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期刊投稿的难易度、版面费、稿费等等,是个动量情况。各个时期会有不同。同时,不同人的投稿,也会不同。比如《*沿》,可能是800,也可能是做这样的网站,有意义吗?
是CSSCI来源期刊,非扩展版。你在社科综合类里找。作为科研工作者,你居然在本都知道里问这问题,我又恰巧在这里回复你。这个也真是。。。。。
蛮多的撒~!!~ 蛮多的撒~!!~ 蛮多的撒~!!~中南财经大学学报(改名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生产力研究武汉金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
中国权威学术期刊首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 湖北省出版政府奖 湖北省十大名刊 湖北省双十佳期刊湖北省出版佳作奖
经查证《汉江论坛》不仅属于CSSCI期刊,而且是中文核心期刊。
专著《侦查构造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27万字 《侦查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38万字《刑事诉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5月版,3万字编著1、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学习指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总5万字《荆楚诉讼论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总7万字2、副主编《诉讼法学》 ,群众出版社2006年11月版,2万字《法理学教程》,群众出版社 2006年11月版 ,3万字《法理学教程》,湖北警官学院(校内用书)2002年版, 5万字《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万字3、参编《刑事诉讼实训指南》,法律出版社2014年7月版,7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00问》,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万字《新编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万字《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教程》,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5万字《公安行政执法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5万字《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6万字《〈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解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万字合著《检察机关自侦办案模式转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年12月版,5万字《婚姻法学释解》,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承当字数25万字《刑事诉讼程序改革之多维视角》,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3万字 1、1996年第2期,“试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确立的方式及其内容”,《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哲社版)》(政治类核心刊物),第二作者2、1996年第3期,“试论我国辩护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警学经纬》,第二作者3、1996年第6期,“公安工作与新《刑事诉讼法》”,《警学经纬》,第二作者4、1997年第6期,“对单位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警学经纬》,独撰5、1997年第4期,“公安行政处罚的缺陷及其调控”,《犯罪对策研究》,第一作者6、1997年第2期,“刑事诉讼中检察机关如何处理与律师的关系”,《武汉检察》,独撰7、1997年第3期,“轻刑化与中国刑罚改革的思考”,《云南警学》,独撰8、1999年第6期,“试论我国物权立法的若干原则”,《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9、2000年第1期,“浅析公务悬赏广告”,《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学报》,独撰10、2000年第1期,“悬赏通告之法律分析”,《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11、2000年第2期,“论物权行为理论的借鉴与吸收”,《河北法学》(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12、11/2002,“论网络犯罪的特点与综合调控”,《新世纪公安侦查工作思考》(第三届中西南地区侦查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13、2002年第12期,“刑事诉讼法学与刑事侦查学的比较教学研究”,《公安教育》,第一作者14、10/2002,“浅析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独撰15、12/2002,“公安警察院校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及原因剖析”,《公安警察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研究》,武汉出版社,独撰16、2003年第4期,“中国区际刑事诉讼法律之比较研究”,《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17、2004年第2期,“公正与效率之间的艰难抉择——论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第一作者18、4/2004,“刑事侦查中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侦查理论与实践》(2004年北京市侦查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独撰——本文获得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8/2004,“关于公安法学教育定位的若干思考”,《走向现代公安法学教育之路》(中国首届公安法学教育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本文获得该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004年第4期,“中俄刑事陪审制度的沿革及展望评述”,《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1、10/2004,“前科消灭的证据价值研究”,《法商研究》(2004专号)(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22、2004年第4期,“我国侦查构造的改革基础及完善目标”,《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23、8/2004,“侦查程序中被害人权益保障的理论基础及完善”,《侦查学论从》(第五卷)(第五届中西南地区侦查研讨会论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湘新出准字(2004)第064号独撰——本文获得该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4、10/2004,“论我国对沉默权应有的正确取舍态度”,《侦查讯问与人权保障研究》(公安大学侦查讯问与人权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独撰25、10/2004,“刑事证据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证据法专家拟制稿》”,《证据学论坛》(第八卷),中国检察出版社,独撰26、2004年第6期,“以法律为准绳原则不容置疑”,《比较法研究》(法律类核心期刊),独撰27、2005年第1期,“论程序分流在我国侦查程序中的构建”,《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独撰28、2005年第1期,“清代刑事救济程序研究”,《中外学术导刊》,独撰29、2005年第4期,“刑事免责制度的实践意义及构建模式”,《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独撰30、2005年第2期,“论刑事免责制度在侦查程序中的构建”,《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第一作者31、5/2005,“论侦查程序中的刑事免责制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民族类核心期刊),独撰 32、6/2005,“侦查构造的独立性问题研究”,《江汉论坛》(增刊)(社科类核心期刊),独撰33、8/2005,“新闻自由与侦查不公开的冲突与互动”,《中国诉讼法判解》(第三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撰34、10/2005,“境外赌博犯罪查处的程序法视角研究”,《诉讼理论与实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独撰35、11/2005,“抓捕怪案中的侦查方法评说”,《侦查论坛》(第四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独撰36、1/2006,“论我国刑诉法对公约“特工行动”的借鉴与吸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独撰37、2006年第1期,“程序法视角下的境外赌博犯罪研究”,《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38、2006年第2期,“职务犯罪的预防及惩治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一作者39、2006/02/17,“惩处境外赌博犯罪面临的四个问题”,《检察日报》,2006年2月17日第3版,独撰40、4/2006,“清朝乾隆53年之逮捕证考究”,《警史钩沉》(内刊),独撰41、6/2006,“论死刑复核的权力运作及制度建构——兼评最高法院死刑复核权的回收”,《首届法律适用国际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中国方正出版社2006年版,第二作者42、7/2006,“刑事诉讼构造的研究起源及概念辨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独撰43、7/2006,“侦查公开若干基础理论问题辨析”,《侦查学论丛》(第七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独撰44、2006年第4期,“我国构建预审法官制度的否定性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45、10/2006,“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程序再修改研究”,《江汉论坛》(增刊),第三作者46、10/2006,“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侦查程序再修改的具体建议”,《江汉论坛》(增刊),第二作者47、11/2006,“人权保障与警察机关的权力规制”,《公安教育的人文视域》,武汉出版社2006年11月,独撰48、12/2006,“城市自杀秀中的警察角色定位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纠纷解决机制》(内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学会第18次年会论文汇编(二等奖)],第一作者49、11/2006,“平等抑或平衡:侦查构造中的侦辩关系辨析”,《现代侦查》(第二辑),群众出版社2006年11月,独撰50、2007年第1期,“侦查程序中的非法取证问题评析”,《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第一作者51、2007年第一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零容忍理论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增刊),第一作者52、2007年第2期,“赌博罪与非罪的若干新视点研究”,《政治与法律》(法律类核心期刊),第二作者53、2007年第2期, “创新与发展:江西新余、萍乡警务改革模式之评析“,《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独撰54、2007年第3期,“论诊所法律教育在公安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独撰55、2007年第3期,“城市自杀秀中的若干警务认识误区探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独撰56、2007年第4期,“公安院校实施诊所法律教育的难点分析”,《公安教育》,独撰57、2007年第5期,“侦查权权力属性热议之冷思考”,《湖北警官学院学报》,独撰58、2007年第6期,“零容忍执法政策若干理论问题之评析”,《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ISSN1671第一作者59、2007年8月上旬刊,“中部崛起理论的程序法制研究”,《商场现代化》(经济类核心期刊),独撰60、2007年第9期,“境外赌博犯罪的经济危害及惩处研究”,《科技信息》,独撰61、2007年11月,“侦查公开与程序参与原则之研究”,载于《公安学论丛》(第三卷),法律出版社,独撰62、2008年1月,“程序法视野下的中部崛起理论研究”,载于《首届中部崛起法治论坛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独撰63、2008年3月,“从侦查程序的完善看刑事诉权的缺失与构建”,载于《刑事诉讼法修改:问题与前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独撰64、2008年第9期,“刑事被害人诉权行使渠道之现实性分析————以“产婴证奸”现象为切入点“,载于《求索》(中文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期刊),独撰 65、2008年第5期,“警察临战若干基础性问题的法学诠释”,载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P51-P55,ISSN1673-2931,CN42-1743/D,独撰66、2008年第4期,Jurisprudence Views on Producing Infant to Prove Rape,Journal of Politics and Law(季刊),P73-P76,独撰67、2008年11月,“证据视野下的“产婴证奸”现象考量”,载于《证据学论坛》(第14卷),P146-P153,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9-0,独撰68、2008年11月,“对检察官客观性观点的几点质疑”,载于《检察论丛》(第13卷),P251-P261,法律出版社ISBN9-787-5036-9091-4,独撰69、2008年12月,“刑事诉讼法修订中的专家意见比较与评析——以公安机关侦查执法活动为视角”,载于《现代侦查(第三卷)》,群众出版社ISBN9-787-5014-4137-2,P1-P10,独撰70、2009年第1期,“侦辩交易的提出及若干形态分析”,载于《四川文理学院学报》,P27-P30,ISSN1008-4886,CN51-1533/G4,独撰71、2009年第1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警力原则研究”,载于《湖北警官学院学报》,P10-P14,ISSN1673-2931,CN42-1743/D,第一作者72、2009年第2期,“医患矛盾之激化与警察介入纠纷之利弊考量”,载于《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ISSN1671-685X,CN14-1287/D,独撰73、2009年第3期,“刑事诉权视野下的侦辩交易研究”,载于《法治研究》,ISSN1674-1455,CN33-1343/D,独撰——本文被《首届中国警学论坛文集》(罗锋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337-8/D290,P610-617)全文转载。74、2009年9月,“重点学科建设基础性理论之研究”,载于《荆楚诉讼论坛》(第一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ISBN978-7-81139-660-7,P9-17,独撰75、2009年12月,“公安招录改革背景下的侦查学教学内容研究”,载于《侦查学论丛(第10卷)》(中西南地区公安政法院校侦查学术研讨会2009年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39-833-5,P478-484,独撰76、2009年第6期,“公诉权的客观性与追诉性之评述”,载于《北方法学》,ISSN 1673-8330,CN23-1546/D,P100-105,独撰77、2010年第1期,“公诉权基本属性特征之定位”,载于《云梦学刊》,ISSN1006-6365,CN43-1240/C,P76-80,独撰78、2010年第2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强制措施原则研究”,载于《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ISSN1008-8121,CN36-1213/D,P91-95,独撰79、2010年第3期,“群体性事件警务处置中的慎用武器警械原则研究”,载于《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ISSN1671-0541,CN22-1307/D,P18-22,独撰80、2010年3月,“我国公安教育发展回顾与改革前景探析”,载于《公安学论丛》(第四卷),法律出版社ISBN 9-787-5118-0544-7,P96-110,独撰81、2010年第5期,“网络民意在交通肇事案件处理中的价值评析”,载于《交通企业管理》,ISSN1006-8864,CN42-1302/F,P71-72,独撰82、2010年第10期,“纺织类高校法学专业发展定位及其展望研究”,载于《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ISSN1672-6847,CN35-1268/C,P57-58,独撰83、2010年第30期,“当代湖北社会矛盾解决机制的诉权解读”,载于《学理论》,ISSN1002-2589,CN23-1106/D,P65-66,独撰84、2010年12月,Learning and absorbing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in Police College ,载于2010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Technology(EEET2010),EI、ISTP收录85、2010年12月,“情报收集工作中若干新科技侦查手段研究”,载于《侦查学论丛》(第11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ISBN978-7-81139-8?-?86、2011年第2期,Principle of Three Cautions in police response to Mass incidents,载于Asian Social Science,ISSN 1911-2017,独撰87、2011年第2期,“两型社会与武汉ETC收费系统之正义解读”,载于《中外企业家》,P80-83,ISSN1000-8772,CN23-1025/F,独撰88、2011年3月,“Means of stealing secrets and anti-stealing by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Secret War”,载于《2011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Neural Computing(FSNC2011)》,IEEE Catalog Number: CFP 1114M-PRT, ISBN 978-1-4244-9216-9,P354-357,独撰89、2011年3月,“Escaping the Siege:Problems and Solutions about Law Disciplines in WTU”,载于《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1)》(ISTP收录),IERI,USA出版,ISBN 978-0-9831693-8-3,P422-426,独撰90、2012年第1期,“刑事附带民事诉权之滥用及其规制”,载于《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ISSN1009-3699,CN42-1596/C,P67-70,独撰91、2012年第1期,“刑事诉讼中举报权之滥用及其规制”,载于《武汉纺织大学学报》,ISSN1009-5160、CN42-1818/Z,P16-19,第一作者92、2012年第1期,“达马斯卡权力模式下欠薪入罪现象分析——以《刑法修正案(八)》第41条为切入点”,载于《长江论坛》,ISSN1005-3980,CN42-1344/D,P55-59,独撰93、2012年第1期(下),“纺织类高校诊所法律教育的应用现状调研报告”,载于《群文天地》,ISSN1009-6302,CN63-1027/G2,P282-283,独撰94、2012年2月,“诊所法律教育方法在我国发展现状之评析”,载于《2012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ICASS 2012)》(CPCI收录),IERI,USA出版,ISBN 978-1-61275-006-4,P239-244,独撰95、2012年第2期,“纺织类高校专业存在及发展的评价标准研究——以武汉纺织大学法学专业为例”,载于《纺织教育》,ISSN1000-615X,CN31-1013/G4,P118-121,独撰
[span](一)国际关系理论与方法论[span]1、《性别伦理与合作偏好——女性主义国际合作观述评》,《伦理学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5期;[span]2、《结构性权力视角下的美韩同盟变迁》,《社会主义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span]3、《马克思主义国际政治经济学述评:从研究范式的角度》,《求实》(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7期;[span]4、《变革中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流派及其核心原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第1期;[span]5、《试析均势与均势功能的维持》,《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span]6、《 [span]国际体系转型与东北亚多边制度安排构想 [spa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6期;[span]7、《 [span]意识形态与美国的朝鲜政策:后冷战时代的视角与认知 [span]》,《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2007年第3期;[span]8、《体系秩序与中朝关系:视域、轨迹与启示》,《远东中文经贸评论》(新加坡)2006年第1期;[span]9、《安全共同体刍议》,载于《战略与管理评论》(第二卷),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12月版;[span](二)军备控制与东亚安全[span]1、《韩国海洋安全战略调整与海军军备发展》,《国际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2期;[span]2、《近年来日本军工产业转型研究》,《现代日本经济》(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期;[span]3、《 [span]朝鲜半岛乱局与美朝韩博弈 [span]》,《领导之友》2011年第2期;[span]4、《美韩联合军演的动向及其影响》,《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span]5、《巧实力·冷处理·多渠道——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的新理念及其走向》,《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4期;[span]6、《俄罗斯东北亚战略评估——地缘环境、主旨目标、战略资源及实施路径》,《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span]7、《虚幻的“安全困境”与冷战后中日安全关系变迁》,《日本研究》(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2期;[span]8、《奥巴马政府对朝政策评估及其走向》,《美国问题研究》(CSSCI来源集刊)2010年第1期;[span]9、《民族主义与韩国外交政策》,《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span]10、《从朝鲜2010年元旦社论看其政策走向》,《亚非纵横》2010年第2期;[span]11、《俄韩军事技术合作及其战略问题的研究》,《太平洋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期;[span]12、《 [span]美国意识形态中的朝鲜:后冷战时代的知觉与议题 [span]》,《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span]13、《冷战后韩国国家战略的调整与评估》,《当代韩国》2009年第4期;[span]14、《 [span]安全视野下的中俄能源合作 [spa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09年第3期;[span]15、《中俄能源安全合作的概念体系、逻辑困境与现时问题》,《统计与决策》(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23期;[span]16、《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CSSCI来源期刊)2009年第9期;[span]17、《朝鲜:东北亚的敏感神经》,《领导之友》2009年第5期;[span]18、《朝核危机,尘埃落定?》,《领导之友》2008年第5期;[span]19、《 [span]东北亚新秩序的制度安排与路径选择 [span]》,《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span]20、《后冷战时代朝鲜国家战略论析》,《当代韩国》2007年第4期;[span]21、《 [span]国际秩序转型中的东北亚安全合作——地缘环境、意识形态与一般原则 [span]》,《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span]22、《 [span]东北亚体系秩序转型与其集体安全合作问题 [span]》,《理论导刊》2006年第11期;[span]23、《 [span]日本的海权观及其海洋领土争端——一种建构主义的尝试分析 [span]》,《日本学论坛》2006年第2期;[span]24、《 [span]朝鲜半岛和平统一的若干内在课题 [span]》,《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span]25、《 [span]驻韩美军基地整合及其动向效应 [span]》,《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span]26、《 [span]朝鲜核危机:解决途径及其安全效应 [span]》,《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CSSCI来源期刊)2003年第4期;[span]27、《朝鲜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格局》,《政策科学研究》(韩国)2004年冬季号;[span]28、《整体视角的东北亚——地缘政治的分析》,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版,参编;[span]29、《和谐世界论:从国际法角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7月版,参编;[span](三)当代中国外交[span]1、《 [span]冷战后美俄日韩对朝政策的知觉与错误知觉——兼论中国对朝政策的知觉定位 [span]》,《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span]2、《论中国维护西部安全的战略选择——上海合作组织及其评估》,《公共管理论坛》2009年第1辑;[span]3、《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span]4、《 [span]中国与朝鲜半岛国家关系的历史流变——一种体系秩序的认知与建构 [span]》,《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2007年第1期;[span]5、《 [span]中朝韩经贸关系纵深发展的战略进路 [span]》,《国际经贸探索》(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4期;[span]6、《 [span]朝鲜半岛与中国大战略 [span]》,《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CSSCI来源期刊)2006年第1期;[span]7、《建构中国的朝鲜半岛大战略》,《中国评论》(香港)2005年第3期;[span](四)公共管理研究[span]1、《科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理论与实践创新》,《中国行政管理》(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3期;[span]2、《大众传媒与群体性事件处理:作用及功能》,《长江论坛》2010年第2期;[span]3、《继往开来 再谱新篇——“纪念华北人民政府成立60周年座谈会”综述》,《中国行政管理》(CSSCI来源期刊)2008年第11期;[span]4、《 [span]中国行政改革的政治哲学考量:一种价值系统的分析 [span]》,《长江论坛》2008年第1期;[span]5、《 [span]理念转变与党的执政能力提升 [span]》,《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span]6、《 [span]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外部沟通与合作问题 [span]》,《长江论坛》2007年第4期;[span]7、《 [span]法律与制度规范下的美国政府采购 [span]》,《经济视角》2007年第7期;[span]8、《和谐社会与政府治理:观念·模式·路径》,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副主编;[span]9、《地方政府管理前沿问题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参编;[span]10、《试析日本地方自治体分权改革》,载于《战略与管理评论》(第一卷),北京:团结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一般而言,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总体无大变化。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有所增长(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言,请关注官网发布的2020年分类学科报告综述。)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下降,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同样有所下降。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即今年分数上涨的学科全都是文科专业(不考数学的专业),这反映出几个信号: 文科专业报考人数增多。 文科试卷主观性更大,评分标准更具离散性,想得高分并不容易。 2022考研文科竞争性会更大。二、江汉大学考研难度总体概述1江汉大学考研难度具体分析本难度系数由以下因素构成:(院校级别、地理位置、院校信息、学校排名、学校荣誉、报考总人数、录取总人数、一战成功率,优势学科、劣势学科、热门学科、冷门学科、总体难度评价、综合难度评分等综合因素)。2江汉大学院校考研难易程度综述1、院校口碑江汉大学的口碑依然在建设当中,相比重点名校自然算是相对弱势,知名度不高,但在江汉大学的区域占地范围内知名度尚可,尤其是国家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支持和人力物力的投资,总体而言呈现好的发展走势,未来前景可期。2、保研名额少,上线简单历年来院校的保研名额都相对有限,所以无论是针对本院校,还是其他院校,所以录取人数当中统考生是占大额甚至是全部的占比的。,此的话上线就会比较容易一些,整体竞争程度相对平缓。3、传统优良,学习氛围浓厚江汉大学保持着优良的教育传统,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方式,院校口碑尚可,广受学子好评,尤其是对教师力量的选拔上面向来都是非常严谨,虽本身并不是国内重点知名院校,但自建校以来,在这一点上,学校是非常重视的,可见其办学态度。4、专业课难度我国考研大部分院校是自主命题,专业课难度根据学校专业的不同会有差异,江汉大学同样也是自主命题,在考题方面并不会特别难。考试范围每一年可能会有微不足道的小变动(具体可参考官方考试大纲,或在官网搜索相关信息)。考生完全可以依据往年真题大体判定范围,所以专业课的题目还是有迹可循的,主要在于考生的认真程度。5、城市经济渐次繁荣,教育事业有力可依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内总会有几个好的大学,某种程度讲,城市的经济对于学校的发展是有相当的助力的。就本院校所在城市而言,近几年内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每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逐年变好,对于考研而来的学生来讲当然也是非常有益处的,比如在学生期间遇到比较可靠的实习机会的几率增加。6、考研调剂率江汉大学可接收调剂的专业相较重点院校是比较多的,历年数据显示,某些冷门及普通专业确实会经常出现招不满的情况。由此,调剂当然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啦。不过,同学们还是得稍加注意,在这件事情上要进行比较充分地准备才可以为之。时间方面跟调剂的专业方面都要了解清楚一下。另外,在备考过程中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于调剂,尽可能的往一志愿努力。
江汉大学现在是属于二本院校。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140970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8281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9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拥有1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涉及69个二级学位点。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及研究生工作站。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9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8个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7门省级精品类课程。
江汉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学校概况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18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拥有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点8 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学、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类别8个(电子信息、教育、临床医学、艺术、社会工作、体育、应用心理、会计)和同等学力授权。涉及60个二级学科(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有5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9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8个省级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学校教学科研仪器总值近五亿。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07万余册,中、外文报刊2099种,引进了中外文数据库226个,电子书刊515万余册。《江汉学术》入选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扩展版来源期刊。学校建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爆破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17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湖北(武汉)爆炸与爆破技术研究院、交叉学科研究院、环境与健康研究院、系统生物学研究院、武汉研究院等校级科研机构50个。近五年,获各类科研项目1500余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97项(其中自科基金83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39亿元。参与国家支撑计划、“973”“863”计划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7900余篇,其中SCI、SSCI、EI、CPCI-S收录1699篇次,出版各类著作、教材312部。获科研奖励126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7项。获各类知识产权授权1501项,其中发明专利276项。实施10余项专利技术成果转让,金额800余万元。组建6家科技成果产业化及学科性公司,其中武汉国力通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
考研确定学校是最头痛的时候之一,总是感觉一团糟,很难做出最好的或者说是自己最满意的选择,总是患得患失,纠结犹豫半天,还感觉没法静下来安心复习。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详细分享一下江汉大学考研的具体难度。一、学校综合介绍1江汉大学招生基本信息解读江汉大学(Jianghan University),简称江大,位于湖北武汉,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省属综合性大学,省、市重点建设大学。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湖北省首批学分制改革试点高校、“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双万计划”等。江汉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81年的原江汉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创办于1952年的原武汉教育学院、创办于1958年的原武汉市职工医学院。2000年,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888年的武汉市卫生学校并入筹建期间的新江汉大学。200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四校合并基础上组建新的江汉大学。2009年3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整体并入江汉大学。2002年6月,学校整体搬迁到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截至2019年6月,学校拥有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涉及60个二级学科(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具有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资格。有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省级)、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省重点学科(含培育)、13个市重点学科、4个省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值得一提的是,江汉大学的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入选了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而且,江汉大学的研究生奖助学金还是非常可观的。2江汉大学本年度录取分数线与国家线对比图再看2020年考研国家线总体趋势图考研一共13大学科门类,总体走向参差不齐,但依旧有规律可循。2020考研的国家线走势分为三种: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 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计算出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也就是上涨分数最多的学科和下降分数最多的学科。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持平有3个:文学、管理学、享受少数民族照顾的考生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上升的有5个:哲学(+5分)、法学(+5分)、教育学(+6分)、艺术学(+7分)、体育学(+7分)。本学科分数线与去年相比下降的有9个:经济学(-2)、历史学(-1)、理学(-2)、工学(-6)、农学(-2)、医学(-5)、军事学(-5)、工学照顾专业(-6)、中医照顾专业(-5)。国家线的两个极限值出现在如下两个专业:上涨极限值(+7分),艺术学和体育学。下降极限值工学(-6)和工学照顾专业(-6)。一般而言,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持平,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总体无大变化。本学科国家线和去年相比上涨,意味着去年和今年的报名人数和考试难度有所增长(具体原因要视本学科特点而言,请关注官网发布的2020年分类学科报告综述。
在全国现有社会科学期刊中,《江汉论坛》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在学术界有较大的影响。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江汉论坛》取得了不俗的办刊成绩,在国内外学术界、期刊界赢得了较高的声望和一系列荣誉称号。2002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双效”期刊。近二十年来,虽然国内学术期刊的数量增长很快,但《江汉论坛》所刊文章的引用率和转载率在国内2000多家同类刊物中一直稳居前列,多次荣获国家、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在湖北省组织的历届优秀社科成果评选中,《江汉论坛》在一、二、三等奖中均居重要席位。1992—2004年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二、三、四版中一直被评定为综合性人文社科类中文核心期刊和国内45种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之一。1998年以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每年从国内2000余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中评选出400余家期刊作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江汉论坛》始终名列其中。1991—2006年《江汉论坛》连续五届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2001年被评为首届湖北省双十佳期刊和十大名刊,2006、2007年两次蝉联湖北省十大名刊称号;1999、2001年荣获第一、二届湖北省出版佳作奖。1990年,《江汉论坛》编辑部获湖北省先进期刊编辑部称号。1999年,江汉论坛杂志社被共青团湖北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是CSSCI来源期刊,非扩展版。你在社科综合类里找。作为科研工作者,你居然在本都知道里问这问题,我又恰巧在这里回复你。这个也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