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渤海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发布时间:

渤海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渤海大学创建了《渤海大学学报》,《渤海大学学报》是由渤海大学主办的期刊,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渤海大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环境很好 学风一般 就业就因人而异了 费用学费二本最贵4800 三本一万多 师范的便宜 还能给点钱 住宿最贵800-1200 城市消费水平一般

渤海大学是辽宁省属综合性大学,建于1950年,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我国海域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位于 渤海大学校徽渤海之滨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   渤海大学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锦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0年,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学校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有13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和33个高职专业及方向,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近百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哲、法、教、文、史、理、工、管等学科门类,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   学校有应用化学、课程与教学6个省重点学科和基础数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9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计划一流学科和特色突出学科。有应用数学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计划一流学科,理论物理、中国古代史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研究中心。有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专业11个,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8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2项,居省内高校前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报。   “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128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97项;发表论文77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0篇;出版专著209部;获得专利29项。近一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重点科技项目8项。现有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   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国斯等国家的32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收7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藏书183万册,仪器设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2010年在搜狐网第二届全国高校最美丽校园评比中位列前八,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   渤海大学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按照坚持“一个中心”,打赢“两大攻坚”,实施“三项战略”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拥有国家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突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内涵建设明显加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1年网大网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学校排在全国741所公办高校中的第243位,省内高校第14位。编辑本段学校沿革  渤海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锦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0年,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   一、合并前两校沿革 1、锦州师范学院沿革   1950年2月17日,辽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辽西工农速成中学”。   1958年7月,在工农速成中学基础上,建立“锦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11月20日,锦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8月至1962年3月,锦州师范学院经历了两改校名、两改学制,并降格为专科。   1962年4月,辽宁工农师专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将旅大师专、鞍山师专、抚顺师专、本溪师专、朝阳师专的物理、化学等教研室也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学校正式由三年制专科升格为四年制本科。   1970年1月8日,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停办锦州师范学院。   1973年10月3日,经辽宁省革委会批准,恢复锦州师范学院建制,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   1978年11月26日,辽宁省转发国家教育部文件,决定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恢复原校名   “锦州师范学院”。   2、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沿革   1951年8月,经东北人民政府东北贸易部批准,成立“锦州商业技术学校”,隶属于辽西省商业厅。   1961年5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商业学校”。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辽宁商业学校升格为“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二、 2000年4月5日,辽宁省教育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辽教发[2000]3号文件,决定将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合并后暂定名为“锦州师范学院”。   三、 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下发教发函[2003]141号文件,决定由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的锦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渤海大学”。编辑本段教学队伍

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点评

环境很好 学风一般 就业就因人而异了 费用学费二本最贵4800 三本一万多 师范的便宜 还能给点钱 住宿最贵800-1200 城市消费水平一般

渤大有二本、三本叫渤海大学文理学院,和二本校区在一起,还有高职专科在东区,离二本挺远的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成立了食品科学研究院,下设五个研究所(对应五个研究方向):水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果蔬贮藏加工研究所、粮油食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肉品科学与技术研究所、食品质量与安全研究所 ;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下设:区域经济研究所、金融研究所、法经济学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网络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以及商智企业研究院 。2012年7月1日成立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研究院。另外还建有超精细化学品研究开发中心(研究所)、辽西生态环境研究所、影视艺术研究中心、渤海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辽宁省语言学学会、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所、现代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教育哲学与基本理论研究所、教育技术研究所、学科教学研究所、石刻书法研究所、辽西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中心、渤海画派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辽宁省高校重大科技平台:食品贮藏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省高校应用语言学研究基地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渤海大学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基地(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所、基础教育研究所、教师教育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 辽宁省农村教育区域统筹与均衡发展研究基地:渤海大学农村教育研究中心省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光电功能材料检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功能化合物的合成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微电子工艺控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食品质量安全与功能性食品研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计算机网络智能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 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研究中心:辽宁省硅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生鲜农产品贮藏加工及安全控制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光伏发电控制与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光伏发电控制与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省超级电容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7年,实现辽宁省科技进步奖零的突破 。据201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143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励769项。截至2012年年末,发表论文87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657篇;出版专著254部;获得专利37项。2011年至2012年年末,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科技部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重点科技项目18项。有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 。2010年,学校累计获准科研项目190项,获项目经费61万元,科研经费同比增长57%,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教育部项目10项,经费总额200余万元;横向项目16项。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51项,其中省级科研奖励33项,包括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0项。SCE、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103篇,出版专著53部 。2011年,学校获得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实现该项目零的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立项19项,在省属高校中排名第10位,科研经费总额首次突破2000万元。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收录243篇,其中EI论文39篇、CPCI-S论文28篇、SCI光盘版论文76篇、网络版论文100篇,比上年增长61%。三大检索论文中,SCI-CDE全国高校排名第158位,SCIE全国高校排名第164位 。2012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位列全国高校第123位、省属高校第3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9项,位列省属高校第9位。学校还获得辽宁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大基础理论课题3项,应用课题1项。学校科研总经费达到了18万,其中纵向科研经费98万,横向科研经费2万。中国校友会网2012年中国大学ESI-TOP论文排行中,渤海大学位列全国百强高校第68位,省属高校第1位。获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5项,三等奖12项,出版专著60部,获得授权专利24项,申请省科技成果鉴定2项。截止2012年末,已获科研经费1094万元,国家级科研课题7个,专利2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7篇,其中权威核心19篇,主要核心61篇,通过省科技厅鉴定成果2项,其中一项申报国家级科技进步奖 。2013年,学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3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含重点项目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级项目总量比2012年增长了40%,两金项目数量排名位列辽宁省省内高校第9位;科研经费总额首次突破6300万元,比2012年增长了1倍,是2010年的近30倍;共发表三大检索文章235篇,增长了3%,其中SCI论文132篇,位列全国高校第171位;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商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学校为国务院综改办起草的“国家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试点”项目获批准,国家下拨经费4000万元,项目将对接农业产业项目36个 。 馆藏资源 据2014年4月图书馆官网显示,渤海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总量为200多万册,每年订购中外文期刊1,400余种,电子文献数据库24个,声像资料32,900多件。是国家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以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协议用户 。 学术刊物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渤海大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1980创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科技服务、化学化工、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方面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的论文,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读者为科学研究工作者、高等学校理科教师和研究生、中等学校理科教师、有关科学研究和教学管理人员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前身是1979年8月10日,经辽宁省教育局批准出版的《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原《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名为《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原《辽宁商专学报》刊号由辽宁省新闻出版局收回。《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多次被全国高校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报,被辽宁省新闻出版局评定为省一级期刊。2007年被全国重点文摘类期刊转载、复印、文摘论文14篇,同暨南大学、宁夏大学、苏州大学并列,排在全国综合类大学的第51位;2008年被转载、复印、文摘15篇,与东北大学、南通大学并列,排在全国综合类大学的第45位;2009年被转载、复印文摘9篇,排名有所下降;2010年被转载、复印、文摘12篇,排在全国综合类大学第42位;2011年排名第56位 。

渤海大学是辽宁省属综合性大学,建于1950年,是中国唯一一所以我国海域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位于 渤海大学校徽渤海之滨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   渤海大学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锦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0年,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学校占地1500亩,总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设有13个二级学院,66个本科专业及方向和33个高职专业及方向,拥有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近百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哲、法、教、文、史、理、工、管等学科门类,现有硕士研究生、本专科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   学校有应用化学、课程与教学6个省重点学科和基础数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9个学科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计划一流学科和特色突出学科。有应用数学入选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计划一流学科,理论物理、中国古代史等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研究中心。有国家级、省级特色(示范)专业11个,建设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9门、国家级、省级精品教材8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52项,居省内高校前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列。有7个省级教学团队,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渤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报。   “十一五”以来,全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技部、教育部和辽宁省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128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研成果奖励697项;发表论文7700余篇,被SCI、EI、ISTP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90篇;出版专著209部;获得专利29项。近一年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部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重点科技项目8项。现有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建设了国家火炬计划锦州硅材料及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公共检测中心。   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国斯等国家的32所高等院校、教育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接收7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互派学者讲学,同时选派中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到国外进修或攻读学位。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图书馆藏书183万册,仪器设备充分满足教学科研需要。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2010年在搜狐网第二届全国高校最美丽校园评比中位列前八,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   渤海大学始终不渝地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始终不渝地坚持以质量求发展的办学思想,按照坚持“一个中心”,打赢“两大攻坚”,实施“三项战略”的工作思路,努力建设拥有国家一流学科、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突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学校内涵建设明显加强,综合实力明显提升,2011年网大网高校综合实力排名,学校排在全国741所公办高校中的第243位,省内高校第14位。编辑本段学校沿革  渤海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大学,于200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锦州师范学院和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锦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0年,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1年。   一、合并前两校沿革 1、锦州师范学院沿革   1950年2月17日,辽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成立“辽西工农速成中学”。   1958年7月,在工农速成中学基础上,建立“锦州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11月20日,锦州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开始招收本科生。   1959年8月至1962年3月,锦州师范学院经历了两改校名、两改学制,并降格为专科。   1962年4月,辽宁工农师专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同时将旅大师专、鞍山师专、抚顺师专、本溪师专、朝阳师专的物理、化学等教研室也并入锦州师范学院,学校正式由三年制专科升格为四年制本科。   1970年1月8日,辽宁省革委会决定停办锦州师范学院。   1973年10月3日,经辽宁省革委会批准,恢复锦州师范学院建制,更名为“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   1978年11月26日,辽宁省转发国家教育部文件,决定辽宁第一师范学院锦州分院恢复原校名   “锦州师范学院”。   2、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沿革   1951年8月,经东北人民政府东北贸易部批准,成立“锦州商业技术学校”,隶属于辽西省商业厅。   1961年5月,学校更名为“辽宁商业学校”。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辽宁商业学校升格为“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二、 2000年4月5日,辽宁省教育厅、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辽教发[2000]3号文件,决定将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合并后暂定名为“锦州师范学院”。   三、 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下发教发函[2003]141号文件,决定由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的锦州师范学院更名为“渤海大学”。编辑本段教学队伍

河海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等,近两年在水利工程类核心期刊中综合评价排名皆为第3

看方向,河海大学的学报偏向水利,方向不同的化难,本人更推荐投稿一些专业方向的期刊,金属学报之类的

水文水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机电与信息工程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全国水利系统优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江苏省优秀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河海大学主编:严忠民ISSN:1000-1980CN:32-1117/TV地址:南京市西康路1号邮政编码:210098

海南大学学报期刊点评

Towards global green shipp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on reduction of GHG emissions from ships,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Politics, Law and Economics(SSCI), 2015; Towards a New Global Agreement under the Doha Climate Gateway: A Chinese Way, Journal of East Asia and International Law(SSCI), 7(2), 2014; Limitation of Liability for Offshore Oil Pollution: A Chine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w, 20(3), 2014; The Sponsoring State’s ‘Obligation to Ens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eabed Are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rine and Coastal Law(SSCI), 28(4), 2013; 《中国周边争议海域共同开发基础问题研究》,《武大国际法评论》第16卷第1期(2013年); 《2020年的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武大国际法评论》第15卷第1期(2012年); 《海洋石油开发油污强制责任保险基础问题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 《国际法效力等级问题初探》,《海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美国国际投资法理论和实践的晚近发展》,《法学评论》2009年第2期。

渤海大学学报格式

刊名: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办: 渤海大学周期: 季刊出版地:辽宁省锦州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3-0569CN: 21-1514/N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曾用刊名:锦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80

(1)稿件需用计算机打印,并寄软盘。用字要规范,字迹和图要清晰;打印的稿件需加大字号和行距。作者可通过E-mail投稿,但不要和文字稿重复。(2)题名(含中英文)。应符合索引要求,一般不超过20个字。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的内容,并符合题录。(3)作者姓名(含中英文)。英译名用汉语拼音,姓全部大写,名字第一字母大写,双名间加连字符。(4)作者单位。包括部门、单位、省市名,邮编。英文邮编之后加列国名。(5)摘要(含中英文)应尽量写成报道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一般以300字内为宜。(6)关键词(含中英文)。是反映文章主题内容的名词和术语,应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第一关键词应能体现出文章的学科分类,每篇文章给出3-8个关键词,写在摘要下方。Journal

渤海大学创建了《渤海大学学报》,《渤海大学学报》是由渤海大学主办的期刊,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渤海大学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