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共33卷,共497篇。 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你可以去百度应用看看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秦召燕王】
苏秦为燕国游说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去联合进攻齐国,奉阳君不同意。于是苏秦到齐国去诬蔑赵国,让齐国与赵国绝交。齐国与赵国已经绝交,他就回到燕国去,对燕昭王说:“韩徐为对我说:‘有人告诉奉阳君说:“让齐国不信任赵国的,是苏秦;让齐王召回触子叫他不要进攻宋国的,是苏秦;和齐王共谋说要争取秦国、图谋赵国的,是苏秦,让齐国用武装监视赵国人质的,还是苏秦。”请让我告诉您实情,齐国真的要以武装监视赵国的人质,我韩徐为一定用武装监视您。’这话可真不吉利。即使这样,大王不必为我担忧。虽然有赵国的破坏,我自己有危险,可是我仍然去齐国,为的是实现大王想要达到的目的,我死了,如果齐国和赵国关系恶化。我就等于还活着一样。现在赵国和齐国断交,将会大乱。但我不是赵国从前足智多谋的贤相张孟谈,如果我也象张孟谈,齐、赵两国中必定会有一个要象智伯那样灭亡的。
“奉阳君告诉朱?和赵足说:‘齐王派公玉丹命令我,说:“您一定不要召回韩珉。”可现在召回了韩珉;说“一定不要任用苏秦”;可是现在任用他为相国;“说一定不要和燕国联合”,可现在与燕国结为极好的盟邦。我所依靠的是齐公子顺子,可他现在说话又变了,比他父亲还善变;顺子当初与苏秦力敌,谁见到他们就知道他们总是不和,可现在他尊敬苏秦,并给他以乘车的待遇。完了,我要失去齐国了。”
“奉阳君很生气,是因为齐王威勇而不信任赵国,又小看奉阳君,他因此背叛齐国。齐、赵两国现在正纷乱不和,应当在这时伐齐;齐、赵两国如果解给而复合,那末,伐齐的良机失掉,后悔就来不及了。所以齐国和赵国如果恢复联合,即使身死,我也不会以此为祸患;即使逃亡,我也不会以此为羞愧;成为诸侯,我也不会以此为光荣;即使披散头发装疯卖傻,用漆涂身生癞变形,我也不会以此为耻辱。然而,我有所担忧:当我死后,如果齐、赵两国修好,那末,使齐、赵绝交的罪过就会一齐落在我头上;燕国也会仿效齐、赵,加罪于我,而与齐、赵恢复邦交。;这才是我担忧的啊。如果我死后,齐、赵两国互相攻打,我心甘情愿去求死。尧、舜是天下的贤君,终究要死;禹,汤是天下的明君,终究要死。孟贲是天下的勇士,终究要死;乌获是天下的力士,也终究要死。一切生物难道有不死的吗?死是必然的事。我用死来完成有利于燕国的计谋,大王还有什么疑虑的吗?
“我认为,不如假装获罪逃离燕国。我率韩、魏两国来顺从齐国并助其成功,联合秦国结交赵国来加强韩、魏。这样,就差不多形成了赵、魏、韩三国与齐国互相攻击的形势。我虽然这样安排了,又担心牵累燕国。奉阳君对朱?说:‘苏秦因为燕王用我而生气,若不任苏秦力相,又不任苏秦为卿,则差不多要失去燕国了。’奉阳君如此疑心,所以我这样安排,不牵累燕国,又不玷辱大王。伊尹多次逃离成汤,投奔夏桀,又多次逃离夏桀,投奔成汤,最后与夏桀战于呜条之野,拥立成汤为天子;伍子胥逃离楚国,投奔吴国,最后帮助吴王阖庐与楚昭王战于柏举,攻入楚都,为其父报仇。现在我逃离燕国,打乱齐、赵邦交,将可载入史册。进行伟大事业的人,哪一个没有逃跑过?齐桓公遭难之时,管仲逃到鲁国;阳虎遭难之时,孔子逃到卫国;张仪逃到楚国;白珪 逃到秦国;望诸君任中山相时,出使赵国,赵国挟持他,要求割地,望诸君突破关卡逃出;外孙之难时,薛公抛下车子,逃出关卡,赵、魏、韩三国称他为辨是非、通古今的人。所以,凡是开创大事业的人,逃亡不能被认为是耻辱。”
苏秦终于使齐国赵国绝并,赵国和燕国联合进攻齐国,大败齐国
《乐毅报燕王书》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兵甲,习于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若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反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蓟丘之植植于汶皇。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早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子胥不早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战国时期,有一个叫颜(斤蜀)的隐士在与齐宣王对话时说“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这番话凸显出这位隐士拥有一颗一尘不染、高贵纯洁的心灵和充满返璞归真、自误自乐的情怀,难怪话毕齐宣王当即俯首称徒。
《司马错论伐蜀》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
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读音gou一声,山名)之口,当屯留(地名)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
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
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而戎狄之长也,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
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
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
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
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
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
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示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乎齐、赵,
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必读理由 《战国策》是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反映了战国至秦汉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创作背景 《战国策》也称《国策》,相传原本由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它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战国时期策士游说诸侯、国君的活动和说辞,以及他们相互辩论驳讦时所表现出来的政治军事见解,所提出的各种斗争策略。
关于《战国策》的作者,近人有不少考证。罗根泽、金德建等主张是西汉初年的蒯通。
蒯通系秦汉之际纵横家,曾劝说范阳令归降陈胜起义军,又建议韩信(?~前196年)攻取齐地,劝韩信背叛刘邦(公元前210~前188)而自立,汉惠帝(公元前256~前195年)时为丞相曹参宾客,著有《隽永》八十一篇。20世纪70年代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对于考证《战国策》的作者,又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书许多部分与《战国策》相同或类似,但体例详略不一,而以记载苏秦一生的言论为主,很可能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苏子》一书的辑录。但该书的最后一部分,又为各种游说故事的辑录,大都与《战国策》同,而全书的最后年限则为秦国攻楚,似成书于秦汉之际。
这样,对于《战国策》成书于蒯通的说法,又增加了一层迷雾。 刘向编定的《战国策》33篇,分为12国,是为古本。
但因其中杂有纵横阴谋之术,为儒家所排斥,所以传诵较少,容易残缺。到了宋代,曾巩校补过,他编订的《战国策》是为今本,凑足了刘向古本的篇数。
作品缩写 今本《战国策》的篇目共有33篇,486章。《西周策》1篇,分为17章;《东周策》1篇,分为22章;《秦策》5篇,分为64章;《齐策》6篇,分为57章;《楚策》4篇,分为52章;《赵策》4篇,分为66章;《魏策》4篇,分为81章;《韩策》3篇,分为69章;《燕策》3篇,分为34章;《宋卫策》1篇,分为14章;《中山策》1篇,分为10章。
这是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由东阳人吴师道依据曾巩校补本而订定的。吴师道所著《战国策校注》通行至今,另有宋人鲍彪改变原书次序做新注,近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
东汉高诱曾为旧本《战国策》做注,今残缺。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西汉帛书,记述战国时事,定名《战国纵横家书》,与《战国策》内容相似,可补今本《战国策》之讹误与不足。
《战国策》的绝大多数文章中,都体现了民本思想。作为两千多年以前的古籍,这一点是相当可贵的。
《赵威后问齐使》(《齐策四》)中的赵威后,把“民”的地位提高到国君之上。《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策一》)中说,由于齐威王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齐国大治,“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冯谖客孟尝君》(《齐策四》)中的策士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赢得“民称万岁”,孟尝君因此能以区区薛地作为避难免死的安乐之“窟”。《中山策》中有一篇《昭王既息民缮兵》,则是从反面说明民心的重要性:长平之战,秦军白起大破赵军,可是后来当昭王再次命他攻赵时,他不肯去。
他说:“今秦破赵军于长平,不遂以时乘其震惧而灭之,畏而释之,养孤长幼以益其众,缮治兵甲以益其强,增城浚地以益其固。主折节以下其臣,臣推体以下死士。
至于平原君之属,皆令妻妾补缝于行伍之间。臣人一心,上下同力,犹勾践困于会稽之时也。”
因此,他断定“兵出无功”,“臣见其害,未睹其利”。 对倾慕正义、蔑视王侯、敢于反抗 *** 的义侠、高士等英雄人物,《战国策》予以歌颂。
例如面对齐宣王不愿进前“趋势”的颜■,他不但敢于直斥“王前”,而且公然宣称“士贵耳,王者不贵”,“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齐策四》)。又如身为一介布衣之士的鲁仲连,发誓宁愿“赴东海而死”,也不忍做暴秦的臣民(《赵策三》)。
荆轲、聂政等人物,扶植正义,疾恶如仇,为被 *** 者复仇,勇于献身。还有一些“济弱扶困”、反对侵略的人物,如说服燕赵两国出兵救魏的孟尝君、谏止魏王与秦攻韩的信陵君、不惜“百舍重茧”折服楚王、免除战祸的墨子等。
对于这些人物的高志洁行,《战国策》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战国策》体现了器重贤能、珍惜人才、崇尚智谋和智巧的思想。
齐宣王采纳王斗的意见,“举士五人任官,齐国大治”(《齐策四》);秦孝公以商鞅为相,实行变法,一年时间,就“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秦策一》)。《战国策》不仅对这些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高才奇能给予赞扬,而且对一些在某些事上能出“奇策异智”或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的人,不论出身尊卑,不问职业贵贱,也同样予以肯定,体现了“不取其污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的进步观点。
如姚贾原本是梁国一个看门人的儿子,又有偷盗行为,因为他很会外交,秦王就任他为外交官。他为秦国解除了一场被四个国家攻伐的危机。
又如《苏子谓楚王》(《楚策三》)、《汗明见春申君》(《楚策四》)等篇,也都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识才、惜才、容才、任才的重要。 妙语背诵 《战国策》的这。
1。人物雕刻生动
- 如长于论战/追逐名利和财富参赞现实的力量刻画了一群粗俗的小人苏游说秦失败像一个乞丐般的回娘家“妻子的故事,苏秦,生动的表征乐不下织,嫂不做饭,父母的话来说,“后来他工作的辛苦和六国,穿过房子,父母闻清宫除道,张乐喝的娇莺三十里堡。妻子的眉毛眼睛。。圣保罗狩猎匍匐。 “
- 两个场景的对比充分披露所有的名声和财富暴露在心中严粮世界乐封建礼教的虚伪
- 苏轼”读困了高官厚禄的目标,揭露统治阶级,中下阶层,的参赞丑陋。
2。擅长寓言
良好的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生动,幽默的/有趣的。邹姬讽刺王齐纳谏,邹忌借他的妻子/妾/朋友的庇护,误以为他们自己的美丽故事帮助和听别人的,听的黑暗真相,告诫齐王不应偏袒任何皇宫妇女的优雅,并应鼓励广开言路,鼓励人们进谏。
3个独特的语言风格
- 雄辩的话语/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独特的语言风格。
- 很多书的故事,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与传统的成语流传至今。
- 谁是他们肆无忌惮的追求个人名利,浮躁的行为,其外交挑起事端,打种种阴谋,不关键的言行的记录参赞,抗欣赏的态度他们描绘毫无价值。
从中国文学史
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生就像一个大舞台,只有当你脚踏实地的努力了,才能在舞台上走得从容。
在美国的一个城市,有一家公司招聘职员。大学毕业生汤姆和杰瑞一同前去应聘。老板让他们从基层做起。汤姆心里觉得不服气,觉得大材小用,于是离开了。杰瑞欣然接受了,并想踏踏实实的好好做下去。十年后,汤姆仍然没有找到向往的工作,而杰瑞已经是这家公司的ceo。自命清高的汤姆天天梦想着天上掉馅饼给他,这样想走捷径的人往往一事无成,碌碌终生。可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过,“我要贴在地面前行,不在云端跳舞。”纵观古今,凡有建树之人无一不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一位影响了两个世纪的男人,可谁又知晓,飞黄腾达的背后是怎样的辛酸,终日泡在电脑前,承受巨大的辐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研究出了dos甚至今日多数人使用的windows。如果不是比尔盖茨的呕心沥血,我们的信息时代不知会推迟多久到来。
民族英雄岳飞,生逢乱世,自幼家贫,在乡邻资助之下在陕西名师周桐门下习武,期间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萌发报国志向。寒暑冬夏,苦练不辍,一个动作可以练到成百上千遍,以求精准。在名师周桐的指导下终于练成了岳家枪,并率领王贵等伙伴投身于抗金爱国的爱国洪流之中。满腔抱负,一心救国,脚踏实地,立志不移,终成民族英雄。
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发奋,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张海迪立志成才,自幼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边缘,但她不放弃。20年来她学会四门外语,翻译著作16万余字,还自学针灸,治疗病患10000余人;李时珍发现以前的医书中有多处错误,决心写一部医书。他读了800多种书,写了上千万字的笔记,游历7个省,收集了上千万单方,为了了解草药效果,他甚至亲自吞下,就这样用了31年著成《本草纲目》;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先天口吃,为了实现演说家的梦想,每天口含石子练习发音,终成口若悬河演说家。
如果不是脚踏实地,苏洵可能只是芸芸众生;张海迪可能郁郁而终;李时珍可能重蹈覆辙,一样写一部错医书;德摩斯梯尼可能永远被别人笑话。可见,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脚踏实地,生命旅程上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脚踏实地,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脚踏实地,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园鲜花。
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可重点理解材料中“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的含义,“走了九十里才算是走了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愈要认真对待,表明了最后的那一段路何等的关键,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由此可延伸为,成功需要脚踏实地,不能有半点的浮躁;不能关键时刻掉链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一定要在困难面前坚定理想和信念,要有自信心,看到光明的前途。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篇,按国别记述,计有东周一、西周一、秦五、齐六、楚四、赵四、魏四、韩三、燕三、宋、卫合为一、中山一。记事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迄秦统一。
以策士的游说活动为中心,反映出这一时期各国政治、外交的情状。全书没有系统完整的体例,都是相互独立的单篇。
虽然习惯上把《战国策》归为历史著作,但它的情况与《左传》、《国语》等有很大不同。有许多记载,作为史实来看是不可信的。
如《魏策》中著名的“唐且劫秦王”,写唐且在秦廷中挺剑胁逼秦王嬴政(即秦始皇),就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一类内容,与其说是历史,还不如说是故事。
《战国策》的思想观念,就其主流来说,与《左传》等史书也有截然不同之处。刘向序说:“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
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战国时代,是春秋以后更激烈的大兼并时代,过去还勉强作为虚饰的仁义礼信之说,在这时已完全被打破。
国与国之间,如今讲的是以势相争,以智谋相夺。那些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策士,也只是以自己的才智向合适的买主换取功名利禄,朝秦暮楚,毫不为怪。
如苏秦始以连横之策劝说秦王并吞天下,后又以合纵之说劝赵王联合六国抗素。他游秦失败归来时,受到全家人的蔑视;后富贵还乡,父母妻嫂都无比恭敬。
于是他感慨道: 嗟夫,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作者以欣赏的笔调,描绘了苏秦踌躇满志的神情。
这些在今天看来也许是不值得赞赏,但在当日的历史条件下,原本受贵族压抑的平民的心理就是如此,这样写比虚假的说教更富于真实性。 另一方面,由于策士以一种比较自由、可以择君而辅之的身份,在当时的政治与外交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战国策》又主要取材于策士著作,故书中对士的个人尊严和个人作用,给予强有力的肯定。
《齐策》中记颜斶见齐宣王,王呼:“斶前!”斶亦呼:“王前!”他还滔滔不绝地论证了国无士则必亡,故“士贵耳,王者不贵”的道理。《秦策》中赞扬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却使得“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这当然是夸大的,但这夸大中显示了策士们的自信,也是平民中优异人物的自信。 《战国策》还热情讴歌了多位义侠之士的豪情壮举。
“侠”也是一种游离于统治集团、不受权势拘勒的人物。他们以自身的标准、个人的恩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重义轻生,感情激烈,显示出具有平民意味的道德观。
所以“侠”总是为放任不羁的人们所喜爱。 总而言之,《战国策》既体现了时代思想观念的变化,也体现出战国游士、侠士这一类处于统治集团与庶民之间的特殊而较为自由的社会人物的思想特征,不完全是为了维护统治秩序说话。
由于《战国策》突破了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又不完全拘泥于历史的真实(当然从历史学的眼光看这是缺陷),所以就显得比以前的历史著作更加活泼而富有生气。从文学上看,《战国策》的特色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富于文采。
《左传》也是以文采著称的,但两者相比照,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语言更为明快流畅,纵恣多变,委曲尽情。无论叙事还是说理,《战国策》都常常使用铺排和夸张的手法,绚丽多姿的辞藻,呈现酣畅淋漓的气势。
在这里,语言不仅是作用于理智、说明事实和道理的工具,也是直接作用于感情以打动人的手段。如《苏秦始将连横》、《庄辛说楚襄王》等篇,都是显著的例子。
第二,《战国策》描写人物的性格和活动,更加具体细致,也就更显得生动活泼。《左传》描写人物,大抵是简笔的勾勒。
如前面举出的重耳向怀赢陪罪的例子,虽然也能传神,毕竟过于简单。而《战国策》中,如《齐策》写冯谖,一开始,描绘他三次弹铗而歌、有意索求更高物质待遇的奇特行为,初步刻画了他的不同凡响而又故弄玄虚的性格。
接着,展开了“冯谖署记”、“矫命焚卷”、“市义复命”、“复谋相位”、“请立宗庙”等一系列波澜起伏的情节,将这位有胆识、有策略、有手段,同时也是恃才自傲、多辞善辩的“奇士”风采,表现得淋漓尽致。著名的《荆柯刺秦王》一篇,更是精彩纷呈,激动人心。
易水送别的一节这样描写: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徽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这段描写力极强。
文章大师司马迁作《史记·刺客列传》,对有关荆轲的部分,也大量抄录了《战国策》的原文。“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美名,也由此传闻天下。
第三,《战国策》所记的策士说辞,常常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这也是以文学手段帮助说理。
《战国策》最突出的是宣扬纵横家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强调游士的作用。
文章也反映“士”的特点:出言无所顾忌,放言无惮;情感真实,贴近生活;气势雄壮,纵横驰骋;善用比喻,形象生动。
《战国策》在艺术上喜用夸张、比喻、寓言的手段,人物形象及故事均饶有风趣;语言风格纵横恣肆,善用排比句,造成语言强势,再加上辞采绚丽,生动传神,语言能力比起以前的历史散文,有了新的提高和发展。《国语》的写作风格以记实为主,注重客观描写,它不像《左传》、《史记》那样,在文中加“君子曰”、“太史公曰”以表明作者立场之类的评语,而是通过客观具体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细细品味,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国语》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通过各有风格、各有特色的语言来塑造人物性格,表述不同人物的思想及命运,记载波澜壮阔的历史大事。用语言记史,生动、精练,为历代所称道。
《战国策》 战国至秦汉间纵横家说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它不作于一时,也不成于一手。战国时,有专门从事外交策略研究者,他们探讨如何揣摩人主心理,运用纵横捭阖的手腕,约结与国,孤立和打击敌国,史称纵横家(见合纵联横)。他们对于谈说之术非常注重,为了切磋说动人君的技艺,就要不断地收集材料,储以备用,有时并亲自拟作,以资练习。《战国策》即因此而产生。 《战国策》中的权变故事,大体可分作两类。一类是早期作品,写作时去事件发生的时代不远,说辞大体符合历史事实,史料价值较高,《战国策》中许多中短篇说辞都属于这一类。不过由于传闻不同,同记一事有时也不免互有出入。另一类是晚出的拟作,拟作者对史事已颇茫然,其中许多都是托喻之言,虚构之事,谈形势则扜格难通,言地理则东西不辨,《战国策》中的许多长篇说辞大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说:“世言苏秦事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其他人的事迹也有类似情形。 《汉书·艺文志》共著录了纵横家十二家,二百零七篇。西汉末年,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见到了皇家藏书中有六种记载纵横家说辞的写本,内容庞杂,编排错乱,文字残缺。它们有《国策》(并非今本《战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几种不同的名称。刘向依其国别,略以时间编次,定著为《战国策》三十三篇。东汉时高诱为此书作注。隋代已残缺不全,今仅存十篇。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约12万字。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记载战国时期政治斗争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实际上是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而当时七国的风云变幻,合纵连横,战争绵延,政权更迭,都与谋士献策、智士论辩有关,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就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论文格式对于论文是很重要的,这会直接影响学校论文查重检测的结果,如果担心自己完成之后,达不到学校要求的重复率,推荐大家在》》》知网检测系统进行论文查重检测修改。如果是初稿的话,还是建议使用Paperfree论文查重工具,实用又方便。
1.汉语言文学论文正文内容格式,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2.汉语言文学论文正文标题格式:三号黑体。
3.汉语言文学论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内容格式用五号,楷体。“内容摘要”和“关键词”这几个字用黑体五号。
4.目录格式:列出正文一、二级小标题。论文中标题序号一般是四级:一、二、……;(一)(二)……;1、2……;(1)、(2)…… 以此类推。论文如果只有两级小标题,就用一、二、……和1、2……。并以虚线注明所属之页码。
5.页码格式:从正文开始。
6.注释格式:标明引文出处,凡引用他人的话语必须标明出处。
7.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格式: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汉语言专业培养具备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等方面的系统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汉语言文字的教学科研、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文字管理及语言应用方面实际工作的语言学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侧重于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的教学和研究,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以及广博的文、史、哲的知识基础。
简介:《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主要记载我国古代东周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活动,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这部书有文辞之胜,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hé)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该书共26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致相同。《战国策》是我国一部优秀散文集,它文笔恣肆,语言流畅,论事透辟,写人传神,还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战国策》对我国两汉以来史传文政论文的发展都产生过积极影响。《战国策》中的《唐雎不辱使命》现已编入人教版九上语文书,《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已编入人教版九下语文书。
仅供参考
拥有宽容 唐人李翱的《李文公集》中有这样一个寓言:两人分乘国马和骏马并驾而行,骏马咬破国马长鬃之颈,使其流血不止,国马却仍驱行如故。骏马回到家中却浑身颤抖,草水不沾,待国马一番安慰--用鼻子亲近、同槽共食之后,骏马才恢复如初。 初看此文,很为骏马的野蛮和霸道气愤,更为国马的无能与懦弱不平。但是看到骏马的最后变化,又不禁为国马暗暗喝彩,为国马的宽容精神喝彩,为宽容所带来的和谐和喝彩。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宽容最终将使伤害你的人情愿意或不情愿地走向道德法庭的被告席,接受自己良心的审判:骏马正是被国马宽容的心境所震动,而自责不已。这种无声的教育终将让良心未泯的伤害者受到正义的感召,走向正直的人生。"廉蔺相交"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倘若蔺相如也是个小肚鸡肠之辈,与廉颇斤斤计校、毫厘必究,恐怕赵国早已被强秦所吞并了。正是由于蔺相如的为国家不计个人利害的宽大胸怀,感召教育了廉颇,才使他负荆请罪。廉蔺相交,使强秦虽拥重兵而不敢轻易举兵伐赵。宽容竟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宽容的结果是使一个人在生活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惟宽可以得人"实属至理名言,反之则会步履艰难,甚至逐步走向灭亡。国马宽容了骏马,二马从此后并驾齐驱,共同走向辉煌。"力拔山兮"的项羽,缺乏宽容,先是屡出奇计的陈平和善于用兵的韩信离他而去,最后连最亲近的"亚父"范增也被逼走,只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结局。可见,只有真正拥有宽容,才不会四面树敌,陷于窘境。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国马的做法:它的宽容使骏马自愧不已,接着又用宽容去安慰骏马,使之成为己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宽容别人,也是宽容了自己,给别人一些空间,你获得的将是一片蓝天。让我们拥有这片蓝天,拥有宽容吧! 国马和骏马的故事,理应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面镜子,反省自己,理解别人。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日益紧张,时下不是有"生意场上无父子"的说法吗?一旦有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冲突时,有些人就会丢弃宽容,拾起"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刀,劈向对手。其实,这些人不懂得宽容的意义。宽容,是幽谷香兰,使人愈嗅愈香;是峻岩劲松,使人愈压愈坚。 当然,宽容也不是无原则的宽容,不看对象的宽容。宽容的对象必须是"骏马"而非"劣马",是一些良心未泯、幡然改过之人,对穷凶极恶的歹徒、违法乱纪的恶人,决不能宽容。 古语说:有容乃大,能让为高。让我们拥有宽容的心灵吧。多年以后,你会发现,人生的道路上,你留下的是令人陶醉的瑰丽的风景。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0期.甄丽娜.仇晓春.[2].儿童与知识——一个值得反思的幼儿园教学哲学问题.《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10期.郑三元.[3].完整经验的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5期.陈纳.[4].高结构低控制理念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及其要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3年2期.张玉敏.许卓娅.[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6期.周榕.[6].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的现状及其改进.《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2期.王春燕.林静峰.[7]."最近发展区"概念解析及其对幼儿园教学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9期.赵南.[8].试论幼儿园教学的游戏化实践策略.《新课程·上旬》.2016年2期.赵彩丽.[9].幼儿园教学从儿童出发:应然与实然之差异.《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7年12期.顾荣芳.[10].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学前教育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6期.刘慧.二、幼儿园教学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被引次数:18作者:范元涛.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2].幼儿游戏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被引次数:18作者:陈维霞.学前教育学山东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3].多媒体辅助幼儿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次数:12作者:赵楠.学前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2011(学位年度)[4].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下的幼儿音乐教育——以河北师大第二幼儿园教学为例.被引次数:1作者:王芳芝.音乐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5].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次数:9作者:何凡.教育·现代教育技术东北师范大学2008(学位年度)[6].言它与言我——幼儿园教学中师幼问答语研究.作者:吴婵.学前教育湖南师范大学2013(学位年度)[7].幼儿园生命关怀教学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邵小佩.学前教育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8].支持儿童带着理论前进——基于儿童朴素生物理论的幼儿园教学.作者:魏婷.课程与教学论四川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9].幼儿园教学用书评价研究——以某省2011版《幼儿园数学活动》为例.作者:陈曼丽.学前教育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10].精心预设灵动生成——幼儿园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之研究.被引次数:2作者:胡冬群.学前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相关幼儿园教学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roblemsolvingby56yearsoldkindergartenchildreninacomputerprogrammingenvironment:Acasestudy.G.FessakisE.GouliE.Mavroudi《Computers&edu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Apr.[2]InquiryEventsasaToolforChangingScienceTeachingEfficacyBeliefofKindergartenandElementarySchoolTeachers.HaimEshach《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andtechnology》,被SCI收录SCI.20034[3]EverythingINeededtoKnowAboutTeachingILearnedinKindergarten:BringingElementaryEducationTechniquestoUndergraduateComputerScienceClasses.ShannonPollardRobertC.Duvall《SIGCSEbulletin:ACMSIGCSEAnneHaworthHeatherSimmonsLizSchimanskiPamMcGarvaEileenKennedy《Language,cultureandcurriculum》,20091[10]CountingSounds:AnICTMusicalApproachforTeachingtheConceptoftheAngleinKindergarten.Bratitsis,TharrenosTatsis,KonstantinosAmanatidou,Anna2012
论文结构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
不同的人发表论文的作用也不同:
1、评职称(晋升职称):研究生 毕业需要;教师 、医护人员 、科研院所的人员、企业员工 等 晋升高一级的职称时,发表期刊论文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参考指标。
2、申报基金、课题 :教育、科技、卫生系统 每年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其它各种基金项目、各种研究课题时,发表论文 是作为 基金或课题 完成的一种研究成果的结论性展示。
论文种类
1、专题型: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2、论辩型: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3、综述型: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1.期刊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举例】[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2.专著类【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举例】[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3.报纸类【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举例】[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4.论文集【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8]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A].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10]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A].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5.学位论文【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6.研究报告【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举例】[12]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7.条例【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举例】[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8.译著【格式】[序号]原著作者. 书名[M].译者,译.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三、注释注释是对论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注释前面用圈码①、②、③等标识。四、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与文中注(王小龙,2005)对应。标号在标点符号内。多个都需要标注出来,而不是1-6等等 ,并列写出来。
参考文献格式:
[序号]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 起止页码.
[序号] 专著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可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 报告作者.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序号]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扩展资料:
参考文献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被反复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号标示。一般来说,引用一次的文献的页码(或页码范围)在文后参考文献中列出。
格式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页码(或页码范围).”。多次引用的文献,每处的页码或页码范围(有的刊物也将能指示引用文献位置的信息视为页码)分别列于每处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处,置于方括号后(仅列数字,不加“p”或“页”等前后文字、字符;页码范围中间的连线为半字线)并作上标。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参考文献
论文的格式和一般作文的模板都是一样的。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论文怎么写:1、当时青铜器的数量及总体情况;2、多夏商西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继承和发展;3、其特点:铸刻文字的青铜器和青铜农具的种类数量;4、青铜器的使用范围;
西周灭亡于公元前771年,从公元前770年开始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基本上又可分为春秋(前770—前476年)和战国(前475-前221年)。有关这 550年的历史书很多,不过你要的是“历史文献”,而“历史文献”是指历史上关于历史事实的记载,通常称为“史料”,后人研究历史的著作就不能称“历史文献”。据此,我提出以下书单供你参考:(一)主要历史文献:1、《史记》;2、《左传》;3、《战国策》;4、《国语》。(二)重要文献:1、《资治通鉴》;2、《通典》;3、《通志》;4《文献通考》。(三)诸子著作:1、《论语》;2、《孟子》;3《墨子》;4《庄子》;5、《管子》;6、《商君书》;7、《荀子》;8、《韩非子》;9、《吕氏春秋》。(四)文学著作:1、《诗经》;2、《楚辞》。(五)考古文献:1、《战国纵横家书》: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2、《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根据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发掘的战国末至秦代墓葬中竹简整理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以上为研究这段历史的主要文献依据。当然,近现代历史学家的研究著作反映了后人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成果,也应该认真阅读。
论古代户籍制度与中国古代王权政治摘要:在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人身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王权对编户齐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很大程度上依靠户籍制度,这是这项制度在中国古代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古代;户籍;制度 《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萧何私自收藏的图书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秦国户口版籍,这一举动在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惨烈斗争中具有强烈的符号象征,可谓意味深长:拿到了户口版籍就可以了解秦国的国情,并进而控制土地和人民,获得了它,也就象征着获得了国家政权。 中国户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经无数次的战争、内乱和王朝的更迭,户籍制度总是以某种方式继承或沿袭下来,并且越来越严密,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功能是全方位的:组建军队、分配土地、征收税赋、推行礼教、维持治安都与它有关。如果说官僚制度是君主对官吏进行管理的有力武器的话,那么户籍制度就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民的占有与支配。《商君书•画策》云:“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胜强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故胜民之本在制民,若冶于金、陶于土也”。专制王权对民的生杀予夺之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户籍制度。大体说来,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 中国历史上最早对人口进行管理的记录应当从商代开始。甲骨文中,常常出现“登人”的字样,即登记人口的意思。但当时的“登人”,几乎都以人丁为计量单位,而且在甲骨文中经常出现“口”、“人”等字,但却很少出现“户”、“家”的说法,因此后人推测,商周时“登人”,主要目的是为了征集兵丁、组建军队以满足战争的需要,还不具备后代户籍制度所具有的多重功能。 据《周礼》记载,周王朝分别在国野设六乡、六遂对人口进行地域划分: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四闾为族,使之相葬;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五党为州,使之相周;五州为乡,使之相宾”。“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酇,五酇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又据《周礼•秋官•司民》: “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辨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生死。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受拜之,登于天府。内史、司会、冢宰贰之。以赞王治”。 由于目前对《周礼》一书的成书年代仍然聚讼纷纭,因此,西周时是否真有如《周礼》中所言的那种系统而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当然是值得怀疑的。不过,虽然《周礼》并不一定反映周代的真实情况,但它至少说明和反映了中国古代管理户籍的思想和实践,很早已经萌芽。 2奠基阶段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诸侯势力的壮大,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频繁四起。战争需要有兵源的保证,由于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都意识到了人是宝贵的财富。为了增加人口,各国都采取了多种措施。首先是用减免赋役的办法来招徕别国人口,其次是限制本国人口逃亡,如秦律就规定严厉处罚拐带秦国人出境的行为:“游士在,亡符,居县赀一甲,卒岁,责之。有为故秦人出,削籍,上造以上为鬼薪,公士以下刑为城旦”。还有就是提倡早婚,鼓励生育。在这些措施实施的过程中,人口登记和户口管理方面的制度也就逐渐完善起来了。通过清查登记人口并实行管制,一方面可以了解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人口流动,防止人口流失,保证兵役和赋税源源不断。 有关战国时期各国重视人口管理的情况,我们还可以从考核官僚的上计制度中找到证明。所谓上计,就是官吏将一年的预算收入,以及户口、垦田、库藏的增加等事项,事先写在木券上,然后剖而为二,国王执右券,臣下执左券,年终上计时,国王根据原券考核实征数目,决定官职的升迁。在上计制度中,对户口的考察一直是对官吏进行考核的一个重点。 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最为成功。秦的户籍制度的创立,大约始于秦献公时期。《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所谓“相伍”,大约是按五家为“伍”的办法编制户口册,这表明“伍”是当时户口编制的最基层单位。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改革,不仅将其作为增加人口和社会控制的手段,而且极大地强化了通过户籍制度对民间社会进行社会控制的专制工具这样一种色彩: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罪。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所谓“令民为什伍”,就是把国中所有人口,按五户为一伍、十户为一什的办法编制起来,每伍之中,设一伍长,每什之中,设一什长,平时为民,战时即为兵。伍、什就是军队中最基层的建制。商鞅变法的主旨,就是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凡在战场上杀敌多者,不管原来是什么身份,都可以按规定晋升爵位。同时也规定,行军作战时,什伍之中如果有一个逃亡或降敌,什伍之中的其他人都要连坐。 秦的户籍制度,自秦统一天下之后,更加严格和完备,不仅按不同情况区分了各种不同的户籍,还确定了户口的什伍编制方式,规定了生著死削的统一办法,制定了户主申报和典老审查核实的登记户口的程序,登记的内容非常详细,有户主的姓名、身份、籍贯和年龄,也有户内成员的姓名、年龄和健康状况,祖宗三代出身情况及家内人员与财产类别等项内容,有时还有身高的记录。所有这些内容,都是为了对民户加强控制和便于征发兵役、徭役及课取赋税服务的。对不报、虚报和假报户口的或未经官府批准而擅自更籍的,统统严加惩罚,还作出了不许擅徙、迁徙时必须审核和必须办理更籍手续等规定。 西汉年间,户籍管理备受统治者的重视,萧何制定的《九章律》,其中之一就是“户律”。西汉在秦代户籍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统计制度,汉代的户籍制度之明显不同于秦制的地方,还在于汉代有户等的划分。尽管汉代户等的划分不如唐宋以后明显和具体,但确实是户等划分制度的萌芽。汉代还采用了编户以及乡亭制等有力措施,乡有乡长,亭有亭长,他们主要负责户口管理和基层社会治安,从而使户籍管理更加完善和周密。 为了严格户籍制度,禁止任意迁移和逃亡,汉代统治者还为此制定了“舍匿之法”,又叫“首匿法”。《汉书•淮南厉王传》:“亡之诸侯、游宦事人及舍匿者,论皆有法”。汉代的“舍匿之法”,等于是秦的禁亡之法的发展,它由打击逃亡犯本人,发展到了逃亡犯的藏匿者;而且“舍匿之法”执行甚严,以致汉代诸王侯中,不乏因“藏匿亡命”而被削爵下狱者。 3发展完善阶段 从隋唐开始,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进入到了发展完善阶段。隋初人口大增,主要是隋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大索貌阅”和“输籍法”,将隐漏的户口检括出来了。开皇五年,文帝下令“大索貌阅”,进行全国性的户口清查。政府按户籍上登记的年龄、相貌与本人核对,检验是否以丁壮诈老诈小,还鼓励居民互相检举揭发,如户口所据不实,正长要受罚流放远方,其目的是要把浮游民及世家豪门的荫附户搜括出来,载入国家户籍,增加赋税收入。在“大索貌阅”的同时,还实行“析籍”政策,规定堂兄弟以下分立户籍,以防容隐。隋朝还因袭北魏的三长制,把它作为检括户口的地方组织,五里为保,设保长;五保为闾,设闾正;四闾为族,设族长。畿外设置里正、党长,前者相当于闾正,后者相当于族正。畿内保长、闾正、族正与畿外的保长、里正、党长称“三长”。三长是推行均田、劝课农桑、催驱赋役和检查户口的农村基层组织,都有检括户口的职能。另外,隋朝时还把户籍制度和科举制度结合起来,按照地域来分配考试名额,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唐承隋制,户籍管理更加周密。唐代检查户口、劝课农桑的基层组织是乡里:“唐制,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设里正一人,是最基本的政权单位。里正由勋官六品以下的富户白丁担任,用来“按比户口,课植农桑,检察非违,催驱赋役”。 唐代户籍可以分成编户与非编户两大类。编户是编入户籍的居民。可以是品官,也可以是白丁,但必须是良民。编户又可以分为课户与不课户两类。按租庸调法纳税服役的普通民丁,称为课口,有课口的户称为课户,无课口的称为不课户。非编户有三种,一是贱户,分为三等,最低的是官奴婢,较高于奴婢的有部曲、客女,均为私家的家仆,身份近似农奴,因为都属私人使用,所以附属在主人的户籍中。贱户中还有一种是官户,唐代官户大多是“前代以来,配隶相生,或今朝配役”之人。二是方外,指释、道及为逃避赋役而避入寺院的逃户。三是士兵,唐初实行府兵制,士兵来源皆所属下户、白丁。士兵本来在原编户内,自玄宗开元年间府兵制破坏,改为募兵后,兵农分离,成为一种专门职业,因此,也不在户口统计之列。〖HJ1.1mm〗 宋代的户籍制度在唐代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唐代虽然已经用“坊郭户”来称呼城市居民,但并没有为他们单独设立户籍。宋代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户籍制度上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在户籍实行城乡分别治理的基础上,宋代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与客户:有常产的称为主户,没有常产的民户称为客户,分别列入户籍。坊郭户与乡村户都划分为主户与客户。坊郭客户为城镇贫民,多为小商贩,商业、手工业的雇工和帮工以及富户的佣工;乡村客户则主要是佃户、主户的雇工和佣工。另外宋代还将城市主户划分为十等,乡村的主户划分为五等,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除了主户与客户之外,还有一种官户,即品官之家,他们属于特权阶层,享有免除大部分差役和科配的权利。 王安石在变法时力主推行保甲制,他于宋神宗熙宁三年“始联比其民以相保任。乃诏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都保正,又以一人为之副。应主客户两丁以上,选一人为保丁,附保。两丁以上有余丁而壮勇者亦附之,内家赀最厚、材勇过人者亦充保丁”。 推行保甲制,既可以清查户口,又可以通过这一“兵民一体”的制度维护社会治安、为军队提供后备兵源,可谓一举多得,对后代影响极大。保甲制度还通过“保”和“甲”两级建制,实现了王权专制主义国家对县以下的乡里社会的逐渐渗透:由于在这种制度采取的是人人相结,家家相联的形式,从而充分保证了乡里组织被牢牢控制在统治者手中。 明朝的户口制度,承上启下,既有历史的继承,又有时代的更新,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中国古代户口建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总结前代的经验教训,并与当时的赋役制度的变革相适应,创造以登记人口为主的“黄册”和以登记土地为主的“鱼鳞册”,标志着中国古代户口调查登记制度的相对成熟。这个制度肇创于明太祖朱元璋,虽然随着形势的变化而代有增损,但其基本框架和根本原则,终明之世并无改变。 与宋代相比,明代户籍管理的人身控制功能大大加强了。赋役黄册编定以后,户籍不得随意改动,从农村到城市所有的人户都处于封建朝廷的严密控制之下,任何人不得擅自流动,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举报,如有知情不报者,要受到连坐,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持有官府发给的“路引”,其组织系统之完备,层层管制之严厉,实超越于前代。由此可见,明代严密的户籍制度,把农民的人身牢牢地束缚在乡土之上,农民寸步难行,只能安土乐耕,向政府纳赋税,服兵役。 清代的户籍制度大体上沿用明制,清初就沿用明代的黄册制度,在黄册之外,〖JY〗另编《赋役全书》和《编审册》作为配套。但满族以一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实行各民族分而治之的政策,对户籍管理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整体说来,清代的户籍管制比明代略有放松,究其原因在于康熙和雍正两朝实行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政策,使得赋税与人丁之间没有了直接的联系,统计户口的意义也就不如以往那么重要了。清代税收方面用里甲,治安用保甲。在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头,十牌立一甲头,十甲立一保长;每户发给一印牌,登记人口及姓名;外出时必须注明目的地,对迁入者必须检查其原籍。 纵观历史,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们都非常重视对户口的清查、登记和管理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并非真正出于对百姓利益的考虑,而主要是为了维持专制王权统治的需要,这是户籍制度能在中国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中国各个朝代的封建统治者之所以都高度重视户籍编制,还在于它是一项具有多重功能的重要制度。户籍制度在不同朝代的不同时期,又各有侧重。“大致而言,早期或战乱时,寓兵于民、维持治安的作用要强一些,其余时候,则重在调查户口、征收赋税和劝导风俗。此外,一般在王朝初创和前期,户口编制比较严格,到了王朝的中后期,则逐渐松驰”。但无论如何,户籍制度都是维护专制王权统治最重要的制度之一,它是理解中国历史的一把钥匙,而且中国的历史还表明,“在以农为本的农业社会中,不可能有真正的迁徙自由。因为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要固定居所,因此,安土重迁,就成了农业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而封建国家也强调要以农为本,以此维持国家的安定。基于此,中国历代王朝对户口迁徙,都设有种种禁限,有时,还把迁徙作为一种处罚”。这其实也是专制王权通过实施人身控制而维持其统治所必需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宋昌斌.编户齐民——户籍与赋役[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 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 (录象:曾侯乙编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 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录象:青铜工艺) 这个是青铜器辨别真伪的论文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民国是。现将其基本情况概述如下。 古代青铜器的仿造 仿造先秦青铜器的历史约可以追溯至宋代,当时金石学兴起,公私皆以收藏商周青铜器为乐事,宋宫廷曾据内府所藏商周青铜礼乐器大量仿造,以为郊庙之用。特别是政和年间,由于徽宗酷喜古物,常命良工仿制新得之古器,故所制尤多(见翟耆年《榴史》)。但南宋之后,铜器常被销毁铸币,宋代仿制古器传至今日者为数较少。但宋代仿古之风延续至元、明、清时代。元代时诏修诸路府州邑县之庙宇以供春秋祭祀。元成宗时为此设置了出蜡局(《元史·祭祀志》),以仿制古祭器。明代的仿造规模甚大,留传于世者亦较多。明宣德年间,宣宗朱瞻基因见郊坛宗庙及内廷所陈设之鼎彝均非古制,遂生复古之心,于是在宣德三年敕谕工部仿照宋人《考古图》、《博古图》诸书所记商周青铜器器形,铸造仿古铜器,此外亦令仿造内府所藏名窑四款式典雅者铸铜器 。当时所铸以上两类仿古铜器达三千三百余件。这些仿古铜器,除部分归宫廷留用外,还奉敕分与诸王府,因而得以流传至各地(《宣德彝器图谱》)。明末崇祯年间潞王朱常汸(号“敬一主人”)亦曾大批仿制古铜器。 仿古铜器有以下特征: 一是常铸有铭文表明是仿制品,宫廷所仿多铸有本朝年款,例如宣德三年工部奉敕仿制之商周青铜器器底多铸有篆文书写的“宣德”二字。明末潞王所仿制器则有“潞国制”字样,并有器物编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年间宫廷仿商周铜器亦有“大清乾隆年制”铭文。历代地方官吏仿制品除注明年款外,还注明官称姓名。 二是仿制品在形制与气韵上多与原器有差异。这是因为既是仿造,不像作伪,故不必追求逼真,往往是只求形似,而不严格遵从古制,甚至还有所变化,体现种种时代风格。宋代仿古器因多以商周原器为模式,故在形制上较为相像,但与原器相比,造型略显呆滞、粗拙,且体形一般较大,特别是鼎、爵、斝等器。此外将仿古器纹饰与商周器物纹饰仔细对照亦可看出其不够准确,形象多有变异,如北京故宫所藏宋仿商簋与商簋形制颇相如,但其颈部与圈足所饰夔纹形象与地纹均较商代纹饰失真且粗糙。元代时仿古铜器往往有自行改造之处,并不拘泥古代形制,如1981年从湖南常德慈利征集所得元代铜簠,双环形耳与波带形足均为随意改造之表现,而且口下有直壁,是春秋早期以后形制,但纹饰却饰西周晚期与春秋早期的重环纹,亦与真器不合。明代宫廷仿制品因多据宋人著录书铸造图样,宋人所绘本就有不严格处,故明代仿制品即更走形,其中有的虽与商周真器外形相近,但纹饰变形却十分严重、此种情形由上文所举宣德三年所仿制之商簋即可得见。又如:明宣德三年工部所铸“周公乍文王”鼎,引自《宣德彝器图谱》,虽亦有用早期青铜器之大致形象,但无论是扁足与扉棱造型,还是纹饰、铭文,皆非周初之制,而尤以纹饰更显随意性。《善斋吉金录》著录之“永保用鼎”,虽作立耳、蹄足,但颈、腹形制与纹饰及铭文字体均与先秦古器不类,容庚先生指出:“此明代物。1987年12月云南石屏乾阳山玉皇阁修复过程中,曾于石壁发现仿古铜鼎,有可能是明代地方上所铸仿制品,虽大体上是仿照商周鼎形,但蹄足形制相差甚远,颈下饕餮纹变形极明显,鼎腹饰垂叶三角纹颇不合古制,铭文字体取自宋人《历代钟鼎彝器款识》卷九“丝女鼎”。最初曾被发现者定为西周铜鼎。由于判定明显错误,很快即被纠正。 清乾隆以前宋至明代仿古铜器已有不少藏储于清内府,乾隆年间编成的“西清四鉴”等书中所著录铜器,有的 即使从描绘得不甚准确的器形、纹饰中亦能看出是这一阶段的仿制品,例如所谓周蟠龙尊(实是壶形)、周夔风鼎。后一器为错金银器,形制本于商、西周早期鼎制却饰错金银纹饰,显然是一种变通与改造的仿古手法。容庚先生提出:“金银错之商周器十九皆伪",显然是对的,但这种器物多数当属于仿古器,应被视为艺术作品。 清代宫廷继续铸造仿古铜器,风格与明代近似,即外形有商周铜器部分特征,但往往对局部加以多方面的改造,如上述清仿古方鼎,饕餮纹作蝴蝶状,口颈下夔纹口、身皆臆作,底纹呆扳无变化,扁足形制与其上纹饰亦均不合古制,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时期仿古器的风格与水平。 明清两代的仿古铜器,有几种常见而形制较特殊的器型,如百环尊,出戟大尊等。此外,明代仿古器还可见贯耳觚,清代可见方口觚。 综言之,历代仿古铜器最重要的共性即多只是大体取商周铜器之外形,但在局部(如部分结构与纹饰,特别是纹饰方面)多有随意变形。因此即使未有铭文标明为仿制品,只要对商周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之时代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仿制品与商周真器不合之处并不难看出。所以从总体而言,仿制器还是较易辨识的。 青铜器器的伪造与辨别 一.青铜器伪造历史之概况。 青铜器的伪造在宋以前即存在,但伪器较大量的出现尚始于宋代,当时金石学之兴起。固然促进了对古代青铜器与金文的研究,但公私收藏之风的兴盛,也使青铜器买卖成为古董商人逐利之手段,伪造之器进应运而生。今日研究青铜器的学者们多认为,宋代宫廷既大量仿铸古铜器,自然就培养出一批作伪器之高手。 宋代赵希鹄《洞天清禄集》中有《古钟鼎彝器辩》一节,曾提到伪古铜器作假色泽与假锈的方法,可见铜器作伪在宋代时已发展为一专门的技术。元明两代亦有铸造伪铜器的,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论》卷六中有“伪古铜”一小节,专讲伪铜器作假锈色之方法与辨别要点。显然当时作伪铜器与鉴别真伪皆已有相当经验。此外,明人高濂在《论新铸伪造》(《遵生八牋》十四:二八)曾记载,元代时杭州姜娘子、平江(今苏州)王吉二家即为当时铸作名家,其“制务法古,式样可观”。所制器或亦有被充作古青铜器流入市场的。宋至明历代伪制品中较精致者,在清代甚至充斥于内府,故乾隆时所编专著录内府藏器的《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与《乙编》四书.(旧称“西清四鉴”。现学者或称“乾隆四鉴”),有铭之器一千一百七十六件,容庚先生认为其中伪器与可疑器近42%,其中虽有因未亲见而估计不当者,然此种估计总不致太过分。 清乾隆以前之元明两代与清初伪造技术较低,器形、纹饰多仿照宋人青铜器著录书籍中之图像,铭文亦多属杜撰,故伪器较易辨识。清乾隆之后,金石学复兴,此时的情况正如徐中舒先生所描述的:“一般学土大夫们对于铜器的观念跟着也就推进一点。他们要利用这些器铭来解释文字,证明经、子,他们买一件古董,总要注意它有字没字。这中间价钱当然差得很远”。有铭青铜器价值远高于无铭器,这一事实进一步刺激了—些古董商与作伪者渔利之心,乃多于真器上增刻假铭,一般是根据真器铭仿制、照搬,间或亦有改造、拼凑。与此同时,整体铸造伪器、伪铭之作伪业也渐于山东潍县、陕西西安等地形成中心。 民国以后,古青铜器出土甚多,提供了大量真器范本,加之历代作伪技术不断积累,至此时已近于炉火纯青的地步,特别是这时候青铜器海外市场被开拓,于是作伪的水平与数量均大大超过前代。此外,作伪的区域性中心也增多起来,上海、北京均集中了一批作伪高手,除于真器增制假铭外,全器伪造亦较多见。今日国内外公私文物收藏者所藏伪制青铜器有相当大的比例即是属于民国以后制作的。 二. 本世纪青铜器辨伪之主要成果。 伪制青铜器的历史既如此长久,特别是近代以来伪器的大批量制造,便青铜器辨伪问题在民国时期即已成为青铜器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1936年徐中舒先生作《论古铜器之鉴别》文(《考古社刊》第四期,1936年),开首第一句话即言:“如果要把古铜器当作一门学问看待,那么,我们第一件当做的事就无过于真伪的鉴别了。”可见辨伪在此时已为学者高度重视。在此之前,近代学者中仅有著名学者与收藏家陈介棋,以他丰富的经验对判定伪器提出过具体的见解(《簠斋尺牍》)。此外,1914年王国维撰《国朝金文著录表》(1915年, 上虞罗氏雪堂丛刻本),于各器类下均开列伪器及疑伪之器。王氏所判定因其多未见原器而所据仅铭文,故未必均得当,然实有开凿之功。l941年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出版,不仅在详细地总结历代辨伪经验的基础上归纳了识别伪器的若干重要原则,并首次对伪造作了较科学的分期(书中一些基本观点在1958年出版的《殷周青铜器通论》中又得到进一步的充实),至今仍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此之前,容先生还曾作过许多具体的辨伪研究,1925至1927间曾因工作多接触清内府旧藏器,因作《西清金文真伪存佚表》(《燕京学报》第五期,1929年),对所谓“西清四鉴”中所收铜器及铭文作了甄别,其中一部分器物的真、疑、伪差别问题后来在《商周彝器通考》中又作了修订。与容氏所作研究同时,也有学者写过辨伪文章,如商承祚《古代彝器伪字研究》(《金陵学报》三卷二期,1938年),后又作补篇》(《考古社刊》第五期,1936年),又如上举徐中舒氏的论文。民国时期重要的有价值的辨伪论著大致如上述。 近二十年来,对于青铜器辨伪问题,又先后有一些重要著作发表,无论在科学性上还是精细程度上都有新进展,作者中有的曾在文物界多年从事青铜器保管、修复工作的,故所论更为经验之谈。七十年代中最重要的带有 理论性的著作是张光裕《伪作先秦彝器铭文 疏要》(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4年6月),此书首先详尽地考察了历史上古铜器仿造与伪造的史实,说明了不同朝代仿造与伪造器物之手法、工艺特点与历代辨伪之认识水平;继而详论作伪之方法、类别,尤着重于铭文之作伪的研究。本书还详论了铜器鉴别之态度、方法,对已有成果从方法论角度作了科学的评判与总结。此书还有下篇,名《六十字以上的先秦器疏证》,引五十五件伪器。 八十年代以来有较多的青铜器辨伪论著发表,其中重要的有: 陈佩芬《青铜器辩伪》(《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三期,上海古籍出版社),以上海博物馆丰富馆藏标本为资料,从铸造技术角度指出伪器之破绽,说明伪器重于原器之事实(这是以往很少具体阐明的)。该文所论伪铭、伪纹饰多为伪制品中之上品,故分析其漏洞与弊病,极有助于辨伪水平之提高。 程长新、王文昶、程瑞秀《铜器辨伪浅说(上、中、下)》(《文物》1989年8、11、12期),多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中之历代伪器与仿制品之标本,详析历代宫廷与民间所作仿古铜器与伪铜器之形制、纹饰、铭文特点,生动形象,并有重要资料价值。文中还列举、分析近现代作伪高手之作品,在综论辨伪方法时,文章亦多结合实物标本,对作伪的手法之剖析甚为详细。所有这些,对实际的辨伪工作都极为有益。 刘雨《乾隆四鉴综理表》(中华书局、1989年),在容庚先生研究西清金文基础上,对乾隆时之“四鉴”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整理,对容氏判定伪器之器重作审定,提出了许多新见解。书末附“伪及疑伪器号表”,为科学利用“四鉴”提供了极大的方遍。 除以上著作外,尚有罗福颐《商周秦汉青铜器铭文辨伪录》(《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辑,1985年),着重于对清代与民国期间铜器作伪作深入研究;王文昶《故宫博物院藏部分青铜器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刊》1989年1期)与《铜卣辨伪》(《故宫博物院院利》1983年2期);王荣达《从修复角度谈商周青铜器的真伪鉴定问题》(《考古与文物》1987年2期);杜乃松《宋元明清铜器鉴定概论》(《故宫博物院院刊》1990年4期)。杜文对宋至清代的仿制铜器有比较细致的说明,是其独到之处。 近年来,铜器辨伪已由对器表诸方面的考察转向依靠现代科技术手段去考察铜器内部结构,比如用高强度x光透视机观察商周铜器内部的垫片以判定真伪。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张世贤对毛公鼎真伪问题的研究,详见下文。 下文对青铜器辨伪的概述即参考了上述诸家之见解。 三.伪造青铜器之主要类型与辨别。 伪造青铜器有四种主要类型,下面分述这四种类型的造伪手法与辨别之要点: (一)真器改造 即将真器加工、改造为不合定规的奇特形制。属此类者还有不同手法。 手法一,将真器主体添加部件。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殷代晚期或西周早期觯,器真,内底有真铭“父乙”二字,现此器口沿部横出一流、颈上又加了鋬,流、鋬皮色皆与器身不同,显然是后配的。又该院所藏约西周早期之卣,失盖与提梁,现此器双半环耳各增加一衔环,意欲改造成西周晚期壶形,但造型、纹饰仍与此期壶有异。 手法二,将分属几件真器的残件拼凑成一件,多数不遵器制,或在部分真器残件上任意新铸接上不符合器制的部件,此种手法造出的器形亦由于非牛非马较易被识破,上引明代高濂《新铸伪造》(《遵生八栈》十四:二八)称此种手法为为“改锹”,并云其曾在京师见到以古壶盖制腹,以旧鼎耳为耳,屑凑古墓碎器飞龙脚为足,以致“小而可用,花纹制度,人莫 不爱”。但如此生拼硬凑,毫无规则,显然很好识别。此种手法伪造出来的器物,在清宫廷内府收藏品中即有,如《西清古鉴》六;十一“蟠夔纹鼎”,为取之上半截甄部,下突接三鼎足,显得颇为怪异。又如同书十:四十“周兽环尊”是在车上添加兽形饰与铺首衔环为双耳,下接三半环以为足,拼成一不伦不类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