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请选出以下哪项文献为专利文献

发布时间:

请选出以下哪项文献为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从狭义上讲是指由专利局公布的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 从广义上讲还包括专利文献说明书摘要、专利公报以及各种检索工具书、与专利有关的法律文件等。 概括地说,专利文献是各国专利局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现代专利文献可分为三大类型:一次专利文献、二次专利文献、专利分类资料。一次专利文献是指各种形式的专利说明书。二次专利文献,即刊载专利文献、专利题录、专利索引以及各种专利事务的专利局官方出版物,主要指专利公报及专利索引。专利分类资料是用于按发明技术主题分类和检索一次专利文献的工具,即专利分类表及分类表及分类表索引等。 专利说明书是专利文献的主体,其主要作用,一是公开技术信息;二是限定专利权的范围。任何专利信息用户在检索专利文献时,最终要获取的也是这种全文出版的专利文件。只有在专利说明书中才能找到申请专利的全部技术信息及准确的专利权保护范围的法律信息。各国专利说明书的内容已逐渐趋于一致,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一般可由三部分级成:(1)扉页(Front Page)─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包括全部专利信息的特征,有表示法律信息的特征,如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申请日期、申请公开日期、审查公告日期、批准专利的授权日期等;有表示专利技术信息的特征,如发明创造的名称、发明技术内容的摘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附图或化学公式等。对享有优先权的摘要,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附图或化学公式等。对享有优先权的申请,还有优先权的申请日、申请号及申请国等内容。为便于公众识专利文献著录项目,也为便于计算机管理,巴黎联盟专利局间情报国际合作委员会(ICIREPAT)为专利文献著录项目制定了统一代码(INID)。这种代码由圆圈或括号所括的两位阿拉伯数字表示,现介绍如下:(10)文献标志(11)文献号(或专利号)(12)文献类别(13)公布专利文献的国家或机构(20)国内登记项目(21)专利申请号(22)专利申请日期(23)其他登记日期(24)所有权生效日期(30)国际优先权案项目(31)优先申请号(32)优先申请日期(33)优先申请国家(40)公布日期(41)未经审查和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览或接受复制日期(42)经审查但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向公众提供阅或接受复制日期(43)未经审查和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出版日期(44)经审查但尚未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出版日期(45)经审查批准专利的说明书出版日期(46)专利申请中权利要求的出版日期(47)已批准专利的说明向公众提供阅览或复制的日期(50)技术情报项目(51)国际专利分类号(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缩写成I cl),右上角的阿拉伯数字代表 <<国际专利分类表>>的版本,如I cl 代表第五版。(52)本国专利分类号(53)国际十进制分类号(54)发明题目(55)关键词(56)已发表过的有关技术水平的文献(57)文摘及专利权项(58)审查时所需检索学科的范围(60)其他法定的有关国内专利文献的参考项目(61)增补专利(62)分案申请(63)继续申请(64)再公告专利(70)与专利文献有关的人事项目(71)申请人姓名(或公司名称)(72)发明人姓名(73)受让人姓名(或公司名称)(74)律师或代理人的发明人姓名(75)同是申请人的发明人姓名(76)既是发明人也是申请人和受让人的姓名(80)国际组织有关项目(81)专利合条约的指定国(82)选定国(84)EPO指定国(86)国际申请著录项目,如申请号、出版文种及申请日期(87)国际专利文献号、文种及出版日期(88)欧洲检索报告的出版日期(89)相互承认保护文件协约的起源国别及文件号上述代码的统一使用,使专利文献的著录实现了国际统一化标准。(2)发明内容(包括权利要求)一般有以下几部分:发明背景。用以指出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提出现有技术水平不足之处;发明的概述。介绍本发明的概况及如何实现本发明,概要地说明组成本发明各要素的功能、发明创造的效果;附图的简述及最佳方案的叙述是详细叙述发明内容,如有图,则结合各种立面图、剖面图加以说明。这是说明书中最重要的部,它提供了解决技术问题最佳方案的情报。权利要求。列述申请人要求保护的范围,它用词严谨,是专利局审查时确定授予专利权的主要依据,也是重要的法律性情报,即判定是否具有专利性的法律依据。(3)附图附图的作用是进一步解释发明内容,以便理解和实施。附图只是发明构思的示意图,绘制尺寸无严格的比例要求。能用文字表达清楚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可以不带附图,一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必须带附图。说明书上述三部分的顺序尚无统一国际标准。中国专利说明书由扉页、权利要求、发明内容和附图组成。 专利公报与专利索引均不二次专利文献。二次专利文献除具有二次文献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它不是在出版一次专利文献后,由任一专利文献收藏部门经过加工整理,然后再出版的文献。二次专利文献是由出版一次专利文献的同一机构――专利局出版的。某些二次专利文献同一次专利文献一样,也是一种法律性出版物。二次专利文献中的专利公报通常与一次专利文献同步出版。最重要的是,二次专利文献不仅是对一次专利文献内容的概括,同时也是对一次专利文献内容的补充,如对一项已公布的专利申请的法律状况及权利变更进一步公告。常见的二次专利文献有:专利公报、官方专利文摘周报、官方专利索引,以及官方有关法律保护状态变更的出版物。二次专利文献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传播有关申请专利的新发明创造信息,同时也是在进行专利事务的公告。 通常人们用分类的方法管理专利文献,即按照专利文献中的发明创造技术构成,分门别类地组织专利文献,从而揭示每一件专利说明书的基本内容,揭示某一技术领域都有哪些专利技术,以及各类专利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分类的方法具有系统法、人为性和严密性等特点,在专利文献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专利文献的分类方法不同于其他事物的分类方法,具有特殊性,因而在长期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产生出各种专利分类资料,以适应需要。专利分类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1)专利分类表专利分类表是专利分类方法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把整个应用技术领域分成若干类,按一定原则,用特定的符号系统,表示相应的技术主题的类目排列表。常用的专利分类表有国际专利分类表、美国专利分类表、英国专利分类表等。(2)分类定义分类定义是为特定专利分类法制定的明确各类技术主题范围、表明与其他类关系的分类表、英国专利分类表等。(3)分类表索引分类表索引,又称关键词索引,是指示与某技术主题相对应的专利分类号的主题词排列表。德温特专利文献检索工具德温特是英国一家专门经营专利情报的出版公司(Derwent Publication L)。它收 集报道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专利文献,以书名<>出版,有各种分册,另外还有缩微平片。目前德温特的一系列出版物已成为查找世界主要国家专利文献的最权威和最系统的检索工具。中国专利文献及其检索

请选出以下哪项文献为会议论文

文献类型标示码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作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最常用的参考文献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如下表: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它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各种未定义、未说明类型的文献,建议采用单字母“Z”。  以下是参考文献类型标示符的书写标准和部分示例。  [1]专著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著(个人著作)[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版次(第一版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专著(集体著作)[序号]章节责任者.题名.[M].见(In):主编.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示例:柯斯文.原始文化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8-38.  [2]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作者姓名.(姓在前,名在后,名可用缩写(西文)).作者在3名以下全部列出,3名以上列出前3名,后加等(中文)、他(日文)、etal(西文).[]内为文献标识码。  示例:张斌.谈谈句子的信息量[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9(3):1-3.  [3]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示例:朱华.关于《华岳全集》的一点看法[N].光明日报,1962-03-06(8).  [4]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示例: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5]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页-止页。  示例: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如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77-380。  [6]学位论文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国际、国家(技术)标准  [序号]GB7714-3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标准编号和标准名称[S]。  [8]论文集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文献起页-止页。  [9]科技报告  [序号]……[R]  [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示例:黄华.论思维[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你问的问题指的是不是就是这个

会议文献的特点是传递情报比较及时,内容新颖,专业性和针对性强,种类繁多,出版形式多样。它是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经过挑选的,质量较高,能及时反映科学技术中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成就以及学科发展趋向,是一种重要的情报源。会议文献可分为会前、会中和会后3种。①会前文献包括征文启事、会议通知书、会议日程表、预印本和会前论文摘要等。其中预印本是在会前几个月内发至与会者或公开出售的会议资料,比会后正式出版的会议录要早1~2年,但内容完备性和准确性不及会议录。有些会议因不再出版会议录,故预印本就显得更加重要。②会议期间的会议文献有开幕词、讲话或报告、讨论记录、会议决议和闭幕词等。③会后文献有会议录、汇编、论文集、报告、学术讨论会报告、会议专刊等。其中会议录是会后将论文、报告及讨论记录整理汇编而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1、图书: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2、期刊: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会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期刊[J](journal)(2)专著[M](monograph)(3)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5)专利[P](patent)(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7)报纸[N](newspaper article)(8)科技报告[R](report)

会议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发布时间:2019-06-17一、全文word2000或word2003排版。论文标题:小二号字、黑体、居中。 二、作者署名小四号字、楷体、居中;两个以上作者时,名字之间空2格。三、中文摘要及关键词小五号字、宋体,“摘要”和“关键词”加黑。关键词间空格隔开。 四、英文摘要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体;标题为小四号字、首字母大写,其余全小写;“作者姓名”五号字,汉语“姓名”译法采用“姓”前“名”后,在正文标题下的“作者姓名”为“姓”全部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名”为两个字时,中间加一短线;摘要正文小五号字体,“abstract”和“key words”加黑,关键词间用“;”隔开。  五、首页脚注标识作者简介注明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历,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等。脚注一律用圈码。六、量和单位按国际标准中关于量和单位的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数字和年份之间统一用“~”。计量单位要统一,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kg、hm2等。超过4位数的阿拉伯数字采用三位分节法,即在小数点左、右每三位数留出1/4字距的间隔。七、正文五号字、宋体;每段的首行缩进为两个汉字;两端对齐;正文单倍行距。八、文中标题一级标题: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 二级标题:小四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等表示; 三级标题:五号字、黑体、左对齐;用“1”、“2”、“3”? 等。所有标题后空一格,写标题名。九、图片要求图表题黑体、小五号字。表一律用三线表。excel作图要带数据源。图中所用文字一律用8号字(非“八号”字)。中文用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半栏图宽不超过5cm;通栏图宽不超过0cm;照片图需提供清晰照片。图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依次编号;随文排图、表;图设图序、图题;图题置于图形的下方。十、参考文献编排格式引用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顺序按在论文中所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连续编号。“参考文献”四字,四号黑体。 参考文献小五号字,中文为宋体,英文、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两端对齐;用“[1]”、“[2]”、“[3]”?等表示序号。所有符号采用英文状态下半角格式。期刊:作者(列出所有作者,之间用“,”分开。下同).题目.期刊名(全称,勿缩写,英文刊名应为斜体),年,(卷期):起~止页. 专著:著(编)者.书名.版次(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 论文集:作者.题目.见(in):整本文集的主编姓名.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下列选项属于三次文献的选项为

A、图书 B、期刊 C、科技报告 D、视听资料

1) 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是以作者本人的工作经验、观察或实际科研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具有一定发明创造或一些新见解的文献。一般包括,期刊论文、专著、科技报告、专利说明、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技术标准等。 2) 二次文献,是对一定范围、时间或类型的大量一次文献按其特征收集整理、压缩、加工,并按一定顺序组织编排、用于检索查找利用这些文献而编制的文献。如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简介等。 3) 三次文献,是在充分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做出系统整理和概括的论述,并加以分析综合编写而成的概括性文献。如综述研究:专题述评、总结报告、动态综述、进展通讯、信息预测、未来展望等;参考工具书:年鉴、手册、百科全书。词典。大全等;文献指南:专科文献指南、索引与文摘、服务目录、工具书目录等 4) 零次文献,指未经正式发表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最原始的文献。如:私人笔记、设计草图、实验记录、文章草稿、发言稿、会议记录、书信以及各种内部档案等

三次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三次文献  也称三级文献,是指对有关的一次文献、二次文献进行广泛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概括而成的产物,人们常把这类文献称为“情报研究”的成果,包括综述、专题述评、学科年度总结、进展报告、数据手册、进展性出版物以及文献指南等。

以下哪项不能检索专利文献

以下在哪里

专利文献是包含已经申请或被确认为发现、发明、实用新型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的研究、设计、开发和试验成果的有关资料,以及保护发明人、专利所有人及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注册证书持有人权利的有关资料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文件(或其摘要)的总称。

B,不写得很清楚吗?

以下哪些选项是文献的载体

按载体形式划分为了有效地存贮、传播知识,人类先后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物质材料来记录信息。古代人类的知识主要是记录在甲骨、泥板、兽皮、竹简等上面。从纸张和印刷术发明以来,人类的知识主要以纸张为载体,加以保存和传递。随着信息记录与存取技术的发展,文献载体形式呈现多样化,如音像磁带、缩微胶卷、光盘等,这些非纸型文献的出现使文献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使文献的生产和传递更加迅速;使知识、信息的存储和利用更加便捷。目前文献主要有纸张型、缩微型、电子型、音像型等四种。纸张文献(Paper Document)是以手写、打印、印刷等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载在纸张上形成的文献。它是传统的文献形式,便于阅读和流传,但存贮密度小、体积大,不便于管理和长期保存。缩微文献(Microform)是利用光学技术以缩微照相为记录手段,将信息记载在感光材料上形成的文献,如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特点是存贮密度大、体积小,便于保存和传递,但必须借助专门的设备才能阅读。世界上许多文献信息服务机构都将欲长期收藏的文献制成缩微品加以保存。电子文献(Electronic Document)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到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的文献,也称机读型文献。目前电子型文献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如各种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联机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网络新闻(如Usenet,Mailing list,BBS)、光盘数据库等。特点是信息存储量大,出版周期短、易更新,传递信息迅速,存取速度快,可以融文本、图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于一体,信息共享性好、易复制,但必须利用计算机才能阅读。音像文献(Audio-Visual Document)是采用录音、录像、摄影、摄像等手段,将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记录在光学材料、磁性材料上形成的文献,也称视听型文献,如音像磁带、唱片、幻灯片、激光视盘等。特点是形象、直观,尤其适于记录用文字、符号难以描述的复杂信息和自然现象,但其制作、阅读需要利用专门设备。

载体类型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