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审稿的基本要求和能力

发布时间:

审稿的基本要求和能力

审稿是个大的课题,这里介绍几个要点给您,以供参考:I 审稿的考虑过程通常来说,需要读三遍文章,第一遍是浏览,也就是获得一个对文章的第一感觉;第二遍则是要深入文章中;第三遍就是确确实实的考虑此文章应该如何修改。建议是,读完第三遍的时候,立刻填写审稿表,因为这个时候文章的内容完全在你自己的脑子里面。你可以将自己的审稿任务,分成三大块:a) 填写评分表; b) 给出对文章的总体意见; c)对于文章某一节,或某一处的具体意见。 通常来说,c) 是需要在文章上直接标注出来的。 除非不允许,否则的话,你应该给编辑邮寄回一份有你标注了你意见的文章。你可以给编辑写一份单独的,保密的意见。很多审稿人评分表中有一项就是“给编辑的保密信息”,这样的话,你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意见填写在其中。不然的话,你可以在自己给编辑的信息上,注明“confidential”字样。不要因为锯掉一篇paper就不好意思,当然也不要接受一篇你觉得需要修改的paper。读者不愿意读垃圾文章,而作者也会因为你的审稿意见而得到好处,从而发表更高水平的文章。导致一篇烂paper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作者没有介绍清楚他们的算法,概念,背景只是,实际的结果,文章的贡献等等。文章可能需要很多遍的通读修改(语法,拼写,等等)。研究可能陷于较低的质量或者说毫无太大的贡献。研究本身还不成熟,没有达到可以发表的级别。文章也可能是为了赶最后期限,而上交上来的拼拼凑凑的作品。根本不符合期刊或者会议的内容。和某些作者已经发表的内容过于相近。争取在审稿的时候既表现的专业而又不含敌意。如果你确实被作者激怒(比如一篇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根本没有自己读过的文章),你完完全全可以表现出你的愤怒,既可以直接跟作者说,也可以跟编辑说。II 需要考虑的内容这里所列的内容可能是不全面的,仅仅是帮助你进行对文章的主体把握,从而形成对作者有帮助的建议和意见。其中的内容也不是完全必须的。确保你读过审稿人的评审表格,那上面会有额外的评审注意事项。作者是否在文章中涵盖了他在Introduction部分介绍的所有他许诺的内容?(比如,在介绍中,作者说,我们的算法体现了优点A,B,C。那么后卫中这三点都得到了佐证么?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完全涵盖)作者是否提供了足够多的背景知识?(比如很多文章都会应用到一些数学模型,或者公式,这些内容都解释清楚了吗?)是不是所有的介绍性的语言都清楚了呢?表格和图片都很清晰可辨吗?是看了这些表格和图片后就一目了然了呢,还是说需要借助其他的作者提供的介绍性的语言?图片是不是太多了?还是说解释的不够,需要有更多的图片呢?有或许,这个时候需要给一个新的例子呢?研究的贡献是不是非常清楚的界定了呢?贡献是否重大呢?文章的方法是不是解释的非常清楚了,并且一步步都交代明白了?作者是否对证实了每个点?(对于journal来说,这是需要的;conference碍于篇幅就比较为难了)文章的公式,算法,方法,实验,结论是不是都是是正确直观容易理解的?文中的研究是不是令人信服的?作者是否表述了他们研究的方法的局限性?作者是不是进行了一整套很完整的分析(又或者只是选取了对自己有利的分析),并且给出来很有深度的结论呢?作者是否介绍了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者内容?文章的结论很重要吗?或者那只是之前内容的另一种叙述。在结论部分给出了新的见解吗?是不是让读者对于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未来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作者是不是使用了重要的,当前的,并且足够的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是否太多?又或者很多文献根本就是无关的或者不重要的?引用文献的文章是不是来源于具有一定分量的信息来源?是不是有太多的作者自引的内容呢?你能否建议一些没有被作者列于表上,但是很重要的引用文献呢?作者的写作如何?是不是废话太多而导致人看不清楚?是否很好的抓住了读者的心?使用的语言是不是太不正式(虽然有些时候,一些不正式的表达方法可以很清楚有效的解释清楚文章的主题思想)?又或者,作者在研究性文章使用了太多的幽默?除非非正式的用法或者幽默,用在了正确的地方,不然这样的行为需要被更正。在另一方面,一些情况下,我们强制要求使用正式的行文方法。是否修改语法和拼写,甚至是句式,则是根据审稿人自己的把握。 书写审稿意见 看完后要尝试提出建议了。给编辑的建议要反映出:(1)对稿件最终处理意见的初步看法,即接受还是退稿;(2)在做出上述决定之前,你认为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例如,一篇论文探讨的问题是令人关注的课题,想法也令人很感兴趣,但其科学性不够强,那么你就要提出如何改进其科学性的建议。你可以提出正反两方面的看法,供编辑决定是否录用时参考。决定是否接受还要考虑到期刊的发表率。在很多情况下,审稿人的建议是 “待定”,等待作者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对于可能存在严重缺点的稿件,要特别注意给作者答复的机会;有时他们会很快将问题解决,有时问题并不一定能解决。  3.撰写审稿意见  审稿意见要用文字描述,不能只打勾(?)。给编者的话(致编辑)包括3个部分,文字要精炼,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字:(1)概要,用三四句话说明研究的主题、基本方法、主要发现,解读(释义)作者的主要结论。这对于梳理审稿人的思路很重要,同时也让编辑能够更好地了解以下2部分提出的意见。(2)主要评价和问题。(3)建议,例如:本文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有何新的发现、值得进一步修改,等等。  给作者的意见(致作者)要更加具体,字数更多一些。基本原则是,审稿人发现的问题,必须对作者说清楚;不要给予表扬,因为稿件能被接受,作者就够高兴的了;避免指责,这完全没有必要,作者反而会认为审稿人轻视别人、失礼。每一篇投稿都是同行长期工作的成果,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职称、学位、科研基金、成果、学术地位,或许还有奖金。  给作者的意见同样包括3个部分。(1)概要同 “致编辑”,作者可以获悉审稿人从其论文中看到了什么,有些可能是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这有助于作者突出重点,如何准备回复或修改。(2)主要评价和问题:逐条书写,要解释清楚,要有依据;不要只给予“定性”的陈述,例如不要笼统地说“对照组不恰当,”要具体指出问题和理由。对于写作上的问题,审稿人有时也许会感到“生气”:文章没写好就投稿,太不礼貌了(甚至会说,太不严谨了)。 遇到写作问题,审稿人可具体罗列主要的几条,并提出修改建议。对于实在太差的,要明确告诉作者请其上级(导师)或有经验的同事帮着修改。(3)次要问题,例如冗余、符号使用不当、错别字等,审稿人一般会笼统地提及需要修改,但如果能按页码和分行逐一列出,作者肯定会对你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表示敬佩。

核稿:审核稿件内容。定稿前的最后一步。

好作文的标准: 1、真实是记叙文的基石,有情有义是记叙文的生命,细节是记叙文的亮点,情节波澜曲折、人物形象丰满是记叙文的特征。有生活才有分数,自己的经历、生活是最好的材料仓库,写自己的生活最能凸现个性,有自己思想的作文才最有价值。 2、运用论据、多层面地说理是议论文的特征,论据的新鲜、切入角度的巧妙、说理的充分且深刻才能吸引阅卷老师。学会拟三个以上的分论点,多写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 3、深刻、成熟是高考作文区别中考作文的重要特征。幼稚的记叙文、肤浅的议论文都不应该出自高中生笔端。

各类原稿的审读,通常采用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稿制度。初审要求通读原稿,提出基本评价和处理意见。复审要求复核初审意见,判断其正确程度,并解决初审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终审应对原稿质量和能否采用,作出最后决定。三级审稿都应有书面审稿意见,这是一部书稿在编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记录,是书稿档案的重要部分,它还是对各级编辑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审稿的基本要求

好作文的标准: 1、真实是记叙文的基石,有情有义是记叙文的生命,细节是记叙文的亮点,情节波澜曲折、人物形象丰满是记叙文的特征。有生活才有分数,自己的经历、生活是最好的材料仓库,写自己的生活最能凸现个性,有自己思想的作文才最有价值。 2、运用论据、多层面地说理是议论文的特征,论据的新鲜、切入角度的巧妙、说理的充分且深刻才能吸引阅卷老师。学会拟三个以上的分论点,多写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 3、深刻、成熟是高考作文区别中考作文的重要特征。幼稚的记叙文、肤浅的议论文都不应该出自高中生笔端。

分析结构,看是否清晰,词句是否流畅看文章是否有自己的观点3。与同类文章比较如何?

主要是表达意思上的区别:核稿也叫做文字把关。即在欲发宣传文稿送机关领导签发之前,机关办公部门负责文字工作的同志对文稿进行再次的文字加工。审稿是编辑人员的一种职能,编辑人员对作者创作的文字、图像等材料(原稿)为对象所进行的判断、鉴定和评价工作(对于译稿的审稿,主要是鉴定译文的质量),由审读、写审读报告两部分组成。又称审读。审稿是编辑工作的关键,是决定图书质量的重要步骤。要求:在审读著作稿时,还需注意它的体例结构和文法修辞;在审读编选稿时,要注意书稿的编选标准和材料来源;在审读翻译稿(包括编译和节译)时,重点在评定译文质量。同时查明原书的价值和原书版本的新旧或可靠程度,以便判断是否适宜翻译出版。对于教材、工具书一类出版物,尤其要重视资料的准确性和文字的简明通俗,以及体例的一致性。

基本要求,首先是从技术上数学工程第二次付用户。

编辑审稿的基本要求

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是一种主从关系:编辑审稿具有主体性,编辑是职业审稿人角色,是专家审稿人的选择者,是稿件刊用与否的决定者;专家审稿只具有从属性,审稿专家是编外审稿人角色,被动地接受所审稿件,主要对稿件内容作学术评价,没有稿件刊用权,只有有限的稿件否决权。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的不同职业角色、作用和任务决定了编辑必须主导审稿的全过程。主导审稿是编辑的职责,编辑应提高专业学识水平,消除过分依赖专家的心理,发挥主体作用,主导稿件评审的全过程,否则,把稿件刊用的决定权完全托付给外审专家,自己反倒成了边缘人,忘记了编辑在审稿中的主体地位,放弃了一名编辑应该承担的义务,有违编辑的职责,无益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基于编辑主导的同行评议制度,才能双剑合壁,最大程度地发挥审稿的作用,只有这样,编辑才能把握审稿工作的主动权。

好作文的标准: 1、真实是记叙文的基石,有情有义是记叙文的生命,细节是记叙文的亮点,情节波澜曲折、人物形象丰满是记叙文的特征。有生活才有分数,自己的经历、生活是最好的材料仓库,写自己的生活最能凸现个性,有自己思想的作文才最有价值。 2、运用论据、多层面地说理是议论文的特征,论据的新鲜、切入角度的巧妙、说理的充分且深刻才能吸引阅卷老师。学会拟三个以上的分论点,多写层进式结构的议论文。 3、深刻、成熟是高考作文区别中考作文的重要特征。幼稚的记叙文、肤浅的议论文都不应该出自高中生笔端。

审稿的基本要求案例

【答案】 (1)“在发明造纸术利印刷术之后,就出现了最早的出版活动”应改为“出版活动在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之前就已有”。 (2)“因此在··宋代,人们就开始使用‘出版’这个词”应改为“在宋代人们并未使用‘出版’这个词”。 (3)“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的企业或单位”应改为“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或单位”。 (4)“所有形式的作品都能作为出版活动的前提”应改为“某些形式的作品不可能作为出版活动的前提”。 (5)“三个独立的阶段”应改为“三个相互依存的阶段”。 (6)“创作性”应改为“创造性”。 (7)“独特性”应改为“加工性”。 (8)“物质产品生产··在整个出版活动中处于中心环节”应改为“在整个出版活动中处于中心环节的应是以编辑工作为主的精神产品生产,不是物质产品生产”, (9)“而新型的电子出版物··批量生产复本的过程与出版物传播过程交融在一起”应改为“电子出版物有独立的生产复本过程,不与传播过程交融在一起”。 (10)“发行单位”应改为“出版单位”。 (11)“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应改为“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12)“出版物发行··统一”应改为“出版物发行应该表现为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的统一”。 (13)“数字出版产品包括··博客和微博”中,博客和微博不属于数字出版产品,宜删除“博客和微博”。

各类原稿的审读,通常采用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稿制度。初审要求通读原稿,提出基本评价和处理意见。复审要求复核初审意见,判断其正确程度,并解决初审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终审应对原稿质量和能否采用,作出最后决定。三级审稿都应有书面审稿意见,这是一部书稿在编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记录,是书稿档案的重要部分,它还是对各级编辑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审稿的基本要求的归纳

各类原稿的审读,通常采用初审、复审、终审三级审稿制度。初审要求通读原稿,提出基本评价和处理意见。复审要求复核初审意见,判断其正确程度,并解决初审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终审应对原稿质量和能否采用,作出最后决定。三级审稿都应有书面审稿意见,这是一部书稿在编辑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记录,是书稿档案的重要部分,它还是对各级编辑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的重要依据。

审稿是个大的课题,这里介绍几个要点给您,以供参考:I 审稿的考虑过程通常来说,需要读三遍文章,第一遍是浏览,也就是获得一个对文章的第一感觉;第二遍则是要深入文章中;第三遍就是确确实实的考虑此文章应该如何修改。建议是,读完第三遍的时候,立刻填写审稿表,因为这个时候文章的内容完全在你自己的脑子里面。你可以将自己的审稿任务,分成三大块:a) 填写评分表; b) 给出对文章的总体意见; c)对于文章某一节,或某一处的具体意见。 通常来说,c) 是需要在文章上直接标注出来的。 除非不允许,否则的话,你应该给编辑邮寄回一份有你标注了你意见的文章。你可以给编辑写一份单独的,保密的意见。很多审稿人评分表中有一项就是“给编辑的保密信息”,这样的话,你可以直接把自己的意见填写在其中。不然的话,你可以在自己给编辑的信息上,注明“confidential”字样。不要因为锯掉一篇paper就不好意思,当然也不要接受一篇你觉得需要修改的paper。读者不愿意读垃圾文章,而作者也会因为你的审稿意见而得到好处,从而发表更高水平的文章。导致一篇烂paper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作者没有介绍清楚他们的算法,概念,背景只是,实际的结果,文章的贡献等等。文章可能需要很多遍的通读修改(语法,拼写,等等)。研究可能陷于较低的质量或者说毫无太大的贡献。研究本身还不成熟,没有达到可以发表的级别。文章也可能是为了赶最后期限,而上交上来的拼拼凑凑的作品。根本不符合期刊或者会议的内容。和某些作者已经发表的内容过于相近。争取在审稿的时候既表现的专业而又不含敌意。如果你确实被作者激怒(比如一篇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根本没有自己读过的文章),你完完全全可以表现出你的愤怒,既可以直接跟作者说,也可以跟编辑说。II 需要考虑的内容这里所列的内容可能是不全面的,仅仅是帮助你进行对文章的主体把握,从而形成对作者有帮助的建议和意见。其中的内容也不是完全必须的。确保你读过审稿人的评审表格,那上面会有额外的评审注意事项。作者是否在文章中涵盖了他在Introduction部分介绍的所有他许诺的内容?(比如,在介绍中,作者说,我们的算法体现了优点A,B,C。那么后卫中这三点都得到了佐证么?如果没有那就是没有完全涵盖)作者是否提供了足够多的背景知识?(比如很多文章都会应用到一些数学模型,或者公式,这些内容都解释清楚了吗?)是不是所有的介绍性的语言都清楚了呢?表格和图片都很清晰可辨吗?是看了这些表格和图片后就一目了然了呢,还是说需要借助其他的作者提供的介绍性的语言?图片是不是太多了?还是说解释的不够,需要有更多的图片呢?有或许,这个时候需要给一个新的例子呢?研究的贡献是不是非常清楚的界定了呢?贡献是否重大呢?文章的方法是不是解释的非常清楚了,并且一步步都交代明白了?作者是否对证实了每个点?(对于journal来说,这是需要的;conference碍于篇幅就比较为难了)文章的公式,算法,方法,实验,结论是不是都是是正确直观容易理解的?文中的研究是不是令人信服的?作者是否表述了他们研究的方法的局限性?作者是不是进行了一整套很完整的分析(又或者只是选取了对自己有利的分析),并且给出来很有深度的结论呢?作者是否介绍了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者内容?文章的结论很重要吗?或者那只是之前内容的另一种叙述。在结论部分给出了新的见解吗?是不是让读者对于研究的领域,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未来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作者是不是使用了重要的,当前的,并且足够的引用文献?引用文献是否太多?又或者很多文献根本就是无关的或者不重要的?引用文献的文章是不是来源于具有一定分量的信息来源?是不是有太多的作者自引的内容呢?你能否建议一些没有被作者列于表上,但是很重要的引用文献呢?作者的写作如何?是不是废话太多而导致人看不清楚?是否很好的抓住了读者的心?使用的语言是不是太不正式(虽然有些时候,一些不正式的表达方法可以很清楚有效的解释清楚文章的主题思想)?又或者,作者在研究性文章使用了太多的幽默?除非非正式的用法或者幽默,用在了正确的地方,不然这样的行为需要被更正。在另一方面,一些情况下,我们强制要求使用正式的行文方法。是否修改语法和拼写,甚至是句式,则是根据审稿人自己的把握。 书写审稿意见 看完后要尝试提出建议了。给编辑的建议要反映出:(1)对稿件最终处理意见的初步看法,即接受还是退稿;(2)在做出上述决定之前,你认为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例如,一篇论文探讨的问题是令人关注的课题,想法也令人很感兴趣,但其科学性不够强,那么你就要提出如何改进其科学性的建议。你可以提出正反两方面的看法,供编辑决定是否录用时参考。决定是否接受还要考虑到期刊的发表率。在很多情况下,审稿人的建议是 “待定”,等待作者对提出的问题给予答复。对于可能存在严重缺点的稿件,要特别注意给作者答复的机会;有时他们会很快将问题解决,有时问题并不一定能解决。  3.撰写审稿意见  审稿意见要用文字描述,不能只打勾(?)。给编者的话(致编辑)包括3个部分,文字要精炼,一般不超过二三百字:(1)概要,用三四句话说明研究的主题、基本方法、主要发现,解读(释义)作者的主要结论。这对于梳理审稿人的思路很重要,同时也让编辑能够更好地了解以下2部分提出的意见。(2)主要评价和问题。(3)建议,例如:本文提出了什么新的观点、有何新的发现、值得进一步修改,等等。  给作者的意见(致作者)要更加具体,字数更多一些。基本原则是,审稿人发现的问题,必须对作者说清楚;不要给予表扬,因为稿件能被接受,作者就够高兴的了;避免指责,这完全没有必要,作者反而会认为审稿人轻视别人、失礼。每一篇投稿都是同行长期工作的成果,对他们来说这意味着职称、学位、科研基金、成果、学术地位,或许还有奖金。  给作者的意见同样包括3个部分。(1)概要同 “致编辑”,作者可以获悉审稿人从其论文中看到了什么,有些可能是作者自己都想不到的,这有助于作者突出重点,如何准备回复或修改。(2)主要评价和问题:逐条书写,要解释清楚,要有依据;不要只给予“定性”的陈述,例如不要笼统地说“对照组不恰当,”要具体指出问题和理由。对于写作上的问题,审稿人有时也许会感到“生气”:文章没写好就投稿,太不礼貌了(甚至会说,太不严谨了)。 遇到写作问题,审稿人可具体罗列主要的几条,并提出修改建议。对于实在太差的,要明确告诉作者请其上级(导师)或有经验的同事帮着修改。(3)次要问题,例如冗余、符号使用不当、错别字等,审稿人一般会笼统地提及需要修改,但如果能按页码和分行逐一列出,作者肯定会对你的严谨态度和责任感表示敬佩。

学术期刊的审稿是编辑部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由编辑和专家审读作者的原稿,对其内容和形式作出评价,据此进行选择的编辑活动。审稿决定着稿件的取舍,事关刊物的质量,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审稿原则是学术期刊审稿所遵循的准则,指导着学术期刊的审稿实践,理应对这一基本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关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编辑学著作似乎很少论及。《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曾将审稿原则归纳为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和独创性,作了较系统的探讨,但并不是专指学术期刊,而且其中的逻辑关系值得探讨。在期刊文献方面,赵连稳提出质量面前人人平等、兼容并包和及时审理三原则,但囿于该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视角,未能全面探讨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闰月勤对政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殷靖华对客观性原则,胡正强对新颖性原则作了论述,同样未能全面探讨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孙景峰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之外提出的倾斜性原则(向内稿倾斜、向青年作者倾斜等),在审稿实践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但将此作为一条指导审稿的原则似乎不妥当。侯宏勋提出宽泛置疑原则,认为编辑需要质疑,审稿当然要质疑,大凡阅读,都应有所质疑,但不宜把质疑作为一项宏观原则来看待。基于上述,笔者拟从审稿程序、审稿者的道德、稿件内容和形式四个方面入手,对学术期刊的审稿原则略作探讨。

编辑审稿与专家审稿是一种主从关系:编辑审稿具有主体性,编辑是职业审稿人角色,是专家审稿人的选择者,是稿件刊用与否的决定者;专家审稿只具有从属性,审稿专家是编外审稿人角色,被动地接受所审稿件,主要对稿件内容作学术评价,没有稿件刊用权,只有有限的稿件否决权。编辑审稿和专家审稿的不同职业角色、作用和任务决定了编辑必须主导审稿的全过程。主导审稿是编辑的职责,编辑应提高专业学识水平,消除过分依赖专家的心理,发挥主体作用,主导稿件评审的全过程,否则,把稿件刊用的决定权完全托付给外审专家,自己反倒成了边缘人,忘记了编辑在审稿中的主体地位,放弃了一名编辑应该承担的义务,有违编辑的职责,无益于学术期刊的审稿工作。基于编辑主导的同行评议制度,才能双剑合壁,最大程度地发挥审稿的作用,只有这样,编辑才能把握审稿工作的主动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