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查全率和查重率的关系

发布时间:

查全率和查重率的关系

查重率的具体概念就是抄袭率,引用率,要用专业软件来测试你的文章与别人论文的相似度,杜绝抄袭。。基本就这意思

查准率是衡量某一检索系统的信号噪声比的一种指标,即检出的相关文献与检出的全部文献的百分比。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x100%查全率是衡量某一检索系统从文献集合中检出相关文献成功度的一项指标,即检出的相关文献与全部相关文献的百分比。查全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x100% 实验证明,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存在着相反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提高输出的查全率,就会降低其查准率,反之亦然。

一、要确认学校采用的是哪个查重软件,最好直接用该软件查,如果因为经济等因素,用其他查重软件先检测的话,那也只能做参考。国内高校论文主要采用知网、维普,知网的份额比较大,维普份额小点。同时知网的价格相对贵一点,维普的价格相对便宜点。我是采用先用维普查重初稿,经过修改后,再用知网检测的方式降低花费。二、检测系统1、维普检测系统。我的论文初稿就是通过维普进行检测的。之所以采用维普,而不是其他互联网查重软件,主要考虑权威性。因为有部分学校采用维普,那说明维普在高校的认可度还是可以的,维普的文献库比较丰富,包含大量的本硕博毕业论文、期刊轮文,而我的毕业论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此我需要拥有一个丰富文献库的查重系统,避免文献库不足,导致重复部分没查出来。2、知网检测系统。知网是不对个人开放的,网上售卖的知网查重鱼龙混杂,因此寻找到一个真正的知网检测系统是比较关键的。最简单也是最权威的办法就是用检测报告上面的报告编码到知网官网进行验证,能验证通过的就是真正的知网,验证不通过的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啦。最后我的重复率是维普9%,知网5%,两个软件相差不大。三、修改技巧网上其实有大量的修改技巧,我试过比较多方法,总结了一下。1、同义词替换。重复的词语,能找到同义词的就进行相应替换:尤其突出=尽显无疑,大多数=大部分,等等2、变换句式。就是小学时候经常联系的主动句被动句转换。3、图标替换。要说明的是表格是查重复率的,图片不查重复率,但表格常见的都是大量数字或小短语,这样查重的时候一般不会被标识为重复。因此如果实在改不动论文,试试能不能把论文转换为图表,从而降低重复率。查重率多少合格要看你学校的规定,一般5%—10% 。

在判断检索结果好坏时,查全率(Recall ratio)与查准率(Precision ratio)是两个最常用的指标。它们表示系统的“过滤能力”,即让相关文献“通过”,“阻止”无关文献。  查全率与查准率的定义如下:R(查全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x100%,,P(查准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量/检出的文献总量)x100% ——《文献检索与利用》—花芳  例如:在一次检索中,共检出文献100篇,经过专家判定,其中与提问相关的文献为60篇,其余的40篇为误检文献,那么按照上述公式,本次检索的查准率P就等于(60/100)×100%即60%。假如检索系统中还有90篇相关文献,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被检出(漏检),那么按照上述公式,本次检索的查全率就等于(60/60+90)×100%即40%。  可见,利用上述公式,对每一次信息检索,都可计算出其查准率和查全率,对检索效率作出定量化的评价。  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查准率的计算没有问题,而查全率的计算存在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怎样知道漏检文献的数量。  对于小型的试验系统,在进行检索效率评价时,只要把系统中所有的文献都浏览一遍,就能准确地获得漏检文献的数量。然而,在实际运行的检索系统中,由于系统文献总量通常数以百万计,在评价检索效率时,根本不可能把浏览系统中所有的文献,因此,也就无法知道漏检文献数量。  所以,在实际的检索评价中,对于漏检文献数量,一般采用近似的估计值。获得漏检文献数量估计值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利用其他的同类检索系统,进行相同的检索,然后通过对命中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推断哪些文献被漏检;其二,利用原有的检索系统,放大检索范围进行查找,然后对命中结果进行分析,看是否有原先未被检出的相关文献,从而得到漏检文献的近似值。  .查准率与查全率之间的关系  利用查准率和查全率指标,可以对每一次检索进行检索效率的评价,为检索的改进调整提供依据。利用这两个量化指标,也可以对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水平进行评价。  要评价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水平,就必须在一个检索系统中进行多次检索。每进行一次检索,都计算其查准率和查全率,并以此作为坐标值,在平面坐标图上标示出来。通过大量的检索,就可以得到检索系统的性能曲线。  ———《文献检索与利用》陈老师

查重率和查准率的关系

查准率(Precision ratio,简称为P),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占检出文献总数的百分比。查准率反映检索准确性,其补数就是误检率。查全率(Recall ratio,简称为R),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占系统中相关文献总数的百分比。查全率反映检索全面性,其补数就是漏检率。查全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100%。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100%。利用这两个量化指标,也可以对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水平进行评价。要评价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水平,就必须在一个检索系统中进行多次检索。每进行一次检索,都计算其查准率和查全率,并以此作为坐标值,在平面坐标图上标示出来。通过大量的检索,就可以得到检索系统的性能曲线。实验证明,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存在着相反的相互依赖关系--如果提高输出的查全率,就会降低其查准率,反之亦然。对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的关系理解,如果提高了查全率,也就说明中间的阴影部分变大了同时系统中的相关文献总量应该不变。但准确率提高跟检出的总数相关,实际是要想查到更多相关的,那么检出的不相干也更多,即图中浅蓝色部分也变大,导致准确率变低。

论文查重率是如何计算的?我认为一般情况下论文查重率计算可能都是呃经过一些核实才能够来算的。

查重率的具体概念就是抄袭率,引用率,要用专业软件来测试你的文章与别人论文的相似度,杜绝抄袭。。基本就这意思

一般是30%以下,具体你根据自己的学校而定,30%查重率,自己到快捷论文查重,知网系统一查就知道了。非常方便的。

查重率和查准率的关系式

论文查重是现在高校的论文检测手段,每年很多的论文出来要确保是原创的怎么确保呢。于是就有了知网,万网这样的网站。他们收录了各大高校以及核心期刊的文章、论文。查重的时候就会把你的论文上传,然后与他们的数据库中的文章做对比。相似率超过15%~20%(各校要求不一)就认为是抄袭的论文,会论文予以不通过。

这个不确定的,每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15%,有的30%,你可以问下老师。

在判断检索结果好坏时,查全率(Recall ratio)与查准率(Precision ratio)是两个最常用的指标。它们表示系统的“过滤能力”,即让相关文献“通过”,“阻止”无关文献。  查全率与查准率的定义如下:R(查全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量/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x100%,,P(查准率)=(检出的相关文献数量/检出的文献总量)x100% ——《文献检索与利用》—花芳  例如:在一次检索中,共检出文献100篇,经过专家判定,其中与提问相关的文献为60篇,其余的40篇为误检文献,那么按照上述公式,本次检索的查准率P就等于(60/100)×100%即60%。假如检索系统中还有90篇相关文献,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被检出(漏检),那么按照上述公式,本次检索的查全率就等于(60/60+90)×100%即40%。  可见,利用上述公式,对每一次信息检索,都可计算出其查准率和查全率,对检索效率作出定量化的评价。  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查准率的计算没有问题,而查全率的计算存在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怎样知道漏检文献的数量。  对于小型的试验系统,在进行检索效率评价时,只要把系统中所有的文献都浏览一遍,就能准确地获得漏检文献的数量。然而,在实际运行的检索系统中,由于系统文献总量通常数以百万计,在评价检索效率时,根本不可能把浏览系统中所有的文献,因此,也就无法知道漏检文献数量。  所以,在实际的检索评价中,对于漏检文献数量,一般采用近似的估计值。获得漏检文献数量估计值的方法有两种:其一,利用其他的同类检索系统,进行相同的检索,然后通过对命中结果的分析和比较,推断哪些文献被漏检;其二,利用原有的检索系统,放大检索范围进行查找,然后对命中结果进行分析,看是否有原先未被检出的相关文献,从而得到漏检文献的近似值。  .查准率与查全率之间的关系  利用查准率和查全率指标,可以对每一次检索进行检索效率的评价,为检索的改进调整提供依据。利用这两个量化指标,也可以对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水平进行评价。  要评价信息检索系统的性能水平,就必须在一个检索系统中进行多次检索。每进行一次检索,都计算其查准率和查全率,并以此作为坐标值,在平面坐标图上标示出来。通过大量的检索,就可以得到检索系统的性能曲线。  ———《文献检索与利用》陈老师

关系:查全率与查准率为互逆相关性,查全率一般为60%~70%,查准率约为40%~50%,当查全率超过70%时,若想再提高查全率就必然降低查准率。衡量某一类文献检索系统的信号噪声比的一种指标。它的数值等于w/m,式中w是用户鉴别检出的m篇文献时,认为实际对口径的文献篇数。这一指标最初是1956年由JW佩里、A肯特等人提出的。FW兰开斯特1979年在《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第二版)一书中将某一系统所拥有的文献总篇数表述为a+b+c+d之和,并列出2×2表格。   上述的w篇文献即为a ,m篇文献即为a+b,这样查准率即为a/(a+b),a值是经过一次检索后,即可由用户判定的,a+b即经过一次检索所检出的全部文献。例如在某一次检索过程中共检出了50篇文献,用户判定其中有 10 篇文献是相关的,则查准率即为10/50=20%。查准率主要取决于检索语言的专指性和所拟定的检索策略能否准确表达用户真正的情报需求。若检索策略拟订得较宽泛,参与组配的检索词较少,主题词的概念比用户的情报需求宽泛,则查准率将降低,而查全率将增加,因为二者一般呈互逆相关关系。查准率标志某一检索系统运行过程中拒绝无关文献、选出有关文献的能力,同时也是用户从检出文献中进一步筛选出相关文献所需时间的一种间接测度。为达到相同查全率,高的查准率意味着用户鉴别检索结果时只需用较少时间,不过这种测度主要适用于评价情报工作人员代替用户检索的情况。

查重率和查全率

查全率和查准率是信息检索领域内的概念,二者是反映检索效果的重要指标。查准率(精度)是衡量某一检索系统的信号噪声比的一种指标,即检出的相关文献与检出的全部文献的百分比。普遍表示为:查准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出的信息总量)x100%。使用泛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上位类、上位主题词)能提高查全率,但查准率下降。查全率(召回率),是衡量某一检索系统从文献集合中检出相关文献成功度的一项指标,即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普遍表示为:查全率=(检索出的相关信息量/系统中的相关信息总量)x100%。使用泛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上位类、上位主题词)能提高查全率,但查准率下降。查全率和查准率之间具有互逆的关系,一个IR系统可以在它们之间进行折中。

查全率——它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尺度。 查准率——它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文献准确度的尺度。 使用泛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上位类、上位主题词)能提高查全率,但查准率下降。 使用专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下位类、下位主题词)能提高查准率,但查全率下降。

查全率——它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相关文献能力的尺度 查准率——它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比率,是衡量信息检索系统检出文献准确度的尺度使用泛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上位类、上位主题词)能提高查全率,但查准率下降使用专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下位类、下位主题词)能提高查准率,但查全率下降如何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提高查全率:使用泛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上位类、上位主题词)改变布尔运算符(将且改为或)使用截词符 ? 或 *改变检索项。如要求检索词位于标题中或为关键词或主题,检出记录数少,则可改为要求位于摘要或全文中,检出记录数即可增加减少限制条件,增加副主题词提高查准率:使用专指性较强的检索语言(如下位类、下位主题词)使用截词符 * 或 ? 改变检索项。如要求检索词摘要或全文中,检出记录数多,则可改为要求位于标题中或为关键词或主题

什么是查重率和查全率

论文查重率查的是论文的摘要和引用部分,但论文查重系统不会检测论文中的公式,表格,以及图片信息,因为这些信息无法与数据库进行比对。不同的学校,期刊杂志对论文查重的要求有所不同,一般学校要求撰写者的论文重复率小于30%,国内高等院校一般规定学生使用知网作为论文查重的系统,原因是知网的对比数据较为全面,其论文的检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一、要确认学校采用的是哪个查重软件,最好直接用该软件查,如果因为经济等因素,用其他查重软件先检测的话,那也只能做参考。国内高校论文主要采用知网、维普,知网的份额比较大,维普份额小点。同时知网的价格相对贵一点,维普的价格相对便宜点。我是采用先用维普查重初稿,经过修改后,再用知网检测的方式降低花费。二、检测系统1、维普检测系统。我的论文初稿就是通过维普进行检测的。之所以采用维普,而不是其他互联网查重软件,主要考虑权威性。因为有部分学校采用维普,那说明维普在高校的认可度还是可以的,维普的文献库比较丰富,包含大量的本硕博毕业论文、期刊轮文,而我的毕业论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因此我需要拥有一个丰富文献库的查重系统,避免文献库不足,导致重复部分没查出来。2、知网检测系统。知网是不对个人开放的,网上售卖的知网查重鱼龙混杂,因此寻找到一个真正的知网检测系统是比较关键的。最简单也是最权威的办法就是用检测报告上面的报告编码到知网官网进行验证,能验证通过的就是真正的知网,验证不通过的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啦。最后我的重复率是维普9%,知网5%,两个软件相差不大。三、修改技巧网上其实有大量的修改技巧,我试过比较多方法,总结了一下。1、同义词替换。重复的词语,能找到同义词的就进行相应替换:尤其突出=尽显无疑,大多数=大部分,等等2、变换句式。就是小学时候经常联系的主动句被动句转换。3、图标替换。要说明的是表格是查重复率的,图片不查重复率,但表格常见的都是大量数字或小短语,这样查重的时候一般不会被标识为重复。因此如果实在改不动论文,试试能不能把论文转换为图表,从而降低重复率。查重率多少合格要看你学校的规定,一般5%—10% 。

查重率又叫做重复率、抄袭率以及相似率等,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其实都是一样的。论文查重率是由论文查重系统将大家所上传的论文与查重系统中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检测所得出来的一个百分比结果,并且是根据查重系统算法所计算出来的,这个百分比结果就是与他人论文重复的最直观体现,能够依此直观的看到论文中可能抄袭的部分所占整篇论文有多少比重。在论文写作时难免会引用一些别人的论文和资料,这些内容会直接影响论文重复率。不过如果大家标注好了引用格式,论文查重系统是能够进行区分的,如果是直接抄袭的内容,不是参考文献内容,那么就需要大家修改这部分内容来降低重复率。每所高校都会设置论文查重率的合格标准,大家也先对自己本校的查重率标准进行一个了解,因为并不是所有学校设置的查重率标准都是一样,不过大致上是要求论文查重率在30%以内为合格。参考资料:《什么是论文查重率?》

就是跟别的论文相似的程度,如果过高找清北医学翻译,轻松降重。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