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原名《读者文摘》创刊封面)1981年
就一句话 好杂志
到读者杂志社去问一下人家那里有或者到大一点的图书馆到过刊管理处找一下你在网上找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读者在杂志1981创刊而那个时候有相机的都很少而数码相机还没出世呢还有就是刚出来的读者叫读者文摘那个时候的封面由于时代的背景不同都是些相对保守的简单人物或风景封面你现在要找的封面很精美第到九十年代中后期的
你最好能知道是哪一期的,这样好找
读者》为中国大陆发行量最大的杂志之一,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读者》1981年于兰州创刊,原名为《读者文摘》,但因与美国的《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发生商标权纠纷,于1993年7月改为现在的《读者》一名。
读者(读者文摘) 期数 价格 总价 总年数 出版时间 1981年 5 3 5 1年 双月刊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36 3 8 3年 月刊 1985年 12 38 56 1年 月刊 1986年1987年 24 48 52 2年 月刊 1988年 12 58 96 1年 月刊 1989年1990年1991年992年 48 98 04 4年 月刊 1993年 12 1 12 1年 月刊 1994年1995年 24 5 36 2年 月刊 1996年1997年1998年 36 8 8 3年 月刊 1999年 12 3 36 1年 月刊 2000年-2008年 216 3 648 9年 半月刊 2009年-2014年 144 4 576 6年 半月刊 2015年-2018年14期 86 6 516 3年6个月 半月刊 共重约8公斤高约1米 共计665期 共18元 共37年2月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81年创刊号就开始买了
就一句话 好杂志
《读者》里面主要是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来揭示道理的文章,也含有十几则笑话和十几幅漫画。初中生适合看,不过这没多大意思,顶多用来打发时间的。(看多了你就能体会到)价格是每本5元。
《读者》是一本非常有哲理的杂志,内容丰富,里面有许多很棒的文章。非常适合中学生课外阅读ns
直接去搜Zena Holloway,那个图片貌似就是她拍摄的,她的主页有很多这样的摄影作品。只有这么大。
朋友:你的问题有点难度了,我不是一个很喜欢看读者的人 呵呵
商标,刊徽
用蜜蜂来比喻文摘性的《读者》刊物。蜜蜂这一小昆虫,除了生理特征外还引伸出它的一种精神。 蜜蜂采花酿蜜,引来百花盛开,给人们提供物质食粮。 《读者》摘集文艺精品,促进人类精神文明,它给人们提供的是精神食粮。“小蜜蜂”本是《读者》杂志的徽标,因《读者》是文摘期刊,用蜜蜂寓意“博采中外、荟萃精华”的办刊宗旨。蜜蜂辛勤劳作,采花酿蜜,为人类提供物质食粮,同时传授花粉,引来万物春华秋实。用“小蜜蜂”自然而又含蓄地表达了《读者》杂志为人类提供精神食粮,传播知识。 -------------------------《读者》标志是一只绿蜜蜂品牌对于《读者》杂志来说,1993年前几乎从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胡亚权承认,一个杂志的品牌在他们那一代人眼里,仅仅只是刊名而已,从来不曾意识到杂志的品牌竟然与一本杂志的整体形象、标识相关,更不知道杂志的刊名、形象都是应当受到保护的资产。 1995年,《读者》杂志社刊发了一则征集启事,有偿征集刊徽。消息发布后仅三个多月,就收到了寄自全国各地的三万多件作品。在众多应征者的想象中,《读者》就像一本打开的书 或者一只观察世界的眼睛。更有读者将杂志比喻为玫瑰,是情爱的象征。还有相当多的人把《读者》杂志设计成一幅太极图,寓意中国文化的象征;但大部分作品却是以昆虫与植物为主的形象画意。 三万多件来稿,使编辑部感到了一种深情的压力。关注一本杂志刊标的大多是些普通的读者,专业人士的比例少得可怜。此时,高海军已另任甘肃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美术编辑由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毕业的任伟继任,他负责处理作品的初选。他们从来稿中初选出了三十多件作品,从全国请来许多专家进行内部评选。胡亚权欣赏其中的一幅中华龙的图案,龙飞凤舞极有意味。但胡的提议并没有得到评委们的认同,他们认为这幅画缺少一种与《读者》杂志整体相一致的意味,与他们所倡导的书卷气不太适合。 刊徽的评选暂时"搁浅",甘肃人民出版社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认为应向专业层面进行征集。他们决定以内部的形式,进行第二次征稿。这一次缩小到了专家层面,任伟代表杂志社去北京,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门开了一次《读者》的徽标设计座谈会,并把入围的十几幅作品都带到了北京,大家与在兰州时研讨时的看法一致。龙的气质与《读者》不相符合。用龙作为一家杂志的刊标"帽子太大"。 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系主任陈汉民教授提出一个观点:作为《读者》杂志来说,征集刊徽就是要找到"一顶帽子",这顶帽子不一定好看,但别人一看,一定要认为,你戴上这顶帽子是最合适的。他建议:《读者》是一本文摘性杂志,就像一只蜜蜂一样,为读者在采蜜。能否用一只蜜蜂来作为刊标?可他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不少人认为用一只蜜蜂来表达一本杂志,有点俗。最后讨论的结果是,大家每人画一幅,作品出来后,再进行评定。 陈汉民教授曾经参与设计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等四大行与世界妇女大会、'97香港回归祖国、五个一工程等标志,是中国标志业界有影响的专家。他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现出惊人的自信。他还是坚持画了自己想象中的小蜜蜂。 设计好的几件作品带回兰州后,被隐去作者名字,请专家们品评。胡亚权与任伟的意见倾向于小蜜蜂,认为以一只小蜜蜂比喻《读者》,象征着杂志从各种报刊中采集稿件,准确地表达了《读者》的形象与社会功能,且这只绿色的小蜜蜂,学名叫做中华蜂。 最后,这只绿色的小蜜蜂被选为了《读者》杂志的刊徽。 小蜜蜂的底色是苹果绿,这种绿色充满了强烈的生命张力,它的象征意味事实上已与杂志的整体气质融为一体。这只"小蜜蜂"以及刊名组合的CI的标志色有大红、黑、灰、白四种基本色调,是《读者》杂志的基本标志色。 《读者》杂志还将入选的十几种图标作为栏目的标志,在栏目上也实现了图标化的设计,这些标志也成为《读者》杂志整体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7月份,《读者》杂志社正式宣布"小蜜蜂"作为刊徽。 为使此标志不再被人侵权,他们以"READEAS"与汉语拼音"DUZHE",及赵朴初书写的书法"读者",作为一组完整的形象进行注册,最后全部注册成功。这是《读者》首次对自己的形象进行全方位的商标注册与保护。这个小蜜蜂商标他们当时付出的稿酬是三万元,现在这个形象的价值是多少
这个可以去读者的官方网站寻找吧!一般情况下都可以找到的,现在官网都应该有以前的东西吧,这个只是我觉得,真正要还得自己亲自去看看额
我现在大一也在找封面,不过现在读者有专门的网站了,81年到现在的杂志在网站里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