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读者最喜欢的十大期刊

发布时间:

读者最喜欢的十大期刊

《小说月报》《收获》《十月》《作品》《诗刊》《中国文学》《外国文学》《长江文艺》《春风》《萌芽》《红红的雨花石》不全面,我知道得就这些了,另外还有很多各省市的地方文学杂志。差不多各省市都有。

当然是;读者,十月,山花,山东文学散文,天涯,花城。

楼上的哪里知道的啊?好奇······

最值得订阅的十大杂志 《意林原创版》 《英语街高中版》 《作文素材》 《第一时间》 《Vista看天下》 《课堂内外高中版》 《环球科学》《新周刊》等等。【拓展资料】一、杂志(Magazine)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以ISSN(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进行出版。最早的杂志是1665年由法国人萨罗在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学者杂志》。中国最早的杂志为1833年德国汉学家郭实腊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最早的杂志为德国汉学家郭实腊1833年7月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发行时间延续5年多,版式采用中国传统书本样式,刊期使用清代皇帝年号纪年。在最初,杂志和报纸的形式差不多,极易混淆。后来,报纸逐渐趋向于刊载有时间性的新闻,杂志则专刊小说、游记和娱乐性文章,在内容的区别上越来越明显,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越来越大,为三到五英尺,对折,而杂志则经装订,加封面,成了书的形式。此后,杂志和报纸在人们的观念中才具体地分开。二、近年来,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世界报业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报刊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中国出版的各类报刊已基本上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求。都市报已成(报刊业中的)主力媒体,是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中国新闻出版总署统计的39家中心城市的报纸,都市报在全国报刊的总发行量中占40%多。另外,随着专业化越来越强,面向“三农”等的专业报,这些年有了很大发展。少数民族报纸,我们国家有90多种,凡是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基本上都有本民族语言的报纸。   三、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庞大的阅读群显然为报刊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报刊经营者可以针对不同受众,细分报刊市场。无论是中年、青年读者,还是儿童、老年人或是残疾人等,都不难在市场上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报刊。   竞争激烈的中国报刊市场,存在着不小的风险,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外国传媒集团对于进入中国仍然跃跃欲试。有的国际传媒集团已经成功地打入了中国报刊市场。   中国报刊业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双向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已创刊20多年,该报在海外设立了11个印点,发行到86个国家和地区,是中国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最喜欢的杂志:《读者》

个人觉得是《青年文摘》

相比之下,读者绝对是我学生时代最钟爱的杂志,这本杂志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在这其中也让我学到了很多道理。

个人认为这适合不同年龄层,记得我高中老师建议我们少看《读者》对高考写作不好!!!这要看你在哪个年龄层,爱要看你的实际情况!!!《青年文摘》风格特色: 内容观点健康,思想厚重,表达方式新颖,青春色彩浓郁。 读者年龄比例: 17—25岁占72%;16及16岁以下占15%;25岁(不包括25岁)以上13%。 读者性别比例: 女性占57%;男性占43%。 读者受教育度: 高等占52%;中等占41%;初等占7%。 《读者》《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受众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 《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售价3元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与高端读者的杂志。 《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

我最喜欢的杂志读者

同意一楼的,我很喜欢看《读者》、品味高雅,读后心情舒畅、对人生、对生活都有了新的感悟。令人心境心静。

一、《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提供科学话题和谈资的杂志。她用精准、精彩、精练的图文语言讲述社会热点、难点、疑点话题背后的地理科学故事。一百多年来,贡嘎山一直保持着登顶之难,杀伤率之大的“恶名”。在长期冰川作用下,主峰发育为锥状大角峰,周围绕以60°-70°的峭壁,让人难以征服,又欲罢不能,其登顶难度甚至远远大于珠峰。二、《读者》杂志:推荐: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三、《婴儿画报》杂志:推荐:发行量稳居同类期刊第一位。《婴儿画报》杂志以其生动的故事、丰富的内容、绘制精美的大幅画面,深受广大专家、家长和小读者的欢迎。四、《幼儿画报》杂志:推荐:为亲子阅读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幼儿画报》杂志近三十年各期中最受孩子喜欢的故事,整套书中的故事涉及“红袋鼠自我保护故事”“好习惯故事”“生活智慧故事”“睡前温馨童话”等多方面,能够帮助孩子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好的生活习惯。五、《博物》杂志:推荐:以年轻人的视角诠释自然、诠释科学与时事,放眼世界。《博物》以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为强大的后盾、力求科学性、权威性,关注科学人文界最新进展与国际大事;它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科学类、时事类话题。

个人认为这适合不同年龄层,记得我高中老师建议我们少看《读者》对高考写作不好!!!这要看你在哪个年龄层,爱要看你的实际情况!!!《青年文摘》风格特色: 内容观点健康,思想厚重,表达方式新颖,青春色彩浓郁。 读者年龄比例: 17—25岁占72%;16及16岁以下占15%;25岁(不包括25岁)以上13%。 读者性别比例: 女性占57%;男性占43%。 读者受教育度: 高等占52%;中等占41%;初等占7%。 《读者》《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受众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 《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售价3元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与高端读者的杂志。 《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

读者在走下坡路了,内容不太好,过于哲理,反正我是有20%看不懂,历史史料人物传记过多,不太适合青年人看相对而言推荐【青年文摘】

我最喜欢的书刊读者杂志

读者在走下坡路了,内容不太好,过于哲理,反正我是有20%看不懂,历史史料人物传记过多,不太适合青年人看相对而言推荐【青年文摘】

喜欢阅读好 特别好的习惯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祝你工作愉快开开心心

很不错呀,有内涵,就是太深沉了,同类杂志我比较喜欢《青年文摘》

学习之余我喜欢看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从识字以来我看了很多的书:有《简爱》、《安娜卡列尼娜》、《傲慢与偏见》等世界名著,有《红楼梦》、《西厢记》、《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小说,还有很多当代小说,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反映我们读书生活的校园小说。 在看过的校园小说中,我最爱读的一本就是《三重门》,不知道大家看过这本书没有,它是一本批评现行教育制度的书。《三重门》描写了一群高一学生的读书生活。主人公雨翔是个很有个性的人物。他敢跟老师唱反调,逃课,逃夜,他把应试教育批得面目全非,视教育制度为草芥。我很佩服主人公的敢做敢当,不畏权势。 《三重门》之所以吸引了广大学生朋友的目光,我想主要是这本书的作者韩寒是一个传奇人物。他刚上高一就能写出一部轰动全国的书,有的学生说韩寒写出了他们的心声,把他们隐藏在心底多年的心理话都说了出来,觉得非常痛快。也有人说韩寒自高自大,目中无人,复制钱钟书的思想,因为《三重门》的文笔跟《围城》的很相似,总之,韩寒成了学生们的偶像,家长们担心的对象。 《三重门》里描写了许多生活细节跟我们的生活十分相似,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像我们一般大小的少男少女,他们就好象是生活在我们现实中的某一个角落。书中的很多故事情节和人物都能引起我的共鸣。这本书最精彩之处就是采用了黑色幽默的写法,书中的某些文字让人看了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三重门》是我最爱看的小说。另附一篇: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我喜欢读书,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书,我总是定期去借一些书来看。这些书中,有以爱情为主题的书籍,我特别喜欢看张爱玲的书,她写过很多作品,比如《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等,张爱玲是一个别致的女子,她用作品写就了一生的传奇,她的小说中没有大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只是小人物的种种俗欲,张爱玲不仅从《红楼梦》等中国古典文学中吸取营养,她还从西方现代文学中吸取了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方法。她很擅长描写人物的心理,总是描写得入木三分,傅雷对张爱玲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给予了高度评价,尤其是《金锁记》。我还会从图书馆借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比如《素质教育在美国》、《好老师不如好妈妈》、《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还有魏书生的《教学工作漫谈》。上个学期我看了一本书,我很喜欢这本书,感触很深,是鲁西西写的《母亲札记》,这本书细致讲述了她15年的育子心路历程,和这本书同期出版的还有她儿子刘尔威写的两部小说:《哈狄王子》和《时间陷阱》,这是两本充满想象力的长篇科幻小说。为教育好孩子,鲁西西几年前就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孩子中去:既是母亲,也是老师,还是朋友和同学。尔威一直很幸福,有一个自己的自修室,鲁西西会根据他的不同特点,疏导和引导他各方面的兴趣。有人把鲁西西的教育称为“通向幸福的教育”。他们母子俩实行的是互动教育,像是伙伴也像是玩伴,有一种默契,但又互相砥砺和批评。鲁西西经常带着孩子接触大自然,让孩子闭上眼睛去感受,感受大自然的音乐启迪。感受到一种灵性,我特别敬佩魏书生。喜欢看他写的书。他是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很擅长管理班级。他同时出任好几个班的班主任,而且经常出差,但班级仍然被他管理的井井有条。魏书生从魏上过大学,却做过大学的校长,同时被聘请为几所大学的兼职教授。他不是作家,却出版几十本书,本本畅销。

我喜欢的刊物《读者》

写文章的人用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读者看到的却远远超越了平面的文字,他们靠想象,把文字变成立体的画面。1、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动笔之前了解老师对写作的要求很重要。每位老师对于主题和风格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始终把要求放在旁边仔细对照。如果对要求有不明确或不懂的地方,要及时向老师询问。2、先写个随笔或日记之类的练练笔。如果你还不确定该怎么写比较好,先谢谢随笔等找到写作的感觉。你无须将这种文章展示给别人看,因此不要有什么思想包袱随便写就可以了,写完之后读一读,看看自己写得怎么样。3、把想法组织成图表。如果你有很多想法,可以画成图表的形式,不过开头可能会有点难。这种方法可以帮你删选出重点,是写作文的关键。准备一张白纸,或在黑板上画,每个关键词之间的空间留大些。4、写一个更具体些的提纲。一旦你的主要想法、概念、论据等有了,你就可以着手写一个更具体些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写草稿。用完整的句子将想法组织起来。5、让别人评价你的草稿,获得一些反馈信息。通常学生将内容写完,并达到字数要求之后,就觉得完成了。假如你让别人来阅读你的文章,并给你提出一些建议,你可以据此作出相应修改,这样的文章会更好。提前一个星期写好草稿,给老师阅读一下,并询问建议。这样可在上交前作必要的修改。

《读者》读书笔记——请为你的父母骄傲作为小孩子,从来都是父母为我们骄傲。谁家小孩儿考试考好了,父母逢人都脸上贴金;同事之间的调侃,也总免不了说说自家的孩子。“我们家孩子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我们孩子呀,钢琴都过10级了。”“你看我们家的哪个呀,哪回考试不是第一呀,又唱歌又主持的,学习照样行!”这样看来,孩子们确实是父母的骄傲,既为父母保存了颜面,又为父母脸上增添了光彩。文章的作者也是这样一个光彩夺目的骄傲,自小在他身边总是一大片的赞扬和羡慕。可惜,我不得不说这个作者真是忘恩负义。是的,他小时候确实为父母增了不少光,然而长大了,就将所有的光芒都带走了。他开始到外资企业工作,开始不再过问家中的情况。他开始嫌这嫌那,开始用鄙视的眼光数落父母没眼光,没见过世面。他甚至不愿向同事提起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不过是这大城市里最平凡的底层劳动人民。但是,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作者的看法,也真正让我理解了这文章标题的意义——为自己的父母骄傲。一位同事邀请作者同去看望自己的母亲,一路上老说自己母亲有多漂亮,多能干,多贤惠。但真正见到他母亲之后,发现不过是一个瘦苦伶仃的老太太罢了,也并不热情大方。我们前来拜访的几位都不禁在心里笑骂,只是连声嗯嗯地应着。同事看出了我们的不以为然,只是把他母亲请进房里去,并告诉了我们以往那段艰苦的日子,说他的母亲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他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作者沉默了,我,也沉默了……我应该为自己的父母感到骄傲:我的妈妈在成都七中教师应聘赛中获得第一名,曾在泸州梓潼路小学、泸师附小等小学献课,在全县的优质课比赛中总是获得一等奖;我的爸爸,从我两岁开始便任校长,如今已经11年,打破了任何一位前校长的记录,深得领导、老师的敬佩。难道,我不应为这样的父母而骄傲,而自豪吗?爸爸妈妈,请放心,你们是女儿的骄傲,女儿也会成为你们的骄傲!

个人认为这适合不同年龄层,记得我高中老师建议我们少看《读者》对高考写作不好!!!这要看你在哪个年龄层,爱要看你的实际情况!!!《青年文摘》风格特色: 内容观点健康,思想厚重,表达方式新颖,青春色彩浓郁。 读者年龄比例: 17—25岁占72%;16及16岁以下占15%;25岁(不包括25岁)以上13%。 读者性别比例: 女性占57%;男性占43%。 读者受教育度: 高等占52%;中等占41%;初等占7%。 《读者》《读者》(繁体字版)内容与《读者》相同,主要发行受众为港澳台地区读者,每本售价10元港币 《读者》(原创版)创刊于2006年,开始为双月刊,后改为为月刊,售价3元 《读者》(乡土人文版),月刊 《读者欣赏》:读者第一本子杂志,是一本定位与高端读者的杂志。 《读者》(维文版),内容与读者相同,语言为维吾尔语,半月刊。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美国作者JD 塞林格所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用现实主义笔触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真实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精神文明的实质。主人公生活的那个时代被史学家称为“懦弱的五十年代”,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贫乏、空虚。本书的主人公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被塑造的反英雄形象之一,他的性格较为复杂,有受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耳濡目染的丑恶一面,但也有反抗现实,追求理想的纯洁一面。本书真正值的赞扬的还有作者在艺术上的特色,心理描写细致入微,可以说开了当代美国文学中心理现实主义的先河。本书作者从犀利的洞察力解剖青少年的复杂心理,透过现象观察精神实质,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主人公精神世界的各个方面,既揭示了他受环境影响颓废、没落的一面,也写出了他纯朴、敏感、善良的一面,他不是想要当麦田里的守望者吗?证明他有一种极其可贵的“救救孩子”的想法。 看过这本书后,想想我国的青少年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