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感叹。我叫xx,今年xx岁了。一晃眼,我已经做过了xx个年头了,从宏观的尺度来看这当然是惊鸿一瞥,而作为个人生命体验来讲,这已经是整个人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从心理学上看,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核在这个阶段已经形成。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过自己现在的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的。通过这次心理辅导员的学习,让我有机会对自己进行心灵上的剖析。回忆曾经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远大的志向和高远的目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跳动的音符编织着我美丽的梦想和绚丽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机会和力量。一、自我成长分析幼年、童年时期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是非常快乐的,这要感谢我的父母。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母亲是幼师,父亲是工人。他们不像别的父母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的,反而给了我很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因为这样我的童年比起同龄的孩子还是很快乐的。在上小学之前,我的幼儿园是在家里上的,因为母亲本身就是幼师,再加上我小时候太淘气的原因,在幼儿园不好好听课,所以她在家一对一的教我,让我提前学完。也因为这样,我在上小学期间很轻松,爸爸妈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也常常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有时候还会有点小骄傲。整个小学阶段,算是过得无忧无虑。 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吧。初一的第二学期我转学了,离开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庄,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当我下车的那一刻开始,我后悔了,甚至有点恨父母,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戈壁上的两座孤零零的楼。尤其是父母告诉我这就是我以后要在这学习的地方,我彻底失望了。我幻想的一切美好都没了,他们就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只是因为他们听说这的教学很好,环境艰苦。起初的的那段时间很难挨,因为我总是带着对父母的怨恨留在那。但慢慢的,我开始和那的一切熟悉起来,才发现,其实那并不可怕。那的孩子上课非常的不容易,大多数孩子家里很穷,连当时两块钱的饭都吃不起。一包很便宜的方便面,都可以吃两天,许多住校生吃不起学校的饭,就带了一个星期的的馍馍咸菜当饭。当我知道这情况后,不再怨恨任何人,也没有资格去怨恨,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所以在那上学期间,我学会了感恩。知道了,我们还是幸福的。初中我还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虽然我们现在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那份友谊是无法被抹去的,因为我们一起挥霍了许多单纯无忧的日子。如果初中是我第一个转折点,那么高中就是我第二个转折点。由于中考的不理想,我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又是陌生的环境。不过欣慰的是,我的许多初中同学也进了这所学校,所以并不算特别的陌生。但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高一的下学期,我又一次的在父母的命令下转学了,这次又到了一个彻底陌生的环境了,没有认识的人,孤独一人。当时甚至有了不想上学的冲动,但又能怎样,还是要面对,还是要承受。这次的转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从活泼开朗变得不爱说话,刚开始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与父母也开始无声的对抗。就在我精神几乎快到达崩溃边缘的时候,一位老师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我,她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她像姐姐一样照顾着我,不仅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也对我细心照顾。渐渐的,我开始从我封闭的空间中走出来,与同学相处,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是她,把我从小房子里拉出来。也是她,鼓励着我一步步向前。虽然,没有初中那么开朗,但还是要感谢她,没有她,我会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出不来,别人也进不去,会一直孤独下去。也许现在的我会不一样。刹那间,到了高三。高三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我们活在题海之中,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们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是一种享受,每天都在玩。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分数同样很不理想,但最终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大学。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往往喜欢一个人却老是和她作对,喜欢她却老在别人面前说她的坏话。现在看来,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总的来说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曾听说过:在大学里先学作人,其次是作学问。也在大学生活中体会和实践着这句话。逐渐的发现一个人对生活的价值,于是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当面还需要加强,第一,坚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与伟大的灵魂对话,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终身学习确定自己的目标。第二,学会取舍,宽容他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迈进高等学府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开始慢慢体会到人际关系的复杂。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同宿舍的同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刚开始不知道该怎样和她们沟通,只好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但军训改变了这一现象,几乎一个月与世隔绝的训练,使得我们这一宿舍,从不熟到相互依赖。也是我们懂得了,舍友的重要性。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坦诚相处,感情越来越好,犹如亲姐妹一样,做什么的敞开心扉,这点让我很感动。自从那时开始我懂得只要坦诚相待就会得到他人的坦诚相待。班集体的真正概念是在大二才体会到的。大二,谁都不会忘记,我们在大二第一学期的时候拾了棉花,同样,是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离开了父母,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每个人散落在田间地头,总希望能望见熟悉的人。而且每做一件事都会想到班集体,因为出去了,我们每个人都代表我们班。班里同学也因为这件事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不再冷淡。也是从那时,我知道了,在艰难的时候集体的重要性,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在大学里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积极进取,按照计划定期目标行动,逐步实现目标。真正的成功,来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凭借好运一步登天,所以我把所有精力放在短期目标上,相信一定能够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坚持不懈,每天都为实现目标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么微小。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这些挫折与痛苦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不必害怕,时间是我们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的会战胜的。看一眼来路,中看清了成长中一浅一深的脚印。成长和成熟终究是不同的。在我看来,成长的路大部分都是学习的路,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地摔跟头,不断地爬起来。每一次爬起来,就证明又长大了一些,成长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苦、成功与失败,时时刻刻与人相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哪一些个人从不经历痛苦与哀伤。挫伤打击从不会与人预约,也不分高中低下的人。它会在预感预知中来临;也会突然光顾,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会徘徊亘久,与人形影不离。我为什么要不切实际地幻想它与我无缘呢,我正视了它,迎它而上。它并没有消退,我,的确前进了。 二、职业行为分析我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因为这个专业,才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心理这个领域,虽然都只是皮毛。但是通过对心理的学习让我知道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仅仅了解单个学生个体和对个体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在一定群体中的人以及对群体本身进行研究,才能对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 通过心理辅导员培训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思考,不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逐渐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周围学生和朋友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些人由于不堪忍受心理重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将会怎样毁坏自己的生活、消磨意志、降低自身感受生活乐趣的能力。而作为正在培训准备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的我们,要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它们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只有德育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发展是不完善的。过去,只重视德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并没有真正改变,反而将不合格的学生输入社会,给社会带来负担。第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使德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二者主要区别有:第一、德育主要是解决学生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与社会。相对说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的基础问题。第二,在德育中,学生常被当作社会关系中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则被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要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当作“思想政治”问题来对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发现,心理辅导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特别是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心理培训之后才发现,真正决定心理辅导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心理辅导员的素质,必须是一个具有心理健康、稳定人格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所以说,心理辅导员只有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在辅导过程中避免错误地发生。我的性格有一点内向,在熟人面前会很开朗,但在陌生人面前会表现得很文静。这是我性格上的小缺陷。在今后的辅导学习中,我要经常不断加强自我分析和请别的同学对我进行分析,大胆的与别人交往,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从思想认识上和行为上改变自己。我对自己的职业期待是:首先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将为学生服务。因为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要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领悟,来逐步提高与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合格心理辅导员,这是我今后所努力的人生方向。我憧憬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希望愿望会实现。
从学习,生活,思想,总结,四个方面来进行书写
自我分析报告学 生:(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学号) 摘 要:本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论文,主要是就本人的成长经历,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自我分析报告、心理学、职业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
我是一只小小鸟,在大学里度过了四年,现在已经毕业了。
成长童年人生性格 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我成长的地方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小乡村,那里风景优美,环境宜人,或许我这辈子再也不会对另外一个地方产生那么浓厚的情感烙印。那里的人们并没有太多的尔虞我诈,没有太多的明争暗斗,让我从小在心灵上得很纯净的洗礼,让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少走了许多弯路! 我从出生到读初中身体一直都比同龄人差,经常的要往医院跑,这让父母操尽了心!曾今一度让父母将自己的身体累垮过,那时候的我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只是现在回想起来感觉父母的爱是那样的深沉,是那样的浩瀚,是那样的伟大!要不是他们当时对我不离不弃,尽心照顾,可能现在的我已不是现在的我!或许从那时候起我就学会了感恩之心,自初中以来每次出远门,或是放月假后回家,我都会给用自己省下的生活费给父母买一点小礼品,不为别的,只为了让父母觉得没白养我这么个儿子!让他们心里宽慰点! 或许我的童年过得并没有别人那么快乐,但我却学到了一些别人可能没有学到的东西!还记得那时是母亲在家带我的时候,每到农忙时节家里就忙得不成样子,经常我上学回家了,母亲还在地里忙活着,以至于我回家了就没有饭吃,但是我却经常吃的饱饱的,因为邻居总会经常叫我去他们家吃。邻里和睦得益于父母们的处事方法,他们总是很乐于助人,不过我们那里的人们普遍是这样的,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也学会了乐于助人,也学会了一种叫做淳朴的东西!还记得是在我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吧,那天晚上风雨交加,我突然不好发着高烧,母亲快吓死!但是她一个人在家又没办法送我到医院去,那时候交通没现在这么发达!没办法她只好叫上邻居家的阿姨,和她伴我送到了附近的医院,当到了医院时经过医生的检查发现我那时是在出天花,一直高烧不退把一生都吓的不轻,无奈那时候家里没什么钱,那时候根本没钱住院!也许是阿姨看出了我母亲的难处,她回家之后就给我们送来了一千块钱!后来我好了之后,母亲时时告诫我要我千万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情,她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时的我懂得了 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 升高中时我并没有考取当时的县一中,那时候的我算是村里读书成绩最好的一个了,全村人对我的期望都很大,可是当时的我还是没能考上,那是的我心灰意冷,早没了再读下去的勇气!我把自己关在房子了,几天没出去过!父亲当时见我这样他只是沉默,我知道他当时心里也并不好受,后来母亲跟我说:“如果你不读书了那你今后能干什么去?”那一刻我沉默了,当时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自此不读了,今后我能干什么去?如果打工,我这么差的身体能受得了吗?今后的日子怎么过?今后的人生还能开出比现在还灿烂的花吗?那一刻我仿佛参透了人生,懂得了那句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真谛!找到了人生的出路!我哭着对父母说:“我读书,没办法就去二中吧!”当时父亲和母亲商量后就同意了。 那年是父亲送我去的学校,进入高中后我时时刻刻都记得中考那时的失败,努力想要把成绩提上去,在高一那年我不知道是不是不适应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经常地感冒发烧头痛,根本无心投入学习中!最后导致成绩不理想,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后来更可怕的时由于长期感冒我患上了很严重的鼻炎,诊断我必须休学动手术才能在正常学习,否则不但影响学习,还会使病情恶化,到时候更加难办!无奈,我休学了,带着未完成的梦在家休养了一年!期间我的性格可能有点孤僻了,长时间一个人呆在家里,很少与外界交流,让我渐渐地与同龄人产生了差距!一年后我复学了,再次进入学校我变得很疯狂,学习热情只增不减,功夫不负苦心人,我的努力得到了回报,第二个高一我的成绩一直是班上第一名!直到高二成绩一直都是很好的!到了高二虽然有所下降但还是班上前五,那时母都是比较高兴的,他们都觉得当初没让我到一中去读书是害了我,但是我对他们说:“就算当时让我去我也不会去的,因为那不是凭我自己的能力达到的,就算交了9000择校费我也不会去!”父母当就没再说什么了!渐渐地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高三就到了,高三的复习紧张而不乏枯燥,但我们都知道的是现在就是刀架在脖子上我们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那件事却让我后悔终生,那时我们寝室大部分人都有很重的网瘾,我不否认我确实比较喜欢上网直到现在都是。但是那是什么时候我还是知道的自己有分寸,什么时候能玩什么时候不能玩我懂得!那是星期五的晚上吧!照常班主任是不会查寝的,所以那天许多人就要我出去上网搞通宵!我本来是拒绝了的,可是全寝室的人都说去,他们还说谁不去谁就是孬种!也许年轻气盛吧!受不了那样的激将,我随全寝室的兄弟出去了,说真的那种年少轻狂的感觉,那种把几米高的围墙好不当回事的快感确实让我体会到了一种紧张之余的丝丝放松!但是那天通宵回去后我们全寝室的人就被班主任叫去了,那天班主任说的话像把尖刀一样生生的扎在了我的心上!“你们以为你们很了不起吗,想要飞不是现在,你们都是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读书知道吗?”当班主任说到父母时我差点哭了,我觉得自己是那样无知,是那样残忍!想到父母我当时双脚犹如灌了铅一样迈不开一步! 就这样带着对父母的愧疚我过完了高三剩下的日子,最后高考成绩出来时,大大的出乎我的预料,我想了很久总觉的是不是哪儿出问题了,但无奈是事实已然如此,谁也无法改变!但是我知道那时候的我不能再让父母伤心了,我得上大学,这时候的家境有所好转,读大学并不是负担不起,但是为了减少我对父母的愧疚我在高考后的两个月找到了一份工作让自己去做!高考后和同学聚会时我们玩得倒还是挺开心!会想我的高三也是有苦有泪有笑的! 三年弹指一灰间,遥想那08年盛夏,迈着轻快的步伐步入**县二中,满怀憧憬;而今蓦然回首,却发觉自己已然将要离开,再次踏上征途。高中的记忆应该丛军训开始,军训中的酸甜苦辣建构了一个班级的脊梁,同学之间相互熟识,相互学习。记得刚开始自己特别想家,新环境的不适让我无所适从,但我告诉自己:我能行!开学的第一天我听到班主任为我们讲解高中的生活,那时不知自己从哪来的冲动,也许是一股好学的热血劲头吧,我决心要好好学习,让所有的人刮目相看,高中生活就这样开始了。高一就是这样,感觉自己是个孩子,用新奇的目光环视整个校园,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充满了新气象,由于第一次住校,在学习生活交际活动方面,似乎多了许多自由,少了许多约束,可以更好的充实自我,发展自我。上了高二,我选择了理科,学业的压力逐渐袭来,新的班级,新的老师与同学,新的学习内容,既要适应又要提高我们即将迎来的是高三和高考,这是我们人生路途的最重要的考验。经过高二盲从的洗礼,我发现我成熟了。高三的生活是非常单调,而且非常辛苦的,最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日明,不经历风雨怎猛见彩虹,待到那繁花落尽,木叶繁盛的那一刻,也是我的又一个梦开始的地方。在此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谢谢你们的关心和培养,我不会让你们白白付出。 还记得高三后的暑假,也许那是每个经历过高三之后的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长长地暑假吧!我们或上大学或去工作,这个人生的拐点对整个人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最大的!我也在那时候成3了,一个人去找事做,一个人去坐火车,一个人去上大学,一个人去承受所有! 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但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但在未来我相信我都会克服的! 我的人生已经走了快二十年了,未来我有信心在前面的成长基础上做出更大的成功,相信自己我能行!
根据自我意识和人格理论,以“我的自画像”为题3000字的老姐给你
湖南工业大学别借鉴了
心态决定人生古人云:知识改变命运,态度决定一切。本人也认为的确如此。就像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我们自己的心态决定的。一个人,如果他的心态不够积极向上,那么他的人生也不会有什么改变。相反,还会把自己束缚在内。有一个人就是这么不懂得放开自己,非得把自己束缚在内。他,在年轻是,被人陷害,做了九年牢,后来冤案昭雪,他终于走出了监狱。照常理来说,他应该是获得了永久的自由。可他却整天诅咒那些施予他不幸命运的人,直到快死了,也还是这样。用他自己心底里的仇恨、抱怨、诅咒束缚着自己整整41年。想想,若是他以乐观的心态来对待以后的生活,将被人陷害的事情用几年的时光来淡忘。那么他余后的生活一定会丰富很多,精彩很多吧!我们日常生活中,跟材料中的人持有一样态度的人亦不在少数,然而,生活中持乐观态度生活的人也有很多。他,在20世纪上半叶,垄断了整个美国的石油产业,操控着美国的金融体系,甚至连国会也对他言听计从。然而,他却由于种种原因患了重度抑郁症,连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最着名的医生都好无法。于是,他来到了中国河南的一座禅院,吃力的读着《四十二章经》。看到其中的一句话,使他兴奋不已。第二天便回国,下令解散财团,并辞去董事长一职。重新开始了他的人生,乐观面对一切事物,并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他的顽疾也因此而不治而愈。一直工作到1987年——他去世时。那年,他93岁,无疾而终。由此看来,心态真的可以决定人生。这个石油大亨,若不是积极地改变了生活态度,那么他也不会这么长寿,这么成功地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积极对待生活,拥有乐观向上的态度,人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我,具有积极的心态才能战胜消极的自我,成功才能属于每一个人!
我的心理分析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为人比较本分踏实勤劳但是有时候发现我的性格中存在一些缺陷让我很难与同学交流
自我分析报告学 生:(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学号)摘 要:本文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课程论文,主要是就本人的成长经历,兴趣,性格,能力,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职业理想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分析,提出完善自我的方案。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自我分析报告、心理学、职业通过整整一个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和职业生涯规划,非常的全面。本文是根据这一个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对本人自我进行的分析。一、我的成长经历和影响(一)简单的自我介绍······(二)出生到学前班阶段······(三)小学阶段······(四)初中阶段······(五)高中阶段······(六)大学阶段······(七)对成长经历的总结写了这么多,其实很为简略。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不同,人正是由于先天的和后天的原因——成长经历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才有了不同的人生。二、自我分析(一)兴趣职业兴趣前三项为企业型(21分),研究型(20分)和社会型(18分)。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支配欲强; 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影响、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或个人的目标;为人务实,通常追求权力、财富和地位,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二)性格16PF报告显示,在乐群性,聪慧性等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在情感性,忧郁性,独立性等方面表现为低分,其他的均比较正常。在MBTI测评报告中显示人格类型为ESTJ(外向 感觉 思考 判断)。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智力水平很高,思维非常敏捷,头脑特别灵活,学习理解能力很强。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引人注目、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 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一般情况下,遵纪守法,对人对事您都会负起自己的责任。交际性处于中等水平。像大多数人一样,在通常的交际中,都能表现得比较轻松,但有时在周围的人都不熟悉的情况下,也可能保持沉默。 非常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如果过分可能会冷漠无情。一般情况下,倾向于认为他人是真诚、值得信任的,但对有些人或事也会保持警惕,但当完全了解他人之后,会乐于接受和信任他们。能较好地平衡理想和现实,既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也会考虑现实可能性。一般情况下能够脚踏实地,有时也会陷入幻想。待人比较真诚坦率,但也不会过于轻信或感情用事,比较认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乐观自信,心平气和,坦然宁静,容易适应环境,知足常乐。有时可能过于自负,自命不凡,也可能缺乏同情而引起别人的反感。既不过于保守,也不过于激进,认为传统中有些东西可以保留,也有些东西需要变革。依赖性很强,缺乏主见,在集体中容易随大流,常常放弃个人的意见而随声附和以赢得别人的好感,需要追随团体来维持自信,对权威是忠实的追随者。一般情况下,有较好地自制力,比较尊重礼俗,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通常所体验到的紧张程度和大多数人差不多,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三)能力职业能力测评只有两项,即交往能力测评和创造力测评。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创造性一般。(四)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测评显示,我的职业价值观倾向为帮助贡献,团队融洽型。帮助*贡献型的人认可的核心价值是自己的工作和知识能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帮助。例如:改善拥挤的交通状况,通过新的产品来消除、缓解疾病等。这种类型的人富于同情心,关心他人,他们把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不愿干表面上哗众取宠的事,把默默地帮助不幸的人视作无比快乐。他们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希望自己的付出对社会是有帮助的,他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受惠颇多。医生、教师、警察等社会型工作很适合该类型的人。团队*融洽型的人希望工作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事和领导在工作中有融洽的人际关系,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认为这就是很有价值的事,是一种极大的满足。该类型的人重视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愉快、协调的团队协作是该类型的人所追求的,他们认为友好、轻松、团结的集体能让他们更好的工作。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培训师等需要良好团队合作的工作比较适合该类型的人。(五)职业理想职业类型:研究人员/科学工作者。具体岗位:科研员(研究员)。地域不限,各科研机构和各级高校,甚至各大企业都可以。环境优,待遇较好,但需要付出较多努力。伙伴则基本都在一起研究,就业前景广阔,属于热门。(六)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自身的优势在规范、传统、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可以给他人提供服务或帮助。适合在责任清晰,有一定私人空间、人际关系和谐的氛围中工作。要求细致、精确,能够发挥你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工作能够让你集中精力,关注一件事情或一个人,而不是平行开展多项工作。通过工作,你能够得到同事和上级的认可、欣赏和鼓励。按照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开展工作,不要在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把你的工作展示给别人。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不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拥有对细节很强的记忆力,诸如声音的音色或面部表情。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传统。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你依据明晰的评估和收集的信息来做决定,充分发挥自己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2.自身的不足你有高度的责任心,会陷入日常事务的细节中去,以至于没完没了的工作。每件事情你都会从头做到尾,这总是让你过度劳累,压力很大时,你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由于你的现实、细致,有时容易忽略事情的全局和发展变化趋势,难以预见存在的可能性。建议你周到考虑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可能性,需要增强对远景的关注。三、完善自我的方案(一)针对分析所提出的适应性对策往往不喜欢那些需要精耕细作的常规性的日常工作,以及长期智力劳动和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喜欢竞争,比较适合那些需要胆略、冒风险和承担责任的工作;适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才能,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适合经常和人打交道而不要求很高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二)针对自身不足所提出的解决办法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这种职业倾向的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此外,应尽量避免过于冲动的想法和行为,多注意日常工作和工作中的细节。直接地表达自己,说出你现在的感受。不要只顾低头拉车,需要抬头看路。调整节奏、放松自己、适当松弛一下绷紧的弦。做长远思考,加强对全局和可能性的关注,避免陷入具体事物,而将方向忽略。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三)如何检验效果与目标修正每月进行一次,要与自己的情况相辅相成,随时进行调整及修正,订立阶段小目标,更多的与外因和内因相联系。最终达到较好的效果四、结束语这一篇自我分析报告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其实这个对于自我的分析还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满的人生!非常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内对我们的教导!本文中采用了很多职业规划测评报告的内容,对招生就业处一并表示感谢!
从学习,生活,思想,总结,四个方面来进行书写
写作思路:首先可以开篇点题,直接给出文章的主旨,接着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观点,用举例子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论证自己的看法,中心要明确等等。大学生正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回答好这些问题,对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发展都很重要。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一、自我分析:(一)兴趣,偶像及对自己的影响在个人兴趣爱好上,我喜欢写作,音乐,但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只是很喜欢,并从其中获得快乐。专业兴趣上,我比较喜欢理工类的,也正是我现在所学的化学专业,我认为此专业可以让我接触到的物质与有趣的反应。因为首先我是一个精力充沛、自信、善于创新、热情洋溢、富于冒险;通常具有理性思维才能,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自己的朱镕基,居里夫妇。我觉得他们的做事风格和对生活的忍受能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并且对我自己的影响非常大。(二)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自身的优势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自己有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二、我的成熟标准能够完成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并且进行劳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敢于竞争,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能克制自己冲动的想法和行为。感情明确,热爱家人,朋友,懂得谦让,不会随情绪事情。我憧憬美好幸福的生活,希望努力学习工作,希望有所成就。周围好友对我的评价:我外向合群,积极向上,有较好的交际能力,善于表达,头脑灵活有较强的思维能力,但我有我的缺点,有时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思维里进而给了同学一种忽视的感觉。但我相信我会完善我所欠缺的,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湖南工业大学别借鉴了
大学生自我成长分析报告 人生的过程总是充满了喜怒哀乐。我已经踏入人生第20个年头了,借心理健康课的这次作业,我回顾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通过这学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课程的学习,我们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从心理学的定义到如何进行自我完善,如何进行情绪的调控,如何应对挫折和压力,如何塑造和培养人格和意志品质,学习心理到社会心理,非常的全面。我认为此次自我分析非常的有必要。我从何而来,又将往哪里而去?家庭、学校、教会生活的体验,形成了今天的我。在每一段成长历程和人生经验中,每一步成长都是我学习积极面对人生的机会。在自我分析中也学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一、自我分析 (一)兴趣,偶像及对自己的影响 在个人兴趣爱好上,我喜欢写作,音乐,但我并不是一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只是很喜欢,并从其中获得快乐。 专业兴趣上,我比较喜欢贸易类的,也正是我现在所学的货运专业,我认为此专业可以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人与事情。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我做过一次人格分析和职业分析,鉴于测评结果,我的优势职业类型为企业型,创业型。我认为这很符合我的专业需要。因为首先我是一个精力充沛、自信、善于交际、热情洋溢、富于冒险;通常具有领导才能,能够说服他人共同达到组织目标;为人务实,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我心目中的英雄,偶像是自己的朱镕基,海伦凯勒。我觉得他们的做事风格和对生活的忍受能力都是我需要学习的,并且对我自己的影响非常大。 (二)性格及对自己的影响 类型:外向,开朗,但很感性。 我是一个热情开朗,很容易和他人交往,合作和适应的能力特别强。喜欢和别人共同工作,乐于参加或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不会斤斤计较,对于别人的批评也能欣然接受。和陌生人初次见面时,也很能和对方聊得来。在集体中倾向于承担责任和担任领导。思维敏捷,头脑灵活。情绪比较稳定,对于生活中的变化和各种问题,一般都能比较沉着地应对,但遇到重大挫折时,或在紧急情况下,也可能会有一些情绪波动。能较好地协调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想法,一方面,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不会人云亦云;另一方面,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不会固执己见。通常活泼任性,轻松愉快,在集体中比较受人欢迎,对人对事非常热心。有时也可能过分冲动,自我约束力比较差。有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虽然不是特别远大,但会持续地去追求。客观理智,注重现实,独立坚强。遇事果断、自信。能坚持完成自己计划的事情,少数情况下,也可能会情绪失控或有所懈怠,但一般都能保持心情平和,在遇到重大挑战或紧急情况时,也可能比较紧张。 (三)能力与品质 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但创造性很一般,有领导和组织能力。 思想道德观念比较强,能考虑集体和他人,做事认真。 (四)人生观 我一直在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希望自己也能做到。无论是在高中,还是现在的大学生活中,我坚持着自我反省且努力的完善自己的人格。我读很多书,并积极参加活动,然后越来越认识到品行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关系到是否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的信条,并切实的遵行它。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以前只是觉得帮助别人感到很开心,是一种传统美德。现在我理解道理,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自己。对于老师,我一向是十分敬重的,因为他们在我彷徨的时候指导帮助我。如果没有老师的帮助,我可能将不知道何去何从。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还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跟随党的脚步,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努力为社会,集体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自身的优势和不足 自身的优势 有出色的观察力和对细节的关注能力。务实、实事求是,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善于单独思考、收集和考察丰富的外在信息。喜欢逻辑的思考和理论的应用。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尊重约定,维护集体。工作时严谨而有条理,愿意承担责任,自己有客观的判断和敏锐的洞察力。 2.自身的不足 压力很大时,会过度紧张,甚至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考虑的东西太多,往往把简单的事情考虑的太过复杂。创造性不强。 我需要改进的人生五方面 性格的冲动性,耐心。 (六)自我奋斗目标 完成学校里所有的学习任务,并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我的领导能力,专业学习能力。 最后实现自己的企业目标,成为一个专业人才。 二、我的成熟标准 能够完成常规性的日常工作,并且进行劳复杂思维的工作;富于冒险、敢于竞争,经营、管理、劝服、监督和领导,并实现机构、政治、社会及经济目标的工作。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劝说、支配和言语方面的技能,以及自信、精力充沛、领导力强的优势;能克制自己冲动的想法和行为。感情明确,热爱家人,朋友,懂得谦让,不会随情绪办事情。 三、评价 同学评价:是一个开朗的同学,有领导才能,做事认真,尊重约定,维护集体。 批评:做事太过急躁和死板,没有什么创造性。考虑太多,太有原则性。 四、结束语 这一篇自我分析报告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想每个人通过写这篇报告都再次了认识了自己吧!其实这个对于自我的分析还是很必要的,不断的完善自我才是美满的人生!非常感谢老师这一个学期内对我们的教导!我也会继续努力完善自己的。
确定选题了接下来你需要根据选题去查阅前辈们的相关论文,看看人家是怎么规划论文整体框架的;其次就是需要自己动手收集资料了,进而整理和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论文框架;最后就是按照框架去组织论文了。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时间像一条奔流的大河,携裹着沙子一样渺小众生,匆匆远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给人留下,只留下无数人在岸边感叹。我叫xx,今年xx岁了。一晃眼,我已经做过了xx个年头了,从宏观的尺度来看这当然是惊鸿一瞥,而作为个人生命体验来讲,这已经是整个人生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从心理学上看,人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核在这个阶段已经形成。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过自己现在的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与自己的成长经历是有关的。通过这次心理辅导员的学习,让我有机会对自己进行心灵上的剖析。回忆曾经走过的路,有快乐也有悲伤,有委屈也有挫折,有幼稚天真的幻想也有远大的志向和高远的目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像跳动的音符编织着我美丽的梦想和绚丽的生活,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所有关心爱护我的人,因为是他们给了我机会和力量。一、自我成长分析幼年、童年时期的经历和生活环境在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是非常快乐的,这要感谢我的父母。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母亲是幼师,父亲是工人。他们不像别的父母一样逼着自己的孩子学这学那的,反而给了我很多的时间去自由支配,因为这样我的童年比起同龄的孩子还是很快乐的。在上小学之前,我的幼儿园是在家里上的,因为母亲本身就是幼师,再加上我小时候太淘气的原因,在幼儿园不好好听课,所以她在家一对一的教我,让我提前学完。也因为这样,我在上小学期间很轻松,爸爸妈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也常常因为这个而沾沾自喜,有时候还会有点小骄傲。整个小学阶段,算是过得无忧无虑。 初中阶段应该是我的第一个转折点吧。初一的第二学期我转学了,离开了我从小长大的村庄,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当我下车的那一刻开始,我后悔了,甚至有点恨父母,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戈壁上的两座孤零零的楼。尤其是父母告诉我这就是我以后要在这学习的地方,我彻底失望了。我幻想的一切美好都没了,他们就把我一个人扔在这陌生的土地上。只是因为他们听说这的教学很好,环境艰苦。起初的的那段时间很难挨,因为我总是带着对父母的怨恨留在那。但慢慢的,我开始和那的一切熟悉起来,才发现,其实那并不可怕。那的孩子上课非常的不容易,大多数孩子家里很穷,连当时两块钱的饭都吃不起。一包很便宜的方便面,都可以吃两天,许多住校生吃不起学校的饭,就带了一个星期的的馍馍咸菜当饭。当我知道这情况后,不再怨恨任何人,也没有资格去怨恨,比起他们我幸福多了。所以在那上学期间,我学会了感恩。知道了,我们还是幸福的。初中我还结识了许多的好朋友,虽然我们现在在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那份友谊是无法被抹去的,因为我们一起挥霍了许多单纯无忧的日子。如果初中是我第一个转折点,那么高中就是我第二个转折点。由于中考的不理想,我进了一所普通高中,又是陌生的环境。不过欣慰的是,我的许多初中同学也进了这所学校,所以并不算特别的陌生。但这种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高一的下学期,我又一次的在父母的命令下转学了,这次又到了一个彻底陌生的环境了,没有认识的人,孤独一人。当时甚至有了不想上学的冲动,但又能怎样,还是要面对,还是要承受。这次的转学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从活泼开朗变得不爱说话,刚开始不愿意跟别人交流,与父母也开始无声的对抗。就在我精神几乎快到达崩溃边缘的时候,一位老师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我,她就是我们班的班主任。她像姐姐一样照顾着我,不仅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也对我细心照顾。渐渐的,我开始从我封闭的空间中走出来,与同学相处,融入到这个环境中。是她,把我从小房子里拉出来。也是她,鼓励着我一步步向前。虽然,没有初中那么开朗,但还是要感谢她,没有她,我会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出不来,别人也进不去,会一直孤独下去。也许现在的我会不一样。刹那间,到了高三。高三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我们活在题海之中,没完没了的考试,为的是一个目标,考大学。我们近乎安于那种枯燥的生活,因为我们憧憬大学。每次听老师们给我们讲大学,我们都非常的兴奋,觉得大学生活是一种享受,每天都在玩。大学,是我们熬过那段枯燥生活的精神信仰。虽然,高考分数同样很不理想,但最终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大学。中学的时候同学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单纯的,不过由于正处在青春期,男女之间彼此并不怎么来往,往往喜欢一个人却老是和她作对,喜欢她却老在别人面前说她的坏话。现在看来,这也是青春期的一个特征,出现对异性的好感和接近异性的欲望。又由于环境和舆论的限制,这种朦胧的好奇心和欲望感不得不被压抑,还要在他人面前进行掩饰。总的来说中学的生活是忙碌的,又是单纯的,在开心中我结束了我的中学生活,结束了我的单纯生活。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曾听说过:在大学里先学作人,其次是作学问。也在大学生活中体会和实践着这句话。逐渐的发现一个人对生活的价值,于是不断鞭策自己,完善和提高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当面还需要加强,第一,坚持读书,读好书,多读书。与伟大的灵魂对话,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提高。终身学习确定自己的目标。第二,学会取舍,宽容他人,第三,完善人格,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迈进高等学府之后,接触的人和事大大的开阔了我的视野,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开始慢慢体会到人际关系的复杂。由于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同,同宿舍的同学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刚开始不知道该怎样和她们沟通,只好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几乎没有什么交流。但军训改变了这一现象,几乎一个月与世隔绝的训练,使得我们这一宿舍,从不熟到相互依赖。也是我们懂得了,舍友的重要性。所以从那以后,我们坦诚相处,感情越来越好,犹如亲姐妹一样,做什么的敞开心扉,这点让我很感动。自从那时开始我懂得只要坦诚相待就会得到他人的坦诚相待。班集体的真正概念是在大二才体会到的。大二,谁都不会忘记,我们在大二第一学期的时候拾了棉花,同样,是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离开了父母,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每个人散落在田间地头,总希望能望见熟悉的人。而且每做一件事都会想到班集体,因为出去了,我们每个人都代表我们班。班里同学也因为这件事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不再冷淡。也是从那时,我知道了,在艰难的时候集体的重要性,一个团队的重要性。在大学里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知识的同时,我开始学着用相对客观的态度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上的人和事。积极进取,按照计划定期目标行动,逐步实现目标。真正的成功,来源于前进道路上的每一小步,不要幻想凭借好运一步登天,所以我把所有精力放在短期目标上,相信一定能够实现更长远的目标。坚持不懈,每天都为实现目标努力,不管取得的成就多么微小。也许这就是所谓成长吧!此后,我渐渐拥有了成人的感觉――感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某种责任,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去承担生活中的某些东西。今天,当自己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成长经历,发现过去所遭受的那些挫折、痛苦并非完全没有价值,相反它却隐含深远的意义。今天的我,对周围的人和事,有了更多的包容、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关怀,而不再执迷于个人的得失。所以有人说“挫折、痛苦的背后才是成长的空间”。这些挫折与痛苦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不必害怕,时间是我们的良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的会战胜的。看一眼来路,中看清了成长中一浅一深的脚印。成长和成熟终究是不同的。在我看来,成长的路大部分都是学习的路,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不断地摔跟头,不断地爬起来。每一次爬起来,就证明又长大了一些,成长需要我们自己去体味。 悲欢离合、生老病死苦、成功与失败,时时刻刻与人相伴。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人总是一帆风顺;也没有哪一些个人从不经历痛苦与哀伤。挫伤打击从不会与人预约,也不分高中低下的人。它会在预感预知中来临;也会突然光顾,让人措手不及;甚至会徘徊亘久,与人形影不离。我为什么要不切实际地幻想它与我无缘呢,我正视了它,迎它而上。它并没有消退,我,的确前进了。 二、职业行为分析我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因为这个专业,才让我第一次接触到心理这个领域,虽然都只是皮毛。但是通过对心理的学习让我知道在学校这个群体中,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千差万别,但也有着共同的群体特征,比如文化水平较高等特点。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群体是表露个人才能、表现个人特征的领域,是在社会价值、观念和规范影响下促成个体社会化的领域。在一个组织中,群体是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任务的基本单位。对于一个教育的管理者来说,仅仅了解单个学生个体和对个体进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处在一定群体中的人以及对群体本身进行研究,才能对群体进行有效的管理。 通过心理辅导员培训这一段时间的学习、观察、思考,不但我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逐渐从心理学专业的角度出发,去重新审视周围学生和朋友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我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甚至还有些人由于不堪忍受心理重负过早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切让我切身的感受到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面对和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将会怎样毁坏自己的生活、消磨意志、降低自身感受生活乐趣的能力。而作为正在培训准备要成为心理辅导员的我们,要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处理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它们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联系表现在: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只有德育教育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发展是不完善的。过去,只重视德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是:使学生并没有真正改变,反而将不合格的学生输入社会,给社会带来负担。第二,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可以使德育深入人心,取得良好效果。二者主要区别有:第一、德育主要是解决学生政治方向、思想倾向、道德观念和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发展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与社会。相对说来,心理健康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的基础问题。第二,在德育中,学生常被当作社会关系中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则被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要求。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要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当作“思想政治”问题来对待,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正确把握教育对象,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这样才能取得教育的实效。在这次学习过程中发现,心理辅导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道理是不难理解,而将咨询的技术个性化地应用于每一个求助者,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真正学好心理,特别是要想很好地掌握心理辅导的技能,创造性地展开工作,有效地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在实践中边学习,边领悟,逐步提高与完善。特别是当我真正开始进行心理培训之后才发现,真正决定心理辅导进程的,不是理论、也不是技巧和方法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心理辅导员的素质,必须是一个具有心理健康、稳定人格的人,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所以说,心理辅导员只有对自己的了解和分析、才能更好地在辅导过程中避免错误地发生。我的性格有一点内向,在熟人面前会很开朗,但在陌生人面前会表现得很文静。这是我性格上的小缺陷。在今后的辅导学习中,我要经常不断加强自我分析和请别的同学对我进行分析,大胆的与别人交往,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问题,并从思想认识上和行为上改变自己。我对自己的职业期待是:首先不断加强自身心理学的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更好地将为学生服务。因为心理辅导员的工作是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所以要树立正确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在实践中学习,领悟,来逐步提高与完善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和自信心的合格心理辅导员,这是我今后所努力的人生方向。我憧憬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希望愿望会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二、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心理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与否。 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驱动学生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主体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发展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有大量大学生心理素质不良,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土木水利学院 2002级学生入学第一年便因心理问题休学4人,他们四人分别因为:1、追求女生遭到拒绝而情绪不稳定;2、长时间怀疑同学背后议论自己、鄙视自己,因而不敢面对别人;3、对生活目标丧失信心,低糜消沉,抑郁;4、狂躁不安,行为异常。最终都不能继续学业。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四、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 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凋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 。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 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措施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校在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以下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 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3、 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基础 二十一世纪的晨钟已经敲响,在这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跨世纪人才,其核心是加强对青年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二十一世纪人才应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且相互和谐统一,这也是健全人格的科学内涵。我们应该反思以往的教育工作,人们往往偏重的是科技文化、学识才能素质,而较为忽视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即使在比较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仍未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卫生死角”引起足够的重视,其结果是导致学生中出现了大量的心理问题,严重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影响了人才的整体素质,阻碍了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给国家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因此,保持健康的心态,不仅关系到广大学生健康生理、心理的发展,良好思想道德的养成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而且关系到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高教目标的全面实现、直至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