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期刊影响因子几年更新一次

发布时间:

期刊影响因子几年更新一次

不一样影响因子是前2年发布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2年的发表论文总数,所以不一样,会变动

sci影响因子每年都变。一般一个期刊仅在一个数据库中。

影响因子的计算 在科学界,学术期刊上的文章一般被分成二类,其一是在发表前需经同行评议的所谓“可引用”(citable)文章,它包括原始研究报告和专题评述等;其二是“不可引用”(non-citable)文章,它包括新闻、读者反应和科幻小品等,如我国物理杂志“前沿和动态”(News from the front line)栏目中的短文。遗憾的是,ISI统计程序不能区分“可引用”和“不可引用”,结果在计算期刊IF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让我们举例说明:计算物理杂志1998年度的IF,它等于被引用总频次与刊载论文总篇数的比。不妨假定,比例的分子(1996和1997两年刊载于物理杂志的“可引用”文章在1998年被全国1286种统计源刊引用的总频次)等于78,分母(1996和1997两年刊载于物理杂志的“可引用”文章总篇数)等于312。于是我们得到IF=25。问题在于,如果在上述分子中,不正确地计入了对“不可引用”文章(如“前沿和动态”栏目中的短文)的引用,则会导致IF值的膨胀。一项莱顿大学针对ISI统计数据(注:它的统计源刊来自世界各国,总计约5700种)的研究表明,对于NATURE和SCIENCE这类包含有许多“不可引用”文章的期刊来说,上述问题可能导致其IF值虚增,最高达40%。

sci影响因子几年更新一次

不一样影响因子是前2年发布的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2年的发表论文总数,所以不一样,会变动

期刊影响因子多久更新一次

影响因子不是取决于被什么目录收录。是期刊内文献被下载以及参考引用影响的。不管这本期刊在哪里影响因子就在这里,不离不弃。 你理解的是网站更新影响因子吧!这个视网站自己更新为准。

计算方法:出版当年之前两年该期刊在当年被引用次数总和 ÷ 前两年该期刊出版文献之总篇数。例如:某刊1996 及1997 年共出版181 篇文章,而在1998 年共被引用210 次,则Impact Factor 为210÷181=16。一般而言Impact Factor >1表示引用率颇高。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是每年度JCR统计出来的数据,每年度6月底至7月中更新一次。影响因子是表明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就是某刊前两年所发表的每篇论文的当年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2020年期刊影响因子更新

materials today advances影响因子是材料学科的影响因子2020年度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已于近期正式公布。今年,爱思唯尔旗下有 23本期刊首次获得影响因子,其中包括 12本开放获取期刊。其中材料科学的Materials Today Advances为2020影响因子:579

期刊影响因子几月份更新

早就有了,每年SCI是6月下旬更新。今年的是6月14日更新的,你去搜一下就有。优助医学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汤森路透的JCR(期刊引证报告)一般于当年的6月份公布前一年的期刊影响因子数据。也就是说2016年6月份将公布2015年的期刊影响因子,2016年的影响因子将于2017年6月份公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