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学术论文与公文写作

发布时间:

学术论文与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虽然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区别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文写作是 受命性的写作。公文的起草者,要写某一份公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图,而是来自于这样一些情况:上级某一决策意见需要传达贯彻;上级要求将某 一情况书面上报;本机关要召开某一会议;机关领导决策、指挥活动的需要;下级来文请示需要作出批复;下级来文中的某一问题需要加注批语予以转发;年终总 结、年初计划等例行写作等。面对这些情况,不管起草文件的有关人员(如秘书人员、领导干部或业务部门的办事人员)有没有“灵感”和兴趣,想不想写作,都要 遵命执笔、起草成文。上述情况说明,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那种有感于人、事、景物而产生写作动机是不大一样的。但我们说公文写作是受命(或遵命) 写作,并不是说秘书人员在制文问题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从实际工作来看,有些文件的产生就是来自于秘书人员事前对领导的参谋和建议。当然,建议能否被采 纳,还是决定于机关领导。(2)公文写作是忠实性的写作。忠实性,就是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为指导,忠实地 体现制文机关的意图。文学创作、学术论文的作者和执笔人是两位一体的,反映的是个人的思想、感情、观点和见解,文责自负。公文写作恰恰相反,它的作者是制 文机关,代表机关讲话,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工作威信。公文起草是内部制文的一个基础环节,执笔人是公文的起草者,而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我们的制文机关,也就是各级机关、部门,都是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中心开展自己工作的,上级的指挥意图及决策意见要通过它传达下去,下边的 工作执行情况及经验、问题等又需要通过它反馈上来,这上上下下所使用的诸多公文,其起草者必须增强法制、政策观念,坚持党性原则,忠实于机关的意图。在公 文写作中,任何掺杂个人的想法和看法,以及混入个人的情绪是根本不允许的。因为公文毕竟不是学术论文,它说了的话是要算数的,是要照此办理的,所以,公文 中不含探讨性、争议性、学术性的成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我们见到公文起草者为公文中的某一提法与机关领导争执不下,坚持已见,不作必要的妥协,甚至提出 “领导认为不合适,另请高明”,这种种做法、说法,都是由于对公文写作的忠实性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的缘故。当然我们所讲的忠实性,是忠于党和国家 方针、政策,忠实于制文机关的意图,这个制文机关既是一个领导集体、是组织,也包括正确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策的领导者个人。(3)公文写作是实际性的写作。公文与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不同。撰写文件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对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提炼集中创造出典型,也不能用含蓄的倾 向性笔法去感染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联想和品味。公文是办事的工具,要用它来指导工作和处理问题,这一根本的性质,要求公文的撰写者必须讲究实际。这里所讲 的实际,主要包括:一是制文要从实际出发。要按公务活动的客观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行文,转发上级的文件,不能简单地照抄照转,只当“收发室”、“传声 筒”。二是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情况要准确,材料要可靠,做到“案皆可考”、“言必有证”。(4)公文写作是限时性的写作。 在公文写作中,像文学创作中那种不受时间严格约束,自己觉得不够得心应手时先放一放、看一看、想一想的情况虽然也有,但十分少见。日常公文的起草都受着十 分严格的时间限制。如遇有急需向下传达的重要事项,紧急向上反映的重要问题,领导同志临时决定的一些文字材料的整理(如请示、汇报材料、讲话材料、答复下 级的来文等),有时必须在几天,甚至一两天内撰写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公文的撰写者不得不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以至抱病伏案、推迟婚期地去赶制公文,这也是 秘书写作人员的美德所在。有时一份公文,由接受领导意图、构思、立题、定格到起草成文,仅仅只用了几个小时,这种严格的写作限时性,又锤炼了秘书写作人员 思想敏捷、动作迅速的工作能力和“倚马可待”之才。

确定题目(新颖、简短、准确、大小适中)拟定提纲(全文的布局、要使用的材料、篇幅和字数)撰写初稿(立论、表述严谨,文字和格式规范、注释和参考文献完整)推敲修改(自己润色、导师审阅)誊清(打印、装订等)署名致谢

给你推荐一本书, 推荐一本办文办会办事的书 ,介绍的非常全面详细,还有实际案例

论文写作和文学写作有什么区别呢?首先,论文写作和新闻写作一样,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实性。论文写作,探究和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也是因此,论文写作往往需要通过搜集很多资料、通过许多调查和研究活动,直接获得真实的检验结果,才会具备说服力,论文在通过知网论文检测的前提下,体现其学术研究价值。而文学写作则可以虚构,也可以纪实,只要能表达出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违背基本法律和道德伦理,即可为人们所接受。其次,论文写作语言风格具有鲜明的特点,即用语严谨。论文写作虽然并不排斥使用一些比较活泼的、富有文采的语言,但是论文写作往往比较忌讳对事实描述进行夸张或者过度渲染,只要能“实事求是”,用朴实的语言陈述出来即可。而对于文学写作而言,夸张、场景渲染,都可以增加文章语言的表达效果。最后一点是,论文的格式要求比较固定,论文从开题到结束,都遵守既有的论文写作规范。对于标题、引用等更是做了极其严格的要求。论文结构完整,切忌使用片段式的表达,而文学写作则不拘于此,文学写作并没有固定的格式,作者可以随意行文。当然,有一定的文体类别,像诗歌、散文等。各个要求都和论文写作大大不同。

公文与学术论文写作知识

一是斟酌主题,看是否正确、深刻和突出;二是研究结构,看前后是否衔接,整体是否协调,层次是否清楚,段落是否分明,照应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

写好公文有什么“窍门”,这是机关工作人员常常遇到的问题。本人认为,找“窍门”并非为了偷懒,实际上这是对做好这一项事的谋略问题,也就是借助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不再毫无头绪地去从头盲目探索。写好公文的“诀窍”,就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多学、多想、多练,即选准目标、勤学苦练,坚韧不拔、不懈探索,最后由必然王国走入自由王国。公文该怎样写?有些人一写文章就落入用什么形式,采用什么格式、构思什么结构的怪圈,实际上这是一个误会。文章应该有一种形式,但决定文章怎样写的根本要素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公文无非是一个载体,载的内容不同因而载的方法也应不同。评价公文写得好不好,主要看行文目的和内容反映得好不好,有没有真知灼见,有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而不是锦绣般的文字。目前机关中很多公文的弊病多出在这个方面。一是内容空,有其形无其神,言之无物,象似为写文章而写文章。二是篇幅长,而且有越写越长的趋势,文章不是围绕一个主题紧密去写,而是摆开架子洋洋万言,生怕把什么事漏了,把所涉及的工作一条不漏地排列开,最后给人的感觉是一份资料、一本流水帐。三是论述乱,不分内容特点和对象的知识层次,先论述一番再说,结果议论一番读者最熟悉的东西,毫无作用。四是抄袭多。现在公文写作中有一种不良作风,就是用剪子加胶水“写”文章,不分时境变化,不分场合变更,照抄照般,搞文字“批发”。五是美术化。有的人利用计算机优越的打印功能,把公文各种字体、字形、字号摆布赏心悦目,把各级标题“塑造”得很美,追求公文的感官效应。这样是写不好公文的。还有的文章结构、形式很漂亮气派、词句用得很好,但什么事也没阐明,给人看完后感觉很茫然、一无所得,不能唤起新的启示,这也难以说是一篇好的公文。总之,写好公文关键于内容好,能够准确无误于表现出行文目的,有真知灼见,给送达对象以指引、启迪和遵循。古人说文无定法。作为公文写作来说,虽无定法,却有无形的规范和规律。根据实际工作体验,本人认为公文写作有许多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这也是写好公文必需把握住的。一、切实领会好领导意图公文是为领导活动服务的,是领导者从事行政领导管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因而能否真正领会好领导意图,是决定公文写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公文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在机关工作应当了解而且必需了解公文写作与领导意图的关系。公文与一般文章最大的区别的姓“公”,是公务文书。公文写作必须体现“公务”的特征和内涵。公务活动特征是层级领导,公文写作当然也要体现层级负责的原则,即行文的目的和要求必须符合领导的意图,最终由领导拍板定论。“公务”的内涵表明公务活动是有组织和目标的,是在领导要达到的预期中按一定的方式进行活动的,文字工作也不例外。换一句话来说,公文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机关公文写作一般讲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职守写作,另一种是授命写作。所谓职守写作,即干什么工作写什么公文,是本职工作中所必需记录、表达、传递公文写作,因而是带有局部性和例行性,公文涉及内容的跨度较小。职守写作,写作者最熟悉本职业务工作情况和特点,储备的素材比较集中,专业性较强,文种和格式相对集中,同时由于领导意图平日都以批示和口头的方式给予传达,并切由领导亲自签发,相对来讲写作难度小一些,一般容易被领导认可。授命写作,也就是“命题作文”,就是写作者虽不具体从事某项工作,但领导安排要求承担该项工作的写作任务。公文中的领导讲话稿、工作报告、工作意见、会议发言等等,以及领导交的其它写作任务都属于授命写作。授命写作的内容往往带有全局性、综合性、指导性和思想性。授命写作的除了要把握好前面所讲五个写作要点外,非常需要体现领导的意图,运用领导者的思维方式,符合领导者平日的讲话习惯和风格。授命写作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受命于谁,文章思维和特征服从于谁。在这个基础上融会有关政策、精神和理论,在领导的意图上进行阐述发挥,这样的授命写作才能打得住。授命写作切不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但也决不可固执已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领导意图之上,写进公文之中。(二)怎样领会领导意图应当明确的是,领会领导意图并不等于领会领导个人意图,而是领会领导群体工作意图,但也不可排除领导者个人独有的思想观点和某些言语。领会领导意图有多种途径,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几种:一是学习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重要规划,了解每个时期突出强调的方针政策。这是因为领导意图从本质上讲是党、国家和人民意志的具体体现。因此要把握住这个方面就会把握住领导意图的总体,这是领导意图最重要的部分。二是主动扑捉机会参加一些会议,了解一个时期上级领导拟安排的工作重点、工作原则、工作要求、工作措施,掌握领导层的活动意向和动态。领导的行政活动是领导意图的具体体现形式,了解了领导活动动态,有助于加深对领导意图的理解,同时有利于把领导意图具体化。三是积极参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与领导常谈论一些问题,了解领导者思考的热点问题。要掌握领导日常谈论的重要思路和观点,并对其连贯思索,这样对领导的思想情况会有系统、整体的理解。四是直接具体领受领导指示,最好是当面征询领导者对一些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有关解决措施,对一些模糊问题予以澄清。这样会避免写出文稿后作大的改动,甚至推倒重来。(三)熟悉领导者的领导习惯领会好领导意图,还应熟悉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常用工作方法和讲话习惯。这里所要讲的并不是习惯的好坏问题,是讲话者自身一些特有的东西。许多公文,特别是讲话和报告类的文字材料,由于是领导者亲自讲,因而要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讲话习惯写作,使文稿与讲话者的特征基本吻合起来,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要通过听、谈、议、读等渠道,从领导者讲话中了解个人的特点,然后再将这些特点反映到公文中去。否则,文与人的习惯特征不统一,领导者和听众都会产生一种陌生感或不习惯的感觉,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公文特征与领导习惯相差太远而不被领导者看中和接受,也很难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利于自身的影响。熟悉领导的思维和讲话习惯并不难,只要留心亲耳仔细听几次领导者脱稿讲话,就会熟悉基本特征,再琢磨分析一下,一般都会适应。这个适应过程一般可以缩短。一是感受并分析讲话人的思维特征。思维指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但人的思维规律性也反映在语言上,语言表达符合思维的规律性。要熟悉领导的思维习惯,主要是看语言逻辑性、看思维的逻辑性强否,分析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以及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等特点。在分析中熟悉了领导者的思维规律性,就容易使写出来的文章被领导者接受。有的稿子写出后被领导调架子,往往是思维特征不同造成的。二是感受并分析讲话风格。应注意讲话人的语气结构和风趣程度。语气结构是指讲话人语言中的语气构成情况,不同的人因修养不同、地位不同常常形成自己的语气特色。分析语气结构,注意各种语气的分布情况,所占比例如何,确定讲话人语言的语气基调。同时,还应对领导者的幽默特点给予关注,在写作中也有一定体现,使讲话稿活跃、富有生气。三是感受并分析讲话人的观点和工作方式。领导在不同场合讲话,既是一种说服、教育、引导的思想沟通方式,又是一种行政领导方式。为领导者起草的文章能否打得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该文章能否体现了领导者在工作上的观点和工作方法。在某个时候,领导者对某个问题都有相对稳定的看法,对某项工作都有一定的主张,离开这些观点和主张自然不会被领导者接受。所以在平时要注意领导者的主要谈话精神、思想认识和某些方面工作的主要意见,常讲的规范性的词句,将此充分应用到写作中去。四是感受并分析讲话人的理论层次。理论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科学的理论是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其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指导人们的行动。了解讲话人的理论层次,可以把握好文章的理性程度,能避免出现常讲实际问题的领导,讲稿理性太重;而常讲理论问题的领导,讲稿理性太轻的问题。讲稿理性无论轻重,都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调的理论。五是感受并分析讲话人的分析综合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就是指能否对事物内部的各个方面正确准确进行具体分析,能否正确准确地综合起来把握矛盾的总体,抓住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析与综合贯穿于思维的整个过程。把握住讲话人的分析综合能力,才能在起草文字过程中确定理性分析的“平台”,才能使领导者感到文章是与其自身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是相符的,要求是一致的。二、系统储备素材和观点拥有充分的素材是撰写好公文的基础。写文章实际上是对素材的归纳、消化、加工和升华的过程。储备素材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要有众多的文本材料,另一个就是平时多注意思考,进而形成有独特见解的观点群。(一)平时注意收集分析材料公文写作决不可凭主观想象,而是要建立在充分素材的基础上,这就提出了材料的收集分析问题。收集材料,就是掌握素材,包括综合情况、重要数据、生动事例及重要思想观点。素材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如同搞建筑一样,必须有水泥钢筋、木石砖瓦等建筑材料。要注意“备料”一定要充裕,“材料”要包括思想观点,特别是一些带战略性的思想。有人对收集材料觉得并不重要,不当回事,而在写作运用时却常常有了新的认识,感到它的使用价值了,后悔没有积累,再找时间来不及了,甚至无法找到。有时积累的一些材料可能平时用不上,但在关键时候能用上一个观点,一个事例,一句话,这个材料没有白白积累。因此积累时不可嫌多,运用时又不可能很多,这也许就是素材积累与使用之间的一个特点。收集材料主要有三个途径。1、调查研究,取得第一手现实材料。特别是写“讲话稿”、“意见”、“规划”时特别需要这样的依据。通过调查取得的第一手材料往往具体生动,真实可靠,印象深,感受深。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现场往往是处于复杂多样的境状之中,各种矛盾、问题及思想认识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在调查了解情况时,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唯上,不唯书,坚持真理,不看风使舵,不随风倒,更不能带着各种框框去找材料,削足适履,歪曲事实。要客观地倾听,平等地讨论,适当地提问,注意点面情况的结合,对调查的材料要做必要的核实。2、广开材源,积累第二手材料。即收集一些与所写公文有关事物的变革情况,以便分析其发展变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有见解的观点。报纸、文件、会议材料,信息、简报等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等等,都可及时记下来,分门别类,积累起来,用时非常方便。这些材料一般是用于作背景材料,或作对比、深入了解的线索,或作为研究分析的借鉴。3、有备无患,储备基础材料。积累一些与公文写作有关的公文,包括法律、规章、政策、文件、讲话、纪要等,甚至收集一些古今中外的精辟议论,作为形成公文观点和进行综合分析的依据,或直接引证所用。调查、收集、积累材料有三忌。一忌凭兴趣出发,要从工作需要、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需要出发;如果凭兴趣出发,就可能片面、狭隘,甚至有意无意地歪曲了材料。二忌听风就是雨,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凭想当然事。三忌实用主义地调查收集材料。总之调查积累材料,要靠勤看、勤问、勤想,一要广,二要实。这样可使你的材料库和思想库应有尽有,样样俱全,头绪清晰,有备无患,垂手可得。(二)注意加强对材料的系统分析公文写作选材用料关键在分析。有分析才能选择。材料反映的情况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相间,精粗并存,表里难分,彼此相关,必须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改造。玉不琢,不成器。许多人装订了一本本材料,但不去分析研究,派不上用场,或不得其用,失去时效,积累了又有什么用处。所谓分析,一是分析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所谓分析事物的复杂关系,方面很多,难以尽列。举例来说,事物之间有因果关系,或然关系、平行关系(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隶属关系、对抗关系等等,弄错了这些关系,就不能写出服人的报告、讲话及其他文件,甚而会闹出笑话。弄清关系,才能找到规律,正确反映规律。二是分析所掌握材料的典型性,即在某种范围内的普遍意义,要善于分析材料的代表性和价值。分析材料,要站得高,看得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得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上,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看问题。要有政治高度,联系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要有理论高度,议大事,懂全局,看本行。这样才能抓住有价值的材料,认识材料的价值。三是分析材料的真伪,要分析真伪,去伪存真。对无论多么复杂问题,只要出于公心,做到“兼听”,就不难到这一点。四是分析材料的内在价值、分量、意义。分析材料最重要的是要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能把萌芽的东西迅速准确地抓住。古人讲“见微而知著”。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代表社会发展、历史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当其萌芽时,很幼弱,习惯势力往往对它评头论足,不适宜地埋怨,数不清的清规戒律,抱无穷的忧虑。没有新生事物社会就没有生气,没有前途,看准并支持新生事物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善于从常人不以为然的现象中发现有重大价值的东西,要善于从表象看到实质,从个别看到一般,从平凡发现伟大,从现在预见未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要敢于“标新立异”。总之,学会分析材料才能学会识别材料,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进一步说,只有学会分析材料,才能学会选择材料、提炼材料,使具体上升到抽象,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这就是要讲的一个方面。(三)系统思索储蓄观点好文章要有真知灼见,那就要在思想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观点群并有较强的逻辑线索之下才能形成。历史上的不朽名作,都是在相当的思想积累、生活积累、感性积累,观念积累之下,经过提练加工完成的。例如作家的成名作、代表作,就是作者在充分的积累和加工条件下写成的。同样有些作家写了一两本好书再写不出新东西,也是积累不足或者耗尽的缘故。我们所讲的观点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分析认识得出的结论,是在认识客观事物运动规律的前提下如何结合实际去有针对性地认识问题、揭示问题、解决问题思路。写文章不能就事论事,要把理性与现实结合起来。有了材料,不能堆砌,而要虚实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无实,空洞无据,不能服人,更不能具体生动地感人;无虚,就事论事,就没有浓度,不能发人深思,启迪人的智慧。选材用材得当才能避免“空”和“长”的问题。所谓储备观点,就是讲要注意积累一些有战略性的思想,有备无患,需则用之。这样在写文章时,就可以在分析、选择、提炼材料的基础上以逻辑思维为经,以事实叙述加必要的形象描述为纬,织出美的绫罗绸缎来。否则现学现卖、现想现卖都不会搞好文字工作。一个没有观点储备的领导人不是称职的领导,同样一个没有观点储备的文字工作者也不是合格的。观点问题是思想活动的问题,与一个人认识客观世界、运用所具有知识的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因而又是个素质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付出相当的努力才能有提高。在这个问题上幻想一劳永逸和立竿见影都是不可能的。一些同志写作公文往往摆不脱抄公文的困扰,东拼西凑,通篇都是从概念到概念,内容空泛,不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现象往往要经过一个过程才能克服。就需要在实际中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探索,学会调查研究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材料,学会如何去综合和概括,有敏锐的观察力。当然也要加强其他方面的修养锻炼。储备观点关键要能抓住抓准问题。抓问题是指抓一个时期有反映价值的情况。能不能写出有意义、有分量的文章,首先看问题抓得准不准。问题抓得准,抓在点子上,抓在要害上,抓在火候上,文章就有了生命力,写的文字差一些也不要紧,那只是个修改、补充问题了。反之,问题抓不准,文字写得再好,精雕细刻,也不能用。所谓抓在点子上,就是说现实生活中,实际工作中有这个情况,而且是个重要情况,而中央和上级部门正需要了解这个情况;抓在火候上,就是眼下最需要这个情况,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抓在要害处,就是抓住这个情况的最本质最关键的部分,而不是拖泥带水,喧宾夺主。抓题目一定要思想解放,敢于思索,富有创新精神。当今需要在坚持大原则前提下,勇于创新,提出并写出别人没写出的问题,提出并写出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东西,写出别人欲言而又未言的东西。横量一个文字工作者水平的标准有三点:别人没想到的你写出来了,为上;别人想到但没说出来而你写出来了,为中;别人想到并说出来了而你又说出来的,为下。由此可见抓问题对提高文字水平十分重要。

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虽然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共通性,但区别也很明显。主要有以下几点:(1)公文写作是 受命性的写作。公文的起草者,要写某一份公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个人的意图,而是来自于这样一些情况:上级某一决策意见需要传达贯彻;上级要求将某 一情况书面上报;本机关要召开某一会议;机关领导决策、指挥活动的需要;下级来文请示需要作出批复;下级来文中的某一问题需要加注批语予以转发;年终总 结、年初计划等例行写作等。面对这些情况,不管起草文件的有关人员(如秘书人员、领导干部或业务部门的办事人员)有没有“灵感”和兴趣,想不想写作,都要 遵命执笔、起草成文。上述情况说明,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新闻写作那种有感于人、事、景物而产生写作动机是不大一样的。但我们说公文写作是受命(或遵命) 写作,并不是说秘书人员在制文问题上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从实际工作来看,有些文件的产生就是来自于秘书人员事前对领导的参谋和建议。当然,建议能否被采 纳,还是决定于机关领导。(2)公文写作是忠实性的写作。忠实性,就是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为指导,忠实地 体现制文机关的意图。文学创作、学术论文的作者和执笔人是两位一体的,反映的是个人的思想、感情、观点和见解,文责自负。公文写作恰恰相反,它的作者是制 文机关,代表机关讲话,反映了制发机关的权威和工作威信。公文起草是内部制文的一个基础环节,执笔人是公文的起草者,而不是公文的法定作者。我们的制文机关,也就是各级机关、部门,都是以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中心开展自己工作的,上级的指挥意图及决策意见要通过它传达下去,下边的 工作执行情况及经验、问题等又需要通过它反馈上来,这上上下下所使用的诸多公文,其起草者必须增强法制、政策观念,坚持党性原则,忠实于机关的意图。在公 文写作中,任何掺杂个人的想法和看法,以及混入个人的情绪是根本不允许的。因为公文毕竟不是学术论文,它说了的话是要算数的,是要照此办理的,所以,公文 中不含探讨性、争议性、学术性的成分。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我们见到公文起草者为公文中的某一提法与机关领导争执不下,坚持已见,不作必要的妥协,甚至提出 “领导认为不合适,另请高明”,这种种做法、说法,都是由于对公文写作的忠实性缺乏全面、正确的理解和认识的缘故。当然我们所讲的忠实性,是忠于党和国家 方针、政策,忠实于制文机关的意图,这个制文机关既是一个领导集体、是组织,也包括正确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决策的领导者个人。(3)公文写作是实际性的写作。公文与供读者欣赏的文学作品不同。撰写文件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对生活中的素材加以提炼集中创造出典型,也不能用含蓄的倾 向性笔法去感染读者,让读者自己去联想和品味。公文是办事的工具,要用它来指导工作和处理问题,这一根本的性质,要求公文的撰写者必须讲究实际。这里所讲 的实际,主要包括:一是制文要从实际出发。要按公务活动的客观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行文,转发上级的文件,不能简单地照抄照转,只当“收发室”、“传声 筒”。二是公文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情况要准确,材料要可靠,做到“案皆可考”、“言必有证”。(4)公文写作是限时性的写作。 在公文写作中,像文学创作中那种不受时间严格约束,自己觉得不够得心应手时先放一放、看一看、想一想的情况虽然也有,但十分少见。日常公文的起草都受着十 分严格的时间限制。如遇有急需向下传达的重要事项,紧急向上反映的重要问题,领导同志临时决定的一些文字材料的整理(如请示、汇报材料、讲话材料、答复下 级的来文等),有时必须在几天,甚至一两天内撰写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公文的撰写者不得不放弃节假日的休息,以至抱病伏案、推迟婚期地去赶制公文,这也是 秘书写作人员的美德所在。有时一份公文,由接受领导意图、构思、立题、定格到起草成文,仅仅只用了几个小时,这种严格的写作限时性,又锤炼了秘书写作人员 思想敏捷、动作迅速的工作能力和“倚马可待”之才。

公文的概念: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学术论文与写作

一般包括概念,含义,学术研究,总结。

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也就是在新的课题研究成果、创新、见解的一种记录)其显著性的特点包括: 科学性 创造性 理论性 平易性科学性主要是指:作者必须在理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创造性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理论性主要是指: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平易性主要是指: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学术论文的格式:标准格式:标题(20字以内) ->作者->工作单位(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电话);(详情见例文)登录 华腾期刊网 了解详情

对怎样提出问题,安排好写作时间毕业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轮廓。如果任意挥洒,不加节制。第五,并不一定是坏事、地点,后说什么,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数据,回顾写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想清楚,将各种事实,哪里该略,要“惜墨如金”、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写不出”,不该写的,在正式动笔之前,就是全文的间架,怎样分析问题。 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 其次,离题万里”的毛病。 第三。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而使文意受到损害、不翔实的缺陷,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一字也不可多写。首先。 另一方面,如全文分几部分,先说什么,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甚至出现“下笔千言。主题不明,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以致出现不周密,哪里该详,立定格局。不能任意苟简。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写作时,是理清思路,最好能够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比较安静的环境,应该明智地停下来。它说明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这时候。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各有哪些层次,打断思路。所谓“格局”,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还有就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轨道,写作时机还不成熟,正好暴露出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细心地分析写不出的原因,不惜笔墨,怎样解决问题。动笔之前。 第四、大纲,难免会冗长乏味,要明确主题,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

1、确定论文题目。2、拟定论文写作提纲。3、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4、对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5、论文的撰写。6、修改7、参考文献8、提交论文指导老师。

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1、确定论文的选题  注意选题的创造性,科学性,实践性。应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确定研究方向,在自己课程学习、广泛阅读和资料的积累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具体的题目  Tips:  尽量选择应用型题目,宜小题大作  2、进行文献检索  全面搜集资料既可以避免重复了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也可以从中启发思路、产生观点,为下一步做观点、角度、材料上的准备  3、确定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包括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一般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Tips:  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4、设计论文的框架结构  结构合理,章和章之间要有逻辑联系,防止盲目写下去,淹没主题  5、充实论文内容  对已经取得的文献资料、调查材料和各种论据进行分析、归类,分别充实到各章节中,再进行解释、论证。用正确的逻辑思维和严谨的数据组织方式,使材料有力的为论文服务  6、对论文从技术上进行规范的检查调整  章节设计的技术问题、文中的引证标示、注释及编号、文后的参考文献编排,以及不属于论文本身的内容提要、关键词等,都要按照规范化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

cssci学术论文网上有一篇专门介绍如何写作与发表学术论文的文章,这篇文章非常详尽地介绍了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规范。值得好好参阅。您可在百度上直接搜索“cssci学术论文网”,排名第一名的就是这个网站。祝您好运。

一般包括概念,含义,学术研究,总结。

学术论文是指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也就是在新的课题研究成果、创新、见解的一种记录)其显著性的特点包括: 科学性 创造性 理论性 平易性科学性主要是指:作者必须在理论上不得带有个人好恶的偏见,不得主观臆造,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创造性主要是指: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理论性主要是指:学术论文在形式上是属于议论文的,但它与一般议论文不同,它必须是有自己的理论系统的,不能只是材料的罗列,应对大量的事实、材料进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般来说,学术论文具有论证色彩,或具有论辩色彩。平易性主要是指:指的是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科学道理,不仅要做到文从字顺,而且要准确、鲜明、和谐、力求生动。学术论文的格式:标准格式:标题(20字以内) ->作者->工作单位(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电话);(详情见例文)登录 华腾期刊网 了解详情

学术论文写作与投稿

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定好立意,然后也需要翻阅相关的数据,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经验,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公司,而且一定要把握合适的时间。

先要想好写的是什么,还有就是发的是什么期刊,一般每个期刊都是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的。当然范围标题一致并不一定必然重复;选自己有把握的课题,即有兴趣、熟悉研究内容、占有资料、有合作条件、有时间保障的课题;投入产出大的课题,如与市场结合紧密,研究范围小、周期短,资源条件好的课题。 这些也是可以上一品优刊这个站去了解一下的。

如果是你自己撰写的话,要你自己根据你自己的科研项目,参照实验数据来撰写该讠仑文,但是如果你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要撰写讠仑文的话呢,建议你可以找相关机构帮你撰写讠仑文,并且帮你发表讠仑文,而且所用周期也相对较短,品优刊 好像这从事这方面的 !望楼主采纳哦

外文刊物一般应注明卷数,期数及出版日期 有关键字,以及参看文献。如何发表这事就得看你的文章内容过关不过关;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