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学游记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大学游记论文3000字

云南大学考研资料链接:  提取码: qsi3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苏江阴人。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的60万字《徐霞客游记》,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祖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厦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在国内外具有深远的影响。徐霞客的足迹遍及今19个省、市、自治区。他不畏艰险,曾三次遇盗,数次绝粮,仍勇往直前,严谨地记下了观察的结果。直至进入云南丽江,因足疾无法行走时,仍坚持编写《游记》和《山志》,基本完成了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55岁(1640)云南地方官用车船送徐霞客回江阴。56岁(1641)正月病逝于家中。遗作经季会明等整理成书,广泛流传 他决心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地理考察事业。他喜欢读地理、历史和游历探险方面的书,向往着“问奇于名山大川”的生活。徐霞客埋头专心攻读和研究前人的地理学著作,但是,他并不是把前人的著述当作一成不变的经典盲目地相信,而是在吸取前人知识的同时,进行独立思考。为了搞清祖国河山的真实面貌,徐霞客决定亲身进行实地考察。  从22岁起,徐霞客开始了游历考察生涯。三十多年间,他先后四次进行了长距离的跋涉,足迹遍及相当于现在的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广西、贵州、云南和北京、天律、上海等19个省、市、自治区。在三四百年前,徐霞客游历了如此广阔的地区,靠的完全是自己的两条腿。单凭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赞叹不已了,便何况他所考察的主要是陡峭的山峰和急流险滩呵。不难想象,他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甚至随时有丧生的危险。徐霞客的考察探险活动,持续进行到公元1640年他55岁的时候。当时,他正在云南,不幸身患重病,被人送回江阴老家,第二年就去世了。可以说,徐霞客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地理考察事业。 <明>(公元一五八六年至一六四一年)字振之,号霞客,更号霞逸,江阴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四年,卒于穆宗崇祯十四年,年五十六岁。(《续疑年录》作生于万历十三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年岁同。此从《历代名人年谱》及《补疑年录》据《年谱》)童时就师,矢口成诵,搦笔成章。家贫力耕奉母。性好佳山水,又好奇书,博览古今史地秘籍。年三十,母遗之出游,每岁三季出游,多秋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阳羡、京口、金陵、吴兴、武林、浙西径山、天目、浙东、五泄、四明、天台、雁宕、南海落伽诸地,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一至者。行时从一奴,或一僧;携一杖,一朴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攀度粳级,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为牀席,以涧为饮沐,平居未尝专习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屋枯树,然松拾穗,走笔为记,如出夙构。母亡,更作昆仑海外之游,穷星宿海而还。宏祖所为游记,高可隐几,没后手稿散逸,其友季梦良求得之,而中多阙失,今本凡十二卷,《四库总目》为杨名时所重编。  他注意到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观察在不同的地形、气温、风速条件下,植物生态和种属的不同情况,认识到地面高度和地球纬度对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在徐霞客对地理学的一系列贡献中,最突出的是他对石灰岩地貌的考察。他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对石灰岩地貌进行系统考察的地理学家。石灰岩地貌还有一大特点,就是有众多的岩洞。徐霞客亲身探查过的岩洞达100多个。  徐霞客不仅对地理学有重大贡献,而且在文学领域中也有很深的造诣。徐霞客在野外考察生活中,每天不管多么劳累,都要把当天的经历和观察记录下来,坚持写游历日记。他先后写了2000多万字的游记,这既是地理学上珍贵的文献,又是笔法精湛的游记文学。他的游记,与他描绘的大自然一样质朴而绮丽,有人称赞它是“世间真文字徐霞客游记》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一部名著,是他以毕生的精力从事游览和地理考察的真实纪录,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受到国内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赞赏。可惜这部伟大的科学著作,未能全部保存下来,因为徐霞客在世的时候,他的游记还未来得及整理,就身患重病离开了人间,留下的只是一些没有编订成册的手稿。当时正值明末社会变乱之际,手稿几遭波折,散失较为严重,虽经其后代及亲友们的搜集整理,才使这部《徐霞客游记》得以免于堙灭,但是,已经是一个残本了。加之辗转传抄的结果,讹误删改较多,目前流传下来的《徐霞客游记》,是与原稿有较大出入的,这就给我们研究徐霞客及其成就,带来一定的困难。 《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中的主要部分,最近才被复旦大学历史系历史地理研究室吴应寿先生在北京图书馆发现,尽管不全,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于《徐霞客游记》的科学价值和文学成就,已有不少人进行过论述,这里只就这两部著作的来源和相互关系,以及《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浅见,就教于同志们。 一 《徐霞客游记》得以成书和流传至今,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它经过了一系列曲折坎坷的道路,许多人为了这部书的流传和出版,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徐霞客去世后不久,其生前友好钱谦益(牧斋)写信给徐霞客的族兄仲昭说:“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当令泯灭不传,仁兄当急为编次,谋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后来钱氏又写信给刻书家毛子晋,希望他将游记“仅存数本”刻印出版,广为流通。①由此可见,徐霞客的旅游日记,一开始就受到他同时代人的重视和珍惜。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徐霞客游记》大约有下面几个主要版本,曾流传于世。最早的第一个本子是“季本”(即季梦良本)。明朝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徐霞客的姻亲季梦良(会明)受霞客生前的委托,和友人王忠纫,对游记手稿共同进行整理,为之分其卷次,订其前后,装订成册。然而不幸的是,清朝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徐霞客的家乡江阴被屠,霞客长子屺遇难,游记原稿全部被焚于火,季梦良的整理本亦遭散失。事后虽经季氏再为搜集,但仍缺滇游记一册及游太华颜洞和盘江考诸记。 今天被吴先生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据考当为季本的残存部分。全书共五册,仅记载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九月十九日至崇祯十一年(公元一六三八年)三月二十七日的游历,即浙游日记、江右游记、楚游日记和粤西游记等部分。虽名为西游记,但缺黔游日记和滇游日记。首册中有初编者季梦良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的题识,并每册皆注明:“友弟季梦良会明甫校录”。关于它的来源,吴应寿先生有过详细考证,他认为《徐霞客西游记》就是明末著名藏书家钱谦益推荐给刻书家毛子晋刻印的“仅存数本”,时间大约在顺治八年底至十六年间。根据书中钤有的朱文印,此书曾为汲古阁、莫友芝、刘嘉业堂等藏书家、刻书家和学者先后收藏过。解放后,才由刘嘉业堂将此书转给了北京图书馆。②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至于毛氏未能将游记刻印出版,我们认为有两个原因:第一,由于当时社会动乱不定,出版困难;第二,因为书中有不少关于政局、阶级斗争、人民生活的记载,对统治阶级不利,不敢出版。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 《徐霞客游记》的第二个本子是“李本”。 原来顺治二年以后,季梦良再次收集整理游记残稿时,曾经指出:“今全集唯义兴曹骏甫有之。初骏甫亦好游,慕霞客之高,闻其死,诣,兼求遗书校录,子依以原稿付去,逾一年而还。今其全集必存,访而得之,甚易也。”③但是不知是何原因,季氏未能完成这一任务。霞客庶子李寄(介立)有父风,生平亦好游览。他痛感季本残缺,经过多方打听和苦心访问,终于访得曹氏所抄游记在史夏隆处。可是发现曹氏抄本已被史氏涂抹删改,字多讹误。为了恢复这部游记的原来面貌,他“重请得其底本,从日影中得出曹氏原文,与季本互校成书,而史本乃不传,但存其序一篇而已”。④据陈泓考证:曹氏底本滇游首册,“亦仅载游太华颜洞数小记而已”。⑤故季本所缺,李本仍未能补齐。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一七○三年)奚又溥为《徐霞客游记》作序,认为李本尽管还有少缺之处,“然不啻已毁之玉,复出昆山,既沉之珠,又还合浦”⑥陈泓则认为李本是“诸本之祖”。这些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为李寄不仅从史夏隆处得到了曹骏甫所抄游记,而且利用了季梦良的成果(指第二次整理本),使《徐霞客游记》成为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本子,曾被后人误认为原本。虽然它已经失传,我们无法见到,但是,后来出现的各种《徐霞客游记》的抄本不少,绝大部分录自李本,其中以杨名时本最为著名。今北京图书馆善本特藏书库保存一部杨氏旧抄本,共十册,分为十二卷二十五篇,可说是目前留传下来最早的一部《徐霞客游记》。随后,陈泓又集李寄、杨名时等诸抄本校对数次,使之更趋完善。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一七七六年)九月,徐霞客的族孙徐镇又对李本进行了重新编订。他说:自李本问世,“传写益广,讹落多,兼之俗下书庸,竞于作生活计,而任意删节杂凑,一如彦和尝梦索源之文,往往使读者莫悉漏义,是可痛也!”⑦徐镇为了使《徐霞客游记》保持原来的面目,使霞客精神“不澌灭煨烬之余,更不灭于妄庸之手”,乃用杨、陈二人编定之真本作指南,各抄本作参考,与李本对比校勘,考其缺失,订其异同,然后刻本付印成书。《徐霞客游记》的第一个木刻本从此诞生,一直流传至今。从徐镇所写《辨讹》五十条⑧可见徐本在文字上花了很大的功夫,纠正了过去抄本中不少错误,不过内容和杨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编排上略有变动。徐本分十册,每册再分上下篇,并增添了书牍、墓志、诸本异同考略及辨讹,作为外编附于第十册下之末。 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八年)藏书家叶廷甲(保堂)又将徐刻本校刊、增补、再版。他在序言中写道:“嘉庆十一年冬,锡峪徐氏以所梓行游记之板归余。……翻阅之,朽蠹颇多。乃借杨文定公手录本,暨陈君体静所校本,与徐本悉心勘。……十三年春,延梓人于家,讹者削改,朽者重镌,又增辑补编一卷,附于后。”⑨ 据我们查对,叶本实际上是徐本的翻版,除增辑补编外,正文和外编与徐本完全相同。 自叶氏校补《徐霞客游记》印行之后,遂在社会上广为流通,后来出版的各种版本(包括石印本、铅印本)达十余种之多,皆以叶本为底本。 目前通行的《徐霞客游记》主要是一九二八年丁文江的大字本和一九三四年的国学基本丛书本,前者根据咸丰年印本,卷首加添徐霞客小像一幅,又将清初潘次耕为《徐霞客游记》作的序(载于《遂初堂集》卷七),刻于本书之首。丁氏还为霞客作一年谱,与游记同印,又请人根据徐霞客的旅行路线,绘图三十六幅,作为副册。此外,丁氏从晴山堂帖中,录其完整者,汇入卷二十第五部分《家嗣丛刻》中。因此,丁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 综上所述,《徐霞客游记》原稿早已亡佚,三百多年来,经过许多学者的辗转传抄、校对、订讹、刻印,产生了各种抄本、校本、印本。其中最重要者,有季本、李本、杨本、徐本和叶本,季本仅存《徐霞客西游记》部分,李本已不传,杨本、徐本和叶本虽然保存下来了,但是他们都未见到原稿和最早的整理本——季本。由于传抄时容易产生错误,校对又缺乏原稿作依据,加之有些抄录者或校勘者为了显示自己的知识渊博,文字炼达,又往往故弄玄虚,随心所欲的对《徐霞客游记》进行增删、改纂,致使今天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和通行本,与原稿的本来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出入。如果只根据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研究,恐怕不一定能完全、准确、真实地表达作者思想的全貌及其成就。 二 关于《徐霞客西游记》的科学价值,吴应寿先生在其《徐霞客及其游记》一文中,已经作了精辟的论述,有助于对徐霞客思想及其成就的研究。下面我们还想就《徐霞客西游记》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再作几点补充。 第一,由于《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本的残存部分,自从顺治年间被毛氏汲古阁收藏后,虽曾多次易主,但被藏书家视为珍本,密不刻印,未曾在社会上流传。三百多年来,历次整理游记的人除李寄外,都没有利用过。因此是我们今天研究徐霞客最原始的资料。从文字上看,《徐霞客西游记》较现存各本更接近原稿的本来面目。钱谦益在《嘱徐仲昭刻游记书》中曾经写道:游记原稿“文字质直,不事雕饰,又多载米盐琐屑,如甲乙帐簿。”⑩《徐霞客西游记》则完全符合此种情况,能帮助我们更真实地反映徐霞客的思想品质和旅行考察情况,是非常难得的宝贵文献。 第二,据我们初步统计,发现《徐霞客西游记》的文字数量大大超过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包括抄本、刻本、印本)。徐霞客这段旅行时间(指崇祯九年九月十九日至十一年三月二十七日)共一年零七个多月,计五七一天。《徐霞客西游记》中只有七十二天无记载,现存《徐霞客游记》则有一八九天缺记载。《徐霞客西游记》总计有二十二万余字,现存《徐霞客游记》只有十二万多字,前者比后者几乎多出十万字。季梦良在题识中说:霞客在旅行中“日必有记”。因此,《徐霞客西游记》又是记载徐霞客西南游最完整的本子,它在学术研究中的地位和价值就不言而喻了。 第三,《徐霞客西游记》是徐霞客所写游记的重要部分,主要记载了徐霞客对湖南、广西两省石灰岩地貌的考察情况。我们仔细地阅读了《徐霞客西游记》,并和现存的《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进行了校对,认为现存的《徐霞客游记》,除文字上比较通顺、简练外,都不如新发现的《徐霞客西游记》对石灰岩地貌记载具体、生动、真实,更能说明事物的真相和更充分地反映徐霞客在地理学方面的杰出贡献,兹举数例如下: (1)湖南省南部系第三纪红色岩,岩层多垂直节理,常形成悬崖奇峰、山洞和石梁,《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公元一六三七年)正月十二日描写这种地貌特征时写道:“自会仙岩而东,其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或三面回环如者,或两对叠如门者,或高峙成岩,或中空如洞者,每每而是。”在现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改为:“自会仙岩至此,山皆不甚高,俱石崖盘亘,堆环成壑,为为门,为岩为洞,往往而是。”这两段话的意思虽然相差不多,但前者较后者描绘得更为详细、生动、逼真。 (2)《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闰四月初二日又写道:“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豁,而江两岸水之石,时出时没,但有所遇,无不赏心悦目。”通行本中却被改成:“自冷水湾来,山开天旷,目界大骋,江两岸瞰水之石,出没屡变,但有所遇,靡不霁心缀目。”按“”食也,“瞰”俯视也,意义完全不同。《徐霞客西游记》中采用“”字,形容恰到好处,通行本中改为“瞰”字,可谓失之千里矣。其它改动,亦均属画蛇添足,实无必要。 (3)《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五月二十六日,描写漓江对画山的冲刷作用时说:“山受啮,半剖为削崖,有纹层络,绿树沿映,石质黄、红、青、白,杂彩交错成章。”今存《徐霞客游记》及通行本中,则把上面一句话简化为“石质错绮成章”。这就使原稿的意思受到很大的损害。 (4)《徐霞客西游记》在崇祯十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徐霞客旅行到浔州(今广西省桂平县)白石山时写道:“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候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沸寂也!”这就纠正了《西事洱》与《百粤风土记》的记载:“山北有漱玉泉,闻寺中钟鼓声而起,止则寂然”的唯心主义的说法。霞客通过实地调查,证明他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寺庙中的和尚根本不知道有漱玉之名。但今存《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却把上面一段记载砍掉了,这就抹煞了徐霞客的科学态度和唯物主义精神。 第四,《徐霞客西游记》中还记载许多有关当时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的情况,是研究明末社会的珍贵资料,这些都被后人无端删掉了。例如:崇祯九年(公元一六三六年)十月二十六日关于江西贵溪渔塘一带居民以造粗纸为业的记载,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关于江西吉安坞村居民靠捕鱼为业的记载,崇祯十年一月十九日关于湖南攸县和衡山县界诸山皆产煤的记载,三月三十日关于湖南兰山高梁原农民起义的记载,四月十三日关于湖南耒阳上堡市产锡的记载,六月二十日关于广西柳州河流的记载,十一月二十日关于镇远地区贩卖人口的记载,崇祯十一年三月关于河池南丹地区产银、锡的记载,等等,在现存各种《徐霞客游记》及其通行本中都不见了。此种事例还有许多,这里就不想一一列举了。 最后必须指出,《徐霞客西游记》中季梦良的题识可能被后人删改了,为说明问题,今将全文抄录如下: “崇祯丙子秋,霞客为海外游,以别余而去,去五年始归,归而足俱废,噫嘻望之槎既返,章亥之步亦穷,今而后惟有卧游而已。余时就榻前与读游事,每丙夜不倦,既而出箧中稿示余曰:‘余日必有记,但散乱无绪,子为我理而辑之’。余谢不敏,霞客坚欲授余,余方欲任其事,未几而霞客遂成天游。夫霞客之事毕矣,而余事霞客之事犹未毕也。迨其后,纪尽为王忠纫先生携去,余谓可以谢其事矣。忠纫之任福州,仍促冢君携归,冢君复出以示余曰:‘非吾师不能成先君之志也。’启箧而视,一一经忠纫手校,略为叙次。余复阅一过,其间犹多残阙焉,遍遗帙,补忠纫所未补。因地分集,录成一编,俟名公删定,付之梓人,以不朽,霞客余不敢谓千秋知己,亦以见一时相与之情云尔。壬午腊月望日友弟季梦良录完识。” 按:上录题识只针对崇祯九年(丙子,一六三六年)徐霞客西南游而言,好象不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难道季氏于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整理游记时,诸名山游记就已亡失,显然不可能,因为霞客死后并不久,江阴又未发生战乱。很可能是在王忠纫经手整理游记时有所散失,故季氏要“遍遗帙,补忠纫之所未补”。我们认为季氏第一次整理本应当包括诸名山游记在内,只是在顺治二年遭兵祸时才散失,经季氏再次收集“仅存数本”,即《徐霞客西游记》。后来藏书家或传抄者为了使题识符合西南游的内容,可能对题识进行了删改,并命名为《徐霞客西游记》。吴应寿先生认为《徐霞客西游记》是季梦良的第二次整理本,是正确的。直到李寄辑补游记时,才根据曹骏甫的抄本将诸名山游记编入。 总之,《徐霞客西游记》的被发现,是我国学术界的一件大事,吴应寿先生已经整理注释,不久将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我们殷切期待这一堙没多年的珍贵史料能够早日问世,为祖国的四个现化代作出它的贡献。

景点游记大学论文3000字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扩展资料: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人口3733万,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关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上古时为雍州所在,是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之源,历史较长时期简称秦。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陕西属于中等发展省份,经济总量居全国中等水平。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无定河、延河、泾河、北洛河、汉江、嘉陵江、丹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陕北榆林的红碱淖。 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三门峡陕县境内)为界。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人类诞生初期80万年前的西安蓝田猿人,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旅游空间回答帮助,谢谢~~

见过的最好的旅游网站 直客交易交友社区 旅游爱好者旅行前必去的站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参考资料:

景点游记论文3000字

陕西是中国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文化积淀深厚,地上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被誉为“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全省现有各类文物点58万处、博物馆151座、馆藏各类文物90万件(组),文物点密度之大、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均居全国首位。“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及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乾陵,佛教名刹法门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中国最大的石质书库西安碑林,仅古代帝王陵墓就有72座。 扩展资料:陕西省,简称陕或秦,又称三秦,为中国西北一省级行政单位,省会古都西安,位于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面积约21万平方千米,人口3733万,下辖西安1副省级市、宝鸡等9地级市及1农业示范区。东邻山西、河南,西连宁夏、甘肃,南抵四川、重庆、湖北,北接内蒙古,为连接中国东、中部地区和西北、西南的重要枢纽。关中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上古时为雍州所在,是黄帝的葬地。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为界,原西由召公管辖,后人遂称陕原以西为“陕西”。陕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中华之源,历史较长时期简称秦。与其他省份的经济发展速度相比,陕西属于中等发展省份,经济总量居全国中等水平。 陕西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渭河、无定河、延河、泾河、北洛河、汉江、嘉陵江、丹江等。北山山脉、南山山脉(即秦岭)横断陕西,将全省分为三部分。境内最高峰为秦岭主峰太白山,秦岭的华山、终南山、骊山、五台山(南五台)、翠华山都久负盛名。境内第一大淡水湖为陕北榆林的红碱淖。 陕西,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据《国语》载,西周初年,周王朝以“陕原”(今河南三门峡陕县境内)为界。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人类诞生初期80万年前的西安蓝田猿人,这里是仰韶文化最集中的发现地,这里有最具原始社会氏族文化代表性的西安半坡遗址和中国较早的城市西安杨官寨遗址,有世界四大古都的长安,这里是世代景仰的人文初祖炎帝(生于宝鸡市)和黄帝(生于武功县)的诞生地、部族发源地及陵寝所在地,相传也是更为久远的华胥古国或华胥氏的所在。华胥氏是中华民族的元祖,她分别繁衍了女娲、伏羲,后来女娲、伏羲繁衍了少典,而炎帝、黄帝二帝又是少典的后裔,故华夏和中华中的华字皆源于华胥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旅游空间回答帮助,谢谢~~

西湖论文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白(居易)堤苏(东坡)堤,还有几近湮没不为人知的杨(孟瑛)公堤,使为民生治理西湖的人流芳百世……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关于这个过程,前辈学者已经早有论述,并由一九七五年的钻孔证实了西湖底部的海相沉积。为此,西湖的上述发展过程,已经毋需再论,值得继续探讨的是,从海湾、泻海而至于湖泊以后,自然发展的过程并不就此结束。对于一个天然湖泊,因为注入这个湖泊的河流的泥沙冲积,在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过程,必然要发展泥沙淤淀、葑草蔓生而使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而最终由湖泊而沼泽,由沼泽而平陆,这就是湖泊的沼泽化的过程。但西湖从其成湖之日起直到今日,仍然一湖碧水,这当然是由于它的沼泽化过程受到了人为遏制的结果。也就是竺可桢在他的《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一文中所说的“人定胜天”。为此,历史时期人为活动对于西湖的影响很有讨论价值。特别还要看到达这个地区,许多古代湖泊,如余杭的南下湖、萧山的临浦、绍兴的鉴湖、宁波的广德湖等,它们的面积,有的比西湖大至数十倍,但都循着沼泽化的发展规律,最后遭到人为的围垦而淹废。即在西湖附近,也有不少古代湖泊,如北面与西湖相连的下湖以及临平湖、诏息湖和尚有争论的明圣湖等等,也都循着沼泽化的过程先后淹废。对比之下,何以西湖能够众废独存?此中因果,也很值得分析研究。 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假使社会条件没有特殊的变化,则必然与这个地区的所有湖泊一样,由其本身的沼泽化过程,加上日益强烈的人为活动的影响而淹废,这是不庸置疑的。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钱唐县是秦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其位置据刘宋县令刘道真所撰的《钱唐记》一书中所说“县在灵隐山下”,当在今西湖群山之中。当时,钱唐湖在县境东部,自然绝无西湖之名。假使钱唐县的地理位置长期不变,稳定在西湖群山之中。也就是说,这个湖泊一直以钱唐湖为名,则它必然如同这个地区的其他许多湖泊一样,早已淹废成为农田。 西湖之所以能够众废独存,从地名上说,恰恰是因为它最后能冠上西湖这个名称。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为此必须首先把钱唐县的发展稍加探索。秦钱唐县之所以不建立在土地广阔的平原地带,却要局促到狭隘的崎岖的西湖群山之中,这当然是因为平原地带当时尚无堤塘,潮汐直薄,土地斥卤。也就是刘道真在《钱唐记》中所说的“昔一境逼近江流”。在这样的地方,当时连饮水与燃料等基本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更不必再说垦殖土地,发展生产了。但是,时日推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水土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毕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到了后汉,这里就开始修建了“防海大塘”。假使当时县境仍在西湖群山之中,则修塘就并非必要。在古代技术条件甚低的情况下,要修建如此一条堤塘,正是说明人们对平原已经垦殖利用,修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说明后汉的钱唐县治有可能迁入平原。即使后汉钱唐县是否已经迁入平原的问题尚缺乏佐证,南北朝初期的钱唐县可以肯定已在平原地区,因为刘道真在《钱唐记》中已经明白写出:“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这个“县”是后汉钱唐县当然还可商榷,但它是刘宋的钱唐县却是无可置疑的了。假使当时县治仍在秦代的西湖群山之中,或者按照一般的解释,在今灵隐寺附近一带,则向东一里许,绝对到不了与修防海大塘的江边或海边,这说明刘宋钱唐县必已进入平原,只是由于记载不详,故其具体位置,现在不得而知。 可以设想,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但后世明确知道秦以后的钱唐县治所在,却晚至公元六世纪后期的隋代。隋文帝开皇十一年(五九一),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这就是说,城市中心已经迁移到今江干一带。按地理位置,西湖位于这个城市中心的偏北地区。当然仍无西湖之名,而西湖以东的今市区中心,当时也仍然荒芜尽管秦钱唐县治逐渐迁入平原的路径今天还不清楚,但从隋代州治建于今江干一带这个事实中可以得到启发,即迁移的路线是循着今钱塘江北岸地带进行的。县治为什么只沿着钱塘江边平原比较狭隘的地带移动而不进入西湖以东即今市区中心所在的广阔地带,这是因为按照当时的自然条件,前者还比后者优越得多的缘故。县治沿江边移动,显然是依靠着从今白塔岭到凤凰山这条沿江分布的山麓线的。在这条山麓线上,地理形势是南临江海,北负山丘,它既能发挥平原的地利,却仍并不远离山区。这一带,山坡和山麓的高燥地带,可以建立宫室和聚落,而在燃料和饮水方面都不虞匮乏。山麓以南的沿江平原,由于当时钱塘江自南大门出海,今江干一带的江岸偏南,比目前广阔,可以垦殖发展农业。相反,今西以东地区,地形低洼,土地斥卤,又缺乏可以作为立足点的丘陵冈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建立城市,显然相当困难。 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隋初把钱唐县升为杭州州治,特别是接着而来的江南运河在公元七世纪初的开凿,从此,杭州到中原,有了直达的水路交通。杭州成为江南运河的终点,又是运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处,而作为州治的柳浦,恰恰又是南渡去会稽的要津。这样,杭州就是一跃而成为一个商业城市,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就是《隋书·地理志》所描述的:“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当时,今江干一带的繁荣状况可以想见。而这个地区的土地毕竟并不广阔,人满之患,也就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城市的外围,聚落开始向西湖以东的今市区扩展,也就势所必然。当时,在西湖以东建立聚落,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给水。在整片斥卤的土地上,井水和河水都是咸水,这就使得初期建立在这里的聚落不得不紧靠西湖,否则,供水就是一个严惩的困难。可以设想,今市区范围内,从紧靠湖边的聚落出现开始,直到市区逐步扩展,由于给水问题的难以解决,必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由于商业发达,户口增加,西湖以东的广阔地区,聚落渐增,生齿日繁,对解决给水问题愈来愈感迫切。这才促使唐大历年间(七六六——七七九)所谓“六井”的出现。 以上只是略述了从秦钱唐县到隋迁钱唐县至柳浦并升作州治的过程,还没有涉及西湖的事。也正是因为在这段历史的过程中西湖在杭州尚不足轻重,所以史籍极少记载。隋建州治于柳浦,杭州开始迅速发展,唐朝初年,杭州的户口已经超过十万,聚落与居民势所必然地要向今市区移动。这样,城市开始与西湖发生关系,出现了西湖为城市解决给水的详细记载,这就是刺史李泌修建的著名的“六井”。所谓六井,其实不过是六处蓄水池,蓄水用瓦管或竹筒从西湖引来。从六井的分布来看,它们离西湖都并不很远,这反映了当时这个地区聚落街市分布的大体范围。当然,它为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虽然是小小的六处蓄水池,它们所分出的水量只占西湖总水量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值,但其意义却十分巨大,从以后的发展中可以证明,它几乎成为西湖能够免遭淹废的决定力量。因为从六井开始,西湖就成为杭州城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西湖以它的一湖甘水促进了城市的扩大与发展,而城市的不断发展,反过来巩固了西湖的存在,有效地阻止了西湖沼泽化的过程。 西湖的沼泽化过程实际上是相当迅速的,长庆二年(八二二),当诗人白居易到杭州作刺史时距李泌修六井不过五十年左右,但湖中已经出现了葑田数十顷。白居易充分明白西湖对于杭州城市的重要性,于是他主持疏浚了西湖,并疏通了六井的阻窦,使之恢复充沛。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尽管下湖早已淹废,但这种人为的地形差距,从今少年宫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电站和东至环城西路这两个方向上,还都明显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 这里需要述几句的是,历史地理学者常常重视地名在历史上的演变,习惯于用某一时代的地名称呼当时的地理事物。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科学的。因此,对于有关西湖名称及其湖泊的性质,就必须作如下的说明:西湖在其海湾和泻湖时代,由于没有历史记载,所以没有留下名称。西湖作为一个天然湖泊,它的名称应该是钱唐湖(唐朝起作钱塘湖)、上湖或者是另一个尚有争论的明圣湖。西湖一名,正如以下还要提及的,在官方文件中始见于北宋,民间何时开始流传则不得而知。但是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因此,可以肯定,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所以今天我们说西湖是人工湖泊,按照历史地理学与地名学的角度,都是正确的。这正是竺可桢所说的“人定胜天”。 当然,人工湖泊同样存在沼泽化的过程。上述余杭的南下湖、萧山的临浦、绍兴的鉴湖和宁汉的广德湖等,都是在天然洼地上经过人工围堤筑塘而形成的人工湖泊,它们都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先后淹废。西湖成为人工湖泊后,沼泽化的速度也相当可观。在白居易浚湖以后不到一百年,西湖又被葑草蔓合,湖底淤浅,面积缩小。当时,杭州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的首都,为了西湖的深广和六井的弃沛,吴越国王钱镠因此建立了一支一千人的专职疏浚队,称为“撩湖兵”,日以继夜地从事疏浚,才有效地阻制了西湖的淤浅,并且畅通了六井。在吴越国的八十余年中,杭州城市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西湖也获得了较好的整治,城市与西湖的这种唇龄相依的关系,较之前代更为明显。 吴越国时代对西湖的整治,无疑大大地延缓了西湖沼泽化的过程,但当然并不是改变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湖泊的淤浅仍然是日积月累毫不休止的过程。北宋以后,杭州的许多贤牧良守,都把疏浚西湖、畅通六井作为施政的重要任务。例如景德四年(一零零七)的知州王济,他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接着是宋仁守时代(一零二三——一零六三)的知州郑戬和沈遘,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后者则为了增加城市居民与日俱增的用水需要,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特别值得黎道的是苏轼。他于熙宁二年(一零六九)第一次来杭州任通判之职,到任之初,他就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他于熙宁五年(一零七二)(注应为七年)卸任离杭,但就是在这一年,知州陈襄对六井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这无疑就是苏轼悉心研究的成果。元佑元年(一零八六)(注应为四年)他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虽然相隔不过十六年,但西湖的沼泽化速度在这段时期中确实是很惊人的。根据苏轼的观察,对比他十六年前离杭时的情况。他说:“熙宁中,臣通判本州,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间,遂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面临着这样的严重的威胁,苏轼立即着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顺便指出,这个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说明杭州城市已经整个地建立在西湖以东,西湖之名已经普遍流行了。苏轼在这个文件中,说明了西湖必须疏浚的许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说:“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这条道理把西湖的存在与杭州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假使西湖淹废,杭州居民势必耗散,城市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苏轼的这段话里,可以反证我在前面的论述,六井的修建,开始无非是引西湖之水供应沿湖聚落居民,但其结果却成为西湖本身继续存在的关键。苏轼主持的这次疏浚工程是规模空前的,他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又在全湖最深处即今湖心亭一带建立石塔三座,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浅。同时,他又修复当时已经逐渐淤塞的六井和沈公井,用瓦筒取代竹管,并盛以石槽,使底盖紧密,经久耐用,并且还利用多余的水量在仁和门外离井最远处新建二井,于是“西湖甘水,殆遍一城”,进一步密切了西湖与杭州城市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外,他又在西湖和纵贯城市南北的盐桥运河专受湖水,不受江潮的干扰,达到了潮不入市的目的,并且疏浚这条运河,使之深达八尺。于是不仅河道畅通,沿河斥卤得到改变,而河水又可为居民所取用。这样,就使这个日益扩展的杭州城市对西湖的依赖关系发展到了顶点,为西湖的立于不废之地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到了南宋,杭州成为国家的首都,从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三世纪七十年代,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城市人口骤然增加,乾道年代(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增加到五十余万人,到了南宋末期而超过百万。城市随着迅速扩大,市面繁荣,商业发达,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这在至今尚存的《繁胜录》、《都城纪胜》、《梦梁录》等南宋著作中都有详细记载,不必赘述。当时,这个庞大城市的基本供应来源是“南柴、北米、东菜、西水”,西湖仍是杭州的唯一水源。而且首都城内的河流如大河(盐桥运河)、小河(市河)和西湖(清湖河)等,也都由西湖供水,西湖成为百万人口的命脉所系,所以在南宋一代,对西湖的整治,确是不遗余力的。特别是还应该指出,南宋一代,西湖除了作为首都百万生灵的蓄水库的职能外,随着杭州城市职能的变化(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湖又增加了它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能——旅游业。 南宋以前,西湖除了它的天然胜景外,湖山之间的人工雕琢是不多的。在吴越国建都的八十多年中,虽然也不无建设,但内容限于寺院、浮屠等佛教艺术。南宋一代中,由于这里是首都所在,举凡王室、官臣、城市富商等等,都竞向西湖从事宅院、园苑、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大型的娱乐场所如钱湖门瓦子、赤山瓦子、行春桥瓦子等,也都在湖山各处开始营业。西湖被迅速地开辟成为一个风景区,这个风景区的总体布局即是别具一格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现在。事实上,在这个庞大的首都之中,上至官家豪富,下至市井庶民,都需要有这样一个供人游憩的大公园。从此,西湖就成为杭州城市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了。 如上所述,西湖是这样地以它的一湖甘水扶植了杭州城市,反过来又因杭州城市的发展而有效地阻遏了它的沼泽化过程使之继续存在。南宋以后直到明朝前叶的二百多年中,由于长期失修,使西湖发生了近五百年来的一次最大淤浅,苏堤以西,葑田连片,六桥流水如线。但是,由于西湖和杭州城市的唇齿相依的关系已经深入人心,为朝野所公认,所以尽管盗湖为田的人多为权贵,但知府杨孟瑛仍能排除阻难,于正德三年(一五零八)拆毁葑田三千余亩,疏浚全湖,使复唐宋之旧。在杨孟瑛上朝廷的奏疏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唐宋以来,城中之井,皆藉湖水充之……若西湖占塞,水脉不通,则一城将复卤饮矣。”就数这一条最有力量。从苏轼到杨孟瑛,西湖始终以它自己的一湖甘水保存了自己。 本文在开始时就已经指出,在这个地区的大量古代湖泊中,西湖是一个废独存的例子。我们不妨举一些这个地区的其他人工湖为例:余杭的南下湖,兴建于后汉,淹废于北宋;萧山的临浦和渔浦,兴建于南北朝,淹废于北宋;绍兴的鉴湖,兴建于后汉,淹废于南宋;宁波的广德湖,兴建于唐代,淹废于北宋。淹废较晚的还算富阳的阳陂湖,它兴建于唐初,淹废于明初。所有这些湖泊,都曾经在当地的农田水利中起过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却在沼泽化的过程中,最后被围垦而成为农田。这些湖泊淹废之后,由于各地在农田水利上随即又进行了新的部署,因此,总的说来,在农业上都未曾出现不可克服的困难,而围垦所得的土地都甚为可观。以绍兴鉴湖为例,围垦的结果,获得了肥沃的湖田二千多顷,使山会平原增加了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而今天,古代鉴湖地区土地平整,河渠纵横,大面积的耕地都能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因此,本文拿这些湖泊的淹废与西湖进行对比,并无因西湖的独存而惋惜这些湖泊淹废的意思,由于地点不同,条件迥异,上述湖泊的淹废,从历史上各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过程看来,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当然,西湖的众废独存,较之上述湖泊的淹废就具有更为巨大的意义。因为上述湖泊的淹废,只是增加了各地的耕地,发展了各地农业;而西湖的独存,却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 缅怀杭州的先贤,为了延缓西湖的沼泽化,曾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时至今日,西湖已经成为杭州这个有远大发展前途的现代化旅游城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尽管广大市民早已不再在给水上依赖西湖,但湖山在旅游上给予人们的贡献,将远远超过历史时期给予城市的供水。从今天的技术条件来看,要防止西湖的沼泽化发展已经比较容易,事实上,建国以来,西湖的平均深度不过五十五厘米;而现在,这个数字几乎增加了两倍。此外,在道路敷设、园林布置等许多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古代人民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对西湖进行的整治相比,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实在还并不满意。当然,在今天的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我们既不忧湖底淤泥,也无虑葑田连片。但是,现代社会有现代社会的问题,例如,西湖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西湖湖水负营养化的问题,至今已成当务之急。建国以前,湖底虽浅,而浅水的透明度在零点五米以上,清流见底;但现在已经降低到零点三米,影响了湖光山色之美。水质当然也不能与过去相比。北宋苏轼浚湖的时代,用湖水酿造官酒盛极一时,朝廷每年可得西湖酒税二十万缗。

大学生游泳论文3000字

就是写关于游泳的,可以写它的发展历史,游泳技巧,游泳利弊,展望未来等等。可以上网查质料。

如果你想你的论文特殊一点,我建议写一些关于骨龄方面的,毕竟那些技术都写烂了,再写,只是把1+1为什么等于2证明一下,没意思

本科生论文得5000字,题材最好不要写技术性很强的东西,还有冬泳的健身意义什么的,这些去年我们都写烂了写写新兴事物吧,比如水中健身操什么的

旅游学论文3000字

西湖论文没有西湖就没有杭州。白(居易)堤苏(东坡)堤,还有几近湮没不为人知的杨(孟瑛)公堤,使为民生治理西湖的人流芳百世……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而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而形成一个普通湖泊。关于这个过程,前辈学者已经早有论述,并由一九七五年的钻孔证实了西湖底部的海相沉积。为此,西湖的上述发展过程,已经毋需再论,值得继续探讨的是,从海湾、泻海而至于湖泊以后,自然发展的过程并不就此结束。对于一个天然湖泊,因为注入这个湖泊的河流的泥沙冲积,在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过程,必然要发展泥沙淤淀、葑草蔓生而使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而最终由湖泊而沼泽,由沼泽而平陆,这就是湖泊的沼泽化的过程。但西湖从其成湖之日起直到今日,仍然一湖碧水,这当然是由于它的沼泽化过程受到了人为遏制的结果。也就是竺可桢在他的《杭州西湖生成的原因》一文中所说的“人定胜天”。为此,历史时期人为活动对于西湖的影响很有讨论价值。特别还要看到达这个地区,许多古代湖泊,如余杭的南下湖、萧山的临浦、绍兴的鉴湖、宁波的广德湖等,它们的面积,有的比西湖大至数十倍,但都循着沼泽化的发展规律,最后遭到人为的围垦而淹废。即在西湖附近,也有不少古代湖泊,如北面与西湖相连的下湖以及临平湖、诏息湖和尚有争论的明圣湖等等,也都循着沼泽化的过程先后淹废。对比之下,何以西湖能够众废独存?此中因果,也很值得分析研究。 西湖原是个天然湖泊,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假使社会条件没有特殊的变化,则必然与这个地区的所有湖泊一样,由其本身的沼泽化过程,加上日益强烈的人为活动的影响而淹废,这是不庸置疑的。西湖是钱唐县境内的一个湖泊,所以称为钱唐湖(从唐朝开始,“钱唐”改为“钱塘”),又因为在它的北部还有一个与它连接的湖泊,水位比它低,称为下湖,故西湖又相应称为上湖。钱唐县是秦会稽郡二十六县之一,其位置据刘宋县令刘道真所撰的《钱唐记》一书中所说“县在灵隐山下”,当在今西湖群山之中。当时,钱唐湖在县境东部,自然绝无西湖之名。假使钱唐县的地理位置长期不变,稳定在西湖群山之中。也就是说,这个湖泊一直以钱唐湖为名,则它必然如同这个地区的其他许多湖泊一样,早已淹废成为农田。 西湖之所以能够众废独存,从地名上说,恰恰是因为它最后能冠上西湖这个名称。西湖这个名称的获得,则是钱唐县的历史发展与地理位置变迁的结果。为此必须首先把钱唐县的发展稍加探索。秦钱唐县之所以不建立在土地广阔的平原地带,却要局促到狭隘的崎岖的西湖群山之中,这当然是因为平原地带当时尚无堤塘,潮汐直薄,土地斥卤。也就是刘道真在《钱唐记》中所说的“昔一境逼近江流”。在这样的地方,当时连饮水与燃料等基本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更不必再说垦殖土地,发展生产了。但是,时日推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水土资源丰富的平原地区,毕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到了后汉,这里就开始修建了“防海大塘”。假使当时县境仍在西湖群山之中,则修塘就并非必要。在古代技术条件甚低的情况下,要修建如此一条堤塘,正是说明人们对平原已经垦殖利用,修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也说明后汉的钱唐县治有可能迁入平原。即使后汉钱唐县是否已经迁入平原的问题尚缺乏佐证,南北朝初期的钱唐县可以肯定已在平原地区,因为刘道真在《钱唐记》中已经明白写出:“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这个“县”是后汉钱唐县当然还可商榷,但它是刘宋的钱唐县却是无可置疑的了。假使当时县治仍在秦代的西湖群山之中,或者按照一般的解释,在今灵隐寺附近一带,则向东一里许,绝对到不了与修防海大塘的江边或海边,这说明刘宋钱唐县必已进入平原,只是由于记载不详,故其具体位置,现在不得而知。 可以设想,自从秦在西湖群山中设置钱唐县以来,历两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县治可能早已迁离山区,逐渐进入平原。但后世明确知道秦以后的钱唐县治所在,却晚至公元六世纪后期的隋代。隋文帝开皇十一年(五九一),钱唐县治移到凤凰山麓的柳浦,在行政等级上并且升为杭州的州治。这就是说,城市中心已经迁移到今江干一带。按地理位置,西湖位于这个城市中心的偏北地区。当然仍无西湖之名,而西湖以东的今市区中心,当时也仍然荒芜尽管秦钱唐县治逐渐迁入平原的路径今天还不清楚,但从隋代州治建于今江干一带这个事实中可以得到启发,即迁移的路线是循着今钱塘江北岸地带进行的。县治为什么只沿着钱塘江边平原比较狭隘的地带移动而不进入西湖以东即今市区中心所在的广阔地带,这是因为按照当时的自然条件,前者还比后者优越得多的缘故。县治沿江边移动,显然是依靠着从今白塔岭到凤凰山这条沿江分布的山麓线的。在这条山麓线上,地理形势是南临江海,北负山丘,它既能发挥平原的地利,却仍并不远离山区。这一带,山坡和山麓的高燥地带,可以建立宫室和聚落,而在燃料和饮水方面都不虞匮乏。山麓以南的沿江平原,由于当时钱塘江自南大门出海,今江干一带的江岸偏南,比目前广阔,可以垦殖发展农业。相反,今西以东地区,地形低洼,土地斥卤,又缺乏可以作为立足点的丘陵冈阜,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要建立城市,显然相当困难。 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隋初把钱唐县升为杭州州治,特别是接着而来的江南运河在公元七世纪初的开凿,从此,杭州到中原,有了直达的水路交通。杭州成为江南运河的终点,又是运河与钱塘江的交汇处,而作为州治的柳浦,恰恰又是南渡去会稽的要津。这样,杭州就是一跃而成为一个商业城市,因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就是《隋书·地理志》所描述的:“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凑。”当时,今江干一带的繁荣状况可以想见。而这个地区的土地毕竟并不广阔,人满之患,也就不可避免。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城市的外围,聚落开始向西湖以东的今市区扩展,也就势所必然。当时,在西湖以东建立聚落,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给水。在整片斥卤的土地上,井水和河水都是咸水,这就使得初期建立在这里的聚落不得不紧靠西湖,否则,供水就是一个严惩的困难。可以设想,今市区范围内,从紧靠湖边的聚落出现开始,直到市区逐步扩展,由于给水问题的难以解决,必然经历了较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中,由于商业发达,户口增加,西湖以东的广阔地区,聚落渐增,生齿日繁,对解决给水问题愈来愈感迫切。这才促使唐大历年间(七六六——七七九)所谓“六井”的出现。 以上只是略述了从秦钱唐县到隋迁钱唐县至柳浦并升作州治的过程,还没有涉及西湖的事。也正是因为在这段历史的过程中西湖在杭州尚不足轻重,所以史籍极少记载。隋建州治于柳浦,杭州开始迅速发展,唐朝初年,杭州的户口已经超过十万,聚落与居民势所必然地要向今市区移动。这样,城市开始与西湖发生关系,出现了西湖为城市解决给水的详细记载,这就是刺史李泌修建的著名的“六井”。所谓六井,其实不过是六处蓄水池,蓄水用瓦管或竹筒从西湖引来。从六井的分布来看,它们离西湖都并不很远,这反映了当时这个地区聚落街市分布的大体范围。当然,它为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创造了条件。虽然是小小的六处蓄水池,它们所分出的水量只占西湖总水量的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值,但其意义却十分巨大,从以后的发展中可以证明,它几乎成为西湖能够免遭淹废的决定力量。因为从六井开始,西湖就成为杭州城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西湖以它的一湖甘水促进了城市的扩大与发展,而城市的不断发展,反过来巩固了西湖的存在,有效地阻止了西湖沼泽化的过程。 西湖的沼泽化过程实际上是相当迅速的,长庆二年(八二二),当诗人白居易到杭州作刺史时距李泌修六井不过五十年左右,但湖中已经出现了葑田数十顷。白居易充分明白西湖对于杭州城市的重要性,于是他主持疏浚了西湖,并疏通了六井的阻窦,使之恢复充沛。为了增加西湖的蓄水量,白居易在石函桥附近即少年宫一带修筑湖堤,比原来的湖岸高出数尺。这里原是上湖和下源的连接之处,西湖水位本来高于下湖,白居易这一筑堤,造成了上下湖水位的更大差距。尽管下湖早已淹废,但这种人为的地形差距,从今少年宫附近西湖湖岸北至少年水电站和东至环城西路这两个方向上,还都明显地存在。白居易在九世纪初期的这一次修筑湖堤,对西湖的发展来说是划时代的,因为从此以后,西湖的性质已经改变,它已经从一个天然湖泊演变成一个人工湖泊了。 这里需要述几句的是,历史地理学者常常重视地名在历史上的演变,习惯于用某一时代的地名称呼当时的地理事物。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是科学的。因此,对于有关西湖名称及其湖泊的性质,就必须作如下的说明:西湖在其海湾和泻湖时代,由于没有历史记载,所以没有留下名称。西湖作为一个天然湖泊,它的名称应该是钱唐湖(唐朝起作钱塘湖)、上湖或者是另一个尚有争论的明圣湖。西湖一名,正如以下还要提及的,在官方文件中始见于北宋,民间何时开始流传则不得而知。但是西湖因白居易的筑堤而改变了湖性,而白居易仍称此湖为钱塘湖。因此,可以肯定,当西湖这个名称流行之时,西湖早已是一个人工湖泊了。所以今天我们说西湖是人工湖泊,按照历史地理学与地名学的角度,都是正确的。这正是竺可桢所说的“人定胜天”。 当然,人工湖泊同样存在沼泽化的过程。上述余杭的南下湖、萧山的临浦、绍兴的鉴湖和宁汉的广德湖等,都是在天然洼地上经过人工围堤筑塘而形成的人工湖泊,它们都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先后淹废。西湖成为人工湖泊后,沼泽化的速度也相当可观。在白居易浚湖以后不到一百年,西湖又被葑草蔓合,湖底淤浅,面积缩小。当时,杭州是五代十国的吴越国的首都,为了西湖的深广和六井的弃沛,吴越国王钱镠因此建立了一支一千人的专职疏浚队,称为“撩湖兵”,日以继夜地从事疏浚,才有效地阻制了西湖的淤浅,并且畅通了六井。在吴越国的八十余年中,杭州城市得到了较大的扩展,西湖也获得了较好的整治,城市与西湖的这种唇龄相依的关系,较之前代更为明显。 吴越国时代对西湖的整治,无疑大大地延缓了西湖沼泽化的过程,但当然并不是改变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湖泊的淤浅仍然是日积月累毫不休止的过程。北宋以后,杭州的许多贤牧良守,都把疏浚西湖、畅通六井作为施政的重要任务。例如景德四年(一零零七)的知州王济,他不仅疏浚了全湖,并且修建了西湖的闸堰设备。接着是宋仁守时代(一零二三——一零六三)的知州郑戬和沈遘,前者动用了上万民工,斥废湖中葑田,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后者则为了增加城市居民与日俱增的用水需要,在六井之外,添设了一处供水量特大的新井,即后人所称的沈公井,特别值得黎道的是苏轼。他于熙宁二年(一零六九)第一次来杭州任通判之职,到任之初,他就悉心研究西湖水利,探索畅通六井和沈公井的方案。他于熙宁五年(一零七二)(注应为七年)卸任离杭,但就是在这一年,知州陈襄对六井进行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这无疑就是苏轼悉心研究的成果。元佑元年(一零八六)(注应为四年)他第二次来杭州任知州之职,虽然相隔不过十六年,但西湖的沼泽化速度在这段时期中确实是很惊人的。根据苏轼的观察,对比他十六年前离杭时的情况。他说:“熙宁中,臣通判本州,湖之葑合者,盖十二三耳;而今者十六、七年之间,遂塞其半。父老皆言,十年以来,水浅葑横,如云翳空,倏忽便满,更二十年,无西湖矣。”面临着这样的严重的威胁,苏轼立即着手制订疏浚西湖的方案,向朝廷上了《乞开杭州西湖状》的奏章。顺便指出,这个奏章是官方文件中第一次使用“西湖”这个名称,说明杭州城市已经整个地建立在西湖以东,西湖之名已经普遍流行了。苏轼在这个文件中,说明了西湖必须疏浚的许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说:“唐李泌始引湖水作六井,然后民足于水,邑日富,百万生聚待此而后食。今湖狭水浅,六井渐坏,若二十年之后尽为葑田,则举城之人复饮咸苦,势必耗散。”这条道理把西湖的存在与杭州城市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假使西湖淹废,杭州居民势必耗散,城市当然也就不复存在了。从苏轼的这段话里,可以反证我在前面的论述,六井的修建,开始无非是引西湖之水供应沿湖聚落居民,但其结果却成为西湖本身继续存在的关键。苏轼主持的这次疏浚工程是规模空前的,他拆毁湖中私围的葑田,全湖进行了挖深,把挖掘出来的大量葑泥在湖中偏西处筑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长堤,又在全湖最深处即今湖心亭一带建立石塔三座,禁止在此范围内养殖菱藕以防湖底的淤浅。同时,他又修复当时已经逐渐淤塞的六井和沈公井,用瓦筒取代竹管,并盛以石槽,使底盖紧密,经久耐用,并且还利用多余的水量在仁和门外离井最远处新建二井,于是“西湖甘水,殆遍一城”,进一步密切了西湖与杭州城市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此外,他又在西湖和纵贯城市南北的盐桥运河专受湖水,不受江潮的干扰,达到了潮不入市的目的,并且疏浚这条运河,使之深达八尺。于是不仅河道畅通,沿河斥卤得到改变,而河水又可为居民所取用。这样,就使这个日益扩展的杭州城市对西湖的依赖关系发展到了顶点,为西湖的立于不废之地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到了南宋,杭州成为国家的首都,从十二世纪三十年代到十三世纪七十年代,长达一百五十年之久。城市人口骤然增加,乾道年代(一一六五——一一七三)增加到五十余万人,到了南宋末期而超过百万。城市随着迅速扩大,市面繁荣,商业发达,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城市。这在至今尚存的《繁胜录》、《都城纪胜》、《梦梁录》等南宋著作中都有详细记载,不必赘述。当时,这个庞大城市的基本供应来源是“南柴、北米、东菜、西水”,西湖仍是杭州的唯一水源。而且首都城内的河流如大河(盐桥运河)、小河(市河)和西湖(清湖河)等,也都由西湖供水,西湖成为百万人口的命脉所系,所以在南宋一代,对西湖的整治,确是不遗余力的。特别是还应该指出,南宋一代,西湖除了作为首都百万生灵的蓄水库的职能外,随着杭州城市职能的变化(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湖又增加了它的一项新的重要职能——旅游业。 南宋以前,西湖除了它的天然胜景外,湖山之间的人工雕琢是不多的。在吴越国建都的八十多年中,虽然也不无建设,但内容限于寺院、浮屠等佛教艺术。南宋一代中,由于这里是首都所在,举凡王室、官臣、城市富商等等,都竞向西湖从事宅院、园苑、亭台楼阁等各种建筑,大型的娱乐场所如钱湖门瓦子、赤山瓦子、行春桥瓦子等,也都在湖山各处开始营业。西湖被迅速地开辟成为一个风景区,这个风景区的总体布局即是别具一格的“山外青山楼外楼”,这种风格一直保持到现在。事实上,在这个庞大的首都之中,上至官家豪富,下至市井庶民,都需要有这样一个供人游憩的大公园。从此,西湖就成为杭州城市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了。 如上所述,西湖是这样地以它的一湖甘水扶植了杭州城市,反过来又因杭州城市的发展而有效地阻遏了它的沼泽化过程使之继续存在。南宋以后直到明朝前叶的二百多年中,由于长期失修,使西湖发生了近五百年来的一次最大淤浅,苏堤以西,葑田连片,六桥流水如线。但是,由于西湖和杭州城市的唇齿相依的关系已经深入人心,为朝野所公认,所以尽管盗湖为田的人多为权贵,但知府杨孟瑛仍能排除阻难,于正德三年(一五零八)拆毁葑田三千余亩,疏浚全湖,使复唐宋之旧。在杨孟瑛上朝廷的奏疏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唐宋以来,城中之井,皆藉湖水充之……若西湖占塞,水脉不通,则一城将复卤饮矣。”就数这一条最有力量。从苏轼到杨孟瑛,西湖始终以它自己的一湖甘水保存了自己。 本文在开始时就已经指出,在这个地区的大量古代湖泊中,西湖是一个废独存的例子。我们不妨举一些这个地区的其他人工湖为例:余杭的南下湖,兴建于后汉,淹废于北宋;萧山的临浦和渔浦,兴建于南北朝,淹废于北宋;绍兴的鉴湖,兴建于后汉,淹废于南宋;宁波的广德湖,兴建于唐代,淹废于北宋。淹废较晚的还算富阳的阳陂湖,它兴建于唐初,淹废于明初。所有这些湖泊,都曾经在当地的农田水利中起过重要作用,但其本身却在沼泽化的过程中,最后被围垦而成为农田。这些湖泊淹废之后,由于各地在农田水利上随即又进行了新的部署,因此,总的说来,在农业上都未曾出现不可克服的困难,而围垦所得的土地都甚为可观。以绍兴鉴湖为例,围垦的结果,获得了肥沃的湖田二千多顷,使山会平原增加了四分之一的耕地面积,而今天,古代鉴湖地区土地平整,河渠纵横,大面积的耕地都能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因此,本文拿这些湖泊的淹废与西湖进行对比,并无因西湖的独存而惋惜这些湖泊淹废的意思,由于地点不同,条件迥异,上述湖泊的淹废,从历史上各该地区农业发展的过程看来,也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意义。当然,西湖的众废独存,较之上述湖泊的淹废就具有更为巨大的意义。因为上述湖泊的淹废,只是增加了各地的耕地,发展了各地农业;而西湖的独存,却为我们创造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花园城市。 缅怀杭州的先贤,为了延缓西湖的沼泽化,曾经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时至今日,西湖已经成为杭州这个有远大发展前途的现代化旅游城市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尽管广大市民早已不再在给水上依赖西湖,但湖山在旅游上给予人们的贡献,将远远超过历史时期给予城市的供水。从今天的技术条件来看,要防止西湖的沼泽化发展已经比较容易,事实上,建国以来,西湖的平均深度不过五十五厘米;而现在,这个数字几乎增加了两倍。此外,在道路敷设、园林布置等许多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与古代人民在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对西湖进行的整治相比,我们今天所取得的成绩实在还并不满意。当然,在今天的社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我们既不忧湖底淤泥,也无虑葑田连片。但是,现代社会有现代社会的问题,例如,西湖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西湖湖水负营养化的问题,至今已成当务之急。建国以前,湖底虽浅,而浅水的透明度在零点五米以上,清流见底;但现在已经降低到零点三米,影响了湖光山色之美。水质当然也不能与过去相比。北宋苏轼浚湖的时代,用湖水酿造官酒盛极一时,朝廷每年可得西湖酒税二十万缗。

见过的最好的旅游网站 直客交易交友社区 旅游爱好者旅行前必去的站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参考资料: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