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论文

发布时间:

建筑工程装饰装修论文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摘 要: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关键词:室内装修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罗斯建筑理论家M· 金兹伯格曾说过,“风格”这个词充满了模糊性……。我们经常把区分艺术的最精微细致的差别的那些特征称作风格,有时候我们又把整整一个大时代或者几个世纪的特点称作风格“。当今对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分类,还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章后述的风格与流派的名称及分类,也不作为定论,仅是作为阅读和学习时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可能对我们的设计分析和创作有所启迪。  室内设计的风格  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相对地说,可以认为风格跨越的时间要长一些,包含的地域会广一些。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对现代建筑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还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时,广义的现代风格也可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  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建筑及装饰装修工程研究论文

建筑装饰论文  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面的围合限定而成,从而确定了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室内装饰的目的是创造适用、美观的室内环境,室内空间的地面和墙面是衬托人和家具、陈设的背景,而顶面的差异使室内空间更富有变化。  自从人类有了建筑活动,室内就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并开始对室内环境有所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更新发展与不断丰富多彩。室内设计的任务就是综合运用技术手段,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作用,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发挥创作思维,创造一个既符合生产和生活物质功能要求,又符合人们生理、心理要求的室内环境。  一、 室内装饰设计要素  空间要素:空间合理化并给人们以美的感受是设计的基本任务,我们要勇于探索时代技术赋于空间的新形象,不要拘泥于过去形成的空间形象。  色彩要求:室内色彩除对视觉环境产生影响外,还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心理。科学的运用色彩有利于工作,有助于健康,色彩处理得当既能符合功能要求又能取得美的效果。室内色彩除了必须遵守一般的色彩规律外,还随着时代审美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光影要求:人类喜爱大自然的美景,常常把阳光直接引入室内,以消除室内的黑暗感和封闭感,特别是顶光和柔和的散射光,使室内空间更为亲切自然。光影的变换,使室内更加丰富多彩,给人以多种感受。  装饰要素:室内整体空间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构件如柱子、墙面等,应结合功能需要加以装饰,可共同构成完美的室内环境。充分利用不同装饰材料的质地特征,可以获得千变万化和不同风格的室内艺术效果,同时还能体现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特征。  陈设要素:室内家具、地毯、窗帘等,均为生活必需品,其造型往往具有陈设特征,大多数起着装饰作用。实用和装饰二者应互相协调,争取求的功能和形式统一而有变化,使室内空间舒适得体,富有个性。  绿化要素:室内设计中绿化已成为改善室内环境的重要手段。室内移花栽木,利用绿化和小品沟通室内外环境、扩大室内空间感及美化空间。  二、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则  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室内设计是以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为宗旨,把满足人们在室内进行生产、生活、工作、休息的要求置于首位,所以在室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使用功能要求,使室内环境合理化、舒适化、科学化;要考虑人们的活动规律处理好空间关系,空间尺寸,空间比例;合理配置陈设与家具,妥善解决室内通风,采光与照明,注意室内色调的总体效果。   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精神功能要求  室内设计在考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还必须考虑精神功能的要求(视觉反映心理感受、艺术感染等)。室内设计的精神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所以要研究人们的认识特征和规律;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志;研究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设计者要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去冲击影响人的情感,使其升华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室内环境如能突出的表明某种构思和意境,那末,它将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发挥其在精神功能方面的作用。   室内装饰设计要满足现代技术要求  建筑空间的创新和结构造型的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应取得协调统一,充分考虑结构造型中美的形象,把艺术和技术融合在一起。这就要求室内设计者必须具备必要的结构类型知识,熟悉和掌握结构体系的性能、特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它置身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范畴之中,要使室内设计更好地满足精神功能的要求,就必须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室内装饰设计要符合地区特点与民族风格要求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区、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各民族生活习惯与文化传统的不一样,在建筑风格上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地区特点、民族性格、风俗习惯以及文化素养等因素的差异,使室内装饰设计也有所不同。设计中要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要体现民族和地区特点以唤起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室内装饰设计要点  室内空间是由地面、墙面、顶面的围合限定而成,从而确定了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室内装饰的目的是创造适用、美观的室内环境,室内空间的地面和墙面是衬托人和家具、陈设的背景,而顶面的差异使室内空间更富有变化。  1、基面装饰-楼地面装饰  基面在人们的视域范围中是非常重要的,楼地面和人接触较多,视距又近,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中,是室内装饰的重要因素之一,设计中要满足以下几个原则:  1 基面要和整体环境协调一致,取长补短,衬托气氛。从空间的总体环境效果来看,基面要和顶棚、墙面装饰相协调配合,同时要和室内家具、陈设等起到相互衬托的作用。  2 注意地面图案的分划、色彩和质地特征。地面图案设计大致可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强调图案本身的独立完整性,如会议室,采用内聚性的图案,以显示会议的重要性。色彩要和会议空间相协调,  取得安静、聚精会神的效果;第二种是强调图案的连续性和韵律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规律性,多用于门厅、走道及常用的空间;第三种是强调图案的抽象性,自由多变,自如活泼,常用于不规则或布局自由的空间。  3 满足楼地面结构、施工及物理性能的需要。基面装饰时要注意楼地面的结构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给予构造、施工上的方便,不能只是片面追求图案效果,同时要考虑如防潮、防水、保温、隔热等物理性能的需要。基面的形式各种各样,种类较多,如:木质地面、块材地面、水磨石地面、塑料地面、水泥地面等等,图案式样繁多,色彩丰富,设计时要同整个空间环境相一致,相辅相成,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墙面装饰。  室内视觉范围中,墙面和人的视线垂直,处于最为明显的地位,同时墙体是人们经常接触的部位,所以墙面的装饰对于室内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满足以下设计原则:  1 整体性:进行墙面装饰时,要充分考虑与室内其它部位的统一,要使墙面和整个空间成为统一的整体;  2 物理性:墙面在室内空间中面积较大,地位较主要,要求也较高,对于室内空间的隔声、保暖、防火等的要求因其使用空间的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宾馆客房,要求高一些,而一般单位食堂,要求低一些;  3 艺术性:在室内空间里,墙面的装饰效果,对渲染美化室内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墙面的形状、分划图案、质感和室内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创造室内空间的艺术效果,墙面本身的艺术性不可忽视;  墙面的装饰形式的选择要根据上述原则而定,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抹灰装饰、贴面装饰、涂刷装饰、卷材装饰。这里着重谈一下卷材装饰,随着工业的发展,可用来装饰墙面的卷材越来越多,如:塑料墙纸、墙布、玻璃纤维布、人造革、皮革等,这些材料的特点是使用面广,灵活自由,色彩品种繁多,质感良好,施工方便,价格适中,装饰效果丰富多彩,是室内设计中大量采用的材料。   顶棚装饰。  顶棚是室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室内空间装饰中最富有变化,引人注目的界面,其透视感较强,通过不同的处理,配以灯具造型能增强空间感染力,使顶面造型丰富多彩,新颖美观。  1 设计原则  (1)要注重整体环境效果:顶棚、墙面、基面共同组成室内空间,共同创造室内环境效果,设计中要注意三者的协调统一,在统一的基础上各具自身的特色。  (2)顶面的装饰应满足适用美观的要求:一般来讲,室内空间效果应是下重上轻,所以要注意顶面装饰力求简捷完整,突出重点,同时造型要具有轻快感和艺术感。  (3)顶面的装饰应保证顶面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不能单纯追求造型而忽视安全。  2 顶面设计形式。  (1)平整式顶棚:这种顶棚构造简单,外观朴素大方、装饰便利,适用于教室、办公室、展览厅等,它的艺术感染力来自顶面的形状、质地、图案及灯具的有机配置;  (2)凹凸式顶棚:这种顶棚造型华美富丽,立体感强,适用于舞厅、餐厅、门厅等,要注意各凹凸层的主次关系和高差关系,不宜变化过多,要强调自身节奏韵律感以及整体空间的艺术性;  (3)悬吊式顶棚:在屋顶承重结构下面悬挂各种折板、平板或其它形式的吊顶,这种顶往往是为了满足声学、照明等方面的要求或为了追求某些特殊的装饰效果,常用于体育馆、电影院等。近年来,在餐厅、茶座、商店等建筑中也常用这种形式的顶棚,使人产生特殊的美感和情趣;  (4)井格式顶棚:其是结合结构梁形式,主次梁交错以及井字梁的关系,配以灯具和石膏花饰图案的一种顶棚,朴实大方,节奏感强;  (5)玻璃顶棚: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的门厅、中厅等常用这种形式,主要解决大空间采光及室内绿化需要,使室内环境更富于自然情趣,为大空间增加活力。其形式一般有圆顶形、锥形和折线形。  总之,室内装饰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等多种学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本文主要阐述了室内装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希望能和设计同行们共同探讨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摘 要: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关键词:室内装修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罗斯建筑理论家M· 金兹伯格曾说过,“风格”这个词充满了模糊性……。我们经常把区分艺术的最精微细致的差别的那些特征称作风格,有时候我们又把整整一个大时代或者几个世纪的特点称作风格“。当今对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分类,还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章后述的风格与流派的名称及分类,也不作为定论,仅是作为阅读和学习时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可能对我们的设计分析和创作有所启迪。  室内设计的风格  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相对地说,可以认为风格跨越的时间要长一些,包含的地域会广一些。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对现代建筑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还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时,广义的现代风格也可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  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文章 -06-25_htm

建筑装饰工程论文

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 摘 要:风格即风度品格,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关键词:室内装修  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属室内环境中的艺术造型和精神功能范畴。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往往是和建筑以至家具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紧密结合;有时也以相应时期的绘画、造型艺术,甚至文学、音乐等的风格和流派为其渊源和相互影响。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中的“后现代主义”一词及其含义,最早是起用于西班牙的文学著作中,而“风格派”则是具有鲜明特色荷兰造型艺术的一个流派。可见,建筑艺术除了具有与物质材料、工程技术紧密联系的特征之外,也还和文学、音乐以及绘画、雕塑等门类艺术之间相互沟通。  风格的成因和影响  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一种典型风格的形式,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形成风格的外在和内在因素。  风格虽然表现于形式,但风格具有艺术、文化、社会发展等深刻的内涵;从这一深层含义来说,风格又不停留或等同于形式。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一种风格或流派一旦形成,它又能积极或消极地转而影响文化、艺术以及诸多的社会因素,并不仅仅局限于作为一种形式表现和视觉上的感受。  20-30年代早期俄罗斯建筑理论家M· 金兹伯格曾说过,“风格”这个词充满了模糊性……。我们经常把区分艺术的最精微细致的差别的那些特征称作风格,有时候我们又把整整一个大时代或者几个世纪的特点称作风格“。当今对室内设计风格和流派的分类,还正在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章后述的风格与流派的名称及分类,也不作为定论,仅是作为阅读和学习时的借鉴和参考,并有可能对我们的设计分析和创作有所启迪。  室内设计的风格  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相对地说,可以认为风格跨越的时间要长一些,包含的地域会广一些。  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一、传统风格  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例如吸取我国传统木构架建筑室内的藻井天棚、挂落、雀替的构成和装饰,明、清家具造型和款式特征。又如西方传统风格中仿罗马风、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其中如仿欧洲英国维多利亚或法国路易式的室内装潢和家具款式。此外,还有日本传统风格、印度传统风格、伊斯兰传统风格、北非城堡风格等等。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二、现代风格  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鲍豪斯学派重视实际的工艺制作操作,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W·格罗皮乌斯对现代建筑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他认为“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建筑没有终极,只有不断的变革”。“在建筑表现中不能抹杀现代建筑技术,建筑表现要应用前所未有的形象”。当时杰出的代表人物还有Le·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等。现时,广义的现代风格也可泛指造型简洁新颖,具有当今时代感的建筑形象和室内环境。  三、后现代风格  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风格的代表人物有P·约翰逊、R·文丘里、M·格雷夫斯等。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论文

一 加强全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理念运用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理念落建筑行业管理理念影响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重要原现代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程需要传统施工管理理念进行改革加强施工管理员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作重视程度并且借鉴外更先进管理理念结合我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另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建设程应该要加强建筑装饰管理员及施工员质量意识及责任意识使能够明确建筑装饰质量管理重要性提高施工单位、建筑装饰管理单位等面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监督工作重视程度   二 加强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程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确保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重要措施于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程各种质量问题预防重要意义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新质量监督管理理念运用于建筑装饰工程效率提升各种新理念断应用程要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监督及控制效率按照相应规范进行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使建筑装饰工程质量及安全水平断提升   三 建筑装饰工程设计阶段着手加强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管理   (一)加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进行工作前要设计单位资质进行审核设计单位设计各种图纸结构等进行审查保证合乎具体工作要求并用要求设计单位工作单位做相应技术交底工作保证建筑装饰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二)要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材料质量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保证施工质量关键现代化建筑装饰工程工作单位进行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工作重点建筑装饰工程具体工作单位应该要完善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比于建筑外墙装饰设计、于室内装饰设计等同要加强技术员工作水平培训定期组织工作员进行习工作现场要积极发挥质量管理员作用加强装饰工程施工程存技术问题解决旦发现技术问题要进行及处理免续施工质量带影响外应该要加强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程材料质量管理于材料选择、进入施工现场等都要进行专门质量管理监督保证施工材料能满足相应规定努力提高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同城市具同文化底蕴选择建筑装饰材料程需要根据城市特征、建筑物特征、城市文化底蕴进行合理选择需要协调各种建筑物外观、装饰壁画形式等与周围建筑间关系促进建筑装饰质量与周围环境能够保持协调   四 提高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管理员综合能力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力资源未企业发展重要资源于建筑装饰工程言加强质量管理员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加强施工技术员施工技术水平提升都促进建筑装饰工程质量提升重要措施论设计员、质量管理员具体施工员都应该要断提升自身水平进行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程于建筑施工企业各种员都要加强培训至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员、至具体施工员都应该包括培训范围内企业发展程应该要定期管理员技术员进行培训具体管理技术、施工技术、职业道德等面着手提高建筑装饰企业员工综合能力水平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程应该要积极落实同岗位工作员责任明确自责任范围及职责积极参与建筑装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程运用更先进质量管理理念技术建筑装饰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相应管

目录摘要1第一章绪论1引言3第二章编制依据4第三章工程概况1工程信息5第四章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2施工总体安排3施工准备6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基础工程2钢筋工程3模板工程4混凝土工程5脚手架工程6楼地面工程9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我国建筑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摘要随着建筑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而质量、进度、成本控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管理要点。编制时对项目管理机构设置、施工总体部署、施工准备、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等。运用进度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从项目管理者的角度出发,对项目从开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进度规划设计;质量和安全方面,制定了严格的技术、组织措施,针对施工项目中常见问题、重点问题进行了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以保证质量与安全计划得以很好的实现。 关键词:施工项目管理建筑技术产业发展Our countryconstruction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managementsystem, engineer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attention, its management level has become the first factor in restricting the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and the quality, schedule, costcontrol is the management of Prepare to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etup,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mainsub-seg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methods, quality assurance measures, safety andcivilized construction measures, construction site management Usingthe basic theory of knowledge progress control, starting from the projectmanagement perspective, the project to comple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wholeprocess of project planning and design system from the start to prepare;quality and safety, developed a strict technical,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for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key problem, the planning, establishment ofappropriate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programsto be Keyword:Construction projectmanagementconstruction,construction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第一章绪论1引言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设计者在动手设计之前,首先要了解并掌握各种有关的外部条件和客观情况: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地质、自然环境等;城市规划对建筑物的要求,包括用地范围的建筑红线、建筑物高度和密度的控制等,城市的人为环境,包括交通、供水、排水、供电、供燃气、通信等各种条件和情况;使用者对拟建建筑物的要求,特别是对建筑物所应具备的各项使用内容的要求;对工程经济估算依据和所能提供的资金、材料施工技术和装备等;以及可能影响工程的其他客观因素。第二章编制依据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建筑地面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2)《全国建筑安装工程统一劳动定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第三章工程概况1工程信息本工程地上5层,建筑面积04m2。沿高6m,建筑物一至四层层高3m,五层层高6m,室内外高差450mm。正立面图如下:一层面积04m2,为会客厅、管理室、无障碍居室、二、三类居室、公共厕所;二层至四层00m2,为一、三类居室;五层00m2,为一、三及四类居室。一层平面图如下:第四章施工部署1施工组织机构各单位在总公司的指导下,项目经理部统一调动下,努力配合,确保各种材料及半成品按时供应,保证工程按时完工。其中:水、电等安装由安装分公司承揽;装饰由装饰分公司施工,所有土建工程均由一分公司第三工程部施工,主要原材料由公司物资处采购供应。本工程以土建为主组成项目班子,统一组织协调,相互配合,确保本工程优质、高速、顺利完成,并达到质量目标。2施工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期要求,将本工程总体安排为,施工准备阶段,包括设备进场、临时设施搭设、临时供水、临时供电线路敷设等;全面施工阶段,即从基础施工、主体施工、装饰施工及安装工程的整个配合施工过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区段的划分,本工程垂直方向按楼层分段施工,施工中应合理组织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主体施工到四层对下面三层进行主体验收,合格后插入砌墙及粉刷等工序,本工程主体以分多次验收为宜,争取早日完工。施工顺序的划分,为确保按计划如期完成,施工时应遵循如下原则:采用阶梯形流水布局,按照施工网络计划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掌握好关键线路和主导工序,土建、安装密切配合,互创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搞好平行流水、立体交叉施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3施工准备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现场用地范围,合理设计施工总平面图和编制施工材料需要量计划,搭设临建、修建临时道路、安装施工机械、设置料具堆场等。根据业主提供的供水水源、供电电源,按施工现场总平面图布置布设施工用水、用电管线。现场的废水、污水排放应与南阳市废水、污水排放一致,现场施工临时用电设施应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施工现场测量控制图,根据业主提供的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照建筑总平面图要求建立适合本工程的坐标和高程控制网,在场区内设置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并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做好"四通一平",设置消火栓,确保现场水通、电通、路通、通讯畅通和场地平整,按消防要求设置足够数量的消火栓。组织施工机具进场,根据施工机具需要量计划,按施工平面图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进场,按规定地点和方式存放,并应进行相应的保养和试运转。分期进场主要大型机械设备有:反铲挖掘机一台、五辆5t自卸汽车、QTZ40(4208)型塔吊一座、自升式门架升降机一座、泵送混凝土设备一套、自动混凝土搅拌站一座和3台400公升混凝土搅拌机等。组织物资材料进场,根据钢材、水泥、木材及其他材料需要量计划,适时组织进场,按规定地点合理存放。做好季节性施工准备,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要求认真落实冬施、雨施和农忙季节施工项目的施工组织措施。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按市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标准要求,修建搅拌机和砂石料场等。砂石及钢筋堆场应加以硬化,以保证砂石洁净和钢筋的合理存放。为达到创文明工地标准,临时设施的修建标准必须高起点、严要求,严格按照总平面图布置,统一布置,规划管理,做到设施齐全,布置合理,物流有序,现场整洁,排水顺畅,因场地十分狭小,现场仅设保管室、办公室,部分生活区另避场地设置。做好与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取得各部门的支持,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第五章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1基础工程根据本工程情况,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理边坡为辅,因场地狭窄,开挖放坡系数执行最小规定1∶5,采用一台挖掘机挖土,5辆自卸汽车配合运土。余土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堆放。本工程基础型式除桩基外有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独立基础基底标高-2m。亦采用机械开挖,人工修边,在开挖过程中及时做好标高测量工作,并打小木桩控制底板标高,挖出的土方,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堆放,为了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在基坑四周设置挡水台。施工时要求技术人员详细交底。组织过硬的班组,保证人员正常施工,力争早日完成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完毕,及时进行铲探,每个柱坑5个探点,孔深5~0m要求进行,探出的泥条按先后顺序排列,严禁在验槽前人为破坏土样。经铲探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并及时办理各种隐验手续,若铲探与设计有误,应及时通知设计及有关人员处理,至符合要求为准。经验槽合格后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施工。基坑四周防排水措施为基坑挖至标高后,根据地质报告,地下水位埋深10m左右,稳定水位埋深为2m,但场地内存在上层滞水,水位埋深不等,在4~2m,且为防止雨期雨水浸泡基坑,建筑物基坑周围做泛水坡,边坡上做好截水沟,四周挖排水沟,以便及时排除积水及雨水,为防止地表水进入基坑,在基坑底设砖砌排水沟,四角挖集水井,采用潜水泵抽水,以降水。2钢筋工程基础垫层施工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划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层钢筋绑扎牢固,弯钩朝上,柱子插筋下端弯90°弯钩与基础钢筋绑扎牢固,上端用模板支撑钢管脚手架固定牢固,杜绝钢筋位移,上下层钢筋之间用φ16@500的马凳筋支设,确保钢筋间距正确;底部钢筋网片用水泥砂浆垫块垫塞,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3模板工程墙体模板采用大模板。用φ12@500对拉螺栓保证墙体断面尺寸。数量8个/m2,使用φ48钢管架固定模板位置。对拉螺栓加2mm厚钻孔铁片作止水环。止水环必须满焊。止水带采用4mm钢板,L=400,为保证支撑稳定,钢管要搭设牢固,并设置必要的剪刀撑。施工时应认真核对墙体轴线位置、截面尺寸、模板平整、垂直等。梁支撑系统的选择应经过计算确定钢管的搭设方法。确保模板具有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跨度超过24m,要按要求起拱。应注意梁柱接头处模板的支设,必要时设定型钢模。柱立模前,先用1∶3水泥砂浆沿柱四周做找平带,然后在找平带上立模。模板缝隙间粘贴海绵胶带,以防漏浆。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应达到设计强度。拆除时应缓慢进行,不得硬撬,悬挑构件须待强度达100%方可拆除。上层楼板浇混凝土时,下一层的梁模板及支撑不得拆除。4混凝土工程基础底板采用掺入UEA列规定: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砂宜采用中砂,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略长一般不少于120s,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筑。控制温度和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为浇筑前计算混凝土水化热,为有效控制做好准备,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控制分层厚度、测温和保温),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抗渗剂,防水混凝土原材料符合条件。混凝土的浇筑:底板混凝土浇筑量大,铺开面大,为了在浇筑过程中没有冷缝出现,通过时间计算,按1:5~6的坡度推进,推进层厚度4~5m。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必须插入下层50~100mm,使层间不形成混凝土缝,结合紧密成为一体。混凝土温度控制:根据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的分析,必须严格控制各项温度指标在允许范围内,才不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控制指标为混凝土内外温差不于25℃,降温速度不大于5~2℃/d,控制混凝土出机和入模温度。加掺和料和附加剂:UEA替换部份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掺减水剂,减少水灰比,防止水泥干缩。混凝土浇筑后,必须进行监测,专人检测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测温时间不小于14d,前7d每隔2h测温一次,后7d每隔4h测温一次,测温过程中发现温差大于25℃时,要采取保温措施,当温差小于25℃时,停止测温。侧墙混凝土循环进行,混凝土下料应由墙中间进行,施工缝留置在底板上300m处,采用4mm厚钢板止水片,施工缝处在新浇筑混凝土前先铺一层20mm厚掺UEA的1∶1水泥砂浆。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压平后,先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然后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两层阻燃草帘进行养护,草帘要覆盖严密,防止混凝土暴露。养护过程设专人负责。保温层在混凝土达到要求强度并冷却到5℃后方可拆除。拆除时混凝土温度与环境温度差要小于20℃。5脚手架工程本工程四层以下砌墙及外装修采用落地式双排脚手架,主体四层以上采用内脚手架,脚手架纵距5m,横距2m,步距2m,每6m设一道抛撑,架体内小横杆应与已砌墙体顶牢,剪力撑间净距小于15m,每道剪力撑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外双排架基底应原土分层夯实,垫层上设50厚通长垫板,以确保脚手架的稳定性。6楼地面工程清理基层将基层表面的积水,浮浆、油污及杂物清扫干净,明显凹陷处应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垫平,表面光滑处凿毛并清扫干净。抹砂浆前1d浇水湿润,表面积水应予排除。冲筋、贴灰饼:根据墙面弹线标高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在基层上做灰饼,大小约50mm见方,纵横间距约5m左右,有坡度的地面,应坡向地漏一边,加局部厚度薄于10mm时,应调整其厚度或将高出的局部基层凿去部分。配制砂浆:要求拌合均匀,颜色一致。铺抹砂浆:灰饼做好待收水不致塌陷时,即在基层上均匀刷水泥素浆一遍,随刷随铺砂浆。找平、压头遍:铺抹砂浆后,随即用刮尺或木工按灰饼高度,将砂浆找平,用木抹子搓揉压实,将砂眼、脚印等消除后,用靠尺检查平整度,抹时应用力均匀,并后退操作,待砂浆收水后,随即用铁抹子进行头遍抹平压实至起浆为止。二遍压光:在砂浆初凝后第二遍压光,用钢抹子边抹边压,把死坑、砂眼填实压平,使表面平整。要求不漏压,平面出光。三遍压光:在砂浆终凝前进行,即人踩上去稍有脚印,用抹子压光无抹痕时,用铁抹子把前遍留下的抹纹全部压平,压实,压光,达到交活的程序为止。养护:视气温高低在面层压光交活24h内,铺锯末或草袋护盖,并洒水保持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14d。结论本设计的使用功能应该满足当代职工的学习和各种生活使用需求,设计的多层职工宿舍楼建筑,符合建设规划要求,设计要满足环保要求以及多样化职工宿舍楼模式;设计现代化的职工宿舍楼结构要富有一定的创意,技术经济指标有关城市规划方面要求。平面布局、室内装修的设计和有关结构、设备设计要求、消防设备要求、根据职工宿舍楼设计原理和现在建筑设计规范,参考多层职工宿舍楼建筑设计模数。符合房屋建筑等一些要求,来设计职工宿舍楼。在设计过程中要遵循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的原则;满足职工宿舍楼的设计要求和结构功能,合理安排每套独立空间和共用空间;注意层高的设计,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结构设计要协调。基于职工宿舍楼设计:首先查阅线形设计规范,比如楼梯间多宽进深多长踏步多少等很多问题;其次要参考房屋建筑学、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多层建筑设计规范等资料。参考文献[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3]《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郭辉主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4]《房屋建筑构造与设计》林小松,舒光学主编,王枝胜副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版.[5]《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杜军主编,李怀健主审,同济大学大学出版社.[6]《宿舍楼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9]《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王守剑主编,冶金工业出版社.[10]朱宏亮,曹新宇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的公平原则[J]建筑,2001版.[11]孙敬东,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7版.[12]杨建红论施工组织设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版.致谢本建筑设计在冯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从构思方案到定稿。在设计的过程中注意到总平面布置的合理性、交通联系的方便,达到人流疏散和防火的要求,对房间的布置及使用面积的确定,达到舒适、方便。立面的造型及周围的环境做到相互协调:整个建筑满足各方面的需求。使人,建筑和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本次建筑设计我们把实习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并通过翻阅大量的资料及在冯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和大力支持下,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得到一一解决,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这次设计让我受益匪浅,既巩固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又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最后,对于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建筑装饰与装修期刊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周期:月刊《建筑与装饰》(月刊)创刊于1986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建筑工程设计于一体的综合性期刊。

序号 代号 刊名 单价 全年价 优惠价 1 2-192 建筑学报(单月刊) 00 00 00 2 2-191 世界建筑(单月刊) 00 00 00 3 4-466 时代建筑(双月刊) 00 00 00 4 82-680 建筑技术及设计(单月刊) 00 00 40 5 82-698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单月刊) 00 00 00 6 82-691 城市住宅(单月刊) 00 00 40 7 照明设计(双月刊) 00 00 20 8 38-89 新建筑(双月刊) 00 00 00 00 80 9 2-190 建筑结构学报(双月刊) 00 00 00 10 当代设计(单月刊) 00 00 00 11 82-608 建筑师(双月刊) 00 00 00 12 景观设计(双月刊) 00 00 20 13 2-755 建筑结构(单月刊) 00 00 00 14 2-757 给水排水(单月刊) 暖通空调 00 00 20 15 2-758 暖通空调(单月刊) 00 00 00 16 2-756 施工技术(单月刊) 00 00 40 17 62-170 建筑电气(单月刊) 00 00 40 18 46-161 世界建筑导报(双月刊) 00 00 80 19 82-217 中国园林(单月刊) 00 00 00 20 4-441 设计新潮(双月刊) 00 00 00 21 28-141 室内设计与装修(单月刊) 00 00 00 22 82-884 建筑创作(单月刊) 00 00 00 23 2-83 建筑(半月刊) 00 00 00 24 82-72 城市规划(单月刊) 00 00 40 25 48-79 规划师(单月刊) 00 00 80 26 4-463 城市规划学刊(双月刊) 00 00 20 27 82-363 国外城市规划(双月刊) 00 00 80 28 14-23 城市建筑(单月刊) 00 00 00 29 82-635 装饰装修天地(单月刊) 00 00 00 30 46-196 现代装饰(单月刊) 00 00 60 31 住区(双月刊) 00 00 40 32 设计家(单月刊) 00 00 00 33 城市环境设计(双月刊) 00 00 20 34 建筑细部(双月刊) 00 00 20

常见的建筑类有;时代建筑现代装饰这两个就很常见。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