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之间竞争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上,而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展现。如何组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各界的关注所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构成及其包涵的要点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多个层面构成 (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开发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形成自己的人力积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企业决策后应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 (3)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它涉及企业营销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统一、高效。它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信息传递、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 (5)市场应变能力。客观环境时时都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应能力,保持经营方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若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某项技术的发明、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企业就必须迅速、准确地拿出一套应变的措施和办法,把可能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涵的要点 (1)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尽管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将其定义为学识,实际上也指的是公司拥有的资源和能力。 (2)核心竞争力不是所有的资源和能力,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尽管核心竞争力不是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但是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3)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与公司资源和能力的内在价值有关,即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为顾客提供更高的整体价值或提供独特的价值。 (4)从竞争角度来看,区分能够为顾客提供与众不同价值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与提供更高整体价值的资源和能力是有深远意义的。 因此,竞争并不只意味着超过竞争对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战略,就是与对手区别开来,这对大型企业有指导意义,对中小企业更具意义。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
“以人为本,一诺千金”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时的服务理念。“机制引才、制度用才、环境留才、培训育才”,是我进太平保险前上的第一次企业文化启蒙课,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国保险报》刊登的招聘广告后,怦然心动想要加盟太平保险的理由。一那个时候,保险行业招聘广告很少。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市场上只有中国人保、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两家主体。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两家公司。但由于当时金融保险业没有放开,行业员工收入待遇又不错,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国人保分业经营的一段时期,在人员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员或负增长,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记得在1995年中国平安保险由区域性的保险公司,转而成为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后,曾在《中国保险报》上整版刊登过两次招聘广告,当时在业内还曾轰动一时。初创时期的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的关键岗位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中国人保。我当时在中国人保甘肃分公司计划处工作。我的领导和同事匡继祖、毕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广告后,相继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尽管1996年国内新批设了新华、泰康、华安、永安四家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但总体上不影响分业经营以后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市场的垄断地位。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活跃程度还是不够。但业内人员的流动则开始多了起来。中国平安保险1995年从海外开始引进人才,特别是在寿险业,对台湾的人才情有独钟,1999年专门推出了引进外部人才的“龙腾计划”。由此始,中国平安保险开始走上了与国际接轨,快速发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点之一是被认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团队。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的。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如果发生大的火灾,厂房和原料被毁,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乐仍然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二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保险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国加入WTO,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它1929年创立于上海,1956年到海外经营,2001年重返故里,是国内历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险公司。原来担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杨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针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实际和国内保险市场情况,决定太平保险到国内复业。而当时正值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各国,各国均伤痕累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保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在国家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回归国内,开始耕耘国内保险市场。经过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太平保险、太平人寿保险、太平养老保险、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太平人寿保险借银行保险渠道,开拓了一片新市场。太平保险2013年12月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可以说成绩不菲。三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简历。在我的简历投出3个月后,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从深圳太平保险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有礼貌的询问我是否有时间到深圳参加一个面试。正好6月底人保总公司组织我们到香港去参加培训,我就答应借这个机会去一下太平保险。7月的一个夜晚,我们过站深圳,在晚风习习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险的霓虹灯在闪烁。这时我心里突然升起一阵暖意。在香港培训的时间是短促而丰富的。接待并组织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是1996年国内保险进行分业经营后,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立出来的。因此,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培训部的同志见面后,双方都十分亲切。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与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的中高层进行了座谈交流。良好的工作环境、紧张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无不紧紧的吸引着我。交流的结果使我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加盟太平保险的决心。从香港回到深圳后,我联系了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他们的安排下,我来到了位于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17楼——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的总部。当时江苏大厦一带并不繁华,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分现代。深圳CBD,市政府、音乐厅、图书馆、深圳书城均落户于此。当时面试我的有:总经理室分管人力资源部的陈永新助理总经理(已经因病过世)、时任市场部的罗海平总经理(第一届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论坛暨现代保险功能研讨会策划者、现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曹晓润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的孙丰收副总经理、孙虎(太平保险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和工作人员王可。在提了几个问题后,让我用5分钟的时间,就中国保险市场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一课题做准备,演讲时间10分钟。我在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演讲,或许演讲的内容也打动了在场的人,面试还是很顺利的。此后,我见了陈锦魁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原来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细的问了我几个有关业务和保险法方面的问题。最后一关齐志强副总经理面试我后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后来加盟太平保险后,我还与齐志强副总经理就第一次太平车险制度改革进行过探讨。人力资源部本来还安排当时的姜宜道总经理面试我,但姜总当时在香港,听了人力资源部的介绍后,就同意我进入太平保险。通过参加这次面试,太平保险认真、务实,对面试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会上,时任人力资源部孙丰收副总经理向当时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介绍我时,说我是当时进太平保险时面试最为严格的。太平保险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由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支持,从2004年起,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和时任人力资源部陈晓燕总经理的主持下,组织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人员到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海外机构进行学习,这对太平保险国内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了“培训育才”的人本理念。2005年初,有一位应聘太平保险的高级管理人员指着公司17楼的文化墙对我说:“你知道你们公司吸引我的是什么吗?是‘诚信、奉献、和谐、分享’这一经营理念中的‘分享’,它让我莫名的感动。”2007年,时任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的罗海平,在讨论《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时,说到“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基层公司员工的骨髓中,可见公司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大。四当然,太平保险的企业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不断丰富的。例如当时复业提出的“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经营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不再提倡。“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是太平保险复业时最初所倡导的公司经营理念之一。每当登陆公司老OA时,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虽然这一理念现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至今仍不能忘却。据说这一经营理念颇遭非议,最主要的争议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约是没有鼓励公司员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而是倡导大家贪图享乐。可能由于理解不同,因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吧!但对于这一经营理念,我有着我自己的看法。我对“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实现自我。公司在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后,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的平台,规划人生未来,并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则是人们更好工作的动力。记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间,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档经济节目,大约是讲在西方企业当中正逐渐流行在茶水间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时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往来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时间里,大家可以不约而同地到茶水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互相沟通,启迪思维,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于是我结合当时公司的工作实际,以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提交给原来工作过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则是有员工提出基层公司的同志在不辞辛苦的收取保费,而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喝着咖啡工作,有点贪图享受。西方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本土遭到狙击。到太平保险工作后,当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间时,欣喜不已。茶水间摆放的电脑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报纸可以随意翻阅,告示牌帖着公司这两天要进行的重大活动,一切都给人新鲜的感觉。原来所提的建议在这里却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一切无不透露出海归公司的活力。还记得公司最初拍摄反映公司的企业文化记录片。在17楼大会议室,摄影师让水险部姜琳端着一杯饮料,让我翻着一本杂志,然后面对深圳蓝蓝的天和绿绿的莲花山取了景头,至今想来都让人难以忘怀!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经营到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境界,这个公司的未来前景无疑是非常辉煌的。当然残酷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企业会有如此浪漫,但我觉得一个企业应向这样一个目标努力。除这一经营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还有“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诚信立司、效益兴司、专业治司、合力强司”的管理理念。时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冯晓增董事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都在深刻的影响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广大员工。我想,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让人过目难忘,影响如此深远,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险经过80余年以来的持续创造、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历代太平保险人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2008年,根据时任太平保险董事长沈南宁同志的倡议,在罗海平副总经理的主持下,时任战略管理部王文辉总经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起草并印发了《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经营以来,第一次发布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对推进太平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想来,中国保险和太平保险近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险的重要因素。上海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讨论会上讲“10年后,中国险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的问题时,说了两点,其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二是企业的保险文化。从现在来看,此言不虚。对于以上两点,我也是一个拥护者。因为在深圳太平保险工作的这些年间,我对以上两点,特别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有体会。因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没有一种文化传递的感受是相同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好奇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国排在了第几吗?一起来看看吧~排名前列的保险公司除了中国平安还有哪些?平安保险有人寿、养老、产险三块业务,我们着重讲下人寿保险的业务。一、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实力如何?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于2002年深圳挂牌成立,平安人寿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非常重要的一员。一直到2017年底,平安人寿的注册资本已经突破了300亿。全国共设有超过40家分公司,并且拥有超过3000个营业网点,在这些公司中,仅寿险代理人就高达138万人。在财富2019中国五百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平安排到了第四名。我们直接看图。行业巨头中国人寿在第十一位。区别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拿其他保险公司做比较的话,中国平安的综合来说领先还是比较多的,这么夸张的经济实力,足以让我们消费者很安心。二、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如何?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在我们需要保险金时,偿付给我们保险费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评定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评价标准,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要高于50%,而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要高于100%。如图所见,可以直观地看出平安公司的偿付率等数据。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这些都不难看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实力的强大。三、服务评级基于对保险公司全部业务流程的充分调查,银保监会对此进行总体评价,服务评级被定为A、B、C、D四大类一共10级。中国平安斩获了A级的超高评价,在行业中也是很少有的。四、说了这么多,平安人寿到底卖什么产品呢?平安人寿主要经营的是车险、理财储蓄险、重疾险、少儿险等等多个方向。我们一起看图。这上面都是比较热门的产品,关于详细内容,我先给给大家推荐3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充分了解平安的产品。平安福怎么样?网上都说「平安大小福星」不好,是真的吗?网上都说「平安e生保」不好,是真的吗?望采纳!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公司”,“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公司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2318和601318。
“以人为本,一诺千金”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时的服务理念。“机制引才、制度用才、环境留才、培训育才”,是我进太平保险前上的第一次企业文化启蒙课,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国保险报》刊登的招聘广告后,怦然心动想要加盟太平保险的理由。一那个时候,保险行业招聘广告很少。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市场上只有中国人保、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两家主体。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两家公司。但由于当时金融保险业没有放开,行业员工收入待遇又不错,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国人保分业经营的一段时期,在人员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员或负增长,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记得在1995年中国平安保险由区域性的保险公司,转而成为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后,曾在《中国保险报》上整版刊登过两次招聘广告,当时在业内还曾轰动一时。初创时期的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的关键岗位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中国人保。我当时在中国人保甘肃分公司计划处工作。我的领导和同事匡继祖、毕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广告后,相继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尽管1996年国内新批设了新华、泰康、华安、永安四家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但总体上不影响分业经营以后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市场的垄断地位。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活跃程度还是不够。但业内人员的流动则开始多了起来。中国平安保险1995年从海外开始引进人才,特别是在寿险业,对台湾的人才情有独钟,1999年专门推出了引进外部人才的“龙腾计划”。由此始,中国平安保险开始走上了与国际接轨,快速发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点之一是被认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团队。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的。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如果发生大的火灾,厂房和原料被毁,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乐仍然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二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保险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国加入WTO,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它1929年创立于上海,1956年到海外经营,2001年重返故里,是国内历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险公司。原来担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杨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针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实际和国内保险市场情况,决定太平保险到国内复业。而当时正值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各国,各国均伤痕累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保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在国家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回归国内,开始耕耘国内保险市场。经过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太平保险、太平人寿保险、太平养老保险、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太平人寿保险借银行保险渠道,开拓了一片新市场。太平保险2013年12月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可以说成绩不菲。三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简历。在我的简历投出3个月后,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从深圳太平保险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有礼貌的询问我是否有时间到深圳参加一个面试。正好6月底人保总公司组织我们到香港去参加培训,我就答应借这个机会去一下太平保险。7月的一个夜晚,我们过站深圳,在晚风习习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险的霓虹灯在闪烁。这时我心里突然升起一阵暖意。在香港培训的时间是短促而丰富的。接待并组织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是1996年国内保险进行分业经营后,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立出来的。因此,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培训部的同志见面后,双方都十分亲切。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与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的中高层进行了座谈交流。良好的工作环境、紧张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无不紧紧的吸引着我。交流的结果使我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加盟太平保险的决心。从香港回到深圳后,我联系了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他们的安排下,我来到了位于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17楼——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的总部。当时江苏大厦一带并不繁华,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分现代。深圳CBD,市政府、音乐厅、图书馆、深圳书城均落户于此。当时面试我的有:总经理室分管人力资源部的陈永新助理总经理(已经因病过世)、时任市场部的罗海平总经理(第一届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论坛暨现代保险功能研讨会策划者、现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曹晓润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的孙丰收副总经理、孙虎(太平保险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和工作人员王可。在提了几个问题后,让我用5分钟的时间,就中国保险市场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一课题做准备,演讲时间10分钟。我在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演讲,或许演讲的内容也打动了在场的人,面试还是很顺利的。此后,我见了陈锦魁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原来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细的问了我几个有关业务和保险法方面的问题。最后一关齐志强副总经理面试我后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后来加盟太平保险后,我还与齐志强副总经理就第一次太平车险制度改革进行过探讨。人力资源部本来还安排当时的姜宜道总经理面试我,但姜总当时在香港,听了人力资源部的介绍后,就同意我进入太平保险。通过参加这次面试,太平保险认真、务实,对面试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会上,时任人力资源部孙丰收副总经理向当时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介绍我时,说我是当时进太平保险时面试最为严格的。太平保险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由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支持,从2004年起,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和时任人力资源部陈晓燕总经理的主持下,组织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人员到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海外机构进行学习,这对太平保险国内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了“培训育才”的人本理念。2005年初,有一位应聘太平保险的高级管理人员指着公司17楼的文化墙对我说:“你知道你们公司吸引我的是什么吗?是‘诚信、奉献、和谐、分享’这一经营理念中的‘分享’,它让我莫名的感动。”2007年,时任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的罗海平,在讨论《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时,说到“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基层公司员工的骨髓中,可见公司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大。四当然,太平保险的企业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不断丰富的。例如当时复业提出的“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经营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不再提倡。“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是太平保险复业时最初所倡导的公司经营理念之一。每当登陆公司老OA时,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虽然这一理念现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至今仍不能忘却。据说这一经营理念颇遭非议,最主要的争议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约是没有鼓励公司员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而是倡导大家贪图享乐。可能由于理解不同,因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吧!但对于这一经营理念,我有着我自己的看法。我对“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实现自我。公司在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后,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的平台,规划人生未来,并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则是人们更好工作的动力。记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间,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档经济节目,大约是讲在西方企业当中正逐渐流行在茶水间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时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往来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时间里,大家可以不约而同地到茶水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互相沟通,启迪思维,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于是我结合当时公司的工作实际,以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提交给原来工作过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则是有员工提出基层公司的同志在不辞辛苦的收取保费,而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喝着咖啡工作,有点贪图享受。西方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本土遭到狙击。到太平保险工作后,当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间时,欣喜不已。茶水间摆放的电脑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报纸可以随意翻阅,告示牌帖着公司这两天要进行的重大活动,一切都给人新鲜的感觉。原来所提的建议在这里却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一切无不透露出海归公司的活力。还记得公司最初拍摄反映公司的企业文化记录片。在17楼大会议室,摄影师让水险部姜琳端着一杯饮料,让我翻着一本杂志,然后面对深圳蓝蓝的天和绿绿的莲花山取了景头,至今想来都让人难以忘怀!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经营到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境界,这个公司的未来前景无疑是非常辉煌的。当然残酷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企业会有如此浪漫,但我觉得一个企业应向这样一个目标努力。除这一经营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还有“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诚信立司、效益兴司、专业治司、合力强司”的管理理念。时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冯晓增董事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都在深刻的影响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广大员工。我想,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让人过目难忘,影响如此深远,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险经过80余年以来的持续创造、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历代太平保险人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2008年,根据时任太平保险董事长沈南宁同志的倡议,在罗海平副总经理的主持下,时任战略管理部王文辉总经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起草并印发了《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经营以来,第一次发布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对推进太平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想来,中国保险和太平保险近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险的重要因素。上海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讨论会上讲“10年后,中国险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的问题时,说了两点,其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二是企业的保险文化。从现在来看,此言不虚。对于以上两点,我也是一个拥护者。因为在深圳太平保险工作的这些年间,我对以上两点,特别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有体会。因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没有一种文化传递的感受是相同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1988年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金融保险企业,开办全国性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家保险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是我国三大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主要经营发展指标已跃居全国第二位。 马鞍山支公司于1996年1月经安徽省人民银行批准成立,2月正式营业。几年来,公司恪守和奉行“信誉第一,效率第一,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全面开展保险承诺服务,为我市数百家企业二十亿元财产和近二十万人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公司产、寿险迅速、公平、准确地为客户理赔,赢得了广大保户的赞誉与信赖。 公司产险主要业务:财产保险业务是平安的基础之一,包括财产损失险
中国平安保险公司是1988年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金融保险企业,开办全国性保险和国际再保险业务。分支机构遍及全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家保险机构建立了业务联系,是我国三大综合性保险公司之一。主要经营发展指标已跃居全国第二位。 马鞍山支公司于1996年1月经安徽省人民银行批准成立,2月正式营业。几年来,公司恪守和奉行“信誉第一,效率第一,客户至上,服务至上”的服务宗旨,全面开展保险承诺服务,为我市数百家企业二十亿元财产和近二十万人提供了各类保险保障。公司产、寿险迅速、公平、准确地为客户理赔,赢得了广大保户的赞誉与信赖。 公司产险主要业务:财产保险业务是平安的基础之一,包括财产损失险
学霸说保险,专注保险测评!好奇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在全国排在了第几吗?一起来看看吧~排名前列的保险公司除了中国平安还有哪些?平安保险有人寿、养老、产险三块业务,我们着重讲下人寿保险的业务。一、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实力如何?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于2002年深圳挂牌成立,平安人寿是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的非常重要的一员。一直到2017年底,平安人寿的注册资本已经突破了300亿。全国共设有超过40家分公司,并且拥有超过3000个营业网点,在这些公司中,仅寿险代理人就高达138万人。在财富2019中国五百强企业排行榜中,中国平安排到了第四名。我们直接看图。行业巨头中国人寿在第十一位。区别不是很大。如果我们拿其他保险公司做比较的话,中国平安的综合来说领先还是比较多的,这么夸张的经济实力,足以让我们消费者很安心。二、平安人寿的偿付能力如何?偿付能力是保险公司在我们需要保险金时,偿付给我们保险费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银保监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评定有两个比较重要的评价标准,即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要高于50%,而且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要高于100%。如图所见,可以直观地看出平安公司的偿付率等数据。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了,这些都不难看出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实力的强大。三、服务评级基于对保险公司全部业务流程的充分调查,银保监会对此进行总体评价,服务评级被定为A、B、C、D四大类一共10级。中国平安斩获了A级的超高评价,在行业中也是很少有的。四、说了这么多,平安人寿到底卖什么产品呢?平安人寿主要经营的是车险、理财储蓄险、重疾险、少儿险等等多个方向。我们一起看图。这上面都是比较热门的产品,关于详细内容,我先给给大家推荐3篇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充分了解平安的产品。平安福怎么样?网上都说「平安大小福星」不好,是真的吗?网上都说「平安e生保」不好,是真的吗?望采纳!
“以人为本,一诺千金”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时的服务理念。“机制引才、制度用才、环境留才、培训育才”,是我进太平保险前上的第一次企业文化启蒙课,也是我在2001年看到《中国保险报》刊登的招聘广告后,怦然心动想要加盟太平保险的理由。一那个时候,保险行业招聘广告很少。因为上世纪80年代初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后,市场上只有中国人保、新疆兵团保险公司两家主体。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增加了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两家公司。但由于当时金融保险业没有放开,行业员工收入待遇又不错,因此即使到了1996年,中国人保分业经营的一段时期,在人员入司上基本上也是零增员或负增长,只有出口,没有进口。记得在1995年中国平安保险由区域性的保险公司,转而成为全国性的保险公司后,曾在《中国保险报》上整版刊登过两次招聘广告,当时在业内还曾轰动一时。初创时期的中国太平洋和中国平安保险的关键岗位的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中国人保。我当时在中国人保甘肃分公司计划处工作。我的领导和同事匡继祖、毕寒松,也是在看到招聘广告后,相继去了上海平安和深圳平安。尽管1996年国内新批设了新华、泰康、华安、永安四家区域性的保险公司,但总体上不影响分业经营以后的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市场的垄断地位。整个中国保险业的活跃程度还是不够。但业内人员的流动则开始多了起来。中国平安保险1995年从海外开始引进人才,特别是在寿险业,对台湾的人才情有独钟,1999年专门推出了引进外部人才的“龙腾计划”。由此始,中国平安保险开始走上了与国际接轨,快速发展的健康之路。2004年,中国平安保险在香港上市成功,其重要看点之一是被认为国际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中西合璧的管理团队。所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的。可口可乐的总裁曾经说:如果发生大的火灾,厂房和原料被毁,但只要保留了人才,可口可乐仍然能够迅速发展起来。二太平保险和太平人寿保险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是在中国加入WTO,开放进一步加快的新形势下,进入国内保险市场的。它1929年创立于上海,1956年到海外经营,2001年重返故里,是国内历史上最完整、最悠久的保险公司。原来担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董事长杨超(已退休,退休前曾担任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针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实际和国内保险市场情况,决定太平保险到国内复业。而当时正值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各国,各国均伤痕累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面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通过中国国内第一家上市保险公司——中保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资金,在国家和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回归国内,开始耕耘国内保险市场。经过近10年来的艰苦努力,太平保险、太平人寿保险、太平养老保险、太平资产管理公司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太平人寿保险借银行保险渠道,开拓了一片新市场。太平保险2013年12月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可以说成绩不菲。三2002年3月,我正式投出了我的简历。在我的简历投出3个月后,2002年的6月,我接到了从深圳太平保险打来的电话。对方非常有礼貌的询问我是否有时间到深圳参加一个面试。正好6月底人保总公司组织我们到香港去参加培训,我就答应借这个机会去一下太平保险。7月的一个夜晚,我们过站深圳,在晚风习习的深南大道,我看到了太平保险的霓虹灯在闪烁。这时我心里突然升起一阵暖意。在香港培训的时间是短促而丰富的。接待并组织我们进行培训的是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是1996年国内保险进行分业经营后,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分立出来的。因此,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培训部的同志见面后,双方都十分亲切。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中国保险控股公司,与其旗下另外一家子公司—香港民安保险公司的中高层进行了座谈交流。良好的工作环境、紧张忙碌又有秩序的工作,轻松和谐的语言交流,无不紧紧的吸引着我。交流的结果使我对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加盟太平保险的决心。从香港回到深圳后,我联系了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他们的安排下,我来到了位于福田区益田路江苏大厦17楼——太平保险有限公司的总部。当时江苏大厦一带并不繁华,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到现在已经十分现代。深圳CBD,市政府、音乐厅、图书馆、深圳书城均落户于此。当时面试我的有:总经理室分管人力资源部的陈永新助理总经理(已经因病过世)、时任市场部的罗海平总经理(第一届中国保险业发展改革论坛暨现代保险功能研讨会策划者、现为中华联合财产保险控股公司副总经理)、曹晓润助理总经理、人力资源部的孙丰收副总经理、孙虎(太平保险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和工作人员王可。在提了几个问题后,让我用5分钟的时间,就中国保险市场目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这一课题做准备,演讲时间10分钟。我在预定的时间完成了演讲,或许演讲的内容也打动了在场的人,面试还是很顺利的。此后,我见了陈锦魁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姜中明助理总经理原来在香港工作,他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但十分幽默。他很仔细的问了我几个有关业务和保险法方面的问题。最后一关齐志强副总经理面试我后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后来加盟太平保险后,我还与齐志强副总经理就第一次太平车险制度改革进行过探讨。人力资源部本来还安排当时的姜宜道总经理面试我,但姜总当时在香港,听了人力资源部的介绍后,就同意我进入太平保险。通过参加这次面试,太平保险认真、务实,对面试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2004年的夏季,在一次聚会上,时任人力资源部孙丰收副总经理向当时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介绍我时,说我是当时进太平保险时面试最为严格的。太平保险十分重视员工的培训教育。由于中国保险控股公司的支持,从2004年起,太平保险人力资源部在总经理室李晓明助理总经理和时任人力资源部陈晓燕总经理的主持下,组织了国内一批优秀的人员到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海外机构进行学习,这对太平保险国内业务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了“培训育才”的人本理念。2005年初,有一位应聘太平保险的高级管理人员指着公司17楼的文化墙对我说:“你知道你们公司吸引我的是什么吗?是‘诚信、奉献、和谐、分享’这一经营理念中的‘分享’,它让我莫名的感动。”2007年,时任总经理室副总经理的罗海平,在讨论《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6年—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时,说到“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基层公司员工的骨髓中,可见公司企业文化力量的强大。四当然,太平保险的企业文化也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变革和不断丰富的。例如当时复业提出的“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的经营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不再提倡。“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是太平保险复业时最初所倡导的公司经营理念之一。每当登陆公司老OA时,跃入眼帘的便是这句话。虽然这一理念现在已不再提倡,但它对我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至今仍不能忘却。据说这一经营理念颇遭非议,最主要的争议是在“享受人生”上。大约是没有鼓励公司员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而是倡导大家贪图享乐。可能由于理解不同,因而导致的结果也就不同吧!但对于这一经营理念,我有着我自己的看法。我对“实现自我、享受人生、共同发展、回馈社会。”的理解是:享受人生的前提是实现自我。公司在了解每个人的优点和特长后,为员工搭建实现自我的平台,规划人生未来,并与公司共同成长、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工作的目的肯定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而享受人生,则是人们更好工作的动力。记得我在人保公司工作期间,曾在中央二台看到一档经济节目,大约是讲在西方企业当中正逐渐流行在茶水间放置茶水、牛奶和咖啡。平时人们在工作中互相往来较少,每天在固定的休息时间里,大家可以不约而同地到茶水间,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互相沟通,启迪思维,从而更有利于工作。于是我结合当时公司的工作实际,以合理化建议的方式提交给原来工作过的公司,但是遇到了阻力。最大的阻力则是有员工提出基层公司的同志在不辞辛苦的收取保费,而机关的工作人员却喝着咖啡工作,有点贪图享受。西方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本土遭到狙击。到太平保险工作后,当我看到公司有茶水间时,欣喜不已。茶水间摆放的电脑可以上网查询资料,报纸可以随意翻阅,告示牌帖着公司这两天要进行的重大活动,一切都给人新鲜的感觉。原来所提的建议在这里却轻而易举的实现。这一切无不透露出海归公司的活力。还记得公司最初拍摄反映公司的企业文化记录片。在17楼大会议室,摄影师让水险部姜琳端着一杯饮料,让我翻着一本杂志,然后面对深圳蓝蓝的天和绿绿的莲花山取了景头,至今想来都让人难以忘怀!我认为如果一个公司经营到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境界,这个公司的未来前景无疑是非常辉煌的。当然残酷的市场竞争现实不允许企业会有如此浪漫,但我觉得一个企业应向这样一个目标努力。除这一经营理念外,公司琅琅上口的还有“用心经营、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诚信立司、效益兴司、专业治司、合力强司”的管理理念。时任中国保险控股公司冯晓增董事长所倡导的六种精神,都在深刻的影响中国保险控股公司旗下的广大员工。我想,这些理念之所以琅琅上口,让人过目难忘,影响如此深远,自然有其魅力的地方。太平保险经过80余年以来的持续创造、发展和积淀,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价值观体系,这是历代太平保险人共同创造的巨大精神财富。2008年,根据时任太平保险董事长沈南宁同志的倡议,在罗海平副总经理的主持下,时任战略管理部王文辉总经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后,起草并印发了《太平保险有限公司2008年—2010年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是太平保险在国内复业经营以来,第一次发布的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文件,对推进太平保险企业文化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至今想来,中国保险和太平保险近百年来所积淀的文化底蕴,应该是吸引我加盟太平保险的重要因素。上海复旦大学保险系主任徐文虎曾在2002年一次讨论会上讲“10年后,中国险企的核心竞争力将是什么”的问题时,说了两点,其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其二是企业的保险文化。从现在来看,此言不虚。对于以上两点,我也是一个拥护者。因为在深圳太平保险工作的这些年间,我对以上两点,特别是对公司的企业文化,深有体会。因为产品是同质的,而没有一种文化传递的感受是相同的。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我个人觉得不全对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
一、必须树立坚韧明确的企业信念信念是支撑一个人、一个企业达到新境界的基础,也是提高执行力的源泉。多年来,集团通过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勤奋好学、务实求精、拼搏创新、忠诚奉献”的天元精神和“唯实争先、争创一流”的天元作风,从而在集团上下形成了强烈的执行意识、通畅的执行渠道、有效的执行手段和一流的执行能力,使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面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还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信念建设,着力培养员工与企业荣辱与共的信念意志。管理学中有个经典管理理论叫“不值得定律”,说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会敷衍了事,不仅成功率低,而且即使成功也没成就感。因此,必须提高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让其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从而在坚定的信念下激发热情、增强责任心和成就感。在集团“三层九中心”的战略定位中分公司作为“管理中心、效益中心、联结中心”,既是重要的战略执行者,又是将集团战略向下沟通的重要群体。所以,必须担负起帮助员工树立坚韧明确的企业信念的重任,使员工群体能够正确理解集团的战略部署并对此充满信心,真正达到“知行合一”,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二、必须建设简洁高效的管理制度集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成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保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如何使管理制度更加适应企业发展内在要求,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和运转效率,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看到,科技迅猛发展的结果就是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简便高效,管理的进步就是要提高执行的速度。“若非必要决不开会”,是微软高效率管理的一个境界。要从根本上提高执行力,首先应该优化组织结构、精简制度流程,否则会阻碍高效执行。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把握实质、把握主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不要把事情人为地复杂化,这样才能把事情处理好。制度制定要规范、操作要简便、执行要严格、考核要到位,说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有效果,有效果不等于到位了。所以说,符合实际需要的简洁高效的管理制度,是决定执行能力是否发挥好的根本,也是企业提高执行力的基础。三、必须形成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规范的运作流程包括企业的战略流程、业务流程、岗位流程。业务流程的设计可以让每个员工清楚地看到企业业务的运作程序,明白自身应该如何去配合别人的工作;岗位流程是每个岗位人员的工作程序。只有每个员工都能按照岗位流程开展工作,才能保证业务流程的实施;同样,只有业务流程的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战略流程的顺利实施。我们可以通过贯彻一套标准化、结构化的流程来控制和改变执行者的行为,并使其逐渐变成一种条件反射或者是潜意识,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境界中,形成大家共有的习惯、认同的模式及一致的价值观。实现流程管理需要做到:一是打破职能管理区隔。二是培养系统思维习惯。三是按照项目管理运作。四、必须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企业团队企业需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执行团队,这其实就是要求解决好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合理配置后的内部合作问题。目标要靠人来完成,没有人来执行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组织的执行力来源于个人的执行力,个人的执行力取决于其本人是否有良好的工作方式与习惯、是否熟练掌握相关管理工具、是否有正确的工作思路与方法、是否具有较好的管理风格与性格特质等。张桂玉总经理也专门强调指出,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必须具备十二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就包括要有团队精神和应该有较强的执行力,所以说员工的团队精神对于执行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1+1可能大于2,也可能小于1甚至等于0。每个人都有优点及弱点,惟有活用长处才能降低短处的影响力,要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让每个人的优点发挥到极致,以大大增强组织的战斗力。五、必须形成健康向上的导向文化企业是由不同的部门和员工构成的,不同的个体在思考、行动时难免会产生差异。如何尽可能使不同的分力最终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只有依靠企业文化。集团的广大员工来自四面八方,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专业技能,完成目标的方法各有所长。所以必须建立一个能够和谐沟通、配合协作的工作氛围,让员工同心同德、步调一致地朝目标迈进;也应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舒适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员工能够提高素质、集中精力、愉快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员对企业的认同度、信任度、忠诚度,提升员工的士气与干劲、创造力与求知欲,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目标。我们常说激励就是动力,有了好的激励制度,马不扬鞭自奋蹄,员工就会自发地提高执行力,企业执行力就如同永不停息的发动机。如果只有部署和检查而没有科学的奖惩,部署就会变得乏力,检查就会变得无力。同时,奖要适当,惩要适度,避免金钱诱惑成为激励机制的主导,让员工快乐工作也能收到最佳效益。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们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我们不需要夸夸其谈、追求时髦理论,而是需要全心全意的行动、不折不扣的执行。要通过不断加强执行力建设,实现从集团到分公司到项目到班组以至到个人,执行力不是递减而是加码递增,培育出服从无借口、执行无阻力、落实无缝隙的工作作风,锻造出纪律严明、作风过硬、令行禁止的天元铁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集团二次创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可靠保证。
一、构建优秀的团队,提高执行力 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强化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或者创造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资金。目前市场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五种力:1、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获利的能力)。2、执行力(把事情做对的能力)。3、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4、生命力(追求理想内在的力量)。5、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所以我们江苏银河一直采取内培外招,形成一个执行型、忠诚型、创新型、学习型的优秀团队。二、铸造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经济人民信任品牌,追逐品牌,在于品牌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但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有了市场得天下,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三、注重细节管理,提升获利能力 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中极强的音符,当今的面粉行业已是微利的时代,但是我们从事的面粉事业既是好事、善事、民以食为天的大事,又是一分钱微利的系统工程。所以注重企业的细节管理,尤为重要。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深、做透,培养和树立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证明面粉行业成本的控制是增效的关键所在。四、科学运筹,抓住商机,获取经营效益 我个人认为面粉行业的获利,其中70%来自于对市场商机的把握。如何把握,主要立足于四个字,即"静、准、狠、巧"。静就是纵观全局,冷静思考,判定形势,把握走势。准,审时度势,细心分析,冷静以待,抢抓机遇。狠:遇到商机,主动出击。巧:灵活运用,巧得商机。五、优化整合内外资源,实现价值链最大化 挖掘企业内部人、财、物、资源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内外部的一切有利要素,巧用政策,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资源价值链最大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整体获利能力。六、具备持久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才能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就能使企业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所以企业文化的发展尤为重要。借助企业文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一个员工价值实现的平台,让员工的观念、行为融于企业的远景和目标,从而推动企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企业应该在前期初步了解国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总体思路框架:以国资委为主导,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资本为纽带和着眼点,优化国企产业布局和股权结构,大力吸引外部资本、产业和合作力量入驻该市,迅速形成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通过资本运作模式创新,整体提高国有资本管理效率;通过管理和授权机制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兼顾国有资本绩效指标和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权力,实现国有资本、企业、产业和民生等层次的共同发展。分析定位产业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有竞争力的、操作性强的产业规划和国有经济布局建议。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应该是中大咨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之间竞争主要体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上,而企业的竞争主要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展现。如何组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社会各界的关注所在。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构成及其包涵的要点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多个层面构成 (1)企业技术开发能力。技术开发是指利用从研究和实际经验中获得的现有知识或从外部引进技术,为生产新的产品、装置,建立新的工艺和系统而进行实质性的改进工作。目前,国外一些大的企业或公司,像IBM、松下、西门子、微软等公司都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形成自己的人力积累,使别人难以模仿和超越,确保企业的竞争优势。 (2)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企业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企业核心资源的配置。在产业发展相对稳定的时期保持企业核心能力和积累的一致性,准确预测产业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企业核心能力的调整。企业决策后应从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成长和积累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战略问题。 (3)企业的核心市场营销能力。它涉及企业营销网络及渠道的管理和控制。运用科学的营销方案,培养优秀的营销队伍,配合各级营销点,有效利用广告效应,将企业的技术优势外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4)组织协调企业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生产的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要有优势,必须始终保持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协调、统一、高效。它涉及到企业的组织结构、企业战略目标、信息传递、激励机制和企业文化等方面。根据生产中不同阶段要求,有效组织资源,并使其在各自的位置上正常运转。 (5)市场应变能力。客观环境时时都发生变化,企业决策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应能力,保持经营方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若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某项技术的发明、政府政策的调整等等,企业就必须迅速、准确地拿出一套应变的措施和办法,把可能对企业自身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 企业核心竞争力包涵的要点 (1)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公司的资源和能力。尽管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将其定义为学识,实际上也指的是公司拥有的资源和能力。 (2)核心竞争力不是所有的资源和能力,是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尽管核心竞争力不是竞争优势的惟一来源,但是不能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 (3)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与公司资源和能力的内在价值有关,即与竞争对手相比,本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否为顾客提供更高的整体价值或提供独特的价值。 (4)从竞争角度来看,区分能够为顾客提供与众不同价值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与提供更高整体价值的资源和能力是有深远意义的。 因此,竞争并不只意味着超过竞争对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争战略,就是与对手区别开来,这对大型企业有指导意义,对中小企业更具意义。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具体来说,营造企业竞争优势,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核心竞争力突出体现着企业的战略意图,企业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发展战略形式的拟定,确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明确企业核心能力的技术内涵,如何将核心竞争力实现为核心产品。其次,建立合理战略结构。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协调管理人员的工作,优化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设立相应的协作组织,平衡内部资源的分配,同时更有效吸收企业外部的可用资源。再次,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如通用、摩托罗拉公司从1970年至1980年间先后退出彩电行业,丧失了该部分的核心竞争力,则必然失去了企业在影像技术方面的优势。显然,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巨人集团起初所选择正确的战略模式,把软件技术这个核心竞争力作为根本战略来构建,所以取得空前成功。后来,企业匆匆进入房地产和保健品产业,分散了公司的资源,削弱了核心竞争力,最终导致“巨人”倒下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