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发布时间: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人员应于9月16日前完成预答辩并通过答辩系统提交电子版论文,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应于9月17日前在答辩系统“博士双盲论文审核”部分。2021年下半年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网上申请系统(“吉林大学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内“学位办相关”中“论文答辩”部分,以下简称“答辩系统”)将于8月27日开通。凡下半年拟申请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人员应于8月27日至9月17日核对系统中本人的基本信息并提出答辩申请。

吉林大学博士毕业要求:  于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定“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要求”的通知,  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基本要求”确定,具体要求如下:  (  (一)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原则上必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且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一篇。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指在我校理学、工学、医学及农学学科学习的所有博士研究生。  (二)对从事应用类研究的自然科学类博士研究生(应用类博士研究生),不要求一定发表被SCI收录的学术论文。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 参与实际到款经费在30万元以上的国家级项目或实际到款经费在50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的研究工作。其导师应为项目负责人。  2、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或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且被EI收录的学术论文三篇。  3、答辩前导师应写出对论文的详细介绍和评价,与论文一起送审。  应用类博士研究生的确认,根据其研究方向,在入学时,由培养单位会同导师进行确定。  (三)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研究生申请答辩,必须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且被SSCI收录的学 术论文一篇,或被CSSCI收录的学术论文两篇。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研究生指在我校哲学、经济学、 法学、文学、历史学及管理学学科学习的所有博士研究生。  (四)对跨文理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博士研究生,根据专业具体情况以不低于学校所确定的自然科学类或人文社会科学类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基本要求的标准执行。  以上要求从2008年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根据学校的标准,各学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也制定了相应的要求。请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各自学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低于学校和所属学部标准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要求细则,特别要在以下方面予以明确:  1、内容要求:所制定的“成果要求”中,所要求的学术成果必须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  2、署名要求:对学位申请者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署名必须是第一作者或除本人指导教师外第一作者(国家发明专利排名第一位或是除本人指导教师外排名第一位),署名单位应是吉林大学。  3、学术成果的认定: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应以现刊或以网上检索到全文为准,国家发明专利以取得专利证书为准。  4、在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制订的“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成果要求”中,要明确从2008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

每个学院的毕业要求有一点差异,你咨询哪个学院的?

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上下载啊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查重

百分之十的样子用PaperRater去查重这个查重系统查重很严格的

每年在30%-50%之间浮动,博士论文全部盲审。盲审制度是将一篇没有作者姓名的论文发送给一位专家,该专家的姓名是作者不可能知道的。这样印出来的分数应该是最客观的。盲审得到AB两档的同学,可以根据第一次内部盲审的意见,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修改之后,参加学校统一的查重阶段,之后提交外部专家进行盲审。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答辩资格

这里博士很少,恐怕帮不了你了

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上下载啊

两次。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答辩的,首先须由培养单位统一提供申请学位论文、学术成果原件及复印件、学士学位认证报告原件及复印件、成绩单及试卷等材料,由学位办公室进行答辩资格审查,合格后按照学位办公室给定的编号,由培养单位将其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后提交答辩申请。同时,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申请答辩时还须登录“全国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提交答辩申请并完成学位授予相关工作,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何必多虑呢?如果不进“三站”(学士后流动站、硕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流动站),一般是7年。同时,理论上一旦成为“本硕博”连读的学生,也可对外称“博士生”或被美称为“博士”,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十几岁的少年也可以被称作“博士”的原因。另,关于“三站”,可搜索 山东大学学士后流动站 温州大学硕士后流动站 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相对比较有代表性。同时,按照国际惯例,读博不能太功利的。因为博士只是一种学习的经历、一种人生历程罢了。中国之前一直批评美国博士毕业找不到工作是资本主义的弊端。现在回头看,其实很正常。尤其中国13年来的高校大扩招与学术大跃进后,博士某种程度上已经是大众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普通劳动者。而且教育部推崇 专业博士——也即不把博士当做知识精英,而只是技工而已

吉林大学博士论文盲审结果

不会。1、吉林大学盲审指的是一种论文评审制度,可以有效保证审核的客观公正性,就是将大家的论文匿名送审,导师在审阅论文的时候不知道论文的名字。一般的高校在论文答辩前都要进行论文盲审,随机抽取几篇论文,统一送审。盲审主要分为校盲和院盲。2、盲审一般达到60分就算合格,合格后才能有资格参加答辩,答辩后还需要得到50%以上的导师认可才算通过。盲审的老师可以参加答辩,但是外审的专家不行。也不会有提示的。

两次。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质量全过程管理的意见》(校学位字[2020]21号)要求,如博士学位申请者答辩前已达到基本要求(附件十一),通过资格审查后可提出答辩申请。对未达到基本要求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认定其创新性水平达到授予学位要求的,也可以提交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审核意见分为:(1)创新性水平达到要求,同意申请答辩。(2)创新性水平未达到要求,不同意申请答辩。学院将对同意申请答辩的博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对未达到基本要求的博士研究生必须以现场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审核,同意答辩申请的,论文评审份数增加至5份。超期培养的博士研究生,论文评审份数为5份。

硕士大概1个月,博士不清楚了

原因可能正如题目所述,大家对博士的要求提高了,评审标准有所提高。一些专家在看到水平不行的论文时,在怕惹麻烦的顾虑和学术标准之间选择了后者,从而让部分水货现出原形。 依我多年读研的经验来看,水货论文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混学位但不做论文的人的论文。他们多为大小领导,论文由别人代笔。代笔人大多还没有取得博士学位,而且时间仓促,做论文的时间较少超过半年,论文水平可想而知。 另一种是没有学术追求的人的论文。由于体制原因,我校培养的博士绝大多数在毕业后不会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博士生缺乏钻研的内在动力,多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拿到博士学位后另谋生路。因而做论文时自我要求不高,得过且过。 对于第一类,枪毙几个难以引起别人的同情,甚至内心深处还希望多毙一些。一方面减轻自己的负担(青椒也是捉刀代劳者的主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减缓博士论文贬值的速度,保存一点知识分子的自尊(想想,我除了博士学位还有啥?)。 但是第二类,多少还是值得同情的。我在博士毕业前后也面临这样的人生窘境。说实话,在这一时期,博士论文虽然重要,但是绝不是最重要的事。这些有瑕疵的论文背后,有可能是一个很精干的小伙子。他缺的不一定是达到博士论文水平的能力。 以我自己为例,导师觉得我论文可以做的更深入一点,建议我延期一年毕业,但是考虑到毕业后前途的不确定性,我果断拒绝了。虽然盲审专家对论文的评价都很不错,最后也评上了江苏省优博,但离导师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自己也不是很满意,算是人生的一个遗憾。如果时光倒流,我还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其实我没有选择,我只是命运长河中的一粒尘埃,只能顺流而下。博士毕业后,我几经挣扎,装孙子送票子,也不过是争得了一个回南京打杂的机会而已,甚至连讲师都可望不可及。 我身边的同学朋友不乏工作能力出色之人,也不乏头脑睿智之人。有的年纪轻轻就破格副高、正高,意气风发,有的却一文不名,苦苦挣扎。但后者并不一定在学识和能力上逊于前者。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可能在人生的某些阶段会经历不同于常人的困难,做出一些无奈的选择,是应该被理解的。

吉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要求

这里博士很少,恐怕帮不了你了

可以问问你学校的领导人,一般都是会知道的

可以在学校官方网站上下载啊

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应包含以下项目内容 1、论文封面 2、论文封面的英文翻译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4、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6、论文目录 7、论文正文 8、附录 9、参考文献 10、后记 11、论文书脊 以上1到10项请按顺序装订成论文。 二、论文各部分的要求 1、论文封面 封面包含的内容: (1)“XXXX届研究生硕(博)士学位论文”(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者为:“XXXX年度同等学力申请硕(博)士学位论文”,专业学位者为:“XXXX年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2)学号(同等学力无); (3)学校代码(10269); (4)学校名称(华东师范大学); (5)院系名称(正式); (6)学位论文题目; (6)专业(二级学科名称)*; (7)研究方向; (8)研究生(同等学力为申请人)姓名; (9)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10)完成年月 *注:应按国家公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和我校经国务院学位办同意自主设置的专业的规范名称填写。专业学位写正式名称:教育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并可以加括号注明方向,如:教育硕士(语文),工程硕士(软件领域)。 论文封面用硬树纹纸制作。博士论文封面的颜色为深色,硕士论文的颜色为浅色。 2、论文封面的英语翻译 格式要求和封面要求相同。 3、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授权使用声明 (1)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2)授权使用声明 本声明由论文作者、导师亲笔签名。 声明内容: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个声明放置于一页上。 4、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以表格形式列出答辩委员会成员的姓名、单位、职称,并注明答辩委员会主席。 5、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论文摘要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关键词也分中外文,置于摘要下方。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分置两页。 6、论文目录 论文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必须标明页码。论文目录含论文正文章节、附录、参考文献、后记等。 7、论文正文 论文统一按word格式A4纸(“页面设置”按word默认值)编排、打印、制作。正文内容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4号;字符间距为标准;行距为20磅。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篇末注,博士学位论文一般采用章末注。如所在学科有特殊需要,也可适当采用脚注。 引文要注明所引文字的页码。 论文正文部分必须有本论文课题的中外学术界的研究状况、研究史和文献综述。 文科专业硕士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博士论文一般不少于10万字。理科、工科根据各专业实际情况确定。 8、附录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1)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2)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对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3)论文中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书。 (4)附件: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磁盘、鉴定证书、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 (5)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9、参考文献 (1)作者在正文中引用的文献要在此罗列出来,以一定的标准按序号排列。 (2)参考文献要列出文献编、著、撰、译者等文献责任者的姓名,出版地点,出版机构,出版时间,报刊还需列出年份、卷、期或版次。 (3)博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0篇(本),硕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不得少于30篇(本)。 (4)引用的文献必须有外文文献(不含中文译本),外语专业必须有本专业语种以外的外文文献。。 10、后记 后记主要叙述与学位论文写作工作有关的其他内容。包括致谢等。字体应和论文正文有所区别,篇幅以一页纸为限。后记可以不写。 11、论文书脊须写明论文题目、作者姓名、“华东师范大学”及学位申请年份的字样。 论文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