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会计核算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所得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2]朱志瑾浅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变化经济师,2008,   [3]张浩波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管理与技术,2007,   [4]周晓东企业所得税核算若干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本文就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和。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背景不同,按其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可以分为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和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两大类。现代税收的计算和缴纳,都离不开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使对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虽然其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的,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也同时是按税收制度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和应税所得的基础和前提,甚至在有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中直接认可会计的某些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也不一定与税收制度完全一致,也存在某些差异。   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三、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一)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中,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无论卖出与否、获利与否均与委托方无关。这种销售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预收货款方式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付货物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二)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项也应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会计实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三)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以下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在会计附注中予以说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四、结论      在企业税收契约中承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允许进行某些会计政策选择,以及能够利用会计资料作为计税依据,那么,在税收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理性的企业(纳税人)都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即充分利用其与征税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税务筹划,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是作为真正的独立实体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中就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本文就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企业所得税 税收筹划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和。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背景不同,按其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可以分为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和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两大类。现代税收的计算和缴纳,都离不开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使对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虽然其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的,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也同时是按税收制度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和应税所得的基础和前提,甚至在有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中直接认可会计的某些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也不一定与税收制度完全一致,也存在某些差异。 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三、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一)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中,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无论卖出与否、获利与否均与委托方无关。这种销售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预收货款方式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付货物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二)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项也应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会计实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三)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以下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在会计附注中予以说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四、结论 在企业税收契约中承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允许进行某些会计政策选择,以及能够利用会计资料作为计税依据,那么,在税收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理性的企业(纳税人)都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即充分利用其与征税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税务筹划,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是作为真正的独立实体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中就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策略。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所得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2]朱志瑾浅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变化经济师,2008, [3]张浩波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管理与技术,2007, [4]周晓东企业所得税核算若干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8,

会计核算论文参考文献

[1]罗飞《成本会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87—201,333—338[2]王立彦,刘志远《成本管理会计》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56—276,367—374[3]龚曼君《管理会计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324—350,459—474[4]马海清,朱光林《决策会计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420—434[5]Gary M《作业成本管理》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中译本

【题 名】试谈企业税务会计的几个问题 【作 者】申延令 【刊 名】特区经济2005(7): 266-267 2/100 【题 名】现代报业经营管理建立税务会计的几点思考 【作 者】林苹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8X): 201-201 3/100 【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作 者】唐立群 【刊 名】林业科技情报2005,37(2): 75-76 4/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 【作 者】李新燕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5(09X): 156-157 5/100 【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黄玲 【刊 名】江苏商业会计2005(5): 42-44 6/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 【作 者】李家华 【刊 名】会计之友2005(06B): 45-46 7/100 【题 名】设置税务会计学科的依据与选择 【作 者】侯伟[1] 陈启英[2] 程风雷[3] 【刊 名】税务研究2005(8): 96-97 8/100 【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叶桦 【刊 名】事业财会2005(4): 49-51 9/100 【题 名】企业设置专职税务会计的可行性探讨 【作 者】陈四平 【刊 名】电子财会2005(8): 62-63 10/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差异分析 【作 者】丁宏新 【刊 名】集团经济研究2005(07X): 142-143 11/100 【题 名】试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夏继云 【刊 名】江苏企业管理2005(7): 25-26 12/100 【题 名】建立税务会计制度的现实意义 【作 者】滕波 【刊 名】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6(2): 22-24,62 13/100 【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作 者】李勤 【刊 名】南方农村2005(3): 51-53 14/100 【题 名】对我国税务会计研究若干焦点问题的思考 【作 者】徐丽盈 【刊 名】莆田学院学报2005,12(3): 20-23 15/100 【题 名】对建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的思考 【作 者】汪冰 【刊 名】经济师2005(6): 240-241 16/100 【题 名】中日税务会计的比较及启示 【作 者】弓锋伟 段敏生 刘总理 【刊 名】现代企业2005(5): 63-63 17/100 【题 名】税务会计教学内容改革初探 【作 者】刘海英 【刊 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7(1): 79-80 18/100 【题 名】企业建立和应用税务会计浅议 【作 者】庞少春 【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 43-44 19/100 【题 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的理性思考 【作 者】魏朱宝 【刊 名】税务研究2005(5): 90-92 20/100 【题 名】《税务会计》拨开纳税“乌云” 【作 者】杨珺 【刊 名】中国总会计师2005(1): 99-99 21/100 【题 名】也谈增值税转型和税务会计处理 【作 者】王东友 【刊 名】财会通讯2005(3): 36-36 22/100 【题 名】构建流转税和所得税并重的税务会计模式 【作 者】叶建芳[1] 夏晨华[2] 【刊 名】税务研究2005(3): 90-92 23/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统分与信息披露的客观性 【作 者】薛智慧[1] 张颖华[2] 【刊 名】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2): 33-35 24/100 【题 名】企业存货损失的税务会计处理 【作 者】徐意 【刊 名】天津经济2005(3): 76-76 25/100 【题 名】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税务会计 【作 者】刘钟 【刊 名】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5(3): 6-7 26/100 【题 名】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作 者】吴晓冰 【刊 名】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0-42,51 27/100 【题 名】小企业更应重视税务会计 【作 者】钟宏涛 【刊 名】企业家信息2005(3): 57-57 28/100 【题 名】有关税务会计的定义及纳税主体问题的探讨 【作 者】王新萍 【刊 名】事业财会2005(1): 40-41 29/100 【题 名】税务会计模式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完善 【作 者】周仕雅[1] 刘凌雷[2] 【刊 名】涉外税务2005(1): 55-58 30/100 【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分离在ERP系统中的实现 【作 者】陈敏 【刊 名】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23-25 31/100 【题 名】谈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曹姝[2] 李秀娟[1] 【刊 名】商贸与会计2005(1): 22-24 32/100 【题 名】对税务会计兴起的思考之我见 【作 者】徐继红 【刊 名】财政监督2005(1): 63-64 33/100 【题 名】浅谈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作 者】蔡永灿 【刊 名】商业时代2004(33): 68-69 34/100 【题 名】建立我国税务会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 者】曹设 汤斌 【刊 名】涉外税务2004(10): 68-70 35/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可行性研究 【作 者】郭淑霞 【刊 名】创新科技2004(2): 49-50 36/100 【题 名】对企业债务重组中的税务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筹划的思考 【作 者】毛夏鸾 【刊 名】商业会计2004(6): 18-20 37/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探析 【作 者】王碧秀 【刊 名】经济师2004(6): 200-200,202 38/100 【题 名】浅析电子商务对现行税务会计的影响 【作 者】阎伟 【刊 名】财政监督2004(2): 51-52 39/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设置的思考 【作 者】姜霞 熊丰萍 【刊 名】税收征纳2004(1): 33-34 40/100 【题 名】浅淡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 【作 者】张煜钧 【刊 名】商场现代化2004(12): 34-34 41/100 【题 名】《税务会计》课程和《税法》课程的整合问题研究 【作 者】姚爱科 【刊 名】中国科学教育2004(11): 44-45 42/100 【题 名】试论构建税务会计体系的重要意义 【作 者】耿琴 【刊 名】华夏星火2004(8): 45-48 43/100 【题 名】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与税务会计模式的动态分析 【作 者】叶建芳 【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0-62 44/100 【题 名】论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 【作 者】王华明 【刊 名】税务研究2004(11): 62-64 45/100 【题 名】试论建立税务会计的客观必然性 【作 者】陈茸 【刊 名】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38-40 46/100 【题 名】浅议企业税务会计的特点及作用 【作 者】钟勇 金道强 【刊 名】中国税务2004(10): 20-20 47/100 【题 名】关于税务会计核算的几个问题 【作 者】杨家穆 【刊 名】财会通讯2004(11): 53-53 48/100 【题 名】企业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初议 【作 者】白林 【刊 名】铁道财会2004(0Z6): 94-97 49/100 【题 名】税务会计调整核算的特点浅见 【作 者】邓中华 【刊 名】财会月刊2004(10A): 26-27 50/100 【题 名】浅析我国税务会计体系的发展 【作 者】金萍 何秧儿 王荷琴 【刊 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3): 21-22,92 51/100 【题 名】税务会计在税务筹划中的作用探析 【作 者】卢强 【刊 名】中国注册会计师2004(9): 51-53 52/100 【题 名】税务会计刍议 【作 者】姚春红 【刊 名】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5): 115-117 53/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作 者】薛智军[1] 张继锋[2] 【刊 名】中国高教论丛2004,26(2): 72-73 54/100 【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及现实意义 【作 者】周亚蕊 【刊 名】会计之友2004(8): 68-69 55/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初探 【作 者】蒋惠萍[1] 陶瑗[2] 【刊 名】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 72-74 56/100 【题 名】浅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 【作 者】余巍巍 【刊 名】建材财会2004(3): 60-61 57/100 【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定位及其发展 【作 者】田伟若 【刊 名】会计之友2004(6): 61-61 58/100 【题 名】我国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初探 【作 者】于振亭 贾丽 【刊 名】财会月刊2004(06A): 16-17 59/100 【题 名】税务会计案例教学法浅见 【作 者】姜雅净 【刊 名】职业技术2004(2): 51-51 60/100 【题 名】浅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作 者】高红玉 【刊 名】会计之友2004(4): 57-58 61/100 【题 名】企业会计与税务会计关系协调问题的探讨 【作 者】王庆保 【刊 名】中华会计学习2004(3): 24-26 62/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的学科特征 【作 者】徐淑杰 【刊 名】吉林会计2003(12): 40-41 63/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适度分离势在必然 【作 者】马洪刚 姜云峰 【刊 名】税务(辽宁)2003(6): 26-27 64/100 【题 名】从世界两大税务会计模式探析我国所得税会计——我国所得税会计与国际惯例的比较 【作 者】周萍华 【刊 名】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 12-15 65/100 【题 名】浅谈建立税务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作 者】秦俊秀 【刊 名】内蒙古财会2003(5): 35-35 66/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比较 【作 者】周松 【刊 名】西部财会2003(11): 54-55 67/100 【题 名】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立刍议 【作 者】魏秀琪 【刊 名】天津财会2003(4): 25-26 68/100 【题 名】论税务会计的核算基础及其改进 【作 者】任坐田 【刊 名】税务与经济2003(6): 62-65 69/100 【题 名】税务会计的国际比较及借鉴 【作 者】蒋晓蕙 刘广洋 【刊 名】涉外税务2003(11): 48-51 70/100 【题 名】售后回购的税务会计处理 【作 者】邢风云 【刊 名】财会研究(甘肃)2003(11): 32-32 71/100 【题 名】浅析我国企业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程梅英 【刊 名】浙江统计2003(3): 23-24 72/100 【题 名】企业设置税务会计岗位加强纳税筹划工作研究 【作 者】黄乃宽 【刊 名】广西会计2003(8): 19-21 73/100 【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 【作 者】石海磊 【刊 名】四川会计2003(1): 16-18 74/100 【题 名】企业税务会计独立的理论分析 【作 者】张皓[1] 张彩花[2] 【刊 名】生产力研究2003(2): 289-290 75/100 【题 名】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确定所得方面的差异 【作 者】杜秋红 【刊 名】中国审计2003(9): 53-54 76/100 【题 名】论现代企业制度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柯树林 【刊 名】经济师2003(6): 203-203 77/100 【题 名】税务会计的独立性思考 【作 者】周滟[1] 刘宇彤[2] 【刊 名】北京财会2003(8): 23-25 78/100 【题 名】损益确认上财会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作 者】郑永佩 【刊 名】企业经济2003(6): 66-68 79/100 【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 【作 者】石海磊 【刊 名】上海会计2003(4): 35-37 80/100 【题 名】几个发达国家税务会计模式 【作 者】张建 付代红 【刊 名】上海会计2003(1): 49-50 81/100 【题 名】浅议税收会计、纳税会计与税务会计 【作 者】梁杰 史淑芹 等 【刊 名】商业研究2003(1): 49-51 82/100 【题 名】刍议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李雪征 【刊 名】经济论坛2003(16): 80-80 83/100 【题 名】电子商务对税务会计的影响 【作 者】谢宇飞 【刊 名】鞍山社会科学2003(4): 24-25 84/100 【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 者】符桂珍 【刊 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91-93 85/100 【题 名】对税务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作 者】符桂珍[1] 邓中华[2] 【刊 名】湖南社会科学2003(3): 114-116 86/100 【题 名】论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作 者】陈云珍 【刊 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1): 77-79 87/100 【题 名】谈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分离的必要性 【作 者】郭郅琦[1] 司景丽[2] 邹军[2] 【刊 名】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8): 12-12 88/100 【题 名】西方税务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借鉴 【作 者】郄萌 【刊 名】天津财税2003(3): 45-48 89/100 【题 名】浅析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问题 【作 者】杨华 张贵贞 【刊 名】税务纵横2003(1): 45-45 90/100 【题 名】对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分离的必然性的探讨 【作 者】郭冰 【刊 名】税收与企业2003(4): 33-33,49 91/100 【题 名】税务会计呼唤分立 【作 者】潘辉 【刊 名】辽宁财税2003(1): 28-29 92/100 【题 名】论企业单独设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作 者】杨爱芳[1] 彭曙峰[2] 【刊 名】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3): 31-32 93/100 【题 名】试论我国税务会计的建立 【作 者】周松[1] 王爱农[2] 【刊 名】贵州税务2003(6): 27-29 94/100 【题 名】税务会计——税务与会计的博弈 【作 者】黄学民 【刊 名】上海财税2003(10): 26-28 95/100 【题 名】从增值税看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 【作 者】张全胜 【刊 名】财会月刊2003(05B): 36-37 96/100 【题 名】税务会计要素探微 【作 者】盖地 【刊 名】财会月刊2003(01B): 9-9 97/100 【题 名】目前我国建立税务会计学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 者】周京燕[1] 曹斌[2] 李彬[3] 【刊 名】经济研究参考2003(64): 46-48 98/100 【题 名】关于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确认的差异 【作 者】王笑梅 李艳丽 【刊 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5-36 99/100 【题 名】设立我国企业税务会计探析 【作 者】石中美 林楠 【刊 名】湖北审计2002(9): 32-33 100/100 【题 名】论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在损益确定方面的区别 【作 者】梁伟祥 【刊 名】经济师2002(12): 194-194,196

财务会计创新方法与措施

会计核算的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本文就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企业所得税 税收筹划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和。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背景不同,按其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可以分为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和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两大类。现代税收的计算和缴纳,都离不开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使对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虽然其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的,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也同时是按税收制度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和应税所得的基础和前提,甚至在有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中直接认可会计的某些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也不一定与税收制度完全一致,也存在某些差异。 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三、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一)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中,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无论卖出与否、获利与否均与委托方无关。这种销售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预收货款方式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付货物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二)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项也应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会计实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三)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以下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在会计附注中予以说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四、结论 在企业税收契约中承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允许进行某些会计政策选择,以及能够利用会计资料作为计税依据,那么,在税收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理性的企业(纳税人)都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即充分利用其与征税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税务筹划,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是作为真正的独立实体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中就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策略。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所得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2]朱志瑾浅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变化经济师,2008, [3]张浩波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管理与技术,2007, [4]周晓东企业所得税核算若干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8,

参考文献:[1]赵丽娟所得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2]朱志瑾浅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变化经济师,2008,[3]张浩波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管理与技术,2007,[4]周晓东企业所得税核算若干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本文就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和。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背景不同,按其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可以分为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和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两大类。现代税收的计算和缴纳,都离不开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使对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虽然其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的,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也同时是按税收制度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和应税所得的基础和前提,甚至在有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中直接认可会计的某些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也不一定与税收制度完全一致,也存在某些差异。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三、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一)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中,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无论卖出与否、获利与否均与委托方无关。这种销售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预收货款方式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付货物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二)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项也应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会计实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三)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以下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在会计附注中予以说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四、结论在企业税收契约中承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允许进行某些会计政策选择,以及能够利用会计资料作为计税依据,那么,在税收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理性的企业(纳税人)都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即充分利用其与征税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税务筹划,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是作为真正的独立实体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中就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策略。

会计核算参考文献最新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所得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2]朱志瑾浅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变化经济师,2008,   [3]张浩波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管理与技术,2007,   [4]周晓东企业所得税核算若干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本文就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和。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背景不同,按其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可以分为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和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两大类。现代税收的计算和缴纳,都离不开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使对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虽然其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的,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也同时是按税收制度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和应税所得的基础和前提,甚至在有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中直接认可会计的某些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也不一定与税收制度完全一致,也存在某些差异。   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三、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一)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中,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无论卖出与否、获利与否均与委托方无关。这种销售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预收货款方式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付货物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二)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项也应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会计实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三)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以下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在会计附注中予以说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四、结论      在企业税收契约中承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允许进行某些会计政策选择,以及能够利用会计资料作为计税依据,那么,在税收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理性的企业(纳税人)都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即充分利用其与征税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税务筹划,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是作为真正的独立实体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中就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税收法制进程的加快,人们将越来越多地运用税收筹划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税收筹划将越来越成熟,并成为企业理财和经营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新税法下,利用会计核算中的不同处理方面进行纳税筹划仍然可行。有些纳税筹划方法并不能减少企业的纳税总额,但能将纳税的时间递延到下一年或未来几年。由于货币具有时间价值,纳税时间的递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本文就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做了相关探索。 【关键词】会计核算 企业所得税 税收筹划 一、纳税筹划的定义 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当存在多种纳税方案可供选择时,通过经营、投资、理财、组织、交易等事项的事先安排和策划,以达到税负最低或税收利益最大为目的的经济行为。 二、会计制度与税收制度的关系 会计制度是制约会计行为人及利益相关者的法律、法规、准则、制度的总和。由于各国的会计制度背景不同,按其与税收制度的关系分,可以分为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和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两大类。现代税收的计算和缴纳,都离不开会计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即使对以投资人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虽然其规范的财务会计报告主要是为投资人、债权人服务的,但其对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的程序和方法,也同时是按税收制度确认、计量和记录收入、收益、成本、费用和应税所得的基础和前提,甚至在有些国家的税收制度中直接认可会计的某些计算程序和计算方法。从另一方面看,就是以税法为导向的会计制度下,其会计确认、计量和记录也不一定与税收制度完全一致,也存在某些差异。 在我国,要使会计制度得以很好地贯彻,并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必须遵循会计与税收相互分离的原则。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制度如有与税收制度不一致或不相协调的,应按会计制度进行核算,纳税时再作调整。 三、会计核算中的企业所得税税收筹划策略 (一)利用销售收入确认时间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大体上有以下三种类型:现销方式、代销方式、预收货款方式。代销方式又分为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中,委托方按协议价格收取委托代销商品的货款,实际售价由受托方自定,无论卖出与否、获利与否均与委托方无关。这种销售方式与现销方式没有区别,委托方应在当期确认有关销售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中,委托方发出商品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受托方,因此,委托方在发出商品时通常不应确认销售商品收入,而应在收到受托方开出的代销清单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预收货款方式是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付货物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只有在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转移给购货方。因此,企业通常应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每种销售方式都有其收入确认的条件,企业通过对收入确认条件的控制,可以控制收入确认的时间。在进行所得税筹划时,企业应特别关注临近年终发生的销售业务,因为这类业务最容易对收入确认时点进行筹划。 (二)利用坏账准备的提取进行纳税筹划 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不同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除了应收账款应计提坏账准备外,其他应收款项也应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规定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法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准备。也就是说,会计实务中,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但不包括应收票据。而税法则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仅限于纳税人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产生的年末应收账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也就是说,税法准予税前扣除的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较会计规定多出一个应收票据的金额,少了一个其他应收款的金额。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不同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由企业自行确定。提取的方法一经确定,不能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具体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而税法中只规定了一种方法,即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且其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三)利用存货成本计价方法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新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包括移动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即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应用,不允许企业采用后进先出法确认发出存货的成本。依据现行会计制度和税法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任意一种计价方法。不同的存货成本计价方法,会对企业的成本、利润总额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应交纳所得税款的多少也会有所不同。以下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存货计价方法一经选用,在一定时期内不得随意变更,确实需要改变计价方法的,应当在下一纳税年度开始前报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并在会计附注中予以说明。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会计年度的末期根据企业经济运行的状况做出正确判断,按照以上的原则选择下一年度对企业有利的存货计价方法。 (四)利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及年限的不同进行纳税筹划 固定资产折旧是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及年数总和法等。运用不同的折旧方法计算出的折旧额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则分摊到各期的固定资产的成本也存在差异,这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税负的大小。原税法规定固定资产只能采用直线法(年限平均法)提取折旧,而新税法中则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这就给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提供了新的空间。 四、结论 在企业税收契约中承认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某些原则和方法,允许进行某些会计政策选择,以及能够利用会计资料作为计税依据,那么,在税收契约的执行过程中,理性的企业(纳税人)都会具有强烈的意识,即充分利用其与征税方的会计信息不对称性以及契约的不完备性,对涉税会计事项进行税务筹划,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会计人员,企业领导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其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的利益,这是作为真正的独立实体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会计核算方法选择中就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与策略。 参考文献: [1]赵丽娟所得税筹划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 [2]朱志瑾浅议新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核算变化经济师,2008, [3]张浩波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的核算管理与技术,2007, [4]周晓东企业所得税核算若干问题探讨时代经贸,2008,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19-  [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0-  [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2-  [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4-  [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47-  [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8-  [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7-  [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53-  [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95-  [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04-  [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5-  [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20-  [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83-  [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  [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07-  [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9-  [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38-  [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59-  [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61-  [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2-  [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  [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27+  [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19(25):51+  [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4-  [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6-  [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2-  [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7-  [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8-  [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60-  [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79-  [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00-  [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  [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1-  [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6-  [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9-  [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1-  [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2-  [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4-  [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12):12-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  [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9(12):46-  [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3):29-  [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1):95-97[2019-06-19]  [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胡嘉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4-  [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6-  [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46-  [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19(12):46-51[2019-06-19]  [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19(12):94-99[2019-06-19]  [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19(12):139-143[2019-06-19]  [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71-  [52]王刚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9(16):95-  [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  [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6):163-  [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19(17):91-  [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10-  [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19(17):118+  [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9(17):119-  [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38-  [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17):142-  [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4-  [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7-148+  [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49-  [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7):155+  [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7):185-  [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91-  [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4):33-  [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9(18):53+  [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0-  [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2-  [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90-  [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41-  [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45-  [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58-  [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9(18):60-  [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64-  [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66-  [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108-  [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45-  [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51-  (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会计核算国外参考文献

[1] Kotaro Ishi,Mark Stone,and Etienne BY Unconventional Central Bank Measures for Emerging Economies[A]IMF, working paper, October,  [2] Makoto Minegishi and Boris C Monetary Policy Response to the Crisis and Exit Strategies[A] working paper, September,  [3] Peter JM the Role and Effectiveness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J] The Journal of the Korean Economy, April,2010,vol

提供两个外文链接。希望有用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  [1]胡敏基于阿米巴经营理念的财务成本管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19-  [2]谢建厂大数据视角下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0-  [3]贾晓佳新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2-  [4]贾红艳,杨书想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调整对建筑业税负影响及应对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24-  [5]张玉莹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问题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0):147-  [6]赵霖昊会计事务所行政处罚机制对审计质量影响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8-  [7]薛晨冉,王帆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益质量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7-  [8]谭欣制造业企业竞争战略与成本粘性研究--基于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53-  [9]姚华建论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95-  [10]李晓珊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04-  [11]熊巧战略差异、成本粘性与企业研发投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15-  [12]黄淑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20-  [13]王清君论新《政府会计制度》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9):183-  [14]刘志辉我国建筑企业融资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  [15]崔学贤,岳洋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以长春长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07-  [16]邓欣"放管服"背景下高校科研预算管理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19-  [17]陈永霞奶牛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计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38-  [18]张倩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59-  [19]闫文婧,颜苏莉股利政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昌电力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61-  [20]曹诗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172-  [21]沈炎方 我国乡镇政府内部控制问题与改进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  [22]董浩 不同动因下杠杆收购模式及目标企业绩效[D]浙江工商大学,  [23]唐剑波高校预算支出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智库时代,2019(25):27+  [24]范卫东论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如何向管理会计转型[J]智库时代,2019(25):51+  [25]王丽制造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4-  [26]周琼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及管理的相关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46-  [27]王晓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2-  [28]张永秀县级基层单位会计成本管理中的激励问题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7-  [29]龙媛浅析黄金珠宝加工行业成本管理及控制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58-  [30]吴杨公路工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60-  [31]杨洁钢铁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以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79-  [32]姜玉华"营改增"后建筑施工单位纳税筹划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00-  [33]施心怡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以哈药股份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18-  [34]韦望梅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1-  [35]刘霞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6-  [36]韩雪雁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49-  [37]袁小根高速公路施工企业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1-  [38]张艳红关于深圳邮政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2-  [39]杜晨光浅析制药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8):154-  [40]徐玉德,俞盛新,徐菲菲国有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变迁及展望[J]会计之友,2019(12):12-  会计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二:  [41]冷继波,杨舒惠"互联网+"背景下业财融合管理会计框架研究[J]会计之友,2019(12):19-  [42]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9(12):46-  [43]黄云梅,唐敏,尹佳佳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03):29-  [44]黄延霞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电商企业物流成本核算[J/OL]商业经济研究,2019(11):95-97[2019-06-19]  [45]苏宝金,雷光美,赵琦玮,张巍,胡嘉宸,蒋雨政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4-  [46]马航航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36-  [47]李优电子商务类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统计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9(04):46-  [48]唐建纲二元结构理念下政府税务会计的嵌入与应用[J/OL]会计之友,2019(12):46-51[2019-06-19]  [49]赵政,张敏公平关切下总承包项目收益分配策略分析[J/OL]会计之友,2019(12):94-99[2019-06-19]  [50]杨士英,王薛新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问题研究[J/OL]会计之友,2019(12):139-143[2019-06-19]  [51]刘红梅制造业小微企业财务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71-  [52]王刚浅谈火力发电企业环保成本的控制措施[J]中国市场,2019(16):95-  [53]王培加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的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6):98-  [54]张淑君公立中学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6):163-  [55]王元元论制造业企业工程项目的预算控制[J]中国市场,2019(17):91-  [56]谭金卉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部门决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9(17):110-  [57]欧阳剑宇电力工程监理预算与成本控制管理[J]中国市场,2019(17):118+  [58]袁彬论医疗行业系统财务精细化管理实现途径[J]中国市场,2019(17):119-  [59]邵芳增值税改革下建筑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38-  [60]范文红提高医院餐饮成本核算的路径探究[J]中国市场,2019(17):142-  [61]王卓事业单位内控财务体系考评的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4-  [62]王艺斐,王亚璐绩效评价视角下村级财务代理记账问题探析[J]中国市场,2019(17):147-148+  [63]李俊霞事业单位报账会计的财务管理工作核心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49-  [64]刘斌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会计核算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9(17):155+  [65]方东移动互联网金融支付模式下电商企业财务风险的探讨[J]中国市场,2019(17):185-  [66]唐黎大数据背景下政府部门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中国市场,2019(17):191-  [67]生华,范若楠,安嘉琪,唐浩越论营改增对建筑业会计核算的影响[J]智库时代,2019(24):33-  [68]孟杰会计制度改革对政府预算审计的影响分析[J]中国市场,2019(18):53+  [69]胡倩倩环境会计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0-  [70]孙月我国环境会计未来发展及推进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62-  [71]畅蓓高校财务报销难成因及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190-  [72]彭亚文建筑企业PPP项目财务管理探讨[J]中国市场,2019(18):41-  [73]万会萍中小金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45-  [74]林佳樱汽车租赁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58-  [75]李保祥浅谈制造业企业资金管理[J]中国市场,2019(18):60-  [76]陈慧新能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64-  [77]姜雅利酒店业成本管控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66-  [78]赵玉棠中小学预算管理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9(18):108-  [79]金英男浅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45-  [80]王晓婷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9(18):151-  (学术堂提供更多论文知识)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