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首页 期刊发表知识库 问题

大学论文数量排名

发布时间:

大学论文数量排名

我觉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这五所学校可以排名靠前

中国计算机科学发论文最多高校揭晓,清华、浙大、上交大前三最近,《2017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报告》发布,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的论文发表数量、创新人才数量双双排名全国第一,华中科技大学高被引数量第一。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排前三。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排前三。具体到计算机科学: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排前三。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排前三。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排前三。这份报告是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网、中国教育在线、学术桥联合发布。数据来源与评价指标本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数据时间段为01-28(十年)。为了更好地识别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报告在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下载了高被引论文的题录数据。第一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论文题录数据中 AF 字段中的第一位。第一作者机构是 C1 字段中第一作者姓名对应的机构。通讯作者的依据是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题录数据中RP字段的作者。通讯作者机构是RP字段中作 者姓名对应的机构。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机构可能有多个,数据处理中,报告按照顺序只采用第一机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因在一项研究中的主导作用而被视为主导科学家。对于主导科学家的重名问题的处理依赖于一项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面向英文文献中中国作者的姓名消歧方法”。截至 2017年2月28日,中国大陆共有209 所高校至少有一个学科入选 ESI 前1%高被引学科。本报告对于中国高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分析仅限于这 209 所高校。报告内容分为“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和“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两部分。中国大学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1中的评价指标。“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使用表2中的评价指标。中国高校国际学术影响力总体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于 2012 年,2012 年之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高被引论文数量未计入其中。另外,因大量署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的高被引论文的第一作者与通讯作者的第一机构并非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主导论文数量较少。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进入前十。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进入高校前十。4、优势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进入高校前十。计算机科学国际学术影响力:清华发论文最多,华中科大高被引最多中国学科国际学术影响力中,计算机科学在国际成果规模、高被引论文、创新人才数量三个维度进行的评价。1、国际成果规模(论文发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2、十年来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3、创新人才(主导科学家数量):排名前三的高校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报告的课题组负责人李江教授介绍,此次《报告》的发布除了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各高校、社会组织参考的同时,也能够激励高校从高水平成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三个维度考虑发展方向和策略。

排在前十的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主要有以下: 平均毕业率和平均新生保留率本科学术声誉(通过对同行评价调查和高中辅导员的评价得知)对入班学生的选择(主要看接受率/高中班前10%名比例/高中班前25%名比例/SAT和ACT的数学和阅读成绩)当学年的教师资源(教师薪酬/在教学领域的顶级教师/师生比例/班级大小)学校的金融资源(每个学生拥有的资源)平均校友捐赠率毕业率虽然一些院校对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有争议,但这个排名也是一个找到适合自己大学的参考依据。希望可以帮到你,记得采纳哟。

大学sci数量排名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但是,仅注重SCI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并不利于国家科技水平的真正提高。如2005年,浙江某高校一位教授因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按照该校政策可以得到近17万元的奖金。可是这些SCI论文大多数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质量并不很高的SCI源刊上,创新成分不多,学术影响不大。这种通过发表低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获奖励的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并非罕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在被引用论文统计样本中,中国作者独着论文逐年增加,并超过了国际合作论文。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学排名稳定在前5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区间和零被引区间。换言之,我国绝大多数国际论文只是发表而已,并没有引起同行关注,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质量的增长。大量的泡沫论文破坏了学术界的合理竞争秩序,浪费了科研资源,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网络版)有6000余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6000余种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根据中科院《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的报告,将第一、二区的期刊论文确定为高水平论文,采取不同的奖励标准。如兰州大学规定:SCI一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SCI二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其它SCI、EI和权威期刊等相当级别的论文每篇奖励奖金1万元。在国外,也有按用SCI体系间接评价论文质量的有关政策。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员如果在ISI影响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能够得到奖励。芬兰政府将对大学医学研究的资助标准与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可见注重论文质量,鼓励原始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2018~2020这个时间段,我国内地高校医学领域top前1%论文排名: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中南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广州医科大学。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杂志的分区依据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前5%一区。生物:8以上一区;4-8二区;2-4三区;2一下四区!

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和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统计中,北京大学入选百篇学术论文95篇次,雄居校友会最具影响力百篇学术论文排行榜榜首。清华大学76篇次,居第2;浙江大学65篇次,居第3;复旦大学42篇次,居第4;北京协和医学院38篇次,列第5;上海交通大学34篇次,居第7;哈尔滨工业大学33篇次,列第7;南京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各25篇次,并列第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山东大学各23篇次,并列第10。

大学sci论文数量排名

肯定能,不信今年高考录分线,肯定↗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1、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2、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SCI杂志的分区依据 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分区遴选法 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的理论基础    科技期刊浩如烟海,刊载期刊上的科技论文的数量更是呈指数型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论文信息,如何有效的选择报道科学前沿问题、具有国际地位的一流期刊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1期刊论文与评价指标的“集中与分散”规律    早在1934年,英国著名文献计量学家布拉德福就首先发现了学术论文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即:“对某一学科而言,将科学期刊按其刊载该学科论文的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列时,都可以划分出对该学科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相继的几个区。这时核心区与相继各区的期刊数量成1:a:a2„„的关系。”后人将此规律称之为布拉德福文献分散定律。    此后,期刊论文的分布规律受到人们重视而不断发展。1971年,美国情报学家、《科学引文索引》(SCI)创始人加菲尔德,通过统计2000种期刊中的1000,000篇参考文献发现,24%的被引率高的文章出自25种期刊,50%得出自152种期刊,75%出自767种期刊,而其余的被引文章则分散在数量很大的期刊中,证明了被引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也有一个较为集中的核心与广为分散的相关区。    还有很多研究表明,其他如文摘率、影响因子等因素也存在着“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因此,根据“集中与分散”规律,选择集中了学科领域内大量论文、集中了学科期刊较高指标值、具有较高国际显示度的少数期刊,作为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有助于我们更有效的利用期刊信息了解学科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2 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评价指标    文献计量学研究中用来评价科技期刊质量的指标有很多,其中期刊的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期刊的显示度。   影响因子(IF)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与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数的比值。它可以测度期刊在最近两年中的篇均被引频次,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能够客观的反映期刊的相对影响,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CI)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测度该期刊被引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反映其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单干被引用的次数,是用于计算影响因子的分子,可以测度最近两年期刊在学术界的显示水平。2 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我们主要基于影响因子(IF)、总被引频次(CI)以及最近两年的期刊被引频次(IFCI)三个评价指标,利用ISI出版的JOURANL CITATION REPORTS(JCR)(2001版)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以分区的方式遴选各学科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在JCR(2001版)中,报道了5748种期刊,排除社会科学类16种,我们按照数学、物理学、化学、地学、天文、生物学、农林科学、医学、工程技术、环境科学、管理科学和综合共12个学科(类),将其余5732种期刊分类,每个类有ni种期刊,1≤i≤12。由于期刊论文数量与各指标的关联度很高,为了减少期刊论文量的波动带来的误差,我们同时利用了JCR(2000版)和JCR(1998版)光盘提供的数据计算每一种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和平均总被引频次。 第一步:计算每个期刊的三年平均影响因子(IF)、平均总被引频次(CI)。   IFij=(IFij1998+IFij2000+IFij2001)/3,1≤i≤12,j=1,2,, ni;   CIij=(CIij1998+CIij2000+CIij2001)/3,1≤i≤12,j=1,2,, ni; 第二步:对JCR(2001版)期刊按学科从影响因子(IF)角度进行分区。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平均影响因子(IF)降序排列C={c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一区期刊,再将其余期刊的影响因子之和平均分为三部分,再由下列公式的计算结果产生二区、三区和四区期刊,即:    一区期刊:Ci1={ cij: 1≤i≤12,j=1,2,„,ti, ti < ni , ti / ni =05};    二区期刊:Ci2={ cij: 1≤i≤12,j=ti+1,ti+2,„,mi, mi < ni , / =1/3};   三区期刊: Ci3={ cij: 1≤i≤12,j=mi+1,mi+2,„,pi, pi< ni , / =1/3};    四区期刊: Ci4={ cij: 1≤i≤12,j=pi+1,pi+2,„,ni, / =1/3}。 第二步:按学科遴选国际一流科技期刊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总被引频次(CI)降序排列A={ a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Ai={ aij: 1≤i≤12,j=1,2,,ki, ki / ni =05}。    每个学科的期刊按计算影响因子时的两年总被引频次(IFCI)降序排列B={ bij: 1≤i≤12,j=1,2,, ni},其前5%的期刊构成的集合为Bi={ bij: 1≤i≤12,j=1,2,,mi, mi / ni =05}。 各个学科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期刊为Si=(Ai∪Bi∪Ci1)∩(Ci1∪Ci2),则Si就是我们遴选所得各学科的国际一流期刊。分区法遴选国际一流期刊的意义 1 为文献情报机构的期刊工作提供参考    采用分区遴选方法选择的国际一流科技期刊,无论在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显示度。图书情报部门可以此作为选择国外期刊的参考依据,结合馆藏特点和用户需求有效的提高订购期刊质量;同时可以指导读者重点阅读,建立高质量的文献数据库和检索系统。 2 为科研部门的学术成果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分区法确定的国际一流期刊都具有较高的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此,可以为科研部门间点科技成果、评价研究水平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但指的注意的是,科研成果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以同行专家评审意见为基础,不能简单的根据其是否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上确定研究质量。3 为科研工作者利用期刊提供参考    国际一流期刊在学科领域普遍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他们刊载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体现了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领域。科学家们通过阅读这些一流期刊,可以更有效的了解学科发展态势、了解世界科学发展趋势。同时,遴选出的国际一流期刊也为科学家们选择高水平期刊发表自己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参考。  4 促进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    分析这些国际一流期刊的内在与外在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国科技期刊学习国外期刊的发展经验,探索一条有效的提高学术水平和学科影响力的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前5%一区。生物:8以上一区;4-8二区;2-4三区;2一下四区!

这个可以去贴吧问问吧 那里人了解的比较多吧 应该

SCI有两个分区规则:JCR分区和中科院的分区JCR分区根据影响因子(IF值),某一个学科的所有期刊都按照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然后平均4等分(各25%),分别是Q1,Q2,Q3,Q4中科院分区的方法:一区刊:各类期刊三年平均影响因子的前5%,二区刊:前6% ~ 20%,三区刊:前21% ~ 50%,四区刊:后51%~100%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1963年美国SCI诞生时,其创始人加菲尔德(ECarfield)仅仅是为了向人们提供一种更新颖更独特的文献检索工具。其后,以普赖斯(DJPrece)为代表的科学计量学家将SCI用于科学活动规律的研究,以致逐渐发展成为国际权威性的科学技术评价工具。SCI作为论文与引文分析的重要手段,也被我国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所重视,不少单位把它作为科研业绩考核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即将SCI引入科研绩效考核体系,当时一篇SCI论文奖励约1000元。南京大学原校长曲钦岳认为,在社会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对科研成果缺少客观的评价标准,加之某些专业国内专家数量少,同行评议实际操作难度很大,故有必要引入SCI进行科研业绩考核,以便有效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南京大学的做法在当时是一种管理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上世纪90年代,南京大学SCI论文数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首位。1995年10月美国着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在其“中国科学”专刊中,对南京大学的这一做法进行了介绍。此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竞相仿效,纷纷将SCI论文纳入科研考评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SCI论文数量的增长,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   但是,仅注重SCI论文的数量而忽视质量,并不利于国家科技水平的真正提高。如2005年,浙江某高校一位教授因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按照该校政策可以得到近17万元的奖金。可是这些SCI论文大多数发表在影响因子较低、质量并不很高的SCI源刊上,创新成分不多,学术影响不大。这种通过发表低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获奖励的做法,在国内高校中并非罕见。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影响因子排名前10%的国际一流SCI期刊上发表的中国论文,每两年以45%的速度增长;在被引用论文统计样本中,中国作者独着论文逐年增加,并超过了国际合作论文。国内有些大学每年发表的SCI论文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大学排名稳定在前5名的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80%左右的国际论文分布在低被引区间和零被引区间。换言之,我国绝大多数国际论文只是发表而已,并没有引起同行关注,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质量的增长。大量的泡沫论文破坏了学术界的合理竞争秩序,浪费了科研资源,助长了不正之风,也给我国国际学术声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目前SCI核心库加上扩展库(网络版)有6000余种期刊,SCI库的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同学科之间的SCI期刊,很难进行比较和评价。为了更科学地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对科研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合理考核,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将JCR(《期刊引用报告》)公布的6000余种期刊分为13大类,在每一类期刊中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及被引频率等指标分成四个区,期刊档次由高到低排列,其中第一区期刊加上第二区少量期刊,被界定为顶级刊物。目前已有部分高校根据中科院《JCR期刊影响因子及分区情况》的报告,将第一、二区的期刊论文确定为高水平论文,采取不同的奖励标准。如兰州大学规定:SCI一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SCI二区论文每篇奖励奖金5万元;其它SCI、EI和权威期刊等相当级别的论文每篇奖励奖金1万元。在国外,也有按用SCI体系间接评价论文质量的有关政策。按照西班牙法律,研究人员如果在ISI影响因子排行榜上前1/3的刊物上发表文章,就能够得到奖励。芬兰政府将对大学医学研究的资助标准与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因子直接挂钩。可见注重论文质量,鼓励原始创新,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世界大学论文数量排名

usnews世界大学排名的指标主要有以下: 平均毕业率和平均新生保留率本科学术声誉(通过对同行评价调查和高中辅导员的评价得知)对入班学生的选择(主要看接受率/高中班前10%名比例/高中班前25%名比例/SAT和ACT的数学和阅读成绩)当学年的教师资源(教师薪酬/在教学领域的顶级教师/师生比例/班级大小)学校的金融资源(每个学生拥有的资源)平均校友捐赠率毕业率虽然一些院校对usnews世界大学排名有争议,但这个排名也是一个找到适合自己大学的参考依据。希望可以帮到你,记得采纳哟。

列表:1 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2 牛津大学 英国3 斯坦福大学 美国3 剑桥大学 英国5 哈佛大学 美国6 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7 帝国理工学院 英国8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8 伦敦大学学院 英国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11 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12 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13 宾夕法尼亚大学 美国14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瑞士14 耶鲁大学 美国16 爱丁堡大学 英国17 清华大学 中国18 北京大学 中国19 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20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21 康奈尔大学 美国22 香港大学 中国香港23 东京大学 日本23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美国25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美国26 多伦多大学 加拿大27 麦吉尔大学 加拿大27 澳洲国立大学 澳大利亚27 曼彻斯特大学 英国30 西北大学 美国31 复旦大学 中国32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33 京都大学 日本34 香港科技大学 中国香港35 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英国36 首尔国立大学 韩国37 墨尔本大学 澳大利亚38 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39 香港中文大学 中国香港40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美国41 韩国高等科技学院 韩国42 纽约大学 美国43 新南威尔士大学 澳大利亚44 巴黎第九大学 法国45 浙江大学 中国46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加拿大47 昆士兰大学 澳大利亚48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美国49 巴黎理工学院 法国49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英国50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50 慕尼黑工业大学 德国52 杜克大学 美国53 卡耐基梅隆大学 美国53 香港城市大学 中国香港55 阿姆斯特丹大学 荷兰56 东京工业大学 日本57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荷兰58 莫纳什大学 澳大利亚60 布朗大学 美国61 华威大学 英国62 布里斯托大学 英国63 海德堡大学 德国64 慕尼黑大学 德国65 马来亚大学 马来西亚66 香港理工大学 中国香港67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 美国68 国立台湾大学 中国台湾69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阿根廷70 鲁汶大学(荷语) 比利时70 苏黎世大学 瑞士72 索邦大学 法国73 格拉斯哥大学 英国74 高丽大学 韩国75 大阪大学 日本75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 美国77 南安普敦大学 英国78 莫斯科国立大学 俄罗斯79 哥本哈根大学 丹麦79 延世大学 韩国81 浦项科技大学 韩国82 杜伦大学 英国82 东北大学(日本) 日本82 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 美国85 奥克兰大学 新西兰85 华盛顿大学 美国86 巴黎萨克雷大学 法国87 隆德大学 瑞典88 佐治亚理工学院 美国89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瑞典90 伯明翰大学 英国91 圣安德鲁斯大学 英国92 利兹大学 英国93 西澳大学 澳大利亚94 莱斯大学 美国95 谢菲尔德大学 英国96 宾州州立大学公园分校 美国97 成均馆大学 韩国9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99 丹麦理工大学 丹麦100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美国101 都柏林三一学院 爱尔兰102 奥斯陆大学 挪威103 诺丁汉大学 英国104 赫尔辛基大学 芬兰105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墨西哥105 日内瓦大学 瑞士107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美国108 阿德雷德大学 澳大利亚109 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 沙特110 乌得勒支大学 荷兰111 蒙特利尔大学 加拿大112 阿尔托大学 芬兰112 波士顿大学 美国112 莱顿大学 荷兰112 南加州大学 美国116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美国117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 英国118 名古屋大学 日本119 伯尔尼大学 瑞士120 俄亥俄州立大学 美国121 查尔姆斯工业大学 瑞典121 圣保罗大学 巴西123 万格宁根大学 荷兰124 乌普萨拉大学 瑞典125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荷兰126 阿尔伯塔大学 加拿大127 柏林自由大学 德国128 柏林洪堡大学 德国128 格罗宁根大学 荷兰130 里昂高等师范学院 法国131 南京大学 中国132 兰卡斯特大学 英国133 悉尼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134 纽卡斯尔大学(英国) 英国135 智利天主大学 智利136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 德国137 九州大学 日本138 巴塞尔大学 瑞士138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美国140 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141 根特大学 比利时142 米兰理工大学 意大利143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马来西亚144 马来西亚国民大学 马来西亚145 北海道大学 日本146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美国147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 马来西亚148 斯德哥尔摩大学 瑞典149 埃克塞特大学 英国149 滑铁卢大学 加拿大151 卡迪夫大学 英国151 维也纳大学 奥地利151 约克大学(英国) 英国154 罗切斯特大学 美国155 奥胡斯大学 丹麦156 汉阳大学 韩国157 密歇根州立大学 美国158 马里兰大学学院公园分校 美国159 柏林工业大学 德国160 艾茉莉大学 美国161 凯斯西储大学 美国161 蒙特雷理工学院 墨西哥163 法赫德国王石油与矿产大学 沙特163 匹兹堡大学 美国165 亚琛工业大学 德国166 博洛尼亚大学 意大利166 巴斯大学 英国168 德州农工大学 美国168 巴塞罗那大学 西班牙170 西安大略大学 加拿大171 罗马第一大学 意大利172 弗莱堡大学 德国173 都柏林大学学院 爱尔兰173 佛罗里达大学 美国175 国立哈萨克大学 哈萨克斯坦176 洛桑大学 瑞士177 蒂宾根大学 德国177 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 印度179 伊拉斯姆斯大学 荷兰180 国立清华大学 中国台湾180 维也纳技术大学 奥地利180 哥德堡大学 瑞典183 哈里发大学 阿联酋183 智利大学 智利185 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 印度186 印度科学学院 印度186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美国188 鲁汶大学(法语) 比利时189 利物浦大学 英国189 特文特大学 荷兰191 达特茅斯学院 美国191 马来西亚理工大学 马来西亚193 卧龙岗大学 澳大利亚194 科廷大学 澳大利亚194 德累斯顿工业大学 德国194 奥塔戈大学 新西兰197 纽卡斯尔大学(澳洲) 澳大利亚198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以色列199 卑尔根大学 挪威200 麦考瑞大学 澳大利亚201 庆应义塾大学 日本202 雷丁大学 英国203 早稻田大学 日本204 哥廷根大学 德国205 阿伯丁大学 英国206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澳大利亚207 马德里自治大学 西班牙207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语) 比利时209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西班牙209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 荷兰211 同济大学 中国212 蔚山国立科技学院 韩国213 昆士兰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214 汉堡大学 德国215 朱拉隆功大学 泰国216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美国216 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 英国218 范德堡大学 美国219 坎皮纳斯大学 巴西220 奈梅亨大学 荷兰221 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荷语) 比利时222 圣母大学 美国223 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 西班牙224 卡塔尔大学 卡塔尔225 武汉大学 中国226 波恩大学 德国226 开普敦大学 南非226 萨塞克斯大学 英国226 弗吉尼亚大学 美国230 渥太华大学 加拿大231 拉夫堡大学 英国232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美国233 马斯特里赫特大学 荷兰233 安特卫普大学 比利时235 卡尔加里大学 加拿大23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236 洛斯安第斯大学(哥伦比亚) 委内瑞拉236 莱斯特大学 英国236 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 新西兰240 皇后大学 加拿大240 提契诺大学 瑞士242 贝鲁特美国大学 黎巴嫩242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 俄罗斯242 帕多瓦大学 意大利245 巴黎高等路桥学院 法国246 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 俄罗斯246 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 美国248 乔治敦大学 美国248 庞培法布拉大学 西班牙250 文莱达鲁萨兰大学 文莱251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 美国252 国立成功大学 中国台湾252 叶史瓦大学 美国254 加札马达大学 印尼255 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 印度255 玛希隆大学 泰国255 特拉维夫大学 以色列258 爱尔兰国立大学(高威) 爱尔兰258 哥伦比亚国立大学 哥伦比亚258 坎特伯雷大学 新西兰260 中山大学 中国261 巴黎政治学院 法国261 巴黎大学 法国264 庆熙大学 韩国264 罗格斯大学 美国266 布拉格查尔斯大学 捷克266 纳瓦拉大学 西班牙268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中国台湾268 亚利桑那大学 美国269 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 德国270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270 赫瑞瓦特大学 英国272 戴尔豪斯大学 加拿大272 托木斯克国立大学 俄罗斯272 萨里大学 英国275 南方科技大学 中国275 塔夫斯大学 美国277 格拉茨工业大学 奥地利277 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 印度277 沙特国王大学 沙特280 印度理工学院克勒格布尔分校 印度281 鲍曼大学 俄罗斯281 因斯布鲁克大学 奥地利283 迪肯大学 澳大利亚284 梅西大学 新西兰285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美国285 筑波大学 日本287 香港浸会大学 中国香港288 阿联酋大学 阿联酋290 格里菲斯大学 澳大利亚290 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 俄国290 印度尼西亚大学 印尼290 巴黎第一大学 法国290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295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 白俄罗斯295 波尔图大学 葡萄牙295 图库大学 芬兰298 西门菲莎大学 加拿大298 科克大学学院 爱尔兰300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美国300 塔尔图大学 爱沙尼亚302 斯凯莱德大学 英国303 万隆理工学院 印尼303 塔斯马尼亚大学 澳大利亚305 光州科技学院 韩国305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高等经济大学 俄罗斯307 东安格利亚大学 英国308 华沙大学 波兰309 雅盖隆大学 波兰309 南丹麦大学 丹麦311 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 美国311 科隆大学 德国311 迈阿密大学 美国314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中国台湾314 格勒诺布尔大学 法国316 米兰大学 意大利317 得恩普萨大学 西班牙317 俄罗斯友谊大学 俄国319 莫斯科核子研究大学 俄罗斯319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 西班牙321 斯威本科技大学 澳大利亚322 邓迪大学 英国322 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 德国322 阿根廷天主教大学 阿根廷322 澳门大学 中国澳门326 奥尔堡大学 丹麦326 南澳大学 澳大利亚328 国立欧亚大学 哈萨克斯坦329 林雪平大学 瑞典330 伦敦城市大学 英国330 以色列理工学院 以色列332 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 英国332 泰勒大学 马来西亚334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334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 中国台湾334 都灵理工大学 意大利334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英国334 天津大学 中国334 维多利亚大学(加拿大) 加拿大340 法兰克福大学 德国340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 美国342 东北大学 美国343 广岛大学 日本344 文莱工业大学 文莱344 耶拿大学 德国346 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美国347 喀山联邦大学 俄罗斯347 思特雅大学 马来西亚347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美国347 斯图加特大学 德国351 布鲁内尔大学 英国351 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 西班牙351 乌拉尔联邦大学 俄罗斯354 林茨大学 奥地利355 乔治华盛顿大学 美国356 蒂尔堡大学 荷兰356 里斯本大学 葡萄牙358 南开大学 中国358 伊斯兰堡国立科技大学 巴基斯坦358 于韦斯屈莱大学 芬兰358 犹他大学 美国362 梨花女子大学 韩国362 拉筹伯大学 澳大利亚362 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 俄罗斯365 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大学 俄罗斯365 于默奥大学 瑞典365 乌尔姆大学 德国368 苏丹卡布斯大学 阿曼369 挪威科技大学 挪威369 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 巴西371 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西班牙372 林肯大学 新西兰373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373 布拉格化工大学 捷克373 康涅狄格大学 美国373 怀卡托大学 新西兰377 奥卢大学 芬兰378 维尔茨堡大学 德国378 奎德阿萨姆大学 巴基斯坦378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美国381 沙里夫理工大学 伊朗381 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日本383 沙迦美国大学 阿联酋38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383 肯特大学 英国386 神户大学 日本387 堪萨斯大学 美国388 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 美国388 比萨大学 意大利390 圣拉斐尔大学 意大利391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英国391 巴勒莫大学 阿根廷393 圣彼得堡理工大学 俄罗斯393 波鸿大学 德国395 印度理工学院古瓦哈提分校 印度395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俄罗斯395 秘鲁天主大学 秘鲁398 巴基斯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 巴基斯坦399 菲律宾大学 菲律宾400 印度理工学院鲁尔基分校 印度400 阿根廷奥斯特拉尔大学 阿根廷400 维尔纽斯大学 立陶宛403 布拉格工业大学 捷克403 山东大学 中国403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美国407 佛林德斯大学 澳大利亚407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407 台北医学大学 中国台湾407 厦门大学 中国411 明斯特大学 德国412 国立中山大学 中国台湾412 哈韦里安纳主教大学 哥伦比亚414 韩国中央大学 韩国414 拉彭兰塔理工大学 芬兰414 坦佩雷理工大学 芬兰414 马来西亚石油大学 马来西亚414 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 美国414 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414 拉瓦尔大学 加拿大421 雅典国立科技大学 希腊421 斯特拉斯堡大学 法国423 曼海姆大学 德国424 詹姆斯库克大学 澳大利亚424 那不勒斯腓特烈二世大学 意大利424 金山大学 南非427 美因茨大学 德国427 华盛顿州立大学 美国429 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英国429 维克森林大学 美国431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美国431 伦斯勒理工学院 美国431 新葡京大学 葡萄牙434 圣保罗联邦大学 巴西434 约翰内斯堡大学 南非436 上海大学 中国436 杜兰大学 美国436 堪培拉大学 澳大利亚439 埃塞克斯大学 英国440 斯旺西大学 英国440 塞浦路斯大学 塞浦路斯440 特伦托大学 意大利440 特罗姆瑟大学 挪威444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美国445 韩国外国语大学 韩国445 开罗美国大学 埃及447 麦加大学 沙特447 莱比锡大学 德国447 萨尔大学 德国450 米兰比可卡大学 意大利451 奥克兰理工大学 新西兰451 邦德大学 澳大利亚451 四川大学 中国451 佛罗伦萨大学 意大利455 布兰迪斯大学 美国455 科英布拉大学 葡萄牙455 爱荷华大学 美国458 萨斯喀彻温大学 加拿大459 马德里理工大学 西班牙459 圣加仑大学 瑞士461 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美国461 远东联邦大学 俄罗斯461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 英国461 哈勒-维滕贝格大学 德国465 艾尔朗加大学 印尼465 阿米喀布尔理工大学 伊朗465 东南大学 中国465 贝尔格拉诺大学 阿根廷469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中国台湾469 蒙得维的亚大学 乌拉圭471 本古里安大学 以色列471 哈瑟尔特大学 比利时471 乌拉圭奥特大学 乌拉圭471 斯特林大学 英国47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美国476 密苏里大学 美国477 巴伊兰大学 以色列477 千叶大学 日本477 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 美国480 长庚大学 中国台湾480 列日大学 比利时482 南哈萨克斯坦大学 哈萨克斯坦482 斯泰伦博斯大学 南非482 韩国天主大学 韩国485 阿斯顿大学 英国485 都灵大学 意大利487 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 俄国487 智利圣地亚哥大学 智利487 横滨市立大学 日本490 都柏林城市大学 爱尔兰490 吉森大学 德国492 圣保罗州立大学 巴西492 格拉纳达大学 西班牙494 西悉尼大学 澳大利亚494 波士顿学院 美国494 基尔大学(德国) 德国494 东国大学 韩国494 爱荷华州立大学 美国494 西江大学 韩国494 罗马第二大学 意大利494 约克大学(加拿大) 加拿大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2022QS世界大学排名

2020大学sci论文数量排名

南信的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二本专业 个人感觉南信除了大气方面的专业都不怎么样 而南京工业大学的工科很好 所以个人强烈推荐你报南京工业大学把~~虽然我即将是南信的学生~~我上的是大气

67万篇 8%详细知识: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11月27日在京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2008年主要反映基础研究状况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的中国科技论文总数为67万篇,较2007年的94800篇增加了21900篇,占世界份额的8%,位列世界第二位。2008年SCI收录论文较多的20家科研机构均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化学所、长春应化所和上海生命科学院分列前三名。 在反映工程科学研究情况的《工程索引》(EI)收录期刊论文中,2008年共收录中国论文94万篇,占世界论文总数的53%,超过位列第二的美国42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国内机构产生的论文为5万篇,比2007年增长了3%,占世界总数的份额为5%,较上一年度提高了9个百分点,继续排名世界第一位。2008年EI收录论文较多的20家研究机构中有19家为中科院所属研究院所,中科院金属所、化学所和长春应化所分列前三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最低分数线比南京工业大学要高,学生质量也比南京工业大学要好,而且科研成果也很优秀,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学的朋友也说学校的学习氛围不错。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1,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引领,“十二五”期间,承担了包括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900多项,获授权专利1800余项。质量工程: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如下:1、亮点是今年Forum Math Pi和Cambridge J Math都有影响因子了。从影响因子看,Forum Math Pi比Cambridge J Math要领先不少。2、槽点自然是很多好杂志IF太低,某些普通杂志(比如JDE)IF太高。每年都是如此,不过今年有不少杂志的IF都低的恐怖。最典型的是Acta Math,影响因子不到JAMS的一半,比CPAM低。介绍JCR对包括SCI收录的3500种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一种期刊的影响因子,指的是该刊前二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数。一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