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投稿知识库

首页 期刊投稿知识库 问题

关于物流管理配送的论文题目

发布时间:

关于物流管理配送的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物流资讯管理的论文题目,供参考。 1、xx物流改进方案(某行业或某物流企业) 2、xxx供应链的改进策略 3、XX公司的物流成本控制 4、论XXX公司物流发展对策 5、XXX公司物流采购的改进策略 6、XXX公司公路运输服务的改进策略 7、XXX公司货运业务改进方案 8、条形码技术在连锁超市中的应用---XX应用条形码技术分析 9、条形码技术在XX管理中的应用 10、XX仓储与运输服务及改进策略 11、XX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2、第三方物流改进建议---以XX公司为例 13、XXX厂库存管理的解决方案 14、XXX物流配送方案 15、XXX公司的仓储管理及改进对策 16、X公司物料与仓储管理的解决方案 17、商品条码在XXX连锁超市中的应用 18、XXXX配送服务的调查分析 19、二维条码在XXX中的应用 20、XXX公司仓储管理系统改进策略 21、XXX公司货物运输改进策略 22、EAN储运单元码在XXX中的应用 23、XXX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探讨 24、条码技术在XXX超市中的应用 25、XXX的物流改进方案 26、XXX的业务流程改进 27、汉信码在XXX中的应用 28、关于XXX公司物流配送的探讨 29、XXX公司物流发展策略 30、XXX公司加工配送优化 31、XXX公司仓库管理的流程优化 32、JIT采购理论及其应用---以XXX为例 33、XXX公司仓库现状与解决方案 34、XXX仓储现状及改进措施 35、XXX物流外包方案设计 36、XXX公司仓库部流程分析 37、XXX公司物流加工配送解决方案 XXX公司仓储管理的流程优化 38、XXX公司物流解决方案 39、XXXX公司资讯化建设的探讨 40、XX公司运输流程优化的建议 41、XXXX公司仓储管理优化 42、XXXX仓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43、浅析XXX公司散户库的发展状况 44、XXX物流配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45、传统XX行业仓储模式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思考---以XXX公司为例 46、XXX产品追踪作业方案设计 47、XXXX公司在物流业务上的优化 48、如何有效地提高XXXX公司物流的运输合理性 49、XX公司运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50、XXXX产品在物流作业流程上的优化

具体得看你是什么专业的呀,还有就是你熟悉的方向也要知道,不然真的不好确定。

诶哟,我也打算写这个。我们可以交流一下

这个要看你们学校开始物流专业的教学方向而定! 比如: 企业物流管理 物流运营与设计 物流资讯化 物流园区建设 港口物流一体化 物流装置工程 供应链战略 供应链计划 供应链执行 ......

自己认为公关方面 的题目比较好写,例项比较多,有助于论文的写作嘛。

爱迪生,张海迪那些太旧了,用点新的。《进击的挫折》聊聊漩涡鸣人是怎样成为海贼王的男人的

关于如何做名合格的护士的论文 多少字的呢,,我可以提供 要不要,,行的

恩,尽量对于资料要求少的,因为会计资料一般很难获取。做好写点审计方面东西。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这个真没有

很简单,语言学语言理论五大类中择一二比较并举例再描述归类。各类语言学书籍第一二章都有这五类,如Bahaviori *** 或Conceptuali *** or Extentiali *** 等。或者语言学万能句法公式Subject-X等可以详细举例并就不同动宾结构展开或延伸。或者语音新词发展前言类外来语同化归并类学科比较。或者英语语法类语句句型结构历史。

物流管理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实现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的管理流程,那么该专业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2021物流管理方向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物流配送论文题目

1、 京东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2、 民用无人机在物流配送行业中的分析与设计

3、 基于Spark的并行遗传算法在物流配送问题中的应用

4、 “大数据”思维下的烟草物流配送中心设备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5、 互联网+视角下农村电商物流配送运作模式分析

6、 O2O模式下电商物流配送策略探析

7、 基于共享经济背景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构建——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长株潭农村地区为例

8、 基于无人机物流配送的战时快速卫勤保障体系探讨

9、 RFID技术应用于农超对接物流配送系统的经济效应

10、 基于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的研究

11、 城市物流配送车辆调度模型及优化

12、 基于电商环境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构建

13、 物流配送的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以苏宁易购为例

14、 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研究

15、 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的主动式仓储调度策略及其性能分析

16、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改革策略分析

17、 浅谈京东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

18、 国内连锁超市物流配送优化方案研究

19、 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20、 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比较研究

21、 基于组合拍卖的B2C电商物流配送研究

22、 国内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对库存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

23、 物联网技术下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优化研究

24、 基于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的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25、 基于城市道路拥堵的物流配送车辆停车收费定价研究

26、 鑫威超市基于顾客满意度的物流配送管理研究

27、 浅析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模式的优化

28、 借鉴欧美城市物流配送的 经验 做法解决好我国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

29、 改进人工人群搜索算法在基于LBS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30、 基于层次化网络优化的烟草物流配送网络的开发与设计

31、 基于模拟退火算法最优物流配送问题的应用

32、 改进差分进化算法在物流配送中的多目标优化研究

33、 一种面向智慧城市的自动物流配送系统初探

34、 农产品电商综合物流配送模式研究——以广西海吉星电商综合配送模式为例

35、 茶产业发展中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36、 TSP模型在蔬菜基地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37、 O2O模式下物流配送研究综述

38、 基于Fle_sim的山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网络仿真分析

39、 O2O模式下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网络节点的优化布局

40、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网络协同性研究

41、 共享经济视角下我国乡村地区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模式优化研究

42、 7-11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43、 基于RFID&GPS/GPRS技术下的电商生鲜物流配送

44、 柳州融水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45、 基于直觉模糊集的中小型企业第三方物流配送服务商选择研究

46、 城市冷链物流配送车辆路径问题研究

47、 基于容器标准化的智能物流配送

48、 基于城乡双向互动的物流配送网络创新研究

49、 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问题及解决途径探究

50、 O2O模式连锁企业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物流管理 毕业 论文题目

1、集成化智能物流管理实验室建设研究

2、现代物流管理中的信息网络化及其实施对策

3、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4、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5、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探讨

6、关于物流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7、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与业务流程再造

8、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9、物流技术发展对物流管理的影响分析

10、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化路径探索

11、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对接区域经济岗位问题研究

12、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3、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模式的优化

14、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物流管理分析

15、提升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质量对策研究

16、成品油物流管理对销售企业实力提升的分析

17、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

18、现代学徒制物流管理的研究

19、板式家具生产物流管理研究

20、河南民办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1、研究海外冶金项目采购与物流管理

22、浅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

23、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绿色物流管理策略

24、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25、企业采购与物流管理关系探讨

2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探讨

27、基于"互联网+"的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

28、基于SSM框架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29、基于SSH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0、试析物联网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31、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优化对策简析

32、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3、VR技术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4、新时代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培养探索研究

35、汽车零部件物流管理及相关技术分析

36、带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差分方程的一点经验

37、物流管理专业转段教学衔接实践探索

38、普通高校物流管理本科教学问题对策分析

39、电子废物拆解企业物流管理探究

40、技能大赛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研究

41、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42、信息化背景下的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43、基于GIS的武汉市物流管理系统

44、职业院校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方案开发与设计研究

45、基于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的创新分析

46、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创新研究

47、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48、物联网技术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49、翻转课堂模式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0、基于物流技能大赛的创新创业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参考

1、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

2、B2B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的分析

3、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

4、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价值创新

5、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的变迁

6、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与环境构筑

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

8、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9、电子商务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

10、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

11、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

12、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

13、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

14、试论电子商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

15、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

16、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分析

17、论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

18、浅谈运输成本控制

19、论智能运输系统在我国的发展

20、中国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研究

21、公路危险品运输管理探讨

22、浅谈超载运输的危害及其对策

23、浅谈超限运输的危害及其对策

2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25、浅谈运输工具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

26、道路运输责任划分的研究与分析

27、浅谈运输线路的选择和优化

28、道路货运装卸搬运合理化的研究与探讨

29、浅谈运输合理化

30、关于__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31、关于__市__集装箱运输公司的调查与研究

32、关于公路集装箱运输经济学初步理论研究

33、基于集装箱的离散型、分布式运输生产与运作初步研究

34、关于公路集装箱运输企业IT战略研究

35、浅议公路集装箱运输系统及关键系统需求

36、公路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相关法规调查与分析

37、公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

3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

39、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研究

40、__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

41、物流企业核心竟争力研究

42、__物流通道系统规划设计

43、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 方法 研究

44、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的研究

45、试论区域经济中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

46、试析供应链管理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47、关于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48、关于建立区域物流规划的的战略思考

49、区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50、__企业物流系统整体规划

物流管理方向专业论文题目与选题相关 文章 :

★ 物流管理论文题目

★ 3000字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浅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 物流管理学业规划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论文题目汇总

★ 职业规划:物流管理就业方向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 物流专业求职意向范文

★ 物流管理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范文

★ 物流管理专业的自我介绍范文

物流配送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物流行业的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前整个物流行业正在向着更加规范化、一体化的方向走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随着企业营销环境的变化,仓储周转速度的加快,根据全面营销理论,营销应贯穿于“事情的各个方面”,而且要有广阔的、统一的视野,所以,营销物流管理在企业营销管理中将越来越重要。为此,企业需要采取“营销物流配送中心”这种新型高效的物流活动方式,根据企业和客户的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内依照生产原料和市场容量,建立区域性营销物流配送中心进行原料采购、信息处理、分拣、配货等作业。

论文关键词:营销物流管理,配送中心,功能,定位

从管理方面来讲,营销是计划和执行关于商品、服务和创意的观念、定价、促销和分销,以创造符合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交换的一种过程[1]。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2]。物流过程中将以最低的成本,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物品的产地到物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康柏斯提出,物流是“市场营销的另一半”。 面对现代物流和市场营销两个企业管理日益关注的领域,二者在交互式迅猛发展中为社会及企业带来了利益。不论是营销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实践发展需要,还是它们各自领域理论的不断创新,物流已成为企业营销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和发展途径。既是营销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又是企业物流管理职能细分化的具体表现,亟需将二者置于企业管理集约化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探讨与研究。因此,有必要对这两个领域进行交叉和边缘性研究,并衍生出一个新兴的营销和物流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即营销物流管理。

我们认为营销物流管理是营销主体以战略的高度对物流进行全面的资源整合基础上,既包括组织内在的,也包括组织以外的所有资源科学合理且有效的配置,目的以降低营销成本,节约物流费用,并始终贯穿于企业营销活动的全程,对物流各要素进行高效率和高效益地组织、计划、实施及控制的过程。

营销物流管理的内涵应包括:订单管理及处理、库存控制、需求预测、客户服务、文件票据流转管理、包装、退货处理、仓库配送中心管理、销售生产计划及采购、零部件服务支持等10个方面。尤其是强化企业营销管理活动中物流功能的作用,加快企业采购供应物流、生产制造物流及销售分销物流的一体化进程,真正实现企业物流的供应链条化。通过集中储存加工降低物流的库存和流通加工成本,在最近的需求供应点进行采购和销售,降低运输和配送成本,并借助于网络资源提供虚拟服务,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

营销物流管理的精髓与核心就是站在企业营销战略的高度,统筹生产、营销、市场等资源,全面进行规划设计,以客户的订单为驱动力,带动企业营销和物流两个职能管理效率的发挥,并实现匀速运转。基于此,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就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业务进一步发展,使产销环节更为畅通,以达到企业营销战略目标,而设立的一个具有储存、加工、分拣、配送功能的货物集配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节点。图1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示意图。

图1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示意图

1.备货功能。备货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需要,为配送业务的顺利实施从事的组织商品货源的活动。备货工作包括采购订货、集货进货、合理配货及有关的质量检查、结算、交接等活动。

2.储存功能。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储存有储备及暂存两种形态。配送储备是按一定时期的配送经营要求,形成的对配送的资源保证。这种类型的储备数量较大,储备结构也较完善,视货源到货情况,可以有计划地确定周转设备及保险储备结构及数量。暂存,即是分拣、配货之后,形成的发送货载的暂存,这个暂存主要是调节配货与送货的节奏,暂存时间不长。

3.分拣功能。分拣是依据顾客的订货要求或营销部门的销售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取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

4.集散功能。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凭借其特殊的地位和拥有的各种先进设备、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将分散在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集中在一起,通过分拣、配货等环节向多个用户进行发送。同时,也可以把各个用户所需要的多种货物有效地组合或配装在一起,形成经济、合理的批量,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商品流通。

5.加工功能。配送加工虽不是普遍的,但往往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功能要素,它可以大大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配送加工有别于一般的流通加工,它一般取决于客户的要求。

6.信息处理。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能有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无论在集货、储存、拣选、流通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环节的控制,还是在物流管理和费用、成本、结算方面,均可实现信息共享。

三、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策略

企业在剖析自身物流资源基本状况的前提下,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在战略上必须明确其发展定位,针对企业实际,以及各地区的需求特征,做出整体的规划。在策略上,依据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资源状况、规模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功能及服务网络等方面的不同优势,进行客观科学的业态定位。可根据自身的物流服务对象、服务功能、货物和产品类别、物流职能及配送能力的大小等特点进行差异化定位 [3]。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定位策略具体有如下五种:

1.层次定位。在整个营销物流系统中,流通中心定位于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汇集地,具有非常完善的功能。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定位于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综合设施,其涵盖面较流通中心为低,属于第二个层次的中心;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如果具有商流职能,则属于流通中心的一种类型,如果只有物流职能则属于物流的一个类型。[4]

2.横向定位。从横向来看,和营销物流配送中心作用大体相当的物流设施有仓库、货栈、货运站等等。这些设施都可以处于末端物流的位置,实现资源的最终配置。不同的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是实行配送的专门设施,而其他设施可以实行取货、一般送货,而不是按照配送要求有完善组织和设备的专业化流通设施。

3.纵向定位。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在物流系统中纵向的位置应该是:如果将物流过程按纵向顺序划分为物流准备过程、首端物流过程、干线物流过程、末端物流过程,营销物流配送中心是出处于末端物流过程的起点。它所处的位置是直接面向用户的位置,因此,它不仅承担直接对用户服务的功能,而且根据用户的要求,起着指导全物流过程的作用。

4.系统定位。在整个营销物流系统中,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在系统中的位置,是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水平。尤其是现代物流出现了利用集装方式在很多领域中实现了“门到门”的物流,对可以利用集装方式提高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物流对象做了很大的分流。在包含着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营销物流系统中,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对整个系统的效率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并且处于核心的位置。

5.功能定位。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是通过配货和送货完成资源的最终配置。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围绕配货和送货而确定的,例如有关的信息活动、交易活动、结算活动等等虽然也是营销物流配送中心不可缺的功能,但是它们必然服务和服从于配货和送货着两项主要的功能。四、 结论

营销物流配送中心连接产、供、销,是一个专门服务机构,全部包揽销售过程中的配货、送货任务,生产过程中的原料采购和供应任务,将用户和企业自身所需要的产品尽快送达,以加快产销运转和资金回笼。营销物流配送中心结合共同化配送和社会化配送,必将大大提高企业产品到达销售终端的速度,再通过其高度组织化的企业管理,用现代化科技来装备,高效、统一、协调、规范地开展经营,可以发挥应有的规模效益和经营优势。总之,营销物流配送中心可以对企业起到以下三点作用:

1)企业将产品及时送到客户手中,提高企业信誉。

2)销售人员专心搞销售,不必再为产品配送而操心。

3)生产人员专心搞生产,不必再为原料供应而担心。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凯文·莱恩·凯勒著. 营销管理(第12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6页.

[2]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物流术语GBT18354-2006[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年第1版.

[3] 王斌义著. 现代物流实务[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45-246页.

[4] 李学工. 论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的市场定位及其业态类型[J]. 财贸研究,2003年4月.

[摘要]连锁经营是当今现代化大流通最具代表性的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现代商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也是现代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本文在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配送方式,结合他们的优缺点,提出了适应当前我国零售连锁超市配送的可行性对策。

论文关键词:物流配送,对策

一、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现状

1、自建配送中心偏多,自营配送模式占主导

世界零售业巨头沃尔玛认为,只有在一个配送中心能够支持100~120家分店的时候,才能够体现出它的规模效益,但我国零售连锁超市不论大小都青睐于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据相关资料,到2007年底,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中心已近2500家,其中自建的就达1500多家。很多超市没有考虑到自身的规模原来就小,没有充分的资金来建设和运作配送中心,从而导致许多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不仅导致配送效率低,统一配送率不高,还浪费了许多的物流资源。

2、商品种类多,配送要求高,配送效果不尽人意

零售业连锁超市销售的商品的品种繁多,涉及食品、日用品、家居装饰等,决定了对配送的要求高。如对于冷冻食品在运输和仓储过程中要有严格的卫生和保温措施——食品冷链物流。据统计,上海的超市的冷链商品占销售额的20%以上。由于供应商的实力和地区不同,导致供应商所能提供的配送服务有所不同,很多服务都不能达到超市的需求。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物流配送的整体水平偏低。所以,超市也难以选择到比较适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而导致选择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超市很少,物流配送的标准也不高。总之,不论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还是第三方物流模式,因企业实力与配送服务水平偏低,致使配送效果大多不尽人意。

3、统一配送率低,运作难度高,传统物流资源难以适应

零售业连锁超市的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相对也比较严格。物流零售企业的销售量受随机因素和其他人为因素(如促销)影响较大,造成门店的配送量波动大。对于仓储空间等资源有限的门店,一般要依靠提高配送频率来满足需求,有些小型便利店甚至要求一天送货两次,而且配送过程有时间窗限制,如限定某个时段到货。同时,目前零售业连锁超市,统一配送率低,缺乏高效率的物流配送,导致物流成本高,商品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在百分之十几甚至更高。运作难度的增大,使传统的以单一运输和仓储为主业的物流企业难以适应。

二、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分析

当前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供应商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

1、自营配送模式

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自建配送中心,主要是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连锁企业都各有自己的经营特色,自建配送中心有利于协调与连锁店铺之间的关系,保证这种经营特色不受破坏和改变。

如果各家零售连锁超市都各自建立配送中心,会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只有分店规模扩大使配送中心正常运转所取得的数量折扣和加速资金周转的效益,足以抵偿配送中心建设和设备所花费的成本,才能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指连锁超市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进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我国连锁超市企业还普遍存在现有物流配送系统不能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情况。连锁超市应在利用自己的物流资源积极建设物流配送体系的同时,还应该学会利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业者提供的物流服务加以弥补。

3、供应商配送模式

简单的说,供应商配送模式就是由生产企业直接将超市采购的商品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送到各个连锁门店甚至到货架的物流活动。通常中小超市公司由厂方直送商品的比例较高,而大型连锁超市公司趋向于通过自己的配送中心对门店实施配送,据估计,厂方直送商品只占总量的15%~20%。该配送方式对供应商而言增加了成本,但对于由供应商到零售超市的供应链整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共同配送模式

共同配送是指由多家连锁超市企业联合起来,为实现整体的物流配送合理化,在互惠互利原则指导下,共同出资建设配送中心,共同制定计划,共同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使用配送车辆的配送模式,尤其是一些经营规模较小或门店数量较少的连锁超市常采用这一模式。但这一配送模式不太适合于中小型连锁超市。只有当连锁超市有较强的驾驭供应商的能力时,这种共同配送中心的建立才有可能。此外,连锁超市企业需建立一套完善的与供应商以及各连锁分店及时沟通和传递信息的系统,需要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

三、适合我国零售连锁超市的配送对策探讨

1、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

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可适度扩大自建配送中心的规模,主要为本企业的连锁分店进行配货,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货物,能够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和战略发展需要,提高其现代化水平。

2、中小型连锁超市

中小型连锁超市,通过组建横向物流联盟构建他们的物流配送体系。连锁企业与专业物流服务提供方的长期合作会形成一种战略性的纵向物流联盟关系,而解决目前连锁超市的配送问题,除了纵向联盟,另一个关键就是要组建连锁超市企业间横向物流联盟,可以使连锁超市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实现物流合理化。

3、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模式

从战略层面上,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使连锁零售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规避经营风险,集中于核心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其次,第三方物流借助自身优势,降低物流复杂性,提高对顾客的响应能力,有效解决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时间和空间管理上的难题;再者,第三方物流能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弹性;同时,选择第三方物流可以大大减少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四、结束语

在连锁企业飞速发展的市场背景下,合理的配送模式是提高商品流通效率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源整合及优化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配送模式以自建配送中心自营配送为主,而且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供应商的配送能力参差不齐,从而导致了我国连锁企业整体的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高等问题。本文正是基于为连锁企业解决这些配送问题的想法,对连锁企业典型的配送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为连锁零售企业经营者寻找适合自身的配送模式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现代物流联合运输区域协调管理及网络构建研究——以广西西江水铁联运为例丁伟中南大学2012-05-01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得用户信息并及时开展业务,高效、合理的完成配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研究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物流配送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为人们在物流上面提供了方便。关于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一般方式、具体模型来作了探讨工作。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age is very nee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t for the people in the logistics provided above to a convenient. Abou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have certai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general way, the specific model to work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一、物流配送系统

(一)概念

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是通过其收集广泛的信息来实现以信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化,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物流配送系统的主要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业子系统,另一种是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送、保管、加工等机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流配送达到快速的运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子系统相比作业子系统来说范围是比较小的,其内容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它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能使工作更加效果化。信息子系统还有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那就是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以及优良的顾客服务来完成商品实体,然后从供应地再到消费地,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顾客的活动。

(二)一般方式

物流配送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有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及时配送,另一种是准时配送,这两种配送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两种模式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满足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此来进行供货以及送货的工作。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供货时间非常的灵活和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对于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库存的压力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库存缩减的情况,有时还会取消自己的库存。

二、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

(一)国内外的研究

关于干扰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干扰管理模型是在同个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来的概念中,把干扰管理给局限化了,把系统扰动控制在最小数值,还指出了干扰管理的另一种含义,它是属于运筹学的某个应用领域,其发展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国的学者也对干扰管理作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干扰管理的实质就是使事件回到最初的状态,其突然出现的事件就是一种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微小的,并没有对其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及时的管理 方法 是可以修正的。学者还将干扰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不同点分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在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干扰管理的模型的研究具有片面性,侧重于模型以及算法,虽然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比如说在车辆调度领域,特别是物流配送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二)原因

1.总所周知,客户如果对一个企业充分信任的话,就能使企业的长期的拥有这些客户,也就是固定客户会增多,随着旧客户的口碑相传,新客户也会随之而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赢利。下文所讲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因此就可以就可以用这一条件来反映对客户满意度的扰动。

2.物流配送的运营商最关心的必然是运作成本,因为其运作成本是整个物流配送的核心,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要想节约其运作成本的话,就可以调整其干扰方案。

3.干扰管理在生成新的配送方案后,其车的路线也将发生变化,因为频繁的更改其路线,其交通费必然会增加,超过了原本的预算,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路线频繁的更改,司机原本已经熟悉的路线又变得陌生起来,必将会影响司机的工作心情。依据干扰管理的思想来看,新方案和原方案相比的话,两者间的偏差值应该是最小的,所以路径的变动量也会最小。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下文将提到)是以三个维度来度量其扰动的,其模型是属于多目标的。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例子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以需求量变动为干扰事件这一个例子来进行数学建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

1.需求量变动在一些企业中是必然会发生的干扰事件,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因为油品的存放存在一定的危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除去加油站,其他成油品销售一般为服务行业,比如说餐饮、酒店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存储的油不能太多,所以只能小批量的、多数次的来购买,根据这样一种情况,需求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调查,需求量变动量最大的干扰事件就是该类企业。

2.需求量变动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对需求量变动问题作了探讨。根据一些新闻、期刊以及文献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配送需求量变动的研究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关资料了。此类干扰事件在1987年时就作了有关研究,比如说不确定性需求的动态车辆指派问题模型。

3.关于物流配送的车辆其路径问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作了相关研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客户对货物所送达的时间非常的严格,因此其要求也更加高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让其更加的清晰明了。假如其问题范围和条件分别为:只有一个配送中心,并且其配送中心有足够的同质物质材料,车辆也足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车辆必须以配送中心为始源地和终点,而且每一辆车必须从只能访问一个客户,如图1(a)所示.如果出现需求量的突发事件,车辆就必须在出发之前就要把物品载满。假如说在开始设定的计划中,并没有对需求量不足做出一些应急 措施 ,如果客户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如图1中的客户点7,而且增加的需求量还超过了剩余车辆的载货量,也就是说其车辆也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它就需要其他车辆来进行援助工作,如图l(b)所示。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方便化,所以物流配送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突发状况,也就是出现干扰的情况。比如说客户需求量变动、车辆出现故障等,这些干扰事件经常会使原本计划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顾客就对其不满,矛盾也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在现阶段,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研究有些片面化,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主要因为全都集中在单一要素变动引发的干扰事件上,在真正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变动的情况更多,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此系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实用性也变得更强。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王旭坪,杨德礼,许传磊.有顾客需求变动的车辆调度干扰管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04)

[2] 孙丽君,胡祥培,于楠,方艳.需求变动下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的知识表示与求解[J].管理科学.2008(06)

[3] 杨文超,王征,胡祥培,王雅楠.行驶时间延迟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2)

[4] 朱晓锋,蔡延光.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连锁企业中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胡祥培,于楠,丁秋雷.物流配送车辆的干扰管理序贯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

矩阵算法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配送线路的问题,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ions,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by the computation of adjacency matrix to get graph reachability matrix and judge whether can find forward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goal node,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search of the shortest path.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配送;物流;最短路径

Key word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distribution;logistics;shortest path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4311(2013)10-016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已不断提高,这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合理、安全、快速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而配送线路安排是否合理也是配送速度、成本、效益的保证。正确、合理地安排配送线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本文以邻接矩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1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假设有一个n个节点(d1,d2……dn)建立的有向图,每条有向边上都有各自的权值,若节点di和dj之间有条有向边,则其权值表示为Wij。如果我们要求节点d1到节点dn的最短路径。那么首先应该建立基于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M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直接有向通路,若M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

那么矩阵M2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所代表的就是通过一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以此类推M3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两次 “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Mn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n-1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M1+M2+M3+……+Mn得到的矩阵T即为原有向图可达矩阵,T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有向通路,若T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至少存在一条有向通路。

对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由于存在大量的值为0的元素,若按常规意义来存储,既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又会给查找带来不便。所以只要存储值为非0的元素即可。这在计算机中很好实现,只要建立含有两个整数域的结构体变量即可。

2 路径搜索算法

2.1 初步设想 由矩阵乘法的性质可知,Mx=Mx-1*M。若M■■≠0,则说明节点d1通过x-1次“中转”可以到达节点dj。那其中这x-1个节点都是哪些?它们又是什么顺序呢?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就找到了一条从节点d1经x-1次“中转”到达节点dj的通路。

接下来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若M■■≠0,且Mij≠0,则说明:节点d1存在经x-2次“中转”到达节点di的通路,且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这在计算机中实现也很容易,只要把找节点di和dj之间的最后一次“中转”的方法编写好,采用计算机中的递归调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会自己自动完成整个操作。

2.2 节点的选取 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时可能有多个节点di,使得M■■≠0,且Mij≠0。基于我们是想找到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所以每一次选取节点应该选择一个到节点dj最短的节点作为最后一次“中转”。这一过程是通过查看另一权值矩阵W,找到值最小的Wij来确定di的。

2.3 待查节点集 上面说到,我们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的x-1次“中转”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每一次查找之前,与待查节点有直接通路的节点都应加到考察的范围,同时上一次确定的最终通路上的节点也应从待查范围中删除,而加入最终通路的节点集中。

2.4 需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按照上面方法是会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一条有向通路,但是一定是最短路径吗?我们先考虑两个情况:①如果在已经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的前提下,再重复以上过程再找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那么有可能新找到的通路上的所有权值之和要比之前找到的通路上的权值之和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弃原来通路。记下新找到的通路把它作为“当前”的最短路径。②如果在查找的过程中,已经确定节点dy是在已找通路上的节点,即存在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也存在节点dy到节点dj的通路,并且dy是上一节点的最近邻接点。但在查找下一步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z的过程中发现:所定通路上节点dy的上一节点通过其他方式到节点dz的长度要比经过节点dy中转到节点dz的长度要短,即通过dy相当于“绕路”。因为根据2.1中所阐述的方法找到的节点dz一定是待查节点中到节点dy路径长度最短的节点。若存在“绕路”现象,那么通过节点dy到其他的未差节点都会“绕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已经确定的有向通路中把节点dy删除,恢复上一节点为当前节点,重新查找其除dy之外的最后一次“中转”。 2.5 搜索算法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向图,并根据有向图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以及根据各有向边的权值建立矩阵W。然后根据矩阵乘法求出M2,M3,……Mn。这可以通过循环完成。之后的步骤就是设定待查节点,由于算法是从终点向起点查找的,所以应该先把与终点dj构成直接通路的节点作为待查节点。建立完待查节点集后,首先按照深度优先进行搜索,按照上面所说的递归算法查找第一条有向通路。然后以此条通路为基准,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寻找新的通路,查找过程仍然是采用上述的递归算法,但是要考虑到2.4中的两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直至最终找到节点d1到节点dj的最短路径。

3 实例

某物流公司业务员要从v0到地点v2投递货物,路线如图1所示,业务员想在此过程走的路线最短,时间最快。他应该走哪条路线?

由上面有向图建立的邻接矩阵M以及有向边权值矩阵W如图2所示,由于M是一个稀疏矩阵,按照上面方法所述形成的节点数对(0,1),(0,3),(1,2),(3,2),(3,4),(4,1),(4,2)。按照矩阵乘法计算出M2、M3、M4、M5。由它们产生的节点对如下所示:M2(0,2),(0,4),(3,1),(3,2),(4,2);M3(0,1),(0,2),(3,2);M4(0,2)。我们据此可得到该有向图的可达矩阵T的节点对:(0,1),(0,2),(0,3),(0,4),(1,2),(3,1),(3,2),(3,4)(4,1),(4,2)。

现在我们求节点v0到v2的最短路径。查看矩阵T可知存在(0,2)的节点对,所以从V0可以到达V2。再按照上述规则以及结合矩阵W,找到M2存在(2,0)节点对,M中存在(1,2)和(0,1)节点对,即M■■= M12* M01, M■■、M12、 M01都不为0。所以找到一条通路即:v0、v1、v2,其路径长为19。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到通路:v0、v3、v2和v0、v3、v4、v2,但是由于它们的路径长分别为19和20,不产生对通路v0、v1、v2的替换,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继续按着上述方法查找通路时会发现:M■■≠0,且存在M■■≠0,M12≠0,继续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M41≠0,进一步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3≠0,M34≠0,所以最终找到通路: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所以按照上述原则对原通路v0、v1、v2进行替换,又由于已查找该有向图中所有通路,所以确定最短路径为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

4 结论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投递等事务中路线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尝试,采用逆向标号,对待查节点进行优化选取,有效的利用了第一次计算的有用信息,避免重复计算,使得该算法搜索设计上要比以往算法节省时间,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快速求解。虽然增加了邻接矩阵的乘法计算,但由于是稀疏矩阵,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本算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在成本降低方面给出积极、高效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物流中的流通费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肖位枢.图论及其算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北京:中国储运,2006.

[3]周石林,尹建平,冯豫华.基于邻接矩阵的最短路径算法.北京:软件导报,2010.

[4]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关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推荐:

1. 配送管理论文

2.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4.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6. 快递末端物流配送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

物流管理配送毕业论文

在物流配送领域,如何快速、准确的获得用户信息并及时开展业务,高效、合理的完成配送服务,成为决定物流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研究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物流配送在我国信息化时代是非常需要的,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物流配送系统就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为人们在物流上面提供了方便。关于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国内外都有一定的研究。本文从物流配送系统的概念、一般方式、具体模型来作了探讨工作。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in our country's information age is very need, so h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n economic behavior of the system, it for the people in the logistics provided above to a convenient. About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model, and have certain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rom the concept of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general way, the specific model to work were discussed

关键词: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53

一、物流配送系统

(一)概念

物流配送系统是一个经济行为的系统,它是通过其收集广泛的信息来实现以信息为基础的物流系统化,其作用是不可忽视。物流配送系统的主要机能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业子系统,另一种是信息子系统。作业子系统的范围比较广,包括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输送、保管、加工等机能,其主要目的是保证物流配送达到快速的运作,使工作效率提高。信息子系统相比作业子系统来说范围是比较小的,其内容包括订货、发货、出库管理等,它的主要目的除了提高其工作效率以外,还能使工作更加效果化。信息子系统还有一点对于顾客来说是非常有用的,那就是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以及优良的顾客服务来完成商品实体,然后从供应地再到消费地,是一种非常有利于顾客的活动。

(二)一般方式

物流配送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有两种配送模式,一种是及时配送,另一种是准时配送,这两种配送模式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因为两种模式都要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满足了用户的特殊要求,以此来进行供货以及送货的工作。即时配送和准时配送的供货时间非常的灵活和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对于用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来说,库存的压力就发生了变化,也就是出现库存缩减的情况,有时还会取消自己的库存。

二、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

(一)国内外的研究

关于干扰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是其干扰管理模型是在同个世纪90年代才提出来的,在提出来的概念中,把干扰管理给局限化了,把系统扰动控制在最小数值,还指出了干扰管理的另一种含义,它是属于运筹学的某个应用领域,其发展的潜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非常大的。

我国的学者也对干扰管理作了一些研究,研究表明干扰管理的实质就是使事件回到最初的状态,其突然出现的事件就是一种偏离,而这种偏离是微小的,并没有对其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所以通过及时的管理 方法 是可以修正的。学者还将干扰管理与应急管理的不同点分列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在现阶段,国内外关于干扰管理的模型的研究具有片面性,侧重于模型以及算法,虽然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多,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的,比如说在车辆调度领域,特别是物流配送这一方面,相对来说起步是比较晚的,但是后续的研究并没有停止。

(二)原因

1.总所周知,客户如果对一个企业充分信任的话,就能使企业的长期的拥有这些客户,也就是固定客户会增多,随着旧客户的口碑相传,新客户也会随之而来,企业就会得到更多的赢利。下文所讲到的数学模型建立的目标是最小化的,因此就可以就可以用这一条件来反映对客户满意度的扰动。

2.物流配送的运营商最关心的必然是运作成本,因为其运作成本是整个物流配送的核心,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来看,要想节约其运作成本的话,就可以调整其干扰方案。

3.干扰管理在生成新的配送方案后,其车的路线也将发生变化,因为频繁的更改其路线,其交通费必然会增加,超过了原本的预算,其效率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因为路线频繁的更改,司机原本已经熟悉的路线又变得陌生起来,必将会影响司机的工作心情。依据干扰管理的思想来看,新方案和原方案相比的话,两者间的偏差值应该是最小的,所以路径的变动量也会最小。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下文将提到)是以三个维度来度量其扰动的,其模型是属于多目标的。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数学模型的建立,是例子是非常多的。本文只是以需求量变动为干扰事件这一个例子来进行数学建模,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内容。

1.需求量变动在一些企业中是必然会发生的干扰事件,特别是在成品油销售的企业。因为油品的存放存在一定的危险,容易造成火灾事故,如果除去加油站,其他成油品销售一般为服务行业,比如说餐饮、酒店等,因为这些行业所存储的油不能太多,所以只能小批量的、多数次的来购买,根据这样一种情况,需求量必然会发生变化。据有关资料调查,需求量变动量最大的干扰事件就是该类企业。

2.需求量变动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度是非常高的,国内外许多著名学者都对需求量变动问题作了探讨。根据一些新闻、期刊以及文献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配送需求量变动的研究已经在很久以前就有相关资料了。此类干扰事件在1987年时就作了有关研究,比如说不确定性需求的动态车辆指派问题模型。

3.关于物流配送的车辆其路径问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有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作了相关研究。此类问题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特点,就是客户对货物所送达的时间非常的严格,因此其要求也更加高了。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详细的讲解一下这个问题,让其更加的清晰明了。假如其问题范围和条件分别为:只有一个配送中心,并且其配送中心有足够的同质物质材料,车辆也足够,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车辆必须以配送中心为始源地和终点,而且每一辆车必须从只能访问一个客户,如图1(a)所示.如果出现需求量的突发事件,车辆就必须在出发之前就要把物品载满。假如说在开始设定的计划中,并没有对需求量不足做出一些应急 措施 ,如果客户的需求量突然增加,如图1中的客户点7,而且增加的需求量还超过了剩余车辆的载货量,也就是说其车辆也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此时它就需要其他车辆来进行援助工作,如图l(b)所示。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方便化,所以物流配送工作对于人们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物流配送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突发状况,也就是出现干扰的情况。比如说客户需求量变动、车辆出现故障等,这些干扰事件经常会使原本计划出现失败的情况,然后顾客就对其不满,矛盾也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在现阶段,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研究有些片面化,在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主要因为全都集中在单一要素变动引发的干扰事件上,在真正的物流配送过程中,存在变动的情况更多,因此,物流配送系统干扰管理模型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完善此系统,让其更加贴近生活,实用性也变得更强。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王旭坪,杨德礼,许传磊.有顾客需求变动的车辆调度干扰管理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9(04)

[2] 孙丽君,胡祥培,于楠,方艳.需求变动下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的知识表示与求解[J].管理科学.2008(06)

[3] 杨文超,王征,胡祥培,王雅楠.行驶时间延迟的物流配送干扰管理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02)

[4] 朱晓锋,蔡延光.物流配送的优化模型及算法在连锁企业中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5] 胡祥培,于楠,丁秋雷.物流配送车辆的干扰管理序贯决策方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1(02)

矩阵算法在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摘要

摘要: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中心运营过程中如何合理制定配送线路的问题,以邻接矩阵为基础,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内容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or the problem how to develop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lines in the process of logistics and distribution center operations, based on adjacency matrix, by the computation of adjacency matrix to get graph reachability matrix and judge whether can find forward path from the source node to goal node, and finally complete the search of the shortest path.

关键词: 车辆路径问题;配送;物流;最短路径

Key words: vehicle routing problem;distribution;logistics;shortest path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006-4311(2013)10-0163-02

0 引言

目前我国的快递行业蓬勃发展,使得物流配送中心的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的复杂程度也已不断提高,这都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效、合理、安全、快速的配送是物流系统顺利运行的保证,而配送线路安排是否合理也是配送速度、成本、效益的保证。正确、合理地安排配送线路,可以达到省时、省力,增加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从而使企业达到科学化的物流管理。

本文以邻接矩阵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最短路径算法,通过对邻接矩阵进行运算得到有向图的可达矩阵,并据此判断是否能够找到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有向通路,最后完成最短路径的搜索。

1 有向图的可达矩阵

假设有一个n个节点(d1,d2……dn)建立的有向图,每条有向边上都有各自的权值,若节点di和dj之间有条有向边,则其权值表示为Wij。如果我们要求节点d1到节点dn的最短路径。那么首先应该建立基于该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M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直接有向通路,若M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

那么矩阵M2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所代表的就是通过一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以此类推M3中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两次 “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Mn所有为1的元素的坐标就是通过n-1次“中转”可以达到贯通的节点对。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M1+M2+M3+……+Mn得到的矩阵T即为原有向图可达矩阵,Tij=0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没有有向通路,若Tij=1表示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至少存在一条有向通路。

对于大规模稀疏矩阵,由于存在大量的值为0的元素,若按常规意义来存储,既会占用大量的存储空间,又会给查找带来不便。所以只要存储值为非0的元素即可。这在计算机中很好实现,只要建立含有两个整数域的结构体变量即可。

2 路径搜索算法

2.1 初步设想 由矩阵乘法的性质可知,Mx=Mx-1*M。若M■■≠0,则说明节点d1通过x-1次“中转”可以到达节点dj。那其中这x-1个节点都是哪些?它们又是什么顺序呢?把这两个问题搞清楚我们就找到了一条从节点d1经x-1次“中转”到达节点dj的通路。

接下来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若M■■≠0,且Mij≠0,则说明:节点d1存在经x-2次“中转”到达节点di的通路,且节点di和dj之间存在直接有向通路。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我们可以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这在计算机中实现也很容易,只要把找节点di和dj之间的最后一次“中转”的方法编写好,采用计算机中的递归调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会自己自动完成整个操作。

2.2 节点的选取 有一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在我们观察矩阵Mx-1的第一行时可能有多个节点di,使得M■■≠0,且Mij≠0。基于我们是想找到有向图中的最短路径,所以每一次选取节点应该选择一个到节点dj最短的节点作为最后一次“中转”。这一过程是通过查看另一权值矩阵W,找到值最小的Wij来确定di的。

2.3 待查节点集 上面说到,我们找到了节点d1到节点dj的x-1次“中转”的最后一次“中转”di,即d1,……,di,dj是一条有向通路。根据此方法进一步再找到节点d1到节点到达di的最后一次“中转”,以此类推直至找到整个通路上的所有节点。

每一次查找之前,与待查节点有直接通路的节点都应加到考察的范围,同时上一次确定的最终通路上的节点也应从待查范围中删除,而加入最终通路的节点集中。

2.4 需要考虑的两种情况 按照上面方法是会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一条有向通路,但是一定是最短路径吗?我们先考虑两个情况:①如果在已经找到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的前提下,再重复以上过程再找一条从d1到节点dj的有向通路,那么有可能新找到的通路上的所有权值之和要比之前找到的通路上的权值之和小,在这种情况下,应放弃原来通路。记下新找到的通路把它作为“当前”的最短路径。②如果在查找的过程中,已经确定节点dy是在已找通路上的节点,即存在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也存在节点dy到节点dj的通路,并且dy是上一节点的最近邻接点。但在查找下一步节点d1到节点dy的通路的最后一次“中转”dz的过程中发现:所定通路上节点dy的上一节点通过其他方式到节点dz的长度要比经过节点dy中转到节点dz的长度要短,即通过dy相当于“绕路”。因为根据2.1中所阐述的方法找到的节点dz一定是待查节点中到节点dy路径长度最短的节点。若存在“绕路”现象,那么通过节点dy到其他的未差节点都会“绕路”。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从已经确定的有向通路中把节点dy删除,恢复上一节点为当前节点,重新查找其除dy之外的最后一次“中转”。 2.5 搜索算法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向图,并根据有向图建立有向图的邻接矩阵M,以及根据各有向边的权值建立矩阵W。然后根据矩阵乘法求出M2,M3,……Mn。这可以通过循环完成。之后的步骤就是设定待查节点,由于算法是从终点向起点查找的,所以应该先把与终点dj构成直接通路的节点作为待查节点。建立完待查节点集后,首先按照深度优先进行搜索,按照上面所说的递归算法查找第一条有向通路。然后以此条通路为基准,进行广度优先搜索,寻找新的通路,查找过程仍然是采用上述的递归算法,但是要考虑到2.4中的两种情况。需要指出的是:广度优先搜索过程可能是一个反复执行的过程,直至最终找到节点d1到节点dj的最短路径。

3 实例

某物流公司业务员要从v0到地点v2投递货物,路线如图1所示,业务员想在此过程走的路线最短,时间最快。他应该走哪条路线?

由上面有向图建立的邻接矩阵M以及有向边权值矩阵W如图2所示,由于M是一个稀疏矩阵,按照上面方法所述形成的节点数对(0,1),(0,3),(1,2),(3,2),(3,4),(4,1),(4,2)。按照矩阵乘法计算出M2、M3、M4、M5。由它们产生的节点对如下所示:M2(0,2),(0,4),(3,1),(3,2),(4,2);M3(0,1),(0,2),(3,2);M4(0,2)。我们据此可得到该有向图的可达矩阵T的节点对:(0,1),(0,2),(0,3),(0,4),(1,2),(3,1),(3,2),(3,4)(4,1),(4,2)。

现在我们求节点v0到v2的最短路径。查看矩阵T可知存在(0,2)的节点对,所以从V0可以到达V2。再按照上述规则以及结合矩阵W,找到M2存在(2,0)节点对,M中存在(1,2)和(0,1)节点对,即M■■= M12* M01, M■■、M12、 M01都不为0。所以找到一条通路即:v0、v1、v2,其路径长为19。

按照上述方法,我们还可以找到通路:v0、v3、v2和v0、v3、v4、v2,但是由于它们的路径长分别为19和20,不产生对通路v0、v1、v2的替换,所以在此不再详述。继续按着上述方法查找通路时会发现:M■■≠0,且存在M■■≠0,M12≠0,继续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M41≠0,进一步查找又会发现存在M03≠0,M34≠0,所以最终找到通路: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所以按照上述原则对原通路v0、v1、v2进行替换,又由于已查找该有向图中所有通路,所以确定最短路径为v0、v3、v4、v1、v2,由于其路径长为18。

4 结论

本文针对物流配送系统中的投递等事务中路线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对最短路径算法的尝试,采用逆向标号,对待查节点进行优化选取,有效的利用了第一次计算的有用信息,避免重复计算,使得该算法搜索设计上要比以往算法节省时间,对于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快速求解。虽然增加了邻接矩阵的乘法计算,但由于是稀疏矩阵,不会增加太多的计算量。本算法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可以在成本降低方面给出积极、高效的意见和解决方法,从而降低物流中的流通费用。

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文献

[1]肖位枢.图论及其算法.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2]任亚飞,孙明贵,王俊.民营快递业的发展及其战略选择.北京:中国储运,2006.

[3]周石林,尹建平,冯豫华.基于邻接矩阵的最短路径算法.北京:软件导报,2010.

[4]蔡临宁.物流系统规划—建模实例分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有关物流配送管理系统论文推荐:

1. 配送管理论文

2.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范文

3. 浅谈仓储与配送管理论文

4. 物流管理专科毕业论文范文

5. 浅谈服装物流管理论文

6. 快递末端物流配送的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论文

低碳经济下的物流发展[摘要] 自2009 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低碳、绿色、环保等概念,尽管哥本哈根会议并未达成实质性的决议,但毋庸置疑的是低碳经济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于是,各种低碳经济发展理论与低碳相关概念如雨后春笋涌现。我国政府也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庄重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低碳经济的概念,也不可避免地传递到物流行业,从而演变而来了一个新生词汇低碳物流。[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物流;节能减排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酸雨、化学烟雾、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等由于能源使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断的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人们开始寻找一条适合全球人类发展生存的道路。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在2010 年召开的两会上,九三学社代表委员的关于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提案被列为一号文件,一时间,两会上也刮起了低碳之风。其实早在两会之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中国特色低碳发展道路》、《关于推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提案》等众多有关低碳的提案议案也纷纷被提出,至少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还没有引起决策层、媒体的广泛重视。然而,伴随着全球经济的缓慢回暖,为了经济的发展模式、新的经济增长点、可持续发展等有关经济增长模式的话题,摆着了决策层的案头。低碳下的经济发展模式到底什么样,能否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平衡点,我们都在思考。相关数据显示,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交通运输占四分之一。这就表示,如果要推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中之重。对于汽车对环境的污染,曾经有环保专家专门做过测试得出相关结论:一辆货车每发动一次,其尾气所释放出来的污染物至少需要用五到八棵树来平衡。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碳排放量大户的物流行业,在国家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同时,也要将发展低碳物流作为当前物流行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方便的支持。我国的物流业发展相对于国外来说,无论是技术水平、人员素质、发展模式还都比较落后,正在经历由传统物流向现代化物流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由于国外的物流行业倡导低碳物流时间较早,发展起来相对也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成功经验,各项法律法规比较健全,行业内也形成了一个共识。就已经积极投身于低碳物流事业当中的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物流而言,由于碳排放量和客户的运营成本直接挂钩,企业本身就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然后才能最终确定哪种经营成本对企业自身更有利,就倾向采取哪种运营方式。就同样一批货物而言,如果通过不同企业运送到同一地点,转运次数过多,碳排放量必然会增多。因此,马士基物流专门单独设置一个部门,向客户介绍最节约,能源消耗最低的运输方式。尽管为了减少碳排放,企业的运营成本相对之前大概提高了15%左右,但是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却大大降低,这种运行模式也开始也运输行业流行。与此同时,为了降低成本,国际零售业巨头沃尔玛和家乐福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行竞争。如果在同一个城市里,在给每个厂家进行货物配送的时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交通压力,并且也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目前,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于近日宣布,希望到2015 年底,沃尔玛供应商能够减少2000 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在持续不断的扩张中沃尔玛深知,未来能源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减少供应链中的碳需求将日益迫切,在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之间,沃尔玛将与供应商一起合作努力,共同减少排放量,降低成本,实现低碳物流,建设绿色供应链。一个企业的发展,常常要考虑的就是成本问题,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假如发展低碳物流不仅企业成本能降低,并且对环保也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企业将会有很大动力去推动低碳物流的发展。而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当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而实现低碳物流却又需要提高成本,那么,物流行业走这条低碳之路就会相当艰难。在这方面,就需要国家制定一定的标准,并且将一些指标进行量化,制定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更换符合环保的机械设备,在物流流程的运作方便,建立一套低碳环保、科学合理的制度,同时,企业自身也要逐渐树立环保思想,使企业自身能够对低碳经济有很深刻的认识,自主自发的加入到低碳物流行列中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技术毫无疑问的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而在低碳技术上,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自身,都必须要提高研发能力,从而在技术上取得优势,这样才能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企业效益。并且将其落实在行动上,大力优化企业软硬件设施,选择低碳减排的技术设备来进行物流服务。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目标看,发展低碳物流,不仅需要考虑正向的物流环节低碳化,也要考虑相关供应链上逆向的物流体系低碳化。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对运输的线路进行合理布局与规划,通过缩短运输路线,节约运输时间,来提高车辆装载率等措施,真正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将物流企业的仓库选址布局合理化,节约运输成本,减少仓储成本;提高一些包装等材料的回收利用率,有效控制资源消耗,避免环境污染等相关举措,国家对于扶持实行低碳物流企业的相关政策正在积极制定中。当能源、经济与价值观进行碰撞的时候,擦出的将是不一样的火花。当曾经的传统增长模式已经无法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时,我们应该果断的创新技术与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低碳物流在我国并未形成一个完整全面而系统的概念。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发展低碳物流,这将是未来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关于物流配送毕业论文

电子商务已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而城市物流配送效率的高低则是电子商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配送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篇一

顺丰快递低碳物流设计策略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摘要

摘 要:低碳物流作为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受企业青睐。顺丰快递作为我国快递行业的引领者如何实现低碳物流顺应社会的发展?基于此,笔者通过对顺丰低碳物流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顺丰快递的实际情况,提出电子单据、信封包装二次利用的低碳物流设计策略,希望对顺丰快递低碳物流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低碳物流;顺丰快递;电子单据;信封包装二次利用

中图分类号:F61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Low carbon logistics more and more popular by logistics enterpri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w to achieve a low-carbon logistics to conform to social development on SF exprsess as the leader of China's express delivery industry? Based on this,author proposes low-carbon logistics design strategy such as electronic bill and secondnary use of evelope packaging, through analyzing development status of low carbon logistics of SF expres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SF express. The author hopes to have a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low-carbon logistics development of SF express.

Key words: low-carbon; SF-express; electronic bill; secondary use of envelopes packaging

1 顺丰低碳现状

目前,顺丰速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与 其它 快递物流企业一样,利用纸质快递单据(一式四联),其中第一联:本公司收件存根;第二联:本公司派件存根;第三联:收件公司存根;第四联:寄件公司存根。

由于我国快递行业的飞速发展,2013年中国快递业务量有望超美国成全球第一。顺丰集团也以此为契机快速增长,目前经营规模、网络覆盖和市场份额仅次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推出的快递业务――EMS,排名第二位。由此可见,顺丰快递单据的使用数量可谓惊人。传统的纸质单据的使用虽然提高了顺丰快递的作业效率,但也为顺丰低碳物流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 顺丰快递低碳物流设计策略

2.1 利用电子单据实现业务流程重组

电子单据是纸质单据的电子形式,是将纸质单据上的相关信息电子化,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化的寄件和收件的全过程。为了保证消费者权益和方便顺丰电子单据的实施以及防伪,为电子单据设计了配套使用的专属条码。

电子单据实施的前期准备:HHT手持终端功能的充分利用、配合电子单据实施的顺丰专属条形码、对外公告电子快递运单契约条款、引入数字签名与数字时间戳技术、加强后台数据库管理、提高员工HHT的操作素质等。

在此笔者重点分析顺丰专属条码的设计,专属条形码(尺寸:10.5cm×7cm)如图1所示:

专属条形码(一式四联),其中第一联:本公司收件存根、第二联:本公司派件存根、第三联:收件公司存根、第四联:寄件公司存根。

专属条形码(尺寸:10.5cm×7cm)信息说明:

①原寄地:填写原寄地的区号;

②目的地:填写目的地的区号;

③保价:填写报价金额;

④寄方付、收方付、第三方付:三种付款方式选择其一,并填写运费;

⑤寄件人、寄件人地址、寄件人电话、收件人、收件人地址、收件人电话:填写寄件人和收件人的相关信息。

顺丰专属条形码的设计是以方便货物分拣为出发点。顺丰现在的分拣方式有:人工分拣、半自动分拣、全自动分拣,而该条码上的有关信息是为方便在半自动分拣方式和人工分拣方式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以及便于收派员收派件。

顺丰专属条码与HHT结合使用(以上门收件为例)如下:客服人员将寄件人相关信息(电话、地址等)发送至收派员的HHT上,收派员收到信息上门取件,寄件人填写单据(专属条形码和电子单据)并在HHT上签名确认。

2.2 包装优化设计

2.2.1 信封包装规格合理化

由于顺丰通常采用同一大小的包装信封寄送规格大小不一的货物,这样一刀切的 方法 不仅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也不符合低碳的要求。为此,笔者将信封包装规格合理设计,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的信封,分别适用不同规格的物品。具体规格如下:

大(原来):32×22cm,大号包装信封适用A4规格的物品。

中: 22×14cm,中号包装信封适用32K规格的物品。

小: 15×11cm,小号包装信封适用64K规格的物品。

2.2.2 信封包装二次利用

目前,顺丰快递仅在公司内部实现了信封重复利用,其余都是一次性使用。为了实现低碳化并降低成本,笔者认为只要信封包装还可以对物品起到保护、安全性没有受损,信封包装就可以再次利用。基于这样的遐想,设计了两款二次利用的信封包装。

(1)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的设计

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亦即在信封封口处设计两个易撕口(如图3中红色线条和蓝色线条),且两个易撕口间隔一定距离(如5厘米),在每个易撕口下设计一个缝合处,便于实现两次缝合与启封。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的具体使用:首次使用红色线条易撕口下的缝合处进行缝合,第二次使用蓝色线条易撕口下的缝合处进行缝合,从而实现二次利用。

(2)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I的设计

二次利用信封包装II亦即在信封的封口处设计两个舌头,前后袋面上各设计一个舌头,在每个舌头上都设计一个易撕口(如图3中的红色线条和蓝色线条)和缝合处,便于缝合与启封。这种信封目前已经有所使用,如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试题袋就采用此信封包装设计。

(3)二次利用信封包装的安全 措施

对于二次使用信封的安全性问题(如快递员中途调包等现象),笔者结合专属条码进行防伪,如图4所示。将专属条码粘贴于此次使用的易斯口处,条码一旦撕毁无法仿制,从而避免撕毁包装调包、偷盗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4)二次利用信封包装回收的具体策略

为了实现低碳物流,笔者建议顺丰快递通过信封包装的二次使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如何实现信封包装的回收再用?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机进行了阐释:

①包装设计上加设了回收标志

为了打造顺丰快递公司的环保品牌,为其设计了一款环保标志(如图5所示),顺丰快递公司可将设计的二次利用包装印刷环保标志,便于客户及工作人员易于辨认是否二次利用包装,也方便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为此,顺丰快递要事先做好宣传工作,让客户及工作人员认知环保标志的作用。

②思想上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回收意识

目前,顺丰快递包括其他的快递企业没有实施包装二次利用的主要原因就是消费者不能接受二次利用包装这种现状。为了能够保障包装二次利用的顺利实施,企业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的认同感。笔者认为,更应该在政府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包装回收利用的一种社会 文化 。

首先,顺丰快递公司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向员工灌输这种意识,特别是 渠道 上的员工,并能对消费者起到宣传和感染的作用。其次,对消费者的宣传和约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或者通过政府的限制措施(如限塑令)。

③策略上采用经济补偿

为了能够更好地激励消费者响应包装回收利用的实施,对于响应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如图6所示),这样既节约资源又使企业节省成本也使消费者受益,一举三得。

另外,对于消费者希望包装回收但由于包装损毁无法回收使用的情况,顺丰快递也应按照回收利用给予补偿。因为包装的破损是由于工作人员在物流过程中操作不当导致的,由此给顺丰快递带来损失进而会激励顺丰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操作方式,此举对顺丰快递也是有益无害。

3 结 论

低碳物流的兴起将为人类社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同时也为物流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快递业应该依托政府平台、凭借企业实力,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快递业的低碳化物流发展模式,通过低碳化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低碳物流在全球化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篇二

物流配送中心探究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配送中心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配送中心概念、配送中心类型、配送中心功能。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物流配送中心

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通过建设使用配送中心,企业可以重新布局和调整采购体系,打造更高效的供应链。

1配送中心概述

物流领域中由于社会分工、专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随之产生了配送中心。它是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的必然结果。《标准物流术语》给出配送中心定义是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的要求有:①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②配送功能健全;③辐射范围小;④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

在物流概念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经常混淆,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是两种不同规模层次的物流结点。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所示。

根据经营理论和实际需求的不同,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企业销售、仓储、运输、配送及流通加工等作业的需求,出现了多种配送中心这种业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2.1按照配送商品的品种分类①专业化配送中心。专业化配送中心专用于某类产品的配送,例如服装、食品、日用品等,配送对象是同一类客户。②综合性配送中心。综合性配送中心与专业化配送中心不同,他是将多种不同类别的商品汇集起来,然后进行有组织多样化的配送。综合性配送中心发展的方向不是固定化、专业化,而是朝着不限定供需关系、对用户要求的适应性强、随时而变、不断发展配送用户的方向发展。

2.2按照服务性质分类①供应型配送中心。专门为某个或某些用户组织供应货物,充当供应商角色的配送中心称为供应型配送中心。例如在我国的上海地区,为了使物流配送更好的为生产服务,同时也能够做到资源共享,有6家造船共同出资组建了钢板配送中心,这个配送中心就是供货性的物流配送组织。②销售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并不是以配送为主,配送只是一种经营手段,而销售经营才是其主要的目的。这种以配送经营为主业的配送中心叫做销售型配送中心。销售型配送中心一共有三种类型,分别是:第一种是生产企业直接建立的配送中心;第二种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联合建立的协作性配送中心;第三种是流通企业建立配送中心用以扩大销售。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的配送中心大多属于第三种类型。

2.3按地域范围分类①城市配送中心。以城市所涉及的区域作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称为城市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大多用汽车作为运载手段将商品直接配送到用户,因为城市范围一般不会超过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由于其具有运载距离短,反应能力强等特点,所以适合配送多个品种、小批量、多个用户,具有非常大的优势。②区域配送中心。面向地区、省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具有较大的库存容量和较强的辐射能力的配送中心被称为区域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一般具有规模大,管理水平高,设施和设备先进等特点。

2.4按物流功能分类①存储型配送中心。具有强大的存储能力的配送中心称为存储型配送中心。为了满足大范围配送的需求而建立的配送中心,也需要有较大库存,这就使得这种配送中心也可能是储存型配送中心。我国目前的配送中心大多为存储型配送中心,它具有集中库存的形式特点,库存量较大。②流通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和存储型配送中心不同,基本上没有长期存储功能。这种物流中心采用大型分货机,批量进货,进货后将货物直接送入分货机传送带,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或者各用户的货位,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天津机场的行李配送中心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配送中心。③加工型配送中心。对流通中的物品具有再加工功能能力,能够根据流通环节或者客户的具体需求对物品进行包装、计量、组装、分割、分拣等简单处理的配送中心称为加工型配送中心。

2.5按经营主体分类①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制造商为了将预先配齐的配件及时地运送到指定的加工和装配工位、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售后服务质量,也会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这种配送中心所存储、配送的商品都是制造商自己制造的。②以批发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批发指的是在传统流通概念中商品从制造商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环节。以批发商为主题的配送中心的商品来自各个制造商,将商品进行汇总和再销售是它所进行的主要工作。③以零售商为主体建立的配送中心。连锁经济体或者零售商业务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建立自己的配送中心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样可以为其旗下的零售店、连锁酒店、超级市场等提供物流服务。

3配送中心功能

配送中心的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配送中的任务能否完成。配送中心与一般运输不同之处在于,运货之前要进行必要的分拣、加工、配货等,提供全方位的、方便用户的物流服务。配送中心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

物流配送中心是流通型结点,它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和实施配送供应或销售,是集货中心,理货中心以及分货中心,加工中心的综合体。为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速度,物流配送中心一般具备以下作业功能:

3.1集散功能集散功能是配送中心可以把分散在各个生产企业的产品汇集到一起,经过分拣、配组等向多家客户配送。配送中心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方式是首先根据各个客户的需求把多种货物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然后集中进行处理和配送操作,从而形成经济、合理的货载批量,这样就极大的提高了仓储以及配送的效率,做到了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3.2储存功能配送中心的存储功能重点是尽可能地减少存储成本,减少库存占用的资金,从而保证市场分销活动的正常开展,而不是以存储商品为重点。集中储存可以降低库存总量,从而增强销售过程中的调控能力。

3.3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是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流动的过程中,根据合理配送商品的原则和客户对货物的不同要求对物品进行的加工活动。配送中心最主要的增值服务是流通加工业务,流通加工业务包括拆箱更换产品包装和贴标签、简易的产品制造、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环节。

3.4分拣功能分拣是将一批相同或不同种类的商品由配送中心选出并集中在一起进行配送。配送中心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对组织来的货物进行拣选,并且在此基础上,按照配送计划分装和配装货物,来同时满足不同的用户配送多种货物的需要。

3.5配组功能配送中心将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汇集后,按用户要求进行配组,然后分送给各个客户。规模较大的配送中心往往客户数量和商品的种类都十分繁多,客户遍及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由于每个用户企业对商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送达时间和地点等的要求不同,造成总配送量很大但单批量较小的情况。依靠配组功能,可大幅度提高送货水平,而且还能在此基础之上降低送货成本。配组功能是配送中心与传统仓储企业的明显区别之一,是配送中心所负责的复杂而繁重的作业,同时也是配送中心众多重要特征中的一个。

3.6配送功能配送功能就是按客户的订货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作业后,并将配好的商品送交收货人。和运输相比,配送要完全根据客户对商品种类、数量、规格、地点和时间等的要求,进行分拣、配货、集装、车辆调度、路线安排优化等一系列的工作,再运送给客户的一种特殊的送货形式。配送功能完善了整个物流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流的作用和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3.7信息处理功能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活动和连接供需各方都需要有相当完整的信息处理功能。信息系统将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分析、传递,向货主提供各种作业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卓有成效地为整个流通过程的控制、决策和运转提供依据。配送中心由此成为整个流通过程的信息中枢。

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文献

[1]GB/T1835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S].

[2]王燕,蒋笑梅.配送中心全程规划[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2:8-10,41-46.

[3]朱欢萍.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7.

[4]刘海燕.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0.

有关物流配送毕业论文推荐:

1. 物流管理毕业论文范文内容

2. 顺丰工作总结范文

3. 顺丰快递商业模式

4. 电大电子商务论文

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从降低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等方面出发进行物流外包,聘请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现有物流资产、提高货物管理水平、组织材料回运、进行市场分销等。按照加入WTO的承诺,我国在2004年底已经全面放开物流市场,国外实力雄厚的综合物流公司纷纷加速向我国物流市场的扩张,抢占市场份额,我国的物流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而且在零售供应链的“快速反应”(Quick Reaction)压力下,导致了运送的频率增加和订单规模减小,这迫使供应商必须加大利用外包物流的力度,以分享服务的形式减少成本,这就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特点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物流服务,使客户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客户满意度,这对以客户为驱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而言是很重要的。通过与客户之间建立起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满意的客户介绍和推荐,企业将会挖掘更多的潜在客户,获得更多的物流服务项目,与此同时也就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在制定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时,应对企业的客户群体进行分析,知道客户的特点,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与传统产业或服务企业的客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双重性 传统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一般是一维的,即一对一或者面对面地与单个客户交流,不涉及第三方的参与。但第三方物流企业则不同,它是为供应方和需求方提供物料运输、仓库存储、产品配送等各项物流服务是处于供应方和需求方之间的连接纽带,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一项服务要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服务对象,也就是介于买者和卖者之间的“第三者”。在供应链条上,是介于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或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第三者”,一方面要服务于供应商,另一方面还要服务于制造商或者是零售商,因此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双合同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基于合同基础上的客户,这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要通过自己优质的服务同时满足他们的需要,使顾客满意,提高自身客户的忠诚度。 2.单合同客户。第三方物流企业拥有一个建立在合同基础上的客户,但还面对一个即将建立合同的潜在客户。此时,企业一方面要满足这个现实客户,另一方面要考虑利用这个业务机会获得潜在客户的认同,使其成为现实客户。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个客户(现实客户和潜在客户)的不满意都可能导致双倍客户的流失。例如,对于轿车整车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一个客户是轿车制造商,另一个客户或潜在客户是轿车零售商,如果不能满足制造商的需要,将会失去零售商客户。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存在“三角”客户关系,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变化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数量相对较少且变化率大。传统企业的客户多是分散的个人而且数量较多,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是较大的生产企业或零售企业,其客户数量相对集中且较少。 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服务过程中,一旦不能满足其双重客户中的任何一方,通过客户间的彼此交流,将会失去网络上的其他客户。由于每个客户都有相关联的企业,于是通过客户信息的传递,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会失去其他企业的忠诚,导致大量客户流失,可以用图2来表示这个过程。反之,将会以较大速率获得客户的忠诚。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框架设计 根据上述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的特点,可以得出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一个简单的框架图。如图3所示。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构成运营型CRM。实现企业服务自动化,存取与客户及网络客户有关的信息,包括客户所需的服务列表和客户及网络客户的基本信息(内部各部门的相关信息),这是物流企业整个CRM 系统的基础,包括生产商及其供应商基本档案、生产商与供应商合作情况,物流流向的跟踪记录等。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确保这些信息的及时收集和全面管理。 数据分析。在不同的数据子集和不同的抽象层上进行数据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存入客户数据库及网络客户数据库中,结合数据库及数据挖掘技术,对前面收集到的数据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如时间序列分析、组合分析、潜在客户分析等等)产生统计结果,作出分析报告,为相关部门及整个系统运行提供集成的、面向主体的统一数据分析结果,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决策,从而避免出现由于盲目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 决策引擎。企业决策者作出适合客户的服务模式,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子模块,结合上面的分析结果,作出具体客户的服务模式或客户组合服务模式,客户服务模块是CRM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针对同一个客户在不同的时间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比如,由于货物在运输途中遇到意外的情况,货物可能延迟到达目的地,提前告诉客户做好准备,方便客户安排生产活动,从而体现好的客户关怀,并对物流服务反馈信息和客户抱怨情况等收集、整理和分析活动,从而做出合理的响应,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质量,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支持和改善所有与物流过程有关的人员的协同工作,争取尽可能早一点把货物送到目的地。 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实施建议 (一)形成适合CRM实施的文化体系 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一个适合CRM实施的企业文化体系。大多数的物流企业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可能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成为企业的核心能力,这样就需要企业上下各级人员首先要学习并运用这一理念,形成一种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重视客户利益、关注客户个性需求的经营思路等企业文化特征,从而使全体员工树立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再落实到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去。 (二)进行客户细分 传统的客户细分标准有:客户的规模、客户的地理位置等,但客户的价值是更适合以客户资源价值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客户关系管理的细分标准。根据客户价值可将企业的客户分为三类:第一类,重点客户,约占企业客户总量的5%,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率(其贡献的价值占企业总价值的百分比)为80% ;第二类,普通客户,约占企业客户总量的15%,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率为l5% ;第三类,小客户,除以上两类客户以外的客户群体,对企业的价值贡献率仅5%。物流企业可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三)正确理解客户资源 正确理解客户资源,就是要如何得到客户、留住客户以及如何最大化客户价值,从而进一步巩固客户群。国外的物流企业把客户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资产来进行运营,十分注重对优质客户的培养和保持,因为赢得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大约是留住一个老客户的6~8倍,而且新客户的忠诚度低,难以接触和保持。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针对性地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个性化物流服务,是提升客户忠诚度的有效途径。由于不同客户的产品特性、采购策略、市场策略、客户服务政策等都不相同,因此无论是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还是响应速度上的要求,都呈现出很强的个性化特征。第三方物流企业要根据不同的客户,为其量身定制地提供仓储、运输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存储、分拨、包装、加工、配送、结算、信息处理等一系列物流服务,满足其个性化的物流需求。针对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服务模式,对同一客户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服务模式,因为CRM是强调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将客户而非中心服务放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中心位置。 (四)提高客户忠诚度 物流企业不仅要熟悉自己的客户,还应该了解客户的客户(即网络客户)及他们今后的发展目标。这样既能提高自己客户的忠诚度,还可以挖掘潜在客户。如果物流企业能够建立一套CRM 体系,为每个客户建立一套个性化档案,建立和维护好客户数据库,就能够针对每一个客户实行个性化的服务,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客户的忠诚度。比如一家仓储公司可能会使用几种不同的纸箱重新包装一种普通消费者洗餐具用的洗洁精,以支持各种促销方案和各种等级的贸易要求。而且与银行业和电信业等其他行业相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客户数量要少得多,这就使得这一方案的实行具有可行性。另外,努力推出新的服务项目,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也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很重要的方面。 综上所述,客户是企业利润的源泉。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竞争的日益激烈,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树立“以客户为导向” 的经营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 为前提来组织企业的物流活动,并借助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合理利用客户资源,有效地对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才能在日益严峻的物流市场中生存并发展。

物流管理配送论文开题报告

企业取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离不开正确运用市场营销策略。而物流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前,商品物流活动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联网作为实现智慧物流的关键,对融合内部各系统,协调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将物联网技术引进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能够实现智能安防、智能维修、智能采购及智能检测等,为推进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全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充分的基础。

关键词:物联网 ;仓储管理 ;智能化

一、物联网与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关系分析

RIFD 技术和 GPS 技术是我国物流仓储管理体系最常用的两大感知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物流仓储管理体系感知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其主要体现在 :传感技术、M2M 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主要用于下述方面 :冷链活动常选用温度的感知技术 ;物流安全防盗活动常选用侵入系统的感知技术 ;对各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常选用视频的感知技术等。

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模式而言,与其他网络的发展模式会有所不同,物联网是以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架构,互联网诶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感知层的主要构成为甲级传感器和感应器,其网络层主要用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和其他网络,应用层主要是他们作为一个有效的用户,并确保仓库物流管理的衔接。物联网需要传感器技术, RFID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除了有效应用这些技术外,根据实际使用的东西,可以将应用程序分为三种基本方式:智能对象标签、目标对象跟踪、环境监测与智能控制对象。在这个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处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只有实现“物”联网,才能真正优化物流管理。虽然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已经使用物联网,但它还不能有效的发挥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库的功能,因此需要物流企业网络系统的组合,物流信息系统的重建,并作出适当的调整,致力于高效的东西,积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开展后勤和情报工作,以推动变革,以确保我们的物流系统和仓储管理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二、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应用现状

从物联网的本质上看,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互联网特征、识别与通信特征及智能化特征。上述三大特征共同决定了物联网的高效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将为推进智慧物流革命发挥重大积极影响,进一步拓展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各大物流企业相继认识到物联网的先进性,从而纷纷将物联网引入各项物流领域中,力求实现自身企业又快又稳发展。物联网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其具有三大显著功能 :整合感知识别功能、传输互联功能及计算处理功能等。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实现物联网的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下的必然趋势。将物联网引入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不仅能够实现生产系统、物流系统、销售系统及采购系统的智能融合,而且还能够打破传统的物流工序和流程,进一步提高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随着社会物联网体系逐步成熟,促进了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局部物联网的发展,并逐渐融入到社会物联网中,之后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局部物联网可与社会物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此用户凭借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便可实现产品信息的查询,以此既降低了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工作负担,而且还节省了用户的查询时间,真正的实现了产品信息随时随地查询。

三、物联网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物联网在出库管理与入库管理中的运用

无人搬运车和智能机器成功引入仓储物联网。在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搬运车逐渐趋于智能化,实现智能化的无人搬运车称之为智能搬运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搬运车正日益成为物流仓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物流终端的一部分,构成了新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使物流仓储管理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的操作,并实现共同的智慧物流。从这个角度看,智能网络和技术背景的另一种网络技术,智能搬运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显著影响。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按货物存储仓库管理员的清单进行发送,货物将传递给仓管员。仓库操作员则根据从RFID设备,或手动输入,设置为国家商品数据,货物信息将出现在仓库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存储操作完成后,生成存储产品的数据表,产品数据记录产品存储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储存时间,多余的存储空间,质量状况,仓储经理和代码库的数量等问题的信息。信息收集是指一个管理数据库的仓库管理员在系统中输入产品型号,名称和数量,系统自动显示当前的库存情况。基于这些产品的保税仓库操作员信息,店长核查后取出,完成库的操作。商品空间完成的车辆(如叉车)收集运输物资到某些货物仓储,由工作人员完成存储检查,然后将当前位置信息存储系统的访问信息确定后通常会由仓库管理进行最终确定。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轻松,迅速,准确,不间断的自动与它的技术部署的信息系统输入货物的当前存储位置。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所定义的存储空间,并且存储空间时,存储配备电子标签,以确定货物的存储,通过该信道在读取器的嘴仓储,相关的信息可以被自动插入到系统货物仓库物流管理。目前的存储系统记录信息,并检查它是否被允许通过的信息保存和存储库存信息,如果发生错误生产信息将由解决员工来完成。

(二)物联网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库存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库存的转移,它主要是用来改变物品的位置和数量。通过股权转让功能的实现这一库存管理系统,从这个国家的库存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的能力合并成一个国家,透过股份,不仅有利于转移的实施以确保货物的排放量科学,合理性,也保护了货物运输的安全存储。目前,我们大部分的物流业已经成功地推出了事情的定位技术,物品的储存,找到的对象和货物流条件下的放电状态跟踪,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他们的行动,并在在正确的时间实时评分,以确保材料的变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材料存储位置的变化的可持续性。

以发布的智能系统为基础的物流卡车收到指令后,结合库外流动信息点的具体情况,将该库转移实现物流仓储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仓库将保留重要场所的货物,存储环境直接影响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物联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设备设施普通化,服务终端互联自主化和智能化。物联网的这三样特征一起决定着物联网已经具备了测量功能和获取可靠信息的功能,因此物联网对库存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姜超峰 .2011 年仓储业发展回顾与 2012 年展望 [J]. 中国流通经济 ,2012(3).

2. 李振汕 . 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J]. 物流科技 ,2011(3).

3. 余志平 . 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6).

4. 杨洋 . 物联网技术与北京物流业的发展 [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2).

5. 沈哲 . 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实证研究 [J]. 浙江社会科学 ,2012(2).

6. 冯亮 , 幺攀 , 孙洪峰 . 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仓储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6).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贸易也日渐强大,这就为运输型的物流企业增加了业务量。物流运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在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物流运输的环节中,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避免安全隐患。城市物流运输存在多方面的限制,本文将从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入手,进而对“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研究,给出更好的城市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风险分析

一、物流运输风险分析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由于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收益偏离预期的程度。

(二)风险分析的概念

风险分析是找出行动方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其环境状况和对方案的敏感程度;估计有关数据,包括行动方案的费用,在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收益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各种机遇的概率,计算各种风险情况下的经济效果;作出正确判断。

(三)影响因素

1.运输合同主体资信不足,导致合同无效或无效履行。

2.因货物运输、保管不当造成货物损失的赔偿风险。

3.合同履行中未及时检验、移交、接收及接受货主特殊指示而产生的违约风险。

4.货物延迟交付的违约赔偿风险。

5.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二、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我国目前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贸易量的逐日增大,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必然。物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运输和仓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物流运输在城市内部也发展快速,这就确立了现代物流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城市物流系统的构建主要根据城市特色、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特征、城市规模、地理区位等因素,科学规划物流网络和物流通道。物流网点的选址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和运作效率。

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布局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和生态环境,同时,选址模型根据现期数据得出的解在未来的经济环境下使用会被证明是次优的[1]。基于物流网络一体化的思想,以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与生产制造类企业为出发点,在城市中建立配送中心,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物流运输网络构建的思想。

案例 某公司在三个地方有三个分厂,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分别为300箱、400箱、500箱。需要供应四个地方的销售,这四地的产品需求分别为400箱、250箱、350箱、200箱。

三、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

(一)“最后一公里”概念

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

(二)面临问题

专家认为,我国物流服务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低,直接导致“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的现象比较突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配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物流运输需要更多的配送车辆。但是由于供应需求的信息渠道不畅,城市“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找不到货”,造成比较严重的空驶等问题。

同时,由于此类问题的出现,也将会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并将反映在运输货物的成本增加上。突出表现在菜价的上涨上。一方面的问题是菜农的贩卖价格极低,另一方面是蔬菜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蔬菜价格从产地到销地将翻涨几十倍,从产地的几分钱一斤,运送到市郊就将涨至几毛钱一斤。因为城市内交通管制等问题,而且要保证蔬菜的新鲜,人货混装的车辆是不允许上路的,菜贩只能通过小面包车装运蔬菜进城。小面包车遇上交警罚款,又将导致蔬菜成本的再次上涨。蔬菜运送至菜市场,由于菜贩还存在摊位费、卫生费、水电费,菜价将又一次上涨。所以,蔬菜从菜农到菜市场,虽然只经过短短的十几小时,它的价格将从几分钱涨至几块钱。

不仅如此,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业也迅速崛起。电子商务伴随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人们十分强调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但是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投诉反映最多的是快件延误、快件丢失、损毁等问题,这些投诉90%以上都出现在“末端投递”方面,这也成了制约快递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解决方案初探

在商务部、财政部的指导下,各地以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为契机,加大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物流配送经营模式创新、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健全,规划布局日趋合理,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网络体系;现代先进技术应用,开展供应链、物联网、信息平台、冷链配送、路径优化、诚信认证等管理示范;标准化设备应用,鼓励改造或租用标准化仓库,规范厢式标准配送车辆,推广标准编码、带板运输、仓储笼运输;配送模式创新,鼓励在服务居民生活领域发展共同配送、连锁商业配送、电子商务配送,突出快消品、生鲜食品、药品、家用电器等配送重点,满足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和便利化需求。

构建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是建设大市场、大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各部门、各地加强系统设计、整体部署,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城市共同配送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共同配送网络节点;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开展城市共同配送提供制度保障。

二要研究制订标准。试点城市应对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各要素、各环节进行规范,落实好国家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对缺少的标准,可先行探索制订地区标准。

三要创建良好环境。城市政府应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分管市领导负责,商务、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城市共同配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相关规划,研究出台支持试点的本地化、差别化政策,享受水、电、税、地等方面的物流优惠政策。

四、结论

城市物流运输是整个物流传递过程的最后一个节点。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网络的构建,物流运输在远程传递的过程中速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流、资金流、商流都能及时地伴随着物流进行。

目前,国家应该着重建设城市化物流网络,通过开通配送中心、优化城市交通等措施,加强城市物流网络的畅通性。企业自身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地完善本企业的资源配置,规划好运输路线,尽量规避“最后一公里”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对链条上每一个节点的控制,做到整条供应链的最优。

参考文献:

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想要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下面是我搜集的物流管理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毕业设计题目:

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与设计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这几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而且加上内外部环境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第三方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做为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为改变现状,赢得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篇论文根据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篇论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给出建议的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篇论文研究的意义

一、第三方物流的综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

(三)缺乏现代化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四) 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于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这一瓶颈,可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合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

(三) 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四)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又有物流发展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碍问题。但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的有机协同,政府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中介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形成相关组织的合力作用,只要这样不断的自我改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3、预期结果和完成进度

(1)1月中旬   确定论文题目

(2)3月 初 —3月15日 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3)3月16日—3月2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4)3月 24日—4月3 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5)4月3日—4月25日 修改毕业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

(6)5月9 日—5月10日 进行毕业论文评审

题 目 基于缺货现象的慈客隆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浙江华润慈客隆超市有限公司系华润集团旗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自1998年创业以来,已连续七年进入全国连锁业百强。目前,在慈溪、余姚等地区拥有直营、加盟店70多家,便利店65家,并开始逐步向周边县市扩展,可以说,在这些地区慈客隆超市是处在垄断的地位。华润慈客隆超市始终坚持“真情实意惠大众”的经营宗旨和秉承“与您共携手,改变生活”的企业理念,全力为普通老百姓创造一个整洁的卖场环境,提供完善的服务及质优价廉的商品。2005年,自华润集团收购慈客隆超市以来,华润集团将利用强大的资金后盾,全力打造现代化的连锁企业。慈客隆的发展正是本土零售业发展的典型,也可以说明了本土零售业发展的趋势,所以,以慈客隆为例来说明本土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很有代表性的,因此,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就在于研究本土零售业发展中的薄弱和存在的缺陷,做一些探讨,以此来得到一些启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外大型零售商进军中国市场带来的压力,国内的零售业不可避免的正在经历规模快速扩张和经营能力严重缺乏的双重恶性循环,连锁零售企业追求规模为目的的运营,往往掩盖着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在资源整合和管理方面形成越来越多的潜在危机,企业向各种业态全面扩张资源处处短缺,所以,只有在资源和管理上面处于优势才能够在竞争中战胜对手。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认为,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只是供应链的一个部分。所以,21世纪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而供应链管理系统建设则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

供应链管理的好坏与否是零售企业经营水平的真实衡量标准,中国零售供应链的问题非常严重。在某特定时间,始终10%的缺货率,而这对于一个年销售额为1.5亿元的门店而言,就等同于830万人民币的销售损失。假设通过优化管理,能把缺货率减少到3%左右,则可以让该门店的年销售增加590万人民币。

根据罗兰.贝格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03年9月对国内连锁零售3个城市5家连锁零售企业的12家大卖场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连锁零售企业商品缺货状况会引发消费者的各种反应,最终导致零售企业的销售损失,48%的人会购买同一品种的替代品,15%的消费者不再购买,31%的顾客会到另一家店购买时再实施消费行为,顾客的转店率是37%。在美国的连锁零售企业如果购买商品缺货,60.5%的消费者会购买同一类替代品,21.6%的顾客不再购买,14.8%的顾客会到另一家店购买时再实施消费行为,顾客的转店率是17.9%。这个研究结果意味着中国的超市将比美国的超市损失更多的顾客,美国市场的平均商品缺货率为7.4%。而国内零售商的缺货率为10%左右,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大。报告表明中国连锁超市每年因商品的缺货造成830亿元的损失。

笔者研究这个选题的意义在于:

1.缺货以成为国内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瓶颈,如何降低缺货率是零售企业在竞争中胜出的重要的因素,商品缺货不仅会直接影响零售企业销售和毛利总额,而且还会导致额外的人力及库存成本。同时,商品缺货率又是反映客户服务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通过对它的追踪,可以发现供应链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因此。研究缺货现象实际上就是研究供应链管理,从中得出有利的结论加以实施,可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本土零售业对缺货现象的危害意识不足,对如何解决缺货问题存在着偏颇,而仅仅是从销售利润,门店数量来考虑企业的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对缺货的认识上,了解到供应链管理在整个零售企业的运营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加强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从根本上解决缺货问题,优化供应链管理。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框架

一、文献回顾

1.供应链的`相关理论

2.超级市场的供应链管理理论

二、国内零售企业缺货及供应链发展现状

三、慈客隆超市现状概况

四、慈客隆超市缺货现象原因

五、完善慈客隆超市的供应链管理的措施

1.导入ECR模式优化慈客隆超市的供应链管理

(1)ECR模式的导入

(2)实施ECR模式影响的领域

(3)慈客隆超市运用ECR模式完善供应链管理

2.利用管理和业务规则把业务伙伴纳入自己的体系,赢得协作优势

(1)建立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2)建立合理的供应商激励机制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研究缺货现象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降低缺货率,从实质上完善本土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解决零售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瓶颈,突破现在的局限性,转变传统的观念,从优化供应链管理入手而不是从规模上来提高零售企业的利润。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自中国入世以来,国内零售业的发展一直是人们关心研究的热点,零售企业都是在如何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及规模上下足功夫,而对物流对零售企业的影响上还没有足够的重视,观念还没有更新,为何在本土零售化运营中,供应链管理始终得不到解决,超市在这一块中流失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本课题的研究从对基础的问题——缺货,来研究超市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三、研究的可行性论证

(一)以具备的条件

从一开始确定写这个选题,笔者已经从多方面掌握了有关供应链管理的资料和信息,从很多渠道查阅了可靠的资料,图书馆、网络等,掌握了第一手数据,具备了分析这个问题的一定能力,并且有基础的管理知识,在研究这个选题方面也有优势。

(二)研究方法

1.搜集资料

查阅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的图书、杂志、期刊、资料等,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借助网络资源,浏览收集相关资料、信息。

对慈客隆超市进行实地考察,取得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2.研究资料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在研究资料时,同时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本文的实地研究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法。

3.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

在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并筛选材料。

4.执笔撰写

根据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材料,确立提纲论文框架,完成初稿。

5.修改补充

关注新闻及其他刊物,适时补充有益及相关信息,最终成文。

(三)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2004年12月1

3日—26日,共计2周):收集资料,确定论文题目,列出初步提纲。

第二阶段(2004年12月27日-2005年1月16日,共计3周):修改提纲,完成文献综述(中文、英文)和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2月1日-2月28日,寒假,共计4周):实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

第四阶段 (3月1日—3月18日,共计3周):修改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第五阶段(3月19日—4月10日,共计3周):完成论文初稿。

第六阶段(4月11日—5月10日,共计4周):完成论文修改工作,确定终稿,成文并准备答辩。

四、预期成果

从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上得出供应链在整个超市运营中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以有的传统观念,解决现在本土零售业在供应链管理上的问题,加强薄弱环节,从解决缺货现象开始,全面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国华,胡佳粒,张峰.从商品的缺货现象看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J].物流科技,2004,(5).

[2] 肖怡. 零售企业核心能力与供应链管理[M].商场现代化,,2001,(7).

[3] 彭蕾, 陈跃刚 ,彭迪云. 供应链管理:入世后我国零售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 .金融与经济,2002,(12).

[4] 徐震宇,何树东.如何进行供应链管理[J].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2).

[5] 王蓁 .终端为什么缺货[J]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6] 曾庆强 .零售业缺货症结[M] .物流时代, 2006,(9).

[7] 陈广.家乐福超市攻略[J].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6) .

[8]龚国华,龚益呜.生产与运营管理——制造业和服务业[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9]都兴成.供应链管理零售业不可缺[M].中国商人:商业经理人 ,2003,(11) .

[10]中国零售业的缺货现状[M].中国企业家,2004.(8).

[11]余滢.关于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缺货的解决方法的探讨[M].中国科技信息,2006,(4).

[12]丁可思,杨珊娜,张峰.从"缺货率"看中国零售业供应链的运营优化[M].2003,(11).

[13]佚名.寻找640万元的门店损失—中国零售商缺货调查报告全新解读[M].销售与市场:中国商贸,2004,(2).

[14] 李素彩.全球零售业缺货现象分析与对策[M].信息与电脑. 2003,(11).

[15]林巧云.中国零售业的收购兼并[M].2006,(2).

[16]埃森哲.供应链管理揭开零售店货架上的秘密[M].IT168,

[17]迈克尔于戈斯.供应链管理精要[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18] Alan Braithwai.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促进零售业发展[J].2002,(5).

[19]Barry Berman,Joel R.Evans.Retail Management[M].Prentice Hall,2000.

[20]Ananth Raman,Nicole DeHoratius,Zeynep Ton.Execution—The missing link in retail operation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1.

[21]Schary Philip B,Christopher Martin.The Anatomy of a Stock out[J].Journal of Retailing,1979.

[22]Wharton Knowledge.Delving into the Mystery of Customer Satisfaction: A Toyota for the Retail Market?[M].2005,(7).

毕业设计类型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社会对快递业发展的要求,如今,民营快递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是在通过对XX快递的实际了解和研究其基本情况之后,提出其公司业务操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具体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之后,立足根本,统筹兼顾,提出一系列用以解决XX快递企业业务操作问题的观点、方法。旨在通过改进,调整,更新整个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现代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我国快递业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一)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概述

(二)我国快递业务操作的基本情况

(三)我国快递业务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XX快递公司业务简介

(一)XX快递公司简介

(二)XX快递公司业务简介

三、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的现状

(二)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解决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问题的建议

(一)制定业务操作规范标准

(二)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设备投入

(三)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四)引进专业型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借鉴外来优秀经验,积极改善自身不足

(六)加强客服部门处理问题件能力

五、总结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随着物盛行业在我国的高速开展,物流业逐步被行内业界的学者以为是“物流是企业发掘利润的最初一块处女地”、“第三利润源泉”等能为企业添加支出的重要途径,不过与兴旺国度相比,我们国度的物盛行业虽有“起步晚、开展快、潜力足”,开展潜力大的劣势,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物盛行业开展的重心,次要停留在正向物流方面,而对逆向物流的注重水平,还是不够。

由于我国物盛行业的技术含量都比拟低,以及相关制度的不完善,新兴的逆向物流,不只不可以像正向物流那样蓬勃开展,成为企业添加利润的新途径,反而还成为企业开展的绊脚石,而且在施行的进程中还呈现了不少制约和影响企业开展的成绩。随着物盛行业的不时壮大,国度不只提出“构建资源浪费型、环境敌对型社会迷信开展观”等理念,还倡议以绿色消费,开展绿色工业等趋向作为开展重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把目光投向了逆向物流,开展逆向物流,成为企业和国度的新方向。所以,开展逆向物流,不只具有理想意义,而且关于世界的资源应用来说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文献综述与研讨现状:

关于国际现状来说,在物盛行业不时壮大的同时,逆向物流逐步成为开展的新方向。为了能使新兴的逆向物流可以更好的开展,行业的专家、学者们从各个方面对它停止讨论。

从逆向物流的组织方式上,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柳健在供给链的逆向物流一文中,指出逆向物流组织方式的树立,应该从市场机制,网络构造,等级控制构造(企业形式)这三方面动身,倡导逆向物流不应采取市场买卖机制,而是采用企业或网络形式,再经过他对网络组织实际的研讨,得出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及网络关系可以发明某些无法复制的有形资产,从而提出逆向物流最佳的组织形式是,网络构造(集成供给链)构造。

从开展逆向物流的战略意义上,长沙理工大学的刘涛,胡列格,在回收逆向物流战略研讨一文中,提动身展回收逆向物流具有,有利于资源浪费,有利于环境维护,组织施行回收逆向物流,变废为宝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完成“环境敌对型社会“的战略性意义。

从逆向物流中的战略方面,许金波,朱霞在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成绩和应对战略文章中得出的,举出我国的应对战略有政府引导、社会推进、企业联动、源头控制。

从影响逆向物流开展缘由的讨论上,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的王国弘,赵涛,在逆向物流开展妨碍的技术实质及其战略研讨中得出,逆向物流开展呈现窘境最基本的缘由是,技术研讨和开展的严重滞后,招致难以满足目前逆向物流开展的技术需求。这些缺乏使企业无法取得足够的利润而缺乏进入动力,进而招致“市场生效”,使逆向物流的开展堕入到恶性循环当中。

从退货逆向物流方面上,吴容,龙子泉,李琪在论批发企业的退货管理对策指出,形成退货逆向物流的缘由有,货物运输方面的成绩、订单输出出错、顾客退货、工夫成绩、供需成绩等方面。退货逆向物流对策确实定,要以处理成绩呈现的缘由为根底。

有局部的学者还讨论了企业构建逆向物流体系,如在网络优化方面,徐莉,刘彩霞研讨提出了逆向物流体系构建的3种选择:基于原有物流体系而添加逆向途径、树立独立的逆向物流网络、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逆向物流公司。

关于国外现状来说,物盛行业在兴旺国度的起步早,开展的工夫也比拟长,关于物流,与逆向物流的研讨,国外的学者不只是从实际上研讨,而且还经过企业理论中得出技术开展战略。

从逆向物流的成因上,早在1992年,由Stock所提出的,逆向物流就是基于减缓环境、动力危机而逐步构成的。

从逆向物流的定义上,美国逆向物流专家Rogers博士等人以为,逆向物流次要包括:①由于损坏、时节性、再贮存、残次品、召回或许过度库存等缘由而构成的回流商品;②再循环应用的包装资料或容器;③修复、改制或创新的产品;④处置废弃的机器或设备;⑤处置风险的物品;⑥恢复产品的价值。

从逆向物流的技术上,Fleischman等人以为,逆向物流需求进步容量和设备的灵敏性以及额定的平安库存,来应对可变性和不确定性。国外关于硬技术的缺乏,次要表现为少量废弃物的回收技术程度无限,软技术的缺乏次要表现为缺乏无效的管理办法及控制模型[4]。

从技术开展战略上,2004年2月欧盟经过,出台了消费商担任回收、处置废旧电子用具的环保“双指令”(WEEE,ROHS指令案),该指令对电子用具产品的资料、零部件和设计工艺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目前,通用汽车、西尔斯、3M等众多知名公司已相继引入逆向物流的信息管理零碎:柯达公司经过逆向物流零碎已回收一次性照相机达3.1亿台:日本索尼结合三菱、日立、富士通等15家公司共同树立了一种低本钱、高效率的家电再循环零碎[4]。

创新思绪:

结合目前学者们对逆向物流的研讨,在归结学者们实际的根底上,本文的创新之处是,提出综合逆向物流形式,即:在回收逆向物流的根底上添加退货逆向物流。

论文提纲:

一、 绪论

(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 国际外研讨现状

二、逆向物流定义

(一)物流的概念

(二)逆向物流的外延

1.回收逆向物流的涵义

2.退货逆向物流的定义

(三)论述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关系

三、我国逆向物流开展现状

(一)逆向物流的开展现状

1.回收逆向物流现状论述

2.退货逆向物流现状叙说

(二)物流与逆向物流开展情况比拟

四、我国逆向物流施行进程中呈现的成绩

(一)回收逆向物流施行中的成绩剖析

1.××××

2.×××××

(二)退货逆向物流施行中成绩的阐释

1.×××××

2.×××××

五、施行逆向物流的新对策

(一)回收逆向物流

1.从企业流程中提出对策

2.完善国度的政策与法规促进回收逆向物流的开展

(二)退货逆向物流

1.从企业角度提出对策

2.行业角度

3.完善国度政策与法规

进度布置:

20xx.10.14-20xx.10.24 先生选题(可自拟)

20xx.10.25-20xx.11.4 系部布置指点教员,下达义务书

20xx.11.7-20xx.12.5 撰写开题报告

20xx.12.5-20xx.12.9 开题报告会

20xx.12.10-20xx.2.20 撰写论文初稿

20xx.2.20以前 提交初稿

20xx.2.20-20xx.5.7 修正论文

20xx.3.12-20xx.3.16 中期反省

20xx.5.7以前 提交论文终稿(电子版和纸质版)

20xx.5.19-20xx.5.20 辩论

参考文献:

[1]柳键.供给链的逆向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1-13

[2]刘涛,胡列格.回收逆向物流战略研讨[J].物流科技,2008:07-08

[3]许金波,朱霞.回收逆向物流存在的成绩和应对战略[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54-55

[4]王国弘,赵涛.逆向物流开展妨碍的技术实质及其战略研讨[J].科技提高与对策,2008:26-29

[5]吴容,龙子泉,李琪.论批发企业的退货管理对策[J].物流技术,2005:12-14

[6]徐莉,刘彩霞.逆向物流体系的构建[J].科技提高对策,2004 ,21(8):10-12

[7]王冬冬,达庆利.含逆向物流的维修供给链运作方案研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1(5):36-39

[8]杨悦新,我国企业开展逆向物流成绩研讨[J].集团经济研讨,2007,(29)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