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联系杂志社,需要哪种类型的文章,再把稿子带过去给他们看看,谈谈结果
投稿啊?可以分为邮局投稿和网络投稿两种。。看清楚你想投稿编辑社的约稿函,就是对所投稿件的要求。你的作品最好是符合报社杂志社的要求的。不然退回来几率较大。将写好的稿件用平信或者特快专递通过邮局寄出。再将写好的稿件用电子邮件发到编辑的信箱里。然后等待编辑回复。有回复就是被录取了,没有回复就是没有录取。切记:在稿件里附注你的联系方式,邮编、通信地址。真实姓名。。编辑联系你后就会问你如何给你稿费的方式。一般是在见刊一个月后付稿费。稿费可以用银行卡或者邮局汇款。
关于修订《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征稿启事《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在社会贤士及中外散文诗作家的鼎力支持下,于2007年初顺利出版。这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广泛汇集华文散文诗作家资料的大辞典,它的出版,受到了文学界的重视与好评。但随着中国散文诗的繁荣与发展,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新秀不断涌现,这部辞典,已有进一步补充和完善的必要了。为此,本会决定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重新修订《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使其成为一部记录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资料较为齐全、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大辞典。这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大工程,值得我们为此而做出共同的努力。为修订事,本词典修订编委会,特向应征作者告知如下:(1)重新修订的作家个人辞条,应注意规范化,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A 自然情况:出生年月日、籍贯、学历等(新修订的辞典,以出生年份为排列顺序)。B 参加何种文学团体,担任何种社会职务。C 从事散文诗及其它文学品种创作情况。D 受过何种奖励。E 联系地址、电话、电传、电邮(注:附上一份较为规范的个人辞条样本,供参考。)(2)截稿与出版时间:A 2009年6月底截稿。B 2009年10月至12月间出版。(3)本辞典修订工作,由香港散文诗学会主办,由北京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四川省散文诗学会、贵州省散文诗学会、泰国作家协会、台湾《中国诗歌艺术学会》、珠海市散文诗学会等协办。自即日起,向海内外散文诗作家征集辞条及作品(一至二篇,每篇最好在500-1000字之类)。以防遗漏,请各位协办单位代为发动和收集,作者本人亦可直接与本会联系。(4)大辞典,精装印制,入选作家不收任何费用。费用全部由本会承担,每位入选作者赠送大辞典一本。如欲增加收藏,则每本以港币(人民币同)一百元计算。香港散文诗学会联络地址及电话如下:地址:香港九龙湾牛头角道3号得宝花园E座8/F 7室电话:(852)27906467 95190401传真:(852)27635319电邮: Ginna_ 香港散文诗学会《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修订本)》编委会二OO八年十二月一日附:个人辞条样本徐成淼(1938- ),男,汉族,原籍浙江,后移居上海。1955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195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散文诗学会会长,中外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中外散文诗学会副主席,中国散文诗学会常务理事。贵州民族学院教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领取政府特殊津贴。著有《散文诗的精灵》、《再造梦想:文学创作论研究论纲》、《星星河》、《燃烧的爱梦》、《在季风中感觉雨》、《爱海情潮》、《我的复旦四年》、《往事依然精彩》等。主编《贵州八十年代散文诗选》、《中国散文诗大系贵州卷》等。参加《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中国当代校园散文诗选》等。发表论文、评论200余篇,作品1000余件,总计近300万字。作品被选入《世界文学随笔精品大展》、《世界散文宝库》、《二十世纪中国经典散文诗》、《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获奖作家集》等近百种选集。先后获:全国首届冰心散文奖、国家民委首届优秀社科成果奖、贵州省第一、二、三届社科优秀成果奖、贵州省首届文艺创作奖、首届贵州省文学奖、第二届贵州省文学奖等。散文诗集《燃烧的爱梦》被评为“二十世纪贵州最佳文学作品(20篇[部])”。
提名和评选程序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每年9月,徵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都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提名人必须递交正式提名信,并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如原著或译本),于当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单。 除和平奖外,诺贝尔奖候选者都必须是个人,必须有书面形式发表的成果。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三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三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三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 各诺奖评委会于每年2月1日起开始评选工作,并于同年早秋向所属的颁奖机构提出有关推荐人选的书面报告,评委会只推荐一名候选人,由颁奖机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认可、改换或拒绝授奖。瑞典文学院从70年代起,逐渐改为如下的多步评选程序: 资格确认:评委会首先是将那些不够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传美国某华人团体今年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团体提名,显然过不了这一关),然后将有效提名集中登记在“初选名单”上,在2月初提交文学院审核。由于有些候选人获多人分别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归并为二百人左右的“长名单”。 初选:评委会根据各种判断淘汰大部份候选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的“复选名单”(俗称“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现在一般也先遭淘汰(自称是首次获提名的李敖,今年恐怕就在此落马),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曾担任过文化部长的王蒙,多半会被归于此列)。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徵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 复选:评委会到5月底提出一费体人的“决选名单”(俗称“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可以在院会上修改名单,更换或添加人选。(有文章称,瑞典文学院在1988年曾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先生,由于他5月10日去世而错过了机会。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沈先生去世比“短名单”的提交期限还早20天,当时中国方面并未封锁这个消息,文学院是否在近一个月后还会把死者误列入“短名单”,就已大有疑问;至于数月后仍会误作上述“初步决定”,更令人难以置信。) 决选: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多数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一般只用读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将在这三个月内完成。颁奖机构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少则二周多则四周的时间。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今年至少需要八票)。如果经多次投票无人过半,有时会达成妥协评出两人分享(至今有四次),有时只好当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舒乙声称,1968年的文学奖最初是其父老舍胜出,但此后发现老舍早己在1966年去世,才重新选出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这种说法与评选程序出入太大。有关“决选者”近况的报告应在9月复会前已完成,文学院不等调查报告就轻率进行最后决选,然后恰恰在公布之前几天内得到老舍的去世消息,可能性太小。即使发生上述情况,最大的可能不会是当年重选,而是推迟一年再评选。据笔者的消息来源,老舍当年确实是评委“短名单”的首选,但在9月复会前,文学院就通过瑞典驻华使馆得知他的去世消息,因此就失去了由十八名院士评选的机会。“短名单”的首选比其他人的机会确实会大些,但在决选中失败的概率也不低,评奖史上不乏先例。例如,据传北岛近两年就遇到这种霉气。) 颁奖公告:各颁奖机构一般在10月份评出并颁布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迟不得晚于10月15日。文学奖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有时也象今年一样定在第二个星期四。颁奖公告只公布最后通过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第一,现在一般的杂志社就是无纸办公。所以传统的书信模式你首先可以和谐掉。第二,若想你的文章被过稿,首先你要仔细看好约稿函,因为不管你文章写得多有见解,辞藻多么丰富,语句多么优美。但是你的文章不是那个杂志所需要的,那结果只能有一个,退稿。第三,在你的稿件正文后面,要写好的你的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因为即使你稿件通过,而编辑联系不到你的话他们也是不敢随意刊登的。因这种冲突而引发的官司屡见不鲜。所以现在某个实习编辑被主编训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有写明联系方式的文章,你看都可以不用看。说完了要注意的我就给你说下投稿的流程吧。看约稿函然后是写稿(也可以先写好稿件然后再看准了投稿,毕竟灵感来了只是一瞬间的事)而后找好杂志编辑的邮箱发送电子稿件(现在一般是附件模式投稿)然后就是等消息,如果过稿,编辑会联系你,会问你发放稿费的方式,但是他不会当时给你,而是见刊一个月之后给你稿费。但是一般2个月内未回的就是退稿了。
提名和评选程序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每年9月,徵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都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提名人必须递交正式提名信,并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如原著或译本),于当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单。 除和平奖外,诺贝尔奖候选者都必须是个人,必须有书面形式发表的成果。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三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三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三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 各诺奖评委会于每年2月1日起开始评选工作,并于同年早秋向所属的颁奖机构提出有关推荐人选的书面报告,评委会只推荐一名候选人,由颁奖机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认可、改换或拒绝授奖。瑞典文学院从70年代起,逐渐改为如下的多步评选程序: 资格确认:评委会首先是将那些不够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传美国某华人团体今年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团体提名,显然过不了这一关),然后将有效提名集中登记在“初选名单”上,在2月初提交文学院审核。由于有些候选人获多人分别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归并为二百人左右的“长名单”。 初选:评委会根据各种判断淘汰大部份候选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的“复选名单”(俗称“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现在一般也先遭淘汰(自称是首次获提名的李敖,今年恐怕就在此落马),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曾担任过文化部长的王蒙,多半会被归于此列)。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徵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 复选:评委会到5月底提出一费体人的“决选名单”(俗称“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可以在院会上修改名单,更换或添加人选。(有文章称,瑞典文学院在1988年曾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先生,由于他5月10日去世而错过了机会。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沈先生去世比“短名单”的提交期限还早20天,当时中国方面并未封锁这个消息,文学院是否在近一个月后还会把死者误列入“短名单”,就已大有疑问;至于数月后仍会误作上述“初步决定”,更令人难以置信。) 决选: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多数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一般只用读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将在这三个月内完成。颁奖机构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少则二周多则四周的时间。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今年至少需要八票)。如果经多次投票无人过半,有时会达成妥协评出两人分享(至今有四次),有时只好当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舒乙声称,1968年的文学奖最初是其父老舍胜出,但此后发现老舍早己在1966年去世,才重新选出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这种说法与评选程序出入太大。有关“决选者”近况的报告应在9月复会前已完成,文学院不等调查报告就轻率进行最后决选,然后恰恰在公布之前几天内得到老舍的去世消息,可能性太小。即使发生上述情况,最大的可能不会是当年重选,而是推迟一年再评选。据笔者的消息来源,老舍当年确实是评委“短名单”的首选,但在9月复会前,文学院就通过瑞典驻华使馆得知他的去世消息,因此就失去了由十八名院士评选的机会。“短名单”的首选比其他人的机会确实会大些,但在决选中失败的概率也不低,评奖史上不乏先例。例如,据传北岛近两年就遇到这种霉气。) 颁奖公告:各颁奖机构一般在10月份评出并颁布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迟不得晚于10月15日。文学奖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有时也象今年一样定在第二个星期四。颁奖公告只公布最后通过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投稿啊?可以分为邮局投稿和网络投稿两种。。看清楚你想投稿编辑社的约稿函,就是对所投稿件的要求。你的作品最好是符合报社杂志社的要求的。不然退回来几率较大。将写好的稿件用平信或者特快专递通过邮局寄出。再将写好的稿件用电子邮件发到编辑的信箱里。然后等待编辑回复。有回复就是被录取了,没有回复就是没有录取。切记:在稿件里附注你的联系方式,邮编、通信地址。真实姓名。。编辑联系你后就会问你如何给你稿费的方式。一般是在见刊一个月后付稿费。稿费可以用银行卡或者邮局汇款。
5000多点算不上长篇,你可以试着向聚星之类的投一下,如果有自信的话,可以投到《最小说》去试试。
推理世界,很流行
最推理
《推理》有组织第二届华文推理大赛,赛程已经过半,参赛请加紧~预祝楼楼取得取的好成绩~
广告文案。广告文案是广告作品中的文字内容,学院奖品牌设计因其载体的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有着不同的呈现,要投广告文案,利润更高。
先联系杂志社,需要哪种类型的文章,再把稿子带过去给他们看看,谈谈结果
提名和评选程序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每年9月,徵求提名次年诺贝尔奖候选人的邀请发往世界各地,近年来仅文学奖评委会每年都发出600多份邀请,寄给各国相关团体和被认为有资格提名的个人。提名人必须递交正式提名信,并附上候选人的相关资料(如原著或译本),于当年2月1日午夜前送达相应颁奖机构,逾期则列入下一年度的名单。 除和平奖外,诺贝尔奖候选者都必须是个人,必须有书面形式发表的成果。由于每项奖金至多只可由三名得主分享,因此每项被提名的成果也至多只能归三名候选人共有,每位提名人至多也只能提出三名候选人;文学奖至多两人分享,因此每人至多可提名两人。近年来,每年收到的各项诺贝尔奖提名信分别都有数百封,文学奖提名信已高达350封以上。 各诺奖评委会于每年2月1日起开始评选工作,并于同年早秋向所属的颁奖机构提出有关推荐人选的书面报告,评委会只推荐一名候选人,由颁奖机构全体成员投票决定认可、改换或拒绝授奖。瑞典文学院从70年代起,逐渐改为如下的多步评选程序: 资格确认:评委会首先是将那些不够格的提名信清理出去(例如,曾盛传美国某华人团体今年已提名王蒙,如果真是团体提名,显然过不了这一关),然后将有效提名集中登记在“初选名单”上,在2月初提交文学院审核。由于有些候选人获多人分别提名,350封提名信一般可以归并为二百人左右的“长名单”。 初选:评委会根据各种判断淘汰大部份候选人,到4月份提出一份压缩到十五至二十人的“复选名单”(俗称“半长名单”),再次报文学院审批。有些落选者是因作品为科学论文,没有足够文学价值;有些人虽然是纯文学作家,但是没有达到必要的水准;有些人被提名的理由是非文学性的,如基于政治,意识形态或民族主义的理由。此外,基于以往的教训,首次获提名者现在一般也先遭淘汰(自称是首次获提名的李敖,今年恐怕就在此落马),政府高官或前政府高官基本也难过关(曾担任过文化部长的王蒙,多半会被归于此列)。在此阶段,评委会有时会就某些不熟悉的作品徵求专家的意见,或为某些缺乏适当译本的作品安排紧急翻译。 复选:评委会到5月底提出一费体人的“决选名单”(俗称“短名单”),第三次报文学院审批。文学院可以在院会上修改名单,更换或添加人选。(有文章称,瑞典文学院在1988年曾初步决定把该年的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先生,由于他5月10日去世而错过了机会。从时间上看,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沈先生去世比“短名单”的提交期限还早20天,当时中国方面并未封锁这个消息,文学院是否在近一个月后还会把死者误列入“短名单”,就已大有疑问;至于数月后仍会误作上述“初步决定”,更令人难以置信。) 决选:从6月份开始,全体院士的暑期作业就是阅读五名候选人的作品,由于多数是上一年度的最后落选者,因此一般只用读那一、二位新人的作品,以及“老候选人”最近一年的新作品。每位评委还需要分别写出自己的推荐报告。文学院于9月中旬复会,开始进行决选。有关“决选者”近况的调查,也将在这三个月内完成。颁奖机构有评奖的最后决定权,可以推翻评委会全体一致的推荐,并且不接受任何上诉。文学院从复会到公布评奖结果,只有少则二周多则四周的时间。每星期四晚上进行讨论、评议、表决,直到有一名候选人得票超过投票数的半数以上(今年至少需要八票)。如果经多次投票无人过半,有时会达成妥协评出两人分享(至今有四次),有时只好当年空缺,留到下一年再评。(舒乙声称,1968年的文学奖最初是其父老舍胜出,但此后发现老舍早己在1966年去世,才重新选出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这种说法与评选程序出入太大。有关“决选者”近况的报告应在9月复会前已完成,文学院不等调查报告就轻率进行最后决选,然后恰恰在公布之前几天内得到老舍的去世消息,可能性太小。即使发生上述情况,最大的可能不会是当年重选,而是推迟一年再评选。据笔者的消息来源,老舍当年确实是评委“短名单”的首选,但在9月复会前,文学院就通过瑞典驻华使馆得知他的去世消息,因此就失去了由十八名院士评选的机会。“短名单”的首选比其他人的机会确实会大些,但在决选中失败的概率也不低,评奖史上不乏先例。例如,据传北岛近两年就遇到这种霉气。) 颁奖公告:各颁奖机构一般在10月份评出并颁布当年的诺贝尔奖得主,最迟不得晚于10月15日。文学奖的公布时间一般是在10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四,有时也象今年一样定在第二个星期四。颁奖公告只公布最后通过的颁奖决定,以及相关赞辞。所有的评议和表决纪录都予以保密,有效期50年。对于颁奖结果所引起的争议,各颁奖机构及其成员都不予置评。
二、主办单位:联合报、联合文学、财团法人联合文学基金会、宝瓶文化三、目的:提倡文学风气,鼓励小说创作,发掘文坛新秀及反映时代精神。四、徵文种类及奖额分配:短篇小说首奖(文化部特别奖)一名:奖金新台币壹拾万元及奖座一座。 推荐奖一名:奖金新台币捌万元及奖座一座。 佳作奖若干名:支付本社最高稿酬及奖牌一面。中篇小说首奖(文化部特别奖)一名:奖金新台币贰拾万元及奖座一座。五、作品字数及参加甄选者资格:短篇小说:字数以五千至一万五千字为原则。参加者需於截止收件前同时符合下列两项甄选资格:(1)未获省级以上社会性各重要文学奖小说类首奖或最高名次;(2)小说不曾结集出书。中篇小说:字数以三万至七万字为原则。参加者需於截止收件前同时符合下列两项甄选资格:(1)未获省级以上社会性重要文学奖中篇/长篇首奖或最高名次;(2)中篇/长篇小说不曾结集出书。六、收件、截稿、揭晓及赠奖日期:收件:即日起开始收件。收件截止日期:民国102年6月30日。(邮戳为凭)得奖名单及作品刊登於十一月号《联合文学》,并於《联合副刊》刊布消息。赠奖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七、注意事项:海内外华人均可参加,惟须以中文写作。参加甄选作品以未在任何报刊、杂志、网路(含Blog部落格)发表或出版者为限。应徵作品须用电脑打字(以12级细明体字为原则)A4纸(可双面)直式横书列印三份,或用有格稿纸誊写影印三份,稿件上请标明篇名、页码,并於左上角以回纹针、长尾夹或便利夹固定(请勿另加封面或特殊装订)。在得奖名单公布前,不得迳自发表或参选其他文学奖,否则主办单位有权取消资格。稿件上请勿填写任何个人资料。请以另张纸详尽条列:真实姓名、笔名、作品篇名、电脑统计或粗估字数、出生年月日、联络电话、地址、E-mail、学历、经历、文学奖得奖名称名次、出版著作等资料,并附近照一张(可连同个人资料一并列印)。个人资料未详细填写者,主办单位有权不列入评选。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应徵「第二十七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字样,并注明参加「短篇」或「中篇」类别。请一律以挂号寄「110台北市基隆路一段178号10楼 第二十七届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评选会」收。参赛作品请自留底稿,一律不退。每一类别以参加一篇为限。八、有关事项:入选作品,发表及出版权归主办单位联合文学所有,主办单位有权发表或转载,不另支稿费。个人单行本,另订版税。如发现作品有抄袭之嫌,经查证属实,揭晓後所获之奖项及奖金悉数追回。应徵作品如未达水准,该奖项可由决审委员决议从缺或调整奖项、酌减奖金。大陆与海外地区得奖者,主办单位有权保留奖金三个月,以便作资格之查证。九、评选作业:稿件寄到後,立刻编号、密封,并分初审、复审、决审三级程序办理。主办单位聘请国内知名作家及评论家担任评审工作。十、其他:本办法若有未尽事宜,将另行补充公布。------------------------------------------------------------------------------------------------ 该杂志与联合报在1987年起合办之小说类文学创作比赛。供海内、外文学中文创作人士参加,於每年1月或2月初至6月30日收件。短篇小说组设有首奖、推荐奖各1名与佳作奖多名,首奖得奖者可获奖金新台币10万元。中篇小说组设有首奖1名,得奖者可获奖金新台币20万元。应徵作品如未达水准,该奖项可由决审委员决议从缺或调整奖项、酌减奖金。中篇小说组由於多年来固定举办,以奖励纯文学小说新人为宗旨,名额又仅有一位或从缺,严选不浮滥增额,极具公信力
网上投稿。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文学作品投稿已经不限于杂志了与报社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投稿到极_校园文学网站上去,因为投稿到杂志与报社,周期长,并且还要邮寄等麻烦手续,而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就不一样,写好了电子稿之后,只要打开文学网站的投稿界面就可以发,并且审核快,效率高。注册会员账号,作者账号,记住名字和密码,在登陆平台上登陆,一般情况下登陆平台在首页上方会员登录,按部就班,点击登录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