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科院最新预警期刊

发布时间:

中科院最新预警期刊

算数。中科院分区和预警名单仅仅是中科院的一个规则,一不是国家标准,二不是硬性条件,三不具备强制执行能力。并不能说自己的文章发在预警期刊上就否定它的价值,这样的评判太过教条。

2021年是发布基础版的最后一年,2022年起将只发布升级版。所以2022年开始,大家不必再纠结是看基础版还是升级版,科研评价更加明确。什么是期刊分区?关于期刊分区影响较为广泛的有两种,一种是科睿唯安公司制定的分区(原来是汤森路透,后来易主科睿唯安),第二种是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制定的分区(简称中科院分区)。这两种分区方式均基于 SCI 收录期刊影响因子基础之上进行分区的。汤森路透分区:汤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JCR对86 000多种SCI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统计。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每个学科分类按照期刊的影响因子高低,平均分为Q1、Q2、Q3和Q4四个区。各学科分类中影响因子前25%(含25%)期刊划分为Q1区,前25%~50% (含50%)为Q2区,前50%~75% (含75% )为Q3区, 75%之后的为Q4区。汤森路透分区中期刊的数量是均匀分为四个部分。中科院分区:中科院首先将JCR中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学、天文、工程技术、医学、环境科学、农林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及综合性期刊13 大类。然后,将13大类期刊分各自为4个等级,即4个区。按照各类期刊影响因子划分,前5%为该类1区、6% - 20%为2区、21% -50% 为3区,其余的为4 区。显然在中科院的分区中,1区和2区杂志很少,杂志质量相对也高,基本都是本领域的顶级期刊。中科院分区中四个区的期刊数量是从1区到4区呈金字塔状分布。两者的区别:1、中科院期刊分区表常用1-4区,且分区前常用大类或者小类,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在大类某学科为某区。而汤森路透期刊分区常用Q1-Q4(Q表示Quartile in Category),即4个等级中所处的位置,常用说法为某本期刊位于某学科的Q几。2、JCR的Journal Ranking没有设置大类学科,只分为176个具体学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区表中所指的小类学科。3、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分区方法。在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中,主要参考3年平均IF作为学术影响力,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累积学术影响力是相同的,各区的期刊数量由高到底呈金字塔式分布;在JCR的Journal Ranking中,主要参考当年IF,最终每个分区的期刊数量是均分的。

中科院最新预警期刊名单

《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npj Regenerative Medicine》是一本OA杂志,旨在通过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来帮助和改善身体受损组织和器官的修复、替换、恢复和再生。与大多数期刊一样,除了基础研究文章,期刊还接受案例报告、评论和其他文章。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的《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已在官网上发布。预警期刊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各等级关注问题侧重不一,预警风险依次减弱。高风险预警旨在抑制学术不端问题:批量论文涉及“论文工厂”;中风险预警旨在促进我国学术成果的国际传播和优化我国科研经费的使用:期刊作者群和读者群的国际化程度低,以及论文处理费不合理;低风险预警旨在提醒科学家,期刊存在学术影响力骤降风险:大体量期刊发文量激增。《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确定的原则是客观、审慎、开放。期刊分区表团队希望与科学共同体、科研管理部门、期刊及出版商等共同努力,夯实科学精神,打造气正风清的学术环境。期刊预警不是论文评价,更不是否定预警期刊发表的每项成果。预警期刊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预警期刊的识别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专家咨询确立分析维度及评价指标,而后基于指标客观数据产生,具体而言,就是通过综合评判期刊载文量、作者国际化程度、拒稿率、论文处理费(APC)、期刊超越指数、自引率、撤稿信息等,找出那些具备风险特征、具有潜在质量问题的学术期刊。

中科院预警期刊更新

预警名单一年一更新。现在看按照中科院文献服务中心的说法是每年更新一次这个预警名单。最早的一次是2020年年末发布的预警名单,然后在2021年的年末同样又发布了一个预警名单,从内容上看,两个预警名单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多数期刊都有所改变。

算数。中科院分区和预警名单仅仅是中科院的一个规则,一不是国家标准,二不是硬性条件,三不具备强制执行能力。并不能说自己的文章发在预警期刊上就否定它的价值,这样的评判太过教条。

中科院预警期刊2022更新

会。《国际期刊预警名单(试行)》旨在提醒科研人员审慎选择成果发表平台、提示出版机构强化期刊质量管理。每一篇SCI都是作者的心血,来之不易,可是有的时候会踩坑,把文章投到了有风险的期刊上。这些期刊收了版面费,有可能第二年就被踢出来了。所以中科院期刊分区工作组,为了提高期刊质量,推出了《国际期刊预警名单》,目前是试运行阶段,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

预测的比较接近,但并一定特别准,只能说预测的比较接近。怎么计算影响因子?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对科研人员重中之重的数据。影响因子的计算是某期刊N-1, N-2这两年发表的论文在N年的平均引用次数。以2019年为例,将在2019年6月出的新的影响因子叫“2018年度影响因子”,是2016年和2017年某杂志上发表的所有文章在2018年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杂志在2016年和2017年发表的Article和Review文章的总数。

预警名单一年一更新。现在看按照中科院文献服务中心的说法是每年更新一次这个预警名单。最早的一次是2020年年末发布的预警名单,然后在2021年的年末同样又发布了一个预警名单,从内容上看,两个预警名单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多数期刊都有所改变。

中科院期刊预警

预警名单一年一更新。现在看按照中科院文献服务中心的说法是每年更新一次这个预警名单。最早的一次是2020年年末发布的预警名单,然后在2021年的年末同样又发布了一个预警名单,从内容上看,两个预警名单之间有很大的差异多数期刊都有所改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