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级别
你指的是什么具体点,应该没啥权威
05年以前,张掖就两个大学。其实都是一个是中师一个是中专。现在叫河西师范学院,一个叫张掖医药高专。
河西师范
看学报分类:专科学报。这种学报好发,审核周期短的一天,长的2周。比较好发的有《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兰州教育学院学报》《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等多个专科学报均可操作安排。版面费合理、出刊时间快。本科学报(非核心)。这种学报难度明显上升,基本靠质量取胜,而且本科生不能发,高职院校的老师非常难发。比较好操作的有《黑河学院学报》《北京印刷学院学报》等。本科学报在安徽算核心期刊。一般审核1周到3个月,出刊时间要1年。
没有
红河学院学报接收本科生《红河学院学报》二本学报,可高职,可党校征稿栏目:哈尼族文化研究,彝学研究,民族文化研究,文学研究、哲学与历史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经济学研究、自然科学研究
不要脸 这么吹自己学校 我也在皖西读一年了 首先城市就是我所见过最挫的地方 六安人更是哥所见所闻中的一绝 传说中的离市中心近 靠 那也能叫中心?学校环境?可笑啊 所谓的岛大家千万不要把它憧憬得多画意 岛是在建 但也算半个豆腐渣工程吧 师资一顶一的差 想来皖西?哥劝告大家在走投无路时可以选择 但是等你真正熟悉这了 就真会有种惋惜的感觉了
还是不错的,我大二经管系的。
去市里、车站交通都很方便。校门口有12路车、走过一座桥就到所谓的市区了,很近的 学校环境特别好,月亮岛桃花坞环岛路、特别适合谈恋爱、、食堂一年到头就那几样菜、、不过有小炒 和小吃 各院系、社团的活动很多,大一混社团也够玩的了六安是个尚吃的小城市 很多小吃街、、周围有不少景区周末可以去玩~~恩那,总之小城市嘛 很安逸、
截至2013年,该校建有科技创新平台42个,其中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中心、仿生传感与检测技术省级实验室获批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廉政文化研究中心为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省级研究中心: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霍山石斛研究院、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示范中心、校企共建安徽省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浩农元亨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等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精细化工六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改性应用技术中心、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机电一体化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密成型工艺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电网装备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六安市盐肤木研发工程中心、六安市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六安市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研究中心、六安市油用牡丹研发工程中心、中药与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质炼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健康养殖与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所(中心):皖西文化研究所、寿县楚文化研究中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所等 馆藏资源 截至2013年,皖西学院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资料153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约9万册,电子图书5万余册。拥有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字化期刊、Springer、EBSCO等中外文期刊数据库22种,订有中外文纸质期刊1113种,报纸104种 。 学术刊物 《皖西学院学报》是由皖西学院主办、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为安徽省高校学报优秀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
1、《文化的固守与变迁》,载《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2、《族别学术史的现代性想象》,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3、《政府主导与彝族传统花灯保护》,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6期。4、《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明》,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年第2期。5、《经济诉求与文化展演》,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4期。6《祭祀场所性别限制的人类学分析》,载《学术探索》2009年第1期。7、《边民互市的经济与政治功能》,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8、《哈尼族的“昂玛突”》,载《中国民族》2008年第2期。9、《木刻分水:充满民间智慧的和谐机制》,载《中国民族》2009年第3期。10、《双凤村丧葬个案的人类学考察》,载《民族艺术研究》2005年第5期。11、《现代旅游中民俗的社会整合功能》,载《民间文化论坛》2008年第6期。12、《哈尼山寨“昂玛突”节祭祀活动考察》,载《寻根》2008年第3期。13、《游客对村民肖像付费的转移支付》,载《旅游研究》2009年第4期。14、《哈尼村寨权力结构变迁研究》,载《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5、《民俗在现代旅游中的三大功能》,载《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6、《梯田农耕与哈尼族饮食文化》,载《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17、《多元一体村社共同体的构筑》,载《红河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18、《民族村寨中的生育文化迫力》,载《红河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19、《民俗展演的生活本真》,载《红河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20、《从“文化持有者”角度看哈尼梯田的保护与开发》,载《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21、《最后的蘑菇房》,载《今日民族》2009年第7期。22、《鲜为学界所知的阿邬人》,载《今日民族》2010年第2期。23、《哈尼村落的文化空间》,载《今日民族》2011年第7期。24、《云海梯田里的哈尼人家》,载《华夏文化》2009年第2期。25、《河口归侨群体的形成、社会适应与事业发展研究》,载《八桂侨刊》2011年第3期。26、《现代旅游中民俗的经济诉求功能》,载《中国国粹》第一辑,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27、《国家化进程中的组织融合与冲突》,载《中国民族村寨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28、《贵州苗族盘瓠崇拜探微》,载《贵州世居民族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9、《都市中的哈尼族饮食业——以“哈尼人家”为例》,载《红河哈尼族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