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水产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水产养殖参考文献

我是在闻闻论文网找他们帮忙的,半个月的时间就帮我搞定了,之后导师要什么参考文献,数据演示和截图,他们都给我搞好了,觉得服务挺周到的,呵呵wqujbaajzghqmwrhhk

作弊

地理书第73页第一段从实行海洋资源到结尾

水产养殖论文参考文献

作弊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根据世界农业的走势和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专家认为未来我国农业生产将呈现五大趋势: 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利用各种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各种综合技术的组装配套,充分利用土地、光照和作物、动物资源,形成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高效优质生产模式。 从纯农业向综合企业发展。以集约化、工厂化生产为基础,以建设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为长久的目标,集农业种植、养殖,环境绿化,商业贸易,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企业,引发了"都市农业"的兴起。 从单纯生产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科研一体化发展。变单纯的生产企业为繁殖、养殖、生产、贮藏、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化企业。甚至许多企业都有自己的研究机构,研究项目,兴起了一批产业化的龙头企业。 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减轻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农业机械装备及其监控系统迅速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生产过程更科学、更精确。带有电脑、全球定位系统(GI),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各种检测仪器和计量仪器的农业机械的使用,将指导人们根据各种变异值况实时实地采取相应的农事操作,这些赋予农业数字化的含义。 从土地向工厂、海洋、沙漠、太空发展。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使农业脱离土地正在成为现实,实现了工厂化,出现了白色农业,蓝色农业,甚至在未来出现太空农业。“十五”计划的重要性在于这是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将是我国加入WTO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更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以及人代会通过的《纲要》中,都把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真正实现“十五”计划的目标将很困难。 “十五”计划在肯定“九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主要成绩的同时指出,“九五”期间农业农村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 农民收入增长面临极大的困难。从全国情况来看,出现自改革以来从未出现过的严峻局面。“九五”期间,有三年农业是绝对减收,1997年人均减少34元,1998年人均减少56元,1999年人均减少46元,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三年合计人均减少134元,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今年中央2号文件着重提到了农民收入问题,指出,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局面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农民生活不改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加;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国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稳定发展,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 “十五”计划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指标: 到“十五”期末,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13%以下。随着经济发展,农业增加值下降是个必然趋势,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会随之下降,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撑反而越来越大。今年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突出问题是,在农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过程中如何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到“十五”期末,畜牧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要提高到35%以上。发展畜牧业对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扩大农业市场、增加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食物结构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十五”期间,再转移40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前几个五年计划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靠乡镇企业的发展,而现在则主要通过农民流动进城解决就业。 “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要增长5%。 这四个指标既论述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农业的结构调整,还论述了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就业格局的变化,人民收入的增长问题,这四个指标涵盖量非常大,既让人感到振奋,难度也很大。 关于农业现代化。现代化过程是个继续发展,继续演进的过程。农业现代化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学习国外的现代化不能照抄照搬其外在形式,而要把握内在实质,根据本国的国情展开。研究农业现代化一定要和当前所处的阶段紧密地结合起来,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任务尚未完成,而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的阶段。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既要利用工业化的直接成果,又要大规模地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新形势下研究农业现代化一定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阶段的特点,瞄准国际市场,瞄准国际水平,根据各地农业发展不同的历史背景、自然条件来制定规划、纲要、指标。 目前我国在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技术路线方面,必须注意到我国农业技术结构的现状和农村经济的条件,技术路线的执行应能促进技术结构的优化。在技术结构上,我们应建立多元复合型的农业技术结构;在技术路线上,应选择以生物技术、有机技术为导向,以工程技术为辅的综合型农业技术路线。在综合发展中突出重点,抓住农业技术创新向高新技术方向发展的突破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产业化。 (二)大力发展精细农业 采用精细形态生产方式的原因,首先是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日益医乏,为了经济地利用各种有限资源,只能采取四大密集:技术密集、劳力密集、资金密集和生态密集的手段。其次,运用精细形态的生产方式,可以在过去不能或很难从事农业生产的土地或空间进行生产。例如,干旱缺水、山地陡坡、盐渍滩涂乃至沼泽荒漠地区,都可以用水栽法转变为生产基地。水栽法不用土地,而是用营养液,在控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生产。这样,不但延长了生产季节,也扩大了生产的空间。中东一些炎热、干旱、缺水的地区,过去不能生产新鲜的蔬菜,目前已经用水栽法解决了问题。第三,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如果采用精细形态的农业生产方式,创造出高科技、高收入的农业,就一定会吸引青年扎根农村,使农村成为真正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第四,精细形态的农业,在交通方便、风光秀丽的地区,只要稍加装备、经营,就可以成为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这样,既可增加收入、促进农产品销售,又可以让城市居民领略田园风光;牧歌情调。 (三)信息农业方兴未艾当代世界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通信卫星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同样,现代信息技术也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形成信息农业。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农业基础装备信息化、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信息农业又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农业信息化,二是农业信息产业化。 所谓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部分。它首先是一种社会经济形态,是农业经济发展到某一特定过程的概念描述。它不仅包括计算机技术,还应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农业信息化又是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进而向信息农业演进的过程,表现为农业工具以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为基础到以知识技术和信息控制装备为基础的转变过程。 农业信息化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农业信息技术在其他技术序列中优先发展;(2)信息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经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农民更注意用信息指导生产和销售;(3)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并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据某些预测标准,当一个国家信息产业在农业中的附加值达到或超过农业总产值的50%时,就认为农业实现了信息化。 所谓农业信息产业化,就是将农业信息的采集、加工、传递、反馈、服务等形成一个一体化的、以信息咨询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中新兴的独立的第三产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发展一优两高农业的需要,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需要,是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的需要,是农业信息部门转变职能、自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农业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要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农业生产条件的建设。农业生产条件最重要的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设施农业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浙江省历来相当重视农业生产条件建设,最近,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环境、绿色食品,这确实把握住了市场变化的方向,这才能提高国际竞争力。 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和传统工具的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 农业劳动对象的现代化。种子是农业科技的结晶,是大量科技成果的载体。为农民提供优良的种子,是给农民最大的实惠。农业劳动对象的现代化,关键是要采用先进育种技术使种子本身现代化,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 科学的栽培和技术。就是要抓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生产操作规范,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 对农民的科技文化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要高度重视对农民的培训,培养现代化的农民。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网络体系,通过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代化的加工、贮运、保鲜技术。农产品加工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要通过转化加工,把初级农产品的精华提取出来,生产出营养价值更高、经济价值更高、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不断扩大销量。 农民经营组织现代化。“公司+农户”是种好的形式,但存在着脱节的地方,资产量大的公司和规模较小的农户要建立一种平等的谈判地位不太可能。因此,公司与农户之间应建立一个农产品专业协会,由农户组成的专业协会与公司进行谈判,提高农户的谈判地位,并对农户的自身行为进行监督。同时,龙头企业也要逐步成立专业的行业协会,成为一个进行自我调控和行为自律的主体。 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现代化。近年来,现代的农产品市场建设硬件设施和制度法规都建立了不少,要重视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目前关键是为农民提供完整的、准确的信息。 建立严格的农产品品质管理。过去人们主要是注重农产品的营养含量,现在更注重安全性。由于是现代农业,就会有大量的非传统投入,其中有一部分对食品的安全有破坏,需要引起注意。 现代农业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护。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手段应该根据WTO的规则进行调整。我们过去支持农业的政策,存在最大的两个问题是,农业补贴过多地补贴在价格上、补贴在流通环节上,这两点都被列为WTO的黄箱补贴,是受WTO限制的。加入WTO后,我国只允许有两类补贴政策,一类是政府的补贴旨在提高农业和农民的潜在素质,不直接扭曲价格,称为绿箱政策;另一类是有可能扭曲价格的补贴,称为黄箱政策。

同感

去问老师

水产养殖概论论文参考文献

去问老师

手法那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应用前景概述  萧峰  西南大学11111111111 1111111  摘要:用中草药防治鱼病具有价廉、绿色、环保、无残留等优点,符合无公害养殖要求。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渔用中草药的水产养殖上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中草药、无公害养殖、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淡水资源和海洋水域环境的恶化,渔业资源量和质量持续下降,此外,水产养殖业也存在水体污染与滥用各种渔药与添加剂等情况,因而环境保护与鱼产品安全成为捆饶人类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国际法院法官所说:“通观历史,人类由于经济的或其他的原因一直不断地干扰自然,由于我们的科学知识和日益认识到一欠考虑和未减缓的速度从事这种干扰对人类的危险,可持续发展概念充分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需要”。  中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总量占世界总量的1/3,水产养殖量居世界首位,占全世界的2/3,2002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4570万吨,养殖量达2600多万吨,且养殖方式趋向于集约化、现代化,但是伴随经济腾飞的同时,各种弊病也接踵而至,如2006年的多宝鱼事件,鳜鱼体内的孔雀石绿残留超标等等问题的出现,让人们更重视食品的安全,自身的健康,不仅如此,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的一系列副作用也严重影响着我国水产品的出口,如1998年和1999年的中国出口日本的部分鳗鱼因药物残留超标而被退货,2002年中国出口给欧盟的小龙虾因检出氯霉素而被退货。水产品被拒事例既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同时也损害了中国水产品的国际形象。  1、 中草药的发展  随着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的推广,使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发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病原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的中草药成为当前水产药物研究的重点,在养殖和饲料中使用中草药具有许多化学物质不能媲美的优点,既能改善水体环境,提高药效,控制病原微生物,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近年来,中草药制剂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有望成为将来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的一个新方向。  2、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1 总草药的有效成分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重要是中医常用的药物,草药是指民间所应用的药物,是一种理想的天然、环保的绿色药物,其来源广,成本低,同时其疗效慢,作用时间长。  中草药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一种中草药中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一般来说,除含有免疫物质外,还含有一些未知促生长活性物质及一定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脂肪、植物色素等。这些成分可增强食欲,促进机体代谢和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从而加速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增强其体质,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抗应急能力,降低饲料系数,改善水产品品质。  根据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表明,黄颡鱼在在食用了中草药添加剂后,不仅增重效果明显,而且经济效益高,尤其是当党参,甘草等回味中草药的组成,不仅增重比例高出62%饲料系数降低了37%,蛋白质效率也提高了4%。  增重率=(试验终末重—初始重)/初始重*100%  饲料系数=饲料摄食量/净增重  蛋白质效率=(试验终末重—初始重)/(总投饲量*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100%  而且益气补血,保肝利胆,清热解毒的作用。  2 中草药的作用机制  中草药提取于自然并保存了其自然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天然物质,已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低残留、毒副作用小、多功能性、能全面调解机体的生理功能,兼具营养物质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其含有的免疫活性物质是多糖、有机酸、疳类,生物碱及其一些挥发性物质,但每一种有效成分对肌体的免役系统的调节方式都不一样,多糖具有刺激网状内及系统,诱导淋巴细胞,脾脏细胞再生,增加巨噬细胞的功能,提高从细胞杀伤活力,诱导产生干扰素等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反映能力,有机酸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疳类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Ⅱ及淋巴毒素,增加体细胞的数量,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大多数清热解毒类中草药含有的生物碱、黄酮、香豆精等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黄连素可与DNA形成复合物,抑制DNA合成,黄酮能影响细菌的呼吸,抑制起RNA的合成。金银花可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抑制细胞壁的合成,黄芪可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直接抑制或破坏病菌的繁殖能力。  作为免疫增强剂,中草药在水产动物机制处于病理状态时还具有双向的调节作用,双向调节作用是指对同一器官组织的不同功能状态(促进和抑制)均衡调整,直至起正常为止,即时于亢进的状态,同时对其进行抑制直至降低至最低水平,既可使异常高的DNA合成亢进状态降低至生态状态,又可将DNA的合成抑制状态调至兴奋,直至处于正常状态,这是中草药的多功能性的独特表现之一,每种中草药均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有的含有对某一器官组织起兴奋的作用,又有对这一器官起抑制作用的成分,虽然有的中草药含有二种作用相反的成分,但有的成分对某器官组织的不同系统进行调节,起到反向的调节作用。  防治水产养殖疾病的几种常用的中草药  1大黄。  又名锦纹、黄良,别名将军、生军、马蹄黄等,系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及根状茎入药。本品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其有效成分为蒽醌衍生物,其中以大黄酸、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抗菌作用最好,有收敛、泻下、增加血小板、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用于烂鳃病、出血病及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全池泼洒,常用量为5~75ppm,临用前,先将池水需用的大黄量,用3%的氨水按1∶20比例,在室温浸泡下经12~24小时,取药液均匀洒入水中,可有效防治鱼粘细菌病。  本品与硫酸铜合用,即大黄1~5ppm与5ppm浓度的硫酸铜联用,可提高疗效。内服,5~10克/公斤体重鱼,大黄碾成细粉末混入饲料内,每天1次,连用3天,可防治粘细菌病;连用7天,再泼洒硫酸铜(7ppm),对草鱼出血病效佳。也可按每公斤鱼重用5g大黄、5克黄柏、1克黄芩、5克食盐与饵料混匀制成药饵投喂, 每天1次,连服3天。此外,肠炎病、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也可用大黄治疗,有一定效果。  2 大蒜。  为百合科、葱属植物,以鳞茎入药,具特异的辛辣味和蒜臭,其有效成分为大蒜类。大蒜素具有广谱抑菌止痢、驱虫及健胃作用,常用于防治鱼类肠类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大蒜5~1公斤拦入饲料中投喂,6天为一疗程,若加入等量食盐,可提高其作用,用于防治烂腮病、肠炎病;取大蒜晒干加水煎汁,以 10~30ppm浓度浸洗鱼体1小时,可杀死锚头鳋,防治鲤鱼竖鳞病。  地锦草。  红茎草,为大戟科一年生草本,折断茎杆后有乳白色奶汁状液体流出。地锦草含黄酮类化合物及没食子酸,有较强的抑菌作用,抑菌谱较宽,并有止血和中和毒素的作用。主治鱼类肠炎、烂腮病。使用方法:每100公斤鱼用干地锦草500克(或鲜地锦草2000~2500克)煮汁,连渣拦入饵料中投喂,一日二次,3天为一疗程。 在投药前,用20ppm石灰乳全池泼洒,疗效更佳。  水菖蒲。  名水敛草、石菖蒲、石蜈蚣、 白菖蒲,系多年生草本。 本品含芳香挥发油5~0%,油中主要为油辛醇、细辛酸、甲基丁香酚、倍丰萜烯类等,含有非结晶性苦味。可防治肠炎、赤皮、烂腮、水霉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切碎的菖蒲4~5公斤,用蓖麻叶4~5公斤,裹在10公斤左右的松树叶上,扎成 2~3捆,放置于食场及上风口进水处, 浸没在水中,每天翻动一次,促使其腐烂。每亩水深1米的水体用菖蒲3~5公斤,加食盐5~1公斤,全池遍洒,可治愈水霉病。  苦楝。  名楝树,为楝科落叶乔木,高15~20米。喜野生于田野、林边等处,本品含川楝树、生物碱、岩藻糖、萘酚等,有杀虫、杀菌作用,用于防治寄生虫性鳃病,以及锚头鳋、中华鳋、毛细线虫、车轮虫、隐鞭虫病等。使用方法:每亩水深1米用马尾松、苦楝树叶、皮或果各10~5公斤,切碎熬汁成12~25公斤,全池遍洒,每日一次,连用2~3天。 取苦楝树枝叶30~40公斤,直接在池中堆沤,5~7天后捞出残渣,能有效防治上述各病。   五倍子。  又名倍子、百药煎、百虫仓等,为漆科植物盐肤本的叶上的干燥虫瘿, 由五倍子的蚜虫寄生而成,含大量鞣酸,能凝固蛋白质,有较强的杀菌能力,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病、粘细菌病、气单胞菌病、假单胞菌病、白皮病、赤皮病、疖疮病等。使用方法:先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冲溶,全部溶解后,用池水稀释全池泼洒,常用量为2~4ppm。  乌桕。  名油子树、白乌桕、木梓树等,为落叶乔木。其果、叶有拔毒消肿和杀菌作用,常用于防治细菌性烂腮病、白头白嘴病等。使用方法:每50公斤鱼,用乌桕叶干粉250克混入饵料中制成药饵投喂,连喂3~6天,可防治鱼烂腮病;也可用干叶粉按4ppm计算药量,兑20倍饱和的石灰水液,浸泡6~12小时后,全池泼洒。  黄芩。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有粘毛黄芩、滇黄芩、川黄芩、丽江黄芩、甘肃黄芩等,含黄芩素、黄芩甙、汉黄芩素、黄芩新素等5种黄酮成分。此外,尚含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酶等。黄芩有抗炎、镇静、抗菌性病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烂腮、疖疮、打印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尾柄病等。使用方法:取黄芩粉碎成细粉,按5%的比例加入饵料中自由投喂,5天为一疗程;或将黄芩切细加水浸泡24小时后,煎煮三次,使水溶液浓度为1%,全池泼洒,一日一次,连用3天。  9、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入药,有抑菌、消炎、解毒功能,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  10、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落叶乔木。以树皮入药,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能,可防治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鱼病。用法是将干的黄柏、黄苓、黄连、板蓝根和大黄(合用和单用均可),每千克鱼五克,打成粉后拌盐五克,投喂或制成药饵,每天一次,连喂7天。  11 生姜。姜科, 多年生草本,高40到100cm,含姜醇、姜烯等挥发油,性微温,味辛,具有杀菌、解毒、杀虫和消炎的作用。将姜汁涂抹于鱼体伤口处即可。  11 芦苇。 多年高大草本,有清热、利尿、消炎的功效,可防治草鱼肠炎病,按每万尾鱼种用芦苇根5千克,加大蒜25千克和食盐25千克。打成浆。拌喂或制成药饵,每天2次,连喂4-6天。  4、中草药在养殖上存在的问题  1 中草药本身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它对水生动物的免疫增强效果是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时期采集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相差很大,而且对其产品难以进行准确的药萧评价和质量控制。目前尚无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很难保证生产出质量稳定的定型产品,  2 科技含量低 目前绝大多数中草药,无论是单味还是复味,仍停留在原始的散剂和煎剂上,精制品少,因此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制约了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 中草药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大多用传统的中医理论,远远不能解释真正的作用机理,因而有研究一般只限于对中草药饲料效果进行评价,探讨其对水产动物的增重,抗病等方面的影响,而没有深入到其对水产品品质的研究,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中草药的水产养殖上的应用前景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日益增加,中草药也符合人们的安全和环保要求,所以中草药运用也越来越多,今后运用中草药应针对适应水生动物特点,研究药物的离子通道、作用机制、运转规律、转化过程及药物结构和药效关系等,尽快搞清鱼药和中草药的水生动物作用中的吸收、分布很转化和排泄规律及药物对环境规律的影响,提出在重要养殖水产品体内的掺留期及残留量,制定水产品上市前的保留期,研究制定使用方法,随着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的推广,对防治有效的绿色中草药的研究必然会越来越多,中草药成为中国的传统魂宝将会成为防治鱼病的主要药物,也必然会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李登来 水产动物疾病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5)31-44   魏清和 水生动物营养和饲料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5)   王权 谢献胜 中草药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治上的运用 水产科技情报 2006(4)163-168   胡梦红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运用 水产科技情报2006(5) 217-221   刘玉林 周永奎 诱食剂在水产饲料中的运用 淡水洋鱼2006(7)62-63   褚小林 渔业生态标签制度及其启示 水利渔业 2006(5)60-62   田海军 郑阳 渔用中草药复方疗效等研究概述 水利渔业 2006(6)78-100   孙克年 用林产重中药防治鱼吓鱼病 养殖与饲料 2006(9)22-24   韩庆 马雨林 不同中草药添加剂饲喂黄颡鱼试验 养殖与饲料 2006(12)54-56   曹克驹 名特优水产动物养殖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12)

海大

水产养殖论文文献

手法那

我是在闻闻论文网找他们帮忙的,半个月的时间就帮我搞定了,之后导师要什么参考文献,数据演示和截图,他们都给我搞好了,觉得服务挺周到的,呵呵wqujbaajzghqmwrhhk

PDF外文文献有,翻译没有,翻译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满足你的需要,能帮到你,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时间的,如果需要请直接百度 私信 或者 Hi 中留言贴出你在 百度知道的问题链接地址 及 邮箱地址相关外文文献已发送,翻译没有,翻译得靠你自己了,希望能满足你的需要,能帮到你,多多给点悬赏分吧,急用的话请多选赏点分吧,这样更多的知友才会及时帮到你,我找到也是很花时间的

哎!我的毕业论文找的浅论天下,论文是过的,可用了不少钱,还是郁 闷。你要找人写,可以去看下,最好还是自己写。

水产养殖sci

养殖业

四川农业大学的水产养殖专业不太好,四川省二级重点学科(培育),水平一般般。想考研回中国海洋大学,那关键看你自己的努力,和学校关系不大。

动医专业、水产养殖专业

水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分支学科,与水产养殖,渔业科学关系极为密切。它依托于已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水产学院,随着学院的发展逐渐发展、形成和壮大,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硕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具有硕士学位11人。学术队伍中50岁以上的3人,40岁至50岁的2人,其余均在40岁以下。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队伍年轻、有活力。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集美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3名。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名。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包括子课题2项),省市科技项目20多项,三年内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累计300多万元。近年来,本学科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有5项,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5项,已完成了2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并均顺利通过鉴定或验收。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收入20多篇。 1996年集美大学水产学院设立渔业科学与技术系,并向教育部申请设立了渔业经济管理和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其中渔业经济管理专业从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从199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多年来为全国输送了大量的渔业资源学专门人才,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渔业资源学硕士学位授予点。2007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教育部渔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本学科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8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10人。学术队伍中46岁以上的1人,36岁至45岁的10人, 35岁以下10人。梯队结构合理,学术队伍年轻、有活力。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集美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第一层次。目前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等科研项目10多项,三年内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累计300多万元。近年来,本学科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的有7项,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入10多篇。本学科有五个主要研究方向:渔业生物学;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渔业政策与管理;渔业环境评价与保护和渔业生态学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在我省乃至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学是集美大学办学历史最久的学科之一,1972年上海水产学院南迁厦门时就设置了与水产养殖学相关的淡水养殖学专业,紧接着设置了海水养殖学,1998年淡水养殖学与海水养殖学合并为水产养殖学。2004年水产养殖学被福建省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该学科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26人,博士37人,硕士14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留学归国人员20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师德之星1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人,农业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入选省级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入选福建省高等教育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福建省青年“五四”奖章1人,厦门市拔尖人才1人,厦门市“五一”劳动奖章1人。该学科教学、科研条件良好,拥有福建省水产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中心、厦门市饲料检测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现有仪器1700多台件,价值2100万元。实验室面积3000多㎡。2007年学校投入750万元更新改造建设该学科的实验基地,目前实验基地的循环水等设备达国内同类实验基地的先进水平。此外与15个校外水产苗种繁育与饲料生产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2002年以来承担项目128项:国家863项目(含合作)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合作)19项、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国家海洋局项目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6项、福建省科技项目21项、福建省青年创新基金项目8项、市、厅级科研课题27项、其他科研课题27项。经费3800多万元。近3年科研成果40多项。其中省、市科技进步奖16项、国际先进成果3项、国内领先成果10项、验收结题成果31项、申请和取得专利12项。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90多篇,其中被SCI、ISTP、EI收录4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该学科重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已与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同行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集美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福建省最早成立的主要面向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产品开发的学科。自1997年国家批准设立“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专业,迄今已为国家输送了大批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方面的专门人才,为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学科现有研究人员11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人,副教授3人,博士8人。十多年来,该学科一直得到国家、省部级和市级相关课题的资助,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鱼虾营养与饲料为研究重点,以鱼虾营养与代谢调控、饲料生物技术与饲料添加剂、饲料工程与产品质量控制及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研究特色的研究团队,在牙鲆、大菱鲆、石斑鱼、对虾、鲍鱼等海水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的研究上取得多项达到国内领先、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5年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厦门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漳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牙鲆南方人工育苗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成功地开发出牙鲆系列饲料并实现产业化生产。2004年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2篇,主编或参编教材3部。目前该学科点承担的在研项目共有18项,研究经费171万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