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医药学院的临床比较好。湖南医药学院(Hunan University of Medicine),坐落于湖南省怀化市,是一所国家公办的全日制普通医学本科院校,直属湖南省教育厅,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学校肇始于1912年,前身为留美归国、著名医学教育家颜福庆先生创立的长沙红十字会看护训练所,1924年正式建立长沙仁术护病学校。1961年从长沙搬迁至安江建立黔阳地区卫生学校,1984年搬迁至怀化并更名为怀化地区卫生学校。2000年升格为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湖南医药学院。师资力量:学校有教师634人,其中专任教师403人,教授等正高级职称53人、副教授等副高级职称143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8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8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湖南医药学院
真的不怎么样,环境不好条件也不好,每天查寝查卫生,伙食也不怎么样,而且学校的网垄断还限定名额,要是能去别的学校就去别的学校吧,千万不要来这个学校,唯一一条大路还是今年修的水泥路!今天回宿舍大门都不开,从小门挤进去的!劝你别来
都是二本,湖南医药学院是公立学校,长沙医学院是民办的,湖南医药学院是14年刚升的二本,个人觉得长沙医学院的住宿条件要好一点,但是湖医的话也在修新校区了,可能还要过几年才可以入住,湖医有三个是最好的,临床,药学,护理,长沙医学院的话个人觉得学费比较贵,其他的还行!
满怀憧憬来到这里,你懂得,结果宿舍十人寝,没热水没空调,澡堂太贵洗不起,建议多买两个热水壶。周围连个大超市都没有,几个小得可怜的零食店还贵得要死,唯一就是学风还不错,新校区在建中,要是住进新校区的话,这里就是好地方了。
正常一篇论文加1、2分,SCI EI加10分、
发表SCI论文除了晋升职称;临床医生在发现新的未知疾病时,可以通过医学论文很直观地展示出来,这也是专家学者在学术交流时一条很便捷的桥梁,载体;不仅能磨练自己的意志也可以加深自己对医学工作的认知;一篇优秀的医学论文可以作为一张名片把作者介绍出去,对作者有一个中肯的评价,就是对医生工作的高度赞扬。
有呀!!现在 高校、医院、研究院所 等单位,如果个人发表 SCI论文,可以得到金钱奖励的!!通常是按影响因子,有些地方能达到 1分奖1万元……
SCI论文上挂过名的都算是发过SCI。但一般当第一作者发过SCI的人,说发表过一篇SCI,都是指第一作者的工作,我们这里就讨论这个狭义的定义吧,因为在很多课题组挂名真的太容易了,除了给评奖凑数还真不能说明什么水平。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SCI,可以说,至少是相关领域入了门的水平。如果研究思路简单重复,单纯灌水的话,发表一篇和发表多篇SCI其实差别不大,都是入门水平,只不过后者更熟练一点。但即便只是学术研究的入门水平,发表过一篇SCI比起没有发表过的同学还是有质的区别的,那就是以后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是一个学术研究者还是一个学生的区别。
按影响因子吧,1点一千,好几年前在学校的时候听说的
1、安徽大学安徽大学,简称“安大”,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文明校园“,是涵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的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2、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简称合工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平台重点建设高校。获批自主招生资格,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首批20所学位自主审核高校之一,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扩展资料一、安徽大学校训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二、合肥工业大学校训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厚德,为开阔、大度、包容之意(见《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笃学,意为致志专心(见《三国志》之《孙瑜传》中“笃学好古”);崇实,即为实事求是之意;尚新,为在推究(调查研究)事务(学术)的原理上开拓创新,提出科学可行的理念。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红专并进”强调品行操守与业务技能的相得益彰;“理实交融”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八个字将为人、为师之要,治学、治教之道,尽含其中,寓意深广。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徽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肥工业大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这个肯定是有的啊,如果你有什么项目,比如国创,省创的发表SCI文章一是有学术的加分,另一方面就是有现金的奖励。达晋编译。
安徽省211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省958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国科学院直 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成员、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她的创办被称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科学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新举措;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简称“合工大”,始建于1945 年,坐落于全国四大科教城市之一,创新高地之称的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合肥,隶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建设,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获批自主招生资格,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千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是一所历史底蕴深厚、蜚声中外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伴随着新中国的建设而成长,创造了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第一台三相异步电机,第一个客机防雷系统等,填补了众多领域的空白,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印迹,1960年被中共中央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刘少奇、朱德、贺龙、陈毅、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来校视察指导工作。1979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深怀“工业报国”之志,发扬严谨踏实,低调勤勉的学风,培养了众多领域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和安徽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安徽大学:简称安大,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学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学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庆创办的、安徽省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国立安徽大学,现安徽大学于1958年以合肥大学、原国立安徽大学部分科系为基础建立,同年9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参考资料知乎:
蒋全胜 ,男,副教授,东南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博士毕业。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各1项,参与完成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2010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项,获第六届“巢湖市青年科技奖”称号;2011年评为“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在《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中国机械工程》、《系统仿真学报》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13篇,并主编本科教材1部。积极组织和指导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先后获得安徽省第五届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一等奖2个、三等奖1个;安徽省首届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1个;2010安徽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省一等奖1个,2011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国家二等奖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