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格拉斯哥大学研究生论文成绩

发布时间:

格拉斯哥大学研究生论文成绩

英国硕士论文一般有以下几个等级:

distinction(非常优秀),成绩在70%以上

1、80+, Outstanding piece of work

2、70~79,Excellent piece of work

merit(成绩良好)成绩在60%-69%之间

pass(成绩及格)成绩在50%-59%之间

Fail(成绩不合格)成绩在50%以下

一般英国硕士论文成绩分成以下几种Distinction:70+Merit:60–69Pass:50–59Fail:49-40如果有论文没通过那么只能拿到diploma了,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回国认证成degree

据名远留学介绍:格拉斯哥大学研究生毕业论文挂科了,可以给你一次补写的,但是这次一定要通过,在学位等级上面,这次成绩即使通过了,也只是按50分计算。所以要把握好机会。

格拉斯哥大学7月提交的硕士毕业论文11月份出成绩。根据查询相关公开资料得知,格拉斯哥大学7月提交的硕士毕业论文,大部分都是8-9月份交终稿,11月份出成绩,12月份毕业。

格拉斯哥大学论文查重

英国毕业论文挂了,可以问学校有没有二次提交的机会,不同学校和专业情况是一样的,有机会的话就尽快修改好毕业论文。很多学校毕业论文挂了但是接近及格分,会有二次提交的机会,实在不给你重写机会的话可以申诉。各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的,祝你好运。

大多数的留学生在毕业论文挂了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修改,但是你有想过么?你的毕业论文为什么挂???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你需要知道你的毕业论文为什么挂了。我们可能需要与自己的导师商量一下自己的毕业论文挂了的原因,而且大家要知道你的毕业论文挂了之后有没有机会重写或者是修改。如果你的导师告诉你只能修改那么你就好好地修改就好,但是如果你的导师告诉你有一次的重写机会。那么小编是建议你不要自己去胡乱的写作,也不要想着去直接修改,先去问问导师的意见,在接收到导师的feedback之后开始你的重新创作。所以英国环球论文小编在这边是建议大家重写的。如果有机会重写的话希望大家明白一下的重写重点。首先要知道你的论文需要做到创新1、有创新意识。要做到论文创新,主要是写作者有创新意识,关键是需要批判意识或问题意识,生活和学习并不是为了安逸,要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2、科研扫盲。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轨迹,即把导师、师兄师姐的文章和学术论文,科学基金的申请成功报告和没有成功的报告,结题报告,横向课题的报告等全部都浏览一遍,知道自己在某一个领域还能做哪些研究,千万不要重复或者相似,以免浪费时间。3、寻找问题和分解问题。做到这些,需要加强科研的基本功和转换科研思考的方式,这就需要学生在大学期间多参加名师的讲座,观察分析讲师是怎么用敏锐的目光去发现问题的,又是怎么用冷静理性客观的方式去思考和分解问题的。就以上的几点讲解到这儿就结束了,希望毕业论文挂了的的留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之后该干什么。 最后我只想说,如果你的学校是很坑的话,那么恭喜你,你只能拿到diploma了

【CU Pass成功之:英国留学 格拉斯哥大学 Plagiarism学术不端 递交解释信后 成功解除怀疑 学校撤销指控 无任何惩罚】CU Pass小警示️: 纯英文的论文写作,不是【忘记加reference】就是【没有加引号】,不是【直接抄袭】就是【间接抄袭】;不是【中文翻译】就是【reference乱加】;最后导致查重过高被指控【抄袭Plagiarism】,怎么办?!论文确实是呕心沥血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也很怕一朝被指控,直接被学校停学或者退学!也实在是不想再写一篇了!怎么办?!来CU Pass,帮你撤销指控! CU Pass学生情况: CU Pass这位格拉学生,抄袭率高达37%,出现大段重复,找到CU Pass,真的是遇见了对的人! ❤️【直接给学生拿到最佳结果,撤销指控!】CU Pass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会针对学生具体情况,【私人定制】详细的解释信,而❌不是用一些所谓的套路,学术不端面前,容不得马虎,认真对待,仔细处理; ️我们会认真和学生做好每一步沟通,每一点的解释都细致入微; CU Pass如何辅助?以及取得结果✅ 我们会【仔细研究学生的论文】,书写听证会解释信的时候完全不需要学生自己做任何事情。 我们【全权负责,全权包揽】!最后还能【保证最佳结果】!学生的时间都可以留出来认真学习,何乐而不为!

还可以的,需要了帮你写

格拉斯哥论文答辩

每年的四月初。格拉斯哥硕士每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需要在每年的5月底完成所有程序,格拉斯哥硕士提交毕业论文是在每年的四月初,这中间有论文查重、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学位委员会审定等等程序。

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的中心工作是构建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培养目标,建立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我们将以格拉斯哥大学为主,制定详细的培养体系、课程大纲和质量要求。在这方面需开展的工作是研究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理念、研究世界一流的EE专业的特点;分析EE领域一流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深度分析两校的文化内涵。二是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本项目的质量监控体系包括由双方校级层面牵头的管理委员会以及学术委员会。同时接受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学会(QAA)教学质量评估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的专业认证。三是课程体系。设计有素质类课程、专业课程体系和语言类。专业课程综合了双方学校的优势,涉及的知识面广,系统性强,理论和实践并重。语言类教学的目标是IELTS和TOEFL,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六级。在课程改革上我们的目标是开设兼具东西方文化元素的素质类课程,同时建立一套属于该项目知识产权的专业课程培养方案、课程大纲、课程设计、典型教案。在教学实施上,采用面授式的小班课堂教学;除一年级部分课程用双语(中英文)教授外,其他课程全部用英语授课;课堂教学外,学校还有计划地安排各类与课程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和企业调研;通过课程评估后的学生进入论文研究阶段。在学期安排上,第一、二、三年为课程学习,第四年课程学习+学位论文(英语)撰写,期间包括论文选题和开题,确定“双导师”,论文初期检查,论文中期检查,论文提交送审和答辩等环节。学生修完课程且论文送审通过者可以进入答辩环节,论文答辩在电子科技大学进行。师资队伍方面,英方将选聘足够数量的优秀国际师资,中方将选拔一支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及全国师德标兵引领的教学团队。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困难是:中方教师的理念和授课方式的转变问题;学生的理念及对西方授课方式的适应性;课程实施存在中英方学校年历的问题,拟采用相对灵活的方式;与新课程大纲相对应的实验室建设问题,英方教师的适应问题。学生管理方面,学院已成立学生事务中心:招生、教务、学工、就业,对学生的成长进行全过程指导。

格拉斯哥大学论文参考文献写错

一般是不会有影响的,因为没有人回去具体的检查和校对,所以写错了几个并无大碍。不过还是建议要仔细检查,认真对待,一定要培养严谨的学术习惯。

按照编辑的要求去做,编辑审查稿件需要原文。

改过啊,把对的写上,然后说明原因,应该不会因为参考文献拒绝你的,一般杂志社会要求你引用一点他们杂志的文献。

研究玛格丽特杜拉斯论文选题

zhongguoqikanwang.

玛格丽特·杜拉斯简介 Marguerite Duras其作品对中国著名网络作家安妮宝贝影响深远。1914年玛格丽特•多纳迪厄生于交趾支那(现为越南南部)嘉定市。她父亲是数学教师,母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她有两个哥哥。1921年她父亲去世。1924年她住在金边、永隆、沙沥。她母亲在波雷诺(柬埔寨)买了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1939年她同罗贝尔•昂泰尔姆结婚。1940年~1942年她同菲利普•罗克合作,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法兰西帝国》.在书业俱乐部工作,《塔纳朗一家》遭到伽里玛出版社的拒绝。 她第一个孩子夭亡。她的小哥哥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去世。同迪奥尼斯•马斯科洛相识。1943年她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笔名发表《无耻之徒》。参加莫尔朗(即弗朗索瓦•密特朗)领导的抵抗运动的活动。1944年R.昂泰尔姆被捕并被放逐到布亨瓦尔德,然后放逐到达豪(参见《痛苦》)。她加入法国共产党,任维斯孔蒂街党支部书记,成立寻人处,出版《自由人报》,刊登战俘和被放逐者的情况材料。发表《平静的生活》。1945年R.昂泰尔姆回来。同R.昂泰尔姆一起成立万国出版社。1946年她夏天在意大利。同R.昂泰尔姆离婚。1947年她的儿子让•马斯科洛出生。1950年她发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被开除出法国共产党。1957年同D.马斯科洛分居。1958年发表《琴声如诉》。她从1955年起反对继续进行阿尔及利亚战争,后又反对戴高乐政权。为各种周刊和杂志撰稿。1959年为阿兰•雷内写《广岛之恋》电影剧本。1960年当选为美第奇奖评委,但于几年后辞职。“如果存在一个否定的评委会,我就参加。”1961年她为亨利•科尔皮的影片写《长别离》,这个电影剧本是同1963年美第奇文学奖获得者热拉尔•雅尔洛合作的结果。1968年她参加了五月风暴的那些事件。在《绿眼睛》中可读到关于大学生和作家行动委员会诞生的政论文,该文被委员会否定,委员会也在不久后解散。1975年,《印度之歌》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获法国艺术片影院及实验电影院协会奖。1976年,《整天在树木之中》获让•科克托奖。1982年在纳伊的美国医院进行戒毒治疗。1984年《情人》获龚古尔奖。1985年发表《痛苦》。 7月 17日在《解放报》上发表一篇文章,玛格丽特•杜拉斯在“魏尔曼案件”中所持的立场引起一部分读者的敌对情绪和好几位女权主义者的论战。1986年《情人》获里茨——巴黎——海明威奖,是"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1988年~1989年严重昏迷。住院。 1990年R.昂泰尔姆去世。1991年发表《华北情人》。1996年玛格丽特•杜拉斯逝世。作品目录《厚颜无耻的人》 1943年/小说 布隆,1992年伽利玛出版社再版。《平静的生活》 1944年/小说 伽利玛出版社《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1950年/小说 伽利玛《直布罗陀的水手》 1952年/小说 伽利玛《塔吉尼亚的小马》 1953年/小说 伽利玛《树上的岁月》,收有《蟒蛇》、《多丹夫人》、《工地》 1954年/短篇小说集 伽利玛《街心花园》 1955年/小说 伽利玛《琴声如诉》 1958年/小说 子夜出版社《塞纳-瓦兹的高架桥》 1959年/戏剧 伽利玛《夏日夜晚十点半》 1960年/小说 伽利玛《广岛之恋》 1960年/电影脚本 伽利玛《如此漫长的缺席》 1961年/电影脚本 与热拉尔·雅尔罗合作,伽利玛《安德马斯先生的下午》 196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劳儿· V·斯坦茵的迷狂》 1964年/小说 伽利玛《戏剧——卷一:水和森林——广场——音乐之一》 1965年/戏剧 伽利玛《副领事》 1965年/小说 伽利玛《音乐》 1966年/电影 与保尔·瑟邦合作执导《英国情人》 1967年/小说 伽利玛《英国情人》 1968年/戏剧 伽利玛《戏剧——卷二:苏珊娜·安德莱尔——树上的岁月——是的,也许——莎伽王国——一个男人来看我》 1968年 伽利玛《毁灭吧,她说》 1969年 子夜《毁灭吧,她说》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阿邦.萨芭娜和大卫》 1970年 伽利玛《爱》 1971年/小说 伽利玛《黄色太阳》 1971年/电影 伽利玛《娜塔丽·格朗热》 1972年/电影 伽利玛《印度之歌》 1973年/戏剧,电影 伽利玛《恒河女子》 1973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娜塔丽·格朗热》 1973年 伽利玛《谈话者》 1974年/与克萨维耶尔·高提埃的对谈 子夜《巴克斯泰尔,蔽拉·巴克斯泰尔》 1976年/电影 伽利玛《加尔各答的荒漠里她的名字叫威尼斯》 1976年/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树上的岁月》 电影 伯努瓦·雅戈发行《卡车》 1977年/电影《卡车》,收有与米歇尔·波尔特的对谈 1977年 子夜《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领地》 1977年/与米歇尔·波尔特合作 子夜《伊甸影院》 1977年/戏剧 商神出版社《黑夜号轮船》 1978年/电影《塞扎蕾》 1979年/电影《墨尔本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温哥华奥蕾里娅·斯坦纳》 1979年/电影《薇拉·巴克斯泰尔或大西洋海滩》 1980年 信天翁出版社《坐在走廊上的男人》 1980年/短篇小说 子夜《80年夏》 1980年 子夜《绿眼睛》 1980年 《电影日志》《阿加莎》 1981年 子夜《阿加莎或无限的阅读》 1981年/电影《外面的世界——卷一》 1981年 阿尔班·米歇尔出版社《年轻姑娘和小孩》 1981年/录音磁带 扬·安德烈亚自《80年夏》改编,玛格丽特·杜拉斯朗读《罗马对话》 1982年/电影《大西洋人》 1981年/电影《大西洋人》 1982年/短篇小说 子夜《萨瓦纳海湾》 第一版1982年,增补版1983年 子夜《死亡的疾病》 1982年/短篇小说 伽利玛《戏剧——卷三:<丛林猛兽>,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詹姆斯·洛德和玛格丽特·杜拉斯合作改编;<阿斯珀恩文件>,根据亨利·詹姆斯小说改编,杜拉斯和罗伯特·安泰尔姆合作改编;<死亡的舞蹈>,根据奥古斯特·斯特林堡的小说改编,杜拉斯改编》1984年/戏剧 伽利玛《情人》 1984年/小说 子夜《痛苦》 1985年 P.O.L.出版社《音乐之二》 1985年 伽利玛《契河夫的海鸥》 1985年 伽利玛《孩子们》 1985年/电影 与让·马斯科罗和让·马克·图里纳合作制片《蓝眼睛黑头发》 1986年/小说 子夜《诺曼底海岸的妓女》 1986年 子夜《物质生活》 1987年 P.O.L.出版社《爱米莉·L.》 1987年/小说 子夜《夏雨》 1990年/小说 P.O.L.出版社《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 1991年/小说 子夜《扬·安德烈亚·斯坦纳》 1992年 P.O.L.出版社《写作》 1993年 伽利玛《一切结束》 1995年 P.O.L.出版社《小说,电影,戏剧,1943年~1993年回顾》 1997年 伽利玛文/玛格丽特·杜拉斯A:“不喜欢那种让所有男人神魂颠倒的狐狸精式的女人, 那种女人只有在制造悲剧的时候才可爱,在重罪法庭上她们才会令人敬仰。”B:“夫妻之间最真实的东西是背叛;任何一对夫妻,哪怕是最美满的夫妻,都不可能在爱情中互相激励;在通奸中,女人因为害怕和偷偷摸摸而兴奋,男人则从中看到一个更能激起情欲的目标。”C:“对付男人的方法是必须非常非常爱他们,否则他们会变得令人难以忍受。我爱男人,我只爱男人。我可以一次有50个男人。”D:“爱情并不存在,男女之间有的只是激情,在爱情中寻找安逸是绝对不合适的,甚至是可怜的,但她又认为,如果活着没有爱,心中没有爱的位置,没有期待的位置,那是无法想像的。”E:“任何一个女人都比男人神秘,比男人聪明、生动、清新,从来也不想做男人。”F:“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只同一个男人做爱,那是因为她不喜欢做爱。但发生一次爱情故事比上床四十五次更加重要、更有意义。 ”G:“同性恋像癌症一样是一种必死无疑的疾病。”H:“喜欢只写过一部小说的作家。喜欢的作家和作品有:《圣经》、米什莱、夏多布里昂、卢梭、帕斯卡尔、勒南的《耶稣传》、《克莱芙王妃》、拉辛、波德莱尔,觉得萨特和波伏瓦都不是作家。”I:“作家是难以忍受的,他杀人、做坏事。”N:“我生活的故事不是存在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没有中心,没有路,没有线。有大片地方,大家都以为那里有什么人,其实什么人都没有。”

情人,王道乾乌发碧眼

不可模仿的玛格丽特·杜拉斯要做玛格丽特·杜拉斯小说的读者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对语言的敏感,对激情的欣赏能力,怀有深刻而复杂的心理体验,对于异类形象的理解与包容……是,又不是。即使在那本轰动全球的《情人》出版以后,即使有大多数人终于认识这位晦涩难懂的女作家原来是当之无愧的大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作品的那种深情与多义性仍使透彻了解与评介作家的工作成为一种不可能。 杜拉斯的文笔与独特风格使许多当代女作家为之着迷。她们拜倒在杜拉斯的脚下,把她的作品当作《圣经》,她们因为有一些令人心碎的感情经历与生活痛苦而自以为在杜拉斯的作品中找到了一种源于女性的姐妹般的共鸣,她们写作时把杜拉斯的作品放在工作的桌子上,她们刻意模仿杜拉斯式的优美、绝对而神秘的句子:“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这个形象,我是时常想到的,这个形象,只有我一个能看到,这个形象,我却从来不曾说起。”“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是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 她们模仿的诸如此类的句子与腔调,事实上只是王道乾的译笔。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有足够的距离,语言的障碍更成距离。自始至终,杜拉斯是一个法语作家,一个典型的感性而又不可捉摸的法兰西女性。在阅读那些拙劣的杜拉斯文本的仿制品时,不由自主感叹:读懂她才是真正的敬佩。法国的评论家米雷尔·卡勒一格鲁贝尔称“承认或者隐而不说,是形成杜拉斯作品风格的魅力之所在:意指的震颤波动。”“意指的震颤波动”,它来源于灵魂的力量,而灵魂附属于一个特定的肉体,老天,它怎么可以被随意模仿呢? 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写出了自传体性质的小说《情人》并凭此获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其时,她已70岁了。对于15岁半在印度支那湄公河的渡船上与中国情人相识相爱的那段经历,70岁的女作家仍写得饱含激情。因为时间的尘封、记忆的积压以及作家对历史俯瞰式的洞察力,这激情被表现得丰富深邃、充满张力。这种非线型的、把故事寓于情绪之中的如泣如诉的写法对传统的文学阅读是当头一棒,全世界的读者都惊奇于这种杜拉斯式的写法。爱情故事之中交织着在殖民地家族创业失败的背景、对母亲与兄弟的爱与恨,青春的希望与绝望……所有的这些形象这些感情都以极端而惨痛的语言来表现,悲怆而低沉。它们使人想到当作家年轻时,或者盛年时,未必能获有如此表达悲剧的力量。一个女人在她白发苍苍时回首她的青年时代,对爱的恨的可能都付之平静而温厚的一笑,时间打磨、削平了一切极端化的情绪。如果是一位女作家就不一样了。爱的更爱,恨的更恨。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法其实就是诗。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使这诗显出一种隧道般的幽深与霹雳般的亮度来,简直能杀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一个少女时,曾经美丽动人,中年始却因酗酒而形容枯槁。是否像她在《洛尔·瓦·斯泰因的谜狂》中写的那样,“这个女人是自己毁了自己,又是为了什么要毁了自己?”在《情人》里,杜拉斯说:“现在,我看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在十八岁,十五岁,就已经有了以后我中年时期因饮酒过度而有的那副面孔的先兆了。”“在酗酒之前我就有了这样一副酗酒的面孔。”总是这样,总是这样认为,这样说:绝望先于存在而存在。因为绝望才存在,才感知存在。一切从绝望开始。这是杜拉斯式的句子,她的感受方法与思考方法。要么她想得到的无限的多,要么她从未得到过。 为什么要酗酒?杜拉斯说:“饮酒使孤独发出声响,最后就让人除了酗酒之外别无所好。饮酒也不一定就是想死,不是。但没有想到自杀也就不可能去喝酒。靠酗酒活下去,那就是死亡近在咫尺地活着。狂饮之时,自戕也就防止了,因为有这样一个意念,人死了也就喝不成了”。“人们缺少了一个上帝。人们在青年时期,一旦发现那是一个虚空,又对之无办法,因为那本来就是子虚乌有。醉酒于是用来承受世界的虚空,行星的平衡,行星在空间不可移动的运行,对你来说,还有那痛苦挣扎所在地专有的那种默无声息的冷漠。”《物质生活》极端的行文风格来源于极端的个人活法。对于激情的拥有者来说,虚无主义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虚就是不被限定、肯定的实,死亡是最大的激情。愿意以一死来求证生被毁灭的激情。杜拉斯因酗酒成疾病情严重被送入巴黎的美国医院治疗,陷入昏迷,清醒;再昏迷,再清醒。在她几次短暂的清醒中,那个名叫扬·安德烈的年轻人总是守在她的身旁。杜拉斯对他说:“这样昏迷过去,你不知道我会活下去,你还会要我。”他对她说:“是,真是这样。”她甚至一把调羹也拿不住,口液不停地流出来,弄得到处都是,走路也不行,不能走了,而这个叫Y·A·的年轻人依然爱着她。 扬·安德烈比杜拉斯年轻40岁,因为阅读杜拉斯的作品而惊喜入迷,因为惊喜入迷开始给她写信,信写得十分精彩。杜拉斯像对待别的来信者一样没有回信。可是有一天她给他写了信,对他说“生活下去是多么困难。”告诉他自己喝得太多因此住进医院。信来往写了两年,后来安德烈听杜拉斯在电话上对他说:来。然后他放弃他的工作,离开他的家,成为杜拉斯的写作帮手与生活伴侣,一直到她死。 要么没有,要么就是奇特的。湄公河上15岁半的白人小姑娘与中国北方的黄皮肤男人的爱情是一次。杜拉斯说:“没有爱情,留下来不走,是不可能的。即使其中有的只是词语,事情也永远是这样。最坏的那是不存在的。”忘年恋的爱情就是对于灵魂的欣赏。灵魂与灵魂超越时空与肉体在那儿对答和歌,死亡在爱意下屈服。 杜拉斯18岁离开出生地越南赴巴黎读书时,念的是法学、数学与政治学,但不久迷上了文学。其实还是在小姑娘时,她就对她的母亲说,她想写作,她要的就是这个。而她的母亲因贫困对此不屑一顾。1943年,杜拉斯29岁时发表处女作《无耻之徒》,步入文坛,遂成为职业作家。写小说也写电影剧本。著名的《长别离》、《广岛之恋》在搬上银幕后轰动影坛,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奖。杜拉斯的作品是极适合拍成电影的,它们线索单纯背景清晰感情的渊源却极为深邃而对话又生动富有韵致。《长别离》、《广岛之恋》压抑深挚感人,它们是诗的银幕化。 听听这些小说与电影的名字就有一种诗意的美丽:《琴声如诉》、《蓝眼睛黑头发》、《她说毁灭》、《黄色太阳》、《恒河女人》、《印度之歌》、《死之舞蹈》、《夜船》、《痛苦》、《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有谁能按著作年表真正读懂杜拉斯作品的意蕴?欣赏是做得到的,对于不理解的,也可以欣赏。杜拉斯说“宁可让人不理解”。宁可难懂也要保持美。通俗是杜拉斯不齿也是做不到的。要么空白要么出其不意。杜拉斯是一位实验型的作家,追求表达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视风格与独特为至高无上。或者遇到知音,或者让人咒骂。他们法国人都是如此。杜拉斯是法国之中的法国,先锋之中的先锋,高傲得像一座自由之神。她自编自导过一部叫做《卡车》的电影,2个小时甚至没有一个人物出现过。在中国放映时,电影院里只有几个人。在法国不知命运如何。 本世纪早期,法国,一个出生农家品学兼优的少女在大学毕业后,在受到“到殖民地去发财”的宣传影响后,婚后与丈夫一道移居印度支那殖民地。丈夫病死在那里。她生下一儿一女一个人挑起家庭重担。她教法文、教钢琴、到电影院当钢琴师,她含辛茹苦、节俭度日,然后用十年赚下的血汗钱向殖民地当局购买了一块土地进行耕种。她想留给儿女一点财产。因为她没有贿赂土地管理局的官员,也没有钱贿赂,所以他们给她的那块租借地是太平洋岸边的一块盐碱地,长不出庄稼,备受海潮的侵蚀。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一片废土。她没有丧失信心,她想凭自己的努力再次向命运抗争。她抵押房屋购买木料雇当地农民修筑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她自己也干。但是堤坝在海潮来临的一夕之间被海水冲毁,它们本来已被当地土蟹啄得千疮百孔,海水一来,溃然而倒。她衰老而疲弱,贫病交迫,终于忧郁死去。 这个女人就是杜拉斯小说《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母亲形象,这个母亲基于杜拉斯的母亲原型。像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情人》是自传体作品一样,杜拉斯的成名作《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也是一部自传体作品。文学是从抒写自我的痛苦开始的。作家若不是出于抒写痛苦而成为作家,那他就不成其为作家,或者他只是轻飘飘的文字游戏者。作家的生活只有一种,那就是他内心的生活。所以真正的作家从来不会发生资源枯竭的问题。除非他死了,除非他拿不动笔,否则他一直会写下去。内心生活是一条涌动不息的河流,水是一样的水,但是每一个浪花、这一波浪潮与那一波浪潮是不同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母亲比起《情人》中的母亲带着更多来自生活的记忆、粗犷又清晰的真实。杜拉斯的毁灭感源于她母亲的被毁。在她毁灭之前,她生存的世界已被毁灭。她的家园亲情她对生活的热情与信心已被毁灭。这又是一个杜拉斯式的句子。 苏珊、约瑟夫、母亲以一种狂笑的方式对苏珊的爱慕者、那中国富商的儿子讲述堤坝的故事,讲述他们令人心酸的失败。可怖的就是那种狂笑。可怖的是母亲在抢了苏珊追求者送她的钻戒时双眼迸射希望的凶光:生活可以重新开始,这个钻戒值2万法郎。可是生活不能重新开始。母亲的青春与健康已经耗尽。 生活中唯一的温柔就是约瑟夫了。在母亲拿了钻戒又痛斥毒打女儿“和他睡觉”时,约瑟夫轻声对母亲说:“你再碰她一下,我就和她离开这里到朗镇去。你是个老疯婆。现在,我完全可以肯定了。”苏珊在发现了这深藏在严厉之下、克制已久的温柔的同时也发现了要迫使这种温柔流露出来所需要的耐心和打击。 母亲在看着孩子们吃饭时,流露出特别宽容好脾气。 是那种令人绝望的平原,单调而肃呆,吊脚楼孤独地立在河滩中,没钱翻新的草顶有白蚂蚁不住落在床单上、饭桌上。饭是有得吃的,只有米饭、涉禽肉,千篇一律令人作呕。平原上不断有光屁股的小孩玩泥巴,因吃青芒果害霍乱一茬茬死去,再一茬茬出生。死孩子被父亲埋在泥土里用脚踩平。母亲不停地种植,种植每一种结果甚至不结果的东西:香蕉、稻、树,什么都种。当她不再种什么以后她就死了。 约瑟夫留下了母亲要他寄给土地管理局的信,这样的信她写了几十封,这是最后一封长信,是愤怒与卑屈的奇怪的混合体。悲怆呼号得令天地为之落泪的她,要求土地管理局能把大片盐碱地中那五公顷高原上的好地长期租给她的孩子们,她的一生已经完了。约瑟夫在离开平原离开家之前给苏珊看了这封信,约瑟夫说一定要杀掉土地管理局的那三个人,哪怕死。他活着,是因为怯懦。约瑟夫要求妹妹苏珊以后无论干什么,都一定要与母亲是相反的。 关于传统的故事,关于原始的痛苦,杜拉斯在这本《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是写尽了。她一出手,就将这些素材处理得出奇简练,既简练又命中要害。简练是命中要害的必要手段。她是一位高手。她说“小说要么是诗,要么什么也不是。”诗,就是简练的。杜拉斯的小说是简练的复沓。悲惨的图景寥寥几幅就成咏叹,眼泪在平静的叙述之下是多余的。难过在阅读完毕之后更深更猛烈地席卷而来。 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写作14年之后,杜拉斯又写了另一本重要著作:小说《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这个叫斯泰因的18岁的年轻姑娘在一次舞会上被未婚夫抛弃了。她的未婚夫迷上了领事的妻子,变卖家产之后去异国追求别人的妻子。斯泰因在这次舞会上发了疯,她被毁了,尽管她以后结婚生女,但她的一生已被毁了。杜拉斯说她在她所有书中写的女人,不论她们年纪有多大,她们的来源无不是出自洛尔·瓦·斯泰因。她们对自己都有某种遗忘。她们没有一个不是她们自己给自己造成生活的痛苦和不幸。《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写得更加抽象而飘忽,这对杜拉斯是必然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的目标已成了她的起点,她的处女作已经写得这么出色,她只能越过传统,寻求别样的表达途径。既然杜拉斯已饱受过痛苦的实质,她只能以“异化”的方式来表达痛苦更深刻的一种意境。斯泰因的正常就是她的不正常。 这个苏珊 ,这个斯泰因,这个在湄公河渡船上和中国情人相爱的白人小姑娘,都是杜拉斯。结过几次婚、生过一个儿子的杜拉斯很容易令人忘记她的真实足迹。杜拉斯的读者们记住的是文学中的杜拉斯,文学塑造成的杜拉斯。杜拉斯说:“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写那个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我自己。”—— 那个被贫困伤害出卖肉体早熟的少女(《情人》)、那个陷在太平洋堤坝之害中的苏珊、那个永不能与丈夫团聚的少妇(《长别离》)、那个因爱上德国兵被剃光头、对爱情再无信心的法国女人(《广岛之恋》)、那个被未婚夫抛弃的斯泰因(《洛尔·瓦·斯泰因的迷狂》)、那个久久等待丈夫从集中营回来的妻子(《痛苦》)就是贯穿在多少世纪中的那个永恒的女人:她是在受尽伤害之中成熟的。不管杜拉斯的文本有怎样的多义性复杂性,关于女人她是这么认识的。 还是没有钱。写了这么多书,仍然经济拮据。有人说她小气,偏执乖戾,为了钱而重复同一题材的作品,穿得怪模怪样。与有钱的萨冈一起上电视,萨冈的华丽衣衫正衬出杜拉斯男装打扮的穷酸。不仅仅因为个子小,杜拉斯穿一件黑色制服有十五年之久吧!一件黑色坎肩,一条筒裙,卷领套衫,和一双冬季短筒靴,这就是M·D(杜拉斯名姓的缩写)制服。杜拉斯说“确实没有必要把美丽的衣装罩在自己的身上,因为我在写作”。曾经那么美丽的杜拉斯只能把才华当作她的衣衫。她的美丽被贫困窘迫消灭了,被酗酒杀害了。为什么仍然那么穷?为什么没有富裕过?为什么一直要体现这种生之挣扎?冷静是有的。冷静在杜拉斯从容不迫的叙述中,她在文字之中华贵。 1992年,78岁的杜拉斯在闻知她的中国情人去世之后,黯然神伤,灵感奔涌,她把她与中国情人半世纪前的恋情故事再写了一遍,把《情人》再写了一遍,这就是《来自中国北方的情人》。是为了钱再写一遍吗?她已经78岁了。有人告诉我,仍然好,写得奇异,更加简练了。内心生活就是一条涌动不息的河流,它会停止但不会枯竭。像玛格丽特·杜拉斯这样的人,会写到死。一生都在回忆。在回忆之中,过去的一切都是活的,它们是河流之中的水。坟墓中的杜拉斯会如此感叹:关于回忆,关于她,关于她和他的故事,最好的东西还没有写出来。它们有更出色的形式存在着,但这次、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