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北京大学哪年发表文献最多

发布时间:

北京大学哪年发表文献最多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01-28(十年)。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北京大学哪一年发表文献最多

信息检索是学习如何通过网络来找到你想要的。如文献检索一般都在“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各个网站搜索,要想知道有关检索的一些问题,你可以看看这个网站作为参考。

北大图书馆

北京大学哪年发表文献数最多

北京大学在学术方面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2014年,北京大学科研经费到款6亿(不含医学部);2013年科研经费到款73亿。 2009-2013年北京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一览表 年份获批项目数获批总经费(亿元)7信息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汇总 自然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北京大学共获得1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有10篇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其中,王诗宬院士主持的“三维流行拓扑性质的研究”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特邀报告;杨应昌院士主持的“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稀土领域十大科技成就之首;医学部尚永丰教授对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于2005、2006年先后在Nature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发表。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关于中国森林植被是一个重要“碳汇”的研究结论被Science评论员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被Nature评述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在高技术应用领域,中校微机电系统研究群体突破了一批关键工艺,首次在国内开发成功MEMS芯片的批量制造技术,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aN基短波长激光器,使中国氮化镓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掌握相关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CO分离技术这一独特成果的广泛应用已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医学部细胞免疫实验室研制的肿瘤抗原NY-ESO-1b多肽疫苗通过中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评定,获得了新药临床研究批文;中校自主研发的北大众志-863CPU的系统芯片和网络计算机已经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示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有25位中青年学者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5名学者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揭示着北大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 馆藏资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是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截止2015年底,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学术期刊 北大所发行的部分学术期刊,是中国大陆当中,少有的获得国际知名的大学所认可、具品级的学术期刊,而一些知名学府如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亦有与北大合作共同发行期刊。北京大学学术期刊一览表 序号期刊名统一刊号 创刊时间 出版周期 编辑部主编备注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442/N1955年双月刊学报编辑部赵光达 2《数学进展》CN 11-23121955年双月刊数学科学学院丁伟岳 3《物理化学学报》11-1892/O61985年月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唐有祺SCI4《大学化学》CN11-1815/O61986年双月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段联运 5《地学前缘》CN 11-3370/P1994年双月刊地大、北大翟裕生联办6《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561/C1955年双月刊学报编辑部程郁缀CSSCI7《中外法学》11-2447/D1978年双月刊法学院贺卫方CSSCI8《经济科学》11-1564/F1979年双月刊经济学院刘伟CSSCI9《国外文学》11-1562/I1981年季刊外国语学院季羡林CSSCI10《国际政治研究》11-4782/D1980年季刊国际关系学院梁守德CSSCI11《大学图书馆学报》11-2952/G21981年双月刊图书馆朱 强CSSCI12《市场与人口分析》11-3601/F1994年双月刊人口研究所郑晓瑛CSSCI1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1-4848/G42003年季刊教育学院汪永铨 14《南亚研究》11-1306/C1978年半年南亚文化研究所孙培钧CSSCI15《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1985年 研究生院蔡桂生

知网可查17篇

北京大学哪一年发表的文献最多

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 以下四个考试级别,通过一级才能拿到2级证书,后面的依次类推,但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级别,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有级别证书均无时效限制,三、四两个级别的成绩可保留一次。考生一次考试可以同时报考多个科目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01-28(十年)。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北京大学在哪一年发表文献最多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电话:(010)62752114北京大学分校地址:北京海淀区北土城西路197号,北土城西路与学院路路口以东侧北,学知桥东侧

北京大学在学术方面的声誉由一连串令人自豪的科学成就赢得:世界上第一例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北大参与完成;世界上直径最小的单壁碳纳米管在北大产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电子数字计算机在北大设计;锑、铕、铈原子量的国际标准在北大测定。2014年,北京大学科研经费到款6亿(不含医学部);2013年科研经费到款73亿。 2009-2013年北京大学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一览表 年份获批项目数获批总经费(亿元)7信息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汇总 自然科学研究 “十五”期间,北京大学共获得1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有10篇论文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其中,王诗宬院士主持的“三维流行拓扑性质的研究”在2002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45分钟特邀报告;杨应昌院士主持的“氮的间隙原子效应及新型磁性材料研究”在2004年被评为中国稀土领域十大科技成就之首;医学部尚永丰教授对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发病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其研究成果于2005、2006年先后在Nature和Nature Reviews Cancer上发表。环境学院方精云院士关于中国森林植被是一个重要“碳汇”的研究结论被Science评论员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被Nature评述为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在高技术应用领域,中校微机电系统研究群体突破了一批关键工艺,首次在国内开发成功MEMS芯片的批量制造技术,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研制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aN基短波长激光器,使中国氮化镓基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成为掌握相关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关于CO分离技术这一独特成果的广泛应用已产生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医学部细胞免疫实验室研制的肿瘤抗原NY-ESO-1b多肽疫苗通过中国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评定,获得了新药临床研究批文;中校自主研发的北大众志-863CPU的系统芯片和网络计算机已经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示范。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北京大学有25位中青年学者入选国家“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5名学者入选国家“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揭示着北大人文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勃勃生机。 馆藏资源 北京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型的国立图书馆,是亚洲高校最大的图书馆。截止2015年底,总、分馆文献资源累积量约1,100余万册(件)。其中纸质藏书800余万册,以及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馆藏中以150万册中文古籍为世界瞩目,其中20万件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学术期刊 北大所发行的部分学术期刊,是中国大陆当中,少有的获得国际知名的大学所认可、具品级的学术期刊,而一些知名学府如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亦有与北大合作共同发行期刊。北京大学学术期刊一览表 序号期刊名统一刊号 创刊时间 出版周期 编辑部主编备注1《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2442/N1955年双月刊学报编辑部赵光达 2《数学进展》CN 11-23121955年双月刊数学科学学院丁伟岳 3《物理化学学报》11-1892/O61985年月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唐有祺SCI4《大学化学》CN11-1815/O61986年双月刊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段联运 5《地学前缘》CN 11-3370/P1994年双月刊地大、北大翟裕生联办6《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1561/C1955年双月刊学报编辑部程郁缀CSSCI7《中外法学》11-2447/D1978年双月刊法学院贺卫方CSSCI8《经济科学》11-1564/F1979年双月刊经济学院刘伟CSSCI9《国外文学》11-1562/I1981年季刊外国语学院季羡林CSSCI10《国际政治研究》11-4782/D1980年季刊国际关系学院梁守德CSSCI11《大学图书馆学报》11-2952/G21981年双月刊图书馆朱 强CSSCI12《市场与人口分析》11-3601/F1994年双月刊人口研究所郑晓瑛CSSCI13《北京大学教育评论》11-4848/G42003年季刊教育学院汪永铨 14《南亚研究》11-1306/C1978年半年南亚文化研究所孙培钧CSSCI15《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 1985年 研究生院蔡桂生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01-28(十年)。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