡发展成为了目前学术界和政府部门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清楚改革开放条件下,我国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互动关系不仅仅提供了一个适宜分析中国特色情况解释实际现象的理论框架,更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经济开放条件下制定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发展地方经济政策、人口流动和对外贸易政策以达到整体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本文中的经济开放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政策含义,主要指一个国家对进出口贸易和资本国际间流动的限制程度,限制越少表明该国经济开放程度越大;另一层是现实含义,主要是指由于一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之后带来的经济开放现象,主要包括进出口贸易自由化和跨国直接投资的自由流动。本文主要采用劳动力流动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进行研究,而新经济地理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在此作简单介绍。新经济地理学 (新地理经济学、空间经济学)是研究人口和经济活动集中现象的一门学科,包括制造业带和农业带的差别、城市的存在以及产业集群的作用。从广义上来说,这些集中的形成和延续都源于某种形式的集聚经济。在这种集聚经济中,空间集中本身创造了有利的经济环境,从而支撑了进一步或持续的集中。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是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们各自有三个来源:向心力来自关联效应、厚实的市场、知识溢出和其他外部经济;离心力来自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土地租金/运输成本、拥塞和其他外部不经济。本文关注的产业集聚现象的内涵比较宽泛。第一,产业不局限于制造业或工业,还涉及整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尽管新经济地理学的具体模型讨论的产业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制造业,甚至被赋予了种种脱离现实的苛刻特征,但这是模型进行数理分析所必需的抽象,根据模型理解、分析现实显然不必拘泥于模型的具体假设,第三产业,或者至少是第三产业的很多行业,其实也同样具有制造业的集聚特征,在某种意义上,第三产业或某些服务业可以被看作是整个制造业或工业、第二产业内部的部门。第二,在新经济地理学中,“产业集聚”的含义既包括产业通过跨区转移而在空间上集中,也包括产业在区域内部的集中和自生生长,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前者。“集聚”一词既可以表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或成长的过程,又可以表示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状态,其具体含义将由上下文的语境表明。第三,集聚必然涉及它的对立面,通常用“分散”一词来表示集聚过程的对立面,集聚和分散都具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含义。此外,集聚与分散具有辩证的统一性,不可孤立看待。例如,地球表面上分布着众多城市,每个城市都是产业的集聚体,但众多城市又是分散分布于地表的;再如,某些发达国家的产业有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这对发达国家而言是产业分散,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却又是产业集聚;又如,在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产业会从中心城区向郊区转移,导致城市形成多中心结构,对整个城市而言,我们显然很难绝对地用“集聚”还是“分散”来界定这一现象。因此,本文在提及“集聚”的标题中内在地包含了“分散”。人们流动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为了与外地的家人团聚,为了躲避家乡的天灾人祸等等,但劳动力流动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在其他地方寻求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好的收益。从区域角度划分,劳动力流动又可以分为区域内流动和跨区域流动,比如我国省内劳动力“离土不离乡”的流动形式就属于区域内流动,而我国内陆地区劳动力向沿海地区的流动就属于跨区域流动,本文主要研究后者。因此,本文中的劳动力流动指人们以就业为目的跨越区域的移动行为。另外,在此说明,后文我们研究中的“人口迁移”、“移民”、“人口移动”、“人口转移”等等词语都代表这种定义下的劳动力流动。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是中国的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这三者互相影响的理论机制,特别关注经济开放因素在东部产业集聚过程中对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全文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适应于分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关系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模型,由此建立经济开放、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互相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从中剥离出产业集聚过程中中国经济开放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并在数值模拟和实证分析中得到验证。第一步,为了给模型的假设和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在建立理论模型之前,先回顾相关的劳动力流动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文献并对模型中的一些重要假设和主要机制提供经验事实;第二步,依据理论文献的重要结论和经验事实的主要结果对模型进行设定和构建,计算出模型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构建模型时,本文以Hu Dapeng(2002)为基础,丰富了迁移函数的部分。我们把劳动力流动分成近视迁移和远视迁移。在构建近视迁移函数的时候主要以标准CP模型中的迁移动态方程为基础,加入了劳动力流动的迁移成本;在构建远视迁移函数的时候主要借鉴Baldwin(2001)的做法,我们加入了一个由公共交通部门确定的迁移成本和由上一期和当期劳动力流动决定的拥塞成本,这样能够更好地贴近现实中的情况,改善模型的现实含义。第三步,对模型机理进行分析,包括对模型向心力和离心力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机制。第四步,依据中国的情况选取参数对构建的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一般均衡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实施数值模拟,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核心结论。第五步,对理论模型和数据模拟的核心结论进行经验上的验证,并对理论模型无法说明的部分进行经验上的补充,比如FDI对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以及FDI通过何种机制影响劳动力流动。第六步,根据以上五步得出主要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建议。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第一,统计分析法。该方法主要运用于第三章对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经验事实的分析中,在整理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列表、绘图进行详尽的描述性分析。这种方法非常有利于刻画、比较不同区域的动态关系,能简明、直观地体现时间和空间对不同区域的不同影响,便于从动态上把握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现实情况,揭示现象背后的内在机制;第二,数学建模法。为了从定量的角度分析和研究经济开放、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问题,研究在符合中国情况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用数学符号和语言,把实际现象抽象为数学式子,然后通过计算得到模型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并接受实际的检验。在本文的第四章我们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构建了一个适合于中国的一般均衡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对方程式进行数学解析得到了模型的机理和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影响劳动力流动的机制;第三,数值模拟法。在第四章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五章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使用Matlab等数学软件,通过设定合理参数对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实施数值计算和图像显示,最终得到了经济开放促进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等重要结论;第四,计量回归法。该方法应用于第六章研究产业集聚过程中中国经济开放对劳动力流动的作用。具体来说本文采用的是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2SLS回归的方法。在搜集和筛选中国1990-2005面板数据之后,本文利用计量软件Eviews6.0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最终验证了上文提出的经济开放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机制并得到了各种机制的实际效果。第四节 论文的基本结构根据上一节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思路,设计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图1.1所示:图1.1 论文的基本结构图第二章 理论文献综述本文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内陆地区向沿海地区发生产业集聚过程中,经济开放因素对产业集聚和劳动力流动的作用。不论后面的理论模型部分,还是实证检验部分,都是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进行的,所以本章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有关模型的梳理有助于我们在后面建立一个适合于中国分析核心问题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另外,我们比较关注整个产业过程中劳动力流动的问题,而且在后面的模型和实证中,我们主要对劳动力流动行为的相关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因此在理论文献综述部分,我们有必要整理和归纳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以便于更好地改进和分析理论模型中的迁移函数和实证检验的解释变量。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理论文献综述劳动力流动的理论文献跨越了相当长的时间,普遍认同的第一位研究劳动力流动的学者是19世纪80年代的英国统计学家拉文斯坦,他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七大迁移律:劳动力的迁移与迁移距离负相关;劳动力流动具有阶段性和分级递进特征;人口迁移,主迁移流与流向相反的逆迁移流并存,后者是因主迁移流而产生的反向补偿性迁移;劳动力迁移主要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短距离人口流动中女性居多;技术和商业的发展使劳动力流动规模呈现增加的趋势;经济因素是人们迁移的最主要动机。经济学家在劳动力流动问题上的理论贡献是卓越的。在一个经济学的框架中,宏观方面,劳动力流动可以看作劳动力要素在地区间和产业间的流动;微观方面,劳动力流动被看作流动的个体(或者家庭)对较好机会的一种决定。一般认为,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提高整个经济的收益和经济个体的个人效用。经济学家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力迁出或迁入对迁出地或迁入地经济、社会的影响;(2)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要素市场的平衡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潜在的迁移者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各种社会、经济因素变化作出的回应;(4)把劳动力流动看作是一种投资行为,衡量其给个人或家庭带来的收益和成本;(5)劳动力流动与其他经济现象或者活动之间的关系,比如贸易、产业集聚和城市化等等。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劳动力流动理论的主要文献,为后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提供理论上的支持。2.1.1 发展经济学中的劳动力流动理论2.1.1.1 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在较早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流动能够带来整个经济体收益的提高。所以,当时的经济学家比较关注如何加速劳动力流动的进程,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Lewis, 1954)。图2. 1 刘易斯模型该模型将乡—城劳动力的流动看作是一种劳动力市场的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的农业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工业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中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化。这个模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二元经济:一个部门是存在大量劳动力边际生产率近于零的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部门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部门。图 2.1反映了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D1, D2和D3代表不同物质资本积累K1, K2和K3下的不同劳动力需求;SS’代表劳动力供给;wu代表城市工业部门工资下限;wa代表农业中生存水平的工资。刘易斯模型有一个重要假定——无限劳动力供给:城市工业部门能够以一个不变水平的工资从农业部门中获得无限数量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在传统的农业部门,资本投资较少,土地资源有限,然而农村快速增加的人口使得劳动力资源日益丰富,而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降至很低的水平。可以说农业中存在着严重的隐性失业(Guillaumont, 1985) ,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工资水平wa很低,仅能保障基本的生活。农业部门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工业部门工资的下限wu。由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初期以农业经济为主,农业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在现行的城市工业部门工资wu下,工业部门为了扩张总是能从农业部门中获得它所需要的劳动力。刘易斯认为无限劳动力供给也包括城市非正规部门的劳动力,例如临时工、小商贩、家庭妇女等,但相对于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来说,这部分比重较少。可以看到,刘易斯模型是比较吻合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的,正因为此该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流动问题时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刘易斯理论也有不足之处,例如:(1)有些发展经济学家认为无限劳动力供给假设不合理。Schultz(1964)认为,虽然传统农业部门生产率较低,但部门内部的资源分配是有效的,所以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者的情况是不存在的。(2)刘易斯过分关注工业部门的扩张,而不关心农业部门的发展。虽然传统农业中有一些劳动力生产率低下,但其生产率仍不可忽视。按照刘易斯的推断,农业劳动力属于无限供给的范畴。然而当劳动力完全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后,在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农业的产出将会减少,而且最终会影响到工业部门的发展。(3)刘易斯模型隐含了一个假设:资本与劳动的比值始终保持不变。这个假设与实际情况不相符: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部门的扩张对劳动力的边际需求呈递减趋势。拉尼斯和费景汉(Ranis和Fei, 1961)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他们仍然假设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他们的工作在于进一步明确了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发展之间的关系。他们得到了经济进入刘易斯模型的第二阶段的必要条件,即只有在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劳动力流动速度超过人口增长的时候经济才会到达第二阶段。首先,拉尼斯和费景汉弥补了上述提到的刘易斯理论的第(2)点不足,他们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不仅需要农业部门提供足够的劳动力,而且还需要农业部门的剩余产品,也就是农业产出和农民自我消费量之间的差额。如果农业部门的剩余产品不能满足工业扩张的需要,劳动力的流动将会停滞。其次,拉尼斯和费景汉弥补了上述提到的刘易斯理论的第(3)点不足,刘易斯模型中忽视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即生产要素之间的比率是固定。而在现实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引进的是资本密集型的技术,对就业机会的贡献非常有限。拉尼斯和费景汉则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时应该充分考虑本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再次,刘易斯认为劳动力流动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落后于资本的积累速度,所以人口增长并不会阻碍经济发展。拉尼斯和费景汉却不这么认为,他们明确指出,高速的人口增长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动。他们在扩展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也为发展中国家调控人口增长的速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便是顺应了拉尼斯和费景汉的理论。同样,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模型也存在不足之处。拉尼斯和费景汉的模型中工资水平是固定的,他们认为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被制度性地固定了。由于工业部门劳动力的收入是根据农产品价格计算的,因此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也是固定的。实际情况是,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一直是上升的,尽管存在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失业人口。2.1.1.2 乔根森模型1961年乔根森(Jorgenson, 1961)建立了一个两部门的经济模型,这两个部门和刘易斯模型一样:农村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与前面模型不同的是:乔根森假定劳动力不是无限供给的(也就是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不为零),而且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技术进步率和资本积累率决定。乔根森假设:农业部门只有劳动要素,土地数量不变,投入的劳动要素越多农业的产出越大;工业部门的生产函数是由资本和劳动两个要素决定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两个部门的产出同时增加。乔根森认为人口的增长由粮食的供给决定,如果供给充足,人口增长率将会达到一个生理上的极大值。当粮食供给的增长率大于这个极大值时,就出现了农业剩余。农业剩余的不断增加使得农业劳动力开始向工业部门流动,工业开始迅速发展。农业剩余越多,劳动力流动的规模就越大(Jorgenson, 1967)。在乔根森的模型中,农业剩余是劳动力流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农业剩余,所有劳动力不会流动到工业部门只会留在农业部门。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研究——以西安市纺织城文化创意区为例:现在多数创意产业集聚区都呈现出一种“破茧成蝶”的繁华态势。而西安纺织城却“昙花一现”,衰落了。眼球经济时代就是求异求新,反其道而行之。研究研究 为毛衰败了吧,提点崛起建议吧。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研究深圳油画村——大芬村的经济地理现象。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文化产业集聚现象——高端文化产品日用化,现在已引起国际地理学界的注意与研究。

化学论文研究思路图片

开题报告研究思路范文如下。

一、研究思路

1、我们将以文献研究法为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的规章制度,完善学校对党员的评价。

2、通过开展党员贯彻落实学校“双主协调,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示范性教学为主导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新一轮教学思想大解放活动。

3、通过访问等形式向广大群众了解和征求意见,研究党支部的学校思想大解放中的推动作用。

二、实施步骤

1、实施步骤: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筹建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小组,撰写课题申请报告;撰写课题开题报告。

2、申报与立项阶段,正式申报课题,等待批准立项;修改开题报告,确定细化研究内容与方向,召开开题会;实施阶段。

三、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

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

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就是第一章写了什么,第二章写了什么,第三章写了什么。比如第一章是引言,主要提出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为下文详细写研究对象做铺垫。第二章是理论部分,简要介绍了xx理论及其分类,为下文理论铺垫。类似的,问题对策也可以展开说,提出什么问题,提出什么对策。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是一种应用写作文体。

它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开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向有关专家、学者等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意见,确定是否批准选题。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写清楚。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题目、理论依据(毕业论文选题的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案(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条件分析(仪器设备、协作单位及分工、人员配置)、课题负责人、起止时间、报告提纲等。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如下:

1、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原理;演绎则是从一般性原理、概念引出个别结论。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

门捷列夫使用归纳法,在人们认识大量个别元素的基础上,概括出了化学元素周期律。后来他又从元素周期律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若干个元素的化学性质,使用的就是演绎法。

2、分析方法与综合方法:分析就是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特征和因素而加以认识。它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

分析是达到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一个必经步骤和必要手段。分析的任务不仅仅是把整体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而且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通过偶然性把握必然性。

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又称类推或类比法。它是对事物或者问题进行区分,以认识其差别、特点和本质的一种辩证逻辑方法。在资料不多,还不足以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时,比较分析法更具有价值。康德说:“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

4、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

5、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