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专利文献种类代码

发布时间:

专利文献种类代码

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是以一个大写英文字母,或者一个大写英文字母与一位阿拉伯数字的组合表示,单纯数字不能作为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使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相应专利文献的公布或公告,阿拉伯数字用来区别公布或公告阶段中不同的专利文献种类。专利文献种类标识代码的组成

这个是专利文献著录项目识别代码。具体如下:10文献标志(11)文献号(专利号)(12)文献类别(13)根据WIPO标准ST16制定的文献种类代码 (15) 有关专利修正的信息(19)公布专利文献的国家或机构20申请数据(21)申请号(22)申请日期(23)其它日期(包括展览登记日期,递交临时说明书,递交完整说明书登记日期)(24)所有权生效日期(25)原始申请公布时的语种(26)申请公布的语种30优先权数据(31)优先申请号(32)优先申请日期(33)优先申请国家或组织40文献的公知日期(41)未经审查且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公开阅览或接受复制的日期。(42)经审查但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接受复制的日期。(43)未经审查和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经审查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经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经审查批准专利的说明书的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专利权项的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复制的日期。(48)经过修正的专利文献公布日期50技术信息(51)国际专利分类号,简写成IC,Cl右上角的数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国专利分类号(53)国际十进制分类号(54)发明题目(55)关键词(56)已发表过的有关技术水平的文献(57)文摘及专利权项(58)审查时所需检索学科的范围40文献的公知日期(41)未经审查且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公开阅览或接受复制的日期。(42)经审查但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接受复制的日期。(43)未经审查和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4)经审查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经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5)经审查批准专利的说明书的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6)专利权项的印刷或类似方法出版的日期。(47)已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复制的日期。(48)经过修正的专利文献公布日期50技术信息(51)国际专利分类号,简写成IC,Cl右上角的数字,表示IPC的版次,如ICl3表示是IPC的第三版。(52)本国专利分类号(53)国际十进制分类号(54)发明题目(55)关键词(56)已发表过的有关技术水平的文献(57)文摘及专利权项(58)审查时所需检索学科的范围60其它法定的有关国内专利文献的参考项目(61)增补专利(62)分案申请(63)继续申请(64)再公告专利(65)与该申请有关的早期公布的专利文献号(66)由当前文献所取代的较早申请的提出日期及申请号,既同一发明较早申请驳回之后提出的较晚申请。(67)专利申请的提交日期及申请号,或授权专利号,以此为基础提交的当前实用新型申请或注册的实用新型(或类似工业产权,诸如实用证书或实用创新)。(68)对补充保护证书而言的基本专利号和/或专利文献公布号。70与专利文献有关的人事项目(71)申请人姓名(或公司名称)(72)发明人姓名(73)受让人姓名(或公司名称)(74)律师或代理人姓名(75)同是申请人的发明人姓名(76)既是发明人也是申请人和受让人的姓名80/90国际组织有关项目,以及与补充保护证书法律有关的数据(81)专利合作条约的指定国(83)根据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保存的有关信息(84)根据地区专利公约指定的缔约国家(85)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第23条(1)或第40条(1)进入国家阶段的日期。(86)国际申请著录项目,如申请号、出版文种及申请日期(87)国际专利文献号、文种及出版日期(88)欧洲检索报告的出版日期(89)相互承认保护文件协约的起源国别及文件号。(91)根据PCT提出的国际申请日期,该日期由于未进入国家或地区阶段而在一个或几个指定国或选定国失效,或不进入国家或地区阶段的确定日期。(92)第一次国家允许作为医药品向市场供货的日期及号码(用于补充保护证书) (93)第一次允许作为药品向地区经济共同体市场供货的号码、实施日期及国家(用于补充保护证书)(94)补充保护证书的有效期及有效期届满的计算日期(95)受基本专利保护并申请了补充保护证书或已授予了补充保护证书的产品名称。(96)地区申请数据,即申请日、申请号、最初提交申请公布的任意语种。(97)地区申请(或已经授权的地区专利)公布数据,即公布日期、公布号、申请(或专利)公布的任选语种。

专利文献种类代码PPT

A:申请公开的发明专利;B:审定公开的发明专利;1993年后取消了审定公开。C:公告授权的发明专利。

见说明书书写注意事项二、说明书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应当整齐清晰,呈黑色,符合制版要求,不得涂改,字高在5毫米至5毫米之间,行距在5毫米至5毫米之间。如有其他问题可以加

专利文献种类代码U

北京五一国际知识产权解答,我国专利文献中的编号几经修改,现在使用的有专利申请号,发明公开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和分类号等。(1)专利申请号,所递寄的专利申请文件经中国专利局格式审查合格后,即发出受理通知书,确定申请日并给予一专利申请号。申请号是今后申请人与专利局联系的代号,它由9位数字组成,如2,1,3,头两位数字是年份,89即1989年受理的,第三位数字的分别表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紧接着的5位数字为流水号,小数点后的一位(0至9或X)是计算机校验码。(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如CN1073810A,CN为中国代码,A代表发明公开,(注意该文件是未经修改审定的原始申请文件),1为发明,后6位数字为公布文件序号。(3)授权公告号,如CN1021412C, CN2137838Y, CN3017883D,C 为经审定的发明专利,Y和D分别代表授权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后6位数是授权序号。(4)专利号,如ZL8是在原申请号前加ZL(专利代码)而成。(5)分类号,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办法标注。

文献种类代码与专利类型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期刊[J](journal)(2)专著[M](monograph)(3)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5)专利[P](patent)(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7)报纸[N](newspaper article)(8)科技报告[R](report)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磁带[MT](magnetic tape)(2)磁盘[DK](disk)(3)光盘[CD](CD-ROM)(4)联机网络[OL](online)扩展资料:文献标识格式1、期刊:著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技术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著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科技报告:著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献类型标识

(1)期刊文章(文献类型标识:J)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任选)。   (2)专著(文献类型标识:M)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文献类型标识:C)中析出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A)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论文集主要责任者(任选)。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文献类型标识:D)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国际、国家标准(文献类型标识:S)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发布年。   (6)专利(文献类型标识:P)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8)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文献类型标识:Z)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经史子集 四大类

专利文献种类代码记忆

M代表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J代表期刊文章 ;C代表论文集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J——期刊文章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拓展资料: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代表类型如下:1、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门研究题材的,是著作的别称。根据学术论文的长短,又可以分为单篇学术论文、系列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三种。一般而言,超过4—5万字的,可以称为学术专著。2、C——论文集。论文集从字面上来解释就是把各种主题类似的论文集合在一起。比如说:法律论文集里的论文都是与法律相关的。论文集可以作为一本书或期刊的增刊正式出版,用以区别学术期刊。论文集也可以是综合多种形式的论文集结在一起,合订成的一本书。3、J——期刊文章。是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图书。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拓展资料1、文献标识码(Document code)是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的分类码,作用在于对文章按其内容进行归类,以便于文献的统计、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等。2、具体如下: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拓展资料: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10、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拓展资料:1、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参考资料: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J——期刊文章拓展资料: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 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 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 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