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最早的定期刊物

发布时间:

最早的定期刊物

根据近代报业的标准,只有在公元17世纪初期出现的定期新闻刊物,才能称得上是近代意义上的报纸。而这种报纸的诞生,与近代邮政制度的形成又是密切相关的。邮政制度为出版商在新闻来源和发行方面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由于邮件一般是定期到达,最初是每周到达一次,因而最早出现的定期刊物多是周刊。后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邮件传递的次数日益增多,由每周一次逐渐地改为每周二次、每周三次,以至每天一次,于是新闻印刷品的刊期也逐渐缩短,由周刊改为周二刊,最后出现了日报。  从时间上看,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德国。早在1597年2月,萨穆埃尔·迪尔鲍姆就在奥格斯堡创办了一份类似于编年表的月刊。1609年,又有一家出版了19年的不定期报纸改为定期出版,名为《观察周刊》,每期一张,仅一条新闻。这是德国定期刊物的开端。在1615年,爱格诺尔佛·莫尔创办了著名的《法兰克福新闻》,该报每周一期,每期刊有数条新闻,被人们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莫尔本人亦被人们尊称为德国报业之父。  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鲍尔尼和托马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英文News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从此流行于世界。该刊的内容取材于荷兰的新闻书,主要是国外消息。1665年,著名的《牛津公报》创刊,后来改名为《伦敦公报》,并作为政府公报,一直发行至20世纪。1704年,著名作家旦尼尔·笛福创办了《评论》周刊,该刊作为政论杂志的鼻祖,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笛福也享有英国报业之父的殊荣。  法国的第一份近代报纸《各地见闻》周刊,由路易·旺多姆于1631年1月创刊于巴黎。但是这家周报仅仅存在了几个月,便为泰·勒诺多创办的《法国公报》所兼并。后者创刊于163]年5月,并且得到了国王路易十三颁发的特许状,这便是它得以兼并《各地见闻》的资本。《法国公报》报头上印有王室徽章,并附有一行标题:“地球上所有国王和强国的报纸。”该报新闻性较强,时效也快,在当时的欧洲各国政治界、外交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645年,意大利最大的一个王国萨丁王国的国王萨服,授予教士沙西尼发行周报的特权,为期五年。这是意大利最早的有关定期报刊的记录。第二年,路萨斯·阿萨林诺在热那亚开始出版《诚实报》,由于他善于采访,交游面广,文笔优美,报纸办得很成功,所以人们常称他为“意大利第一报人。”  美国新闻史上第一份定期刊物,出现于1690年。它就是由英国移民本杰明·哈里斯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报》。虽然该报是作为定期刊物并且准备长期办下去,但是由于第一期内容评论了英国对北美法属殖民地的战争,所以立即被查封了。1704年,波士顿新任邮政局长约翰·坎贝尔创办了《波士顿新闻信》。1728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又创办了《宾夕法尼亚公报》,这家报纸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殖民地时期办得最好的报纸之一。  俄国的近代报业出现得比较晚。1703年,彼得大帝创办的《莫斯科王国和邻国发生的值得知道和记载的军事和其他事件新闻》,简称《新闻报》,是俄国第一张近代报纸,也是俄国第一家全国性报纸,在彼得堡和莫斯科两地出版。1728年,该报改名为《圣彼得堡新闻报》,1 9世纪初改为日报。至1917年10月革命时最终停刊,共有214年的历史。  除了上述国家外,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1619年)、荷兰的阿姆斯特丹(1620年)、西班牙的巴塞罗那(1641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1643年),也出现了早期的定期新闻刊物。  四、日报的诞生  世界历史上第一家日报也是由德国人创办的。1656年,出版商蒂莫台斯·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了《新到新闻》,这是德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日报。1660年,莱比锡印刷局长创办了《莱比锡新闻》,这份周报在三年后改为日报出版,这是德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二家日报。此后,德国日报事业发展较快,在弗里德里希大帝的统治下,出现了报业繁荣的局面。  英国的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系由爱德华·马莱特创刊于1702年3月11日。该报创刊时每期仅半张,单页印刷,其形式与《伦敦公报》无异,在新闻的处理上也没有什么创新。所以该报在英闻新闻史上的意义并不重要。英国第一张现代新型日报,应该是《每日广告报》。该报由真诺创刊于1730年,起初以广告及少量股票动态为内容,后来逐渐成了消息与广告并重的报纸。18世纪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英国又陆续出版了几家权威性日报,如1758年创刊的《纪事晨报》,1‘772年创刊的《晨邮报》以及创刊于1785年元旦的伦敦《泰晤士报》,这些报纸为确立英国新闻界独立的政治地位作出了贡献。  1777年元旦,《法国新闻》创刊于巴黎,这是法国第一家日报。其创办者雅克·布里索是后来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的著名领袖。该报仿照英美日报的模式,以报道新闻为主。翌年,著名记者阿贝特将他主持的《小广告报》由周报改为日报,是为法国第二家日报。此后不久,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在革命期间,法国新创办了1350多种报刊,其中影响较大的有马拉的《人民之友报》,和布里索的《法兰西爱国者报》等。  美国的第一张日报出现于1783年。是年,费城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由周三刊改为日报。但是这张报纸仅存在了17个月。1784年,约翰·邓勒普亦将费城的另一家周三刊报纸改为日报,名为《宾夕法尼亚邮报与每日广知报》。过了一年,纽约市又出现两家日报,其中的一家《纽约每日广告报》办得很成功。  总之,从17世纪初到18世纪,世界近代报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经过这一过程,近代报刊从内容到形式逐步稳定下来,并形成了一定的规范。首先,报刊从一般的印刷出版物中分离出来,同书籍区别开来了,形成了一门独立的以报道新闻评论时事为主要业务的行业。其次,在报业中,又开始了分流,形成了报纸和期刊两个分支。就报纸而言,已具备散张、两面印刷、分栏编排的形式,内容有新闻、评论、广告三个部分,其刊期较短,有日报、周二刊、周报等。至于期刊,则仍保留成册装订的书本形式,内容有政治时事性、科学性、文艺性等类别,其刊期也远较报纸长,有周刊、月刊、季刊等。书籍、期刊、报纸分工的明细化,标志着近代报业达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

方各国最早定期报刊的名称和出版时间,现在我答题没有时间练

具体的出版时间这个报刊的话肯定是在一星期一次。

1、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进入17世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动的加剧,社会信息量以 及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物质技术条件的逐步改善,原来的手抄 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定期化 的实现,先是一年、半年,由于刊期过长,只能称为定期出版 物;以后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件稳定在每周送达一次,便 有了新闻性较强的周刊或周报,这便是定期报刊。通常认为,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2、定期报刊产生的年代、发源地、最早事例,以及向欧洲其他 国家扩展的情况。 这种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大约在1605~1610年间。其 发源地之一是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 告——报道或新闻报》(AvisaRelationorderZeitung),在沃尔芬比 特尔(一说奥格斯堡)发行,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报道》 (Relaion),在斯特拉斯堡出版,当年9月4日曾刊登著名天文学 家伽利略制作一台新的望远镜的消息。这两份周报依靠新闻信 获得世界各地的消息并加以刊载。一般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早 的定期报刊。当时在德意志地区的周报或周刊还有:《法兰克 福新闻》 (1615—1902年)、《法兰克福邮报》(1616~1866年)、 《马格德堡新闻》(1626~1955年)等。日报产生的年代、最早的事例,以及欧美其他国家出现日 报的情况。 最早的日报诞生于德意志地区。这不仅由于这里有着印刷新 闻的传统,而且当时这里的邮政制度也较其他国家发达,许多 城市能够每日递送邮件。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 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诞生于()

邸报》是我国在世界上发行最早,时间最久的报纸。它创办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初期(约公元前二世纪左右)。当时西汉实行郡县制,在全国分成若干个郡,郡下再分若干个县。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驻京办事处,这个住处叫作“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秦朝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这就是《邸报》产生的背景。自汉、唐、宋、元、明直到清代,《邸报》的名称虽屡有改变,但发行却一直没有中断过,其性质和内容也没有多大变动。随着造纸的发明和发展,东汉年间,我国用植物纤维造了纸,《邸报》已用纸来抄写,从而使《邸报》得到进一步发展,更便于发行和传递。到了唐代,由于驿道的改善,《邸报》的传送就更快了。唐玄宗时(公元713年到755年)《邸报》又称《开元杂报》,采用雕版印刷。记载着某日京僚行大射礼于安福楼南。某日皇帝亲耕籍田,行九推礼。某日皇帝自东封还,赏赐有差等等,已成全国新闻刊物了。到了宋朝《邸报》的发行时间趋向固定,明代设立专门出《邸报》的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出版发行。到了明末崇祯年间,《邸报》从手抄或木刻印刷改为活字印刷,规模也就更大了。清朝时代《邸报》发行量更多了,后来改名为《京报》,成为广大官吏、学者、甚至平民都能阅读的报纸了。《邸报》或《京报》一直出版到1917年清朝皇帝退位,才停止了刊行。《邸报》是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从上面情况可以得到证实。西方有不少有认为最早的报纸是罗马帝国凯撒大帝在公元前59年所创建的《每日纪闻》,这是一种传递紧急军情的官报,但是这种报纸的寿命不长,不久就停办了。就办报年代而言,我国的《邸报》出现在西汉初年公元前二世纪左右,比罗马帝国的《每日纪闻》大约要早一个世纪。

1、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进入17世纪,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变动的加剧,社会信息量以 及对信息需求的增长,物质技术条件的逐步改善,原来的手抄 小报逐步改为印刷出版,不定期的新闻书逐步定期化。定期化 的实现,先是一年、半年,由于刊期过长,只能称为定期出版 物;以后随着邮政事业的发展,邮件稳定在每周送达一次,便 有了新闻性较强的周刊或周报,这便是定期报刊。通常认为, 定期报刊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业,也就是近代新闻事业的诞生。 2、定期报刊产生的年代、发源地、最早事例,以及向欧洲其他 国家扩展的情况。 这种定期报刊产生于17世纪初,大约在1605~1610年间。其 发源地之一是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 告——报道或新闻报》(AvisaRelationorderZeitung),在沃尔芬比 特尔(一说奥格斯堡)发行,每周一张,只有一条新闻。《报道》 (Relaion),在斯特拉斯堡出版,当年9月4日曾刊登著名天文学 家伽利略制作一台新的望远镜的消息。这两份周报依靠新闻信 获得世界各地的消息并加以刊载。一般认为它们是世界上最早 的定期报刊。当时在德意志地区的周报或周刊还有:《法兰克 福新闻》 (1615—1902年)、《法兰克福邮报》(1616~1866年)、 《马格德堡新闻》(1626~1955年)等。日报产生的年代、最早的事例,以及欧美其他国家出现日 报的情况。 最早的日报诞生于德意志地区。这不仅由于这里有着印刷新 闻的传统,而且当时这里的邮政制度也较其他国家发达,许多 城市能够每日递送邮件。1650年莱比锡一位书商创办的《新到 新闻》通常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张日报。

中国(1)周朝说 我们在前面提到,先秦时代的周朝出现了记事的史官和采风的乐官,因此,有人就推测,像《春秋》和《诗经》这样的史籍,在当时很可能就是一种报纸,它们带有宣传和公报的性质。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几位外国学者,比如说曾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多年的美国新闻学者白瑞华。但是,这种说法大部分只是学者们的大胆假设,并没有足够的史实根据。先秦的任何典籍中也没有记载周朝的“报纸”的文字。所以,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2)汉朝说 持这种说法的以我国著名的新闻史学家戈公振为代表。在他的《中国报学史》中的有一节专门论述汉朝的报纸,节的题目是“汉有邸报乎?”他认为,汉朝幅员广大,工商繁荣,文化发达,各藩王与汉武帝之间关系密切,对于京师的政治情报,必定有殷切的需求,而邸报自然应运而生了。应该承认,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汉朝的确具备了一定的抄发报纸的客观条件,而且也的确有了“邸”这个机构,但是,却没有关于“邸报应运而生”这样类似的记载,在现存的汉朝文献资料中,也看不到“邸报”的字样。因此,汉朝有报纸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另外还有东晋说等,我们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从这些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关于报纸的起源是需要用能看到的实物或是确定的记载来证实的,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做学问需要有这样的方法“大胆推测、小心论证”,这用在我们新闻史的研究中也非常合适,我们需要根据现有的材料大胆的推测一些材料背后的事情,但是翻回头还需要找大量的史料来对想法进行论证,只有想法是不够的。 根据现有的材料,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开始于唐朝。

最早:罗马共和末期产生手抄的「罗马公报」;唐朝时则有「邸报」,两者均为官方发行,以宣布政令为主。1566年威尼斯发行不定期「威尼斯小报」,内容以商业讯息为主,是最早使用「报纸」一词的刊物。1650年莱比锡的「新到新闻」为最早的日报。1605年荷兰安特卫普发行《新闻纪事报》,为第一份发行的印刷报纸,迄今已400年。

内蒙古最早的刊物

最好投邮件哈 信封的几乎不看

该刊属于省级刊物,如果发论文可以联系论文一点通《内蒙古煤炭经济》1983年创刊,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 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同时入选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经济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月刊,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唯一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乌兰夫同志,因病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八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乌兰夫同志生平 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民族工作领导人、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乌兰夫同志,因病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八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二岁。 乌兰夫同志,曾用名云泽、云时雨,一九零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一个蒙古族家庭。早在青少年时代就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一九二三年夏进入北平蒙藏学校学习,在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等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认真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参加创办革命刊物,走上革命道路。同年十二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一九二五年九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十月,受党组织委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他学习勤奋,成绩优良。一九二八年初毕业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做教学翻译工作。在国内白色恐怖的情况下,他坚决要求回国工作。一九二九年六月,经组织批准回国。同年七月,他参加组织中共西蒙工委,先后担任工委组织委员、书记,并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发动群众开展斗争。一九三一年十月,受王若飞同志指派,在西蒙从事群众、党务、军运和情报工作,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经受了考验,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一九三三年五月,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成立大会,与冯玉祥将军共商绥蒙抗日大计。六月到孙殿英部工作,在该部队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组织。同年冬回归绥,以教员为掩护秘密从事地下工作。一九三六年二月,与云继先等人秘密策动蒙政会蒙旗保安队举行“百灵庙暴动”,打击了蒙古族上层卖国分子,振奋了内蒙古人民的抗日精神,为建立蒙古族抗日武装做出了贡献。一九三七年初,乌兰夫同志利用蒙旗保安旅组建的机会,在保安旅内建立党委会,担任党委书记,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保证了这支蒙古族武装执行团结抗日的政治路线。 抗日战争爆发后,蒙旗保安旅改编为蒙旗独立旅,乌兰夫同志担任政治部代理副主任,并担任地下党委书记,坚决贯彻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这支军队成为当时蒙古族中最大的抗日武装起了重要作用。在保卫归绥的战斗中,他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与官兵同仇敌忾,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表现了共产党人顽强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一九三八年四月,任中共绥蒙工委委员。五月,蒙旗独立旅改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师,他担任政治部代理主任,地下党委书记,按八路军建制在部队建立了一整套政治工作系统,使这支部队在极困难的条件下,长期坚持鄂尔多斯高原的抗日斗争。他还在驻地积极训练民兵,建立武工队,组织宣传队,开办学校,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一九四一年八月,按照党组织决定赴延安工作,任延安民族学院教育长、陕甘宁边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各民族团结抗战和培养民族干部付出极大心血。 抗日战争胜利后,乌兰夫同志任绥蒙政府主席,中共晋察冀边区中央局委员,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主席兼军事部长,内蒙古军政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学院院长。乌兰夫同志按照党中央的部署,深入发动群众,开展自治运动,先后于一九四六年、一九四七年成功地召开了在内蒙古革命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四·三”会议和“五·一”大会,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坚持国家的统一,经过艰苦的工作,使内蒙古出现了在我党领导下团结统一的新局面,成立了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九年,任中共内蒙古工委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领导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政权建设、军队建设、党组织建设、经济文化建设,完成了农村土地改革任务,对牧区的民主改革提出了符合牧区特点的政策,广泛地团结了各民族和蒙古族各阶层,使牧区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在此期间,他还指挥部队消灭了内蒙古地区的土匪和反动地方武装,参加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解放东北、华北,做出重要贡献。 建国后,乌兰夫同志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主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华北局副书记,中共中央内蒙古分局书记,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内蒙古大学校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内蒙古自治区政协主席,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乌兰夫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

最早的中文期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察世俗》中的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蚀》;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被北大图书馆收录的杂志称为中文核心。如果说是1992年,意思就是在那一年被收录,现在嘛肯定已经不是中文核心了。明白点,就是说那一年是中文。

最早的外文期刊

期刊不清楚,但是知道有一个报纸是21世纪英语报。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