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研究》杂志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会刊,于1994年创刊,1995年正式出版,始为双月刊,至2009年改为月刊,现已出版百余期。该刊宗旨是服务于我国健康城镇化和城市科学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术界对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繁荣和发展城市科学理论。
城市与区域(1)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趋势——2012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会议综述 程钰 陈延斌 任建兰 来逢波(6)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城市流动态比较 叶磊 欧向军(12)新型城镇化引导下的西部地区县域城乡空间重构研究——以青海省都兰县为例 席广亮 甄峰 翟青 王波(18)城市发展扩散理论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敖丽红 尤芳 田翠玲社会问题(24)城市型社会:挑战与应对 赵培红(32)2000—2010年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变动研究 倪娜 易成栋 高菠阳(39)皖江城市带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研究 廉同辉 包先建城乡规划(46)伦敦绿化带政策实施评价及其对北京的启示和建议 谢欣梅 丁成日(54)郑州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重构研究 蔡安宁 刘洋 梁进社 张伟(61)健康城镇化视角下的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东台市为例 罗小龙 田冬 孙浩浩 龚福海(65)引入公共政策过程的城市设计方法 张磊 缪媛城市与水(71)在城市发展转型中重构——关于城市内涝防治问题的战略思考 任希岩 谢映霞 朱思诚 王文佳(78)北京节水规划三十年 何永 王如松 曹型荣城市经济(86)文化创意产业对旧城空间生产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北京市南锣鼓巷旧城再生为例 黄斌 吕斌 胡垚(91)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袁晓玲 张薇 景行军(98)北京市固定资产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布 戴学珍 初晨 李晶(102)汽车配件产业空间导向整合研究——以唐山现代装备制造工业区为例 姚胜永 牟武昌 卢源(107)珠海市西部地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与分析 胡江 杜宾宾 白雪住房保障(111)经济适用房空间布局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沈昊婧 冯长春(117)异质性对新建商品住房市场交易速度的影响——来自北京市的微观证据 郭晓旸 刘洪玉 郑思齐
《城市发展研究》杂志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会刊,于1994年创刊,1995年正式出版,始为双月刊,至2009年改为月刊,现已出版百余期。该刊宗旨是服务于我国健康城镇化和城市科学发展的需要,推动学术界对城市发展规律、对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研究,繁荣和发展城市科学理论。
核心期刊 一般要求加英文摘要关键词 具体的排版杂志社自己会修改 一般是宋体小五的格式
要评职称的话,绝对可以用,如需要我可以帮你安排
《财智》杂志-人才资源管理与培训期刊。财富(中文版)-为中国的高层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管理信息和见解。城市发展研究杂志-城市发展指导性刊物,城市科学研究与城市领导相结合,共创美好家园。管理工程学报(万方数据)(New)-主办单位:浙江大学。管理杂志海峡商情商务周刊环球企业家-包含经济,时事,娱乐的男士杂志。经理人-传播现代企业管理知识,传授现代企业管理管理方法。提炼总结企业发展规律,提供旨在提升企业经营质量的信息、咨询和培训服务。经营实战杂志-大型经营管理实战原创资讯,以邮件形式发送。卓越杂志月刊
要评职称的话,绝对可以用,如需要我可以帮你安排
主 办: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协 办: 中国城科会小城市委员会 编辑出版: 《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 地 址: 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邮 编: 100835 电 话: 010 — 68394055 传 真: 010 — 68313149 国内刊号: CN11-3504/TU 国际刊号: ISSN1006-3862 国内发行: 邮局报刊发行代号 82-74 国际发行: BM4599 编委会名单: 顾 问: 廉 仲 储传亨 吴良镛 侯仁之 袁 方 总 编: 周干峙 副 总 编: 张秉忱 陈为邦 鲍世行(常务) 编辑部副主任: 瞿宝辉 敬请直接邮寄,学术刊物邮箱几乎都是每天被撑爆。学术投稿,寄信最稳妥。
我可以给你提供学术论文的格式 华腾 期刊 网
主 办: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协 办: 中国城科会小城市委员会 编辑出版: 《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 地 址: 北京百万庄建设部内 邮 编: 100835 电 话: 010 — 68394055 传 真: 010 — 68313149 国内刊号: CN11-3504/TU 国际刊号: ISSN1006-3862 国内发行: 邮局报刊发行代号 82-74 国际发行: BM4599 编委会名单: 顾 问: 廉 仲 储传亨 吴良镛 侯仁之 袁 方 总 编: 周干峙 副 总 编: 张秉忱 陈为邦 鲍世行(常务) 编辑部副主任: 瞿宝辉 敬请直接邮寄,学术刊物邮箱几乎都是每天被撑爆。学术投稿,寄信最稳妥。
1923年11月23日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46年毕业于云南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1946年-1948年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系任助教。1948年9月-1951年南京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51年-1955年苏联莫斯科经济学院国民经济计划教研室研究生。1955年起在中国科学院(后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所长等职务。1975年-1980年借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工作。1981年-1982年兼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1982年-1993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2年-1992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993年11月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特邀顾问。1993年-1998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委员。1988年5月27日被波兰科学院选为外国院士。2001年9月20日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荣誉博士。2005年3月获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2006年7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名誉理事长及其评奖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兼任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教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会理事会理事等职。参加和领导过中国经济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重大课题的研究、论证和咨询,是当代中国最著名和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要评职称的话,绝对可以用,如需要我可以帮你安排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钱学森教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鲍世行提出,山水城市是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技和环境美学。它考虑未来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它是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工作的环境。 中城院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聚焦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城市生态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城市园林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园林化的升华,山水城市是从城市建公园到城市变成公园;建筑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文态环境,两者并重。有的专家更是形象地认为,由于城市化的进展,人们用钢铁和混凝土造就了大量的人工“山水”,这里的“山”就是钢铁的大厦,“水”就是道路上滚滚如潮的车流。“山水城市”的概念就是要协调好这些钢铁、混凝土的山水和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 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钱老曾经说过,生态城市实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基础——物质基础。“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为此,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家大规模园林的特色,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为一座超大园林,又称之为“山水城市”。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美学,钱老说,山水城市也就是高技术城市。在讲北京的城市特色时,他说到在中山公园北面筒子河旁的树阴下,坐望紫禁城,看到那构筑别致的城上角楼,真有说不尽的滋味。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关于为了老百姓和面向未来,钱老说,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也享受到。对发达国家来说,城市人口增长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 鲍世行说,21世纪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这些国家中的农民向城市集中。中华民族对于山水有特殊感情,因为,我国国土上有众多的名川大山,中华民族是农耕为主的民族,依赖自然、崇尚自然。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它反映了中国哲学中的山水观。鲍世行说,我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综合艺术。国画是绘画、诗词、书法、金石的综合艺术;京剧是“唱念做舞”、脸谱、服装、音乐舞美的综合艺术;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色香味形”,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综合性。中国古代不少城市、风景名胜区、园林有“八景”、“十景”。这是始于隋唐的“集景文化”。 人体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是两门互相联系、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鲍世行认为,中国古代很重视山水文化,强调山水环境对自身提高素质、陶冶性情的作用,在养生方面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在养性方面,又强调山水的作用。“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山水城市”是现代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体现,是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
1990年,钱学森先生提出山水城市的设想:从中国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基础上建设未来城市。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鲍世行认为“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北京智慧园林高峰论坛上,报告《以山水城市营造推动创新0时代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阐述了21世纪城市生态建设与历史文脉传承两大智慧城市建设主题背景下的山水城市发展,强调山水城市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基因的传承和发展,并认为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文化价值的挖掘,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关于新型生态智慧城市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思考和探讨,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贡献更多中国智慧。自远古时期,人类即逐水而迁、傍水而居,依山傍水成就了一座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孔子“君子比德”一说以热爱与向往自然为出发点,从自然山水那里领悟到与“智者”、“仁者”相似的品性与性情,从而生发美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成为影响后世自然美学思想的重要观念,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观,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主要精神,也深深的影响了中国园林及城市的发展。钱学森先生在给吴良镛教授的一封信中写到: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而这个“山水”不是真正的山与水,而是强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之魂的一个城市,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生活环境,它要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和谐,强调科技、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钱学森还强调山水城市的人民性,指出山水城市“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 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18世纪封建统治阶级能够建造并享受的生活环境,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理应能够实现,广大市民应能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其中。”正如创新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强调整个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创新空间,是一个城域开放众创空间,一个创新生态系统。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也强调不是城市间的园林,而是城市即园林、即山水。21世纪,伴随信息通信技术(ICT)的融合和发展,催生了移动技术为代表的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形态的演化和知识社会的形成,进一步催生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即创新0。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创新0模式正在给山水城市的营造带来新的机遇,助力融合城市现实和虚拟空间,对接历史文脉和现实生态,推进社会各方参与城市生态环境、园林景观建设,重新绘制山水城市的人文与天际。创新0时代的山水城市营造将进一步丰富创新0以人为本的生态经济社会人文内涵,走出中国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国掀起了一场关于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城市发展模式的大讨论。钱学森教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鲍世行提出,山水城市是21世纪中国的人居环境。山水城市的核心思想是:兼顾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兼顾现代科技和环境美学。它考虑未来城市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它是中国老百姓享受的生活、工作的环境。中城院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聚焦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化,城市生态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城市园林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是园林化的升华,山水城市是从城市建公园到城市变成公园;建筑方面的专家认为,山水城市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生态环境、文态环境,两者并重。有的专家更是形象地认为,由于城市化的进展,人们用钢铁和混凝土造就了大量的人工“山水”,这里的“山”就是钢铁的大厦,“水”就是道路上滚滚如潮的车流。“山水城市”的概念就是要协调好这些钢铁、混凝土的山水和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城市生态和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钱老曾经说过,生态城市实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基础——物质基础。“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为此,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家大规模园林的特色,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为一座超大园林,又称之为“山水城市”。关于现代科学技术和环境美学,钱老说,山水城市也就是高技术城市。在讲北京的城市特色时,他说到在中山公园北面筒子河旁的树阴下,坐望紫禁城,看到那构筑别致的城上角楼,真有说不尽的滋味。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关于为了老百姓和面向未来,钱老说,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也享受到。对发达国家来说,城市人口增长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鲍世行说,21世纪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在发展中国家,是这些国家中的农民向城市集中。中华民族对于山水有特殊感情,因为,我国国土上有众多的名川大山,中华民族是农耕为主的民族,依赖自然、崇尚自然。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它反映了中国哲学中的山水观。鲍世行说,我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是综合艺术。国画是绘画、诗词、书法、金石的综合艺术;京剧是“唱念做舞”、脸谱、服装、音乐舞美的综合艺术;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色香味形”,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综合性。中国古代不少城市、风景名胜区、园林有“八景”、“十景”。这是始于隋唐的“集景文化”。人体科学与人居环境科学是两门互相联系、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鲍世行认为,中国古代很重视山水文化,强调山水环境对自身提高素质、陶冶性情的作用,在养生方面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在养性方面,又强调山水的作用。“诗书悦心,山林逸兴,可以延年。”“山水城市”是现代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结合的体现,是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