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journalofnavigationsci期刊

发布时间:

journalofnavigationsci期刊

“最小转向避让幅度研究”,载《航海技术》,1988年第6期第30页“不协调行动临界初始CPA的计算模型”,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第42-47页“使用可拓集合论的海损事故等级识别模型”,载《海事预防学术交流暨台湾海峡航行安全研讨会文集》,1988年“雾中转向避让DCPA决策模拟模型”,载《中国航海》,1989年第1期第21-29页“使用可拓集合论确定海上船舶碰撞危险度的模型”,载《中国航海》,1989年第2期第38-48页“交叉相遇DCPA决策”,载《模糊系统与数学》,1989年第1期第69-74页 “确定避碰时机的模型”,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 “船舶驾驶员主观碰撞危险度的测度”,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快船背转优势及对避碰规则的修改意见”,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第255-259页 “海上互见中DCPA决策模型”,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29-36,89页 “避碰时机决策模型的分析”,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37-43页 “雷达标绘计算方法及标绘误差”(第二作者),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第225-234页 “海损事故统计分析与船舶安全综合评判”(第三作者),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第240-246页 “船舶航行安全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第247-251页 “Methods of Collision Avoidance by Radar”, Journal of Navigation, 44(1), 97-108, 1991(SCI期刊论文) “Simulation Model of DCPA Decision Making”, The 7th IAIN Congress, Cairo, “The Evolution Trend of Ship’s Collision Avoidance Automatio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Marine Electro-technology Conference, 172, Chinese Electro- technical Society, Shanghai, “船-桥碰撞与南京长江大桥的防碰问题”,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第77-81页 “The Development of Ship Collision Avoidance Automation”, Journal of Navigation, 45(1), 107-113, 1992(SCI期刊和EI论文) “A Basic Study on Synthetic Judgment of Shipping Safety”, Journal of Navigation, 45 (2), 300-303, 1992(SCI期刊论文) “The Analytical Research on Collision Avoidance Expert Systems”, The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System, 53-57, Dalian, “Comments on Ship Domain”, VTS’92, Vancouver, 1992; see also Journal of Navigation, 46(3), 422-436, 1993(SCI期刊论文) “避碰规则各种中文译本的比较研究”,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直航船保向保速的含义”,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第165页 “关于‘不应妨碍’含义的分析”,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3年第4期 “Automati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s: Towards the 21st Century”, ACAS Conference, Shanghai, Paper 10, pages 10, “A study of the Ship Domain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Decision-Making Simulation Models”, 3rd MCMC Conference, Southampton, 251- 260, “DCPA Simulation Model for Automatic Collision Avoidance Decision-Making Systems Using Fuzzy Sets”, Oceans '94, Brest, Volume II, 244 – 249, 1994(EI论文) “Risk Assessment of Ship/Platform Collision”, Marine, Offshore and Ice Technology (Edited by BREBBIA, CA, et al), 416, Wessex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ngland, 1994(EI论文) “The Uncertainty and Uncoordination of Mariners' Behaviour in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 Journal of Navigation, 48(3), 425-435, 1995(SCI期刊论文) “A Statistical Study of Mariners' Behaviour in Collision Avoidance at Sea”, Marsim'96, Copenhagen, 169–176, “Comments on Recent Collision Cases”, Maritime Collision and Prevention, V 1, Chiavari, England, “Legal Interpretation of Keeping Course and Speed”, Maritime Collision and Prevention, V 1, 235 – 259, Chiavari, England, “A Basic Study of the First Manoeuvre Decision Making for Automatic 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Using Neural Networks and Fuzzy Sets”, Maritime Collision and Prevention, V 2, Chiavari, England, “驾驶员避碰行为的统计研究”(第四作者),载《大连海运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第1-6页 “避碰规则适用的时机”,载《中国航海》1996年第2期第8-18页 “新救助公约生效及注意事项”,载《航海技术》1997年第3期第19-20页 “特别补偿的起止时间及‘公平费率’的法律解释”,载《海事审判》,1997年第1期第24-27页,广州海事法院 “1989年救助公约:增加救助报酬”,载《海事审判》,1997年第2期第32-35页,广州海事法院 “航次期租毁约损失如何计算?”,载《中国远洋航务》,1998年第12期第26-27页 “The Impact of ISM Code on Shipping, Insurance and Maritime Law”, at The 3rd Chin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ritime Law, Beijing, “ISM规则与船东刑事责任”,载《中国海商法年刊》,1998年第23-31页 “Should the Vessel Being Overtaken Give Way to the Overtaking?”, Lloyd’s Maritime and Commercial Law Quarterly, [1998] 3 LMCLQ “我国海难救助法律若干问题浅析”,载《中国海事审判年刊》,1999年第18-28页,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计算机2000年问题对船东产生的法律影响”,载《中国海事审判年刊》,1999年第305-320页,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提单上‘重量不知’条款是否有效?”,载《中国远洋航务》,1999年第4期第78-79页 “计算机2000年问题对船东产生的法律影响”,载《中国远洋航务》,1999年第6期第54-55页 “绑扎不当造成不适航由谁负责?”,载《中国远洋航务》,1999年第11期第59-60页;《国际商报》2000年8月5日转载 'ISM Code will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concept of carrier liability assessment, according to Zhao Jingsong of lawyers Holman Fenwick & Willan' - LLOYD'S LIST, 12 January 2000, p “从一案例看保险合同的成立与保险责任的开始”,载《上海保险》,2000年第3期第17-19页 “海难救助中的特别补偿”,载《海商法研究》(北京大学海商法中心主办),2000年第1辑,法律出版社出版 “装卸时间起算”,载《海商法通讯》,2001年第3期 “《海商法》中的船舶”,载《海事司法论坛》(宁波海事法院主办),2001年第1期第1页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PRC Maritime Procedure La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L pp95-115, June 2000; see also Shipping and Logistics Law: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 by Felix W H Chan et al,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俞小洪涉外海上人身伤害索赔案引发的思考”,载《海商法研究》(北京大学海商法中心主办),2002年第8辑,法律出版社出版 “海上保险中的可保利益”,载《中国海事审判年刊》,2003年第271-325页,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 “船舶买方信贷中银行规避风险的方式”,载《海商法研究》(北京大学海商法中心主办),2003年第9辑第39-84页,法律出版社出版 “试论THC的收取方式”(第二作者),载《集装箱化》,2004年第7期第22-25页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中的诉讼主体问题”,载《中国海商法年刊》,2004年第298-310页 “战争和恐怖行为对期租合约产生的影响(上)”,载《中远航务公告》,2004年第11期第65-67页 “战争和恐怖行为对期租合约产生的影响(下)”,载《中远航务公告》,2004年第12期第69-71页 “中国船舶保险业的现状”(第四作者),载《中国船舶报》,2005年7月15日 “船东的保险利益相关问题研究”,载《保险研究》,2006年第6期第74-77页(CSSCI期刊论文)。 “期租人不具有运输许可证签订的运输合同无效”,载《航运交易公报》,2006年第6-7期合刊 “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若干实务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海商法保险法研讨会,北京 “Dealing with Cargo Claims in China”, Seminar for the Maritime Law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risbane, “Legal Aspects of Trade with China: A Shipping Lawyer’s Perspective”, Seminar for Clayton Utz, Brisbane, “Recent Developments of Marine Insurance Law in China”, Seminar for the Law School,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Brisbane, “Collision-What You Should Know under Chinese Law”, BIMCO Asian Shipping School, Shanghai, “船东在美国油污应急行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立法建议”,2007环境立法国际论坛,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 “When do the Collision Regulations begin to apply?”, Journal of Navigation, 61(3), 515-528, 2008(SCI期刊论文) “Developments in Chinese Marine Insurance Law”,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14, 5-16,

一区期刊二期期刊

一区二区三区指的是地区,分别如下:一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分区是将全国各省、直辖市根据地理位置、交通便利程度等划分的几个区域,一区最便利,资费相应最低;三区最边远,资费相应最高;二区介于中间。sci期刊的分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是sci期刊的分区,sci期刊的分区有两种,一种是jcr的分区,另一个是中科院的分区,这两类分区很类似,都是分为四个区,分区的标准也都是期刊的影响因子,至于不同区的期刊的区别,很显然的区别就是这四个区是按照影响因子由高到低排序的。一区期刊是影响因子最高,学术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四区期刊就是四个区中影响因子最低的一类刊物。

ei期刊sci期刊

作用不同:sci的作用是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ei的作用是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

SCI期刊SCI(Science Realth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包括数量、原因、化学、农业、林业、医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理、环境、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工程指数(EI)发表于1884。它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的工程技术综合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1万3000至1万4000篇文章,摘要,摘要;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的每一个问题;年度和年度索引也被出版。扩展资料:EI和SCI的区别如下:1、创办不同: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2、作用不同:SCI的作用是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EI的作用是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3、属性不同:SCI偏向于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类的,而EI偏向于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4、出版时间不同:SCI每年出六期,现每期有 A、B、C、D、E、F六册;EI每月出版1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科学引文索引百度百科词条-工程索引

I是科学引文索引,主要收录的是国际上理科方向的文章。EI也是偏向于理科方向,但它收录的是会议论文。国际上还有一个SSCI,这个是偏向于文科的检索系统,之后被引入到中国就成了CSSCI,即南大核心期刊。关于难度:都比较难,因为SCI、EI和CSSCI 的收录方向不同,所以比较难度不具有科学性。反正,都很难。关于认可度:SCI、EI是国际期刊,CSSCI是国内期刊,自然SCI和EI的认可度比较高,如果一篇文章能够被SCI和EI 双检索的话,就更好了。关于加分:很多人发文章是为了加分评职,根据我多年的经验来看,SCI加分最多,有的单位EI和SCI是平级加分,有的单位EI加分稍低,CSSCI的加分都低于国际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扩展资料: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SCI:评价标准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I    百度百科-----SCI

sci期刊e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工程索引(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EI在全球的学术界、工程界、信息界中享有盛誉,是科技界共同认可的重要检索工具。扩展资料:EI每月出版1期,文摘3万至4万条。数据库每年新增500000条工程类文献,数据来自5100种工程类期刊、会议论文和技术报告,原始文献来自40余个国家,涉及的语言多达39种,其中3600种有文摘。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SCI:评价标准1976 年,ISI 在 SCI 基础上引出期刊引用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提供了一套统计数据,展示科学期刊被引用情况、发表论文数量以及论文的平均被引用情况。在 JCR 中可以计算出每种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影响因子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一个期刊的影响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EI    百度百科-----SCI

SCI是科学引文索引。EI是工程索引。SCI,即《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其检索对象主要是自然科学。EI即《工程索引》, 其不收录基础理论研究文章。系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一个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检索工具。SCI和EI都是刊物中等级较高的刊物,对于论文的收取来说自然是比较严格的,并且这些对于论文的投稿发表对于职称的晋升来说也是有很大帮助的。扩展资料:SCI评价的引入影响:1、不可否认,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促进我国科研水平有过正面的引导提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推移,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也凸显。2、多而不精,引用率不高现象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一些学校领导习惯于比“SCI”,仿佛有了几篇顶级SCI,学校整体水平就提升了。对推动学术界整体浮躁起到催化剂作用。3、高校行政化管理将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交给一些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对学术不很了解,常常会把评判简单化、数字化,不会仔细考量某项具体成果在同行当中的切实影响。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CI  百度百科:EI

SCI期刊SCI(Science Realth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世界著名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包括数量、原因、化学、农业、林业、医学、生命科学、天文学、地理、环境、材料和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工程指数(EI)发表于1884。它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著名的工程技术综合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1万3000至1万4000篇文章,摘要,摘要;主题索引和作者索引的每一个问题;年度和年度索引也被出版。扩展资料:EI和SCI的区别如下:1、创办不同:SCI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EI是由美国工程师学会联合会于1884年创办的历史上最悠久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检索工具。2、作用不同:SCI的作用是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EI的作用是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3、属性不同:SCI偏向于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类的,而EI偏向于机械工程、机电工程、船舶工程、制造技术等。4、出版时间不同:SCI每年出六期,现每期有 A、B、C、D、E、F六册;EI每月出版1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科学引文索引百度百科词条-工程索引

sci更好些。ei和sci是两种国际权威的检索工具,发表起来难度都很大,一般作者自己发表很难成功,想要成功发表这类论文,必须和专业的论文机构合作,有他们帮助翻译,润色论文,提升论文质量,投稿成功率可以高一些,需要发表ei或者sci论文的作者可以联系在线学术顾问。sci比ei更具有说服力。

期刊增刊算期刊吗

属于吧

也是核心的。

正刊是指期刊正常出版的期刊,比如月刊,每月出一本,连续的,就是正刊。一般封面上都注明1期、2期、3期…… 总第xx期等等。增刊和专刊,都是临时性出的,是在正刊之外的。不属于正常连续出版的期数里面,一般增刊或专刊都会在封面上注明“增刊”“专刊”字样,也有的注明“Z1”“Z2”,没有注明是第几期。正常情况下,增刊的内容是不被期刊网收录的。不过最近几年,学术刊物的增刊和专刊不算分了,有些编辑部出增刊和专刊的时候,就故意在封面上写上第xx期,不注明或者在极其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注明“增刊”“专刊”字样,以迷惑作者和读者,甚至还有的增刊内容也上了期刊网,这样的更具有迷惑性,所以作者在发表文章前,一定要弄清楚是不是增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