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发布时间: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清华大学院校代码是10003。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代号编排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学校介绍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为九校联盟(C9)、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清华—剑桥—MIT低碳大学联盟成员、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基地,被誉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截至2020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面积12公顷,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在校生53302人。据2021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清华大学设有21个学院,59个系,开设82个本科专业。2022年2月,学校新增科学史专业。历史沿革学校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校名“清华”源于校址“清华园”地名,是晚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国立北京大学、私立南开大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迁回清华园。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清华大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高等院校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为多科性工业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和发展为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清华大学本科教育传承“培养具有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健全品格的人才”的教育理念,建立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坚持和完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构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优化本科培养方案、建设优质的课程,持续提升教育质量,使学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成长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2009年,“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推出。“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将各方面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势,清华学堂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和钱学森力学班均已开班,并入驻清华学堂。2017年,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加入“学堂计划”,学校尝试在文科领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9年5月,人工智能班加入“学堂计划”。截至2019年5月,学堂计划共计8个班,每年约200人。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liberal-arts-college)。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为导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会通”的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不满足单一学科培养并具有较大综合发展潜力的学生提供优质的文理通识教育和富有弹性的、跨学科的专业教育;培养文理基础雄厚、专业知识扎实、跨学科学习和创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业能够发挥先导作用的创新型卓越人才。新雅书院文理兼收,通专并举,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书院的“教育特区”里接受优质的小班通识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从容、自主地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发挥自身潜能的专业。2018年,清华大学通过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派出联合培养博士生294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37名,赴国外一流大学进行学习和研究;面向中外研究生开设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46项和英文学位项目25项。2017-2018学年,清华大学共有37个院(系、所)开设502门英文研究生课程,比2016-2017学年增加80门。其中,联合培养项目和英文学位项目开设课近380门,约390名教师参与授课。1950年12月,清华大学接收首批外国留学生14名,这也是新中国接收的第一批外国留学生。截至2017年,清华大学累计招收培养外国留学生3万余人。截至2018年3月,来自120多个国家的2800多名国际学生在清华大学攻读学位,包括1200余名本科生,1600多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此外,每年有近千位国际交换、访问学生来校进行课程学习与合作研究。2018-2019学年度,清华大学将有15个本科大类、超过100个硕士专业和80个博士专业招收国际学生,其中18个硕士项目与7个博士项目为全英文授课学位项目。清华大学的继续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198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清华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继续教育学院,开展并统筹管理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2002年初,学校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定位于非学历非学位,成立了继续教育处,负责对全校非学历非学位继续教育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继续教育学院改制成为二级实体学院,专门从事非学历继续教育。清华大学是中组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环保部国家环境保护培训基地,并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分会理事长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的继续工程教育教席设在清华大学。教学成果自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起,清华大学共获得126项奖励。近三届获奖情况为:2009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2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10项,含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2018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7项,含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学术科研根据《清华大学科研机构管理规定》,清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其批准设立的主体不同,分为三类,包括政府批准机构、学校自主批建机构和学校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共建机构。截至2019年3月,在运行的校级科研机构共421个,其中政府部门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60个,学校自主批准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1个,学校以协议形式与校外独立法人单位联合建立的科研机构共130个。科研项目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也是引领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是清华大学科研项目和经费的重要来源。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29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4项,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基础研究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校立项604项,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部委项目201项,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基金项目87项。文科院系新增课题812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1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2018年,清华大学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重大项目有10项,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重大项目有15项。《清华大学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汇集并展示了清华大学年内最新的科技成果,反映了学校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由该刊发布的科技成果着眼于公共安全、能源环境、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医疗卫生等领域,作为学校向地方、企业重点推广的项目,从而促进最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高效转化,推动科技成果的持续研究。师资力量截至2018年12月底,学校有教师3485人,其中45岁以下青年教师1743人。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务的1381人,具有副高级职务的1648人。教师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1名,图灵奖获得者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9名,16名教授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67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2人入选青年学者,239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52人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合作交流清华论坛主题包括科技、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关乎中国与世界发展的重大问题。清华论坛2005年10月举办第一讲,截止到2018年11月22日共举办85讲。2017年,清华大学共召开国际(双边)学术会议近百次,部分重要学术会议包括“第四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2017国际积极教育国际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和平论坛”、“亚洲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峰会”、“生物大分子:结构、催化和调控国际会议”、“第16届国际传热大会”、“2017IEEE图象处理国际会议”、“第六届世界摩擦学大会”等。清华大学先后与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环保部、工信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其中清华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委开展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功的经验。在与国家各部委合作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专项技术联合攻关、设立科研基金、合作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技术咨询与服务、高技术装备应用、共建科研中心等多种形式。清华大学校地合作的具体模式为:以项目为龙头,带动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立校地科技合作基金;与重点地区共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清华大学在1995年成立了清华大学与企业合作委员会(简称“企合委”),1996年成立企合委海外部,自1995年成立起,已有中国海内外成员单位190家。清华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研究机构和海外知名跨国企业通过共建联合研究机构、框架合作、委托研发、联合研发、设立合作研究基金、海外技术许可与转让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学术资源图书馆:截止到2018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含专业图书馆及院系资料室)的实体馆藏总量约5万册(件),除中外文印刷型图书外,读者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包括:古籍线装书2万多册;期刊合订本约2万册;校馆统筹年订购印刷型中外文报刊2739种;本校博、硕士论文2万余篇;缩微资料8万种;各类数据库683个;电子期刊2万种;电子图书4万册,电子版学位论文1万篇。档案馆:清华大学档案馆馆藏档案始于1905年,包括清华学堂、清华学校、国立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清华大学等各主要历史时期的文书档案;清华建校以来的学生学籍注册卡、成绩卡;科研、工程项目档案;历年获奖教材;学校各建筑物基建档案、图纸;纸质、电子版研究生论文档案;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个人档案,以及著名校友实物档案,大量声像档案等等。截至2014年3月,案卷总数达14万余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总数约38万件,总排架长度3344米。学术期刊1、《清华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包括三种期刊:《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其中:《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Ei、CA、MR、РЖ、INSPEC、Zbl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历次全国性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获一等奖,1999年建国50年评优活动中获“首届国家期刊奖”,2001年《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双高”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2年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Tsinghua-Science-and-Technology》在2015年Science-Citation-Index-Expanded-IF达到063,被Engineering-index-(Ei,USA)、INSPEC、SA、Cambridge-Abstract等国际性文献检索机构收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为“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成员单位。2、《世界建筑》《世界建筑》为国家一级杂志和建筑科学类核心期刊。3、《装饰》《装饰》为中国艺术类核心期刊、国家核心期刊、全国中文艺术类10种核心期刊之一、全国百家重点图书室推荐期刊,连续三届(首届、第二届、第三届)获“国家期刊奖”。4、《清华法学》《清华法学》为CSSCI来源期刊(正版)、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重要转载来源期刊、CLSCI十六种法学核心期刊之一。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特色专业及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2个: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药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内科学、外科学(骨外科、胸心外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物理化学、外科学(普外科)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计算机软件(设5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工程、化学、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建筑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英语、物理学、车辆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生物科学

1、《试论新时期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第一作者),发表于《政治学研究》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2、《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完善与发展:十六大以来的新探索》(唯一作者),发表于《理论探索》2012年第5期;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功能预期、价值取向与路径选择》(第一作者),发表于《探索》2012年第6期;4、《制度设计的逻辑前提、路径选择与意义评析:政治制度生成的学理阐释》(唯一作者),发表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政治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第二作者),发表于《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6、《秩序状态、权力结构、行为背景:政治制度本质属性的规范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2年第7期全文转载;7、《国外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述评》(唯一作者),发表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8、《当代西方制度演化理论的研究视域》(第一作者),发表于《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9、《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内在张力与理论取向》(唯一作者),发表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10、《社会学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与意义评析》(第一作者),发表于《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社会学报》2011年第4期全文转载;11、《历史制度主义视域下政治合法性的内在张力》(唯一作者),发表于《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12、《重新理解托克维尔:建立在平等殿堂之上的自由》(第二作者),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13、《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的理论意义与基本特征》(唯一作者),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4、《从平等到差异:女性主义内在逻辑的转变》(第二作者),发表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第7期;15、《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现实诉求、理念定位及路径选择》(唯一作者),发表于《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第10期;16、《女性主义与政治学思维方式的关系探析》(第二作者),发表于《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7、《西部资源枯竭型城市规划困境与对策分析》(第一作者),发表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中国民族报》理论版2008年10月24日论点摘编;18、《在“积极隐士”与“伦理相对主义者”之间:梭罗政治思想内在张力评析》(第一作者),发表于《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6期。

换成IE7或8或9浏览器试试,。目前支持IE系列的

中国科学系列期刊

期刊名称:中国科学: 技术科学曾用刊名:中国科学 E辑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中国科技论文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4年版是中国的 最核心期刊

中国高校期刊网

一样,中国期刊网一般指中国知网。中国知网,在党和国家领导以及教育部,中宣部,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学术界,教育界,出版界,图书情报界等社会各界的密切配合和清华大学的直接领导下,CNKI工程集团经过多年努力,采用自主开发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数字图书馆技术。扩展资料:服务内容1、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提供CNKI源数据库,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文论全文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提供初级检索,高级检索和专业检索三种检索功能。高级检索功能最常用。2、数字出版平台数字出版平台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出版工程。数字出版平台提供学科专业数字图书馆和行业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由个人数字图书馆,机构数字图书馆,数字化学习平台等。3文献数据评价2010年推出《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在全面研究学术期刊,博硕士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各类文献对学术期刊文献引证规律基础上,研制者首次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期刊影响因子指标体系,制定我国第一个公开的期刊评价指标统计标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统计规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期刊网

你要想找回密码,当然就会用它提示,教你怎么找回密码,在设置里头,在你的提示里登录的时候就能找回来

这两个网站都都可以查询期刊,但是搜包罗的期刊范围却不同,中国知网除了期刊还包括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你要看学校承认哪些期刊的发表,各个学校都有一个范围的。

中国高校期刊学分

是否被SSCI、A&HCI收录以及发表单位等级A类一级:被SSCI、A&HCI收录的期刊。SSCI、A&HCI是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术界通常会把SSCI、A&HCI论文放在最前边。A类二级:CSSCI期刊。CSSCI期刊的学术水平在国内教育界被认可和推崇,是统计“211工程”建设成效、申报各级重点学科、博士点的重要数据,部分CSSCI期刊是高校公认的具有代表性的顶尖期刊。A类三级:属二级学科的全国权威性专业期刊。比B类水平高的重要期刊,可以作为高校科研能力比较、博士论文、省级国家级重点学科申报、教师高级职称评审的重要指标,通常都是某专业内的重要期刊。B类:其他被CSSCI收录的期刊,以及ISSHP收录的论文、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发表的论文都算是B类。C类:没有被CSSCI收录但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的期刊,在学科内有重要影响,多为青年高校教师论文发表的期刊。D类:有的学校将自己主办的等级不高的刊物列为D类以培养刊物,有的学校干脆把其他与本学校专业相关的普刊都列为D类,所以D类数量最多最庞杂。

最好,一般,差。

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然后具体的大概是学校自己决定吧

中国高校百佳期刊

哈理工不是哈工大,很多人借此黑哈理工,因为他们忽略了哈理工没有哈工大但比绝大多数大学好。。。我同学理工的。。他们学校高压绝缘公认全国第一,比清华做的还成熟,工科很多专业排名不错,总体是个不错的东北名校。但是如果你要是分够哈工大就千万别去哈理工了,还是确实有些差距

理工大学还是很不错的,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相对于黑大,哈工大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不影响你去上学。还有不知道你是报考的什么专业

一般来说,深圳的企业会优先招聘深圳大学的毕业生,优惠政策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如果你一出来就在深圳工作可以拥有深圳的户口,况且深圳的就业机会多,竞争又没有广州的激烈,所以人们喜欢读深大

本人从理工毕业两年,现在福建,感觉哈理工最大的优势就是别人会误以为是哈工大,都会觉得你牛逼,我老板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俩学校不是一个,依然看重我,我很高兴,再回忆一下我的大学四年,虽然母校对我有恩,但是我也希望即将报考的人慎重选择,理工绝逼是哈尔滨乃至全黑龙江条件最差的!没有之一,宿舍没网不说还分段供电,一些同学说这事为了让大家少玩,多去学习,爱慕骚瑞,哪有几个学习的?全都出去通宵了,作为母校的学生大部分会说学风怎么样怎么样,我就告诉诸位,真他妈不怎么样,混的,当大哥的,替课,逃课,考试都有逃的,玩弄感情的,到处都是,本来就没什么女生,被几个垃圾拱完了别人还当宝贝一样,在此我奉劝诸位,慎重报考,同等级理工科学校全比这强,哈尔滨已然毫无地缘优势,我也奉劝理工学子们,你们热爱母校我都理解,可真的不要再去误导高中生了,我以够福建师大的分数去了理工,这是我这辈子最错的事,尤其是南方的同学们,千万千万好好看看我说的话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