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怎样做好一名编辑

发布时间:

怎样做好一名编辑

要集合大家的优点,多看多读多写

其工作的内涵、实质和一般原理等,既然是编辑,那么它也应该和一般的编辑相同。 至于具体的操作、工作程序、工艺流程以及所需要的技能等,因为它是网络编辑,所以可能其的具备的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网络操作等要比一般编辑人员要高得多。 还没有听说国家有网络编辑员的考试,这可能要同的应聘的网站联系,接受他们的考试或面试吧。 就我所知给予答复,希望能让您满意。 网络编辑职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网络编辑员》分为网络编辑员、助理网络编辑师、网络编辑师和高级网络编辑师四个等级。四个等级的培训鉴定工作将陆续开展,目前已经推出助理网络编辑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的 培训鉴定。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以报名参加网络编辑国家职业资格鉴定: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助理网络编辑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者。 (2)取得本职业网络编辑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者。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者。 (4)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者。

马未都:我只用了73天,就由一个工人,转变成了一名编辑

怎样做一名编辑

一、懂得基本的基本的业务。掌握基本的业务流程、相关理论,免得人家说你外行,混子。 二、掌握相关技术。包括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的基本操作。要不你怎么派任务和具体要求技术干活。有时候编辑也要亲自上机。 三、有关节目和栏目的开拓性思考,这个很难说什么程度好。但你要有自己的深入思考和独特之处。 四、深入生活,了解需求。有方向性,有针对性才能有市场。 五、要不停地学习和涉猎不同的艺术领域。用做艺术的水准要求自己,在市场和艺术,时间和精细,条件局限和精益求精之间寻求平衡。 追问: 基本的基本的业务是 ? 我 说的是文学编辑! 回答: 文学编辑和视频的有不同之处。但 文字编辑 的指导性意见份量更大。你要掌握好的基本业务主要是 新闻学 、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现在的文字编辑对网络传播和 新闻编辑 你要多学习,现在虽然有了一些理论探讨但网络的一些实际情况往往比理论来的更快更和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如果外语好可以试着去看看国外的一些介绍和研究。文字编辑更要注重特色和深度。

每年十月有个编辑资格证书考试,全国统一的有了这个证书然后去应聘新闻出版单位喽~一般需要研究生学历,比较常见的专业有新闻专业,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法学专业,财经专业等等,如果学工科的可以去科技出版社什么的试试~综合性出版社比较多的是文科类专业另外现在的出版社也是市场经济,每个编辑要完成经济指标,所以除了专业知识及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外,最好有些策划能力及营销能力

学历及专业方面:很多专业啊,比如: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外语类专业等等,这些都可以。至于编辑的就业前景,反正我在这个圈子里都混这么多年了,说句心理话就是饿不死,但也不吃饱。凑合着活着。你要在编辑这个行业里混,第一要文笔好,什么样的稿子拿上手就能写,什么样的内容你都可以策划出像样的东西,你喜欢写的你能写,你不喜欢写的你也得能写。这个本事不是人人都有的,不经历过这些你肯定没法混。第二懂的东西要多,设计、印刷、摄影样样都要拿得起,不说是专业级的,也得拿得出手,懂点东西,这个只有工作了才会有机会学,学校里肯定不会教你这个的。我自己带实习生有这种感觉,往往都是缺这个缺那个,文笔也一般。这个圈子就是磨砺人,越来越熟,越来越会吹。的确,现在很多报纸杂志有分记者,编辑职位。这并不代表编辑不需要写稿,记者只负责写稿。如果一个编辑自己的文章都写不好,还怎么去改人家记者的文章呢?所以,编辑也好记者写好,人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必需的。我从实习开始就一直从事平面媒体采编的工作。写稿基础能力不可少,不管什么样的选题,什么样的新闻,写稿无障碍。跟你说,报社的记者和编辑职位是互生的。一般,除开实习以外,一般就是先是记者,然后升职成资深记者或编辑,然后再是版面编辑/栏目编辑,最后的话开始升到编辑部主任,一点一点的升。除开写稿好外,编辑需要有良好的改稿能力,能对文字句句斟酌,除了错字以外,还要看一些细节话的东西,完善记者的稿件。拿我们杂志来说,发稿和改稿过程中有硬性的错误,是要罚钱的,这些错误包括错字,语句不通顺等等。作为编辑,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排面布局或者图片协调方面的工作,更多的会跟美术编辑作大量的沟通。这之中包括完稿过程中的一些删改问题(由于版面的关系,可能到完稿后会排不下,或者还差字,这种情况编辑就要适当的根据美编的要求进行一些细部修改。)英语能力肯定是需要的,因采稿子的过程中,谁都不能保证你采访的对象不是老外。如果老外的话,你就需要用英语跟对方沟通。另外,即使不是采访,平时为了版面好看,或者栏目需要,也会对一些句子,词汇进行外语翻译。有些至于会开通英语双语文章,虽然有专门的外语编辑,但是到了文字编辑这边,仍然会自己过一篇,看看对方翻译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原稿的内容。5,相关证件的话是有的,不过这些证件一般不对非本行业人事开放。比如记者证,编辑证。这些都是需要你在职的情况下,根据你工作的年限,企业或者机构按排你培训或者考试,获得这些证件。普通话这个你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考,但这个证书一般报社杂志社不是特别强调。如果你要是做的是杂志编辑,还需要一些印刷包装之类的知识,熟悉杂志的纸张,印刷的效果,采用的颜调和风格,帮助美术编辑处理图片。目前来说杂志报社已经很少有用手稿工作的习惯了,都是用电脑进行编写稿件的。除非是校对,那么,他会看到打印出来的稿件,直接在打印稿上校对稿件。

怎样做一个好编辑

报业的市场化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对采编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编辑工作?在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除了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外,还要创新编辑理念,增强策划意识、读者意识和精品意识,力求编出读者喜闻乐见的精美版面。一、增强编辑的策划意识。从传统意义上说,编辑就是“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换言之“成稿加工”就是编辑的任务。然而,现代编辑的内涵应该更深,绝不能囿于“成稿加工”,而要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运筹和创意,编辑的劳动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夫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编辑的策划不仅仅表现为编辑对版面内容及其形式的谋划,而且在更深层次上,反映了报纸及版面栏目规划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定位,体现了在宏观文化背景下编辑对策划对象的思想引导。具体地说,编辑的策划主要有三种。一是栏目策划。栏目是版面的灵魂。各个版面上不同定位、不同特色、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栏目,犹如报纸的一个个支点,形成了报纸的特色和个性。因此,编辑根据栏目的设置要求,在认真筛选与栏目相对应的好稿优稿外,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栏目创新。如在“商贸资讯”版面,“商贸时评”栏目根据商贸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刊发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文章,并增加刊发的密度,增强了报纸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吸引了读者的关注。二是选题策划。要将版面和栏目办出鲜明的个性,编辑要根据版面的定位,并针对自己的读者对象,作一些选题策划。编辑的选题策划要求编辑胸怀大局,站在有利于做好市委市府中心工作的高度,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出发,来观察和分析事物,凸现新闻价值,并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从孤立的现象中总结出事物的普遍规律,敏锐地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并予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如义乌市场是全国商品市场的窗口和晴雨表,极具典型性,因此,透视它的发展趋势,对小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乃至于经济学者了解并研究商品市场及整个商贸业的走势都具有积极意义。对此,去年下半年,商贸版面策划并刊发的“中国小商品城优势行业透视系列报道”,收效较好。三是组版策划。编辑将各类稿件组成一个版面时,也要予以创新,因为不同的稿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组合,效果就不一样,经过编辑精心组合的版面所产生的整体效应,远远超过原作各个单体的总和。如1月18日,8名自行前往伊拉克务工的中国工人在伊遭伊拉克武装分子绑架,这一事件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问题。1月19日,新华社有大量有关这一事件的消息,在编辑时,我选择了中国领导人关心伊拉克被挟持的中国公民安全、商务部提醒出国经商务工人员注意人身安全、家乡人民万分焦急等四则具有代表各个方面情况的稿件集束刊发,效果较好,也避免了雷同。二、增强编辑的读者意识。读者的需求是报纸生存的依据。《浙江日报》原总编江坪说:“心向读者,为读者服务,是办报的出发点与归宿。”作为“新闻产品”推向市场前的最后加工者,编辑与读者离得最近。因此,为使新闻稿件能够“钩”住读者,让读者乐于阅读,这就要求编辑心中时刻必须装着读者。在选稿时,就要根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以读者的需求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尺。同时,要运用编辑手段,努力提高稿件质量。首先,在改稿时,要把最具新闻价值的信息“拎”出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其次,要增强文章的“易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样化,读者的选择意识越来越强,在编辑时要想办法方便读者阅读,从而吸引读者。如在编辑篇幅较长的稿件时,可以采取在文章的前面加一段提要式的引言,增强导读功能和阅读兴趣,同时,给文章加小标题,以方便阅读。三、增强编辑的精品意识。报纸的质量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其中,编辑对稿件的选择、修改到版式的设计是否精益求精也是决定报纸质量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在内容上,要按照“三贴近”的原则予以精选,从大的方面讲,首先是注重头条的选择,要不拘一格选头条。其次,一个版面力求选一张新闻姓强、构思独特的好照片。第三,要注重编辑质量,努力做到“语不惊人誓不休”。如要注重标题的制作,努力克服一般化的倾向。在形式上,要注重版式的设计。纵观国内报业,目前市场竞争力居前或发展势头很好的报纸,绝大多数有一个能充分体现报纸风格的版式。如充分运用黑白艺术显得浓眉大眼抢人眼球的《北京青年报》富有个性等。因此,在设计版式时,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合理运用线条等,美观大气。另外,精品意识还要求编辑杜绝差错,包括人名、地名、错别字等。

如何做好一名编辑

想要成为一名编辑,一定要具备的就是信息的梳理能力,获取后是梳理分类,哪些时效性,哪些深度性。这点对于写文章来说很重要。如何从海量的网络中搜集到行业相对应的资料,这个技能掌握的好的话,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个人觉得,要成为一个好编辑之前,你得先是个好记者。如果你自己都不会写文章,怎么做编辑去修改别人的文章。你看到一篇不太满意的文章,要分析出来它的问题在哪里,比如是选取的角度不对,没有选到可以抓取眼球的新闻点,还是标题不够吸引人,还是文章语言太过于啰嗦,还是根本就没有用新闻的语言,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你在做记者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

我认为想要成为一名编辑,必须具备的一个职能就是写作可以多看一些书籍,多借鉴一下,文人墨客都是怎么样使自己的文字变得更加的优美,怎么样把一个故事线变得十分的顺畅,等你具备一个非常好的写作能力的时候就可以成为一名编剧了。

怎样做好编辑工作

较好的文字功底,基本的电脑知识,还有图片处理,图文排版技能,更高要求的还有专题策划能力,网站建设等等。

每年十月有个编辑资格证书考试,全国统一的有了这个证书然后去应聘新闻出版单位喽~一般需要研究生学历,比较常见的专业有新闻专业,中文专业,历史专业,法学专业,财经专业等等,如果学工科的可以去科技出版社什么的试试~综合性出版社比较多的是文科类专业另外现在的出版社也是市场经济,每个编辑要完成经济指标,所以除了专业知识及扎实的文字基本功外,最好有些策划能力及营销能力

学历及专业方面:很多专业啊,比如:汉语言文学、编辑出版学、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外语类专业等等,这些都可以。至于编辑的就业前景,反正我在这个圈子里都混这么多年了,说句心理话就是饿不死,但也不吃饱。凑合着活着。你要在编辑这个行业里混,第一要文笔好,什么样的稿子拿上手就能写,什么样的内容你都可以策划出像样的东西,你喜欢写的你能写,你不喜欢写的你也得能写。这个本事不是人人都有的,不经历过这些你肯定没法混。第二懂的东西要多,设计、印刷、摄影样样都要拿得起,不说是专业级的,也得拿得出手,懂点东西,这个只有工作了才会有机会学,学校里肯定不会教你这个的。我自己带实习生有这种感觉,往往都是缺这个缺那个,文笔也一般。这个圈子就是磨砺人,越来越熟,越来越会吹。的确,现在很多报纸杂志有分记者,编辑职位。这并不代表编辑不需要写稿,记者只负责写稿。如果一个编辑自己的文章都写不好,还怎么去改人家记者的文章呢?所以,编辑也好记者写好,人良好的写作能力是必需的。我从实习开始就一直从事平面媒体采编的工作。写稿基础能力不可少,不管什么样的选题,什么样的新闻,写稿无障碍。跟你说,报社的记者和编辑职位是互生的。一般,除开实习以外,一般就是先是记者,然后升职成资深记者或编辑,然后再是版面编辑/栏目编辑,最后的话开始升到编辑部主任,一点一点的升。除开写稿好外,编辑需要有良好的改稿能力,能对文字句句斟酌,除了错字以外,还要看一些细节话的东西,完善记者的稿件。拿我们杂志来说,发稿和改稿过程中有硬性的错误,是要罚钱的,这些错误包括错字,语句不通顺等等。作为编辑,可能还会涉及一些排面布局或者图片协调方面的工作,更多的会跟美术编辑作大量的沟通。这之中包括完稿过程中的一些删改问题(由于版面的关系,可能到完稿后会排不下,或者还差字,这种情况编辑就要适当的根据美编的要求进行一些细部修改。)英语能力肯定是需要的,因采稿子的过程中,谁都不能保证你采访的对象不是老外。如果老外的话,你就需要用英语跟对方沟通。另外,即使不是采访,平时为了版面好看,或者栏目需要,也会对一些句子,词汇进行外语翻译。有些至于会开通英语双语文章,虽然有专门的外语编辑,但是到了文字编辑这边,仍然会自己过一篇,看看对方翻译的内容是不是符合原稿的内容。5,相关证件的话是有的,不过这些证件一般不对非本行业人事开放。比如记者证,编辑证。这些都是需要你在职的情况下,根据你工作的年限,企业或者机构按排你培训或者考试,获得这些证件。普通话这个你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考,但这个证书一般报社杂志社不是特别强调。如果你要是做的是杂志编辑,还需要一些印刷包装之类的知识,熟悉杂志的纸张,印刷的效果,采用的颜调和风格,帮助美术编辑处理图片。目前来说杂志报社已经很少有用手稿工作的习惯了,都是用电脑进行编写稿件的。除非是校对,那么,他会看到打印出来的稿件,直接在打印稿上校对稿件。

怎样当好财经记者 中国今天的媒体市场面临开放、传媒竞争日趋激烈。其中,杂志是一个主战场。而财经管理类杂志,更是现在的热中之热。由于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媒体,所以汇集了不少优秀的记者和编辑。在一份优秀的财经杂志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称得上一名合格的财经记者,能够为读者带来具有趣和有深度的报道呢?我用例子来说明问题。比如,财经类的杂志主要以深度报道经济新闻事件和人物为主,经常会涉及到对财经问题分析。在这些报道中,记者的身份是一名报道者呢,还是一位财经问题专家?我想这个问题会让很多初涉财经报道的记者感到困惑。 我认为财经记者不是专家,也没有必要成为专家。但这并不表示财经记者不需要专业知识。相反,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一些商业常识应是财经记者的必备。当然,对这些相关知识的掌握不必如专家那样深奥,但必须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够面对复杂多样的财经新闻,做到成竹在胸。财经记者与专家的另一个区别在于,记者必须具备过人的沟通技巧,而专家潜心钻研学术问题,大多在理论研究中具有丰富经验,但是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往往使用专业语言,以照顾他们的交流对象。财经记者应该能够用浅显而生动的语言,将专家高屋建瓴的评析和深奥的理论深入浅出"翻译"给读者,使各类经济问题比如股市行情、经济趋势、企业管理等变得浅显易懂,普通读者获取信息就会没有障碍。如果在新闻报道中总是充斥"平衡记分卡"、"竞合"等专业术语,无疑将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乐趣。其实,大多数读者接触各类财经问题的重要渠道,就是通过媒体这个桥梁,因此,优秀的财经记者往往会产生比专家更大的影响力。《财富》、《福布斯》、《商业周刊》等优秀的财经期刊虽然风格不尽相同,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把商业大事用平实、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优秀的财经记者应将与读者的"有效"沟通视为必备的技巧。能做到这一点,我相信具备了一名优秀的财经记者的基本素质。 财经记者不一定是作家,不求过度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尤其是处于你们现在的阶段,多学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做到把基本事实表达清楚就可以。一些刚涉足新闻领域的记者可能会为使自己的文章更有可读性而过多借助于文学手段的表达,导致财经报道丧失严谨。其实,对于任何记者而言,第一重要的不是花哨的写作,而是做到客观真实。而对于财经记者,这一要求更高一些。 财经记者也不是教师。现在还有一个误区,一些财经记者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忘记了读者的需求主要是对信息的了解,不是来听你讲课。你没必要在分析一个企业时,张口"根据科斯定律如何如何",闭口"波特的竞争力说告诉我们怎样怎样"。当然,这样的财经记者比起不具备这些知识的来说,是进了一步。但读者也是很反感的。可能也只有记者和编辑同行自己会喜欢。高高在上,总是想着教育别人,不会平等地与人交流,是无法成为好记者的。 财经记者也不是评论家。记者主要的是忠实记录事实,更多的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介入者,不要总是喜好发表所谓权威的言论。 财经记者不是"无冕之王"。财经记者应该正视自己的社会地位。有读者才会有记者,记者的地位是读者赋予的,不是新闻界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至高无上"。如果不能清醒地看待自己,就有可能变得"自恋"(全场笑声)。 我还想再次强调一下沟通技巧的问题,因为它在记者的采访报道中很重要。其实,记者在新闻机构中的地位并不高,他的作用在于为媒体的报道提供最基本的素材。但作为高端杂志的财经记者,必须经常和一些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专家、分析师、官员等专业人士打交道,这就需要记者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既要说服被采访者接受你的采访,又要在写作中向普通读者靠拢。 沟通技巧还表现在与编辑的交流上。编辑是记者的领导。好的杂志中,通常编辑和记者都有各自明确的责权范围,所以记者应学会在尊重、服从编辑的基础上说服编辑的技巧,共同寻找最合适的报道方式。 财经记者的外语能力自不必说,外语能帮助记者在基础调研、学习中取胜,也是采访的利器。这一点将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 金钱或许也是财经记者面临的一大诱惑。由于经常性接触到营利性的组织机构,一些记者难免会为了私利希望对方提供某种经济上的"好处"(如红包,过度的招待或者证券业的内幕消息)。当然,这并仅仅是是记者本身的问题。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好的记者是不屑于此道的。记者这个职业基本不是赚钱的职业,世界各国大多如此。基本的动力是兴趣和责任感。这一点,希望大家在择业时能有所考虑。 对于财经记者而言,写作是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我认为以下几方面尤其值得你们注意: *尽量避免出现专业词汇,才能增加报道的可读性。当然,这需要建立在对所采访的东西有足够把握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财富》经常报道通用的韦尔奇,基本上没用过"6SIGMA",最多也就是说他推行有名的QUALITY PROGRAM。 *对于新闻事实要多方求证,向合适的第三方求证。国内的财经报道多为"录音",要么就是记者自己瞎评论,或者找错求证对象,如找经济学家去评价企业,找管理学者谈国家经济政策。国外财经报道中用的比较多的应该是专业分析师,这些人多在研究机构、咨询公司、金融机构工作。 *数字说明一切,财经记者必须对数字敏感。但数字也有欺性。国外有LIES, DAMNED LIED AND STATISTICS 之说。不会用数字,你的报道很难让高端读者接受。 *以企业的标准去报道企业,不能以个人好恶和流行道德标准来报道。比如,安然的问题,既要管理层贪婪和缺乏道德的一面,也要看到安然在创新方面的成功一面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